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Grit

坚毅就是爱你所爱,持续去爱。

grit-word.png

所谓不屈不挠,所谓坚持不懈,在更多的时候,只不过是因为对自己在所处的周期中的位置非常了解,才更容易作出的决定。

快问04
逗号:为了训练自己的毅力,坚持一件效能不是很高的事情,是否能真的提升自己做事情的毅力?

古典
我坚持一件效能不太高的事情三十多年了,就是睡觉。
答案是肯定不能。

1.效能不高的东西,本身就不太需要坚持,比如睡觉
2.坚持难做的事情叫毅力,坚持不难做的事情叫上瘾

如果真的希望锻炼自己的毅力,我建议你尝试做好下面任何一件事情:
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学会编程
持续写作
坚持每天认真听本

意志力

目录 · · · · · ·

引 言
意志的衰退 /2
意志的回归 /6
进化和礼仪
为什么你要运用意志力读这本书?

第1 章 意志力不只是个传说
萝卜实验
给那个感受命名
脏袜子之谜
来自街头和实验室的启示

第2 章 驱动意志力的能量来自哪里?
大脑的燃料
内心的魔鬼
吃出意志力

第3 章 任务清单简史,从上帝到凯里
哪些目标?
模糊对精确
凯里的梦想工作篮
蔡氏效应
零态清爽

第4 章 决策疲劳
渡过卢比孔河
法官的困境,囚犯的不幸
偷懒的选择
选择你的奖品

第5 章 钱花到哪儿了? QS知道
我有自我意识,因此我……
量化自我
并不那么讨厌的比较

第6 章 意志力可以培养吗?(最好不用像布莱恩那样受苦)
意志力练习
增强意志力
最难的特技

第7 章 于黑暗之最战胜自己
情绪温差
捆绑绳
挂在自动挡的大脑
管好自己还不够

第8 章 超能量帮克莱普顿和卡尔戒酒?
AA的秘密
他人的影响:你要去天堂还是地狱
神圣的自制力
明线

第9 章 养出强大的孩子:自尊对自制
从自尊到自恋
例外的亚裔人
黛布保姆和三胞胎
婴儿守则和青少年守则
有人盯着
玩向成功

第10 章 节食风暴
去他的效应
节食者的第22 条军规
为大战作准备
称体重,估卡路里
绝不说“绝不”
结 语 意志力的未来:收获更多,压力更少——只要你不拖延

最后期限测试
启示1:了解你的极限
启示2:留意你的症状
启示3:挑选你的战斗
启示4:列个任务清单——至少列个“不做清单”
启示5:当心计划谬误
启示6:不要忘了小事情
启示7:积极拖延的力量
启示8:别无选择
启示9:追踪了解
启示10:经常奖励
自我控制的未来

没有意志力,就没有未来

这本书中译本封面的色彩非常艳丽,读起来也轻松有趣。书中谈到意志力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和工作效率、情感纠葛、抵制上网诱惑、乱花钱、节食减肥、戒烟戒酒、熬夜等,意志力与自身的快乐和幸福息息相关,没有意志力就没有幸福的未来。书中穿插了几百个案例,有的是心理学、神经科类的实验,有的是各领域的名人八卦。一些实验是正经八百的让实验者配合着一起完成的,有的实验则是靠坑蒙拐骗的方式完成了。可以说这本书是有趣+八卦+励志+科学+心理学的综合体,副标题是“关于专注、自控与效率的心理学”。对这一方面感兴趣的朋友,倒是可以找来看一看。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试图总结一下,欢迎大家补充。

1、每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它有一个固定的量,你从同一个账户提取意志力用于不同的任务。一旦你在A事情上消耗了许多意志力,那么你在B事情上就会力不从心,难以自控。比如考试季的时候学生由于在备考上消耗了许多意志力,在个人卫生上就会马虎,他们会穿脏袜子,宿舍比较乱。比如你在淘宝上逛了半天之后,意志力消耗了,最后会草率地买下不是很喜欢还价格贵的东西。比如你上了一天辛苦的班,回家以后就更容易和伴侣吵架。比如我跑完5公里之后去菜市场看到菜价又涨了就会觉得好累啊,再也不会爱了,还有想把所有的钱花光的冲动。这一点可以给我们许多重要的启示:不要妄图一天做很多事情;把重要的事情放在一天中意志力比较好的早上完成是个不错的选择;也不要在意志力快消耗的时候做重要的决定,不然你会后悔的;关于长期目标一次只定一个也是明智之举,你不要在减肥的时候写复杂的论文。

2、意志力与葡萄糖是好基友,可以依靠葡萄糖提升意志力。我以前一直认为,人吃饱了比较快乐,事实正是如此。看了这本书后我才明白其中原因:吃饱后,体内葡萄糖的含量会上升,人的情绪会比较稳定,做事情也更有耐心,尤其是含有葡萄糖的甜食,能够迅速提升人的意志力。书里面的实验很有趣,假释法官在吃饱后更容易签署同意假释的文件,饿的时候更倾向于做出更安全、更容易的选择——继续关押。当你意志力耗损严重又要做决定时,可以吃点甜食补充一下。这样看来,在工作日的下午三四点钟喝个下午茶,吃点小点心倒是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如果你下次建议公司提供下午茶,也许可以把这一点当理由。当意志力下降时,我们的身体会渴望甜食。女性在排卵后的黄体期会消耗大量的葡萄糖,所以那段时间情绪波动大,自控能力差,会乱花钱,喝酒过量,还渴望吃巧克力等甜食。看完这本书后,当女朋友在那几天的时候和你吵架,你不妨带她去吃蛋糕、巧克力之类的甜食,不仅会哄她开心,也可以帮助她补充葡萄糖,稳定情绪。

3、意志力虽然有限供应,但是它也像肌肉一样,可以依靠锻炼的方式提升。做到小的事来锻炼意志力,比大的目标更有用,比如挺直腰板走路,用左手刷牙,每天写300字的日记,不管多小的事情,只要坚持每天做,就能提高意志力。当你在某一方面的意志力获得提高时,你在其他方面也会更自律,比如当你坚持每天跑1000米时,也许你会更注意个人卫生。这是提高意志力的积极影响。

4、自我意识与自我监控紧密相关。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越高越能监控自己的行为。书中讲了一个万圣节孩子们拿糖果的实验。虽然他们带着面具,但是如果在房间里放一面能照到他们的镜子,他们也会按规定只拿一块糖,如果没有被镜子照着,他们往往会多拿几块。自我监控很有效的方法是量化自我(英文简称QS),这是近年来全球大热的一种生活方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量化软件和工具。记录自己的工作时间、上网时间、睡眠量、运动量、摄入卡路里的总量等,这种数据化的监控最终会从量变达到质变,大大改善我们的生活。书中讲了一个作家对着表工作的例子,不仅有趣又给人启迪。我从7月初开始记录自己的时间开销(就是记下每天做了什么事情,花了多少时间),发现自己上网时间过长后做了调整,目前成效并不是特别显著,但是工作效率确实有所提高。自我监控是自我改善的重要前提,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现,没有发现就没有改变。量化自我是开始改变的第一步,量化生活有利于提高自我意志。

5、降低意志力消耗,提高效率的最重要方法是形成习惯,一件事一旦形成自动档,对意志力的损耗就会比较小。更简单和通俗地讲,当你做一件事时不再为要不要做而纠结,不再与自我的惰性进行谈判和对抗的话,自然就不会感到精疲力竭。这一点我个人也深有体会,每天在睡前看书、写日记是我多年来的生活习惯,所以在做这些事情时我并不会感到有多累,相反,有时还是一种放松与休息。但是习惯并不易形成,需要花上好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就算形成也并不能保证一直不会被打破。比如我坚持跑步差不多有两年了,每次决定要不要去跑步,以及跑到一半时要不要停下来等问题还会让我纠结,消耗我的意志力,我也会隔三岔五地一两周不跑,连超级自律的富兰克林都做不到一直自律。事实上也应该如此,可以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水往低处流,人的惰性会让人下降而不是上升,自律是一种上升力,需要强大的心智力量。不要苛求自己能有完美的意志力,在不完美中达到完美这就够了,但是就这一点也不容易做到。

6、除了习惯,外部环境对意志力的影响非常明显。秩序、整洁的办公桌面会让人更专注,更自控,反之,脏乱的环境会分散注意力,消耗人的意志力(如果你的办公桌很乱,现在就动手整理吧)。与不吸烟,不喝酒,生活更健康的朋友在一起,你吸烟、喝酒的量会减少,与那些节食减肥、戒酒、戒烟的团队在一起分享彼此的进步也有利于你提高意志力,达成目标。这是一种外部的监控,其实跟古语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道理一样,人还是需要外部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尤其是当自身行为失控时,书中肯定了比较的积极作用。现在有许多人就用网络(国外有许多自我监控的网站,如Mint.com、Rescue time帮助网友进行监控,实现减肥、存钱、戒烟、减少上网等目标。)提供的这种“来自外部监控的力量”来监控自己的行为。比如在记账网上晒自己的消费账单,让大家都看到;或者在豆瓣网记录自己早起早睡的时间,彼此监督,以及列出自己的梦想和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等。

7、转移注意力,立足长远有利于抵御诱惑和自我控制。在孩子们做“看谁坚持更久不吃眼前那块糖”的实验中,那些更能抵御诱惑的孩子往往通过看其他地方,捂住自己的眼睛等方式转移注意力,而那些只盯着眼前糖果的孩子则很快就受不了。一个探险家靠对未婚妻的思念,怀揣她的照片等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帮助自己从非洲惨境里走出来。面对艰难的处境,执着于狭隘、具体、眼前的焦点不利于自我控制,而广阔、抽象、长远的焦点更有利于自我控制。当一个人怀抱崇高的理想,赋予自己的目标更多价值,更多意义,更神圣时,他会更有自控力,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如果你此时正面临困境,准备屈服,给自己的目标赋予更崇高的意义也许会对你有帮助。

8、警惕“去他的效应”,不要被数字奴役。很多节食减肥的人一旦越过自己规定的食量,反而开始大吃大喝,甚至吃撑自己,这是一种“去他的”效应(就是那种破罐子破摔的状态,反正我已经打破规定了,再多吃点又有什么关系,去他妈的规定。)这种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本来你规定自己三小时完成这份报告,但是过了三小时你还是没开始动,这时候尽管你会焦虑,但是也会有这种“去他的效应”,反正三小时过了,我继续拖延下去。比如还有些人,要开会或者约会,事前规定自己不能迟到,结果迟到了15分钟,就会不在乎再迟到半小时。“去他的效应”要警惕,不要被数字奴役。如果你在节食,不小心失控吃得超过了自己的规定,那要问问自己饱了没有,而不是继续拼命吃。如果约会时,你已经迟到了,那你要想想尽量少迟到几分钟,而不是反正都已经迟到了的“去他的”心理。

9、确立“明线”有利自控。“明线”是明确、清晰、简单的规则。比如对于戒酒的酒鬼来说,只有喝酒和不喝酒,没有适量这一说法,因为“适量”并不是一条明线。面对一项工作任务,如果你给自己两个选择,完成和不完成,而不是完成一部分,你会更积极地去做。当你给自己定下清晰的规定时,你就会更容易遵守这条规定。别无选择会更高效。很多人拖延是不去做最应该做的那件事,却在其他事情上耗费时间。明明要写报告却跑去修草坪,做家务。我自己常常就是这样,明明要写约稿,却跑去洗马桶。据说作家钱德勒就算写不出东西也会要求自己在书桌前静坐四个小时,不让自己去干点别的。但是就因为没得选择,只能坐着,他反而能够写出点东西来。这就是明线的好处:简单、高效。

10、经常自我奖励更有利于提高自制力。这一点我经常使用,也用得很灵活巧妙,比如跑步一个小时就能看电影两个小时。写完一篇稿就少跑一点步。完成一个大目标就带自己出门去旅游一次。激励是提高自我控制和意志力的有效策略。书中举了许多教育子女的案例,无论是英国的保姆帮助孩子提高自制力,还是去年很火的亚裔虎妈教育子女的方法,都是激励的积极作用。规定可行的目标,一旦目标达成,就给予奖励,这会使人产生成就感。奖励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必须遵守一个原则:只有目标达成,才能给予奖励。大目标匹配大奖励,小目标有小奖励。书中讲了亚裔家长金夫妇的激励教育。他们一家是韩国人,上高中的女儿要求买车,父母坚决不同意,但是对女儿承诺,一旦她考上医学院就送她一辆,后来女儿努力学习考上了大学,获得了汽车,满心欢喜,用了很多年,坏了都舍不得丢。人没有爱他不劳而获之物的习惯,人也需要劳动之后的获取之物来证明自己的力量与价值。从现在开始,不妨为自己的每一个目标,无论大小,都设个奖品吧!

方法:如何增强抵抗挫折的韧性

所谓韧性,就是你在遭遇失败或者挫折之后重新振作起来的能力。在当下多变的时代,接受挑战和不断学习也需要我们增强自己的韧性。社会学家和领导力专家弗兰克·尼尔斯(Frank Niles)博士认为,韧性也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提升的。他列举出了5种方法:

第一,做最坏的准备。弗兰克·尼尔斯认为,首先要在心态上调整,要接受“改变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现实,并且意识到你是可以选择应对方式的,以及选择是否要乐观地面对这一切。持有乐观态度的人往往更有韧性。

第二,在情感上有自我认知。要管理好自己的压力,首先要观察你在压力的环境下是如何反应、应对的,紧张和压力环境是如何影响你的身体、心理和情绪的。理解自己的这些感觉,把它们看作是需要你在某种情形下管理压力的一种征兆。在日常压力下,练习”积极的内部应对机制”,如重新规划、幽默、乐观和有意义的社交互动,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管理重大事件。

第三,学会记录情感。通过简单地将你的情感和感觉记录下来,可以帮助你探索它们并解决一些妨碍你从创伤中恢复过来的问题。将自己的创伤记忆记录下来的行为可以梳理你的大脑,让你在今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更好地应对。在纸上进行文字管理比在大脑中面对艰难的处境要安全得多。

第四,打造一个紧密的人际关系网。与家人、朋友、导师以及其他你在遭遇危机时能寻求帮助的人建立起紧密的关系,这有助于你重新振作起来。我们需要让自己身边有一个私人董事会。如果公司里有一个董事会,董事会成员会为公司出谋划策,作为交换,公司也会为董事会成员提供一些价值。所以,你自己理想的私人董事会成员是那些同样具有韧性的伙伴,这样大家就可以互相帮助。

第五,知道你的目标。有很多研究表明,目标感与韧性、认知功能和整体心理健康状态等是息息相关的。当你把自己与一个更崇高的目标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你可以用它来更好地应对生命中的起起伏伏。尼采也说过,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削弱意志力的四大杀手

在生活中,人们常会提到“意志力”这个词。究竟什么是意志力呢?简单地说,就是抑制冲动和欲望的能力,不过意志力可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管用,有时不管用,比如你正在减肥,想吃甜甜圈,一狠心,忍住了,可过了一会,你想喝可乐,终于受不了,跑进便利店买了一瓶。那么有人可能要问了,为什么有时我们的意志力不管用,造成我们向冲动和欲望屈服的原因是什么?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以下四个原因。

首先,影响意志力的第一个关键因素,是情感上的疼痛,比如压力,沮丧,懊恼和焦虑。大家知道,我们的身体有自我保护意识,碰到滚烫的火炉,会立即缩手,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同样,为了逃避心理创伤,我们也会下意识地退缩,方式就是通过娱乐放纵让自己逃离痛苦,酗酒,贪睡,暴饮暴食,甚至一夜情,乱七八糟的就都来了。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逃避心理疼痛,是我们丧失控制力、寻求放纵的最主要原因。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如果遭遇心理伤痛,千万不要陷入心理伤痛的恶性循环,整天想着如何逃避伤痛,因为逃避带来的放纵,会逐步侵蚀你的自制力,让人的意志力崩溃。

第二个影响意志力的因素,叫自我剥夺。说白了,就是长期抑制自己的欲望。俗话说,小别胜新婚,说明长久自我压抑之后,一旦有机会,欲望就会拼命爆发。所以,我们不要对意志力抱太大的希望,指望它能够永远战胜自己的欲望,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通过减压阀让它缓冲一下。

比如,你为了减肥正在节食,正确的办法是,你时不时地,适度吃一点黑名单上的垃圾食品,比如甜品啊,油炸食物,淀粉什么的。否则的话,长期严格节食,人就会产生一种自我剥夺感,欲望最终会像洪水一样,冲破意志力的大坝,你就会一下子倒向暴饮暴食的怀抱,合理疏导自己的欲望,才是正理。

让意志力薄弱第三个杀手,叫可获得性。就是说,所有削弱你意志,能够唤起你欲望的东西,都在你身边的环境里。大家都知道,鲁滨逊同志在荒岛上,不存在暴饮暴食或者懒惰的毛病?为什么,因为身边压根就没有足够的食物,所有的衣食住行基本问题,都得通过他的劳动,才能解决。

反过来说,我们现在身处高度发达的信息工业社会,伸手就是手机,平板,各种娱乐电子设备,楼下就是超市,打个电话就有外卖,存在着各种诱惑,把你的注意力,从工作,学习或者锻炼等等正事儿上转移出去。怎么办?下狠心,给自己造出一座荒岛,远离诱惑。

工作,学习的时候,把手机平板关掉,不打开娱乐新闻网页和游戏,把零食从你的冰箱里清理出去。罗永浩同志在一次演讲中甚至说,为了迅速吃透这个GRE考试的内容,当好新东方的老师,老罗一狠心,把所有出门能穿的衣服,都放在别人家,也不理发,把自己调整到一个没法儿出门见人,去社交的状态,这样就能静下心来学英语了。

第四个,也就是最难克服的意志力杀手,叫自我合理化和讨价还价。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我们准备,自我放纵的时候,通常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找各种借口,夸大它的合理性,缩小它的不利后果:比如,所有酒后驾驶的人,都会说,饭桌上我被人劝酒,只喝了一杯,又或者,反正距离考试还有一个月,今天不看书也没关系。在这种自我欺骗和麻醉的作用下,我们的意志力,不知不觉就减退了。

自我讨价还价的道理,也差不多,我们经常假装和自己达成协议,然后曲解条款,先享受了权利,然后拒绝履行义务。那怎么办呢?狠下心来,明确规定,只有履行了义务,才能享受那些给自己的好处:背完这一百个单词,你才能去看电影,有氧运动三个小时之后,你允许自己吃一个冻酸奶,而不是反过来,自我哄骗,先看电影或者先吃酸奶,然后再去背单词或者锻炼,因为你内心深处明白,到时候你根本不会去做,因为我们已经得了某种虚假的成就感,通过提前享受了奖励,伪装自己已经完成了这份协议。

所以说,通过明确了解这四个削弱意志力的陷阱,我们就可以避免那些诱惑,看透它们的把戏,掌握自己的行动和生活,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是我们意志力的唯一主人。

来源:译言公众号(侵蚀你意志力的四件事)

偏执——偏重于自我的执著

有主见,有头脑,不随声附和,不与世沉浮,这无疑是值得称道的好品质,但是应该以不执己见,不偏激执拗为前提。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头脑都应该存有辩证的观点,死守一隅,坐井观天,把自己的偏见当成真理,而且至死不悟,这是为人处世的大忌,如果我们不能及时纠正这种态度,就很可能会误入人生的死角,抽不出身来。

固执——蟠踞于心灵的愚眛根源

固执是一种坚持成见,不懂得变通的心理现象。人对事物的认知,以及对事物价值的评判都要通过自己的价值观来完成,这本身就带有极其浓郁的主观色彩。如果对一个事物的认识错误,但是又不愿接受别人的意见进行有效的改正,就会错上加错。固执并不是坚持的近义词。其实,打开固执的枷锁也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能及时地改正自己错误的观点,有效地接受新事物,很容易就能打开固执的心灵枷锁。

《坚毅》| 陆一解读

关于作者
安杰拉·达克沃思,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副教授,2013年荣获美国麦克阿瑟学者奖,简称“天才奖”。2013年,安杰拉·达克沃思进行了名为“坚毅:释放激情与坚持的力量”的TED演讲。截至目前,点击量已超过1000万。

关于本书
很多人认为,成功的要素在于智商和情商。但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安杰拉·达克沃思认为,坚毅的品质对成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这本书里,安杰拉·达克沃思为我们介绍了她的研究成果,并给出实操性的方法,对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的坚毅指数给出了建设性的答案。本书让我们看到了关于成功的另一面,那就是: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在挫败中不断磨炼自己,成为一个坚毅的人,从而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核心内容
本书思想核心是:Grit,坚毅,是当下非常时髦的新概念。它由激情和坚持两部分组成,二者缺一不可。没有人愿意在不喜欢的事情上挣扎,但不断转换目标,四处打井也不是正确的方法。一个真正坚毅的人,是在对的方向上持续努力。坚毅,是比智商、情商、自控力更重要的品质。与它配套的坚毅指数表,可以测试一个人的坚毅指数,并能有效预测一个人未来是否能取得成功。同时,一个人的坚毅指数并非固定不变。你可以通过4个步骤,有效提升自己的坚毅力。

dcb04d1b5dfba04e3fae2dfc0eb99b4e.jpg

一、坚毅=激情+坚持

1.激情
我们都说兴趣是良师益友,可是,长大后的我们,却在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上苦苦坚持。为什么不敢追随自己内心的激情?为什么追随激情会被认为是不靠谱的表现?原因是,我们对激情存在很深的误解:
(1)激情不是刹那间的决定,相反,它需要时间去慢慢发现;
(2)激情并不是从小就决定的志向,相反,它需要不断摸索和尝试。

2.坚持
坚持的人更像是跑马拉松,跑得多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持了多久。一个创业者为了筹集资金,熬了多少个通宵,并不能说明他有多坚毅。是否能长期坚持下去,对自己的目标保持忠诚,才是坚毅看重的标准。

二、坚毅,比智商、情商、自控力更重要的品质

1.智商
早期的心理学家曾认为,智商是预测一个人未来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个观点根深蒂固,以至于现在,大众对智商仍偏爱有加。然而,对天才的偏爱反倒为我们的懒惰或不求上进提供了绝佳的借口:我之所以不能取得成功,不是因为后天不努力,而是我先天不足。

2.自控力
棉花糖实验是一个有关延迟满足范式的经典实验。在棉花糖实验中,一个小朋友等待时间的长短与他长大后参加“美国高考”SAT考试所取得的分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只是美国,这个实验在世界多个国家都进行过,结果都非常类似。这一实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而自控力取代智力,成为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3.情商
情商由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他认为,在现代社会中,相较于智商论提倡的左脑的逻辑思维能力,右脑的共情力作用更大。情商高的人,既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善于管理他人的情绪,做起事情来也就更加游刃有余。因此,情商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4.坚毅
坚毅指数量表开发于西点军校,之后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界、商界等领域。坚毅指数量表一共有10道题,描述了10种情况。测试者需要对照自身情况,从“一点儿都不像我”到“特别像我”5个答案中做出选择。这个量表不仅能测出测试者的坚毅指数,还可以分别测出测试者的“激情”指数和“坚持”指数。

比如说,题目“挫折不会让我气馁,我不会轻易放弃”,测试的是你在“坚持”上的分数。你觉得这句话是“一点儿都不像我”、“不太像我”、“有点儿像我”,还是“很像我”或者“特别像我”?如果你认为“特别像我”的话,那么这道题,你可以得到5分。如果你选择了“一点儿都不像我”,那么你在这道题上的得分只有1分。

另一个题目“我曾在短时间内迷上了一个想法或项目,但后来又失去了兴趣”。你觉得这句话是“一点儿都不像我”、“不太像我”、“有点儿像我”,还是“很像我”或者“特别像我”?如果你认为“一点儿都不像我”的话,那么这道题,你可以得到5分。如果你选择了“特别像我”,那么你在这道题上的得分只有1分。

三、如何提高自己的坚毅指数

1.找到自己的激情

如何寻找到自己的激情?这需要前期大量的尝试。作者安杰拉·达克沃思认为,即使是在发展兴趣这件事上,人们也是需要努力的。大多数的坚毅典范都花了很多年去探索自己的兴趣,而那个最终占据他们心灵的事情,并不是他们第一次遇到时就被认出的。

虽然成功人士在接受采访时,经常会说,“我无法想象自己会选择其他的职业”。但是,事实上,很多人早期都曾有过从事其他行业的经历或想法。所以,不要坐在那里想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而是要勇于尝试,勇敢追求,实践出真知。

2.刻意练习

坚毅,不仅在于一个人投入到某项兴趣上的时间,还在于投入的质量。专业高手是如何进行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的?先找到需要改进的一个微小方面,然后全神贯注地投入和努力,并寻求外界的反馈,之后再依据反馈一遍又一遍地调整和练习,直到此前的不足变成无意识的能力。

3.人生使命

激情源于兴趣,也源于目标。所谓目标,就是你的人生使命,也就是造福他人的意图。

虽然只有少数人真正做到了把工作当作人生的使命,但这并不是因为人们缺乏渴望。每个人在赚取“面包”的同时,也在追寻生活的意义。那怎么才能知道人生使命呢?答案是,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不断审视自己,不断思考如何与其他人联结,如何与更广阔的世界联结,如何展示你内心深处的价值观。也就是说,一个曾经说“我在砌砖”的泥瓦匠,也可能在某一刻意识到自己在创建“上帝之屋”。

4.拥有成长心态

在积极心理学领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习得性无助实验。实验发现,那些对电击没有控制力,只能被动承受痛苦的小狗,在面临逃跑的机会时,也仍然倾向于被动承受电击,不做任何反抗。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小狗都是这样,还有1/3的小狗,表现出坚毅的特性。尽管经历了先前的痛苦,它们仍然没有选择放弃,逃到了安全地带。正是这些小狗,让研究者将研究对象转为处于类似逆境却仍然不会放弃的人类。

到底是什么因素,让那些屡屡遭受失败的人,仍然心怀希望,一遍又一遍地尝试呢?答案是“成长心态”。成长心态帮助你用乐观的方式解释逆境,它让你充满希望,不断寻求新的挑战,并让自己更强大。成长心态和坚毅总是并肩同行,换句话说,拥有成长心态的人更为坚毅。

金句

  1. 要想成为一个真正“坚毅”的人,你要在“对的方向上”持续地“努力”。
  2. 坚毅的人更像是跑马拉松。速度有多快,比赛用时有多少并不重要,你用一个速度坚持了多久才是最关键的。
  3. 坚毅就是爱你所爱,持续去爱。
  4. 有所成就者,必备热情与坚持。

你把自己逼得好紧,但真正的毅力不该是这个样子

导读:有多少人为自己考进顶尖名牌大学、进入全球百强企业欢呼雀跃?欢呼过后,又有多少人会陷入这种高成就者文化(overachiever culture),在追逐梦想的同时,把自己逼得好紧好紧,以至于伤害到自己,觉得做到再多都不够出色。你给如此负面的生活贴上“毅力”这样的正面标签,合适吗?

原作:Emma M. Seppälä Ph.D.
翻译:宋琼 Joy Song
编辑:张真Derek

作为美国一所顶尖大学的科研人员和讲师,我每年都饶有兴味地看着家长和孩子们庆祝:收到了名校录取通知书!这所大学每年的录取率都只有个位数!

我可以证明:这些常春藤名校(Ivy League)以及那些与之相当的高等学府,的确可以提供真正优秀的教育。

但如果我可以给这些刚入学的新生们提一个建议的话,那就是:学会照顾好自己

“积累成就和荣誉,比快乐、健康、内心的满足感更重要。” 即将围绕在他们身边的,会是这样一群对生活误解至此的人。

这种对于现实的偏颇观点会给年轻人带来巨大的伤害。这种伤害不只作用于在校期间,还会持续影响他们毕业后的人生。

我知道那种危险,因为我自己就亲身经历过。

17岁那年,我从法国搬到美国就读一所常春藤名校。当时的我就被周围同学的学习方式吓到了。

他们不仅仅是刻苦读书,同时还担任着几个校内组织的主席、做社区服务、创立公司、还顺便写本书……

Nothing was ever enough.
我感觉无论自己做到什么、拥有什么,都是永远不够的。

即便是健身这种事情,我班上的同学也都追求顶尖水平。在法国长大的我之前并没有看到很多人锻炼,而现在身边的人都在慢跑。

当然,锻炼是件好事儿(美国人在这方面也的确远比法国人健康),但我禁不住去想:他们这种跑法,究竟是要奔向哪里?

很快我就陷入了这种过高成就者文化(overachiever culture):我忙得不可开交、睡眠时间少得可怜、饮食混乱、而且如此往复无法停歇。

这一切换来的是人们口中的“成功”,这当然让我很兴奋,所以就一路狂奔下去,而我的身心健康也就在那时垮掉了。

我开始焦虑,睡眠也出现问题。很快我也注意到:其实身边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问题。

但是精英学校文化和高压力的工作环境,经常会在我们自我透支之后,奖赏并鼓励这种透支行为。

后来我开始明白:自己所观察到的这些,是毅力的一种形式:不论如何,为了达成目标,勇往直前、风雨兼程。

有毅力是好事,但我们未必懂得怎样合理地运用它。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心理学教授安吉拉·达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就写过关于毅力的畅销书,并且在这一领域发布了开拓性的研究成果。

达克沃斯的心理研究表明:毅力强弱可以预测职业成功度,而且这种预测的精准度达到了现象级。除此之外,毅力也常常是一个为人称赞的优秀品质。

不论你是一个面临重大截止期限的公司职员,还是一个抗过了训练和调度的海军士兵,或是在一个又一个不眠夜后依然为了家坚持不懈的全职妈妈……

毅力都是你的朋友,你的盟军,你的力量。

达克沃斯表示:毅力的正面带给我们的,是即便我们在付出辛劳的同时,收获不到眼下的点滴成果,也继续乘风破浪。

但是,身处高强度竞争环境中的学生们,往往会错过这一点。他们把任何低于90分的成绩都看做是绝对的打击。

而这种学校里长期的压力和焦虑问题,会让你过分逼迫自己。

我曾写过一本书:《快乐之路(The Happiness Track)》。反观书中经典内容不难发现:个人成功所需要的所有特质都依赖于一项核心技能:自我关爱(self-care)。

你有没有想过:为何公司的CEO们在雇员身上寻找的首要能力是创造力?

原因很简单:对于一颗压力爆棚且过度劳累的大脑来说,创造力根本无从谈起。

一个在电脑前连着坐了12个小时的人,毫无创造力可言。而当大脑处于休息、幻想或是放空的时候,创造力才会出现。

这些场景你是否已经再熟悉不过了:还没吃午饭就从一个会议赶往下一个会议、深夜写PPT困到不行灌下一杯杯咖啡保持清醒……

如此过度消耗自己,是在一天天毁掉自己的身体。

压力会侵蚀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包括免疫系统功能)、注意力和记忆力,而这些对于职业生涯的成功来说都至关重要。

讽刺的是,我们逼自己逼得越狠,疲惫感便会愈加迅猛来袭。如此一来,我们在同样的时间里能完成的事情就更少了。

那我们还应该鼓励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吗?答案是肯定的。

但年轻人需要知道的是:毅力只有和恢复能力相互结合时,才会发挥积极效用。

所谓的恢复能力(restorative activities)包括:充足的睡眠、身体锻炼、合理饮食、冥想、在大自然散步,或者空闲休息等等。

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看起来很基础却又非常必要的自我照顾,能让人拥有更敏锐的关注力(focus)、更高效的生产力(productivity)、更丰盛的创造力(creativity)、更果断的决策能力(decision-making)、以及更完善的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即情商 )。

今天,诸如耶鲁大学的情绪智力项目这样的计划,在许多网站和高校都能找到。它们都是在努力帮助学生们明白:

成功,不必以健康和快乐为代价。

有时候,自我同情( self-compassion )意味着:退掉一门课或是搁置一个辅修专业、也可能是暂时放弃一项课外社团活动。

同时我们也要接受自身的局限性(accepting your limits)。你的极限在哪里?认清这一点,才能找准自己的毅力。

你身边那些考试科科高分、成就满满的同学,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实在是无关紧要。再说了,考不到90分也不是世界末日嘛。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