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Perfection

完美实质是脆弱和自卑的同义词。

喜欢晴天也不必讨厌阴天
有高潮必有低潮
有圆必有缺
有好必有坏
有得必有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

武志红:完美人生,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开始

2017-11-04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有人说,“自恋、性和攻击性,是生命力的三种表现”。不管你承不承认,“自恋”都在我们内心扮演重要的角色。这种心理源于什么?有什么危害?又该如何同它相处?

心理学家武志红的这篇清单给你答案。愿你正确认识“自恋”,拥有更加幸福的人生。

  1. 每个生命,最天然的声音都是自恋的。因为每个生命都想证明自己是好的,都想做自己。

  2. 自恋的核心,是渴望将想象中的世界投射到现实。具体而言,就是希望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有些人在意愿被违背时,会出现莫名暴怒,甚至攻击性正是源于内心的自恋。

  3. 自恋有两大特点:我是对的、我比你强。追求“我是对的”,就会竭力把事情往自己想要的方向推进;追求“我比你强”,就会在人际关系中寻求“我高过你”“我胜过你”的感觉。当我们被自恋“挟持”时,人生会痛苦不堪。

  4. 一个极端自恋的人,是强大的,同时也是脆弱的。一方面,他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思维和行动力会非常强;另一方面,一旦遇到关键挫败,自己无所不能的幻觉破碎,又容易陷入彻底的无助,把自己贬低得非常糟糕。

  5. 学会同内心深处的自恋情绪和平相处,是拥有幸福生活的开始。不要试图压制它,而是当作朋友对待,并把它转化为一种坚韧的动力,推动你更加理性和坚韧的完成事业。

  6. 避免被自恋挟持,就要学会放下自己,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多问对方需要什么,而不是自己想要给予什么。

  7. 区分想像现实,明白自己的想法不等于事实。这是心智成熟的一个起步标准。

  8. 尝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很多有“卓越强迫症”的人在遇到意外灾难时,会过分内疚,把错误归结到自己身上。其实这背后的逻辑是“如果我是无所不能的,这事儿就可以避免”。学会接受不完美,悦纳自己的“无能”,是避免被自恋“控制”的重要一步。

  9. 学会同各种情绪和平相处。自恋、忧伤、愤怒、嫉妒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视它们为失序并试图消灭。但事实上,控制不是秩序,真正的秩序是自由,是顺其自然、活在当下。

  10. 克服拖延,动手去做。行动中,你会发现世界并不按自己设想的方式运转,脑海中的全能感会被击碎。同时,你的能力和价值在实践中得到凸显,会对自我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11. 审视自己心中每一个固执想法。每个人的内心中都藏着很多自以为是的想法,我们会努力捍卫它们,对于原因却不自知。去反思、体会、审视它们,一旦觉察到这些想法的自以为是,就能在相当程度上做到放下。

  12. 生命最重要的,是三个命题:
    第一,自恋,即做自己;
    第二,满足别人的期待;
    第三,超越自恋和满足别人期待,体验到两者连接的深情。
    愿你早日跨入第三命题,体会到连接的深情。

18195484_231359496109_2.jpg

强求完美——自卑与不自信的怪胎

中国有句古训:金无赤金,人无完人。俄国著名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一片完美的树叶,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总是存在追求完美的人。他们不但对自己有着完美苛刻的要求,对身边的人和事也都抱着同样的态度。因为过度地追求完美,他们失去了很多愉快幸福的生活,甚至自己的生命。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轻易说出“我不行”!

文:若杉

01

9月13日,冰点周刊发了一篇文章——《这个名校学生喝下第6杯酒,然后在一片“加油”声中走向死亡》。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令人惋惜、令人揪心的故事。

年仅19的某985大学大一学生王耀栋,在6月17日,考完四级考试后,与另外的5名同学,一行六人,到珠海市中心的某音乐酒吧庆祝。

当时,酒吧有一个挑战项目:只要有人在3分钟内喝下6杯300毫升的鸡尾酒,500元以内的消费就可以免单。

王耀栋与他的同学们,当天的消费是168元,也就是说,如果完成挑战,就可以省去这笔消费。

挑战开始,王耀栋举手了。这个19岁的男生笑着告诉伙伴,自己“酒量不错,可以喝”。

昏暗的酒馆里,红色、橘色和绿色的追光灯下,混合了“伏特加、白兰地、朗姆、卡盾XO等7种酒类”的“特调鸡尾酒”摆在酒馆的舞台中央,王耀栋一杯杯喝下,但整个过程并不轻松,喝到第五杯,他干呕了几下,走下台阶,摆了摆手。

只是这个动作太轻微,很快就被更大的喧闹覆盖。

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男子端起酒杯,朝这个年轻人走去,两个人不知说了什么,但碰了两次杯。

王耀栋喝下了第六杯酒。监控视频里,这个大男孩身体开始不听使唤,他的脚莫名晃动,然后头一歪,重重地倒了下去。

他再也没有醒来。在倒地一天两夜后,珠海市人民医院宣布这个“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的年轻人临床死亡,死亡原因:急性酒精中毒。

事后,一位与王耀栋同行的同学说:“我以为他是真的没事儿,以为他真的能喝。”

可是,在王耀栋的姐姐王涓馨的印象里,小自己4岁的弟弟从不喝酒,高中学业忙碌,只有过年时,家里偶尔会让弟弟尝那么“一二两酒”。

弟弟高考结束那年,她带着弟弟和亲戚家的同龄人一起聚会。第一次走进KTV的弟弟喝了一两杯啤酒后脸就红了。

“丢脸得很,难看得很。”她还记得有点“臭美”、脸红红的弟弟说了这么一句话。

而在母亲彭凤兰的记忆里,儿子则是“滴酒不沾”。

读完了这个故事,很多网友为之惋惜,为之不值,有的留着泪写下评论:“为什么一定要逞强呢?哪怕已经接受挑战,明明第五杯已经喝的那么艰难,为什么还要强迫自己喝下第六杯呢?说一句‘我不行’,真的那么难吗?”

可是,读完了这个故事,细细品读了父母、姐姐以及同学对王耀栋的回忆与评价,却发现:承认我不行,对于王耀栋而言,大概真的很难。因为在这个少年短短19岁的人生旅程中,他从未说过‘我不行’三个字,他在拼尽全力,扮演一个‘我能行’的好儿子、好弟弟、好学生、好同学。

02

母亲彭凤兰说:“这个孩子‘太乖,太乖了’”,长到19岁从没让她操过心。

她说,儿子不喜欢出去玩,放学总是准时回家,除了吃饭都安静地待在房里看书。自己不太会做饭,但无论是没啥油水的洋芋丝还是干巴巴的蒸馍,儿子都不挑食,只会大口大口往嘴里塞。

父亲王贵龙曾问过儿子要不要也去补个课,可儿子干脆利落地拒绝了:“我哪一门课不好,好好学就是了,干吗要花你们的钱。”

姐姐王涓馨说:“回家逛超市的时候,这张嘴会嫌弃这个、嫌弃那个,最后结账时,手推车里啥都没剩下。”他很节约,想出国留学,不舍得给自己花钱。却会豪情万丈的跟姐姐说:“拜托,老姐都25了,该买点高档产品好不好!”

然后从自己的生活费里抠出了好几百元,给买了一瓶迪奥的香水。每次打电话都会叮嘱姐姐“不要半夜回家,小心老爸揍你”“不要老请假”“可不能随随便便跟别的男生跑了”。

同学眼中的王耀栋,很“暖”,是个标准的暖男,这个热爱国画的西北少年似乎有用不完的爱心,他所参加社团在学校附近的一个社区里面开少儿书画课堂,“小朋友都很喜欢他”,去世的那个学期末,他刚被评为先进个人,还拿了国家助学金。

同行的男生依然记得,失去意识前,王耀栋在安排他们要把几个女生平安送回宿舍,还要辛苦朋友把自己带回宿舍。

回看这些记忆的残片,我们能看到,王耀栋实在太好,他出色的扮演了自己所应该饰演的每一个角色,却在同时,也看到,他太累。好像身边的每一个人都需要自己照顾,好像,他有无限能量,可以照顾好每一个人。

却几乎没有看到,他对谁示弱,对谁说:“我不行。”

因为,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我不行”三个字,取而代之的,是“我能行”、“我可以”、“不行也行”。

于是,在那个夜晚,即便他已觉察出身体的不适,即便他已经摆手示意,可是,反抗的举动那么微乎其微,他最终,还是喝下了第六杯。

03

读着王耀栋的故事,我想起了我的另一个来访者。

他如王耀栋一般,懂事、优秀,旁人眼里的他,一路昂首阔步,仿佛无所不能。

大学里,他是学生会主席,频频获得学校的最高奖学金。

家境不富裕的他,硬是靠着打工、卖电话卡,为自己赚得了大学四年的全部学费。

问他,为什么不伸手跟家里要,他说:“父母都不容易。”

他想出国留学,却深知家里的处境,连提都没跟家里提,毕业三年,靠着自己拼死的加班、打工,赚得了出国的学费。

如今,他回国,是公司最年轻的总监,也是公司公认的技术大牛。

旁人眼中的他,几乎闪着耀眼的光。

只是,当某一次咨询中,我问他:“你累吗?”的时候,这个,1.80的大男孩,瞬间泪如雨下。

他说,你是第一个问我“累吗”的人。

记忆里,母亲第一次对他笑,是他考试拿了第一个100分。

因为在他出生的前几个月,比他大两岁的哥哥被一场大病夺去了生命,他的到来,并没有抹平母亲的丧子之痛。

“大概那几年,目前都处于一种抑郁状态中”,来访者对我说。

于是,6岁那年,他拿到的第一个100分,看到母亲那一个灿烂的笑容,便成为他童年最快乐的记忆。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学习成绩,在他的内心,有了无比重要的位置。“只要自己成绩好、只要自己足够优秀,母亲就会开心,”便是那个时候种下的信念。

这个信念,支撑他走到今天,他得到了很多,成就了很多,读书时拼命争取好的成绩,工作以后,努力做一个好员工。

童年时,为了获得母亲笑容而拼命争取的“100分”,如今,泛化成了“优秀”二字,这份优秀里,除了包含成绩,也包含懂事、不让父母操心。

在他的世界里,追求优秀、勇往直前早已成为一种习惯。

在他的字典里,没有“我不行”三个字。

因为承认“我不行”,就意味着不会得到母亲的肯定,意味着自己不被爱。

不被爱这件事,在孩子的世界里,比天大。

而父母有条件的爱,只有在孩子做得好、取得好成绩才给予的微笑,会在无形中,给孩子身上带上“不优秀不成活”的枷锁。

这些孩子,不敢放松,只学会了一路向前,却从来没有人教过他们,如何示弱。

这像极了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为了获得父亲的一个笑脸,扮了一辈子鬼脸。

只有无论如何,都知道有父母在背后支撑、深爱自己的孩子,才能放松坦然做自己,才能坦然说出“我不行”三个字。

这需要勇气,更需要对“爱”的笃定!

无论是王耀栋、还是我的来访者,在内心,缺少的便是这份笃定。

为人父母,教会了孩子如何说出第一个音节,教会了孩子如何在跌倒之后爬起来。却常常忘记了教会孩子,如何示弱,如何说出“我不行”。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行于世界,除了一路披荆斩棘的追求更好。也应该意识到,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的面临着知识的局限,能力的局限,学会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示弱,学会向比自己能力强的人请教,不仅不丢人,还是生存、求得更好的必备技能。

愿你,既有一路向前的勇气,又有向世界说出“我不行”的柔软!

为什么「完美主义」反而害了你?

相比“追求完美”,我更喜欢“螺旋迭代”。先用个简单方案解决80%的问题,再慢慢解决剩下20%——许多优秀者都败在这点:一开始追求完美,费时耗力,最后不了了之。

当你经历多了,你可能会发现,“完美主义”不仅没有帮到你,反而伤害了你。它成了你不快乐不幸福的源头。

一个成熟的成年人应该明白:万事皆有代价。

懂得轻重缓急,是一件极端重要的品质。

01

高中时,我的学习成绩还可以。进了大学就不灵光了。

那几年我不务正业、四处捣腾,从此彻底沦为学渣。每每想起那些骄奢淫逸、鱼肉乡里的过往,真觉辱没了母校“信息黄埔”的名声。

“平时不学习,考前抱佛脚”。期考前的一个月,是大学时代里半年一度的黑暗时光:没日没夜地看书,废寝忘食复习。忙得像孙悟空一样。

班里有那种聪明人,打着 Dota 看美剧,吃着火锅唱着歌,照样门门高分。真爽真潇洒啊。嫉妒的我眼泪都要掉下来。

他们那是神仙,咱得有自知之明。我这样的学渣学酥学夸克,还是要踏踏实实看书。

刚开始复习,没有经验,耿直憨厚:

从第一页开始,一字一句,点滴推进;

钻研一切细节,求索来龙去脉;

吃透每条定理,做会每道习题……

到了最后一晚,一拍大腿,发现坏了:一共十章,前六章滚瓜烂熟,后四章崭新如初。顿时慌了,心理和生理防线几近崩溃。

硬着头皮,挑灯夜战,一宿无眠。感觉身体被掏空……

痛定思痛,升级了方法。从此不再狼狈。我称它为,“螺旋迭代”:

拿起书开始复习,你先通揽一遍:全书的大概,最重要的定理,必考的题型,最重要的知识点。这一遍过完,你花了两天,你已经能拿40分了。

第二轮的目标,是搞定“比较重要的题目和知识点”。模拟试卷,往年真题。这一轮费时三天,但意义重大:你已经快到60分的水平,勉勉强强要及格了。你不再背负“挂科”压力了,你可以松口气了。

你一看:咦,还有时间。那我弄第三轮。有了前两轮的垫底,你的底气也足了很多,看得细致了很多,没有了那种“赶工”的火急火燎,你能沉下心来看细节了。心如止水,中气十足。

还有两天?那我再来一轮……

这个时候,你已经有了80分的水平。有了存量保底,没有担心和惶恐,因为我知道,“就算考试提前到明天,我也不会彻底完蛋”。

嗯,我要稳稳的幸福。

发现没?第一遍,是最容易的,感觉是“遍地黄金”;而越往后,花的时间越多。努力回报的函数,并不是线性的。为什么?

王安石这样回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02

各种机缘,结识了一些自媒体大拿。

大拿们的写作能力不是开玩笑的:天马行空,信手拈来,龙行蛇走,下笔有神……我擦掉嘴边的口水,只留下滔天的敬意。

他们都是神仙,咱得有自知之明。天赋不够,方法来凑。咱要在方法上多想想办法。

方法还是那四个字:螺旋迭代。

在我的文稿库里,文章有这样几种状态:

口语版(40分):可以理解成,和胡同口老大爷侃大山的聊天记录;

及格版(60分):中规中距,但没那么出彩,如果今晚在后台推送,不会引起读者骂娘;

好文版(80分):内容精良,语言凝练,结构丰满;

爆款版(90分):不仅质量上乘,同时被大量传播。

我写文章的习惯,很少有一次性到 80 分的:都是先完成 40 分,再迭代成 60分,最后捏合成 80 分:

做到40分,十分容易,咔咔写就行了,纯体力工种,不需要什么脑子;

做到60分,比较容易,基本功大于灵感,方法论重于状态;

做到80分,脑力劳动更大,对感觉的要求更大,花的时间更多;

做到90分,就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了。

有些文章是有上限的。比如,我写过《原始积累的逻辑》和《载体的力量》,感觉还算实在,但限于选题和角度,它们没有传播的爆点,“80 分”已是极限——你很难篇篇都是爆款,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理论上,如果迭代次数足够多,每一篇我都能做到 80 分的水准;但现实里,时间成本是我重要的考量——最后推送时什么样子,取决于我有多少时间。

如果事情多,我就少花些精力;如果不太忙,我就多一些雕琢。弹性灵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我不会因为“断稿停更”而焦虑了。

事实上,当我的文稿库里,躺着二十篇的“60分”时,我就心无挂碍、愉快轻松了。

03

毕业后,我在央企待了两年。

虽然就职央企,但却做创业的事情。公司新起一片业务,白纸一张,一无所有。空降来一个领导,拼凑了七八条人枪。给一个 title,给一块预算,然后期待你扛着更多收入回来——开荒打草,说的就是这个了。

那时确实辛苦。我记得有段时间,每月休两天,天天十点半。我已经不是人,是骡子是马了。当然,不光是我,整个部门七个人,包括空降来的老领导,都在加班。

这段经历对我影响巨大。两年前,“零网点零收入”;两年后,“网点 407 个,月收入千万”。我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创业链条:从无,到有,到壮大,到成熟……

当操作完这个项目,再做其他项目就觉得容易了。那两年的所学所感,后来无数次地帮到我。

比如,“培训体系”的落地。

最开始,老领导用一个晚上编撰出了培训制度的政策文件和实施细则,邮件下发到渠道末梢。然后就不管了。

没有督促和约束,执行效果当然是惨不忍睹。人之惰性的一面显露了出来:虚与委蛇,敷衍了事,虚报数据……人人都觉得,培训只是“走个形式”,都没把它放在心上。

我愤愤然地向老领导汇报这些乱象,他只是淡淡的一句,“知道了”。然后低下头继续写签报去了……

当时太年轻太稚嫩。后来回头想起来,才咂摸出味道来:创业项目,资源有限啊,不能什么都干啊,不能一条路走到死啊……那个时候,最重要的事情是,把架构搭起来,让生意跑起来,赶紧挣钱赶紧盈利。

老领导做事,很有节奏感:当处理完最当务之急的事情,当生存活命的问题已经解决,当商业机器已经开始运转,他开始腾出手来,做一些“锦上添花”的事情。“培训体系”的落实便是其中之一:

他不再满足于“形式主义”;他到每个属地去旁听培训课程,施加压力;他拿着小鞭子,不断碎碎念;他开始要反馈,抓效果……

几周后,一线传来了“培训还是有点用处”的声音。

三月后,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我们建立了细致入微的学分制度。

半年后,我们流水线、批量化地将白纸新人捏合成合格员工,并且源源不断地投放到一线市场……

“培训制度”成了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创业如烹小鲜,事情就这样做成了。

姜还是老领导辣:他知道轻重缓急:哪些事情要加班加点上,而哪些事情可以放一放。

创业伊始,最重要的是赶紧让项目 1.0 上线,至于后面的高级功能,那就螺旋迭代、逐步打磨吧。

老领导对我说过一句话,我始终记得:

“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04

当做产品时,我们往往“追求完美,臻于至善”;而当做项目时,我们会发现,完美主义是最大的敌人。

曾国藩是大清朝最牛逼的项目经理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曾公说,“问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见贼船之上驶,则绕屋彷徨”——内忧外患,火烧眉毛。慢工出细活?哪有这个功夫给你。要快功出细活。这才是本事。

即使像张小龙这样的产品匠人,也没有慢工出细活的机会。

2011 年,张小龙团队昼夜开发:在工作区过道上低声讨论,饿了就叫外卖果腹,累了就停下来抽根烟,困了就地开始做俯卧撑提神……

他要争分夺秒,他要抓大放小。后来微信 1.0 版上线,张小龙在“腾讯太子争夺战”中涉险过关。

一个成熟的成年人应该明白:万事皆有代价。当你选择完美,你必然要付出成本:财务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而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这项成本的增加,并不是线性的。

如果给我无穷尽的预算和时间,或许我也能做出 iPhone 那样颠覆性的产品——但那样的意义,只存在于实验室或概念机里。

“先完成,后完美”,这是我学到的重要职场经验。一项工作,一个星期做到70 分,还是两个月做到 90 分?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相比于“追求完美”,我更喜欢“螺旋迭代”。先用个简单方案解决 80% 的问题,再慢慢解决剩下 20%——许多优秀人才都败在这点:一开始追求完美,费时耗力,最后不了了之。

此外,“一条路走到黑”有着巨大的风险:如果方向错了,那就全军覆没,连东山再起的机会都没有。

懂得轻重缓急,是一件极端重要的品质。是否拥有它,对人生会有深刻而重大的影响。

在旧文《为什么要学点“项目管理”》中,我们提到:

许多事宜,宽泛地讲,都能称为”项目”。项目都存在于人生的各个角落;而我们每个人,本质上,都是项目经理。

当你走上职场走入社会,当你不再生活在理想的无菌的真空环境里,当你经历的多了,你可能会发现,完美主义不仅没有帮到你,反而伤害了你。很多时候,它是不快乐不幸福的源头。它是病,它需要治。

完美主义是项目经理的大敌。

接纳自己的第一步,爱上不完美和错误

如果你有很严厉的父母,他们不会轻易赞美肯定你。

在你很努力去完成一件事,冷眼相看;

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先批评,批评完了才伸出援手;

在你获得一点点成就感的时候,想要得到肯定时,他们只会说“这一次还可以”;

仿佛在你很努力完成一些事情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才能得到他们的回应。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的人格基础和模式就此打下了。

只有我很努力,我足够完美,别人才能看到我,才会爱我

这样的想法深深根植在你的潜意识中。

于是,
你努力做到最好,
努力不犯错,
努力完美。

可是,
这样,不累吗?

很累很累。

因为在这过程中,
对自己的要求很高,甚至是严苛的,
就会越觉得自己不够好,
越不能接纳自己。

01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人,他性格阳光开朗,能力非常强,无论是工作还是各种关系,他都能处理得游刃有余,在很多人眼中,他是一座可以依靠的大山,有问题找他就对了。

前段时间,他换岗了,新的工作对他来说相当于一切从零开始,本来新工作上手就需要一段时日,但因为岗位缺人,他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堆成小山似的待处理工作,让他日渐焦虑。他急切想要一步到位,完美处理好工作。越是这样,他反倒越是焦虑,没办法专注工作,甚至对工作产生了排斥。

他开始失眠,吃不下东西,整个人暴瘦。一群朋友见到他这样,都心疼得不得了。好好的一男神,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他说,面对一堆工作,他焦虑得不得了。他希望一步到位,处理好工作。

人是很复杂的生物。
也是很有趣的存在。

越是想要一步到位,他越是到不了位。
越是想要完美,他就越焦虑越觉得自己不够好。
越觉得不够好,越想达到完美。

这是一个死循环。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圈套。
套在里面,永远机械化重复着这个循环。

觉得自己不够好,
不能够接受自己不够好、不完美的真相,
成了心病。

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不能面对自己不完美的真相,
继而完完全全否定自己。

我不完美——我不够好——我无法接纳自己。

无法接纳自己,就无法看到眼前真正的事实,
事实就是“其实不过就是一堆工作,我暂时没有办法很好地完成”

无法接纳自己,就无法理解自己其实是可以有不足的。
比如“我现在的确能力还不足,那我可以慢一点再慢一点,先好好学一学怎么处理。”

02

后来,我问他,你已经很努力了,你还继续这么拼,是想证明给谁看呢?

他愣了一下。

原来,他的工作本身就不是父母所支持和喜欢的行业,而他自己特别喜欢,他想努力一下,证明给父母看他的选择是对的,父母对他的反对是错的。所以他很努力。

加上从小父母对他严格要求,即使他获得一点小小的成绩,父母也不会给予很多的赞赏和肯定。

所以他不知道他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换来父母的肯定,但他心里还是有一个期待,期待哪天自己足够好了,证明给父母看,以获取爱和肯定。

对和错很重要吗?

重要。

因为对于他来说,“对”不意味着什么,但是错就要受到惩罚,最严重的惩罚就是不被爱。

执着于“完美”和执着于“对和错”,
都是对自己有着不合理期待,
期待“我事事完美”,期待“我做的都是对的”,

这背后,都是恐惧
假如“我不完美了”和“我是错的”,
那么我就是不够好,就不值得被爱。

这恐惧影响我们真正看到事实,无法接纳自己。

有时候,我们太执着于完美,太执着于对错,
以至于忽略了眼前的自己,
对自己的否定也是一种对自身的内耗和攻击。

如果你也有很严厉严格的父母,你可以尝试理解他们,理解他们对你严厉背后的焦虑。重要的是,要斩断这种代际传递。

学会和不完美错误共处,学会成长改变,学会接纳自己。

03

其实,
完美不完美,
对和错,
并没有那么重要。
这对有些人来说,要形成这个认知并不容易。
可以尝试一下:

1、觉察,跟自己和解。

当你因为自己的不完美和错试图攻击自己的时候,你可以尝试着觉察自己当下的状态和情绪,先看到,再接纳。
一次不行,就两次。

安抚你的心,告诉它,其实你是可以有不完美的,
安抚你的潜意识,告诉它,即使你不完美,也还是会有人爱你,即使没人爱你,你也会爱自己。

当你看见了自己,你就更有力量去成长改变,接纳自己。

2、试着从认知上改变。

你可以尝试着问问自己:

你不完美真的就是全部的你吗?

你错了就真的不被爱了吗?
即使处境真的很糟糕,有没有什么办法去改变?

……

当你这样问自己的时候,你就会开始思考现状,从焦虑恐惧中跳出来,还原事情,看清自己。

3、和自己的不完美和错误待一会。

尝试着不要消极理解你的不完美和错误。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

不完美和错误在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它们是一次机会,同时也在告诉你一些信息。

也许在告诉你,你需要休息了,也许在告诉你,你的期待是不合理的。不管怎么样,跟它们待一会,去体会它们真正的意思。也许你会发现,原来自己是可以跟不完美和错误共存的。不完美和错误也可以很可爱。不完美的你也很可爱。

不完美和错误,也是你的一部分。

当你学会跟自己说“我就是不完美的,我可以有错”,你会发现,焦虑恐惧相对来说会减少,你会更容易接受现状,接纳自己,活在当下。

4、有时候,一个人的确很难做到。

如果觉得一个人的力量实在还不足够,也可以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陪伴你。

写在最后

《正念疗愈力》这本书中写道:“接纳,单纯代表着你愿意看到人、事、物的真实样貌。不论生活中发生什么事情,你能确实看清所发生的的状况,不受自己的评价、欲望、恐惧或偏见所障蔽。

与其执着于自己的不完美和错误,
倒不如回头看看自己已经努力了多久,
自己已经走过了多难多远的路,
已经很不容易了。

即使不完美,
即使有错误,

允许自己,接纳自己,
再一步一脚印,
既要向前走,也要往上成长发展。

慢一点也没关系,错也不要紧,
去努力可以努力成长改变的部分,
那就足够了。

你可能永远都不会幸福了

3554 10 发表于2017-10-24 21:25:38

我没事喜欢瞎思考。

乐于思考在50%的情况下是好事,但在另50%的情况下却是灾难。

在昨夜的工作复盘小结中,我写下一段话:
近日来,正式开始工作前都需要一段“心理建设期”,耗时太久,需改。

所谓的“心理建设期”,指的是在电脑前静坐许久,试图把一些问题想透、想穿、整理清楚。这些甚至还不够,我需要在A4纸上记下思考路径,推导出一个合理的结论,才肯罢手,正式开始工作。

曾经我一度认为这个行为哲学而理性,毕竟当代青年总是被鼓励去思考的。

但没人提出过,思考过量所引起的负面效应。

更没人提出过,思考的节制。

比如,我和一个人见面,对方给我的感觉很不舒服。

尽管如此,我却没有当面指出。

这个场景会诱发我一连串的思考:

为什么我会不舒服?
为什么我没有当面指出?
背后的机制和原理是什么?
是什么在阻碍着我说出实话?
他所表现的行为是否投射了他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
我在现场的反馈是否也投射了我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
我为什么要对他人友善?
人与人之间到底为何要友善相处?

环环相扣无穷尽。
不加控制,问题可以无限延伸。

作为“社会角色”的我可以自如地应付这些问题,我会很绅士,会很友善,会乐于助人,会在必要的时候展现出宽容、和蔼、高情商的一面。

但我脑海中的“局外人角色”始终在审视一切,在揪着这些问题不放。
我用麻绳把自己捆绑起来,丢进审讯室里。
于是为了消化这些问题,我不得不寻找答案,因此耽误了不少做正事的时间。

完美主义者的脆弱在于,当有任何一个空白格出现时,他会有填补的冲动。
无法填补,便无法跨越,这会让他们像下雨天鞋子进水那样难受。

过去我有一种思维误区所有的问题都该被解决。

在我幻想的理想生活中,那里是没有一个问题的世界。
我幻想有朝一日我能不再有困扰,不再带着问题前行。
直到我意识到根本办不到,才决定改掉。

问题难以抛弃,人只能负重行走。
换句话说,人类应该学会与问题共生,就像下雨天鞋子进了水还得走路。

“等我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一切也许就都好了。”
这是我过去的心理写照。

它背后所映射的是“一… …就… …”的思维。
由这个思维方式所延展开的,还有很多话。

比如你常听人说的:

等我有钱了,就balabalabala… …
等我瘦下来了,就… …
等我当了主管,就… …
等我找到合适的人了,就… …

可问题在于,就算这样,生活会变好吗?

高中生觉得读大学一切就都好了,读大学的觉得工作了就好了,工作了的觉得财富自由就好了… …

一个无奈的真相是,我们的烦恼数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动而减少。相反,随着时间的流逝,烦恼开始变得种类繁多。

如果“一… …就… …”的思维是正确的,那么我早该活得眉开眼笑了。

如果曾经的思维正确,那么我现在必然幸福。

可是我没有。

大脑的工作原理有很多,其中一个最基本的机制是:非线性

线性思维通常需要借用语言工具才能实现。
大部分情况下,意识流动不受人类的主观控制。

假设我们把大脑看成一个加工小程序,把世间万物看成输入脑内的数据。
一种数据必然会输出一种结果。
结果就意味着问题诞生的潜在可能。

比如陆JJ的愿望是开一家公司在纽交所敲钟上市,融资10亿美元。
在钟声响起的那一刹那,我的幸福指数会达到峰值。
但之后的每一秒,它都在减少。

直到第二天早晨,我在床上醒来,发现好像一切也就这么回事。

我没有进化,也没有退化,体内的细胞数仍旧维持在原先的水平。
“我”的运作机制没有变化,意味着我的身上仍旧存在着无数问题。

你就算中到了梦寐以求的500万元的彩票,第二天的问题依然存在。

美国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出车祸截肢者与彩票中奖者,他们的幸福指数会在1年后回归到一个均值。

甚至截肢者的幸福指数会略高于中奖者,这就很有意思了。

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并不会使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停止。

不存在一个时间节点,能使我们永远幸福。
因为多数人对“幸福”一词语义上的理解,是有偏差的。

幸福与短暂、易逝,几乎是同义词。

它不是常量,更不是状态。
它是时间轴上一个极小的点。

或者再大一点,可以这样说:任何一种情绪,都拥有其自在的生命周期与存在价值。
喜怒哀乐,过度鼓吹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是可取的。

当一个人试图找到幸福的捷径时,他已经掉进了阴沟里。

“享乐主义”与“唯幸福论”均不可取。

人们不会永远幸福。
正如人们不会永远悲伤。

即使是以积极心理学研究为基础的哈佛幸福课,也倡导:认为上了幸福课,日后就可以幸福快乐生活的人,可以洗洗睡了。

因为这是妄念的一种。

它的积极心理学研究更倾向于为人们建立一个综合的、平衡的健康心理模型
以使我们在心理、情感、人际关系、认知上获得良性的综合发展。

“心流”这个词很多人都知道。

简单讲,它指的是做事时全神贯注、全情投入并享受其中而体验到的一种精神状态,由积极心理学家米哈伊·奇克森特米哈伊在2004年提出。(名字长得像句子)

在心流状态下,我们在时光飞逝中感到快乐。

这也使我认识到:当我们做一件事,想着另外一件的时候,只会感到分裂、焦虑、不安。我们与世界隔着一道门。

身处分裂中的我们对此束手无策。
焦虑只会逐步加深,甚至影响我们的行为,导致失误。

这就像羽毛球比赛的双方,如果一方得分后,总想着这一分,甚至幻想着夺冠后的美妙场景,那么下一个球他必然打不好。
高境界的羽毛球运动员,只能专注于每一个球本身,就像从未得分那样。

人生唯一重要的只有此时此分。

有点像朱光潜先生在《谈立志》中所强调的“三此主义”:
即此身,此时,此地:

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
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

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
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
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

神奇的是,如此本分而踏实,不带一点浪漫情调的做事方式,竟是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

写作时,敲打好每一个字,哪怕是标点符号。
聚会时,尽情地喝酒、吃饭、聊天,就像是此生的唯一一次聚会。

所爱之人走向你,你便该拥抱她。

即使你明白这一秒的幸福是多么脆弱,第二天的晚上你们很可能因为谁洗碗而大吵一架,你也应该走上前送上拥抱。

你当然知道你不会永远幸福。

但至少在那凝结的一刻,人类可以办到这件事。

进入此刻,参与此刻。

在动态变化的现实场景中,这大概是你接近幸福的唯一机会了。

怎样克服完美主义的负面影响

很多人都会赞赏职场中的完美主义,觉得追求完美就是追求卓越。美国海军学院的两位教授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在他们看来,完美主义者在工作上取得成功,与完美主义无关,职场中的完美主义会给人带来负面影响。

美国海军学院领导力、道德与法律系的心理学教授布拉德·约翰逊(W. Brad Johnson)与社会学副教授大卫·史密斯(David G. Smith)在《哈佛商业评论》中的一篇文章中说,高效而有意义的关系具备坦诚、互助、开放和信任的特征,但完美主义者会拼命维持自己的完美主义,避免犯错,更不会谈及自己的弱点。

完美主义者的主管或导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来克服完美主义给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

第一,你的指导风格要变得坚决、有效,同时具有鼓励性和支持性。要重视你的下属本身,而不是他们的表现。当他们因为自己的失败而消沉时,你要帮助他们培养一种探究意识,让他们学会勇于接受事物的不完美,为他们提供不同的方法以帮助他们。

第二,适当地暴露自己犯过的一些错误。向下属展示:你是如何从犯错中学习,每一个错误是如何成为你迈向成熟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如何接受自己是一个会犯错的平常人,追求的终究只是不完美的卓越。

第三,不要不懂装懂。“我不知道,让我们一起寻找答案吧。”这样的回答方式,通常对下属更有帮助。它会让你的学员意识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现成的答案。

第四,让下属学会面对完美主义者最害怕的事物——不完美。巧妙地引导他们承认自己曾经犯错,但不愿修正的经历。

第五,让下属意识到并承认完美主义者很难去接受他人帮助的事实。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你就是一名十分不完美的领导。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