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Trend

trend20180823.jpg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任何人做任何事,顺势而为都将事半功倍,逆势强行只会事倍功半,对于投资而言,也是如此。

2010年移动互联网元年
2012年中国天使投资的元年
2015年IPR变革之道
2016年新能源汽车时代元年
2016年中国网络直播元年
2017年是人工智能/新零售时代元年
2018年5G时代元年

未来已来,你是否看到和准备好了?

顺势而安–>乘势而起–>造势而雄。

IPCreator:健康时代、智识时代、创新时代
未来已来,只是你能否识别并抓住?
AI、Tensorflow、5G、Investment
IPR、Education
Super individual、Growing Up、Psychology

任何一场革命,绝不是以敲锣打鼓的方式,来到你的身边。等到某一天,你忽然发现快要天翻地覆时,再去看,发现自己已被别人抛弃了。过去以端为中心的技术革命,不能说结束了,但已不再是时代的风口。技术,进入了一场以数据为驱动的革命。数据和运算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公司研发结构会发生很多改变,数据获取和数据标注会变得非常重要。并行异构计算的人才,变成核心竞争力。语音和视觉,将成为下一代交互模式。深度学习在各个领域产生的变革才刚刚开始。如果你把深度学习看成一种“工具”,就会发现——它有很多和其它领域,包括传统行业相互结合的机会。 漫漫长路,才刚刚开始。——傅盛

在有着充分学识和眼界的80后、90后,纷纷当爹妈的年代,对其下一代教育又会有怎样的要求和期待?传统的追求高分和排名肯定不是唯一的目标,想要跨界当老师者,类似五星护工和保姆永远是高薪稀缺品,钱途和前途都是杠杠的,关键是你是否有两把刷子?既能应试又能素质…

天时、地利和人和
HWPM+ABCDE+MVP
顺势而安,趁势而起,造势而雄

趋势:商业巨变时代的300条建议

目录

一 人类又恢复了史前时代的聊天习惯
二 CEO应该只干三件事情
三 如果你觉得安全,那就一定是开得不够快

那个20天收入破千万的男人……

李翔,何许人也?

他是一个拥有12年媒体经验的资深媒体人。

他是中国最好的商业记者之一。

他曾是多家知名报纸杂志的主管编辑。

他是得到付费专栏《李翔商业内参》、免费专栏《李翔知识内参》的输出者。

他也是《趋势:商业巨变时代的300条建议》一书的作者。

在这本书中,他将各种人物的思考,加以缩略和改写,把它们变成一则则现代商业版的“世说新语”。其中既有对商业的思考,也有对人的思考。

本书架构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

商业趋势——人类又恢复了史前时代的聊天习惯
企业管理——CEO应该只干三件事情
人生解答——如果你觉得安全,那就一定是开得不够快

《趋势》一书中,涵盖李翔在得到付费专栏中所精选的300条商业建议,比如,

商业趋势中的“比尔·盖茨说,现在辍学创业应该去这三个领域”

比尔·盖茨2017年1月27日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演讲中说,如果自己现在辍学创业,很可能不在计算机行业,也不会开发操作系统,“如果现在进入计算机科学领域,最有潜力的应该是人工智能,任何与此相关的事都可能是令人兴奋的终身职业”。另外另个盖茨“如果现在辍学创业”可能涉足的领域是能源和生物科技,“能源上的创新影响很大,生物科技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在对抗肥胖、癌症和抑郁症上,创新有很大的潜力和需求。其中,最有希望取得进展的是DNA疫苗”。

企业管理中的“赢家永远是那些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公司”
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在被问到是否担心美国总统特朗普因为福耀是中国公司而制裁他时,曹德旺回答说:“我是企业家,我在美国做生意,我做的事第一是研究美国人需要什么东西,第二是我能不能按照他们的要求做出满足他们需要的东西。如果我都能做到,质量也能达到他们的要求,他们什么TPP都没关系。为什么呢?

你美国人自己需要,又不会做,那当然要去买了。”赢家永远是那些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公司。

人生解答中的“了解一个事物,就要先建立一个框架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接受《环球科学》采访时说,要了解一个事物,就要先建立一个框架。他以《红楼梦》为例:全书有一百二十回,结构很严谨;为了有条有理地描写贾府的兴盛和衰落,每部分的安排都很讲究。“我们做数学、物理也一样,想要了解某一件事,需要先建立一个框架,然后再做里面小的零件,这是做大学问所需要的。怎么挑选好的问题,怎么建立框架来深刻地了解大自然,这一点跟作画、写作都有相似的地方。”

在阅读本书的时候,你不难发现,每则商业思考的标题就是一个概括。在这么多信息中,如何筛选出对你我所用的呢?

答案是:勤读

尤其是在人生有困惑时,找到相关章节翻一翻,说不定会有很大启发。

一些建议值得借鉴并且思考【整理】


《趋势》

这本书的名字很精妙,而且跟好几本比较畅销的书撞名,不过很大的遗憾在于基本上算是摘录,完全没有作者自己的思考,不过一本书能出版出来必然有其优点,所以取其精华为自己所用方不浪费自己花费的阅读时间。


李翔知识内参

作者李翔的得到栏目号称“每天5条高浓度知识音频,让你用短短十五分钟,了解全球知识的精华和最新动态。”,没有听过他的得到栏目,但是通过手里的这本书貌似也能“窥一斑而知全豹”——李翔确实很擅长做摘录,全而且多。

一些金句摘录:

  1. 在网上永远找不到答案,但答案未必正确。

史蒂芬金说,在网上,你永远能找到答案,答案未必是正确的,但一定找得到,互联网如今已是所有的知识支柱,你禁不住会想,这个支柱也许某天会倒塌。我就想了很久,我觉得人们总有一天会发现自己很无助。(所以要多看成体系的书啊,碎片化的知识只能带来暂时的收获)

2.未来汽车80%功能跟交通没关系,正如今天手机80%功能,跟打电话没关系。

在阿里巴巴同上汽集团联合发布的互联网汽车的活动上,马云说过去的二三十年人变成了机器,我们希望未来的二三十年能够把机器变成人为机器,加入智汇,让汽车变得更加智能,汽车一定会成为人最重要的活合作伙伴,今天的手机因为加入操作系统,80%功能,跟打电话通信没有关系,未来的汽车加入操作系统以后,80%功能跟交通应该没关系。(这个很期待啊,确实,现在打电话都很少了,一般微信联系。)

  1. 传统的蓝领跟白领阶层的概念可能被颠覆。

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说,“在未来,传统蓝领跟白领阶层的概念可能被颠覆,传统的在办公室照章办事的白领很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蓝领生产者其实很难被取代,因为最好的东西是手工做出来的,无论是做菜还是裁缝。凡是需要重复做的和大量制造的,都会被自动化,而个性化的东西则很难被取代。”(这个观点很让人有危机感,你要确定“活到老学到老”的想法,一起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1. 讲故事的能力会越来越重要

美国大数据公司Lattice Enginess的ceo沙希.乌帕德亚伊说,再过十年,机器也理解不了讲故事的艺术,这种缺陷将阻碍人工智能进化,讲故事是人类的特长所在,从营销到医学、法律、城市规划,很多职业都要求员工能够理解故事,拥有同情心,如果不能理解人类故事,包括人们的问题、恐惧和成功,即使对专业的人也无法成功完成他们的工作,无法产生长时间的影响力。(这种能力很重要,等同于写作的能力。)

  1. 我们都在争夺用户的屏幕时间。

流媒体巨头奈飞的CEO里德哈斯廷斯回答。我们都在争夺用户的屏幕时间,你不是同某一家电视服务提供商竞争,而是从所有争夺用户时间的公司竞争。(所以很多游戏还有网站确实是请了专门的人研究大众的喜好而制作的,不要沉迷进去,你要有自己的事情,一生短暂,不要最后一刻才知道后悔。)

  1. IQ是保持不败,EQ是保持成功。

马云在《南华早报》中国年会上说,”做企业有三个关键,IQ、 EQ和LQ。成功靠情商,EQ极高的人很容易成功,但是他们的IQ一般不太高,因为聪明人不太学习,所以IQ是保持不败,EQ保持成功,一个优秀的将军不在于冲锋陷阵,而在于撤退的时候,你是否把阵布好,冲的时候,大家是否都往前冲。“除了EQ和IQ,马云认为还有一个关键点是LQ,爱商,你哪怕很有钱都不会得到尊重。EQ是对人的了解,LQ就是你对世界有大爱之心,不是滥爱,是有原则有底线的爱。(虽然马云鸡汤话很多,但是这番话确实让人心生赞同。)

  1. 既乐观又现实的人,最容易达成目标。

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布里加奥埃廷根说,“拥有既乐观又现实人的心态和思维的人,最容易达成目标,当这种人有一个目标时,会首先憧憬愿望成真,然后花更多时间考虑实现目标有什么障碍,需要哪些努力,这个过程叫做”心理对照“。实验证明心里对照卓有成效,当实验中的人们尝试对可能实现的目标进行心理对照时,他们变得更有干劲,而且能取得比纯粹乐观主义者和极端现实主义者更好的结果,当实验中的人们尝试对不合理的目标进行心里对赵石他们最终会放弃,因此在目标可能实现时,这种思维方法能够激励我们,当愿望不切实际时,也更容易让我们在评估后选择放弃,转而去实现其他更合理的报负。

  1. 若有需要立即去学。

武侠小说大师,金庸曾经编辑过报纸的副刊,他做副刊编辑,除了要编辑大量文艺稿件外,自己也要写关于电影和戏剧的文章,他说:“当时自己对这些完全不懂,没有办法,只能每天如痴如狂地阅读电影与艺术的理论书,终于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成为这方面的”半专家“,虽然没有实践的经验,但理论方面的知识和对重要戏剧电影的了解和认识,已超过了普通的电影或戏剧工作者,从此以后即学即用,便成为我主要的工作方法,不熟悉我的人,以为我学问渊博,知识面极广,其实我的方法是如有需要立即去学,把不懂变作稍懂,使自己成为外行,转为半内行。 ”(这条经验值得借鉴。)

  1. 艺术家是天生的,但天生不是指天才。

“艺术家是天生的,学者也是。天生的意思,不是指所谓天才,而是他非要做这件事情,什么也拦他不住,于是一路做下来,成为他最想要成为的那种人,”画家陈丹青说。显然陈丹青这里对”天生“的解释,也适用于其他行业。

10.在你还年轻的时候,不要吝惜自己在教育方面的投资。

人工智能专家,百度前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在问答网站quora上回答了“如果你要给学生一些学习建议你会说些什么”这个问题,吴文达说,思考今天该如何打发时间时,你应该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你所做的事情是否能改变世界,二是你需要学习多少知识。吴恩达还强调,在你还年轻的时候,不要吝惜自己在教育方面的投资,这里的年轻指的是那些小于一百岁的人学习的过程,能够帮助你决定工作的方向,当你看到他人改变世界的先例,你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改变世界。

希望我们都能有所收获,在这个”一切皆变“的世界稳稳地走好自己的路。

在吃亏中占便宜的100条建议

所谓《在吃亏中占便宜的100条建议》是村上发条橙先生未完成图书之一(感觉就没有完成过一本书,除了摄影集)。

001 不要被自己的头脑欺骗。

有时候我们想太多事情,持续想,反复想,会渐渐相信事情在按照我们在脑海里的构思样子,一步步实现着。但很多时候,那不过是我们一遍遍修改和弱化了重要环节的困难程度造成的。

006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树洞,

这个秘密通道可以帮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但这个树洞最好不要是人。

花样年华里周慕云最后将自己的秘密告诉了树洞。作为一个写故事的人,他的秘密其实在他的书里。我们每个人的核心秘密应该在你的喜好中释放,也许是你与家人的相处,也许是你的画作,也许它成为你的墓志铭。

018 我们为什么总看错人?因为我们对自己还不够了解。

王朔(财新周刊主编)有一本书叫做《我们为什么总是看错人》。这并非一本讲人际关系的书,而是一本教你思考问题的书。中国人最大的问题是拒绝独立思考,喜欢听家长的,听领导的,听丈夫妻子的,甚至听陌生人的。我们放弃了自我思考的能力,这是中国人的病,因为我们不会倾听自己,我们不了解自己。

025 面对任何人最终都是在面对自己。

一天和一帮同学在课间讨论婚姻问题。一个25岁的小姑娘淡淡的说了句,其实我觉得和谁过最终都一样。她顿悟了。

如果你解决不了与自己相处的问题,也就无法解决亲密的两性关系问题。

最后,对方的美貌,才华,正直、财富都不能成为你过好这一生的条件。

099 不要让任何人压抑了你的生命力。

在心理学中,生命力就是一个人的攻击性。攻击性就如同你的内在能量,这个能量一定要以一种好的方式释放,释放了你的生命力就会被看到,你就变成一个很多人口中所谓有趣的人;如果压抑了,就会变成一种坏的力量,甚至死亡的力量笼罩着你,让你的人生变的灰暗。而生活中,有太多压抑你生命力的人,你的父母,你的爱人,你的同事和领导,等等。也许他们并非有意,他们只是刚好进入了你的某种模式中,变成了那个压抑你的人。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灰暗,勇敢的回怼,用不卑不亢的方式,你会发现,没什么大不了(我有我奥妙)。

100 没有满分人生。

所谓人生赢家都是外人封的,他们如盲人摸象,远不知道这些“赢家”的真实生活,一切都是表象,真实就是没有满分人生,打分本身就是一种他人评价,我们应该建立自我评价。

人生没有满分,但文章有,打分方式可以采用搭上方式,满分1000000000分。你给几分?

下一波世界趋势

trend20180621.jpg

世界真的是这样吗?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促使人们思考,如果没有全球化,美国次贷危机可以控制在一个更小的范围内。

全球化真的犹如洪水猛兽,会扩散市场失灵的效应么?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水平到底如何?是90%?50%?还是只有10%?如果只有可怜的10%,那我们需要畏惧全球化而实施保护主义么?相反,进一步全球化能给我们的GDP、就业带来什么好处呢?

在这本书中,盖马沃特向人们证明了世界绝不是我们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他还解释了为什么进一步的一体化所获得的效果要远远超过全球化支持者所预料的。潘卡吉•盖马沃特所提出的观点绝对值得你深入思考,他通过系统而深入的论证,广泛的观察和案例分析表明,国与国之间文化的、政治的、地理的鸿沟仍然存在,地缘经济的差异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全球战略。

接下来他又针对市场失灵――失业、环境恶化、经济波动,贸易和资本不平衡(反全球化者经常要提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下一波世界趋势》以极强的信服力驱散了那种对全球化根深蒂固却又有失偏颇的假设。本书以大胆、泼辣的笔触解释了全球人们通过跨国一体化的新方案是能够实现共同繁荣的。盖马沃特的思想足以让任何人感到震撼――不论你是支持全球化还是反对全球化。

可以说,盖马沃特教授的“半全球化”视角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更准确的全球化图景,这一视角虽然没有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乐观,但却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更具指导性。

编辑推荐:

还记得当年吗?《世界是平的》一夜之间就风靡了全球。大家都在讨论:地球变小了,国界变没了,我们一下全都成了地球人!

但从今天看来,《世界是平的》好像在忽悠我们的智商,因为世界虽然在量变中,但并没有出现质的飞跃。你是否也被忽悠了呢?如果你想变得清醒一些。那么,我强烈建议你读一读《下一波世界趋势》这本书。《世界是平的》带给我们的就是一个虚幻的世界,《下一波世界趋势》则会带给你一个真实的现实世界。

阅读《下一波世界趋势》这本书,你会发现,原来全球化的进程只走了不到三分之一,原来国家之间的边界还是如此重要,原来全球主义完全是鬼话连篇,原来这个世界真的不是很公平……

目录 · · · · · ·
目录
前言//XI

第一部分 世界并不是平的

第一章 相互碰撞的世界观//003
世界0.0//005
世界1.0//007
世界2.0//010
面对困境,我们该怎么办//012
未来之路:世界3.0//016
此书的关键//020

第二章 今天是半全球化,明天呢//023
全球现状:我们真的全球化了吗//025
半全球化现状:我们的现实//029
世界是平的:“全球主义鬼话”//033
科技让世界越来越小//035
戳穿天花乱坠的全球化命题//036

第三章 国家边界还重要吗//041
丢失的贸易量之谜//042
加拿大的糖果出口为什么那么麻烦//045
差异和距离//049
距离“定律”//055
经济地理学新观:国界和距离仍然很重要//058

第四章 我们需不需要开放——看看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061
用简化的模型考察现实的世界//063
商品贸易与价值//066
仅仅依靠商品贸易吗//071
超越经济价值//075
结论//078

第二部分 全球即将面临的七大问题

第五章 全球化下的产业新态势//085
汽车产业给人的错觉//088
产业集中化新趋势//090
美国人和德国人的冰箱有什么不同:我们用不用担心集中化//094
“阿拉伯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一个竞争化的世界//098

第六章 全球化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什么//105
我把花生壳扔到了窗外:负外部性的影响//107
当你乘坐上了国际航班:全球化的直接影响//109
大马哈鱼又回到莱茵河中产卵了:全球化的间接影响//111
污染无国界?//116
气候变化:这个世界最严重的市场失灵//120
走向更可持续的世界3.0//123

第七章 全球化风险,我们的位置在哪里//127
信息不完全//130
距离削减风险//133
资本跨国流动:有利还是有害//137
粮食战争//140
风险一体化//142
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144

第八章 全球不平衡//149
资本不平衡//151
“中美国”没完没了//154
模型的启示 //158
人口结构不平衡//162
接收国的排斥//167
输出国的不安//170
让世界走向平衡//171

第九章 这是一个公平的世界吗//175
不平等和一体化//176
全球范围内的不平等//181
发达国家//185
发展中国家//190
迈向更公平的世界//193

第十章 谁在控制世界?谁在压制国家的发展//199
全球化=美国化?//200
跨国公司在全球化中的位置//20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204
全球化会导致民主的终结吗//207
战争会蔓延吗 //208
21世纪,欧洲会产生十几个新独立的国家吗 //210
迈向更自由的世界//214

第十一章 全球化会促使世界大同吗?一种文化的视角//215
充满弹性的文化//217
文化的传播和开放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221
为什么我们更信任本国人,而不是外国人//225
我们对外国人持有深层次偏见的真正原因//229
走向一个更和谐的世界//231

第三部分 面对未来30年,我们该如何选择

第十二章 迈向世界3.0 //237
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239
自由的市场需要监管吗//241
解决市场失灵的最好办法//245
展望世界3.0//251

第十三章 中国、美国、尼日利亚和安道尔:世界3.0里的国家//255
安道尔:忧虑重重//256
尼日利亚:石油并非一切//261
中美之间问题出在哪里//265
考虑差异//272
最大化国家潜力//278

第十四章 世界3.0中的商业世界//281
产业和公司间的真实距离//283
避免市场帝国主义//287
改进市场策略//289
管理内部距离//292
超越市场//296
商业之外也可以成功//297
最大化商业潜力//298

第十五章 世界3.0中的“我们”和“他们”//301
心灵的距离//302
重新思考“世界主义”//307
阶段一:意识到他国的存在//310
阶段二:对他国的熟悉//313
阶段三:利他主义//316
将人们的潜力最大化//319
致谢//321

全球经济12大趋势

目录 · · · · · ·
中文出版序ⅤII
引言 XI

第一部分 极限
中国:崛起之后是什么//3
欧盟:将分崩离析//21

第二部分 障碍
新“殖民主义”:对谁有利,对谁有害?//41
移民:简直是一场灾难//61
资本主义会如何,社会主义又怎样?//79

第三部分 机遇
美国的商业文化还将独霸世界吗?//9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间商将成为赢家//117
世贸组织将名存实亡,贸易会如何开展?//129
上海、香港、纽约和伦敦将会被新兴宜居中心取代?//145

第四部分 风险
一个巨大的金融黑市将会形成//163
全球变暖会让这个世界“天翻地覆”//185
世界政治体系将会阻碍经济发展//201
后 记 207

中国会重回贫穷吗?——读《全球经济12大趋势》

对于丹尼尔•阿尔特曼(Daniel Altman)的《全球经济12大趋势》这本书,谷歌首席经济学家哈尔•瓦里安(Hal Varian)是这样评价的:“当人们过分将注意力集中于短期经济动态时,一本放眼长期经济趋势的书让人精神一振。”确实,这本书提出了许多对全球经济未来发展可能具有颠覆性影响的趋势性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令人信服也因此更发人深省的预测。

难能可贵的是,区别于其他模棱两可、文字游戏式的预测,丹尼尔•阿尔特曼对自己提出的12个问题,都给出了倾向性非常鲜明的论断。如果略过本书中逻辑缜密的推演,肯定会觉得作者的这些论断都有失偏颇,甚至是有意危言耸听、哗众取宠。

比如:“欧盟:将分崩离析”;
比如:“移民:简直是一场灾难” ;
比如:“世贸组织将名存实亡”;
比如:“一个巨大的金融黑市将会形成”;等等。

在作者预测的这12大趋势中,第一个就是关于中国的;但其结论对中国人却有几分挑衅意味,那就是关于“中国:崛起之后是什么”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作者似乎并没有顾及中国人情感或者面子的需要而在表达方式上有所委婉,也没有考虑到这是一次关于未来中长期的预测而为自己预留退路或借口,相反,其立论恰如阳光一样,直接得令人不敢直视——

“不错,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未来几年的中国将变得更加富裕,但在那之后,中国又将掉头走向贫穷。十分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中国拼劲全力从美国手中夺过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桂冠,但短短几年后又将其拱手让出。”

不仅如此,丹尼尔•阿尔特曼还要展望一幅“失望”的画卷,这就更令每一位对中国未来满怀憧憬的人心如刀绞——“中国民众受限于较低的物质生活水平,将不能像欧美民众一样购买商品和服务。中国国内市场虽然非常广阔,但仍不足以压倒其他主要经济体;此外,股东和债权人在中国市场获取的巨额利润回报,将无法抵消因腐败、透明度缺乏所导致的风险。中国的证券热潮将会缓慢而肯定地消退。在经济史的长河中,中国时刻令人印象深刻,但只是短短一瞬。”

果真会这样吗?难道我们在幸运地经历了一段中国经济的花样年华后,又要把一个重返贫穷的中国交给下一代?

对于这一极端悲观的论断,尽管确实难以接受,但不得不说,其论证过程还是比较有力的。

丹尼尔•阿尔特曼认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收敛”迹象是存在的,即,落后国家利用后发优势可以跨越一些经济时代,“越落后的经济体向上填补缺口的速度越快”;但是这种“收敛”是有“条件”的,需要以相似的人口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类似的政治经济体制、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司法理念等制约经济增长的“深层次因素”为前提。

比如,上世纪的日本,当时几乎全世界的人都在惊呼日本即将赶超美国了,但是由于“市场竞争不够充分”、“监管商务环境的官僚机构应变也较为迟缓”,因此导致日本经济遇到了不同于美国的“极限”,所以“不应期待它能赶超美国”。

对于中国经济,作者同样认为,由于“深层次因素”不同,其与美国也属于不同的“收敛俱乐部”。

这些深层次的因素包括:

(1)贸易开放性。中国入世时一些贸易协定细节至今仍存争议,同时中国仍未以同样程度开放自身市场。

(2)创业便利性。“对于首次创业的小商户来说,全世界恐怕找不到几个地方比中国更困难。”

(3)儒家传统的影响。将集体置于个人之上、复杂的等级制度、按年龄和资格排队、政府控股等等,会损害公司应对业务迅速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窒息经济增长的活力。

(4)大一统思想。巨头公司兼并较小竞争者后,没有动力再进行创新或迎合市场需求变化。

(5)普遍的缺乏透明度。“在中国的商务谈判更多地基于私人关系和信任,而非数字和合同。”

(6)庞大的官僚体系。“尽管该体系经常成为新产业发展的障碍,政府也很难施加更严格的约束。”

鉴于这些因素,作者认为,“中国没有进入美国的收敛俱乐部,而更像和越南及哈萨克斯坦等国身处同一个俱乐部”。

这句话真是太刺耳了!不客气的说,简直有辱国格,外交部发言人应该表示“强烈愤慨和抗议”才对。想我泱泱中华,岂能与一班蕞尔小国拥有同一个极限?

但是不容否认的是,这就是一个美国经济学家眼中的中国;同样不容否认的是,他指出的中美 “深层次因素”之间的不同,的确是难以抹煞的。

这种“深层次因素”,苏联曾刻意与美国不同,但已经试验失败了;日本虚心复制美国,但由于未曾复制或绝难复制之处,迎来“失去的十年”;西欧在经济体制上本与美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社会福利制度这一点的差异,目前仍在债务危机中艰难求索。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美国仍是一个很难回避的参照样板。

那么,中国要走哪条路?是下决心革除“深层次因素”中的贫困基因,跻身于美国同一个“收敛俱乐部”,从而突破极限赶超美国?还是在另一个方向上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为人类探索出不同于美国的发展样板?

无论如何,没有一个人希望中国重返贫穷。一个过于强大的中国可能是美国不愿看到的,但一个贫穷的中国也同样有违美国的利益。即如冷峻、苛刻如丹尼尔•阿尔特曼也在中文版序言中指出——

不同于日本和韩国,当需要解决此类问题时,中国有充裕的时间为转轨做准备。目前,它远未达到其增长极限。无论如何,本书中所讨论的种种极限,本意是作出预警,而非预测。如果中国成功选择了一条建设性的未来之路,此类极限自然会烟消云散。

此时此刻,一个巨大的机会正摆在中国面前——再复制一遍过去30年的惊人壮举。中国可以再次向世界展示将精明远见和审慎管理相结合后可能达成怎样的成就。我希望中国令人神往的经济发展能继续下去,也希望本书能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一点小作用。

方法论

DeepCreator:
商业的本质——价值交换
广告的本质——收割注意力

预测未来技术的三个工具

第一个方法是以史为镜。
第二个方法是审视现在。
第三,我们还可以从科幻小说中对未来科技进行预测。

冯仑:判断未来的“笨招”就是看历史

对于企业家来说,工作之一就是要判断未来的变化和走向,企业家今天的决策决定了企业未来是好是坏、是生是死。万通集团董事长、知名地产商人冯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谈了谈他是怎么判断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

冯仑认为,每个人心里的未来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行业,企业也有不同的未来,谁对谁错没有绝对标准。“谁活得好,活得久,那谁就是对了,不管是怎么做的,也都各有各的道理。”而他在判断未来时,有一个“笨招”就是看历史。他打了一个比方:“小孩不知道怎么娶媳妇过日子,那就看大人的故事,看完就会娶媳妇了。”

冯仑经常去国外考察,一直在关注发达经济体的企业在最近十几二十年中的经历,他就以这为参照来判断。比如GDP到了多少时人家做了什么,然后对比国内的GDP水平,决定自己该做什么。他说:“通常人均GDP在两千到八千美元时,住宅成长最快。二战后从美国到欧洲、日韩都是这样,所以今天你要找转型方向,就去人均GDP三千美元开始往上的地方,像金边、曼谷,做住宅没问题,这是规律。”而到了人均一万美元GDP时,住宅要怎么做,住宅之外的写字楼、酒店、购物中心、医疗健康、物流仓储、公共物业,这几大类是什么逻辑,哪个先做,哪个后做,用哪种投资方法,这就是冯仑现在参照发达经济体考虑的问题。“这就相当于五岁时就把大人的事都看明白了,然后自己谈恋爱、过日子,都照着这个比划。”

根据冯仑和万通的研究,他们看准未来地产四个发展方向:

第一是极致化单品。能快速迭代,可复制扩大规模,同时降低制度成本,包括旅游、休闲、学生公寓、养老公寓、都市公寓等。
第二是以运营为核心的资产管理业务。万通将会围绕大健康领域,包括养老、月子中心、医疗中心、诊所等运营单位进行项目合作。
三是房地产投行。用房地产投行帮助项目做融资、并购、资产证券化等。
四是房地产科技类企业的投资。

艺术家都会借鉴历史,完全原创是不可能的

英国艺术家格伦·布朗(Glenn Brown)是英国当代作品拍卖价格最昂贵的在世画家之一。在他的绘画作品中,他会对拉斐尔、达利等著名画家的作品进行挪用、再创造和变体。接受《赫芬顿邮报》采访时,格伦·布朗解释了他的创作观。

格伦·布朗认为,他的作品既是他和朋友们以及那些帮他完成作品的人的集合,也是他所看到、学习到的所有艺术家的集合。他引用了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理论:“任何一个人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我们都是根茎的一部分。这是一种社会结构,拓展了我们的语言系统,我们也是语言本身,不可能独立于它之外”。

因此,在他看来,所有的艺术家都会借鉴历史,完全原创是一种荒谬的说法。对于毕加索这类创作出粗犷、怪诞、模仿儿童作品的绘画的艺术家,主流的观点认为:艺术家应该回到童稚的沟通水平,用原始、直接的表达来超越语言和社会的积习。但布朗不认同这种看法,他认为这类画家只是在假装,“一个非常复杂的艺术家,使用复杂的颜色组合,没人真正相信这是一个孩子的作品。你只是在假装,就像演员假扮成某人”。

尽管认为不可能做到完全原创,但布朗相信艺术家必须尽可能地去原创,创造以前从未真正存在过的东西。布朗的绘画特色是在画作上制造刷痕,创建出运动的图像,这样人们的视线就可以在画作上移动,而不是固定在一点上。布朗以马和骑手的关系为例解释说,骑手为了能正确地驾驭马,他在理解马的时候,会表现得像马一样,而马的行为则有点像人,“他们必须互相理解,预测对方将做什么,马与骑手之间有一种流动性”。人们在交谈时也存在着流动性,双方都会去预测对方将要说什么。很多画家也会在绘画作品中做同样的事。

江南春:为什么广告内容化是一种趋势

4月13日,在新经济100人2018年CEO峰会上,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发表了他对广告行业的看法。他认为,可以从变化和不变两个角度来找到广告的发展趋势。

首先,江南春说,从变化的角度来说,把广告做得像内容一样是一种趋势。江南春的判断是基于资讯传播方式的变化。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资讯模式从电视过度到手机视频,再到新闻客户端。在这个背景下,移动端面临的问题是:消费者是有选择的,消费者们的目的是看内容,不是看广告,所以广告的着力点是如何做内容营销。另外,江南春还提到,随着视频网站的付费用户越来越多,人们在看视频的时候,可以通过付费会员去掉贴片广告。可是,内容植入是不能被去掉的。也就是说,让消费者在看内容的时候把广告也看见,就植入对了。

其次,“主动拥抱不变”也是江南春赞同的观点。他认为,在目前的消费升级过程中,人们的生活场景是没有变化的。也就是说,人们回家、上班的过程中是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的,所以把广告植入到他们回家、上班的必经空间中,就不用筛选为消费者准备什么内容,只要在他们回家坐电梯的时候放一些广告,他们总会看到。当广告频次足够高,就一定会触达消费者。

总之,江南春的判断是,未来广告内容化会是一种趋势。此外,把广告融入人们的生活轨迹中,也是一种不错的做广告的方法。希望以上观点对你有启发。

经济学人:科技巨头正在“绞杀”创业公司

谷歌每年都会举办开发者大会,会议上他们会发布新的工具、功能,以及宣布最新的收购。这样的大会,对一些投资人和创业者来说,可不是好消息,投资人会看到自己投资的哪些公司接下来将被“杀死”。如果巨头发布的新工具与创业公司产品类似,创业公司接下来的增长和融资都会遇到问题。《经济学人》杂志的一篇文章说,科技巨头们正在用各种方式对创业公司进行围剿,导致它们步履维艰,许多创业者的创业目的也变成了被巨头收购。界面新闻编译了这篇文章。

美国知名风投USV(Union Square Ventures)的管理合伙人阿尔伯特·温格说,科技巨头们对创业企业形成了一个“绞杀地带”,新企业很难在当前的科技行业存活下来,科技巨头们会通过模仿创业公司的功能,或是在创业企业还没成气候的时候将其收购,彻底消除它们的潜在威胁。比如,Facebook曾想在2013年用30亿美元收购Snap,但是Snap拒绝了收购要约,此后Facebook模仿了Snap的多个重要功能。还有一个数字可以表明,科技巨头非常乐忠于收购。法律事务所Goodwin Procter合伙人拉里·朱(Larry Chu)介绍,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苹果、Facebook和微软,这些公司2017年在收购方面共计花费了316亿美元。许多创业者的目标不再是扩大规模,而是如何被巨头收购。

《经济学人》认为,这种“绞杀地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原因有三个:

首先,巨头们拥有海量数据,能够比以往更快的发现潜在竞争对手。比如,谷歌和Facebook都可以通过自己旗下产品收集信息,了解互联网用户当前喜欢哪些东西。另外,投资创业公司也能帮助巨头发现新市场,以及未来有可能颠覆市场的新企业。

其次,招聘也是巨头建立绞杀地带的一个工具。科技巨头们能用高薪垄断人才市场,2017年,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苹果、Facebook和微软为员工共计提供了价值237亿美元的股票补贴。缺少优秀人才会让创业公司很难迅速发展。

第三,目前还没有任何新平台能够打破巨头的垄断。过去,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打击了微软的个人电脑业务,也让Facebook和谷歌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线上广告平台,但今天却没有了新平台。创业公司要想获得大量用户的注意,需要给科技巨头们支付高额的销售分成。

《经济学人》认为,这种由科技巨头建起的“绞杀地带”,需要监管机构的留意和作为,“要想消灭巨头们建立起来的绞杀地带,监管机构必须要仔细考虑自己需要拿起什么样的武器”。

曾鸣:未来要“看十年,做一年”

最近几十年,商业世界经历了非常大的发展和变化。1997年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十家公司基本上是通用电气、壳牌、艾克森美孚、丰田等等这样的公司;而到了2007年代表性的是中国电信、工商银行、花旗集团这样的企业;而今年前十名的主体则是苹果、谷歌、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科技公司。这个时代,变化已经以非常快的速度展开。

所谓看十年,其实就是愿景(Vision)。他认为,愿景决定了一个领导者和企业的眼光、格局、胸怀以及最终的潜力。

愿景的实质是对未来的假设和自己信念的不断思考。愿景是理性因素跟感性因素的一个结合,理性要素就是不断挑战自己,去纠正自己的判断,而感性要素就是对自己信念的相信。

2007年9月,马云带着大家开了阿里巴巴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会。期间争论不休,但最后讨论出了一句话,这句话并不是具体的方向,而是“我们阿里巴巴未来十年的战略,建设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才是阿里巴巴未来真正的关键,做生态才可能把阿里巴巴从当时百亿美元的市值提升到千亿美元的量级。这句话至今都在使用,现在看,开放、协同、生态这些词都已经是我们常用的词汇了。但当时,就未来发展方向确实有很大分歧。正是最根本的愿景把大家对战略的看法统一起来了。

但同样重要的是,既然是面对未来,就有不确定性。就是说,无论怎么去思考,怎么去推断,怎么去想象,当你最后做决定的时候,总有一步是基于信念的那一次跳跃,你最终的决定必然是基于信念。

今年,马云在一次演讲上说过一句话“因为相信,所以看见”,说的是同样的意思。因为你相信了愿景,往那个方向努力,它才一步步由假设变成了现实。所以,愿景最终是拿来证明的,不是拿来挑战的。

愿景是看十年,但真正去做还是要落到“做一年”。因为行动的核心是落在一年甚至半年的时间框架下。基于未来的愿景,找准聚焦努力的方向。

夸张一点讲,在今天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战略已经被“短路”了。原来我们所熟悉的正规战略流程,正在被行动中的快速迭代所取代。

这对所有人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要有长期思考的能力,但同时也要有快速反应的能力,这两者有机结合,决定了每个人能走多远。

“看十年,做一年”,这两者的有机互动正是愿景跟战略在当下这个时代特殊的表现形式。

新书丨怎样准确预测未来

未来有那么多的变数,如果一个人说他能预测未来,那他简直就是有“超能力”。不过,美国的一本畅销书《理解未来的七个原则》就说了,预测未来是可以实现的,只要具备一种能力,叫做远见力。具体怎么做呢?就是删去可能猜错的部分,留下剩余的正确部分。我们删除掉的错误信息越多,留下来的信息就越可靠,对未来的预测就会越准确。

怎么判断什么样的信息可靠呢?要把握两种常见的发展变化规律,

一种是周期变化,一种是线性变化。周期变化就是循环往复的变化。比如说到了秋天,再过一段时间就要进入冬天了,羽绒服的需求量和销量要上升。冬天再过三个月,到了春天,羽绒服就要下架了。这种季节交替、生老病死、动物迁徙,或者是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的周期内,变化是有规律的。

再说线性变化,一般都是往单一的方向发展,不像周期变化那样有高有低。比如说我们的年龄就是线性变化,只会越来越大,不会返老还童。社会发展也是,它从原始社会发展到高度文明的社会。还有科技的进步、全球化的趋势等等,都是线性变化。线性变化有的会突然爆发式增加,比如3D打印、直播平台;有的是慢慢的改变,比如说全球变暖。因为线性变化没有重复的规律,也就意味着每个节点都是不一样的,也就能创造出全新的、独一无二的机会。这两种变化如果我们看透了,就等于掌握了未来变化的钥匙,这个钥匙就是“趋势”。

作者把趋势也分成两种:硬趋势和软趋势。硬趋势是基于可测量、可感知、可预测的事实得出的推测,是在未来一定会实现的定数。软趋势是根据似乎看得到、似乎可预测的统计得出的推测,是在未来可能会实现的变数。

举个例子,一个30岁的年轻人,40年之后肯定是老年人了,身体机能肯定会下降,这是硬趋势。但是,这位老年人会不会住院,会不会去买很贵的保健品,就是软趋势。因为这个和他自己的身体情况、生活习惯、消费方式都有关系。

该怎么分辨这两种趋势呢?有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硬趋势背后有三种驱动的力量:人口、科技和政府法规,软趋势没有。详细说说这三种驱动力量。

第一,人口的出生死亡是自然规律。比如说二战后美国的婴儿潮,随着这批孩子的出生、成长、变老,像医院、幼儿园、学校、养老机构等,都产生了更大的需求。

第二,科技肯定是朝着智能的方向发展,越来越方便。

第三,政府法规的影响,政策扶持、侧重哪些行业,哪些行业的机会就更多一些。硬趋势确定性更强,要预测未来,就必须关注。

软趋势是不确定的,比如说未来人们的喜好、时尚的走向等等。虽然没有办法预测,我们也可以想办法找出影响事情发展的软趋势。具体怎么操作呢,作者给出了四条建议:

第一,检查生活和工作,把属于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列出来。

第二,检查从事的行业,把所有硬趋势列出来,这样就知道有哪些事确定会发生。再把所有软趋势列出来,这样就知道有哪些是你能改变或者影响的。

第三,问自己几个问题,“我确定的事情有什么?有哪些事物是我确定几周后、几个月后、甚至几年之后一定会发生的?我怎样发挥创意,运用这些确定性?”

第四,质疑自己的假设,列出清单,检查各个现象是硬趋势还是软趋势,是确定性还是可能性。

这样,分清硬趋势和软趋势后,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清晰多了,那就是抓住硬趋势、打造软趋势,因为硬趋势可以确定未来,软趋势能够创造未来。

本文源自:《理解未来的七个原则》

罗胖60秒:如何判断一件事情的趋势

  1. 有一个说法是,判断一件事情的趋势,不要陷入细节,而要看基本面

  2.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有个人说了一句话。

他说,不管别人对中国的未来有多悲观的看法,什么人口老化啊,什么环境问题啊,我就坚信一点,就冲现在中国父母对孩子投入的教育资源的总量,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那种疯狂投入的态度,全世界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比。

多年之后,中国一定是全世界最大最好的人才库。这一点没有疑义的话,其他都是枝节问题。

  1. 你看,这就是所谓看问题看基本面。

我也说过一句类似的话:只要中国人还像现在这样,绝大多数人都不满足于现状,都觉得自己还有上升的空间,都还在努力地奔更好的日子,有的人觉得这是全民贪婪,我倒是觉得,这是未来中国经济会持续向好的根本原因。

这,也是我看到的基本面。

方向趋势

哪有那么容易颠覆?一篇文章看清那些被高估的趋势

改变世界没那么容易
过度反应会让你失去更多
胜者通吃的理论不那么靠谱

1 别被新闻蒙骗了
2 改变世界没那么容易
3 过度反应,可能会失去更多
4 被高估了的数字化技术
(1)胜者通吃。(2)对很多传统业务来说,数字技术的作用只是辅助,不是颠覆和取代。(3)地域仍然重要。(4)变化没有那么快。
5 由此得到
(1) 数字技术对商业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那么快。也许有些东西是不能被数字技术取代的。

(2)听说热点消息的时候,自己心里要“冷”一点。现在有太多东西都是过度的宣传,反应太快也不好,有时候慢一点,等一等,才能抓住本质的变化。太慢了固然是麻木不仁,可是听风就是雨也不对。总而言之,一切都是“度”。

罗胖曰:
最近看到比尔·盖茨的一句话——
“我们总是高估短期能够做到的,而低估五年或者十年中能够做到的。”
类似的格言还有一句——
“人们总是高估自己能在一天中所能做的事,总是低估自己一生所能到达的顶点。”
这让我想起一位大学老师教给我的处世诀窍——
一副热心肠,两只冷眼睛。

王煜全前哨大会演讲精华|2018年十大科技趋势

趋势一:在机器人领域,中国的机会在哪儿?

“在应用机器人领域,中国的机会很大。中国在前沿科技突破尚需积累,但我们可以从应用需求上下功夫,做最会用科技的人。”

机器人产业,目前已经趋于成熟。物流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已经被大量使用,情感互动机器人、行为互动机器人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而机器人真正的优势,正是“无限复制”。它们可以突破自然选择对生物的限制,完成人类做不到的事情。

国内的小i机器人、新松机器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Water机器人战队、深圳的优必选小机器人,都在机器人细分领域内做得风生水起。机器人的数量,会在短时间内出现爆炸性的增长,甚至超过人口数量。

趋势二:生物技术变革下,人类的未来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未来,人类会突破自然选择,逐渐变成自我选择的生物。”

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肿瘤疫苗等生物技术的发展,会使人类的寿命大大延长。

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可穿戴和医疗设备小型化,带来的个性化医疗和精准医疗的进展,让我们能真正了解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对症下药,实现保健系统对人的24小时全方位、无死角覆盖。

趋势三:“大航天时代”距离我们还很遥远?

“在私人航天领域,整个市场的机会正在平行展开。”

如同哥伦布的大航海时代一样,我们正站在“大航天时代”的开端。如今,私人航天产业正在蓬勃发展。Space X已经实现火箭的发射回收;私人公司Bigelow Aerospace,也将胶囊型太空舱成功发射升空。

从火箭、卫星、太空站,到太空旅行、太空能源、太空探矿,几乎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私人航天公司主导。中国一定要放弃以往的跟随策略,投入更大的力量,才能抓住这个机会。

趋势四:人工智能如此热,现在是否是进入创业的好机会?

“未来几年,人工智能依旧会很繁荣,但不代表有很好的创业机会。”

目前,人工智能领域主要是由大公司实现平台布局,而且还在向垄断的趋势发展,牛人已经几乎都集中于谷歌、Facebook、百度等科技互联网巨头中。用户只需要简单调用平台的能力就好,不需要去做深度开发。

这会给做人工智能服务的公司带来很大的打击——原来靠做人工智能业务,帮别人做人工智能的开发赚钱,但未来,人工智能做到免编程了,自然就不需要专门提供服务的公司。所以未来几年,人工智能领域可能并不是很好的创业选择。

趋势五:人工智能时代,其他行业要如何应对?

“人工智能是一个威力巨大的武器,各个行业要能尽快引入,就有很大的重新洗牌的机会。”

虽然人工智能被大公司垄断,平台型的机会已经消失,但是距离“使任何不懂技术的人都能用上人工智能”这个目标尚远,属于这个行业的机会,才刚刚开始。

大公司人工智能平台的发展,让人工智能工具的获取变得极为简单,这会造成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出现井喷——迅速引入人工智能这个威力巨大的武器,一个行业就有机会重新洗牌。如果你率先做到了这一点,就可能成为自己行业的整合者,甚至霸主。

趋势六:5G会催生新的像微信一样庞大的产品吗?

“在5G时代,一定会有应用会变得很大,像腾讯QQ和微信那么大,甚至会更大。”

5G网络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VR/AR、物联网等海量技术应用的基础。如今,5G需要的所有技术已经接近准备齐全,部署为时不远。

大公司的策略依旧是搭平台,尽量吸引应用在自己的平台上扎根。将来不管哪个应用做大了,都能分一杯羹。而小企业在创新、做全新的应用方面,优势得天独厚,尤其是从高校拿出先进科技来做产品化。

趋势七:在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领域,中国还有机会吗?

“在自动驾驶和电动车领域,中国比国外更热,创新的机会更大。”

在自动驾驶领域,除了国外的谷歌、Uber,中国的百度和阿里也在投入,而且有不少很有希望的创业团队。在电动汽车领域,国内小鹏、威马、蔚来等一大批公司正在崛起。

相比其他科技,在自动驾驶和电动车领域,中国企业的市场机会更大。因为欧美有来自传统大车厂的巨大阻力,中国没有这种历史包袱,不仅制造业能力很强大,而且中国资本对科技创新也更友好。例如拜腾汽车,就是两个德国人来中国创立的。

趋势八:在科技领域,中国和中国企业前景如何?

“深圳市,有巨大的产业集群密度,这么多优秀的科技人才在一起,群体加速创新的力度超过你的想象。”

在国际的科技前沿上,中国新势力正在崛起。越来越多的先进中国企业,学习、掌握和适应了全球的生态式合作的打法,在国际上脱颖而出。

比如,大疆成为无人机行业领头羊;小米和Facebook达成战略合作,开始向Facebook输出研发能力;TCL也抓住了量子点技术,确保在未来的高端电视领域与三星一起占在第一阵营。在未来,庞大的产业集群和数量众多的科技人员,会让中国的群体加速创新效应进一步明显。

趋势九:中美经济分歧对中国有哪些积极影响?

“这次贸易摩擦,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开始国际化的好机会。”

中美在经济上分歧的加大、摩擦也将极大影响科技产业。美国工薪阶层认为中国人抢走了自己的工作,却不知道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凡事都有两面性。全面利用我们的优势,主动加入全球化布局,深入了解问题、坦诚面对问题和认真解决问题,才是中国企业最好的应对之道。

趋势十:在全球科技领域,中国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未来20年全世界的先进科技企业,应该是国外的先进企业拿中国人的投资,到香港上市。香港,会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

如果说精密制造,中国确实还有差距,但如果加上“大规模”“复杂性”“开放性”三个定语,中国制造不仅全球第一,而且唯一。把一项先进科技快速实现量产,是中国最大的优势。利用这项优势,到国外投资设厂,直接到贴近消费者的地方就近生产,会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重要一步。

现在的中国有机会去承担更多的全球责任,我们要转变的,只是“去国外赚钱,然后带钱回家”的思路,变为真的为外国本土提供服务。香港作为中外合作的桥梁,可以将中外的资本合作有效对接,形成完整的闭环。

2018年科技业大走势

主要增长引擎将是数字广告、电子商务,以及全球IT界向“云”的集体进军。中国科技公司的全球抱负也会更明显。

预测:2018年的4大科技趋势

第一个预测是,物联网变成区块链物联网。
第二个预测是金融技术的发展。
增强现实技术成为主流。
第四个预测是,2018年将成为机器人年。

趋势:超工业时代的两个特点

第一,从最小成本到最高品质,重视消费体验与企业承诺
第二,从封闭到开放,与顾客、合作伙伴共同创造价值

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不再是谁能主导某个产业,而是如何在产业价值链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外界保持频繁的互动,继而为顾客创造最大的价值。

新趋势:OMO和第三波人口红利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在9月18日参加中国创客活动时,提出了一个新名词:OMO。OMO是英文online merge offline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线上融合线下,或者更残酷一点是,线上吞并线下。前几年大热的O2O是从线上到线下,而OMO是线上和线下融合在一起。

李开复说:“未来几年,线上和线下会被彻底打通,线下的很多场景可以‘线上化’。过去我们只是把线上的用户使用习惯留存起来,未来,可以通过一些传感器,知道谁进了什么商店,摸了什么,走到了哪里,买了什么,没有买什么。这一切都可以‘上线’,以后不止是便利店、超市,包括诊所、娱乐场所等等,一切线下场所都可以线上化,而且可以把线上的东西带到线下。”

打通线上线下的第一个要素,李开复认为是支付方式。通过现在已经非常发达的移动支付,线下的购买行为,线上马上可以直接知道。也正因为如此,李开复相信,“中国是第一个,可能也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唯一一个能够把线上线下打通的国家。”

与此同时,李开复认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存在着三波人口红利。

第一波人口红利是从2009年开始,首批有3亿左右用户变成了移动互联网用户。他们主要是一二线城市的白领、创业者和年轻人。小米、美图、滴滴、美团、摩拜都是这一时代的产品。

在2013年左右,移动互联网渗透到了三四线城市乃至更向下的县城和乡村,但用户仍然以年轻人为主。包括OPPO、vivo、快手、今日头条等公司是这波人口红利的受益者。

李开复认为,第三波人口红利是中国的老龄化人口用户。随着移动互联网渗透到这部分人群,也会带来机会。

李翔:

知名投资人马克·安德森曾经说过,软件在吞噬世界。如今,软件以线上的形式在吞并融合线下,比如以新零售的形式去融合线下超市,以移动支付的形式去融合线下各种场景。李翔知识内参之前曾做过一条内容,在亚马逊并购了线下连锁零售商全食超市之后,美国科技媒体认为,上一个科技时代过去了。因为很难再用之前定义科技公司的概念去定义今天的科技公司比如亚马逊,再比如像沃尔玛和星巴克这样在努力线上化和移动化的公司。在中国就更是如此了。

新观察丨大健康产业有啥机会?

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也说过,中国“大健康”产业的春天就要来了,里面的机会难以估量。

什么是“大健康”产业呢?范围比较广,简单地说可以理解为,围绕着我们的健康,用各种新科技手段全面覆盖日常监测、预防、治疗、康复等全局性的解决方案。

首先得看数据采集。在这方面,以苹果公司的 HealthKit 和 Google 公司的 GoogleFit 为代表,这两款应用让苹果和 Google 公司成了重要的健康数据提供商,他们拿到这些数据以后,积极地和美国的医疗机构合作,解读这些数据,将来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就可以在疾病发生之前起到预测和预防的作用。

其次是数据分析,这里分析的不单是上面提到的那些数据,更主要是对电子病历的分析,美国已经有很多公司开始尝试了,比如说慢病管理的鼻祖 WellDoc 公司,心电图监控领域的 CardioNet 公司,专门负责老年人出院以后日常家庭护理监控的公司 OpenPlacement 等等。

最后王煜全说,在美国,看病是患者、医院和保险公司三方的事,具体说就是,患者去医院看病,钱不是直接给医院,而是给保险机构,由保险机构给医生和医院。这么做有啥好处?好处就是钱花得合不合理、你是不是得到了适当的治疗、都由保险机构里特别懂医学的人来判断,这样的话就有一种制衡。如果钱花多了,保险机构就会出来说事了。他们会对医院说,对不起你这个处方明显开太多药了,我们不给你这费用,因为保险机构需要盈利,所以就能促使它主动去形成这种制衡。

具体到咱中国,在大健康这个领域里,有哪些可以入手的方向呢?其中一个是提升患者依从性。什么意思?比如说医生给患者开了药,说一天吃两次,分别是午饭和晚饭以后。 但患者回到家以后呢,可能觉着太麻烦,干脆就把中午那次给省了,或者有几天干脆忘了吃,这样的话治疗效果肯定就不理想。那咋办呢?你可以给他一个健康管理的App,有提醒功能,或者用智能药盒,提醒他按时吃药,这就叫提升患者依从性。

更重要的是保险,王煜全认为,保险从业资格应该根据业绩来定,但现在往往是根据资金量来定。实际上,资金量只能说明你有赔付能力,但资金量大不代表风险低,就像我们前面说的,你是不是有数据能证明你做的健康管理确实有效?你做的保险是不是能让患者享受到福利,理赔很及时?

想在大健康这个领域里有所建树的创业者要做好准备,得自己不断去推去拱,因为这个行业本身还有好多政策和条块分割上的限制,如果自己不去主动争取和打破,这个领域就可能永远也发展不起来。

洞察:热门商业话题的变化

商业畅销书的名字中,最常出现的10个词都很宽泛,在标题和子标题中,“商业”是最常见的词,其次是“世界”、“生活”、“新”、“金钱”、“引导”、“工作”、“领导力”、“成功”和“权力”。不过随着时间的流变,热门词汇也呈现出了变化。对比2000年前后的词汇可以发现,一些词汇变得更受欢迎,包括“金钱”、“世界”、“未来”和“企业家”;另一些传统词汇则逐渐淡出视野,比如“战略”、“管理”、“领导力”以及“市场”。奎克分析认为,自由职业和创业潮的兴起,使得目前的商业书籍更有可能瞄准穿运动鞋的创业者们,而不是西装革履的高管

还有一些新词在近 10 年来成为高频词汇,比如“数字化”、“数据”、“梦想”、“繁荣”,“男性”和“女性”也位列其中,奎克猜测,这可能是因为职场中的性别问题越发引人关注。“追求”、“奋斗”这类词语展现出了更加好斗的思维,她分析说:“这可能反映了日益严苛的商业环境中进行斗争时的感受。”

奎克统计,约有七分之一的书籍标题中包含了数字,代表性的例子比如经典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和《每周工作4小时》等。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英文单词词语是“如何(how to)”,最常见的三个英文单词词语是“……的艺术(The Art of…)”。就连美国总统特朗普自传也是这样起名的:《做生意的艺术》(The Art of the Deal)。

奎克指出,为了引人关注,商业书籍的标题变得越来越夸张,她还用调侃的口吻总结了商业书籍夸张起名的方法:

“企业只是‘优秀’是不够的,必须‘卓越’才行;业绩不仅‘达标’,还要‘超群’;目标不仅‘重要’,而且应该‘极其重要’;历史总是‘隐秘的’,规则总是‘潜藏的’,理念总是‘革命性的’。”

刘强东:未来零售业的三个发展趋势

5月29日,在2018中国电子商务大会上,京东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发表了演讲,他分享了对未来零售业的三个判断。

首先,无界化将成为零售终极状态。刘强东说,前几年,大家对电商的印象是从线上渗透到线下,从网购扩展到金融,从零售延伸到制造,以及商品交易和服务交易的相互渗透等等,其实质是跨越不同的场景和边界。而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AR/VR等技术应用以及消费升级,消费和零售场景开始变得多元化、碎片化、即时化,不再局限于电商网站、实体商店等特定场合。

未来,人们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影视作品、智能家居、无人商店,甚至平面广告、实物标签、照片等,都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触发并达成消费交易,零售将进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状态,也就是我们说的无界零售

从跨界到无界,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改变的不仅仅是零售的形态,还包括零售的业务逻辑、能力要素和价值实现方式,可以说,从形式到内容、从主体到对象、从业务到场景、从企业到个人,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其次,智能化供应链成为核心能力。刘强东认为,供应链始终是零售业的核心能力。随着无界零售时代的到来,供应链的对象,颗粒度会更细,即时性要求也会更高,商品品类、数量、来源、状态等会更加复杂,传统的供应链管理远远不能满足新的变化,而智能化就成为了必然的路径。

最后,高质量 成为基本特征。刘强东说,当零售形态正在无界化,供应链变得更智能化,对零售传递的商品服务来说,会更加强调质量。这不仅是传统意义所说的产品质量好,它还意味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品质、个性、参与度等多元化的需求。

刘强东介绍,为什么中国消费者要去海外购买大量商品?不是国内的生产能力不行,而是过去我们的产品千篇一律、缺乏细分。再比如中国有2.4亿60岁以上的老人,但市场上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食品、用品却很少。同时,在假冒伪劣冲击下,企业还被动进入低价、低质的恶性循环竞争中,牺牲产品质量也要保证低价,花钱买流量和广告也不愿意投入到研发和提升质量上。而将来随着消费者愿意购买有品质的产品,这种高质量的消费会带动上游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产生的溢价可以让品牌商有更好的利润,从而投入更多的研发,生产更好的产品,这就形成了正向的循环。

以上是刘强东对未来零售业发展趋势的三个判断,希望对你有启发。

葛剑雄:全球视野下,“一带一路”倡议究竟给个人带来什么影响

你好,今天著名学者、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将从“一带一路“历史地理背景入题,和你聊一聊“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到现在,社会与个人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它在国家发展战略中位置如何?未来有哪些发展机遇?
先来聊聊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要理解一带一路,我建议你要从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开始,而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它有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也都有不同的路线。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
当初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他命名了这一条丝绸之路,那是从中国的内地,从古都长安、洛阳,经过河西走廊,到中亚的撒马尔罕,也就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他认为这条路线主要是丝绸贸易,所以他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
那么实际上历史上连接中国跟外国的还有很多道路,到了撒马尔罕,并不是终点,继续可以到西亚、到波斯,就今天伊朗这一带。
然后进入欧洲,进入北非,进入非洲。往南也可以进入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
比如说张骞通西域他到了今天的阿富汗,他就看到了有蜀地(今四川)生产的布,还有筇竹杖。他问这些东西哪来的?人家告诉他从身毒过来的,实际上就是今天的印度。
这就说明在公元前2世纪,就存在了从四川经过云南到印度,然后再到阿富汗这样的道路。
到了唐朝,“安史之乱”把陆上的丝绸之路阻断了,但是却导致了另一个变化,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起来。
因为海上运输效益好得多,唐朝后期能够出口的,像丝绸、瓷器、茶叶、日用品,这些都产在南方和沿海。从那里直接出口,运到阿拉伯,运到欧洲。
所以后来尽管战争平息,陆上丝绸之路可以通了,但是主要的物流也转移到海上了。
走陆路,中国的茶叶可以出口,但瓷器太笨重,但是到海上一艘船可以装载大量的瓷器。
当时的船是木船,重量比较轻,在海上容易翻掉,阿拉伯人原来在船上是用石头、用水,放在舱底下,使它保持稳定。
那么到了中国,就发现那么多的瓷器,那么便宜,所以以后就干脆将大量的瓷器码在舱底下,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发现的沉船,动不动里面有几万件、十几万件瓷器的原因。
历史上从中国的广州、福建的泉州、浙江的宁波、江苏的扬州,还有山东的登州, 都有海上的交通路线联系到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琉球,还有东南亚、阿拉伯、南亚等。
这些现在我们都泛指为海上丝绸之路。
现在的丝绸之路
所以我们现在讲的丝绸之路,是有两个。
一个就是李希霍芬讲的,另外一个实际上泛指所有的从中国内地到境外的陆路交通线、海陆交通线。
所以丝绸之路这个名称,不要局限在李希霍芬所定义的路线,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而且,历史上更多的是外界主动传播进来,今天的一带一路,是我们主动寻求跟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这实际上是一种史无前例的,前无古人的创新。
也正因为这样,我们一带一路是逐步推进的。
一开始我们提出来,陆上主要是从内地经过新疆阿拉山口,然后经过哈萨克斯坦以后往西,进入欧洲。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提出了还有其他方向,比如往南亚,就可以至少有两个方向,一个从越南进入马来西亚跟新加坡。
还有一条从云南经过老挝、泰国、马来西亚。还有云南经过缅甸、印度。甚至还可以从西藏的拉萨、日喀则,进入尼泊尔。
海上的话,所有的沿海港口,只要找到合适的方向,只要找到最有效的物流,都可以建起新的海上丝绸之路,通向世界各个港口。
这是我想跟你说的第一点,怎样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准确理解一带一路。
接下来,和你探讨下今天的“一带一路”会实现怎样的合作与目标?
我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全面开放的概念,一带也好,一路也好,都不能只有我们这头,还要有另外这一头,一带一路光有我们不够,怎么样使对方也跟我们合作,同样有积极性。
我们再把目光投向历史,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互利共赢。
外国人需要中国的丝绸茶叶,而今天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一些物资,很多都是从外国传进来的。从十五、十六世纪到清朝,从海外传播进来了红薯、玉米、土豆、花生、辣椒、烟草等,这些在中国起了很大的作用。
你看那个土豆,现在贫困山区,哪怕土地再贫瘠,还能种点土豆。红薯、玉米,如果没有这些,南方的很多山区丘陵是没有办法开发的。中国的人口,明朝的话最多2亿,到清朝就突破4亿,接近5亿。
这么多人口,主要是增加在南方,而南方主要是因为有了这些新的粮食作物,而这些作物都是产在南美洲,都是从那里通过海路传播进来的。
你可能还有印象,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提到了在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这艘船上有大量的福建生产的瓷器,而且还有不少唐朝的铜钱。那为什么把这个钱带出去呢?
我们分析就是阿拉伯人把商品卖掉,不是挣了很多钱吗?一部分用于采购瓷器,还有一部分他准备到印度尼西亚再去买那里的胡椒、香料,再运回阿拉伯。这效益不就高了吗?
另外阿拉伯商人来的时候,把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资,叫青金石,今天的伊朗阿富汗这一带产的矿石,也从船上运进来了。
青金石是干什么的呢?
我们生产青花瓷,那个青的颜色,就是要用这种青金石才炼得出来。
唐朝的时候,中国已经能够生产青花瓷了,但产量不高,质量也不高,原因就是那种青金石运不进来。
等到青金石可以通过阿拉伯的船,从海上运进来了,中国的青花瓷器就好做了。而青花瓷器又深深地受到阿拉伯人跟穆斯林的喜爱,所以大批的出口。
今天世界上收藏青花瓷艺术品最多的地方你知道是在哪里呢?
一个是伊斯坦布尔的皇宫博物馆,在土耳其。
还有一个就是伊朗的波斯博物馆,但是这些青花瓷的原产地,都是中国。
你看,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就是在不同地域、不同文明,建立在互通互补互利基础上的共同体。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整个世界我们通过海上、陆上交通线把它联系起来,那就可以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最合适的原料、最合适的人力,做出世界上最价廉物美的产品,找到最合适的市场,同时又供全世界一起消费。
这就是经济全球化。
一带一路实际上是建起一个一个的利益共同体,有了这个利益共同的基础,才可以形成人类的命运共同体。
这次十九大报告把这个一带一路讲的最透彻的,就是我们具体目标是建利益共同体。
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进一步全人类来合作,也就是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目前进展如何?对于个人有哪些利好和机遇?
当你认清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和愿景后,你可能会问,一带一路目前进展如何?对于个人有哪些利好和机遇?
下面我们就重点谈谈这个。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国内国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就已经做成的来说,比如哈萨克斯坦现在成为一带一路的一个重要的节点,我们现在很多的物资就是通过到新疆、中亚特别经过哈萨克斯坦到达欧洲。
外国的资源,像油气也是通过这个方式输入到中国,这既帮助他们开发了资源,使这些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也满足了我们国内的需要。
再比如,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些国家这几年都有重大的进展,像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还有缅甸等我们都有很多大规模的设施建设,既促进了中外的交流,也使这些国家受益。
一带一路对外是全面开放,对内就是深化改革。
现在我们一带一路建设要经过很多内陆的地方,首先要打通国内之间的联系,内地跟边疆的联系,或者不同的运输的方式之间的联系。
这就需要我们适应这样的形式进行深化改革,适应一带一路发展来进行创新。
比如最早开通的中欧班列,就包含了很多创新;
再如内外联动,怎么样在国际上把沿途六个国家一次通关连通,特别是国内相互的开放以及连通才能达到最好的效益,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基础上,才可以真正实现开放。
这也就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一带一路”时所说的“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从老百姓和个人生活来说,“一带一路”确实带来了很多改变。
一带一路建设使我们可以跟世界上更多的国家、更多的地区进行实质性的交流合作,比如你看我们现在吸收的外国留学生越来越多了,我们走出去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复旦大学大多数学生在本科期间可以到国外去交流。
日常生活方面,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物品的极大丰富,我们可以买到世界上更多价廉物美的货物,同时我们生产的东西也可以卖到更多的国家去等等。
现在我们出国旅游,往往是一个阶段只能先在一些地方,比如一段时间到东南亚,一段时间到哪里,今后随着互相开放,不需要签证的国家会越来越多。
一带一路也是一条民众利好之路,已经带来很多改变,也将带来更多机遇。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展开,将迎来更多的发展契机。
就个人来讲,一带一路为你开辟了更广泛的天地。
譬如说你从事一份普通的工作,很难把自己同人类命运这个宏大命题联系起来,那么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你认识到你的工作,也是我们建设利益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对吧?
另外一带一路给我们国家、民族和个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好的机会。
就拿我们一直认为的盛唐开放宏大的气象来说,实际上用今天眼光看,它只是单方面的,可以说是“开而不放、传而不播”。
也就是说它单方面的容许外国人进来,但是不鼓励自己人出去,这就是开而不放;
人家来学,它是会传授的,但是不主动,从来没有主动到外面去传播,所以是传而不播。
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而我们今天是全方位的开放和传播,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我们不仅看得到,还可以走出去。
你看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阶段可以接触到全人类灿烂缤纷的各种文化?
而且我们今天正好处在一个科学技术重大创新突破的时代,我们每个人很有幸碰到了这个时代,我们的人生将因此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梦想也在这个过程中间得以实现。

郑风田:乡村振兴,城市中产阶级如何发现、参与这一机会?

你好,我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郑风田,长期研究“三农”问题,已经有30多年了。
今天想跟你聊聊十九大跟我们城市居民有什么样的关系。
十九大对搞“三农”的人来讲,提出了一个很惊心动魄的或者很激动人心的一个东西,叫什么呢?乡村振兴战略。
大家可能会想了,乡村振兴战略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觉得关系大了。
我今天主要想从四个方面跟你聊一聊乡村振兴战略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第一个就想分析一下,乡村振兴战略和我们整个城市居民有什么关系?
第二个分析一下,过去不是一直提城镇化吗?大量的农民进城,这个乡村振兴和农民进城有什么样的关系?
第三个,农村现代化跟农业现代化有什么样的区别呀?
还有一个大家关心,这一次突然提出承包期延长30年,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含义。
这四个方面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核心内容部分,我们一起把这个来理一理、来看一看,国家为什么提出乡村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对你和我都有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又怎么才能够抓住这个机遇和挑战?
当然在抓住机遇挑战之前,你先把它最核心的一些东西了解清楚,了解了解,我想可能未来说不定就有很大的机会在等着你。
一、乡村振兴战略和城市居民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讲第一点,就是乡村振兴战略和城市居民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
我经常去欧洲,发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欧洲人年轻人进城,这是全世界的一个规律,因为年轻人喜欢热闹,城里工作也多。
但是他们另外一个东西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叫做老年人下乡。
我在意大利罗马的郊区,发现它的农村建得非常漂亮,但是跟中国的农村也差不多,是空心村,没有人。
但是会发现有很多老人,一问这些老人,原来都是在罗马市工作,退休了之后觉得罗马市太热了,所以到郊区买一栋房子,在那养老,这是意大利。
我去年到德国的乡村小镇上也发现这个问题,老年人在乡村的小镇上,一方面为农村带来了什么呢?人气。另外一个实际上也实行一种城乡的平衡。
这也是我们国家这一次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一定要实行城乡融合,就是城中有乡,乡中有城。
我想中国有一亿多年满6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在城市生活,如果他们能有机会到未来把乡村建得非常漂亮,让城市的老人能够有机会到农村去养老,我想很多老人应该愿意到农村去。
因为你在农村住的空间要比城市大很多很多,我想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那么我们国家的大都市拿到世界上,应该无论从繁华程度和安全都非常好,但是我们要到这些发达国家的农村,发现咱们国家的农村还是跟人家差别很大的。
所以从这来讲,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实行乡村振兴,就是通过一二十年的建设,让我们国家城乡之间的距离就没有太大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城镇有很大的发展,但是我们国家的农村地广人稀,整个农村和城市的差距还是蛮大的。
所以这一次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这一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和城市的中产阶级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想应该关系特别大,为什么?
因为从人的本性来讲,他希望居住的环境越来越广阔或者是越美好越好。
但是我们在城市基本上大部分空间很狭隘,交通拥堵,城市病非常的严重,污染也很严重,如果我们把农村建得非常漂亮,这样来说你就可以有一个选择的空间。
尤其是这一次乡村振兴战略,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提出了,首先要做发展规划,要打破一切目前城乡发展各种要素流动的阻碍,所以这个就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因为这个战略提出之后,国家应该是一个整体的规划,有很多制度的出台,也要持续很长时间,所以我想可能也许再过一二十年之后,我们国家农村的房子和地那个价格应该是可能翻很多倍。
当然这个政策目前都在研究制定,比如半年前中央相关的部门出台文件,允许可以在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上建房子出租,过去我们城里人不准到农村去买他们的宅基地和房子,但是你可以去租房子。
这样来说,实际上那些山清水秀风光好的地方,现在价格非常的低,如果大家有这个想法,想去农村投资或者是未来想去居住,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个就是我们说的第一点。
二、乡村振兴战略和原来的城镇化或者农民工进城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那么我们就来讲第二点,就是乡村振兴战略和原来的城镇化或者农民工进城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乡村振兴和农民工进城这个是不是矛盾的呢?
我觉得实际上是不矛盾的,有时候你可能会问了,我们过去不是搞城镇化,后来又搞新型城镇化,怎么现在搞乡村振兴了呢?
我想这两个不矛盾。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国家过去大量人住在农村,经过改革开放有不少人到城市生活打工,因为中国那时候年轻人非常多,所以城镇化的这些年突飞猛进。
如果大家都往城里去,最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城市病问题。
像我原来去东北的一个城市,我发现比北京还堵,本来可能正常20分钟走的路,一走走两个小时。
实际上我们国家这些年城市化发展的城市病还是比较严重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太失衡了,单一的农村人往城里跑,城里人下不去,所以才导致的一头沉。
如果乡村振兴战略,把我们的乡村也建得很美好,这样来说在城里的一波人就到农村去,这样城乡实现一种融合,城市病也解决了,乡村也有人气了。
所以实际上乡村振兴战略和城镇化不是矛盾的,它是一个相辅相融的过程。
另外这一次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是什么呢?
就是我们国家要进行城乡的融合,城乡的融合我的理解有另外一个内容,比如你要到日本去,那一次我去大阪,就发现经常有一些都市里的村庄,这边是高楼大厦,那边有一块农田。
日本有土地管控政策,这个土地一旦作为基本农田就不准动的。
但是我想正是这样一种政策,实际上某种程度上让城市的人能得到很多的体验。
这就是说以后的城市发展要吸收一些乡村的东西,在城市也可以有一些都市里的村庄,都市里能放牛。这是第二点。
三、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什么样的关系?
第三点,这一次提出一个农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什么样的关系?它在乡村振兴中又起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当然在村庄我要享受到城市里的生活品质,我的道路都是漂漂亮亮的,我的厕所是干干净净的,我到冬天的时候也有暖气,我要想上网的时候也有WIFI,我的手机也都是有信号的,而我刚才说这些内容实际上在我们国家农村有时候不太容易实现。我们对农村这样一种基础设施的投资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一次提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是过去整个国家的发展,上次提农业现代化,这一次大家都奇怪为什么又加了一个农村现代化呢?
这也是我们整个这一次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最让人解读的内容之一,就是乡村,实际上在欧美日这些国家,实际上它不认为纯粹就是一个农业生产的地方,现在他们提一个词叫多功能性。
什么是多功能性呢?
当然第一个,因为有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地方;
第二个可能是农民居住的地方,实际上还有另外几个功能;
第三个如果建得非常漂亮,它可以是城市的后花园,大量的城市居民节假日或者休闲日旅游观光渡假,渡假的地方;
第四个,可能是未来大量年满60岁的城市老人,可以回到乡村去,养老的地方。
所以后面两个职能,我刚才讲在日本、在欧洲的很多国家早已经实现了。
我们国家第三个职能,就是乡村旅游这几年发展很快,但是也刚刚兴起。
第四个职能,就是城里人什么时候能到农村养老还刚刚开始,所以我想有一个很大的空间。但是现在城里人,怎么才能够吸引他到农村去养老居住?
除了目前的制度一些障碍需要打破之外,现在最大的挑战就是农村的硬件,这也是为什么要提农村现代化。
我们农村的现代化,国家提出来就是希望让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同等城市这样一个生活的质量,也为未来的城市居民打开了很多机会之门。
好,这是第三点。
四、乡村振兴和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是什么样的关系?
第四点就是乡村振兴和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这一次十九大提出让农民的承包期稳定且长久不变,在此基础上二轮承包期结束再延长30年,为什么这样?
我想它有很多的意义,一方面中国的土地非常稀缺,我们那么多人就那一点地,他们那么少的人那么多地,所以中国人对土地可以说是太珍贵了。
怎么才能把我们这一块最稀缺的资源利用好?
有些人说把农民的地都收过来,交给有经营能力的人把它提高。
这个观点站不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大量的农民是没有城里人那种社保的,土地某种程度上是他的社保,他家里有十亩地,我靠这十亩地,我基本上最少我把我的肚子能温饱问题解决了,因为城里人都有社保没问题,那农村没有。
所以如果你把农民的地拿走了,然后谁来给农民提供这些社保?
所以实际上国家对农村土地,为什么这个地要交给农民并且长久不变?主要在这。
当然第二个,土地在农民手中也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你看有很多这些涉农企业,他们整天想到农村拿地去,国家并不鼓励。为什么?
因为他一拿到地之后他都要做非农用处,因为土地一亩地像种粮食也就是一年1000多块钱收入,对企业来说这1000多块钱还不够填牙缝子,所以他拿了地之后,可能就开始搞各种各样的非农产业了,这样就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
所以地放在农民手里,能保证我们14亿人,我们的饭碗能端在自己手里,这个非常重要,对国家、对城市消费者、对农民都非常重要,所以土地延长30年,这两个非常重要。
但是2.8亿人到城市打工了,很多人的土地在那放着,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那么国家提出, “三权分置”,置是设置的置,三权就是指集体所有权、农民的承包权和经营权。
我们中国的农村土地都是农村集体所有,后来1978年把土地都包给农民了,那时候叫承包经营。
在此基础上,把农民的承包经营权又分割出来一个权利——经营权,农民可以继续保持这样一个承包权,但是经营权你可以流转出去,这就是“三权分置”。
“三权分置”好在哪儿呢?比如我作为一个农民,我到城市打工去,我这个地不敢轻易放弃,我要放弃之后,我万一在城市失业了,我回来没地了怎么办呢?
所以“三权分置”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就是你的承包证在你那,你可以签一个和约把经营权转出去,转出去不是承包权,承包权还在你手里,种你的地是经营权,这样种地的人也高兴,我有一个合约了,农民也可以放心地在城市打工,因为承包权还在你手里。
所以“三权分置”就希望把我们国家两三亿在城市打工的人的地可以流转出去,让其他人愿意种地的人种,我们现在三分之一的土地已经流转出去了,因为两三亿人这都是农村的精壮劳动力在城市打工,很多农民不种地,最后把土地流转出去,一亩地一年还能拿到500到1000的租金,他家里有十亩地,还能1万多块钱。
当然如果在某一天城市我失业了,我回去之后,因为承包权在你手里,你可以报经营权再收回来,你还可以继续做。所以这是对农民的好处。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个十九大对“三农”来说最重要的一个战略,它的影响不是五年,而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它带来的机遇也是相当吸引人的。
包括未来我们国家农村再也不是你想象的破破烂烂的样子,而是什么呢?
如诗如画的东西。
可能未来海量的资金要投向农村,如果你知道的这个机会,你抓住这个机遇,也许二三十年之后你拥有的生活那完全是另外一个天地。
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地体会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好好地学习,争取在未来能够有美好的生活。

胡鞍钢:重塑中国经济地理,如何找到最佳的发展路线?

你好,今天我想介绍一下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一个中心、五大发展”的思想。
其实,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从十九大报告看到自己需要什么,或者说能够得到什么。
每个人和国家的发展是什么关系呢?
我觉得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45度角,是什么含义呢?
横坐标是你个人的目标,纵坐标是国家的目标,很显然一个人的最佳人生一定是45度角,因为两者之间是一个互动的关系。
特别是你个人的目标越接近国家的目标,你发展就越快,为什么呢?
因为国家发展本身为你个人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更大的舞台,你发展成功的概率就更高。
这个时代给所有人提供最大的机遇,关键就是你能不能对自己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自己的发展能力,特别是提高你的创新能力,进而你才能够做出我们说的黄金贡献。
今天给你讲中国的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大目标,就是给你能够提供一个时代的背景,国家发展的背景,民族复兴的背景,由此你来做出一个45度角的个人目标选择。
十九大报告提出两个关键词:
第一个词是人民
如果我们去理解人民这个关键词,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从历史上来理解,在建国的时候,我们成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又称之为“中央人民政府”,我们的央行就叫做“中国人民银行”,我们的军队,是“人民解放军”,甚至我们自己作为老师也是“人民教师”,所以说从新中国一诞生,国号和本质就是基于人民的。
今天我们讲这个人民,应当说是涵盖我们13.9亿或者是14亿全体中国人民。
但是如果我们要做一下比较的话,比如以2015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他的《国情咨文》,他就讲了我的经济学就是中产阶级经济学,为什么?
因为实际上从选举的角度来看,他只要满足正态分布,就是我能够满足中产阶级,我的选票就多。
所以我们也显示出他本身就是作为一个西方政治家,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了西方的一句话,“什么叫政客呢?就是为了下一次选举”,你要想下一次选举,你就必须要满足多数人,那肯定是中产阶级。
但中国不是,他等于是代表了全体人民。
第二个词是发展
过去我们把发展作为硬道理是对的,但实际上来讲常常被理解为以GDP增长是硬道理。那么就出现了所谓的GDP大赛,谁的增长率高,就认为是政绩。
其实, 我们说的发展就不只是GDP的发展或者经济的发展,它更加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思想中,不仅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提出了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两者之间是一个互动关系,因为我们从根本的目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如果没有社会的全面进步,你没有办法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为此我们也提出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来讨论,我们称之为是一个能力极、能力维,这个能力就包括健康的维度、教育的维度、文化的维度、就业的维度、最后是社保。
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体现出,只有通过社会的全面进步才有可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以教育为例,教育从我们说的学前教育到小学,一直到大学教育,现在大学教育以后,现在又提倡后大学教育。什么含义呢?因为人们的学习都是终身的学习。
所以说怎么样能够构建出全民社会或者说全民学习型社会,这就涉及到人如何终身地学习,本质上实际上是终身的投资,终身的人力资本投资,是终身对人发展能力的提高。
怎么去理解发展呢?首先来看,就是我们怎么去理解创新。以往我们理解的都是科学家,但我所理解的创新发展,是讲能够为社会提供新增价值的活动,譬如你是个艺术家可以创造文化价值,企业家可以创造经济价值,作为老师来讲实际上是创造知识价值。
因此我认为创新发展,本质上就是鼓励人人成为创新者,人人都能够创造新增的社会价值,这个价值不仅有利于自己,更有利于社会。因此他就大大超越了以往熊彼特所说的企业家创新,也超过一般人们认为只有那些科学家创造的科学价值,这样就使得我们成为一个创新的国度。
我们过去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个创新,今天我们面临一个新的时代,我们把它称之为是一个创新强国时代。因为过去我们改革开放是拿来主义,我可以copy别人,我可以买别人的,当然我们也会发挥它的后发优势,但今天我们不仅是发挥后发优势,更重要的我们是要创造一个先发优势,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就鼓励了创新。
事实上大家可以看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创新之大国了,我们现在国内居民申请发明专利数、受理专利数都是居世界首位。现在我们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位,很快在2020年之前会超过日本,进而超过美国,这都反映了这个创新的过程,这只是用专利数来讲。
但是我们更关心的是微创新,每个人的创新,教师对知识的创新,医生对健康医疗制造服务的创新,人人皆可成为创新者,人人皆可为世界、为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不仅有企业家的创新,还有国家的创新。我想可以把中国的发展,理解为重塑中国经济地理。促进中国形成超大规模的市场统一。我们就把中国发展的过程分为四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就是毛泽东时代,特别是1956年提出的“两分法”,就是沿海和内地。
第二个版本就是邓小平在1978年提出的“先富论”,我们称之为是“2.0版本”,首先就提出了沿海地区加速发展,加速开放。
第三个版本,就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西部大开发”,而后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再加上“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了四大板块,这就典型的“3.0版本”。
在过去5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就称之为“4.0版本”,从原来中国的四大板块,发展为“4+3”,这个“3”首先来看就是一带一路建设,第二个就推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第三个就是制定了“长江经济带”战略。
四个板块加上这三大战略就构成了我们所说的“4.0版本”。它不仅推动了像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崛起和发展,关键形成了全国经济一体化,从而又开始带动周边国家、周边地区的一体化,继而通过一带一路开始重塑世界经济地理。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从2008年我们有第一条高速铁路,每年只有六七百万客运量,但是去年我们已经达到2.4万公里的高速铁路,乘车人次已经达到17亿人次,因此它就加速了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国这种微信、支付宝这些手段,都是在全世界领先的,它都会有助于促进我们形成统一的市场。
因此中国的地区之间的差距就出现了逆转,由于地区差距下降又导致现在的城乡差距开始缩小。当然中国即便是这几大差距有所缩小,仍然是世界差距水平最大的国家,这和我们的基本国情是有关系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协调发展。
第三个来看就是我们所说的绿色发展,应当说从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们称之为黑色发展,就是所谓的“吃祖宗饭造子孙孽”;
第二阶段才在30年前,1987年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我们也把它简称为祖宗饭还是要吃的,但是不给子孙造孽了;而后提出了“绿色发展”,就是“两山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城乡之间的融合和发展,很多农民其实大部分收入就开始从农业为主转向了服务业为主,他就跳跃了农民,从农业到工业、外出打工,形成了我们说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这种特殊性的问题的阶段。
现在全家开始团圆,守着青山绿水,赚的就是金山银山之钱,形成了一个新的城乡关系,这个新的城乡关系是不需要通过收城里人的税,然后集中到中央再转移支付,再转给农村人口。
再一个发展就是我们所说的开放发展,因为实际上中国40年最成功的是在开放发展。我们可以说几个重要的数据,从贸易总量的角度来看加入WTO以后我们突然就成为世界第二大位,2013年我们又成为世界第一大位。
这也反映了中国深度地融入到全世界,因此今天我们不仅是继续吸引外资,更重要的是走出去,特别是“一带一路”,走出去为全球提供新的公共产品。
所以说中国也在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推动建立开放式的全球贸易体系。现在已经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都是他们最大的贸易伙伴。
最后一项就是共享发展了,这就涉及到下一个题目,到2030年怎么样进一步迈向共同富裕,到2050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对于中国的基本国情面临三大差距,怎么样不断地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人群差距。实际上,中国已经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道路,从先富论到共同富裕论。
我们可以看到,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保持9%的增长率持续很长时间。现在我们的经济增长率,从9%以上,现在降到6%以上,其实是非常正常的。
经济发展一定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或者说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它的核心是以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这就和早期的高速增长,资本是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有了很大的不同。那么在这个过程之中,所谓创新是多方面的创新,核心还是我们说科技创新。
但是伴随着科技创新,这就涉及到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新经济、新手段,爆发性的增长。因此,今后中国一定会从40年前的拿来主义,就是引进、消化、吸收、购买外国技术为主,成为自主创新、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的一个创新之国,进而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发展做出知识贡献、技术创新贡献和科学发现的贡献。
而且确实中国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黄金时代。

熊李力:大国外交时代,怎样理解中国崛起背景下的中国方案?

你好,我是熊李力,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目前主讲的课程包括外交学、国际组织与国际制度、大国外交与国际战略。
今天由我来为你解读十九大报告中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
说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们知道,古人在很久以前就说过温故而知新,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看到过过去的事情,你就无法体会今天的新,新在什么地方。
所以要解读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我们首先还是要追根溯源,对过去几十年的中国外交进行一个线性的梳理。
在新和旧的对比之下,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更好地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到底新在什么地方,到底是什么样的内涵,是什么样的实现路径。
追根溯源
说到我们中国外交,要追根溯源可以追溯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外交承认。
一个国家要成为一个国际社会公认的国家,仅仅有领土、有人民、有政府、有军队,都是不够的。
在我们现代的主权国家体系里面,一个主权国家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还包括外交承认。
我们在1949年成立之初,只有十个国家承认我们,而到了1969年,也只有49个国家给予了外交承认。
在这一阶段,我们中国外交可以简单归纳为革命性外交。
我们认为当时的国际社会、国际体系主要成分是不合理的、不公正的,所以我们要改变这样不合理、不公正的旧的国际秩序,这就是我们当时革命性外交的一个基本逻辑。
那么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你将革命性外交的终结点定在1971年呢?
因为在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你应该还记得,我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讲过,一个国家要成为一个合法的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得到国际社会接纳的主权国家,需要一个至关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就是外交承认。
在外交承认这个角度来看,联合国都承认你是一个主权国家,意味着真正的你成为了毫无疑问的地球的合法成员。
所以,这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可以说是在外交承认上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我前面讲过,在1969年的时候只有49个国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合法的主权国家,但是到了1977年就有110个国家承认。
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紧接而来的就是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尽管当时美国并没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它以行动表示已经准备接纳你,准备承认你了。
因此,我们将1972年到1978年、也就是改革开放前夕这样几年时间定为过渡阶段。
为什么将1978年视作过渡阶段的终结呢?
因为在1978年年底,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拉开了改革开放的篇章。
而在对外方面,对中国外交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在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也就是说从尼克松访华到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对中国的外交承认实现了由倾向性的承认到实质性的承认。
而从1979年开始,相对于之前的革命时代和过渡时代,我们将第三个阶段可以称为现状性时代。
就是维护现状,承认现状,参与现状,将其称为现状性外交。
说到底,我们就是要融入这样一个现有世界。
所以在80年代,我们中国外交提出了一句非常有名的新口号:那就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而重点是在前面四个字韬光养晦,说到底就是要低调。
随着中国内政外交的基本稳定,比如说90年代,国际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当时美国的克林顿政府在经过了两三年时间的摸索和观察之后,最终决定对中国采取所谓Engagement的战略。
Engagement翻译成中文,我们觉得一般翻译成接触比较合适。
你不要小看这么一个小小的单词的提出,在这之前,也就是说从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一直到克林顿提出Engagement接触战略这样一个阶段,其实美国国内是存在着非常大的争议,那就是中国是不是取代苏联的、美国的竞争对手。
对中国是不是要采取像当年对苏联一样的遏制政策?
而克林顿政府在90年代中期提出接触政策,表明在美国国内基本上结束了“关于中国是不是继苏联之后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这样一个争论,为中美关系基本上未来的发展奠定了一个比较健康的基调。
1998年6月,克林顿总统对中国进行了访问。
小布什第一任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同时也是小布什第二任期的国务卿赖斯,几年后就在美国著名的外交事务期刊上发表文章,对克林顿的这次访华进行了激烈的抨击。
其中抨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美国总统到中国来访问,没有在任何亚洲盟国进行任何停留,这是美国总统绝对不应该有的行为。
而克林顿这次访问从美国直接到了西安,最后从香港直接回到了美国,确实没有在任何亚洲盟国做任何停留。
而在这期间,美中双方就中美关系进行了一个定位,那就是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这个建设性说到底就是中美两国存在着分歧,但是合作是主流,尽管后来在克林顿任期的最后两年,中美之间也出现了一些波折,比如说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曾经发生过美国飞机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事件,但是在当年12月,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就是中国入世达成了协定,消除了中国入世的最大障碍。
在2000年美国大选的时候,最后是表态对中国更为强硬的小布什当上总统,而且小布什当上总统之后,首先就推翻了克林顿时代订立的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定位。
他将中美关系定义为竞争对手关系,也就是他说的Rivalry。
但是,到了2001年9月发生了“911事件”,这个时候小布什将他的政策重心由对中国的防范,转换为反恐。
小布什第二任期开始之后,他的战略重心或者说他面临的主要挑战,仍然是来自中东以及反恐。
而这一段时间,中美之间关系发展相对来说非常得平稳。
在1997年我们提出了负责任大国外交这样一种指导思想,也就是说延续了现状性外交的思路。
而在2004年前后我们又提出了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后来又将和平崛起改为和平发展。
这样一个转变意味着中国其实非常希望向外界传递一种信号,就是中国无论怎么发展,中国不会去做砸碎旧世界的那样一个革命者,中国只会对国际社会更加负责任,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社会的建设。
与此同时,美国方面也对此作出了比较积极的回应。
2006年,当时小布什政府的常务副国务卿罗伯特·佐立克就提出了著名的“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这样一个论断。
这个论断用英文来解释,负责任的攸关方就是Responsible stakeholder。
Responsible就是负责任,Stakeholder就是股份持有人,其实从英文的字面上来讲,就是负责任的股份持有人。
说到底,就好像我们这个国际社会是一个股份公司,股份公司就有股东,当时美国方面就对中美关系作出了这样一个定义,就是负责任的股份持有人。
也就是强调,首先是希望中国、当然也承认中国在担负更大的责任,同时也强调中美之间是存在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共同利益。
这就是我们这样一个基本的现状性外交发展了将近30年之后到了这样一个阶段。
从我们1997年提出负责任大国外交,到2006年美国提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可以说我们这条现状性外交的道路实际上已经越走越宽。
新旧对比
然后就到了2012年,我们知道新时代中国外交这样一个起点就是2012年。
我们就非常明显的可以发现,十八大以来,也就是2012年以来,中国外交相对于之前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很鲜明的特色就是奋发有为。
我在这里可以把它解读为“基于现状性的革命性”,也就是一方面我们要尽可能的维护现状当中好的,但另一方面我们要在现状当中注入积极的因素,更多发挥我们作为一个大国的主观能动性。
在这个变得越来越好的过程中能够加入更多的中国智慧,能够实施更多的中国方案。
具体来看,“奋发有为”外交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十九大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来的外交工作成就时,提到了九项具体的外交成就。
其中包括“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亚投行、丝路基金、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以及亚信峰会。
我们首先可以看到,它们都是多边外交。
多边外交就是大家一起聚会,一起来群策群力解决问题,用我们今天非常熟悉的标准来解释,就是我新建了很多微信群,而群主可能就是我,过去我只是积极参与其他人建的群,我在群里经常发言,经常发红包,现在我自己来建群,我自己发红包,我召集群友线下聚会,这可以看出是我们奋发有为的重要成分。
我们还注意到,十九大报告不仅列举了这七项外交成就,另外还有两项外交成就,那就是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以及20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
就像我前面讲的微信群,这两个群还真的不是咱们中国主导建立的。
这两个群在我们中国加入的时候已经有了,我们中国甚至都不是最资深的群友。这两个群里面美国在其中都是重要角色。
也就说明,我们中国对于这种多边活动、多边外交并不是说美国参与了,我就尽量不参与,只要它是有助于我们人类社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我们都积极参与。
也就是说这个微信群里面,无论有没有美国,我都来发红包,我都尽可能地在其中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这就是我们今天中国外交,它和之前的现状性外交有区别,它和之前的革命性外交也有区别。
革命性外交,那是只有我建的微信群才是有用的群,才是好群,你们之前建立的群都要把你们统统消灭,这叫革命性外交。
而现状性外交,我只当群友,我老老实实加入你的群,在你的群里根据你群的规则老老实实发言、发红包。
而现在,我们一方面既在旧群里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自己主导建群,更加地积极主动。
这就是我们从十九大报告关于过去五年的外交成就可以有这样一个总结。
总结
最后,简要地梳理一下我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现路径,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第一,说到底还是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就是相互尊重。
第二,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也就是说大家要将微信群建得更好,大家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共同的事业,我们就一定要有更多的利益交汇点,实现大家的互利共赢。
第三条路径,既然我们讲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包容共同繁荣的共同体,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当然还是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既定国策,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绝对不可能关起门来建设。更多地走出去,同时更多地引进来,这也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个重要路径。
说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我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近几年来最具体、最具有特色的外交实践,除了主办一系列的多边会议、多边论坛之外,就是“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并不仅仅停留在会议或者论坛的层面,事实上“一带一路”从具体的措施领域来说,我们可以归纳为“五通”,这“五通”就是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比如设施连通,那就是基础设施相互连通,包括铁路、公路、海运、航空的连通。
你可能比较熟悉中欧班列,我们在巴基斯坦建设了港口,在中东建设了港口,在非洲建设了铁路,这都属于设施连通的范畴,都是非常重要的举措。
最后,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
全球治理从国家层面来讲,就意味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都能够参与这样一个治理的过程,来解决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来实现国际社会共同追求的利益。
这样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特别强调我们的多边外交活动,因为它确实是我们推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或者说也是非常具体的实现路径。
好的,以上就是我给你讲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何帆:结构升级,如何在持续增长趋势中抓住发展红利?

你好,我是何帆,北大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是“得到”的《何帆的北大读书俱乐部》的主理人。
今天我给你讲一下,十九大和你的未来二十年有什么关系。
要想用大局观洞察中国的未来,你最需要什么样的观察视角呢?
最好的视角是中共党史。理解了中共党史,你才算把握了新时代的脉搏。
我来带你温习一下中共党史。
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咦?这是不是听着有些熟悉呢?你在学校曾经背过的那句话,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1981年提出的主要矛盾的表述方式。
从1956年到1981年,为什么会出现历史的巨大转折呢?
那是因为在1957年,毛主席在八届三中全会上说,我们的主要矛盾还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你看,1957年“主要矛盾”的表述变了,政策就跟着大变样,于是,我们就多了20多年的阶级斗争。
1981年“主要矛盾”的表述又一次变了,我们就坚持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
2017年,“十九大”再次修改了对主要矛盾的表述。
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表述跟1981年的表述有多大的差异呢?
这样来讲吧。这相当于从iPhone4升级到了iPhone X。
温饱之后,要有小康,人民需要的不止是物质文化需要,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要求都会日益增长。
十九大报告诉你:
第一,所有这些要求都是正当、合理的;
第二,党知道你还没有过上真正的美好生活;
第三,党郑重承诺,要带领大家过上美好生活。
怎么在新时代过上美好生活呢?
你要记住两个关键的时间段:未来两年、未来二十年。
我们的小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每一次都要讲这件事情,每一次都要再把任务加码。
十六大说的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十七大又加了一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的目标可比总量的目标难多了。
到了十八大,中国经济增长势头正猛,原来定的目标看来要提前实现了。
那怎么办?后面几年不能躺在前人的功劳上啊,于是,我们又调整了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
话音刚落,中国经济的增速就开始下降了。尤其到了2015年,股市震荡、汇率贬值,当时看空中国的声音到处都是,搞得气氛非常紧张。
当然,到了今年,中国经济已经企稳了,但是,中国经济仍然存在下行压力,国际经济依然隐藏着潜在风险,各种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仍然不少。
虽然我们距离光辉的峰顶只有一步之遥,但最后的一步一定要走得更加小心翼翼。
我们可以预见,未来两年的政策基调将是稳中求进,各项工作会有条不紊地展开。
我们要在未来两年保持定力、一一化解潜在的风险。
结论是,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请你记住:稳中求进。
那未来20年呢?
未来20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为激动人心的时期。
即使到了2020年,我们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只是登上了一座小山的山顶。
山外有山,距离我们攀登最高的山峰,还有漫长的道路。
在未来20年,我们还会遇到很多重大的挑战。
中国将会跑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随着中国科技水平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越来越近,需要攻克的核心技术难度也越来越大。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服务业占GDP的比例上升,这会使得中国经济变得更加平稳,但由于传统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较慢,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
问题来了。我们对中国经济未来的信心从哪里来?
过去两年,对我启发最大的一本书是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戈登(Robert Gordon)写的《美国经济增长的兴衰》(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Growth)。
在这本书里,戈登教授讲到,在1870年到1970年间,美国经济实现了一场大跃进。他还讲到,美国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20-1970年。
这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如果我们想一下从1920年到1970年发生的历史事件,就会发现:1929年,美国发生了股灾,随后进入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
之后,美国又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之后,美国经济在较长的时间处于政府管制、相对封闭的状态。
即使如此,1920年至1970年,美国经济仍然能够维持较为强劲的增长。特别是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经济经历了空前发展,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在4.0%-6.5%。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把这称为“一旦打开就无法合上”的大趋势。
中国经济现在也得益于一些“一旦打开就无法合上”的大趋势。
第一个大趋势
第一个大趋势是中国的制造业将会继续升级换代。
虽然中国的制造业在过去20年增长的速度很快,但进一步升级换代的空间仍然很大。
20世纪30年代,美国尽管经济比较低迷,但是汽车技术仍在不断进步。
比如,美国的汽车行业在大萧条时期仍然在加速实现各种各样的技术改进。
未来中国的制造业同样有着非常大的技术升级空间。
第二个大趋势
第二个大趋势是中国的城市化。
中国城市化尽管走到一半,但未来的空间还非常大。
在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还会看到一些新的变化。
我们会看到,未来的城市化将从土地主导、房地产拉动的城市化,逐渐变成以人为本的城市化。
同时,中国会更强调城乡的一体化,乡村振兴会带来更多的投资的机遇。
有一些乡村可能会出现衰落,但通过有效的人口转移和配套的政策,比如说设立国家公园,这些地方会恢复山清水秀的自然面貌。
另外一些条件比较好的乡村会变得更加繁荣。
在内陆地区,会出现一批堪比北京、上海、深圳的一线城市,它们将成为地区经济的新增长极。
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国还会出现一批都市群和城市带。
这都是我们未来投资、择业和生活需要关注的大趋势。
第三个大趋势
第三个大趋势是创新。
中国出现的创新包括两类,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其中,商业模式的创新更多来自于中国的市场优势。
中国的市场不仅规模大,而且发展速度快,各地之间发展呈阶梯型。
这为各种不同水平的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都提供了足够的市场空间。
以高铁为例。高铁领域的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并非最早来自于中国,而是来自于德国和日本。
但是,最后商业化却只能出现在中国。
因为只有在中国这样大的市场上才能够把这些新技术商业化。
而最后,这些技术的前沿和标准都会来自中国。
我们可以大胆设想,未来在养老、环保等等方面,中国很可能会出现更多市场引导的技术创新。
同时,中国还有一批价值被低估的庞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资源。
过去,我们引以为豪的优势是人口优势,是廉价的非熟练劳动力。
现在,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正在积累另外一个新的红利,就是相对低价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熟练劳动力。
这些劳动力有很多会进入到跟创新有关的部门。
这是属于中国的新的人力资本红利。
当我们站在2018年展望新时代,既要看到未来两年,又要看到未来20年。
用一句话来形容,未来两年, 中国经济是“潮平两岸阔”。
未来二十年,中国经济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请你想一想,在未来两年,你想做好哪些出发前的准备?
到二十年后,你希望自己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好的,期待和你共同成长进步。

第195期丨大国难题

——本期金句——

感谢各位来到罗辑思维捧场,今天的节目我们聊一下中国的城市化问题。但是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先说点儿题外话。

01 2016年最重要的两件事

再过很多年之后,再来回看我们今天生活的2016年,我估计有两件大事会载入史册。

第一件大事发生在6月24号,英国人民通过最顶级的政治决策手段,就是全民公投,决定脱出欧盟,这件事情被称之为是柏林墙倒塌之后,对欧洲政局冲击最大的一个事件。

还有一件事刚刚发生,11月初,那些美国精英看不懂、看不起也看不惯的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这也是始料未及的事。

这两件事看似不相干,但是本质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尤其是那些富有的既得利益群体,我们怎么看待,在经济生活中和我们必然要发生协作关系的其他人,对我们生活的冲击。

说大了,这是全球化问题;说小了,这就是个移民问题。

02 逆全球化

王烁,财新的总编,现在在耶鲁大学当访问学者,他在“得到”APP开了一个订阅专栏,叫《王烁大学问》。

在大选揭晓之前,他在里面写了一篇文章。劈头就说了一个判断,希拉里和特朗普第一次电视辩论,开始10分钟,这场大选对我来说就结束了。怎么回事呢?

在电视辩论的过程中,特朗普指着希拉里说,我们国家在历史上发生的最不好的一次协定,就是你老公签的,就是克林顿签的,那就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那次协定把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放到同一个自由贸易区里面,所以给美国带来了很多墨西哥移民问题,这是你老公克林顿干的,当年你是他老婆,现在也是,那你也有份。

那希拉里什么反应呢?她愣了一下,然后脱口而出,当年我反对过。

所以王烁说,那这场大选对我来说就结束了,我又不是美国公民,这两个人谁当选,都会滑向同一个政策方向——美国开始走向一个逆全球化的过程。

特朗普最著名的那句话,不就是要在美国和墨西哥之间修筑一条长城,而且建筑经费要让墨西哥人出,把他们的移民挡在外面。

03 英美的全球化都是半吊子

这些年的全球化,美国拿到了大量的好处,这些好处可是主要落到了精英,尤其是华尔街精英的口袋里。美国的普通人,尤其是普通的白人,他们觉得我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怎么GDP呼呼地上涨,我没有分到好处呢?

对呀,美国这些年中位数的收入不仅没有上升,甚至还略有下降,这些底层的白人心中充满了挫败感。前些年占领华尔街的主力是他们,今年支持特朗普的主力也是他们,因为他们的全球化账本摊开来,这个账算不过来嘛。

但是这个账还有另外一个算法,就是我们刨开美国,站在全球的角度,站在全人类共同福祉的角度,这个账又该另外一个算法了。

全球化有没有带来好处?当然了,除了华尔街得了便宜,我们中国、印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我们可是把自己的人口和资源对接到全球的分工协作网络当中。

我们中国人是最有发言权的,中国崛起就是靠这波改革开放全球化。所以,过去几十年,全球至少有十亿以上的人口因为全球化而摆脱了贫困,所以你说是不是功德无量?

这个账本和美国底层人民的账本放在一起,中间就有一条沟,这个沟是啥?就是政治。

因为全人类不仅有经济这一个逻辑,还有政治逻辑。美国是一个实体国家,它要维护自己人民的利益。

美国和英国在历史上一直主张全球化、自由贸易,但是对不起,这个自由贸易是一个低版本的、半吊子的自由贸易,这话怎么讲?

经济其实是有四个要素构成:货物、资本、技术和人口,而美国主张的全球化只放开两个自由流动,就是资本的自由流动和货物的自由流动,人口和技术人家是不让流动的。

技术不让流出去,人口不让流进来,所以我们才说它是一个半吊子的全球化。

04 美国政治死结的根本在三难

我们可以假设把政治这个要素刨开,那美国总统就应该由全世界各国人民一起选,那会选出什么样的人呢?

只要你敢拿出一个政纲,说美国打开国界,第三世界国家自由移民到美国,那很多人就会去,到北上广深打工和到纽约打工不是一样的吗?那好,我们这些国家可以轻轻松松再给美国输送,不用多,三亿人口,总过得去吧?美国就完了。

那好,既然你美国人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那你就关上国门,不让中国人、印度人自由移民,那我们也无所谓,我们也不愿意去吃你的西餐,中国人就在家里老老实实地生产,生产出货物飘洋过海卖到你美国。

但是这就产生一个结果,就是美国的那些低端劳动力,他们的工作就被外包、就被替代,在他们的话语环境中,就叫工作被中国人抢走了嘛。那是我们中国人愿意抢的吗?我们只是要过好日子,这是你美国政策的必然结果。

说到这儿你应该明白了,美国其实面对三难。

第一,你干脆不要经济发展,好不好啊?不愿意。

那好,你打开国门,我们上你那儿干活,好不好啊?又不愿意。

那这两条都不愿意,只剩下第三条了,你们的工作被抢走,你们的社会撕裂,底层的白人心中充满挫败感。

这就是美国政治死结的成因,其实没有解决方案,甭管是希拉里还是特朗普,其实都不能彻底解决。

05 允许老百姓自由地迁徙

当然了,我们今天节目的主题不是操美国人的闲心,回到我们今天的正题,叫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那你说这两个话题之间挨得上吗?挨得上。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的国内问题其实可以比照国际问题这个模型来思考的。

你看,我们中国现在,我们不说其他城市,就说北上广深这四大城市,无论是从GDP总量还是人均GDP,还是从人口规模,其实都是小型发达国家的样子。

那其实,跟美国一样,我们也面对要不要移民,我们怎么对待其他第三世界地区,那些老少边穷地区,那些中西部地区的人的态度问题?

那当然了,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解决思路不一样,为啥?因为我们不存在政治上的障碍,只要把道理想清楚,中央下了决心,我们这个问题可不是死结。

那我们先亮明观点,罗辑思维节目从第一季一直到现在多次主张,中国应该发展大城市,而且是北上广深这样的超大型城市,要允许老百姓自由地向这些城市迁徙。

那你说这个观点不是和现行的政策有一点偏差吗?中国现在是要限制特大型城市的发展。对,你罗胖哪儿来的勇气呢?

这不是我的观点,是现在主流经济学家的共识。像樊纲、梁建章这些人,多次写文章、发表演讲论述这个主题。最近我买到一本书叫《大国大城》,它的作者是陆铭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这个问题。

06 发展大国优势必须发展超大型城市

为什么中国一定要发展超大型城市?

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你要想把大国的优势发展出来,发展超大型城市,这就是必然的逻辑结果。

你看,这个逻辑链条是怎么构建的呢?

前几期节目我谈到《共同体的意义》,那期主要是讲德国。但是在节目的结尾,我引述了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的一个观点,他说中国政府有一个核心使命,就是把这个国家的十几亿人拢在一起,不让它散摊子,然后构建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经济体。这是带来巨大好处的,只不过我们身在其中,不大容易感受得到而已。

那期节目播出之后,我看有人在评论里骂我,说罗胖不是号称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吗?怎么这期节目堕落成一个国家主义者了呢?

一个人如果一生按照主义来活的话,会比较悲催,我们关键得算账。

自由主义者也要过好日子嘛,如果明摆着的便宜不占,这不是缺心眼吗?

结成一个大的经济共同体有什么好处呢?以前讲过,简单回溯一下,主要是四大好处。

第一大好处是,有些战略产业你就可以发展,比如说大飞机。

这种产业那是要金山银海填下去的,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市场规模,这个成本收不回来。全世界只有美国欧盟和中国能够发展这样的产业,这一旦发展出来,就养活很多就业人口。

第二,就是创新的土壤比较肥沃。

有些小企业它搞一个创新的业务,就是缺客户,你有一个庞大的人口规模,这样的企业就比较容易养活,然后长大。你看,中国现在的互联网为什么搞得那么热闹,那么多人创业?跟人口规模是有关的。

第三呢?就是老百姓享受的基础服务的水平比较高。

你看,中国老百姓可能没什么钱,但是我买张票就可以上高铁;你美国人民是有钱,你没有高铁坐嘛。

但是最重要的,是第四条,就是当我们结成大共同体的时候,在全世界跟其他的经济体进行谈判博弈时,我们就有发言权,这些收益往往是看不到的。

07 经济的本能是追逐密度

但是话又说回来,要结成这样的共同体,它还得有个条件。

不是我们几十个省站在一起,我们就是大共同体。给非洲起个名叫非洲共和国,它是大国吗?仍然不是。

大国的本质,是它内部要形成大国式的市场结构,这个市场结构本质是啥?就是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也就是我们讲的,货物、资本、技术和人员的自由流动。

假设从广东运货卖到湖南还要交一遍税,假设江苏人到上海去打工还要办个签证,这就不是大国,仍然是散成一地的小国,大国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

那好,如果我们要发挥这样的大国优势,让经济的要素自由流动,那结果是什么?结果就一定是超大城市化。为啥?

因为经济有一个本能,就是追逐密度。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

当年我们还在打猎,在树上摘果子的时候,一平方公里的土地只能养活一个人。后来到了农耕社会,一平方公里就可以养活几十乃至是上百人,到了工业社会养活的人口就越多。为啥?

因为人类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人类分工和协作的深化,这深化到最后可不就是每个人只干自己最擅长的事吗?剩下什么穿衣、吃饭,都是拿钱买的。

那你看,中国人前些年还比较穷,全家人要上个馆子还是个大事呢,今天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一个普通人叫个外卖吃饭,这不很正常吗?因为自己开火做饭越来越成为一个人的乐趣或者说偏好,它已经不是我们生活的必需,这种协作会变得越来越高效,越来越便宜,这就需要密度。

以城市肌理闻名的巴塞罗那,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充分展示了城市可以既密度高又干净,而且漂亮宜居

08 高密度人口聚集的四大效应:分享、匹配、学习、创新

高密度的人口聚集会带来很多好处。

首先它会带来一个叫分享效应,一个资源它可以同时分享很多人,提高效率。

比如,在北京中关村送外卖,如果要送十单的话,那个外卖员可能骑一公里的自行车就可以了;但是到地方上的乡镇呢?送十单,你可能要骑十公里,那谁的效果高呢?谁的收入高呢?所以为什么在大城市能够发展各种各样的分享经济,跟密度是有关的。

第二呢?就是人的匹配变得更高效。

我们以前节目讲过,你如果生活在乡村,就算你在某个方面是天纵奇才,你生活在那儿一辈子,没机会发现自己的这个才能。

比如说我罗胖,我要在一个乡村里生活,就是会说话,那就是村里的二流子嘛,你不可能去创业,你说评书能说给多少人听呢?我只有在互联网的帮助下,生活在北京这样的城市,我能大规模地组织像这种知识服务的协作,我才能够干创业公司,我的才能才有匹配。所以就算我有这个才能,不到北上广深,我是发现不出来的。

而且这样的匹配效应还有深化的趋势。你想,现在有些人他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就是为这种精细化分工生产出来的人才。

比如说陆铭教授有一个朋友,大学博士毕业,学的是经济学,你让他到小城市,上哪儿找工作?更要命的是,他的妻子是从美国学气象学的博士毕业回的国,那你让她到小城市,上哪儿找工作呢?只要这两口子不分居,他们只能生活在大城市。

再比如说,陆铭教授有一次到日本去,就问你们日本的大学这些年是在搬离东京,还是在回到东京呢?人家说前二十年,我们的趋势是把大学搬离东京到郊区去;但是这二十年,又在搬回来。为啥?

因为有的学生勤工俭学,要打工,在郊区是找不着打工的地方,所以学校只好搬回市中心。

美国也是一样,像什么康奈尔大学这些顶级名校,因为它座落在农村,就是当年圈了一大片地,在那儿安静地摆放一张书桌。

但是,现在这些大学在竞争当中就发现自己的劣势,你用高工资去挖人家教授可以,但是你怎么解决人家妻子的工作呢?她可能干别的行当,在你那个小乡村,她没有找到工作的可能。

所以,现在美国反而是纽约大学这样的学校突飞猛进。纽约大学是最奇怪的一所大学,因为没有校园,纽约大学是这儿一栋楼、那儿一栋楼,全是分开的,它深度嵌入纽约这个高密度的城市。

所以,很多教授宁愿忍受工资低一点,但是能和妻子在纽约生活,所以也到纽约大学当教授,他发展就快,这是匹配效应。

第三个效应叫学习效应,在大城市见得多,自然识得广,学习这事不见得一定要在课堂上,你看多了,你的水平提高得自然就快。

比如说医生这个行当,在地方上的医院,一个科室要有一个硕士,大家当个宝。但在大城市呢?一个科室可能几十个人全是博士,这帮人傻吗?他在大城市忍受交通拥堵、房价高企,他们图的是个啥呢?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大医院他看到的病人多,积攒的病例多,水平提高得快。

那第四个效应,我称之为叫创新效应,因为在核心的大城市,因为人口积聚到一定程度,它会爆发性地产生一些全新的商业模式,这些模式在我们原来的商业经验里面没有。

09 年轻人弯道超车的机会,往往只发生在大城市

这些年,一个年轻人二十多岁,要是碰巧进到BAT、滴滴打车这样的公司,参与了他们的创业,可能几年之后你就当到了大产品的经理,甚至是公司的副总裁。一旦上市之后,你分到期权,可能一步就能实现财务自由,在我们身边看到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

这是一代年轻人弯道超车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往往也只发生在大城市。

这是理论上,实际结果是啥呢?就是全世界的发达国家都会有这种大城市的积聚效应。

比如说美国三大城市群——纽约城市群、五大湖城市群和洛杉矶城市群,占美国的国土面积大概是0.5%,很少很少,但是它积聚的人口是三分之一,GDP一半以上。

日本也是这样,大东京圈,就是围绕东京一小时交通圈,是3600万人口,三分之一的日本人生活在这个圈子里,90%的日本大企业在这儿建总部。

还有韩国那就不用说了。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它的头部城市都呈现出这种叫积聚效应。

中国当然也是这样。北上广深多好啊,是在全世界也属得上号的发达地区。

10 城市政策:从扶持到严格限制

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甭管你原来什么出身,一张火车票,就相当于绿卡,你就可以到全世界最发达的地区去生活、去打拼,去获得自己收入的提高。

这本来是中国人的福音吧?但是中国呢?现在是限制超大型城市的发展。

请注意,这是限制超大型城市,不是限制城市化本身。

城市化是有高度共识的,现在中国速度也不慢,每年大概提升一个百分点。换句话说,每年大概有1300万以上的农民是要转化为城镇居民。

现在争论的焦点是,北上广深这样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型城市要不要继续扩大的问题。

现在中国的城市大概分成四等。100万以下人口的城市,中央是扶持发展,这就是普通的地级市了;那100万到500万城市呢?就是省会城市和一些比较知名的地级市,中央的态度是鼓励发展,你看,从扶持到鼓励,这个调子已经变了;从500万到1000万,就是天津、南京、杭州这样的城市,国家是限制发展。如果是北上广深呢?那叫严格限制发展。

说白了吧,就是不要进人了。

你看这些年我生活的北京,很多菜市场都拆掉了,因为那个地方特别容易聚集外地人;为什么好像不近人情,农民工子弟学校就是不能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办呢?为什么滴滴打车那些公司,不让用外地人的司机?

本质目的都是为了限制人口。

11 限制人口下的公平和既得利益问题

这问题来了,为什么要限制人口呢?中央做出这样的决策,一定有它的道理。

现在我们看,大体上可以看成是四个道理,有两个道理我们以前节目讲过,比较好反驳。

第一个道理,是城市的承载力问题。我们以前节目讲过,随着科技发展,承载力问题其实可以慢慢解决,所谓的“大城市病”可以通过投资和技术来逐步解决。

那第二点也比较好反驳,就是一些文青的语气。比如说每次大城市房价一涨,我们在微博上、报纸上都能看到这样的评论,说年轻人的梦真的是被高房价给毁了,毁了他们的爱情,毁了他们的浪漫。年纪轻轻搞得跟个中年人似的,整天为柴米油盐是精打细算,他们本来应该拥有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但是现在呢?他们应该去参加读书会,不应该天天上班。

这样的口气我只有一句话的反驳——你可以选,可以选择那种面向心灵的生活。

在北上广深,你以为年轻人他没有算计过吗?你太看不起年轻人了。

但我们真正要面对的是剩下两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国家那是全中国人的国家,手心手背都是肉,北上广深要发展,难道其他地方就不要发展吗?这是一个公平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北上广深现有的居民,他们是不愿意外地人进来抢夺他们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所以限制超大城市发展,有着非常坚实的民意基础。

公平问题和既得利益,这两个问题我们真的是要严肃对待。

12 给钱、给地都没法实现公平

那为什么中国政府要严格限制北上广深这样城市的发展呢?

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就是公平。这么一大家子,中央要一碗水端平,你北上广深要发展,西部人民难道不要建设自己的家乡吗?

所以,中央的政策主要是两条:第一是给钱,第二是给地。

给钱就是转移支付。你东边反正有钱,钱拿来转交给西部人民。

那给地呢?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一个18亿亩的土地红线,所以严格管控建设用地。你北上广深既然要限制人口了,那就不要有建设用地了,这些指标基本上都给到西部或者是欠发达地区。

那关于这一点,我们作为北京人,尤其我自己,我们有没有意见呢?我觉得不该有意见。为啥?

我前面讲得很清楚,你要享受一个大国的红利,你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你城里人有钱,补贴一点乡下的亲戚,很正常嘛,这个时候你帮人家,关键时刻人家帮你啊。但关键是,给钱给政策的用法和去向,这事得说道说道。

你看,这些年我们听到过一些词,什么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出发点当然很好。

但是,把钱和资源投进去搞经济建设,也就是用于生产性用途,那就得符合经济规律。

钱这玩意儿就是资本,资本是有自己的本性的。

为什么现在西部有些省,新近几年建立的工业园区往往开工不足,或者说招商困难?有些落后的园区五通一平,基础建设做得非常的漂亮,但是厂房呢?往往有些企业在这儿架几根钢梁,就变成烂尾工程了。为什么?

说的不好听一点儿,有的企业就是奔着这个补贴,或者说零地价来的,这个地将来它抵给银行,拿了钱就跑了,它不来真正地开厂。

那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呢?其实很好理解。有人觉得企业就是一个贪财的动物,所以我拿钱就能把你吸引来。搞错了。

企业的本质当然是要利润,但他是要可增长的利润。如果你给了这个钱,钱并不能再生钱的话,他不来的。那怎么能再生钱呢?我们前面讲,分工合协作嘛,这就需要积聚的密度。

在书里我看到一个材料,社科院有一个教授叫朱玲,她在新疆搞了一项研究发现。新疆和俄罗斯做生意就是卖鞋给那边,这鞋不是新疆本地产的,是产在浙江。

很奇怪,这个遥遥万里运来,运费得增加多少啊?后来一调研发现,从浙江运来的鞋比本地的鞋还要每双便宜一块钱,为啥?因为浙江有产业聚积效应。所以你看,不是说你给了钱,他就能做生意,就能搞生产。

好,你要明白了这个基本的规律,就知道我们做这样的转移支付和政策给予,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首先一个代价,就是东部城市房价高企,因为没有建设用地,指标都给到了西部。

好,你说这不要紧,那就是浪费,大量的投资,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工业园区,都处于没有什么人用的状态。我还看到一个数字,说中国中西部新城规划能够容纳的人口大概30多个亿,当然有的没有建成房子。但确实建成房子成为鬼城,没有人住的新城,那多得是,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浪费。

你可能会说,我们中国家大业大,这点浪费不算什么,只要对西部人民有好处,这点经济效率的损失我们可以承受。好,我们承受,我们接下来看后果。

西部招商引资困难,那它大概率地能够引到什么样的企业呢?本质上可不就是在东部不太适应的企业吗,其中大概率的就是污染性企业。

当然,西部的省市也说,我们坚决杜绝污染企业,可是在体制内干过的人都知道,GDP考核一旦泰山压顶下来,基层的官员是顶不住的,他们一定会放水降低底线。这些年我们听到污染企业西进的事还少吗?西部地区本来山清水秀,还可以搞一点旅游度假项目,现在可就遗祸无穷了。

当然你也可能会说,这是毛毛雨,零星现象,交点学费吧。好,我们接着忍,再来看下一个结果。

东部城市腾笼换鸟,限制建设用地和人口涌入,那它的产能自然就会溢出,但溢出的方向一定是我们想象的,向中国内地去吗?不一定。经济、资本这玩意儿是有自己的意志和规律的,其中一个核心的规律就是地理条件。

全世界的大产能都是围绕中心城市,或者是大港口来进行配置的,你东部中国的大城市不要,它往往就去了东南亚那些大港口城市的周边。产能的损失,说白了,就是我们中国人就业岗位的损失,这个损失又该怎么算账呢?

还有一个后果也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搞财政的转移支付?为什么要给西部那么好的土地政策?说到底不还是为了老百姓能够提高收入吗?西部能够脱贫致富吗?

如果你熟悉一点经济学原理,你就会明白,经济发展有所谓三架马车的驱动力,那就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如果我们着眼于老百姓收入的提高,兜里的钱能变多,投资这是效能最差的一种手段。

那么多钱投下去,主要是用于生产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这能转化为几个就业岗位呢?能给老百姓提供多少持续致富的能力呢?

所以这个手段和我们追逐的那个目标不匹配。

你看,刚才我们说了这么多后果,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甭管是对西部,给钱还是给政策,目标都是达成公平,但是这个手段它好像距离那个目标有很大的偏差。

13 动人优于动钱

那你说咋办?难道不给钱,不给政策吗?

不是这个意思,关键是我们要重新理解怎样达成公平,这也正是陆铭教授这本书的文眼所在。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一个东西,叫人本主义的发展观。一提主义两个字,很多人头就变得很大,我说一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比如说,一家企业破产,对经济是好事还是坏事?

如果你站在企业为本的角度,你就会觉得这当然是坏事,这是一个坏消息。

但是你如果以人为本,站在人的角度看,不一定。为啥?

因为一个企业它要破产,一定是因为它的商业模式或者是管理已经不适应于这个市场。那好,你作为一个失败者,作为一个人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临时组合体,你就解体嘛,把那些人和要素释放出来,让他们在市场上找到更好的匹配方式,这些人没准儿会找到工资更高的工作岗位。那从人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一件好事。

你看,同样一个事,是以企业为本,还是以人为本,我们得出来的结论是不一样的。

这就能回到我们今天节目的主题,一个大国的内部区域发展不平衡,那国家怎么通过政策的调整来追逐大致的公平呢?

请注意,这个问题同样有两个回答的维度,一个是以地方为本的维度,第二个是以人为本的维度。

如果以地方为本,那只有一个解决方案,就是钱过去,这叫动钱的策略;可是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就出现一个新策略,叫动人的策略。

陆铭教授就主张:动人要优于动钱。

这就得回到一个极端的场景,我们再来思考这个问题。

比如说,前些年央视有一部很著名的纪录片,叫《舌尖上的中国》。这里面就谈到云南的香格里拉地区的一户人家,穷困的藏族村落有一对母女,叫卓玛。

每到雨季的时候,卓玛母女凌晨三点就要上路,走三十公里的山路,去干吗?采蘑菇,就是那个松茸,大蘑菇。但是松茸这玩意儿它不是能耕种的,那都是老天爷天生的,就那么多,每走一公里山路才能够采到一朵,所以你说多么的稀缺。

可是这里面有个问题,为什么她们要三点就起床赶路呢?里面解说词说得好,如果她们三点不出门的话,松茸就被别人采走了。

所以你看,老天爷在很多地方资源是给定的,如果你堆了那么多人口,大家只能陷入恶性竞争,你六点出门,我就五点,那他就四点,还有人三点出门。

这种竞争是不产生任何效能的,最后大家的收入还是那么一点点。所以,当自然给定资源,只有一个解决方案,就是把人减下来。

那如果卓玛母女进到城市,进到餐馆去烤松茸呢?她们的收入自然提高,也不用这么辛苦。那留在原来村里的人就变少了,老天爷的资源分到每个人头上的就多了,他们的收入也提高,这不是大家都合适的安排吗?

请注意,这个模型不仅仅存在与城乡之间,在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是同样成立。小城市经济资源相对来说就比较少,有些人你既然羡慕大城市的生活和收入,你敢想敢干,你就去自由迁徙,你收入提高了,剩下来的人分到的资源也就多了,大家都合适。

当然有人会反驳,这样一来乡村不就没人建设了?小城镇不就败落了?败落了就败落了,我们前面讲,企业破产的那个例子,就想说明这一点。

你到底是以企业为本,还是以人为本呢?如果以人为本,你承认这个世界根本是为人服务的。那人变好了,其他那些东西败落就随它败落吧。

比如说现在南方的很多省就出现了一些无人村,建筑好好的,没人住了,因为都进城了嘛。当地的一些旅游公司就把这种村开发成旅游景点,你看留下来的人就一份生计,走了的人有一份奔头,这不挺好吗?这就是动人的策略。

美国就是这个策略的结果,你看美国东西部、中部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但是如果你看人均GDP,各个州其实是差不多的,为啥?

在自由迁徙的情况下,虽然留下了巨大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但是人的幸福程度是差不多的,这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14 给钱的正确姿势:跟着人走

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再来看一下这个问题,陆铭教授在这本书里举了一个例子。

有一个律师,他是半开玩笑地讲了一段话,说我特别想跟铁道部打一次官司,你铁道部建高铁,那都是在大城市之间建,那请问乡村怎么办呢?要知道高铁那是拿我们财政部的公共财政的钱建的,每个老百姓都有份,请问离高铁站远的那些城市,那些乡村的人,你是不是应该给我们补贴啊?

当然铁道部面对这样的无理取闹,当然会反驳,我只有这样建才是最符合经济效益的,对吧?好,那怎么达成社会公平呢?

你不能真的去每个村去发,没有把高铁修到你这儿的补贴吧?也不能真把高铁修到每一个村吧?那怎么办?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自由迁徙。

既然这儿设了一个高铁站,大家你如果想享受这份便利,那你就把家迁到这儿来不就行了吗?你看,给予人民自由迁徙的权利,这才是实现公平的终极手段。

那说到这儿又有人会反驳,你说了半天动人的策略,无非就是想鼓励大家各奔前程,国家不管了呗?原来给的财政的转移支付和土地的建设指标也不给了呗?

不是这个意思,照样可以给,只不过给的方式不一样。

我们先看钱,过去给钱的方式是用于那些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这个东西效益很差的,我们前面讲过了。

那以后应该怎么给钱呢?直接投资西部的医疗和教育。

这一方面,可以马上提升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更重要的是,投资医疗和教育的结果是可以跟着人走的。你看投资医疗结果是健康,可以跟人走吧?投资教育结果是知识,也可以跟人走吧?所以这笔投资它永远不会浪费,不管人怎么自由迁徙,这笔钱的效益永远在。

那怎么给政策指标呢?比如说土地指标。

西部省份你仍然可以给大量地建设用地指标,但是你可以划到每个人头上。如果这个人愿意去北上广深发展,可以,那北上广深这些城市特别稀缺建设指标,那你可以买嘛。这笔买的钱一部分给这些新来的人以安家费,另外一部分留在当地,支持当地的建设,这不是三方都合适的一个安排吗?

当然,具体的政策这要再仔细设计,我们三言两语是说不清楚的,只能是这个原则。

15 允许自由迁徙的四笔帐

刚才我们花了这么长时间,其实解开政府的一个心结,就是公平问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就是自由迁徙。

当然了,接下来这个问题就更加棘手了,北上广深的市民害怕外来人来抢夺他们教育和医疗的资源,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刚才我们讲到,政府之所以要严格限制超大型城市的发展,是有坚实的民意基础的。也就是现在生活在北上广深的那些居民,他就是不愿意拿出资源和外地人分享,尤其是珍贵的医疗和教育资源,这个心结怎么破呢?

我们总不能跟他们讲大道理吧,什么北京不是你们北京户口人民的北京,是全国人民的北京,所以你们应该打开城门,欢迎外地人。

这个道理是讲不通的,因为既得利益者永远是屁股决定脑袋,既然我得着了,我为什么要让啊?

所以今天我们不讲大道理,只讲我们生意人的本色,就是给大家算账,主要是算这么四笔账。

第一笔账,外地人你是挡不住的。

就像北京,恨不得从80年代开始,就要限制城市规模,限制的目标从1000万人现在调整到2500万人。但是北京的常住人口早就超过3000万人了,为啥?

因为经济的发展有一个积聚效应,只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和一定的密度,它就有经济的增量,所有的人都要过来分这个增量,所以外地人削尖了脑袋,历尽千难万险,也要在北京生存下去。

你可千万别觉得外地人只是来分资源的,他们本身就是资源。

你在送小孩上学的时候,你觉得他们在抢你,可是你在叫外卖的时候,你在接快递的时候,你在吃早点的时候,你在用小时工的时候,他们就是资源。

如果这些人真的是撤出北京,北京的经济就要崩掉,我们现在手里价值什么几百万、上百万的房子,你觉得还能这么值钱吗?

北京人的生活的真正的基础不是具体的资源,而是这个城市给所有人看到的未来希望,这个希望是需要外地人支撑的。

而且就算,你说我就是不要发展,我就是要我的家乡没有外地人,OK,你怎么把他们赶走呢?

拿我们公司来说,我们公司很多人都没有北京户口,你说没有北京户口就不准在北京办公司,那我们只好撤走了。如果不允许非北京户口的人进入北京城,我告诉你,北京绝大部分公司都要垮掉,办不下去。我们真的需要这样一个百业凋零、一片残破的北京吗?

这是第一笔账。

第二笔账是养老问题。

我们这一代北上广深的居民将来老了,是要靠外地年轻人来养活的。

你说不对吧?我们交了养老金的。对,你的养老金是养活现在的老年人的。

拿上海举例子,现在养老金的缺口巨大,而且每年还在以上百亿的规模攀升,这个缺口怎么堵住?就是靠外地人涌入,一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另外一方面他们辛勤地工作,交养老金,才能养活老了的我们。

那你会说,我们自己不会生孩子吗?我们有自己的年轻人,他们养活我们。

大城市就是最好的特效避孕药。

你们就是不会生啊,这可不是中国的情况,全世界都这样。比如说新加坡,现在为没有年轻人生孩子急疯了,到印度、到中国找大量的年轻人口,去填充他们的人口结构。就算是全世界最爱生孩子的穆斯林,一旦聚集到大城市,生育率也下降,像伊朗的德黑兰就出现这样的情况。

好,你说我有的是钱,我不需要养老金,我就是烦外地人。

你总有老了躺在床上不能动的那一天吧?那护士总是外地人干的吧?你再有钱,你那个药片哆哆嗦嗦都弄不到嘴里去,一定是需要外地年轻人的,这是第二笔账。

那第三笔账,你可能会说,那我们就让外地人在这儿打工,但是我就不让他落户,我就是不让他的孩子在这儿受教育,我就是不让他把家乡的老人、老婆接到这儿来,惹我们烦。虽然很残酷,但是这保卫了我们的利益,这可以不可以啊?

可以啊,过去几十年可不就是这么干的吗?但是结果是什么?

中国好几亿农民工,其中跨省农民工大概1.5亿,这跨省的主要就是在北上广深地区吗?那这些人造就了什么样的社会结果?

我们以城市不应该出现贫民窟为借口,拒绝这些人在城市完成起码的家庭团聚,那好,结果呢?结果就是大规模的伦理惨剧。

大家可能听说过,现在中国农村老人自杀的问题特别严重,很多例子我都不忍心在节目里讲,我准备了一篇社会调查报告,里面真的是惨绝人寰,我放在“得到”APP的罗辑思维的订阅专栏里,那篇文章希望大家去看。

好,老人问题你说我眼不见心不烦,那孩子的问题,那总会影响我们的未来吧?

1.5亿的跨省农民工,身后是五六千万的留守儿童,这些儿童在没有父母教养的情况下长大,他们会变成什么人呢?当然其中有非常出息的人,但是毕竟会有一些人他们将来长大,就是这个社会最根本的治安威胁。你以为你北上广深了不起啊,这些治安威胁总有一天会找到你们的头上。

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品格成长的重要性,我们城里人心里应该有数,所以我们能够纵容那么大规模的家庭长期处于伦理撕裂的状态吗?

如果我们纵容了,将来就不要抱怨这个社会恶浪滔天,他们的孩子过不好,我们的孩子将来同样过不好。

这是第三笔账。

那还有第四笔账,这就充满了哲学意味了。

美国伦理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了一个核心概念,叫无知之幕。这个概念本身很复杂,但简单说就是一个思想实验。

假设我们所有人现在都在天堂,没有投胎,而且我们也不知道将来投胎会变成什么样的人。这就相当于一块无知的幕布遮挡了我们的视线,我们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好,这个时候我们坐下来商量一下,将来在人间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最正义的?

你看现在有的人说,应该把富人抓起来杀掉,把他们的财富分给我们。这说起来很解渴,但是万一无知之幕一旦撤掉,你投胎之后发现自己是马云,那你马上就会被杀掉,所以这个制度是千万不能设计。

反过来说也是一样。那些穷人,你说他们就应该烂掉,就应该去死,我是城里人,我就不让他进城。对,那如果无知之幕一旦撤掉,你投胎发现自己就是一个穷人,或者是一个外地人,你愿意接受这个制度吗?

如果不愿意的话,那好。现在无知之幕我们假设它还没有撤除,我们有时间来设计这个制度,有时间来获得所有人都接受的那个最最正义的安排。

这也是一笔账,不知道你算不算得清楚。

16 任何大国的存在,都是因为这个国家的人民

那今天节目的最后,我们还是回到这个主题,我想借用陆铭教授以前写过的一句话。

陆铭教授在《空间的力量》这本书中劈头第一句话写到:任何大国的存在,都是因为这个国家的人民,愿意通过协调地区间的矛盾,来追求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而这个公共利益在更小的国家不能实现。

我今天讲的核心就是一点。

大国共同体会带来红利,我们想要享受这个红利,就必须对我们的内部结构重新安排。

——节目策划——

菁城子,《罗辑思维》节目主编,经济专栏作家

——罗胖荐文——

罗胖说,当下中国农村老人自杀的问题特别严重,很多例子不忍心在节目里讲,推荐大家看一份社会调查报告——《农村自杀老人的平静与惨烈》。

这份报告经由作者授权,已在本专栏更新,敬请阅读。

欢迎留言
在罗胖看来,城市化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算的一笔账。那对你来说,城市又意味着什么?

欢迎留言,和我们分享你的思考和感悟。

帮罗胖一个忙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罗胖拜托您帮一个忙,把这期节目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终身学习的队伍里来。

王长田:未来一两年,几千家影视公司或将倒闭

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一季度票房达到202亿元,首次超过北美,成为世界第一。不过在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看来,这个行业“长期来看是乐观的,但短期内肯定不乐观”。6月18日,在第二届中国影视领袖峰会上,王长田发表了他对当下影视行业的看法。时光网总结了他的发言。

王长田说,过去一年中,中国电影行业经历了迅速发展,但也遭遇了不少发展中的阵痛,他用大起大落来形容过去的一年,“去年票房有过高增长,还出现了历史最高票房影片,但是行业形象降到了低谷,很多人对影视行业提出了很多质疑。资本在撤离影视行业,全社会资金的紧张,导致很多影视公司的项目融资出现了困难”。目前国内大约有两万家影视公司,他预测,在未来一两年内,可能有几千家要倒闭,影视公司创始人的高消费、坐头等舱、开party等行为,也快要结束了,“高片酬、铺张浪费的行为伤害了投资人感情,资本不会像以前那么容易‘说骗就骗’了。 ”

王长田指出,现在的影视行业过了估值高峰期,“前几年票房增长缓慢,标志是资本投入的大幅度减少,很多影视公司都出现了融资难的问题,就连电影上市公司也比较困难,手里没有钱,发债困难、贷款利息提高、股权质押有新规定。但在这个过程中,制作成本却不断上升,版权销售价格不断下降”。

同时,社会、公众舆论对影视行业的质疑也在不断增多,“大家不愿意认真了解这个行业,只愿意情绪化的传达道听途说(的信息),使整个行业形象受到很大影响”。王长田认为这种质疑不公平,比如最近舆论认为影视公司都会偷税漏税,他强调主流的影视公司没有这种行为;再比如大家普遍认为,影视行业就是在搞资本运作,他解释说,影视的资本运作本身有其合理性,只是有不规范的、短期的乱象。他觉得,外界对影视行业的这些质疑,其实都是建立在一些错误、片面的认识上,当这种负面认识持续下去,行业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他也希望能够有一些时间和事件去纠正这样的错误。

傅成玉:影响世界的三个大势

傅成玉曾经担任中国的大型国企中石化和中海油的董事长,这两家公司都是巨无霸企业,中石化更是在《财富》500强榜单中排名第三,是全世界最大的公司之一。傅成玉本人也是一位口碑非常好的国有企业领导者。8月19日在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上,傅成玉表达了他对当前宏观形势的看法。

傅成玉说,

所谓大势,指的是可以影响历史长远发展的大逻辑和大规律。

在他看来,现在影响世界的大势有三个,分别是:中国的和平崛起、美国的特朗普革命和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已经谈论很多,所以傅成玉重点谈了前两点。

1983年傅成玉在广州工作时,曾经跟身边同事讨论:退休的时候,工资能不能涨到75块钱。75块钱是当时傅成玉身边工资最高的一波人的收入。1982年傅成玉第一次到美国开会,惊叹“地球上还有这么个地方”,同时跟人讨论,中国100年后能不能修一条高速公路。对比之下,今天中国的发展可谓是剧变。

因此,傅成玉认为,一方面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转型升级、人均GDP,都有很大空间和很长的路;但另一方面,他认为这种发展是外力没有办法阻挡的,中国的工业体系是世界上最全的,产业可能水平低,但可以运行和发展,还能赚到钱。中国不可能再回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

对于“特朗普革命”,傅成玉说,要把它放在历史过程中去看。过去几十年美国的发展,新自由主义是主流。但是,美国内部的分配不平衡、经济总体质量的下降、再加上2008年的金融危机,这些因素让美国的白人主义势力上升,使得特朗普成为总统。而且,这种民粹主义是一个全球化的趋势。

不同于很多人对特朗普的认知,傅成玉认为,不能仅仅把特朗普看成一个商人,“他是一个有理想懂政治的企业家”,“他想改造美国,以前的总统是在现有体制和机制内对美国的完善,他是要打破美国现有体制和机制”。但是,傅成玉并不认为特朗普能够完全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要想搞革命得有一支坚定的革命队伍,他紧紧依靠票仓,没有在运作层或者操作层的队伍。”所以,特朗普可以把体系割出裂缝,但是难以建成新体系。

傅成玉也谈到了他对中美贸易冲突的看法。他的观点是:“我是赞成我们不要过于自信,我们真正离人家的距离还很远,我们还要踏踏实实再干40年,但是要不要打贸易战不是中国说了算,也不是中国引起的。他要打,你不打,只有他说啥你做啥,否则就得打。”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