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Starbucks

starbucks20180723002.jpg

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跟稻盛和夫的京瓷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星巴克——一切与咖啡无关

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跟稻盛和夫的京瓷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于个人领导力的10条原则:
1、了解自己;
2、只做正确的事情;
3、独立思考;
4、构建信任;
5、倾听事实;
6、勇于承担;
7、采取行动;
8、应对挑战;
9、实践领导力;
10、敢于梦想。

一切与人有关

一、忠于“我的”和“我们的“价值观与理想

1、一个团队中唯一不应受到批评指责的东西应该是它行事的基本哲学。价值观不能妥协。

2、星巴克要以能培育并激励“人”的精神而闻名于世。“以人为本”不是口号、不是手段、而是全部价值观。

3、在星巴克,我们在有目的地尽力提高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因为我们觉得这么做才是正确的。因为被信仰的价值观必然、也必须是正确的。

4、舒尔茨:“知其大,守其小”(使事业不断壮大,但坚持规模最小时的信念)。换句话也可以说,在规模最小时就要有能够支撑其事业不断壮大的坚执信念。对“大”战略计划和“小”价值观同样适用。

5、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并且确定你的工作环境能允许你每天都忠于这样的价值观才是真正重要的,一定不要妥协——不要对不起自己最真实的自我,哪怕只是一丁点儿。要记住,那条路根本行不通,我们不能将自己的理性与情感分割开来。今天能够委屈自己,明天就会委屈别人,最终委屈了企业的价值观,委屈了企业的愿景和前途。

6、这像是一种宗教信仰,(《基业长青》中的)“理想企业”对“支持什么”和“想要实现什么”相当了解。企业要找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7、个人的领导能力的高下决定于三个方面——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方向、了解自己为何选择这个方向。人要找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自己都领导不了,谈何领导别人。

8、就我而言,推动、激励、帮助他人认识到自己的潜力,是我生命中唯一的追求。实际上,星巴克的团队也提出了这一观念,只是我有我自己的表述方式。二者价值观的统一:找出别人想要的东西。“如果你发现工作与理想间的“反骨”,请选择离开。”

9、《一分钟经理人》:请花一分钟时间:看看你自己的目标,看看你自己的表现,看看你的行动是否和目标一致。目标会让人情绪高昂。如果一个所谓“目标”对你不起作用,那只是因为它还没能真正触动你的内心。我们的不快乐都来自奋斗中的艰难,而不是来自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取舍吧,做对你有真正价值的事,做那些所有奋斗的艰难对你来说都是某种快乐的事。

10、当我压抑自己的情绪时,我实际上也扼杀了自己的激情。合适的工作应该是释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压抑。

11、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才能取得良好的业绩。想方设法地让追求良好业绩本身能成为一件自我感觉良好的事。

12、我们不去找机会,因为机会会来找我们。朴素的豁达,随缘而不攀缘,上自己该上的课。

13、决策并不能实现梦想;相反,只有“人”,才是唯一的途径。决策再精细都是体,只有人是用。当每个人都在谈论“我”而不是“我们”的时候,决策就只可能成为“我”或“你”的决策,而不会是能够贯彻执行的“我们”的决策。

14、它根本不需要什么基础,因为它扎根于希望。“我”未必需要想方设法严密证明某个决策的万无一失,只要“我们”都相信这个决策是对的。疯狂可笑?!“不笑不足以为道”!

15、整体文化的变迁往往始于个体行为的变化。领导的真正意义?“非正式领导”(劳动模范)的重要性。

二、“独立思考”,鼓励还是执行?

16、规章手册会适得其反——它只是告诉员工们应该如何去做,却没有解释他们应该努力实现什么。……所以,我们应该编写行动指南,而不是什么规章手册。有保留,因人因时因事而异。

17、相信别人不是冒险,不相信别人才是冒险。悖论:“相信一个骗子不是冒险,不相信才是冒险”。

18、只要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这里”,只要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的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你就会知道自己应该追求什么目标,应该怎么去做。如何保证所有人知、言、行的一致性,如何激励?提倡“独立思考”可能只使用于部分人,如果“我”不愿意或没能力为企业利益作独立思考,那可以由“我们”的共同思考代替,鼓励提倡不等于必须执行。

三、关心、信任、事实、责任——四个关键词

19、人们并不在乎你知道多少,他们只想知道你有多在乎。用你的“心”去领导远比用“脑”去领导要重要得多。要掌控你自己,就用你的头脑;要管理其他人,请用你的心。个人领导力恰恰要求我们更懂得关心他人,而不是理解别人。就领导和激励来说,“爱”和“信任”都很有效,很重要,很需要付出真心。你可以不懂我想什么,可是请你关心一下我在想什么,也告诉我你在想什么——这是你对我的关心,这让我感受到你对我的信任,这会使我觉得你是尊重人、尊重“我们”、而不只是尊重你自己,尊重事实、而不只是尊重你自己的计划,这是你作为狭义的“领导”(不是所谓管理)真正的、甚至是唯一的责任。

20、当我们把自己的关心隐藏起来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已经很难再做到坦诚了,我们也就不再有什么战斗力了。必须记住,一切都与人有关。如果只关心“我”不关心“我们”,那么请离开;如果欺骗自己的真实想法,“假装”关心,那么也请离开。今天对自己不坦诚,对自己的真实想法漠不关心,明天就会对别人不坦诚,对别人的真实想法漠不关心,最终对整个企业也会如此。自欺欺人的人,已经不再有什么战斗力了。关心是一切的开始。

21、我要求团队里的每个成员,当他们感到自己被忽视或者受到伤害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地告诉他们的经理,我要求他们也承担关心的责任。关心包括“我们”之间的互相关心,包括主动关心,和主动被关心。

22、不要等到出了问题的时候才去沟通,因为当你在等待别人先跟你沟通的时候,别人就会认为你根本不在乎。不要不去主动了解事实,不要逃避作为领导的责任。“如果不是我的话,那么又是谁?如果不是现在的话,又在何时?”

23、你本来有一个交流的机会,但你却错过了它。所以,很快,你的员工们再也不会告诉你他们的想法,因为他们认为你太忙了,认为你根本就没兴趣关心他们的想法。如果你很在乎它们,那不妨说说下面的话,其实很容易做到——“对不起,我现在脑子里有很多其他事。但我真的想知道你要说些什么,我们能在明天什么时候聊聊吗?”其实我真的很忙吗?至少得表明,我真的在乎这件事情,我真的关心那些关于“我们”的事实,而不只是“我”自己的活儿。

24、领导者每一刻都要注意表示关心。如果你把心门关上,如果你感到担心,那么你就是在关注自己,而不是其他人。所有的担心都可以换一种更为积极的处理手法:关心。

25、了解事实:亲身、主动、安静、聆听、宽容、回应、分享、换位。面对面,用你的五官,放开所有触角,倾听难言之隐、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包括对自己也是这样,你的身体、情绪都会告诉你一些潜意识的悄悄话,多关心一下吧。

26、我从来没有对和我一起共事的人说过“不”,以后也不会。没有什么所谓的“反对意见”,有的只是“意见”。所有意见,大致来说,都是“我们的意见”——要信任“我们”。

27、信任=事实=责任。研究团体动力的学者已经证实“信任”的重要性:优秀的团队关注“任务冲突”,也就是关注激烈争论的具体内容,拙劣的团队关注“关系冲突”,也就是常常把分歧归咎于其他决策者的人格、秉性和动机。缺乏信任,就会只想到“我”而忘了“我们”,就会忽视事实,就会互相推卸责任。

28、“事实”和责任是同义词,不承认事实并且和员工们一起逃避责任,这是领导者犯下的最大错误之一。领导者的原则:带着关心、怀着信任、透过倾听了解事实、承认事实并勇于承担责任。

29、在星巴克,言行一致是企业文化和企业个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我们相信,哪怕只是一点点,一旦破坏了信任,就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很多书或者企业顾问只是机械地讲了讲如何创造一个更加温暖又富有人情味的公司,这些空洞的话不会自然而然地落实为行动。不要用那套空洞的词汇去掩盖或者吹嘘什么;对于根本就没想过要去兑现的那些事,你也不要轻易做出承诺;一定要保证自己说的话,都如实反映了你的本意、反映了你最真实的自我。……随后,在那些不应该妥协的地方,我们也会开始妥协。我们不再有什么就说什么,我们会对一些人只说些半真半假的话。“我”要说忠于自我的话,“我们”要说忠于企业价值观的话,说到做到是通过真心认同和全情投入来实现的,而不是对目标的违心妥协。妥协会失去很多:激情、理想、良好的自我感觉和工作状态、对“我们”的信任、对事实的坚持,所以,尽量不要把妥协看做其中一种必要的工作责任,特别是一个企业领导者,要有不妥协的自信。

30、自信是最重要的一种真诚。如果你优先考虑的是想保住自己的工作,而不是说出实情(特别是,如果你对自己也这么做),那么你就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决心和激情了,而只有它们才能不断激励你的工作达到最佳状态。如果没有自信 ,那么终究也不会对别人、对“我们”投以信任,而只会陷入不断的妥协、对事实与责任的逃避。

31、一定要毫不犹豫地把那些困扰你的问题说出来,而且要常常这么去做。“否认事实”会让人们陷入麻烦;当你开始躲躲藏藏,你就不再清楚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你也就不会再对自己认真负责了。质疑是信任和事实的基础,是负责任的表现。

32、雷·克洛克:“用信仰赶走你的害怕”。“害怕”堵住了通往未来的入口,也就堵住了所有的可能。自信还是自卑、信任还是怀疑、承认还是逃避、承担还是推卸、坚持还是妥协、坦诚还是欺瞒,所有选择最终都缘于一种情绪:“恐惧”,对未知的恐惧。有另一种情绪是恐惧的天生克星,自古如此,它就是:“信仰”。创业包含无数可能性,当然也包括失败,要克服失败的恐惧,只要靠对成功的信仰,创业过程中大大小小的决策,同样需要坚持某些信仰。

四、面对挑战的行动

33、很多时候,当事情进展并不顺利时,“人”才是问题的关键。经济学家关心数据、管理学者关心制度、领导者关心人心。

34、亨利·福特:“无论你是相信自己能够做好某件事,还是相信自己做不好这件事,你都是对的。”证实和证伪同样是科学精神。

35、“为失败喝彩”,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你正在做的事只是有可能会成功,你并不知道最终结果会是如何。如果一件事不行,就做下一件,“停止挖掘”并不意味着“停止努力”,一定要继续行动,不断前进。热情、灵感、耐心、思想和行动的平衡。更重要的还是时刻保持正确的方向:迎接暴风雨很难,更难的是在暴风雨中不迷失方向,最难的则是在避风港中不留恋一时的风平浪静。

36、连咖啡都不及人重要。因为,正是“人”才会种植咖啡、采购咖啡、运输咖啡、烘焙咖啡、调制和提供咖啡,而且也正是“人”才会品味咖啡。以人为本。

五、追寻领导力与梦想

37、更安静一点的声音,也就是意志的声音、懂得关心的声音,它们才是最要紧的。激情不是刻意营造的口号,更不是高声嚷嚷,有理不在声高。想法、行动、事实和真正的关心才是真正被需要的。

38、金字塔的顶端是我们要服务的客人,中间是星巴克的员工,而它的底部才是领导层。从根本上讲,在星巴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彼此帮助;就是要为那些来到我们店里的客人提供服务;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为其他人工作,而不是为领导层工作。“ 以人为本”、仆人式领导的逻辑所在:用户所需求的价值由基层员工负责创造、满足,员工所需求的价值由领导层负责创造、满足。把员工视为合作伙伴,是为客人提供价值的链条中最根本的环节。把战略、管理、制度、决策视为员工所需求的价值,领导层抱着向合作伙伴供应产品及服务的心态从事相关工作。

39、需要记住的内容:领导者要倾听所有员工的意见并为他们效劳;让行动的声音盖过承诺的声音;企业付给领导者报酬就是希望他们能不断了解和学习,并聘用会学习的员工;领导者要为员工效劳,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前进。最划算的一分钟就是为员工投资的一分钟。

40、年度报告一文不值,因为这些报告都没有反映工作第一线的情况。按照上面的逻辑,这种激进的判断是有一定道理的,年度报告某种程度上是领导层的“自娱自乐”,并没有发生实际的价值流动。

41、为员工效劳就意味着要满足他们在情感、思维及交流方面的不同需求。如果我们不能满足这些需要,我们就没有对员工和企业尽责。没有尽人性化管理的责。

42、关注绩效表现的团队会先制定一个目标,再确定相应的步骤逐步实现这个目标。但是,如果团队不关心公司的文化氛围,他们就会发现,员工的一些行动和他们预期的情况并不一致,甚至还会发现“不作为”的员工,这都会大大影响他们最后的成绩。目标导向的同时不忘“人”推动。

43、说“YES”就是一切都以人为本,因为这是个饱含深情的词,由它而来的那些行动和反应将会在感情上带来回报。说“YES”意味着付出,至于能收获什么,则不是每一位领导者都能看得清楚。

44、说“YES”意味着给你自己和其他人一个去梦想并实现梦想的机会。它意味着一次冒险,它意味着付出信任,它意味着拥有信仰并且找到希望。重要的宗教仪式。

45、领导能力和说“NO” 没有什么关系,“NO”只是领导别人时使用的偷懒方法;真正进行领导,是要对员工们说“YES”,这样才能肯定他们、给他们提供参考、向他们交托信任并清楚地告诉他们你的意图。YES打开的是可能性的大门。

研磨人生——改变一生的星巴克理念

目录

前 言 那些年,我和星巴克在一起
第一章我的奋斗
12 年如一日——我的星巴克
卑微的出身 梦想与坚持
魔力般的星巴克体验与店铺技能
顾客曾让我如此不知所措
跟随最顶尖的人士学习
从临时工到店长
第二章我的成长
正视“我们是品牌”的自负
品牌是顾客口碑的累积
像思想家那样思考,像实干家那样行动
打破“习惯”与“厌倦”的枷锁
把“该做的事”转化为“想做的事”
赋予一杯咖啡更多的价值

第三章人人都是品牌
我们卖的不只是“咖啡豆”, 还有咖啡豆承载的“梦想”
“你们就是品牌”
执著于咖啡豆的品质是星巴克永远的追求
有风险也要禁烟
临时工的能量不可小视
人的成长即店的成长
简洁服务——接待、察觉、应对
第四章关于团队的一切
人人都可以当导师
咖啡师资格认证,一个也不能少
好的团队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船
人人都是店铺的支柱

第五章让500日元的咖啡物超所值
第三空间的魔力
要重视每一杯咖啡,重视每一位顾客
一切为了让顾客感受到价值
服务的基本原则是 JustsayYes!
活学活用指导手册

第六章为责任而战
刚上市便遭遇连续两年的赤字
可以失败,但不能忘记
全体伙伴开拓出的重生之路
V 字恢复

第七章在营业现场活力四射地工作
经营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
活力就是动力
想象整个团队成功的情景
黑石式团队交流法则
越努力机会越多

第八章打造属于自己的新品牌
对不起,我还是要辞职!
“哥哥应该自己经营”
将好商品推向整个世界
攀登不同于星巴克的另一座山峰
Sabon,再次启程
后记 梦想升起的地方

星巴克,不仅是一杯咖啡而已

每一家星巴克都有它的个性。澳门威尼斯人的星巴克毗邻赌场入口,周围遍布奢侈品牌,但浓郁芬芳的咖啡味总能掩盖扑鼻的香水味,只要路经,便会忍不住探头。星巴克店内的整体布局是我异常偏爱的,不单单因为这里有柔软舒适的沙发,满室飘着沁人心脾的咖啡香,还因为这里整体的色泽搭配,员工亲切的笑容,总能让人心生暖意。这也是星巴克一直引以为豪的地方,打造一个温馨的氛围,员工即是品牌。

我周围好几个朋友都是星巴克咖啡的忠实爱好者,这让我多少有些好奇到底为何这个品牌能够如此深入人心。朋友的回答大抵逃不过以下几点:1、他们家的咖啡很香很好喝,不是那种廉价泡冲式咖啡可以比拟的;2、他们家总是能定期推出新款咖啡,出了新款就想尝试一下嘛;3、他们家环境很好啊,一坐能坐一下午,店员也不会来赶,也不吵闹;4、品牌的影响力,纯粹喜欢星巴克这个牌子,小资必备。

也不知从何时起星巴克便成了小资的代言词,请人去星巴克喝杯咖啡似能体现自己的“高端”品味。诚然,星巴克咖啡走入中国,确实走的是高价路线,一杯30元左右的星巴克咖啡并不适合你奔走在路上当解渴饮料。不过,星巴克咖啡卖得并不仅仅是咖啡的口感,还有服务和坏境。你若抱杯咖啡,端坐在沙发一下午,上网查资料或者看书,它便能成为书吧;你若和朋友一起浅聊,它便能成为闺蜜分享快乐之处。星巴克里远没有肯德基般人声鼎沸,因此伴着咖啡豆香,闲适和轻松的环境成了星巴克的主旋律。

作者提到作为自己作为星巴克员工感到非常自豪,并且很高兴那些即使离开了星巴克的员工,也能为曾在星巴克干过而觉得受益匪浅并深感骄傲。因为星巴克的员工是真正热爱这份工作,“要把快乐传递到每一个人心里”员工是这样认识自己的。“我们卖的不只是咖啡豆,还有咖啡豆承载的梦想”“真诚得对待顾客”“每一杯咖啡都是独一无二的”“希望顾客能够从中感受到力量”。当你失恋,若喝上一杯好客的卡布奇诺会是怎样的感觉呢?星巴克的员工能敏锐得感触到顾客的需求,并且从杯小小的咖啡中承载关怀和祝福,他们就是这样做的。

书中提到的几点,实在让人颇有感触。其一是星巴克坚持让所有员工接受咖啡师资格证,无论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在星巴克工作的的伙伴均持有“咖啡师认证资格”。其二是日本星巴克的临时工发明的“咖啡吉利星冰乐”,这里临时工也能开发创造出深受欢迎的产品。其三是临时工也会学习哥斯达黎加咖啡豆的特征,甚至哥斯达黎加的历史,仅因为星巴克要使用该国的咖啡豆,可见这里是一个多么注重学习的地方。星巴克在不断发展工程中,不仅关注了员工的职业技能,包括制作咖啡,笑对客人,还注重了员工的人文素质,进行与此相关的文化素质比赛,甚至以人为本的“BRAVO奖”,关注员工相互关怀称赞。

再提提星巴克的LOGO的变换。星巴克LOGO从2011年3月份开始,将老商标中原本环绕在圆形海妖图标以外的外圈拿掉,并去掉原本位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Starbucks Coffee”(星巴克咖啡)字样,这意味着星巴克整体策略的变化,可能不单仅专注于可口但单一的咖啡文化,而要进军其他的食品领域,例如罐装饮料,冰淇淋等等。这意味着星巴克迈开了全新的一步,我们再品尝到咖啡的同时还能拥有其他的选择?虽然LOGO这样的转变颇有争议,但这确实是星巴克全新的一页。

好友在出国前请我喝的最后一杯,是星巴克抹茶星冰乐。她是狂热星巴克爱好者。以此为记。

咖啡人生,闪亮如星 ——在星巴克《研磨人生》

咖啡人生,闪亮如星
——在星巴克《研磨人生》
  杭州,武林路银泰的二楼,点上一杯中杯的摩卡,可以邂逅一个下午;武汉,司门口ATM百货下打包上两杯星冰乐,电影开场后,就可以伴着浓浓的咖啡的味道,欣赏电影的同时,等待凉凉的冰,融化在快乐里……在每个城市,你似乎都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一如我,以及形形色色在寻找某种异乎于快餐的鲜明的黄和热情的红的定位的人,于是,街角那家有着墨绿招牌的属于咖啡店,在营造安定情绪的同时,成为我们固定而满足的选择,现在,甚至未来。它,是星巴克。
  有些人说,星巴克是小资的必备,而渐渐的,星巴克在塑造品味和身份上的功能变淡了很多,人们选择它,更多是因为它带给我们的产品:优质的咖啡,美味的配餐,舒适的环境,有时候,甚至是一种生活态度。
  作为连锁餐饮,标准化和品牌化,让它能够在世界各地成为当地文化一部分的,则是它自身提供的情感力量和产品品质。从《研磨人生》中,“传说级咖啡师”黑石和宏先生为我们讲述的他从星巴克的打工仔到区域经理的传奇经历,也为我们解答了为什么它能够融入我们的生活。
  “所谓品牌,就是‘顾客感觉’的累积,伙伴应不忘保持谦虚的姿态,始终重视顾客,重视每一杯咖啡。”日本星巴克的坚持和日本企业重视客户服务和感受的基本原则有种殊途同归的感觉,作为一家“只卖适合咖啡的商品”的咖啡店,把属于自己的业务做到精致,也许就是他们成功的原因。黑石先生在叙述中讲到了关于星巴克成为无烟区的历程——作为上司的雄二先生,尽管经历了顾客的反对和下属的不认同,但是坚持实行了全面禁烟——“我当然清楚店里实行禁烟的风险,但咖啡是活性炭,会吸收烟雾,也就是说,店里放着新鲜的咖啡豆,香烟的烟雾必然会附着其上。所以,星巴克需要实行禁烟。事关咖啡品质,我们要把禁烟贯彻得更加彻底。”
  “Once cup at a time,one customer at a time.”即使是在打工的学生,也会想要知道自己卖出的哥斯达黎加咖啡豆的由来,甚至为了这小小的咖啡豆,还会去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又或者即使是IT支持的员工,也会学习考取咖啡师资格认证;专著细节,每个人都希望他工作的环境更加完美,能为自己的顾客提供“第三空间”——舒适、温馨、正能量,为此他们甚至关注调料台的整洁……
  “不只是咖啡”。与其说本书介绍的是星巴克的成功价值或日本星巴克带给我们的商业启示,其实更多的,是星巴克带给我们个人生活的某种改变。认真、专著以及关心细节,黑石先生的经历教给我们的,是要像一杯咖啡一样的人生——苦尽甘来,回香浓郁。
  咖啡人生,闪亮如星。
  By 林怿
  2012年11月9日20:05:01
  写于履坦巷19#

星巴克没有广告,伙伴是最好的广告——《研磨人生》

刚读完《研磨人生》这本书,就看到了星巴克在华涨价的新闻。
网友纷纷评论,在只涨物价不涨工资的今天,就连自拍的成本也在增加。

星巴克向来是小资白领休闲聚会的不二场所,尽管很多门店人满为患。
顾客需要漫长的排队等待才能获得一杯满意的咖啡,却随之发现已经找不到满意的座位。

我们早在中学时代,通过地理、政治课本,了解到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
然而读书并未走心的我,坚定地选择了日渐衰落的第二产业。
脑残不表,我依然对对星巴克如何垄断世界充满好奇。

星巴克相关的书籍很多,我却选择了日本作家黑石和宏的作品(原因是凑单)。
黑石是日本星巴克第一家连锁店的临时工,努力上进,事业感爆棚。
通过十年的努力,他从普通员工一路晋升为店长、区域经理、部长、结构改革主管。
黑石参与过数家连锁店的开业,也曾因经营不善、被迫关闭部分门店而流泪;
他经历过星巴克上市的喜悦,也因连续两年的财政赤字焦头烂额。
原来,星巴克的全球称霸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十年磨一剑,事业有成的黑石受到弟弟的自杀的影响,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归属,终于在工作满十二年的时候离开了星巴克。
随后,他创建了自己的餐饮品牌,并且将眼光投向了更远的、他未曾涉足的领域。

整本书的大小、厚度不过是普通的笔记本规格,却令我在短短三个小时内收获了作者十二年的人生经历。
并不是说人人都想开一家咖啡馆。
但是作者对工作的热情、梦想的追求、不断的自我超越,值得人人共勉。

更值得一提的是,星巴克的每一位员工,不论高管、正式工、临时工,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伙伴。
星巴克不使用员工号,这种简单粗暴的数字组合来命名每一位奉献者。
每一位伙伴都有机会获得星巴克咖啡豆的股票,你也无法从外形来区分店长和临时工。
星巴克没有广告,伙伴是最好的广告。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