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Tencent

tencent-logo-png-tencent-logo-png-1600.png

使命: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

核心理念

使命
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
·使产品和服务像水和电融入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带来便捷和愉悦
·关注不同地域、群体,并针对不同对象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打造开放共赢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同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生态环境

愿景
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
·不断倾听和满足用户需求,引导并超越用户需求,赢得用户尊敬
·通过提升品牌形象,使员工具有高度企业荣誉感,赢得员工尊敬
·推动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与合作伙伴共成长,赢得行业尊敬
·注重企业责任,用心服务,关爱社会、回馈社会,赢得社会尊敬

价值观
正直+进取+合作+创新

经营理念
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管理理念
关心员工成长
·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激励机制
·完善员工培养体系和职业发展通道,使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
·充分尊重和信任员工,不断引导和鼓励,使其获得成就的喜悦

热点:腾讯的战略有问题?

互联网巨头腾讯在2017年可谓春风得意。它的股价一年内飙升了114%,并且在2018年1月涨到了超过476港币。在游戏方面,腾讯有国民级的手游产品《王者荣耀》;在金融上,微信支付同支付宝一直在鏖战,而且势头凶猛;在投资上,腾讯把优秀创始人变成朋友而不是对手的策略大受好评,在腾讯的被投企业中,有京东、唯品会、美团点评、58赶集、拼多多等一系列明星公司。与此同时,微信作为超级应用的地位稳如磐石。

不过,在2018年,腾讯却遇到了阻碍。腾讯总市值下降了1500亿美元左右。而且,腾讯在8月15日发布的半年报收入和利润,都低于市场预期,8月16号开盘,股价跌到330港币以下。

在此之前,腾讯和明星初创公司字节跳动之间已经在争夺用户时间上产生了激烈竞争。相比于字节跳动旗下的公司抖音,腾讯自己的短视频业务非常之不理想。此外,腾讯通过投资构建的针对阿里巴巴的电商与新零售阵营,似乎并没有对阿里巴巴产生实质冲击。而腾讯的游戏业务,则受到了监管政策的冲击。

投资人李国飞在8月14号发表了一篇长文《全面反思腾讯的战略》。在这篇文章里,李国飞从数据算法的角度切入,剖析腾讯战略,在互联网和投资圈引发了很大的反响。下面简明扼要给你介绍下他的观点。

大家都能感知到,腾讯正在两个战场上同两家公司进行激烈竞争。

一是和阿里巴巴在包括新零售在内的领域竞争;
二是和抖音、今日头条在内容领域进行竞争。

在李国飞看来,这两场商战的实质,是“数据及算法之战”,“阿里挟零售业全产业链的数据与相应算法,头条挟内容行业的数据与相应算法,正与中年发福的企鹅进行贴身肉博”。按照他的观点,从数据和算法的角度来看,腾讯目前都不占便宜。

在PC互联网时代著名的3Q大战,也就是360和腾讯的激烈冲突之后,腾讯把新的战略确定为:连接一切,公司聚焦在两个半业务,一个是社交,一个是内容,另外半个,先是金融,后来改为互联网+,然后,通过投资的方式,把其他业务交给合作伙伴做。比如,最著名的,把搜索交给了搜狗、电商交给了京东。

这个战略在此后一直都大受好评。与之对比,另外一家巨头阿里的投资基本都是以收购结束,受到了大量诟病。

但是今天回过头来看,李国飞认为,正是这个战略,影响到了腾讯在数据上的获取。

他认为腾讯战略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腾讯只做两个半业务的战略,相当于是主动限制了自己的业务范围。而腾讯在发展过程中,其实是依赖公司内部自下而上的创新的。腾讯内部的试错文化非常有名。微信就是这样跑出来的。但在主动限制业务范围后,“长久以往,腾讯赖以起家的那种生机勃勃、百无禁忌的创新精神将受到重创,腾讯极为倚重的自下而上的创新之路就会被人为地堵塞”。

而且,未来颠覆腾讯的产品,可能来自各个角落,而非腾讯聚焦的两个半主航道。比如,抖音已经在尝试曲线进入社交。

在李国飞看来,只要新业务可以给腾讯的大数据增加新的维度,可以产生新的数据,腾讯都应该去做,而不是自我设限。

第二,通过微信“连接一切”这个战略,在数据获取上也存在问题。商家通过微信连接客户开展业务,这个过程中腾讯只能拿到登录的数据,如果通过微信支付进行交易,还可以拿到交易金额的数据,但却拿不到如商品名称、商品单价这些更有价值的交易数据。腾讯拥有的数据,主要是泛娱乐数据,搜索数据、电商数据和线下数据则少得可怜。

相比之下,阿里巴巴除了有丰富的电商交易数据之外,还在通过蚂蚁金服获取金融数据、通过菜鸟获取仓储物流数据、通过饿了么获取餐饮数据、通过盒马获取线下零售数据等等,在获取数据方面更为进取。

第三,腾讯把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的投资策略,李国飞也认为并不妥帖。在他看来,如果业务足够重要,腾讯就应该努力获得控股权,或者至少进行深度业务合作,尤其在数据方面。

其他大科技公司比如亚马逊、谷歌和阿里,每年都消耗数十亿美元进行全资或控股类的投资。而腾讯的投资,相比之下更像是财务投资,只做小股东,“感觉是一家普普通通的VC或PE公司的策略,而不像一家立志提升自我核心竞争力的超级科技大公司应有的作派。”

在算法层面,李国飞认为腾讯也存在问题。根据他的了解,腾讯在算法上存在两大问题。

首先,腾讯的客户数据分散在各个部门之中,至今没有实现内部打通。比如,微信的广告业务,是由另一个部门广点通负责的,朋友圈广告其实是广点通团队的算法决定的。但是,这个算法并没有用到微信用户的各种行为数据,结果就导致不够精准。

对比之下,阿里巴巴在2015年就通过中台战略,来整合阿里内部的所有数据。

其次,腾讯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算法工程师,整个公司却缺乏一个强大的数据算法研究部门。李国飞说:“不知道是否是游戏赚钱太容易的缘故,腾讯对算法的态度令人困惑。”与之相比,字节跳动公司对算法则极为重视,“2017年时,公司一共有1500名工程师,其中算法工程师占了800名,而且还表示愿意以300万美元的薪水(主要是期权)招聘最顶尖的算法工程师”。

字节跳动的算法优势,已经影响到了腾讯的流量优势。李国飞引用最新的Questmobile数据说,“今年六月,腾讯系移动APP月度使用时长份额从一年前的54.3%下降了6.6个百分点至47.7%,而字节跳动系的份额则从3.9%疯涨了6.2个百分点至10.1%。”

总之,投资人李国飞从数据和算法的角度切入,分析腾讯的战略,认为腾讯战略已经到了必须要调整的时候。希望对你认识这家中国互联网巨头有帮助。

2017 年度公司:腾讯

基于以下三个标准:
市场业绩的表现
产品创新
未来的潜力
我们选择了腾讯作为 ifanRank 2017 年度科技公司。

诞生于 2015年的《王者荣耀》,刷新了业界对手游周期的认知,在 2017 全面爆发。日活超过 5000 万,至今仍高居 iOS 收入排行榜首位,业绩方面已无需赘言,腾讯今年能交出亮眼的成绩,军功章必定少不了《王者荣耀》的一半。

占据国人碎片化时间之余,《王者荣耀》还是热点话题的常客。它招致了《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数次点名批评,游戏是否需要分级的话题被再次提起,游戏中架空的历史和混乱的人物设定,甚至引发了该如何演绎历史和文化讨论。换而言之,《王者荣耀》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

正面也好,负面也罢,不可否认的是,腾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王者荣耀》的火爆,正是其影响力日益扩大的缩影。

小程序,在争议中前行

刚进入 2017 年,小程序上线就成为国内科技圈最受瞩目的事件。虽然这种轻型应用的形式并非微信首创——前有百度、UC 的“轻应用”,后有 Google 的 PWA,与小程序都有类似的目的,但微信显然是最投入的一家,大有“All in ”之势。

不过自小程序问世以来,关于它的争论就没停止过,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小程序是运行在应用内的应用,这是否暗示着微信想要成为另一个 App Store 的野心,往大了说,腾讯是不是打算另造一个“微信 OS”?二是小程序的定位仍不清晰,大一点的厂商都做了小程序,也不乏有创业者投身其中并受到资本追捧,如“小睡眠”、“递名片”等,但到底是将流量和用户掌握在自己手中,还是借助微信的流量为自己引流但同时也受制于他人,app 与小程序的取舍仍是个难题。

一年过去了,承载着为微信连接线上线下使命的小程序,最终火的反倒是一些线上的功能,如腾讯自家的“王者荣耀小程序”、“腾讯投票”、“群里有事”,以及一些基于社交的爆款小程序,如“匿名聊聊”和同样基于好友分享的电商类小程序,如“拼多多”等。这两天被作为重磅功能推出的小游戏,除了进一步占据用户的使用时间,与“线下”二字也并无关联。

“摩拜单车”算是少数符合微信初衷的小程序,这主要是微信给了扫一扫直接进入其小程序的一级入口,与后来上线的“搜一搜”同理,主要还是依靠来自微信的流量。

这一年下来,从上线之初的火爆,到中期因微信的各种限制加之开发者找不到方向而归于沉寂,再到下半年随着线上搜索、二维码识别等功能的开放以及爆款和融资出现而重新吸引眼球,小程序的热度有如过山车般起伏,但总体还是呈上升之势。

而尽管争议不断,追捧和唱衰的都大有人在,但微信强推小程序的决心丝毫未见动摇:开放“搜一搜”入口、马化腾亲自站台乘车码、拉拢星巴克等大品牌、推出信用分等动作,说到底都是为了推广小程序,上一次微信在一个产品上如此下力气,大概还要追溯到微信支付上线之时。

未来,腾讯还要靠流量和资本讲故事

7 年前“3Q 大战”爆发时,正是腾讯最为动荡的一段时期。彼时的腾讯,正四面树敌,做电商,拍拍网一直半死不活;做支付,财付通无人问津;做搜索,“腾讯搜搜”也以失败告终……似乎除了社交和游戏,腾讯在其他领域都做不好,反而得罪了一票竞争对手和创业者。

不过,当年与奇虎 360 的那场闹剧,却也促使腾讯由封闭走向了开放,与其凡事亲力亲力,不如花钱让人为自己办事。

纵观今天腾讯的商业帝国,电商、搜索、支付、出行等,一个都没落下,但除了支付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都是收购或入股其他公司而来。

最明显的领域莫过于零售领域,这是腾讯多年来的心病和短板。

线上的京东、唯品会、拼多多,线下的永辉超市,较有规模且不属于阿里巴巴的商家,大多被腾讯网罗至旗下。别忘了还有微信上不计其数的中小商家,在流量越来越贵的今天,“去中心化”的微信或许是这些商家更低成本的选择。

收购滴滴、入主摩拜,这几年出行领域的风口,腾讯也没有错过。

当然,对于自己擅长的内容,腾讯还是要亲自上阵的。

尽管今日头条来势汹汹,但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最早的自媒体聚集地,依然是内容创业者们无法舍弃或忽视的平台。

面对微信公众号不可避免的数据下滑,腾讯也做好了两手准备,QQ 内置的“看点”和微信的“看一看”都被视为是腾讯应对今日头条挑战的防御型产品。

如果说腾讯影业还只是空有票房,口碑欠奉,那么前不久在香港上市的阅文集团,则是腾讯在内容领域更为可靠的保障。11 月 8 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后,其股价一路暴涨,市值一度逼近千亿港元,当天收盘价就已超过发行价 80% 以上,成为港股 10 年来最火 IPO。

而与其说阅文集团沾了“腾讯系”的光,倒不如说是阅文在国内网络文学市场的实力以及商业化方面的潜力,让腾讯在内容领域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

与零售息息相关的金融,腾讯也不想假他人手。早在 2014 年,微众银行就拿到了商业银行牌照,它最为大众熟悉的产品当属微粒贷。今年 8 月份时,微粒贷证实其贷款余额超 1000 亿元,规模已与四大行的一部分省级分行相当。前不久上线的“信用分”,亦是为后续的贷款征信业务作铺垫。

10 月获得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资格后,腾讯还开始在微信上卖起了保险,加上此前入股的众安保险、和泰保险和香港英杰华人寿,腾讯在保险业务上完成了财险、寿险和保险代理的三大布局。

马化腾希望腾讯有朝一日能“做成互联网上的水和电”,现在看来,腾讯确实在朝着这一方向前进。生态的一步步完善,是人们对腾讯的未来仍抱有信心的依据。

在老虎证券的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腾讯的投资规模约为 350 亿美元,是一家不折不扣的投资机构。当外界将目光聚焦于微信、小程序或者《王者荣耀》时,腾讯其实已经进入了投资收割期,而丰厚的回报,正是支撑其不断扩展边界,实现马化腾“数字生态共同体”愿景的基础。

总结

去年 ifanRank 评选的年度科技公司是滴滴,今年我们的候选名单中还有摩拜,这两家公司的背后其实都站着腾讯。

作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企业,腾讯的成功其实也很能反映国内互联网圈的现状,即大公司赚钱的途径主要仍然是通过投资、游戏、广告等平台型玩法,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顶多只能算是将已有技术创造出新的“用法”。

即将迈入第 20 个年头的腾讯,规模越来越大,业务越来越多,但营利仍离不开社交、广告和游戏这三大传统业务,并且这部分收入还在不断扩大。至于自己不擅长或不熟悉的领域,收购或入股无疑是最为快捷的途径。

流量和资本压倒科技和创新,是中国互联网圈的主流。但凡有点规模的企业,在掌握了流量、积累了资本后,都免不了开启买买买模式。大到阿里、百度、网易这些巨头,小至滴滴、今日头条这些还在融资的“独角兽”,资本运作和商业并购几乎成了大公司巩固市场地位乃至建立竞争壁垒的主要方式。有钱,确实可以“为所欲为”。

诚然,这些公司也表现出了想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有所建树的决心,但很多时候仍是属于业务驱动或是出于防御考虑,尤其是腾讯,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更偏向实验性质,毕竟坐拥 QQ 和微信两个接近 10 亿月活用户的流量担当,已经能让它日子过得很舒服了。

我们衷心希望明年出现在这个榜单的公司,不仅是因为其出色的业绩,更因为颠覆性的创新入选。

张志东:从1998到2018,腾讯是如何成长为一家大公司的?

在张志东看来,是勤奋、勇于挑战、不屈不饶的韧性、远大的理想,再加上几分幸运,构成了他们精彩的创业故事。

微信拥有超过 1000 件相关专利技术

2016-07-19 16:13

今天下午,腾讯通过官方微信订阅号展示了微信和 QQ 两大即时通讯应用背后的专利技术数量。腾讯表示 QQ 目前已经申请和公开了 2000 多项专利,而发布于 2011 年的微信也有超过 1000 件相关专利技术。以 QQ 为例,但是 QQ 截图一项功能就有十几项专利。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