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Evolution

evolution20180723.jpg

一个人真正的成长,就是不断自我进化。痛苦+反思=进步。

Image_20180824202324.jpg

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

译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译文:道行不通时就得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我们必须主动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
我们的操作系统由概念和方法论构成。
我们要把自己进化为多任务、多模式的操作系统。
不断进化的操作系统要与、也只能与其他不断进化的操作系统沟通。
沟通的目的是分享,分享最终会形成惊喜……

所谓的“成长”就是操作系统不断完善的过程;
所谓的“重生”就是操作系统更新换代的节点;
所谓的“不断再生”就是我们意识到这些操作系统更新换代的必要性,于是给自己设置提醒模式,给自己发展自动更新模式的持续动力。(比如给自己设定每七年要有一次大的更新换代……)

自卑–>自信–>自爱,自我成长是应对变化的最佳策略。——DeepCreator

DeepCreator:一些自我成长里程的碑代表,进入了“开挂”模式

  1. 以前觉得不能接受/理解/宽容的能接受/理解/宽容了 ,因为学识、见识和经历增长了,所谓个人观点只是一家之言角度不同,并且往往是管中窥豹而已;
  2. 以前觉得很有挑战性的事情不再具有挑战性,因为知识和技能增长了;
  3. 多为成功找方法,多从自身找原因,无论成功或是失败,都复盘,还能找出导致结果的真因;
  4. 凡事追求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和不留遗憾,无论得失都是经历,都是财富,聚焦自我成长,持续做有价值的事情;
  5. 自己的言行/情绪/人生等,自己控制自己选择自己负责,能驾驭自己,也能讲究界线感,求同存异,协作共赢;
  6. 真正的知足常乐,感恩长存,天道酬勤,复利效应,得失平衡,做好每一件,过好每一天;
  7. 能深度思考,能认清本质,能整合资源,能控制风险,并最终达成目标。

关于自我成长

——罗辑思维CEO脱不花

96 早晚你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别人。你所看到的都是你自己的认知模式创造的镜像。

97 与此同时你会知道,这个世界上全是别人。所谓反复追寻的“真我”实在是小到不能再小的东西。

98 同时知道并接受上述两点,自我成长这件事才真正开始。

99 最难的在于不断建立更高的标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不断结识更好的榜样。

100 在人际关系中做一个能力型“势利眼”,向上看、向前看,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交往。

101 既往不恋。不回头。不怀旧。不惋惜。

102 以真实的、认识的人为榜样,而不是“传说”中的。因为真人会在每天的交往中给你真实的压力。

103 要寻找和接收那种叫做“Calling”的东西。克服“如何怎样就很好了”的小地主心态。

104 慎独。守心如镜。

105 每天独处时问问自己,今天有什么是比前一天做的好的。哪怕是对快递更认真的说谢谢。

106 不做负面表达,负面包括讽刺、抱怨、指责、争论、批评、牢骚、大话、评价议论。凡事从建设性出发。

107 认真记录并揣摩与别人的交往。

108 尽可能扩大自己的阅读面。文科生多读点科学著作,理科生不妨研究点文学艺术。阅读是为了理解人。

109 带徒弟是逼迫个人成长的绝招。

110 不相信“适当的年龄”这件事。除了生孩子,想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被年龄限制。

《新生 —— 七年就是一辈子》

我们尊重他人的时间,我们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我们希望他人理解,但我们首先要花很长时间去理解他人。

我们就好像计算机一样,通过不断打磨、升级概念与方法论来升级我们自己的操作系统;与计算机不一样的是,我们甚至可以升级自己的硬件。

我们相信通过学习获得重生 —— 对我们来说,七年就是一辈子。每一辈子都要至少习得一个重要的技能,进而获得不可逆的重生。第一年可以像苍蝇一样左冲右突,一旦找到了突破口就要像蜜蜂一样,朝着既定的方向不断飞行。习得任何技能的过程中,我们都知道刻意训练并不依赖任何运气,只要付出就有收获。越是早期,越应该花更多时间精力去学习(磨练技能)。我们就是相信学识决定一切。

我们必须持续地主动升级我们自己

(一)

如果你买回来一台计算机,打开包装箱才发现厂商并没有提供详尽的说明书,你是不是会多少有点崩溃呢?进而如果你发现那厂商竟然并不负责定期升级操作系统,你是不是会感觉快要疯掉了呢?

想想看罢,我们自己其实就是这样的计算机,“厂商”(我们的父母)并没有为我们提供详尽的说明书,也并不负责定期升级我们的操作系统 —— 即便他们并非故意……

这多少是个令人心惊肉跳的类比。

经过多年的观察,我发现每个人的大脑里其实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真的跟计算机一样!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输入输出体系(IO 系统),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运行处理机制。

人和人之间很不一样,就好像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也很不一样。有些人的中央处理器(头脑)更强大一些,有些人的内存容量(记忆力)更大一些,有些人的硬盘空间(笔记与藏书)更大一些,有些人的显示器(外表)更漂亮一点,有些人的打印机(写作能力)相对比较高效,有些人配置了网卡(沟通能力)所以可以连网,有些人则不连网,有些人的带宽(沟通有效性)很足,有些人的带宽很小,有点人在互联网上(开放),有的人在局域网里(封闭)……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操作系统。每个操作系统都或多或少有它自己的局限,就算它有优势,也不能彻底消灭 bug(生活中的麻烦,不小心出现的错误等等)。计算机的世界里,操作系统是一点一点演进的,bug 要不断消灭才行,旧的 bug 被消灭了,总有新的 bug 出现,遇到一个就要想办法处理一个,当然也有些方法论,就是有些 bug 可以先忍着,然后找个机会一并消灭掉,还有就是一些 bug 在升级操作系统的时候因为整个机制变了,所以那些 bug 就自动消失了…… 可无论如何,都是要想办法处理那些 bug 的,不是吗?

我们今天用的每台计算机都是完整的,每时每刻拿在手上的“智能手机”都一样是完整的。它们都有完整的组件,处理器、输入输出设备、内存、硬盘、联网设备……

你再看看人,很多人的处理器是落伍的,输入输出设备是常常残缺不全,内存小到没法用的地步,硬盘甚至根本就没有…… 至于连网设备么,真的很差,甚至真的还不如没有,因为即便连着网也因为缺乏通讯协议而完全无法正常使用!

最关键的、也比较搞笑的居然是:

绝大多数人的操作系统竟然从不更新!

从不!

大多数人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其实是两千年前的,比如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坚信“眼见为实”这个古老的原则,不懂“间接证据”的使用及其判定方法…… 再比如很多人高中毕业后从未有效升级过操作系统,所以不知道“双盲测试”、“样本有效性”等重要概念,也不知道这些概念的不可或缺性,于是把“我的病就是中医治好的!”当作“不可辩驳的论据”…… 又比如,到今天也有很多博士硕士认为自己和老婆生出来的不是儿子的话这事儿得怪女人有问题……

粗糙、原始的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它越差就越自洽,漏洞百出却又能持续运转,最关键的是:它没有任何自动升级的机制。

想想看吧,比起 Windows 不断打补丁,比起 Mac OS 每年一次重要大升级,比起 Ubuntu 每半年一次稳定升级,大多数人呢,是不是非常非常落后?想想是不是非常非常无奈?

看来,我们必须、也只能自主且持续地更新自己的操作系统…… 否则我们与那些已经报废的计算机有什么区别?甚至还不如它们呢!因为它们起码自己并不会有因为报废而难过的意识……
(二)

更多的情况下,人们习惯于把计算机上的 CPU (中央处理器)类比为人身上的大脑。我却常常反过来,把自己的大脑类比为计算机上的 CPU。

CPU ≈ 大脑 vs. 大脑 ≈ CPU

在第一个类比中,假定的是,人们对“大脑”这个概念很熟悉,“CPU” 需要被说明:

CPU ≈ 大脑

在第二个类比中,假定的是,人们对“CPU” 这个概念很熟悉,“大脑”需要被说明:

大脑 ≈ CPU

所以,当我倾向于使用第二个类比的时候,我的“大脑”才是我要研究、说明的对象。这是本质上的差别。

我们的大脑就好比是计算机上的 CPU —— 这其实是个特别有效却又诡异的类比。

有效在于我们从计算机上可以学到很多很多优秀的概念与方法论;诡异在于这个东西竟然是我们自己发明的。当然,深入审视的话,计算机是由我们人类中的极少数极少数人 —— 比例上来看可能连千万分之一都不到 —— 发明并持续研究完善出来的东西。换言之:

我们从计算机上可以学到的,其实是极少数极少数聪明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后面我们会看到很多精彩的例子。
(三)

然而,人毕竟不是计算机。现在的计算机还不能像联网升级操作系统一样升级自己的硬件 —— 人相对来看就有优势了:

我们甚至可以主动升级我们自己的硬件……

事实上,我们的身体不仅是可以升级的,而且升级空间实际上也是非常惊人的 —— 虽然可能有个上限。

很小的时候,父亲给我买了一把吉他。学会轮指的那段时间里真的是很惊讶,原来手指可以从那么笨拙变得如此灵活。还有一次跟一个乒乓球高手朋友聊天,我说,球那么小,我看你们打球的时候,常常就根本看不到球的。他说,其实都一样,最初的时候经常根本看不到球,但打一阵就可以看到的了,甚至像是在看慢镜头,还有就是过段时间之后,好像不用看球也可以的,再过一段时间,挥拍都是不用想的……

按照我现在的理解,那就是弹吉他的过程中,我身体上的一部分“硬件”(手指)升级了,打乒乓球的过程中,我朋友的“硬件”(眼睛和手臂)也升级了……事实上,所有的体育运动本质上都是在升级“硬件”。熟练使用工具,也是“升级”硬件的一种方法。一个比较常见的例子是,很多人学会开车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体验到方向盘好像已经是自己身上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样,可以像使用手脚一样使用方向盘,“随心所欲”。

差不多在 30 岁前后,我把我的身体全面升级了一回:我开始去健身房,从一个曾经瘦弱,后来虚胖的人,一年之内变成了一个壮硕的人。其实代价很少,无非是四千多元人民币的健身房年费,每个月两千元人民币左右的教练费而已。

器械练习也好,有氧运动也罢,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其实是安全1。一旦哪儿受伤了,少则一两个月别练了,重则直接废掉。我就认识好几个胖子为了减肥而跑步,因为想当然地锻炼,最终膝关节受损,乃至于再通过跑步锻炼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一个好的教练很重要,虽然交了钱之后,总感觉其实也就跟他聊聊天,在你练的时候,他更多只不过是在旁边站着…… 可实际上,那看起来不经意的提醒,以及在每一组你力竭之前他的一声爆喝,都是作用与价值远远超出那两百块的。

你看,人就是这样,不仅操作系统可以升级,连硬件都可以升级…… 有什么理由不升级呢?!我猜,很多人长期不升级自己的“硬件”的根本原因只不过是“没想到”罢了。

方法:如何通过反省清单不断进步

懂得自我反省,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日本顾问公司Realize的创始人青木毅非常重视自我反省,他认为反省能够让人清楚掌握自己的成长。他在新书《打破沟通窘境》里,分享了一张反省清单。每当需要反省的时候,他会在这张表单上详细记录事件的经过以及自己的感觉,以提醒自己,在这件事情中有什么新发现,以后要如何吸取经验。

青木毅的自我反省清单上,通常有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是当天想做的事。写出 3 个今天想做或应该做的事,提前写下来可以提高你的执行动力。

第二,当天的反省。写出当天让你印象深刻的 3 件事,然后从中选出一件需要深入思考或反省的事。青木毅建议,要详细写下这件事的具体经过,和你当时的感觉。如果你写的是一件顺利的事情,那么要写出顺利的原因;如果是不顺利的事,就要写下自己从中注意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意义,这是因为:“人一旦开始思考‘为什么会不顺利’,往往会越想越负面,所以要写下自己注意到和学习到的事。”

第三,对于自己注意到和学习到的事,还要写下自己对这些所得的感觉和想法,想象在以后的行动中如何运用它们。青木毅建议,想象时可以写出一个具体例子,写清楚某项行动是如何展开的、可能的过程和结果是什么,“你的想象越具体,你吸取到的经验之后就越容易被执行”。

反省清单的最后一部分是感谢。不论事情是否顺利,只要能让你得到新发现与收获,就要心存感激。青木毅认为,如果你能心怀感激,那么所有的事对你来说没有好坏之分,对于未来也会更多地进行正面思考。

三十而立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四十岁能成为知者,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六十岁所闻皆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所说“三十而立”,是指他这个时候做事合于礼,言行都很得当 [1] 。

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的或者是有相对觉解的意识,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人的”立”意识是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具有自觉性、独立性、阶段性、过程性、内在和外在统一性等特征。

三十而立,是说在前面阶段的学习和充实自己修养的基础上,确立自己在为人处事,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原则。

同样四十不惑,是三十而立的下一个阶段,四十不惑,是说用自己的原则在经历许多的人和事后,对自己的原则不惑,而不是说对什么都不疑惑,如果都不疑惑那就成为神人了。

五十知天命,也不是所谓的宿命论,而是明白所谓命运,一切一切,都是自己造就的,因此就应不怨天、不尤人。

六十而耳顺,是说这个时候,能明白是非,好的坏的自己能辨别。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到了七十岁时的时候,你在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都成熟,做事的时候就基本不会犯错,而不是说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我们读论语是不能粗心大意,不能片面的从文字上理解,而要深入了解这些话的用意,并把它应用到生活中去。

按照南怀瑾的解说是这样的: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他用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作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到了“六十而耳顺”,这里问题又来了,孔子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么问题不顺,耳腔发炎吗?这句很难解释,可能在当时漏刻了文字。可能是“六十而”下面有一个句读。如果照旧,“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注意!心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改成好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难的。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矩”。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讲到这里,我们要研究孔子为什么把几十年所经历作人、做事、做学问的经验,要放在《为政》篇里。这经验太重要了,本来为政就是需要人生的经验。

为什么说绝大多数人都是“低品质勤奋者”

写在前面:面对时代的飞速变化,你可曾焦虑和无助?也许你见过所在的城市凌晨四点的样子,也曾搭乘最后一班地铁回家。然而,这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你累得像条狗,感觉身体被掏空,然而却并没有什么卵用。也许你也曾像我一样,每天忙碌又疲惫,却依然只是一名“低品质勤奋者”。这篇文章正是自己对于“真正的勤奋”这一话题的思考,希望有机会一同深入探讨。

(一)一个普通“勤奋者”的模糊肖像


行色匆匆的上班族

如果你足够勤奋,你多半会按照被这个时代所鼓励的方式去生活——热爱学习,拥抱变化,走在快速成长的风口上——或者至少你是这么认为的:

首先,你会耳濡目染相当数量的缺乏实现路径的励志故事,相信天道必然酬勤,在地铁上也不忘用一本《创业维艰》或者《穷爸爸富爸爸》来配合自己的定位;

然后,你对潮流的走向也相当敏锐,罗辑思维的语音一天不落,忙于穿梭于各互联网创业训练营,一言不合就用微信来扫一扫,自以为与各种大咖建立了连接;

当然,作为崛起的中产阶级一份子,你对于旅游也持有支持的态度,说走就走的事情也不是没干过,体验不同的生活固然是一个很文艺的说辞,然而下面往往才是重点——用美颜相机精心地采集好你“生活在别处”的证据,通过朋友圈被选择性地展示出来,并满怀期待地等待32个赞。

可是问题是:你做完了以上所有事,你会如愿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吗?或者你有认真考虑过结果吗?

是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讨论的绝不是“勤奋的姿势”,而是“勤奋所带来的结果”。

(二)表演“勤奋”,还是想把事情搞定

大概很少人会拒绝“成功来自勤奋”这种说法。就像大多数人拥有梦想的人一样,说不定凌晨四点,你就踏上了一天的征途,去迎接一整天的忙忙碌碌和东奔西走,好不容易处理好一天的工作,顾不上身体被掏空,又赶着最后一班地铁回家。我相信,你这么一复一日地努力,无非想结果更好一些,离成功更近一点,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时间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舍昼夜地消逝。不经意间小半年过去了,接着一年又没了,直到你盘点收获时,才尴尬地发现以下事实:

1、之前计划好的雅思没有准备好,只得弃考或者硬着头皮裸考,导致无法出国;

2、一直想提高的演讲和写作技能也没大长进,所以那次难得的公众表达机会就这么白白溜走;

3、甚至你一直期待的“减肥成功后,自信满满地向女神大胆表白”这样的美好画面也没有出现,原因想必大家都了解。

这所有的一切,都与你制定目标时的雄心壮志相去甚远,压迫着你的神经,以至于你会显得忿忿不平:我投入了这么多时间,却没有收到预期的回报,实在是不公平!


两届总统任期这么快?有点尴尬了

事实上,我认为“说时间不公平”才是最大的不公平。进一步解释,时间甚至是绝无仅有跨越国籍限制、打破阶级边界、罔顾古今之别的神奇资源,它被无差别地分配到了每一个人手中。而具体到用相同的时间资源产生大不同的结果,原因也是有的,即每个人对时间的感知能力和利用效率不同。这一点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里已经详细剖析过了——

不同的心智水平会让同样的时间资源在不同人那里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学会感知时间,做时间的朋友

在我看来,这种优秀的心智能力更多的是一种策略利好,它会对你的实践起到“思维工具性质”的帮助。但是,如果让我拿一辆法拉利跑车为例,如果一名老司机想要真正发挥其威力,那除了“跑车足够新、司机足够老”之外,还有一点不可或缺——油箱里必须有足够的油。

所以,我质疑的从来不是“勤奋有没有用”,而是认为“表演勤奋”的这种行为没有价值,这种看似勤奋的行为实质上是一个人“思维懒惰”的保护色。用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来概括:这根本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表面上你很勤奋,实际上却刻意回避了真正困难却更有价值的部分——而这种“思维懒惰”的行为最终会导致你成为了文章开头中所提及的“低品质勤奋者”。


其实,我是个演员

还是结合文章开头的场景来谈:

你听完罗辑思维的语音后,一时心血来潮地下单了很多书,却从来不看——

不难理解,毕竟买书的行为容易,看书则要困难得多;而更加困难的是,你完全没有思考过你应该系统地读哪些书来更好地解决你的实际问题,哪些书对你的帮助最大。

你下了血本,花了大几千块去听风头正劲的某大咖演讲,哪怕他标价¥38 的书里所阐述的思想完全一样——这也好理解,毕竟听演讲这个行为有逼格又轻松,况且还可以勾搭上大咖;而相对让人不那么愉悦的还是埋头看书这件事了,至于能否勾搭上大咖,我认为唯一靠谱的判断标准就是你的咖是不是够大,但是思维懒惰者总会有自欺欺人的理由。

至于“旅游去体验生活”这件事,我很认同其价值,不过我认为其美好特质依然与思维懒惰者无缘。我问过好多朋友:你旅行的目的是什么?令我吃惊的是,虽然答案五花八门,但是好像没几个人能真正说出一个让他们自己满意的答案。当然,有一个女生想得比较清楚,她认为“旅行是一种让自己从例行公事般日常脱离,去体验另一种生活的机会”,也许正是她的这种认真思考所带来的对于旅行的认同感,让她分外珍惜每次旅行的机会——往返机票和住宿的预订、装备行李的配置,以及记录心情的旅行札记——无一例外的精心规划。我几乎能想象出这种积极的准备态度会让她拥有怎样高品质的旅行经历。


思维懒惰,你有吗?

以上行为的价值有高有低,但毫无例外,你很有可能就选择了价值更低的那种。在此声明,虽然我用的代词是“你”,实际上也是“我”,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思维倾向。事实上,一旦我们选择了“思维懒惰”,我们也就选择了做一名“低品质勤奋者”,同时也就选择了低价值的行为和由此而来的低价值结果。

到这里,我有了这么个初步结论:“思维懒惰”所带来的“低认知水平”才是“低品质勤奋者”产生的原因。不过依然困扰着我的是:费这么大劲,苦也没少吃,福却没多享,从经济学角度看,“低品质勤奋者”的勤奋行为性价比极低,完全不具备投资价值,那为什么包括自己在内的这么多人还乐此不疲地投入其中?也许美团王兴的一句话道破了天机。

(三)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愣了半天,我想如果你初次看到这句话,并且足够走心,多半也会被震撼到。这句话的力量在于它放弃了自我欺骗,毫不留情地拒绝了任何寻找借口的可能。所以,经济学上解释不通的事情,就这样在心理学上找到了突破口。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在进化史上绝对长的时间内,人类都没有被赋予过多深度思考的任务,原因很简单,光是应激反应就足以解决掉过去95%以上的问题了。但是让基因万万没想到的是,人类的进化速度竟然是如此之快!

事实上,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其著作《思考,快与慢》中对此有过精妙描述。他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反应快速,但很容易上当。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却很懒惰,经常走捷径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处理方式——面对于变化缓慢的环境,基因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不存在任何问题。一方面,它做出了一个大概率靠谱的决定来应对环境的缓慢变化;另一方面,懒惰地走捷径也让基因节约了能量,这对于远古时期食物获取成本极高的人类而言意义非凡。所以,当我们谈到为什么人会“思维懒惰”、或者为什么不习惯于“深度思考”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通过向基因施压,让其减少对于“条件反射”这种救命神器的能量分配,转而向“深度思考”这种奢侈品倾斜。这对从远古穿越而来的基因而言,无异于降低基因携带者的生存概率。简单来概括,深度思考在基因层面是反人性的。


基因不鼓励原始人深度思考

让我们从远古穿越到现在,那么目力所及,现在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 变化,急剧的变化,非常急剧的变化!事实上,变化早已经成为了我们彼此心知肚明的共识,这种越来越快的变化所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信息的指数级发展,从信息的承载方式上亦可见一斑——从甲骨、竹简、羊皮卷、印刷纸,一直到理论上无限大的虚拟存储空间。

对于这种信息疯狂蔓延所引发的知识洪荒,每个人可怜的认知能力显得是那样微不足道,认知能力取代了知识信息储备成为了更为稀缺的资源,构建起人与人之间新的壁垒。如果此时还顺从顽固不化的基因,继续思维懒惰下去,避免反人性的深度思考,会导致什么结果?我想结果大概也很容易预测——我们将无法享受到知识增长和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好处,至多维持目前水平的生活质量,甚至被淹死在信息的洪荒之中,焦虑无助、不知所措。有句话说得好,如果想得到与过去不同的结果,就必须做一些与过去不同的事情,而这些不一样首先要体现在认知层面。

(四)“深度思考”才能带来“认知升级”,从而成为“高品质勤奋者”

谈到“深度思考”,爱因斯坦说过这么一段话,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如果给我1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死生亦大矣,这段话用事关生死的极端描述强调了“深度思考”的重要性,很有说服力。而事实上,在真正生死命悬一线的战争场景中,“深度思考”这种特质的地位不仅没有因为兵荒马乱的紧迫性而被削弱,反而是因为沙场嗜血的残酷特质被大大提升了。

我们都知道《孙子兵法》,在这部被誉为“兵学圣典”一书的“军行篇”中有这么一句: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意思是说,在两军短兵相接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努力收集一切渠道的信息,充分评估当下态势,殚精竭虑地质问己方一切的隐患和可能发生的问题,然后在脑海里推测、模拟战争可能的走势,利用现存资源来精心筹划出解决方案。等到这所有工作都就绪,双方真正踏上战场的时候,才能将一切了然于心而胸有成竹,这仗才会有胜算。由此可见,对于精心准备的一方,战争的大部分工作在战前就在深度思考的头脑里完成了,上战场打仗只不过是一个例行公事般的存在,胜负的天平早已倾斜。

说到战争,这里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也我个人欣赏的战争天才。作为被毛泽东评价为“无以伦比的常胜元帅”、被蒋介石赞赏为“黄埔最优秀将军”的林彪,之所以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战无不胜,靠的绝非简简单单的“狭路相逢勇者胜”,而是“深度思考”得出的对战场局势胜人一筹的认知水平。江湖上关于林的战争传闻很多,最有传奇色彩的可能要数“他利用大数据活捉廖耀湘”这件事。


战时林彪(中)

自1948年辽沈战役,每天深夜林彪都在东北野战军前线指挥所里听取军情汇报,由值班参谋读出下属各个纵队、师、团用电台报告的当日战况和缴获情况,而林彪则认真细致地记录着大数据。在一次关于“胡家窝棚那个战斗的缴获”中,林彪敏锐地从一个数据的微小变化中察觉到了异样,面对一脸懵逼的吃瓜部下,林彪用三个疑问确定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为什么那里缴获的短枪与长枪的比例比其它战斗略高?”
“为什么那里缴获和击毁的小车与大车的比例比其它战斗略高?”
“为什么在那里俘虏和击毙的军官与士兵的比例比其它战斗略高?”

没等大家反应过来,林彪大步走向挂满军用地图的墙壁,指着地图上的那个点说:“我断定敌人的指挥所就在这里!”事实上,林彪可以如此笃定,正是得益于他高品质的勤奋——拒绝思维懒惰,坚持深度思考——长期的数据记录和分析,让这些枯燥的数字在林彪脑中形成了系统化的数据库,所以一旦出现偏差,他便可以及时发现不同,推理出准确信息,找出关键价值所在。

在林彪推理出情报的帮助下,新六军的指挥所很快就被连锅端了。新六军军长廖耀湘,这位出身黄埔并留学法国著名的圣西尔军校、参加过滇缅战役的名将,想不到自己精心隐蔽的精悍野战司令部这么快就被灭掉,输的不甘心,认为这是一个偶然事件。而当他得知林彪是如何得出判断之后,他说:“我服了,败在他手下,不丢人。”

除了重视数据,林彪的勤奋细节还体现在他尤为重视调查,作为“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平型关大捷的总指挥,他在战前三次到平型关乔沟一带进行实地勘察:

第一次是他带着参谋人员和电台去的。首先到平型关关口,爬上关口北侧山岭,对着地图观察平型关以东的山势、河沟、村庄和道路。然后下山沿西跑池、东跑池公路到乔沟至东河南,察看峡谷公路两侧的地形地貌;

第二次是他化装去侦察的。重点勘察了老爷庙前的地形和乔沟南侧山地地貌,一个完整的伏击战计划在林彪脑海里基本形成;

第三次是在上寨动员会后,林彪和聂荣臻带着旅长、团长们去侦查的,并在现场向各团指定了埋伏地点,明确了师、旅、团指挥所的位置。

战争的筹备工作历来繁杂,在战争开始前三天,基于各种局势下的战斗模拟就没有停过,这还不包括对于战时的部队部署,以及战前对于全师连以上干部的动员工作。诚然,战争胜利的因素很多,但是至少,林彪在战前基于“深度思考”的勤奋准备对于平型关大捷的结果功不可没。

我有一个习惯,如果我觉得一个人与众不同,我会去分析他的思维方式,而了解一个人思维方式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听他自己怎么讲。

林彪自己在《怎样当好一名师长》一文中就分述九点,把他自己的工作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总结。文章网上可以找到,看上去朴实无华却内含寸劲,条条直达要害。在我看来,估计很少有人能按这九条来落实,原因是太耗心力——至少有四条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来“深度思考”,其中第五条的要求是这样的,因为太过经典,我原封不动引用出来:

五、要把各方面的问题想够想透:

每一次战役、战斗的组织,要让大家提出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让大家来找答案,而且要从最坏的最严重的情况来找答案。把所有提出来的问题都回答了,再没有问题没有回答的了,这样,打起仗来才不会犯大错误,万一犯了错误,也比较容易纠正。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不能因为想了很久想不出来就把它丢开,留下一个疙瘩。如果这样,是很危险的,在紧要关头,这个疙瘩很可能冒出来,就会使你们心中无数,措手不及。当然,在战争环境中,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不可能一次都提完,也不可能一次都回答完,整个战役、战斗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不断回答问题的过程。有时脑子很疲劳,有的问题可能立即回答不了。这时,除了好好地和别人商量以外,就好好地睡一觉,睡好了,睡醒了,头脑清醒了,再躺在床上好好想一想,就可能开窍,可能想通了,回答了,解决了。总之,对每一个问题不能含糊了事。问题回答完了,战役、战斗的组织才算完成。

这里必须要说实话,起初我看完林彪这篇文章,居然相当紧张,直冒一身冷汗。因为遑论真刀真枪地上沙场,仅仅看完这九条,就发现居然有如此多不达标之处,可见通过“深度思考”让自己的“认知升级”,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同时也松了一口气,甚至略有欣喜——好歹已经知道了方法,也算上了道。

写到这里,我基本上也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勤奋很重要,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它是优秀结果的必要非充分条件。那么如何让它变得充分必要?我给出的答案是——拒绝思维懒惰,习惯于深度思考,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而至于如何深度思考,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尝试着给出自己的答案,我也会在今后的文章中就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文章写完,于我而言却仅仅是一个开始,因为我清醒地知道“拒绝思维懒惰,习惯于深度思考”其实是在同人性抗争,必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同时,我也希望每一位真正勤奋的人都能撕掉“低品质”的标签,过上配得上你努力程度的高品质生活。

增田宗昭:提升自己、获得自由的两种方法

日本茑屋书店被称为全世界最美的书店,总共运营了1400多家店铺。它的创办人增田宗昭在文化产业、零售业和商业地产业都很有影响力。从2007年2月开始,增田宗昭会给公司员工写文章,传达自己的愿景和工作方法。今年他精选了1500篇文章,出版了《风格是一种商机》一书。

增田宗昭在工作中发现,很多年轻人常常在无意识中交出自己的自由,因为被人管理要比自我管理更轻松,他提醒说,想成功的人,绝不能把自由交给别人。书中,他分享了提升自己、获得自由的两种方法。经理人月刊的网站摘录了书中的部分内容。

第一种是通过个人能力的快速成长,达成自由。增田宗昭认为,职场中人们要勇敢面对工作上的未知数,累积经验值。既然工作中会有未知数,那么肯定无法做出100%正确的选择。他建议,做某些决策时,不一定非要等到完全确定了才去做,抱着“这样就行了”的心态去决定就好。这样做的理由有两个:如果你没有把握,即便做了决定也还是会犹豫。既然无论如何都会迟疑,不如早点做决策,犯了错再去修正就好。不然总停留在思考,无法动手,事情反而会没完没了。另一个原因是,增田宗昭认为“经营就是容许失败”。

只有失败,才能增加一个人的经验值,如果遇到失败挫折就沮丧失意,反而浪费了失败的经历。

第二种是组织能力的增长,成就了别人的自由,自己才能获得自由。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让客户做自己想做的事,让他们感到自由。增田宗昭以东京代官山茑屋书店为例,设计这家书店时,建筑师阿斯特丽德·克莱恩对他说,“如果人处在过于宽广的空间里,就会变得不安”。于是,代官山茑屋书店的设计只让顾客看到部分空间,无法看到全貌。增田宗昭说,

一旦你有了成就别人自由的能力,别人就会想主动跟你合作,这时,你也就获得了自由:能自主选择合作对象,做想做的工作。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内容简介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是一个关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本书谈的正是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成长的过程。他们并不拥有一个比我们更聪明的大脑,所经历的教育制度和我们的也没有什么不同。那么 他们凭什么变得和我们不一样了。

  30个“微软小子”的成长故事证明一个道理;所有天才都是教育出来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打败别人”而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作者把那些能够走向成功的学生概括为E学生;即ENJOY(快乐地学)、EQ(情商比智商更重要)、EXCELLENCE(卓越)。

  李开复、许峰雄、张亚勤、沈向洋、张宏江……书中每一个真实的故事 每一段生动的点评,每一句诚恳的话语都可以成为成长之路上的坚实阶梯,可以让学生、家长和老师知道自己该怎样做才能不断成功。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起跑线”
“E学生”
如果回到5岁以前
自由的天地
回忆
你上哪个年级都可以
流放地
新“开复定理”
我也有一种恐惧感
怎样对付小时候的发育不良
天才是教育出来的
新发现

第二章 相信你自己最聪明
自信是成长之路上的第一路标
灾难发生之后
不要小看自己
亚勤话题
一句话影响一生
历史性的时刻
你的潜力远远超过的想象
消极的图像离他远去,积极的图像回来了
如果有机会重新上学
自信的力量
自信是什么?
新发现

第三章 我到底要什么?
“深蓝”是怎样炼成的
开窍
做最好的“你自己”
在美国读书很辛苦,但是不痛苦
因为不喜欢才烦恼,不是因为烦恼而不喜欢
美国孩子按照意愿读书,中国孩子把读书当志愿
排队的文化
我凭什么进入麻省理工
我不在乎总是“第二名”,但我在乎学什么专业
过坎的制度
“中国黑客”
新发现

第四章 爸爸和妈妈
离家时刻
父亲的遗产
儿子的价值
慈父严母
难演的角色
“期望值”
应当说的话和不应当说的话
严格好?宽松好?
我的孩子在想什么
与一个美国父亲的对话
做孩子喜欢的事情,不是让孩子做你喜欢的事
信任的力量
鸿沟
旧式父母和新式父母

第五章 大脑的成长
刘策学画
“神经树”
脑子是可以被塑造成一种形态的
两个大脑
悟性
惊人的一致
课外时问我们喜欢做什么
用你的左手
让大脑冲破牢笼
新发现

第六章 学习是一种态度
智力的折扣
大脑集中指数提高大脑使用率的最直接的因素
大脑开放指数:怎样激发自己的想象力
大脑主动指数主动和被动大不一样
为什么学习越好的孩子主动性越差
做一个主动的人
浪子回头
没有什么比“态度”更重要的了
有时候凡人的力量也是很强大的
姐姐和妹妹
把整个人生当作一次长跑
出国好还是不出国好
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区别

第七章 情商时代
情商的重要性是智商的两倍
从“D学生”到“E学生”
信念在前边引导着他
幸福是相对的
“出国梦”
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第一名”
友谊的力量
高中同学的来信
建立目标的过程
“少年班”
情商的力量
“电梯演讲“
你为什么不说话
优秀的代价
你别看我是个好学生,其实我不快乐
新发现

第八章 大师在哪里
关于“人品第几”的辩论
给中国副总理写封信
大师风范
我看到了真正的大师
共性
可遇不可求
力量的源泉
我喜欢数学,因为喜欢那个老师
“神奇小子”的苦恼
“清华太老了”
我为什么不做院长
新发现
结束语救救我们的孩子
附录一我看到很多中国学生被浪费了,真可惜——与微软公司副总裁李开复的对话
附录二改变我们的教育文化——与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张亚勤、副院长张宏江和沈向洋的对话
附录三听听孩子的呐喊——本书读者与作者的书信摘登

教育难,难在正视现实

我觉得教育应该有一些常识。凌志军这本《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就用故事很好地讲出了一些常识。

我是很反感《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样的书,我觉得任何教育的书,带主观体验都是不客观的,可当你身在其中无法客观。每个人家庭背景不一样,成长环境不一样,我只相信成功很难复制,能复制的是成长。成长不是要你考多少分,而是让你找到你感兴趣的方向,老话说:按着牛头不喝水,它渴了自然会去喝。

凌志军这本《成长比成功更重要》选择的样本是微软研究院里的60后,70后,80后们,我觉得虽然不是完整的样本,毕竟在我们的大部分人眼里,他们都是成功者。我觉得这本书讲得最好的不是他们有多成功,而是他们认为自己能找到感兴趣的方向最重要。

今年我曾答应又拒绝写一本关于教育的书,因为编辑特别喜欢我在《把孩子培养成普通人》那个PPT里表达的理念,可是我在教育小孩子的问题上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家长,我的孩子还在长成中,我的教育理念更像是一个大杂烩,而不是一个成品,用这样的心态去写书,我经常发现我陷入无法回答的矛盾中。

我于是买了国内所有主流关于教育的书,我发现他们本质上都是叫你如何复制成功,而不是引导兴趣,即使打着引导兴趣的名义,落脚点还是如何上一个好学校。我们的教育非常短视,每个家长定义的成功是18年,而不是80年,想想看,我们家长难道不是在乎18岁的孩子上什么大学并沾沾自喜,可人的一辈子要经过那么多18年,我们靠什么去行走?

我不能写出这样的一本书,其实不是奶粉,而是含三聚氰胺的奶粉,那比三聚氰胺更毒害人。我觉得凌志军这本《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倒是一本国产好奶粉,另外一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是本美国好奶粉,也推荐父母一读。

有几本关于教育的书是好奶粉?即使他的标题是《改变孩子一生的习惯》?如果不能改变家长的观念,就不能根本改变孩子的未来。不是孩子需要教育,他们就没有得到真正成为人的教育,是我们家长最需要教育。

我这里随便举一个例子,在温州,上海客户培训的时候闲暇时我都沟通过教育的问题,大家都有了新的视野和认识,但她们在肯定我的意见以外,只说了一句话:“在中国,你还是要听老师的,否则你上不了好学校。”

我反对为了上好学校不惜一切代价,但我知道大家都希望看到如何上好学校的书,这个我改变不了大家,甚至我感觉到大家可以改变我,我老婆就认为要考虑在另一个地方买套房子,因为那个地方初中比较好。

谁都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特权的社会,特权阶层会为自己选择最后的资源,选择一个好学校说白了就是如果你不能成为特权阶层,至少也要和他们站在一起。

这不对,你还是会这么做,对不对?这就是现实,很可怜,又无法回避。

你得明白我们的教育本质都是为了逃离恐惧,不是为了成长。

想想看,我们自己听过多少,我们自己又说过多少遍:“要是你不努力,你长大后就会… …”,没有几个人会真正热爱学习的,学习只是为了免于对未来的恐惧。

我小孩子现在最大的兴趣就是看电视,这让我非常苦恼。可如果不看电视,一个独生子女能干什么呢?要么去培优,要么去找小朋友们玩,可小朋友们都在培优,像我这样的不上奥数,不学英语,不学钢琴的家长已经很少了。

我问我的小孩你将来想上一个好初中还是不好的初中,她说我就上一个不好不坏的,小孩子多聪明,无能摆脱现状的是我们大人,我们害怕失败,于是都要坚决去走独木桥。

可是这个国家也只肯给你独木桥,因为教育体系设计的宗旨不是让你成为人,而是便于统治,从古到今,都是一句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现在的劳力者,就是体力+脑力劳动者,为了便于统治还得分而治之,我们叫白领和蓝领。

这是现实,我推荐凌志军这本《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是因为它给出了在这种现实下我们可以怎样适应的一些新的思路,值得我们去借鉴。

人应该和自己比,不要和别人比,小时候比分,大了就比钱,老了就比下一代,结果就是我们永远心态失衡。我们要能接受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失败,就好比接受我们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败一样,谁没有经历过失败?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也不会有什么真正的成长。明白这一点,我们的心态都会好很多。

我觉得我现在教育的问题是陪小孩时间太少,我花了太多时间去自我成长,却不肯牺牲时间陪孩子一起成长,这在中国是很多家长的根本问题,我们不过是简单的把孩子推向社会,推向学校,我们每天真正陪孩子的时间不够多。

凌志军在《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总结出一条这些孩子家庭条件在当地都不算太差,请不要忽略这一点,这就意味着家庭有闲暇也有能力陪孩子,当父母和孩子沟通多且愉快时,孩子就会回报父母最大的期望。

所以我最近也在改,每天晚上我会多陪孩子一会,在她小的时候,我多陪一会,因为迟早她要一个人走的。

平庸却启迪无限的一本书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平庸却启迪无限的一本书
从来没有一本书能够让我产生这样的感觉,不得不说这本书不论是我在读的时候,还是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甚至包括现在想起书中内容时,它留给我的感觉都只有一个词——平庸。这本书中没有一句能够让我记起的句子,没有一个让我觉得新颖的观点,没有任何让我觉得精辟的语言,没有一点让我觉得它能够脱离平庸评价的内容,但是不得不说它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包含的力量和改变是无可估量的。
它带给我的不是上面名句、观点、语言、内容,它带给我的全部都是我已经知道甚至深思过的观点,那些曾经我无比坚信,无限梦想的东西,却是我一直没能做到的,甚至在工作和生活的消磨中逐渐遗忘的东西,这本书中的每一个观点都是我曾经拥有,但是随着整体的联系,它们渐渐成型,渐渐让我看到点变成面。随着很多东西的渐渐清晰,那些压抑胸中的梦想和豪情开始发芽、迸发,突然之间我捡回了我曾经遗落的东西,捡回了因为工作中某些人和环境压抑下的东西,它们一直都在那里,却开始逐渐沉睡,与我渐行渐远,虽然我相信有一天我一定会想起这些,但是我不知道如果不是现在,等到我想起的时候,那时的我是否已经被生活磨到无法迸发的程度,我不知道那时我记忆的片断是否还能拼凑出一副完整的图形。谢谢作者!
关于这本书的好坏,我只能说我无法评判,因为我一向更加关注一本书是否能够引起我的思考和感悟,而不在于书中是否提到了一种新颖的思想,是否具备极强的逻辑,是否包含丰富的情感,对于我来说一篇充满智慧和逻辑性的文章可能不如一句随时都能听到的“大道理”更重要——只要这句话让我想起自身的经历,引发我的思考,甚至只是在读书的那一刻,那唯一的情景下。所以对这本书我依旧无法评判,我只能说它对读者的启迪不在于内容、思想和语言,更重要的是你内心中一直都有的东西,或许阅读过程中你没有任何想法,但是之后随着某些东西的逐渐清晰或者是一闪念的只言片语,都可能让你回想起些什么,我想我的评价依旧是那句话,每本书的好坏都是因人而异的,都是因读者的心态、经历、情景而异的,重要的是,你的内心。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父母教育
“孩子的开窍于教育环境有着更大的关联度,而不像我们通常以为得仅仅与孩子的年龄相关。在90%的案例中,孩子的开窍期发生在大学二年级到大学三年级,而不论他这时候14岁还是20岁。(92)”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不是取决于这些因素,而是取决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否融洽。(93)”
“人脑和人心一样,操着被赞赏的方向走。(94)”
“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96)”
“严母,只是对孩子的童言来说。一旦孩子年龄稍大,他们都无一例外的种植严母的形象,要么允许孩子离开自己远走高飞,要么改变严厉的管教方式,变得放松甚至放纵。(101)”
“严格但不强迫,就意味着承认孩子的天性和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习惯于一种规则,而不是就范于一种规则。(108)”
“孩子足够的空间,是否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让孩子自己去选择。(108)”
“没有人强迫她,她喜欢到哪里就到哪里,喜欢学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他们只是非常严格的培养我的学习习惯,而且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181)”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什么是你想要的
“他们不仅关心哪些事情是必须做好的,而且更关心那些事情使自己真正想要的,哪些事情是真正适应自己的,哪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他们无一例外地自己想要做和适合自己做的事情上投入更多的精力。(4)”必须做好和想做好的事情在很多时候是不同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自己来达成两者之间的一致,虽然困难,但值得。我经常认为一个人能够在大学学习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那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即使没能依旧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弥补。做真正想做的!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学习的关键
“学习的关键不在于你记住了多少,而在于你理解了多少。理解最根本的定义时,其实就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而不是相反。(22)”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往往细化很多东西,将每一个定义细化到每一个词,然后将公式再次细化到每一道题,就像书中提到的,中国的孩子早就背会了9*9表,却不知道什么是乘法,理解是更关键的,不能不说我一贯的方式更侧重于传统教育的模式,但是现在,是否到了应该改变的时候,正在着手尝试,具体的东西还要不断修正。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关于聪明、名声
“人们最大的区别不在于聪明不聪明,而在于怎么使用自己的聪明。(41)”这是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天才”们的话,虽然由他们嘴里说出来好像有点占了便宜还卖乖的意思,但是个人认为确实如此,而且在我看来聪明是包含很多方面,也包含很多因素的,关于这个我一直想写点东西,不过对于现在的我这类名词已经不重要了,所以没什么太大兴趣。不过对于这些“天才”来说,聪明自然而然的带来了另一种东西——名声。“名声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43)”个人认为这种无所谓的态度是对待名声最好的态度,包括权利,包括金钱,很多东西只有看淡了,才能平和,才能更理性的决断。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以后的路
忘记在书中描述的是谁对谁说出的这句话了,但是很重要:“你才刚刚开始,究竟能不能成功,还要看你以后的路怎么走。(43)”时刻问自己:“你才刚刚开始,以后的路怎么走?(43)”
未来的路怎么走?这是我们每个都应该时刻问自己的问题。虽然很简单,虽然看起来很平常,虽然我们也总是会梦想着未来,但是更重要的是,平和的看待现在的自己,然后去问,并且从未来的路来确定现在的路,这些东西的结合才是更加重要的,同时必须强调的是——心态!
关于心态我已经不想谈太多的东西,之后我还有这方面的文章,这实在是太重要的东西,我们总是会忽略了心态对自己的影响,因为他们将自己隐藏得那样深,施加的影响力是那样让人毫无察觉,甚至当我们做出一个决定时,我们都不知道它在影响,更重要的是我们甚至以为就应该那样做!心态,太值得我关注的东西。
“打败别人,得第一名,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学会尊重你自己,能不能发现自己的价值在哪里。(49)”这大概是这些“天才”最受困扰的问题,我个人的成长经历中还是很不习惯的第一名的,因为我不在乎,但是对于这些天才来说,第一名往往是他们的目标,一旦达到了,下一步呢?问问自己。
“干活要用脑子去干。(51)”这点我之前做过很多,但是依旧做的不够,还需要更多的想。
“那些敢于去尝试的人一定是聪明人,他们不会输。因为他们即使不成功,也能从中学到教训。所以,只有那些不去尝试的人,才是绝对的失败者。(52)”这是最重要的!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自信是什么?
“自信是什么?”四位微软研究院的“天才”给出了他们的看法:
“张亚勤的观点:自信是一种感觉。自信是一种感觉。一个人的成长,然后成功,往往靠这种感觉。这种感觉引导了你的判断。一个正确的判断,不仅决定你在一件事情上的成败,更重要的,它就是你走向那个方向的分界线。比如有两个人,有着同样的环境,其中一个突然就上去了,另一个人可能永远都上不了这个台阶。最重要的区别是他做出了什么样的判断。这个东西无法用考试分数来衡量,但却具有决定意义。我从小到大,周围总是有很多人,只因一念之差,后来就一切都不同了。(55)”
“王坚的观点:自信是你内心的标准。有些人一定要得到第一名,一定要读个重点高中,或者名牌大学,才能让自己更自信,其实那不是真正的自信。那些过分强调成功,极力想要证明自己的人,其实是不那么自信的。一个真正自信的人,一定非常强调自己的观点,但是也可以随时放弃自己的观点。放弃也是需要自信的。过分地想让别人认可自己,比如一定要争‘第一名’,就算得了第二名都会认为自己有问题,这不叫自信,叫‘底气不足’。本质的问题还是,你自己是怎么样的人,是自己内在的标准,世界上没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你自己的,你用不着通过考试来证明自己的学习好不好,也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评价你。(55)”这是我最赞成的一种观点,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很多时候在乎他人的看法是重要的,但是要分清什么是有目的性的,什么是对你自己重要的,有些东西为了工作,为了生活我们需要在乎他人的看法,但是在我们内心之中,一些本质的东西,于我看来不必在乎。我们是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需要活出我们自己,或许有些东西在别人看来是傻,是不成熟,是痴人说梦,是失败,但是重要的东西是我们自己内心中一直守护的东西,它们可以是亲情,是正义,是道德,是梦想,是一切我们守护的东西。一旦看清这点,很多东西就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大多成功和失败不过是一个过程而已,内心中守护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结果。
“张宏江的观点:自信就是摆脱束缚。中学以后我开始懂事,周围的人越来越多,我发现我的生活跟在家里的时候完全不一样,跟在学校里面也不一样。于是我开始表现自己,开始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有了一种往上走的愿望。但我强烈的想要摆脱中学和大学里那些教育方式的时候,或者说真正悟出了一个什么东西,摆脱了自己所受教育的局限性,这时候我就觉得自己进入一个新的境界。(55)”
“沈向阳的观点:自信是战胜恐惧的渴望。自信是一个人战胜恐惧的渴望。自信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成长能力抱有信心。我们应当像自己期望的那样成长起来,但是我们又总是怕这怕那。其实最恐惧的事情不是别的,而是恐惧本身,所以自信是在战胜恐惧中获得的。你只要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自信需要培养。可是,人们总是梦想不付出代价就获得自信,就如他们总是梦想不用劳动就获得财富一样。(55)”其实这一点和前面的“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你更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更强。(46)”一样,我们不应该为了和他人竞争而获得前进的东西,眼光不应该停留在身边的人身上,尤其是你的“竞争对手”身上,更重要的是你内心的进步,真正你自身的进步。我觉得我一直以来能够保持激情和努力学习、做事的原因是,我有我的梦想,一个更大的目标,所以我有更大的东西,我坚信我没有必要去超过身边的“竞争对手”,更没有必要去打击任何人,因为我需要的不是别人的能力降低,而是我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是否比其他人提升得更快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能力确实需要提升得很快。这种思维方式让我能够看得更远,更有自信,也能够更平和的看待很多事情。这也要求我必须牢记自己的梦想,不要将眼光放低,比如现在身边的某些事情和某些人,他们并不是我提升自己需要参考和考虑的部分,更重要的是,我自身的提高。这真的很重要,时刻牢记!
“我相信我学习的东西,一定是学会了,我不会把我没学到的东西放在肚子里,不会有这样的事情。我根本不需要在考试中证明我的实力。不需要通过排名俩证明自己比别人强。(154)”
“不要着急,不要争一时之胜。只要你自己的实力上去了,步伐自然就快了。(173)”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第三章 我到底要什么
我一直认为这一章是本书中最重要的一章,第一章不用说,一般都是开篇性质的语言,而第二章关于聪明的话题是本书必须放在前面提及的,因为作者选取了一群特殊的个体作为研究对象——微软中国研究院的一群“天才”。如果不能让读者有更为平和的心态看待聪明和天才,读者就很难做到认真理解作者渴望表达的观点,而更多的感觉是,他们是天才,这是他们能够做到的,和我无关。而将“我到底要什么”放在第三章,于我看来,这充分说明了本章的重要性,它是很多东西的基础,它是我们需要一生寻觅,不断问自己的东西。
“最主要的问题是,你是不是真的想得到它。你如果真的想得到,就会拼命去做,就能用你的知识去实现你的想法,就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89)”
“他们从来没有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从来没有产生过一种想要抓住什么东西的冲动。只有很少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感觉到它正在前面召唤,不顾一切的去抓住它。强烈的渴望不但产生了勤奋,还创造着天分,激励着他们超越一切障碍,与众不同。(57)”这是天才的回答,不得不说这个回答同样天才,爱好、梦想造就我们的努力、渴望与成功,这是每个人都清楚的,唯一不知道的是:我到底要什么?
作者对于这些天才有一些总结,其中一条是:“几乎每个人在学习期间都有一个发现自己的过程。这过程包含了两个内容:先是发现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才是发现了自己的能力所在。(61)”这是个很有趣的过程,好似与我们所受教育有极大的冲突,我们往往被希望上了大学,学好本专业,然后再发现自己要什么,甚至于说自己要什么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学好——唯一可惜的是,我们还没有发现自己的能力所在。
还有其他的一些总结也很有意思,虽然我已经不再是学生,但是道理是相同的:
“1、‘E学生’和其他学生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自己的兴趣和要不要最好的分数,而是在于,前者把兴趣看得更重要,后者把分数看得更重要。(92)”
“2、抛弃了排队文化和状元崇拜。事实上,优秀的学生会有两类,有些人能够成为‘E学生’,并且像天才一样成长,有些人则不能。后者永远不会为了一个目标而牺牲‘第一名’的位置,永远不会将热情和雄心投入到更富有吸引力和更有长远价值的目标上去。对这些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超过别人,是第一名,是名牌大学。这中间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驱动人们争取第一的欲望,与‘E学生’的品质背道而驰。当你把这一现象与父母老师的期望、报纸上的颂扬的状元经验联系起来的时候,就会知道,为什么我们的30个研究对象大都不是‘第一名’。(92)”
“每一个人都是在真正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潜力。这个环节至关重要。所以通向‘E学生’的第一推动力,不是天赋聪慧,不是重点学校,不是父母眼盯不放,不是任何来自外界的压力,有一种东西比这一切都重要,那就是‘发自内心的渴望和热爱’。(92)”
“抛弃了‘不能偏科’的旧观念。一技之长比平分秋色更容易促使一个学生成为E学生,尤其在大学阶段。(92)”
“真正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的学生,通常比那些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学生还要快乐。(92)”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东西是,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去追求你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不是因为你将在这个领域中出类拔萃,独占鳌头。不要担心找不到工作,在任何领域,只要你是最优秀的,就一定能找到工作。(219)”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绘画、艺术和思维方式
在我的头脑中,艺术是与科学完全不同的两个“学科”,两者使用不同的研究方式,不同的领悟方式,不同的突破方式,我更多的是从科学的角度入手,更多的渴望和努力方向也同样是这个方向,但是另一个方向难道不会给我更多的启发吗?近期,我需要安排这方面的计划了。
“在学习绘画时,你会探寻被日常生活无穷无尽的细节隐藏住的那部分大脑。(130)”
“线性思维就是你的想法总是按照逻辑顺序,一二三四排列下来,不跳跃;跳跃思维,就是从一到三,从五到九,跳来跳去。中国的线性思维方式培养了学生的严谨,却埋葬了学生的悟性。(135)”逻辑思维与线性思维之间存在矛盾吗?或许是,但是如何能够同时具备两方面的能力?
E学生“对形象思维有特别的偏好。(136)”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管理?情商?
可以说这本书和管理丝毫不相关,不过它却在谈到“导师”的部分谈到了一些我认为与管理共通的东西。
“凡人在困难的时候就会动摇,大导师的了不起,就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放手让信任的人去干。(223)”其实这也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所需要的能力,尤其是对于以创新制胜的企业领导者所必需的,不过这种老板在中国实在太少了。
“一个人对你产生影响,常常不是取决于他的水平或者他的话有没有道理,而是取决于他和你的关系是否融洽。”这是让我感受更大的一句关于管理的话,说实话如果没有这句话,这一部分我根本就不会单独拿一篇文章来写。虽然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熟知的道理的,但是这确实是每个更重视“事”而不是“人”的管理者经常忽略的东西。不论你说的话是否有道理,都需要一个前提,就是对方可能听你讲你的道理,如果关系不融洽,你说什么对方都是不由自主地反感,那么再有道理又能产生什么影响呢?关系,嘿,还真是一门学问。

关于情商,书中同样提到一些有趣的东西。
李开复对情商的解释:“最重要的是有自知之明,就是说你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做人谦虚,勇于认错,虚心学习。第二个是要有自律的能力,别人不同意的时候,要用平和的方法,赢得人家对你的信任,要把感情和逻辑份清楚,而不是说因为生气就和别人吵起来。第三点是理解别人。就是说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你讲话的时候我会很用心地听,很重视你,很尊敬你,而不是抢着讲话。第四个是非常有热情,做事情很有感染力。第五个是社交能力,很容易建立关系,得到别人的信任,能够影响别人。(236)”
“在中国,大多数父母都会为了孩子的教育头痛,他们很难把握让孩子自由发挥于让孩子自律之间的分寸。李开复认为:有时候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有一次我跟一个美国朋友说,我的两个女儿老师打架,我就把错的一个批评了,他说他从来不这么做,他会让两个孩子自己去解决。我很奇怪,他们一个五岁,一个七岁,怎么可以自己解决呢?他也很奇怪,说你怎么可以替别人判断谁对谁错呢?我说,我也想让她们自己解决,但我不相信她们可以做到,他说,如果你不相信,那么她们就真的永远也不能解决。我只是受了美国的教育,但是家庭还是中国式的,所以我还是不太理解,这完全是美国人的做法。(239)”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需要培养的能力
需要培养的能力实在太多,我也懒得每本书后都做一下总结,因为以我现在的能力来说,实在会有太多需要罗列的东西。仅对上文没有提到的东西记录一下。
60秒说服:“你只有60秒钟。你要在这段时间内把你的想法说清楚。还要仍人家接受。这是一门课程。——张亚勤”这个好像在一本叫《麦肯锡方法》或者其他什么名字的书里面提到这方面的内容,回头买来看看。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软件的弱点:
“我知道那些编程的人只是在完成别人交给的任务,然后让另外的人去测试,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通过测试。但是一个bug显现出来,一定有很多弱点,他补了一个,还有很多,他可能就不管了,所以你很容易抓住它的弱点,然后扩大化。那些弱点通常就在他的补丁旁边。(89)”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学习方法和存疑思想
“我看到只有很少的中国学生能够重新定义一些概念,能够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框架。(134)”
“只用一点点习题把你的概念清晰化,然后就不要再做了。学习应该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而不是相反。理解最根本的定义,就是把它简单化。它本来是三个要点,可是你做了很多题,做题的时候又分分分,分处不知道多少个点来。这时让大脑变得更复杂的过程,到最后,把自己弄糊涂了。(144)”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是否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突然在想,我一直“存疑”的思想可能是好的,因为少了一种确定性,也就少了一份束缚,这将有助于我开拓自己的思维。同时也在想另一个问题,我是否应该真正学到无数的“方法”,把人们分类的“框架”,这些可能会对我产生很大的限制,但不经历这种“常识”中的建立再打破的过程,又应经历怎样的过程?又应如何提高?

人类思维如何与互联网共同进化 Is the Internet Changing the Way You Think

evolution20180717.jpg

目录

各方赞誉
总 序
推荐序
Edge年度问题
01 克莱•舍基(Clay Shirky)
无形学院
02 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G.Carr)
无书的图书馆
03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网络收益
04 弗兰克•维尔切克(Frank Wilczek)
让我们算笔账
05 凯文•凯利(Kevin Kelly)
白日梦
06 理查德•沃尔曼(Richard Saul Wurman)
白日梦的新花样
07 伊恩•戈尔德(Ian Gold)
乔尔•戈尔德(Joel Gold)
推我点好消息
08 理查德•福尔曼(Richard Foreman)
头晕目眩
09 马修•里奇(Matthew Ritchie)
这儿缺了什么?
10 诺加•阿里卡(Noga Arikha)
互联网与宁静的失落
11 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C. Dennett)
权力的腐败
12 琼•科恩(June Cohen)
社会媒体的崛起真的不新鲜
13 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
火的再发现
14 利奥•夏卢帕(Leo M.Chalupa)
自电视发明以来对严肃思考最厉害的诋毁者
15 保罗•科德罗斯基(Paul Kedrosky)
大型信息对撞机、批量数据传输系统与周二的万有引力日
16 埃里克•德雷克斯勒(Eric Drexler)
互联网帮助我们看清什么不存在
17 戴维•达尔林普尔(David Dalrymple)
知识在外,焦点在内,人无处不在
18 塞思•劳埃德(Seth Lloyd)
性,靠边站
19 约翰•托比(John Tooby)
对抗古登堡
20 威廉•卡尔文(William Calvin)
巨人的肩膀
21 马丁•里斯(Martin Rees)
公平竞争的场域
22 马克•帕格尔(Mark Pagel)
大脑糖果与糟糕的运算
23 罗伯特•夏皮罗(Robert Shapiro)
出版物行将就木
24 弗兰克•蒂普勒(Frank J. Tipler)
伟大的平等主义者将毁掉思想的多元性吗?
25 李•斯莫林(Lee Smolin)
我们成了影像和信息的狩猎—采集者
26 乔恩•克莱因贝格(Jon Kleinberg)
人类的信息构造
27 特伦斯•谢诺沃斯基(Terrence Sejnowski)
这是你的互联网大脑
28 唐纳德•霍夫曼(Donald D.Hoffman)
雕刻人类思想
29 安迪•克拉克(Andy Clark)
这是什么样的蠢问题?
30 托马斯•梅青格尔(Thomas Metzinger)
公共梦境
31 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
并非如此
32 安东•蔡林格(Anton Zeilinger)
量子信息时代?
33 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
Edge,以偏概全的回答
34 肖恩•卡罗尔(Sean Carroll)
回应你的废话
35 莱拉•博格迪特斯基(Lera Boroditsky)
我如何思考我的思考方式
36 乔纳•梅卡斯(Jonas Mekas)
思想非我所长——我是个诗人
37 乔治•戴森(George Dyson)
皮艇与独木舟
38 萨姆•哈里斯(Sam Harris)
上传已经开始
39 格雷戈里•保罗(Gregory Paul)
鬼才知道
40 玛丽萨•迈耶(Marissa Mayer)
你知道什么不如你能找到什么
41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 Taleb)
可预测性(和知识)的退化
42 布莱恩•伊诺(Brian Eno)
我注意到的事情
43 安德里安•克雷耶(Andrian Kreye)
互联网已变得无趣
44 乔舒亚•格林(Joshua Greene)
沉默的管家
45 霍华德•莱茵戈德(Howard Rheingold)
注意力、发现废话与网络意识
46 埃丝特•戴森(Esther Dyson)
信息的新陈代谢
47 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
Ctrl+点击,进入链接
48 埃里克•菲施尔(Eric Fischl)
阿普里尔•戈尔尼克(April Gornik)
用复制品代替真实体验
49 格尔德•吉仁泽(Gerd Gigerenzer)
外包思想
50 蒂莫西•泰勒(Timothy Taylor)
一个史前史学者的观点
51 菲利普•坎贝尔(Philip Campbell)
找材料依然是个挑战
52 道格拉斯•库普兰(Douglas Coupland)
瞬时成为永恒
53 杰西•贝林(Jesse Bering)
返回红字大草原
54 海伦•费雪(Helen Fisher)
夺爱
55 戴维•巴斯(David M. Buss)
网上婚配策略
56 罗伯特•普罗文(Robert R. Provine)
网络社会
57 奥布里•德格雷(Aubrey de Grey)
别给我打电话
58 西蒙•巴伦-科恩(Simon Baron-Cohen)
1年1 000小时
59 奈基尔•戈尔登菲尔德(Nigel Goldenfeld)
像互联网一样思考,像生物一样思考
60 道格拉斯•洛西科夫(Douglas Rushkoff)
互联网让我用现在时思考
61 斯科特•阿特兰(Scott Atran)
智人的第四阶段
62 史蒂芬•科斯林(Stephen M. Kosslyn)
社会假肢系统
63 鲁迪•拉克(Rudy Rucker)
探索与涌现
64 詹姆斯•奥唐奈(James O’Donnell)
我的手指成了大脑的一部分
65 约翰•马尔科夫(John Markoff)
一面找出世界弱点的镜子
66 特伦斯•柯(Terence Koh)
全新的感知形式
67 塞利安•萨姆纳(Seirian Sumner)
互联网改变了我的行为
68 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A. Christakis)
全新的自我并不存在
69 奈丽•奥克斯曼(Neri Oxman)
我已迷途知返,我如何凭借记忆地图航行
70 阿伦•安德森(Alun Anderson)
“最棒”的色情作家
71 特库姆塞•菲奇(W. Tecumseh Fitch)
全球脑的进化
72 汤姆•麦卡锡(Tom McCarthy)
互联网具化了一个古老的逻辑
73 彼得•戴曼迪斯(Peter H. Diamandis)
瞬间满足
74 戴维•迈尔斯(David G.Myers)
互联网是一个社会放大器
75 琳达•斯通(Linda Stone)
穿梭于现实与虚拟生活之间
76 巴里•史密斯(Barry C. Smith)
不是世上的所有人、所有事都在网上
77 克里斯•迪博纳(Chris DiBona)
昙花一现
78 叶夫根尼•莫罗佐夫(Evgeny Morozov)
我们在思考什么?谁来负责思考?
79 弗吉尼亚•赫弗南(Virginia Heffernan)
互联网是一种文化形式
80 彼得•施瓦茨(Peter Schwartz)
沉湎于知识的世界
81 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Albert-László Barabási)
我的第六感
82 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
我的行业协会
83 贾森•卡拉卡尼斯(Jason Calacanis)
质疑一切,辩论一切
84 哈伊姆•哈拉里(Haim Harari)
有害的笑话,事实的海洋和重构的心智
85 马蒂•赫斯特(Marti Hearst)
别人在想什么?
86 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
人类智慧的共同本质
87 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
互联网拯救文明的6种方法
88 塞缪尔•巴伦德斯(Samuel Barondes)
互联网上的“头脑复印”
89 马塞尔•金斯波兰尼(Marcel Kinsbourne)
送给世界各地的阴谋论者和恐怖主义者最好的礼物
90 伊娃•维森(Eva Wisten)
蚁丘
91 斯科特•桑普森(Scott D. Sampson)
真实体验的灭绝
92 布鲁斯•胡德(Bruce Hood)
我因互联网而不同
93 埃里克•温斯坦(Eric R. Weinstein)
年轻人,进入虚拟世界吧
94 托马斯•巴斯(Thomas A. Bass)
我的互联网心智
95 卡尔•萨巴格(Karl Sabbagh)
你如果得了癌症,就别上网了
96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
入乡随俗
97 杰伦•拉尼尔(Jaron Lanier)
早熟的极端化
98 基思•德夫林(Keith Devlin)
大众的智慧
99 罗伯特•萨波尔斯基(Robert Sapolsky)
大众的诡异
100 贾姆希德•巴鲁查(Jamshed Bharucha)
心智同步
101 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
来自技术未来的奇异访客
102 杰弗里•米勒(Geoffrey Miller)
我的判断增强装置
103 艾伦•阿尔达(Alan Alda)
速度加暴民
104 艾琳•佩珀伯格(Irene M. Pepperberg)
全副武装的休战
105 伊曼纽尔•德曼(Emanuel Derman)
效率更高,但目的何在?
106 查尔斯•塞费(Charles Seife)
我寄存了自己的记忆
107 费尔瑞•库什曼(Fiery Cushman)
新平衡:更多过程,更少存储
108 安东尼•阿吉雷(Anthony Aguirre)
远见的敌人?
109 朱迪斯•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
乐趣恰到好处
110 克利福德•皮克奥弗(Clifford Pickover)
网络辅助大脑和孤立人格的兴起
111 丹尼尔•豪恩(Daniel Haun)
重复、可得性与真相
112 胡安•恩里克斯(Juan Enriquez)
不朽
113 苏珊•布莱克莫尔(Susan Blackmore)
第三复制因子
114 克里斯蒂娜•芬恩(Christine Finn)
钟声与烟火
115 陶•诺瑞钱德(Tor Nørretranders)
勇气、关心与分享
116 斯图尔特•皮莫(Stuart Pimm)
靠近
117 埃德•里吉斯(Ed Regis)
奇迹与诅咒
118 朱利奥•博卡莱蒂(Giulio Boccaletti)
集体行动与全球大众
119 劳伦斯•史密斯(Laurence C. Smith)
博学、吝啬与人造
120 郦安治(Andrew Lih)
大规模合作
121 丽莎•兰道尔(Lisa Randal)
叠加的逸事不是数据
122 史蒂文•库沃茨(Steven R. Quartz)
我们对思维了解得不够多
123 艾米丽•普罗宁(Emily Pronin)
一台无法理解的机器
124 托尼•康拉德(Tony Conrad)
没有答案的问题
125 保罗•爱华德(Paul W. Ewald)
多面手的概念指南
126 詹姆斯•克罗克(James Croak)
艺术创作走向乡村
127 罗杰•尚克(Roger Schank)
人人都是专家
128 尼尔•格申斐尔德(Neil Gershenfeld)
新锐见解
129 丹尼尔•埃弗里特(Daniel L. Everett)
在亚马孙丛林里思考
130 戴维•盖勒特(David Gelernter)
世界虚拟化
131 迈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
泄密
132 罗德尼•布鲁克斯(Rodney Brooks)
信息引发的注意力缺失障碍
133 布莱恩•克努森(Brian Knutson)
现在的自我与未来的自我
134 保罗•布卢姆(Paul Bloom)
我知道人们可以如此友善
135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
我对时间的感知
136 斯坦尼斯拉斯•德阿纳(Stanislas Dehaene)
旋转问题,我如何学会拨快自己的精神时钟
137 尤查•本科勒(Yochai Benkler)
呈现科学家、调查记者和媒体批评家的习惯
138 恩斯特•波佩尔(Ernst Pöppel)
思维过剩的疗法
139 斯丹法诺•博埃里(Stefano Boeri)
网络如风
140 加利亚•所罗门诺夫(Galia Solomonoff)
论知识、内容、方位与空间
141 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我承认我困惑了
142 格洛丽亚•奥里吉(Gloria Origgi)
对话的力量
143 尼克•比尔顿(Nick Bilton)
真实且永久的时间胶囊
144 杰西•迪伦(Jesse Dylan)
从杰克•凯鲁亚克到五声音阶
145 马扎林•贝纳基(Mahzarin R. Banaji)
人类大规模心智教育的载体
146 蒂姆•奥莱利(Tim O’Reilly)
沙洲与大路
147 Raqs媒体小组
没人能躲过这场震撼世界的风暴
148 洁妮•贾丁(Xeni Jardin)
通过数据寻找
149 拉里•桑格(Larry Sanger)
抱怨你自己

自醒:从被动努力到主动进步的转变

自醒,就是从自己迷茫、困顿和疲惫的心中清醒过来。自醒,是为了走出努力时的心理困境,更是为了实现从被动努力到主动进步的人生转变。

目录

Part 1
改变一生的两条法则
01 你如何看待自己 / 003
02 迷茫就是在现实中摇摆 / 008
03 清醒比努力更重要 / 013
04 法则一:为自己而活 / 023
05 法则二:保持危机感 / 027

Part 2
我们共同的毛病
01 别在脑海中放大问题 / 033
02 有意识地觉察 / 036
03 一次只做一件事 / 046

Part 3
这个世界不可怕
01 建设心理边界 / 059
02 彻底走出过去的阴影 / 064
03 处理好你一个人的事 / 070

Part 4
这个世界不可怕
01 建设心理边界 / 059
02 彻底走出过去的阴影 / 064
03 处理好你一个人的事 / 070

Part 5
明确做事的动机
01 关注事情本身 / 109
02 趋利避害的选择 / 113
03 尝试的动力 / 118

Part 6
颠覆以往的认知
01 追求一种整体的成长 / 125
02 不要幻想未来 / 129

Part 7
你不是另外一个人
01 由本能衍生的感受 / 135
02 亲密关系的缺失 / 139
03 放下过去的执念 / 145
04 安全感来源于自身 / 149
05 打破自己的局限 / 152
06 外在是无足轻重的附庸 / 158
07 观照你的情绪 / 162
08 开启全新的进化 / 166

Part 8
精神断舍离
01 极简思维 / 173
02 不要轻易对事物进行定性 / 180
03 从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抽离 / 186
04 不卑不亢的强大 / 189
05 除了自身,一切都是虚妄 / 194

Part 9
从平庸到卓越的秘密
01 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 203
02 去尝试新鲜的事物 / 206
03 从工作中获得意义感 / 212
04 追求想要的东西 / 220
05 理解自己想达到的层次和境界 / 229
06 改变人格模式 / 241

“自醒”,真正升级自己的杀手锏 ——《自醒:从被动努力到主动进步的转变》

你要牢记改变一生的两条法则:一是为自己而活,二是保持危机感。借此,你能克服人类的共同毛病。你要相信这个世界并不可怕,还要认识到美好只是某种现实。你要明确自己做事的动机,不要害怕颠覆以往的认知。伴随着精神断舍离的力量,你会看清一个人从平庸到卓越的所有秘密。

这是作者给读者的自醒寄语,是书的主要内容。这是一本励志书籍,但不是单调不现实的故事罗列,也不是归纳极细的“人生法则”,这本书带给自己的感觉更像是犀利的旁观者,一个启发内心的“引导者”,自醒依靠的人只有自己,方案在书中,想不想“自醒”,要通过何种途径,其实是我们的选择。
影响一生的方向

“自己”是伴随自己一生的人。老话说“旁观者清”,这其实也就是提醒我们其实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会常有误区。自己其实有的时候特纠结,自己口才不好,有点内向,写个文章也总憋半天,没想到有的时候发言老师会说自己的话很有条理,偶尔文章竟然得了高分或者青睐,还有其他方面就不细说了,我其实挺自卑的,但是偶尔也会被小胜利冲昏头脑,之后做的不好又开始自卑,走入牛角尖之后竟然觉得自己应该自卑,毕竟优点比缺点少。我发现自己进入了作者所说的“给自己贴绝对标签”的误区,二分认知,其实“成就”了烦恼和内耗,正确和错误的答案都无法一方面把一个人展现,所以作者给读者的建议是:客观合适地评价的自己,把自己看的太好或差的人会很容易因为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而频繁改变对自己的认知,读过之后发现其实这正是自己走入的误区。错误的自我评价不会凭空而来,所以需要做好准备来消除这些外部原因对自己的误导作用,首先就是主观认知和客观认知的偏差,自己就是受这个原因影响较多,其次是自身对自己的预测产生的影响,有信心就会越来越好,没信心就会原来越差,恶性循环可能会潜藏其中。

对于如何找到“自己”,作者给的建议是,首先是停止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抬高自己其实是在麻醉自己。接受现实前面就已经提到过了,夸耀的贬低其实都是逃避,还不如彻底勇敢看清一切,趁还来得及,把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里。还有,也是更深一层的,就是反思,现在到处流行这个词,公司,社会,国家,但是也包括自己根本就不敢真正切实的做到这件事,不过时间飞逝,自己真的不准备浪费时间去逃避了。

人都想过更好的生活,这个追求从远古一直走到了现在,“努力”,我们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太多的人会标榜“我是努力者”,但作者定义的真正的努力者是不会在意是否真的在努力,找到方向,为之奋斗,努力者会进入状态。努力也从不意味着是牺牲,主动努力和被动努力其实已经在此做出分别,这也就是说努力要和目标结合在一起,但是一定是自己的目标,别人美好的人生其实很多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但是生活会让人必须要承担的事情,养家的责任,缺钱的窘迫,作者并没有站在一个制高点上来要求做不切实际的“努力”,只是无论怎样,作者坚持的“清楚地知道自己做什么”。

为自己而活,自律的人从来不是因为逼迫。保持危机感,危机感让人得以世世代代流传,也是比鸡汤更有用的“法宝”,人生需要用不断地危机提醒自己,自己有的时候就陷入了害怕“危机”的坭坑里,随着年龄增长才发现这种危机感是多么重要……
拖延.社交恐惧.失恋颓废期.不自律.自卑
你的问题究竟出现在了哪里?

光有方向的把握可能会让人摸不清头脑,所以作者根据生活中特有的一些状态或特质进行了分析,看起开不是一本空洞的说理书。

这现在最“热门”的病应该是拖延症了,自己也是,有了事情不到最后期限坚决不做,最后熬得晚却没有干好。没完没了的诱惑,手机上总是出现各式各样吸引自己的东西,开着手机让自己做关于学习的事真的是太难了。有的时候也是因为觉得这件事太难了,所以自己总是想掩耳盗铃地逃避一下,可是能真的逃避吗?还有书提到的一个原因也和自己非常契合,就是总是会觉得既然也做不好,或者觉得自己还是会拖延,既然做不好,还不如不做,一直以为这是强迫症的通病,其实是把自己看的太好了。有的时候自己真的觉得自己拖延症晚期了,不过,作者并没有给像我这样的人判死刑,因为“拖延症”被夸大了。

怎样改变。第一步,你要真的意识到你在拖延,这不是一个词,你拖延了这个月的零花钱可就没了!但是万万不要想“我好差呀”之类的消极暗示,其实自己也觉得给压力会催促自己上进,但是确实想到以前自己拖延过很多次,自己就真的好难受,自己开始越来越烦,最后为了缓解情绪,真的就开始不知道彻底干什么的玩手机,其实也没干啥高兴的事,反而眼睛很疲劳。所以作者建议:即使什么都不做,你也需要直面恐惧和空虚,思考如何做的更好,现在,就是你战胜拖延的最好时期。在细致一点的建议就是:计划要有可执行、可量化、有截止日期的计划。这里说了一些其实很多我们早就就已经意识到的问题,就不一一阐述了,但是我还是要说我特别有感触的一点:一次改变一件事这个宗旨,在开始时不要太相信自己,有了成果之后再“加强对自己的信任”。

拖延症的人都会羡慕自律的人。别人觉得我挺有自控力的,但是看了作者说的我看到了自己陷入了没有方向的“自控”假象中-所以自己看似坚持,实则麻木和痛苦。真正的自律是有方向的快乐的坚持拼搏。利vs害,长期利害和短期厉害都需要考虑。认清的长处和短处,找到努力的动机,不过我们看到的世界有可能是经过自己处理的,主观意识对现实的扭曲要避免。多尝试,会找到方向的。

社交恐惧自己也未能幸免,害怕别人觉得自己老土……..为什么会这样,通俗化作者的话就是你不是社会眼里的那个人。自我认同感的建立需要鼓励,但如果比如像一些家长所做的那样:总拿别人家的“好”孩子比自己的孩子 丶直接打骂或者强迫孩子认同家长的观点等等,自我的认同感彻底屈服于“大家的看法”,而且这种恐惧不能拖着不改变,年纪越大这种恐惧有可能更强烈甚至会影响生活。所以作者提出的核心观点就是:建设自己的“心理边界”-你要意识到什么是自己能控制的东西,你要意识到自己是孤独的一个人,任何情况下只有你才能帮到自己,所以自卑也就在找到自我之后烟消云散了。针对孤独,作者也特别强调:孤独是很平常的状态,孤独感也是一个正常的且无法逃脱的人生经过,因此没有谁是生而孤独的,也没有谁的孤独感是难以启齿的,像自己也不再觉得自己的孤独让我低人一等。改变关注点和建立自我认同就是之后要随之做的事了。人生那么精彩,何必只活在自卑中?

爱情那么甜美,失恋真的让人痛到想死吗?自己没经历过,但是看周围的人,电视上的真事,失恋确实是一个挺高发的事,恋爱的吵架更是家常便饭。我这个单身狗只懂这些。不过作者对症下的药是:认清现实,改变自己,恋爱的失败还是证明你在这段关系中有问题,比如因为自己的孤独把对方拴的太紧等等。大部分人在恋爱里常常丧失自我是突出的问题,所以多关注一些自己吧,维护好自己的“心理边界”,用自己的魅力真正吸引对方。

自卑让人恐惧。如果要将自己成长的标准放在“心理边界”之外的地方的话,“危险”也就不可避免了。你唯一的选择还是接纳、接纳、接纳自己。真实都自己有缺点,但是不妨碍我们是好人。是时候接纳自己的缺点了,痛苦而勇敢的改变。

缺乏安全感是迷失和恐惧的主要问题。安全的渴望未被满足,人类会有焦虑和痛苦等感受,但是这在现在这个生存不愁的世界里这些情绪是可以通过思考得以妥善解决的。没有安全感的表现有很多比如患得患失、焦虑、敏感等等。原因也是很复杂,看似是小时候的创伤,其实也有成年之后的彷徨。不过安全感谁都给不了我们,或者说安全感根本不存在,从物质的追求的安全感虚幻飘渺。很多可控的范围被自己人为扩大了,自己真实的需求被埋没了,清醒的迈向内心吧……作者给了提供了一个方法-静心: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照自己的一切,每一个动作甚至是每一个想法,从细小的思维触碰完整的自我……..

精神断舍离,从平庸走向卓越(小标题)

现在写叫极简的书好多,不过还是觉得过得很累,可能真的像作者说的现在选择太多了吧,这事接着那事,就像上课一个接着一个知识点,听不懂前一个之后就想懈怠了。太多的选择,个人选择和大众思维的矛盾,自发系统和分析系统的矛盾,舍是摆脱烦恼的第一步还有断。把自己不需要的不喜欢的都扔掉,物、人和人际关系,还有自我中矛盾的部分,自己的生活品质也在逐渐提高..以自我为中心不是自私,只要方向正确,足够努力,不犯法的事别人的眼光不能阻挡你……..

走向卓越,努力并不意味着一定成功,规则和鸡汤可能一点用也没有,外力的哄骗不如实际和方向正确的行动,在积累中厚积薄发,工作痛苦吗,这就需要你努力的把工作和兴趣匹配,走进内心看清真正想要的东西。走向成熟,精确自己要达到的级别,到底想要什么,还是贯穿始终的自我认知,当然不要贴标签,也不是下定义。讨好型人格的人,可以去寻找自己了,寻找让自己充实的东西…….

自醒,在路上………

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 Change: Principles of Problem Formation and Problem Resolution

Change20180713.jpg

目录

前言
第1编 变与不变
第1章 理论的观点
第2章 实践的观点
第2编 问题的形成
第3章 原地踏步,或者当解决之道变成问题
第4章 可怕的简化
第5章 乌托邦症候群
第6章 悖论
第3编 问题的解决
第7章 第二序改变
第8章 重新框定的艺术
第9章 改变的实践
第10章 实例
第11章 开阔的视野
参考文献
索引及汉语对照

演化——跨越40亿年的生命记录 Evolution: The Triumph of an Idea

evolution20180621.jpg

《演化:跨越40亿年的生命记录》讲述的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进化史,从早期原始生命的产生到物种大爆炸又大灭绝的原因,从雄性和雌性的共同进化到寄主和寄生物之间的进化比赛,当然更包括了十分详细的、关于我们人类自身的进化历程。

本书同时也是进化论本身的故事,“进化”这个观念如何在达尔文和少数几个科学家的脑中形成,又如何遭到宗教势力的残酷打击以及科学界的普遍质疑,以致达尔文潜伏20年之久酝酿巨著《物种起源》,展现了达尔文冒险而勤奋的一生。

在阐述进化生物学的作用时,作者通过大量案例生动展现了其在医药和农业等方面对人类日常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其中涉及抗生素滥用的后果方面,在当今更显其意义;而进化论最深刻的作用还在于它彻底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重构了人类的信仰体系,作者对此的论述简洁清晰,令人有豁然开朗之感。

进化论如今虽已经得到近似真理般的认可,但作者并没有就此摒弃其他的可能性,而是在最后一章中特别探讨了“上帝”的位置,体现出一种开放而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得全书视野更加开阔,带来深入而有趣的思考。

目录 · · · · · ·
001 再版序 无尽的领域
012 推荐序 冲一个达尔文式的“冷水澡” 斯蒂芬•杰•古尔德
017 前 言 危险却了不起的主意 理查德•赫顿
021 第一卷 迟来的胜利:达尔文与达尔文学说的崛起
023 第一章 达尔文与小猎犬号
042 第二章 好像承认杀了人:《物种起源》之缘起
066 第三章 深度时间探测:为生命史定年代
079 第四章 目击改变:基因、自然选择,以及进化现场
099 第二卷 创造与毁灭
101 第五章 生命树向下扎根:从生命之黎明到微生物时代
115 第六章 意外的工具箱:动物进化的机遇及限制
136 第七章 灭绝:生命的结束与再开始
171 第三卷 进化之舞
173 第八章 共同进化:编织生命网
191 第九章 达尔文大夫:进化医药时代的疾病
206 第十章 激情的逻辑:性的进化
229 第四卷 人性在进化中的地位与进化在人性中的地位
231 第十一章 饶舌的类人猿:人类进化的社会根源
259 第十二章 现代生活,公元前5万年:吾辈之黎明
277 第十三章 那上帝呢?
303 致谢
304 延伸阅读
312 名词对照
315 图表来源
316 图片来源

自我成长是最重要、紧迫和快乐的事情!也是应对未来变化的最佳方案!——致敬DeepCreator

成长不是为了攀比,而是自我实现
独立而非依附,成长而非表现
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为后代负责任

健康、时间、幸福、生活、事业等都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需要拼搏努力,才能获取到。既要有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又要有节奏感和成就感。

真正的勇气:认识到自己的愚昧无知,幼稚可笑,接纳自己,在找到根源,持续进化,奋起直追,逐层跃迁。

珍惜并过好属于自己的人生每一天,既不虚度光阴,也不过分强求,但求:回顾往昔时,能平和地说:“那时的我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尽了全力了!”,我想这也是不留遗憾的真实含义吧。——DeepCreator

个人、家庭甚至家族成长史——逐级跃迁

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A、从无到有时,没有认知和判断力,更不用谈什么正确的选择,基本上是有就行;——生理/物理生存阶段,安全感

最大的风险:精力/认知/债务等常见泥潭

《拆掉思维的墙》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把时间当作朋友 : 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B、从有到优时,开始有了自我认知和价值发现,开始自我独立、成长,并针对性地选择;——情感、尊重,价值感&自信感

最大的风险:温水煮青蛙,贪图安逸

《财富自由之路》
《跃迁 : 成为高手的技术》
《高手 : 精英的见识和我们的时代》
《万万没想到 : 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智识分子 : 做个复杂的现代人》
《见识 : 商业的本质和人生的智慧》

C、从优到新,天时地利人和,开始突飞猛进。——自我实现,成就感&使命感

最大的风险:急于求成,一朝归零

今天你在一个什么样的点位上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未来的几年里,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持续迭代。——梁宁

Keep growing, fuck everything else.
——只有成长最重要,其它就是垃圾。

对自己反省得越多越深,对旧思维旧行为旧习惯打破得越多,自我成长就越大,得到新结果的可能性就越高。珍爱生命,远离负能量,远离愚蠢无知+顽固固执的人。——DeepCreator

最好的外部控制,也不如发自内心的自我提升。

“天才不需要理论,但是理论需要天才。”对,因为天才不是靠理论行动的,他们天然有洞察规律、运用规律的本能。但是理论需要从天才的行动中,总结规律。

Super individual

斜杠青年、多维成长和竞争

Growing Up

聚焦自身价值的成长,而非仅仅追逐外在的估值,将逐渐成为主旋律

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自然的一项根本法则是,为了赢得力量,人必须努力突破极限,而这是痛苦的。

evolution20180607.jpg

方法论

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只要做好两件事就够了:

一个是你的专业、一个是你的人品

专业决定了你的存在,人品决定了你的人脉;剩下的就是坚持,用善良、专业和真诚赢取更多的信任。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赵小明

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进化论大家都知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应环境的物种才能通过自然的选择,生存下来。不过,最近郑也夫在他的新作《代价论》中提出,特别完美地适应环境,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比如说,鲨鱼进化的非常成功,它们是海洋的霸主,处在食物链顶端,基本上没什么天敌,但这种对环境的完美适应,也堵死了他们进化的道路,鲨鱼在地球上存在上亿年了,却一直没什么改变,完美进化的沉重代价是,一旦环境改变了,它们就面临灭绝的后果。这不是危言耸听,想想当年称霸地球的恐龙,完美适应环境的结果就是,环境突然发生变化,整个物种都生生灭绝了。

再比如,爱斯基摩人的祖先发明了海豹皮船、雪鞋、渔叉、狗橇、冰屋,想尽一切办法来适应北冰洋地区的极端环境。你不能不佩服他们的智慧,但与此同时,这个民族也不得不在不同的季节,用不同的生存方式,对抗不同的风险,整个族群被卡在一个严丝合缝的时间表里,才能生存下去。这种状态,与其说爱斯基摩人征服了北冰洋,还不如说他们成了北冰洋的奴隶。相反,那些适应不了北冰洋环境的人,去了更温暖的地方,发展出了更高级的文明。

还有游牧人,他们用草料来喂养牛羊,把草料转化成为了牛奶和羊肉。这种生活方式的确是游牧人的一种胜利,但是同时,游牧人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和爱斯基摩人一样,变成了环境的奴隶,永远走不出草原。所以,过度的适应,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物种在越来越专业化的同时,也丧失了走向更高级的可能。

本文源自:《代价论》

真正努力的人从来不焦虑

很多人的焦虑,其实并不来源于有没有努力,而是来源于一颗想要努力但又太着急的心。

如何才能缓解焦虑,慢慢变得沉着、平和,安安静静地去好好努力呢?

我的感受是,首先要从自我出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努力方式和方法,你要做的不是跟别人去做无谓的比较,而是要把靶心对准自己,稳步前行。

其次是要有定力。不要被功名利禄绊住脚步,也不要人云亦云,用自己的脚去走别人的路。你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爱好在哪里、优势在哪里,然后瞄准这个方向不断地精进。

第三是要持之以恒。成功和失败,有时候只是一线之隔。有的人之所以比你厉害,无非是他们比你坚持得更久一些,比你更有耐心一些,比你更能熬一些罢了。

真正努力的人,从来不会焦虑。他们只会按着自己的步伐,坚持不懈地,一步一步去靠近目标。

DeepCreator: 优秀典范——通信行业的华为、OPPO等,无人机领域的大疆…

如何避免中年停滞,保持精进人生?

人到中年,各种局面趋于稳定,就容易懈怠、停滞不前。套用流行的说法——容易变得“油腻”。如何摆脱中年停滞的状态?避免陷入“油腻”而不自知?

  1. 事实上,“中年油腻”是个伪概念,它不过是“人生停滞”的另一种表达。不是人到中年变得油腻,而是因为其他人有了更新潮的选择,而这些人却陷入停滞,没有跟上时代。

  2. 给自己一个固定的人设。没有固定人设,别人干啥都跟风,就很容易招人反感。相反,给自己塑造个固定人设,比如中老年绅士、不显老的万年大哥哥、心态年轻的段子达人,又或是沉默寡言但值得信赖的某领域专家。在工作生活中,不断强化。

  3. 规划从头到脚的细节。外观的调整能影响人的生活习惯,还会让你焕然一新。对着镜子,调整自己的造型。如果自己拿不准,可以多问问有品位的朋友。条件可以的,还可以请专门的造型师。

  4. 中年人的核心需要是“被需要”,而不是养孩子。不要被家庭“束缚”。不懈怠,保持在专业上的精进,永远都是你的基本面。

  5. 腾挪一些时间跟上时代。比如少喝低层次的大酒、发展一项兴趣爱好、更新一下音乐库、了解一些最新的资讯。这些都能让你不停滞、不落伍。

  6. 注意自己的调性。“调性”这个词,听着有点儿虚。但其实,谈论的话题高级与否、是否粗俗,就是一个人调性的体现。很多科普类的内容,都能提供稳定的谈资,比谈论八卦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7. 自律。注意饮食、尽量远离烟草和酒精,外加必要的运动,这就是自律的起点。

  8. 克制好为人师的冲动。不要随便给人提建议。

  9. 开拓自己的朋友圈,找到和你一样希望上进的同行者。如果一年交不上5个新朋友,可能就代表你的人生停滞了。和停滞的朋友一起,就很容易被拖累。

  10. 学会控制情绪。隐忍且克制,是男性最大的温柔。越是受过良好教育、内心自洽的人,在表达上越倾向于温柔和气。那些炫耀肌肉、咋咋呼呼的人,反而往往很脆弱。

  11. 培养自己的同理心。面对他人的困难、痛楚与困惑,未必要全部接受,但一定要给予理解。

  12. 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闲暇时多听听「得到」、看看书,都能使自己跟这个世界保持同步,不至于落后太多。

独立的人生, 从与原生家庭的分离开始

原生家庭,是伴随每个人一生,绕不开的心理源头。它带给人的影响,越来越被心理学界重视。

  1. 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它对一个人有两重意义:既是塑造性格、人格的重要因素,又是进入真实世界的演练场。一方面,它的影响伴随人一生;另一方面,人终究要离开它,进入真实世界。

  2. 分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原生家庭是父母创造的,孩子天然会有离开原生、创造自己世界的动力。首先在婴幼儿时,与母亲分离,接着与原生家庭分离。只有分离完成,一个人才能有“我的世界我说了算”的主体感,建设自己的世界。

  3.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已经成年,却赖在父母身边,不愿背负责任。不独立人格的背后,是没有与原生家庭分离。这在心理学上叫——没有完成“心理断乳”。

  4. 与原生家庭分离的过程中,父亲至关重要。孩子在心理上与母亲分离时,父亲的介入会构建出一个三角关系,帮孩子“脱离”。所以在孩子成长中,不能缺失象征外部世界的父亲。当然,有些独立的母亲也能完成这件事,但这不是母性的特点。

  5. 父亲与孩子的关系,是孩子与外部世界关系的雏形。父亲要有意识地把孩子带向外部世界。例如单独带孩子去户外活动、陪孩子认识新朋友。

  6. 家庭中,要建立并尊重规则。

好的家庭规则,有两个特点:1.每个人都有自己说了算的独立空间;2.建立在爱与包容的基础上,而不是只有秩序和服从。

  1. 父母要带孩子走出家庭,接受外部现实世界的磨练。让孩子适应现实社会的真实规则,哪怕它们不公平。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会帮助孩子做好分离的准备,逐步“断乳”。

  2. 常被人忽略的是,父母无法完成“心理断乳”——不希望孩子离开,用种种理由阻碍孩子与原生家庭分离。母性倾向融合,父性倾向分离,所以母亲尤其要注意,尝试接受“他终将离我而去”这个残酷的现实。

  3. 养育孩子,就是与孩子不断分离的过程。你邀请一个新生命的到来,就要尊重他的个性,给予他足够的空间。最终让他有力量走出家庭,创造自己的世界。

  4. 从小到大一直呆在一个城市,住在原生家庭中,是一种很危险的模式,意味着孩子一直和父母共生。解决方式是:即便在一个城市,也最好在高中后住校、工作后租房,并且不断旅行或出差,见识广阔的世界。

  5. 现代社会,人的成长期被严重拉长。与原生家庭的分离,也可以逐步完成。例如,假设父母不让你离家独居,你可以采用折中的方式,和父母住在同一个或邻近的小区,既能保持适当的距离,也可以相互照顾。

  6. 伟大的事物,都从“冒犯”开始。

你最好教育孩子或者告诉自己:既要遵守必要的规则,也要有勇气去冒犯已有的事物。创新由此开始,独立人格也是。

打破自我的标签

本书从演化论的角度看人生和自我,是关于人生奋斗的理论分析,写给我本人,也写给想要改变自己、改变人生的有志青年,尤其是出身平凡但努力向上的年轻人。我们都要先接受家族生活的现状,包括财富、地位、知识、行为模式、思维格局,与之和解,从这里出发,再一级级台阶向上。也许现状不算理想,但我们不逃避、不否认,要在此基础上努力前进。努力从不辜负,成长总能开掘。

快手宿华:解决问题是成长的最佳手段

短视频平台快手的日活跃用户数量超过1亿,估值高达百亿美元。接受腾讯大学《CEO来了》节目采访时,快手CEO宿华分享了他自创业以来,最快、最有效的个人提升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解决问题。

宿华曾在谷歌、百度等公司,做过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系统的开发工作,

他觉得自己今天依然是一个工程师,不过,以前是作为程序员解决代码问题,如今作为CEO,就要思考社会的问题,思考怎样用科技的方法、商业的力量、系统性的思维,把这些社会问题解决得更好。

宿华认为,一个工程师的价值,是由他解决的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累计起来的,解决问题也是一个人成长的最佳手段。他说,快手创立至今,解决的最大一个问题,就是找到了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最大公约数。他解释说,人有很多复杂的需求,而且这些需求永远都在迭代,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就需要选择一个能够让最多人受益的方案去做。

宿华说:“如果一对一去帮助一个人,我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不管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我都可以帮助他过得更好。但是这样就能够把一个社会问题给解决了吗?是不够的,社会问题之所以是社会问题,就是因为它普遍存在,而你要想把它解决好,就是要普遍地解决,这就需要找最大公约数”。他认为,记录和分享就是那个“最大公约数”,是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让人获得幸福感的最好方案。

宿华还给创业者提了三点建议:

首先,充分地研究你想进入的行业,比如,多使用同行的产品,已有的国内国外的产品,都应该多多体验和了解;
其次,避开同行和前辈,“要做那些前辈们不愿意做,但是很苦逼的事情”;
第三,如果你失败了,就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提高编程技能最有效的方法

StackExchange.com上有两个贴子(贴子一贴子二),贴子名叫“What is the single most effective thing you did to improve your programming skills?” – 对你的编程技术提高最有效的一件事是什么?回复的人中给了很多很不错的建议,我把他们总结了一下,十条,相信一定会对你有用。(注意:顺序是我自己按我的个人经验排的)

和比自己聪明的能力比自己强的人工作。学习他们的代码,他们的做事方法,看一看那些人是怎么处理错误的。
总是倾听别人怎么说,无论那个的资历和职位是什么样的。

实践,实践,实践,总是不满意于一开始出来的事。

多问问自己,现在在写什么代码?为什么要这样写成这样?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学习多样的技术,多多比较他们,并一定要了解各种技术的优缺点。

总是问别人问好的问题。

多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写过的程序,感觉一下他们有多烂。

多读读那些大师写的书。

不要总坐在电脑前编程序,多做做运动,多到户外走走,和非技术人多接触,向他们学习。

把你的想法说出去,看看别人怎么回应的。从别人的回应中学习。

除了这些,下面是我个人想给你的建议——

可能只能算精神,不能算方法。我以前也写过《五个方法成为更好的程序员》《十条不错的编程观点》,还有《优秀程序员的十个习惯》这几篇文章也能给你一些启发。

热情。对编程充满热情。这种热情会导致强烈地专研精神,和努力的精神。专研精神相当重要,它是畏难情绪的天敌。

知道。学习技术要“知其道,明其理”,而不仅仅只是了解知识。举例,为什么C++有“初始化例表”而Java却没有?为什么Java的没有多重继承?为会有了TCP还要UDP?对于一个事物,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不但要了解其表面,还要了解其思想。只有了解原始的初衷和目的,你才能真正“知道”。

犯错。不犯错误永远没有经验,从自己的错误和别人的错误中学习,只有自己犯了错,才会真正明白。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总结只有真正的摸爬滚打过的人才是强人。技能和经验总是用错误去换来的。

回顾。要多去回顾过去,看看历史上发生过的事。这样你才能明白事物的发展规律,从面才能了解未来的路。举例:单机 -> Client/Server -> 中间应用层 -> 多层结构 -> 分布式结构。 C -> C++ -> Java,等等,等等。未来其实就在回顾过去之中。

质疑。质疑精神很重要。质疑通常会导致不同意见甚至反对意见。也许你会质疑错,也许你会被质疑,但是你的认知也会因为不同的观点而变得完整。有所同有所不同(“同”为同意及相同),观点因为不同才能迸发出火花,事物也此而发展,世界因为不同而精彩。

基本概念

一个人变成Loser的5个标志

一秒钟就能看懂事情本质的人,跟花一辈子才能看清事物本质的人,命运当然是不一样的。

1 批判别人的时间远比批判自己的多
2 过于敏感脆弱 廉价自尊心泛滥

冯仑在《中国合伙人》里有一句话,大意是:

在中国做生意,给人磕头下跪是常有的事儿。

这个世界并不是完全理想主义的,完全的正义和光明是不存在的。

一个人想从青涩变成熟,不挨几次“生活的胖揍”是不可能的。

Loser总是强调自尊心,总是一本正经的发着自己的小脾气。

这就是杜月笙说的,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下等人有脾气没本事。

乔布斯也曾经说过:一流人才的自尊心是不需要呵护的。

归根结底,

真正优秀的人,关注的永远是如何把工作做到极致,而那些庸才则自私得多,他们想的永远是“我”,工作怎么让“我”受委屈了,花这么多时间做这件事“我”亏了……

如果一个人总是期待有人能来照顾一下自己的自尊心,出了问题被责备第一时间不是想着这件事我怎么错了,而是想着老板怎么这么不尊重我,那这个人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3 缺乏建设性 凡事先想“我做不到”

我最近谈了一个新项目,需要大量的作者和编辑来帮我写稿和审稿,而且需要一个新的合伙人来专门配合这项工作。
如果这项工作能做成,合伙人一年能分到20多万。
但当我找到一个原以为非常理想的合伙人时,他却反复跟我说,这个事情做不成:
作者从哪里找,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优质作者;
甲方要求拍视频,我们去哪里找那么多视频创作团队;
前期资金从哪来,你根本不可能先期投几十万启动项目……

后来我果断放弃了这个合伙人,而我现在手上有20位优质作者、2个知名短视频媒体的创作团队,资金的问题也跟甲方协商解决了……
这种人就是那种缺乏假设性的人,对一切机会和可能性都表示否定,最后什么都做不成。

插坐学院创始人何川曾经问罗振宇和脱不花,你们为什么会选择快刀做合伙人,最看重他的什么能力?

脱不花回答:建设性。

“快刀有个特别突出的优点,无论我和罗胖提什么需求,他的第一反应是拿本先记下来,而不是急于否定。这种能力真的太宝贵了。”

人生本来就有一个一个的困难,凡事你都先用一个圈把自己框住,连试一下都不敢,你又怎么可能有成功的机会呢?

4 没有特点 同质化造成竞争力降低
5 思维结构长期不变 拒绝学习和开拓眼界

事实案例

罗胖60秒:长大的关键是“蜕壳”

  1. 最近我看到一个说法,说龙虾其实是一种生存能力和免疫能力都非常强的物种,通常不会衰老而死。那龙虾一般是怎么死的呢?

  2. 被我们吃掉不算哈。龙虾最主要的死法,是来不及蜕壳。也就是说,它的身体长大了,但是坚硬的外壳来不及同步长大,是被活活憋死的。

  3. 这个说法的科学性如何,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很多国家和公司,确实就是这么憋死的。

比如,很多帝国实力强大,不断扩张,但是它们的“壳”,也就是宗教、文化、制度、社会结构跟不上这种增长,结果帝国就这么崩溃了。这不也是一种憋死吗?

  1. 公司也一样,每时每刻都在追求变大。这当然没错,但是它的操作系统真能支持它变大吗?

有句话说得好啊:当你看见一家公司很混乱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真混乱;还有一种,它是在长大,是在“蜕壳”

罗振宇:一切的根源都在于自我

第一是不要害怕自己处于矛盾的状态,有一个词我很早开始就挂在嘴边,大概是初中吧,叫“我认为”。没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从嘴里说出来的,从笔间写出来的都算。但是岁数越大,我知识越多,就越觉得“我认为”这三个字,实际上是很难说出口的。回头细想,能轻率地说出口关于某件事“我认为”这三个字,往往是三种情况:

第一是了解的信息不够丰富全面;
第二是自己持有某种偏颇的立场,是用屁股在决定脑袋;
第三就是一时间受到某种特定情绪的控制。

如果不是这三种情况,你会发现自己对于要评论的这件事情,其实内心里是矛盾的,在把它说出口之前,你是搞不太清楚自己的真正想法的。

电影、电视剧里面,我们经常看到记者冲上去问采访对象,关于什么什么事儿你怎么看,你的观点如何?我现在觉得我越来越害怕这样的场景。不光是记者,任何一个人冲上来问我对于某件事的看法,我觉得如果没有充分的资料和长期的思考,我真的有所谓的自己的观点吗?在发问者冲上来的那一刻,我会不会临时脱口而出一个不负责任的观点呢?

比如说去年关于美国总统的人选,我们真的有支持谁的坚定的理由吗?你看,以自己的喜好来考量,以中国的利益为基础来考量,以全人类的利益为考量,其实结论未必是一样的。在特朗普和希拉里之间,你真的想要支持谁吗?真的有记者冲到我面前、找我要一个答案的时候,我真的能决定自己的观点吗?再比如说,去年一年,经常有人在微信群里讨论乐视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骂的有,夸的有,盼着它倒闭出洋相的、为它说好话的人都有,但是我发现自己根本就没什么发言权,因为不了解嘛,所以实际上并没有立场。你看,这就是我去年遇到的一个很真实的难题。

我觉得自己智力很正常,而且经常要发表观点,甚至是以此为业,发现自己其实对很多事没有什么观点,这个发现还是挺让我尴尬的。但是就是在去年的春节,我陪父母出去度假,在一个海滩上读到了一篇文章,是王烁的文章,名字叫《第一流的智慧总是自相矛盾》。当时,光是这个题目就把我给震惊了,原来真正明智的人是应该允许自己处于自相矛盾的状态中的。这个王烁是财新的总编辑,也是我知道最爱读、最能读英文著作的人,是我朋友中的一个特别智慧的人。后来我就把他请到“得到”里开设了《王烁大学问》这个专栏。

在他那篇文章当中,除了这个标题,我还看到了好几句有价值的话,

一句是钱钟书先生说的,叫智慧的代价是自相矛盾

另一句是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那句话是这么说的,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而且还能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这句话特重要,我给你再念一遍,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去年一年,我围绕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思考的结果我归结了四个对自己的要求吧。

第一,任何一个问题在深思熟虑之前,要允许各种各样的角度和观点,并存于自己的头脑中。
第二,不到万不得已不表态,不轻易地说出“我认为”这三个字。
第三,永远不对任何人、任何事做否定性的公开表态。因为一旦否定了别人,虽然自己能够爽一下,但同时也就意味着堵住自己看到一种价值的可能性,因为你已经表态支持某一派观点了,你此后就会本能性地找出各种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来否定另一派观点。这实际上是自己成长的一个巨大障碍。
第四就是在说出“我认为”三个字之后,因为毕竟你要说嘛,也要允许自己改主意、变结论,不要因为害怕有人嘲笑说“打脸打脸”,就停止对任何问题的重新思考。

这是我去年一年的第一个大收获。

第二个认知上的收获是一句普通的鸡汤,叫“一切的根源都是自我”。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理解起来其实有无穷的深度。我知道这句话大概是上高中的时候,但是你看我一直到40多岁,都是“奔五”的人了,我还在重新理解这句话,叫一切的根源都是自我。去年一年我对这句话的体察又深了一层,在跨年演讲当中我也提到了。

有人就抱怨说,我懂得了那么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我比这句话说得还要悲观,就是别说你懂得那么多道理了,你就是拥有了你想要的一切资源,你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你看我们这一代人有一个默认的前提,就是人生的目标要追求更多的资源、更多的钱、更多的社会地位、更多的人脉,这样我就能过得更好。提升自己的目的,是让自己在社会竞争中更有优势,从而拿到更多的资源。你看这段话好像没有错吧,但是就在过去这两年,尤其是过去这一年,我身边陆陆续续有人就超越了这个阶段。钱也有了,资源也有了,人脉也有了,但是你发现他还是过得一塌糊涂。

在跨年演讲上,我讲了六七月份我一个真实的经历。那是夏天,我帮一个朋友去看房,一天看了六套豪宅,豪到什么程度啊?就是每一套的单价都在2000万以上。这也是一次机会了,就是我以一种非常突然闯入的姿态,进入了六个中产阶级家庭的日常生活。但是你会发现住在里面的人那个颓废,那种日常生活的不讲究,那个在审美上让人崩溃的那种丑陋,还有日常生活的混乱,什么上午睡到十点不起床,还在打扮,那叫一个不体面,等等等等。

那一天的那个经历对我非常震撼。这个震撼不是说,我发现有人过得不好,而是我突然觉得自己有一种无力感。我不是瞧不起那些人,而是我反过来想,我知道有人正在洞若观火地这么看我呀。我平时可能觉得自己活得很不错,但是仔细一想,身材肥胖、不爱健身、贪吃、衣着随便,还爱抽烟,工作勤奋但是没有章法,兴趣范围窄小,等等,这就是我自己呀。那些生活的比我好的人看见我生活的样子,知道我过得并不好。但是这是一个难题,我要想继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你会发现和资源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我有再多的钱又怎样。你会发现人生第一次是被孤零零地抛在一个地方,除了你自己能够努力提高,除了提升自身,我好像没有什么可做的事情。过去我们通过向世界要资源再来达成自己成长,这个人生阶段好像就在去年,我突然意识到结束了,永远地结束了。

我突然意识到,“有了什么就好了”这个想法,是农耕社会的一种思维习惯。你看农民可不就是这样吗?这一年风调雨顺就好了,我粮食丰收就好了,我家要有十亩地就好了。当然这里说的农耕社会,不是说只有你是一个农民,你才会有这种思维习惯,事实上就在我身边很多创业者身上,我也看到类似的思维模式。

比如说,创业公司以为自己一旦做上市,就可以通过买卖股票致富,他的终点就到达了。而其实任何人都是在自己的最新处境里面,重新评估自己的想法,等你真的得到你原来梦想的东西的时候,新的处境会让你更加焦虑。像英国人萧伯纳不是说过一句话嘛,人生有两处悲剧,一个是想要的东西要不到,一个是要到了。比如说,我认识的几个游戏业的大老板就是这样,按说电子游戏公司是中国最挣钱的公司之一,这些老板或者说创业者也应该是最有幸福感的人,一年进账好多个亿,但是其实他们不是,他们无比焦虑。一方面是为这个公司有没有可持续性而焦虑,另一方面是为自己这个行业不被理解和尊重而焦虑。

所以你看,

与其给自己定什么人生目标,就是达到什么样的资源位我就好了,还不如给自己定一个人生的召唤,就是我要做一辈子什么一件事,推动世界和自我向哪个方向发展,在英文中这个东西叫“calling”,就是上天的召唤的意思,这才是真正的人生的根基。在这件事情上,你会发现没有什么资源、没有什么外在的东西可以帮助自己,除了更多的自律、更多的勤奋和努力,你的目标一定是越来越远。

过去一年我这两点收获,听起来都特别像心灵鸡汤,但是我自己心里知道,我的2017年会因此而不同。自我是一切的根源,通过激发自己对世界的兴趣,来建立一种更积极、更自律、更向上的生活方式,通过更广泛的知识收集,和更有效率的认知升级,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充满更多的矛盾、多元和可能性。 但愿我们的2017都能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心理学博士采铜:阻碍大多数人成功的,其实都是同一件事

知乎大V
《精进》作者
大家好,我在浙江大学心理系读了九年,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课是大二的时候,有一位心理学的教授,他一见到我们就说,他其实不懂心理学。当时在场的同学们都很诧异,感到不可思议,然后这句话就一直埋在我的脑海里,始终挥之不去。

后来我读了心理学博士,学了很多心理学理论,看了很多心理学论文,我都感到自己不懂心理学;甚至毕业后参加工作需要解决现实中的很多难题时,我还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懂心理学。

我发现心理学是一套自圆其说的语言系统,当它跟现实世界对接时,会有很多模糊的环节,会包含很多未知的东西。我会想,我到底懂不懂心理学?我到底懂了多少心理学?

第二件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发生在博士毕业后。那时,我在华为的一个用户体验部门做用户研究,我其中的一项工作是和很多设计师去讨论一些创新产品的概念设计,其中我做的一个项目是华为的至真系统,它是模仿思科的网真系统来做的。

思科的网真系统是一个远程会议系统,远程开会的人在电视中的成像会跟现实中的人像呈一比一等大小,且双方会有面对面的视线交流、眼神沟通,就像真的在一起开会一样,这是个很棒的设计。

但是华为肯定会想打败思科,去创造一个更好的设计,所以我跟很多设计师一起讨论,我们有没有可能去创造一个新的系统,打败现在这个已经很完美的设计。

然后,我就查了很多资料、论文、专利,我跟设计师也不断碰撞出很多新的想法,但我发现做这些其实都不是太难,最难的是,我真的不知道这些创新的想法,究竟会在未来真实的市场竞争中,有多大的成功概率!

我们不知道,我们没有评判的依据,这是最头疼的。后来,我其实只做到一半就退出了这个项目,但这个经历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因为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即便对这件事情我掌握了跟它有关的全部知识,但我仍不知道该怎么办。

对我影响特别深刻的第三件事并不是我自己亲身经历的,而是我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关于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创业的视频。

视频里说,在摩拜单车诞生之前,胡玮炜参加了一个会议,她跟几个天使投资人和工业设计师聊天,一起讨论创业的点子,当时有人提出,能不能做一个共享的自行车,大家可以自由借、自由还。

这个点子刚出来时,大家都很兴奋,说这个想法太好了!但随着讨论的逐步深入,他们会涉及很多具体的细节,然后就有很多人说,这个事情太难了,做不到。

特别是那些工业设计师,有的工业设计师会说,这个车怎么防盗?城市那么大,我把这些车布点在什么地方?设计师们有很多设计中的问题提出来,他们最后就觉得这件事情不靠谱,做不了,他们便从一开始就退出了这件事情。

最后,只有胡玮炜一个人傻傻地觉得这件事是可以做的,所以她就成了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之前是一名汽车行业的记者,她既不是设计师也不是工程师,她并没有真的设计过什么东西,但她就直觉地认为这件事情是可以做的。

知识和经验是一个囚笼

这个故事对我的冲击特别大,因为它告诉我们,知识和经验可能是一个囚笼。对于怎样做一辆自行车,有更多知识和经验的工业设计师们觉得这事做不了,他们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而没有这么多知识和经验的人,却反倒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所以那几个工业设计师错失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不是一开始就退出了,他们也会成为摩拜单车的创始人。

这三件事情混合到一起,给我内心中形成了一个最深的印记,那就是,我发现其实自以为很厉害的我,真的很无知。

我这样说绝不是因为装或是想摆一种姿态,而是真的发自内心的觉得,但我发现绝大多数人并不是这么想的。

在很久以前,人类文明的源头之一苏格拉底也说过类似的话,现在我真的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我相信很多人其实还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

大多数人他不会认为自己一无所知,他看世界用的是一种叫“地心说”的方式,我们每个人都掌握了极为有限的已知,再用这些极为有限的已知去看待这个世界,去轻易地评判他人,去评判这个世界。

但这个评判很可能是错的,只是我们不认为它是错的,我们被自己有限的已知所局限,只有发自内心地意识到自己是无知的,你才能抛开地心说的心态,去真正认识这个世界。

一个真正知道自己无知的人,他能看到一个广袤无际的未知世界。

我能感到这个未知的世界有多么大,我能深深感到自己的无知,知道自己无知的一个最大好处是,我会有疑问。

一直困扰我的三个问题

这几年,我一直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思考、学习和写作。这三个问题是: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最好的思维方法是什么?
最好的创新方法是什么?

关于这三个问题,其实前人已有了一些解答,但这些都只是部分的解答,还远不够完美,所以我就试着去解答它们。

这几年,我一直都在做这事。从理论上讲,这三个问题都从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所以一开始我想到的是,能不能从心理学浩如烟海的学术论文里去寻找答案。

我看了很多论文,但得到的最大感受就是失望,那些做科学研究的人其实也有他们的局限,他们的这套研究方法、逻辑和思路实际上都非常固化。

他们在既有的一个囚笼里做这件事情,虽然他们可能本身很聪明,是非常厉害的大学教授,但是他们未必能看到这个问题的全貌。于是我就想,还有什么方式、渠道可以让我更好地去解答这个问题。

这又回到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就是知识的全貌是什么?

我认为一个简单的划分就是,知识可以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理论知识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最熟知的那种知识,我们从小接受的系统教育其实都属于理论知识的学习。

实践知识并没有完全被记载在书本中,它是大量的实践经验积累出来的东西,这些东西其实很重要、很有用。但这些在我们传统的教育之外的东西并不会很容易被找到,而它们却是回答那三个问题的关键。

所以,我的重心就放在了我该怎样去找到那些隐藏的、基于实践得到的知识?比如说我们可以从对话中去挖掘隐藏的知识。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墨西哥建筑系的学生,他叫里卡多,他23岁的时候非常幸运地见到了当时德高望重的一位建筑设计大师,包豪斯学校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

然后,这位里卡多就去问格罗皮乌斯,学好建筑的最好方法是什么?格罗皮乌斯的回答出人意料,他说,最好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多的去旅行。

这位年轻的建筑系学生听从了偶像的建议,真的就是到处去旅行了,最后他真的成了一位非常出色的建筑设计大师。

这张图片就是他的一个建筑作品。为什么学习建筑最好的方法是旅行?我们可以想像一下,一个建筑系的学生,他都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通过一个固定的视角去了解建筑,你了解到的这个建筑信息其实是非常小的一部分。

但是旅行不一样,你到实地去看建筑,可以绕着这个建筑360°无死角的去观察,你可以去看建筑的外部,去看建筑的内部,还可以走到这个建筑的角角落落去看建筑的每一个细节。

如果你能够花很多时间来旅行,而且在旅行的时候去观察各种各样的建筑,去看这个建筑的N维信息,然后去收集、累计,到一定时候你就可以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建筑师。

这就是格罗皮乌斯的一句话影响了这位墨西哥年轻人的一生,使他也变成了一位建筑学的大师。而这些东西,都在一个理论体系之外,是基于实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的碎片。

这些实践知识都分布在一些非常偏门的资料里,比如说我刚才给大家举的那个例子,叫《建筑师的20岁》,很少有人知道这样的书,然而我最喜欢从这种奇奇怪怪的、很少有人看的那种偏门书里面去找宝石。

一个人的价值及核心竞争力

学习并不是我们最根本的终极目的,我们根本的目的是什么?是要把一件事情做好。一个人的价值及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他能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

知识是我们的中介、工具和素材,所以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我们该怎么样把一件事情做到完美,这里面其实也有很多方法。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三个方法,怎么样利用知识去把一件事情做得完美?

第一个方法是迁移。以摩拜为例,因为摩拜是一个创新非常强的产品。摩拜刚开始做的时候,追求的是更多的人使用,尽可能少的维修。

胡玮炜想,传统的自行车链条设计很容易坏,她就想把汽车的设计迁移到自行车里,彻底将链条拿掉,变成一种轴传动的幅轮毂,不充气、实心的,跟汽车轮胎一样,这样的做法在自行车里是一个完全颠覆式的创新。

这个创新的好处是,它能够做到免维护,这就是一个知识迁移的作用。在这个例子里面,我们要注意的是,胡玮炜虽然不是一个专业的工程师,但却运用了很多汽车方面的专业知识,将自行车轮胎做了创新。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当我们要解决一个难题时,我们往往受限于原有的这个思考框架,如果你可以把原来那个框架完全打破,你就能把这个难题给解决掉,这是一个非常给人以启发的例子。

第二个方法是调参。调参也是用知识来把一件事情做完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但是很少有人来讲。

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问大家,你知道怎么做面包吗?好像这个问题很简单对不对?你搜索一下,几分钟的时间,你就能知道怎么做一个面包。

但是如果我换一个问题,问你知道怎么样做一款世界上最好吃的面包吗?你可能就不知道了,做一款世界上最好吃的面包,这里面的关键是什么?最关键就是参数。

在你做面包的过程中有一系列的参数,比如说面粉、水、酵母的配比,所选的面粉,烤箱的温度,发酵的时间,你只有把这一系列参数调到最优,你才可能做出最好吃的面包,而这一系列最优的参数没有人能告诉你,唯一的方法就是进行大量的实验。

通过大量的实验去反复地调参,最后找到一个最优参数,最终知道做出世界上最好吃的面包的参数是什么,这就是调参的方法。

第三个方法就是积木化。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我们以后的知识是一个积木化、解耦合、扁平化、可自由拼搭的。

什么意思?什么叫扁平化?什么叫解耦合?是指在我们传统的教育体系里,它是阶梯式的、它是一个结构化很强的系统,你必须先学完这个概念,再学下一个概念。

但是现在,在我们终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们的知识就是积木化的。我们学这个知识,可以把前置知识扔掉,就直接去学一个知识的碎片。
这个知识的碎片就像乐高积木,我们可以把它自由拼打,但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积木式的学习方法。

所以,未来的知识者、学习者,他的一个知识体系是什么样的?

未来学习者的知识体系

我最后给了三个答案。

第一个答案是不存在标准的知识系统,一个追求精进的人他的知识系统是寻求差异性的。
以前的学习包括学校的教育都是标准化的,同样一个班级里的学生他们的知识系统是雷同的,但现在我们学习完全不应该去追求雷同,而是应该追求差异化。

每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应该都是不一样的,而且你的不一样程度越高,你的竞争力就越强,你的知识体系应该不断的进化。

第二个答案是理论和实践的界限将变得模糊。几十年前的人跟我们现在的人完全不一样,那个时候理论和实践是分开的,但我们现在的学习者完全是混在一起的。我们今天学了这个知识,明天就应该去用,在学和用的过程中反复形成一个循环,再反复去迭代。

所以,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边界也变得模糊了,如果你的理论和实践循环在非常快速地迭代,那你肯定也会越来越强,变成一个非常强的人。

第三个答案就是学科的界限不复存在。在以前,一个知识属于什么学科它是非常明确的,但在今天,一个知识属于什么学科,它是不明确的。你根本就不需要分类,现在的知识是不需要分类的,也没有必要去分类。

知识就是在不断的交叉,不断的组合,然后再不断的分化。
一个未来的学习者,他的知识体系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个知识体系里具体是什么知识?

我不知道,因为我对这些东西都一无所知,我只能告诉你的是这句话:

未来的学习者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勇敢的走向未知,承认自己一无所知,然后勇敢的走向那个广袤无际的未知世界,拥抱它们。

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积累过程

于我而言,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积累过程,一万小时也好,十年规律也罢,都是的积累过程。不论是正向的微小优势积累,还是刻意练习的卓越追求,时间都是一个绕不过去门槛。因为在时序上讲,现在的自己不论境遇好坏,都是由过去的你的造成,而未来的自己也正在由现在的你一点点塑造。

成长就是把在常人看来不可控的因素变得渐渐可控,将碰运气的事变成可操作的事。

人生太短,是不应该被浪费。即便浪费,也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以下部分笔记总结。今年所有阅读有关个人成长类的书,都会在阅读之后作书评或笔记。

1.要和同辈对比,你才会收到刺痛,才会快速成长

“这看起来是上进的事,但我好想完全不知道做了这个是为了什么”——这是一种思想上的穷人

“什么是错误?没有为自己的目标找到稳妥和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就是错误。”

“什么是修养?修养是无数文化因子在你头脑里的聚集”

“我的一个朋友说,人最重要的特质不是改变成了什么,而是能够承受多大的改变。”

“要跟别人比,跟同辈比。要顺应人性的动力:地位竞争。……老跟自己过去比,进步太慢了,而且,你的过去这个基准就那么重要?别把过去的偏好和品味太当回事”

IPCreator: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自我成长时和自己过去比,找到正反馈和信心,在强度竞争时,和别人比,避免骄傲自满。

2.学习就是一种积累,而且是杰出人物为你在时间上的积累,而你的时间又是恒定的

“拼命地读优秀的商界精英、学界精英写的书,看他们的研究吧!他们的知识就是他们与你分享的时间。有了这些知识,你可以把他们经过无数时间之后提炼的技能和知识,作为你的时间积累的一部分。他们已有的生命帮助你积累时间。知识就是金钱,金钱就是时间。知识就是时间。”

贪婪是一种懒惰,因为懒惰就是该花的时间不花,还要得到结果。

3.设计人生,你的生活才不容易被随机因素冲散。

“要用逐步完成小目标,以行为积累获得大目标的新思维,代替撞大运,一蹴而就的旧念头。每一个好的故事都是行为积累的结果。”(有的是一个人,有的是一代人。不要去羡慕二代的生活,那是他们父辈们奋斗的结果,是他们理所当然接受的。)

“越是贫穷,词汇就越是空乏,原则就越是单一,意识形态就越是极端。反之亦然,越是学富五车,词汇就越是丰富。思维模式也越是多样,策略一层又一层,想法一组接一组,基本没有意识形态的困扰。”

“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自由,’每个人’一旦出现,就对你没有意义了。人人都可以的事,是本身不重要,能力、实力才重要。”

“人只有一辈子,有的人爬过非常奇绝的山,有的人一辈子只在山谷的平地行走以致爬行。选择哪条路不需多说。选择后,认知隔离价值观分化就会出现,并按家族传递。”

“人生是彩色拼盘,你却被迫用一种颜色。”——所以,事业和情感两条腿走路,才能走远。
“如果你还年轻,今天就开始规划。设计人生,你的生活才不容易被随机因素冲散。”

4.弱关系可以成就梦想,社会网络会是非线性的,是你个人成就的放大器

“没有实力(财富、权力、知识、信息)的人,只有强关系,没有多少弱关系……实力不一定是弱关系强的原因,与社会接触的行为习惯才是,最好的组合当然是,有实力+弱关系。弱关系可以成就梦想。”

“真正的原因在于他超越了既有的行为模式,打破了自己路径依赖,而且用平台、组织、系统的力量去取得成果。他乐于分享自己的资源,他虚心、归零,向他人请教,学习不同专业的新思维,结交不同领域的新朋友。”

“人生是分段函数,成功是多层结构,必得有很多你天生并不具备的要素来配合。”“实力是在自己控制下的线性积累,弱关系是高度不确定的网络效应,这两种思维高度异质。…..实力和人脉都要不断练习,深度练习。”

“首先要到大城市,然后是实际接触比你大10岁左右的人,跟随他们学习,5-7年后听他们谈到新趋势,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许不会采取行动,但你去行动,这样就可能超越。”

5.理商和情商的升级

“理商是系统推理和控制的能力,按照理商,事物甚至人,都是对象,可以操、控制,他把爸自己的而行为、语言、情绪当做可用资源,然后调控它们,已达到特定目标。这是典型的系统控制的心智模式,在外表现为严于律己。”

理商1.0版是严于律己,严于待人,理商2.0版开始考虑如何满足各个人的功能需求,此时人也只是工具的一种。

“情商是情绪同步和共振,按照情商,人甚至事物,都有情感、有的意向,跟自己一样,都需要呼应、回响、共鸣。….情商1.0版式定频共振,情商2.0版的人会认为,对方其实也跟自己一样,只是在不同层次上清除了1.0的天赋bug,深刻理解各个阶层的人的心理需求,并随时升级或降级到相应阶层与之共振。….情商2.0版式调频共振。”

6.动态的人生,驱动系统+新的方向+新的平台=升级突破

“从动态上看,人生是一个连续获得新技能的过程。人开始利用自己的技能,然后就要调动团体能力,再往上还有跟随市场、城市、国家的趋势和力量。不断使自己的生活升级。这是司马迁说的,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

”人先需要驱动系统,内部来自个人天性、性格、自我认同,外部驱动来自朋友、社区、社会、国家。没有好驱动,尤其是没有好的外部驱动,人就会变成普通人。….人都受到社会比较的约束,拿自己拥有和支配的资源或生产力在社会中做交换,你的收入、地位是这些资源和生产力的对价。….然后你要找到方向,主要是找到优秀的社群,跟随、模仿、追赶、超越。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生活技术。”

“收入是你的能力的对价。你拿出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交换。在公司打工,也是拿自己的技能去交换。”

“所以,没有本事怎么办?那就从零开始,找到学习社区,甘当认知学徒,逐层深度学习。苦也要学,哭也要学。30多岁还要转型,从零开始,很痛苦怎么办?流泪、流汗是人生的基本配菜。习惯就好了。”

7.关于选择——社会化的情感更重要而非理性判断

“迷茫、危机、彷徨的时刻,人单凭理性难以选择。选择必须要有情感,而且是社会化的情感。”

“内心强大可以帮助选择吗?单靠个人主观意愿,是无法自动完成升级的。我曾说,在做出新的选择时,人往往因为害怕不熟悉的未来,而故意在大脑中制造想象的风险。人生总有风险,任何时候,而最大的风险是呆在原地。”

“一个人呆着,内心就强大了吗?越孤独,人生的重要选择可能越糟糕。越是参考他人意见,与他人交流、讨论、确认,可能越好。”

“信任、情感、感性是选择的指数爆炸的拆弹专家。膜拜、激动、震撼可以帮助你走出选择的困境。贵人、成人、教练给你门票,让你进入新技能层,新社交层。”

”你不可能从事一种人类永远不会欣赏的事物,你的热爱、你的激情,其实是与你信任的一些人共振的产物,并不完全取决于你,而是大家肯定的结果。这些同道、前辈、贵人,让你狂躁的情绪平静下来,稳定在一个方向上。在这个方向上,你受到鼓舞,你得到新圈子的许可权,你被升级为新层次的一员,你被允许以新层次来重组你现有层次的混战要素。“

”要超越现有的迷茫、混乱、犹豫,你就需要有人用更高层次的视角和眼光,帮助你获得高层次的秩序。这样,一个新层次的概念、观念、认同、身份、理想,就在调用现有层次的各个要素。…他们给你讲述一个自己的故事,为你进入那个世界打开一扇新门,这是一张难得的门票。“

”在婚恋上,信任父母、传统和常识。在行业和人生选择上,跟随贵人。用社会化的情感和信任,克服个人选择障碍。“

8.为家族积累——0.8%的人占据51.2%的社会财富

二八定律的 幂率分布。20%的家族里的20%的20%拥有着80%的财富的80%的80%。也就是说,20%×20%×20%=0.8%,80%×80%×80%=51.2%,差不多1%的人拥有社会财富的50%。

”屌丝三定律:一切都是社会的错;别人的成功是偶然的;自己的成功是必然的。“

”精英三定律: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别人的成功是必然的;自己的成功是偶然的。“

”你的现状的确不是你自己行为的错,而是一连串的行为的结果。“

”优秀的人,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承认自己的家族很Low,你就得想办法与长辈和解,你反而会更加体认他们当年的痛苦、挫折、挣扎、搏斗,你会更理解失误是如何发生的,从而避免那些失误,而不是把父辈的失误当做永远的诅咒。你不能改变家族的过去,但你能改变家族的现在和未来。你能改变自己,把自己变成富一代,学一代,让自己的孩子变成富二代、学二代。你要用自己一代人的努力,把别人的家族30年、60年的努力追回来。“

”人就是你推着我,我推着你,一起往前走,在奋斗中得到共同的快乐。“

9.两种天性系统——情感共振和理论分析

”情感共振可以维持一个人、一个群体的生存稳定性,而理论分析则可以在特定时候超越现有的生活模式,在关键时刻创造新的行为模式和行动策略,获取行为和社会演化的新奇性。“

”正常人几乎无处不受到自己天性的驱使,只是天性的类别不同。他们有时用一点分析,想想小的利益格局,有时则用情感来共振,听人劝为人事。….他们追踪大多数人追踪的目标,得到大多数人所得的结果。….这些正常人给创造性、新奇性、理论分析赋予的权重有时过低,对怪人、偏执狂、顽固的人,不太接纳,甚至排斥。这也正是基于他们天性做出的行为。他们只是基于细小的个人利益,来选择相信身边的熟人和带来直接利益的人,对于大目标、系统性的有复杂设计和迂回推理的目标,则缺乏洞察力和认同感。…正常人也被困住自己的天性,50%给情感,30%-50%给理性,人生的各个领域的结果也许很正常,甚至太正常了。“(理论分析的人)

”也有一些人,主要依靠情感共振进行社会交往来获得资源,并形成自我认同。他们是浅层情绪驱动的。他们放任自己的情感,不仅将只用于亲友,而且要陌生人也跟他们有同样的共鸣。“

”而情绪的天性,给上市民以巨大的团结和集体认同的力量,同时也让他们昧于陌生人社会的现实,让他们在人群友好时鼓吹集体意识,在环境不利时却说风凉话,灰心失望,因此更快地破坏他们本来试图建立的共有认同。在这方面,给他们的解决方案是学习陌生人社会的知识,要认识到,熟人社会的道德共识,在陌生人社会中并不能自动保存和发展,有时甚至有害。(此时需要法律、仲裁、礼仪、权威、乃至阶层划分。)“

”在人际关系上也是如此,在觉得你跟他们一样的时候,他们的做法让人特别感动;在觉得你跟他们不是一类人时,他们又最强烈地怀疑你们的关系是脆弱的,不抱希望。他们说出最动听的话,也说出最伤人的话,而且是脱口而出。敏感的性格需要反复宽慰才能稍感安心。同时,对于人在环境中的变化,和行为的执行成本好不敏感,只要情绪认同还在,很少过问结果。在这方面,给他们的解决方案是学习人的心理需求层次理论,经济学成本分析常识,加强对人的行为有效的结果的管理和评估,而不是被人的花言巧语、空洞概念所诱骗。“

10.性格和习惯好比程序,必要时要调试和修复Bug

”相反,要让你的性格为你的高级目标服务,在它有用的时候发挥它,在它伤害你的时候,花心思约束它。这种收放自如的稳定和可持续积累的行为,来自对自己性格的理论认识、实践自律、新的行为训练。性格好比程序,能跑的时候就让它跑,有Bug就要调试。我们要针对程序运行的结果来评估程序,而不是因为自己的天性装了这套程序就让它形成顽固的自我认同,从此不再新装任何程序甚至补丁。我们的信心来自多程序的复杂设计,而不是单一程序本身的绝对稳定。“

”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性格、后天养成的习惯在世间行走,好比一个个程序包在一个地形空间里运行。多数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性格和习惯走了一辈子。“

”我们要有改造自己的勇气,不仅为了你自己,更是为了让自己关联的人生活变得更好。…是情感让人变得勇敢,让人敢于突破性格和习惯给自己已经塑造的一切,让人敢于做出新的选择,走出自己熟悉额心理和习惯,来的陌生的地方,那里你并不一定孤单,因为他们在那里守候。你有生么样的情感,你得到多大社会范围的确认和鼓舞,你就得到多大勇气。“

”情感率领理性前进,理性不必是激情的奴隶,理性朝着情感指引的方向努力,调整它的力度和节奏“

你是巨婴吗?[罗辑思维]No.198

我们90%的爱与痛,都与这个基本事实有关

“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 ”
——武志红

01

精神分析里学派非常多,最简单,大家都公认的有三条。

第一条,潜意识在控制人表面上的行为。

这一点心理学家有一个比方,叫大象和它的骑象人。意识或者说理性就是一个骑大象的人,潜意识是底下的那头大象,你这个骑象人对这个大象走的方向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本质上大象怎么走,你是受它控制的,这是第一个假设。

第二条,任何人面对世界、关系和其他人,本质上是自己内心潜意识的一种投射。所以精神分析认为,任何心理障碍本质上都是关系障碍。

第三,一个人的一整套反应模式根源在你还是婴儿的时候,和父母、家庭的全套互动模式决定了你的人格,六岁之前基本就定板了。六岁之后的所有行为方式,基本上都是六岁之前的“强迫性重复”。

02

家庭的互动关系是会遗传的。

所以精神分析有一句格言,我们治疗的不是一个人,是一整条家族链。

03

武志红老师在他的新作《巨婴国》里提出一个概念——巨婴。

我问武志红老师,你怎么提出巨婴这个概念的呢?

他说灵感是来自于一部电影,冯小刚的《一九四二》,里面有个情节,一个军需官跑到妓院里去嫖娼,嫖的对象是老东家的女儿,当时只有17岁。这个人嫖娼的方式是往那儿一躺,你得伺候我,先得给我打洗脚水,帮我洗脚,然后伺候我吃,伺候我擦身子,然后一吹灯,我们俩再去上床做那件事。

当时武志红看到这个场景就惊呆了,脑子里就闪现出很多西方电影里也出现的嫖娼细节。在西方电影里面,虽然这种交易也很不道德,但是那毕竟是成人和成人之间的交易,大家的行为模式是成年男女之间在性爱上的行为模式。

可你再看这部电影,这个肥头大耳的军需官躺在那儿,似乎完全丧失了行动能力,像一个婴儿一样肥头大耳的,要等待妈妈喂他吃、喂他喝,伺候他一切,然后一吹灯还要做性事。他说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这里是不是有着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之间的那个沟?

他此前二十年的心理咨询的经验中大量的案例,突然就扑面而来,马上脑子里就蹦出了两个字——巨婴。

04

按照精神分析的说法,婴儿从生下来到六个月,叫口欲期。

他们通过嘴来感知世界,这是这个阶段婴儿的欲望中心,天天抱着妈妈的奶头在那儿嘬,嘴是他和世界最强悍的一个连接器。我们家罗思思、罗维维,现在差不多六个多月,确实你会发现,他们天天把手放在嘴里去感知世界。

那男人之所以爱抽烟,也不是因为尼古丁,而是因为他的心理发育有一部分退行到口欲期,所以天天都得嘴上弄个东西,才有快感。

巨婴,不是说这个人心态幼稚,而是说他的心理结构和反应模式停留在婴儿期,而且是早期,就是零到六个月的口欲期。

05

婴儿的心理主要是三条:第一叫母婴共生,第二叫全能自恋,第三条叫偏执分裂。

婴儿生下来到六个月的时候,他是完全没有任何行动能力的,一切吃喝拉撒睡玩都得靠母亲来伺候他。而且,这个时候他的主观意识其实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之间的区别,所以这个时候的婴儿和母亲是完全的共生体,这就叫母婴共生。

全能自恋和偏执分裂,它本质上是一件事的两个面。这就是婴儿的心理状态,他觉得自己是神,所以叫全能自恋。如果没有得到满足,要么就是绝对的愤怒表达出来,要么就是我干脆毁了自己,这就叫偏执分裂,世界对他来说没有灰度。

婴儿叫母婴共生,但是如果成人之后你还这么共生,这就叫病态共生。

06

家庭的定海神针应该是夫妻关系。

中国很多家庭一旦生完孩子之后,家庭的重要次序马上就变了,孩子变成这个家庭的核心,孩子和母亲的关系成为家庭的关系核心。而丈夫本来就想逃离家庭,正好利用这个时机,就把孩子推给妻子,自己更加脱离出家庭。

我们家今年六月份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罗思思、罗维维后,我跟老婆进行了一次长谈。长谈的核心就是,我们家庭虽然来了两个小天使,但是我们两口子心里得清楚,她就是个房客嘛,一住十八年到二十年,剩下她要过自己的日子的。按照现在的医疗条件,我们这一辈子活个九十、一百岁很正常,我六十岁退休,剩下还有三四十年,是我们俩在一起过,我们俩的关系是这个家庭的核心,是这个家庭的第一关系,而不是跟孩子。

07

我们身边有大量这样的中国家庭,用三个词就能概括:一个极度焦虑的母亲,加上一个缺席的丈夫,再加上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08

家庭共生关系产生的结果,是中国家庭人和人之间的边界分不清楚。所以武志红讲,中国家庭有很多糨糊逻辑,都是边界不清楚。

第一,我的事就是你的事,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你们的关系我要管,我们的关系你也要处理;

第二,我,就等于我们;你,你就等于你们。比如老婆要是跟小姑子之间闹点矛盾,她回家是找丈夫毛病的,你就代表你们嘛。

第三个糨糊逻辑呢,是我们互相之间是不能有边界的。我们之间完全没有秘密,要共享所有的账户、密码等等。

第四个糨糊逻辑,连时间上的边界都没有,夫妻之间一吵架,陈芝麻烂谷子全部都兜出来。

这叫共生绞杀,这造成了中国的很多成人在心理结构上是个巨婴,就是没有办法摆脱病态共生。

09

唠叨不是话多,而是一种超越边界的控制性的咒语。

10

在当代中国,这种巨婴的社会心理,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后果。

第一个后果就是社会的戾气很重。

大家熟悉了这种极端化的表达,说白了就是偏执分裂。有的是表达为语言,比如说微博上的各种污言秽语,有的时候会表现为行动。

中国很多老人一旦在街上被人撞倒,你要去扶他,他醒来之后会讹上你。过去我们都以为是这些老人道德败坏,谋人家的钱财。但武志红分析,如果是这么大规模的现象,那肯定是一种心理上的表达——老人也是巨婴,他因为自己身体失控摔倒之后,一定要找到一个外在的恶意的魔鬼,然后迁怒过去。

第二个社会后果,就是中国社会经常会有那种毫无必要的社会纷争。

一个社会有纷争很正常,因为资源有限。但是在巨婴的世界里,纷争的起源不一样,只要不符合我的想象,我就要跟你起纷争,在巨婴的世界里,搞不清楚想象和现实之间的区别。

那第三个后果,叫卓越强迫症,在巨婴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是完全美好,毫无瑕疵的。

11

扪心自问,罗胖身上也有一个豁大豁大的巨婴,这些年稍微好一些。因为我已经体察到这一点,并且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治疗。

我自己的体会,有用的方式大概是四种。

第一种就是,爱是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追逐的一种能力。

我们中国式父母经常说我对你好,那不叫爱,那叫摆布和控制。爱是什么?正好是它的反面,叫理解和接纳。

第二种方法,是用理智上认知自由主义,来治疗我们那个病态共生的集体主义,通过读书,通过读文章。在这方面对我影响比较突出的,是连岳、雾满拦江、和菜头和李笑来。

第三个方法,叫觉知。我们作为一个巨婴,当别人不符合我们的想象怒气蒸腾时,怎么办呢?稍微慢一拍再去说话。因为人对自己情绪的觉知和觉察,本身就在瓦解这个情绪

最最重要的治疗方案,我觉得对我自己特别有用,就是行动。

一个巨婴他最恐怖的牢笼是永远在自己的脑子当中生活。一旦开始行动,这种行动包括各个层次的,有可能是做一把木头勺子,也可能是要去创建一家伟大的公司。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只要踏出一步开始行动,马上就脱离了那个想象中的世界。因为你不断地要面临犯错,面临纠正,面临要和他人的协作,面对要说服他人,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一步一步往前走,你就把自己身体里的那个巨婴抛在自己的身后。

自我实践

Crisis
One cannot make an omelet without breaking eggs
Avoid boiling frogs in warm water
Stability is warm water.
The platform creates stability.
A man who has no foresight has a near worry

1,Speculative Knowledge
Concept
Connection

2,Hands-on Experience
Case
Everyone’s experience is unique.
Everyone’s advice is only a word of the family.
What you think is good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others.
Experience affects character.
Character determines fate.

3, Platform
Resource
Vision

4, People
Integr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ources is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ster.
Man is the connector of resources.

It’s better to go back and make a net than to stand by the pond and long for fish.
One should take practical steps to achieve one ‘s aims .
Better return home and make a net than long for fish by the waterside .
It ‘s better to go back and make a net than to covet the fish by merely staring into the water – one should have a down-to-earth style of work to attain one ‘s goal .

The key is outside the lock.

It’s personal growth that determines your future.
It is your performance that determines your income.
It is your strength that determines your network.
It is service and experience that bring success to the company.

userthinking.jpg

Capture20180204.JPG

Today I grow a little bit more than I did yesterday, including concepts, connections, thinking, experiences, people, places, etc.

Less
Simple
Act
Accumulation
Compound interest

The brain can be molded
Meditation balances all regions of the brain.
Work and Life, study and Recreation
Knowledge makes a gentleman.

The more you study, the more you feel ignorant, the more modest, the harder you work.

Business is Business

godfather-header.jpg

Fancy finding by sheer luck what one has searched for far and wide.

God grants victory to perseverance.

There is a kind of difficulty is a kind of self-righteous difficulty.

self-righteous-spurgeon.jpg

Break the vicious circle of self-righteous through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t is only after climbing high that you can see far.
When you grow up, you don’t wonder.
When you are strong, you will not be afraid.
There is an elastic space when you have the choice. The more you choose, the greater the elasticity.

Hundreds and thousands of times, for her I searched in chaos, suddenly, I turned by chance, to where the lights were waning, and there she stood!

2014021372207505.jpg

The couple work together to cut off the gold
W020130708643192803980.jpg

There are gains and losses
If there is a loss, there is a gain.
Gain and loss balance
opportunity-cost.jpg

opportunity cost

天道酬勤——一份付出一分收获。

复利效应——量变到质变。

人脉本质——共同成长、协作共赢。

Image_20180101162428.jpg

Image_20180106113844.jpg

Image_20180106121631.jpg

deepcreator2017.JPG

DeepCreator

Reading from Douban

screencapture-book-douban-mine-1515197910900.png

IPCreator’s Homepage of Blog.

screencapture-blog-163-zhuxuanlv-126-1515197993101.png

For life, Growing up is the only password

toutiaoipcreator.JPG

Headline of Today.

3lmbmpvl-Top-10.jpeg

精彩瞬间,正向循环

不是为了学而学,而是为了而学
针对问题/目标,而不是盲目

注意力在哪里,积累就在哪里,财富就在哪里。

找回并审视真实的自己,不苛责也不美化,接纳、升级和欣赏–>健康成长才是王道
理性回顾过去的那些人那些事,不抱怨也不比较,消化、放下和前行–>着眼未来聚焦现在 才是王道
如何定义意义,富有和幸福?不同的定义,不同的目标,不同的行为,不同的结果。

跳出来思考,走出去行动
你凭什么保证这种想法和这套体系就是正确的?
没有尝试和坚持过,怎能评判孰优孰劣?

为什么要努力?
欣赏更多更好的人生风景和世间美好
能够有更多不同的选择和自由

【17.10.21】——越有知越坚定
突然之间活明白了
豁然开朗了,智识认知升级

外公外婆一代 钱,生存
老爸老妈一代 钱,面子
自己这一代 健康,性格,见识,幸福

匮乏贫穷
愚昧无知
健康无能
这些模式到我们这一代为止

快速过一遍
第二轮迭代
量力而行
尽力而为

存在感–>表现欲–>依附型

从怨到恨
不怨,不怨自己,不怨家人,不怨别人
陪伴,倾听,鼓励,爱,信任,独立
问题根源和解决钥匙都是自己,有何好怨?

【17.10.17】——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IPCreator:南柯一梦、幡然醒悟、自我成长、筑梦人生

  1. 学会了如何休息和调节
  2. 学会了如何健身和欣赏
  3. 学会了如何放松和放下
  4. 学会了刻意练习和正向反馈
  5. 学会了批判性思考
  6. 学会了自我独立和成长
  7. 极大地增长了自己的智识
  8. 极大地夯实了自己的专业
  9. 增强了大脑/情绪/行为的自控力
  10. 创造并践行了HWPMABCDEMVP

Keywords:
价值观
健康
大脑
精力
逻辑
认知
创新
经济学
概率论
英语
人工智能
编程

事实是…
真的没有那么急,从容淡定
真的没有那么多,聚焦专注
真的没有那么难,信心满满

有了冥想有了睡眠
有了运动有了体力
有了房子有了生存根本
有了批判性思维有了自己
有了精力有了见识
有了自己有了目标
有了刻意练习有了路径
剩下就是坚持日积月累

个人家人共同成长升级
最黑暗的时光终于过去

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明确了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同时也成为共产党武装夺权的保证。
名利指挥到理性思维

健脑又健身
基本概念
正确连接
基本框架
知行合一
刻意练习
持之以恒

[2017.12.23日]


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为什么年少成名不是好事?
为什么年轻经历磨难是好事?
年轻人为什么要多历练?
见多识广,见怪不怪
性格胸怀格局见识教养…
心若宽了,事就小了
眼若高了,路就多了

女孩为什么要富养——安全感,什么都不缺,就不会轻贱;
男孩为什么要穷养——责任感,要有担当和勇气,要勤劳和善良。

是稀缺心态让我们限于贫困和穷忙。
穷人表面缺的是金钱,其实是见识,骨子里还是自控。

以前是依赖表现在乎紧张耗费了自己的精力

99e50c4fd03540c8ba3f3bf01972a64f.jpeg
7507d77d4e1645d9a647a0d3610f2b13.jpeg
0e3c1b6cfe6a4ccda15770df290c2e66.jpeg
2c4b40bb783a49e59244bc9314fa653c.jpeg
1ee26dc21ca94e4f998a0022b76e2991.jpeg
e6ed94f0c80749ec8fad6169d16ef9c8.jpeg

坚持坚持再坚持
强化强化再强化

精气神
精神气爽
心旷神怡
自内而外
自然而然

  1. 一觉到天亮,总睡晚均7~9个小时,深睡晚均1.5~3个小时——冥想
  2. 每天能高质量集中精力3~6个小时——冥想、钟摆式、正反馈
  3. 养成室内徒手健身好习惯——速炼/硬派,背肩、胸肌、腹肌、二头、S型身材,体重减少了10公斤
  4. 户外爬山——征服大梧桐、小梧桐…
  5. 篮球——基本动作,运球、投篮、传球、防守、挡拆、篮板
  6. 美食——色香味
  7. 旅行——深圳、香港,以山、图书馆、书城为Point of View.
  8. 生理和心理因素并进——寻根究底,正本清源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洒脱潇洒——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追求,自己的努力与坚持,不在乎外在的很多东西,包括名利/他人评判等

  1. 五线模型——找目标和定位,自知者明
  2. 第三人视角——把握分寸
  3. 认知误区与偏差——识别陷阱,
  4. 基本概念及连接——构建智识系统
  5. 批判性思维——独立性、概率论、
  6. 道德绑架——负罪感、烂好人
  7. 阴谋论——Hollow Man的典型误区之一–>智识,信任,合作

风筝的线
树木的根

  1. “陪伴、倾听、鼓励和爱”——家庭幸福七字诀
  2. 从独木难支到众星拱月——同心协力,共同成长

专业主义

  1. 急于求成——刻意练习+日积月累
  2. 追求完美——MVP+动态迭代
  3. 依附表现——独立成长
  4. 英雄情结——团队主义
  5. 自以为是——理性客观
  6. 自我苛责——接纳、成长和欣赏
  7. 苛责家人——接纳、感恩和欣赏
  8. 怀念过去——消化吸收、放下前行

  9. 匮乏–>渴求–>扭曲–>认知偏差–>行为失误–>得不到–>更匮乏

  10. 精力不足–>专业不精–>依附表现–>精疲力竭–>纠结痛苦–>精力更不足
  11. 依附–>表现

有一种美好叫自以为死的美好
有一种困难叫想象中的困难
有一种快乐叫做平凡人平常事的快乐

功利主义–>急于求成–>表现依附
畏难情结/完美主义–>阻碍专业主义–>MVP
突破了概念期,进入快速成长期,再突破高原期,最后跨入20%的行列

  1. 断舍离–>少而精
  2. 健身–>照顾好生命
  3. 观念升级–>观念先进是最大的领先
  4. 自我成长–>生命唯一的密码
  5. 专业主义–>基本概念及连接,刻意练习

罗辑思维:物种战争 122

感谢各位来到《罗辑思维》捧场,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聊的话题是物种战争,我们要聊的可不是什么进化论,因为在人类进化的历史上,曾经和我们发生过战争的那些物种,那些看似很强大的狮子老虎狼,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现在反过头来是要我们去保护这些物种,看似很强大所以不存在这种级别的物种战争,我经常跟一些热衷于环保的朋友们聊一个话题,因为在很多人的观念当中,人类好像他的历史是分成两截的。

一截是工业革命之前我们天人合一,过着田园生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然后到工业革命之后现代社会来临,我们变成了大自然的洪水猛兽,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因为人类活动更加频繁二氧化碳排放量多,人类自打他脱离了动物界成为人类,甚至还没有像样的文明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是大自然,尤其是生物多样性的最大的一个杀手,大量的动物的灭绝,实际上是现代社会到来之前的事情。

也是我最近看到的一个材料,人类原来是发源干非洲,然后经过了亚欧大陆,然后有一年也不是一年了一个阶段,白令海峡被冻住了于是就从北边绕到了美洲,人类一旦入侵到,接下来就是美洲的生态灾难,我们走的按当时的那个速度看是非常快的,在1600年(前)的时候我们到达了美洲,然后用2000年就到了中美洲,再过2000年就到了南美洲的南端,那结果是什么呢人类一旦入侵到这个生态之后,原来北美洲是47种大型动物,人类来了之后灭掉了其中的34种,南美洲就更惨了原来是60种大型动物,人类来了之后灭掉了其中的50种,什么猛犸象剑齿虎,现在我们都只能用化石用复原的模型,在古生物的博物馆里面才能看得到,人类从来都不怕,在历史上我们从来都是常胜将军,那我们怕什么呢,怕的是那种跨度最大的物种战争,就是貌似强大的人类,和貌似非常渺小的病毒和细菌之间的物种战争,事实上人类的医学已经发达到今天这个地步,我们仍然没有把握说,我们可以打得赢这场物种战争,西方的很多科幻片都是一个新的病毒,变异出来之后整个人类灭绝这样的危险,这样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还悬在人类的头上,你真是拿它没办法当年毛泽东写了一首诗,其中就说到了这样一个处境,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华佗这样的名医拿这种小虫子没有招的。

那你可能会问,罗胖你为什么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你又不是干这行的你又不是专家,确实原来对这门知识我也不甚了了,我们不断地去琢磨这个时代的商业问题,你不觉得有点像吗,那些貌似很强大的庞然大物的公司,一个一个的莫名其妙地倒下了就像一场瘟疫,而现在最神气的是那种像微生物一样,说的好听一点就像蟑螂一样的,那些小型的创业公司,他们似乎迎来了自己的时代,我想也许过不了多少年就会有人发明一个词,叫大公司的黑死,来描述我们正在身处的这个商业时代,而且现在市场上还流传着很多词,什么病毒式营销细菌化传播等等,看来了解一点细菌病毒的相关知识,对于理解现在的商业环境是大有好处,那这个领域我又不懂那怎么办,非常幸运我们遇到了一本书,这本书以前出过但是后来绝版了,我们是和出版界的同仁联手合作把它复活,在《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里独家销售,这本书我刚开始看的时候,说实话真是把它当闲书看,但是看完之后觉得能把这个话题写到如此精彩,也真是给它跪了。这本书的作者叫王哲,外号叫京虎子原来也是医学出身,后来专门干了科普作家,我的朋友在给我推荐这本书的时候就说,他是中国科普作家当中文笔最好的,看完之后果不其然真是写得精彩。

好,我们回到细菌病毒和瘟疫的话题,那人类历史上最有名的瘟疫是啥呢,就是14世纪在欧洲爆发的黑死病,其实就是鼠疫只不过当时的人,根本不可能命名它为鼠疫为啥,因为这场病和老鼠有啥关系当时人不知道,尤其和老鼠身上带的细菌有啥关系,当时人连细菌微生J斗勿的存在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命名为鼠疫呢所以就叫黑死病。,怎么可能命名为鼠疫呢所以就叫黑死,为啥叫黑死病呢是因为得这个病的人,马上是神志不清意识恍惚,紧接着就是呼吸困难这就导致全身缺,紧接着就是呼吸困难这就导致全身缺氧,皮肤呈黑紫色再加上临死的时候,腋下腹股沟的淋巴肿大呈黑紫色,这种死状非常之恐怖,所以当时人起名叫黑死病,我们现在看欧洲的历史,老觉得黑死病是一个非常漫长的黑暗时代,只不过那场灾难来得规模实在是太大太凶猛,所以很多人在写那段历史,其实黑死病的剧烈爆发,前前后后不过五六年的时间,但是实在是太猛了横扫欧洲,当时死掉了是2500万到3000万人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当时整个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那叫人间地狱。

那这场病它是怎么来的呢,追源论始要找到蒙古人身上,当时整个欧亚大陆,除了西边这一点点是欧洲之外,剩下全部是蒙古人的天下,我们中国人都知道募古人好样的,成吉思汗带领他的子孙一路往西打,打打打一直打到多瑙河,建立了人类历史上幅员空前广袤的蒙古大帝国,当然这么大一片地方怎么管呢,当时也没有好的统治技术,于是只好按老办法来分封给子孙,所以除了中国的元朝之外,就建立了蒙古的四大汗国,就是察合台窝阔台伊儿和金帐汗国,金帐汗国还有一个译名叫钦察汗国,它统治的地域大概是从今天的近东,一直到中亚这么一大片地方,我们一般对蒙古人有一个误解,老觉得这个民族除了会马上作战挥刀杀人,其实蒙古人在他崛起的那将近两百年里面,对人类历史的贡献是巨大的,它是一个非常精于通商而且支持通商的民族,尤其是这四大汗国和元朝建立之后,当可汗的当皇帝的都是自家兄弟自家叔侄,所以互相之间的贸易壁垒等于是彻底被拆掉了,所以那个阶段恰恰是欧亚大陆上,贸易最为繁荣的一个阶段那金帐汗国也不例外,那既然是做生意欧洲人最会做生意的是谁,意大利人其中很有名的就是热那亚人,热那亚人就弄个船从地中海出发进到黑海,这不就接近东方吗接上东方的货,瓷器丝绸然后运回欧洲卖然后就发财了,发财之后就想我能不能在东方,搞一个我自己的贸易基地呢相来相去,相中了克里木半岛上的一个地方叫卡法,但这个地方是金帐汗国的归人家蒙古大汗,就跟大汗做生意说给你点儿钱,能不能把这个地方当做我的殖民地呢,这搁今天看这可是主权问题,这不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香港吗,英国人在东方的贸易基地吗对吧,但当时蒙古大汗哪有那一套,于是卡法这个地方就成为,整个欧亚大陆上一个非常繁荣的贸易基地,贸易中转站,你也可想而知大家都在这儿做生意,各个民族的都有各种宗教信仰的都有,难免就会起冲突,到1343年一次大的冲突还真就发生了,当时的热那亚人和一帮穆斯林打架,最后捅死了一个那怎么办呢,穆斯林说这是意大利人的地儿,我在这儿告你也没处告诉你也没处诉,就跑到蒙古大汗那儿去告状,我们是穆斯林我们信仰真主安拉,正好这蒙古人他本来没有什么宗教,但是他极其宽容而开放,他征服到哪儿他就信哪个地方的宗教,所以这个时候的蒙古大汗叫札尼别汗,札尼别可汗他就信了伊斯兰教,一看穆斯林跑来告状那我要替你们作主,于是就带着自己的军队,浩浩荡荡跑去卡法那儿打仗,把城市就给围起来,可是蒙古人崛起已经一百年了,它的军事实力不行了,所以整个卡法围城战没怎么打仗,双方就在那儿较劲,这边蒙古人也不撤兵热那亚人也不投降,这一对峙可就是四年到了1347年的时候,蒙古人一看也没什么指望人撤了,这卡法城一解围热那亚人就要回家,坐上船回家出事了,船上就带有了黑死病鼠疫细菌,第一艘船是在西西里岛登陆的,登陆之后很迅速岸上那个城市,将近一半人马上死光,要知道黑死病有一个特点,就是从得病到发病再到死亡最快的半天时间,所以你想对周围人造成的那种震撼,就看着人走着走着在街上就倒,刚刚好好的人马上就死,热那亚人也是这样他们的船员回到老家,整个热那亚人迅速一半人口死绝,剩下的人一哄而散,这就是黑死病到达欧洲的第一站,这是1347年的10月份,那紧接着黑死病是兵分两路,到1348年的时候这边扑到了西班牙的南部,造就了大量的死亡然后到了法国,像法国现在的阿维尼翁戏剧节那个城市,当时几乎整个城市人死光了,这边就是直扑到神圣罗马帝国,就是今天的德国和奥地利一带,也是造就了大量的死亡,到了1349年的时候就扑到了英国,英国国王当时是知道的,欧洲大陆上死成那个样子,虽然当时他们并不知道,有所谓什么细菌这些东西的存在,但是总是什么东西要过来,所以当时英国国王甚至下令,连鱼都不准给我打干脆封锁了英吉利海峡,但是没有用1349年的时候,黑死病还是攻陷了英国,而且在英国造成的人口死亡比例,其实还高于欧洲大陆,英国人损失了40%的人口,当时的伦敦是五万人迅速降到了三万人,英国的人口总数一直到17世纪,才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所以英国的损失是最大的,两年后1351年的时候,黑死病跨过了波罗的海来到了北欧,在瑞典一带又造成了一次大爆发,那另外一路呢就从神圣罗马帝国,今天的德国奥地利一带直扑向东边的俄罗斯,按说俄罗斯地广人稀不利于细菌的传播对吧,但是也没逃得了毒手,1352年的时候在俄罗斯大爆发,但说来也奇怪1352年之后,这个疫情迅速地就缓解了衰竭了,黑死病很迅速就从欧洲绝迹了,前后就闹了这么五六年的时间,造成了30%人口死亡但你说欧洲人咋治的呢,没昨治当时的所有医疗手段,你听听无非是催吐疗法什么放血疗法,当时人都不知道微生物的存在嘛,还有人觉得这就是上帝惩罚我,一边说我有罪你饶了我吧,或者拿那个炭块烧红了去烫自己的淋巴,因为淋巴肿起未了,其实所有这些治疗方法后人来看都是无效的,但是黑死病居然就从此从欧洲绝迹了,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桩公案后来是有争议的,就是最开始黑死病到底是怎么来的,有一个人叫莫里斯就是热那亚人,他后来讲是卡法城解围的时候,蒙古人因为打了四年没打下来,用抛石机把那些,已经得了黑死病死掉的人的尸体扔到了城里,这才导致了黑死病的大爆发,所以后来有人我看到很多材料都这么讲,说蒙古人是第一次搞细菌战的就是生化武器,其实根据《上帝的跳蚤》这本书的作者分析,这是无稽之谈为什么,搞生化战那也不是谁都能玩的,你自己得有防化措施吧,那个尸体你自己完全暴露在它面前,你还往里扔呢你自己早就死绝了,所以没准儿已经是蒙古的军队当中,已经开始流行鼠疫黑死病所以才退军,然后热那亚人出城一看蒙古人死了,跟尸体一接触结果带上了病菌,很可能是这么一个情况,而且还有一证据,当时热那亚人守城是有火炮的,当时的火炮的射程是一公里,所以可见蒙古的围城大军,一定是在城墙之外一公里的地方驻扎,那请问当时哪有那么强大的抛石机,可以把尸体抛一千米扔到城里来呢,所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当然也可以理解了,当时欧洲人觉得我们这么崇拜上帝,上帝他老人家怎么会用瘟疫来惩罚我们呢,一定是背后有坏人嘛,这坏人就是蒙古人所以编了这么一个故事,让大家在心理上觉得能够自圆其说而已。

不过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那请问这个鼠疫黑死病的细菌,到底从哪儿来的呢这个谜底要揭开,一直要到几百年之后而且是靠中国人揭开的,人类历史上鼠疫一共三次大爆发,一次是公元7世纪的时候,那次大爆发其实也很厉害,大概在全球杀掉了一亿的人口,那第二次就是欧洲黑死病这次大爆发,虽然它的人口损失还没有第一次多,但是因为它爆发在文明的核心地带,很多人书写这段历史所以变得非常有名,那第三次大爆发什么时候,一直到19世纪的晚期而且爆发在东亚,准确地讲就是,1894年的时候这一次瘟疫先爆发在中国的云南,然后蔓延到了广东然后登陆了香港,香港的城市人口密度当然比较高了,所以很迅速地就杀掉了两千人,剩下三分之一的香港市民是逃散一空,当时香港的繁荣程度和后来当然没法比了,但它毕竟是英国在远东最大的殖民地,它的国际视野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当时的香港总督就向国际社会求援sos,后来就来了很多医疗队其中最著名的是两支,一支来自于欧洲的瑞士,还有一支来自于亚洲的日本,日本医疗队当中有一个当时国际上,很著名的细菌学专家叫北里柴三郎,这个人第一次在老鼠的尸体里发现了鼠疫杆菌,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把老鼠和这种病结合起来,把这种病的致病源和这种细菌微生物联系起来,这才算揭开了鼠疫的面纱,当然香港这一次疫情很快就过去了,紧接着1910年的时候,鼠疫又在中国的东北大爆发,你说慢着点儿这是1894年的事,然后你一竿子扯到了十六年后1910年,而且从香港到了东北,这算是同一次疫情吗,对就是同一次,因为像鼠疫这样的大瘟疫,它的爆发和延续是用一百年为单位来计算的,甚至现在国际上还有专家讲,我们现在还处于第三次大鼠疫疫情当中,确实2014年就是去年,中国的内地还发现了一次鼠疫,所以各地政府对鼠疫仍然是严防死守,非常之警惕,到了1910年的时候鼠疫在东北又爆发,大家应该有概念这已经是辛亥革命的前夕,清王朝的最后一年,鼠疫这个玩意儿从来都是来势汹汹的,从辽宁到黑龙江,很短的时间内就杀掉了六万中国人,当时的官府其实也有一点常识了,因为在十六年前人类已经掌握了这个知识,老鼠和鼠疫之间的关系于是当时官府悬赏,七个铜子一只老鼠就是发动人民群众上街灭鼠,当然成效也不错就我们现在看到的资料,在沈阳就灭掉了25000只老鼠,整个辽宁省灭掉了10万只老鼠,但是没有用整个疫情一点都没有缓解,包括我们前面讲到的那个日本医疗队,北里柴三郎又一次带队来到了中国,那也真是白求恩式大夫到了最危险的地方,那日本大夫也去解剖老鼠解剖了一万只,你想一个医疗队解剖一万只老鼠,那是多大的工作量,我可是签过书的人签一万个字手都不行了,他们用这么大的工作量只证明了一个事实,就是这次事件跟老鼠没关系,因为一万只老鼠里面都没有找到鼠疫杆菌,那就没有办法了群医束手,那最后解决这次疫情的恰恰是一个中国人,他叫伍连德伍连德虽然是中国人,但是他是华侨是在马来西亚的槟榔屿出生的,当时也是英国的殖民地,当然他的华侨不是那种贫苦华侨,他父母比较有钱是在当地开金店的,所以从小就给他以最好的教育他也比较争气,一路当学霸一直到了英国牛津,得了全世界华人当中的第一个医学博士,后来又周游列国什么法国什么美国学医,很年轻就已经是名医了,然后被袁世凯请到了中国当时是先在天津,在北洋开的那个叫军医学院里面当副校长,后来因为东北疫情,国家当时的朝廷不能叫国家,就给他派到了东北说你看你能不能解决,这个伍连德到了之后,他就发现确实跟老鼠没关系,而且和十几年前在香港发现的那种,所谓的叫淋巴腺鼠疫好像都不是一回事,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叫什么,肺鼠疫就是通过肺通过呼吸,通过那种飞沫进行传染的一种全新的鼠疫类型,而且后来他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这玩意儿跟城市里我们经常见的那个老鼠,没啥关系而是野外的另外一种鼠类动物,关系而是野外的另外一种鼠类动物,叫旱獭、也有人称之为叫土拨鼠,旱獭也有人称之为叫土拨鼠,旱獭为什么没有作乱,这个时候突然爆发呢后来有人研究,其实跟那个时间的旱獭的皮毛生意有关,突然这个玩意儿的皮变得非常值钱,我们中国人在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个传统,就是有的时候挣钱不要命,所以很多华工就去捕捉这个旱獭要它的皮,但是其实旱獭它自己得病之后,它窝里的其他小伙伴们也不要它把它撵走,得了病的旱獭眼睛也看不清楚行动也比较缓慢,有经验的猎人像这样的旱獭碰都不敢碰,但是那些工人他们就认得挣钱所以胆大,看到这样的旱獭也把它打了,然后用它的皮毛甚至去吃它的肉,所以后来就发现这一次鼠疫大爆发,其实源头就在那些工人的工棚当中,他们吃了这种旱獭的肉,当然搞清楚了是来自于这样的一个动物,而且传染的渠道也比较清楚了,是通过空气当中的飞沫传播,然后进入到肺感染到人体,所以伍连德很迅速地,就制订了一系列的防疫措施,比如说他发明了一种加厚的口罩,这后来就被命名为叫伍连德口罩,然后最有效的方法当然就是隔离了,所有得病的人住到一起隔离,然后跟其他人远远地离开,就用这个办法很迅速,也就是半年这一次疫情就被扑灭了,所以伍连德这个人在1935年的时候,甚至被提名为诺贝尔医学奖的候选人,当然后来没有当上这是华人距离诺贝尔奖,当时离得最近最近的一次,还得说有一个人非常有先见之明这就是梁启超,梁启超在1925年的时候讲过一句话,说科学输入我国已经50年了,但是能以学者的资格和国际相见者,唯伍博士一人而已他当时就具有这么高的地位,那说到这儿鼠疫的故事基本上就结束了,那鼠疫为什么容易被人类扑灭呢,你不要看它特别的凶狠,因为他得病半天就有可能死人,而且它是寄生在野外的啮齿目动物的身上,也就是老鼠它们家亲戚这一伙子可太厉害了,全世界40%的哺乳类动物都是老鼠它们家亲戚,所以如果人类从理论上讲,不能把老鼠最终扑灭的话,鼠疫病菌就会始终存在始终是一个潜在的威肋,但是为什么最后它又被人类干灭了呢,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鼠疫病菌有一个天然的缺陷,它的稳定性太强了,现在的鼠疫病菌和原来它的老祖宗长得一模一样,那你就变成了一个固定靶,原来人类可能技术达不到干不动你,现在技术一发展干掉你轻轻松松因为你不变嘛,所以自打上个世纪上半叶人类搞出了抗生素,现在抗生素家族的很多品种,都可以杀灭鼠疫细菌,什么庆大霉素什么氯霉素都可以干这个活,那你鼠疫就再也不能为害人间了,当然说到这儿微生物界我们刚刚说到了细菌,还有一个更狠更狠的恶魔我们还没有讲到。

今天我们聊的是人和微生物之间的物种战争,那前面我们讲的敌人是细菌,而下面我们讲的这个敌人就更为凶恶,它是病毒其实在策划这期节目之前,我也搞不清楚这二者之间的区别,现在看了很多材料大体上明白了,细菌它好歹是一个细胞它是个生命,可是病毒完全没有细胞结构,它仅仅是一小片断的遗传物质,外面裹着一小坨蛋白质就是这么一个存在,所以在体积上这两者之间完全没法比,虽然都小但是细菌可是一个细胞级别的存在,而病毒呢它的尺度是分子级别的尺度,所以用显微镜是可以看得到细菌的,但是只有用极高倍数的电子显微镜,我们才能够看得到病毒,而且同为微生物,它们遗传和繁殖的方式可是完全不一样的,细菌是通过分裂而病毒是通过复制,这二者之间什么区别打个比方,比如罗胖是一个细菌,那我繁殖的方式就是把我自己一分为二,变成俩那身材就正好了,那如果是病毒呢它可不是,我在我的环境当中,去找寻构成另外一个我的必须的材料,然后按照我的遗传结构我去复制一个,我旁边出现一个新的罗胖这是病毒的玩法,所以有的时候细菌反而是怕病毒,然后利用它的那些蛋白质复制无数个自己,最后细菌死掉,而且它们之间还有一个区别,就是人类在打这一场物种战争的时候,用的手法也不一样对于细菌,我们经常说的那个词叫杀菌对的,我们可以用抗生素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把它给杀死比如说我们对待鼠疫杆菌,用的就是这套方法,可是这套方法用在病毒身上完全没用,很多人说杀病毒杀病毒,其实这是个外行说法,因为人类是很难杀死病毒的,我们只能间接地去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去干扰去抑制病毒的繁殖和复制,所以精确的说法是抗病毒而不是杀病毒,你看有的人得了感冒之后,大把大把地吃抗生素其实这是没用的,因为抗生素只能去杀灭细菌,对于病毒它完全无效,其实人类至今没有一种针对感冒的特效药,现在最好的感冒药,也不过是缓解我们的感冒症状,让我们在感冒期间活得相对舒服一点而已,可是你不要以为病毒对我们造成的干扰,仅仅是感冒这种级别的疾病,天花听说过吧,这也是一个和鼠疫几乎是同等量级的人类杀手,当然天花的那个病死率没有鼠疫那么高,你看鼠疫腺鼠疫的病死率大概70%,肺鼠疫是9000滞净种鼠疫叫败血型鼠疫,那个致死率是100%只要得着就没跑,表面上看它只有30%的致死率,但是它厉害在哪儿呢,第一它不像鼠疫那样一拨一拨的,中间还能让人类消停那么几百年,天花可是一直在一直在大量地收割人命,而且天花的传染性要远远高于鼠疫,鼠疫毕竟是飞沫传播,即使是借助于空气也必须有飞沫对吧,可是天花因为它是分子级别的存在,它的重量更轻个头更小,借助于呼吸之间的那个空气传播,就可以传染出去所以它的传染性更为烈性,第三天花得了之后即使你九死一生,你逃过一劫你是那幸运的70%,对不起很多人脸上终身会留下那个疤痕,这就是麻子,很多今天的人已经不知道什么叫麻子,中国还有一个驰名品牌叫王麻子剪刀,啥叫麻子我小时候见过,就是小时候得了天花那个后遗症,满脸的坑坑洼洼这个麻子可不是青春痘,那是非常恐怖的一张脸我小时候见过,那天花在整个的人类文明当中,造就的那个恶果实在是太严重了,它几乎是现代化社会之前,所有人认为一生当中要过的一道大坎,随便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清代在皇位传承当中就有这么一件事情,当时顺治皇帝他有俩儿子,一个叫玄烨这我们都知道后来的康熙大帝,还有一个叫福全其实这俩个孩子,在顺治皇帝心目当中位置是差不多的,所以选择这个继承人的时候他就有点拿捏不定,跟太后之间的那个观点还不太一样,最后怎么办呢请教高人这个人是谁,是一个欧洲来的传教士叫汤若望,汤若望的故事以后有机会,我们专辟一集给大家讲,汤若望是耶稣会的传教士他就讲了一句话,就让顺治皇帝迅速地下定了决心,他说这两个皇子都不错但是只有玄烨出过天花,就是他这个坎他过去了而那个福全还没出天花,这孩子能不能长得大不知道,就这么一句话决定了大清江山到底归谁,由此可见在现代化之前,全人类对于天花的那种恐惧,但是不管把天花说得多厉害说得天花乱坠,天花最后不还是被人类灭绝了吗,你看中国大陆是1961年宣布天花灭绝的,那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天花已经绝迹是1980年的事情,这可是人类和微生物之间打物种战争,唯一一场全胜的战役。

当然严格上讲天花灭绝没有,还不能这么说为啥,因为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实验室里,还保留着最后的天花病毒,而且备不住世界上有一些邪恶国家,没准儿它会保留一部分这样的病毒,万一将来遇到什么大战的时候,拿出来当生化武器,其实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时候,就有人说没准儿萨达姆有那东西,当时美国总统那个老布什说他敢用这化,我就敢用核武器揍他当时还有这么一段公案,好我们就假设天花病毒已经彻底灭绝了,这就奇怪了你不是说病毒很厉害很厉害吗,你看天花有三个缺陷,第一个缺陷是它只在人身上存在,所以在人群当中你找不到发病者,基本上就可以认为它灭绝了,这跟鼠疫不同鼠疫在老鼠,在啮齿目动物身上存在,所以我们永远不敢说这个玩意儿已经灭绝了,这是它的第一个缺陷,第二个缺陷就是一旦你得了天花,然后好了之后终身免疫为啥,天花病毒和鼠疫的杆菌有同一个缺陷,就是稳定性极强它就是这个样子,一旦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我已经防住了,那就永远会防住因为你不变了嘛,第三个缺陷就更有意思了,天花有一个猪一样的队友,虽然天花只是在人身上存在,但是它有一个亲戚叫牛天花,牛得了这种天花之后,只是身上起一些小的泡泡它没有致病性,而且这种牛的天花能够传染到人身上,人也能得但是这可叫牛天花,得了之后也是起一些小泡泡没有性命之忧,就利用这一点,所以有一个英国医生叫爱德华-詹纳,他在1798年的时候发表了一篇文章,这是他两年前的一个发现,那些挤奶的女工她身上会得一些牛的天花,一旦得了之后它跟人的天花是交叉免疫,就是我得了牛痘之后一旦好了,人痘我也不会得,所以就利用这个原理,所以在全世界渐渐地就开始接种牛痘,我小时候就接种过牛痘,还有一次老师给我们接种牛痘我就怕打针,说我感冒了我发烧我不能接种牛痘,回家让我老爹给揍了一顿我印象非常深,那后来果然这个招法,就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了天花,可是你千万不要以为,人类在和病毒这场物种战争当中就稳操胜券了,我们已经看得到胜利的曙光远着呢,因为像天花病毒这样缺心眼的病毒,是很少很少的首先它万年不变,其次它有猪一般的队友,人类干胜这一仗可以说是幸运到了极点,那剩下来的病毒呢它的变异性是非常强的,比如说流感病毒流行性感冒,和我们平常得的那个伤风感冒可不是一回,它是一种剧烈的传染病而且也是杀人无算,最著名的一次就是1918年我们都知道那个日子,已经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期,在历史上这场大流感被称为叫西班牙大流感,其实这是西班牙人背了一个大黑锅,当时整个欧洲其实都被流感侵袭,但是因为在战争期间各国都新闻管制,因为怕军事消息泄露只有西班牙是中立国,所以它的新闻在发表之前不需要通过审查,所以报纸上天天充满了各种大流感流行,死人的消息后来大家一觉得,这场流感好像就在西班牙特别严重,其实哪里是那么回事呢,这场流感真正的根子其实在美国,是堪萨斯州的一个军营率先爆发,当场就死掉了38个人然后迅速就传到了欧洲,你知道最后死了多少人吗五千万人,那比中世纪的黑死病还要厉害,因为当时全世界的人口不过18个亿,所以仅仅是这一次疫情,它害死的人就比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害死的人的总和还要多,就是流感病毒它不断地在发生变异,大家听说什么禽流感猪流感,虽然好像没有造就那么大范围的杀伤,但是为什么大家紧张成那个样子,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它下一次变异,会不会变成一个吃人的恶魔,你可能会听说过一个词叫流感疫苗,好像打了马上就可以防治流感病毒,对但是你防治的就是今年的,而且今年的流感病毒的变异,也是科学家们猜出来的或者说研究出来的,他们并没有百分之百的确认性,就算科学家们猜对了研究对了,但是它能防治的也仅仅是今年的流感,明年的流感照样我们拿它束手无策,所以在病毒这个奇妙的未知世界面前,人类还渺小得很为啥,因为它变异你看,号称世纪瘟疫的艾滋病,它厉害就厉害在两个方面,第一它直接摧毁人的免疫系统,第二就是它不断地变异,所以在艾滋病面前,我们人类可能进步还非常非常之有限,听到这儿你可能已经听出一些东西了,一个病毒只要它不变异它再强悍,人类也能把它拿下,如果它不断地变异人类还是束手无策。

那从微生物的这个特征当中我们回过头来想,我们面对今天的商业环境,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启示呢,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微生物和人类之间的物种战争,但其实我最想讲的恰恰是这最后一段,我们从这场战争当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以帮助我们理解现在的商业环境,我自己得到的启示大概是三点。

第一点就是小物种的崛起,表面上看往往会给大物种带来灾难,大量的死亡也就是瘟疫,但是结果可不仅仅止于此,不仅仅是死了一些大物种就完了,是对大物种未来的生态环境,造成一种不可预测的质的影响,这也正是《上帝的跳蚤》这本书,写的最精彩的地方,它可不是什么普通的科普著作,它等于是从疾病和瘟疫的角度,重新书写和解释了一遍人类历史,其中很多结论我看起来是非常之精当,我们就拿黑死病来讲吧,表面上说它的结果一定是坏事吗,消灭了欧洲当时三分之一的人口,但是它的其他后果呢,我们如果站在一个更大的尺度上来看,这个后果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说它当时就缓解了欧洲,人和自然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因为黑死病袭击就是五到六年,清除了30%的人口之后,大量的财产土地开始留下来,欧洲的经济结构出现了非常深层的变化,再比如说欧洲的排犹运动的一个高峰,就在黑死病期间现在我们看到的材料,光德国的两个城市,一个美因茨当时杀掉了一万两千犹太人,还有一个城市叫斯特拉斯堡,在今天的法德边境上那个城市,杀掉了一万六千个犹太人,因为当时欧洲人觉得犹太人跑来跑去做生意,疾病就是你们带来的所以你想,疾病就是你们带来的一所以你想,对犹太人的这种迫害形成的民族对立,对今天的国际政治其实都有影响,当然更重要的影响在于,黑死病带来了整个欧洲人的精神世界的变化,在沉沉黑暗的中世纪大家没有什么历史,小邦国的那些内斗不算什么事,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就是大家信仰上帝,相信上帝会给我们最终的救赎,可是黑死病一来上帝救不了你啊,那个遍地的尸体,会让人类重新思考生命和宇宙的,所以带来了什么,就是文艺复兴重新理解生命的意义,你看文艺复兴有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意大利有一个作家叫薄伽丘,写作了《十日谈》,《十日谈》的背景就是黑死病,因为几个年轻人为了躲黑死病跑到乡下去,躲然后也没事可干,天天在一起讲故事,他们讲的故事最后结集就是《十日谈》,所以整个文艺复兴,包括整个后来欧洲的近代化运动,其实都起始于黑死病,在这本书里有更精彩的解释,甚至它其中有一个章节的题目很有意思,叫《一剂差点让人类灭绝的猛药》,你看很有意思它解释黑死病,它认为是人类文明的一个药,没有这次巨大的刺激,实际上整个近代化都不会发生,所以它的角度很有意思,你想现在的商业生态也是这样,我们看见一些小的创业公司的崛起,你刚开始觉得它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它崛起之后带来的那个商业后果,实际上你根本无法预料,就像去年就有人说滴滴打车崛起之后,实际上受伤的不是什么出租车公司,而是广播电台因为出租车师傅,天天就盯着滴滴打车的那个手机软件,看下一单活在哪儿,他们不去听什么交通广播了,所以带来商业生态的这个变化,实在是不可预料,再比如说微信的崛起那你说伤害了谁呢,刚开始出来的时候大家觉得中移动很受伤,后来觉得微博很受伤,可是再往下发展也许电商的环境都会被改变,所以一个小生物的崛起千万不要小看它,它带来的何止是破坏,它带来的是生态大结构重整的机会,所以对这个时代的创新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也千万不能小看了它这是我得到的第一点启示。

我自己得到的第二点启示是,重新理解了现在商业竞争的实质,回头来看物种战争,它就清晰地分成了三个竞争层次,最浅的是力量之争深一点的数量之争,最深的是多样化之争这三个层次,可以一一映射到我们现在的商业现象里去的,如果你理解物种战争,仅仅是最浅的那个力量之争,你什么都解释不了,比如说人和狮子打架谁赢呢,表面上看狮子的力量是大过人的,但是放大到另外一个时间尺度上一看,现在狮子是濒危物种,人类反而是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你怎么解释,回头来看商业也是这样,如果你把商业竞争仅仅理解为两个企业,在资本在技术在各种实力层面上的竞争,你就压根不懂现在的商业你必须往下深看一层,就是一个全新的叫数量之争的逻辑,正在现在的商业市场上开始浮现出来,对微生物也是一样,它打得过人类凭什么,把人类折腾的死去活来就是数量优势嘛,我们虽然作为一个巨大的种群,现在有几十亿的数量了那又如何,你跟微生物比,你的数量差得好几个数量级呢对吧,现在的商业竞争也一样,很多庞然大物的大公司觉得,我这个物种很强大那些创业者好像很渺小,但你别忘了群狼斗老虎没准儿谁赢,当他获得了一个数量级上的优势之后,整个对比其实是翻盘的,现在我们对很多创业公司,我举个例子吧小米,小米刚出来的时候多少人嘲笑它,说这个手机又便宜质量又不好等等,可是你要知道,它是活在资本洪流当中的一个新物种,它在资本的补贴下,它可以有实力迅速地把自己的价格,降到一个位阶,用这个位阶迅速地在市场上扩张它的数量,回头来一看那些原来得意洋洋的老物种,因为它价格昂贵所以数量稀少,所以就被驱逐出了这个市场,你看小米生态链里面就投资了一家公司,是做装修的叫爱空间,它就把原来新房装修市场,每平米2000块钱以上的价格,迅速的拉低到一平米699元,那你说这个价格挣钱吗,当然它可以靠这个价格迅速地攻占市场,它的产品上线之后,很迅速地就成为北京城最大的一家装修公司,那这个数量优势获得之后它干什么,当然就是用这个优势去跟上游供应商谈判了,我采购你这么多地板这么多油漆那么多马桶,你是不是给我降价呀,这样它的利润空间就出来了,所以你看数量竞争是一种全新的玩法,那些没有数量的老家伙老物种们,打破脑袋也想不清楚这套逻辑是怎么玩的,当然我们还可以继续往下看,那就是多样性竞争,其实我们前面讲物种战争的时候,已经大家听得出我的意思了,一个病毒当它迅速变异的时候,即使我们人类医学发达到这个程度,仍然拿它束手无策,可是我们又把这个问题可以反过来看,这就更有意思了,我们来说一个其实不太符合人道主义的话,就算人类没有现代医学又如何,微生物病毒细菌真的能把人类消灭吗,不可能你看历史上,黑死病干掉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又如何你不就三分之一吗,还是少数啊更多的人,三分之二的人不是活下来了吗,中国人民历朝历代受天花的折磨,又怎样我们不还是搞出了,全球人口第一的一个大国吗,所以实际上微生物是斗不过人类的,靠数量没用为啥,因为人类有多样性,我们再回到生物演化的那个历史上来,对于微生物来讲它的繁殖方式非常简单,就是分裂或者复制,一个变俩两个变四个四个变八个,所以它的数量上的效率是极高的,可是为什么那些高级一点的物种,他们偏偏不是用这种,数量优势的自我繁殖的方式呢,他们发明出了一种叫两性繁殖,两性繁殖在数量上好没有效率啊,你想想看首先得求偶吧,互相之间得看对眼吧公的母的,然后好不容易生下一个蛋或者一个崽,慢慢把他养大好困难的,我们看那个片子,南极的企鹅好不容易生下一个蛋,放在自己的脚面上,把自己的大肚子搭在上面孵化它,在南极的寒风当中瑟瑟发抖,好长时间才生出一个小企鹅这容易吗,在数量上没优势,但是它获得了一个多样性上的优势,你看亲代父亲和母亲生下一个崽,然后和别的父亲和母亲生下来的一个崽,继续结合接着往下生,每一代都是结合了其他个体的巨大的差异,形成了一个全新个体,所有的个体之间都不一样,所以为什么黑死病什么鼠疫拿人类没办法呢,因为我们人类都不一样,有三分之一的人被你干死,剩下的人对你完全免疫你拿他没招,所以这恰恰是人类存活至今的根本性的秘密,在商业上也是一样很多公司说,这个互联网时代冲击非常大我要变革,可是你看变革的公司,往往它希望整体的变革过去,从过去的物种变成一个新物种变得过去吗,变不过去为什么,因为你追求的仍然是单一性而不是多样性,你比如说中国有一家公司非常值得尊敬,也有辉煌的历史叫苏宁,它就想变革成一个互联网时代的电商公司,但是不成功为啥不成功呢,有一个朋友就跟我讲说看来是成功不了,在做了电商业务的苏宁公司那里,还非常讲究员工着装的规范性,就是必须要穿他们那种设计好的统一的西装,而且公司还会派人核查,稍微哪儿穿得不对头那是要扣分的,扣奖金的全公司通报批评的,所以我那个朋友讲它不可能变革成,因为直到今天它还在追求单一性,你再跑去硅谷的那些公司,甭去硅谷就中关村,那些互联网公司里面,穿的什么千奇百怪的人都有,穿着拖鞋就能上班,你以为仅仅是松松垮垮吗,不是是每一个人的想法,每一个人的志趣爱好性格他的多样性,在这样的新型公司组织里,它都可以容纳所以它才是一个互联网公司,还记得有一次我请教柳传志先生,我说像你们联想这么大的企业,你们怎么有信心在互联网时代能够活下去呢,柳老先生回答说我不是现在做投资了吗,很多东西新我不懂,不懂怎么办我做投资公司,我买过来我投一点然后跟着人家学,联想旗下好几家投资公司,所以他用这种方式其实跟我们讲的,物种战争里面那种两性繁殖就有点像,要么嫁闺女要不娶媳妇,总而言之用各种各样的混搭穿越杂交,形成自己的多样性,这样的公司没准儿它就可以活得下来,这是商业竞争的三个层次,到最后实际上拼的就是多样化的能力。

那从物种战争当中,我个人得到的第三点启示就是,在这个商业时代,最值得我们欢欣鼓舞也最值得我们期待,更值得我们警惕的就是那些商业新物种的出现,在这儿给大家举个例子,2015年中国的电影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物种,大家觉得看不懂真的是烂片,得罪了我就点名了,比如说什么《何以笙萧默》,什么《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还有什么《小时代》,很多观众出了电影院就开始骂,但是大家就觉得很奇怪它们的票房非常好,而有一些非常严肃的老导演什么第五代,他们就觉得这种烂片居然有这样的好票房,而且排片率那么高,而我拍出来的这么高品质的电影,那些院线居然就不给我排片,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黑幕啊,其实没有黑幕这就是市场决定的,其实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就是新物种出现之后老物种看不懂嘛,对于传统的老电影导演来说,他们寻找一个好故事找到一些靠谱的演员,然后封闭地拍摄精雕细刻,最后捧出一部电影作品,然后放到院线里面去碰运气,看票房好不好这是传统的玩法,可是你知道现在的这些所谓的烂片,它是怎么出来的吗它有几条逻辑,第一先根据大数据的调查,先摸清楚什么样的故事能够引起人气,故事好不好不重要人气爆棚才重要,第二把大量的广告商引入到,电影拍摄的流程当中,甚至为那些植入的广告产品去专门设计情节,在成本上它获得了第二个优势,第三去引入那些电影演员,但是小鲜肉啊他是偶像啊他有粉丝基础,第四他在拍摄的过程当中,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结构,不断引一些粉丝到片场去探班等等,去引爆微博上的一些话题,那再有一点就是它可能是烂片,但是当每一个人出了电影院都开始骂的时候,它居然就成了一个社会话题,很多人都党得哎呦这部电影烂,都说烂但我没看过,没看过就意味着在社交场合当中,你跟人没话说那得了,花点时间买张票进去看,你看票房又增加了一截。

所以你看这两种电影还是一个物种吗,我们都以为到电影院里去看电影,但是在后一种就是所谓的烂片,它其实是一个互联网产品,它是用一种更大范围内的生态,打造出来的一个新物种,跟那些老的电影导演搞出来的东西相比,那不是一个级别的存在,它们是工业时代的产物,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这怎么竞争,它的票房它在商业上的上的成功,是一件确定性的事情,你传统的玩法怎么能和它比呢。

就拿我们《罗辑思维》来说,表面上看是一个视频节目,可是我回到我的母校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我在干视频节目,因为我们就一个镜头就一个机位,原来我在学校学的什么远全中近特,什么推拉摇移跟全部都用不上,《罗辑思维》在视频市场当中,它就是一个新物种,所以它获得现在一点点的社会影响力,它是一种物种的力量,物种不在于它强大不强大,也不在于刚开始的时候它有没有缺陷,关键是这套逻辑没有见过,在上下游的整个生态当中,它没有天敌所以它就可以疯长,老鼠就是这么出来的,现在老鼠也是地球上非常成功的一个物种,所以有一次我跟雷军先生聊天,我发现他就在玩很多那种烂牌子的手机,我说你怎么还关心这些手机,你小米多强大啊,雷军一边看着这些手机一边跟我说,第一代确实挺烂,但是我不知道它第二代迭代之后出现的是啥,现在最可怕的不是它现在是好是坏,而是它迭代的能力到底是怎样的,你看这就是这个时代一个企业家该说出来的话,他关心的是新物种而不是现状,所以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么两套书,一个是《上帝的跳蚤》,还有一套我一直搁在这儿没亮相,这是中欧商学院的李善友教授,和龚焱教授合写的四本书,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登高四书》,也是在我们微信公众号里独家销售,这本书就算是把这种新物种的逻辑,和老物种的困境完全说明白了,所以这两套书是我让我们公司的所有小伙伴,人手一套都要去读的,如果不理解其中的逻辑,你就没有办法理解现在的商业世界。

凯文凯利最近讲了一段话他说二十年后,对人类世界产生最重大影响的那些产品,现在连影子都还没见到它根本就还没出现,那些新物种仍然在我们地平线的远方,他们还没有到来这就是这一代创业者的机会,但是它也是现在所有在世的公司的真正威胁,这个世界哪里还是什么商业竞争的世界,它就是一个物种战争的新世界。

罗辑思维:武器的进化 100

感谢各位来到《罗辑思维》捧场。今天我们不讲什么大道理,我们就聊一些近代军事史上的闲篇。如果你从中听出了什么道理,那是你自个儿的本事。

好,那就让我们把镜头切换到一个战场:19世纪中期爆发在美国的南北战争。南北战争,我们此前有一期节目讲过,但那主要是从历史政治,从那个角度讲的。今天我们主要从“军事”的角度去看一看几个细节。

那南北战争的第一枪在哪儿打的呢?是1861年的4月,叫萨姆特要塞。这场战争其实跟儿戏一样,因为南方人要独立,说:你们北佬滚回去。而北方联邦军队在南方有一个要塞,就叫萨姆特要塞。南方人说:那好,把你们撵回去。大家就分家另过了嘛。

所以围绕着“要塞”,就开始打炮,打了大概三十多个小时,这要塞内部的司令官一看,也很绝望;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再坚守下去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司令宫就干脆投降了,带着自己的部队整建制地回到了北方。“我们境内已经再也没有北佬的军队了,从此就这样过吧!”北方不干呐!林肯总统这个时候,他要的是——统一整个国家。所以南北战争真正要打,就轮到林肯总统再打第一枪了。

那这个时候昵,其实北方的准备是不完善的。他们现在成建制的部队也就一万多人,后来经过几次募兵和动员,大概拼凑了十几万人的一个部队的规模。前前后后准备了三个月。北方人说:“那还是得过去。”虽然距离也不是很长,从北方的首都华盛顿,到南方的首都里士满,相距也就200公里,就是“北京到唐山”这个距离。

那在1861年的7月份,那还是一个周六,北方的军队就开始向南方进军。北方人认为这场战争不会打得太长,顶多持续那么几个月,然后分出个胜负。兄弟俩还得坐到谈判桌前,来聊。因为美国建国那么长时间,双方的那个认同感,也是很强。这个认知,不仅是林肯,北方的几乎所有的上层精英,乃至是一些底层的市民,都是这么看的。

因为没有人见过,至少,这一代人,他没有见过非常残酷的战争。所以,正好出发的时候又遇到一个周六;所以什么市民、议员,就跟着部队出发,要去起哄、看个热闹。甚至有的人,挎上了篮子、带上了野餐,准备出去郊游。这是一个双休日的、盛大的游行。

北方的军队,走得也非常拖沓,慢慢地往前走。其中还出了这么一个小笑话:最后出发的那支军队,一天才走了五英里。到了目色将晚,大家一看,难道要宿营吗?在这荒郊野外。不就走出五英里吗?干脆回城住,然后第二天再出发。所以这场战争,你看,双方的心态其实近似儿戏。

走了五天之后,终于,双方短兵相接,开始打仗。这一场仗打下来,双方全部傻眼。因为伤亡的那个惨状,让所有人都震惊了!北方,一场仗下来,伤亡三千多人。南方伤亡两千多人。

我这儿讲得是:“伤亡。”但是实际上,在那个时代,要知道现代的救护医疗技术,还根本就没有出现。所以那个时候的“伤”跟“亡”,区别不大。据我们本期节目的策划——陈兴杰,告诉我说;他看到过一个资料,那个时候只要在战场上受伤,比如被枪子击中伤口感染化脓之后,大概死亡率达到80% 。

所以我们下面讲的伤亡数字,其实已经接近于死亡数字。三千多人,有的人横尸当场,有的人被送到后方的战地医院,有的只能等死,有的断了手,有的等着锯腿。那种撕心裂肺的嚎叫,彻地连天。周边的人都听傻了。

这一代人没见过战争,这种血腥的场景一旦放在面前,完全没有思想准备。所以这个时候,北方人和南方人,都开始重新评估这场战争的残酷性。但是,不管他们的思想准备有多足,他们仍然低估了残酷性。

这第一场“公牛河战役”,算什么呀。紧接着发生的“第二次公牛河战役”,双方伤亡两万多人。而即使是这场两万多人伤亡的战役,在美国南北战争当中,连前十名都排不进。最狠的一次,是“葛底斯堡战役”,就是林肯发表那个著名演说的那场战役。双方打下来,伤亡五万多人。

你可能听着没感觉,这些数字。欧洲人其实这个时候也快享受了,“拿破仑战争”之后就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唯一一次大规模的,可以算是克里米亚战争,前前后后打了四年。英国人在四年当中,一共伤亡不过一万五千人;法国人多九万人;俄罗斯人更多,二十五万人。

但要知道,这是四年的总和。而且这些减员当中,有的是因为什么:天寒地冻、自然因素、给养因素等等,而死了。他不是在战场上直接被对方射杀掉的。美国南北战争这些伤亡,几乎全部是在战场上被射杀的。那为什么呢?给大家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南北战争当中,

有一个叫“安提塔姆战役”,在南方叫做“夏普斯堡战役”。这场战役,北方是9万人,南方是4. 5万人。好像北方占优势吧?但是不对!南方因为在一片高地上,所以它有地形的优势,所以双方基本是平衡的。

那南方,主要就是那个著名的——罗伯特一李将军来指挥的。他手下的一个副手,那个将军外号叫“石墙”。特别会打防守战。所以在整个战场上,你就会目瞪口呆地发现:北军的士兵仗着自己的人数优势就往前冲,然后南方士兵,就在上面一枪一枪地打,就跟割韭菜一样。一天打下来,伤亡两万多人。

当然,你不要以为仅仅是北方士兵受损失,因为北方士兵在一天打下来,从来没有接近过南方阵线三十米之内。等于就有点那个“排队枪毙”那个意思。就是“等死”那个意思。但是南方也没占到便宜。

因为南方在那片高地上有一片玉米地,大概四十亩。它把很多预备队,成建制的就放在里面,那些军人就成排的一个挨一个站在里面。他们甚至没有机会上战场发一枪一弹,就成了北方炮兵的活靶子。几次炮火覆盖之后,有五千人伤亡。很多人,再也没有机会爬出这片玉米地。

这个时候你想想,五千人哪,山顶观战的罗伯特-李将军,心中有何滋昧呢?!这个时候,他讲了战争史上很著名的一句话:说;“战争是如此的野蛮而残酷,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战争呢?”这场战役打完,双方都明白了。这哪是什么战争嘛,简直就是绞肉机!不定要裹进多少人命。

所以紧接着,北方的林肯总统,就发布了著名的《解放黑奴宣言》。这当然一方面是为了占据道德上的制高点了,另外一方面也有这么一层意味:这场战争是为了解放黑人,你不能黑人站旁边看吧?光是白人在那儿死,你们也得续一点人命到这台绞肉机里面来呀!

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前面我们讲过,“葛底斯堡战役”,死人最多五万多人。那其中有七千多人是怎么死的呢?是死在一场叫“皮克特冲锋”的战斗当中。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南方的统帅还是罗伯特-李将军,他和北方的炮兵进行了长时间的互射。射完之后,他就发现北方的炮兵有点不行了,那个火力渐渐地弱下来的。

他就觉得有一个判断,北方的炮兵,应该是被打残了。所以他就命令一个叫皮克特的将军带领他的部属往前冲锋。这中间是多长呢?大概一英里。就是大概1.6公里吧。那么长的一个开阔地带,

所以皮克特将军就带着他的部属——大概一万三千多人,就往前冲。这个冲锋你想,一公里多呀,他不可能一直是跑,所以大家是排着整齐的队列、迈着坚定的步伐、怀有着一种保卫家乡的决心,英勇的战士们就上路了。可是走到半途,北方的炮火又开始全开。

所以还是像我刚才打的那个比方,杀人命,就有点像割韭菜,大量的人倒下,最后撤出战场的,不到50%的人,大量的人横尸当场。说到这儿,我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感觉,就是为什么那个时候的人打仗这么傻呢?就这么排着队往前冲,让对方的枪一个一个地撂倒。在炮火面前,几乎毫无防备,也从来没有人卧倒掩蔽,这是为啥呢?那个时候的军人难道缺心眼吗?

这就是我们这期话题要讲的核心内容,就是“武器的进化,对于人类战争方式改变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先把南北战争搁下。在火器出现之前,人类主要用的是冷兵器。冷兵器主要分两种:一种就是近身的劈刺武器。就是刀啊、矛啊,这些东西。还有呢,就是远程的抛掷武器。弓箭、标枪,这些东西。对战争方式的改变,可就很大了。

这儿得说,中国人,是最早用火器的。在宋代就用,但是真正演化迭代,而且使用得很普遍的,是在西方人那儿。这个咱们还得承认。那最早的火器,也是一种枪,叫:“火绳枪”。说是样子像枪了,但是本质上,它就是个大铁管子。里面先装上火药,然后装上子弹,然后把火药点着,“砰”,打一枪。

那怎么点燃这个火药呢?所以就制造了一种东西,叫:“火绳”。它就是一根棉绳子。只不过事先用化学制剂对它进行了处理。所以它燃烧得特别慢,大概一个小时燃烧一到两厘米。那在战场上,就拿着这个火绳吹一下,点燃火药“砰”打一枪;清理枪管,再装火药,“砰”再打一枪。大概两三分钟可以打一枪。

虽然这个效率跟今天的枪没法比。但是当时在战场上,那也是不得了的利器呀!第一,它的射程是远远超过一般的弓箭;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不需要那些膀大腰圆的人当士兵,他征兵的范围就会扩大。

你比如说,在中国明朝的时候,一个普通的士兵,基本上只能拉开五斗的弓,而要到“军头”,就是军官——非常勇猛的勇士的时候,才能拉开一石弓。“一石弓”是什么意思啊?就是把弓放在这儿,在弓弦上吊一百斤的东西,就是“一石”。

如果能拉开到“一支箭”那么大的长度,这叫“能拉开一石弓”。这是普通人做不到的。至于能拉开“两石弓”、“三石弓”的,那都是传说中的大力士。普通人是办不到的。所以“火绳枪”、或者说“马铳”,在战争当中的出现有一个天大的好处:就是征兵的范围可以扩张。那些身体比较瘦弱的人,年纪比较大的人,也可以上战场杀敌。因为没有必要比较臂力了。

但是为什么在近代军事史上,火绳枪没有大规模运用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太麻烦了!而且有不可克服的缺陷。那个时候又没有标准化的制造工艺,所以一旦烧慢了,或者烧快了,都会出现问题。烧快了吧,也许战争还没开始;烧没了,那这杆枪就废了。

所以,即使在中国的明朝,其实朝廷也给很多边防军装备了鸟铳,觉得这玩意儿挺好。从理论上看,挺好。但是当地的将军们是不愿意用的。因为它还有一个风险:就很容易造成友军的误伤。大家想想看:战场上每个人都带着个绳子,上面有火星,自己为了装子弹,还要带火药袋。这玩意儿,甭管是点着了自己的,还是点着了战友的,极容易造成大面积误伤。所以这个玩意儿,当时不受欢迎。

但是后来在西方的钟表匠的帮助下,火绳枪退出战场;推出了一种新的枪,叫“燧发枪”。大家都知道,欧洲在中世纪的时候,那个钟表、齿轮传动这套东西,它就比较发达。稍做改造,把一些齿轮传动系统上装上“燧石”,就是打火石。现在我们打火机里都有那玩意儿。然后装在枪上,用扣扳机的方法来激发火星、来点着火药。这样一下子,就把那个火绳给扔掉了。

所以这样枪的装填的速度,一下子就提上去了。如果是一个熟练的士兵,大概半分钟就可以打一枪;一般的士兵,稍做训练,你一分钟也可以打上那么一枪。从燧发枪出现中西两种军事方式的那个差距,就开始真正拉开了。

我们中国人一般都以为,中西在军事上的碰撞,是发生在1840年鸦片战争。其实不是,是发生在乾隆皇帝时期的“清缅战役”当中。当时清朝觉得:我中华上国,这么大的疆土,这么多人口,富有四海,我还打不灭你一个缅甸吗?但是他忘了,缅甸人跟当时的东印度公司是做生意的,欧洲人已经把燧发枪开始卖给缅甸人。

所以清朝在“清缅战争”当中,真正碰了一鼻子灰。最后还是勉强得到了一个合约。所以乾隆呈帝自己在晚年的时候说:仅仅是清缅战争,这个打得不如人意。这就看出,双方那个因为武器而造成的军事实力的差距,已经拉开了。

当燧发枪普遍地运用起来之后,整个战场就突然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变化。我们来看一个对比:这两个场景都出自于好莱坞的大片,而且碰巧它的主演都是“梅尔-吉布森”。第一部片子的呢,叫《勇敢的心》。

这很有名了,这里面的战争场景就是典型的冷兵器时代的战争。那什么阵型队列不太重要,关键是双方的人数对比——就是战力的对比、以及战斗意志的对比,就是士气;或者再加上指挥官的那个运筹帷幄的能力。总而言之,短兵相接之后,就是砍杀,直到决出胜负为止。

但是燧发枪出现之后,整个战场的局面就变了。再看一部片子,这部片子叫《爱国者》。这个战争的场景,是美国独立战争那个时代的战争场景。怎么变得这么好看呢?整个搞得就跟奥运会的开幕式似的,简直是大型群众团体操嘛!那么多士兵,穿着那么好看的军服,迈着如此整齐的步伐,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往前走,而且还有军鼓伴奏。

等敌人出现在射程之内之后,瞄准开枪,然后退到后面去;后面的士兵已经装填好那个枪,瞄准开枪。旁边的指挥官,都在那儿吹哨子;喊着各种各样的口号,让大家动作整齐划一。不断有人倒下,旁边的战友填住他的位置。

怎么战场会突然变成了这副模样?要知道,这样的战场,在人类的军事史上可是好几百年。那为啥呢?其实就是跟燧发枪的技术特征是相关的。燧发枪在我们今天看来,当然是烂货了,但在当时很先进,但是它有一个缺陷——就是打不准。

你看那个燧发枪,那个枪都没有瞄准具,因为没有意义——它是前膛装弹的。把火药放进去,子弹放进去,火药一点着之后,子弹会在枪管里弹跳的,弹跳之后出来之后往哪儿走?不一定。

当时普鲁士人做过一个实验,离着大概七八十步,然后装一个大的靶子。这靶子多大呢?三米高、两米宽。那么大靶子,然后找人瞄准,就是前膛枪瞄准打,打中靶子。职业军人的成绩大概是60%,也就七八十步。说实话,瞄准的能力比弓箭还要差。

那当时还有一句话,说:如果是二百码之外,你再打一个目标,如果你能打中,你还不如打月亮呢!因为打中的概率是差不多的。那怎么办呢?要想发挥这种枪的战力,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密集。

大家排成紧紧的排列,然后往前打的时候,虽然都不准,但是子弹同时出去的时候,就像一堵墙一样。只要对方过来,他就一堵墙扑上去,总能打中人。你不要看这个战术很Low吧?很傻吧?但实际上,它的杀伤力是非常强的。如果对方也是排着整齐的队列过来的话,

那么只要允许我方:你们不准开枪,我开枪。开三次枪,基本上这前面的人就全被打光了。跟枪毙人,就是排队处决人,是差不多的。所以这个战力还是非常厉害的。但是它与此同时在战术上就有一个要求,就是士兵得人挨人、肩并肩,几乎没有缝隙的站在一起,然后缓慢地往前走。

为什么缓慢呀?一旦跑起来之后,这个阵型就散了嘛。你这个子弹墙就排不出来了。所以我们才会见到这么奇怪的战场。那你说,那敌人过来的时候,怎么不卧倒呢?对吧?我小时候反正知道:当军人第一件事,我怕死嘛,对吧!第一个学的军事动作就是卧倒、匍匐前进。这一定在战场上可以避免大量的伤亡的。

为什么不能呢?当然不能!因为一旦卧倒之后,这个枪是没法装填的,它要从前面装嘛。你趴下之后,那么长的枪管,你怎么装填子弹呢?所以必须站着。而且双方比的——就是队列前进的、这样的一个速度,抓住这个电光火石的时间。

因为你不要看步伐虽然很慢,双方到射程之内,其实也就一两百米,很快就接近了。你一方敢趴下吗?趴下等你再站起来,再整队形,黄花菜都凉了。所以根本就没法躲避。所以在战场上,那个时候就会出现这么古怪的场景:双方根本没法躲、没法避,都要组成这样整齐的队列互相对射。就有点像“互相枪毙、互相行刑”。

当然了,还有很多因素。比如说刚上战场的士兵,他可能胆比较小,所以用战鼓声让它那个噪音变得稍微小一点,让他心理的压力稍微好一点。你看中国古代的将领岳飞,就讲过一句话;有人问他说:“什么叫勇敢的士兵啊?”岳飞讲了俩标准。

第一个标准,说:“拿得住枪。”就是上阵之后,那个枪不能掉地下。这是第一个标准。第二叫“口中有唾”,就是嘴里面有唾沫。我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那么紧张的时候,紧张的是:“嘴干舌燥”,舌头上一点唾沫都没有。岳飞说一个士兵能做到拿得住枪,嘴里还有唾沫,不紧张,这就算好士兵。

战场就是这样,所以大家肩并肩、人挨人,还有一个互相鼓舞士气的作用。所以你看,有趣的事情就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技术革新,最后引发的是整个社会局面;虽然只是我们今天讲的是战场这个局部,它居然会出现如此戏剧性的变化。你不觉得非常有意思吗?

现在我们中国大学,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都要过一道关叫“军训”。可是你不觉得很奇怪吗?军训军训,真的牵扯到军事技术的训练是很少的。如果哪一天把兄弟们拉到靶场上能打一次靶,很欢乐好不好。

平时最主要的时间,是花在队列训练上。什么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正步走,这些玩意儿,很枯燥。但是你要知道,这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军事传统。它的起源呢,就在于我们今天讲的“前膛枪时代”。前膛枪时代,前面我们讲到,关键靠子弹墙扑出去的那个瞬间能够形成的战斗力。

所以一支军队能不能做到每一个人的动作整齐划一,就变得很重要。随着尽管的每一次口哨、每一声口令,大家能够做出同时的、条件反射式的反应很重要。所以你看,这个时代那些民族禀赋,比如讲究理性、很守纪律的民族,它就占上风。

比如说那个时候的著名的军事强国——普鲁士,你看他并不是说我膀大腰圆,我个人的战绩有多强,关键是守纪律。普鲁士人能够训练出一支自己满意的军队需要五年时间,最后能训练到什么样子?就是每一个人都没有手表,但是一分钟之内准准地走七十五步。

当然拿破仑也很牛,但是拿破仑的战斗胜利跟他的严格和得法的军事训练也是相关的。现在我们看到的阅兵式,就一定走得那么齐。那其实就是起源于那个时代的普鲁士。所以有的时候,我们总以为:武器的差距才导致战争能力的差距。其实不然,关键是对武器使用的人的组织方式。

比如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就是1860年英法联军在大沽口登陆之后,马上就占领了天津,然后就爆发了在今天北京通州的“八里桥战役”。当时清军的统帅僧格林沁,带领三万骑兵其中有一万多是蒙古骑兵,跟这个英法联军——英法联军只有八千多人,而且还有很多像英国人带的都是印度人,但是因为他战法得当,所以这一场仗下来,我们本来以为清朝人以为靠着骑兵能够冲,但是如果他排成那种,叫“线式阵列的枪阵”的话,你根本冲不过去。

所以三万人,最后伤亡大概大半——一万五千多人伤亡。那个时候伤亡跟死也就差不多了。可是英法联军死了多少人呢?英国人死了俩,其中还有一个是印度人;法国人死了仨。整个这场战役,对方是一万多人伤亡,这边死了五个人。我估计都是没准儿交通事故导致的。

你看一支军队的战力不仅仅取决于武器吧,还要看有没有合适的人的组织方式来适应于这种武器的特征。这是前膛枪时代。

但是紧接着,枪支又发生了进化,进入了后膛枪的时代。后膛枪的发明比较早了,1835年有一个普鲁士人叫“德莱塞”,他发明了后膛枪。那个枪支的子弹已经是从后膛装填,而且是火药弹头一体化,可以用撞针把它击发。这个技术虽然发明得比较早,但是成熟起来应该是:以“1866年 毛瑟枪装备普鲁士军队”为标志。

毛瑟枪这杆枪,在枪支史上可是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的。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这已经是好几十年之后了。什么“汉阳造”啊,什么“中正式”啊,还有日本人用的那个“三八大盖”,其实都是仿制的毛瑟枪。

那这种后膛装填的枪,它有什么好处呢?第一,因为是从后膛装填,所以前面的枪管和枪身之间就可以密封。这一密封,打枪之后那个烟雾就没有了。刚才我们看爱国者那个片子里面,士兵的视线实际上是被烟雾给遮蔽了,而这个时候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那第二个好处呢,就是装填速度变得很快。前面我们讲前膛枪、滑膛枪,基本上是要一分钟,这还是训练有素的士兵,才能装填一发。而后膛枪呢?因为那个子弹和火药一体了,装得就非常快,一分钟可以装三发左右。

第三个好处可就更大了,它可以卧倒啊!你想想看,我带着一枪,因为装填是用一颗子弹从后膛装填,趴在地下也可以干。当然了,枪支的技术发展还有另外一条路线;就是“膛线”。啥叫膛线呢?你看原来那个枪,其实就是一根铁管子,里面的内壁是光滑的。那个时候,子弹出去是蹦蹦跳跳地滑出去的,所以当然打不准。要不怎么叫“滑膛枪”呢?
我能不能在枪管的内壁上划出一些线,让子弹获得确定性的轨迹,甚至出枪口之后是旋转着出去,这样不仅可以打得远,而且可以打得准?那这种枪呢,就叫“来复枪”。这个词你很熟,为啥叫“来复枪”呢?因为膛线的英文名字叫“rifle——来复”。

但是这种枪有一个重大的缺陷:第一是容易炸膛。因为枪管的制造工艺很难。第二就是装填速度更慢。在那样的时代,装填速度慢,那几乎是找死!你想想看,他要把子弹对准那个膛线装进去,是不是更困难呀。所以这种枪支其实在战争当中没有大规模地运用。

虽然它有它独特的特征,当时主要用来复枪,主要是一些猎人、包括战场上的一些狙击手。他可以远距离地击中一些确定性的目标,而不是用那种阵列式的枪阵。来复枪的技术,其实也是到了后膛枪时代才成熟。在毛瑟枪这款枪上就算是被集成,毛瑟枪既是后膛枪又是来复枪。

当然普鲁士人在这方面比较贼,他们研发出毛瑟枪之后,长期对外是秘而不宣,作为一个重大的国家机密来保守。直到这杆枪的生产可以装备所有的普鲁士军队了, 才把它开上战场。那一开上战场就遇到了一场恶战,什么?就是“普奥战争”——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打的一场战争。这其实是德国统一战争的一部分。

那这场战争奥地利人打得真是惨,因为他们的枪支水平是上两个版本的——前膛的滑膛枪。那怎么打得过呢,你装填速度跟人家没法比嘛!别人的士兵一分钟装三发子弹了不起了,即使是后膛装弹。可是普鲁士人呢?通过严格地魔鬼般的训练,他们可以做到一分钟装五到六发子弹。所以你想,在战场上一旦对决那个优势就太明显了。

所以普奥战争只打了七个星期,奥地利军队阵亡一万八千人,被俘两万四千人,整个国家的军队就被迅速打垮掉了。所以后来普鲁士那个国王“威廉一世”和“俾斯麦”——就是那个铁血宰相,去视察战场的时候,就在战场上走看两边倒下的尸体。俾斯麦就情不自禁讲了一句话,说:我儿子,(他儿子叫赫伯特)说赫伯特将来,很可能会死在这样的战场上,想起来都让人感到很伤感,这种战场简直就是屠杀。

所以你看,后膛枪时代到来之后,整个战场必然会产生变化。但是要知道这样的变化来得没有那么快,因为人们的战争观念还停留在前膛枪时代。这就回到我们今天刚才前面那一Part讲的“南北战争”,大家是用“前膛枪时代”的战争观念,在运用“后膛枪时代”的武器。

美国这个地方,还有一个特点:它是在当时的世界格局里,是一个大的农业国,人口很少,而且住得很分散。很多人都有枪支,所以在南北战争当中用的枪特别杂,甚至还有火绳枪。我们前面讲的,那是很多年前用的那种东西,甚至还有骑兵拔刀就来冲锋的,也有。前膛枪、后膛枪、全有,在战场上,这就导致大家的战术观念和当时的武器会产生严重的不匹配。

很多军官,尤其是像西点军校训练出来的军官;前面我们有一期节目讲过,其实北方的将领和南方的将领几乎都是同学,都是西点军校毕业的。他们觉得打仗嘛,就应该按照教科书上写的那么打嘛,我师父当年就那么教的我嘛。

可是他忘了,你师父是上一个时代的人,你的教科书还没来得及改呀!可战场上出现了新的家伙——就是后膛枪。后膛枪的装填速度更快、射击距离更远,这个时候单兵的战斗力就已经起来了,没有必要像过去那样大家紧紧地排在一起,依靠组织和集体的力量进行作战。

而且你一旦不散开,你想想看,对方也有这么厉害的家伙,那不就等于是排着队枪毙你吗?你一旦散开之后,目标就变得稀疏,被敌方的子弹击中的概率就自然变得低嘛。但是那个时候的军官,他们的战术思想没有那么先进,还在按照教科书那一套办法搞。

所以才回答我们前面刚才讲的那个问题,为什么南北战争期间死的人那么多?这是落后的战术思想害死了人!那“后膛枪时代”标准的战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就是先用炮火互相覆盖、互相对射,然后等步兵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大家分列成散兵线,可能是三五个人一伙,然后随时找到地形掩蔽,然后伺机再跃进,往对方进行冲锋。没有这样排着整齐的队伍再往前走了。但是当时的军官并不知道。

说到这儿其实就很感慨:一种新的技术出现,人们的思想观念要跟得上这个技术,实际上是需要时间的。甚至有的人,他也不是说他不接受新东西,他就看见新东西,他别扭。

比如说当年普鲁士人刚搞出后膛装弹的那个枪支后,有一个瑞士军官就去参观;说:“你们怎么这样啊!只有正常人是从嘴里吃东西的,知道不知道?你这样从后面往里塞东西,这算什么呀?当然子弹应该从前面进去了!”所以他给这种枪起了一个外号,叫“灌肠枪”。就怎么能从后面,从那个位置塞东西进去呢?他看不惯。

现在我们会觉得:从前面装填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但是这就是“观念的力量”。他看不起这个东西。包括我们刚才讲“散兵作战”——大家不再排得那么整齐。在历史上有没有过?早就有过。比如说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国人当然是正规军,还是那一套战法。

当时美国人就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龙虾兵”。因为他穿的那个红色的军服。而美国人,因为独立战争很多都是革命者,保家卫国。所以他们是自然就是散兵,散开来的,用一些狙击枪打英国人,那这种打法当然非常奏效。

但是即使如此,在当时美国的正规军——就是华盛顿将军带领的军队来看,说这种战法不行,这太流氓了!哪能这么打仗呢!打仗就应该堂堂之阵正正之师,甚至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还出现了这么个事——有一支英军的小分队,突然摸到了美军的阵营当中,他们突然发现有一个将军在那儿耀武扬威,目标很明显,因为当时穿着那个军服。

然后他们的狙击手已经瞄准了这个人,但是正在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这个人突然把脸掉过去了。这个时候我要是开枪扣动扳机,会不会胜之不武呢?怎么能在人背后开枪呢?所以这一枪就没打。那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华盛顿。所以英军失去了一个最好的机会——当场击毙华盛顿。

再举一个例子:1853年发生在欧洲的克里米亚战争,一边是英法联军,一边是沙皇俄国的军队。俄国军队装备相对比较差,用的还是前膛装弹的滑膛枪。所以自然是排成阵列往前走,而英国人这个时候,武器已经开始迭代,有一部分军队已经开始装备后膛枪。所以他们的底层的士兵和军官就自发地发明了创造了这种“散兵线”的搞法。

那自然了,像我们前面讲的,击毙对方的能力就变得更强,而自己的伤亡率就大幅度地下降。按说这种新式的战法一旦出现,而且发现有效,那就应该总结提高,然后再普及。但是没有。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之后,这一套散兵线的战法就被忘掉了。

那你说:为啥呢?其实有一个原因:很简单,就是当时战场上有很多国际军事的观察家,他们就觉得:英国人怎么这么打仗啊?好像胜之不武的呀,对吧。虽然很有效,但是这叫“胆小鬼的战法”。那你想,所有的军人都以“追求荣誉”为目标对吧?谁受得了这样的冷嘲热讽呢?所以这套战法,就被暂时的遗忘了。

好吧,再让我们回到美国南北战争的战场。时间都是前后差不多十几二十年的那个样子,在美国南北战争上,北方将军死的——就是阵亡在当场的最高军衔的将军,叫“塞奇威克”。“塞奇威克”是怎么死的呢?当时他正在给士兵训话,因为敌人出现在远方,而且有一些子弹已经飞过来了,很多士兵就开始躲、甚至住地下趴——像罗胖子一样,要匍匐前进。

“我学的那套军事战法,哪有你们那个怂样?给我拿出一个士兵的样子来!给我站起来,哪有这么躲子弹的呀!”士兵就说:“那子弹正在这儿飞呀,难道不躲吗?”塞奇威克说:“当然不躲了,他们离那么远,就算这儿站着一头大象,他也不能把我打到呀!”话音刚落,一颗子弹就真的追上了塞奇威克,他当场阵亡。

所以你看看,杀人的到底是子弹,还是人落后的思想呢?刚才我们讲到,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因为军事思想的落后导致大量的士兵死在不该死的地方。但是随着战争往前进行,很多军官也开始吸取教训;把原来排得整整齐齐的队伍,开始变成散兵作战。这样一来,整个状况就好多了,伤亡率马上就下降。一场战争下来,动不动就减员30%,可是后期减员往往只有9% 、 5% 。

你看,人类是会吸取教训的。但是问题也来了,人类这个物种,到近代化之后,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悖论——就是少数精英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整体的适应能力之间,有一段落差。

精英那些聪明人,把那些新的武器、新的技术不断地抛到这个世界上。可是任何一种新技术,整个社会系统要去适应它,却需要漫长的过程。刚才我们讲的,后膛枪的发明和战场上出现的悲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但是人类是记吃不记打的,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是反复地重演;再往后,就又有一种新的枪登场了,叫“机枪”。我们都知道机关枪的厉害,它一次性的可以喷射那么多子弹,所以装填速度这个问题,在老式枪支那儿是一个大问题,到机枪这儿,就彻底解决了。

那最早发明机枪的,是一个美国人,叫“加特林”。他发明的年份是1861年。你先记住这个年份。加特林机枪的方法,就是一个人往前瞄准打,旁边一个人弄一大盘子弹,用一个转盘在那儿手摇转,把一颗一颗子弹压到枪膛里打出去。几乎是自动的,但是还需要有人配合。加特林机枪的整个的机械性能是非常好的,而且一分钟,可以打两百发到一千发子弹。这是1861年的事情。

后来到了1883年,另外一位美国人,叫“马克沁”,又发明了著名的“马克沁机枪”,这种机枪的机械性能就更好。它没有这个转的过程,它是一种全自动机枪。是用上一颗子弹打出去的力量,把下一颗子弹自动地压进膛里,重量更轻、冷却效果更好,而且每分钟可以打出来两千发子弹。

你想想看,那是什么场景啊!这是那个时代的人能够想到的,最厉害的杀人工具吧。简直就是从地狱里放出来的魔鬼!可问题是,机枪发明之后,几乎没有用武之地,真的是生不逢时。因为那个时代,没有大的战争。你看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没有战争。

欧洲更是这样,在“1871年普法战争”之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将近半个世纪没有战争,所以机枪这种杀人的工具,当时很多欧洲的、包括军官都会觉得:这个东西好不道德的,对吧?这么疯狂的杀人,有什么意思呢?所以当时欧洲的军官们天天想着什么,搞大炮、巨舰,造各种各样的大型的战列舰,造各种各样的大炮。那个东西不是为了打仗用的,是为了吓唬对方用的,搞各种各样的战略威慑。

而在战术层面,用机枪这种非常凶残的杀人工具来装备军队。当时人都觉得:这玩意儿好不道德。那什么时候用机枪呢?就是欧洲人觉得没有什么道德压力的时候,说白了就是对付第三世界——他们的殖民地的时候,用机枪。

在这儿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机关枪的社会史》。这里面就举了大量这样的例子:在19世纪后半叶,欧洲人的世界殖民史上,经常会出现用机枪起到非常神奇的战场效果的例子。

比如说:有一个德国人在他的非洲殖民地,因为遭到当地土著人的攻击,他只好带着自己的一个仆人躲进了一个小屋。但是他随身带了一挺机枪,结果就凭他—个人,瞬间就扭转了战局——杀死了当地自土著一千多个人。

再举一个例子:19世纪下半叶,在非洲的苏丹,还爆发了一场“马赫迪大起义”,是反对英国殖民者的。结果呢?一场战斗下来,英国人就用了六挺机枪,直接射杀了对方一万一千多人。所以这哪是战场,这就是屠杀!太不对称了!而且我们中国人在那个时代也吃过机枪的亏。

当年义和团包围北京的东交民巷,想攻陷它。结果呢?东交民巷里面只有几百个外国士兵,而且没有什么很好的军事设施了,但是人家手里有三挺机枪,结果你生就没打下来。后来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用的就是十挺机枪,你看就把一个老大帝国的首都,就这么轻松拿下。

所以这个时候,机枪已经几乎是终极武器。但是不管我们把机枪讲得有多神,在西方人自己那儿,机枪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当然你说这是一个漫长的和平期,所以没派上用场。不是。首先我们看,机枪啥时候发明的?刚才我们讲,我们埋了一关子——1861年。

那时候美国的南北战争刚刚开始打,而且加特林这个人发明加特林机枪,就是为了减少士兵的损失。或者当时客观结果也加大了损失了。他就是为了让北方少死人,所以发明了机枪。一挺机枪可以顶上半个团的士兵那样的子弹的武力!

但是又怎么样呢?所有的军官都觉得这是个怪物。因为我把它弄上战场,我也不知道怎么使用它,它实在是战力太强大了!甚至当时一个军需官拒绝购买加特林机枪的理由非常简单:说:你加特林,你查查你的祖宗八辈,你是一个南方人嘛,我们怎么能信任你呢?你这玩意儿没准包藏祸心。

说白了,就是整个的军队系统,对这个新出现的东西目瞪口呆,不知道怎么去使用它。甭管你怎么磨破嘴皮子。当时加特林跟林肯政府就讲:说这玩意儿才1500美金一台,你要是装备一个团,你需要五万美金。你到底是用这个,还是用那个呢?虽然这样的好话说尽,但是最后仍然没有卖出去。

刚才讲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候的状况。南北战争一结束之后呢,机枪就普遍装备了西方主要国家的军队,但是在此后近半个世纪的过程当中,没有人仔细思考:一旦双方军队都有机枪,在战场上会发生什么?所以你看,一直到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人们才真的见识了机枪的厉害。

这个方面最吃亏的是英国人和法国人。你比如说法国人当时的那个统帅,叫“霞飞”。霞飞一直就在坚持,说法国军队的特征,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从来没有防守策略。你看,听着是很高大上吧,但是在面对机枪的时候,“进攻进攻再进攻”就是“自杀自杀再自杀”。

其中还有一个细节:当时法国的那个军服,还是保持了拿破仑时代的那个特点:上半身大蓝,下半身大红。当时法国的一个陆军部部长就讲,说咱们搞得低调一点好不好,这玩意儿上了战场,不就是机枪的靶子吗?都不用瞄准,看见红点和蓝点就射击就可以了。但是当时的报纸新闻界非常反对。

甚至有人抬出了这样的理由:说一个上半身是蓝色,下半身是大红色,这才符合法国人的审美。如果把这样的军装换成那种暗淡无光的,甚至是以后搞得那个迷彩服,这怎么能符合法国人这么有逼格的、一个有审美的民族的腔调呢?所以你看,这就是“拿人命当儿戏”啊!这也说明了我们刚才讲的那个“观念落后”的问题。

英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是吃够了机枪的苦头。因为他的对手——德国人,是非常重视机枪的。在战线上每隔一百米,就有一挺机枪。而英国人呢?当时还信奉骑着高头大马向对方的阵线进行冲击啊、冲啊、冲锋,搞这一套。好,德国人说:那你来吧,反正我这儿有机枪。

在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当中,德国人就在四十公里的战线上摆开了机枪阵,对对面的英国的十几个师进行扫射。扫射的结果呢,就是一天下来,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创记录的,一天下来让英国人伤亡六万人!这也是一场屠杀。所以英国人终于尝到了机枪的厉害。

几场仗打下来,英国人不仅损失了大量的人命,它的社会结构甚至都被改变了。英国人都是贵族当军官,而这些军官为了维护军官的荣誉,冲锋陷阵在前,而前面是机枪,所以很多贵族都死在了战场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就再也不是一个贵族社会了。

今天我们讲了很多枪的故事,我不知道你自己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道理。我自己呢,只有一个感慨: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之后,不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新的技术创新,但是很多老人家对于新东西、新创新,往往都是看不惯、看不起、看不上。

那为啥呢?分析起来大溉无非两种原因:第一,老人往往是既得利益者,他是在原来的技术基础,以及建立在这个技术基础上的社会结构,他跟它是“共生关系”。所以新东西一出现,他马上觉得:这个东西好像没有我什么事。他自然就会产生一种排斥心理。

那第二个原因呢,就是他的旧趣味、旧审美。看见新东西的时候,他天然就觉得这个东西很丑,这个东西我不习惯,所以就产生排斥心理。这个都很正常。但是我想说的是:你会死,你会老,一代一代的人就是因为时间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你退出的时候,你的那种偏好、审美趣味,就会随风而散的。

你原来深植于其上的那个社会结构,也会崩解掉的。如果你认识到这一点,那你还是对新生事物抱有一点好奇,抱有一点好感吧。因为就像我们讲的“枪的故事”。如果你一味地排斥新事物,在战场上会死人的,在历史当中你会犯错误的。

罗辑思维:杀死上帝的达尔文 16

今天的罗辑思维跟大家聊一个人的故事,达尔文,至于为什么要聊他,听到最后,你自然就明白了。

  达尔文这个人一生留给科学史一个天大的谜题,就是他有20多年的时间干嘛去了?他1836年环球航行结束,回到伦墩一直到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中间二十多年啊!

  他一直磨磨蹭蹭,即然他所有的资料已经搜集完了,标本啊,包括进化论的思想都酝酿完成,他二十多年为什么就不动笔?

  当然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说,他老人家身体实在是不好,因为他参那个贝格尔号,是从31到36年在海上漂泊了五年,要知道海上生漫长枯燥,极容易导致人生病,贝格尔号前一任的船长,就是因为忍受不了这种病痛和寂寞,最后举枪自杀。

  达尔文为什么能上这个船呢?就是因为后一任船长一想,这不是个事儿啊!也不能带女人上船,而且船长平长跟船员要板着脸的,也不能跟船员太近乎,所以一定要找一个人上船陪他聊天,达尔文就是这么一个陪他聊天的人,而不是什么随船的科学家,不是。

  但是五年的海上生活,确实也把达尔文的身体摧毁了,1836年回到伦敦之后,基本人类所有能够引起痛苦的病,达尔文身上都有,一会儿头痛,一会胃疼,一会儿觉得反胃等等,达尔文最后病到什么程度?

  他每天只能挣扎起来工作一两个小时,就到头了,甚至长期都卧床,以至于到最后他几乎不敢参加伦敦的所有的社交活动,按他自己在日记里的写法,他说,我怕死半道上,身体就坏到了这种程度

  但是你说他坏,其实这二十多年他也干了不少事儿,比如他在伦敦的乡下养鸽子养兰花,然后还研究一种生物叫藤藤壶,而且还写了四卷本的关于藤壶生活史的一部皇皇的臣著,你要说他没干事,他干子呀!可为什么就不写物种起源啊?

  有人说啊,达尔文在继续认真的准备他的理论,因为他觉得自己理论不完善,资料不完备,所以他才种兰花啊,才要养鸽子,做更多的科学试验,这也有道理

  你比如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即使发表之后,他都觉得他的理论当中有个天大的缺憾,这缺憾其实就是一个东西他解释不了,什么呢?

  雄孔雀的尾巴,达尔文自己在日记理写,他说我一想到雄孔雀的尾巴我都要吐,要反胃,就恶心,因为这个尾巴整个地就颠覆了他的所谓自然选择理论。

  你不是说适者生存吗?可是这尾巴明明显就不适合生存呐,第一它耗费能量吧?长那么长,第二它不方便取食吧?这孔雀就飞不高啊,不方便躲避天敌啊,可是为什么孔雀还要进化出一支长长的,那么漂亮的尾巴呢?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达尔文的第二本书,也就是《人类的由来》才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说,除了自然选择之外,又出现了一种新的选择方式,叫性选择,他的意思是这样啊,说世界上很可能会出现过一只短尾巴的雄孔雀,这个孔雀你看取食也很方便,逃避天敌也很敏捷,活得非常的天真烂漫和自在,但是在母孔雀的眼里,一只没有好尾巴的雄孔雀实在是太丑了,没有母孔雀愿意跟他它交配,于是它也绝种了。

  所以自然的选择不光是捕食,逃避天敌这么简单,母孔雀的态度,雌性生物的态度,其实也决定了这个特各的很多性状,这就是所谓的性选择理论。

  所以很多科学史家认为,达尔文这后二十年之所以不动笔,都是在补足他的理论,可是问题又来了,那你性选择理论不是在《物种起源》之后,你才去写的吗?你当时为什么又急匆匆的把物种起源给写出来呢?那二十多年,你到底为什么没动手呢?

  说实话啊,我进一步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之前,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读的越深,越了解进化论,或者今天的我,以为我已经了解了进化论之后,我才真正的理解了达尔文的痛苦。

  因为达尔文提出来的进化论,实在是太颠覆了,我们很多人都以为,达尔文提出来的颠覆是因为他说,人不是上帝造的,人是猴子变的,所以这个事是一个达尔文的创造,恰恰相反,这件事根本不是达尔文提出来的。

  关于进化的思想,别说达尔文,从达尔文的爷爷那下辈起,就达尔文爷爷的本人就已经提出了,完整的进化论的思想,物种是有独产的起源的,物种是变化的,不是上帝造的,所有的这些理论,几十年前就提出来了(达尔文的前几十年),达尔文的爷爷,还有什么拉马克进化主议等等全有,那么达尔文真正的贡献是什么?

  他是在告诉我们,进化压根没有方向,每一个物种对自己的命运其实完全无法掌控,这是达尔文真正的发现。

  在他的眼里所谓的自然,就是一个面无表情的玩意儿,这个玩意儿没有任何价值,没有任何立场,也并不向善,他就是冷静的像一个死神一样,拿一把剪头在旁边盯着所有的芸芸众生。他随时用这把剪刀把所有那些不适合生存下去的物种,咔嚓一剪头给它剪掉,让那些适合的物种生存下去。

  我们每一个人看到这个世界,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静谧,然后有小鸟欢唱,有海洋生物自由自在的遨游,但这都是你眼里的世界。

  如果你放到几亿年,甚至几百万年,几千万年这样短的时间去看,大自然都是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些物种,管你是恐龙也好,还是三叶虫也好,第一个物种的历史上,都有一个悲催的故事,因为每一个物种都逃脱不了,大自然的这种剪刀进行的审判,每一个物种不断的变成灰尘,又不断的被团结成新的物种,仍回到进化的这个长长的河洗当中,没有任何物种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大自然没有任何方向性。

  每一个物种都在和这把剪刀,比逃亡的命运,物种自己根本掌握不了自己的前途,没有物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然后获得一种向上的动力。

  所以达尔文真正赶下神坛的,压根不是什么上帝,他是把人类活着的所有信心,都全部给毁掉了,我们以为我们这代人都在奔向美好,我们不断的在改善自己的命运,试图掌控自己的命运,达尔文在帝边就在冷笑,用他那种英国式散文的笔调在那冷笑,你们什么都不懂,大自然的剪刀在决定你们,你们自己什么都决定不了,这是达尔文进化论真正的精髓。

  所在达尔文为什么那么痛苦,为什么他不敢发表?其实同时住在英国伦敦的两个人,都是大胡子对吧?两个人住家也不远,一共就相隔16英里,那个大胡子的人叫马克思,两个人生活在同一代,虽然没见过面啊。

  马克思也够颠覆的,但是马克思心里有一种,强大的道德力量,他认为他在指点人类的未来,所以他笔耕不辍,天天在那著述,而达尔文在二十年不敢下笔,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一直到进化认发表之后,达尔文遭受的这种攻击,其实到今天都没有停止,到今天为止还有人说,当然是以科学的态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一个错误,在他同时代人那里就是更是如此了,无数的人去攻击他,包括他最好的朋友,英国当时最著名的科学家,都在反对他,因为达尔文进化论甚至不符合当时科学的标准,因为它仅仅是一种假说。直到今天我们还得说,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一个假说。

  达尔文的这些颠覆性的想法,让他身边的人都非常害怕,他妻子在嫁给他之前,就给他写了一封信,他老婆非常爱他,也是他表姐啊,就说我非常爱你,但是你这套理论,把上帝算是彻底得罪了,我嫁给你之后,我们相爱一生之后在天堂还能重逢吗?

  达尔文后来在自己的日记里也写到,他说,每到深夜的时候,我经常抱着这封信把它贴在脸上沉痛地哭泣,因为我真的不知道在天堂,我和我的妻子能不能相逢?

  达尔文活了73岁,在临死的时候他留下遗嘱说,给我一具普通的棺木就好。但是后来英国人决定,把他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跟牛顿葬在一起,所以违反背了他遗嘱,给制作了一具豪华的棺木,然后他的旁边是牛顿,和一生都反对他的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

  所以我觉得,达尔文的墓也算是一个图腾吧,一个人做出了臣大的贡献,但是他被一具违背他自己命运的,一个超越他想象的豪华棺木钉在了历史上,而身边有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有反对了他一辈子的科学家,就这样面对着千秋万代。

  达尔文的故事至少到这里可以告诉我们,我们都在说中国要做创新型国家,我们缺的是中国创造。创造有那么容易吗?创造要付出的可不是智慧,创造首先要付出的就勇气!

  关于达尔文的第二个谜题就是,你不是二十多年一直拖着不动笔吗?可是为什么从1858年到1859年,仅仅一年时间他就把这本书给写出来了呢?这又是牵扯到科学史上的一桩公案。

  1858年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另外一个英国人叫华莱士,这个人比达尔文年轻个十几岁,这个人是个科学疯子,但是是个吊丝出身,家里什么钱都没有,但是一生就是热爱科学研究。

  他先是跑到亚马逊从林里面搞科学研究,记录了大量的资料,然后搜集了几万种标本,然后托运一个船运回英国,可是这个船突然失火,然后整个所有的资料全部报户废了。

  但这个人继续顽强的奋斗,然后跑到马来群岛,就是今天的东南亚那个地方,在从林里面又开始搞这种科考,到1858年他有一次得了疟疾,然后非常痛苦,在从林当中养病,养病的同时突然灵光一现,关于整个生物进化,他突然自己搞出了一套理论,然后用三天时间写出一篇论文。

  写完了,自己看了怎么都觉得好,然后给谁看呢?哎~!他就想到了达尔文,就给达尔文寄去了。达尔文老人家,还在那慢慢腾腾在家养病,种兰花,养鸽子呢,一看这篇论文傻了,为什么?

  因为这篇论文当中,几乎所有的思想跟他正在酝酿的这个《物种起源》几乎一模一样,就几乎是他后写《物种起源》那本书的提纲,连里面的用词都一样。这个老人家拖着个病体,然后就陷入了非常长的痛苦的思考,怎么办呢?

  他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呢就是把篇论文,因为华莱士把论文寄给他,就是你帮我推荐发表啊,你是老前辈啊!如果推荐一发表,这二十多年白忍了,从此以后提到什么进化论,那就是那就叫华莱士主义,没他达尔文什么事儿了,这事真是舍不得。就像在打牌的时候,已经做完了听牌,听了好长时间,突然有人点炮,这个心态真的是受不了。

  可是他又不能说别人把论文寄给你,一个英国绅士,怎么能抢先把自己的论文发表呢?更何况这个时候他又没有写,所以他非常的痛苦。后来他就给他的一些朋友写信,说咋办?咋办?我又是一个英国绅士,可我又实在是不甘心。

  后来英国的一些科学家,他的一些朋友就给他出了个主意,说这样吧,折中吧,你赶紧写一篇提纲,你把你要表达的思想给写出来,然后跟这篇咱们一块在英国皇家科学院的那篇杂起上发表,这样不就是一个折中的办法吗?

  最后达尔文也接受了这个想法,然后又把这个想法写信,不远万里的寄到了马来群岛,给这个华莱士。说,这样行不行?华莱士说,行啊,不仅行,而我觉得我跟你老前辈想到同一结论我很荣幸的,这样完全可以。

  所以,虽然这篇杂志发表了两篇论文,但实际上,这就是科学界自己内部的事情,更何况达尔文这二十多年时间里,跟他的一些科学界朋友,其实把这些思想已经表达过,所以并没有引起什么样的波澜。

  但是达尔文从此就觉得这事儿不对了,时不我待,然后就从这一天开始,就开始奋笔痴书,用一年时间就把《物种起源》给写出来了。1859年12月发表出版,然后一发表出版就立即成为畅销书,第一版几千本当天卖光,然后几年之内迅速重印了6次,然后达尔文就暴得大名。

  那么再回头看这个华莱士,华莱士的心态非常好,他说,我非常荣幸能跟你想到一块去,而且我认为从此之后,我就可以称自己为达尔文主义者,我坚决不会跟你去抢这个理论的发明权,所以后来华莱士为了证明这一点,自己又写了一本专著。

  这本专著的名字就叫《达尔文主义》,那意思就是,我是达尔文主义的信徒,所以这件事情基本上是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了,两个英国绅士是怎么样推让一个理论的发明权的。

  这就是让我们想到了也是英国人牛顿,跟法国人莱布尼茨关于微积分的发明权,几百年吵的面红耳赤,甚至引发了英国人和法国人,两个国家民族主义的这种对决,那就显得很不绅士。

  所以你去看达尔文主义,之所以能够获得那么大的影响,跟他所在的那样一个环境是非常相关的,他需要有一个大兴常好的科学家的群落。这个科学家群落不仅大家能够推让功劳,而且在互相批批判的时候也能够做到一种绅般的态度。

  所以你去看达尔文最重要的就是1860年在牛津大学搞的那样一次大辩论,这资辩论当中,就是针对到底进化论有没有道理,双方对决,虽然这是一次我们后来讲是大对决,但实际上对决的烈度是非常轻的,大家都是用理性来探讨这件事情的。

  其实中最激烈的一个人是谁啊?叫罗伊船长,他是谁呢?就是当年带达尔文上贝格尔号的那个船长,这个船长实在是受不了了,说我怎么带你出去搞了五年之后,你想出了这样一套歪理邪说,然后让我去得罪上帝。

  但是又不是科学家,也没法说,所以在会场上举着圣经,说this book this book这本书这本书,然后就去闹场,但是闹到最后,他也没有怎么样,但是五年之后,他举枪自尽。他实在是太愧疚了,他对上帝心中充满了一种赎罪感,我怎么能把达尔文这样的魔鬼放出来,但是他并不是拿枪去杀达尔文了,他仅仅是举枪自尽。

  我们都说进化论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实际上它并没有引发什么样的迫害,无数的人去批判达尔文,但是达尔文基本上采取的是一种不回答,置之不理,是这样一种态度。

  相反是像赫胥黎这样的人跳出来,他号称我是达尔文的斗犬,一旦搞辩论的时候,赫胥黎在旁边蹲着听,谁说的什么话,一旦让赫胥黎揭拽住个小尾巴,他就要冲上去。冲上去之前,他习惯讲一句话,说,上帝终于把他落到我手里了,然后就冲上去跟他辩论,都是非常英国绅士的这种辩论的方法,其实最极端的反对达尔文的是一个叫欧文的动物学家。

  这个动物学家最激烈的反对达尔文的方式是什么,就是他后来当上了英国自然博物馆的馆长,他把自己的塑像放在了大厅中间,而把达尔文和赫胥黎的塑像放在了咖啡馆里。仅仅用这种非常微弱的方式对达尔文进行了报复!

  还是回到那个话题,我们都在说中国要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我们要拿得出中国人民对得起人类历史的创新,那么这种创新所需要的第二个条件:第一个是勇力,第二个条件就是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创新的环境,否则一个创新又从何谈起呢?

  关于达尔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误解,就是进化这两个字。其实达尔文在《物种起源》这一本书当中,都没有提到进化,只在结尾处用了一处关于进化这个词,但仅仅这一处可就闯下了塌天大祸了。

  所以后来很多人,比如说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就是拿达尔文的这套理论说,你看弱者就应该被淘汰吧,我们强者就应该生存吧?所谓后面的斯宾塞包括后来的希特勒都是这套社会达尔文的信徒,认为有一个所谓的进化或者进步的趋势,在主导着人类的历史。

  所以回头一看,你看我们中国人严复的那个翻译反而是对的,他只翻译了八个字,叫什么?叫,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严复可没翻成适者进步,没有进步。

  确实达尔文自己也从来没有说过进步的意思,生物就是这样在演化,没有进化的问题,达尔文曾经写过一段批注,说,从所有的证扰里面,我们看不到生物演化所谓的进步趋势。

  没错,所括后来的达尔文主义者,一个著名的叫古尔德这个人,他就反复的讲这个道理,说如果从生物的演化来看,细菌实际上它的适应性,比我们高级的哺乳类动物,包括我们人类,其实它的适应性更强。

  要知道细菌的适应性吓死人啊,它可以在地下很深处,几百米的玄武岩里面生存,它可以利用地热,它可以完全没有氧气的环境里面生存,然后它的繁殖是那么的迅速。如果从适应性上来讲,经菌比我们人类要强大得多,而且我们人类反而要靠细菌才能生存。

  有一个统计说,细菌微生物的份量占到我们人体总重量的1/10,没有细菌我们人一分钟都活不下去。所以你说到底人是比细菌高级吗?实际上在达尔文看来根本不存在这种可能。

  换句话讲,进化论实际上在否定所谓进化,那怎么理解一定会出现人这样的高级的生物呢?哎~!后来的新达尔文主义者,就是我刚和说的这个古尔德,他就提出了一套理论,叫醉汉回家理论。

  什么意思呢?就是,物种就像一个喝醉的人,他要回家,跌跌撞撞,一通胡走,但是他回家的路上呢,左边是一堵墙,右边是一条沟,那你说最后这个醉汉会怎么样?

  对啊,一定会掉沟里,因为撞到墙没用,撞到墙会被弹回来,但是掉到沟里这个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虽然物种在进化的过程中完全没有目标,但是住简单这个方向,简化到细菌,这就遇到一堵墙了,没法再简化了,所以这头方向就被堵死。

  而另外一头呢,只要你跌跌撞撞的走下去,多少你都会掉到这个水沟里,那就是越来越复杂。如果从生物物种的数量分布上,我们也基本上也可以验证这个趋势。

  到目前我们命名的哺乳动物大概也就4千多种,可是微生物的种量就大的吓人,已经正式命名的就100万种,其实很多大量微生物,我们即无法命名,甚至还没有观测到的还多的是。

  所以大量的可能性,其实堆积在简单化这一侧,而真正能够成为高级,复杂这种动物的,其实只有区区数种,那按照这种醉汉回家理论,我们要得出一个非常悲观的结论,就是人类所谓的进化,所谓的进步,其实只是像醉汉回家般的一种偶然性。

  在地球上出现人这种生物,其实是无数个偶然性当中的最小的一种,那么在这种理论下,我们人类在反观我们几百年形成的这种进步观,就非常的可疑了。

  我还记得科幻作家,刘慈欣他写过一篇小短文,他说其实我们人类科技一直在进步,但是等在人类前方的其实是几个科技奇点。奇点,就是发展突然发生突变的这种点,这种奇点即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一件大坏事。

  好事比如说人类可以能踏上永生的台阶,那么还有可能发生的大坏事就是,一个人有可能就可以劫持全世界。因为地球就是一个太空船嘛,大家都封闭的在这上面生活嘛,如果当技术进步发展到有一部分人可以拥有一种武器,可以毁来整个地球,那会发生什么呢?

  现在我们知道朝鲜的一个胖子,现在拥有了一个核武器对吧?据说他有,但是他毕竟不能毁灭全球啊,但如果技术再这样发展下去,比如说反物质武器,反物质武器,理论上,只需要30吨重,用一艘船或才一个载重卡载着,然后它只要一旦触发,整个地球就毁灭。

  那好,一个人一旦扔有了这种能量,那我们能不听他的吗?那他就会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暴君,也许我们的文明确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按照民主,自由,繁荣,富庶这种方向发展下去,人类有可能在前方等着我们的是沉沉的黑暗。

  所以不要用进步主义的态度去欢呼,达尔文其实就在告诉我们,没有什么进步,没有什么进步…

  所以古尔德讲过一句话,说,达尔文在一百多年前提出来的进化论,对我们今天仍然有教益,我们必须要拔出那些让人类自大的那些基础,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类只是生物这个巨大的树杈上新生的一个小小枝条,而且随时可能被毁灭。

  如果不能放弃进步这根稻草,我们在150多年后,其实就还没准备好接受达尔文,那么即然进步是这么的悲观,如果我们还要渴求进步怎么办?

  很简单,我们必须靠人类自己的努力,大自然帮不了我们,客观规律帮不了我们,马克思经常讲的,不以人类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那些东西,也帮不了我们。

  人类要进步只有靠自己!

罗辑思维:离开达尔文的日子 42

今天我们罗辑思维要说的是达尔文。你说以前不是说过达尔文吗,没错,出门左转还是能看到那期视频 ,但那一期说的是活着的达尔文,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死掉之后的达尔文。

话说1882年的4月15日吃晚饭的时候,达尔文突然觉得身体不适,于是想站起来走到沙发那儿,结果就扑倒在地上,弥留了四天之后,4月19日的凌晨4点,达尔文与世长辞。

他的夫人本来就想办葬礼,就安葬在家乡好了,这个时候国家出来了,国家说那可不成,你以为达尔文是你们家死去的老头呢,达尔文是国家的宝贝,得和英国的历代名人一样,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也就是这中国人讲的西敏寺。那儿有哈代,有牛顿,都在那儿等着达尔文去作伴呢。得在那儿办葬礼,得葬在那儿。

后来达尔文夫人就赌气不去参加这个葬礼,但是你不去没关系,国家来了,当时英国皇家学会倾巢出动,所有著名科学家都参加了,当时所有世界上文明国家,只要有国家科学院的都派代表参加了。

葬礼非常之盛大,所以达尔文死后是极尽哀荣啊,我在看《达尔文传》的时候,他弥留之际给他老婆讲了三句话,那真的让人羡慕嫉妒恨。第一,他说我其实一点儿都不怕死,第二句,我很爱你,谢谢你照顾了我一生,第三句,孩子们都很孝顺!

哎,好让人羡慕嫉妒恨呐,你想,一个人生前创造了那么大的成就,取得了那么广泛的认同,死后极尽哀荣,死的时候家庭还很美满,而且他面对死亡还说我一点儿都不怕死,你说人生活成这样,也就是太完美了吧。

所以达尔文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非常完美的人生,但是他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残破不堪的理论。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进化论。

但是进化论这个词其实并不准确,在上一期节目我讲过,更准确的其实是中国人严复翻译的叫天演论。但是没办法,约定俗成,所以在节目里今天我们还是沿用进化论这个说法。进化论再不好,它也比说上帝花七天时间,把这个世界创造出来了吧,最后一天还休息,花六天时间把世界创造出来,总比神创论要符合科学吧。

所以当时所有的新派人物,比如说在欧洲大陆,马克思就是率先在德国,先歌颂和承认了进化论的价值的,所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一出来之后,他就面对着阳光使命,和在欧洲已经统治了上千年的神学思想做搏斗,这种搏斗非常之漫长,缓慢而艰难。

举个例子说吧,1925年英国发生了法律史上著名的猴子审判,要知道,1925年的时候啊,达尔文已经死了43年了,飞机,大炮,电报都发明出来了,科学已经昌明到那个地步了,但是,在美国,居然就有大量的宗教人士推动立法,比如说1925年田纳西州就立了这么一个巴特勒法案,这个法案规定,不许在课堂上讲授一个字的进化论,否则就是犯法。

对于宗教人士来说,当然人是上帝创造的,你们家祖宗才是猴子变的呢,侮辱谁啊,对吧,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尖锐的社会对立,好了,立法之后怎么办?要知道达尔文在美国也有拥趸,当时美国的方舟子们,拥护科学的人,他们一看,嚯,居然对我们迫害到这个地步,那哪儿成啊,跟他干,怎么干啊?美国有一个传统,其实跟中国一样,也有上访,只不过人家在法院上访,不是到中央信访办。

他们上访的方式就是,我们觉得这个法律规定不合理,那我们就主动去当被告,我们去犯法,然后我站到被告席上,这个时候吸引大量的媒体的关注,然后全民来讨论这个话题,我当被告我光荣。这件事情在美国历史上各个阶段都有,最著名的就是100多年前的解放黑奴运动当中,不断的有人去站到法庭上当被告,,来获取社会进步。

所以这帮达尔文的美国粉丝们也在这么干,说那好吧,那就法庭上见真章吧,于是有一个叫美国公民自由协会就出了一个告示,谁愿意当这个被告哎,当志愿者啊?

田纳西州有一个中学教师叫斯科普斯,这个人还不是教生物的,他是教体育的,他说,有一次我们校长,他是教生物的,有一次请假,我就替他代了一次课,我就在课堂上讲了进化论,怎么着吧?你咬我,你把我当被告,你罚我款,他就站到了被告席上。

当然美国公民自由协会就在后面给他资助,各种支持,然后新闻媒体就来了,非常关注这个案子,当然这个案子本身是没有悬念的,因为白纸黑字的法案就在这儿。而且这个案子的主审法官,又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更倒霉的是,这个案子随机选择的十二人陪审团当中,有十一个人是基督徒,所以这个案子本身是没有悬念的。

当然,被告方并不是想胜诉,他们就是希望把事闹大,其中有一个细节,就是在初审的时候,最后的总结陈词,被告方说我们不参加总结陈词,你原告方也别说了,我们上诉,你们最好就判我们败诉就完了。把事闹大是他们的目的。

这个案子后来他们败了,所以这件事情被作为没帝国主义丑陋文化的一个标尺,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现在据说到那个县去,还有一个石碑上刻着,某年某月某日,此地居然还判了这么一个案子,真丢人,大概是这么一个意思。

但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是,这个案子当中的一个人,他叫布莱恩,这个人是原告方的律师,是推动这次审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也是美国政治史上一个知名人物。他曾经三次代表民主党竞选美国总统,后来实在是选不上,怎么办呢,他就给威尔逊总统当了国务卿。

这位布莱恩国务卿走上法庭,控告这个斯科普斯,你们这些讲进化论的人,他有两点理由,我们今天在近一百年后我们回头看这个案子,你还真别觉得他愚昧,他讲出了两点理由。第一点理由,说进化论是什么,进化论这套观念一旦在现代社会被所有人接受,就将是一场道德灾难。

不信你们去看看欧洲,什么德国那些国家,现在正在崛起的纳粹,他们用的将是进化论,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不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吗,OK啊,那就打啊,就杀啊,就血流成河啊,只要是能活下来就是天理啊,讲什么道德,说这套理论你能在社会上传播开来的呀,把达尔文这套关于生物演化的理论,变成社会生存理论,人类的道德还有什么生存空间?这是他的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说你们都说达尔文进化论是科学,他符合科学的定义吗,什么是科学?到现在为止,直到今天,关于科学的定义就是可证伪,说最简单的就是这三个字。这是欧洲哲学家波普尔最后把它论证成熟的一套体系,什么是科学?可证伪。

那你会问,啥叫可证伪呢?就是一套说法拿出来往桌面上一搁,我们虽然不知道它是真是假,但是可以从字面意思判断出来,我有可能证明它是假的。

举个例子讲,比如说什么是地震,西方人最开始提出一套假说,说大地像一个大盘子一样平的,四个角站四只大象,有一只大象觉得站累了,抬起一只脚来,于是地就震了。你别看这是胡说八道,他属于科学,为什么?克证伪。只要环行世界,发现地球是圆的嘛,底下没有大象,OK,就推翻了。所以这反而是科学理论。

你再看我们中国人的说法,地震,阴阳不调,这事,你说它说到什么时候,哪朝哪代它都是对的,所以这套理论就不是科学,为什么?不可证伪。再比如说战场上,连长跟小战士说,记住啊,一会儿上战场的时候,只要跑得够快就不会受伤,你看,这就是典型的伪科学。

好像是一个理论,但是那啥叫跑得快呢?每秒5米还是每秒100米,那小战士只要是受伤了,连长就会说,哎呀,你看你跑得还是不够快嘛。

宗教从来都是这样的,它用一套不可证伪的理论来统摄你的思想,比如说求观音菩萨送子吧,你说我怎么还没怀上孕呢,哎呀,你心还是不够诚,你一想,好像确实有点私心杂念,还是心不够诚,那我继续心诚,反正你生儿子都是观音菩萨的功劳,你没生,你就是心不够诚!这种理论就叫不可证伪。所以它就不是科学。

所以这布莱恩说,你进化论算什么科学,你怎么证伪?你的进化论指的是几亿年甚至更长时段的一种演化的构想,这种构想能够实验吗?在我们人类现代科学,我不可能有这么长时间去证明它是假的,那不可证伪就不是科学,不是科学就是观念,是观念你又是一个有害的观念,我们怎么可能让你去毒害我们的孩子呢。

所以在美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为美国宪法是规定,不可以强迫公民信任任何宗教,那你既然不是科学,你就可能是宗教,我怎么可能让你在课堂上去讲授,用纳税人的钱去建立的学校里面去讲授一个宗教呢?!

听听布莱恩这一套理论,在一百多年后,虽然他是胡说八道,但你不得不承认,在没有发现DNA,脱氧核糖核酸之前,你不得不承认他有道理,这是达尔文在死了之后给世人留下的一个巨大的破绽。当然达尔文的破绽远远不止这么多啊。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场景,一个原始人走到自己的洞穴外面仰望星空,心中蹦出来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我是从哪儿来的?对,这是人类的第一个问题,也是科学进步到今天,距离答案最远的一个问题。

达尔文只是做了一个阶段性的工作,提出了一个假设,但是你仔细研究这个假说,你会发现漏洞太多了,破绽太多了,最主要的就是集中在三个方面,过程、时间和动机。

我们一个一个说,先说这个过程。你说进化论,那这个动物就是慢慢慢慢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慢慢沉淀下来的,成为我们今天进化出人这样高级的动物,对吧?好,证据呢?

达尔文说有啊,你看在南美洲,我们就发现一些动物的化石,跟今天的动物很像,但是要大一号,这不就证明这是变化过来的吗?反动派说,别胡扯了,好,你说变化过来,那请问从大变小,中间过程的那些动物化石在哪里?

没有。到目前为止,生物考古学界从来没有找到,两个物种之间的状态的化石,从来没有找到过。你总不能说被城管队员给弄走了吧?没有证据,那你怎么能说它是慢慢过来的呢?

所以很多达尔文的信徒们就在全世界拼命地找,找到那些变异的怪兽,什么眼睛长在嘴巴里的青蛙这种,到处去找,有时候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哎呀,好好一个怪兽,你看这就是变异,可是发现,所有这些变异找到的这些动物都没法生殖,丧失生殖能力了。

所以的我的反动派说,别扯了,那不是残疾动物吗,你拿这个出来说什么事儿,这都没法有后代的,它不可能把这种变异特征往下传的呀。

而且还有一个更不利于达尔文的证据,就是在上午考古学界发现,大量的物种的出现,其实都是在六亿年前的寒武纪,寒武纪还集中在其中的2000万年,就在这2000万年的底层当中发现了,此前没有这么多,此后发生的变化也不大,就说明就在这2000万年当中一定发生了一些什么。

所以达尔文的对立派就说,我们说是上帝创造的吧,就那2000万年耶和华醒了一次。达尔文这边说,你们那《圣经》上写的是4000年,人类到现在4000年,创世到现在,反对派就说,那这个上帝那儿的时间,不是听说中国有句话吗,天上方一日,人间已千年嘛。上帝一亿年算一天,正好创造六天,你看六亿年前的嘛。

所以双方就吵得一塌糊涂。但是毕竟寒武纪物种大爆发这件事情,非常不利于进化论,这是过程问题。

第二个是时间问题。有一派达尔文的反对者说,你不是说生物是慢慢进化出来的吗,我给你算,有生物到现在不过是几千万代,因为地球上有生物才几亿年嘛,你算吧,才几千万代。每一代稍微发生那么一点点的突变和变化,能够积累出这么大的进化的跨度吗?

你比方说眼睛,那海蜇皮,海蜇是水母,也是一种,没眼睛,一直到达成人眼这么高度复杂的器官结构,有可能是一点点变化出来的吗?达尔文派说,对呀对呀,就是这么变出来的!

那好,我们做实验,弄只猴子,一百多个键,键盘,你让它敲,就随便乱敲,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要知道这个演化速度是很快的,每敲几个字就演化一代,说直到它敲出monkey,六个字母,敲出一个monkey要多少年?几万年!

就这么拼命敲,不休息,这猴子不睡觉,如果要敲出十个字母,比如说Bill Clinton ,那需要多少时间,从概率上推算,需要地球寿命的700倍,需要38000多亿年!

好了,如果大自然真的是这样,漫无目的的这样的演化,稍微有一个突变,然后积累,怎么可能从没有眼睛,到眼睛仅仅这一个复杂的器官能够积累出来?十个字母要敲38000多亿年!进化出一个眼睛需要多少年?这怎么可能。而且是一代一代的进化,这件事情也没法解释。

那第三个呢,就太多了,就是我们说的动机。因为动物有很多你观察到现象,用进化论是没法解释的,比如说互惠行为,吸血蝙蝠吸一口血,然后一看旁边的小伙伴没吃着,哎我喂你一口,发生这个事。有的鸟看见有天敌来了,它率先报警,要知道它报警会危害它自己的生命,但是它就愿意干这个事。在蜜蜂里面有一种叫工蜂,工蜂是没有后代的,但是它就是辛勤地哺乳,所有活都是它干,它没有任何进化上的利益。

那请问,所有这些现象用达尔文的适者生存,这么残酷的逻辑,怎么能证明?

所以你看,过程、时间、动机都没法说,这也就是达尔文,在他死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小伙伴,这些小伙伴们可以说要套用中国那句歌词,上演着接力赛,承前启后的领路人,带领进化论,走进新时代!这其中林林总总的学说,我们在这个节目里不可能讲那么多,

我们就给大家提三个人,第一个是美国人古尔德,我们此前的那一期,讲进化论的节目推荐过一本他的书,《生命的壮阔》,这个人是新达尔文主义的代表。他就提出一种叫断续平衡说,什么意思?就是你别费劲找那个什么阶段过渡的那些化石了,不可能,我告诉你,就是突变。

生物的平滑的,缓慢的演变,和因为某个事件造成的突然的这个进化,是阶段性的间歇存在的,也许是一个冰川期,也许是一个天外的彗星撞了地球,也许是某次火山大喷发造成环境的巨大变化,总而言之人类短短的几千年的文明时代,根本不可能见到那样巨大的环境突变。

但是就因为发生那样的环境突变,导致生物突然发生了一次进化的大飞跃。所有的都可以解释了,不要再问了,下面我们只有一个任务,找出这个突变的原因了,达尔文的道理是对的,他就在达尔文的整个理论框架当中,补充了一个新的理论,把这个理论框架进行了完善。

那时间问题又怎么解释呢? 其实啊,有的时候我们直观看,这时间问题也不像那个猴子实验那么复杂,比方说吧,我不知道您知不知道一个常识,金鱼这个东西只有中国人有而且什么时候呢,是送高宗赵构,他老人家不是后来当上太上皇吗,退居后宫,也没事干,喜欢养鲫鱼,金鲫鱼,后来就因为人工去养这个金鱼,慢慢地进行配种,你现在到花鸟鱼虫市场去看,那个金鱼的种类繁殖到了什么程度,我也不知道,估计到现在也没有完整的统计。

金鱼一共有多少种,从大的到小的,眼睛像灯泡似的,双尾的单尾的,三尾的,这种金鱼都有。宋代到现在满打满算不到一千年,就在几百年的时间他就能出现这么大的物种的变异,那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你看,这个时候就有一共德国人叫迈尔,迈尔又提出了一个补充达尔文的学说,叫隔离进化论。什么意思?就是你不要单从一个物种去看它的进化,这个往往你觉得很难积累出那么大的差异,他说实际上你还要叠加进一个因素,就是环境因素。

同样一个物种,因为分头生活在两个不一样的环境,它很可能就变成两个物种,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就是马和驴,它们本来就是一个物种,后来因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面,一个变成了马,一个变成了驴,对吗。但是马和驴之间,同物种之间还能繁殖吗?能,那生下来叫什么,叫骡子。可是对不起,骡子就没有繁殖能力了,所以它就变成了两个物种。

后来又做了一个实验,把果蝇,就是一种苍蝇,搁在两个环境里,一个冷一点,一个热一点,后来发现过一段时间之后,两种冷热不同的果蝇再在一起就不能生育了,或者他们生下来的孩子就不能再生第三代了。生育这就变成了两个物种。

所以一旦叠加进环境这个因素,因为环境大家知道,大自然那个造化是变化千端,所以叠加进这个因素之后,物种的演化复杂性就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解释。

最奇妙的是关于动机,这就又提到一个英国人,叫道金斯,这位道金斯真是一个大神,他提出一套理论真的让人眼睛掉到地下。

他说你不是没法解释什么,利他行为,互惠动机这些东西,他说我提一套理论,就是基因学说,所以他写了一本著名的书,叫《自私的基因》,这本书写得非常精彩也非常好看,建议大家看一看。

他说,其实进化的单位不是物种,不是单个的生命,是一种叫基因的东西,基因是潜藏在每个生物体内部的,整个生物演化过程是基因的一个阴谋,它就一个目的,把我这玩意儿传下去。所谓的生物体不过是它搭的一辆公共汽车而已,只是它达到目的的手段。

这个确实有点毁三观,就是我们人所有的行为实际上,是由我们体内的另外一个东西控制着,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完成它的目的,实现他的利益。这听起来,那自由意志不就崩溃了吗?

我还记得当年我在北京广播学院,现在叫中国传媒大学读电视系研究生的时候,看过一部纪录片,叫《汽车联想》,当年获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大奖。

《汽车联想》的开头就挺逗的,主持人说,我现在就是个外星人,我观察地球很久了,我发现地球上只有一种生物,叫汽车,但汽车这个生物呢,她需要一种燃料,这个燃料叫人,每当这个燃料进入了这个叫汽车的生物之后,这个生物就可以开始跑。

你看,这观察角度是如此的奇妙,对吧,外星人完全可以造就这个误解,对呀,我们人何尝就不是这部汽车呢,而那个基因才是我们身体里的人,有可能的呀,从道理至少是摆得通过的呀。

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你就完全可以解释了,比如说有一种叫旅鼠,一种老鼠,也经常长途奔跑,跑马拉松,一旦它繁殖得过多的时候,突然不知道谁下一道命令,所有这些旅鼠开始自杀,为什么?给生存下来的旅鼠留下生态上的空间。因为繁殖太多,大量自杀。

所以道金斯说,如果不是基因在外面作祟,可能吗?你按照个体的繁衍意志,它怎么可能自杀呢?自杀只是人类的一个现象,而旅鼠可以自杀,就证明一定有一个生物个体之外的一个意志在存在。

好了,达尔文的这些小伙伴用一百多年的时间,不断地对他这个理论进行修修补补,而所有的这些修补可以说至今还没有完。你看每一本关于生物学发展,进化论发展的书,你都会发现最后一章叫‘新的综合’,不断有新的时代,有人会提出全新的理论。对呀,这就是一种科学精神。

继续美国著名的科学史专家,叫库恩,他提出来所谓的科学革命,什么是科学?科学重来不是真理,科学家从事的,是世界上最悲催的一个职业,因为他提出来的任何东西本质上,就是为了要让人否定,否则为什么叫可证伪呀。

所以库恩就提出了一种所谓叫科学范式的学说,就是一个科学的理论提出来,就建立了一个范式,任何达到科学共同体的认同,大家觉得这个有道理,比如说达尔文的进化论,所有人在这个框架当中进行各种的修修补补,进行各种各样精密的构建。

但是随着构建得越来越精密,他们就会发现例外好像越来越多。那怎么办呢?就又会有大神级的人物出来提出全新的范式,那么这种新范式的提出,就叫科学的革命。

在物理学上,从牛顿物理学到量子物理学之间,就发生了这样一件范式革命。所以生物学就是这样,按照这个科学的悲催的逻辑在往前走。他们在不断地填补达尔文的逻辑,在等待着下一次的范式革命。

打个比方说,达尔文死后,进化论就是个村子,这个村子里有两户人家,刚才我们讲的只是其中一户人家,也就是达尔文的小伙伴们那一家。

那一家人你看日志过得红红火火,什么道金斯,迈尔,古尔德,坐在门口缝缝补补,把达尔文这件破衬衫现在缝得像个样子了,可这村里还有一家人,拉马克那一家人,现在我还有一些朋友声称自己是新拉马克主义者,也是进化论的一派。

那拉马克这一派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呢?他们就是讲生物的渐变有后天习得性,啥意思,以前节目我们也介绍过,我们再重复一下,比如说长颈鹿,它看见高头有树叶就够,一够脖子就长,然后它生下一代就更长一点,然后越长越长,最后就长成长颈鹿了。

换句话讲,拉马克主义认为,生物在后天的一些习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下去的,而且优势的可以积累的。而且这种积累的方向,是由生物和它的环境搏斗的主观意志能够决定的。这就是所谓的拉马克主义。

其实要依我说,拉马克主义其实还是一个好东西,虽然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实验证据都不利于他们,可是我前面讲了,科学有范式革命的,随着达尔文主义渐渐地完美了,就会出现很多反例,没准儿将来的科学家,就能从拉马克主义当中得到灵感,然后死蛇翻身,然后掀起进化论的范式革命,是有可能的,所以这一派科学理论,让它留在这里没有坏处。

但是问题是拉马克这一家遭了灾了,先是被一个十九世纪末期的德国人,叫威丝曼,先抄了一回家,这威丝曼就做实验,你不是说可以遗传吗?好,来做实验,发现什么东西迭代比较快?耗子,老鼠。

每一代耗子生下来之后,威丝曼就手起刀落把它尾巴切下来,然后接着让它生小耗子。结果二三十代之后,耗子还是长尾巴。威丝曼说,你看,拉马克有什么对呀?肯定不对嘛,后天习得性无法遗传。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今天我们要说的重点,是拉马克这一家出了两个不肖子孙,一个叫卡姆梅勒,在1923年的时候,这是一个奥地利人,他突然跑到英国说,我现在发现这拉马克是对的,我做了一实验,他亮出一只青蛙,叫产婆蛙。

产婆蛙这个青蛙分两个种,一种是水生的,一种是陆生的,水生的跟陆生的有啥区别呢?就是它脚趾上有个垫,这个垫干什么用的呢?在水里不是滑吗,所以扒住任何东西,它需要这个垫。另外更大的用处是它谈恋爱用的,公青蛙趴在母青蛙身上,因为滑嘛。所以它要扒住,扒住呢就需要这个垫。

中国民歌不是唱到吗,个个都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嘛,对吧。所以扒住母青蛙是公青蛙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必须长出这个黑垫。

然后这卡姆梅勒说,我就强迫那个陆生的,没有黑垫的产婆蛙扔水牢里,跟刘文彩似的,扔在水牢里关,一直等它在水里,多少代之后,你看,它长出了黑垫,这就证明拉马克。

然后在英国到处讲,也被称之为当代达尔文,名声大噪,当时很多科学家说,你能不能把那实验样本给我看看,我们来检验一下?卡姆梅勒说那不成,死活不给人看。

突然遇到了这么一个牛人啊,当时的苏联在斯大林的治下,说遇到这种人,弄到苏联科学院来吧,当院士吧。

这哥们儿正好收拾行李准备我苏联,但是不好意思,在1926年的时候,鬼使神差,这卡姆梅勒突然同意一帮英国科学家,去检查他这个产婆蛙的样本。别人一看说,这哪儿叫什么黑垫啊?这不是黑墨水涂上去的吗?!所以就彻底地把卡姆梅勒这一次所谓的伟大的科学发现,变成了一出闹剧。

当然了,卡姆梅勒这个人还比较要脸,虽然已经准备行装,准备去苏联科学院当他的院士了,但是闻听这个消息,他做了一个决定,举枪自杀,这个科学家还至少是要脸面的。

下面我们要讲的这个败家子,那就是连脸都不要了,这就是著名的李森科。

这个人可以说是苏联整个科学史上的一个魔头,给整个苏联的生物学界造成了一次数十年,长达四十多年的浩劫。整个苏联的遗传学界誉为李森科的存在,几乎是绝了种。 李森科这个人是乌克兰人,他小时候,他爸爸突然告诉他,他说我发现小麦的种子如果在土里冻一会儿,然后再拿出来种的话,产量会变高。

李森科后来长大了就说这个东西好啊,因为大家知道,在苏联的土地,因为冬天霜冻特别厉害,所以冬小麦经常会被霜冻冻死。那怎么办呢?李森科想,说如果我们提前把这个种子冻一下,然后再在土里栽种,我们就可以在春天种,骗这种子,说你已经过过冬天了,你已经在春天了,你可以发芽了。然后这个春小麦就长大,然后就把它生长的时间往后错一点,这样不就可以避开霜冻吗?

我的个老天,这个东西一旦推开来还得了,整个苏联的农业产量不说暴增多少,至少会稳定住啊,对于苏联这个大国来说,民以食为天,这个科学发现是个不得了的呀。

所以李森科给他的这一套理论称之为叫春化处理,就是骗种子,以为春天到了,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要知道,这就是典型的拉马克主义嘛。就是说后天的很多生物的主观意志,可以成为他们的遗传的绝招嘛但是这件事情早就被威丝曼抄了家呀,但是不管,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允许他提出所谓的错误的假说,但是随后闹剧就开场了。

这个李森科在他执政苏联科学界,至少是弄学界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借用公权力,对所有的反对派进行打压,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人物叫瓦维偌夫,瓦维偌夫在1941年被认定为是英国间谍啦。反革命分子啦,搞破坏的人啊,刚开始是被判处死刑,然后过了一两个月,又改判了二十年,最后因为营养不良而死在流放地。啥叫营养不良?就是饿死的。

当然,随着斯大林垮台,赫鲁晓夫上台,清算斯大林,李森科的神话彻底破产了。其实他的破产难道不是天理吗?因为他几十年坚持着所谓的春化处理,这个给全苏联的农业带来巨大希望的科学原形,从来在实验室就没有做成过。

我还记得有一个场景,在书上看到的,科学家们就起来问他,按你这个说法后天可以习德,那如果每一代我们都把牛角砍掉,那是不是过了很多代之后,这个牛就不长角了?李森科想了想,翻了翻白眼说,嗯对,就是这样的。

底下的科学家说,好,你给我解释一下处女膜为什么还存在?

每一代女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有处女膜,但是她们后来之所以能生孩子,一定处女膜都不在了,处女膜不在了这个性状,怎么就遗传不下来你告诉我!李森科直翻白眼,然后就说,你是阶级敌人,打倒你,就玩这一招。

李森科的灾难导致苏联直到解体的时候,他的生物科学,尤其是农学的发展水平还停留在60年代之前的水平。这是一个巨大的国家的悲剧。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提拉马克主义的两个败家子,实际上我们是想说,我们对于科学应该秉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就拿我们中国人现在一谈,双方都很兴奋,也很悲伤,关于转基因食品来说,对垒的双方都以为真理在握,其实转基因这个事到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它有害,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它在日后依然是无害,就这么一个现状,可是你看,

双方在辩论的时候,用的都是什么手段?反转基因的人,他甚至会造谣,找出各种假证据证明转基因就是有害,然后更重要的是,他回诉诸于公权力,就是应该禁止转基因食品。而这边呢,也会诉诸于公权力,我吃,我孙子也吃,我儿子也吃,所以它就是好的,所以公权力就应该开放转基因。

扯什么扯,公权力在这件事情里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对转基因的有害无害默不作声,然后让市场清楚地标示出每一个食品,到底是转基因的还是非转基因的就可以,让民众自己选择。

可是你看,双方都在诉求公权力的时候,这还是科学,这还是真理吗?在进化论这一场世纪大论证当中,我们看到的也是这样的例子,什么是科学的精神,就是对于一个假说,用孜孜不倦的精神去完善它,去弥补它,用人类智慧的光芒去不断照亮,这个传统结构的各个角落,然后伺机推翻它。 完全科学范式的革命。

而另外一种态度呢,虽然他们名义上打的是科学的旗号,但是第一,他们不惜造假去证明这是对的,第二,他不惜诉求于公权力,去证明所有反对我的都是阶级敌人。请问,这还是科学吗?怎样对待未知的事物,我们的态度才可以称之为科学的态度呢?

这就让我想起了我生命中曾经经历过的一个情镜,二十年前,我在北京广播学院读研究生的时候,那个时候校园里突然流行一种锻炼方式,就是倒着走,据说这样非常有益于身心健康。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我和我的同学们总要到操场上倒着走几圈,现在回想起来,倒着走是对未知事物最佳的姿态。

你看,当你在倒着走的时候,你有两个姿势,第一,你每往后退一步,你都是基于此前走过的道路的善意的,良性的积累,第二,你每往后倒一步,你都是基于对未知世界的谦卑和谨慎。

我想,更多的科学道理让科学家们去争论,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当中都会遇到那些未知的东西,用倒着走的姿态也许就是最科学的姿态!

吃货的本质让我们看到彩色世界

我们看到的世界,和很多哺乳动物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除了部分灵长类动物之外,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色盲。这是为什么呢?有篇文章分析了这个问题。

首先,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色盲,主要是因为在夜里的活动时间太长了。原来,哺乳动物刚进化出来的时候,曾经和恐龙等大型爬行动物一起生活。那时候哺乳动物很弱小,白天出来容易遇到恐龙,只好在晚上活动。那恐龙为什么晚上不出来呢?因为恐龙像其它爬行动物一样,是冷血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变化。晚上温度下降,出来对它们没好处。结果,由于长期在晚上活动,彩色视觉完全派不上用场,哺乳动物就在进化的过程中变成色盲了。

那人类也是哺乳动物,为什么不是色盲呢?因为在进化的过程中,灵长类动物开始吃更好吃、富含能量更多的植物果实。我们知道,成熟的果实色彩更鲜艳。所以为了吃到这些果子,灵长类动物又重新进化出了彩色的视觉。分子生物学已经证实了这一点,科学家发现,人类感知绿色和红色的基因是挨在一起的,而且感知红色的基因是由感知绿色的基因突变的。但这两个紧挨着的基因很容易出问题,会导致其中一个基因失效,这也是人类红绿色盲症发病率高的原因。

你看,还好人类比较贪吃,不然我们可能就看不到这么多彩的世界了。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