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Tencent

tencent-logo-png-tencent-logo-png-1600.png

使命: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

核心理念

使命
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
·使产品和服务像水和电融入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带来便捷和愉悦
·关注不同地域、群体,并针对不同对象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打造开放共赢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同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生态环境

愿景
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
·不断倾听和满足用户需求,引导并超越用户需求,赢得用户尊敬
·通过提升品牌形象,使员工具有高度企业荣誉感,赢得员工尊敬
·推动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与合作伙伴共成长,赢得行业尊敬
·注重企业责任,用心服务,关爱社会、回馈社会,赢得社会尊敬

价值观
正直+进取+合作+创新

经营理念
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管理理念
关心员工成长
·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激励机制
·完善员工培养体系和职业发展通道,使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
·充分尊重和信任员工,不断引导和鼓励,使其获得成就的喜悦

2017 年度公司:腾讯

基于以下三个标准:
市场业绩的表现
产品创新
未来的潜力
我们选择了腾讯作为 ifanRank 2017 年度科技公司。

诞生于 2015年的《王者荣耀》,刷新了业界对手游周期的认知,在 2017 全面爆发。日活超过 5000 万,至今仍高居 iOS 收入排行榜首位,业绩方面已无需赘言,腾讯今年能交出亮眼的成绩,军功章必定少不了《王者荣耀》的一半。

占据国人碎片化时间之余,《王者荣耀》还是热点话题的常客。它招致了《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数次点名批评,游戏是否需要分级的话题被再次提起,游戏中架空的历史和混乱的人物设定,甚至引发了该如何演绎历史和文化讨论。换而言之,《王者荣耀》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

正面也好,负面也罢,不可否认的是,腾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王者荣耀》的火爆,正是其影响力日益扩大的缩影。

小程序,在争议中前行

刚进入 2017 年,小程序上线就成为国内科技圈最受瞩目的事件。虽然这种轻型应用的形式并非微信首创——前有百度、UC 的“轻应用”,后有 Google 的 PWA,与小程序都有类似的目的,但微信显然是最投入的一家,大有“All in ”之势。

不过自小程序问世以来,关于它的争论就没停止过,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小程序是运行在应用内的应用,这是否暗示着微信想要成为另一个 App Store 的野心,往大了说,腾讯是不是打算另造一个“微信 OS”?二是小程序的定位仍不清晰,大一点的厂商都做了小程序,也不乏有创业者投身其中并受到资本追捧,如“小睡眠”、“递名片”等,但到底是将流量和用户掌握在自己手中,还是借助微信的流量为自己引流但同时也受制于他人,app 与小程序的取舍仍是个难题。

一年过去了,承载着为微信连接线上线下使命的小程序,最终火的反倒是一些线上的功能,如腾讯自家的“王者荣耀小程序”、“腾讯投票”、“群里有事”,以及一些基于社交的爆款小程序,如“匿名聊聊”和同样基于好友分享的电商类小程序,如“拼多多”等。这两天被作为重磅功能推出的小游戏,除了进一步占据用户的使用时间,与“线下”二字也并无关联。

“摩拜单车”算是少数符合微信初衷的小程序,这主要是微信给了扫一扫直接进入其小程序的一级入口,与后来上线的“搜一搜”同理,主要还是依靠来自微信的流量。

这一年下来,从上线之初的火爆,到中期因微信的各种限制加之开发者找不到方向而归于沉寂,再到下半年随着线上搜索、二维码识别等功能的开放以及爆款和融资出现而重新吸引眼球,小程序的热度有如过山车般起伏,但总体还是呈上升之势。

而尽管争议不断,追捧和唱衰的都大有人在,但微信强推小程序的决心丝毫未见动摇:开放“搜一搜”入口、马化腾亲自站台乘车码、拉拢星巴克等大品牌、推出信用分等动作,说到底都是为了推广小程序,上一次微信在一个产品上如此下力气,大概还要追溯到微信支付上线之时。

未来,腾讯还要靠流量和资本讲故事

7 年前“3Q 大战”爆发时,正是腾讯最为动荡的一段时期。彼时的腾讯,正四面树敌,做电商,拍拍网一直半死不活;做支付,财付通无人问津;做搜索,“腾讯搜搜”也以失败告终……似乎除了社交和游戏,腾讯在其他领域都做不好,反而得罪了一票竞争对手和创业者。

不过,当年与奇虎 360 的那场闹剧,却也促使腾讯由封闭走向了开放,与其凡事亲力亲力,不如花钱让人为自己办事。

纵观今天腾讯的商业帝国,电商、搜索、支付、出行等,一个都没落下,但除了支付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都是收购或入股其他公司而来。

最明显的领域莫过于零售领域,这是腾讯多年来的心病和短板。

线上的京东、唯品会、拼多多,线下的永辉超市,较有规模且不属于阿里巴巴的商家,大多被腾讯网罗至旗下。别忘了还有微信上不计其数的中小商家,在流量越来越贵的今天,“去中心化”的微信或许是这些商家更低成本的选择。

收购滴滴、入主摩拜,这几年出行领域的风口,腾讯也没有错过。

当然,对于自己擅长的内容,腾讯还是要亲自上阵的。

尽管今日头条来势汹汹,但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最早的自媒体聚集地,依然是内容创业者们无法舍弃或忽视的平台。

面对微信公众号不可避免的数据下滑,腾讯也做好了两手准备,QQ 内置的“看点”和微信的“看一看”都被视为是腾讯应对今日头条挑战的防御型产品。

如果说腾讯影业还只是空有票房,口碑欠奉,那么前不久在香港上市的阅文集团,则是腾讯在内容领域更为可靠的保障。11 月 8 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后,其股价一路暴涨,市值一度逼近千亿港元,当天收盘价就已超过发行价 80% 以上,成为港股 10 年来最火 IPO。

而与其说阅文集团沾了“腾讯系”的光,倒不如说是阅文在国内网络文学市场的实力以及商业化方面的潜力,让腾讯在内容领域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

与零售息息相关的金融,腾讯也不想假他人手。早在 2014 年,微众银行就拿到了商业银行牌照,它最为大众熟悉的产品当属微粒贷。今年 8 月份时,微粒贷证实其贷款余额超 1000 亿元,规模已与四大行的一部分省级分行相当。前不久上线的“信用分”,亦是为后续的贷款征信业务作铺垫。

10 月获得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资格后,腾讯还开始在微信上卖起了保险,加上此前入股的众安保险、和泰保险和香港英杰华人寿,腾讯在保险业务上完成了财险、寿险和保险代理的三大布局。

马化腾希望腾讯有朝一日能“做成互联网上的水和电”,现在看来,腾讯确实在朝着这一方向前进。生态的一步步完善,是人们对腾讯的未来仍抱有信心的依据。

在老虎证券的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腾讯的投资规模约为 350 亿美元,是一家不折不扣的投资机构。当外界将目光聚焦于微信、小程序或者《王者荣耀》时,腾讯其实已经进入了投资收割期,而丰厚的回报,正是支撑其不断扩展边界,实现马化腾“数字生态共同体”愿景的基础。

总结

去年 ifanRank 评选的年度科技公司是滴滴,今年我们的候选名单中还有摩拜,这两家公司的背后其实都站着腾讯。

作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企业,腾讯的成功其实也很能反映国内互联网圈的现状,即大公司赚钱的途径主要仍然是通过投资、游戏、广告等平台型玩法,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顶多只能算是将已有技术创造出新的“用法”。

即将迈入第 20 个年头的腾讯,规模越来越大,业务越来越多,但营利仍离不开社交、广告和游戏这三大传统业务,并且这部分收入还在不断扩大。至于自己不擅长或不熟悉的领域,收购或入股无疑是最为快捷的途径。

流量和资本压倒科技和创新,是中国互联网圈的主流。但凡有点规模的企业,在掌握了流量、积累了资本后,都免不了开启买买买模式。大到阿里、百度、网易这些巨头,小至滴滴、今日头条这些还在融资的“独角兽”,资本运作和商业并购几乎成了大公司巩固市场地位乃至建立竞争壁垒的主要方式。有钱,确实可以“为所欲为”。

诚然,这些公司也表现出了想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有所建树的决心,但很多时候仍是属于业务驱动或是出于防御考虑,尤其是腾讯,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更偏向实验性质,毕竟坐拥 QQ 和微信两个接近 10 亿月活用户的流量担当,已经能让它日子过得很舒服了。

我们衷心希望明年出现在这个榜单的公司,不仅是因为其出色的业绩,更因为颠覆性的创新入选。

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曲库互授,后版权时代能争什么

作者:洪宇涵

QQ音乐还是网易云音乐?2月9日晚,国家版权局的一纸通知,正式了断了大部分用户在选择在线音乐播放器上的纠结。国家版权局在官方发布的新闻稿中提及,在国家版权局的积极协调推动下,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就网络音乐版权合作事宜达成一致,相互授权音乐作品,达到各自独家音乐作品数量的99%以上。并商定进行音乐版权的长期合作,同时积极向其他网络音乐平台开放音乐作品授权。

达成合作

这次合作让腾讯音乐获得了网易云音乐旗下的灿星文化、种子音乐、华谊音乐等唱片公司的版权内容。此前,网易云音乐已经获得了腾讯音乐独家代理的环球、华纳、索尼等全球三大唱片公司的音乐版权。

记者登陆网易云音乐发现,曾经一直“灰暗”的苏打绿、光良、汪峰、江美琪、苏运莹、姜育恒、戴佩妮、弦子、吴克群、泫雅、李荣浩、张靓颖、张碧晨、刘思涵、孙子涵等热门艺人歌曲已重新在网易云音乐上线。不过,著名乐队五月天的曲库并不在互换版权中。五月天的曲库是由腾讯音乐与阿里音乐互换曲库获得的,因此并不是独家代理。

腾讯音乐向经济观察网记者回复称,在尊重版权法律法规、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基础上,腾讯音乐持续推动音乐版权开放共享生态的建设。早在2015年,腾讯音乐就率先与网易云音乐达成了转授权合作,涉及包含环球、华纳、索尼全球三大在内40余个厂牌。后续双方也在版权合作上也不断深入。近年,腾讯音乐已经陆续与阿里音乐、百度音乐、唱吧、快手、Apple Music、Spotify、KKBOX等十余家平台达成了音乐版权转授权合作,涉及国内外音乐平台、K歌平台、直播平台等。

此次在国家版权局的推动下,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达成了深度转授权合作,腾讯音乐向网易云音乐转授权的歌曲数量比例由96%上升到99%,促进了音乐作品的广泛传播,对形成开放的版权生态具有积极意义。

在版权局的推动下,网络音乐的授权模式、运营模式进一步完善,音乐作品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网络音乐平台将进入多维竞争和发展格局,网络音乐平台的公平良性竞争同时也会激发上游内容产业的活力,从而促进网络音乐产业繁荣健康发展。腾讯音乐将继续秉持开放的态度,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与其他音乐平台携手构建公平的竞争秩序,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此次合作,也同时有利于网络音乐作品的全面授权和广泛传播,对维护网络音乐版权良好秩序、建立网络音乐版权良好生态起到积极作用。未来的音乐产业将朝着更为多元化、互动性、高体验,以及国际化的趋势急速发展。

版权战争

在最近的数年的时间里,国内在线音乐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由腾讯音乐、阿里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三家占据。

2017年初,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成立,此前,腾讯音乐还合并了酷狗音乐盒酷我音乐。据悉,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目前拥有了超过1500万的曲库资源。并且除了拿下了数目众多的曲库外,腾讯音乐此前已经独家代理了环球、华纳、索尼、YG 娱乐、杰威尔音乐等音乐版权。华语、韩国和欧美的大多数流行歌曲的版权都在上述数家公司手里。相较于网易云音乐盒阿里音乐,手握大量版权资源的腾讯音乐显然是优势一方。

为了巩固自己的版权优势,腾讯音乐还从2014年起也针对其他平台发起了一系列诉讼。2014年11月,腾讯方面起诉网易云音乐,称后者平台上的623首网络音乐涉嫌侵权行为。判决结果裁定,网易云音乐将相关作品做下架处理。2015年2月,微信关闭了网易云音乐的分享接口,QQ音乐方面称,盗版问题是微信封杀网易云音乐的主要原因。

2015年7月8日,国家版权局下发《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责令各网络音乐服务商于2015年7月31日前将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这也被称为“史上最严版权令”。

在禁令实施后,腾讯音乐继续打击侵权行为。去年8月,腾讯方面以未经许可向公众网络传播腾讯音乐独家版权为由,两次起诉网易云音乐。受该次事件影响,网易云音乐上的部分歌曲被下架。

据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17年移动互联网行业盘点App榜单》显示,酷狗音乐、QQ音乐在2017年12月的市场渗透率分别为32.10%、24.91%,高于网易云音乐的9.15%。至于日活方面,酷狗音乐、QQ音乐、酷我音乐的数据分别为7690万、5962万、1991万,也高于网易云音乐的1618万。

后版权时代

在国家版权局的协调和推动下,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就网络音乐版权合作事宜达成一致,相互授权音乐作品。此举也让腾讯音乐筑起的版权壁垒悄然消失,进入了后版权时代。而在版权战争偃旗息鼓后,各家平台也更多关注版权之外的盈利点和原创内容。

据新音乐产业观察的数据统计,2017年各家互联网音乐平台都开始聚焦独家音乐人市场,各大平台都推出了自己的“音乐人扶持项目”:腾讯音娱推出“腾讯音乐人”,微博音乐推出“音乐红人计划”,网易云音乐推进“石头计划”(2016年年底启动),虾米重启“寻光计划”,陌陌推出“MOMO音乐计划”,百度音乐推出“伴星计划”。从版权采买存量音乐版权到开始聚焦音乐人创作的新增版权内容,在版权争夺战硝烟弥漫后,各家互联网平台的商业模式、用户运营、社交氛围成为下一个寻求突围的目标。

此外,网易云音乐还将成功的营销作为了自身的加分点之一。从连续两年的乐评地铁广告,到包一架网易云音乐专机,再到推出乐评矿泉水瓶,网易云音乐在近年所使用的各种营销策略,都赢得了用户的诸多认可。在2018年初,该平台所推出的2017年听歌总结也在朋友圈中不断刷屏。

而腾讯方面则更加侧重于音乐本身。今年1月31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与索尼音乐娱乐在香港召开发布会,共同宣布成立国际电音厂牌Liquid State,这也是全球范围内“首个”由唱片公司与在线音乐平台联合打造的音乐厂牌。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将和索尼音乐娱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来运作这个品牌。对于Liquid State的成立,腾讯音乐娱乐集团CEO彭迦信向记者称,“我们希望与索尼音乐娱乐的携手合作,能够开创史无前例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在这一次合作中,新成立的Liquid State将借助索尼音乐在音乐制作上的优势和腾讯音乐在传播渠道方面的优势。

在后版权时代,对于互联网音乐平台来说,领先的若想赢的更多,稍微落后的想弯道超车,则后面的宝可能就要押在其他增值服务、新的产业环节和扩展商业模式中了,否则很快就会触及其发展边界。

腾讯买出一个帝国

作者:陈芳

自去年12月入股永辉超市开始,腾讯出手的速度不断加快,已经拥有永辉超市、家乐福、万达商业、步步高、海澜之家五大队友。

2月2日,两家因重大事项停牌的公司一前一后发布了公告,证实加入腾讯怀抱。不同的是,实体商业连锁企业步步高只是在深圳和腾讯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具体细节尚未敲定,继续停牌。服装连锁品牌海澜之家发布的公告则要详细得多:腾讯用25亿元买下海澜之家5.31%的股权,双方还将联手设立百亿产业投资基金,下周一将复牌。

这是不到两个月时间里,腾讯入股的第四家和第五家实体商业企业,此前其已相继将永辉超市、家乐福、万达商业收入麾下,涉及生鲜、大卖场、商业地产等多个零售业态。AI财经社发现,腾讯眼下做决定入股实体商业的速度在明显加快,第一次入股永辉超市与第二次入股家乐福之间相隔近一个月,第二次与第三次则缩短到6天,第三次到第四次只用了3天,第四次到第五次只隔1天。

在新零售上,腾讯突然按下了加速键。这还只是开始,AI财经社获悉,腾讯还在与众多实体商业企业沟通,未来一段时间会有众多消息曝出,百货、便利店等零售业态都是腾讯关注的重心。

突然加速度

过去两天里,腾讯投资部门很忙,湖南湘潭的步步高和江苏江阴的海澜之家先后来到腾讯大本营深圳与其签署了协议,步步高是2月1日签的字,海澜之家是2月2日,两家停牌的实体商业企业最终都选择加入腾讯怀抱。

有个细节值得关注,步步高的公告是到了10天交易日的停牌上限不得不发,海澜之家的公告却提前了三天。看起来,相比之下,腾讯与海澜之家的谈判要迅速得多,从停牌到发布公告只花了三天时间。

根据公告,腾讯与步步高只是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而与海澜之家的合作则很明确,腾讯拿出25亿元从海澜之家创始人周建平女儿周晏齐手里买下5.31%的股权,出售股票的荣基国际(香港)有限公司为周晏齐100%控股公司。

在与海澜之家的交易中,腾讯与周建平家族谈妥的价格为10.48元,与停牌前的11.44元相比,折价8.39%。交易完成后,周建平家族依然是海澜之家的第一大股东,持股64.28%。腾讯除了参股外,还将与海澜之家及挚信资本共同设立百亿产业投资基金,此前传言的京东和唯品会并没有参与其中。不过,截至目前三方并没有明确基金的具体投入金额和比例。

虽然腾讯布局线下比阿里巴巴晚了三年多,但是自去年12月入股永辉超市开始,腾讯出手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其中,入股家乐福和和步步高都属于占坑形式,显示出腾讯对实体商业“求贤若渴”。步步高内部人士透露:“腾讯与步步高的交易现在还没谈完,只不过是因为到了10天的时间节点不得不先发一个公告。”

家乐福也是如此,1月23日,腾讯和永辉超市联手与家乐福中国签署潜在投资意向书,但并没有谈妥具体数据。2月2日,AI财经社向家乐福中国核实进展时,对方表示,截至目前没有可以公开的信息。

知情人士透露,虽然腾讯已经与家乐福中国签署了潜在投资意向书,但10多天过去了,双方的进展仍只限于合作协议,具体的入股比例以及交易价格并没有确定好,至于三方之间能做些什么就更不能确定了。

抛开还没有确定交易金额的步步高和家乐福,在万达、永辉超市和海澜之家这三家企业中,腾讯给万达商业的钱最多,拿出100亿元持股4.12%,是当时交易的“主发起方”;其次是永辉超市,去年腾讯拿出42.16亿元买下永辉超市5%的股权,1月30日又出资1.875亿元,认购永辉云创15%的股份;第三是海澜之家,出资25亿元持股比例为5.13%。

不过,即便是对万达商业的百亿投资,对于腾讯而言,看上去也是一笔“小交易”,腾讯并没有发布公告。据了解,港交所对于交易是否披露有个“5%”规则,要求交易资产要占到总资产的5%;交易资产的对价占企业总市值的5%;交易资产的盈利能力占企业总利润的5%;交易资产的创收能力占企业总收入的5%;交易资产所涉及的股份数占企业总股份数的5%。由于腾讯体量很大,外加投资策略是只求拥有不求占有,因此其投资标的鲜少会触及“5%”规则。

最神秘部门

主导腾讯实体商业投资的部门,有着腾讯“最神秘部门”的称号,外界对这个部门了解甚少。AI财经社独家获悉,自2011年腾讯成立产业共赢基金后,腾讯投资部的规模就在不断壮大,已经从最初不超过20人翻了几倍,部门人员来自高盛、贝塔斯曼投资、摩根斯坦利等知名投行,且都具有北大清华或是海外名校背景。

腾讯投资部直接汇报的领导是腾讯总裁刘炽平,他比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小一岁,今年45岁。2005年,刘炽平以首席战略投资官一职加入腾讯,当时主要负责战略、投资、并购方面的工作,在此之前他在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任执行董事。

刘炽平加入腾讯仅一年就被提拔为总裁,再过一年又被任命为执行董事。虽然刘炽平是腾讯“空降兵”,但腾讯对外的投资大部分都出自他手,如投资京东、滴滴、搜狗等。

在马化腾问鼎中国首富的过程中,刘炽平也是最重要的功臣之一。他加入前腾讯的股价在1港元左右徘徊,此后扶摇直上,如今已经达到452.4港元。腾讯市值也攀升至4.3万亿港元,成为全球知名互联网巨头。至今刘炽平依然是腾讯投资委员会主席,把控腾讯的投资事项。

刘炽平直管的投资部猛将如云,首席战略投资官兼高级执行副总裁詹姆斯•米切尔(James Mitchell),是刘炽平在高盛时的同事,有着多年投资银行工作经验,2011年加入腾讯开始负责投资并购工作。与他同一年加入的还有腾讯投资管理合伙人李朝晖,以及同为腾讯投资管理合伙人的林海峰。

2011年是腾讯投资动作狂飙猛进的关键一年,这与2010年的“3Q”大战关系密切,在此之前腾讯投资支出没有一年超过4亿元,这件事促使腾讯从封闭走向了开放。对于一些有潜力的业务,腾讯不再自己做,而是选择标的投资并购。AI财经社获悉,过去6年时间里腾讯在投资上的支出已超千亿元,被投企业高达600家,是名副其实的商业帝国。

并且腾讯的投资速度还一年比一年快。据IT桔子统计,2017年腾讯一年的投资事件数量已经超过120起,达到历史新高,比阿里巴巴多出60%。其中40%的投资集中在早期阶段,28%在发展期阶段,17%是战略投资。文化娱乐、企业服务和硬件是腾讯这一年投资的关键赛道。

刘炽平在1月24日的腾讯投资年会上透露,2017年腾讯投资的600家公司总市值一年的增长额,已超腾讯市值的增长,2017年腾讯市值上涨113%。其中,还有一些腾讯投资的公司去年成功上市,如搜狗、阅文集团、众安保险、易鑫集团等。

2018年,腾讯的投资步伐还在加快,其中零售是腾讯颇为看中的新赛道。腾讯与阿里巴巴之间的竞争也将越发激烈。

零售新赛道

“除了已经公开的,当前腾讯还接触了很多实体商业零售企业。”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告诉AI财经社。

知情人士透露,最近半年来腾讯投资部的人考察了很多实体商业项目,未来一段时间会有众多消息曝出,百货、便利店等零售业态都是腾讯关注的重心。

拥有微信、QQ两大流量源头的腾讯,不会满足于只在线上进行布局。阿里巴巴在线下做得风生水起,腾讯也加速入局。在去年11月腾讯举办的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投资部就已阐述在新零售上的野心。腾讯投资管理合伙人李朝晖表示,未来腾讯投资的重点是四个赛道,第一是优质头部内容、第二是前沿技术、第三是企业服务、第四是新零售。在腾讯内部,零售的重要性已经被提高到战略位置。

“过去几年里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结合越来越多,但是对民生影响最直接的,没有任何一个垂直领域会比零售更重要,会比零售更大。下一个30年里,中国经济腾飞主要来自于消费升级,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各个零售业态的演变,还是零售品牌的诞生,以及对消费行为的探索,互联网都能起到很大助推作用,因此有巨大投资机会。”李朝晖分析说。

1月24日在腾讯投资年会上,腾讯投资管理合伙人林海峰再次表明,腾讯在新零售上的野心。“互联网上半场所有的解构和重构都发生在线上,而在下半场有一个更大更广阔的场景,那就是还没有被充分数字化,或者没有被充分用更小的颗粒度去数字化的线下场景。”

林海峰认为,现在很多零售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都非常初级,会员卡只能跟踪一个用户的购买行为结果,并不知道他的购买路径,也不知道他的购买逻辑,到底为什么买或不买。在互联网下半场,全链条的深度数字化能力,决定一个公司未来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它真正有可能构建一个壁垒,当你的数据越独家、越分散、颗粒度越小,被复制的难度就越大,公司的价值就越持久。

在林海峰的概念里,全链条指的是把数据化从线上延伸到线下。这和阿里巴巴在线下的布局逻辑一样,都是希望将自己的技术积累用于盘活线下商业,让线下的消费行为、购物路径数据化。在这个过程中,深度的资本联姻会比单一的合作更有优势。

“腾讯原本是和京东等电商企业合作,但是线上发展到一定程度瓶颈很明显。因此希望学习阿里巴巴,将自身在线上积累的资源与线下进行结合,从而创造更大的收益。并且,实体商业企业的信息技术很落后,不说和线上比,和国外相比,都有10年到20年的代沟,因此也需要互联网巨头的助力。”赖阳分析说。

2月1日,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6.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5.5万亿元,同比增速28%,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15%。

虽然线上的增速依然较快,但是与过去相比放缓明显,并且85%的消费商机依然在线下。这也是腾讯和阿里巴巴,以及亚马逊为何向线下进军的原因。

在解释为何不断入股实体商业企业时,刘炽平曾表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线上线下相结合,腾讯近期投资不少线下企业,是因为线下有很多宝藏,“微信小程序是很好的载体,可以将场景力量通过微信发挥出来。” 腾讯COO任宇昕则解释称,“腾讯要开放的零售能力,一方面来自腾讯社交、内容平台的流量;另一方面则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能力。”

AT风格各异

步步高在2月2日发的公告中强调,签署战略合作,是在双方共同发展智慧零售的愿景下达成的,双方将在构建新能力、构筑数字化运营体系以及营造新生态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从而实现零售行业的价值链重塑。

“2018年步步高将实现数字化架构全面重构、数字化顾客全面落地、数字化商品重点突破、数字化运营全面布局,2019年公司将转型成为一家由数据驱动、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企业。”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如是解释,这也是步步高选择腾讯的原因。

借助腾讯的资金和技术为自己的零售布局带来新变革,也是剩下四家被投企业选择腾讯的原因。例如家乐福就表示,要综合应用腾讯的技术优势。万达商管集团则将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中国“新消费”商业模式,想实现实体商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双赢。腾讯在其中都将扮演重要角色。

目前实体商业已经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阿里巴巴战队,一个是腾讯战船。在阿里巴巴战队中,通过几年的投资并购已经将银泰、苏宁、三江购物、百联集团、联华超市、新华都、高鑫零售等众多优秀标的收入麾下。腾讯虽然晚入局,但出手迅速,已经拥有永辉超市、家乐福、万达商业、步步高、海澜之家五大队友。如果将永辉入股的红旗连锁、京东入股的沃尔玛算上,腾讯在实体零售上的布局已不容小觑。

经过阿里巴巴和腾讯的两轮瓜分后,目前市场上还有百货王府井、大商集团、鄂武商等标的,有商超华联、物美、超市发等标的,还有便利店711、罗森、全家、快客、美宜佳等标的可供选择。

而对于是加入阿里巴巴战队还是加入腾讯战船,结果并不相同。零售行业专家丁利国观察,被阿里巴巴投资,意味着会有脱胎换骨的变化;而被腾讯投资,一般不会介入很深,双方更多的是考虑业务层面的结合。

腾讯通过投资希望把一些公司从对手变成盟友,不过腾讯的投资理念不是以腾讯为中心,而是以被投企业为中心。刘炽平曾表示,这种投资策略帮助腾讯与投资公司之间组建了一个生态体系。

所以在已公开被投实体商业企业股份比例中,腾讯占比均在5%左右。与之相反,阿里巴巴新零售布局重在“中心化”,对企业讲究控制权,深度介入经营,致力于将其从上到下进行改造,再将改造后的企业同自身平台对接。拿高鑫零售举例说,阿里巴巴投资约224亿港元,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股份。

两种战略目前尚说不好孰优孰劣。但阿里巴巴靠电商起家,同线下有着极强的关联度。从线上走到线下,相对更善于打通物流、店铺和大数据。而腾讯的主营业务是离线下零售相对更“远”的社交和游戏。在丁利国看来,想要给实体商业带来革新变化,除非像阿里巴巴那样控股,否则短时间内看不出效果。“截至目前,永辉内部对腾讯入股的反应很一般,并没有碰撞出火花,合作也没有进入到落地阶段,家乐福更没有摸清应该怎么弄。”

“实体零售企业模式还可以,只是在资金和技术上有短板的愿意选择腾讯。不想继续经营,有巨大危机的愿意选择阿里巴巴,通过控股的形式能带来巨大变化。”赖阳告诉AI财经社。在对线下的布局上,最彻底的巨头是亚马逊,直接花了137亿美元将全食超市买下来改造。

刘强东:腾讯是一个无限的资源

2014年,在京东上市之前,腾讯通过投资,以及把腾讯旗下的拍拍等公司转移给京东,获得了京东15%的股份。随后,腾讯通过增持,到2016年8月,已经成为京东的第一大股东,持有21.25%的股权。相当于腾讯把自己的电商业务交给京东,然后借由投资京东,在电子商务上同阿里巴巴竞争。

在接受CNBC亚洲经营者栏目采访时,京东集团CEO刘强东讲到了腾讯对于京东的意义。刘强东说:“腾讯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无限的资源,就像一个仓库,比如今天的微信,我们看到的还只是冰山一角,不到10%,还有90%等待我们挖掘。腾讯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客户,通过微信,我们可以触及更多中国消费者。今天,24%的新顾客来自于手机QQ和微信。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吸引更多的新顾客。”

除了腾讯之外,刘强东还提到,京东同其他拥有流量资源的公司包括奇虎360、百度和今日头条都建立了合作关系。

提到竞争对手阿里巴巴旗下的B2C电商平台天猫时,刘强东说:“5年内,我相信我们将超越天猫成为中国最大的B2C平台,甚至更快。因为我们的增长率远高于它们,而且我们的用户体验比我们在中国的任何一个竞争对手都要好。”不过,阿里巴巴在最新的季度财报中,专门列出了天猫的GMV(拍下订单的金额)增长,达到49%,高于京东同季度46%的增长。

刘强东还简单描述了自己的管理风格。刘强东说:“必须对各个环节都异常严格,对公司里的每个人都非常严格。否则,就无法提供完美的用户体验。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