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Failure

Failure.jpg

没有成功和失败,只有成长。

周鸿祎:第一次创业失败的经历

360创始人周鸿祎在自己的公众号“老周开讲”分享了他第一次创业失败的经历。周鸿祎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决定创业,他打算做一块可以清除计算机病毒的电脑外接卡,简称为反病毒卡。当时每一个单位都已经会配一些电脑,周鸿祎打算把硬件卖给电脑机房的管理员,让他们用这些硬件去给电脑杀毒。但是,周鸿祎忘记了反思产品本身的问题,他做的反病毒卡不能升级,这就是做硬件产品的弊端。最后,由于没法升级,跟不上病毒的变化,周鸿祎的反病毒卡做不下去了,硬件的思路被证明最终是行不通的。

周鸿祎说,他当时犯了两个错误。第一是太固执,太相信自己的直觉。而固执是产品经理的大敌。“有时候我已经隐隐约约地走到了正确的路口,由于自己的固执,愣是把机会错过了。比如,当时我也思考过,是否彻底把反病毒卡做成软件,但是始终没有行动。”第二是不够专注。周鸿祎说自己当时研究了很多软件,也一直在做计算机领域事情,于是自认为见多识广,所以就缺乏专注。而做产品必须要有一定的专注度。

辞职创业为什么会失败?

在谈今天的话题之前,先讲讲我的几个经历。

我过去经常在一个有名的家具店买家具,我每次去都找同一个销售经理,她会非常热情地接待我,时间一长,就非常熟悉了,几年下来我给她带去不少生意。

后来有一天,她约我喝咖啡,告诉我她去了原来那家店的竞争对手那里,希望我还能像从前那样照顾她的生意。

我虽然非常客气地对她表示支持,但是以后很多年,从来没有在她的新公司买过一件家具。相反,在她的老东家那里,很快又有一位新的销售经理和我成为了朋友。

我曾经用过高盛帮我管理财务。高盛里面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基金经理,他们管理的基金回报非常高,在行业里很有名。

虽然他们自己也获得了很高的奖金,但是相比他们为公司带来的收益,比例非常低。

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这样的人从高盛出来,成立自己的基金,他们原先一部分客户就被他们带了出来,这些人为他们提供了锚定资本。而我也时不时地会收到他们的来信,希望继续和我做生意。

但是,这些人几乎没有一个能复制他们在高盛里面的表现,当然我也就没有再和他们有往来。

类似地,很多风险投资人,包括一些在红杉资本和凯鹏华盈工作的合伙人,也会在有很多资源,在市场上得到认可后,成立自己的公司。但是,投资的效果要远远低于他们在之前基金中的表现。

这一类的事情我们还能举出很多。

离职者误区一:
忽视人脉的光环

虽然这些人所处的行业不同,技能不同,但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有两个地方是相似的。

首先,他们觉得原来的单位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低估了自己的价值。

其次,他们在原有的单位都获得了成功,因此是有能力的,更重要的是有人脉关系。事实上,确实有少数顾客会表示,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还是你的顾客,这些人无疑帮助那些离职者下定决心。

遗憾的是,这些人也有共同的误区。

首先,他们的人脉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原有的单位,比如高盛和那家高端家具店。一旦没有了高盛这样的光环,在很多人看来就不那么值钱了。

离职者误区二:
忽视隐含资源

虽然大部分人在离职时,会考虑到原来单位资源的作用,但是他们忽视了隐含资源。

什么是隐含资源呢?

举一个例子,大部分投资人在市场表现好的时候,都会对基金经理们满意。但是,在表现不好的时候,很多人会撤资。

如果钱放到了高盛,即使市场表现不好,投资人会想,这个时间高盛尚且如此,其它的就更信不过了,因此钱还是留在了高盛。这样,基金经理就有机会重新把业务做起来。

但是,同样的管理者,如果不是代表高盛,而是他们自己,即使在股市偶尔表现不好的时候,大家也难以宽容他们,他们就没有了第二次机会。

这种资源是隐含的。在高盛或者凯鹏华盈获得成功的人,无意中利用了大量的公司的隐含资源,但他们常常不自知。

奖金多少,市场决定

从高盛这样的公司出来的人,经常会觉得自己的钱分得少。

觉得分成不够高的人忽略了一个因素,那就是高盛之所以给他们那么多的奖金,既不更多,也不更少,是由市场决定的。

如果高盛每一个人出去创业都能成功,高盛就会自动地将分成比例提高。这就是为什么Google给杰夫·迪恩这样的人,比一般公司CEO更高的股票奖金的原因。

市场是非常有效的。

你背后的牌子,也许比个人知名度更重要

大约从2010年开始,很多著名的媒体人离开了原来的大媒体,特别是电视台,出来创业。甚至早在2008、2009年前后,就有央视等知名媒体的名人出来创业。今天回过头来看,成功的极少,比IT行业离职创业的人成功率低很多。

这种现象颇有点奇怪,因为那些知名媒体人,有知名度,有人脉,有人投资。而IT行业出来的人,即便在一个大公司做到了总监,或者在一个中型公司做到了高管,其实并没有什么人知道。

但凡从传统媒体出来的人,都有两个特点。

首先是有情怀,要做一件自己深思熟虑了很久,准备了很久的事情。第二是觉得自己原来的单位没有活力,使得自己没有了机会。

但是他们和前面提到的高盛等公司的人一样,都陷入了相同的误区。

我曾经跟随一些大媒体在北美采访,也帮助他们联系过一些采访。如果用CCTV这样的牌子去大公司敲门,大家就欢迎并接受采访。但是,如果是最牛气的主持人在离开CCTV后,以自己的名义采访,很多公司就都不接受采访了。

国内某位知名度极高的媒体人,想采访一下IBM的沃森医疗机器人团队,人家只让她站在门外透过玻璃门遥望机柜。而当她提出采访Google时,对方干脆直接婉言谢绝了。

这些被采访的大公司其实对是否有必要接受采访是很清楚的,它们看重的是媒体人后面的那块牌子,而不是媒体人自己的知名度。

跳出“缪贤的误区”

“缪贤的误区”,出自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载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话说蔺相如,原本是赵国宦者令(主管宦官内侍的头目)缪贤的门客。缪贤在跟随赵王出使,与燕国国王相会时,燕王对他很好,愿私下里结交他。后来缪贤犯了错误,想逃到燕国去,征求蔺相如的意见。

蔺相如说,不可,当初燕王对你好,因为你是赵国的宠臣,对方其实是冲着赵国来的,并非冲着你,今天你落魄了跑去投奔,一钱不值,燕王肯定把你绑了送回来。后来,缪贤听了蔺相如的建议,跑去找赵王认了个错,获得了赵王的原谅。

缪贤思维的误区在于,他搞错了燕王对他好的原因。

大公司的光环无疑会给里面一些人很多方便,他们更容易建立起广泛的人脉,但是他们需要分清楚,对方的善意是冲着他们来的,还是冲着背后的单位来的。

我在《大学之路》中讲,真正的好大学是这样的——

当它们的毕业生走出校门时,他们不再需要把母校的名字挂在嘴边,因为他们的本领本身说明了一切。如果一个人从名校毕业,还总不断要提醒别人他的这个经历,不啻为教育的失败。

明星企业或者单位和明星员工们的关系大抵也是如此。

英雄不问出身。

祝好运。

2017年3月7日于硅谷

罗胖曰:

某知名外企中国区老总,五十多岁了,
毅然辞职,下海创业。
他遇到的第一项困难,并不是产品、融资之类的。
而是——
没有办法正常生活。
因为没有了秘书,
他不会订票、订酒店、办登机手续,
连买一张电影票都不会。
你看,我们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1. 环境是我们的一部分;
  2. 换环境,其实是重构自我;
  3. 环境越好,就越不容易感知它的存在;
  4. 你越不感知其存在的环境,一旦离开,对你的影响越大。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失败

说起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改革,很多人都听说过,有的历史学家说,北宋是古代中国商业经济最为发达的朝代,资本主义萌芽也已经出现,变法要是成功,资本主义就要最先诞生在东方了。那么这次重大改革是如何开始,又是如何失败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详细讲讲这件事儿。

事情的起因还要追溯到公元1068年,也就是宋神宗熙宁元年。那一年各地发生灾荒,政府应付救灾花了不少钱,刚上台的宋神宗就想让大臣们出主意,改善财政状况,这样就引起了王安石和司马光之间的辩论。王安石的主张很前卫,就是要把国家财政商业化,实行金融信贷,增加财政收入来达到目的。司马光对他的观点很不以为然,他坚持的是儒家传统观点,增加财政收入和所谓的理财,就是搜刮民脂民膏罢了。最终王安石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启动了历史上最有名的熙宁变法。

为什么最终变法失败了,传统历史学家说,司马光和王安石在争斗中都表现得很极端,为了让对方下台,不惜把反对者彻底搞垮,变成了纯粹的拉帮结派。 王安石利用手中的权力,打倒了司马光和苏轼两派的人,只能选择那些钻营之徒来执行他的改革方案。这些人很快就学会了假公济私,把改革搞得一团糟,变法就这样失败了。

但是,真相真的如此吗?实际上,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在于,宋代虽然在中国古代各王朝里,是商业经济最发达的一个,但中国实际上还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王安石那些超前,时髦的政策,根本没有实施的基础,下面我们就举几个例子分析看看。

首先一个,叫青苗法,说白了就是现代的小额农业贷款,王安石,计划让地方政府给农民发放贷款,农民能购买禾苗播种,等秋后庄稼成熟了再归还贷款,这样官府可以获得一部分利息,而农民也不至于饿死。这个想法看上去是很不错的。可是当时,宋代的中国既没有银行信贷系统,民法法律,衙门里也没有近代的会计核算制度,所以执行起来简单粗暴,官府也不统计每个村庄的具体需求,就把贷款整体发放下去,勒令他们秋后连本带利偿还,有的地方官员个人品德不好,就串通地方土豪,做假账,贪污贷款,提高利息。有的地方穷,官府自己库房里现金都不足,只好借钱放贷,再提高农民的田赋。结果,一项立意非常好的政策,因为太超前,农民非但享受不到好处,还背上了额外的负担。

第二个,我们来看看“市易法”,这项措施本意也很好,也很现代化,就是通过政府在市场上集中出售,或者购买物资,来调节市场,稳定物价。但是宋代中国哪里有现代的市场物价指数信息,也没有成型的批发交易机制,商人们,由于缺乏私人财产保障的法律,也不敢和官府直接做大宗物资交易,搞得官员们,一个个赤膊上阵,亲自到市场上叫卖各种商品,卖水果卖冰棍。当然了,由于缺乏监管,部分官员就通过价格剪刀差,谋取暴利,损公肥私,“市易法”的施行,让宋朝政府的年收入增加了一点,不到一百万贯,钱并不多,但代价是让市场上的物价指数更加动荡紊乱,搞得民怨沸腾,可以说得不偿失。

再比如方田均税法,本应该通过重新丈量和登记土地,让税收更加公平,但老百姓当时头脑里哪里有这种现代经济观念,结果民间谣言四起,就说这是要加税,大家纷纷抵制。而且中国当时农村人口已经暴涨,人均耕地面积少,而且因为买来卖去,造成了一种什么局面呢,一户人家名下那一亩三分地,可能被分成了十好几个地块儿,散落在这个村子四周各个地方。再加上宋代,还没有现代专业的统计机构,一个县衙门,除了县官,就是几个文书,十几个衙役,哪怕累死累活,这个工作进度,可能还赶不上辖区里农业土地产权和面积的变化速度呢。

当然了啊,别说那时候的老百姓,就是王安石,司马光这些官僚士大夫,甚至皇帝本人,都不会有这些现代社会经济学常识,找不到真正的理由,那就只能走人身攻击一条路,互相攻击对方是坏人,司马光攻击王安石是从老百姓兜里掏钱的坏人,王安石攻击司马光是老顽固,蓄意破坏,抹黑变法。而真正的教训是什么呢?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的诞生,是要有一系列条件的,包括社会的,经济的,文化上的。北宋的商业经济固然很发达,但还没有发达到能够取代农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支柱的地步。而且,对于私人财产的保障,金融信贷,保险,货币政策,和政府现代化,这些资本主义能够顺利发展的条件,北宋一个也没有。所以我们只能说,王安石确实生错了时代,他太高瞻远瞩了,以至于他的时代和资源,不能承载他的梦想。

来源:微信公号“剑客会”(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