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Evaluation

timg89JZCRTP.jpg

评价别人的同时映射出了自己。

评价能伤害你,是你亲手递的刀

作者简介:陈漫初

我的朋友很低落地跟我说:“室友又在责怪我了。怎么办啊?”
我很奇怪,大家既然是室友,这三天两头的,动不动就责怪别人。那还怎么相处呢?
朋友把截图发给我。
一看,全明白了。
室友只是发了一句:昨晚厕所灯开了一整晚。

我温和地提醒了一句:“亲爱的,她这句话没有表情就只有一句话和标点符号,可能会让你觉得被责怪了。但也许她只是告诉你这件事情。”
她一下子有点醒悟了,看了一下:“对,那是不是她没有怪我?”心情一下子明媚了。

在旁人看来,只是一句事实。而朋友却觉得“被责怪”了。
看朋友心情瞬间转换的样子,既觉得可爱又觉得无奈。

别人的一句话,能让她一整天的心情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

也许你也是这样的:

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你的情绪立马就上来了;
别人的评价,你很在意,心情好坏取决于好评还是差评;
别人的评价,你看起来并不在意,然而某天你突然发现,自己的行动却不自觉跟着评价走。

也许只是一句陈述句,但会被理解为是“评价”。

对方说一句,你会疑惑不确定:“我真的是这样吗?”又或是愤怒:“你凭什么评价我?”还是你可以坦然“嗯,我清楚自己是谁。”

-01-

昨天因为被求婚而上了热搜的范冰冰,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经得住多大的诋毁,就担得起多少的赞美。”

她的美是透着一股自信。藐视所有的暗箭和流言蜚语,底气十足。
那是因为,她知道自己是谁。

我的另一位朋友,年纪轻轻已经是著名企业的人资培训师。

不管对方是熟人还是陌生人,收到评价,他会先思考一下自己这次的工作完成程度,自己的满意程度。收到好评,也会开心,谦虚回话。如果有人告诉他哪里做得不好,他会先反思一下。自己也觉得做得不太好,他会表达:“嗯,这里我的确做得不是那么好,那我下次改。”如果有人当面评价,甚至人身攻击,他会一笑了之。

他收到过赞扬,听到过批评,受到过攻击。

但他的心情从不会随着这些所谓的“评价”大起大落。

我们很是欣赏他这一点。

他经得住赞赏,接受得了批评,承受得了诋毁。

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谁。

前文提到的那位朋友,她在工作中收到评价,她也会先反思一下。但只要她觉得自己做错了,她会觉得对方在责怪她,她的情绪就会一时低落一时愤怒,在“我做错了”和“你为什么要这样怪我”之间摇摆。有时候对方甚至只是说了一句陈述句,只是一件事。

她的心情总是随着这些评价大起大落。

而事实上,责怪她的并不是别人,是她自己。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认知自尊,建立在认知之上,受到个体价值观、社会文化等可以明显被自己意识到,可以直接明了地用言语描述出来的自尊。

事实上,它就是自我评价。它是人对自己在各项能力的评价,是人对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地位有意识地评价。

我的两位朋友,对自己的评价很明显就不一样。

第一位朋友她对自我的认识并不清楚,所以很容易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
第二位朋友他是对自我的认识很清晰,所以并不容易受影响。

并且他们的成长很不一样。

-02-
第一位朋友她从小父亲就一直在外工作,常年不在家。家里就只有她跟妈妈。

她妈妈是个焦虑又严厉的妈妈。在她的记忆里,童年就是不停学习学习,稍有犯错,妈妈就会很严厉地惩罚她。有时候,甚至向外地的父亲求助,父亲就会千里迢迢赶回来,跟妈妈一起惩罚她,骂她。她一直不知道自己是谁,是怎么样的,只知道父母希望她优秀,所以她要优秀。

于是,无意识中,她把这样严厉的父母内化了。接收到别人评价的时候,她会把内心中那严厉的父母形象扔出去,投给对方,觉得对方在批评指责自己。所以她一时愤怒一时委屈。

她愤怒,她委屈,是因为她很想告诉对方“我不是你说的这样的”,但又不自觉认同了对方的评价。有时候她不认同对方的评价,可是做出的行为是不自觉按照对方的评价走的,那也是她对对方评价表达认同的一种方式。

第二位朋友,他小时候做错了,父母会让他想一下哪里做错了,会让他重新做。所以他会觉得,做错了最坏的结果就是重新做。他很小就已经知道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该做什么,有很明确的未来目标,对自我的认识也很清晰。

“我是谁”一直是哲学三问中第一问。
你知道自己是谁吗?
你清楚了解自己吗?
你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如果清楚,别人的评价对你来说,重要吗?

当听到别人可能还称不上差评的一句话,对自我认识不清的人就会隐隐有种愤怒“你是谁?你凭什么评价我?”

是的,他/她并没有什么权利评价你。

但你有没有想过,在你情绪产生的那一刻已经说明,这个评价的权利,是你给对方的。你的心情已经随着对方的评价而起伏。

你把衡量你的标准尺度亲自放到对方的手里。

这听起来很残酷。
但也是事实。
事实是,这把刀,你选择递给了她。

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是谁。
你还是年少时无助的你。
任由别人给你贴不同的标签
你委屈,你愤怒。
你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也是一种自我攻击。
把刀递给别人,
允许自己被伤害。

-03-

当你对评价很上心很受影响的时候,这把名为评价的刀已经在伤害你了。

无处可逃,无法逃避。那怎么办呢?

试试:

1、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

对自我的认识不清晰,很容易也会影响到你在生活中工作中的状态,甚至让你越加不自信。

最简单的方法,找个时间,你可以拿出一张纸写下自己的优点缺点,就像鲁滨逊当初被困在孤岛的时候,他写下对自己目前状况的一个评估,你把自己的优点缺点完完整整全方面地写下来。你也可以让你的朋友写写你的优点,有时候你对自己的了解也许很受限。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事实上你就在重塑你对自己的认知。每写一次,你对自己的认知就会更清晰一点。

对自己的认知不是一两天就可以重新建立的,所以不要懒不要放弃,多写几遍。

2、觉察当下的情绪。

当你收到差评的时候,你会愤怒会委屈。可以先辨别当下的情绪是什么?我有什么感受?愤怒?委屈?烦躁?痛苦?再问问自己,这些情绪是对对方的、对评价的还是针对自己的。如果可以,再去看看,这些愤怒委屈背后,最深层的原因是什么。一步步来,由浅入深。

很多时候,这些评价很可能就是激发你创伤的一把盐而已。如果本来就有伤口,撒一把盐,所有的负面情绪,愤怒痛苦委屈难受都会被激发。如果这些情绪是针对自己的,你会发现,其实有这些情绪出现的时候,最痛苦的仍然是自己,是那个无助痛苦的小孩。他没办法了,只能用愤怒委屈等情绪表达。

在把刀递出去之后,你要尝试着看到他。

然后穿过情绪的迷雾,抱抱他。

3、求助心理咨询师。

当你真的发现自己的情绪状态实在不受自己控制,而是完完全全掌控在别人的手中,那可以去找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一个好的客体是会重新内化到你心里的。

当你能回答“我是谁”的时候,
你就有底气站稳脚跟,“不以物喜”。
当你接纳“我就是我”的时候,
你就能坦然接受杂音,“不以己悲

更好地做自己,前提是,
你要知道,自己是谁。

为什么土耳其妓女必须戴面纱?

不久前,奥美副董事长在一篇文章里谈到,改变事物的标记价值,往往能直接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

什么意思呢?他举了这样几个例子。

第一个是普鲁士的例子。为应对饥荒,普鲁士国王希望农民种产量更高的土豆,但大家都不接受,强制也无济于事。后来,国王想了个办法,宣布土豆是宫廷御用蔬菜,只有皇家才能种植。农民一看,宫廷都种了咱还不赶紧种?于是普鲁士顺利推广了土豆种植。

第二个是土耳其的例子。土耳其国王希望妇女不再戴面纱,开始也是直接禁止,但遭到了强烈反对,后来国王宣布,妓女必须佩戴面纱。这之后,土耳其戴面纱的习惯就慢慢消失了。

第三个例子还是来自普鲁士。为了给普法战争筹钱,政府鼓励有钱人捐出他们的珠宝,有钱人就佩戴用生铁做的珠宝复制品。有趣的是,后来普鲁士最高等级的珠宝不是黄金做的钻石做的,而是生铁做的,因为它象征着你的家庭曾为国家做出过很大贡献。

所以你看,很多时候,改变事物的标记价值,往往能直接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