0%

Profession

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关键是发挥稳定




职业化,专业化


Knowing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of something.
通百艺而专一长。

词霸小编:身兼百计,不如专攻一术;鲜花烹油,不如细水长流。

程序员的困境
名利VS健康,视野

罗胖60秒:专业和业余的真正区别

2017-07-27 罗振宇 罗辑思维

  1. 「得到」App的订阅专栏,吴军老师的《硅谷来信》,这是我每天早上要第一个打开听的内容。

  2. 合作这么久,让我最震惊的是,吴军老师要投资、要讲学、要科研,这么忙,还能每天一篇更新内容,而且还篇篇精彩,怎么做到的呢?

我私下问吴军老师,他说:“那我干脆写篇文章回答你吧。”前两天这篇文章出来了,说的是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1. 核心观点是一个,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不见得水平能比业余的能高出多少,关键是发挥稳定。

就像一个高水平的大夫,不是说他能治好其他人治不好的病,而是在于他的治疗效果是稳定的,可以预期的。

专业人员背后的所有训练,都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

罗胖精选|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今天的“罗胖精选”,来自「得到」的订阅专栏《吴军·硅谷来信》。跟你聊聊,在工作上真正专业的人什么样。

来听吴军老师的精彩内容。

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摘自订阅专栏《吴军·硅谷来信》

你好!

在前两天的信中,我们聊了有关跨界的问题,今天就这个话题继续展开聊一聊。不过,我要先从两年前经历的一件事情讲起。

有一天早上我送孩子上学之后,时间很早,就到我常去的一个9洞的小高尔夫球场打球,那个球场的教练是我孩子的启蒙教练,叫做杰夫(Jeff),他平时下午在球场教课,但是那天很巧他早上在那里,自己正准备打9个洞活动活动身体,见我来了就让我一同加入。我能有一个教练陪着打球、指导当然好了,就和他一同出发了。

杰夫是职业高尔夫球协会(PGA)登记的职业球员,年轻的时候参加过美国公开赛,因此从水平上讲算是全世界二流职业选手。在此之前,我虽然和一些水平还不错的人一起打过球,并且能感觉到他们水平比我高不少,但是没有和职业选手同场打过球,对职业选手的表现全无概念,因此我也好奇职业选手的表现会是什么样的。

高尔夫球的比赛规则大致是这样的,一个场子有18个洞或者9个洞,每一个洞一般在击球点之外100米到600米之间,选手以最少的击球次数将球逐一打进所有的洞即可。当然只有100米长的球道可能只需要3次击球(称为三杆)就能进洞,而500米以上的则需要5杆。

每一个球道根据距离和中间障碍物的难度分为3杆、4杆和5杆洞三种。如果一个运动员击球的次数正好和规定的杆数相同,则称为平杆(即平标准杆的意思,Par);如果少一次击球则称为小鸟球(Birdie),少两次击球则称为老鹰球(Eagle);相反,多一次击球称为柏忌(Bogey),多两次称为双柏忌(Double Bogey)。如果每一个洞平均得分都是Par(一般总分为18x4=72分),基本上就是职业水平了。

我在昨天来信中提到的企业家韦尔奇和麦克尼里都是这样的水平。当然,今天要想夺得冠军,一般18个洞下来总要比标准杆少上5杆左右,也就是必须打出一些小鸟球。如果一个球手每个洞只比标准杆多出一杆,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业余球手了,这样和水平再高的人也能打到一块去。

我们打球的球场的第一个洞是一个180米长的三杆进洞的球道。杰夫第一下就打到了离洞5米左右的地方,然后轻轻推了一杆就进洞了,得了一个小鸟(少一杆)。在高手的眼皮子底下,我自然也不敢怠慢,第一个洞获得了平杆的分数(算是不错了)。

最后九个洞打下来,杰夫有四个洞是少一杆,即小鸟,四个洞是平杆,另外一个洞他开始就没打好,但是最后成绩不算太坏,比规定的多一杆(柏忌),最后9个洞下来他比规定的杆数少了3杆,如果在比赛中,这算很不错的成绩了。

而我在杰夫的指导下,虽然一路打出了不少好球,但是有的时候发挥很失常,最后算下来,一共比规定的杆数多了9杆,算是及格吧。

打完球,杰夫就给我分析得失。他讲的三件事对我很有启发:

  1. 职业选手和业余选手的区别并不在于后者打不出好球,而在于他们打出一个好球,可能伴随着一两个坏球,比如打偏了掉到水里或者干脆丢失了。而要弥补一个坏球带来的结果,有时需要多打好几杆,这样成绩不仅差,而且不稳定。相比之下,职业选手的发挥要稳定得多。

  2. 职业选手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因为打了一个坏球而输掉整场比赛,也不会因为打出一个好球而得意,而业余选手打坏一个球会怨天尤人,接连几个球都打不好。而打出一个好球,会得意忘形,接下来可能会放松,并失去领先的优势。

  3. 要想打好球,不仅要练出打出好球的水平,而且要按照职业选手的方式去打球,也就是说要讲究职业的做事方法。

在几乎任何一个领域,做事情都有专业和不专业之分。两者最大的差别可能就是杰夫讲的前两条,在任何专业都是如此。

我曾经和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以及斯坦福医学院的一些著名的教授(当然也是名医)聊过名医和一般的好医生有什么不同。他们传递给我的都是同样一个信息,名医和一般的好医生并不在于前者能治好后者治不好的病(而且根据他们的观点,真遇上了绝症谁也没办法),而在于前者的治疗效果(预后)是可以预期的,是稳定的,因此病人找他们放心。

类似地,我自己找的会计师和律师都是硅谷地区顶级的,我和他们合作十多年了,他们的过人之处不是在某一件事情上能够替我做得很好,而是十多年来一直能提供一个优质的服务。

那么为什么最好的专业人士能够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讲专业素养这个概念了。几位医学教授是这样和我介绍医学领域的专业素养的,总结下来有两点是最重要的。

首先,好的专业人士要在任何情况下为工作本身着想,他们不会因为看到患者是个瘾君子,态度就和对待一个社会名士有所不同,也不会因为最近自己的一些家庭变故就影响自己的工作。

相比之下,我观察到那些职级和层次比较低的员工,常常把自己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比如最近和女朋友吵了一架,一周的工作就受影响,上班路上被一个大妈骂了两句,这几天接待老年妇女就没有好脸色。这就是不专业的表现。

其次,专业素养意味着遵守流程和行业规范。我记得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一位名医给我女儿检查近视眼毛病时,给她先做了一系列的检查,排除了那些可能性极小(但是如果发生结果会很糟糕)的情况,然后一步步找出原因。在此之前,其他一些眼科大夫则显得没有章法,当然也就没有找出病因。

除此之外,我根据我在工作中的体会,又总结了第三点和第四点。

第三点,是否有专业素养体现在是否愿意花工夫寻找更好的答案,而不是交差了事。比如我的会计每年替我报税的时候都会仔细地走一个流程,不漏掉每一个能替我省税的地方。有一年我去为大学尽我的义务,按照美国的税法,我掏腰包花的钱,比如飞机票和酒店房费都是可以免税的,但是那一次我是用我的里程购买的机票,因此没有飞机票的发票。

一般的会计可能是我给他什么发票他就怎么替我做账,但是这个会计发现这次差旅只有酒店的发票,而没有机票的,就主动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说明了原因后,他将里程数折算成等值的金额,替我省了100多美元的税。虽然100多美元不算多,但是由于他在每一个细节之处帮我寻找更好的省税方法,加起来每年能替我节省几千美元的税。

相比之下,我的一些朋友为了省钱找了一些不很专业的会计师报税,那些人做事就是交差了事的心态。

第四点,专业人士常常有完整的领域知识,或者说掌握了成体系的知识,而业余人士常常只掌握了一些知识点。前者因此具有分析问题,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后者常常只能应用所知的一些知识。

比如在法律上,一个业余的有些法律知识的人如果再遇到他以前遇到的事情,比如某种情况下的财产纠纷,他知道如何处理。但是对于他们没有见过的事情,提不出任何有实际意义的建议。

而专业的法律从业者则不同,他们能够应用自己广博的法律知识,找到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即使那种方法未必是最佳的。我在Google时,我们遇到的很多专利、知识产权甚至隐私权的纠纷可谓千奇百怪,很多是没有先例的,但是专业人士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是在动态中进步的。无论是当工程师、医生还是会计师,一流的从业者都是不断学习和进步的。

讲回到我的牙科医生,他是从斯坦福医学院毕业的非常尽职的优秀牙医,给我和我的家庭做了十五年的牙医,在这十五年的过程中,他不断学习和接受新的技术,从牙根治疗到植牙,技术都在不断提高。因此,我才能用了他这么长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孩子和母亲曾经用过其他的牙医,但是很多人多年来技术也没有长进,在这种情况下常常几年后我就给她们换牙医了。类似地,像电脑工程师这种行业,很多人不注重学习和使用新知识,几年后那点技能就过时了,这就是缺乏专业素养。

我看到很多人其实不缺乏天分,但是无论是当运动员还是做其它事情,都不能保证稳定地发挥,最后很难在相应的职业上走得很远,这里面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养成专业的素养。

讲回到跨界这件事,我昨天特别强调了它是一个结果,不是目的。如果因为在自己原来的领域没有做好,想着跨界去走成功的捷径,最后会是两头落空。在自己原来的领域不成功,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专业素养。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不仅专业素养没有,原来那点专业技能也丢失了,当然难以成功。

因此,如果说跨界成功有什么捷径的话,首先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培养好专业素养,有了好的习惯,就容易有好的结果;接下来,要在新的领域获得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遵循专业的步骤去做事情。

当然,大部分人未必会去考虑跨界的问题,但是,做一个职业化的人,而不是一个业余的人,总是大有好处的。愿你做事能非常专业。

祝进步!
罗胖精选|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2017年7月19日于硅谷

内容听完了,我是罗胖。你看,成为一个专业化的人才,视野和见识非常重要。

吴军老师的每一封来信,都是在分享他的做事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其中既有职业发展方面的话题,也有读书学习、艺术修养的生活话题。

每天和你深谈,帮你拓展视野、升级思维方式,强烈推荐你去订阅《吴军·硅谷来信》,收获更多的人生智慧。

一封邮件, 就能看出你是不是足够专业

2018-03-03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虽然当下用微信沟通非常方便,但工作中得体使用邮件,仍会给人职业、严谨的感觉。

很多时候,你和客户、供应商没有见面的机会,邮件是你塑造个人形象的唯一渠道。邮件即礼仪,如何写好一份专业、得体的商务邮件?这篇清单,助你在细节上脱颖而出。

  1. 商务邮件,用公司域名的邮箱发。用免费邮箱发送,会给人一种不够专业的感觉。同理,自己的名片上不要印免费邮箱。

  2. 邮件礼仪的第二步,是用真名,最好能让收件人一眼看出你的单位。比如我,可以用“刘润”或者“润米咨询-刘润”。个性化、诗意化、尤其是二次元的名字,可以用在QQ签名上,但不要用在商务邮件里。

  3. 总结性的标题。邮件标题和发件人姓名是收件人最先看到的两样东西,一定要体现价值。可以用不到20个字,总结这封邮件的核心内容。“你好”“来自xx公司”“报价方案”,都不是一个好标题。“请审阅:X公司关于Y项目的方案和报价”,言简意赅,就好得多。

  4. 简单大方的格式。商务邮件,尽量少用不同颜色和大小的字体,更不要用背景图和背景音乐。真正的邮件高手,整篇邮件内容,都是一个颜色,一样大小,一种字体。具体问题,可以用三种方式解决:分段,负责阅读逻辑;缩进,负责层次关系;加粗,负责突出重点。一句话,格式让位于内容

  5. 合适的称呼或者问候语。外国人喜欢称呼对方“Dear xx”,你可以说“尊敬的张总”;外国人喜欢用“I hope this email finds you well”开场,你可以说“见信好”。未曾谋面的人,不要直呼其名,更要注意别弄错性别。

  6. 逻辑清晰的正文。邮件正文一定要分段,每段只讲一件事;每段的首句,是整段概括。用小段,不要用大段;用短句,不要用长句;用简单的词,不要用复杂的词;能用100个字讲清楚,不用101个。同样,为了对方的阅读体验,能用文字就不要用图片。图片加载慢,而且不能检索,隔段时间再找会很麻烦。

  7. 总结性的结尾。结尾部分总结邮件内容,强调需要对方跟进的事情,态度一定要诚恳。比如,“恳请您拨冗回复修改意见,非常感激。”然后,加上祝福语,比如,“祝:商祺”;亲密一些的,“祝:春安”;再亲密一些的,“祝:家人都好”。最后,署上名字。

  8. 附件。有附件时不要撂下一句“请看附件”就完事儿,最好在正文里对附件的内容和结论进行简单概述。分享一个经验:如果附件是表格,自己调整好格式、页边距,方便对方打印。

  9. 细心检查是否有误。按下“发送”键之前,再通读几遍邮件内容。检查是否有错别字,标题、称呼是否有误,附件能否正确显示。确认无误后,再发送。

  10. 良好的回信习惯。收到邮件要尽快回复,如果实在有事无法第一时间回复,也最好发一封“来信已收到,会尽快回复。祝好”的邮件告知对方。休假时,提前设置好自动回复。

  11. 善用回信的高级功能。比如,抄送、密送、回复、全部回复等功能。该给谁看,不给谁看,这些回信的专业方式,代表你的职业化程度。

  12. 如果邮件来来回回,甚至讨论的主题已经发生变动,最好修改邮件主题,或重新发一封新邮件,而不是文不对题的继续“盖楼”。

关于实现职业化的行动清单


2017-07-04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所谓职业化,是一个人本能的反面,通过职业训练,用职业要求重塑自我。

「得到」App请中国最贵的商业顾问之一刘润老师,为你创作了这张清单,帮你实现职业化的转变。

  1. 职业化的反面是本能。本能化,是你本人和你在职业中的角色是同一个人;而职业化,是你能用职业的需求去重塑自我。职业化的本质是通过尊重别人,从而赢得尊重,降低信任成本因为工作受委屈、闹情绪,都属于不职业化的行为。

  2. 职业化,是你在商业世界里的教养,具体体现是当别人和你打交道的时候,能感觉到非常舒服。职业化问题背后的思维方式,是要永远站在对方舒不舒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所以,当别人觉得舒服的方式变了,你的行为方式也必须改变。

  3. 职业化,源自对外的分寸感,和对内的克制力。在自己的利益与他人的得失之间,要拿捏好分寸。职场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计划、任务、优先级,甚至自己的困惑。如果别人正好有空帮到你,你可以选择感激。但如果别人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没能帮你,也不要觉得这个世界伤害了你。

  4. 不同特性的沟通工具,沟通方式也不同。电话和微信在工作中的使用频率很高,但使用它们的职业化表现有所不同:电话交流,应该不断说“对”、“是”,这是为了让对方了解,你一直在与他同步;微信,则应该在说完“你好”后,直接以有事说事的心态,简短地说清楚你想说的事情。给对方足够的自由时间,来选择要不要回复你,或者如何回复你。

IPCreator:同步与异步

  1. 职场中,你和很多人可能只会通过邮件沟通,见字如面,一定得把自己收拾干净了。邮件礼仪的第一步,是用正式的名字和总结性的标题;其次,格式要简单大方,字的颜色、大小、字体要统一,善用分段来标示阅读逻辑,缩进体现层次关系,加粗突出重点;收到邮件应尽快回复,这代表着你的能力效率以及对对方的重视程度。

  2. 认真对待职场中每次沟通,不管是向上级汇报还是组织更多人开会,提前做足准备工作,提高效率。一个有效的高价值的沟通,要想办法增加产出,得出更多的结论和共识,尽量减少大家的时间投入。

  3. 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在30秒内,清晰准确地讲明观点的能力。不仅因为对方时间有限,也能测试你是否真的理解自己正在做的事。想办法讲清楚自己观点的价值,在对方心里种下一个大大的WHY(为什么),让对方主动愿意给你更多时间进一步沟通。

  4. 职场遇到不同观点时,职业化的表述应该是:有趣。不要面红耳赤、割席断交。因为职场中的很多分歧,其实不是事实问题,它很可能只是不同的认知体系之争,这种永远难以说服对方。

  5. 理解并尊重别人的时间颗粒度。时间颗粒度,是一个人管理时间的基本单位。比如,比尔·盖茨的行程表就以5分钟作为一个基本的时间颗粒,王健林的行程则按照15分钟来安排。一个具备职业素养的商业人士,和别人打交道时,会懂得至少以30分钟为单位安排时间,以1分钟为单位信守时间。千万不能迟到,这是职业化的基本要求。如果真的迟到,一定要非常诚恳地道歉,并且补偿对方。

  6. 完全不把自己的承诺当回事,或者超出自己能力过分承诺,是职业化的大忌。有些人喜欢说“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了”,“放心,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可是,第二天酒醒之后,自己说过什么可能全忘了。这种行为成性,只会损失别人对你的尊重和信任。

格非:为什么要学习专业外知识

格非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包括《迷舟》《人面桃花》《山河如梦》等。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在清华大学本科开学典礼上,格非发表了一个演讲,以文学为例子,来说明不同学科、不同院系之间彼此借鉴和互相融合的重要性。

比如中文和外语,外语不好,就失去了一个反观本国语言的独特视角,中文水平不高,外语也不会好到哪儿去,老清华的历史上就出现了很多中外兼通的大师。格非刚到清华时,清华大学在规划人文学院的课程,那时候清华就提出,要让学生具备两个最核心的能力,外语的能力和研读古典文献的能力。

再比如,文学和新闻。格非认为,如果没有现代传媒的崛起,现代文学是不可能产生的。在新闻诞生时期,像托尔斯泰和霍桑这样的大作家,都会从报纸上取材创作。

文学和社会学也关系密切。格非说,今天由于社会和知识分工的细密化,我们只对自己的工作、自己学的一点东西比较了解,而且,不同的人群,比如成功人士、白领、知识分子和打工者,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社区。想随随便便就了解一个全景式的社会画面,越来越不可能。这种情况下,作家就需要像社会学学习,去做走访和田野调查。

最后,格非说:“我在这里给大家提出一些忠告,或者说,提出一些我个人的建议。

一个人,假如说他把自己局限在一个自我意识始终很舒服的境况里,把自己封闭在很狭窄的知识门类或专业当中,是很成问题的。不管你是否乐于接受,那种偏安于知识的一隅而孤芳自赏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如果没有来自外部的刺激,所谓内部的真实性其实是很值得怀疑的。”

格非举例说,人在照镜子时总会觉得很舒服,“长得美的人越看自己越觉得美;长得有瑕疵的人,比如脸上有个痣,他在镜子前左看右看,总觉得这颗痣长真是长对了地方。他可以用一万个理由来说服自己长得不赖,至少还过得去。”可是,看照片就是另一回事,我们会发现很难接受照片中的自己,甚至会觉得照片中的人一点不像自己,“和照镜子的舒适相比,照片显得冷酷而陌生”。

格非说:“为什么照片所反映的自我形象有时候让人难以接受?那是因为在照镜子的时候,我们的自我意识参与了形象的产生。而照片来自于他者,来自于外部的视角。所以说,没有他者的介入,没有外部视角的参照,没有外部知识的刺激,我们就会越来越自恋,我们的想象力也会越来越贫弱。”

别把专业当生活,因为生活不分专业

作者:一只特立独行的猫

一、陷入了“专业”怪圈

我收到很多信,大部分从自己大学时候悲催地选错了专业开始,洋洋洒洒数万字,中心思想是想问:究竟要不要放弃自己大学的专业,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放弃专业总觉得太可惜了。想着想着,就觉得自己完全没有了希望和前途。

我们陷入了一个“专业”的怪圈,每个人都过于专注和重视自己那些所谓的“专业”,然后对其他事情一无所知。

上周末和《The New Yorker》的记者吃饭,她采访了一些我在中国做的事情。那几天我非常乱,工作上有一些很头痛且我个人无法控制的事儿。台版的书在补各种类似前言、楔子、致谢方面的文字,陆版的书还在配合改文字,新买的书堆得书架差点倒了,还恰逢色彩教室一批批地买彩笔,志愿者甄选等等。

她问我:“你会继续写书,或者当专业的作家吗?”

“不会。”

“那你想做点什么?”

“做一些新的我没有做过的事情。”

其实,我经常被很多人问到类似的问题:“写字这么好,书出得这么快,要不要去做专业作家?”“图画的这么好,要不要去转行做设计?”“个人业务这么发达,要不要转行做自由职业者?”

每次我回答不要之后,对方便露出遗憾的神色,其实我也有点遗憾,总觉得自己浪费掉了什么……

二、可是生活,它不分专业

我们从小被要求学习,不断地学习,除此以外的事情都不用管。于是当我们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的时候,父母就会格外担心起来。我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因为转学到了很远的地方,于是每周都要从家坐公交车一个小时才能到学校。在我所住的那个很大的厂矿小区里,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就近在厂矿学校上学的,家和学校都在小区里,很放心。一旦要去小区以外的地方,家长便会手把手地领着带着才能走。于是,当有一天我在路边听到一个阿姨A带着高我一头的儿子,向阿姨B骄傲地炫耀:“我儿子可以自己坐公交车了!”我侧头看了看她们,露出鄙夷的神色。

从那个时候我突然就明白:广泛地涉猎生活中各种不同的事情,才会让你的生活充满各种自由。比如我小学的暑假就可以自己坐长途车去另一个城市做社会调研;比如我初中的暑假就可以直接找到福利院的院长,和他讨论做义工的事情;比如现在我可以用各种方法找我想要的各种信息,来完成我的一个个梦想。

很多时候我会发现,我们对“专业”太过认真了。似乎除了与之相关的事情,其他全部都是浪费时间。比如小时候我们过多的学习,于是很多人有学习综合症,只要一天不学习,心里就内疚的不行,其实这是一种很极端的心理了,可是我们都没有觉察到。

进入社会以后,这种状况更加明显了,但好像很多人都引以为傲。读书,一定要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最不济也是人人都在读的经管、暴富、速成之类的书。聚会,大多是圈里人聚会,圈里就那么几个人,天天聚,彼此做的事情也大同小异。聊天,张口闭口都是自己手里的大合同签了多少,自己笔下的稿子有没有交。就连微博,几乎能由此看到楼主的职业与性格,甚至客户是谁,而其实这应该是一个可以发挥想象力的地方。

于是每个人都越走越窄,最后发现如果跳槽,就那么几个公司的选择了。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除了自己的所学专业,你还知道别的吗?旅行,找不到靠谱的机票代理商。郊游,搞不清路线是什么。看病,分不清流程是什么。

可是生活,它不分专业。

三、差生为什么容易成功?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学校时学习很好的同学,大多长大进入社会后会变得平庸。相反,那些学业上差一些的同学,进入社会后却如鱼得水。很多人对此解释叫做“混得开”!我仔细想一想,却觉得当年后进的同学,多半早早学会了学校以外的“生活课”,当生活的大幕一拉开,这些同学便立刻跃上舞台翻腾起来;而那些只学会语文、数学、英语的同学,一旦这些学习产品停产,便会出现对生活的各种不适应。

我有个表弟高二就退学去卖手机,后来开了一家自行车店卖自行车,家庭聚会的时候忙前忙后地招呼大家,俨然一个到处都能照顾到的小老板。那个每天跟着我偷爷爷饼干的小男孩去哪儿了?

我突然明白,当我在教室里背单词的时候,他勾结外校同学打群架,这是“沟通能力”和“领导力”的训练;当我在教室里背全球著名城市经纬度的时候,他在台球厅里大打台球,在网吧里联机打网游,这是“社交能力”的体现;当我在背诵“lift the basket on to the truck”的时候,他在大马路上卖手机,逢人就问有没有手机要买,这是“现金流”概念的初体验。

这一切,我在22岁进入职场的时候,才通过各种头破血流的冲撞习得,撞的时候,内心还傲的要死,觉得社会太黑暗,这一切不是我的错。

当然有很多人会说,你这个例子不对,不能退学去赚钱,那么我又想到了我的同班同学,张CEO。张CEO从初中与我同学,直到大学才分开,那时候我的成绩远好于他,现在他有自己的一家公司,且公司的主营业务目前居全国领先地位,每天飞来飞去地到处招商引资,老婆也是我的同班同学,经常发个邀请函请我去重庆一游。张CEO从小学习一般般,我估计是大部分时间用于跟我的另一位同学杨CEO出去玩、打游戏、逛街、打球去了,生活技能也与时俱进地培养起来,于是今天生活事业都很不错。

我弟弟做过很多事情,我两个妹妹也从路边摆摊卖手机开始起家,现在都结婚生子,生活美满,家庭聚会娴熟自如。倒是我这个一直优秀的姐姐,变得越来越内向,还处于要什么没什么的境界里快要成仙,每次聚会好像领导视察工作,眼里没活,到处插不上手。

而如我一样教育背景好,工作背景好的很多人,每天捏着几张票子打个小车,吃个小餐馆,就觉得生活美好的不行了,因此便失去了很多向外延伸的动力。总觉得目前很好,干嘛要离开?干嘛要没事找事儿寻找不同呢?然后你会感觉到,自己整个人都陷入了一个小圈子里,每天就那么几个人互相扯淡、吃饭、玩乐。最高境界也就是刷着微博看到某地不错,就心生向往,其实也就只剩下向往了。

四、错过的风景

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觉得,我的专业在那里,不要走远,不要走远……结果对远方的世界一无所知。

大前年的时候,我刚毕业,每个周末窝在家里,说是要写东西看书,从不郊游,从不娱乐。结果呢?书到底看了几本啊!几本啊!连四季变化都觉察不到地宅着,到底有什么收获啊!人脉不够,来北京5年连故宫都没进去过,我到底用错过的风景换回了什么?

后来的三年,我努力地尝试了很多领域,虽然做得不算特别好,但却觉得自己毕业后的三年,过得充实而美好。最重要的是,那1000多个日日夜夜,是我自己本来想要的模样。我一点都不后悔,在那些日子里,做过的事、爱过的人、犯过的错、流过的泪,他们让我清楚地明白,世界其实很大很大!

我们应该去尝试一些专业以外的事情,因为那些所谓的专业,不过多读了几本书而已,其实也算不上什么专业。我们应该多读一些专业以外的书,交一些专业以外的朋友,听很多专业以外的故事,观察不同地区不同人是如何生活的,用他们的角度去体验一种不同于自己的经历。

别把专业当生活,因为生活不分专业。

本文由“知识拆迁队” 陌上花开 选自《知乎日报》。陌上开花欢迎大家关注她的微信,每天为大家分享好文、好书、书单。
罗胖曰:
200年的工业社会给我们制造了一个假象——
以为顺着专业分工的狭小路径向上攀爬,是出人头地的唯一办法。
而在现实的世界中,屌丝逆袭仍然罕有,但是隔行抢饭却越来越常见。

原因无非是——
1,专业资源越来越公开、易得。
2,兴趣越来越能造就一个人。
3,跨界越来越是创新的源泉。
你是什么专业,真的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

滥竽充数 Pretend to play the Yu

滥竽充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字面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寓言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不到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不到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名叫南郭的处士听说了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摆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处士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极为得意。

其实南郭处士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处士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比别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处士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丰厚的薪水。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南郭处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处士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会因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真本领,才能抵挡住一切困难、挫折和考验。

成语启示

人物点评

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三百人的乐队中装模作样地凑数,竟然可以得到赏赐,一旦要自己凭真实本领单独演奏时,南郭先生就只好逃之夭夭了。这个寓言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南郭先生也成了滥竽充数者的代名词。

千百年来,滥竽充数这个故事,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南郭处士的行为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强调个人应该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

南郭先生也有很多的优点:能够毛遂自荐,主动请缨;能够在高手如林的皇家吹竽乐队中混迹,而不被识破;能够一眼看透齐宣王的喜好,冒欺君之罪,以假作真,非一般人可以想象;而后主动下台走人,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齐宣王:南郭先生之所以能留在乐队中正是因为齐宣王的识人不清。一国之君识人不清?这与他 的虚荣、好讲排场分不开。三百人的乐团,在现代也是很少的,著名乐团更是少有满足300人,即使现在人很多。无怪乎南郭先生敢“欺君”。

齐湣王:他也同齐宣王一样,但一个一个听,势必花更多的时间在享乐,而忽视朝廷的公务。常此以往,国将不国,好一个滥竽治国!

三百吹竽的人: 与南郭先生长期共事,必知道其不会吹竽,但从不向王汇报。典型的官官相护,明哲保身,对周围的不正之风听之任之,助长其发展,难道其中没有更多的南郭先生吗?他们对先王必是感激不尽,宣王从不管他们的能力好坏,能吹就行,不会吹也可以,宣王要的排场和热闹。对齐湣王必没好感,人人过堂,竞争压力,朝不保夕。

揭示道理
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喝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寓意:①讽刺那些没有真才实学,靠蒙混过关的人。
②讽刺那些虚荣,对人不加以鉴别而重用的掌权者。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