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Stratum

societyrank20180801.jpg

永远都是金字塔结构,多为跃迁积累力量。——DeepCreator

Image_20180824202338.jpg

特定历史阶段,国际化,城镇化,现代化
特定历史人群,空心人

观点:中国进入软阶层社会

进入8月以来,关于房租租金上涨的报道开始变得密集,尤其是北京。

FT中文网专栏作者徐瑾说,

租金上涨背后受到影响的中产阶层的生存状态,可能标志着中国正在进入一个阶层流动速度变慢的“软阶层社会”。

对于中国中产阶层的定义,如果按照年收入超过11500美元计算,媒体估算中国中产阶层人数已经达到两亿两千五百万,而且到2020年,会超过欧洲中产阶层的总数。

这是很多经济学家和投资人对中国经济保持乐观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中国的中产人群会产生巨大的需求,并且会倒逼供给方进行升级。

但是,文章说,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中产阶层对自己被贴上的中产身份却没有那么认同。2016年盖洛普调查显示,58%的美国人认为自己属于中等或者上等阶层;日本曾有超过9成的人自认为是中产。相反,很多中国人觉得自己是“被中产”,并不认为自己属于中产,或者认为自己的中产身份很脆弱。所以,近期房租上涨的新闻,才会让城市里的很多中产人群感到恐慌。尽管无论是按照收入标准,还是储蓄标准,他们都比国外的中产好很多。

文章说,其实无论是欧美还是中国,可能都进入到一个转折点,也就是软阶层社会,

最大特征不是阶层固化,而是阶层流动开始出现柔性压抑,向上流动的通道变窄,向下流动的可能性真实存在。社会形态像一个S型,仍然存在流动性,但是向上流动比之前更难。

以上就是一位专栏作家对最近房租上涨问题和中国中产阶层的看法。

一个社会学家眼中的贫穷问题

2008年5月,社会学家马修·德斯蒙德(Matthew Desmond)搬到了密尔沃基市的一个拖车营居住。密尔沃基是美国中部的一个大城市,一些知名的公司比如哈雷摩托、通用医疗、A.O.史密斯等总部都在这座城市。它还有一支NBA球队。只不过,它也和不少大城市一样,面对着贫富分化和治安问题。

所谓的拖车营,顾名思义,就是住在拖车里。人们之所以选择这么做,最重要的原因是贫穷。这个社会学家决定搬到这个拖车营,是因为他想写一本关于贫穷的书。而他的切入点,就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发生的房东驱逐房客问题。在拖车营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德斯蒙德又搬到了城市中另一个贫民区,继续研究驱逐问题。

当时德斯蒙德不会预料到美国的贫富差距和社会分化问题,会随着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吸引到所有人的关注。而他根据“民族志”的调查方法写成的书《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在出版之后,获奖无数,其中包括2017年的普利策非虚构作品奖。但是,德斯蒙德说,其实他的研究,看到这么多人生活在贫穷中无法脱身,也让他“与抑郁为伍许多年”,而“看到他们努力活着,我也学会了要咬牙撑住。”

需要介绍一下德斯蒙德研究的“驱逐”问题。驱逐问题,指的是当房客发生了拖欠租金或其他严重问题之后,房东有权利按租房法规,申请把房客驱逐出去。执法机构有全职的工作人员,执行驱逐工作;也有专门的搬家公司来接驱逐的案子,他们会把房客的家具等搬到仓库或者应房客的要求放到街边。

与此同时,相对应的是,出租房子也在成为一个行业。徳斯蒙德介绍说,以房东自居的人越来越多,各种职业协会和团体也纷纷出现,还有了配套的后勤服务、认证资格、职业培训教材,乃至融资工具。美国国会图书馆提供的资料显示,在1951年至1975年间,以管理租赁公寓为主题的出版物只有3本,但到了1976年至2014年,这个数字暴涨至215本。即便一些城市房东不觉得房东是个职业,但“住”这件事成了一门生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从1970年至今,以物业经理为职业的人数增长了三倍。

在这种背景下,房东和房客就成为了一个生态链。用德斯蒙德的话说:“贫穷是一张关系网,里面既有穷人,也有富人。要想了解贫穷,就必须认识到这段关系。”以他最开始时住进去的那个拖车营为例,拖车营的房东,年收入在44.7万美元上下,这样的收入在美国属于前1%,而缴租给他的却是最穷的那10%美国人。驱逐,就是“穷人和富人的相互依赖与挣扎”。

德斯蒙德的研究让他获奖无数,并且被评选为影响美国政治的五十人之一。尽管他的研究发生在美国,但是从其中我们仍然能得到一些关于贫穷的知识。我们试着从其中总结出几条。

首先是关于社区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作者、著名城市规划学者简·雅各布斯认为,健康且具有凝聚力的社区的形成,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得有人“有心”住在这里,要有人愿意看顾、守护这里。

“驱逐”以及过客心理,无助于形成这种健康的社区。“一次驱逐,松动的不只是一个街区,因为受影响的不仅是被驱逐家庭所在的那个街区,他们心不甘情不愿搬去的那个街区也会一并受累。”

在这样的搬迁过程中,就会催生出所谓的“永久性贫民窟”。因为社区的流动率升高,“日常生活中的愤恨跟淡漠也会随之爆表”。在这样的社区中,“太多人能搬就搬,不能搬的也梦想着早点搬。”既然大家都无心照顾社区,就谈不上对社区的发展有什么共识或者责任,社区的犯罪率就会升高。

然后形成了恶性循环。并不是因为社区里的人贫穷、有过犯罪前科,等等原因,造成了社区的低信任感。德斯蒙德认为,造成没有信任感的,其实是“萦绕在住户身旁的那种厚重的不幸气息。当满目所见都是心酸苦楚时,他们就无法用余光瞥见社区可能有的潜力。”

以德斯蒙德开始时入住的拖车营为例,德斯蒙德说:社区在居民眼中一旦成了剥夺与罪恶的代名词,成了“各种触礁人生”的报到处,他们就会对社区里的政治能量失去信心。他们不太相信可以和邻居们团结一致,改善生活品质。

他们也不喜欢自己的邻居。在德斯蒙德的研究中,拖车营的住户,很少会对邻居被驱逐发表评论。“在他们的观念里,被驱逐是罪有应得,是那些人自己不长进。甚至有人会说,驱逐是好事。因为驱逐可以‘把人渣清一清’,等于是替园区去芜存菁。最觉得穷人该死的,往往是穷人自己。”

第二个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事实是,穷人住的街区的房租,和中产阶级住的街区的房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以密尔沃基为例,德斯蒙德给出的数字是,同一座城市里最便宜跟最贵的房子,月租差距不超过270美元。这意味着,即便你不追求住在最好的社区,甚至愿意牺牲生活品质住到很差的地方,省下的房租也不会有多少。

那么,为什么穷人要住到贫穷的街区呢?德斯蒙德给出的答案是:“穷人不是为了房子便宜才群聚到贫民窟里,穷人会聚集在那里,是因为社会对种种不合理现象的放任与纵容。”

而且,穷人的居住环境,比如房屋状况得不到改善,是因为房东没有激励来改善。对于房东来说,比较“经济”的做法不是维护屋况,而是直接赶人。高房租还能确保租房者永远处于欠租的状态。

第三点是关于人在贫穷状态下的行为状态。德斯蒙德显然对于贫穷抱有一种更温和的态度。在他看来,身在严酷的环境下,人们的所作所为也会跟着残酷起来。没有长期挨过饿的人往往会低估饥饿的影响力。

“很多思想家和所谓的大师们都没有意识到这点:他们想解释贫困社区的暴力问题,却从未设身处地考虑,挣扎于匮乏和苦难的人身上,还会有多少理智。”

行为心理学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那就是,

在物质生活匮乏的状态下,人们的双眼会紧盯当下,忘了要看一看前方,而这种“短视” 往往会让他们吃大亏。

因此,就像富裕一样,贫穷也是被体系塑造出来的。富人的行为方式,不是因为富人有更好的教养、更文明,而是因为他们出身于精英的社会文化体系,这套体系形塑着他们的行为举止、习惯与世界观。而这些习惯和世界观,反过来也会让他们顺风顺水地进入其他精英体系分支。

在德斯蒙德看来:“被视为是富裕文化的东西,不过是富裕本身。许多据称可以代表贫穷文化的特质,其实仅仅是贫穷的定义而已。”

与之相关的最后一个关于贫穷的反常现象,是穷人的消费习惯的问题。

不少研究都已经指出,穷人往往有一种短视的消费习惯,比如会把自己的钱花在那些明显负担不起的东西上,而不是更理性地消费。

在德斯蒙德的研究中也有这样一个例子。这个人叫拉瑞恩。每次拉瑞恩砸钱或食物券在奢侈品上,周围的人会既不解又沮丧。“其他人会说,拉瑞恩会穷是因为她花钱如流水,但真相恰恰相反,拉瑞恩花钱如流水是因为她穷。”这是一种破罐效应。因为反正已经无可挽回,那索性就选择偶尔放纵。

德斯蒙德给出的辩解是,过去的一些研究,“常常理所当然认为低收入人群是理性的行为人。懂得权衡利弊,做出明确的选择。事实上,这些人大多是疲惫的将就者”;

“贫穷本身会使人心力憔悴。”

在他看来,这类人处于多重困境的夹击之下,仅仅是从在贫穷中挣扎度日,进步到在贫穷中安稳度日,这其中所需要的上进或自制,就已经足以让他们望而却步。“于是他们选择放弃治疗,选择在苟活中光鲜亮丽、在磨难中寻欢作乐。这些是他们生活的调味剂。他们会吸点小毒、喝点小酒、怡情小赌,看到电视会说买就买。他们会把食物券往美食上砸,比方说拿去买龙虾。”

“我知道有些事在锦衣玉食的精英眼里叫作懒散或不求上进了;但真相是,穷人也需要配速和调剂,不然日子真的会过不下去。”

以上就是美国知名社会学家马修·德斯蒙德对美国城市贫穷问题的研究,希望对你理解贫富分化问题有帮助。

本期内容参考来源:《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作者:马修·德斯蒙德(Matthew Desmond);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杨继绳精装全本

内容简介

·在中国官场,为什么会出现“一个高官身后有十几个、几十个女人”,也有“一个女人身后有十几个、几十个高官”这种奇特腐败现象?

·公车改革喊了10多年,试验了近10多年,没有丝毫进展。为什么公车改革推动不了?

·我们成天讲义务教育,但“义务教育”怎么变成了农民的“义务”?

·当一个总人数约1.5亿、掌握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贡献了全国近1/3的税收、使用着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每年吸纳半数以上新增就业人员的新社会阶层崛起时,是与社会阶层分化相伴而来的矛盾激化的前兆,还是中国社会由传统迈向现代的表征?

·为什么官二代、富二代能比穷二代农二代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根源造就了当前“二代现象”?

·我们社会在不断进步,经济在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为什么中国人的怨气越来越大?

·在当前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红领”阶层何以成为众多人趋之若鹜的行列?

·邓小平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你怎么富?“共同富裕”怎么个共同法?

社会是否和谐,最关键的是社会各阶层之间是否和谐。这本书是从社会阶层这一个一个的社会横断面,深入分析中国国情,分析各个阶层面临的问题和阶层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寻求社会和谐的办法。

这本书共18章,大体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首先介绍了社会分层的一般理论和分层标准,介绍了改革以前中国社会分层的状况,介绍和分析了改革以来影响社会分层的各种因素的变动,接着介绍了决定人们社会地位的财富、权力和声望在改革以来的变化;第二部分是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农民、农民工、工人、私有企业主、知识分子、官员、新买办、社会有害阶层八个不同的社会群体,并且综合成一个社会阶层整体结构模型;第三部分是分析如何促进阶层流动,减少阶层冲突,保证社会和谐与社会安全。

目录

第一章 社会分层的理论和分层标准
002 ∥ 社会平等和社会分层
005 ∥ 社会分层的标准
010 ∥ 中国改革前后分层标准的变化
第二章 身份社会——中国改革前的社会分层
016 ∥“以阶级斗争为纲”造就的各种政治身份
020 ∥ 城乡分割造就的户籍身份
021 ∥ 僵化的人事制度造就的干群身份和单位身份
023 ∥“一大二公”造就的所有制身份
第三章 决定分层因素的变动
026 ∥ 社会分层和制度密切相关
028 ∥ 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身份废除
029 ∥ 所有制变化:社会分层的基础重构
032 ∥ 市场配置资源:促进原有阶层分化和重组
035 ∥ 人民公社解体和户籍制度松动
038 ∥ 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
第四章 财富地位分层
044 ∥ 改革以前的收入分配
045 ∥ 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的变化
052 ∥ 居民主要收入项目分配状况
059 ∥ 对收入差距的分析
065 ∥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大为世界之最
067 ∥ 东西部地区居民收入的差距扩大
070 ∥ 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
072 ∥ 中国的两极:新富和新贫
080 ∥ 当今中国最穷的人
第五章 权力地位分层
088 ∥ 什么是权力
091 ∥ 改革以来权力分层的变动
094 ∥ 权力商品化
098 ∥ 权力网和权力场
第六章 声望地位分层
104 ∥ 什么是声望
105 ∥ 职业声望评价标准的变化
109 ∥ 当前中国职业声望状况
第七章 队伍最庞大的阶层——农民
118 ∥ 改革以前的农民
121 ∥ 农民分化的制度基础
122 ∥ 农民的分化
125 ∥ 农民的收入状况
129 ∥ 决定农民收入的宏观经济分析
131 ∥ 农民负担
134 ∥ 农民与土地
137 ∥ 农民的文化生活
138 ∥ 农民生活在什么样的组织之中
141 ∥ 农村干部
144 ∥ 农民的民主意识在增强
147 ∥ 农民问题的症结
第八章 城乡过渡阶层——农民工
152 ∥ 农民工群体的产生
155 ∥ 农民工的基本状况
157 ∥ 新生代农民工
159 ∥ 农民工的收入和生活
165 ∥ 割不断的乡情
168 ∥ 农民工的贡献和回报不对称
170 ∥ 农民工的子女教育
173 ∥ 对农民工的管理
176 ∥ 农民工的发展趋势
第九章 改革阵痛的承受者——工人
184 ∥ 工人阶层经历的制度变化
192 ∥ 工人阶层的收入状况的新变化
196 ∥ “主人翁”地位的失落
199 ∥ 国有企业工人承受了改革的阵痛
204 ∥ 私有企业和外资企业里的工人
206 ∥ 工人阶层与社会和谐
210 ∥ 谁来代表工人的利益?
第十章 历史的回归者——私有企业主
216 ∥ 在锣鼓声中消灭 在争论声中回归
221 ∥ 一个迅速崛起的阶层
225 ∥ 他们是一些什么样的人?
229 ∥ 他们是怎样发财的?
236 ∥ 私有企业主的经营
240 ∥ 私有企业主的社会地位
243 ∥ 私有企业主的社会关系
248 ∥ 中国私有企业主的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 忧愤深广的阶层——知识分子
254 ∥ 什么是知识分子
257 ∥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职业分布
258 ∥ 当代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
261 ∥ 人文知识分子的苦闷
267 ∥ 传媒知识分子的尴尬
274 ∥ 科技知识分子的艰辛
277 ∥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
第十二章 挨骂最多的阶层——官员
286 ∥ 中国官员数量:世界之最
289 ∥ 廉价政府何处觅?
291 ∥ 官员收入的明与暗
294 ∥ 官员选拔的正道与邪道
297 ∥ 寻租与犯罪
303 ∥ 迟到的分化
305 ∥ 公务员,职业的官员
308 ∥ 官员阶层的发展趋势
第十三章 他们还背着历史“黑锅”——当代新买办
312 ∥ 这个群体的状况
314 ∥ 他们能挣多少钱?
315 ∥ 他们是怎样进入这个群体的?
316 ∥ 怎样看待他们的工作?
318 ∥ 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
第十四章 社会有害群体
322 ∥ 中国有多少罪犯?
326 ∥ 吸毒者
331 ∥ 卖淫者
337 ∥ 有组织犯罪
第十五章 中国当代阶层结构:一个综合体
346 ∥ 中国当代社会阶层结构模型
352 ∥ 中国当前阶层结构的特点
356 ∥ 中国阶层结构的发展趋势
第十六章“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360 ∥ 社会地位的继承和流动
362 ∥ 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状况
371 ∥ 社会阶层流动的障碍
376 ∥ 社会阶层出现固化现象
第十七章 阶级意识和阶级冲突
382 ∥ 自在阶级和自为阶级
385 ∥ 中国当代阶层的阶级意识
387 ∥ 阶层冲突与社会安全
第十八章 愿各阶层和谐相处
398 ∥ 要确立新的稳定机制
400 ∥ 救助底层,制约上层
403 ∥ 搞好社会再分配,减弱不平等程度
405 ∥ 制衡权力驾驭资本

《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读书笔记

1.社会上所有的人,因其占有的资源多少不同来区分其处于什么阶层。阶层分析的价值在于缓和阶层矛盾,找到协调各阶层利益的途径,从而保证社会稳定。

2.社会分层标准
马克思-生产资料所有的多少。

麦克斯.韦伯的三种标准理论–经济因素、权力因素和地位因素,他认为一个人的经济地位,是由他所处的“市场机会”决定的。

“戴维斯-穆尔”分层理论认为,职业报酬与1.职业对社会的重要程度,2.这种职业所需要的技术水平和高水平的培训。

西方标准:权力、财富、声望

3.1978年以前的中国是身份社会,社会地位基本先天决定,后天的努力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4.制度、政策和产业结构决定着社会的分层,改革以后,这些因素发生了重要变化。社会的整合模式由行政性整合向契约性整合过渡。

5.改革以来的收入分配变化:
发展因素(产业结构的变化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改革因素(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变化)、政策因素(分配机制的变化、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均衡发展向沿海发展战略,分配不再向个人倾斜)。

6.国家发改委《促进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机制》的调查显示,从1988年至2007年,收入最高的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从7.3倍上升到23倍。

7.什么是权力?根据马克思.韦伯的定义“权力是把一个人的意志强加在其他人行为之上的能力。”
基于以下四个原因,一群人要服从一个人。
一、强制 二、收买 三、威望 四、说服

8.权力的三种来源
1)人格,人格魅力与其信念坚定程度、眼界开阔程度、气量大小以及说服能力有关。
2)财产,有了财产就可以以经济利益手段使别人服从。
3)组织,组织成员服从这个组织的宗旨的共同约定。其中包括如何惩罚违反组织原则的人。
如果一个组织掌握了惩罚,奖励和制约,这个组织就会强有力。

9.社会学常识告诉我们,社会地位相近的人们之间存在更多交往。私有企业主的朋友和亲戚中干部的比例分别接近55%和45%,在产值最高的30%企业主中,这两个比例分别接近62%和50%。

10.法国学者皮埃尔.布尔迪厄提以“社会资本”来指,那些个人通过“体制化关系网络”的战友而获取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
中国学者(边燕杰)“个体通过社会联系摄取稀缺资源并由此获益的能力”。

11.声望是众多的人对某人社会地位的主观看法。

12.队伍最庞大的阶层–农民;划分了8个利益集团。
1)农业劳动者
2)农民工
3)农村知识分子
4)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
5)私有企业主
6)农业经营大户
7)乡镇企业管理者
8)乡镇干部

13.中国的2008年农业生产总值占GDP的9.33%,但这些产品是占38.7%就业人口的农村就业人口的产出,可见收益不高。

14.2008年,18-24岁的农民工占总的农民工比例为37.7%。

15.农民工的就业信息主要来源于亲戚和朋友

16.改革阵痛的承受者–工人。他们面对着所有制的变化,分配原则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工人阶级的基本情况的变化。

17.1995年左右,国有企业的三个历史包袱:资产负债率过高(86%),冗员过多(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企业承担了很多社会应该承担的事情(医院,学校)。

18.历史的回归者–私有企业主,1995年在城镇私有企业主 之前是专业技术人员,干部的占37.2%,农村为22.8%,农村里除了干部外,能够成为企业主的主要有些一些不同的经历,当过兵,在乡镇企业工作过,采购员,跑过运输等等。他们交际广泛,见多识广,信息灵通,有相当的社会关系,且本人头脑灵活。

19.私有企业的资本大多靠创始人努力经营和对机会的把握,如史玉柱自己研发的汉字排版系统。也有一部分依靠权力发家,富豪卢俊雄就靠一些退休了但还有影响力的干部来做他的智囊。

20.私有企业主主要的经营困难有购买原料;销售产品;获得生产用电,扩大生产用地,招聘技术人员,招聘管理人员,交通运输,获得资金。

对其最有帮助的渠道:管理和技术问题主要靠朋友和其他经营者;市场问题靠改变市场定位;资金、扩大规模、权益受损和安全受威胁,最主要的解决途径还都是政府干预。

困难主要是1)劳动力成本上升 2)产能过剩造成的恶性竞争 3)原料上涨等问题。

21.社会阶层的流动障碍:
1)行政权力不受制衡。
2)户籍制度影响社会开放。
3)教育不公平使得一些低阶层的后代失去了向上流动的可能。

22.产生阶级意识的几个因素:
1)同一阶层的人高度聚集于某一区域。
2)剥削
3)经济危机将被剥削的无产阶级至于失业境地
4)劳动异化,工厂里简单重复流水线劳动使得工人失去自我,成为机器的一部分。
5)两极分化。
6)无产阶级内部的同质化。
7)组织和斗争。

23.阶层冲突,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风险
1)工人权益受到侵害,引发劳资冲突。
2)因土地和移民引发问题。
3)农村和农村强势群体的直接对峙。
4)低层群众对上层腐败的强烈不满。

24.培育社会中间组织、建立冲突和风险缓冲带;救助低层,制约权力和资本;搞好再分配,减弱不平等程度。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

PoorEconomics20180718.jpg

目录

推荐语
第一部分 生活案例
第二章 饥饿人口已达到10亿?
第三章 提高全球居民健康水平容易吗?
第四章 全班最优
第五章 帕克·苏达诺的大家庭

第二部分 慈善机构
第六章 赤脚的对冲基金经理
第七章 阉人贷款给穷人:
不那么简单的经济学
第八章 节省一砖一瓦
第九章 不情愿的企业家们
第十章 政策,政治
总 结
致 谢
注 释

笔记

首发于微信(read01),20130529 ,20130530

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微信号和详细出处,否则会向微信举报,死磕到底。

如果你对贫穷这个话题有兴趣,这本书读起来会非常有意思,这本书的二个作者一直在深入各个国家的底层,有大量的亲身经验,从实际到理论非常的扎实,全书一直在 探讨到底什么样的援助会改变穷人的现状?

1、常识决定命运

我们一直在说知识改变命运,但对于达到贫困线(贫困线:是指每天收入低于99美分)以下的穷人来说是常识在决定命运,当收入低于一定程度后,所有的获取消息渠道都要花钱,比如电视、报纸、书籍和网络。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普通人所了解的常识,穷人很难了解和知道,更麻烦的是他们无法判断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

书中举了一些深刻的例子:印度最贫穷的人身体很瘦小,而原因在于这一代人的母亲在童年时间就营养不良,因为才会生下身材较为矮小的孩子。 印度国家家庭卫生研究所显示,约一半5岁以下的儿童发育迟缓,其中四分之一的孩子极度营养不良。

而营养不良的原因不是因为贫穷,而因为缺少常识而导致的疾病,比如印度有男性有24%和56%的女性都患有贫血症。 他们并不了解补充铁元素和加碘盐的重要性,并不是买不起,而当他们有钱的时候会买一些更好吃的食物或减少乏味的东西比如电视机。 印度人为会婚礼和葬礼花费哪以想象的金钱(中国人也一样)。

在印度的乌代布尔城,作者跟一些政府医疗机构的护士聊天时得知:曾经有个患痢疾的小孩来看病,护士们只能给母亲一盒口服补液。 然后,绝大多数的母亲不相信口服补 液可以治病,然后永远不会在来。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穷人不知道疫苗的好处,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知道应该使用多少化肥,不知道哪种方法大幅减少疾病的产生,而这些常识的每一样后果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疾病, 而政府或媒体想传播正常的常识必须简单而有吸引力,这很难做到。

2、越穷责任就越多,在一些小事上会经常判断出错

穷人经常把钱花在昂贵的治疗上而不是预防上,而他们生病时所选择的医疗方式也经常不靠谱,导致恶性循环。 如果很穷缺少常识而生病,而为生病而花钱,因为花钱而变得更穷。

比如有人知道化肥的重要性,而当他们有钱时不会去买化肥,然后钱就一点点被家庭日常开支所消耗,而当他们化肥时已经没钱,不用化肥,粮食就是产量很少。

还有教育,对于十多岁的孩子来说,如果在学校学不到有用的东西就毫无用处,会去选择打工赚钱。 而很多穷国的公立学校只保证完成基本的课程而不是学到东西。 而且公交学校的老师也会经常出错,比如印度公立学校50%的教师都会在上课缺席。

对于很多人来说借钱供10岁的孩子上学,并指望他们在20岁时能挣到钱就是一个白日梦。 而很多公立学校的教学大纲是精英式的而不是普通式的,这会淘汰大量孩子。

而穷人的日常生活充满各种风险,同样的一场灾害可以会造成更大的伤害。而他们降低风险的方式常常都不靠谱。

3、穷人缺少利润总处于不利地位,面对穷人的服务正减少或消失

从整个世界来说,穷人处于链条的最底层,很多政策都对穷人不利或者说穷人没有价值不少面对穷人的服务正减少或消失。

对于普通人来说,有各种保险,可以出现各种灾难时进行援助,但对于穷人来说这个保障是不存在的。 同时穷人并不真正了解保险的运行方式,就是偶尔当他花钱后,如果一/二年内没有出现问题,也会非常容易放弃。 但书中提到一种现象很有意思,在某些地方进行一次简单的家访可以让购买天气保险的人数提高四成。

针对印度的多个调查发现,约三分之二的穷人都借过钱,但只有关6.4%是走的正规渠道,大多数都是非正规的渠道。 这种方式的利息高到月息3.84%,相当于年息57%.

很多政府和组织都用不同的方式偿试向穷人进行小额贷款。 ,他们发现这种去做的成本太高,很难去了解借款人的信息,最麻烦的很难收回钱。

到后来出来一些专门的小额信贷机构向穷人进行了贷款,但这些贷款没有让他们的生活发生彻底的改变。 小额信贷机构的严格及规范让很多人还是选择非正规的贷款方式,同时这些机构要求贷款人每周都需要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按时还款,这也阻碍了不少人,最直接的说法 就是小额信贷的规则是不容忍任何失败。 同时他们还经常会遇到一些媒体的负面报道,有时这些报道会彻底毁掉这些公司,或者几条简单的新闻就让这类公司陷入困境。

穷人所面对的自我控制诱惑更多,而各种突发事件也就越多,当我们越富有时,这些决定能非常容易做到,但对于穷人来说是很大的问题,当长年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下,由压力产生的皮质醇会使我们做出更冲动的决定。 因此,穷人只能以更少的资源完成更艰苦的任务

4、穷人企业家

穷人的头脑有时会非常精明,他们天生就有企业家的潜质,只要给他们提供适当的环境及在起步时做的一点儿推力,很容易就会让他们摆脱贫穷。

穷人企业家面临着二个最大的问题:

  • 他们经营的都是小生意
  •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小生意赚不了多少钱

这些生意的边际收益很高,但总体收益很低。 就是说他们有250美元时比美国最成功的公司赚的都要多,但拿到500元时并不会增长很多。
同时他们借不到足够的钱来跨越驼峰,突破临界点赚到更多的钱。 大多数小企业主认识到永远也赚不到那么多钱,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生意,很多人做生意只是在买一份工作,他们这样是做因为别无选择。

5、政策

针对于慈善机构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有效的把钱花出去,很难哪些方式对帮助穷人会更有效。 这本书的作者把医学中为评估新药的效果而采用的随时对照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哪怕在一个非常落后、效率低下的国家也有很好的解决方法,针对腐败和渎职也同样能找到好办法,只要能找到深层次的结构问题就有办法。

虽然政治局限性是真实存在的,但在改进机制和政策方式上,当你认真的了解每个人的动机及局限性,就可以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和机制。

改变人们的期望是不容易的,但并不是不可能,比如当村里出现女官员时,村民会不在歧视女政治家 。 成功能更来更大的成功,当一种情况得到改变时,这种改变本身丈会影响人们的信念和行为。 因此,在启动一个良性循环时,人们不应害怕必要的付出。小的变化可以带来大的影响

今天@twotwo 给我分享了一个天涯的帖子,,从另一个角度讲了一个穷恒穷的故事。 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4011358-1.shtml 点只看楼主功能

【蜡翼·笔记】裸奔

自打贫穷一出现,我们就产生了某种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来贬低穷人的冲动。他们被描述的有时懒惰、有时上进、有时高尚、有时鬼祟、有时愤怒、有时顺从、有时无助、有时自强。而实质上,这些对他们的看法无助于帮助那些处于贫穷状态下的普通男女实现希望、消除疑惑、弥补不足、满足愿望、坚定信仰、解决困惑。穷人的出场通常只是作为某种励志剧或悲剧的主人空,或令人钦佩、或惹人怜悯,而不是某种知识的传播者,人们更不会向他们咨询其想法或计划。

穷人所陷入的困境与很多其他人的困扰似乎是一样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坚定、拖延。的确,我们并不贫穷,受过良好的教育,见多识广,但我们与穷人的差别其实很小,因为我们的认识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少得多。我们的真正优势在于,很多东西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我们无须担心我们的明天是否面临生存问题,换句话说,我们急用用不着自己有限的自控及决断能力,而穷人需要不断运用这种能力。
不过,必须清楚的是,即使这些人处于贫穷状态,他们机会在所有方面都和我们一样。穷人与我们有相通的欲望和弱点,也并不我们理性多少——正好相反,恰恰因为他们几乎一无所有,我们常常会发现,穷人在作选择时会非常谨慎:为了生存,他们都需要成为精打细算的经济学家。
然而,我们和他们的生活依然有着天壤之别。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方方面面都已经习以为常,几乎不会在这些方面细细思量。每天微薄的收入对于他们就意味着:他们接受信息的渠道也会受限——所有东西都要花钱来买。因此他们常常对世界上其他人得到的特定信息一无所知。于是,在他们所生活的世界里,很多机构并不是为他们这样的人而建的。大多数穷人都没有稳定收入来源,更不要说给予自动交纳的退休计划了。这就相当于,你在大字不识的情况下,却要根据很多细则做出决定。

这一切都表明,对于穷人来说,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自己家人的未来提供保障,他们需要拥有更多的技能和更强的意志力,承担更多的义务。然而,恰恰相反,正是我们大多数人所忽略的那些小化肥、小障碍、小错误,在穷人的生活中却成了尤为突出的问题。此外,贫穷陷阱可能不存在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多数人都能吃饱饭,绝对的食物匮乏并不存在,穷人之所以营养不良,是因为他们主要考虑的不是价格便宜,也不是有无营养价值,而是食物的口味怎么样。手里的钱越少,就越不愿意购买健康食品。特别是当你陷入失业状态,你并不想吃乏味的健康食品,而是想吃点味道不错的东西,总会有一些便宜而又好吃的食品诱惑着他们。
于是,我们眼中的穷人世界,常常是一篇失去机遇的土地。穷人往往会怀疑那些想象中的机遇、怀疑其生活产生任何根本改变的可能性。他们的行为常常反映出这样一种想法,即任何值得做出的改变都要花很长时间。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只关注当前,尽可能把日子过得愉快,在必要的场合参加庆祝活动。

学习的问题从来没有被放在是非突出的位置,在很多人眼里,学到什么比没有入学重要。然而如果学校里学不到任何东西,那么上学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是毫无用处。市场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私立学校之间缺乏一定的竞争压力,家长们也没有获取足够的指导信息。不过在这些之外,需要注意到教育所特有的一个关键问题,教育的每个阶段都是有价值的,但对于教育成果的具体期望会歪曲家长们的需求,这种期望包括公立及私立学校的价值、孩子们的成就,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浪费。
由于自我控制很难实现,自觉的决策者们就会采取其他行动,减少自己将来受到诱惑的可能性。但是,富人会根据目前的资本净值存下更多的钱,因为今天的存款是明天的资本净值的一部分。而对于穷人来说,除非他们能够依据动力与规则行事,拉近与目标的距离,否则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会非常遥远。

在传统就业机会缺失的情况下,一种特殊的立业冲动被更多地展现了出来,于是穷人们的事业苏护就是买到一份工作:自己的一份小生意,或者是去体制内。特别是对于政府工作的特别强调表面穷人对于稳定的一种向往,以至于他们不得不放弃生活里的激动人心。可是,面对“政府办事不养人”的时代,他们这样子,真的能靠得住么。
对于人们来说,用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时可能需要举杯一种稳定感。至于那些看不到自己未来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的人,他们可能总是不愿继续努力,其生活水平也难以得到提高。一份稳固的收入可以对未来的支出做出更多的贡献,而且也使现在的借款变得更容易、更廉价。这就是为什么一份搞工作如此重要。好工作是稳定的、工资可观的工作,它能够赋予人们足够的心理空间,让人们去做中产阶级擅长做的事情。

除此之外:
穷人拒绝计划,更讨厌规划,因为他们不相信这些东西会有什么效果。他们的首要选择永远都是:让自己的生活少一点儿乏味。
穷人往往把钱花费在昂贵的医疗上,而不是廉价的预防上。
穷人应对风险的所有方法一般都很昂贵。
……

要想摆脱贫穷并不容易,但只要抱着一种“万事皆有可能”的态度,在加上一点援助(一条信息、一点推动),有时也能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果。另一方面,错位的期望,必要信仰的缺乏,表面上的一些小障碍,都有可能对这一过程造成一定的破坏。把持住正确的杠杆至关重要,但正确的杠杆往往很难找到。而且,单凭一个杠杆显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同时,真正有用的放肆是从实际问题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空谈外来援助。

摆脱贫穷的不存在最好的办法。一方面,一个问题的答案,只取决于你所谓的”效果”是怎样的。而另一方面,最好的敌人,往往就是更好。并且,即便我们对待问题有一个客观而冷静的认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问题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些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这可能仅仅意味着,我们能够遇见自己会在哪些方面遭遇挫折。我们不能单纯依靠制度,制度最基本的概念:制度规定了参与的准则。这一概念包括了以往分析中的大部分概念;我们也不能只依靠控制消费和收入,人们虽然对价格很敏感,但对收入却不敏感;我们更不能只依靠政策,如果正常不能被正确地实施,计划得再周密完好的正常,也不能发挥作用。而不幸的是,政策的意图和实施之间存在的差距越来越大。

若想使世界上最重大的问题取得突破性精湛,必须要逐步积累、认真思考、细致实验和合理执行,虽然这看上去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现实中,这并不是制定政策的常用方式,发展政策的实施以及随之而来的一场场争论,似乎都是以证据的不可依赖性为前提的:能被证明的证据是一种妄想,最多只能是遥远的梦想,或是一种自娱。政策制定者和顽固的顾问更倾向于去继续研究,而不是寻求证据。但是,无论怎么样,这种急促没有任何益处,毫无道理。

个人微信公众号:蜡翼(Vicareicaros),不定期更新个人学习笔记、心得和文章,欢迎订阅和交流。

不平等的童年——阶层,种族和家庭生活 Unequal Childhoods: Class, Race, and Family Life

内容简介

本书以内容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极富洞察力的生活细节,考察了书中那些贫困家庭、工人阶级家庭、中产阶级家庭及富有家庭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的生活,颇具思想性地展示了不同社会分层的人们占有不同的资源,这种不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养育子女的点滴例行上,并有可能对孩子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实现美国梦的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目录

鸣谢
第一章 协作培养和成就自然成长
第二章 社会结构和日常生活
第一部分 组织日常生活
第三章 协作培养的忙碌节拍 加勒特·塔林格
第四章 孩子的节拍 泰雷克·泰勒
第五章 孩子的玩耍是属于孩子的 卡蒂·布林德尔
第二部分 语言的运用
第六章 发展孩子的能力 亚历山大·威廉斯
第七章 语言作为社交生活的渠道 哈罗德·麦卡利斯特
第三部分 家庭和教育机构
第八章 存在于团体机构范围内的协作培养 斯泰西·马歇尔
第九章 跑偏了的协作培养 梅勒妮·汉德隆
第十章 让教育工作者带路 温迪·德赖弗
第十一章 遭皮带毒打,又害怕”上学” 小比利·扬内利
第十二章 社会地位的力量和局限性
附录一 研究方法 实地调研中持久的两难境地
附录二 理论 理解皮埃尔·布迪厄的著作
附录三 辅助表格
注释
参考书目

教育能改变命运吗?

我们中国人特别推崇“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这里面有一种类似于“美国梦”的信念:在一个机会平等的社会里,任何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奋斗,抓住向上流动的机会,实现自我梦想。由于这在长久以来被视为理所当然,我们常常忘记了一点:这其实是某种特殊社会结构的产物,就像“人人生而平等”那样是一个理想状态而不是对现实的描述。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并不总能改变命运,即使能改变,改变的程度也因人而异,并且未必仅仅取决于他们个人的奋斗。

社会阶层的再生产

在“教育改变命运”的神话中,最打动人心的无疑是阶层的流动性,它许诺一个人可以凭借自己的个人才能,超越自己的阶层出身,获得破格提升的机会,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但现代学者通过更细致深入的分析早已发现,科举制度发展到后来,后天能力的竞争已越来越不如先天性的积累,明清时代的一些缺乏经济和文化资本的寒门子弟从一开始就被排除在竞争行列之外。在1905年科举废除之后,新式教育更加剧了这种不平等,因为学堂和大学都集中在城市,接受教育的费用远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其结果是民国时代的知识精英出身于富裕家庭的比例大大提高,这导致乡村社会失去稳定性,整个社会的整合程度也遭到了破坏。

在美国,也有很多人关注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实现社会公平性的最重要机制。正如加拿大政治家兼学者叶礼庭曾说的,根据自由主义政治的理念,“‘一个好的国家’这个概念本身便意味着,所有好的事物对于任何人而言,只要肯努力就有机会能得到。”这些年来,尽管普通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仍习惯性地并不觉得阶层有多重要,但现实是美国社会的流动性变慢,“美国梦”也成了一个逐渐褪色的理想;这使很多政治人物和学者们开始警觉起来,担心这最终会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最终无法把一个更好的美国带给下一代。

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多姆霍夫早在1967年就写出了《谁统治美国》一书,他在其中断言,“在美国,对最上层5%以下和最下层20%以上的那些人来说,大多数的社会向上流动带来的改变是相对较小的。”也就是说,社会顶层依靠自身长期积累的资本和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络,相对稳定地保持着他们的优势,社会底层则很难爬出贫困陷阱,只有社会中层的人或许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还稍微多点。这种状况在五十年来并未改变,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前些年在追踪调查了美国各地的107名年轻人后写出《我们的孩子》一书,发现21世纪初的美国阶级差异比五六十年前还要严重,由于贫富阶层之间在家庭结构、邻里社区关系、学校教育、父母文化程度和教育方式等各方面都拉开了差距,仅仅“机会平等”已经变得没有意义。中上阶层的父母有更多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在对孩子的培育上,而挣扎在贫穷社会和家庭的孩子却得不到,在此情况下,受教育过程与其说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倒不如说是服务于阶层固化。

实际上,这是不必奇怪的。稍稍想下就能明白,如果在一个社会里,教育成了每个人实现自我成就的唯一渠道,那么在眼光、才智等条件相等的情况下,白领的儿女肯定比清洁工的孩子有更多资源去抓住这个机会。中产阶层尤其有内在动力去这么做,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相信自己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本事“挣来”的,而贵族和贫民则常常都觉得教育对自己身份地位的影响微乎其微。正因此,几乎不论在哪个国家,最热衷于对子女接受良好教育进行投资的,往往就是现代城市中产阶层。在泰国,近半个世纪以来从大学教育的规模扩张中获益最多的,就是传统的华裔曼谷中产家庭,他们相比起其他人更重视教育、也更舍得为此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其结果是他们的子女又在接受良好教育后成为中上阶层的专业人员,从而实现了社会阶层的代际继承。

要说美国有什么不一样,那么可能是这一点:作为一个自由主义传统深厚的国家,美国在教育领域也大大市场化了。其结果,虽然美国北方各州在19世纪末就建立起了占绝对支配地位的公立教育体系,但长久以来国家在教育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十分消极。在南北战争前夕,亨利·巴纳德等倡导公立学校的人曾拒绝私立学校教育,认为私立学校常常“根据学生家长的财富、学识等外在条件把学生分流到不同学校”,并施以不平等的教育,进而从根本上给人们划分了阶层。但美国历史的发展结果是:接受国家资助和管理的公立教育体系运转不良,只为那些别无去处的寒门子弟提供最基本的教育,而中上阶层的家长们则想尽办法让孩子去上教育质量更好的私立学校。这看上去是自由、多样的,但从整体上看则缺乏系统性,教育仿佛成了一个“为不同消费群体提供差异化服务”的消费品。

这种情况和英国颇有几分相似。英国长期以来对教育发展的态度是出了名的自由放任,到1944年终于推动《教育法案》的立法和后续改革,这确保了英国中等教育能向任何人免费开放,从而使一代人从中获益。这一改革的核心是一个基于精英选拔制的中学体系,各阶层的优秀人才得到集中培养。然而,1964年工党新领袖哈罗德·威尔逊连任后,修订了这一法案,鼓励“全面”开展中等教育,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却使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因为公立学校的教育水平已经没什么差别了。其结果,正如历史学家托尼·朱特所说的,到1970年代中期,“任何有能力的父母都想花钱让孩子脱离这一体系”。在这种社会选择之下,富人们都想着去买到一种穷人无法买到的教育,好的私立学校和教育消费蓬勃发展,而穷人们则被这一市场机制挡在门外。

这还不仅仅是谁能“花钱买到更好教育”的问题,真正的差异在于教育方式上。这就是美国社会学家安妮特·拉鲁在《不平等的童年》一书中的核心观点: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对孩子投入的时间精力不同、日常对待孩子的言传身教不同,最终将影响到孩子未来能否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这意味着,那些孩子的成功,不仅取决于父母给他们的先天积累、他们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还包括父母对他们施加的后天影响。

这听起来似乎是个很平常的道理,但社会学研究最有价值的地方,并不在于所揭示的“道理”有多么惊人,而在于深入分析发掘其背后的机制、逻辑和细节。对此,拉鲁的方法是那种典型的“对照组”式的,她把自己观察的家庭分成两组,一组是白领中产阶级的家庭,另一组则是蓝领低收入家庭。她发现,这两类家庭的教育方式有着显著不同:白领家庭是一种“协作培养”模式,家长参与其中,让孩子从小养成严格规律的生活,在各个细节层面引导培养他们的能力,家庭生活完全围绕孩子的生活展开;而在蓝领家庭里,经济上的困窘使家长们把主要的生活精力都放在挣钱养家糊口上,无暇顾及怎样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观点和思想,也不认为孩子和成年人是对等的,相反,他们倾向于明确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而不是说服他们去做事情,这是一种所谓“成就自然成长”的模式。

如果说蓝领家庭倾向于“把孩子当孩子”,认为他们与成年人之间是界限分明的,直到他们长大之后才能和成年人平起平坐;那么中产家庭则是“不把孩子当孩子”,将他们看作是需要加以特殊对待的一个群体,但尊重他们像“小大人”一样的权利,鼓励他们作为独特个体的重要性,这样他们从小就具有说理和协商的技能,可以果断自信地在社会上扮演成功者的角色。在她看来,这种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方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许就会造成社会阶层的固化,最终实现了不平等的再生产:白领的孩子将更适合成为白领,蓝领的孩子也从小为接替父母做好了准备。
没有玩伴的童年

这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两种有鲜明反差的家庭教育模式同时在社会上并存,令人不安地造成了阶层的代际继承——通俗地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不仅如此,这还通过教育把不平等的再生产给合理化、合法化了。

在彼此都用同样的方式育儿的年代,这原本不是个问题。传统上中国父母几乎全都是“成就自然成长”模式的。因此,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那个年代的父母真是非常轻松。他们基本上只管孩子穿衣吃饭,也不用每天接送,我四五岁就自己走路去幼儿园。至于学业,虽然我父母都是老三届初中生,已经算得重视教育了,但除了学龄前教我认字算术,他们几乎从未辅导过我功课,高中后我妈更明确说:“你的书我和你爸都已经看不懂了,以后都靠你自觉了”。这不是个别现象,那时我一些同学的家长甚至连孩子是否期中考试都不知道,对学业的关注也就可想而知了。与现在截然不同的是:我们当时的课余时间都是自己自由支配的,家长也并不知道安排孩子做什么——当时也没现在这样名目繁多的课程或活动,我没参加过一天补习班或任何这类兴趣课程,最多是同学间自发组织的互助式兴趣小组。那时的家长自然也望子成龙,但他们好像仅限于抱有这种期望,并没有明确周密的规划每天去做什么来让孩子成龙。有时和朋友聊起,都有人开玩笑说:“真想穿越回那个年代去做父母。”

回去自然是不可能的。如今时代早已不同,当年的做法也不见得适用于现在——恐怕绝大多数家长的第一反应都会觉得,这样的“放养”绝对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看看如今公共讨论中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所弥漫的焦虑情绪,不难想见,如今城市中产阶层的年轻父母,几乎一边倒地倾向于“协作培养”模式。甚至不论他们喜欢与否,因为学校老师也会要求家长必须花精力去指导孩子的学习,注意按规划好的方案系统性地共同深入参与其中,以至于出现“爸妈重新和孩子学奥数”的情景。我周围不少朋友因为工作繁忙,被老师认为不够积极配合而受到申斥。

很多家长其实和孩子一样苦不堪言,因为协作培养很花时间——特别多的时间。社会学家西奥多·卡普罗发现,在1924年,只有60%的美国父亲每天花超过1小时的时间陪伴孩子,而如今,这一比例已高达83%。在中国,这一比例或许更高得多——绝大部分家长恐怕每天比自己父母当年多花数倍的时间来辅导孩子的学业。不久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显示,37.1%的受访家长每天都会陪孩子写作业,44.2%的受访家长平均一次陪伴时间在30分钟~1小时。84.0%的受访家长会因陪孩子写作业而头疼,63.0%的受访家长认为陪孩子写作业应以监督为主,必要时进行辅导。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现在国内城市的幼小教育模式已在不知不觉中追随了美国中产阶级的模式,但中国式的“协作培养”和美国毕竟还不大一样。同样是家长系统深入参与到孩子教育中,同样是“发展”孩子的能力,但美国中产家长对能力的培养并不单单偏重智力层面,也没有受到学校方面那么强大的压力,他们更多是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有规律有系统地塑造着孩子的生活体验,例如带他们到处去参加各种有组织的活动,或指导他们进行条理分明的活动,过一种严格时间控制的生活。此外,这种美式协作培养还非常注重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长在教育中更多使用讲道理的方式,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以相对平等的身份和成年人对话,甚至被鼓励对成年人提出质疑,用拉鲁的话说,“他们常常用提问的方式来回答问题,并且只要有可能,就会领着孩子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出指令”。由此也使得他们的孩子更具自信,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往往也更融洽而矛盾对抗更少。最后,无论他们为孩子付出多少,也不至于像中国家长那样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更不会去否定孩子的能力,跟人吐槽说孩子“怎么那么笨,都怀疑是不是我们亲生的”这种话。

在中国更常见的景象是:父母深度卷入到孩子的教育中,但这里的“教育”往往仅指智力教育,而且阶层性也不像美国那么明显,因为无论私立还是公立学校的老师对家长几乎提出同样的要求——全部检查孩子的作业,辅导孩子纠错,有时夫妻俩不得不分工负责孩子各科目的功课。为了应对这些任务,我一位朋友甚至下载了一堆APP,自己不会就上网查,然后再讲给孩子听,有时自己都一知半解也不懂装懂了。最糟的结果是:由于父母辅导、检查了孩子所有作业,老师往往无法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因为家长都事先批改过了,交上去的通常都是对的。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父母的“协作培养”往往由不得自己选择,培养重点仅偏重功课,而教育方式也未必有耐心去引导孩子自行解决问题,更别提鼓励他们质问成年人,开展平等对话了。但至少在一个地方是毫无疑问相同的:孩子的日程密集地安排了各种课内外活动,以至于连和家人的互动机会都减少了,更不用说和其他亲戚们之间的交往了。用社会学的语言来说,孩子的日常生活和闲暇时光都被制度化了。由于城市孩子普遍过着这样的生活,以至于他们中的很多人过的是“没有玩伴的童年”:我们那时还有很多放学后的闲暇时光,可以和小伙伴们无拘无束地游戏,但现在的孩子“档期”都太满,就算要凑在一起玩都需要家长们帮忙约定好时段之后才能进行。家长们都过深地卷入了孩子的活动,那不再被认为是“孩子们之间玩的事,家长不用管”,而是牵扯了父母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和更早的一辈人相比,如今为人父母更感心力交瘁:没有多少传统的教育方法可以依凭,年轻的家长们既不想让孩子像自己当年那样经受痛苦的旧式教育方式,与此同时在望子成龙、主动介入孩子的教育方面却又比上一辈做得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是一直在孩子头顶上盘旋的“直升飞机父母”。有些父母的焦虑感已到了失控的地步,甚至竟有小学生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时焦躁得心梗住院。更让人心里不堪重负的是,人们既感到在精力有巨大投入,同时又怀有对孩子矛盾的双重愧疚——既愧疚于自己可能不够关切,又愧疚于这样的关切使孩子丧失了一个能尽兴去玩的快乐童年。就像我一个朋友说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明理而宽容的家长,但“实在是太难了”,每次控制不住自己对孩子发飙,而这“其实首先就否定了自己是好妈妈,这个打击简直是巨大的”。这到最后造成了一种困境:孩子不自由,家长也没了自由。

在把中国社会的状况与美国进行对比时,可以看出许多明显的差异。中国城市中产夫妇虽然也深深参与孩子的教育,但却并不完全符合美国式“协作培养”模式;至于那种“成就自然成长”模式,在中国更多地被视为一种过去的传统教育方法,又或者体现为地理空间上的城乡差异,这恐怕得归结为中国城市各阶层之间比美国更平等,而社会差异更多体现在城乡差别或沿海/内地差异这样的空间结构上。确切地说,我所接触的中国父母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光,让他们“快乐成长”,但即便如此,他们很少会真的放任孩子们去玩,也并不觉得孩子们的业余活动是无足轻重的。对此的一个明证是:现在的城市学龄儿童在寒暑假和周末假日里几乎没有不上课的。不久前有新闻报道,浙江海宁一所小学三年级某班想在星期天组织一次秋游,让孩子们放松下,结果,全班40多个孩子只有4个能参加,剩下的都说要上兴趣班。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平等的童年》一书中所描述的美国社会现象中,不同家庭的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基本是重合的——直白地说,就是有钱人家的家长刚好也更有文化。但在中国却未必如此,有时候,家境不错的孩子,但父母却文化程度不高或忙于工作,结果对孩子的教育完全放任不管;而一些寒门子弟,父母倒很有心力去深入培养他们成才。如果这样说来,她所说的那种典型美国中产家庭的“协作培养”模式,在中国还只是一种被逐渐接受的新理念,不过已经在教育观念的市场上取得了越来越明显的优势。

当然,一个社会上的教育模式不会只有两种,拉鲁在《不平等的童年》中只是归纳成了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她在书中并没有去评价哪一种模式更好,虽然她讲到家长协作培养的孩子更有自信、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也被培养得更有条理,但也指出他们无法像穷人家的孩子那样自主掌控自己的时光,时常空下来就感到“无聊”。这其实是生活过度制度化才会造成的结果,就像加班太久了,空下来却又不知道干什么,但一个习惯了自由支配自己时光的农民或游牧人,却不会有这种“无聊”感。也就是说,父母的关注,对孩子而言可能既是好事也是坏事,有时过多的关照与约束,甚至比放任和漠视更糟。她的重点也不是去判定哪一种教育方式更好,而是把这种教育方式看作是家长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资本的综合体现,并忧虑这会以一种无形的、但又是强有力的方式冲击着孩子的人生经历,过早地限定了他们未来的成败。

这一点也还是有进一步讨论余地的。因为她这其实是假定了孩子从小的家庭环境对他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们显然可以举出无数反例来——比如乔布斯的养父母就都文化程度不高,对他差不多是放养的,但这并未阻止他成才。“协作培养模式”虽然也强调了父母先天的社会资本积累对孩子的影响,但无疑更偏重后天,这潜在地也贬低了天赋在一个人成才过程中的重要性。她在这里只讨论了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但显然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学校教育至少是同样重要的,有时甚至一个好老师就能影响学生一生。因此,只要教育体系在招生时没有按阶层分配,那么仍然能在相当程度上保障公平性。此外,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少年时养成的品质也可能比智力层面的更为重要,而某些品质在自由放任之下恐怕可以发展得更好。乍看上去,“协作培养模式”下成长的孩子能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但至少在中国,这一模式过强的关注也可能对孩子带来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过早榨干潜力、缺乏自由发展自学能力和孩子对学习的焦虑感乃至厌学情绪。但不可否认,从整体相关性来说,她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洞察,认为不同的家教可以让人走上不同人生道路,只不过不一定每个个体都是如此。

回到中国的语境下,对我们来说,最具启发意义的一点恐怕在于:在一个价值日渐多元化、因而阶层和群体不断分化的社会中,教育体系如何确保基本的公平性,从而为每个人提供开放而均等的机会。美国的状况也表明,教育过度市场化会有损于这种公平性,法国、德国等欧洲公立教育体系更能提供基本的良好公立教育。但最重要的还在于,如果能消除职业歧视,既不让赢家通吃,也不让输家落下,不同群体都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那么家长们也就无须那么恐惧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了吧。

已由2017-11-14“喜马拉雅FM”电台发布(现略有改动,也略去了参考书目等内容),可在此试听:http://www.ximalaya.com/69149360/sound/58193348/

不平等的起跑线,不平等的童年,不平等的一生

安妮特的研究是针对美国人,9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家庭。

在书中,她发现,middle class的家庭对子女主要采用concerted cultivation的,而work class和poor family对子女主要采用accomplishment of natural growth的方式,然后结论说,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我非常明白安妮特对于自己否定accomplishment of natural growth的冲动的压抑,并努力将concerted cultivation这种抚养方式对accomplishemnt of natural growth压倒性胜利进行平衡的绝望的努力。(否则在感情上她将难以面对那些作为她研究对象的穷人朋友们。)

看一下她自己的总结:

concerted cultivation

好处:
与公共机构(比如学校)标准一致(in sync with standards of institutions)
更好的体育技能(better athletic skills than their parents had at their age)
能够与公共机构(比如医院)中的成年人进行自己想要的互动(customizing interatcions with adults in institutions)
发展出工作相关技能(developing work-related skills)
期待公共机构去满足自己的需求(expecting institutions to accomadate their individual needs)
丰富的活动经历(experiencing a range of activities)
语言能力发展(language development)
学得具有竞争性(learning to be competitive)
音乐专长(musical expertise)
确保孩子在公共机构中获益(securing benefits for their children in institutions that they would not otherwise receive后半句是说只有父母的这种参与方式才能使孩子获益,否则孩子就不会得到这种好处)
有自己很特别的感觉(sense of themselves as special即良好的自我价值感)
表演老练(skilled at performing)

坏处:
挑战父母权威
与学校竞争
兄弟姐妹之间会冲突
晚餐受打扰
劳累
高度紧张的生活节奏
缺少自由玩耍
缺少对事件的激动性(lack of excitement for events)
日程过满
儿童角色困惑
对父母无礼
遇到问题兄弟姐妹必须一起参与解决

可见,concerted cultivation下,生活中的重大方面都得到了保证。

比如,sense of specialness给个人带来良好的自尊,(与以下相关1. 父母无条件的爱,不是口头或行动上威胁孩子要乖听话不找麻烦否则就不要孩子;2. 被倾听,被尊重意见和想法,被赞赏成就,被接纳失败。)富裕家庭的孩子,像Tyrec,在球场上失败的时候,被父亲支持和鼓励,在未来的生活中面对挫败能够更加坦然面对;而像Alexander,则被允许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与父母的辩论中被承认正确性,也使得他能够有更多的自信。

与此同时,work class和受救助家庭的孩子,多数接受的是父母直接发出的命令directives,父母并不和孩子进行reason,也几乎不询问和去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他们也会对孩子进行爱抚和口头示爱,比如抚摸孩子的头,拥抱孩子,说我爱你,但他们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或者闯祸的时候,表现出的就是愤怒不满,甚至要对孩子进行棍棒惩罚。他们要求孩子对authority,比如其他成年人,表现出礼貌和尊重,并且自身也多半屈服于权威和professionals(比如医生、老师),导致孩子在对权威或其他成年人面前只会屈服,而不会互动和争取权益。

看看不同自尊的后果吧:
High(高自尊):
. 坚信某些价值观和原则,即使遇到反对时也能坚持这些价值观和原则,并且能够根据新的证据灵活地进行修正自己的价值观和原则。
. 能够根据自己认为的最佳选择做事,相信自己的判断,并且即使其他人不喜欢,也不会感觉内疚。
. 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情不会过度忧虑,也将来要发生的事情也是如此。高自尊的人从过去学习,对将来做计划,然后主要生活在当下。
. 完全相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在失败和遇到困难之后也丝毫不会停下来踌躇。有需要的时候,毫不迟疑地向别人求助。
. 认为自己有跟别人一样的尊严,而不是感到低级或优越,同时能接受和他人在才能、名望和财富上的区别。
. 知道自己对于其他人来说在那些面是有趣的和有价值的,至少对于那些和自己有关系的人。
. 拒绝被操纵,在认为是合适和方便的情况下才跟人合作。
. 承认和接受不同的内心感受和驱力,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仅在他们想的时候向其他人揭示自己的内心。
. 能够享受多种多样的活动。
. 对其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敏感;尊重广泛接受的习俗和社规,并且认为自己无权或不想把自己的发达建立在他人的损失之上。
. 能够集中工作于寻求解决方案,并且在发生冲突时能够既不贬低自己也不贬低他人。

中产阶级的家庭虽然concerted cultivation是一种良好的方式,但由于执行人——即父母——本身素质的差异(比如人格品质),依然可能会教导出自尊有问题的孩子;自然,work class和受救济家庭的父母,性格好的话,也能养育出性格好的孩子,比如高自尊。

假如一个孩子幼时展现出过人的天赋,但是却在表现好的时候被父母表扬,表现差的时候不被父母接受而是被否定,那么他很可能发展出一种defensive的高自尊。
这种防御性自尊的表现是,对自己的良好价值感需要别人的认可。一旦别人对自己的价值进行怀疑和批评,即刻崩溃。

低自尊:
对自己很多的批评和不满。
对批评超级敏感,而且憎恨,感到受到了攻击。
优柔寡断,对出错过度地害怕。
过度地想取悦别人,不愿意让任何对自己有期待的人失望。
完美主义,当不能达到完美时感到沮丧。
神经质的内疚感,耿耿于怀或夸大过去的犯的错误。
经常处于无因的敌对情绪或防御和易激惹心理。
悲观主义,觉得未来无望。
妒忌、不满、和憎恶。
把暂时的挫败看成是永恒不变的逆境。

石述思说中国——中国各阶层的矛盾分析

内容简介

《石述思说中国:中国各阶层矛盾分析》主要围绕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论述,分为政策之思,价值之辩,富贫之觞,教育之考,文化之思,时事随笔等几部分,分别从国家政策、价值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文化现象、热门话题等方面揭示当下中国各阶层的矛盾。《石述思说中国:中国各阶 层矛盾分析》语言犀利而不激进,思想深刻而不哗众取宠,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是一本能真正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良心之作。

目录

第一编 价值之辩
成功学为什么能大行其道•003
《山楂树之恋》为什么能风靡全国•006
“老人与狗不得入内”是谁的悲哀•009
相信善良•012
跪的是公仆,还是权势•015
法式人权PK中式勤劳•018
一个“60后”的18岁•021
我们为什么扶不起一个跌倒的老人•024
功利“国考”•027
官员高调退贿的背后•030
一个亿万富豪的顺风车•033
“二”时代的集体焦虑和彷徨•035
嫁人就嫁公务员•037
谁是中国最幸福的人•040
师德的斤两•043
红绿灯之“危”•046
贪污50万就判死刑的荒诞•049
第二编 贫富之殇
谁让穷人“死不起”•053
仇富与均贫富•056
中国穷人改变命运的10个准则•059
“穷二代”也坑爹•062
为农民工构筑起真正的安全网•065
股份制婚姻的年代•068
当中国穷人遇到美国穷人•071
留守儿童的情感危机•074
走钢丝的中国富豪•077
“贫二代”的标准•080
寒门改变命运的12条军规•083
寒门子弟在高考录取生中的比例正在减小•086
你是中产阶层吗•089
您的存款够5000元人民币吗•092
富豪们为什么都爱扎堆北京•095
新生代农民工的未来在何方•097
第三编 教育之考
谁让你大学毕业后一无所有•103
如何治疗中国高校之顽疾•106
“80后”的10个关键抉择•108
iPhone潮背后的教育大溃败•110
孩子的想象力哪儿去了•112
被应试教育扼杀的天才•115
教育异化的警醒与反思•118
收费从幼儿园宰起•121
国外“野鸡”大学何以横行中国•124
留守儿童没有儿童节•127
高端人才为何大流失•130
比尔•盖茨的父母怎样教育孩子•133
30年全国各省高考状元因何“全军覆没”•136
北大女硕士油漆工的悲哀•138
不能让留守儿童输在起跑线上•141
第四编 文化之论
不许说“OK”,说“妥了”•147
“代客扫墓”尽的哪门子“孝”•150
该不该年年和韩国争夺端午归属•152
“累死冯小刚”是一种商业模式•155
中国明星片酬过高害苦了谁•158
《著作权法》草案将小偷变强盗•161
大话“后宫”•164
旭日阳刚注定脱离底层•167
为什么必须声援方舟子•169
谁是“80后”梦想代言人•172
灭“4”运动•175
中国该不该举办世界杯•177
春节靠什么抓住了13亿人的心•179
今天谁还读鲁迅•182
谁能击败金庸•184
什么是伟大的电视节目•186
纯粹的经济媒体在何方•188
新一代愤青的荆棘路•191
情书四种•193
第五编 政策之思
乔布斯之死与医疗管理体制•201
保障房保障了谁•204
真实的谎言:中国空气质量优良•207
食品、空气安全标准该谁说了算•210
校车与公车•213
“听证专业户”到底侮辱了谁•216
厚道而弱智的北京购车摇号政策•219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吃得放心•222
城管到底该怎么“管”•225
交警为何会沦为弱势群体•228
精神病面前人人平等•230
小议“醉驾”与“闯红灯”•233
一个基层好官的走红苦旅•235
我们无奈成为“透明人”•240
想发财须每天看《新闻联播》•243
谁在“代表”我•249
社保公平为何举步维艰•252
特权医疗何时了•255
第六编 时事随笔
谁在喝假拉菲•261
一座可以不让潘洁过劳死的城市•264
影响2012中国进程的十大热词•267
为什么多数劳动者拿不到高温补贴•272
该禁止穿睡衣上街吗•275
说说三种非送不可的红包•277
谁在将我们的手机号告诉陌生人•280
为什么成功女性多是“剩女一号”•283
中国人必须尽早买房的8个理由•286
谁没有灰色收入•289
请放过黄金周吧•292
比公务员还好的工作•294
下辈子投胎当外宾•297
靠什么守住底线•301
两会上的归真堂博弈•304
中国式性别歧视•307
茅台与公款吃喝•309
中国制造最大的敌人是谁•312
铁道部的失误•315
谣言和辟谣都如此神奇•318
“围剿”三亚•321
苹果和乔丹都救不了中国公司•324
最该学习雷锋的人•327

石述思说中国2:一个国家的伤痛与希望——中国各阶层财富报告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经济存在的风险
一、中国经济下滑有多严重
通胀到底有多严重 / 003
通胀的成因及危害 / 006
为什么老百姓集体变穷 / 010
人民币升值会坑苦穷人 / 013
可怕的家庭资产泡沫 / 016
谁在闹“钱荒” / 019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 022
二、中国制造的内忧与外患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和前景 / 026
腹背受敌的中国制造 / 031
外资“唱空中国”论? / 035
华为、中兴的麻烦 / 039
奥巴马连任使中国实体雪上加霜 / 042
中国崛起,任重道远 / 046
第二章 国家如何确保经济软着陆
一、营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政府与市场的新博弈——破除垄断 / 053
国进民退,警钟长鸣 / 057
谁将企业家逼上绝路 / 060
民族品牌需要政府支持 / 063
当亿万富豪像拆迁户那样悲壮自焚 / 066
皈依法治的金融体制改革——吴英案 / 069
缩小贫富差距,拯救中产阶级 / 073
政府主导收入分配改革注定难产 / 077
公平的民生政策——从分清懒汉开始 / 080
中国式幸福的头号敌人——户籍歧视 / 083
二、完善法治建设,净化领导干部
永远理不清的三公消费 / 086
特权不止,特供不死 / 089
中国何以终结特权医疗 / 092
杜绝官商勾结、权力寻租 / 095
官员为何敬畏朱镕基 / 098
反腐该动真格的了 / 102
下岗职工的保障在哪里 / 105
别拿临时工当遮羞布 / 108
年关讨薪潮——农民工权益 / 112
最热门的国考——公务员考试 / 115
是社会逼太紧,还是政府管太松? / 118
全民涨工资是南柯一梦 / 121
第三章 民营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一、投奔外资,还是委身央企?
中国奶与茶冰火两重天 / 127
三一、中联能结束死掐吗 / 130
企业恶性竞争何时了——农夫山泉危机 / 133
拉面有鬼,却无钟馗 / 137
海底捞毁掉了公众什么 / 139
李彦宏和马云的麻烦 / 142
马云身退的焦虑和危机 / 146
“褚橙”热销背后的改革焦虑 / 149
二、企业家如何为富
比民企讲政治更迫切的是什么? / 152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富豪 / 156
陈光标为什么难得 / 158
袁隆平为什么不炫富 / 161
巴菲特与盖茨的劝捐之行 / 164
第四章 个人投资理财需谨慎
一、房产是支撑经济的救命稻草
为什么房价不会下跌 / 169
现在该不该买房 / 171
房价调控背后的隐情 / 174
一线城市房价走势 / 177
房价下跌必带来股市大涨? / 180
二、中国百姓的投资误区
洗劫国民财富的两大“杀手” / 183
姚明变穷折射百姓投资无门 / 186
艺术品收藏是个惊天陷阱 / 190
抢黄金的中国绝望大妈 / 193
不要轻易拿投资人的钱 / 196
一位大款移民海外的理由 / 199
第五章 眼球经济——文化创意产业
一、休闲旅游、文化产业的大趋势
休闲旅游的喜与忧 / 205
凤凰收费不如鸡 / 208
创意文化产业的崛起 / 211
旅游休闲与文化创意的融合 / 216
中国创意文化的瓶颈 / 219
天价明星逼死影视老板 / 222
二、企业生存之源——创意与策划
乔布斯的忠告——向常识宣战 / 225
寻找创意的源泉 / 228
策划是创意价值最大化的工具 / 231
蓝海战略——太阳马戏团 / 236
求贤若渴——盛大的“18基金” / 242
后记 / 246

穷忙—— The Working Poor: Invisible in America

内容简介

在美国,穷是一种原罪。

为什么人们越穷越忙,越忙越穷?

教育、医疗和住房,就业、税收和福利,乃至性别、地域和文化。

穷,永远都是一个“系统”问题。

普利策奖得主,聚焦美国“穷忙族”,看见“看不见的美国”。

这是被人们遗忘了的美国。

洗车工无车可开,银行职员的户头只有2.02美元,医学教科书女编辑十年的收入,也赶不上一个牙医。

这本书讲述的就是他们其中一些人的故事:他们的家人,他们梦想,他们的失败。而比他们更失败的,是他们的国家。尽管美国的富裕程度前所未有,尽管美国宣扬“劳动致富”的信条,低收入人群的问题却令这一切饱受质疑。

对于书中写到的大部分人来说,愤怒是一种奢侈。他们苦苦挣扎,筋疲力尽,找不到出路。他们的工资没有改善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脱离贫困,相反,他们为生活所累。人们常常用“穷忙族”来形容他们,而这个词本身就是个矛盾。

在美国,辛勤工作的人不应该是穷人。

美国的经济起起落落,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贫困人口的生活除了更显艰辛之外,基本没有改变。最富有的和最贫穷的家庭之间的资产净值差异加大,形成两级分化的局面。富人学区与其他学区的资源差距进一步扩大。因哮喘缺课的孩子更多了,享受不到医疗保险的人更多了,忍饥挨饿的人更多了,遭受牢狱之灾的人更多了,做底层工作的非法移民更多了。

美国人普遍不了解贫困的成因,因此也不清楚该如何解决贫困问题。他们信仰美国梦,认为即使是出身最贫寒的人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这也让人们找到了责备穷人的借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工资低是工人本身的错,因为工资低不过就是说明他的劳动价值低。在美国的大环境中,贫穷总是带有原罪的气息。

的确,在一个富有的国家当一个穷人,要比在一个贫困的国度当一个穷人,难熬得多。

目录

作者说明
序言
引言
贫困边缘
第一章
财富与财富的另一面
第二章
徒劳无功的工作
第三章
引进第三世界
第四章
可耻的丰收
第五章
令人却步的工作场所
第六章
父辈的罪孽
第七章
亲情
第八章
灵与肉
第九章
梦想
第十章
劳有所得
第十一章
能力与决心
结语

有时越努力越穷,但是仍然要心怀希望—Leo鉴书173

不久前,朋友推荐了一个书单,认真看了里面惟一我能读得动的就是这本《穷忙》。入手之后,仍然看了一个月的时间,看的时候每次都要单找大段空白时间,集中精力读,读完之后每次心情都很差。书反映了美国的另一面,一些虽然努力但是仍然不太可能出头的人。故事写的很好,在此分享几点我的个人体会。

信用卡是陷阱,尤其是对穷人。信用卡就是银行把钱先借你花,然后下个月还,还不上可以分期——当然是有费用的,再还不上就要收很贵的手续费。这在各国都一样,但是在美国因为有征信体系,所以越是还不上信用卡的人,信用等级越低,银行向他们收的利息也就越高。穷人多半会透支信用卡,由此也造成自己越来越困难。如果还不起还是要尽量限制消费。

机制有问题的话,越努力可能越穷。美国的福利机制挺好,给一些无法满足自己生活的人发各种救济(有时以福利券的形式),但问题是有条件的——没工作,或者收入过低。当被救助者找到一份工作,他们的救济就会相应减少。看起来正常吧,麻烦的是减少那部分往往会比赚的还多,从而让工作成为一种惩罚。呃……

教育仍然是改变命运的手段。书里有一章专门讲梦想的,在穷街区接受教育的孩子多半难逃像父母一样赤贫的命运。因为钱少请不起好老师,教学质量也不怎么样,教学质量不好学生的学习成绩就难以进入大学。但是,提升教育仍然是改变命运最有效的手段之后,未必是为了进大学,可以更好地活着——可以自己算税单,可以少受骗,少受欺负(有时是机制造成的)。学习改变命运。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和努力,很多时候过程本身就是努力的回报。书里讲到亲情,有朋友、有爱人,多少就会有希望。不放弃希望的时候,我们也许还有求。这有点儿类似信教,信仰坚定的信徒是内心幸福的。再有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努力,努力本身就是没有放弃自我的标志。请记住,很多时候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回报。

我很少因为看书作噩梦的,2015年4月3日晚上居然做了个梦“我因为很奇怪的原因失去了生活来源,还有家要养。自问我是很努力的,怎么会这样?”凌晨2点一下子就醒了,想想是因为怕自己落类似书里几个案例的生活。

看来我还是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即使失去一切,也不要失去希望。

我在底层的生活——当专栏作家化身女服务生 Nickel and Dimed : Undercover in Low-wage USA

lowwage20180710.jpg

内容简介

一部读来辛酸又有趣的“卧底”纪实作品

一部探讨“穷忙族”生存困境的经典著作

“越贫穷越工作”的口号 VS “越工作越贫穷”的现实

努力工作就能改善生活,是否已经沦为一句谎言?

这不仅是美国底层民众的故事 也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实

盘踞亚马逊畅销书榜长达12年 全球已有英、法、日等14个语言版本

[ 内容简介 ]

失业必然导致贫穷,努力工作就一定能改善生活吗?在美国,数百万的底层劳工终日工作,却只能赚得每小时6—7美元的最低时薪,他们要如何生存,又是否能够走向成功?

为了寻找底层贫穷的真相,作者隐藏自己的身份与地位,潜入美国的底层社会,去体验底薪阶层是如何挣扎求生的。她为此制定了严苛的执行标准,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力求贴近低薪阶层的生存实态。在化身底层劳工的这段期间,作者流转于不同城市、不同行业,先后当过服务员、旅馆服务员、清洁女工、看护之家助手以及沃尔玛的售货员,也遇到了许多拥有不同背景、个性迥异的上司与同事。作者将自己在基本生活线上挣扎的经历描述得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又出乎意料地幽默,展现了底层劳工在薪资、住房、医疗、雇佣关系等各方面的生存实态。

[ 推荐 ]

难能可贵的是,艾伦瑞克既揭示出“社会事实”,又写得好看,或许,在研究者看来是学术著作,而在普通读者看来是有趣的故事。无论如何,她让我们明白,社会成员之间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郭于华,清华大学教授

芭芭拉·艾伦瑞克以亲身的经历与第一手的丰富素材,揭露了美国严重的阶级分化,底层老百姓为了生计和一瓦栖身,游走于商业资本和地产资本之间,为生存和尊严,每一天都进行着充满苦与乐的抗争。

——潘毅 ,《中国女工》作者

通过艾伦瑞克的作品,让我们愈加理解了“贫困”的含义。所谓“贫困”,不仅仅指物质,更重要的在于精神,创造出大量“精神贫困”的社会,是一个衰弱的社会。不管军力有多么强大,不管GDP有多么高,因为在这样的社会中,将无法“再生产”有人性、有尊严的人,也将不会“可持续发展”。

——廉思,“蚁族”研究第一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作者简介 · · · · · ·

芭芭拉·艾伦瑞克(Barbara Ehrenreich),美国畅销书作家。1941年生,洛克菲勒大学细胞生物学博士,女性主义者、民主社会主义者和政治活动家。曾任《时代杂志》专栏作家,作品常出现在《哈泼》《国家》《新共和》等重要刊物中。她出身底层,父亲是矿工,前夫是卡车司机,因此特别关注美国底层社会的生活。至今已出版21本著作,代表作有《纽约时报》畅销榜作品《M型社会白领的新试炼》(Bait and Switch: The [Futile] Pursuit of the American Dream,2005)、《失控的正向思考》(Bright-Sided: How the Relentless Promotion of Positive Thinking Has Undermined America,2008)等。

林家瑄,1973年生于台湾新竹,台湾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硕士,曾任艺术行政、期刊编辑,并从事翻译。译作包括《两位严肃的女人》《少年罗比的秘境之旅》等。

目录 · · · · · ·
前 言
致 谢
序 章 准备开工
第一章 在佛罗里达州当服务员
第二章 在缅因州擦擦抹抹
第三章 在明尼苏达州卖东西
第四章 成果评估
出版后记

罗辑思维:夹缝中的80后 07

这一期罗辑思维我们聊一聊80后的处境问题。先从我一个多年之前的一个切身体验入手。那个时候我还在当记者,有一次采访结束。大队人马收拾行李。从一个小城市的机场准备回北京。那个机场估计平时旅客也不多。所以机场只开了一个安检口。所以导致当时的那个队伍排的老长。

机场方面一看也不是事儿啊。所以工作人员就又开了一个安检口。然后有一个女孩出来招呼大家,说来来来,到这边来排队。

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的队伍当中,人的心态就变得特别有意思了。排在队尾的人二话不说,一个箭步冲上去递了行李冲到前面排在第一位,快排到的人原来这个队伍里的。他们是不会动的,为什么?既得利益者嘛。快排到了嘛。

最倒霉的就是排在队伍中间的这一批人,他不是行为不敏捷,而是心态上发生了一刹那的犹豫。等他犹豫结束的时候,发现两边他都只能排在队尾。

其实这就是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的结构。三十年来中国发展非常快,大家都看得到。可是每个人的境况改善并不是平均改善的。他改善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是随着社会机会窗口的渐次打开,抓住那些机会窗口的人,境况会超乎寻常的发生改善。

比如就说八十年代早期,第一拨人可能劳改释放犯啊,返城知青啊。反正是找不着工作的人,被逼无奈去抓住了第一个机会,去当了个体户。要不了几年于是成了万元户,这就是抓住机会的人。

那么回到今天的话题,讲80后,80后多多少少就有点我刚才描述的,这个队伍中间人的状态。他掉进了社会发展的两代人夹缝当中。当然这也是一个对比吧。主要对比就是我们70后,就是我这一代人。当然我说这个话题的时候,我没有任何优越感。

因为对于70后来说,一个我认为啊,一个优秀的70后最重要的一个思维特征,就是一定要抓住80后和90后跟他们混在一起,向他们学习。因为时代在发展嘛。我们必须揪住青春的小尾巴,我们才能向前奔啊,对吧。所以我去谈80后的这种困境我是感同身受的。我没有任何的优越感,再次声明啊。

70后我们这一代人,虽然好像小的时候我们过的比80后穷啊,对吧,甚至吃的我印象非常小的时候,那个吃的穿的和80后其实是没法比的。为什么我还要说70后有优势呢?我觉得这个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呢就是说数字鸿沟。我们70后这一代人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我们正好赶上了互联网爆发的第一个时代。我还记得当年我去央视工作的时候,那个栏目组墙根儿那儿排了一排电脑,一排打字员小姑娘。因为那个栏目组那么多上百号记者,几乎没有会用电脑的,所以领导就不得不雇了一群打字员,给大家把手写稿变成计算机里的稿件。而我进到单位之后我自己就会用电脑。我直接写稿子就是用电脑。然后我会发电邮,我会从新浪上、搜狐上来直接获取信息。

仅此一个小小的区别,基本上在信息结构上,我就把比我年长的那些先辈,虽然在很多技法上他们比我先进,但是信息获取的渠道我比他们先进。所以要不了几年我们这一代人的优势,就显现出来。所以70后这一代人,我说的是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到工作单位之后,很快的就会被重用。

但是80后就没有这个机会,他们既不是第一波赶上数字鸿沟这一个岸边的人,他们也不是像90后那样是生下来,就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的。他们80后是什么啊?是数字时代的移民。我打听过身边很多的80后的朋友。基本上都是初中或者高中,才会拥有第一台电脑,他们写字原来也是拿作业本抄的,不会直接从iPad或者电脑上开始学习知识的。所以他又是数字时代的移民。所以他正好处于夹缝当中。

我们现在来看中国第一个传统的单位,你会发现当权的、大一点的官儿往往都是60后,中间一点的人是70后,而80 后就会变得特别尴尬。因为他们和70后相比从知识获取渠道上他们没有任何优势。但是从年龄、经验、人脉、技法的这种积淀来说,他较70后相比相差就比较大。所以对于80后来说,如果他们出人头地,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组织内等待70后退休,而那个时候80后已经快50了,所以这真是夹缝中悲催的一代。

还有另外一点就是70后这拨人啊,赶上了中国近十年来的财富大爆发。70后的人也很穷啊,我当年也很穷的一个人。比如说非常渴望拥有一个BP机。现在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BP机,就是寻呼机。

我还记得当时凑了一千块钱买了第一个寻呼机,别在腰上很神奇。我还记得那是个大冬天,满北京的大雪。我出去结果摔了一跤。自己摔晕过去了。我又胖嘛,对吧。醒来之后第一个反应不是腿折没折,而是呼机有没有坏。因为渴望那个东西渴望的太久了。

当时就想啊,我什么时候能够拥有自己的第一台手机啊,结果第二年就买了。有了手机之后又想什么时候我能有自己的车啊,没过几年又有啦。哎呀,有了车之后说,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房啊,那房太贵了。我记得大学毕业的时候,跟我一个同学跑到北京的一个郊区,叫回龙观的地方一起看房。

看房的时候看到那个价格是3000多啊,气得我们俩在售楼处门口跳脚大骂,这个房地产商太黑心了。北京的房价太不像话。跟现在的90后,骂北京三万、五万房价的心态是一模一样。

但是我们这一代人,毕竟赶上了那个财富大爆发的时候,只要自己省吃俭用一点,然后眼光稍微超前一点,然后蹦一蹦、够一够家里再支持一点,我们还是能够得着那个房价的边儿。

可是85、87年出生的这一批年轻人,父母也没有攒下很多的财产,这一点和90后也不一样。你让他们面对现在中国北上广深的那个房价,他掏出草稿本算,怎么算都算不出自己现在的收入,可以足够买一套房。所以这又是一个财富爆发的鸿沟。

80后这一代人从总体上,我们不说个案啊。从总体上来讲他就是一个中国机会的夹缝一代。夹缝一代迎来的就是一场很悲催的人生。所以面对悲催的人生,你一定要有非常的方法。否则就很难摆脱这种命运。

下面就该说说80后这一代应该怎么办了?还记得有一次我到一个大学去讲课,然后我就随机做了一个调查。我说都是大四啦。咱们班同学谁找着工作了。一堆人举手。我说都加入什么样组织啊。有考公务员,有进入大公司。

我说啊,你们这些找着工作的还真别看不起那些到现在还没找着工作的同学。没准十年二十年之后,你们混得不如那个找不着工作的人好。大家说你这是心理安慰,我说还真不是这样。为什么呢?

因为我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存活,往往以一个独立的手艺人的方式存活,比加入组织要好得多。这也是我想今天提出来的,供80后的朋友参考的第一个生存困境解决方案。

我自己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人啊。我其实现在也没有单位。我自己的口号是,我是什么?U盘化生存。U盘嘛,我总结了十六个字,就是: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其实你看苹果公司,他们的产品刚开始都不是主机啊。做主机的什么戴尔啊、联想啊,这些都是做主机的。可是苹果公司他斜刺里杀出来。你看他做的是什么?那种可以随时插拔的外设,外部设备。

比如说苹果公司刚开始的iPod,还有后面的iPad,刚开始其实都是外设。只不过随着整个计算机的生态系统发育成熟之后,这些外设自己可以独立成主体。这也是我们这个社会发展,今后很可能会出现的一种模型。就是这些自由插拔的外设,最后可能是最光辉的一些个体。

其中的原因何在?这跟我们的社会结构的变迁是相关的。因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和人的协作变得更加自由。那么衡量一个节点的价值的方式,这个时候就出现了非常重要的变化。请问在一个组织内部,无论你是在公务员组织、政府机关组织,还是在一个公司组织内部,衡量你的价值尺度是什么?就是领导啊。

一个人干得好不好,讨不讨领导喜欢这是关键。一年干下来关键就是领导那个评语,他的喜怒哀乐、他的个人的偏好,都对你的市场价值会产生最致命的影响。而一个个人的喜好,老天爷啊,这个东西不确定性就非常大啊,也许他就是看你不顺眼,那你这一辈子可能有几年就要被蹉跎掉。

可是作为一个手艺人,作为一个插件在市场当中,你面对的衡量你价值的整个环境就不一样。所以我说市场是一个最公道的价值评价体系。你可能从来没有做过生意,扛着一筐萝卜进了农贸市场,你就应该有这个自信。

只要你的定价对,你这个萝卜是一定可以卖得掉的。因为市场会给你一个公道的价格,因为市场是靠无数节点和你联系的,然后对你形成一种定价机制。

比如说我多年之前我家装修房子,我就认识一个小木匠。他刚到北京的时候,也是举目无亲啊。他只好投靠他们村长的儿子,在北京的一个包工队。那个村长的儿子就是他们的包工头。他只能加入这个组织,然后他挣多少钱,接多少活儿,加多少班,都由那个包工头说了算。这就是组织内的处境。

可是一旦到了大城市,一旦进入互联网社会,他的命运就在发生一点一滴的改变。比如说我就觉得这个小木匠的活儿做的真好,活干的也认真。我后来我的一些朋友啊、同学啊装修,我就把他推荐过去了。

推荐的方式非常简单,把他的呼机号、手机号、QQ号、微信号,跟朋友一介绍就可以啦。他作为一个节点,他就不是只跟这个组织的上线发生联系,评价衡量他的价值的标尺就不只是一把。

所以木匠他就可以以一个手艺人的方式,以一个插件的方式,以一个U盘化生存的方式,随时插拔到各种系统上。然后你可想而知,这个小木匠的价值衡量,就不是那么僵化。所以据我所知,我的这个木匠朋友,现在每个月的收入可以达到六千、八千,甚至最好的月份能达到一万块钱的收入。

其实现在到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你去看一看,真正的社会底层已经不是几十年前,我们社会偏见当中看到的那些人,什么扫地的啊,什么临时工啊,什么收破烂儿的。要知道在北京收破烂儿这个专业,他们也是一些U盘啊,他们也是一些自由职业者啊。月收入达到两万已经不是什么很稀奇的事情。

甚至经常跑到你们家敲门的,那个跑快递的小伙子,你不要看他工作非常累,实际上他的收入不低的。像顺丰这样的快递公司,甚至传出消息来,他们跑的最好的快递员,月收入也能达到一万到两万啊。

这个社会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我们已经发现活在社会底层的,往往是在那些5A级写字楼里面,每天上班打卡、中午吃盒饭的,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白领。为什么?因为评价他们价值的标尺只有一把,那就是他的长官他的上司,他的领导的眼光。而自由职业者评价他们的标尺,则有很多把。而借助互联网社会,这种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机理,他就可以获得更为公道的价格。

其实这样的一种机理在历史上上就有啊。比如说在《水浒传》里面,《水浒传》里面到最后我们都知道,宋江被招安之后嘛,活的最舒心而且都有比较好的下场,是什么人啊?不是宋江、李逵啊。这两个人最后是服毒自尽的啊。因为宋王朝不需要他们了啊,你是异类啊。

活的最好的是这么几个人,一个是大夫,一个是兽医,皇甫端。大夫就是那个所谓的神医安道全对吧,还有一个刻字将叫金大坚,还有一个会写字的叫萧让,还有一个会唱歌的叫乐和。这几个人你看他都是手艺人,这几个手艺人都分别投靠不同的部门呐,或者大官老爷那儿。

因为他有技能嘛,技能就有点像U盘。他没有特定的用处,他有一个独特的社会节点的价值。他插到哪儿都可以运作。所以,到最后《水浒传》里面,一百单八将活的最舒心的、结局最好的,是这么几个人。

这也是我的一种人生主张,就是在这个社会,你要学会用U盘化的方式,以一种手艺人的精神,来和这个社会进行协作。那样市场会给你一个公道的价格。其实我们再从更长的历史跨度去看。一个人在什么组织内真的那么重要吗?一个人留给历史的背影,往往真的不是组织内的身份。

比如说杜甫这个人,我们都知道是一个震古烁今的大诗人,所以提起杜甫他的第一个称号是什么?诗人杜甫,而不是什么工部员外郎对吧。所以历史上真正想明白的人,不会把组织内的身份看得那么重。

比如说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他死后他的墓碑上墓志铭上写着说,这是独立宣言的起草者,这是弗吉利亚大学的创始人,杰弗逊埋葬在此。他绝口没提他是所谓的美国第三任总统。

中国人有一个叫吴梅村的,也就是那个著名的《圆圆曲》的作者。他死后只留下一块墓碑,这块墓碑上写着诗人吴梅村。

我们留给历史的背影往往是一门手艺,而不是某个组织内的一级官衔。所以80后想要活得好,学会这种U盘化生存的思维方式很重要。如果我今天的讲述还不是那么完整的话,建议你去读一本书,大前研一的《专业主义》,那里面有更详尽的理论推导。

可能有的80后朋友说了,你这是出馊主意,我好不容易家里帮忙、朋友帮忙,我才找到一工作。你现在让我脱离组织,去跟你一起当U盘去跑江湖去,可能吗?我答应我爹妈还不答应呢。我也理解你们这种处境。但是如果你真的不能脱离组织,那不换生存方式你就得换思想

这个怎么换?就是玩穿越。当然不是说你去摸一下电门啊,然后穿越到清朝陪四阿哥去。我的意思是你要摆脱代际环境对你的影响。然后完成要么回到70后的状态,要么回到90后的状态。完成这样一种生存环境的穿越。

其实人类历史上有这种穿越能力的人是非常多的。几乎所有的杰出人士都是这样,最著名的就是齐白石老人,画画的那个大胡子那个。他老人家七十八岁的时候,完成了一件创举,生孩子。他的夫人叫宝珠。宝珠夫人生孩子。七十八岁,老头觉得这可能是人类的一个大创举了吧。

然后他给孩子取名叫良末,齐良末。那意思这是最后一个了。但是故事没有完,老人家在八十三那一年,又成功的让夫人怀孕。当然这个事情有点悲惨,因为宝珠夫人这一关没过了。因为难产而逝去了。

但是这边夫人刚死,老头又开始活动心眼,闹着要参加非诚勿扰,要结婚,要相亲。结果又有人就给他介绍了协和医院当时一个女护士长。跟她又在一起老人家又特别高兴,直到九十岁的时候,老人家还闹着要去结婚。

我记得看《新凤霞回忆录》的时候,新凤霞嘛,女演员很漂亮。然后去看望老人家,老人家看美女进门,那个神色那个眼神大放光彩。上一眼下一眼的看,搞的老人家的这个旁边的这个朋友、家里的孩子啊都看得很不过眼。说你别看了,说你看人家姑娘漂亮你就老这么看。

新凤霞跟她丈夫吴祖光一起去的。吴祖光还说,哎呀,没关系没关系,他当演员的嘛就是让人看的嘛。最后不得不大家让新凤霞拜了齐白石老人当干闺女,这个尴尬的场景才解决。

你看对于一个老年男子来说,这可能就不能称之为好色了,我还觉得这有一丁点可爱。这一种好色其实正是生命力勃发的一种象征。

当然穿越自己年龄,也不光体现在这方面的能力。比如说我们现在中国有位经济学家叫成思危。曾经当过我们中国的人大常委会的副委员长,国家级领导人。他有一个特点,就是终生好学不辍。他六十七岁那年居然干了一件事儿。他开始学西班牙语。第二年他就可以到南美洲国家,直接用西班牙语进行演讲。

据说他现在跟西班牙大使可以直接用西班牙语对话。这也是一种不服老的精神。当然这种故事我们没必要多讲。再讲就好像有点讲励志故事的意思。

我其实想讲的意思就是,人还是要把握住时代的大趋势。比如说刚才我讲的,可能自由人的自由联合要去当U盘。你说我工作单位好不容易找着,我不忍心放弃,那你就在组织内,你也可以以U盘化的方式生存啊。

要知道经济学家一直认为人的行业的发展,是大规模的行业间的协作,然后越分越细,行业越来越多。我们古时候只有三百六十行,但是现在肯定三万六千行都不止,所以任何组织内,其实都可以诞生手艺人、诞生专业主义者。

我就眼睁睁的看到我的身边的朋友有这样的。比如说他在工作单位当中,他发挥自己的优长,把PPT做得特别好,然后就专门研究这个事儿。然后就专门写书告诉大家怎么去把PPT写的好,他现在就可以辞职,就可以专门干一个教大家怎么去做一张优秀的PPT图片的这样的一个小工作室,他也活得很好。

所以当一个手艺人并不是说,你头一天递了辞职报告,第二天才可以去当一个手艺人。你完全可以切换自己的想法,你就权当自己已经是一个工作室啦。只不过现在你就有了一个最确定的大客户,就是你的老板或者你的直接的上司。你跟他之间结账的方式就是你的工资卡,你只要用这种手艺人的心态在组织内存活,你会发现你的生存处境马上就是另外一片天地。

为什么?因为你只需要对自己的价值成长负责。你可以不必去陪你的老板去洗桑拿,你也可以不必用花言巧语和甜言蜜语去拍他的马屁。因为这和你的个人市场价值成长完全无关。这即是手艺人的方式,只要假以时日你的价值积累起来,你就完全可以脱离, 那个限制你才能发展的一个组织体系。所以手艺人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其实古人在讲算命、讲相面的时候,有一套说法。说人呐,人的相不是一种相,人的相分三种。分别是骨相、肉相和皮相。骨相是天定的,生下来什么样就长成什么样。但是肉相和皮相是可以随着人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所以你看夫妻两个人,经常在一块儿生活,生活几十年你会发现,他们越长越像。什么原因?这既是肉相和皮相发生了变化。

所以古时候算命还有一句话叫,命由天定,运由自造。如果80后的朋友觉得,自己的这个命实在不太好的话,那么运这个事儿,是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思维切换来重新改造的。

视频: 即将到来的阶层社会[罗辑思维]No.185

我下面说的每一句话都不是价值判断,也就是它并不是我的主张,它不是我愿意看到的,它只是一个事实判断,是我对未来的一个预测,换句话说,我们今天要问的是,在中国的未来会不会出现一个教育极度不公平的时代呢,如果答案是会,那就不管我们高兴不高兴,愿意不愿意,它都是一个事实,我们只能先接受,然后在看怎么办,这是我的一个声明,好,我们先把结论抛出来供大家批判,这个结论就是,

在我们这代人的有生之年,我们会看到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一个中国人几千年来从来没有见过的局面,那就是教育分层,你看,我把不公平包装成为另外一个词,叫教育分层,你可能会说,废话,难道教育不是分层的吗?

一个山村小学的孩子和北上广深富家子弟的学校那个受的的教育资源难道不是分层的吗?不是,我今天讲的分层不是这个维度上的,你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知道中华文明的传统结构中教育它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尤其是一千年来的科举教育,有一个特别的核心的使命,就是防止社会分层,你看,中国古代我们都知道,是皇权社会,很多人说皇帝就是地主阶级的总头子,过去我们做阶级分析的时候都这么说,其实不是,皇帝最怕的是官僚和地主,你看任何一个王朝,只要它还有政治活力,它就一定会打击豪强,抑制兼并,为什么,因为威胁皇权的就是这些大地主大官僚,所以发明了科举制之后就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你看社会底层,哪怕你们家是世代务农,没有关系,只要有一代突然今年秋收,多收了几斗粮食,就像我是不是供孩子读书啊,你放心,几代之后,没准就供出一个秀才,在过几代人供出一个举人,然后没准家里就出一个进士,整个家族光宗耀祖,彻底翻身,但是现在是官僚地主的呢,不怕,你的儿子一定会出败家子,对不对,他只要不用功读书,通不过科举制的大门,那就富不过三代,所以在中国古代皇权社会,纵有千般不好,有一条是好的,就是因为科举制的存在,整个社会呈现一个开放式的格局,上下层流动的,所以你看,中国的教育一直有一个传统,叫有教无类,这是孔老夫子说的,他那个时候办学校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风格,一直到明清时期,一直是这样,那些山村的私塾里的学生,和皇家的皇子念的教材是一样的,叫四书五经,教育的方法也是一样的,就是你得给我背,所以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其实并没有出现分层,虽然教育资源可能有一点不平等,

所以今天我们要说的分层,不是这个意义上的分层,那我们今天要说的分层是啥意思呢,是西方意义上的分层,或者更具体的说是我们今天在美国看到的那种教育分层,你要想理解这一点,还得建立一个背景知识,就是啥叫阶级社会,我们过去说中国古代是阶级社会,其实不确切了,因为中国古代其实就两阶级,皇帝是一个阶级,剩下所有人都是一个阶级,皇帝想把你怎样就怎么样,那皇帝是一个阶级吗?确实也不确切,因为中国任何一个普通的老百姓都知道,只要我能造反,只要我造反成功,我就是刘邦,朱元璋,我就是皇帝,所以这叫什么阶级呢,那真正的阶级社会,是我们在印度看到的那种姓制社会,或者是欧洲中世纪贵族社会,也就是说一个人阶级是由他的血缘决定的,而不是由上面财富状况社会地位决定的,也就是说你老爹是贵族那他儿子混的在惨在穷,也仍然是一个贵族,这个现象我们中国人其实是不理解的,我们总是相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只要学习,搞科举,我也能飞黄腾达,而这一套西方人也不是不理解的,你不是贵族,你凭什么站到我们的行里来即使你发财,你也是一个暴发户,你也不是跟我们一事的,当然了,现在民主了,自由了,西方社会也没有这种概念上的贵族了,但是人家那种社会分层的结构,可是一直留到了今天,今天的美国仍然是一个分层的社会,这一点我们中国人就没有见过了,我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现象,就是房价,你看中国很多大城市的房价已经很贵了,但是你发现没有,它房价是均匀下跌,从市中心城乡结合部缓缓下跌,二环,三环,四环,五环,房价不一样,

可是在美国就不是,他是断崖式的下跌,换句话说在穷人区富人区之间,可能就隔一个马路,但是房价是一个天一个地,我举个例子,在美国硅谷的个核心区,那个城市叫帕拉阿图,就是斯坦福大学所在的那个城市,它的东边还是一个城市,叫东帕拉阿图,你看名字就差一个字,两个城市就是一个小溪之隔,那条小溪大楷是十五米宽,而且经常还枯水,一步就跨过来了,但这两个城市的房价就是一个天一个地,住的人也完全不一样,这边住的是什么,当年的乔布斯,今天的扎克伯格,这些全球化的精英都住在这个城市,而那边呢,往往是黑人,拉丁族裔,就是用美国话说的叫老墨,他们就住在那边,两个城市的治安状况完全不一样,那边有组织犯罪,黑帮,杀人,枪击,各种偷拿拐骗频发,是美国治安最差的城市之一,

而这边呢,治安状况空前的好,我曾经问过一个美国人,我说这两个城市到底有什么区别,他说也没啥区别,就是你打电话叫警察的时候,警察来的时间不一样,在帕拉阿图可能五分钟就来了,在东帕拉阿图可能得二十五分钟吧,你想治安状况差成那个样子,差二十分钟可能就是几十条人命就差出去了,这两个城市最最核心的区别是什么,就是人不一样,尤其是人培养自己下一代的资源部一样,

这就牵扯到我们今天讲的教育公平问题了,可是在中国,讲教育公平,我们好歹还是有一个发怒的对象,就是政府,政府应该更公平,在美国,帕拉阿图和懂帕拉阿图之间,你发泄谁,因为所有的教育,都是当地人社区自治,你别听什么公立学校,美国的公立学校可不是联邦政府,州政府拨的款,就是这个城市的房产税,物业税来供给的,换句话说,帕拉阿图房产价格高,那物业税就搞,学校的资金充足,而那边呢,房子不值钱,所以学校就得不到很多钱,它的教育自然就差,你怪老鬼去,你怪住在这个城市的人不争气就完了,所以这种意义上的教育分层,我们中国人见过吗?没见过,那这种教育分层会带来说明样的结果呢,我带着这个问题请教了万维刚,

万维刚自己原来就是美国大学的教授,他的孩子现在在美国上小学,所以他对美国教育上上下下都比较了解的,面对我这个问题,他给了我两句话的答案,

第一句,如果你不了解美国教育,那你会惊讶于中美两个教育的差异,这个很好理解,但是紧接着来了第二句,就是如果你了解美国教育,你会惊讶于中美两国教育的相同,这就让人费解了,这两个国家的教育水准是天差地别,有什么相同之处,

万伟刚给我举个例子,我们现在脑子里假想这么两个人物,一个是中国学生,我们管他叫小明,还有一个美国学生,我们管他叫大卫,先看小明,小明是典型的,从中国西部小山村一步一步考取了清华大学,成绩是真好,但是他到了北京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孩子知识视野非常狭窄,课外书是没接触过,而且很土,不会穿衣服,不会说话,见到女孩子就脸红,甚至手机都没怎么见过,这是小明

好,我们来看大卫,大卫家境当然是不错了,如果比起做最难的数学题,他比小明差远了,但是大卫面很广,首先是体育,什么游泳,击剑,高尔夫球全练过,打的还都不错,然后各种才艺,什么画画刚请都练过,参加学生各种活动,什么演讲比赛,计算机比赛,当过学生会副主席,还特别有爱心,经常到社区医院去照顾老人,这么一个好孩子,那放在中国家长面前看,这不就是中美教育的差异吗?你看小明是典型应试教育的产物,而大卫是典型素质教育的产物,小明很苦,很惨,大卫非常幸福,任意的挥洒自己的禀赋,兴趣和才能,但是万维刚说,你不要被骗了,其实他们两是一回事,都是应试教育,只不过小明是自古华山一条路,就奔着考试去了,而大卫,你看它干那么多事,其实也是疲于奔命,他也是为了凑够美国的精英学校就是所谓的常春藤盟校,那些学校的入学标准,他才去干这些事的,你以为他对每样东西都有兴趣,

所以从根子上说,都是应试教育,但是紧接着万维刚有吧这个问题往前推,就是大卫其实处境还不如小明,因为小明毕竟面对是一个确定性的东西,就是你只要考过什么分,那什么学校就一定等着你进,可是大卫可不一样,他不管筹够多少东西,他进学校都是没准的事情,确实前两年我们也看到尤其是华人学生跟学校打官司,

比如说到了2013年的时候,我们就看到过一则新闻,说在美国有一个华人学生叫米歇尔,王,他就一怒之下把哈佛大学告上了法庭,这在当时也是个大新闻,这个孩子也真的很冤,因为他的大学入学考试,就是SAT的成绩非常好,那是甩掉百分之九十九的考生,那生下来的标准呢,什么社会实践,获各种奖,他全有,甚至在奥巴马总统的就职典礼上他还参加了中学生的合唱团,那说明美国主流社会对这个孩子是接受的,可为什么在申请常春藤盟校的时候,只有宾夕法尼亚大学给他发了入学通知书,剩下的也就是他最想上的,说明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全部把他给拒绝了,那你总得有个拒绝的理由吧,孩子很委屈,于是打官司,这种现象在美国的华人族群当中其实很普遍,他们甚至办了一个网站,就叫哈佛不公平,里面列举了大量这样的事例要抗议,对这些孩子来说当然是这样,这些标准是你们定的,我努力达到了,然后你们又不要我,这不是欺负人嘛?这是不是种族歧视,

我带着这个问题问了万维刚,这是不是不公平,万维刚说很难讲,为啥,因为这些常春藤盟校,主流全部是私立大学,他们从来没说过自己要公平,甚至招生的规则都是不确定的,从来不公布我就是按照上面规则来招生,甚至这些学校的招生办的官员,比如说招生办的主任,退休后到外面当那些大学的什么升学顾问,他们都说不清楚这些大学的招生规则,连内部人都说不清楚,那还存在什么公平不公平的问题吗、公平总是对规则而言的,

当然万维刚还跟我讲了一个道理,说这是因为华人学生带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去理解人家的规则导致误会,这话怎么讲,这就得回到美国历史当中,在去看这些招生规则是怎么形成的,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但是他毕竟有一个民族的主体,就是WASP,就是百人的盎格鲁撒克逊的新教徒,那这些人觉得我们是这个国家的精英我们是主流阶级,那这个意识原来还不是特别清楚,到了19世纪的下半叶也就是美国的铁路网 已经造成了,全国是一盘棋的时候,那这个种族的主流意识就开始觉醒,他们就觉得哈佛,耶鲁哪些学校,那是要培养我们的孩子的,我们的下一代仍然要当这个国家的领导人,所以我们就不能让其他族群的孩子轻易的进来,但是有不能明摆着说不公平吧,因为大学毕竟是招生考试嘛,所以我们就设立了一个门槛,就是哈佛,耶鲁这样的学校,开始考希腊语和拉丁文,那其他族群公立学校是不教这两门语言的,所以自然你就考不取,但是这个规定实行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也觉得这玩意不对头,为啥,因为没有竞争了,只要是WASP的主流精英的孩子,靠哈佛,耶鲁完全就不费劲,其实他们的成绩不是很好,长此以往就是其他族群的精英你不能把他纳入进来你的体系,那这个国家也有问题,这个族群本省也会产生危机,所以到了大概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后,他们就取消了这两门考试,希腊语,拉丁文都不考了,

那结果其他的族群就开始起来了,那最起来的就是犹太人,犹太人在常春藤盟校的入学标准,大楷是百分之七,上涨到百分之二十几,甚至在纽约这样的大城市,就是哥伦比亚大学,一度达到了百分之四十,那这些WASP的主流精英又不干了,因为自己孩子的机会呗剥夺了,怎么办呢,有高出一套标准,说你社交好不好,你体育好不好,搞出一大堆的限制条件,其实就是原来搞得希腊语和拉丁文,有把犹太学生的那个比例给降下去了,但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个趋势有开始出现逆转,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争霸,那美国人心里清楚,这一仗是不能输给苏联的,我们美国人还得登月亮呢,所以那个时候的美国名校,算是对全民敞开了大门,只要考试成绩好,上哈佛,耶鲁是可以的,所以你看,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是赶上了这波好时候,但是这个阶段很快又过去了,美国的名校有开始固态复萌,开始强调那些乱七八糟的素质教育的标准,说到这儿你就该明白了,他们其实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要找一个均衡点,一方面要用考试成绩,把其他的族群精英给挑进来,另外一方面,要靠这些素质教育的标准,把他们兰出去,所以不管怎么变化,这些标准的设立不是让你过来的,是让你出去的,这个实质我们心里要清楚,好一直演化到现在,那现在的一个美国高中生,如果要上哈佛,耶鲁,他怎么办呢,也有路,三条路,第一条路,就是你得有特长,尤其是体育特长,那你说我是一个中国学生,我会中华武术行不行,不行,这些项目上,你得符合人家WASP就是盎格鲁撒克逊的白人清教徒他们的文化标准的,比如说击剑,花式滑冰,高尔夫球这个可以,是一个文化认同问题因为本来人家就要卫华族群本身的稳定,但是这些项目的设立其实还有一个妙用,就是它能把有钱的家庭给跳出来,万维刚给我讲过一句金句,他说其实上这些学校,不在于你上学之后花多少学费,而在于上学之前你能花进去多少钱,因为这些项目都是靠金山银海堆出来的训练,你才能培养出一个高手,所以它自己染就把贫困家庭和富裕家庭分别出来了,这是第一条路,

那第二条路呢,就是家长得是校友,美国这些名校有一句话,叫一代藤校,代代藤校,你的父亲上过耶鲁,那你的儿子上耶鲁,那就要轻松得多,但是这个东西怎么办,怎么搞出一个标准,他们也是有辙,搞出这么个门槛,说新生入学的时候必须得经过一道叫校友面试,那你想,他老爹是哈佛毕业的,那他在面试的时候,当然要不照顾自己的儿子,要不照顾自己认识朋友或者同学的儿子,所以他们就开始官官相护,所以自然就进来了,那你指责哈佛不公平,哈佛说怎么不公平,校友来面试那是免费帮忙的,对吧,我要是不照顾他儿子,下回不久没人帮忙了吗?所以这个理由你还说不出什么,后来美国的前财政部部长,也是哈佛大学的前校长,叫萨默斯,他算是讲了一句痛快话,说我们招手校友的孩子入校,这是我们建设自己的社区文化的一部分,这是啥意思,就是我们是一个社区,我们是自己人,我们要代代相传在这儿把持着呢,我们就要照顾自己,怎么的把。你看,这也算是一句痛快话,这是第二条路,

第三条路额,就是捐款,我们华人就是不爱捐款,因为我们华人的家长和学生觉得,大学就是一个工具,上完就完了,我跟你有不是一伙的,可是白人的很多私立学校它不是这个传统,校友和校友的孩子,跟这个学校是同气连枝的这样一个关系,终身都保持联系,所以校友捐款,是这些私立学校很重要的财政来源,那你华人不爱捐款,学校为什么要招收你的孩子呢,招收华人越多,意味着这个学校将来的财政基础就越薄弱,那你说是不是因为华人穷呢,不是,华人的收入在美国是比较高的少数族群,但是华人对于这些私立学校的捐款,甚至比自己的人口中占有的比例还要低,当然也有一些其他情况还是比较好的,比如说斯坦福大学,那是因为有一些华人大亨,比如说杨致远,黄仁勋,李嘉诚,给斯坦福做了大量的捐款,但即使大量,其实也不到斯坦福大学接受捐款的百分之十,其实美国还是比较讲规矩的,

比如说有一个香港的慈善家叫陈乐宗,一次性给哈佛捐了3.5个亿美元,这是哈佛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单人捐款,结果呢,立竿见影的效果,第二年据吴军老师说,就在斯坦福附近就是硅谷地区,招收了华人学生马上那个比例就提高了一倍,当然你也不能说这二者之间一定有确定性的关系,但是确实,一个族群给大学的贡献越多它就当然更愿意招收你的孩子,这就让我想起来一件事,中国那个房地产商潘石屹和张欣夫妇不是给哈佛大学捐了大楷一千五百万美金吗?国内那个舆论那通骂,中国大学这么缺钱,你在众人身上赚的钱,你不娟给他们,这才是对的,中国大学是国家拨款,从来没有接受捐赠的这个一种传统,为什么要捐,但是捐给哈佛什么慨念,这是为华人在美国主流社会当中,打下一代一代的基础,你这个族群爱捐款,你的孩子将来就能上美国名校,将来毕业之后,就会成为主流社会有影响的一群人,所以潘石屹,张欣这笔捐款,我们应该为他点赞,说到这儿你应该明白了把,什么叫教育分层,你在回头看我们刚讲的那个,

考取清华大学的小明,你到底是要这样的应试教育,还是要美国式的应试教育呢,小明的应试教育,那穷人,社会的底层人士,多少还能看到一点希望,但是在美国的应试教育下,那个社会分层,那可叫铁门槛,想越过它太难了,而这个教育的分层,在中国的未来会不会出现呢,

而教育分层只有社会的一个侧面,实质上就是社会分层的结果,那美国的底层人民,就是穷人活得怎么样呢,我们看起来还不错,因为美国穷人的标准,是家庭收入低于两万美金,你算一下,一年十三人民币,好像还不错,在中国就不算穷人了,而且美国的穷人还能享受大量的福利,国家发食品卷,直接发钱,还可以申请廉租房,而且美国的公用设施非常好,那穷人和富人是同等享受的,而且美国的穷人往往还能买车,天天还能吃肉,看起来也不怎么可怜,但实际上你要是了解美国社会的话,

你会发现美国的穷人,面对的挑战比中国的穷人要大,因为中国社会它毕竟没有形成那个分层的结构,穷人的上升之阶它还是存在的,我们随便举个例子,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即使你来自于乡村,只要你肯吃苦,肯学习,你哪怕到人家当保姆,北京的保姆一个月收入是六千到一万,甚至更高,如果你是月嫂的这样的工种的话,那比应届大学毕业生其实挣得更多,你看蓝翔技校毕业的厨师也好,还是开挖掘机也好,一个月也不少挣,所以穷人在中国,你只要肯干,你不至于落到社会的彻底的底层,但是美国穷人可就不一样,其实在美国这么富裕的国家,你想摆脱贫困非常简单,你只要做到三条就可以了,

第一条,就是结婚之后在生孩子,第二,是高中毕业,第三条,有一个全职工作,

基本上你就不会收入低于两万美金,可是美国穷人做到这三天就很难,我觉得非人所思把,

首先第一条,叫什么结婚之后在生孩子,就是一个人在自己性成熟之后,能够起码的控制力,你哪怕就去做爱,你至少戴套,你就不至于要生孩子,但是穷人他真的就做不到,因为他就是没有自控力,所以很多事年纪轻轻,比如说16就把孩子给生了,然后那个男的也不会负责,就跑掉了,所以美国的底层穷人,一大半就出生和生活叫单亲家庭,这样的家庭能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一个母亲,她又要照顾生计,也得给家庭挣点钱,她用于教育孩子的那个时间其实是非常少的,我在美国看过一个统计,说美国的穷人家庭比富人家庭,他的孩子长到四岁之前,穷人家庭的孩子少听三千万个单词,什么意思,富人家庭父母跟孩子是有大量的交流,对孩子的之力和理性发育是有重大帮助的,穷人的妈,你喊她几遍,她可能就答应两句就完了,没空跟你说话,所以这样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他的智力发育就被锁死在一个水平线上,在也没有出头之日,

在比如说,什么叫高中毕业,高中毕业就是好好学嘛,怎么能回不毕业呢,穷人的孩子为啥不毕业,因为他不像中国的那些高中的差学生,我顶多是学习成绩不好或者是我考试作弊,美国的那个差生就是,经常忘了去上学,经常忘了考试,你让他填一张什么助学金的表,他也懒的填,为什么,因为他们的那种社区文化,穷人孩子,黑人孩子在一起,他们互相觉得我们就这样好,我们吸个毒,天天聚会在一起,我们不要变成白人那个样子,所以他有进一步被锁死,而这种人的智力发育水平和社会认知水平,他也不可能进入全职工作,随便找一个工作,干两天就烦了,一点小事就是辞职了,所以这样的人,他就会变成穷人,年收入低于贰万美金,他是被牢牢的锁定在社会的底层,美国有一个女作家,芭芭拉,写了一本书,叫我在底层的生活,她自己当然不是底层人民了,她是做一个社会实践,就是到底层去跟那些穷人一起生活,一起工作,挣一样的钱,她就想搞清楚一件事,美国的穷人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勤劳苦干,摆脱这个命运,后来这本书写出来了,答案是几乎不可能,为啥,不是社会不给穷人机会,而是穷人自己的认知能力,把他牢牢的限定在哪个社会层次上,所以这本书有一句话是很刺目的,说贫穷本身就是一种专制,我们给大家举个一个例子吧,芭芭拉有一个同事,最底层的那个女工,就死美国的餐馆里打工,那一天呢,她大楷是挣40到50美金,但是她住在哪儿呢,她住在一个汽车旅馆,一天房间的费用是四十美金,说白了,一天挣得绝大部分的钱都交了房租,自己生下来的钱能把自己喂饱就不错了,那她的财政状况当然就非常恶劣,对吧,那芭芭拉就奇怪了,说你为什么不组一套公寓呢,因为公寓一个月算下来,那肯定比旅馆要便宜嘛,结果那个女工翻翻白眼说,你知道住公寓是要先付一个月房租定金的把,那得上千美金,我上哪儿弄那么多钱去,所以我只好住这个汽车旅馆,你看,这就是认知水平问题,一千美金,你在挪也好借也好,贷款也好,想尽一切办法只要你找到这一千美金启动,你马上每个月你自己的财务状况,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但是她没有这个认知水平,她只要觉得今天还过得下去,我今天挣了四十五美金,交了四十美金房租,剩下五美金买点东西吃,这一天就混过去了,她不想更长远的事情,所以她当然就只能在这个底层,穷人要更多的获得安全感,他们不愿意到更远的地方工作,他们在工作当中也受不了气,动不动就要辞职等等,

所有这些都是认知水平对他的局限,而不是社会对他的迫害,而认知水平取决于什么,出了小时候的教育环境,那就是周边的朋友,他所身处的社区,这就是美国穷人和中国穷人的实质性的差别,中国的穷人我们好歹还能怪社会不公平,资本家心黑,可美国穷人你怪谁,限制你的事你的父母,你的朋友,你的社区,你自己的思想观念,你再也出不来了,

所以说中国穷人可能对自己的境况是感到愤怒,而美国的穷人自己的情况你只能感到绝望,请注意,我刚才拿美国的社会底层说事,仅仅是举个例子,其实想通的情况在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存在,你以为中产阶级,就不受限于自己阶层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吗?他们想往上突破也是很难很难的,我们在中国就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人挣的钱不少,混的也不错,但是他去理解社会顶层精英的想法也办不到的,他们总是用自己的想法来套别人的想法,比如说我亲耳听过一个中产阶级身份的人说马化腾捐一百个亿做慈善,呗,那就是给腾讯做个广告,他们商人有一个好东西吗?还有人说马云,什么马云说办企业要有核心价值观,招商机就要为社会解决问题,就是唱高调,马云办那个淘宝是天天挣我老婆的钱,什么王石说万科不行贿,呸,我才不信呢,你看,我们身边持这样论调的人是不是有的是,所以乔布斯,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很多人虽然嘴上这么说,心里那是真不信,对,你就是沉在你的那个阶层,那是一个牢笼,虽然看不见,但是务必牢固,你在里面是出不来的,是看不请上面人,怎么想的,好我们要理解社会真正分层是观念分层之后,在回头来看教育分层,那就是另外一副光景了,教育的内容,教育的目标,教育的使命,各个阶层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还是拿美国来说,美国社会底层那办教育,它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你够着一个饭碗,说白了,把你变成一个有用的社会工具就可以了,它不是在培养一个人,它只是在打造一个工具,

在这儿我要举一个例子,在美国教育界那个可歌可泣的例子,是一个完全正面的典型,叫KIPP他其实也是一种公立学校,但是相对它的办学方针是自己自由的,那KIPP什么意思呢,就是知识就是力量,那这种学校在哪儿办呢,就是在那个最糟糕的学区,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底层平民聚集的那些地方,那这个学校它办的好吗?办的特别好,刚进来的那些底层的孩子,进来的时候水准,比其他中产阶级的学校要低两个年级,可是经他这么已培训之后,马上就追上了其他中产阶级,那这个学校办学有什么诀窍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跟中国一样,做应试教育,你可别觉得美国的学校都是什么素质教育,不是,对底层来说,应试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因为至少可以让他够上一个饭碗,可这种KIPP的学校的核心就是考上大学,你看应试教育,那两个基本点是,叫WORK HARD BE NICE 就是努力学习好好做人,它的基本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让这些底层的孩子,尤其是那些黑人,或者拉丁族裔的孩子跟他们原来的社区切割干净,你原来不是要跟门口的小朋友一起玩吗?一起吸毒吗?现在你就天天在学校给我呆着,别人早上比如说八九点钟上学,下午三点就放学,你们早上七点半给我上学,上到下午五点种,然后大量的家庭作业,回家做完作业累趴了直接睡觉,不要跟门口的小孩玩了,在比如说这个学校里面,他进行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奖励系统,如果刚进这个学校,对不起,你没有桌椅,全部坐在底下上课,但是你要有好的表现,比如说测验成绩好,赏你一课桌椅,你可以坐在哪儿,而且他们非常讲究课堂纪律,如果一个小朋友做了小动作,走了神,老师马上停下来讲课,来,我们全体帮助他一下,看怎么改掉你的坏毛病,比如你表现特别特别好,学校会给各种各样的奖励,低年级学生给几只铅笔,有的直接给发现金,更高级的奖励也有一些了,比如说今天考的不错,允许你中午吃饭的时候带上耳机听音乐,这都是一个奖励,你说什么,连吃饭都管,对,一直管道吃饭,包括上厕所,怎么用哪个卫生纸,用多少,这都是有规定的,所以你看,我们中国的那个什么毛坦厂中学,大家都说他是高考集中营,你到美国去上KIPP你才知道什么叫集中营,因为只有这种方法,然感谢底层的孩子能够克服自己的那些习性,然后进入一个大学的门槛,他们的一生的命运才能被改变,所以虽然这是一个正面的例子,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正好是一个反面的信息,那就是底层人所享受的教育,最好的只是这样了,跟我们中国的应试教育的那些学校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什么素质教育,那素质教育是在哪儿展开的呢,是在中产阶级的学校,这样学校培养孩子,更多的体育特长,更多的才艺,你得唱歌跳舞,画画,还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口语表达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组织人群的能力,还有探索问题的能力,比如说这样的学校要上历史课,老师往往就布置一个作业,我们全班小朋友会不会就这段历史事实,拍一个电影,有人专门写本子,有人专门拍画面,最后弄得非常好,

你看,这就是中国中产阶级最羡慕的,美式素质教育了,但是请注意,这样的素质教育仍然不是培养顶级精英的,他培养的事一个中产阶级人格,啥意思,用万维刚的话说,这叫赔光工艺品,请注意,工艺品和艺术品是不一样的,艺术品每一个东西都不一样,可是工艺品一个档次是它是一样的,因为它的价值取决于材质,我们谈工艺品的时候总会说,这是黄金打造的,这个是花梨木雕刻的,中产阶级的教育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吗?就是给自己孩子来披金戴银,来创造更多的才智,让他变得更加的优秀,这样他将来到社会上之后才能被挑选,才能在竞争中退颖而出,这叫中产阶级的教育,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素质教育,那美国顶级精英的教育是什么样呢,这种教育往往是由私立学校来承担的,他的核心使命不是让孩子变得更好,因为变得更好是被人挑选的,他们那个阶层是人是挑选别人的人,我们为什么要懂怎么做PPT,所以这不重要,真正顶级精英教育核心只有一条,就是培养他们决策的能力,比如说你这个学生非要说1+1=3老师不会说你错了,1+1=2他是说,你们其他人同意不同意,你们不同意,你看,他们不同意你,你是不是换一个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往往是这个教育,而且这样的学校往往也不讲究什么纪律,学生上着上着课出去了,老师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为什么,他们的观念是你是你的船的主人,开的慢,开的快,你自己决定,别人是没有办法来判断你的对错的,我们要教你的就是你学会怎样决策你的快和慢,在这样的学校,你要上历史课,老师就不会布置拍什么电影了,那都是中产阶级孩子的事,老师往往会引导这样的讨论,比如说在博罗奔尼撒战争期间,伯利克里他犯了什么样的错误,而雅典公民有犯了什么样的错误,这样的讨论可能有持续一天,这种教育的核心使命,是要让孩子学会怎样欣赏,选择和改变世界,这才是顶级精英的教育,刚才我们描述了美国社会分层和教育分层,你也许听出来了,现代教育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它最擅长的事改变底层任命的命运,底层人民其实家庭也不用过度的介入了,只要你找到像KIPP这样的好学校,它就有本事把你的孩子变成一个队社会有用的人,或者说的好不听一点,对社会有用的工具,在这一层上教育是非常起作用的,但是到了中产阶级,教育的作用就没有那么大了,最主要起作用的事家庭,必须是家庭和学校联手合作,才能让这个孩子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来等待社会的挑选,而最顶层的精英教育,学校说白了,那就是提供一个基本的环境,最终起作用的事家庭本身的思想观念,社会阶层和财富地位,家庭的作用是越来越重要,这当然是美国的情况了,我们关心的还是中国,你看,中国社会的财富分层正是形成,但是社会分层还没有形成,教育分层也没有形成,现在即使是一些巨富,他也是希望自己孩子变得更好,变得对社会更有用,变得更优秀,而不是培养他的决策能力,所以中国虽然已经在财富上出现了,中产阶级和顶层精英但是教育分层上还没有展开,但是未来会不会开始这样的分层呢,

刚才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会不会出现美国那样的社会分成和教育分层,那每一个阶层的人教育,从内容到工具,到目标,都完全不一样,而且阶层之间很难穿越,会不会呢,不好意思,我的答案是会,当然前面我也声明了,这不是一个价值判断,这不是我的主张,他只是一个事实判断,那我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判断,主要是以下三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最好理解了,他是经济上的理由,你看中国的财富分层正在形成,贫富分化已经是一个明显的事实,那这种贫富分化你要是搁到中国的皇权社会,那不要紧,为啥,因为皇权一支独大,那个时候也不尊重什么私有产权,而且还有科举制度来打破社会的上下分层,可是这是啥社会,这是一个法治社会,是尊重私有产权的,而且现代社会可不是科举教育,他是巩固分层的,比如说前面我们讲的潘石屹和张欣夫妇,给美国哈佛大学捐了一千五百万美金,当然这个行为本身要点赞的,但是一个附带的结果呢,就是他们的孩子上了美国的哈佛大学,现在北上广深多少富家子弟甚至从初中驾驶就到美国去读名校,读私立学校,将来其中必然有一部分考取美国的名校,那美国名校在美国社会分层当中,起到的那个固化的作用,将来就会在中国社会也同样起这个作用,一家人越有钱,孩子就越享受越好的教育,将来就越有钱,所以社会阶层被固化,

那第二个理由呢,是社会上的理由,现代社会有一个基本的趋势,就是变得越来越复杂,大家可能还记得,我们以前节目介绍过一篇文章,叫铅笔的故事,那是讲的工业社会的复杂,你看生产一根铅笔,要卷入全世界几百万人的劳动,而每一个劳动者只知道自己的分工,对外面的情况完全不清楚,但是工业社会那个复杂,毕竟还是有一些东西能够让你把我这个世界,比如说价格,但是到今天这个社会没有任何人敢说我还能驾驭这个复杂性了,举个例子说,比如说你是一个生产铅笔的工人,你怎么会知道有一个叫雷军的人,他的小米公司,他的生态链进入那个产业,都会搅乱这个产业的价格,为啥,因为背后有资本,他可以一开始补贴,所以价格这个因素也很难理解这个世界,再比如说你这个铅笔厂要是在上海,那上海的房价的波动,会不会影响你这个厂的生存呢,因为你的生产成本变得越来越高,那房价是由什么导致的,那是因素就更加的复杂,在比如说机器人的普遍运用,会不会导致你的生产的工艺和这帮工人,永久性的失业呢,你也不知道,所以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这就导致什么,不同社会分层的人,因为他共享价值观,信息和认知水平,所以他把我这个世界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我们逻辑思维一直跟大家讲,认知升级,认知升级,就是这个意思,你道不了那个认知水平,你跟其他人在实际上的差距就越来越大,这是第二个理由,

第三个理由是在技术上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人工智能,现在我们说人工智能的时候,还有很多人说,你们就说山把,人工智能,什么下一代互联网入口等等,人工智能会导致只有百分之二的人能够把握这个机会,他们觉得就是胡说,这个说法是谁提出来的,这本书,智能时代的作者,吴军先生提出来的,就是只有百分之二的人能够把握人工智能这一波机会,很多人觉得危言耸听,这不是在搞恐惧营销吗?你胖子为卖书,后来我见了一次吴军老师,我说你这个百分之二咱提出来的呢,吴军说那就是因为有百分之九十八的人,都不相信人工技能技术会改变人类的命运,所以只有百分之二的人相信这件事,所以只有百分之二的人能偶把我机会,我说你这个是不是乐观了一点,因为按照中国的人口算,十三亿,百分之二,将是将近三千万人能够穿越过去,你信吗?

吴军老师说,还可能真是,这个数据乐观了一点,对啊,人工智能这个技术,他给人类带来的剧烈的分化,那个结果可能是超出我们的想象,比我们现在的预测的要严峻的多,你看,我刚才给出了三大理由就是经济的,社会的和技术的, 这三个趋势无一不在证明整个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剧烈的分层期,那我们中国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我们怎么躲得过这样的趋势呢,说到这儿你可能会反问,胖子,你到底想干嘛啊,是要吓唬我们吗?你今天说了半天,不就是说中国正在剧烈社会分层,而教育分层是一个帮凶,会巩固这个社会分层,而且你还说这个分层是很难跨越的,那我们就被动的等好了,我还正好不是这个意思,正相反,这个世界最有趣的地方是会出现一种人物,叫英雄,什么事英雄,就是他能够超越自己的父母,环境,血缘,出身,性格特质,不按写就得剧本表演,让大数据对自己的行为无法预测,永远会给全人类以惊喜的人,这样的人才叫英雄,我们亚洲文化总是会崇拜伟人,但是伟人是天生的吗?天纵英才,伟人和英雄是不一样的,在美国文化当中,英雄当然也指什么蝙蝠侠,蜘蛛侠,超人,美国队长,但是美国人更崇拜什么样的英雄,就是能够超越自己命运的人,比如说一个小镇警察,可能没有什么警衔,也武功不高,但是勇斗歹徒,英雄,在比如说一个弱队的教练,如果代这自己的球队一路夺冠,英雄,一个单亲母亲,原来非常不幸福,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后来找到了幸福,英雄,美国人是在阶层社会中长大,他们知道这样的跨越阶层,超越自己出身的人有多么的了不起,他们是真正值得我们尊敬和祝福的人,而反观今天的中国,社会分层还没有最终形成,教育分层还远着呢,

所以这是一个大好的时机,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认知,而超越自己的阶层。

方法论

李强:三条路径,怎样实现个人阶层的向上流动

你好,我是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李强,我是从事社会学研究的。
今天我想就党的十九大报告,其中涉及到关于民生和社会治理方面,我讲几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中等收入群体,第二个是关于收入分配的政策,第三是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关于中等收入群体
在这次报告里面有一个概念是多次提到的,也是使大家印象深刻的,就是中等收入群体。
报告在描述2035年,我们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时候,提出叫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
中等收入群体这个思想其实在党的文件中也有比较长久的渊源,大体上从十六大以后,最初提中等收入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他2016年5月的讲话里,使用的概念叫中等收入群体,这个还是比较准确的,它不是个人,它是指中华民族中或中国人中很大的一部分人群。
如果让一个国家大部分老百姓成为中等收入群体,那就是他们衣食无忧,他们基本上生活水平能得到一点保障,当然和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是一致的。
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目前能占多大比例呢?
20%多,这是全国平均,但是城乡很不一样,城市里面会比较高,这部分群体比较大,城市里面的能大到38%、39%、40%,城市不一样。
北上广深,像这种大城市一算就会有很多很多人达到这水平了,要算小城镇,所以中国一个特点就是不好计算,国家太大。
中国国家正式公布的城市是660多个,660多个城市还不包括县,中国还有1500个县,中国还有大概16000个小城镇,所以这样你就会发现每个地方的水平都很难计算。
所以我们只能是大致的计算,北上广深,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是全国最高水平了,这里面按照我们测算的生活水平还算可以的,小康之家人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小城镇就明显下降了,农村就更下降了。
目前中央提出2035年明显提高,注意到没有?那就是在现在的基础上明显提高,我们现在算20%多,中国人口大,就算是23%,他也好几亿人,所以仍然是全世界中等收入群体最大的国家。
用13亿8000万到13亿9000万,乘以23%然后就能得出中等收入群体一个总的人数,是,算3个亿多一点,总体不小。
但是总体不小,他在将近14亿中还是比例比较小,所以这个时候你就能够理解中央的目标了,任务还是很艰巨的。
关于收入分配政策
当然怎么能实现中等收入群体扩大?这也就是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叫做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一个人要想过好日子,他得有收入。所以收入分配其实是和每一个老百姓、国民联系最密切的,收入的合理不合理,收入分配的公正不公正就成为最核心的问题了,所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在这个事情上,其实是在思考收入分配结构什么样是合理的。
所以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里和在此前就多次提过叫做橄榄型收入结构,在“十三五”规划里也提过,橄榄型收入结构跟我们现在所说的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或者占主体讲的是一回事儿。橄榄大家理解,有的人叫纺锤形社会结构,就是当中那部分特别大,上下都很小,其实这样是一个优化的社会结构。
那怎么能够实现这样一个社会呢?
我们调节收入分配一个东西就叫税收,税收那就得合理,我们叫高额累进税,总的来说如果你收入特别高的话,那你应该给社会多做贡献,如果你收入特别低的话,我们一般是多少以下你不用交税。那就是体现了我们这样一个比较公平公正的原则。
可见税收调节是一个社会收入分配调节很重要的部分,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大企业家,他们有时也捐款,他们也意识到了,你挣了那么多的钱,你一个人富了有什么意思,你最好能带领大家去致富。
也同时看到了关于社会保障事业的建设,一个社会要想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化,那就得防止人们落入到下面去。
中等收入群体和下面也有一道线,特别是中等收入群体和下面低收入群体交界那部分人。另外像扶贫很重要,我们现在强调扶贫更多强调的是授人以渔,就是打渔的那个渔,你授人以技术,他自己就会通过自己的技术努力去致富,所以扶贫也是很重要的。
这些都是我们能理解,能够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另外,有些人担心阶层固化,这个如果大家看媒体、报界的话确实也常常成为一个话题。
这一次的报告里还专门有这样一句话,强调流动的,报告这样说的,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所以我觉得这个就是讲社会流动性,讲得还是很重要的。
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我国中产社会形成的三条渠道》,是一个完全研究型的论文。
就告诉大家,人民应该凭自己的奋斗而实现自己社会地位的上升。
一个就要教育渠道。全世界都明白,教育跟人的社会地位相连的。你考北大、清华,你最后成绩特别好,那最后可能未来在职业地位上会高一点。对吧?
然后就是技术渠道。就是教育实际上讲的是一个教育等级分层。
那么我们国家,目前技术渠道特别不畅,比如说农民工,其实农民工有可能技术很强,但是既然我们就把他身份定为农民工。
一个教授为什么地位高呢?因为学校有一套评级。评级之后,他可以有一个正常的晋升渠道,他教授还分级,从助理、副教授,分好几级,正教授,他就慢慢就成为一个地位上升的群体。
技术渠道实际上是绝大部分老百姓他们实现地位上升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我们现在,非把农民工看作是一个身份群体,不给他创造技术渠道。
第三条渠道,我把它叫市场渠道。这一条渠道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大贡献。
数据证明在改革开放的这些年里头,中国人通过市场实现地位上升的人数最多。
市场它最公正,就是说农民,你去问农民工,你说你将来赚点钱以后想干点什么?他说我想做个小买卖。其实他就是想通过市场经营来挣点钱。
所以像这些,就都是实现中产的教育的渠道,技术的渠道和市场的渠道。
所以我认为,中国社会应该把技术渠道彻底的把它构建好,像德国和日本那样,尊重技术。
任何一个国家,我们证明,发达经济体,就是我们有两种人,一种叫专业人员,这个一般像律师呀,记者呀,教授啊,这个叫专业人员,叫professional job。
还有一种叫technical worker,叫技术人员,就是我说的操作型。
中国的专业技术人员,上一次人口普查,7.3%,在绝大部分世界国家里,这两部分人在他的整个劳动群体里能占到35%到40%的比例。
人家为什么中产社会呢?绝大部分人就是通过技术渠道、专业渠道进入到中产队伍。
所以这一次,十九大报告特别提出了要破除那些,就是阻碍社会流动那些制度性障碍,这是你读十九大报告,专门讲了这么一句话,叫破除那些制度性障碍。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我们党现在提出叫五位一体,就是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生态的。
民生归到哪儿呢?民生归到社会这一块,中央过去文件总是叫做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当然这次报告跟以往报告比,它把另一个概念提升了,就叫做社会治理。
它把社会治理的地位提高了,如果你读整个报告的话,你会发现社会治理频繁出现,所以可见社会治理可以说是新时代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党中央在报告里面强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个思路看得很清楚,要共建共治然后才能共享。
我们每个老百姓当然都希望更好生活,但是更好生活哪里来的呢?那肯定是共建共治才能得来的,所以共建共治共享是一个三位一体的一体化的社会治理思路。
我前一段就搞了一个清河实验,一个核心目的就是激活老百姓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其实就是让老百姓参与。
所以我们就在居委会那里面再创一个叫议事委员,议事委员并不用上班,他就是老百姓,但是他得有公益心,所以他被选举出来。
他每星期或一个月开一次会,开会主要是,比如这个大院、这个小区有什么问题,结果我们选出议事委员以后,没想到有一个小区叫阳光小区,提了97条建议,我都觉得很惊讶。
所以其实老百姓有想法,不是没想法,结果后来就根据老百姓提97条意见,然后由街道、由居委会来组织老百姓共同建设,现在小区得到很大改善。
十九大报告关于这块建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治理重心下移。这个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的,他说“基层不牢地动山摇”。
基层社会治理的难题非常非常多,你随便进任何一个社区会发现里头有很多,比如说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当年盖个五层、六层楼,那时候人都很年轻上去没问题,现在八十、九十,快上百了,难道老人就一辈子在上头待着,下不来?
所以最近的老旧小区怎么能够加装电梯就变成很复杂问题,而且加装电梯很复杂。加装电梯对谁有利了呢?对上面的有利,五层、六层当然高兴,一层、二层不高兴,一层、二层你们折腾半天,最后还让我们出钱,坚决不出,所以这个小区很难。
所以你就要理解基层治理碰到的问题,很多问题非常复杂。
党提出人民中心,既然人民中心,人民住在哪里?人民都住在自己的小区里面。所以社会治理重心下移非常重要,就是说大家都负起责任。
当然在这里面特别强调党要负起责任来,我觉得这点也很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在一个小区里每个人都有个体利益,所以总需要有一个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在这个情况下谁是公共利益的代表?我觉得共产党是公共利益代表,共产党是没有任何个人利益,我就是为你们公共服务。
而且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社会矛盾怎么解决。
我们因为发展速度快,这次强调不平衡、不充分成为主要矛盾,不平衡、不充分就会产生矛盾,常常在基层产生矛盾,最好最基层有他的解决办法和处理机制,这些就是社会治理最核心的目标。
其实矛盾都是从小事发展起来的,越积累越大。好像冯小刚拍过一些电影你去看看,都是讲这个东西的,一个事情反复去告,越弄越大,到最后酿成大祸,都是一开始在最基层发生的。
所以总书记讲得很对,叫“基层不牢,地动山摇”。
如果所有基层都不好好处理问题,把所有矛盾都集中到上面来,那就出大事情了。
如果反过来所有事情把矛盾都处理在基层,就构成整个社会就和谐了,所以这些就是我们能够理解创新社会治理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及创新社会治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基本原则。
上面我就十九大报告里面关于民生和社会治理讲了几个问题:首先介绍了一下党中央关于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它的核心含义是什么,以及怎样来推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战略。
第二个方面,我介绍了一下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战略的时候,十九大报告特别关于收入分配一些最基本的政策要点,介绍了一下我的一些理解。
最后我还特别介绍了一下,十九大报告第八大部分讲的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这部分跟刚才的中等收入群体什么关系呢?实际上它们都是民生建设很重要的一部分,这就是我今天讲的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有志阶级:富人阶层的新定义

奢侈品牌口红在年轻女孩中十分流行,原因很简单,300元虽然无法让她们进入上流阶层,却可以让她们享用和上流社会一样的物品。然而,澎湃新闻介绍的一本新书可能会打碎这些美梦:奢侈品已经不再是富人阶层的标配,如今的高收入群体更愿意把钱花在教育、医疗、食品等看不见的方方面面。

以前,有钱人被我们称作“有闲阶级”(the Leisure Class),这个词是由19世纪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索尔斯坦·凡布伦提出的。这些有钱人掌握大笔财富,远离劳动,用大量奢侈而无用的物品虚荣地点缀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

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伊丽莎白·科瑞德-霍尔基特(Elizabeth Currid-Halkett)在《昂贵的小幸福:关于有志阶级的理论》一书中,分析了美国当代社会富人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并且提出,如今的有钱人不再是“有闲阶级”,而是“有志阶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富人阶层的主流不再是那些依靠贵族头衔和家产继承的人,而是那些拥有自己事业的社会精英。科瑞德-霍尔基特总结了新社会精英的共同点: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平日阅读文化评论、关注时事新闻、吃健康的有机食物、去健身房、关注环保等等。这些“有志阶级”的成员,“有志”于成为他们心目中更好的自己,变成精英文化群体的一员。

第二,从“炫耀性消费”到注重“隐形消费”。数据显示,在教育、育儿和其他诸如此类的隐性消费上,美国的富人阶级比其他阶级更舍得花钱。根据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的观察,由于贫富差距的增大,美国的富人阶级开始把消费方向从可见的奢侈品,转移到圈内人才知道的不可见消费,比如家政人员和去迈阿密海滩的私人飞机。

第三,富人阶级更注重消费的附加值。他们大量投资在知识、艺术、体育和生活方式上,这样的消费让社会精英看起来“有趣”“有品位”“有教养”,而不是简单的“有钱”,因此也更能合理化精英阶层的成功。

书中还指出,数据显示,虽然远没有富人阶级有钱,中产阶级反而比富人阶级投入更大比例的收入去追求奢侈品。

上等阶层与下等阶层

作者:连岳

上等阶层的品质有:

1、自我约束能力强;
2、更看重未来;
3、愿意为更好的未来牺牲当下的快感。

下等阶层的品质有:

1、只顾当下,及时行乐;
2、无未来感;
3、浪费;
4、工作只不过是为了糊口,对工作毫无兴趣,不停地从一种非技术工作转换到另一种非技术工作——也就是只能打打杂,也只满足于打打杂;
5、不爱惜自己的财产,不维护、不保养,减少它们的寿命;
6、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不维护,不保养,折腾到坏为止。

与下等阶层伴随的现象有:家庭破裂;滥交;性病;酗酒;吸毒;暴力;犯罪;婴儿死亡率高;预期寿命低。

Edward Christie Banfield 纠正了一个误解,即认为下等阶层是由于失业及低收入造成的,相反,是下等阶层的品质导致失业和低收入。

所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有各自的不幸。Banfield对上等阶层一句话带过,描述下等阶层却花了不少笔墨。因为人想成为上等阶层,只有一条路可走:自我约束,目光长远。实践这点,要花很多时间,成为某领域的行家,就得花去你十年的时间(或20000小时),你日复一日地训练,情绪平稳地前行,不为暂时的事件所影响,看起来平淡无奇,真没什么值得多说的。

人最宝贵的资源是时间,善于分配及放大时间的力量,用来求知、培养技能、储蓄资本,能承受当下的“克制之苦”,自然如巴菲特所说:你有一个雪球,且有足够长的斜坡,你的未来雪球越滚越大。这是上等阶层的活法。

你将不停听到这些口头禅:人不就那么回事!有什么用呢?死了都一样!今朝有酒今朝醉!今天这口气一定要出!赌一把!——它们会营造出一种气氛:就是现在死了,也得不管不顾。这就是下等阶层的活法。

罗胖曰:
经常听到一些富人喋喋不休地抱怨环境不好。
但是转脸他们又会兴致勃勃地谈论怎样投资。
所有的投资,本质上都是用行动在看好未来。
富人,如果仅仅问他们的观点,其实和穷人差距并不大。
但是在面对未来的时候,他们的行动方式不一样。

罗胖精选 | 心理学家眼中的“阶层固化”

今天的“罗胖精选”来自刘嘉老师的大师课《心理学基础30讲》。

我学习这门课最大的收获,是从心理学的视角找到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比如我们都在说的“阶层固化”的问题,在心理学家眼里,阶层固化的结果,还有那些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刘嘉老师的讲解。

摘自大师课《刘嘉·心理学基础三十讲》

打破阶层固化,成为自我超越的人

在前两讲,我谈到了如何在社会规范和群体影响中,保持独立的自我和追求自由。

其实,社会环境不仅仅是在通过权威和规则来影响我们的行为。对每一个人来说,一直有一股无形的力量,从小到大都在左右我们个体的发展,那就是阶层。

在这一讲,我将会和你分享,一个人出生的阶层,为什么能决定他/她成年后的年薪究竟是5万,还是500万。这样的阶层固化,你又应该怎么打破。

《人生七年》:一部关于阶层固化的真人秀

英国有一句谚语,叫做:”给我一个7岁的孩子,我可以告诉你他长大之后的样子”,也就是说”7岁看大”。

在1964年,一位叫迈克尔o艾普特的青年导演默念这句谚语时,突发奇想,开始了一个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最伟大的追踪研究。

他想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出身的阶层,能不能决定你的未来?

艾普特采访了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孩子。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记录他们的状况,倾听他们的故事。他的采访记录,形成了一部时长跨越了半个世纪的纪录片,叫做《人生七年》。

这部片子现在已经忠实地记录了这些孩子从儿童到少年、青年,再到中年的历程。你可以看到,这十四个孩子在7岁、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56岁的状态。

这些孩子,有的来自于伦敦肯辛顿富人区,属于富裕阶层;有的来自于中产阶层;还有的是来自贫民窟甚至福利院的贫穷阶层。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言谈举止大相径庭,但是在7岁时,他们都同样无忧无虑,惹人喜欢。

有的孩子梦想上牛津剑桥,有的想周游世界,有的想去非洲帮助难民,还有的想当宇航员。未来对他们而言,似乎是一切皆有可能。

然而,事实是残酷的。这些孩子长大以后,来自富裕阶层的孩子从牛津、剑桥的法律系毕业,成为著名律师,年薪500万元以上,家庭也幸福美满;来自中产阶层的孩子成为了教师、公务员等,维持了中产阶层的生活;而来自贫穷阶层的孩子没有上大学,成了搬运工和砌砖工,年薪也就在5万元左右。

寒门为什么难出贵子?

《人生七年》传达了一个非常冷酷无情的信息,那就是阶层固化–”穷人越穷,富人越富”。

在心理学里,我们管这个现象叫”马太效应”。它来源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老子在《道德经》里也有一句体现类似思想的话:”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这句话说的是,自然的法则,是损减富裕的,来补充不足的。人类社会世俗的做法却不然,是损减贫穷不足的,来供奉富贵有余的。

马太效应和《道德经》都说了同一个道理,

那就是当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积累了优势,比如金钱、名誉、地位,那么他们就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寒门,真的就难出贵子吗?

你应该还记得,在16讲”自尊”当中我提到,贫穷家庭的孩子,在语言、记忆、自我调节等等多方面的脑功能发展,都受到了限制。

所以,当我们对比来自富裕阶层和贫穷阶层的孩子时,我们不仅应该看到金钱财富这些表面上的区别,还应该看到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更关键的因素。

下面我就从个人品行、成长环境和教育三个层面,和你一起分析一下阶层固化的深层原因。

阶层固化的是创造财富的品质

一个参加《人生七年》的富家子弟说,观众们只看到他们按部就班地进了牛津剑桥,但是没看到他们深夜埋头做功课的样子,没有看到他们为了考上牛津剑桥,放弃掉诸多娱乐爱好。

事实上,你在纪录片中可以看到,那些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他们从小就表现出了很多出色的品质。

比如,在7岁的时候,那些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就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人生规划,要上牛津大学、要成为著名的律师。中产家庭的孩子,他们7岁时的梦想往往宏大但不落地,比如”反对种族歧视”。而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当时的梦想只是少挨打、少挨骂。

富裕家庭的孩子,在身体锻炼和饮食控制方面,也表现得更为出色。在56岁时,富家子弟依然保持着非常好的体型和身材;而来自贫穷阶层的孩子,虽然在年轻时还相当帅气,但是到了56岁,几乎都成了胖子。他们的后代,虽然年龄只有20来岁,但绝大部分人也是肥胖身材。

我在26讲专门提到,自控力是预测人生成功的非常有效的指标。试想一下,

如果连自己的体重都控制不了,怎么能有毅力去控制人生,坚持不懈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呢?

富家子弟这些优良的品质,当然不是天生的,而是和父母的教养密切相关。在《人生七年》中,富裕家庭基本上只有两个孩子,而贫穷的家庭通常有3到5个孩子。富裕家庭的父母之间,通常也有更稳定的婚姻。因此,富裕家庭的孩子能够获得更多的物质资源,也能得到父母更多、更持久的精神关爱。

从这些现象中你可以看到,

富裕阶层固化的实际上不是财富,而是固化那些能保持并且创造财富的内在品行。

丰富的环境刺激促进智力发育

成长的环境不仅会影响到孩子品行的培养,还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智力发育。

一项对贫穷家庭孩子的智力研究表明,

孩子的聪明与否,只有2%是来自于基因的贡献,而绝大部分是来自于环境的影响。基因的表达,需要丰富的环境刺激,而贫穷家庭的孩子,所处的环境极其匮乏,即使他们本身具有优秀的基因,也无法被唤醒发挥作用。

在《人生七年》中,你会看到那些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7岁时就已经在阅读《金融时报》、《时代周刊》和《观察者》,聆听甲壳虫乐队的歌曲。这些丰富的环境刺激,不断地促进这些孩子的大脑发育。而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有的在街头打架,有的孤单寂寞,一整天都找不到人说话,缺乏来自环境的有效刺激。

其实丰富的成长环境,并不等同于优越的物质环境。它需要的是父母、学校对于孩子成长的关注。

孟母三迁的故事你肯定很熟悉。在我读书的时候,我的父母就曾经效仿孟母:他们退掉了我父亲在政府大院里分到的宽敞房子,到我母亲所在的中学里去分了一套很小的房子。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当时生活的空间拥挤了很多,但是学校的环境,让我更加专心地学习,而不是在大院鱼龙混杂的环境里混世。

用教育打破阶层固化

说了这么多,你一定很好奇,那阶层固化难道就打破不了吗?如果我出生的家庭不那么富裕,难道我这一辈子就注定贫穷和落后吗?

《人生七年》里,就有两个跨越阶层的例外,能给我们启示。

第一个例外,是一个来自中产家庭的孩子。他因为考试发挥失常,去了一所较差的大学,不到一年就退学去建筑工地打短工。等到了28岁再采访他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了四处漂泊,吃社保的流浪汉。这是个反例。

第二个例外,是一个来自乡村贫穷家庭的小孩。在14岁接受采访的时候,他非常羞涩,眼睛都不敢看着镜头。但是到了21岁,他已经进入牛津大学物理系就读。他变得十分健谈,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后来,他成为了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从贫穷阶层,迈入了精英阶层。这是个正面的例子。

造成这两个孩子之间差别的,有很多种因素,但最关键的,是教育。这里,我要引用《人生七年》当中,一个成为著名律师的富家子弟说的话,他说,”你没法给孩子任何实质的东西,但良好的教育会让他们终身受用“。

这句话我非常认同。不过我要澄清的是,良好的教育让孩子终身受用的原因,可不仅仅是知识。我认为更重要的,

是良好的教育让孩子和一群优秀的同龄人待在一起,他们能形成一个未来社会精英的社交网络。考上北大清华,并不是意味着你在这些名校,能学习到其他大学学不到的知识,而是意味着你加入了一个未来精英的俱乐部。

同样地,北上广的生活远比家乡二、三线城市的生活更为艰难。但是,留在北上广,你就有更大的机会和优秀的人一起工作,一起成长。这就是我们不断上进的根本原因,因为我们每向前一步,我们就能加入到有更多、更优秀人的阶层。如此往复,我们才能打破阶层固化,从底层迈向顶层。

今日得到

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在这一讲当中,我通过《人生七年》这部了不起的纪录片,带你看到了阶层如何塑造我们的人生。阶层是真实存在的,阶层背后的资源不平等也是毋庸置疑的。法国大革命时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里宣称,”人生而平等”。但这里的平等,也仅仅是指在法律面前的平等,而非指人在资源上的平等。

不过,这并不表明我们没有机会。出身的阶层只是决定了我们的起点,而非我们的终点。

阶层所固化的,是获取财富的品质以及成长的环境。这些固化的东西,其实恰恰提供了抗衡阶层的突破点。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品行、关注他们的成长,并且争取良好的教育机会,以此来打破阶层的固化。

观点:民粹主义让“黑天鹅事件”频发

《21世纪资本论》的作者、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在研究论文《婆罗门左派vs.商人右派:不断加剧的不平等以及正在变化的政治冲突框架》(Brahmin Left vs. Merchant Right: Rising Inequality and 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Political Conflict)中,探讨了贫富差距扩大、不平等加剧所带来的政治结构和社会形态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的一篇文章介绍了论文中的主要观点。

这份研究论文主要基于1948年到2017年之间,法国、英国和美国历次大选之后的调查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皮凯蒂得出了一个结论,“以往我们认为的两党制或多党制的民主社会结构制度正在发生变化:曾经代表社会中下等收入阶层的政党,正在演变成为由高收入、高学历人士控制的精英组织,他们忽略底层人民的呼声和需求,导致民众被排除在民主决策之外。这个趋势迫使更多的中下层民众逐渐从政党中脱离出来,加入到打着‘反对精英政治’旗号的民粹主义阵营中去,加速了整个世界的分裂和不平等”。他认为,这个结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为什么今天各种国家体制都没有办法消除不平等、民粹主义在全球盛行,以及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等等精英被大众打败的黑天鹅事件屡屡发生。

皮凯蒂还列举了美国大选的几个数字来证明自己的结论。美国民主党传统上被认为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中下层民众组成的政党。1996年,当比尔·克林顿竞选总统的时候,投票给他的选民里没有大学学历的有59%,有大学学历的占了41%。20年后,希拉里·克林顿竞选时,选民里没有大学学历的比例为45.7%,拥有大学学历的超过半数,占了54.3%。而在更早的1952年和1956年,给民主党候选人投票的选民里,拥有大学文凭的只分别占29%和31%。皮凯蒂说,原先代表中下层阶层的民主党,由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掌握话语权,而传统富裕商人阶层组成的共和党,依然被寡头和巨头们控制,美国社会实际上是这两股力量在斗争。

皮凯蒂指出,精英和商人阶层都照顾不到最穷、最没文化、最没社会地位的底层民众的权益,随着社会流动性降低、阶层不断固化,中下层民众只能聚集在民粹主义的队伍里,自成一派。

这个世界没有欠你什么

2016-12-04 吴军 罗辑思维

你好!

自从我开通微博之后,很多人给我留言。大意是让我指导他们逆袭,同时流露出对社会千般的不满。两年前中国几家报纸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情:

国内一些银行公开表示给予高端客户的子女提供实习的机会,这样就会对非VIP子女造成不公,由此引起了社会上很多人发出感慨,说十年寒窗苦读拼不过一张VIP卡,甚至有人说三观碎裂。

文章中说的这些情况确实存在,全世界都是如此。银行在平衡客户关系和提拔寒门英才上应该把握什么样的度,这是它们的问题,我不做评论。

今天我要给那些指望通过十年寒窗苦读就想一下子翻身的人泼点冷水,因为那是不现实的。

寒窗苦读只是一种读书态度,这种态度是好的,但是社会竞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长期系统性动员,寒窗苦读只是成功的因素之一。

钱多、智商高、读书强、父母好、长得美都是其中的一个变量而已,命运是多个变量互动的结果。这种因为寒窗苦读所以全世界都欠你钱的三观,早一天毁掉比晚一天好。

01 任何社会都是分层的

很多年轻人确实不容易,家境不好,父母层次也不算太高,节衣缩食供着孩子读了书,毕业后也找不到好工作。看到大城市里一些家境好的孩子从小就有更多的资源,日后在社会上靠各种关系,混得如鱼得水,心里很是不平。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任何社会都是分层的。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改革开放前中国很平等不分层,不是这样的。80后的读者可以去问问你们的父母他们当时的感受。在那个时代,首先农村和城市就是无法逾越的鸿沟,农民进城被称为“盲流”。

城市之间也分三六九等,即便是北京,也有大院里和胡同里之分。那时交通倒是不拥堵,但马路除了跑公共汽车,就是极少数特权阶层专用的车道。在坐到小汽车里的人和骑自行车的人之间,还有家里装电话的和没有电话的区分。

在任何国家,历朝历代,社会都是分层的。稍微好一点的社会不过是有一个上下层之间的通道,让人员可以流动而已。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应该讲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社会,因此才会有“屌丝逆袭”这个词出现。处在底层的人,首先要认清楚这个现实,才能有希望。

02 阶层是一个金字塔,你能往上爬几层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不妨假定社会分为100层,站在金字塔尖的是第1层,最底下的是第100层。“逆袭”这件事,目标无非是在金字塔上往高处走几层。

没有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会每过两年就把这个金字塔打碎,然后随机地再建造一个。因此,即便经过了十年寒窗大学毕业的人,也不要指望自己毕业时,这个金字塔会被打碎,然后大家重新抢位置。

所以我每次谈到这个问题时,总是希望每一个人比较实际些,不要期望一辈子能从金字塔的第80层上升到前10层,如果能经过努力,往上挤进去几层,就很好了,而且是可以做到的。

那么怎么做呢?

我们假定,一个人目前处于第70层,他相比第69层的人一定有明显的劣势,家境也好,智力也好,才智也好,颜值也好,运气也好,总之有差距。如果他努力的程度和第69层一样,会是什么结果呢?

他最多呆在70层,甚至会跌到71层,因为下面一层的人可能更努力,或者遇到了更好的运气,占据了他的位置。很多逆袭者的误区在于,只看到自己的努力,而没有看到别人的努力。

另外,由于第69层的人占有某种优势,因此他付出80%的努力,产生的结果可能比那位70层的试图逆袭者还要好。所以逆袭不成功是常态,成功的反而是少数。

03 一百米的距离,走了两代人的时间

所庆幸的是,绝大部分人在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处在松懈状态,而达不到80%的努力程度,这才给了逆袭者以机会。

不过,处在第10层的人,可能只付出10%的努力,产生的结果都比那些70层的人100%的努力结果要来得好,因此,逆袭也要讲究实际,“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情况非常少见。

美国商业部前部长骆家辉在当上华盛顿州州长时讲,从他爷爷家到州长官邸只有一百米的距离,但是他们家人走了两代人的时间,说明逆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去过中国很多所大学,从一本到三本。不管他们为什么上了一本,或者是三本,我要说的是,三本大学的学生的普遍用功程度远不如二本的,而二本的远不如一本的。

我在清华、北大和上海交大这样的学校,晚上在校门口看不到什么学生,因为他们在校园里读书。我在很多二本的大学校门口,晚上看到的景象像是夜市。这是我看到的中国大学的现状,如果我说的不对,大家不妨给我修正和补充。

04 想要逆袭的人,没有时间抱怨

真正的逆袭是什么样子?我不妨讲一个故事。

话说18世纪末英国有一个人,按照今天中国大家在网上的说法是标准的屌丝,因为他前半生过得实在让人悲催泪下。

他出生于穷苦人家,没有读过书,十几岁时就在煤矿里当童工,但是他很好学,后来成为了一名机械工,不过直到18 岁,他还不太识字。但是,他知道,当个文盲,一辈子不会有出路,于是自掏腰包,拿出部分工资去上夜校,每周三次,从不间断。

到19岁,他才会写自己的名字,到21岁,他可以阅读并书写简单的书信了。因为地位低下,他的恋爱和婚姻也一直不顺利,最后娶了一个大他12 岁的乡村女仆。

和别人不同的是,这位技工很勤奋而有恒心。当那些蓝领工人在工作之余喝酒取乐时,他在研究机械和读书做作业。

我们这位主人公年轻时可以讲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他的太太在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后便去世了。他不得不将幼儿交给妹妹代管,不久后,他的父亲也因为工伤而瞎了双眼,要靠他照养。

不过靠着自己的努力,他在31岁那年还是当上了矿上的技师,也终于有钱将自己的儿子送入学校。

由于在矿上工作,当时矿上的瓦斯爆炸很多,他就天天琢磨发明一种矿上使用的安全灯,最后他经过努力,还真发明出来了。不过,当时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汉弗莱·戴维爵士也几乎同时独立地发明了安全灯。这引发了长达几十年的发明权之争。

我们的主人公当时只是个普通的技师,而戴维是著名的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也是世界上发现元素最多的人,有着显赫的社会地位。因此,这次争议对这位技师来讲很不利。虽然矿主们都支持他,但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不过这位技师也没有因这项发明挣到什么钱。

这时候,如果换你,你觉得该怎么办,抱怨社会不公平?或者认为自己这一代算是完蛋了,寄希望于下一代?

都不是,他对此并没有在意,而是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另一项伟大的发明之上了。最终,历史给了他一个称呼——火车之父,讲到这里,你已经猜到他就是继瓦特之后英国最伟大的发明家史蒂芬森。

我并不想给大家写鸡汤文,恰恰相反,我是用史蒂芬森的故事对比出我们身上的不足之处。

对于那些试图在金字塔上爬几个台阶的人来讲,最需要具有的不是抱怨社会的不公平,而是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同时把注意力放到最该关注的事情上去。

好了,最后总结一下,这个世界不欠我们任何东西。放弃掉不切实际的幻想,脚踏实地做点事情,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好。

祝冬安。

2016年11月27日于硅谷

罗胖曰:

行动者对与己无关的事,只有三种态度——

  1. 同意的,表达赞赏。
  2. 不同意,表达理解。
  3. 反对的,表达宽容。
    这不完全是因为胸怀宽广。
    更重要的是因为——
    他们要赶路。没空

事实案例

北上广新社会阶层调研报告

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出版了一本书,名叫《社会蓝皮书:201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书里发布了“中国特大城市新社会阶层调研报告”。新社会阶层是由中央统战部提出的概念,主要由“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组成。这个报告对这个社会阶层第一次做了专项的调查。

这次调查基于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采用的是两阶段抽样方法,第一阶段用的是地图法随机抽样,获得了3004个常住人口的样本数据;第二阶段用的是适应性区群抽样,获得了3006个常住人口的样本数据,其中包含较多的新社会阶层样本,这些样本都很具有代表性。在第一阶段数据中,北上广三地居民中一共有369人符合“新社会阶层”界定标准,占了总人数的12.3%。

那“新社会阶层”都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点,新社会阶层收入比较高。从个人收入来看,新社会阶层在过去一年的平均收入达到166403元,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75184元,是其2.21倍;而在家庭收入层面上,新社会阶层过去一年的家庭总收入均值达到288826元,是社会平均收入147573元的1.96倍。

此外,在北京、上海与广州三地,新社会阶层的收入呈现很大的差异。从家庭总收入来看,上海的新社会阶层收入最高,接近37万元;北京第二,接近26万元;广州最少,20万出头。在工资性收入方面,也呈现出类似的特征。但是在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方面,广州的新社会阶层都排名第一。报告说,这可能是由于广州的经济活力更强,商业氛围比较浓,从事经营活动和财产性活动的人也比较多。

第二点,新社会阶层在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方面也很强。数据显示,在2016年,北上广三地新社会阶层的平均家庭总花销,达到了13万多,是社会平均水平的1.7倍左右。在各分项的开销方面,新社会阶层在饮食上花了35433元,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25832元;在服装配饰方面花了14720元,比社会平均水平高92.8%;在教育和住房方面的支出,也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这说明,他们不仅自身的消费能力更强,而且有更大的消费潜力可以挖掘。

第三点,新社会阶层经常换工作。调查显示,北上广三地的新社会阶层当中,有53%的人表示以前换过工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37%,而且有11%和7%的人表示更换过两次或者是三次工作。而从未来的职业规划来看,有19.5%的受访者打算在未来两年内找一份新工作,或者是去创业,这一比例明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15.4%。

此外,新社会阶层的工作强度比较大,生活节奏快,家庭生活时间比较少。从时间分配上来看,在工作日的时候,新社会阶层用来工作和学习的时间是7.76小时,高于社会平均的5.9小时。他们在休息日用来工作和学习的时间,也比社会平均水平高。而在家务方面,不管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新社会阶层用在家务上的时间都比社会平均值要少。

第四点,新社会阶层追求有品位的生活,娱乐、休闲方式非常多样化,比如,在旅游方面,72.4%的人每年都会在国内自费旅游,31%的人每年都会自费出国旅游。在阅读方面,81.1%的人表示过去一年至少阅读过一本书,最高的人达到了200本,可见这些人大部分都有阅读的习惯。同时,55.2%的人表示会去现场看音乐会,特别是流行音乐,93.1%的人平时会做运动,主要是跑步、散步、羽毛球,等等。

最后,在阶层归属方面,新社会阶层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中间水平,并且大部分新社会阶层不觉得自己是“中产阶层”。从具体原因分布来看,不管是家庭层面,还是个人层面,新社会阶层都觉得,收入水平、资产总量和消费水平不够,是他们不属于中产阶层的主要原因。

以上就是新社会阶层的一些特点,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社会蓝皮书:201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姓氏固化了社会阶层吗?

姓氏是一个人的血缘背景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当社会普遍根据姓氏判断血统出身时,姓氏就成了家庭血统、出身背景信息的载体,各社会阶层之间也最终因此而难以流动。人类最初是没有姓氏的,因此也没有将人们分门别类的明显符号,社会阶层也不容易一目了然地区分。

中国属于最早推出姓氏的国家之一。在周朝以前,贵族除了有姓之外,还往往以国、官位为氏。而一般人只有名,没有姓,也没有氏。春秋战国时期,姓氏制度发生根本变革,姓、氏的差异渐渐模糊。战国以后,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秦汉以后,姓与氏合一,遂称“姓氏”。唐宋后中国姓氏学逐步定型。

英国原来也只有名,到13、14世纪才出现姓氏,一开始也是只有贵族才有,后来逐步扩散至一般平民。

中国人命名的规则是姓氏不区分个体而以名区分彼此,西方社会则反之。在中国,王姓、陈姓等不含有太多信息,但名可以区分不同人;而在英国、美国,名为Peter、David、Ed-ward的人太多,而姓氏则往往更加独特。在中国,超过100人的姓氏只有4000多个,而美国超过100人的姓氏则多达20余万。因此,相对而言,姓氏在美国等西方社会所包含的血缘与出身背景信息比在中国更多,更能阻碍社会阶层的流动。

Clark教授介绍,以往关于社会阶层流动性研究只停留在父子代际传承的层面,而不是基于整个家族是否“一人当道,鸡犬升天”。但是,如果是以姓氏作为代际研究的基础,则可以把这种情况包括进来。

他具体讲到两方面的研究。其一,如果只按照父子收入的相关系数来研究代际地位固化程度,那么,根据英国自14世纪以来的遗嘱档案中记录的家庭收入估算,家族地位固化程度只有0.4,亦即父子收入的相关系数只有40%;如果用同一姓氏的相连两代英国家族的平均收入计算代际相关系数,那么英国人代际相关性高达75%,说明英国社会阶层固化的程度远高于以前的估算。而且,如果把过去七个世纪分成不同时间段,英国社会财富阶层的连贯性基本没有变化,富有的姓氏有70%-80%的可能性一代后继续富有,有50%左右的概率在两代后仍然富有。对中国、美国、日本、瑞典、印度、智利等国家而言,基于姓氏估算出的社会流动性也都远低于基于父子收入的相关性。各社会的阶层固化程度比我们原来理解的高很多,其背后的制度、文化以及其他原因都值得深入研究。

其二,Clark教授把1200年到2012年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历年学生名册放在一起,研究各罕见姓氏的学生占比相对于这些罕见贵族姓氏占整个英国人口比及变化。结果他发现,罕见姓氏占牛津剑桥大学学生的比重100多年前是这些姓氏占整个英国人口的8倍,到现在,这些姓氏的牛津剑桥学生占比还是他们在整个英国人口占比的两倍。自13世纪以来,精英姓氏子女一直比一般姓氏更能进牛津剑桥等贵族大学,今天仍然如此。如果用政治精英取代贵族大学的就学机会,那么,在英国,政治精英阶层自13世纪以来则更加固化,“官二代”有91%的可能性继续为政治精英。

Clark教授把姓氏研究方法应用到了中国。具体而言,他们以长江下游的县为基本单位,如果某姓氏在1645年至1905年间考上举人的人数占本县总举人人数之比高于本姓氏占本县总人口比的5倍以上,那么该姓氏就为本地区的精英姓氏;一旦各精英姓氏确定之后,再计算每十年里这些精英姓氏的举人占比相对于他们占样本范围总人口的比值,看前者高于后者多少倍。结果发现,在清朝初期,精英姓氏的举人占比是其在总人口中的占比的8倍多,到乾隆末期还停留在4倍左右,到民国时期下降到2倍左右,最近降到1.5倍(对民国时期和1949年后,他们以考进北大、清华等大学代替举人来定义精英)。由此可见,一宗族姓氏一旦进入精英阶层,社会阶层可以跨越朝代、跨越体制地固化下去。

公共政策似乎不能提升社会流动性,而工业化、城市化和技术革命可能是更重要的降低社会阶层固化度的力量。按照其门徒郝煜的话说,“文化和社会资本的代际传递比物质资本的代际传递更重要,而前者很难被累进税或高遗产税等公共政策再分配”,决定学历和劳动力市场结果的更重要因素是家庭和社会网络。

本文节选自《腾云》文章《对人类历史的量化研究告诉我们什么?》

罗胖曰:

为什么和西方相比,中国的姓氏更少?
按照上文的理论:是因为中国社会的阶层流动更困难。高门大姓枝繁叶茂,小门小户人丁艰难。

这是本文已经呼之欲出,但终于没有说出口的结论。

从这个结论里,愤怒者会得到他们愤怒的理由——有钱人真他妈霸道!
上进者会得到他们上进的方法——永远只和优秀的人在一起。

周鸿祎:直觉、阶层固化与恐惧

11月19日,360创始人兼CEO周鸿祎召开了新书《颠覆者:周鸿祎自传》的发布会。在发布会的对话环节,周鸿祎提到了自己对判断力和阶层固化的看法。

有一些创业者或者商业领袖做判断的直觉很准,很多人就会好奇这种直觉是天赋带来的呢还是后天能培养的?周鸿祎认为,表面上看这是直觉,其实直觉是基于判断力来的,来自于经验和经历。周鸿祎曾经看过几本书,分别是《异类》《精进学习》《一万小时定律》,他很认同书中的观点,就是所谓天赋并非是先天形成的。无论是体育高手在关键时候的接球还是商业高手在做决断时做一个决策,最后都不是拿天赋来解释的。一旦拿天赋来解释就变成天才论了,变成玄学。周鸿祎说:“有人哪天做了一个梦就决定做免费杀毒了,这实际是不真实的。

高手还是通过日积月累地训练,通过这种训练在大脑里形成回路,这种回路的形成比一般人的反应和传输速度要快很多倍。”

周鸿祎也提到了“阶层固化”话题。他认为,

每个人都有机会打破自己的阶层。这其中需要用一些正确的方法,比如设立长远的目标,这个长远目标不同于欲望,有时候甚至相悖。周鸿祎说:“很多人错不错在出身平凡,而是错在长大后,把赚钱设为唯一目标。”周鸿祎小时候也是个“熊孩子”,上课说话、做小动作,被老师点名字、叫到教室前面罚站成了家常便饭。儿时的成长环境属于“散养”,行动和想象力都不受束缚。“天性得到了极大释放”,在他15岁时,周鸿祎第一次读到了《少儿计算机报》。在高二一次班会上,他走上讲台,面对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理想:“这辈子就要做一个电脑软件的开发者。”在这之后,他就一直没有离开这个理想。周鸿祎总结说,好奇心、兴趣和大量阅读是让他走到现在最重要的三件事情。

周鸿祎表示,在公司发展中也有很多事情都是被包装的,在过程中,他们自己也是摸石头过河。而很多时候自己内心也非常恐惧,但是不能表现出来。他说:“勇士和懦夫的区别在于,勇士控制了自己的恐惧

穷人的胸怀,装不下你假装的爱

周健:当王凤雅一家选择拒绝“爱心人士”帮助筹款时,他们知道自己是在放弃一些垂手可得的钱财,选择自尊。

更新于2018年6月1日 06:05 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发起人 周健 为FT中文网撰稿

中国有很多穷人,有些穷人甚至会看不起病,吃不起饭。即便是这样的穷人,也不是你有钱有吃的给他,他就任你摆布。

穷人对待生活也有自己的态度。我很小的时候,姥姥就对我说:“人穷志不穷。三天不吃饭,也要装个卖米汉。”

《礼记•檀弓下》里有个故事,齐国遭遇自然灾害。大善人黔敖路边摆摊,施粥给路过的饥民。一天,有个饿得东倒西歪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拖着鞋子,东倒西歪地走来。

黔敖左手端着饭,右手拿着汤,倨傲地喊道:“喂!来吃饭啦!”

饥民抬起头来,瞪着眼睛对黔敖说:“牛啥呢?我就是不愿吃这样的饭,才落到这个地步!”

有志者不食“嗟来之食”,就是来自这个典故。

穷人虽穷,大多数也是有尊严、无奴骨的同胞兄弟,不是看见谁手里拿着一沓票子,就会点头哈腰摇尾巴,主动扑上去示弱博取同情的。

旧社会,财主逢年过节也做要做善事,救济穷人。财主让人把碎银子用纸包好,让小厮去找那些既没贴窗花、又没贴对联、门窗破破烂烂的人家。到了夜晚的时候,悄悄地把一包碎银子往穷人的窗户下一放,立马闪开,不能让人看见。

第二天早上,穷人发现窗台上有一纸包,打开一看是碎银两,就知道富人来行善了,年也就能高高兴兴过了。

那时候,财主行善讲究“善欲人见则不是真善”。这句话的社会含义是,行善也要给穷人足够的面子,不要让穷人为一包碎银子感到难堪。

现如今,乐崩礼坏,焚琴煮鹤,世风日下。不少人做慈善的人也学坏了,他们带着一腔热情和一褡裢碎银子,跑到贫困山区,拉着小朋友合影留念。合影的小朋友穿得越破越烂,脸上越脏,鼻涕流得越长,这些“爱心人士”就越高兴越有成就感。他们明白,在讲究“眼球”的时代里,这个社会泛滥的是一张一张“不感动不捐钱”的脸。

2018年5月4日,河南三岁女童王凤雅,因视网膜母细胞瘤死了。

5月24日,某公众号发文《王凤雅小朋友之死》,指责王凤雅的妈妈杨美芹“利用小凤雅存活的希望诈骗”,在水滴筹、火山小视频等平台上募集善款15万元。文章说,杨美芹没有用这些钱救王凤雅的命,杨美芹把王凤雅的救命钱,挪用却给小儿子治疗兔唇。三岁女童王凤雅是被她妈妈给“害死”的。

随后,王凤雅家人遭网友声讨。

5月25日,当地警方证实,王凤雅一家实际募得38638元捐款,用于女儿王凤雅的治疗,剩余1301元,已于当天捐赠到太康县慈善会。

面对“爱心人士”泼来的污水,农妇杨美芹被气得几乎昏厥,只会浑身颤抖着对记者说:“没有钱,不能给她最好的治疗。”

5月27日,带头质疑王凤雅家属的微博大V@作家陈岚发微博说,向王凤雅的家人、向努力奔波的民政和公安及村镇干部等所有在这场风波中受到伤害的人们道歉。

一个月前,陈岚把王凤雅一家推上风头浪尖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农妇杨美芹相信医生说,王凤雅“医不好,也救不活”的专业判断,连续拒绝了几家慈善组织的资助。

因为农妇杨美芹选择了科学,而没选择“爱心”,你们“爱心人士”怎么就可以红口白牙地把仅募集到的3.8万元说成15万?你们怎么就可以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说孩子的母亲把钱挪做了它用?你们怎么就可以对孩子的家庭进行道德攻击,说他们“重男轻女”,“利用小凤雅进行诈骗”?

《礼记》记载的那个饥民,即便因为拒绝嗟来之食,饿死街头,也没有人强迫他去喝掉黔敖的施粥。因为那个时候的人,比今天的“爱心妈妈”更懂得尊重穷人的生后,尊重穷人的选择。

一个家庭是否愿意接受慈善组织的资助,是这个家庭的自由,世界上没有一个慈善组织会强迫一个家庭必须接受慈善组织的资助。王凤雅的家人不愿意接受慈善组织的资助,这是他们的自由。

慈善本来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机制,慈善的社会文化价值是帮助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互助与友爱,促进社会共同的幸福。

在“王凤雅事件”中,王凤雅的妈妈杨美芹和爷爷王太友之所以不愿意接受资助给孩子治疗,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大树公益、陈岚以及参与其中的志愿者马婵娟等,自己应该非常清楚。

从慈善公益的精神角度来讲,穿着黄色马甲的志愿者马婵娟,一到王凤雅家,就开始拍视频、拍照片,发微博,是对女童王凤雅一家人的生存尊严和隐私赤裸裸的侵犯。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愿意把自己家里的一切情况都放到网上。志愿者这样的做法,得到王凤雅一家人的同意了么?

从慈善公益的专业操守来讲,马婵娟也不能带着上王凤雅一家开车上高速后,就发朋友圈说:“发起紧急用款,王凤雅需要两万块基金……”,让大家给你发红包,然后把一百、两百的红包统统收入私囊,至今没有人站出来说这些钱都去哪里了。

在志愿者马婵娟把女童王凤雅一家带到北京后,他们依然选择拒绝你们的资助。“爱心”被拒绝之后,你们先后又派出“小希望之家”志愿者猎鹰和大树公益的宇琪,到河南太康乡下,劝说王凤雅的妈妈和爷爷接受你们的救助。

在北京儿童医院的走廊里、楼梯的拐角处,每天都睡满了外地的穷人,他们没有钱,又要给孩子治病。这是天天渴望得到慈善组织帮助的人,你们为什么不帮,而要千里迢迢跑到河南太康去劝说王凤雅一家接受资助?

这么做,究竟是什么目的?这三批人,究竟是什么关系,难道不清楚吗?

2016年6月,在南京超市偷鸡腿给女儿过生日的妈妈打动了很多人,各种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蜂拥而至,母女俩收到了不少捐款。她们病房的一个病友,病情更严重,家庭更困难,却没有人帮助他们。

病人的父亲开始恳求媒体报道和爱心人士支持,但他们没有新颖动人的故事可讲,病人父亲有句话点破了一切,“就是我们没有偷东西,就是这个意思吗?是不是这个意思嘛?”

说白了,现在有不少人是用简单粗暴的心态在做慈善,他们脑袋里只想筹更多的钱,而没有需要帮助的孩子。这样的做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逼迫弱势群体开始学会撒谎、学会编故事给你。不会讲故事,不会演戏,但真的有困难需要帮助的群体,就成了被遗忘与被抛弃的人。

在“王凤雅事件”中,第一个应该羞愧的是“爱心妈妈”,不要认为现在不吭声,不说出问题在哪里,就可以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你们可以捂着不说,但不能把污水都泼给王凤雅一家之后,还换个马甲嚷嚷着要王凤雅一家把三万多块钱怎么花的说清楚。“爱心妈妈”这样做,不仅让人觉得你们没有爱心,不够宽容,而是还会让人觉得你们没有道德。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贫困家庭不愿接受救助的时候,这些“爱心人士”不听他们的意见,不尊重医生的专业判断,而是要搞霸王硬上弓。是否接受救助,是贫困家庭的自由。没有法律规定,穷人必须投靠慈善公益组织,“爱心人士”怎么可以用泼污水的办法,强迫人家接受慈善救助呢?

现代慈善公益最核心的价值是帮助人们脱离困境,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尊重、独立自主的人。在有尊严地自由活着与活着之间,显然有尊严自由地活着比活着更为重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得尊严与自由的人,如何敢说自己热爱生命,自己比孩子的妈妈更爱孩子。

从2012年至今,中国大部分慈善公益的丑闻都发生在儿童的个案救助方面。从山东的赵传旺、广西的杨六斤、南京女童小柯以及“鸡腿妈妈”和深圳的罗一笑,每一个悲情故事都讲得很好,每一个故事在成为社会热点后,都发生了剧情反转。这样的情况,真的可以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救助。

记者王志安在采访完王凤雅一家后说:“复盘这一悲剧事件,几乎所有虚假信息源都指向陈岚团队。他们不但在事件中通过微博发布不实信息,不断报警,给政府施加压力,小凤雅死后,还专门拉了一个媒体群,提供各种不实消息。早期报道的媒体,有数家受到误导,发表了虚假报道。并最终酿成5月后的大型舆论风暴。”

普及一下个案救助知识:“个案救助”在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存在,但在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法律都明令禁止慈善组织进行“个案筹款”。也就是说,慈善公益组织可以为一个类型的弱势群体的筹款,然后根据他们的苦难程度和紧急状态,来安排“个案救助”的先后顺序。

2013年6月,台湾东森电视台主持人俞娴17岁的女儿润润身患罕见病。她通过东森社会福利慈善基金会,在网上发起“抢救润润,台湾人民动起来”劝募行动。后因涉嫌违反“公益劝募条例”及相关规定,被要求依法向社会公众返还非法劝募所得善款1000多万新台币。台湾“卫生与福利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俞娴涉及违反《公益劝募条例》第2条规定:“公益”指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故不得为特定个人发起劝募案件。

一个社会的良善和适当的法律制度是相伴而来的,陈岚和“爱心妈妈”让人难以揣测的行为,显然和民政部门对“个案救助”的乱象熟视无睹有关。

“王凤雅事件”是这个社会的悲剧,但我并不悲伤。我不悲伤的原因是,我差不多用了快四分之一的生命,做了很多试图改变中国“个案救助”现状的事情,却什么也没能改变。还有就是,在这些悲伤的故事中,充满了听似悲伤,实则不知何为悲伤的哀鸣。

老舍曾说:“我想写一出最悲的悲剧,里面充满了无耻的笑声。”其实,“王凤雅事件”就是一出最悲的悲剧,里面充满了无耻的谴责和装出来的爱意。

救助“医学鉴定等待死亡的孩子”,简直是多方共赢。捐助者释放爱心的焦虑得到满足,公益机构能收到巨款,孩子去世后,剩下的钱花得轻松愉悦。只有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成了被抛弃与被侮辱的群体。这也许是“个案救助筹款”没有被禁止的原因。

“王凤雅事件”发生了这么久,我为什么一直不说话?在过去太多的“狗血救助”和“鸡血捐款”中,我很少看到人性,而沉默的思考能让人看到一些光明。

我知道,我今天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我没有办法为改变中国“个案救助”的乱象做点什么。

我今天之所以站出来,是因为我实在看不下去了。

我们相信,当“王凤雅事件”一家选择拒绝“爱心人士”帮筹款的时候,他们知道自己是在放弃一些垂手可得的钱财。但是,穷人也是人,也有人的尊严、也有人的自由,利益权衡之后,他们选择了不示弱、装惨、讲故事、拿钱。

一个孩子离父母而去是悲伤的,但孩子的家人维护穷人的尊严和自由是令人尊重的。

愿中国的穷人都能脱贫,都能远离这些假装的爱。

(注:作者是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发起人,曾用名“才让多吉”。作者微信公众号是crdj2277。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

今天的超级富豪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2016-09-14 万维钢(同人于野) 罗辑思维

01

物理学家尼尔斯 · 玻尔有句话,说“如果你不对量子理论感到震惊,你就是没理解量子理论。”

我把这句话的意思引申一下,那就是说:世界上有些事实,有些现象,对我们的认知会产生一种冲击力。你一旦听说了这个事儿,你的思想就会发生一种不可逆的变化。你可能会坐立不安,你会忍不住赶紧去告诉别人。

而今天我要说的这个现象,就让我产生了一种不安的感觉。这个感觉既不是恐惧也不是兴奋,有点难以名状,总之是不吐不快。

02

我要说的是当今这个时代的超级富豪——不是普通的“富人”,而是那些年收入超过两千万美元的超级富豪。

我不认识超级富豪,今天要说的事情都来自一本书,中文版叫做《巨富》。我觉得这些事情似乎跟每个人都有关系。

这本书英文书名中“ Plutocrats ”的字面意义其实是“富豪统治”——世界正在被这些巨富所左右!

在技术进步、全球化和自由市场这三个力量的作用下,财富正在加速向这些超级富豪手里集中。过去美国 1% 的富人曾经只拥有 10% 的财富,现在超过 30%。

全球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我们想要成为他们,那是越来越难。

但是这本书的重点说的不是这个,而是这些巨富们的文化。

03

我们这个时代的超级富豪,不但跟我们不一样,跟上一代的富豪也非常不一样。但是他们互相之间几乎是一样的。

有统计说大约 40% 的巨富是在美国,有 40% 是在中国,剩下的 20% 在俄罗斯、印度等国家。但是对这些巨富来说,说他们是“哪国人”意义不大,因为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远远超过他们跟本国人的相似之处。

跟上一代富豪相比,新一代的富豪都是自己赚的钱,而不是继承的。

哪怕是排在前 0.01% 的这些人,他们的大部分收入也是来自工资和商业所得,而不是来自资本收入,事实上资本收入在巨富收入所占的比例正在缩小。

也就是说他们不是靠直接投资,以钱生钱,而是通过工作去赚钱。他们之所以这么有钱不是因为他们的爸爸,而是因为他们占据了这个胜者通吃的时代的“胜者”位置。

他们是怎么取胜的呢?从外部条件来说,最关键的是抓住了“革命”。

有一种是技术革命,新技术出来带来新的商业机会,比如互联网。

另一种则是中国改革开放和苏联解体这样的机遇,一下子来了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这并不是说苏联解体了,你家靠侵吞国有资产就成巨富了。家庭特权可能带来资金和信息,但是要想做大做强,你必须得学会冒险,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04

书中提到现在一种普遍的“致富”模式,就是设法把过去只有富豪才能享受到的服务普及给大众。

比如说过去你是一个只在高级餐馆做菜的厨师,现在如果你能上电视给大众表演怎么做菜,你就能更好地把技能变现。而在这种模式的背后,资金的重要性其实没有那么高——现在这个趋势是在才能和资本之间的合作中,资本得到的份额在减少,而才能得到的份额在增加。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歌手,那么跟过去的歌手相比,现在你拿的比例在增加,而你的唱片公司拿的比例在减少。

所以说光有革命的机会,如果是头猪,即使站在风口也不能起飞!新一代巨富同时也是个人奋斗的结果——他们往往从出生就开始竞争,赢了起跑线,然后一直赢,赢到今天。

首先是教育。

你父母得先能把你送进 top1% 的幼儿园,从此一路名校,一直到争取进入哈佛大学,这一切努力都能直接增加你成为巨富的可能性。父母倒不一定非得是富豪——事实上大多数巨富的父母都是中上层的中产阶级——但是父母得有能力把你送到好学校去赢起跑线。

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取得了可见的成就。

比如搞金融的,从十几岁就开始炒股票;后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进入一个非常牛的实验室。

我们可以想见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未来的成功者们还是得到了父母的帮助。为什么有人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就能发表第一作者的高水平论文?因为第二作者是他爸爸。

他们即便已经很有钱了,仍然在高强度工作。

八小时工作制,加班得给加班费?那是普通员工才有的待遇。巨富们每天工作时间比这长得多,有的人凌晨两点半起床,甚至希望干脆不睡。

到了这个高度,他们感受到的世界变化太快,就得这么拼命才能跟上别人的节奏。富豪跟富豪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大,你是越富就越觉得自己不够富,只有继续赚钱才能更有钱——这样的结果就是 70% 以上的富豪的钱都是过去十年赚来的。

这种在顶端才能感受到的竞争和变化,要求你必须能执行,用个现在的新词儿,叫做“残忍的效率”!这意味着你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把事情办成。不管有什么东西挡道,不管有谁会为此受伤。

所以这些巨富其实未必比一个上班拿工资的人快乐,可能犯一个错误就损失几百万美元,但是毫无疑问,这些人过得都很 high。

但是他们还很强调道德和社会责任。

你去问那些在 Google 公司的人,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来挣钱的,他们认为自己是来改变世界的。Larry Page 最爱跟记者说的不是我们 Google 赚了多少钱,而是我们 Google 搜索可以救命:别人有哪里不舒服,上网一搜索就知道自己是个什么病,快速寻求帮助;将来我们自动驾驶汽车出来,能救的命会比任何一个政府机构改革都多。

他们是全球公民。

印度、中国和美国三个地方的平均生活水平相差很大,但是对巨富们来说,他们在三个国家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其实是一样的。他们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大城市开展工作,干完全一样的事情。

他们是世界公民,你甚至可以说巨富们自己就是一个国家。他们的教育是全球化的,生意是全球化的,身份认同当然也是全球化的——生产车间在哪里,雇佣哪国工人,对巨富来说根本不存在什么感情问题。哪个公司(比如日本公司)不适应全球化,就得被淘汰。

他们的利益在全球,那么他们也就关心全球的每个国家的事情,他们搞的慈善事业也在全球。

但他们搞慈善,比如比尔盖茨,不是捐款就完事,而是自己出手,像办企业一样办慈善。此书出版之后我们看到,扎克伯格搞慈善也是自己专门成立一个 LLC。

他们也会对政治施加影响。

比如支持同性恋,以及更多的则是对本阶级的利益的维护。事实上,巨富们很擅长跟政府官员打交道,绝对不是什么只懂技术的书呆子。

目前这些巨富还几乎没有女的。

不过这一代富豪的婚姻也有特点。过去的标准模式是 A 男配 B 女,比如富人娶秘书,或者富豪的儿子娶个女明星之类;而现在的富人更多的是娶自己在哈佛的同班同学。当然女方在婚后可能就不工作了,但现在这个模式是夫妻是同一个档次的人物。

还有一点,那就是新一代巨富脑子都非常厉害。

一般都有数学和物理的学位,都是技术狂人。形容这样的人也有一个新词,叫做“alpha geek”——这个词来自“alpha male”,一群动物中领头的那个雄性——也就是说这些巨富是极客猛男。

现在是“聪明是一种新性感”的时代,不光中国,美国领导人也得懂点技术。比如奥巴马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在国情咨文里提到“数据”这个词,第二个提到“统计”这个词的美国总统。当然华尔街和硅谷的人喜欢他。

05

当年我在美国某校读研究生的时候,物理系有个同学去哈佛大学访问了一年。我就问他哈佛的学生怎么样,他告诉我那些人都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勤奋。

我一听,就知道我这辈子是无法成为顶尖物理学家了。我上个公立大学,别人上哈佛,那肯定比我聪明;我爱看闲书,而现在别人还比我勤奋,那我还有什么机会?

那么把我们这些普通人跟巨富们的生活文化做个对比,是不是有同样的感觉呢?

过去人们莫名其妙地会对富人有一种特别的优越感:

你虽然有钱,但是你儿子不成器啊,但是你私生活不检点啊,但是你故步自封工作不努力啊,但是你思想已经落后了啊,但是你的钱都是腐败得来的啊,但是你唯利是图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啊……

可是真正的巨富并不是这样。他们的儿子很成器,他们生活很正派,工作很努力,思想很先进,赚钱不是主要靠腐败,而且都有远大理想。那普通人还有什么机会呢?你还有什么资格鄙视那些赢了起跑线的人呢?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所有人都应该了解这件事。没有这个正确的世界观,什么鸡汤都是精神鸦片。

所以这个世界的大趋势,的确是贫富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06

有了这个正确的世界观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普通人还有什么机会。我认为机会至少来自三方面。

第一,正如我们前面多次提到的,这个时代的好消息是资本并不重要。

可能是因为制度健全,可能是因为市场成熟,可能是因为互联网,总之现在有才能的人很容易冒出来,才能比资本重要得多。当然才能的培养也需要家庭的支持,但是你不需要一个特别富有的家庭就有可能获得很高的才能,个人努力是起主要作用的。

第二,巨富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一个持续的状态,保持这样的状态需要永不停息的努力。

并没有多少人,更没有多少家庭,能永远保持这样的状态。我所在的美国小镇,就有很多所谓“trust fund kids” ——也就是说他们的父母赚了很多钱,给他们搞个信托基金,然后他们就可以一辈子不工作了,靠这些信托基金过上很不错的生活,没事儿当个环保志愿者之类。这不是天赋和教育问题,完全是心态问题,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去赚钱。

第三,真正伟大事业的成功,都是冒险的结果。

而冒险就在一定程度上如同买彩票,不一定谁能中奖,只要你敢于尝试就未必没有机会。

这里最大的好消息是,这些巨富虽然得到来自家庭的帮助,但最主要的财富都是自己工作赚来的!

07

这个时代的全球巨富们形成了一个独立于其所在国家的独特文化,你甚至可以说他们自己就是一个国家:

他们不但有钱,而且比普通人更聪明更有拼搏精神,他们赢了起跑线还要毫不松懈地一路赢下去,而且他们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此内容归罗辑思维团队出品的「得到」APP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罗胖曰:

财富的发动机,一共有三种——

  1. 权力
    它的基础是组织。
  2. 资本
    它的基础是资源
  3. 认知
    它瓦解超越组织、重新定义资源、全球发现价值
    在认知驱动财富的时代——
    绝望者更绝望。他们甚至连抱怨的对象都找不到。
    富有者更富有。他们通过做最好的自己拥有一切。

罗辑思维:什么是有钱人 145

感谢各位来到《罗辑思维》捧场。今天节目一开始,我想先表达一个感慨:吴晓波讲过这么一句话,很多职业你只要在职业生涯当中登顶一次,那你就可以名流史册(比如说作家,作曲家,哪怕你是年纪轻轻的时候搞出了一部杰作,那这部杰作就可以标定你人生的高度,你后半辈子甚至就可以躺在这个杰作上吃饭),但是有一个职业不行,那就是企业家。企业家这个职业表面上看起来很光鲜,很有钱,但是他的命运的底层有一个暗黑逻辑——就是不管你原来领导的企业多么辉煌,只要它现在不能持续增长,开始走下坡路了,对不起,大家就会说你失败了,很多人要看你笑话,你就是个Loser——你看,这很悲催。

我们今天讲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洛克菲勒。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上个世纪美国伟大的一个企业家,一代袅雄,世界首富,但是那又有什么用呢?很多中国人仅仅知道,他就是个资本家嘛。你别说在中国,就在美国,很多人也不知道洛克菲勒这个人到底干了什么。幸好,洛克菲勒在生前留了一个心眼,他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建筑,这就是我们今天到纽约曼哈顿岛的中城去能看到的,洛克菲勒中心。那是现在世界上最庞大的私人建筑群,是由十九栋摩天大楼构成的。你到曼哈顿的中城,从四十八街到五十一街,从第五大道到第七大道,那么大一片,非常之雄伟。要是没有这个建筑,洛克菲勒的名字都有可能被美国人忘掉,而实际上呢?洛克菲勒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企业家!他创造的那些企业现在仍然非常伟大,比如说著名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还有雪佛龙,都是他创办的。在文化事业上,老洛克菲勒那干的事就更多了,比如说现在在经济学界非常有名的芝加哥大学,他创办的,洛克菲勒大学,他创办的。他的家族一生出了很多人,比如说出了一个副总统,有两个州长,还有一个副州长,富翁那就更别说了。而我们中国人是最不应该忘记这个洛克菲勒的。为啥?因为洛克菲勒的后半生做了大量的慈善工作,除了放在美国的钱,就是放在中国的钱最多。我们以前讲过一期节目专门讲协和医院,协和医院就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办的,而且它在创办的时候,从软件到硬件,到教学水平,都是按照全世界一流的水平来创办的。民国的时候很多大学的生物、化学、物理这些系、这些专业,都是由他们投资的。比如说那个时候我们搞周口店的猿人考古(就是北京人头盖骨),这个项目也是他资助的。再比如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很多大学的南迁工作,洛克菲勒也是出了大量的钱。有书就专门介绍洛克菲勒基金会对中国的贡献,其中的桩桩件件,我们今天是来不及讲了。但是很可悲,洛克菲勒这个人被中国人知道是在哪儿?往往是在中学政治教科书里面。他出现在哪个章节?就是说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候,洛克菲勒是其中代表性的资本家。所以很多中国人对他印象反而不好,觉得他不就是个脑满肠肥的资本家嘛,有什么可爱的呢?如果让老洛克菲勒地下有知的话,他对中国做了那么大贡献,现在落到这个下场,不知道内心作何感想。而我们今天这期节目,完全不想替洛克菲勒翻案,我们只想把他从企业家这个族群当中抽取出来,作为一个标本,我们再来看企业家这个族群,这个物种,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我们就回到洛克菲勒这个人——法国人和德国人还为他打过一场官司:很多法国人说他是我们法国人,确实,祖上在法国待过;德国人说他是我们德国人,确实,他祖上后来从法国迁到了德国。但是按照洛克菲勒自己的讲法,(我不管那些,我也不要什么光荣的身世)我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他的祖上在很早之前(在美国建国之前)就已经来到了美国,那洛克菲勒出生的家庭其实不怎么样,不仅很普通,而且他的父亲是一个人渣。他的父亲全名叫威廉•洛克菲勒——在美国人的习惯当中,一个人叫威廉的话,一般都会昵称比尔。比如说比尔•盖茨其实真名是威廉•盖茨,比尔•克林顿真名是威廉•克林顿。这个比尔(就是洛克菲勒他父亲)是远近闻名的人渣,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是钱,第二是女色。那在钱这方面他是个什么人呢?就是坏透了,一方面顺手牵羊、小偷小摸这种事经常有——比如说有一则材料说,他有时候下个长途车,一看这个地方有一只羊羔,居然就能拿大衣把它一卷就带回家了——就属于那种侵害别人财务、小偷小摸,完全没有羞愧感的这个人。那他一生靠什么挣钱呢?什么都干过,只要不正经的他就干过,比如说赌钱,比如说搞射击比赛赢个奖,比如说卖假药,贩卖木材。当然他干得最多的是贩卖假药——这辈子挣的主要的钱靠的都是这个。你想这样的人能有什么好名声?再有就是女色。虽然他年纪轻轻也结了婚,娶了洛克菲勒他妈,但是后来呢陆陆续续往家里就领孩子(这也不是他婚生的,就领回来)。而且这个老家伙老到什么程度——老到罗胖这个岁数的时候(42岁),他们家搬到了克利夫兰(就是现在美国那五大湖区的一个城市,对面就是加拿大),他经常借口我到加拿大做生意,居然就在那边骗了一个19岁的姑娘跟了他。犯了重婚罪,但是这边没人知道,居然就在这国境两边走来走去——两个家庭,包个二奶在那边,过了很多年也没人知道。所以这个人,你想一个人在钱上和色上做到这个份上那基本上声名狼藉吧?他曾经带着洛克菲勒在一个地方住着,这有儿有女有老婆,但是当地人就把他给告了,说他强奸他们家的黑人女佣。而现在看来呢,没准儿就是当地居民对他父亲进行栽赃——你想,那是南北战争之前,黑人的社会地位非常之低,你作为一个白人的男主人强奸自己家的女佣,你不挑不捡、没羞没骚到什么程度?所以这是一个道德上的严重污名。而更重要的证据呢,是他父亲被告发之后就跑掉了(带着全家老少就跑掉了),也没人追究这件事情。所以有人就怀疑这是当地人实在受不了这个比尔,干脆栽赃这么一个严重污名化的罪把他撵跑了就算了。那为什么要这么说他的父亲?因为他给洛克菲勒留下了三笔财产,第一就是这个污名。洛克菲勒后来成名,当大企业家之后很多人当然就是要扒他的料了(因为富人总是招人恨)。当时美国有一个女作家就把他父亲过去干的所有的事情写了一本书,然后发表了,洛克菲勒气得要死。你在洛克菲勒正经的传记当中提到他的父亲(就是他影响的那个传纪作品)总是这么评价的,叫传统道德的挑战者——你看这个用词很妙,他不会说他父亲是个人渣。所以洛克菲勒被扒出来之后 就觉得非常丢面子,当然他也说了一句话,说你这么把我的父亲干的事归到我和我公司的名下,我对你并不是生气,我对你很可怜(这就像现在中国的很多企业家被人黑了之后正常的那个反应)。这是他父亲留给他的第一笔财产。那第二笔财产呢?就是他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大概16岁的时候),花了50美金送他去上了一个学校——这是一个商业专科学校,说白了就是一个函授点。那这50美金能学到什么本事呢?学到了记账。这记账这本事可是洛克菲勒一生当中得益无穷的一门本事!在这儿我们说一点题外话,资本主义搞出一套全新的记账法,叫复式记账法。你看经济学家熊彼得就讲过这么一句话,说复式记账法是资本主义的高塔,是它的代表作品。为什么这么说?大家想,如果没有资本主义,如果我们是一个小生意人,比如罗胖,开个书店,经常进个货、卖个书,那我基本上只会记那种叫单式记账法(说白了流水账:今天卖了多少本、谁欠我多少钱,一行下来就可以了)。而复式记账法呢?简单说原则就是两条,叫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就是任何一笔钱,你不仅要记它花到哪儿去了,还要记这笔钱从哪儿来。那你说这不是废话吗,既然是同一笔钱,为什么不就记一个用处就完了?你想,如果是简单的资本形态,那我挣到的钱就是我家里的财产形态,我存在钱匣子里就完了嘛,所以只需要单式记账。可是资本一旦发达,资本可就不仅仅是财产了,它是推动整个社会资源(人、财、物)所有这些要素流动的一种血液,所以在商业来讲,钱对它他来说就是一个流动的东西——我不仅知道它从哪儿来,还得知道它想哪儿去。我打个简单的比方吧:比如说我们公司CEO脱不花跟我关系不错,找我借一百块钱。那过去呢,我只需要在账本上记“脱不花欠我一百块”,我等着找她要就完了。可是在复式记账法下或者说在发达的资本主义情况下,我就不能这么想问题——我得先记上脱不花欠我一百块,另外一方面我还要记我银行存款少了一百块。所以不仅是脱不花欠我一个情的问题,而是我银把我的存款做投资的时候我要受损失的问题——所以钱对我来说,它已经是一道流水。这就是复式记账法为什么很重要的原因,为什么熊彼得称它为是资本主义的高塔。当然罗胖也不是学财务的,我只是简单讲这么一个原理,洛克菲勒就是学了这门手艺。在历史上对洛克菲勒这个人有一个评价,说复式记账法在洛克菲勒的手里得到了大师级的运用,当然大师这个话有点过誉了。但是至少洛克菲勒记账的功底已经到什么程度?任何一个账本只要让他翻开(他对数字不知道怎么那么敏感),马上就能发现到底这个账目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也得益于他从年轻的时候他干过三年小伙计——就是他在自己创业之前(大概是从17岁到19岁这三年)干过三年小伙计,就主要管的是记账,所以从小就训练出这个方面的发达的本能。这是他父亲送给他的第二个礼物。那第三个礼物呢?就是商业的无情。洛克菲勒父亲对他的几个子女做过一个承诺,说你们成人之后我的财产一人给你们分一千美金(我偷了也不少嘛)。但是在美国当时什么叫成人?是21岁叫成人。但是洛克菲勒创业的时候还不到21岁,他就需要一点本金,所以就找他父亲借了这一千美金。他父亲说正好,你不是没达到21岁吗,现在算借——要付利息,而且利息很高(每年10%)。后来有一次,洛克菲勒做生意大概急需要一笔钱,就跟他父亲商量说能不能再借四千美金助我过一个难关?他父亲说那不行,你必须把那一千美金还回来,然后咱俩再谈借不借这四千美金。洛克菲勒说我这公司都快倒了,你不救我一把?不救——这就是他老爷子做事的风格。所以,洛克菲勒是在做生意一开始就领略到了什么叫资本主义的残忍。

下面我们就该聊聊洛克菲勒是怎么发财的了(这个大家都很感兴趣)。在现代的商业环境里,一个商人要想成就洛克菲勒那种级别的财富,你至少要过三关:第一关呢,就是挖到第一桶金,这个大家都懂。那第二关呢?你就必须变成一口猪,站到那个时代性的风口面前,让风把你这头猪吹起来——这叫把握一次大机会。那第三关呢?就是你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方式完成你的财富帝国的横向扩张。你看要不怎么说创业者就像练功、就像修行呢,因为每一关都极难突破——每一关的关口面前都尸横遍野——大量的创业者、企业家都死在过关的时候。你比如说罗胖每天靠卖书过日子,这最多是挖到第一桶金,卖书它怎么可能是时代性的风口呢?但是有些把握住时代性风口的人(比如说中国前些年的那些房地产商)这几年又不行了,为什么?因为风过去了,猪就掉下来了,他没有完成第三关的突破——就是财富帝国的横向扩张方式。但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洛克菲勒就是连通三关,终于成就一个世界级的富豪。

那洛克菲勒过了哪三关呢?我们可以给大家三个关键词:第一叫战争,第二叫石油,第三叫托拉斯(我们一个个跟大家交代)。那第一个关键词是战争,这是洛克菲勒完成他第一桶金挖掘的方式。前面我们讲洛克菲勒创业是在哪一年?公元1858年。这是什么时候?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美国人马上要打南北战争了嘛。美国这个国家很有意思,它的历史你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四场战争的结果——那第一场战争就是独立战争,它终于变成了一个国家。但是穷,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最富的地方还是靠驱使黑奴在南方种棉田过日子,你让欧洲人怎么看得起这个国家呢?那打完南北战争这个国家可就大变样了,因为大量的现代化的工业开始起来。美国赶上了电气化革命这一艘船,所以当时的什么电报、铁路、钢铁、石油这些产业在美国起来,这个国家变成了一个工业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把美国带到了世界舞台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它终于成了老大,这是后话。你看洛克菲勒的1858年创业一直到他1910年成为十亿美元级的富豪,正好是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段。那这一段在美国史上可是有一个名字的,叫镀金时代。这名字谁起的?是美国那个著名的小说家马克•吐温起的,他说叫镀金时代。啥意思?就是表面上金光闪闪,非常繁荣,底下横赤烂污(乱七八糟)。但马克•吐温也讲过另外一句话(这是表扬这个时代的话),说这个时代发财的道路千条万条,任何一个穷小子都有可能成就他的财富梦想。我们中国人听了特别有感觉吧:对呀,前三十几年的中国就是这样一个镀金时代——发财道路非常多(因为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转进的过程中大量的机会开始涌现,跟我们现在从工业时代向互联网时代开始转进是一样一样的,大量的机会窗口洞开)。那洛克菲勒的第一桶金为什么是靠战争呢?你看,这就是一个人的发财本能——后来洛克菲勒讲过一句话嘛,说发财的这个本能是上帝赐予我们这个家族的一个礼物。对呀,你看在南北战争之前(你不能说这个时候没有信号,其实当时的很多精英人物是把握住那个信号的),很多政界的人都知道,1860年这一场大选如果南方胜了,这个国家就又会乱下去;如果北方胜了(就是林肯要是当选的话),那南方很可能会脱离,这个国家会分裂(这个国家很可能会打仗,很多精英人物都知道)。但是商人明白这个道理的其实并不多,那洛克菲勒是怎么明白这个道理的呢?你看,这个男人一生当中有很多幸运关口:当时他和他的未婚妻正在谈恋爱(还没有结婚),有一次就到他未来岳父家去做客(他未来岳父是一个高层的政治人士,俄亥俄州的一个议员),这老头就说,你跟我女儿谈恋爱,一看你年纪轻轻一个青壮年的男子,这国家马上要打仗了,你是要上战场的。那意思,你是不是能活着回来我不知道啊(你看这种就是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可是洛克菲勒的反应,你看就是一个商人的反应——他马上脱口而出就问,那你说马上要是打仗的话,是北方好挣钱呢,还是南方好挣钱呢?一旦问出了这个问题,洛克菲勒就知道,属于自己人生的大机会终于来了,我要去发战争财。于是,他倾其所有,找所有能借给他钱的人去借钱,有多少买多少的去囤积物资——都是战争将来需要的,什么粮食、食盐、草料、矿石……有多少买多少。后来战争打起来,这批物资是物价飞涨,他当然就挣到第一桶金。当然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个道德难题:就是他到底是应该作为一个青壮年响应国家号召上战场当兵呢,还是躲在后方闷声发大财?他后来的兄弟就因为这件事情跟他翻脸(翻了一辈子的脸),说你是一个胆小鬼。他当时正好22岁——你看那一代美国的大富豪都是这个年纪,洛克菲勒22岁,摩根这时候24岁,卡耐基这时候26岁,他们都没有服兵役——而洛克菲勒采取的方法呢,就是花三百美金(那时候是一笔巨款)雇了一个年轻人替他上战场,而现在查证,那个年轻人果然就死在了战场上。你想这肯定是编到同一个连队的嘛,说白了,洛克菲勒要是上战场没准儿也就死了,后来我们讲的那些故事就完全没有了。那洛克菲勒自己怎么解释这个道德问题?他说,战争是杀人的,而我做的商业是活人的——你想想看,这也确实是商业的两面性。比如说在南北战争打仗的期间,洛克菲勒就花了25美金(这当时很大一笔钱)买了一张巨大的地图挂在他的办公室里,然后就一边看前线传来的战报(战争打到了哪儿,他的商业就做到哪儿),把粮食、草料就运到那儿去。那你说这个行为到底是个啥行为呢?它就是有两面性:首先,卖到那个地方肯定最贵——因为刚刚被战火烧过的地方最缺物资,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也救了当地的老百姓——战争刚刚打完,然后活下来的人最缺粮食,这个时候有商人把粮食卖到这儿,这难道不是救命吗?所以你说,他到底是贪财呢还是救命呢,他到底是一个恶魔呢还是一个菩萨呢,真的是说不清楚——商业本身就具备这样的两面性,这就是洛克菲勒第一桶金。

那我们前面讲洛克菲勒人生的第二个关键词叫石油。石油这个东西其实人类早就发现了,只不过刚开始的时候用途比较窄。比如说在北美洲当地的印第安人就会用它进行化装,把自己抹得一脸都是;再比如说像洛克菲勒的亲爹(那个不成器的假药贩子)就盯上了石油,天天晃着个石油罐子,说这玩意儿包治百病。你想,这么窄的用途商人就不会进来嘛,但是后来人们发现,石油把它提炼为煤油之后,这是非常好的一种照明燃料(比当时人用的什么鲸鱼油要好的多,后来又发明了煤油灯),所以很多商业投资就开始往这个领域涌。到了1859年的时候,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已经有了几百座油井,周边的树林全部给砍伐一光,大家觉得这是一个大风口。他也觉得是,所以专门跑到宾夕法尼亚州考察了12天——到处转,看油井、读当地的新闻、跟老百姓聊天,聊完了之后,他决定不能投。他那个合伙人(叫克拉克)天天就追问他,你不是说石油是风口吗,你怎么不投呢?这个好机会你为什么要错过呢?那洛克菲勒就跟他分析了三条:第一,这个投资现在太狂热,它肯定将来会降价;第二,就是这个玩意儿的技术门槛实在太低了(谁有两钱都能进来),所以这也不是一个好领域;第三,就是现在石油的那个消费市场看不出爆发的迹象,所以将来石油一定会跌。这句话就让他说到了,果然石油的价格就出现了下跌,从一加仑三美金一直跌到一加仑两毛二分钱,这是赔惨了。而石油这个东西——因为我油井已经建起来了,原来投资的那些商人为了挽回损失就拼命的开采——越开采越多,所以价格就继续的跌。那这个时候(我们刚才讲是1859年)洛克菲勒在干什么?正在囤积大量的战争物资,所以他也没有钱投。但是南北战争一打完之后,洛克菲勒就杀回来,他觉得机会到了。为什么?因为战争打完之后,当时建的很多铁路基础设施上面都需要运东西,而石油作为一种新的照明代替燃料马上就要开始大爆发,他觉得机会来了。但是他仍然不投资油井,为啥?还是他刚才讲的那个道理,这玩意儿技术门槛太低。那他要干什么呢?他要投资炼油厂。所以后来跟他的那个合伙人分手之后,把当时最大的一个炼油厂买下来,这就是当时已经全球最大的炼油厂,就叫标准石油(这仍然是世界商业史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你看,从这个名字里面洛克菲勒就已经显现了自己的野心——我干的这个炼油厂不仅要有技术含量,而且我要让它成为一个石油时代的标准。你想想看,人类的汽车时代是从20世纪初才开始的(福特汽车公司成立于1903年),而洛克菲勒是早在19世纪后半叶就为这个即将到来伟大汽车时代准备好了它的能源基础。那你想,这个不是风口啥还是风口,他不是那个能飞的猪谁还是这头猪呢,他不发财谁发财?所以洛克菲勒人生中的第二个关键词就是石油。

那我们前面讲他还必须攻克第三个难关,就是他的财富帝国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方式完成横向扩张,洛克菲勒也找到了,也完成了这一次升级——这就是洛克菲勒人生中第三个关键词,叫托拉斯。我第一次见到托拉斯这个词是在中学教课书里面(这里面是列林讲的话),说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时候会出现企业的联合垄断形式(一共4种我记得的)叫托拉斯、康采恩、辛迪加和卡特尔。其实啊,我们上中学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这是在讲什么。那什么是托拉斯呢?其实在英文中是Trust(就是信托的意思),简单讲就是我们今天中国人理解的叫控股公司。我们给大家打一个比方,比如我是洛克菲勒(我经营美国最大最好的炼油厂,竞争实力非常强),而你呢也经营一个炼油厂,但是你觉得竞争不过我,那好,我来跟你谈判:你把一部分股份交出来我花钱把你买走(你还占一部分股份),这样我们就联合经营,但是你把经营权交给我,这样我们双方都合适——我用很低的成本控制了更多的公司,而你呢在我的经营能力这班船上你算是搭上来了(你持有股份你干挣钱嘛),大家都好,这就是托拉斯。所以后来洛克菲勒就用这种托拉斯的方式几乎控制了全美所有的炼油业(大概达到了95%),那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在最顶峰的时候95%的炼油、90%的输油(就是输油管线)还加上25%的原油开采全部集中在这一家公司手里——不仅是后来的中国人啊当年的美国人也犯糊涂要搞什么反垄断(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可以参考一下罗辑思维第二季节目当中的一期,叫我们应该反垄断吗,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但是不管了——当年的美国人就是觉得害怕:你庞然大物万一你欺负我呢?我把你拆了我才放心,所以在1911年的时候美国政府就把标准石油公司拆成了37家地方性的小石油公司。但是你要知道,随着市场的发展,很多争气的小公司又会变成庞然大物。你比如说标准石油公司在纽约的那个分公司后来就是美孚石油,在新泽西的那个后来就是埃克森石油,在加利福利亚的那个后来就是雪佛龙石油,在上个世纪90年代埃克森和美孚又合并了,当时就是全球最大的公司又开始垄断。那你跟谁说去呢?当然在这儿我们得跟垄断公司说一句公道话,垄断公司并不是资本家贪婪的产物,他是很多产业内在的动力——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资本家自己也控制不了那个垄断的趋势。为啥?你想为什么石油公司一定会进行垄断,因为石油根本就不是一个工业品(我们总是说工业学大庆,总觉得在商业模式上石油也是工业品,不是),他有点像我们今天的互联网。为啥?因为石油产品是标准产品(你生产的石油和我生产的石油是一样的),所以他有一个内在的商业模式的动力,就是我不断的要扩大(只有扩大之后我才能抵御风险,然后我才能把单位石油的生产成本降下来)。你想想今天的互联网是不是这样?很多互联网公司为什么拼命的融资、玩命的补贴用户,因为只有当他把全部市场拿下来的时候那种网络效应才能呈现出来——这是商业模式的内在动因,不是洛克菲勒贪婪的决定要干这件事。很多餐馆老板他也是资本家,他为什么不急着去扩张呢,不搞什么托拉斯呢?这是商业模式决定的。但是不管怎么样了,即使是在1911年打这场官司的时候其实洛克菲勒已经退休了。他啥时退休的?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具体的讲是1987年)他退休了,然后呢,他又活了40年一直活到1937年以98高龄才去世,这也算一个人瑞那。这40年他怎么活的呢?就是一典型的美国退休老头啊——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和罗胖的一样,我是要起来发语音维护我的微信公众号,他是起床),然后8点钟准时早饭,每天就是读书、栽花、陪伴家人然后搞体育锻炼。他特别喜欢体育锻炼,晚年的时候是热爱两项运动,一个是骑自行车(七八十岁的老头骑着自行车还能到处飞奔),据说他在85岁的时候打高尔夫还能打到什么状态,就是100英尺的距离一杆进洞。100英尺多长?大概30米左右,一杆进洞——老人家那个反应还是很敏捷的。到了1937年的时候,98岁的老洛克菲勒在他们家的海滨度假别墅安详的去世,他的一生就这么结束了。

那你说我们今天难道要讲一个财富故事吗?这样发财的人然后死了,这是一个太普通的故事了。不对,我们其实是想通过洛克菲勒的故事让大家重新理解,在现代的商业环境中财富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会接着讲)。

我们还是得先说一下洛克菲勒家族后来的故事。1937年老洛克菲勒去世,那他留下一笔多大的遗产呢?账面上十亿美金,这是多大的一笔钱?可不是我们今天十亿美金的概念(今天很多中国互联网公司,动不动就估值几十亿美金),当年的十亿美金是占美国社会财富总量的1.5%——如果折算到今天,这个份额那就是三千亿美金的概念——这个份额上的高度到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富豪能够超得过(所以说洛克菲勒家族是人类现代商业史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家族,现在仍然如此)。但是1937年老洛克菲勒一死,这个家族的使命可就发生变化了——原来是不断地扩展财富,而现在呢?就要守得住这份财富,你这个家族要能够成功落地平安。这就要说到老洛克菲勒的儿子小洛克菲勒,这个人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一个富二代,因为就在他的保驾护航上这个家族成功地完成了转型。这父子俩相遇真的是上帝的安排,是彼此的幸运:他这个爹有这么个好儿子,而这个好儿子呢?能生在这么好的一个家庭。这父子俩性格几乎是一模一样(都是非常的严谨,在道德上非常的传统):你看,老洛克菲勒就是这么一个人,不抽烟,不喝酒,不玩女人,不参加任何奢侈的场合(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真是不懂:那么有钱,你这么活还有什么乐趣呢?但是老洛克菲勒就是这么一个很典型的美国的传统保守派)。而这个小洛克菲勒一样,比如说我们看当时美国报纸上报道出来,作为全球最大的一个富二代(最有钱的一个继承人),中午吃一顿午饭30美分就打发了。甚至有当时的记者用那种非常嘲讽的口气在讲,说洛克菲勒这父子俩真是有一绝,尤其在打赏小费这个问题上——就是美国人不是时兴给很多服务人员打赏小费吗?小洛克菲勒做得比他老子要好。你看,老洛克菲勒是这样的,一旦要付小费了,就兜里掏出一大把零钱,然后就手伸出来,看服务员敢拿多少(拿多了我弄死你)。而小洛克菲勒呢?就进步了,他压根就不给——这是当时报纸上的一个说法。所以可见,这父子俩在勤俭节约上是一样的,他们家虽然也买了很多大房子,但是都反对装修。虽然家庭内也搞一点音乐会这种娱乐活动,但是家里严禁什么赌博、打牌,这些东西都没有,所以家风很好。

但是小洛克菲勒跟他老子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什么?在两点,第一,就是在对待工人的态度上——老洛克菲勒是一个典型的美国的共和党人,对工会这种事情那是烦透了顶,可以说是讨厌,永远不跟工会去对话,小洛克菲勒就不一样。那转折点是在什么时候?是在1913年,就是科罗拉多州(当时不是那个标准石油公司已经分拆了嘛),科罗拉多的这个公司就出事了。当时工人和资本方进行了八个月的长期对峙——你想,工人又没饭吃,但是又不愿意上班,工会又在那儿拼命地拱火,然后来组织,所以双方的那个情绪就越点越燃——最后果然发生了冲突。死人了(工人这边死了十几个,资方那边也死人了),但是更要命的是什么?工人不是搭帐篷示威吗,其中有一个帐篷失火,烧死了十几个(也不是烧死,就是失火之后窒息),死了十几个妇女和儿童,那老百姓还干吗?你洛克菲勒家族干出这种事情来。但其实这时候已经不能怪洛克菲勒了,为啥?因为公司分拆了嘛,他只是持有这个公司的股票,他其实并不是管理层。但是老百姓可不管那个,在纽约很多愤怒的群众就包围了他的家庭(甚至有人声称要拿枪冲进去,把这个父子俩给干掉),甚至在他们的房子旁边还有人爆破了一颗炸弹。万不得已,最后是美国总统威尔逊派兵,才把这场动乱给镇压下去。但是这个时候的小洛克菲勒已经明白了,这个家族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虽然你合法挣钱,我浑身都是理,但是又怎么样呢?你跟社会已经处于那个尖锐的对抗的状态,这是不可持续的。你看,1911年你的企业刚被分拆,刚打过那个反垄断的官司,这个家族已经名声扫地。现在1913年又出这么个事,那还了得。所以不管他老爷子(老爷子这时候还健在)怎么讨厌工会组织,小洛克菲勒也决定,一定要跟劳工组织进行谈判了。所以他干了几件事情:第一,就是高额抚恤那些死去的工人;第二,就是把那个肇事的董事长管理层,想办法让他去职;第三,就是从加拿大聘请了一个卸任的劳工部部长(因为他对这一块的事务比较熟),聘任他为洛克菲勒家族的劳工顾问,让他从根本上设计一套制度来缓解这个家族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后来小洛克菲勒逢人就讲,把工人的生活搞得好一点对于我们资本家创造利润也是有好处的,我并不是傻,我只是要让这个财富创造得更为健康,这是他干的第一件事。

那第二件事情呢,就是大规模地搞慈善。其实老洛克菲勒在世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大规模地搞慈善,但是很难得的就是这父子俩是一条心。比如说在中国搞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就是老洛克菲勒还健在的时候(是上个世纪的10年代),小洛克菲勒就是亲自跑到中国来考察(是大江南北走了一大圈),写出了一厚沓那个考察报告,最后决定把这个协和医学院设在北京。然后他就亲自拍板买下了北京王府井口的那个豫王府,作为现在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的地址,这还是老洛克菲勒活着的时候。小洛克菲勒后来自己掌权了,他的手笔就更大,而且每一件事情都做在人类文化的尖尖上。比如说,法国凡尔赛宫的修复,埃及的考古,捐赠了大量的艺术馆、博物馆等等。那这两个思路有啥区别?老洛克菲勒仅仅是我有钱,我做好事,而小洛克菲勒提出来叫战略慈善。什么意思?就是要把企业本身发展的目的和做慈善要结合起来,要让这个家族成为声名良好的一个家族。所以洛克菲勒家族真的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家族,这都要归功于小洛克菲勒。而他干得最漂亮的一件事情,就是二战之后捐赠了联合国总部今天在纽约的那一块地皮。联合国这个组织其实挺有意思,它是1945年成立的(二战一结束就成立了),但是一直到1952年才搬到今天这个地址。那中间这七年干吗呢?就是打游击嘛——你看,第一届联大是在伦敦搞的,然后发表人权宣言呢是在巴黎,而国际法院呢又设在荷兰的海牙,所以说到处乱窜。甚至刚开始开会的时候什么找个学校、找一个宾馆甚至找一个工厂就开了,甚至有人还提出说我们干脆买一条船吧,联合国大会以后就在船上开,全世界各地巡游——这肯定不是个办法嘛(当时联合国也想定居在纽约,但是曼哈顿的地价太贵)。后来小洛克菲勒就跳出来说我捐钱,850万美金(这在当时不得了的一笔巨款)就买下了曼哈顿东部(接近河边那个地方)的一片地,后来纽约市干脆做一个顺水人情,把周边的一片地也给捐了,一共凑齐了17英亩——这就是我们今天到纽约去旅游、参观那个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当然也有人说,小洛克菲勒就是打算盘打得精——你看,它周边的地产就是他们家的,现在联合国总部一在这儿,那些地产全都涨了,他反而还赚了。你看,这就是高明的慈善家——自己也有好处,然后还做了实实在在的事情。

而小洛克菲勒,说白了这一生做的最大最大的贡献(仅止于对于这个家族)是他又生了五个好儿子。这五个好儿子在现代美国历史上都是鼎鼎大名,我们简单给大家讲一讲:大儿子没什么本事(人比较平庸),但是非常的本分,他就代表洛克菲勒家族出席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说二战日本投降不是在密苏里战舰上签那个投降协定,他就在。而且他后来当了40多个各种官方的、非官方的协会的主席——就是他是洛克菲勒家族的那张脸。而老二呢是一个政治家,在共和党里面是真正的实权派——几次甚至竞选总统,当然后来失败了(尤其是跟尼克松竞选的那一次他失败了,但是这个家伙他当了十年的纽约州的州长,是著名的政治家)。他一看既然我失败了,我能不能在美国政治上留点东西呢?他干了一件事情——把主持他们家家族基金的那个管理人给推荐到尼克松政府当中担当国务卿。这个人是谁啊?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基辛格(基辛格就是他们家的人,当然不是他们家亲戚了,是他们家原来雇佣的一个老臣),后来在国际政治上也做了大量的事情。这个老二后来当了四年的美国的副总统。那老三呢?在美国商界号称是风险投资的鼻祖(那也是做了大量的创新)。老四干的事最少了,那就是干了阿肯色州的一个州长。老五呢?那就更不得了——他从石油界就进军到了银行业(现在我们知道的什么大通银行、曼哈顿银行、花旗银行,他都有参股),现在仍然是健在——他是现在的洛克菲勒家族的族长。你看,这就是一个好家族——他在上升的时候像烟花一样的灿烂,在下降的时候像湖水一样的沉静,还能给世人留下一幅美景。这个家族将来即使每况愈下,将来退出历史舞台那又怎么样?现在确实他们的财富可能全世界也排不进一百名,但是他们给历史会留下一副美好的背影。当然了,那个时代的美国大富翁也不全是这样的(也有不争气的),在这儿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我们店里独家销售的《财富的帝国》(它的作者就是美国最著名的经济史学家戈登先生),那在这本书里你就会看到其他家族的故事。比如说范德比尔特家族,这个家族的子孙就是作嘛(比如说经常开晚会,一个晚会要花二三十万美金,光准备一个晚会的玫瑰花就一万多枝),你作来作去再加上子孙抽烟喝酒搞女人,这个家族还有好吗?到1973年的时候这个家族还搞了一场聚会,来了120个人,大家大眼瞪小眼,发现在座的一个百万富翁都没有——这个家族就会被彻底扫出历史舞台。那我们今天讲这些家族到底是为什么?我们是希望通过这些起起伏伏的故事来洞察什么是富人,什么是财富(一会儿回来)。

在今天节目的最后一段,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富人这个现象。请注意,我下面讲的富人可特指的是在现代商业文明下,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里,合法致富的富人(可不包括大毒枭、大贪官)。这种富人和我们概念中的传统的富人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传统的富人,他往往是建立在一个匮乏社会的基础上(说白了,大家都是将将够吃,现在我不吃,你们家全吃),这叫聚敛式的致富。而这种聚敛往往又伴随着对于权力的攀附,是用那种暴力手段把财富搜刮过去,那这种富人当然就是为富不仁。可是人类社会看到这种富人可是看了上万年,然后我们用这种观察的视角再来看现代商业文明下的富人,那就差之千里——如果这个观念转不过来,整个社会的创富和创造压根就没有观念上的基础。

我们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吧,就是遗产税问题。按说遗产税收他们富人的多应该啊(你看,你是企业家,你合法致富,你享受,我们没有意见,但是你的儿子就不一样,他又没有创造这个财富,凭什么不跟我们穷人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呢),所以老子一死,把他的遗产大部分拿过来分给穷人,你的儿子也给那么一点,你看多公平啊!但是人类试验遗产税这个制度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却发现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制度,为什么?我们有三个观察的角度。

第一,就是遗产税表面上是为了穷人好,而没准儿最后的结果是穷人倒霉。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20年前,如果中国有了遗产税,那总得定一个限额吧(不能所有人遗产都收),比如说我们定500万——这在20年前就是巨富,可是20年后,如果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你说一个人有500万财产就要把他绝大部分拿走,你觉得公平吗?今天北上广深(我们不说其他城市),一个普通老百姓家,只要你有一套自住的房子,这就是500万,甚至还不止。那你这笔遗产税可就不是收富人的了,是落在穷人的头上了——很多国家的税制往往就在这个问题上出了毛病。我们以前节目也讲过,比如说收个人的所得税,刚开始也是调节贫富差距,最后落在了工薪阶级的头上,这是中国人(每个人)都明白的事情。所以遗产税对穷人首先不是一件好事。

那第二,收富人的税,你还以为真收得着啊?收不着嘛,就拿洛克菲勒来说,他做了大量的慈善,但他也不愿意把这笔钱在自己死了之后就全部交给政府。在罗斯福的执政期间(那是民主党,也是左派),左派当时定的遗产税也是非常高的,那洛克菲勒就是不干,那他怎么办呢?通过大量的手段(你一定要相信,富人,尤其是在自由竞争出来的富人,他一定是精英,他很聪明),他有一万种办法把财产提前转移掉。比如说老洛克菲勒是怎么干的?因为他退休了嘛,管理层已经是小洛克菲勒了。干得不错,今年发奖金把我的股份赠与给你,过两个月又干得不错,再赠一批股份。就在要对他实施遗产税之前,财产早就转移完了。最后老洛克菲勒死的时候他名下的财产有多少?才2400万美金,虽然马上一千多万就要让美国政府给征走了,但是他大头保住了。而且他在每一次转移的时候,都是光明正大,公开通告,社会虽然也再吵也在闹,但是你能怎么样呢?后来美国人就开始这赠与也不行,赠与要收赠与税。那你以为富人就没办法了?现在在美国,我的很多朋友都在做这件事情,但凡有一点钱就会做一个信托,而且做的是那种叫做不可能撤销的信托。什么意思?就是我有钱,然后我在生前就做一个信托基金,这笔钱的产权就已经转移了(跟我没有关系了),而这笔信托将来甭管是挣到钱、通过理财等等各种手段,它的利息所得和本金是通过一个制度来分给我的后人的,那政府拿这种信托没有办法(现在美国的富人都在用这种方式来转移自己的遗产)。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买大额的人寿保险。比如说2004年中国的台湾有一个巨富就死了,蔡万霖。蔡万霖死的时候留下了40多亿美金的财产,如果按照台湾的那个遗产税的政策,他大概要交700多亿新台币的遗产税。那他愿意交吗?那干脆临死的时候买一笔巨额的人寿保险,受益人就写给他的儿子了。结果交了多少遗产税?五亿新台币,少的可怜。所以说这种办法对付富人往往是不奏效,收遗产税你能收得上来吗?

那第三个问题,富人是什么?现在的富人跟传统的富人不一样,往往都是第一代创业。我在2014年就看过一个数字,美国现在前500名富豪,60%都是这一代的创业者,这个财富就是他亲手创造出来的。说白了,现在的富人就是这个社会最有创造力的这批人。那这是什么资源?这是全世界都要抢的资源好不好!你现在要征收巨额的遗产税,其实是把这种最有创造力的人给其他国家给撵出去了。你比如说法国人奥朗德那个政府(因为他是左派)就开始规定,说你财产一旦超过100万欧元,收你的税(年收入要超过这个就收你的税)。收多高呢?75%!那谁还在这个国家继续创富呢?就在英吉利海峡的对面,英国首相就讲(哎呀,真是高兴得鼻涕泡都出来了),我们英国人铺着红毯,把你法国的这些富人都收过来,到我们这儿来。你看,现在全世界的风潮都在取消遗产税——香港是2005年通过的法律,2006年取消掉了;2008年新加坡取消掉了;2015年4月,美国众议院已经通过法案取消遗产税(当然最后这个法案落实可能还要几年)。但这说明,这是一个全世界的思潮。这可不是替富人打算,你像美国,这是民主党政府干的事情,为什么?对国家不利!全世界都在争抢有创造力的人才,你怎么能用高税收把他们给赶走呢?所以你看,这三个视角看下来,收遗产税就变成了一种非常愚蠢而野蛮,对谁都没有好处的一个制度。

回过头我们再来看现代商业文明下的富人他到底在干嘛?表面上那个动机就是不断地扩展个人的财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无可厚非),但是与此同时,他还在干着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参与全球化的竞争(你不要以为垄断企业就不参与竞争了)。老洛克菲勒就讲过这么一句话,我时时刻刻都要把石油的价格尽可能压到最低——你不要看我是垄断企业,只要我没有把它降到最低,那那些潜在的竞争者就会进来。果然,后来俄罗斯人在巴库地区发现了油田,他们的石油产品就开始冲击欧洲市场,那老洛克菲勒能怎么办?只有继续压低价格。所以在竞争这件事情上,任何企业家都不能丝毫地放松警惕(在这方面,强烈推荐大家看《经济学通识》这本书。这是我们店里独家销售的,薛兆丰老师的作品,这里面有几篇文章就讲到了这个道理)。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有一个小山村,它只有一个理发师傅(很明显市场是垄断的),那请问这叫垄断吗?当然不是!所谓的垄断是政府用政治权利告诉你,这个村只能由这个师傅来理发,这才叫垄断。如果市场的准入门槛是开放的,那这个理发师傅就在面对竞争——因为如果你把价格提到大家受不了的程度,而且有利可图,其他的理发师傅就会来,虽然这个人现在还不在,但是他永远在市场的边界上等着你——这是企业家干的第一件事。那第二件事情呢,就是通过自己的创造力不断扩展整个人类的财富边疆。我们还是拿洛克菲勒举例子,1911年的时候美国政府不是要分拆标准石油吗?老洛克菲勒就来到法庭作证(当时社会舆论对他很不利了),老洛克菲勒讲了这么一段话,说没有我之前美国人民在用什么油照明?是鲸鱼油、松子油,又贵又不好。而我呢,这几十年来是把石油开采出来精炼成煤油,然后送到千家万户,而且我把这种照明用油从一加仑几美元降到了一加仑只有几十美分,现在你们反过头来指责我侵害了公众利益,你们这个指责有道理吗?对呀!企业家他创富,留下了一大笔财产,但这笔财产仅仅是他创造财富总量的一小部分而已(没有比尔盖茨你就用不上windows,没有马化腾你就使不上微信——他真正创造的财富总量,其实早就已经分给了社会大众,他留下的那一部分仅仅是很小很小的一个份额)。我们本期节目的策划人陈兴杰就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他说现在社会如果你还仇富,还希望把富人的钱剥夺给了穷人,这在本质上就叫反金融。你想想看,金融的本质是啥呀?就是穷人我虽然有一点钱,但是这个钱呢我没有办法把它变成资本来推动创造,所以好了,我就吃点利息吧——把它存在银行。银行恰恰是
拿了穷人的钱交给富人,让富人把钱变成资本来推动创新——整个社会就是这么繁荣起来的。如果现在我们反着金融的思路(是把富人本来可以用于创新的钱交给穷人),虽然穷人的生活是改善了,但是整个社会的创造力是会衰竭的,所以这种行为叫做反金融。你看,美国现在那个企业家,谷歌的创始人佩奇,他最近就在说,我要是死了,我才不学比尔盖茨呢(什么去救穷人),我要把我的遗产交给一个企业家,一个有钱人。他选中的人是谁?比如说埃隆马斯克——就是搞特斯拉电动车的那个人,那个人本来就是巨富——他说我还要把这笔钱交给他,让他继续发挥他的奇思妙想去改造这个世界,去拓展人类财富的边疆。

刚才我们讲的那番话也许非常毁三观(我们也不强求您马上接受),但是切换到这条思路上来,确实是理解现代商业文明的必由之路。我们中国人经常讲一句话嘛,叫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要受穷,这是传统社会的观念。而现代商业文明给我们指示了另外一条思路,叫吃不穷喝不穷,没有创造一定受穷。那今天节目的结尾接着卖书,这本《财富的帝国》。一百年前,美国那个创造时代发生的事情,两相对照,我们中国人也正在处于这样的创造性的时代——这个时代正在呼唤一种创造性的观念基础。

视频: 共同体的意义[罗辑思维]No.193

手机版播放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3NjYyNDc4OA==.html

罗辑思维书单

本周的《罗辑思维》节目的主题是《共同体的意义》。

罗胖说,有些话不能在节目里讲,推荐大家看一篇万维钢老师的读书笔记。点击查看《欧洲的穆斯林化和西方的衰落》

本期金句

01 感受一下,富人究竟多有钱?

现在社会的贫富分化程度,举一个形象的例子,你就能明白。

你拿一张A4复印纸,从底部往上,每隔一厘米就画一道杠,每一道杠代表财产5万欧元,到A4纸顶上的时候,就代表150万欧元,大概是人民币1000万稍微多一点。

99%的人的财产都可以用一张复印纸给涵盖了。剩下1%最有钱的人在哪儿?你出了A4复印纸继续画,在离这张A4复印纸3.5公里的地方。

一张纸就已经涵盖了99%的人的财富。而最前端的人,你要戴望远镜才能看得到。

02 现实版的《北京折叠》

在今天的德国,富人和穷人生活在一个平行社会中。啥叫平行?就是永不相交,你们过你们的,我过我的,我犯不上在你们面前炫富,我也犯不上得罪你们,大家彼此安好。

这看起来是一种美德,但是如果从整个社会来看,就叫社会解体。

在德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一次变形,上层的富有阶层的财富和老百姓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他为什么要跟你生活在一个共同体里呢?

这是经济的充分金融化带来的结果。

03 不能钱生钱,收入再高也是穷人

有两个词,一个叫富人,一个叫高收入阶层。你听起来这好像不是一回事吗?其实不是一回事。

什么叫收入?你要付出劳动,然后才有收入。有人一小时挣20块,有人一小时挣20万,好像区别很大,但本质上是一样,你都要付出一定的劳动时间。

真正的富人怎么挣钱?不能说人不劳动,因为投资理财也算是劳动,富人挣钱的本质是靠钱来生钱,而不是靠出卖自己的劳动时间来挣钱。

在德国,富人圈子里95%都是挣这种拿钱来生钱的钱,只有5%才是所谓的高收入阶层。什么德意志银行的总经理、宝马公司的CEO,这帮人在富人圈子里算是边缘阶层。

04 有一种机会叫“肯定能赚钱”

有大钱,理论上就可以投资那些肯定会赚钱的项目。难道没有风险吗?大钱的本质就是可以对冲风险。

现在的中国,至少两个机会肯定能赚钱:

第一是艺术品。因为中国人越来越有钱,盛世兴收藏,你要是有一笔大钱,可以把现在头部的优秀的艺术品全部买断,几十年之后肯定是翻番再翻番。

再比如,中国现在正在进入老龄化,我们这拨人30年之后没准儿都要住养老院,所以你现在踏踏实实地做一个养老院品牌,赔钱,赔上个10年、20年,20年之后肯定挣钱。

但是这都是大资本的机会。你现在一笔小钱,你明知道梵高的画10年之后涨100倍,你现在连一张也买不起;你明知道20年之后养老院会挣钱,你等不及嘛。

面对这样的资本你咋博弈?你就相当于进了一个赌场,对面一个大胖子坐那儿,无穷无尽的钱,而且有着坚强的意志,坚决不下牌桌,你怎么能赌得赢?

05 多收税的好处

有一个商业咨询师,退休之前是给一些企业做咨询,退休之后是给巴伐利亚州的政府做顾问。

他突然觉得,我前半生的有一个观点不对。前半生因为是服务于商业社会,他就一直主张要小政府、大社会,政府最好少收税。可是当了政府顾问之后,他觉得政府应该多收税,即使遏制了经济效率的增长,但是如果获得整个社会共同体的认同,这个代价也是值的。

因为政府一旦收了很高的税,老百姓就会问,这钱花哪儿了?你投资什么方向我得过问,我得投票,大家虽然在一个锅里搅,难免也有些冲突,但是好歹是一个共同体,也比这个社会分崩离析来得划算。

06 你比德国穷人过得好吗?

在德国,什么样的人算穷人?政府规定,低于平均收入60%的人都算是穷人。这道线画在哪儿?大概是每个月的收入低于1035欧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7000多块钱。

到德国的穷人家去,啥都有,什么电脑、游戏机、冰箱、微波炉、彩电,而且是那种大屏幕的液晶彩电。

你可能会说,德国的穷人混得不错嘛。何止是不错,比普通人爽。一个德国穷人在政府那儿拿到的免费住房人均是45平米,比德国的人均住房面积还多2平米。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毕业后刚找到工作,那点工资除了还助学贷款之外,你能租到的房子不足10平米,远远不如那些吃福利的穷人。

德国穷人还有一个风潮,就是要玩最新潮的电子产品,比如说新出来的手机,因为靠这个才能刷到存在感。所以德国最大的家电连锁一旦出现什么新品,先对穷人打广告。

07 长期不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很多人都觉得,工作嘛,不就是为了挣工资。

错了,它有很多附带的作用。比如说荣誉、勤奋、效率、社会参与、社会责任等等,这都是工作的结果,一个人不工作,这些意义你是没法享受的。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讲过一句话,啥叫人?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如果意义之网一旦坍塌,你掉落下来之后,那就是一条肉虫子,你跟一条咸鱼有啥区别呢?

如果长期不工作,你肯定不会早起,肯定不会有学习勤奋的念头,你也不会和他人善意地协作,你甚至连守时都做不到。所以德国那些主动长期失业、吃救济的穷人,虽然不穷,但是他们的生活仍然是暗无天日。

08 真正的穷是没有希望

中国人讲两个字,一个是穷,一个是贫。

但这两个字的含义不一样,贫是指没钱,而穷是穷途末路,是没有希望。

09 周其仁:13亿人不散摊子

前不久,北大经济学教授周其仁先生到罗辑思维来考察,我们聊到一个话题,商人的行为逻辑和政府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商人追逐的是效率最大化,而政府追逐的目标是啥?13亿人的社会共同体它不散摊子。

商人追逐的价值很容易通过营业额、公司的估值体现出来。可是政府追逐的这个“不散摊子”的目标,它的价值很难体现,尤其是我们身在其中,感受不到,但其实这个价值尤其的巨大。

周其仁教授举了一些例子。比如说美国含糊中国,含糊的是我们具体的企业吗?具体的国民吗?不是,是我们这一大坨的体量,这本身就是竞争力和威慑力。

再比如,中国人均GDP其实不高,但是和世界上其他和我们人均GDP差不多的国家比比看,老百姓享受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要好得多,为啥?就是因为我们有大体量,所以我们造得出大飞机,我们有全世界最好的高铁系统,最好的移动通信和电子商务。这都是造福老百姓,而它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是一个13亿人的社会共同体。

10 当钱不再起作用

德国的事在给我们提醒:钱不再起作用。

钱让上层阶级越来越脱离这个社会,拿钱去补贴下层社会的时候,未必能把他们拉回这个社会共同体。

所以,今天我们要重估钱的价值,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重估维持这个共同体的成本,和丧失这个共同体的代价。

节目策划

李子暘,经济学者,铅笔经济研究社理事

罗胖荐文

这期节目中,罗胖说,有些话当讲但是不能讲,推荐大家看一篇万维钢老师的长文。

这篇文章《欧洲的穆斯林化和西方的衰落》,已经更新在本订阅专栏里。强烈建议各位一定要读一读。

中国好人

在作者的态度是,其实所谓好人也不是那么好,所谓坏人也不是那么坏,中国历来的以道德杀人、以忠压倒孝、以忠压倒仁,以及以所谓大节掩盖小节的评价标准和认识视角是有问题的,“礼教自己是不杀人的,它只负责劝人甘愿被杀”;作者尤其对历史上无论是读书的还是放羊的,都“爱以天下为狗任”的传统抱有深刻的警惕,对海瑞一类道德迫害狂式的人物深恶痛绝。

目录

零 刀尔登说今
我为什么不喜欢狗
为什么不能拿农民开玩笑
家有小学生
嘲笑链
被小学生批判过的

壹 中国好人·中国坏人
事不宜以是非论者,十居七八;人不可以善恶论者,十居八九。
童话皇帝 朱厚照
天下只有一个是 张巡
勿语中尉正承恩 严延年
菹醢尽处鸾皇飞 李斯
山厌高而水厌深 曹操
兔角弓射无明鬼 司马相如
移羞做怒 刘瑾
打严嵩
于今为笑古为义 宋襄公
凡忠必愚 冯道
鸟畏霜威不敢栖 包拯
有女莫嫁海主事 海瑞
谁令忠孝两难全 赵苞
载不动这许多道 韩愈
制造小人 阮大铖
彼此即是非 李光地
如何天理胜人欲 熊赐履

贰 世事·人情
落后就要挨打,先进就要挨骂
得天下者得民心 朱元璋
此一时彼一时袁崇焕 李陵
生命在于运动 乾隆
无事和酒读离骚
人心惟危
庾信文章岂老成
放纵的权利 夏姬
古来哪有望妻石 荀粲
吴三桂的信
生女必强撼 汪士铎
何事辛苦怨斜晖 朱熹 唐仲友
徘徊不尽孤云意 蒋宗鲁 卢楠
雅集图中衣帽改 吕留良 黄宗羲
果然名教罪人 钱名世
烧萧条兮以御水 于成龙 靳辅
谁使祖龙绕柱走 荆轲
卿本贼人 宋江
天下有事谁可属 甘凤池
畸人丰坊
避地何心遇晋人 张缙彦
谁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寂寂廖廖扬子居 扬雄
百年持此欲何成 陶潜
此几何非彼几何 徐光启
穷岛至今多义骨 田横
世风越俗,雅人过得越好

叁 以天下为狗任
中国历史上有个传统,就是爱以天下为狗任
一编书是王者师 韩非
以师为吏
丈夫遭遇不可知 主父偃
此式非天下式 卜式
推阴阳为儒者宗 董仲舒
百姓不仁,亦以圣人为刍狗 王莽
使汝为善我为恶 张俭
《大学》的故事
栽培不待风声落 王柏
此心跃跃何尝隐 何心隐
一朝了我平生事 刘宗周
最是为难谈天衍 杨光先
重围不解还家梦 岳钟琪
眼大心雄知所以 曾静
积善坊中相扶行 袁了凡
不尝豆沫亦识味 武训
唧唧唧唧复唧唧 木兰

猫及其他(代后记)

和菜头: 读《中国好人》

刀尔登本名邱小刚,考河北省文科第一进入北大的时候,用的是这个名字。后来又叫三七,用这个名字混迹于中青论坛的青年话题。再后来干脆从石家庄的省报辞职出来,写字为生,这时候在报纸上经常看到的名字就是刀尔登。自从图雅隐退,三七就被称为海内外中文论坛第一才子,这样的情形已经很多年了。现在三七变成了刀尔登,出了一本书,叫做《刀尔登读史—中国好人》。

凡读过刀尔登文字的人,都会承认他的中文功底扎实,四十年下来马步极稳。一部分人会一见倾心,从此终生都做了他的粉丝。也有一部分不顾而去,因为分明感觉到了某种来自文字上的威压,觉得自己的文字很寒碜。有人一见倾心,就可以知道刀尔登的中文有所传承,符合他们自小形成的中文审美。有人倍感威压,那是因为这种文字属于过去的趣味,和今人的喜好并不一致。

我的评判标准又有不同,只看文本阅读时的流利程度。当刀尔登还叫三七的时候,他的文字虽然百转千回,但落脚处极干脆利索,富有中文传统的简洁之美。当刀尔登成为刀尔登的时候,一派名士风度,文字读起来就涩滞了许多,我读起来极为吃力,和看沈宏非专栏的感觉一样。这种中文当然也美,不过是民国时代的那种美法。在今天接续传承固然重要,但是沉溺于其中,即便能精气神完全贯通一致,终究也是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变成死了的文字。

刀尔登有名士风度,却无法在文字里看出性欲来,又是一桩很奇怪的事情。力必多一去,文字就不食人间烟火,怎么读都觉得隔膜。又是摆弄历史,更显得冷冰冰了无生趣。其他人读了或许会觉得高山仰止,但是我更喜欢他当年在论坛上随手写的那些文字。下面是他在书里的一篇文字《家有小学生》,只有最后一句我觉得看得出一点昔日的影子。当然,我也相信,依然会有许多人看过这篇文章之后又心生仰慕,觉得惊为天人。

家有小学生

文/刀尔登

我家的三年级小学生下课回来,眉飞色舞地报告:“今天我们班选三好学生,有三个人选我哩。”

我心里想这样的傻瓜全国也不过四五个,居然有三个和你同班,也是一奇。但嘴里还是说:“好小子!这儿是四块钱,一块钱是给你的,三块钱是给他们的。”

恰好一个朋友在我家做客,看到这个情景,脸一下子就绿了。儿子又拿出一张考试卷,挣到两块钱。朋友的眼睛鼓了出来。然后儿子下楼去玩,走时带上垃圾袋,又赚了五角钱。这时,我的朋友已经快昏过去了。等小学生一离开,他喘出一口气,语无伦次地说:“你还不如把他送到孤儿院去。”

我们就这个问题讨论了一会儿。我承认我的教育方针未必得当,不过,我也不能接受他的办法。他的女儿是严格按照各种规范、守则、礼仪培养出来的,是远近闻名的小君子。有一次我到他家,小姑娘送上一盘水果,说:“先生吃大的,园园吃小的。”我心里说:“哦,这个小伪君子。”

我也研究过新版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那里面的内容真的很好,很全面。有些条目,如“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远离毒品”,我本来就没想起来,幸亏阅读了《规范》,才加到对儿子的教育内容中去。

有些条目我知道怎么实现,如“不逃学”,我可以用罚款的办法来促使他遵守;有些条目,会有别人用罚款的办法来促使他遵守,如“不在建筑物和文物古迹上涂抹刻画”。经过朋友的劝说,现在我承认罚款不是好办法,应该讲道理,如有一条是“在公共场所不拥挤,礼让他人”,对此我应该告诉他:“你想被踩死吗?”这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但确实有些事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里面的“关心父母身体健康”,合乎古训,我非常希望儿子能做到,可怎么实现呢?我给他看过《二十四孝图》,他对鲤鱼跃出的故事有些兴趣,却说别的人物“变态”,我该怎么讲解?我的妻子感冒了,吃早饭时连打了四个喷嚏,儿子顿时乐不可支,我该批评他吗?

而父母最大的难处,任何《守则》或《规范》里面都没写。我们,与许多父母一样,既希望孩子能是个好人,又希望他有好的前程。也就是说,既希望他是个正直的人,又希望他在社会中成功。而以现在的情形,或可以预见的将来看,这多少有些矛盾。

上个月,儿子要我们“买荔枝,多多的”。他一向不喜欢荔枝,我和妻子自然要问是怎么回事。原来,他的班主任要过生日,而几天前,她曾偶尔谈到最喜欢的水果是荔枝。我非常不喜欢让孩子做这种事,老师过生日而学生讨好,这种事让我厌恶。但我们应该怎么指导他?

与此相类的事,以后还会有很多。成年人懂得分寸,懂得哪些事需要固守,哪些事可以通融,既可不失原则,也能保持人际关系的润滑,而孩子不可能理解这些。他一直不喜欢这位班主任,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要他什么也不送,那样直则直矣,危亦在其中也。我只好建议:“估计你的班主任会收到大量的荔枝,所以,你也许该送点别的,比如……一盒庆大霉素?”这个主意没被采纳,最后他按照母亲的建议,送了一张卡片。

既不想让他长成个骗子,又不想让他成为与别人格格不入的“狷”者。《老子》里面讲的“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那是非常好的境界。不过但凡写进《老子》的,那肯定是做不到的事,何况对一个孩子!

我觉得他学到了好多虚伪的东西,却不知如何纠正。纠正而不趋于另一端,是很难的事。我不反对儿子学一点虚伪之术,不过我想,对此他将来也许会有非常多的机会。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还是先学诚实比较好。

前几天我看到他写的作文,叫《国庆游记》,里面有大量的溢美之词,无论是对路旁的风光,还是对他自己的幸福感。而他描写的那个地方,我简直就没去过。他洋洋洒洒地写:“拐过去我就看见了大瀑布,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啊!”我也看见过那个所谓的“瀑布”,比我高一头,用来淋浴倒正好。而语文老师在这一行浓圈密点,批云:“贴切!”我还能说什么?随他“直下三千尺”去吧。

我承认我的一些教育办法也不怎么样,但我有时“反着干”的理由只是想让孩子知道,除了正规的教育,世界上还有各种见解、各种行为。也许这给三年级小学生出了太多的难题,所以我已经着手纠正自己,比如我不再给他“工资”和“奖金”。而对他已经积攒起来的过多的资金,也开始陆续清理:我和他打扑克,把他的钱一点点赢回来。

读书自放真名士

最早读到刀尔登的文章,是在一本杂志上,当时觉得过于所望。“过于”几次之后,就把书买回来了。

据说刀兄是个酒风浩荡的人,与酒风相适应的,是他的心智。聊举几例,以概其余——

话说西汉的酷吏常常“立致太平”:“没有罪恶的社会一旦出现,只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作恶的能力被统治者独占了。”他还称汉武帝为“秦三世”,汉承秦制,就这位伟大的君主完成了祖龙未竟的把社会压扁的事业而言,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文才是文士的身基,武略是武士的食源,做皇帝的,如果对这些事太内行,臣下难免要不自安,即所谓‘月明星稀’。”(《山厌高而水厌深》)你猜对了,这一篇说的是曹操。

乾隆当了六十年皇帝,平均每年写诗五百首,办文字狱两件,刀尔登称之为“生命在于运动”:“帝王发起文字狱,最基本的心理,是做贼心虚,自己知道自己的天下是怎么来的,便以为别人也知道。”

如果你喜欢的是八卦,这本书也不会令人失望。比如康熙朝的首席理论家熊赐履老师,某日批错了票签,情急之下将自己的草签嚼进肚里,再将批错的嫁祸给别人。刀尔登说:“虽然丑些,毕竟算不上什么大凶大恶,只是对一个理学家来说,人格的破产,意味着学说的破产,而奔走御前,要保住人格也难。”(《如何天理胜人欲》)

轻飘飘地一句话,可是多么聪明啊。康熙和乾隆都爱用理学名臣,但又绝不允许他们保持完整高尚的人格——那不就成了帝王师了么?老子就是圣王,要什么帝王师!何况有那么多老师都在竞争上岗,造成了一种“压迫性的道德环境”,“如果谁有一点丑闻,大家一拥而上,深批猛揭,尽兴而去,好比一群道德的掠食者,每天在的等新食物,一发现别人的毛病,立刻精神抖擞。”(《彼此即是非》)

那雍正呢?“雍正的脾气,是如果一件事自觉心虚,反要大叫大嚷,大操大办,以示理直气壮。”

如刀尔登,可谓深识帝心矣。

再看他论民心:“史书里总有许多材料,证明开国皇帝得民心以得天下,亡国皇帝反之。那些都是剪裁涂饰过的。朱元璋自己认为元朝之亡,在于纲纪废弛。‘胡元以宽而失,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他治道的中心是使民战栗,而对民心,则是半信半疑。明确提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命题的是孟子。朱元璋下令把《孟子》中不顺耳的话都删掉,其中便包括所有对‘民心’的讨论。”倘若到此为止,还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写得出来的,那么看好下面这句话:

“若全信民心论,他不敢删《孟子》;若全不信,他不必删《孟子》。”(《得天下者得民心》)

发噱之余,我想起一个人,没错,这个人就是鲁迅。

刀尔登的文字,一看就是私淑鲁迅的。在他还是“三七”的时候,未免太“鲁”,近作就渐渐“得意忘形”了。

我觉得一个人文法像鲁迅,未必是一件好事,尽管鲁迅是我素所爱敬的前辈大拿。不管是学谁,一有腔调就不好了,像XX学周作人,很多人都说好,我看是面目可厌。

刀尔登基本上已脱略形迹,文字也臻于成熟。缪哲先生在序中力挺为“文明堕落的一阻力”,不为过誉。我喜欢他那种波峭,像一尾活鱼,拨剌一下,转折处常常出人意表。

但如果仅仅是文字过硬,我们能得到的好处还是很有限的;更兼头脑清楚,就站得住了。刀尔登旧史精熟,读得来左右逢源,脑子居然也没有坏,这是很难得的。

只不过读完《中国好人》以后,终极感想就是:中国无好人。

史书上称颂的圣明的君主、有力的英雄,不过是更大的流氓;百姓于困苦无告中寄望的清官廉吏忠臣义士,不过是些不近人情的迂顽;就连顾炎武、黄宗羲这些令人尊敬的知识分子,在刀尔登看来,也是在精神的旧局中找不到出路的迷途的羔羊,至多独善其身而已。

那么被认为是历史进步动力的起义者如何呢?“至于‘解民倒悬’云,是历代逐鹿者编造出来的,而农民从自己的经验中知道,便是宋三郎来,恐怕作风更像李逵,排头价砍将过来,你还来不及叫一声‘我是阶级兄弟’,头已落地。在历史上,宋江便是这么个强梁,他若是真的心怀仁义,早已下场如王伦,而来不及做故事的主角,呼保义而天罡星了。”(《卿本贼人》)

所谓官,就是打拼到了官的地位的最大的匪;而所谓匪,就是还没有争取到官的合法性而只能自奉的预备官。不过如此。

读刀尔登的文章,只觉一路小刀子飕飕地往外飞。他用这些小刀子戳破了许许多多涂抹粉饰的谎言和习以为常的成见。

比如海瑞海青天,过去引发过著名的公案,这些年的地位好像又开始稳步攀升了。刀尔登在他身上看到的是:“人可以将最美好的东西献于社会,却将黑暗的一面留给家人和密友。”(《有女莫嫁海主事》)海瑞断案总是站在弱者的立场上,他认为一件案子如果断不清是非曲直,判给弱势的一方就对了,这总是一种值得歌颂的美德吧?刀尔登却不以为然,“因为很难想象一种广泛的感情会丰于彼而吝于此”。——这样的清楚和冷静,即便在今天,也是很难得的。顺便说一句,对海瑞最到位的评价,我认为是李卓吾的“万年青草”。

但读者也没必要沮丧。好人固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好,坏人也没有那么坏。本来“好人”和“坏人”就是一对最粗糙最不给力的人群划分。

按照“四库”的分类方法,《中国好人》应该归入“史评”吧,它的好处,正如缪哲序中所说“常人论以道德、善恶者,刀兄则论以平恕”。

历代都骂宦官,刀尔登却看到宦官为非作歹的权力只不过是无约束的皇权的制度性延伸:“在宦官一方,权力只是假象,一旦皇帝变了心意,‘片纸中夜下而晨就缚,左右无不鸟兽散’。他们不过分到了一两成皇权,皇权的恶,倒分到了十成。”他还说,宦官“每一届”都成千累万,声名在外的却不过那么几个,“‘奸心素笃’云云,至少得不到统计学的支持。”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而谁为妖孽呢?一般都卸责于文人美女,要么就是宦官奸臣。刀尔登说,这是“移羞做怒”。

五代的冯道不过是以平常人混世界,甚至是个大好的平常人;就连明末的阮大铖,很大程度上也是做了“好人主义”传统的牺牲品:

“东林之集矢于阮大铖,因为团体需要公敌,来把集体凝聚起来;更重要的是,好人主义需要坏人,来做制度性失败的替罪羊。西谚有云:Hate the game,don’t hate the player。我们的传统反是。”

这一篇就叫做《制造小人》,他最后还说了一句相当尖刻的话:“唯有政局的失败,才能维系教义的稳固。”

“制度性失败”,这差不多就触及到问题的根本了。

在这本书的推荐语中,我看到李零教授说刀尔登文笔很好,书读得也好,“只是这本书涉及的多是小问题,也许人家是不屑于去谈宏大的问题吧”。或者学院里的专家学者们别有更宏大的问题要思考,不过在浅学者如我看来,这里提出的的问题似乎也就不能算小。

我自己看宋朝时事,常常觉得奇怪。两宋可以说是士大夫的黄金时代,“学而优则仕”的理想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和实现,后世的读书人每每表示向往、歆羡,都现代了,陈寅恪这样的大学者还说中国文化的未来必归于“宋代学术之复兴,或新宋学之建立”(《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我们看当时的司马光王安石苏轼,果然一品好人,不是小好,是大好;学问人品都没话说,端的是正人君子鸿儒硕学,尽这些人的聪明才智无疑是可以为天下苍生谋福利的——可他们一旦同朝为官怎么就不能相容呢?反而是没完没了的倾轧和党争?

以学术指导政治,以理想改造现实,应该说这也很好;不好的是,几乎所有的君子,都力图证明与己不合者为小人。

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政见不同是因为对方学术不醇,而学术不醇是因为心术不正。如此一来,政治问题就变成了道德问题,道德问题最后归结为心理问题。然后就开始以政治观点划分邪正,一定要辩个忠奸——对于邪佞小人,当然要远远赶出朝廷,“永不叙用”。

大家又都很有气节,个个跟打官司的秋菊一样,凡事必须有个说法;意见不蒙采纳,马上以辞职相要挟,绝不苟且,表明自己志在得君行道,不是出来混饭吃的。更要命的是,有时并无自己的意见。比如御史们,就是专以反对别人的意见为意见。一点芝麻大的小事,都能吵得不可开交,何况是国家大政方针?

皇帝也很难为,只好在诸多理想中选择一个在他看来最合乎理想的理想,其他的理想,就只好都得罪了。最高政治权威的选择判定了政治斗争的胜负,但政争的失败者,又岂能甘心?从此云翻雨覆,永无宁日。

苏轼批评王安石,王氏之学未必不善,“患在好使人同己”,遂使天下弥望皆黄茅白苇。可司马光上台搞“更化”,也还是这样。或以为苏轼为人随和,学问融通,当不至于此?可二苏执政的时候,也还是党争,苏轼和程颐也不兼容。可见与人身因素无关,是“制度性失败”。

《万历十五年》结束的最后一句话是:“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其实在熙宁变法的时候,就已经失败了,不用等到张居正。大体上中国社会在唐以前是上升期,宋以后就进入下降期,没什么新的东西了,连失败也不是新的。

宋之亡于元,犹明之亡于清。

甚至可以推得更早,王莽托古改制的失败便宣告了儒学在政治上的破产。从此以经术指导政治,由内圣而外王的路线,就是一条死路了——个人可以希圣希贤,但出不了家门口。

“禅让”原本代表着一种走出“家天下”的努力,却活活演成了一出阴谋与迂腐相纠结的闹剧。后人去掉了迂腐,就只剩下阴谋了。用张文江老师的话说,东汉以降只有政权的更替,没有政制的更替(《古典学术讲要》P175)。

聪明人都看到了这个问题。刀尔登说:“王莽篡汉和改制,对儒家是尴尬事。大家痛骂新莽,而对理想的破产,缄口不提。此后的儒学,转为以价值观为核心、以个人理想为补充的看守主义,不再有什么社会理想,故得以从这次破产中存活下来,当然,从此也脱却了激进的色彩,不再有什么高调可唱。王莽没有背叛儒学,不知可不可以说儒学背叛了王莽?把他一个人扔在道上,独领千年骂名,自是丢卒保车之意。”(《百姓不仁,亦以圣人为刍狗》)

书读完了要插架,我扫了一眼,刀尔登的位置大概是在黄仁宇和王小波之间。

在这本书的后记里面,他做了一个预告片,说还打算写一本《不读书目》——现在正在写。如果我理解得不错,《中国好人》照应的是中国的政统,《不读书目》的对象就应该是学统了。

其实在本书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对中国旧的知识系统的批判。简单地说,还是批评古人缺乏对实际事物的兴趣,完全没有为知识而知识的精神:“在中国,传统的教义是用审美代替思辨,用玄想抵制实测,用善恶混淆是非。屈原作了《天问》,两千年间的学人,则共同创作了一部‘不问’。”(《谁将上下而求索》)

这和王小波提倡“思维的乐趣”的取向是很接近的。刀尔登虽从未正面建立自己的观点,但他的笔锋所向,归趋恐怕也正在“民主”与“科学”:前者以救政统,后者以纠学统?

不过我更感兴趣的还是他怎么看陶渊明。因为刀尔登本人也算得上“市隐”,也是一位“痛饮酒,熟读《离骚》”的酒徒,而他对中国的隐逸似乎并无好评:“就个人而言,任何一位隐士都无可指责。奇怪的只是,一代一代的隐士,挣脱一个网罗,却挣不脱另一个网罗,人身独立了,精神依旧徘徊在旧局中。隐士是批‘说不’的人,但仅仅说不,还是在回答人家的问题,不意味着有自己的新问题。纵然背道而驰,还是在同一条道路上呀。”(《百年持此欲何成》)

说得好,如果仅仅对传统说“不”,也还是在回答别人的问题,不意味着有自己的问题。那样的活计,李卓吾们不是也做得很好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难道做得还不够彻底吗?到底什么才是我们自己的新问题?

刀尔登承认自己是在“怀旧”,因为这个时代实在是粗鄙,粗鄙得连并不热爱自己文化传统的人都不得不到传统里面去换换空气。但刀尔登的“敦古”又不同于自我麻醉、逃避现实,因为他换过空气以后,还是不喜欢自己的传统。但他又说,不喜欢归不喜欢,“比不高明的背景更不高明的,是没有背景”。(后记《猫及其他》)

应该说,刀尔登是有“系统论”的观点的。他知道传统中好的部分和不好的部分好比一枚硬币的两面,磨掉一面就花不出去了,因此“抽象继承法”不能成立。更不是今天发表一个宣言,老子要跟传统决裂,明天就变成新人了,那是咬住舌头想说话。这使得他远远高于那些祭出“民主”与“科学”或别的几面什么大旗就完事儿的老师们——起码还有一个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吧?而中国的“实际”,就包括它的历史与现实。

但我们不禁又要疑惑,刀尔登本人花了那么多工夫与中国的古书打交道,难道就是为了获得“古书都不必读”这一点知识,或说话的“背景”?现实污浊,令人窒息,在传统中又找不到心灵的寄托,想要“把自己的日子过好”(这是刀尔登给我们的唯一的建议),却又提不出积极的价值,岂不难矣哉?

“在陶渊明,已经觉到精神的孤云无依。天道幽远,鬼神昧然,他就像没有信仰的苦行僧,虽可屡空晏如,终究顾影自怜。他的喝酒,大概也是想摆脱灰暗念头的纠缠。鲁迅说陶渊明‘对于人生,既惮扰攘,又怕离去,懒于求生,又不乐死,实有太板,寂绝又太空,疲倦得要休息,而休息又太凄凉,所以又必须有一种抚慰’,这抚慰就是酒了。‘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其实天运并非仅此,只是他不知道。”

这里不得不纠正一下,“既惮扰攘,又怕离去”云云,是鲁迅说无聊文人的,不是说陶渊明的。醉饱之人想要附庸风雅,往往便赏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却忘了同一个人的“有志不获骋”,“终晓不能静”。

但我想陶渊明本人恐怕也未必有那么多“幽暗意识”。“郁气”和“寂气”固然也是有的,并非“浑身都是静穆”,但陶渊明之所以为陶渊明,就是他迅速产生了一种感情,马上又挥发了这种感情。一阵风过去以后,他又恢复了松一般根深的宁静。

魏晋时期,人们常常就“圣人有情还是无情”的问题争论不休,最后的结论是“有情而无累”。大概在陶渊明身上才算是有所成功吧。我觉得这无论如何是一种成就,如果说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真有价值,价值就在于此——不是在那些诗文,而是这个人和他的生活。

程颐给他老哥写墓表,说“百世无善治,千载无真儒”。前一句是对的,后一句为了抬高程明道,未免就有些夸大其辞。我看还是有两个人的,一个是诸葛亮,还有一个就是陶渊明。隔了整整一个隋唐五代,周邵程苏才算是又接上了这个流派。

关于“天运”,陶渊明知道的固然不全,可我们又知道什么?天体运行吗?

《中庸》上说,能尽人之性,然后能尽物之性。大约人之性一辈子也尽不完,物之性就只好俟诸来哲了。我最近刚拿到《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辞》,还没来得及看,腰封上却赫然写着一句:“一个人未必要了解万物的本性,但必须关心如何过个人和集体的生活。”西方的明哲也这么认为,中国人的逻辑,似亦并无大过?

未能发展出一套自然科学的知识系统,确实是一种重大缺陷。但这枚硬币同样有它的反面。我们关心缺失了什么,同样也关心成就了什么。

中国文明最后一定还是有一样东西,“中有一宝,秘在形山”。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我想陶渊明一定知道。

当时也并不是没有新的学术,大约西来的佛学对智识者的刺激就与今天的“西学”一般。陶渊明与慧远等人也不是没有往还,终于“攒眉便归去”,究竟是为什么呢?

当然,这是我自己的思绪,和刀尔登已经无关了。

一不小心,我们都成了都市难民

马伯庸

星期天一早起来,我先习惯性地开电脑,一按开关,没反应。悻悻起床去卫生间洗漱,一开灯,又没反应。我觉得有点不对劲儿,往日厨房里冰箱的嗡嗡噪音如今也消失了,家里安静得可怕,有如战争开始之前的戈兰高地。

转了一圈,我终于得出一个结论:停电了。赶紧打电话报修,物业的电工过来检查,让我把家里所有的插头都拔了,看是否是短路造成的跳闸。

拔插头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是我却足足花了十分钟时间,因为每次我以为所有插头都已拔掉,回去检查发现还是有漏网之鱼。

一直到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家里的插座数量实在是到了可怕的地步。粗略计算了一下,有两个空调、两台电视、两台电脑、两个台灯、一台冰箱、一台洗衣机、一个抽油烟机、一个微波炉、一个电水壶、一个电热水器、还有两三个接线板用来充手机、iPAD、数码相机之类的便携电子设备,林林总总算下来,将近二十个插座——这还仅仅只是常插状态的,如果算上诸如电吹风、剃须刀、浴霸、跑步机、豆浆机等不常用的设备,总数怕不突破三十大关,够凑两只足球队外加三个裁判以及五个门童了。

不检查我都不知道,原来为了维持正常生活,要这么多乱七八糟的设备支撑。我的房子简直就是一个充满了插座孔洞的大网兜儿!

很快电工告诉我,是电表出了问题,必须向电力公司报修。而电力公司的人告诉我,他们会在中午到下午之间过来,具体时间不好说。

于是我没别的办法,只能老老实实呆在没有电的房间里等待,没有了电,电脑没法用,电视看不成,游戏机更玩不了,连约稿都没法写了。在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里,我硬生生变成了一个难民。好在这是白天,如果是晚上发生这种事,我只能学古人秉烛夜游甚至凿壁偷光了——隔壁正在装修,偷偷凿个洞倒也容易……

我深切地体会到了那些遭遇海啸袭击的日本难民的心情,这种华丽的现代化的生活实在是不堪一击,只消简单地一推,立刻就能打回原形束手无策。缠绕在家里各处的线路,其实就是一个时光机:

——喀嚓一下剪断网线,你就瞬间回到解放前;

——再喀嚓一下剪断电线,你就瞬间回到汉唐宋元明清;

——要是再喀嚓一下把煤气管道截断,基本上就可以钻回到山顶洞里跟北京猿人一起茹毛饮血了。

没网没电,你说那些古人当年都是怎么熬过来的?

李白要是能看上电视,估计也就没闲功夫“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霍去病若是接触了网络,肯定也不会千里迢迢封狼居胥,直接宅在家里不出门了。

胡思乱想了一阵,百无聊赖的我拉开椅子站起来,与黑着屏幕的液晶电视侧肩而过,走进书房。忽然一个念头冒出来,我有多久没坐下来正经看过书了?

书其实一直在看,不过多半是在厕所或者车上用手机看电子书,就算查资料,大多数时候也是利用网络多过实体书。只有在特别极端的情况,才会从书架上抽一本,匆匆查到需要的东西再放回去。现代生活诱惑太多,节奏太快,有坐下来看书的功夫,往往会选择干点别的事——要么是能赚钱的事,比如炒股;要么是不赚钱但也不费脑子的,比如愤怒的小鸟。

现在好了,一次简单的故障把我抛回了古代,把所有的喧嚣与诱惑都隔绝开来,把我变成沙漠中的贝都因人,唯一的消遣就是靠着自己的骆驼仰望星空。

我尽量调整自己的难民心态,这不叫落难,这叫返璞归真,是都市人回返牧歌田园的心灵体验。我拿煤气烧水泡了杯普洱,搬来把藤椅,从书架上取出一本买了很久却一直没时间看的书,坐下来慢慢阅读。屋外的阳光很灿烂,茶香书亦香,沉下心来阅读一行行文字,有种久违的快感,好似给精神做了一次马杀鸡,而且还是不正规的那种。

正当我的小资情绪逐渐发酵成陶渊明的时候,忽然敲门声从外头传来。电力公司的电工到了,三下五除二解决了故障,签字走人。

本文由罗友周东歌推荐整理。作者马伯庸,选自新华网·思客。

罗胖曰
王东岳老师有一个极富创见的理论——
“递弱代偿”原理。
1.万物演化的方向都是,越来越弱,“生存度”越来越低。
2.但是作为补偿,万物的属性越来越丰富,花样越来越繁多。
人类文明也同样在这个规律之中。
貌似越来越强,但是——
个体依赖性越来越大,总体生存度越来越低。

你为什么自称屌丝?

张佳玮

我老家有一位厨子,1980年代后,他专门给乡下的各类婚礼炒院里菜:我们那里,乡下惯例,凡是各类红白事,按例院里搭棚,摆大铁锅狠炒。他老人家手法很了得,炒大锅菜生猛无比。

在老一辈熟人口中,据说他解放前,年纪轻轻,就已经在苏州和无锡城里当过主厨,各类细点鱼虾,精工细作。然而后来没机会了。原来解放后,先是饭店改国营,他擅长做的那些菜一律不让了,只让他负责给馄饨拌馅儿;后来又被调到庙里的大食堂,给几百人做大锅饭去了。也有人提出过,他会做精细点心,但领导觉得没有存在的必要,所以,他就真不会做了。

那个年代,批评他的人用的是这个词:“就他有能耐!”

当然,我觉得他是真有能耐……但那似乎就不是领导们考量的标准了。

历来的传统里,都说中国老百姓是勤劳质朴的,所以审美方向,也很质朴。实际也是如此。农耕民族,促成了许多习惯,比如:

因为以前的农田耕作,丰熟有时,旱涝无常——老年间说法,三年存粮才抵一年饥荒——所以之前的人们,很讲究积蓄,很在意存粮,不太敢狠命花费,以节俭实用、能满足日常需求为美。

因为务农必须将劳动力控在土地上,所以人口流动不算频繁,于是,大家对本乡本土的熟人关系更重视,不喜欢陌生的东西。

在我的上两辈人眼里,从事商业约等于投机买卖,不好;大家普遍推崇扎实肯干的,鄙弃耍心思的人们。

以上几条,促成了一些细节:比如,我的上两代长辈,会喜欢安分守己,喜欢节俭实用,推崇扎实肯干,觉得大家都该一碗水端平。本乡人愿意结群,而对外来的、与本乡不一样的人,会生警惕心。

这些习惯,无可厚非。在一个相对粗疏的阶段,每个人都忙于简单求生的阶段,感官上的细微区别,没那么要紧。对一个夏日打完球,渴急了的小伙儿,非让他分辨凉白开和纯净水的区别,他也会觉得你是吃饱了撑的。所以至今,还是会有长辈愿意为了省些打车钱,去挤地铁为难自己,然后对任何浪费行为咋舌:“作孽啊!”

如果这种安分守己能只用于管理自身,也就无妨。问题在于:当以上这些以朴实平等为美的原则被背弃时,人群可以忽然很有攻击性。美国作家威廉·辛顿就提出过这一点:这种对浮华习气的仇恨,略微一挑逗,就可以展现可怕的破坏力。简单讲,就是习惯了平等和朴实之后,一旦看见稍微花哨一点的,便会生仇恨之心。

而仇富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呢?就是把一切事物,简化成自己能理解的一切。

比如:“寿司不就是米饭和鱼吗?”“披萨不就是打卤馕吗?”“足球不就是二十二个人在场上抢一个球吗?”类似的逻辑,当成笑话讲其实无妨,但确实有人当了真。归根结底,就像我家乡那位厨子遭遇的境况一样:他有一手好厨艺,知道许多精细糕点的做法,但对他人而言,“不就是个厨子吗?”然后是:“就他有能耐!”

事实是,我们好歹进入了一个物质生活稍微丰足,可以讲究一点精神食粮的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好处,本来应该是让世界可以彼此相望,明白这世上有无数种偏好、形形色色的人群,参差多态乃世界之本原。秉持求同存异这一原则,有助于我们活得不那么憋屈。微妙的是,我们总是遭遇到各类挑剔。

国内互联网上,对大多数与众不同、有违传统与平等的事,都不那么友好。由此而来的一个新细节是:在互联网上溜达的诸位,都已经习惯了自嘲开头。单身的人会自称单身狗,好好的男生会自称屌丝。

当然啦,许多人自称单身狗,许多普通人自称屌丝,其实未必真心这么想:有多少在网上自称屌丝的,会在父母面前这么自称呢?但是,在这个对平等和朴实要求苛刻,以至于大家经常要卖萌自嘲才能混入人群——或曰“接地气”——的时代,做出谦和的平民甚至弱者姿态,是一种可以自我保护的政治正确姿态。

本文由罗友 鱼我之乐 推荐。由作者 张佳玮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选自 澎湃新闻。

罗胖曰
一个经典的自嘲案例是这样的——
克林顿当年出版了一本很厚的书。
在新书发布会上,他摸着一个小男孩的头说:
“你应该始终把这本书带在身边。
这书很重,这样你长大了身体会很好。”
你看,

好的自嘲总是包含两个部分——假意的自夸+抖包袱式的自贬。

“上流社会”给中国人挖了多少坑?

孙赛赛

往国外跑多了,自然而然地就会遇到一些不经意的“表扬”,让你默默的心领神会。

有一次,我去采访一个法国极其著名酒庄的女庄主。她家窖里存的成千上万瓶酒,随便抽出一瓶,都可以买下一整页杂志广告。

当时是夏天,我们拍摄完,女庄主就端出瓶装气泡水和杯子请大家喝。我们的摄影师直接开瓶对着瓶嘴就喝了。这在国内算个屁事,但在国外,尤其是上流社会,那就是不行。要知道,欧洲贵族家庭里,是没有对瓶吹这个场景的,气泡水必须倒进杯子里才能被饮用。因此,“对瓶吹”对他们的震撼,不亚于我们身边有人放着杯子不用,直接一头亲在饮水机上。

这个举止被那个贵妇看见了,但是她也不能装作没有看见,还得所表示,于是,她便略带惊讶地赞扬起来:“Oh,这是一种非常清爽的喝水方式。”(That’s a very refreshing way to drink)

萧伯纳说过,一个人感到羞耻的事情越多,他就越体面。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越不懂廉耻,那么他就越不体面。外国人在“体面”这件事情背后的较劲,其实远比他们表现出来得要更为激烈。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顶级著名豪华汽车品牌举办的Party。这个品牌一贯倡导的精神就是举重若轻(Effortless!)——哪怕你进门前是一路小跑飞奔而来,从进门的那一刻开始,你就要气定神闲,不能气喘吁吁。哪怕暗地里下了很大的功夫,表面看上去一定要若无其事。

所以,在这个Party上,没有人跑来跑去,在场所有人,连侍者在内,都闲庭信步。没有人急急忙忙,没有人慌里慌张,甚至,都没有主持人来引导大家参观、拍照、交谈、就餐……大家就像是排练过的一样,彼此心照不宣地在计划的时间内,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个环节,但是表面上,又自然而然。很有一点发榜后学霸遇见学霸,压根不屑得秀成绩单和熬夜,只肯聊一聊最近什么游戏比较好玩的感觉。

在这种场合,你是不能随便胡乱瞅的。如果东瞄西看被对方发现,这就很尴尬了。所以,就算明明知道你在瞅他,或者心里对你装了180颗好奇心,他们也不能跟你直接对视。如果同伴刚跟你分享了8点方向的某奇葩,你也不能马上回头扫视。你可以找个合适的机会,比如召唤服务生时,若无其事地优雅扭头,用余光扫下即可。

有意思的是,如果有了明确的理由,比如我需要用15分钟来回答你的一个问题,那么,在这15分钟,我就必须一直盯着你,哪怕另外一个人只离我10厘米,我也不能多看他一眼——如果看了,这将是对你和对他的同时冒犯。

总之,如果你要去跟欧美上流社会吃饭,类似这样的坑,其实还有很多,如果你想给人留下好印象,那就至少记住以下干货吧:

  1. 点餐(西餐)时,如果对方点了开胃菜或甜品,你最好也照做。要知道,独自一人吃一道菜,旁边还有人眼睁睁看着,那很尴尬。

  2. 不要满嘴食物还高谈阔论。记住每次都只吃一小口食物,即使被突然发问,你也可以快速咽下。问对方问题时,也注意下他咀嚼到了何种程度,避免他狼吞虎咽不能及时回答你问题的片刻尴尬。

  3. 如何淡然离席也是一门技巧:事先准备好一个礼貌的借口,以便在恰当的时刻离开。如果你要席间去如厕,只说下“Excuse me”就好,不用大肆宣称你要去洗手间。

  4. 离席时永远记得顺手把餐巾折好,把带有食物污渍的那一面折在里面。

  5. 记得用餐时要与身边的人交流,别埋头猛吃。要知道,西餐的每一道菜间隔时间都比较长,这中间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是用来社交的,别让“孤独的美食家”附体。对了,埋头本身也是不对的,要让食物够你,而不是你够食物。

  6. 最好能将所有的菜都吃完,剩下太多食物也是一种失礼行为。

  7. 咀嚼食物(打嗝就别想了)时发出声音是非常不礼貌的,暂且把嘴巴当作功能单一的器官吧,不妨先享受美食,再享受交流的乐趣。喝汤也是一样,不可发出“嗖嗖”的声音。

  8. 你是把食物放在叉子正面还是背面进食?一般人都会把食物切好,再盛入叉子的凹面(正面),美国人有可能会习惯把叉子换到右手进食。不过正宗的英式贵族竟然是用叉子背面进食。David Tang爵士在《金融时报》的专栏说,他曾亲眼见女王将3颗豆子推上了叉背进食。这真是件精细的体力平衡术。

本文由罗友 华炳桂 推荐。由作者 孙赛赛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选自微信公众号“lavie2020”。

点击2014年罗辑思维微信文章点击罗辑思维论坛目录。

罗辑思维活动点击罗胖:在硅谷,等你来嗨聊:http://www.boxgu.com/thread-5472-1-1.html
罗胖日:
世界上的竞争规则本来只有两个——
权力和金钱。
但是有财有势的人不放心,顺带又发明了两个附加规则——
礼节和优雅。
结果呢?

越是蒸蒸日上的地方,就越没有空讲究礼节和优雅。
越是日落西山的地方,就越是莫名其妙地瞧不起人。

比如,硅谷就很少有穿西装上班的公司和必须穿燕尾服参加的爬梯。
欧洲人和美国东部贵族偶尔表示看不惯。
俺下周去硅谷。
仅以此言,拍硅谷的马屁。

中国人的焦虑从哪里来——论财富与地位的不平等

目录

开篇 正视社会不公
中国人的怨气从哪儿来
——“不讲理”制造了深层矛盾•002
要革命还是要建设
——对公平与效率的历史归纳•006
比尔•盖茨VS慈禧太后
——区分财富和地位的不平等•012
第一章 〖蜗居〗在中国
从故宫到贫民窟
——住房不平等是社会不平等的集中表现•020
公用厕所的无奈
——为什么廉租房应该低标准•022
政府的顺水人情
——保障性住房的是与非•024
谁为你牺牲
——经济适用房的弊端•028
有人不怕贵
——房价高是开发商抬上去的吗•033
“世界上最巨大的浪费”
——被扭曲的房地产市场•035
第二章 穷人为何受穷
以赌博的方式分配财富
——社会贫富差距为何扩大•040
城镇化“拦路虎”
——农民进城的住房问题•043
农民工跳楼与加薪
——劳动力市场正在变化•046
反思斗地主
——农业发展和经济自由•049
绕不过的坎
——恢复农民对土地财产的所有权•051
为贫困者“输血”
——小额贷款的经验和前途•054
第三章 富人如何为富
仇富的社会没有前途
——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做事•062
原罪从何说起
——企业家是改革的功臣•065
穷人无权造反
——慈善不是交易•069
富人的良心哪里去了
——中国慈善事业的障碍与前途•072
一个巴掌拍不响
——反腐败是企业的社会责任•075
温和的剥夺
——什么样的不公平必须容忍•077
第四章 消除贫富分化
“贪污分子最倒霉”
——收入差距的新视角•082
降低税率,减少漏损
——用税制改革缩小贫富差距•085
不必为社保基金发愁
——社会公平是真问题•088
鲜花里的毒刺
——福利国家的利与弊•092
给政府打分
——以公共治理改善贫富分化•096
第五章 走向社会公正
富平的故事
——如何看待社会不公,怎样获得公平•102
从数学规划到自由主义
——市场制度的基础是人权•105
告别历史悲剧
——人权观念改变了人类文明进程•108
摘去“人权”的面纱
——人权与中国经济•115
想要人权怎么办
——彻底澄清人权问题•126
为什么城管和保安经常打人
——特权社会的文化底蕴•135
宽容是一副良药
——民主精神的实质•137
第六章 反思人民利益
一个孤儿引发的国际纠纷
——以人为本还是以国为本•144
揭穿千年谎言
——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和政治家的利益•147
政治家的把戏
——再谈人民、国家和政治家的利益•162
人命关天
——政府的首要责任是什么•167
“中国奇迹”背后
——新中国成立60年对世界的启示•171
第七章 重申市场理念
市场万岁,价格万岁
——市场制度改变了人类发展轨迹•178
经济学家有什么用
——解析市场的有效性•183
水价上涨并非坏事
——经济学家如何看价格•187
粮食安全靠什么
——无需18亿亩耕地红线•190
市场制度的真面目
——经济学从何处来,向何处去•193
第八章 未来的世界
中国人口隐忧
——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200
寻找“人间天堂”
——从GDP极大化到幸福极大化•205
战争不能消灭战争
——世界和平的逻辑与现实•209
用裁军节约的钱应对气候变暖
——一个重大的全球性建议•215
附录 近期作者其他部分文章
如何提高你的经济学水平
颠倒的法律
为什么不应再保护耕地
谈“参考系坐标”
北欧行纪

骆驼祥子

内容简介

《骆驼祥子》是老舍用同情的笔触描绘的一幕悲剧:二十年代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小人物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它揭示了当时“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希望的最终破灭。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这是旧中国老北京贫苦市民的典型命运。

老舍:假如生活一次又一次地打击了你

中学时候看过一遍老舍的《骆驼祥子》。语文老师让看的,说是中学生必读文学名著。我匆匆忙看过一遍,觉得很没意思。写的什么狗屁东西?看完唯一的作用就是,有一回语文考试考名著常识,问:《骆驼祥子》里祥子的妻子是谁?正确答案:虎妞。我答对了。然而除此之外,对《骆驼祥子》再没别的记忆。

那时候才多大,哪懂细细读书的道理?完全是因为老师让我们去看,我冲着“赶紧看完这本书”而看完了那本书。

最近无意中翻到这本书,心血来潮,想再看一遍。因为听闻,当年老舍如果没死的话,就是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了。心想,这老头子有什么能耐?凭什么能拿?这本书“名著”真那么厉害?为什么当年看完一点印象也没?

结果重看了一遍,发现《骆驼祥子》的确不错。

在重看之前,我到网上查资料,发现网上讲的《骆驼祥子》跟当年老师说的很相似:这篇小说揭露了旧社会对淳朴劳动者的剥削和压迫,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
好有中学语文老师的腔调:这篇小说揭露了……,控诉了……,表达了作者……,批判了……

心想:这篇《骆驼祥子》究竟是你写的,还是老舍写的?

最讨厌这种阅读理解标准答案式的解读了。我自己看。

看完后,我个人觉得这篇小说写的是这个意思:祥子在经历了诸多生活磨难之后,从原来穷苦但积极向上、有追求有理想的形象,变成了完全堕落、坑蒙拐骗、得过且过的形象。

一开始祥子虽然穷苦,但有梦想,想攒钱买自己的车,拉自己的车,做自己生活的主人。但后来呢?好不容易买了车,被当兵的抓过去,车子没了,偷来三只骆驼卖掉,存钱;好不容易存了许多钱,被一个侦探讹诈了;被大龄剩女、凶悍泼妇虎妞勾引,以假孕为手段,跟祥子成家,祥子本就不喜欢虎妞,但虎妞强势,使祥子很郁闷;途中祥子见到一个老车夫老马,祖孙两人过得非常心酸,最后孙子死掉,老马拉不动车,卖茶水;虎妞真怀孕了,因为贪吃,总闷在家里不活动,难产而死,葬礼要花钱,祥子好不容易买的车又给卖掉了,钱又没了;跟小福子几乎要相依为命,小福子被酗酒的父亲卖去妓院,自尽而死;……

然后祥子彻底看开了,觉得再要强也没用,自己可因为要强而得到一丁点儿的好处?没!还存钱买车干嘛呢,存了钱可真买到了车?买了车可真过得开心了?到时候还不是要拉一辈子的车,老了跟老马一样,——他不也是赚钱买车自己拉吗,看看老马现在的样子,什么都没。本来还有个乖孙子的,病死了,没钱治病。这个世界本就是没希望的呀,算了,别想了,得过且过吧,混吃等死吧,坑蒙拐骗吧,能骗几个钱就骗几个钱,生人宰客、熟人欺骗。一切都是命,自己的命就是不好,认命吧。就这么混吧。

是的,祥子的种种悲剧有一个很大原因:认命。车子没了,认命;重新攒钱,被人讹诈,钱都没了,认命;虎妞勾引他,要跟他成亲,他不敢反抗,认命;虎妞难产死了,人财两空,认命;小福子给卖去妓院,自尽了,认命;他觉得自己有条“狗”命,生活给了他什么,他都接着。

生活一次又一次地打击了祥子,起初,他还挺得住,觉得没关系,还可以从头再来。但当虎妞难产而死、车子变卖、小福子自尽,这些重大的人生变故一桩连着一桩发生,又重遇孙子夭折的老马,祥子彻底看清了,觉得生活没有指望,再努力也没用,不如就这样着混吧。

从前卖命存钱,现在“存着干嘛呢,还不如喝酒抽烟”,甚至逛窑子,得了脏病。从前很厚道,不跟人抢生意,跟人讨论价钱都很和婉,现在呢,动不动横眉竖眼,还跟巡警打架。一言不合就打起来,蹲几天牢狱。甚至把从前的老实当本钱,骗人家的钱,借钱不还。最后还搞思想出卖。

这篇长篇小说这样看起来,是篇满满负能量的小说:善良、勤劳的主人公祥子,如此辛苦劳作,居然没有买上自己的车子、开车厂、赚大钱、变大富翁,翻身做主人,还失去了生活里的一切,包括物质和情意,落得如此人不人、鬼不鬼的下场。太悲伤了。就跟鲁迅《祝福》里的祥林嫂一样,看得人对这个社会没信心了。只庆幸,如此的年代,不是从前那个乱世。

但是,从小说里的其他人物形象,包括虎妞、刘四爷、曹先生、杨太太、高妈、老马、小福子、二强子、阮明等,我们可以看出,这并不是负能量的小说,而是描写的一个负能量社会的小说。不仅祥子一个的生活很悲剧,几乎每个人的形象,都有点扭曲。

老实如高妈,还用放高利贷的方式来钱生钱呢。因为贫穷,因为要过日子,所有人都疯了。是的,祥子总是认命,因为在那个年代,那个社会,他那个身份的人,不认命没法子过下去。

老舍在最后面很直接地提到了个一个“个人主义”,堕落、自私、不幸、社会病胎的产儿,抨击这种“个人主义”没有好下场。那什么有好下场?跟别人混在一起?“集体主义”?祥子本来就是一个人独立、努力,不跟其他车夫混在一起的,因为他那时还没开始混日子,还有理想,后来跟大家混在一起,混吃等死逛窑子玩牌赌钱,这算“集体主义”了吗。我觉得不对。

祥子醉生梦死,说到底还是觉得,以后的日子无望了。而这,在当时的那个社会,无论你是集体还是个人,都免不了的。在认清了这种真相的情况下,祥子只好“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再说。

如果换了今天这个年代,有人跟我说他遭受到许多挫折磨难,坚持不下去。我一定会劝慰他,哪怕生活一次又一次地欺骗了你,伤害了你,打击了你,你也不该放弃自己。因为堕落是彻底无望的,而活着,往前走,就有希望。就算再渺茫,那也是有可能的,只看你如何争取。失败一次两次三次五次十次,那没什么大不了,不羞耻,大家都是失败过的人,每次都能一击即中的人,可以去买彩票了。你要加油,不要放弃。要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但在那个苦命的年代,我只能为祥子叹息一声。

这样看来,老舍的这篇小说,就是在描写那个年代整个社会底层人民的缩影了,拉车的祥子只是个代表。

小时候看鲁迅的杂文,很不喜欢,后来渐渐长大了才知道鲁迅针砭时弊有多勇敢,多有文人的骨气。这么一说,老舍这篇写社会的小说,的确比那些言情、武侠、推理等娱乐小说深邃多了。

有一回,有人问我,是张爱玲比较高级,还是张小娴比较高级。现在明显喜欢张小娴的年轻人更多。

我想了想说:“我不知道谁更高级,但我觉得,张爱玲比张小娴更深邃。”

男欢女爱,不过是茶余饭后那点琐碎事,光写年轻人的爱情,你侬我侬、猜忌、误会、千辛万苦走到一起,永远是俗气的,因为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张爱玲写的可不光是爱情,比如《金锁记》里扭曲的曹七巧,写的是人性;《倾城之恋》写了战争,还有一语道破天机,如此犀利的“那一点真心”;《半生缘》里多年后重逢的那句“我们回不去了”的命运;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写的也不仅仅是年轻人的爱情,他是讨论爱情这个主题,关于忠贞与背叛,关于人性的真与伪。人性与社会,才是文学的主题。

除了内容,在写作手法上我也学到一点。看了《月亮和六便士》《霍乱时期的爱情》《骆驼祥子》这些名著小说后,我渐渐学会:对话是小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能推动情节发展,又能显示人物个性。但完全用对话来推动情节,就太没意思了,而且很啰嗦。适当用语言浓缩故事情节,偶尔插入人物对话,才是最精妙的方法。

我发现,名著的语言都很凝练,同样一个场景、一件事、一批人,名家可以用简短的语言提炼出重点部分,令人回味无穷。写作技巧不够的,啰嗦、冗余,还一大堆引号来引号去的人物对话,看得人头晕眼花,把小说太场景化、电影化了。我就有这个毛病。写小说的时候,感觉在写电影剧本,每句话都要写翔实,其实没必要。祥子跟虎妞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完全可以用一段话描述概括,不一定要:祥子说,虎妞说,祥子说,虎妞说,这样太低级。

以上,差不多是我这次读《骆驼祥子》的感悟。从社会心理学方面推荐一下,可以仔细看看祥子是如何一步一步堕落的。老舍很有水平,语言凝练,人物性格塑造很好,命运都安排得很现实,反应那个年代的真实生活。整体看下来,有道理的句子也不少,值得做一些笔记。

文章选入新书《总有些路要独自行走》
作者:徐沪生,公众号:徐沪生(微信号:xuhusheng1990)

看懂中国贫富差距

目录

前 言

第1章 贫富差距恶化必然割裂社会
第2章 刘易斯拐点
第3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
第4章 民工荒的背后
第5章 产业转移的规律
第6章 消费与扩大内需
第7章 高储蓄率还能持续多久
第8章 劳动报酬在GDP的比重
第9章 城乡差距是在缩小还是在扩大?
第10章 最低工资法是一柄双刃剑
第11章 人口陷阱与人口红利
第12章 税制改革与贫富差距
第13章 居安思危,防范金融危机
第14章 拉美的民粹主义试验
第15章 泰国红衫军的教训
第16章 靠市场机制,缩小贫富差距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以前看过有关经济学家的一则笑话:学习经济学并不能保证你不失业,但是,当你有朝一日站在领取失业救济金的队伍里时,你能知道自己为什么站在那里。而贾平凹老师说过更耐人寻味的话:经济学家装备精良且危险异常,他们能够根据需求来创造供给。在不必挣钱的条件下,谈论金钱;身无分文时,经济学家也能谈论金钱;经济学家,可以通过解释其他人为什么贫穷而使自己致富。最红,当你酩酊大醉时,你可以告诉大家,你正在研究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我们是需要预测的,如果没有预测的话,也就没有所谓的计划啊、时间管理啊、目标啊等其他依附于其上的东西了。关于预测,有一个经典的比喻:预测就好比你在沙漠中行车,你需要知道你的方向是对的。而经济学家只是一个参考,也仅仅是参考而已。

这本书原名是《不要割裂社会》,可以看出原作者的重点还是倾向于去解决目前我们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玩问题,书中也是如此,而非现在这个书名“大言不惭”地道出所谓“真相”。以作者的身份来看,作者自己肯定也能接触到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也是限于身份和受众等方面原因并没有在书中透漏更多。。可以理解这这些行为是作者和编辑们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去看看这本书。从这个角度说这本书还是很善良的一本书。
我觉得这本书最有价值的,也是作者最希望告诉我们的,切莫杞人忧天,无事自扰 。天塌不下来,淡定~事情自有他们自己的运转规律。
这里列出一些我很喜欢的作者的观点,依喜好程度排列:

1.储蓄率
老小的时候,一个算命的告诉我:“一斗富,二斗穷,三斗四斗卖豆腐”。那时候很迷信,现在看到这本书突然想起了这句话,原来这句话有它自己背后的含义——社会财富与社会人群的时间规律:在社会初建阶段,老一辈的勤俭节约习惯是很难继承下来的,X二代不可避免。
这个在身边的验证大家能举出很多例子吧,当然这里我说个别的例子,那就是那些钱不太多的兄弟们,他们似乎也很难去攒钱,他们一方面去抱怨社会物价太高,二代太奢侈。另一方面不能去控制在二代看来都很奢侈的消费。我大部分同龄的同事,三年下来都不知道自己的钱都花在哪里了。最近还一个同事要买个20W的车,我问他你按揭么?他说:哪有啊 ,家里按揭……
当然,我不太觉得这个能解释中国储蓄率会下降的原因,某种程度这似乎是两个问题。除非,银行里面大部分的钱还都是广大老百姓的,但是我对此表示很悲观……

如果还有人说二代是中国特色现象的话,请去查查历史吧。或者记着下面一个小故事:
每次洛克菲勒出差去纽约,总是住在一个高级宾馆的普通房间,宾馆的老板觉得奇怪问他:您儿子每次来都住总统套房而您每次都住标间,这是为什么呢?
洛克菲勒说:因为他有一个很有钱的爸爸,而我没有。

2.刘易斯拐点、基尼系数
我在数学建模的时候,辅导老师一直强调的是:某某模型有其优缺点,而且需要一些前提条件,而结论也只有一定的使用范围。而我们看到的这些经济学家们都是出自名校,他们不知道任何一个理论框架都有其适用范围么?似乎只有两个情况能解释这个:他们真的是走火入魔了,或者他们是故意的……
作者在书中给出了这些经济指标失效或者说服力不够强的一些事实依据,在这些无法辩驳的事实和部分理性推断下,我们供之神坛上的这些万金油终于还原成本来的面目了。不是这些指标不起作用,只是这些指标不是我们平常想当然的那样。
所以呢,要不然就多学一些模型,多看看其他的文献,多实地观察。不然的话,还不如不要去想这个问题~

3.劳动力、人口红利
我很支持书中的看法,存在劳工荒的一方面原因就是对劳工本身的不够尊重,但是这个不适用于所有地方,也只是偏远和沿海城市,对于岗位本身的要求局限在部分领域。
举个反面例子,北京的出租车司机以前大部分都是下岗职工转换的。而现在大量就业人去竞争北京出租车司机岗位,所以这些出租车司机人人自危。作为乘客的我来说,能感到的是北京出租车司机越来越多的非本地人,他们对北京当地的地理位置相当的不熟悉,只会走环路。而北京原本那些出租车司机就再次被下岗了,当然我也不觉得这些当地人会选择去别的城市发展……其他地区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虽说政府本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法去解决,但是我觉得是有效的,虽然效果是那么的不尽如人意,只是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就这样了吧~
有人不理解最近温州的经济刺激政策。我倒是觉得,卷钱就跑是人之常情。只能说这个事情本来就看到了,但是没有预防,眼睁睁的看着发生。
至于人口问题,估计是作者觉得耗散结构太复杂,所以用了里面的一些思想起把人口问题展示出来,但是给人一种有些混乱的感觉,而且和前面说的劳动力有一定的误差。不过仔细想想的话还是容易理解了。

4.产业转移
对于转向高技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我觉得这个没有异议。而且即使是目前没有什么好的措施,这个发展方向也是没有可更改的必要和可能。而且作者里面提到的重点是解决中国社会安全的问题。在这里让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让大家都手里有活干。毋庸置疑,闹事的大部分都是闲人,社会不稳定因素也是这些闲人。至于那些工作压力很大以至于离婚自杀什么的问题,从来也没成为过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所以该跳楼的跳楼,该上吊的上吊。但是要是没有工作没饭吃,闹事就是一定会出现的。
作者有意把药方说的含糊其辞,其实一些事情让人不可理解,但是深入思考就会明白也是无奈之举。比如我们看到各地大面积项目的浪费,但是正是这些项目背后的依附产业提供给了大量的人大量的就业。如果现在就立马不盖房子了,你让做钢管的、做水泥的、做地板的、做家居的去干什么呢?宁可拆了盖,盖了拆,也比让他们什么都不干的好吧……什么?你说直接发钱就完了?唉,其他国家到处的发生过这样的历史,我虽然看不到里面的逻辑关系,但是我看到的就是这么个规律:没活干,就要反。一直都没变过。
之所以提这些,是因为我们高明的作者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而且比我看的要深入很多,但是他没办法在书里面说这些,所以呢,他在其他章节不停提出要提供就业的同时,他在与产业转移这里也提出了创造就业这个话题。一个社会稳定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很低的失业率,这也是你可以看到作者用比较简陋的逻辑来说明涨工资会带来的危险,其实中间的逻辑经不起推敲,但是作者也害怕写的太复杂让大家不想看。而涨工资对我们目前处于密集产业向技术产业过度时期也的确不是什么好事。不然也不会出现温州卷钱就跑的事情。

5.民粹主义、红衫军、拉美实验、金融危机
作者不愧是体制内的人,能拿到这些国家战略级别的资料,我想他也应该有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方面的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的资料。作者给出了其他国家的一份愿景,而在这之前作者也提供了我们国家在相对应方面的修正。可以看出的是我们远远也没有达到国外那样的情况。当然那个社会危机的基尼系数之类的指标红线问题已经在前面说明了。但是由于现在的时代,黑天鹅到处存在,所以作者这这部分也说明了需要警惕。尤其是现在世界各国都搅合在一起,看看现在美国针对咱们的种种就知道了。
我很感兴趣的是作者用到了红衫军,放着那么多的事变不用,偏偏用红衫军,目的也是提醒国家:不能忘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虽然他们没有钱、没有权、也没有信息、是完完全全的无产者,但是这也是一份力量。如果被一些势力利用的话,会对目前这个国家造成很大的伤害……
好吧,我自以为我是说的多了,点到为止。

6.税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扩大就业渠道
很多人喜欢抱怨中国的税太高,当然高是肯定的,但是并不是减税这么简单的事情。作者里面也提到了,其实是企业的税赋转嫁给下面的人导致,这也是国家鼓励创业带来的结果,企业税赋太高的话肯定没有人愿意创业。包括在中国的外企,每个外企每年都有从国外进口2辆汽车的指标,但是老百姓要是买的话就要多付出200%的税。完全有点国家逼着下面的人去开办公司,提供位置的意思。而金融体制改革也有这方面的意思:让更多的人用更少的投入能融资。至于扩大就业渠道就更不用说了。
这里强调的是,作者提到的改革基本上都是针对大部分收入很低的广大普通人的,这里有避重就轻的意思,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是在说明这些手段的使用,目的是稳定社会,而非发展经济。

7.富人在哪里?穷人在哪里?
最后,说说书名吧。本书原名不是《中国贫富差距》,而是《不要割裂社会》,整本书也是围绕着利用经济政策来解决社会问题来阐述的。全文里面就没说穷人富人的事情,我想改成这个名字,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出版,一方面也是为了吸引眼球吧。看看作者以前的书的话,可以知道这个体制内的人是不会就这个敏感的问题深入说下去的。所以我要是说很多贫富差距的事情,那就是和没看这本书胡扯没什么两样了。不过呢,既然书名都换成这个了,说一句关于穷人富人的看法吧:
对于富人,如果这个人是乔布斯,他偏执也好、有私生女也好、吸大麻也好,我们不会那么的反感。而对于X二代,他如果不是个大胖子,而是蒋友柏,穿着自己设计的服装;或者是宫本佳长,去了一个应召女郎,那么即使他是哪个大官,甚至多贪点钱又有何妨呢?这些人如果放在我国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位置,我觉得我也不想去狠他。因为我们看人的方式往往不是他做了什么好事,而是他是不是牛掰,如果他不牛掰只是靠着一些人占着茅坑不拉屎,那才是让我们最恶心的。
而对于穷人,不是因为这些人穷,而是他们觉得自己很穷,他们以为自己能做出来很多事情,能征服世界,能打败一切。而现实是这个土地实在是不想让这些人折腾上半天才使他们明白浪子回头金不换,这样的浪费资源行为在那些人看来更加不可饶恕,所以那些能出国的就赶紧出国,随便他们折腾吧,反正大部分肯定还是要灰溜溜的滚回来的。
一句话,“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作者希望政府解决的是“不安”的问题,而“不均”的问题不能称之为问题,或者应该称之为世界难题。世界最有钱的财团就没几个国内的,你说国内的贫富差距会很大么?既然没有国外的大,国外都没出事情,那国内为什么出事情?就算出事情了,和国内贫富差距有多强的相关性?
……

跋:
悲观么?我不觉得,其实换成别的国家也一样吧,就业问题如果好解决,华尔街也就没有现在的事情了,什么债务危机巴拉巴拉的也没现在这么夸张了,我认识的出国回来的越来越多了(牛逼人永远都是极少数,而社会是由大部分的普通人组成的)。
好了,闲扯这么多,还是听作者老师的一句话,该干嘛干嘛去,别想这么无聊的问题了。

一本能引发你思考的书

这本书是编辑朋友送给我,希望我写一篇书评,我答应写,而且书怎么样我就怎么写。

拿到书很厚,封面写着本书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重大合作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的资助,一开始就让我大倒胃口。虽然我很清楚在书的封面挂上这些项目的名字并非真的从中获得资助,而且将来这本书就可以作为这两个项目的结项成果上报,因此这本书可以算一本学术专著,打开书,到处都是图表数据的分析,也可以佐证这一点。

所以我猜想这不过是一本学院派的书,也许没有什么值得一读的,特别是前言一开场就批评思想界对贫富分化缺乏认真讨论,学风浮躁,是民粹主义,更是让我反感,几乎不想读下去,我不喜欢上来就给对手扣帽子的方法,特别是前言有个说法也存在着简单归因的漏洞,前言中说一些轻率的政策出台,例如各省市纷纷提高最低工资线,给公务员和国企员工大幅度增发工资等,结果导致金融市场上流动性严重过剩,城乡居民存款数字节节攀升,通货膨胀压力与日俱增,金融结构严重失衡。我同意给给公务员和国企员工大幅度增发工资是造成贫富分化的一个重要直接原因,但是加薪这点钱占我国政府超发货币比例能有多大,以致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我认为这是避重就轻。

但是我还是耐心把这本书读完了,读完后,我发现这本书有不少观点和分析值得我们想了解中国贫富分化原因的朋友一读,很多数据,分析,推理,不管你认同不认同,了解他们的观点和推理逻辑,对我们建立完善,接近真相的认识非常重要。

贯彻全书的一个逻辑就是,在中国很多人对造成贫富分化的原因分析根本就是错误的,假如不理解这些错误的严重性,进而影响国家决策,那后果是好心办坏事,作者把这些人称为民粹主义。

全书第一章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按国际惯例,一个国际基尼系数长期超过0.4,就是贫富分化严重,会很危险,我国从90年代就突破这一警戒线,为什么贫富分化造成的矛盾没有造成社会动荡?

作者的答案是从全国角度看,我们基尼系数很高,但是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化社会,在城市和乡村单独作为一个区域看基尼系数,并没有严重恶化,基本都是0.25到0.3之间,并没有严重恶化。

作者提出在一个大国,基尼系数必须考虑这种城乡二元化差别,并指出,如果基尼系数是因为社会阶层造成的,应该改善财政转移支付,如果基尼系数是地区差异造成的,应该政府对落后地区提供扶持政策,但如果是城乡二元化政策造成的,应该提供农民进城就业机会,让农民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去,我们国家解决贫困问题的对策应该是让劳动力能自由流动,消除一切在户口,居住,教育还有其它方面对农民工的歧视。

我觉得这个分析有道理,假如给农民和城市人一样的竞争机会,他们会接受自己的起点低一些,比如没有房没有车白手起家的开始,但是城市人真以为自己能竞争得过乡下人?

我也是从小城镇杀到大城市的人,我小时候住的地方,也就是个乡镇,算半个乡下人吧,我们这样的人有强烈改变现状的动力和决心,只要给机会,套句励志的话说:“那是给点阳光就灿烂!”

全书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判断刘易斯拐点在中国是否成立,何时成立,进而推导中国剩余劳动力是否真正进入不足的状态?以我的阅读理解,本书的一个最重要的结论应该是:

中国还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不是面临劳动力短缺,因此政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为这些剩余劳动力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而不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这些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到城市的原因恰恰是政府的一系列政策阻碍了农村最没有技能和能力的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化,城市化进程转移。

对于这个观点的论证,我基本同意。

在民工荒的第四章分析,我在人口周期波动理论上学习到两个重要的中国人口非自然剧烈波动,一是三年灾害时期造成的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二是文化大革命发起的66年因为不事生产造成人口出生的高峰期,这两波人口低峰和高峰期,好比美国婴儿潮一代,将以20年为周期影响我国宏观经济,或者说和新生人口相关的行业,这是个值得我重视并在原来为我所忽视的数据。

在论及提升消费的第六章,作者提出增加工资的方式是错误的,我同意,在现在的体制下,增加工资只能是少数人受益,更加扩大贫富分化。作者分析了半天,提出的对策,无非是增加生产性投资,减税,控制信贷,提供住房和社会保障,这都是长期的工程,不可能在一代人时间内见效,至于作者认为发红包的决策是政客讨好老百姓的短视之举,我不同意。

发红包不是什么好的经济政策,但是发红包造成大家对政府的宽容度方面非常有用,假如要推行好的经济政策,没有30年时间不能小成,且不说我们的政府是否愿意改,我们的人民给他们这么长时间改吗?所以发红包是用空间换时间的策略,当然退一万步说,要是我们这个政府还能给全民发个红包,我对他们还有一点幻想,可是他们除了滥加私税,滥印钞票,滥上项目,滥侵私产,难得见到为民发红包的,比遭雷劈的概率都低。

第七章和第八章将是全书最引发争议的部分,简单的说,作者认为:

1、中国的高储蓄率自然会随人口结构改变而改变,趋势是变低,不用世界各国和政府操心。通俗的说,假如60后以前的人都死光了,70后,80后,90后,00后有几个人拥有存款?这个话琢磨琢磨,有没有道理?等老人们都死光了,80后们彻底当家了,他们现在是月光族,等他们小孩长大了,他们还是月光族,他们小孩也是月光族。

2、另一个观点是中国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没有过大变化,是统计规则改变造成的误会。

这个观点我不同意。劳动收入增加慢,跑不过GDP不是一年两年了,我们不能简单依赖所谓的数据,更要相信自己的体会。而且收入分配不平衡更加剧了这种现象,也许总量不变意味着更大的不公平,说明增加的劳动报酬被一小部分人拿走了。

但作者的理由到底对不对,需要耐心看看他提供的数据。

这本书作者不断提出自己对贫富分化热点问题自己的看法,理由和论证,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看得出,作者对当下很多理论非常的反感,以致在行文写作过程中,明显看得出来带着个人的感情投入,作为一本学术专著显然失去了冷静的理性,假如写出随笔,将冷冰冰的数据换成更容易理解的图表和故事,那么我相信作者的观点反而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总体而言,我觉得作者是做了扎实的工作,所有的观点都寻求用数据,事实和推理来说服人,我很支持这一点,而且这本书的内容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数据,提出很多超出我们个体经验的结论,那么作者徐滇庆教授和李昕观点到底对不对?推荐大家读一读这本书,我不敢说你一定会喜欢这本书,但这一定是一本能引发你思考的书。

徐滇庆:税制改革是缩小贫富差距的主要途径

9月初,著名经济学家、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休伦学院终身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徐滇庆在他的新著《看懂中国贫富差距》中,用通俗易懂的写作方式和详实的经济数据诠释了影响中国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在这本书中,他突破民粹主义者认为增加工资能缩小贫富差距的谬论,实际上是利益集团获利的伎俩,农民工(低收入者)没有从中得到什么,相反,可能更加恶化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因此正确的方法是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而不是增加工资、制定最低工资法等一些措施。

贫富差距是收入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作者认为,“在诸多因素之间,城乡差距是推动中国基尼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理贫富差距的根本措施在于给农民提供机会。”他也试图通过基尼指数来分析贫富差距的原因,然而由于基尼指数本身的局限性,并不能解释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

在谈及到农村是否还有剩余劳动力时?一些人认为,沿海城市季节性“民工荒”、普工减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刘易斯拐点”的原因,因此增加工资实在必要。作者认为,关于“刘易斯拐点”的不同定义会误导剩余劳动力的判断,实际上“判断刘易斯拐点要抓住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和是否存在工资制度扭曲这两点”,而且通过多个数量模型,总结“刘易斯拐点”离中国劳动力市场距离还有相当长的时间,大约在14——18年后达到。

那么对于剩余劳动力而言,也就是边际劳动力边际产出为零,简单地说“如果将一些劳动力转移出去而不减少这个地区总产出,就意味着在这个地区存在着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其实和“刘易斯拐点”存在关系,主流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刘易斯拐点”就是没有剩余劳动力的临界点。既然我国还尚未达到“刘易斯拐点”,那么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有多少?作者根据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和生产全部劳动品需要多少劳动力计算,估计在1.5亿左右,而这些人则需要大约14——18年内全部完成就业,就可以达到“刘易斯拐点”,那时候增加工资才是理所当然。

与众多的剩余劳动力相比,“民工荒”也是困扰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难题。一方面,众多的剩余劳动力没有找到工作,而另一方面制造业招不到人。究竟是什么原因?作者认为,“价格是市场的灵魂”,可以自由调节,可关键是“农村没人,企业没钱”。那为什么“农村没人,企业没钱”呢?其原因在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农村地区已经没有剩余劳动力,而且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本身利润较小,能够给员工增加工资的空间也很少,再加上这些城市的生活成本加大、居住地城乡差距缩小,这也是产生“民工荒”的原因。因此,产业转移是激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必然趋势,将劳动密集型企业从沿海地区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既然增加工资不能缩小贫富差距,那么靠政府补贴、拉动内需激活农民工消费能力能够缩小贫富差距吗?其实也并不然,实际上扩大内需也就是变相增加工资,那这些钱从哪来?主要还是发行货币;货币发行过量,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相反还会扩大贫富差距。虽然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一直都超过GDP增长率,而且由于统计规则的改变,调整后,我国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实际上并不低,城乡差距也并不是所谓的那么大。其实,一些经济数据也不能完全说明问题,特别在一些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譬如,我国2010年人均工资是2379元,可是达到2000元/月的人数只有8400万(2011年6月30日),占2009年底(2010年数据尚未统计)全部就业人数77995万的10.77%,实际数据可能还要低。产生这些原因在于,一些人的纳税意识不够,偷税、漏税严重,各种灰色收入严重,也是导致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因此也能扩大贫富差距。

近年来,政府也制定了不少政策增加农民收入,可是非但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大,其原因在于,我们把缩小贫富差距的重心集中在初次分配上,即在生产和配置环节中增加工资、提高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实际上,忽视了分配机制中的第二次分配,即通过税收杠杆和转移支付来调节贫富差距,其方法是将“税赋的重心从企业转移到个人身上,然而通过累进税制来缩小贫富差距”,简单地说,就是增加个税的比重、提高个税纳税门槛和累进税率,从而达到“富人多纳税,穷人少纳税”。这种方案固然理想,实际上税制改革的路途艰巨,除了税制改革本身的复杂度、利益集团的百般阻扰、学风浮躁之外,纳税人的纳税意识、高收入的逃税能力也是税制改革艰难的原因。

那为什么一些人热衷于提出“增加工资、制定最低工资法”呢?作者认为这是民粹主义者为自己私利的呐喊。所谓民粹主义,也“就是讨好小市民,拿眼前利益说事,忽视了社会的长期利益。”民粹主义一直都有市场,而且无法消除,通常在贫富差距恶化时表现得更加强烈。他们认为,提高最低工资法可以吸引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可是事实上加大货币通货膨胀,大量企业支付能力降低,从而堵塞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方向,而自己获得了更多的利益,最终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为了吸收拉美、泰国民粹主义的经验教训,而又不能镇压、歧视民粹主义者,我们需要妥善处理社会问题。

总之,理性看待中国贫富差距,不能掉进民粹主义的泥淖。解决贫富差距恶化的途径关键在于税制改革,还需将改革进行到底!

by:徐滇庆 李昕 《看懂中国贫富差距》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年9月 39.90元

发表于2011年10月31日《中国证券报》《 以税制改革缩小贫富差距》

复盘混的好坏的大学同学,我发现拉开贫富差距的真正秘密

在前两天,我的6月26日5天训练营里,有一个今年参加过高考的应届生在群里老问,报考什么专业能逆袭,问我不厌其烦。现在哪有一个专业能逆袭呢?

同质化的教育不可能让一个班,一个年级的人都逆袭。

逆袭是自己的大脑思维方式,心理承受能力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个不是教出来的。

今天不谈逆袭,我谈谈我观察的那些读了大学混得好的人和混得不好的人

1

所有人都在奋斗,但是改变了命运的只是少数人。

不要以为混的不好的人没努力,混的不好的人一样很努力,只是说有些人选择错了发展的城市,选择错了行业,选择错了公司,选择错了结婚对象。

这个是我观察我大学同学们境遇的得出的结论。

我重庆大学毕业的,留在重庆就业的同学从大数据上看,混的都很一般,尤其是外地人留在重庆的,在重庆无依无靠的,混的一般。

重庆本地人家里有背景的,还是混得不错,我不知道这个算不算一种阶层固化。

现在看来留重庆的还真不如去北上深闯闯,当然这个闯得有点心眼的闯,闯新兴行业和杠杆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行业。去北上深闯制造业就没啥意思了。

混的不好的同学更多的是婚姻拖后腿的,尤其是男的,自己还混得稀里糊涂的就很早结婚,有了孩子,找的女方家里经济条件好就不说了,大部分找的并不好。

养家糊口的重担全落在他身上,人有了家庭经济压力,会变得特别短视,脑子都不开窍了,脑子不开窍的话,逆袭就全靠摸彩票了。

2

混职场,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升官(升职)

工作是大部分人的归宿,地球人上百分之九十的人都需要工作,创业并不适合所有人。

既然进了职场,你的目标没别的就是升职,当官,这个才是提高收入的唯一方法。普通员工的收入无法对抗通货膨胀。

那些干到30多岁还是普通员工的。我都不知道他们再往后该怎么办?

昨天的公众号里写的那两个外企的,快40了,还是一线员工,一线员工年龄越大就越危险。

大部人的工作经验,行业经验不值钱,工作经验跟行业有关,有些行业是夕阳行业,低毛利行业,这些行业社会上不会因为你的行业经验久,就给你开高价。

并且你是底层员工,你掌握不了更有价值的核心信息,社交圈层也上不去,你的综合视野竞争力得不到提升。

随着年龄增长,你在贬值。

3

逆袭都是赶上了变化,所谓机遇的本质就是迎合变化

马云在浙江没去做制造业,如果他当年开个厂也就没他今天了。

马化腾也没进机关当公务员,否则也没他了。

他们的崛起是迎合了互联网时代的崛起,如果他们不干互联网干传统行业那是不可能成功的。

所以呀,巨大的成功,能成为领袖级别的人,其实都是在变化中成就自己,这个说实话挺难的。

但是我们普通人一定要学会对新兴事物保持兴奋。要积极的去尝试,不要抱着过去的观念去看新兴事物。

我有一个女同学当年毕业去了巨人游戏当策划,当年年终奖25万,不是她多厉害,是当年巨人游戏所有人都发了这么多年终奖。

我进美的空调,传统制造行业,超额完成任务,全国5个优秀新人其中一个就有我,奖金也就是3千。

人与人的能力差别真的是那么大吗?

有些行业你就是再苦再累,你也赚不了几个钱,因为全行业都那个收入标准。有些行业你就是屁股坐在那里,只用跟着大盘走,就可以分到钱。

人与人的差距有时候是因为自身素质拉开的,比如身体素质不好,精力不够集中,智力水平达不到。

但是更多的是,因为每个人受的外力不同,传统的陈旧的行业没有什么发展了,个人又能有什么发展。

新的行业生机勃勃,拉着所有人走,一个是推一个是拉,发展速度能一样么?

传统行业里我的同学,没几个混的好的。

但愿这些经验之谈,能给你们一点帮助和启发。

看懂未来经济方向

这本书对于经济小白还是挺好的,能看明白一些经济趋势。
书中作者主要观点如下:

基尼系数没超标。
只要本身的收入水平还在持续上升,只要周边的收入分配没有发生剧烈变化,一般来说,人们不会产生激烈的反感,就不可能因为基尼系数扩大而导致巨大的社会动荡的压力,社会也不会轻易失去平衡。这就很清楚地解释了在基尼系数不断加大情况下,中国社会还能保持基本稳定的原因。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城里的基尼系数差距不大,乡里的也不大。但是如果城乡结合起来就大了。 可是由于城乡分割,所以还能保持安定。然而城乡差距是必须要消除的,否则中国就不会进入发达社会,而消除城乡差距,就势必废除户籍制度。

刘易斯拐点没有到来。
判断中国是否已经达到或接近刘易斯拐点的时候要特别关注:第一,农村平均收入是否已经接近城镇最低收入;第二,在农村边际产出是否继续为零。
农村中是否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从总量来讲,截至2011年,中国农村至少还有1亿剩余劳动力。即使每年能够转移出去600万~800万人,起码还要用10年才能基本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可能还会有所增加。声称农村已经没有剩余劳动力或者已经接近刘易斯拐点的说法缺乏事实根据。
显然没有,由于挤出效应和吸引效应的失灵,农村还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没有下降
“对于个体经济来说,业主的劳动报酬和经营利润不易区分,这两部分视为营业利润,而劳动者报酬仅包括个体经济的雇员报酬。”也就是说,在去掉了物化成本和雇员工资之后,个体户进账的其余部分都计入营业盈余。显而易见,这样做有助于减少征税时的混乱,可是改变的结果使得统计数据中的劳动报酬少了一块,而反映资本收入的部分增加了一块,明显地减少了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例。
作者认为统计规则的改变是引起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下降的原因。

最低工资线不利于剩余劳动力转移
千万不要受到民粹主义的误导,为了迎合小市民增加收入的要求而错误地提高最低工资线。这样做在表面上会得到城镇居民的拥护,但却伤害了农村居民的利益。显然,城镇居民居住比较集中,更接近权力中心,而广大的农民分散在郊野、山区,他们的呼声强度远远不及城镇居民。如果在照顾城镇居民利益的时候忘却了人数更多的农村居民的利益,这样的政策即使在短期内受到欢迎,也注定是不能持久的。
中国制造业的主体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弹性很大。此外,在农村还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大量农民不断进城寻找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最低工资线可能大量剥夺农民工的就业机会。不能看见发达国家设定了最低工资线就理所当然地认为穷国也要照葫芦画瓢
市场经济要让市场来定价。当然在真正到达刘易斯拐点后是应该提高最低工资线的。

二次分配是贫富差距扩大主因
西方各国采取的税收政策的基本要点是:低税率,宽税基,少减免,严征管。在减税的过程中,总的税收总额并没有下降。中国目前的问题是税率偏高,税基偏窄,减免过多、过滥。
税制改革的方向是逐步调整税收结构,将税赋的重点从企业转移到个人身上,然后通过累进税制来缩小贫富差距。
劫富济贫税应真正发挥作用。

负利率引发金融危机
无论堰塞湖有多大,只要湖水不外流就没有问题。导致银行存款外流的主要因素是负利率。试想,如果老百姓把钱存进银行,非但得不到利息,反而要损失购买力,他们的理性选择必然是提出存款,另想办法保值。因此,稳定银行存款的关键在于防止出现负利率。
换个角度说,居民每月收入总数为25000亿元,其中15000亿元用于消费,5000亿元用于投资,还有5000亿元存进银行。这种状态很不稳定。有谁能够保证这多出来的几千亿元资金一定存入银行?影响资金流的关键在于银行的利率。如果银行存款出现负利率,那么存进银行的资金数量就会减少,甚至已经存进银行的资金也有可能外流。
大量资金涌入市场,会引发严重通货膨胀。

城乡收入差距依然是当前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推动城乡差距的主要原因不仅是职工收入和农民平均收入之间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房价暴涨大大提高了城市居民的住房价值,拉大了城市居民和农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在最近十几年中,北京、上海等地的房价猛增,北京市区一套普通住 宅的总价就超过100万元。城市居民拥有的资产总量大幅度上升,而广大农民只能望洋兴叹。房价暴涨之后,进城的农民几乎无法购买住宅,阻碍了劳动力的流 动。因此,需要大规模地为进城农民兴建廉租房,或者通过政府补贴,提供更多更便宜的租赁房屋。同时,疏散高度集中于都市中心的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事 业部门。把许多政府机关搬迁到中小城市,从而缩小城乡差距。
城乡差距依然巨大。

也不算是书评,一点想法

过去,现在,可能在未来都是穷人的我,需要知道与富人之间的差距。就像一个笑话所讲的,学经济学的作用之一有:当我有一天排队领去政府救济金时,我至少知道我为什么会在这。当然,仅看一本书不能彻底明白贫富差距问题,但是它至少能让人多些对相关问题的认知和思考。

贫富差距怎么衡量?基尼系数。通常把0.4作为收入差距的警戒线。2016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65,自90年代以来大都在增长。

基尼系数的提出是在观察大部分都是中小国家和地区的基础上得来的。它只能作为衡量中国贫富差距的一个指标,做参考之用。

中国的贫富差距由三方面的因素组成,城乡,地区,阶层。
城乡,城市和农村。
地区,东,中,西。
阶层因地区和成乡的不同而不同。

二元经济,简单来说是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划分的主要原则是市场化度,或者简单地说是否为市场而生产。

刘易斯拐点,劳动力需求增加超过供给增长的速度,工资开始提高的情形。然后作者讨论了中国当前(2010年)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

农村剩余劳力,作者罗列了当前关于对剩余劳动力的五种定义,取了第一种即劳动力边际产出为零。接着分析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等问题。

民工荒的背后有劳动力在市场上供求不平衡,农村没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企业没钱。

产业转移的规律,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美国为接力赛的第一棒,主要时间二战期间。第二棒是日本,1950年前后。第三棒是亚洲四小龙。第四棒是中国。接下来是谁?有可能向内地转移,也有可能向东南亚或印度转移,或者其他地方。作者就成本,社会制度,政策法规,运输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出口,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马车。当出口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时,那就依靠投资和消费了。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消费主要靠内需。投资和消费都需要钱,钱从哪里来?投资应该注意什么?居民消费真的萎缩了吗?书中给了意见。

因为社会保障的不健全,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中国人喜欢存钱来备不时之需。高储蓄率是个问题。储蓄和消费是此消彼长的。接着是对高储蓄率问题的分析。

接下来几章的目录分别是:
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
城乡差距是缩小还是扩大
最低工资是一柄双刃剑
人口陷阱和人口红利
税制改革和贫富差距
居安思危,防范金融危机
民粹主义与拉美试验
谁割裂了泰国
依靠市场机制,缩小贫富差距

民粹主义就是讨好小市民,拿眼前利益说事,忽视了社会的长期利益。拉美国家在20世纪50.60年代的经济实力是比较强的,实行民粹主义后寅吃卯粮,导致现在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矛盾和冲突多发。

严重的贫富差距将泰国社会割裂成针锋相对的两大集团。红衫军(贫民,草根,代表人物他信)和黄衫军(王室,军阀,市民阶层等)是被推到冲突的代表。

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讨论人口陷阱(越穷越生,越生越穷)与人口红利那章说,现在已经到了重新思考计划生育政策,做出适度调整的时候了。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实施。

讨论问题,要明确议题。

文中有一个名词经常出现,即用脚投票,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来说明暂时不需要政府干预提高最低工资。

所谓“用脚投票”(Voting by foot / Vote by foot),是指资本、人才、技术流向能够提供更加优越的公共服务的行政区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策壁垒的消失,“用脚投票”挑选的是那些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环境,这会影响着政府的绩效,尤其是经济绩效。它对各级各类行政主体的政府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着政府管理的变革。

经济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考虑问题要全面。使用数据前要看看数据的来源,组成,统计方式。了解一个经济名词要知道它的提出背景,发展。总之,要系统性,全面,学以致用是最终目的。

避免民粹主义的方法是学会独立思考,不断学习。

市场经济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具备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居安思危。

对于缩小中国贫富差距个人的做法呢?

努力赚钱,别再拖国家后退了。

(全球财经杂志发布了一份2016年度世界各国收入比较研究,采集数据源自世界银行2015年统计的人均国民收入,对204个国家收入从统计角度分成四组:第一组是低收入国家,收入少于等于1045美元;第二组是中低收入国家,收入在1046美元至4125美元;第三组是中高收入国家,收入在4125美元至12745美元;第四组是高收入国家,收入多于或等于12746美元。)

中国人均月收入8000元。

你看到人均月收入是8000元时,你是什么感受?下面是一段完整的描述。

(如今的中国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就拿人均月薪来说,在五年以前,人均月薪在4000元左右,而如今人均月薪已经达到了8000元左右,不过中国人均月薪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贫富差距比较大,因为实际上,大部分人每月的月薪也只是在3000元左右。)材料来源,新浪微博。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