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The Three Kingdoms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Why

诸葛亮为什么一直坚持北伐?

诸葛亮坚持北伐是否正确?如果避免战争,把主要精力投入建设蜀汉,在蜀汉国力强盛时再出击,会不会好一点?

首先,三国鼎立之所以能够形成,蜀汉之所以能够割据益州,和当时中原战乱之后,人口流失有很大关系。当时的大臣上奏时说,我们魏国的人口加起来,才相当于汉朝一个郡的人口。这虽然是夸张,但说明中原的经济、社会被破坏得很厉害。同时,益州、荆州、扬州,因为刘璋、刘表、孙策的缘故,相对来说,免于动乱。甚至,从北方来的流民,使得当地可以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孙策这边,张昭自己就是北方来的的。刘璋那里,他之所以可以坐稳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荆州流民组成的东州兵。一旦北方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和平,经济逐步恢复,整个南方联合起来,也没有办法抗衡北方。这种状况,隋代还是这样,唐以后才逐渐改变。简单说,对于孙刘来说,南方能够割据,只是暂时的。

诸葛亮是有远见的政治家,他知道,益州这个小小地方,再怎么发展也到头了。但中原一旦恢复起来,统一南方只是时间问题。就像打星际,你只有一个基地,但有好几个农民在采矿,别人有十个分基地了,但每个基地只有一个农民在采矿。那你怎么办?赶快暴兵出去打,争取拿下别人一个分基地先。不然别人出多农民采了矿,开始暴兵了,你就完了。这是蜀汉“王业不偏安”的大背景。重复一下,中原的丧乱决定了南方割据的可能,中原一旦恢复完成,南方绝无割据的可能。

除此之外,历代都有人说,诸葛亮北伐的另一个考量,就是争取引起中原新的动乱,阻挠或者拖延北方经济恢复的过程。应该说,这是对的,这是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隆中对》中他自己说,“天下有变”,再出去打,天下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就只能想办法创造变化。但更加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诸葛亮带着四川小小一个地方的人出去打,就有可能造成中原动乱呢?诸葛亮的宝到底压在什么上面?大致,这和曹魏的兵制有关。曹魏的时候,因为人口大量流失,士兵很容易逃走,就想出了一个很发指的制度,当兵的人世世代代当兵,做二等公民。大体平时要种地,打仗的时候发配边疆,老婆孩子做人质,万一自己死了,老婆要马上改嫁,快点跟其他士兵生小孩。比如刘备进攻汉中的时候,那时候曹操就要从很远的地方发兵,那里当兵的就不高兴了,就会起事端。简单说,曹魏的兵制,使得曹魏在特殊时期有了可靠的兵源,但也决定了发兵的成本远远高于蜀汉。虽然蜀道很艰难,但是曹魏从全国集中兵家到关中去打仗,更加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

最后,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刘备大致是以北方的武人集团和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集团进入益州,和当地人乃至先到益州的流民,互相依存,也存在着很多矛盾。一开始,关羽丢了荆州,刘备想夺回荆州,那时候刘备的思路是,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集团统治益州,以李严为代表的益州集团统治荆州。这样呢,以荆州的政治经济利益,满足益州集团,也以益州之重,交给荆州集团。这样,长江上游和中游互相依托和牵制。所以刘备一定要取荆州,益州集团,比如黄权,也大力支持。但刘备没能夺回荆州。这样产生的问题很大。对于益州集团而言,与其供一个土皇帝,还不如做大魏的一个州划算。事实上,很多益州本地的士人,已经接受了曹魏代汉的合法性。所以诸葛亮的政策,必须坚持汉朝的正统,坚持北伐,也通过北伐,打压反对北伐的地方集团,给支持北伐的本土士人以机会(比如重要李严的儿子李丰),选拔新的人才。同时,整个蜀汉,因为对益州集团的打压,缺乏人才始终是北伐的掣肘,锻炼、培养、争取人才,也逐渐成为北伐的另一个目的。

综上,诸葛亮北伐,主要是为了迫使魏国在离开边境很远的地方征发兵户,消耗国力的同时,引起潜在的社会动乱,从而减缓北方经济恢复的速度。一旦出现机会的话,进入关中,逐鹿中原。如果没有机会的话,以保存国力、兵力,巩固对蜀汉的控制。所以诸葛亮北伐,大体以稳妥为主,能够赚魏国一支军,一员将,那就很好了——这点诸葛亮做得很好。

文章来自知乎用户梦醒时分

罗胖曰:
就算诸葛亮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对了,也并不一定就能达成目的。
外在环境还是决定终极成败。
“明其道,不计其功”——凡人只能这样想了。
就像今天早上,罗胖7点起床,发语音。
快9点了还是显示“发送中….”。

为啥周瑜杀不了诸葛亮?

我们都知道这么句话,叫“既生瑜,何生亮”。在《三国演义》里,周瑜因为嫉妒,几次想要杀掉诸葛亮,比如让诸葛亮劫粮草啊,三天造十万支箭啊,借东风啊。而诸葛亮总能神机妙算,化险为夷。先不论这些是真是假,难道周瑜就这么想杀诸葛亮吗?最近,文史作者李治亚说,真实的历史里,周瑜根本就没有杀诸葛亮的必要。

我们先看看两个人的地位吧。周瑜呢,是东吴的全军总司令,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诸葛亮只是刘备的一个“参谋长”,连实权都没有。两人的身份差了十万八千里,如果周瑜想杀诸葛亮,根本不用那么费事儿。但杀诸葛亮对东吴一点儿好处都没有,周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联合刘备抵抗曹操,他杀刘备的人干嘛呢?

另外,历史上的周瑜,绝对是军事奇才,从小就带兵打仗,赤壁之战就是他指挥的,没诸葛亮啥事。刘备手下的军事能人,是关羽、张飞他们。周瑜就说过,有关羽、张飞这些猛将,估计刘备能成事儿。也就是说,周瑜嫉妒关羽、张飞还有可能,嫉妒诸葛亮有点儿太勉强。

所以说,周瑜就没想杀诸葛亮,因为对于周瑜来说,诸葛亮真没啥好嫉妒的。

本文源自:周瑜为何杀不了诸葛亮

新认知丨曹操为何喜欢用小人?

说起特务政治,大家都会想到明朝的东厂西厂。其实啊,早在三国时期,曹操就已经建立起一套非常成熟的特务政治体系了。咱们都知道,那时候的特务都是些什么人啊,不是人渣,就是流氓。雄才大略的曹操,为什么要喜欢用这些人呢?军事史专家赵楚,就在一篇文章中为我们解释了原因。

大家都知道,三国时代是个乱世,在那个时代,社会秩序和道德秩序都是一团糟,有武器就是草头王。当时在曹操的阵营里,人才来自各个方面,既有投降过去的,也有各种背景的社会势力的代表。

怎么样才能充分发挥阵营里各路人马的能量,同时又能对他们进行有力的约束呢?曹操用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建立起一套独特的监察制度,以特务政治的方式达到全面控制局面的目的。

曹操的监察制度主要分军、民两个方面:

在军事方面,除了在出征时精心选择将领,曹操还用了其他的手段确保万无一失:一是对将领和官兵的家属名为照顾,实际上是作为人质的扣押;再就是同时派出自己身边近臣侍从随军进行监督。

在民政方面,除了之前就存在的体制传统之外,曹操还建立了一套秘密监察体系,把人事权和考察权集中在自己手里。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这种监察体制延续到曹丕称帝的时候还一直存在,俨然成为皇帝进行统治的日常手段。就在曹丕登上皇位短短的几年内,通过这种秘密监察系统查办的案件就多达上万件。

那么这种秘密监察系统是怎么运转的呢?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可以确定的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他们只有秘密监视和接受检举的权力,可不具体执行法律程序。也就是说,他们不对罪犯进行审判和定罪执行。

第二,他们只向皇帝做秘密报告,然后由皇帝转给相关官员进行系统审判和执行惩罚。说白了,这就是一帮只对皇帝负责的秘密警察,跟正常的官僚体系没有交叉关系。

第三,这帮秘密警察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全国军民,不管是谁,要是想告密,都知道去哪里找他们。

一般出身名门的人,都希望自己光明正大的在正常的官僚体系里当官,没人愿意进入到这种不能见光的系统里去当秘密警察。所以当时担任这些秘密警察的,都是些出身不咋地的人。虽说是出身不好和人品不咋地不能画上等号,可是你想啊,这些人,平时那些名门望族都不拿他们当回事,一下子有了最高统治者直接赋予的权力,还没有任何监督。更要命的是,这些人做的事,还不能在阳光下进行。不管是谁,进了这种系统,想不为所欲为都难。事实上,这些人也确实是做了很多坏事。比如说过去被谁拿白眼看过,这时候随便找个罪名,就把这人给办了。

这么一来,正常的行政运作就没法玩了,曹操手下有个叫做高柔的,发现了这个情况,就向曹操做了汇报。

面对高柔的汇报,曹操说了这么几点:

第一,他很清楚这些人是小人,滥用职权的可能性非常大。可是这种事,你们这些要做大事的君子谁愿意做呢?用这些小人也是没办法的事。

第二,要是没有这些秘密警察,正常官僚体系里的官员只会报喜不报忧,秦朝的时候天下都已经大乱了,可官员们还和秦二世说没人造反,只是些小毛贼闹事。那样的情况,可不能在咱们这里出现。

第三,其实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曹操没说,因为不能说。为什么不能说呢?咱们知道,曹操是个做大事的人,他想的是重建国家和社会。不管什么时候,这样的抱负,都少不了士大夫也就是君子们的合作。曹操用这些小人,其实也是给这些精英们一个警告:我干大事少不了你们,可是你们也要明白,我也能治得了你们。

所以你看,曹操在明知道那些秘密警察都是小人的情况下,还对他们加以重用,不过是为了在当时的局势下保持系统的平衡,以便可以达到全面控制。

后来随着曹操事业的做大,再加上那批秘密警察实在不像话,曹操为了网罗士人君子,就把几个恶名最大的秘密警察杀掉了。

你看,秘密警察虽然从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但真正把它发扬光大并形成制度的,还是曹操,而且也是在曹操之后,才逐渐形成了一种政治套路:那就是,在局势混乱尤其是格局还不成熟的时候,任用小人来担任秘密警察、充当政治打手的角色,等到局势稳定和格局形成之后,再把这些小人杀掉,来平定人心。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今日值得花时间”(曹操为何喜欢用小人节制君子)

曹操为何要逼死他的首席谋士?

大家都知道,曹操当年能荡平北方群雄,一个关键因素啊,就是他手里有好多人才。在曹操手下的各位将领里,荀彧算是功勋最卓著的一个。那么荀彧是怎么辅佐曹操成就大业的呢?后来又为什么,与曹操关系破裂,被逼自杀的呢?公众号“冷热军事史”发表了一篇文章,为我们讲了这段故事。

荀氏家族一直对汉室忠心耿耿。董卓之乱的时候,荀彧的叔父荀爽,就曾经与司徒王允密谋要除掉董卓。而荀彧也为曹操举荐了大量的谋士,比如郭嘉、陈群、司马懿、王朗什么的,这些谋士后来都成了曹操手下的核心,他们的能力跟荀彧相比,是不分伯仲的。荀彧愿意推荐这样的人,说明他真的是在不遗余力的辅佐曹操。

公元196年,汉献帝返回洛阳。当时曹操手下的这些人,大多数都觉得不应该迎接汉献帝。而荀彧却认为,汉室虽然衰微了,但献帝作为天下共主的正统性,还是没人能替代的,如果曹操匡佐汉室一把,就能获得道义优势,赢得舆论民心。曹操自己也意识到这样做确实很重要,所以就听从了荀彧的建议。可以说,“迎献帝”,是曹操一生里最重要的决定,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占据了政治制高点、“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从荀彧自己的角度讲,他一直秉持着正统的皇权观念 ,力主迎献帝,是为了匡复汉室,而不是让曹操从中得利 。

但在乱世之下,荀彧知道,单靠他一个人,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他就把希望寄托在实力军阀的手上,这也是他投奔曹操的目的。荀彧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想法,其实早就暴露了。董承等人在密谋除掉曹操的时候,荀彧虽然早就知道,但没有马上告发,直到曹操从别的渠道知道了这个消息,他才说出来。这自然也引起了曹操的怀疑和愤怒,但荀彧对曹操特别重要,况且他也没参与密谋,所以曹操决定暂时放他一马。

后来等到曹操占领了冀州,有人建议应该恢复古时的九州,作为以后称帝的基础。这让曹操很动心,但遭到了荀彧的反对。最后曹操没有采纳这个建议,但对荀彧却更加不满。这个时候的曹操还要利用汉献帝,表面上要尊重皇统,而且在荀氏族人里,有很多人还是在替曹操效力,包括荀彧自己也跟曹操有联姻的关系,所以这俩人还没有走到决裂那一步。

荀彧自己很清楚,这一步是迟早的事儿。过了几年,董昭建议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这说明曹操篡位的企图已经公开了。一直忠于汉室的荀彧,这时候又去劝曹操,说你不能这样做啊。这下就把曹操彻底激怒了。因此在南征孙权的时候,曹操命令荀彧随军,在行军途中,他让人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食器一看,里面空无一物,他就明白了自己的死期到了,服毒自尽。

按理说荀彧死了,没人拦着曹操称帝了吧?可曹操后来还是没能改朝换代,为什么呢?这和皇权合法性有关。东汉自开国以来啊,就系统地向民众和士大夫灌输忠君思想,这就让汉室皇权的合法性根深蒂固,任何篡位之举都得不到道义支持,而且主事者往往不得好死。比如董卓,他废掉了汉少帝,却让无数官僚士人都想杀了他,连军阀豪强也结盟讨伐他,董卓最后被吕布杀掉。袁术也一样,他不自量力称帝了,手下的那些个谋士个个消极、敷衍,孙策、吕布、曹操就纷纷征讨他,袁术最后兵败,吐血而死。那轮到曹操自己呢,也是这样,他虽然平定了北方,掌控了朝政,但在篡位这事上,他也不敢轻举妄动。曹操去世前,还发生过两起针对他的反叛,这也严重扰乱了他的篡位计划,所以最终他只能做周文王,称不了帝。

不过,话又说回来,曹操当年确实为称帝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基础,跟他合作的那些北方豪门大族,实际上也已经跟曹魏政权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甚至就连荀彧的族人和后代,也都没有受到荀彧被逼死的影响,继续维系着跟魏国豪族的联姻关系,做官的也依旧官运亨通。在东汉气数走到尽头的时候,继承了魏王头衔的曹丕,终于逼献帝禅让皇位,顺利当上了皇帝。

本文来源:《重读三国︱曹操为何逼死他的首席谋士?》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里有这么个故事,说刘备特别爱才,为了争取诸葛亮加入自己的阵营,他不顾自己的身份,三顾茅庐,终于请动诸葛亮出山辅佐,奠定了蜀国的基业。

可是,刘备三顾茅庐,真的只是出于爱才吗?有没有更重要的原因?历史作家张程,在一篇文章中为我们解开了答案。

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过一句话: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把自己说成是普通老百姓。可是实际上,我们都被诸葛亮给骗了,

历史上的诸葛亮,根本就不是平民布衣。他的祖上,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司隶校尉是个什么官呢,就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军区总司令,比一般的省部级官员地位都要高得多。诸葛亮的父亲,担任过太山都丞,也是个不小的官儿。

可见,诸葛亮也是世家子弟。但他为什么要说自己是布衣呢?这一方面是他自谦,另一方面,也和诸葛亮早年坎坷的经历有关。他的父亲死得早,从小被叔叔养大。要说诸葛亮的这个叔叔也不是一般人,官衔不低于现在的市长级别。不过这位叔叔官运不佳,当官没多久就被人排挤了,只好带着诸葛亮去投奔老朋友——荆州大佬刘表。诸葛亮十七岁那年,他的叔叔死在了荆州。诸葛亮呢,在叔父死后迁移到荆州的隆中才稳定下来。稳定下来之后,诸葛亮便开始在荆州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网。诸葛亮是怎么做的呢?

说到这里,我们先要说一下当时的政治生态。在诸葛亮的时代,是以门阀政治为主。什么叫门阀政治呢,就是当时的政治力量,以几个大家族为主。这种大家族的势力,甚至超过了皇族,不管谁当政,要是这几个大家族不买账,政权就没法长久。有一句特别有名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其中的王谢,说的就是晋朝的王羲之和谢安家族。地方政治也是这样。这样的门阀,一方面一个个眼睛都长在头顶上,爱看不起人;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实利益分配的原因,对于外来的世家子弟,其实一直是排斥的。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有个特别丑的老婆,丑到什么程度呢?根据记载,诸葛亮的老婆身体壮硕,头发泛黄,皮肤黝黑,脸上还有雀斑疙瘩。相貌堂堂的诸葛亮,为什么要娶一个这么丑的老婆呢?

原来,诸葛亮的老婆虽然丑,可她的家世好,有背景。在荆州当地是非常有名望一个家族。所以,诸葛亮要融入当地的人际关系网,娶一个当地世族不愿娶但又出身名门大家的丑老婆,是他唯一的选择。

而在此之前,诸葛亮的叔叔也没闲着,早已把诸葛亮的几个姐姐,许配给荆州另外的几个名门望族。这时候,我们再来梳理一下诸葛亮在荆州的关系网:

第一、叔叔是当时荆州一把手刘表的老朋友;
第二、岳父是当地名门大族;
第三、两个姐姐的婆家,是刘表所依靠的两个家族;
第四、掌管军权的蔡瑁则是诸葛亮岳父的舅哥,而刘表和蔡瑁也有姻亲;
第五、还有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那时已经是东吴冉冉升起的一颗政治新星。

一句话,诸葛亮在当时是唯一一个打通了荆州所有世家大族的人。

而刘备呢,那时在荆州过得其实挺苦闷,刘表对于刘备并不信任,还处处提防。

我们再看,在刘备拜访诸葛亮那一年,出身卑微的曹操已经迎接了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做了13年实质上的皇帝。孙权呢,年纪轻轻就当上了一方霸主。这对于一直图谋天下霸业的刘备来说,是个极大的刺激。更重要的是,在那一年,荆州的一把手刘表病重,眼看就不行了,这是刘备在荆州打开局面的一个重大机会。而要在荆州打开局面,就不能不争取当地名门大族的支持,要争取当地名门大族的支持,就要有一个能够联络并调动起荆州各大势力的人选。怎么就那么巧,恰恰在这个时候,有人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到了这里,你就明白了,见多了名臣谋士的刘备,为什么会对诸葛亮那么重视,甚至在关羽和张飞不理解的情况下还要坚持三顾茅庐。不仅如此,还把诸葛亮的地位排在多年跟随他的两位义弟之上。

所以你看,不是说诸葛亮没有才华,但诸葛亮联络调动荆州各方势力的能力,才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这个故事其实也告诉我们:一个人进入一个系统的时机,决定了他的地位,而他利用自身资源给系统带来的助力有多大,他在系统的中位置就有多重要。

本文源自:公众号“今日值得花时间”(诸葛亮的发迹之路)

### 新说丨刘备为何不救兄弟关羽?

大意失荆州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说的是关羽攻打曹操的领地襄樊,结果东吴大将趁机袭击荆州,荆州失陷,关羽败走麦城。一代武圣人,落得被斩杀的下场。听到这咱们禁不住要问了,作为和关羽桃园三结义的大哥刘备,为什么不发兵救关羽呢?过去人们都觉得是来不及,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子彦,最近在他的研究中给出了答案。

话说当时,刘备是先打益州,后来又从曹操手里夺了汉中,蜀汉的事业,可以说是蒸蒸日上。可要是和曹魏的实力比,蜀汉还是相差很远,根本不符合诸葛亮《隆中对》中提出的北伐条件。这人啊,一旦在顺境的时候,就难免头脑发热,就连刘备刘皇叔也不例外,竟然一拍脑袋,做出了让关羽立即北伐的决定。照理来说,刘备头脑发热,军师诸葛亮就应该冷静,应该给刘备泼点冷水,让他清醒清醒。可咱们要去翻《三国志》就会发现,诸葛亮在攻打襄樊这件事情上,根本就没一点反对意见。所以鲁迅的老师、现代国学大师章太炎有个说法,他认为诸葛亮和关羽有矛盾,所以要借吴国人的手,来除掉关羽。

诸葛亮和关羽的确有矛盾。《三国志》中就有这么几处记载。当初,诸葛亮刚刚走出隆中,刘备对诸葛亮非常好,关羽就表示了不以为然,这就为他们二人的矛盾埋下了种子。还有一次,孙权想与关羽结为儿女亲家,于是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去向关羽提亲,关羽不但拒绝结亲,还把诸葛瑾和孙权臭骂一顿。这就更是违背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政策,这让诸葛亮心里很不舒服。

要这么说,诸葛亮关键时刻不救关羽也在情理之中,可不救并不等于借刀杀人。这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如果是借刀,诸葛亮就是一个阴谋家,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采用卑鄙的手段。可咱们要是复盘一下当时的情况,就知道,诸葛亮不可能一手去操纵整个战役的演变过程。

在关于诸葛亮没有反对刘备北伐这事上,主要是因为诸葛亮对刘备这个人的性格、脾气摸得是十分透彻。在刘备大怒、一意孤行的时候,诸葛亮明白说了也是白说,谏了也是白谏,那还不如不谏。

其次,诸葛亮也未必会想到关羽开始会打得那么漂亮,更不会料到吕蒙会偷袭荆州,关羽会惨败。所以,关羽走麦城,肯定不是诸葛亮策划的,只不过到了最后关头,荆州已经丢了,败局已定,也就只能对不起关羽了,关羽是荆州军队的最高统帅,丢了荆州,负责也是应该的。所以诸葛亮最多算是落井下石,借刀杀人还说不上。

那么,关羽的结义兄弟刘备这个时候去哪了呢?为什么也没来救关羽呢?原来关羽同刘备也有矛盾。关羽的性格,是比较专横,而且口无遮拦,刘备封黄忠为后将军时,关羽不甘黄忠与自己平起平坐,便破口大骂,大丈夫怎么能同黄忠这个老兵为伍?这样的表现,引起了刘备的猜忌。研究三国史的著名专家方诗铭认为,刘备让小舅子糜芳与关羽一起镇守荆州,就是对关羽不放心,是让自己的小舅子监视关羽。再加上,刘备的儿子刘阿斗性格比较软弱,所以刘备难免会有想法,效仿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在生前就把异姓王都消灭掉,绝不给子孙遗留祸患。咱们平时熟知的“桃园三结义”,把古代的君臣关系描写得过于理想化了,不过是影视剧的好素材,真实的历史,却远非如此。

这个故事也启发了我们,在一个系统当中,一是要摆正位置,不要成为系统整体布局的隐患;二是要保持好良好的协作关系,否则一旦遇到困难,独力难撑,后悔也就晚了。

本文源自:文汇读书周报(刘备关羽“恩若兄弟”的假象:荆州之战实为借刀杀人?)

What

第281期丨隆中对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最近我看了张守哲老师的一篇文章,说到《隆中对》的战略意义,很受启发,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

《隆中对》,我们上中学的时候语文课本里都有,简单回顾一下。

公元207年,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一整套战略,核心要点有几个:

1.不要再跟曹操和孙权死磕了。他们家大业大,不可与之争锋。
2.要先取荆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南湖北这一带为根据地。
3.再取益州,也就是四川。和曹操、孙权成鼎足之势,三分天下。
4.等到中原有事,天下有变,就两路出兵。一路派一位上将,从荆州向河南一带出兵;第二路由刘备自己从四川向关中,也就是今天的西安一带出兵。这两路出兵,可得中原。

后来的历史,基本也就是这样发展的。

第一步,占领荆州,刘备做到了。第二步,占领四川,刘备也做到了。第三步,因为关羽大意失荆州,《隆中对》的战略布局失去了重要一侧,所以后来无论是诸葛亮六出祁山,还是姜维的九伐中原,都没有成功。

现在的我们,再来看《隆中对》,为什么说它是一次伟大的战略构想,它有什么了不起?

我们可能觉得,这事挺简单的啊。当时的中国,最强盛的两支力量就是曹操和孙权。刘备当时势力很小,只能找软柿子捏,往空白区域发展啊。所以,占住荆州,然后进兵四川。

你可能会想,我要是诸葛亮,把地图一摊,我也会这样给刘备建议啊。

其实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这是一个不太容易想到的策略。

你看,“隆中对”发生的时候,刘备已经46岁了,比我罗胖今天的年纪还要大。刘备当时名气很大,有很多光环,什么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

但是,刘备戎马半生,几乎是一事无成。按今天说,最多算是一个连续创业者,虽然经常在各种论坛发表演讲,名气很大,融资也成功好多次,但是没有一个项目能做上市的。

直到他遇到诸葛亮。

以公元207年的“隆中对”为分水岭,刘备的创业正好可以分为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

在“隆中对”之前,到公元207年见到诸葛亮,刘备前后创业奋斗了23年。在这23年的时间里,刘备的创业模式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我打不过你们,我就加入你们,成为你旗下的子公司”,也就是“加盟店”的模式。

刘备先后投奔过很多人,什么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虽然到处深得人心,所谓“信义著于四海”嘛,但到处都混得不顺利。

所以刘备自己感慨说:“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尔!”日子过得太快了,我还是一事无成,很悲伤啊!

但是你看,不管刘备怎么悲叹,怎么着急,他的活动范围还是在中原一带。刘备出生在河北涿州,46岁之前,一直就在中原打转。他起家的地方在中原;当时的繁华富庶在中原;最大的仇人曹操在中原;要兴复汉室,皇帝也在中原。

如果后来不是被曹操逼急了,只好依附刘表,估计他连长江流域都不会去的。要不是26岁的毛头小伙子诸葛亮点醒,他怎么会把目光投向他根本不熟悉的四川呢?

我们这两年一直在讲认知升级,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模式,其实都被局限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不是没目标,不是没资源,不是没能力,不是不努力,但往往就是很难突破,为什么?

因为没有看到更大的地图。

举个例子,最近我在咱们「得到」App里的订阅专栏,张潇雨老师的《商业经典案例课》里,看到乔布斯在苹果公司的经历。

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但是中途被董事会赶了出来,在外流落了十一年。1996年,苹果公司的情况非常不好,乔布斯又临危受命,回归苹果。

当时苹果公司就和刘备迷恋中原一样,拼命在个人电脑领域发展,光是麦金塔(Mac)电脑系列,就有几十个版本,每个版本又有各种编号。但是样样通,样样稀松,哪个版本也没卖好。

乔布斯回归时候的第一个动作,就是砍,砍掉了90%的产品线。

但是乔布斯真正的神来之笔,不是砍业务,而是做了一个增量。他突然转进到音乐播放器领域,在2001年推出了iPod。这款播放器不仅大获成功,而且后来以iPod为基础,2007年推出了iPhone,让整个手机市场彻底洗牌。

这个过程中,乔布斯走出了整个电脑业界也没有想到的路线。在一个大家没有注意到的新领域落子,迂回前进,最后重回主流,成为王者。

所以你看,在一个大局中竞争,重要的往往不是力量和资源,而是认知能力。也就是你能看到更大的地图,你就能找到全新的关键破局点,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再杀回来赢得竞争。

那怎么才能看到更大范围的地图呢?

诸葛亮的《隆中对》其实也给我们做了示范,有两个方法。

第一,是从过去的历史上看;第二,是从为未来的终局上看。

先说历史,《隆中对》里,诸葛亮有一句很重要的话:“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这是在提醒刘备,不要小看偏远的四川,也就是益州。资源很好,而且更重要的是,汉高祖刘邦正是从这个地方起家,成就了帝业。

其实,不仅是汉高祖,当年战国时候的秦国,也是因为拿下了四川,获得了稳定的大后方,才在战国群雄中,获得了碾压性的战略优势。也就是说,以四川为基地,夺得天下,历史上是有先例的。

这就是从当前的局势中跳出来,回到历史经验中,找到更大的地图。

第二个方法呢,是从未来的终局上进行判断。

《隆中对》里有一句奇怪的话,说“天下有变”。什么意思?为什么诸葛亮那么早就能判断,曹操不会对刘备穷追猛打,而且总有一天,天下会有变呢?

这就牵涉到,对曹操处境的判断了。

曹操的创业模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好处是可以利用中央政府的名义广纳人才,坏处则是这些人才到底是忠于汉朝还是忠于他曹操,他自己也搞不清楚。所以,曹操阵营的构成最复杂,也最不稳定。比如,出现董承的“衣带诏”事件,就是典型的内乱。

这就是诸葛亮讲的“天下有变”。所以从这个终局出发,倒推回来,诸葛亮才判断,因为曹操的独特处境,会给刘备留出一个足够长的战略机遇期,让他能够拿下四川,获得根据地。

总结一下,我从《隆中对》中受到的启发。

第一,竞争的关键之处,往往不是眼前看到的那些因素。而是站高位置,展开视野,着眼于更大的地图,找到新的破局点。
第二,发生过的历史,会给我们当前的战略决策,提供宝贵的灵感。
第三,不仅要理解自己的处境,还要分析对手的处境,这有利于我们判断局势最终的演化。

你可能会说,《隆中对》再牛,最后不也没实现吗?刘备并没有取得天下啊。

对,《隆中对》的战略也有缺陷,我们明天接着聊。

欢迎你在留言区写下今天的想法。

把下图分享出去,与更多的朋友一起终身学习。

第282期丨战略的条件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昨天我们聊了《隆中对》,也就是公元207年,诸葛亮给刘备做的战略构想。

这个战略,前两步基本实现了,也就是刘备先占领荆州,然后进取四川(益州)。但是很可惜,第三步,以荆州和四川作为根据地,两路出兵,经略天下,建立帝业,这个没有实现。

那为什么呢?《隆中对》的战略有什么缺陷呢?

昨天提到的张守哲老师的文章,指出了一点,就是荆州的位置问题。

荆州位于今天湖南、湖北这一带,在地理位置上天然跟四川隔开了。也就是说,刘备占领的两块地方是分隔的,所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嘛。

但是,荆州和孙权的江东之间,却是几乎连成一片。所以,就算有朝一日,刘备能从这两个地方同时出兵,也很难实现军事配合,只能各自为战。

这是《隆中对》的一个客观局限,后来的历史也验证了。

但是我今天重点想说的,是它的另外一个局限。这不是《隆中对》独有的局限,而是所有战略构想的共同局限。

所有的战略构想,都建立在一些前提条件的基础上。比如,自己这一方的独特优势;再比如,特定的时间窗口,等等。今天我们就聊聊《隆中对》在这个两个方面的局限。

首先,刘备这一方的独特优势是啥?是他汉室宗亲的身份,“刘皇叔”嘛。

所以,在三国群雄之中,他具有最正统的政治号召力。其他人,像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孙权,只是一个割据的军阀。只有刘备,可以打出“复兴汉室”的旗号。

但有意思的是,刘备的这个光环其实经不起细琢磨。刘备本来的工作,是织席贩履,也就是编席子、卖草鞋的,社会地位很低。不过,他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那刘备后来怎么又变成“刘皇叔”了呢?这是因为两次偶然事件。

第一个偶然事件,是他帮助曹操消灭吕布之后,跟着曹操一起到了许昌,见着了汉献帝,然后获得了正式的官位和爵位——“汉左将军”和“宜城亭侯”。

汉献帝当时很孤独寂寞,好不容易见到个姓刘的本家远亲,所以才官方认可了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

第二个偶然事件,就是所谓的“衣带诏”事件。这个事情在历史中很难找到真相了,总之后来在刘备那里的说法是这样:汉献帝被曹操欺负得不行,就写了一封密诏,要诛杀曹操,这封密诏是藏到衣带里的,所以叫“衣带诏”。

所有参与这个事件的人,后来都被曹操杀了,只剩一个刘备,号称是手里有皇帝的“衣带诏”,要奉旨讨伐曹操。

这就产生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后果。

在当时,曹操的政治地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没有人可以在政治上挑战他,但唯有刘备可以,因为他是惟一一个奉旨要消灭汉贼曹操的人。也就是说,在政治上,他成了曹操唯一的对手。

当然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个事件之后,刘备拥有了一个崇高价值的使命愿景,就是“复兴汉室”。当他有了这个价值愿景的时候,就成了整合和吸引资源的一个枢纽。

比如,“赤壁之战”之后,刘备攻打荆州,所到之处是望风而降,很轻松的就控制了半个荆州。再比如,很多人才,像张松、法正等等,甚至诸葛亮本人,也因此聚集在他这。这倒不是说,他们都是为“复兴汉室”而来,也可能就是为刘备这个独特的政治优势而来。

而且,有了这个使命愿景之后,刘备就可以快速的完成内部整合。比如,“赤壁之战”之前,孙权那边为了是战是降的问题吵翻了天,而刘备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这个时候的刘备,已经成了除汉献帝之外,大汉正统的代言人。

好了,这就是诸葛亮《隆中对》战略构想的重要条件,就像文中写的:“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嘛。刘备虽然兵少将寡,但手里是政治正确。

但是,诸葛亮给刘备出的主意是啥?是要去取四川,也就是益州。益州当时在谁手里?刘璋。刘璋也是得到国家认可的汉室宗亲啊,你这么大的刘皇叔,不去打曹操不去打孙权,去打另一个汉室宗亲,在政治合法性上怎么解释得通呢?

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说,刘璋不能打,四川不能取,而是说,凡是战略构想,都有前提条件。但是战术行动,往往是背离了这些条件的,那原来的战略构想,就要付出代价,效果上就难免要打折扣。

后来果然,刘备偷袭刘璋,拿下四川之后,内部很不容易搞定。本来是最有政治号召力的一支力量,反而成了“三国”中,内部最不稳定的一支力量。

“夷陵之战”失败之后,刘备死在了白帝城。在此之前,刘备身体不好的消息一传出去,益州的一个郡守叫黄元,就立即起兵反叛,费了好大力才平息下去。刘备去世后,最南边的三个郡也反叛了,而且还拉着边疆的少数民族一起,就是后来所谓的“七擒孟获”。

你看,一先一后,有四个郡叛乱,占到当时益州面积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这就可见,刘备政治合法性的光环,在益州本地似乎不大起作用。这跟他很不光彩地利用汉室宗亲之间的信任,偷袭刘璋,是很有关系的。

我们再来看《隆中对》作为战略构想,另一个条件限制,就是时间窗口问题。

《隆中对》有一个预设前提,那就是汉朝政府还存在。只要政府还在,有朝一日,天下有事——就是曹魏内乱,刘备就可以手拿“衣带诏”,号召天下,两路北伐,消灭曹魏,复兴汉室。

但是,就在《隆中对》提出十三年后,曹操的儿子曹丕,把汉献帝给废了,自己当了皇帝。而且,曹丕还留了一手,他没杀汉献帝,而是供养起来。

这下刘备的政治处境就非常尴尬。你说要“复兴汉室”,但是现在汉室没了,你还复兴什么呢?“衣带诏”是汉献帝给的,但是汉献帝现在不是皇帝了,你该怎么办呢?

因此,为了巩固自己的“正统”,刘备只能强行称帝。为什么说是“强行”?因为,汉献帝没死他是不能称帝的。所以他只能制造汉献帝已死的传闻,然后公开发丧,走完这一套之后才能称帝。

但是,汉献帝还活着,这事你也没法一手遮天地瞒着。说白了,刘备手下的人都心知肚明,这是睁眼说瞎话。但是没办法,为了政治博弈,只能这么办。

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大汉”变成了“蜀汉”,除了在益州,刘备已经丧失了政治上的号召力。诸葛亮十几年前预想的,什么刘备一旦发兵,中原老百姓就会“箪食壶浆以迎将军”的情景,就再也不会出现了。

而这一切,十几年前的诸葛亮是无法预想的。他不知道,历史就给了他十三年的时间,时间一过,他原先看到的机会,和实现机会的前提,都消失了。

总结一下,这就是我们从《隆中对》的最终失败,得到的教训。

  • 第一,凡是战略构想,都有它的基础条件。一旦战术行动背离了这些条件,战略效果就要打折扣。
  • 第二,凡是战略构想,都有它的时间窗口。一旦时过境迁,实施战略的机遇也就不复存在了。

今天就聊到这里,明天我们接着看,此后诸葛亮面对的处境。

好,明天见。

欢迎你在留言区写下今天的想法。

把下图分享出去,与更多的朋友一起终身学习。

历史上的诸葛亮真有那么神吗?

过去,我们总认为诸葛亮用兵如神,像草船借箭啊,空城计啊,一切尽在掌控。最近,《大科技》的一篇文章指出,其实很多事都是张冠李戴,诸葛亮在军事方面没那么厉害。

我们知道,诸葛亮在《三国演义》刚登场就干了件大事儿,火烧博望坡,把曹操的人打得狼狈不堪,让关羽张飞刮目相看。然而,历史上火烧博望坡发生在202年,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是207年,所以这把火其实是刘备放的。而且,刘备放火不是要烧曹军,而是烧自己的大本营,目的是为了把曹军引入自己的埋伏圈。

另外,草船借箭的主角是孙权。当时孙权借着大雾,划船去打探曹操的实力。曹操以为孙权带兵攻过来了,就让手下放箭。这事儿和诸葛亮也没啥关系。

最颠覆的是空城计,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在城头弹琴,吓退司马懿15万大军。其实,真正唱空城计的不是诸葛亮,而是曹操。当时吕布来打曹操,曹操的主力不在城内,于是他派老百姓到城上站岗虚张声势。还好吕布怀疑曹操在城外有埋伏,自己主动退兵了。

其实,从史书上看,刘备在活着的时候,诸葛亮从没直接指挥过一次重要战役。后来诸葛亮直接指挥的北伐不仅没成功,还让蜀国国力更空虚了。

所以说,诸葛亮被后人神话了,他并不是一个用兵如神的军事家。

本文源自:诸葛亮-也只是个普通人

第612期 | 真实的诸葛亮

策划人:李子旸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最近看了一本十几年前的老书,朱子彦写的《走下圣坛的诸葛亮——三国史新论》。关于诸葛亮这个人,这本书中的观点非常颠覆。

我们心目中的诸葛亮形象,大概有以下三个核心特征:

第一,有极高的智慧,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外交内政,都足智多谋。鲁迅先生曾经半开玩笑地说:孔明之智近乎妖。他像个妖怪那么聪明。

还有第二点,诸葛亮对汉室朝廷和刘备耿耿忠心。他留下那句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使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说过: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他不行,你就上。但是诸葛亮没有,他仍然尽心竭力辅佐后主,一点二心都没有。

第三点印象是,三顾茅庐以后,诸葛亮就和刘备关系非常密切,他是刘备集团的核心人物,从军师到丞相,地位极高,仅次于刘备

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些形象是小说《三国演义》营造的,那真实历史中的诸葛亮什么样呢?可以说,上面三个讲的特征全部都不真实。

先说智慧,其实诸葛亮的短板很明显。他长项是治理民政和外交,短板则是军事指挥。《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他有一句评价:“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他的长项不在战场上。这个话题,讲的人很多,我就不展开了。

再说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在真实的历史中,在刘备集团中,诸葛亮的地位,不但长期在关羽、张飞等人之下,甚至庞统、黄忠、马超、糜竺等人的地位和诸葛亮也不相上下。

历史学家田馀庆就说过,刘备并没有把“隆中对”当作核心战略,更没有事事都问计于诸葛亮。很长时间里,诸葛亮都不在刘备身边。进入四川以后,刘备对法正的信任程度远远超过诸葛亮。对此,诸葛心里很清楚。

关羽死了之后,刘备决心对吴国开战复仇,群臣纷纷劝谏,刘备一概不听。诸葛亮这个时候叹了口气说:“法孝直(法正)若在,则能制主上。”看,他很清楚,刘备言听计从的,不是他诸葛亮,而是法正。

诸葛亮的幸运在于,他的政治对手大多早早死去了。刘备称帝时,关羽、庞统、法正、黄忠都已经死去。留下来的功臣宿将,张飞只是个武将,马超不被信任。刘备数来数去,只有诸葛亮可担重任了,这才封诸葛亮为丞相。这时距离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已经整整十五年了。所以这不是一个君臣关系很好的故事,这是一个职场的打拼故事。

最后我们说说最重要的一条,诸葛亮对刘备的忠心,到底有多少?

首先要问的一个问题是,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加入刘备集团?要知道,当时曹操、孙权的实力都在刘备之上。投奔曹、孙,更符合情理啊。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不就投奔了孙权么?

三国演义提供的解释是,诸葛亮忠于汉室,不愿意与曹操这个“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家伙为伍。刘备是皇叔,诸葛亮投奔他,是为了“匡扶汉室”。

实际情况可能不是这样。

诸葛亮生得有些晚。他比曹操、袁绍、刘备这些人要小二十多岁。他成年时,天下群雄已经都成了气候。投靠曹、孙的好处明摆着,但不好的地方也很明显。这两家已是人才济济。诸葛亮去了,脱颖而出的机会不大。

《三国志》中有两句话,反映了诸葛亮的真实想法。一句是,他劝阻一个投奔曹操的朋友时说:中国饶士大夫。中原地带,士大夫扎堆啊,你投奔曹操没有冒头的机会啊。另一句是,东吴老臣张昭曾经向孙权推荐诸葛亮,诸葛亮拒绝了,理由是:孙将军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孙权虽然以我为贤德,能用我,但是不能尽我,也就是不能充分发挥我的才能。

他加入刘备集团,就像是一个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不加入大公司,要加入创业团队,背后的考量是差不多的。所以他投奔刘备,并不是因为忠于汉室,更多的考虑是个人的发展前景。这当然无可厚非。

那对刘备的这个蜀汉,诸葛亮的忠诚度如何呢?有一个史料,我在这本书中是第一次见到。

有一个词叫加九锡,从王莽开始,有一个政治上的做法,那就是权臣想要夺取帝位,先封王,然后加九锡。九锡是九种很高级的礼仪设置,象征意义很强烈。曹操、孙权、曹丕都曾经加过九锡。在当时的人看来,权臣受九锡,就是夺皇位的前奏。

话说蜀后主刘禅的时候,蜀国有个大臣李严给诸葛亮上书,劝诸葛亮受九锡。这当然是一种试探了。那诸葛亮是怎么做的呢?既不是接受,也不是严厉斥责,而是说了这么一句话:“若灭魏斩睿,(睿就是当时的魏国皇帝曹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锡)邪。”我要是灭了魏国,功劳这么大,别说九锡了,就是你再搞出一样十锡,我也敢接受。

你看,诸葛亮是不是忠心,这是他的内心活动,我们不知道。但是就从这句话你可以听得出来,暂时不考虑这件事,核心原因是他觉得自己功劳不够大,还不能服众,再高升一步的条件还不成熟。

听到这儿,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不是给诸葛亮栽“莫须有”的罪名嘛。还真不一定。我们看后来。刘禅就曾经无奈地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国家大事都是诸葛亮说了算,我就是个牌位管管祭祀之类的。诸葛亮刚死,就有蜀国大臣给刘禅上书说:“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臣常危之。今亮殒殁,大小为庆。”就是诸葛亮握有军权,我一直担心啊。今天他死了,我们是弹冠相庆啊。

诸葛亮以后,蜀国就不再设丞相了。可想而知,不管刘禅对他什么看法,他实在是受够了这种受制于人的处境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诸葛亮之于蜀国,和曹操之于汉朝,其实区别不大。

今天我们说这个话题,并不是想做翻案文章,抹黑诸葛亮。黑一个两千年前的古人有啥意思?

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是,看历史,不能只看事实的历史,还要看观念的历史。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是小说,有很多虚构的成分。但是虚构和虚构不一样,像借东风、空城计这样的桥段,作者心知肚明这是虚构。但是诸葛亮忠心耿耿这个事,恐怕罗贯中自己也是深信不疑的。为啥?因为罗贯中生活在明代初年,中国的皇权政治到那个时候,忠君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是正面人物啊。一个正面人物怎么可能大逆不道呢?心里想着篡位。这在罗贯中心里完全不可想象嘛,所以诸葛亮被写成了那个样子。

但是,如果回到汉末魏晋时代,忠君思想,还没有发育出来。尤其是在乱世,大家想的都是竞争图存,社会观念和后来大不相同。忠于朝廷的观念虽然也有,但是那只是各种力量中的一种。当时一个人如果威望、功劳、或者是上天的眷顾积累够了,自己当皇帝是顺理成章的事。要不然王莽为什么能那么顺利篡位呢?曹操就觉得自己还不够,到了曹丕的时候,就觉得够了。所以,即使诸葛亮有了念头自己当皇帝,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当时的人,都不会觉得这是什么大不了的道德瑕疵。之所以没有做,威望、功劳不够而已。这就是观念上的区别。

有一句话你肯定知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展开了说就是,一切写历史的人,都是用自己时代的观念来理解过去的事实。所以,我们今天讲的诸葛亮,并不是发现了什么新的事实,而是提醒你注意一个我们遗忘了的观念世界。

好,这个话题,就聊到这里。罗辑思维,明天见。
来源:得到

第283期丨诸葛亮治蜀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前两天我们说了《隆中对》,它既是伟大的战略构想,又是一个最终失败的战略构想。这导致短短十二年的时间,刘备从几乎一无所有,到自立“汉中王”。

但是刘备一死,蜀汉集团又迅速陷入了困境。而面对这些困境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年提出《隆中对》的诸葛亮。今天我们就顺着这个话题,来看一看,诸葛亮面临的困境到底是什么?他是怎么应对的?

首先,当然是外交困境。

刘备死前刚跟孙权打了一场“夷陵之战”,大败而归,孙刘联盟破裂。但是更重要的威胁,仍然是曹魏,因为力量太大。

我们昨天提到,刘备在汉献帝还没死的情况下,“强行”称帝。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他的“正统”地位,但是在政治格局中却损失很大,因为失去了和中原地区的联系,尤其是和汉献帝之间的联系。所以,完全沦为一个地方性政权。

特别是在刘备去世之后,蜀汉对曹魏就完全没有政治上的威胁了。反而是名义上汉献帝“禅让”,曹魏接过帝位后,占据了一定程度的“正统”。当时,还有很多汉朝遗老,跑到曹魏的朝廷里当官,还频繁给蜀汉地区写“劝降信”,言下之意就是你所谓的“汉家正统”我们不认了。

诸葛亮接手蜀汉政权的时候,外部环境就是这么凶险。

蜀汉的内部呢?更是麻烦。

昨天我们提到,在刘备去世前后,益州地区已经先后有四个郡发生叛乱,而且第二次叛乱还持续了两年时间。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会爆发这么大规模的叛乱?除了昨天讲的,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这就要从刘备的创业模式说起了。刘备是一个连续创业者,二十几年间,不断有不同利益和背景的人加入,导致整个团队的层级关系非常复杂。

我们来算一下:刘备从河北起兵,跟着他的有关羽、张飞、赵云;然后在徐州的时候,又有糜竺糜芳兄弟加入,就是他的大小舅子;到了荆州,又有诸葛亮、黄忠、魏延等人加入。后来占据益州之后,有了法正、李严这些刘璋旧部加入;但是刘璋在益州也是外来户啊,所以还有一大批益州本地的士族。

你看,河北集团、徐州集团、荆州集团、刘璋集团、土著集团,一共是五拨人。另外,还有像马超这样,哪个集团都不算的。所以,蜀汉集团的内部政治结构十分复杂。

之前,刘备还有“汉室宗亲”的政治地位,和“复兴汉室”的价值愿景,可以整合这些人的想法和行动。但是,当刘备逐渐丧失这些政治优势之后,这种复杂的政治层级就变成了各怀鬼胎的一盘散沙。

只有了解这一层意思之后,我们才能看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得那句话:“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好了,我们再来看诸葛亮是怎么处理的。

首先,外交方面,诸葛亮用义正词严的方式写了一封公开信来骂曹魏,信里一再声明,我们蜀汉的使命是“复兴汉室”,而你们曹魏就是篡汉的国贼,等着吧,很快我们就会出兵讨伐你们。同时,诸葛亮又干了另外一件事,他派使臣频繁的出使孙吴,和孙权重新签订了盟约。

把对外的事情暂时解决之后,诸葛亮才起兵到南方去平叛。而且在平叛的过程中,他对跟随叛乱的孟获采用的是怀柔政策,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七擒七纵”,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可是,这一系列动作,只是解决了暂时性的危机,根本的危机还是在内部。实际上,诸葛亮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坚持蜀汉正统的地位,和“复兴汉室”的使命。但是,这两个条件,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是当然的了,而是必须不断付出具体动作去强调。

这个动作就是北伐,就是诸葛亮“六出祁山”。

有一句名言: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所以,今天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从蜀汉政权的内部看看,诸葛亮为什么会有这一系列的表现。

首先,刚才说过面对曹魏,蜀汉在政治上处在劣势和守势,这一部分缺陷只能通过军事攻势来弥补,也就是“六出祁山”。而且,这么做是有明显效果的: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曹魏的三个郡一看诸葛亮大军兵临城下,立马就投降了,这对曹魏政局是一次不小的震动。

其次,不断北伐这个动作,就是给东吴孙权传达一个意思:我是心心念念“复兴汉室”,不会对你打主意,东吴也就放心了。所以,当诸葛亮去世,接班的蒋琬和费祎停止了北伐动作之后,东吴那边的第一反应是,你们不打曹魏,是不是要来打我了。

最重要的是,诸葛亮通过北伐这个动作把蜀汉内部的政局,调动和平稳下来。这里有两层目的:第一,是通过强调“复兴汉室”的使命,整合所有人的价值观;第二,就是通过让国家处在长期对外战争的状态,对内进行压制。

但是,这么做也不是没有副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他必须平衡所有人的心理,尽量避免各个层级的人心有不满。所以,诸葛亮治理蜀汉,实际上用的是严刑峻法,而且必须保证公证。

比如,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因为马谡的失败,整个军事行动都功亏一篑。诸葛亮随后做了四件事——

  • 第一,斩了导致失败的马谡;
  • 第二,封赏尽力减小损失的王平;
  • 第三,重罚了资格最老的赵云;
  • 最后,上表把自己连降三级。

你看,不但赏罚分明,而且似乎有些量刑过重。在国家政策方面,诸葛亮就是这个风格。

比如,他明确定下一条,就是不准刘禅搞“大赦天下”。而且,一般的量刑,超过二十棍的案件,都要诸葛亮亲自审批。

他在对内严刑峻法的同时,在对外军事方面也是小心翼翼。别看诸葛亮总打仗,实际上他谨慎的很。因为军事上一旦承受巨大的失败,蜀国的内政平衡一定会发生动摇。

这就牵涉到蜀汉历史上的一桩著名公案,就是所谓的“子午谷奇谋”。当时蜀汉名将魏延提出,亲自率领一万精兵(史书载精兵五千,负粮五千,共一万人)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潼关。

但是诸葛亮拒绝了这个方案,所以历史上很多人批判他过于谨慎。但是实际上,如果理解了以上我们说的诸葛亮的难处,就是“可以不胜,但是绝不能大败”,你就知道他为什么不能冒这个险了。

历史上因此也留下了一句话,叫“诸葛一生唯谨慎。

但是,即使在蜀汉内部,理解诸葛亮这番心思的人也不多。诸葛亮死后,接班的蒋琬和费祎,就停止了北伐的军事行动,严刑峻法的治国方式也被放弃。他们的道理很简单,军事行动太耗费国力。

但是实际结果呢?

反而是蜀汉进一步衰落,最后一败涂地。

所以,观察一个组织的外部行动,往往从内部着眼,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

好,这周的节目就是这样。祝各位周末愉快,下周见!

欢迎你在留言区写下今天的想法。

把下图分享出去,与更多的朋友一起终身学习。

曹操杀杨修不是因为嫉妒

说起三国里的杨修之死,大家都知道,是因为这个人爱显摆,好几次揭穿曹操的把戏,最后曹操恼羞成怒,就把他给杀了。但最近公众号“今日值得花时间”有篇文章就说,曹操杀杨修,不是因为嫉妒,而是因为政治斗争。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三国时期,社会上有两股势力斗争,一股是军事集团,也就是像曹操、孙权这些人。他们虽然有军队,也有一些豪强地主的支持,但从出身上说,可比不上另外一股力量,也就是历史书上讲的门阀士族。这些大家族都是世代做官,而且有大量土地,政治经济实力很强大。比如司马懿的司马家族,人家的祖先在项羽的时候就封王,后来子孙世代都很风光。

再比如杨修家的杨氏家族,也是这样。他们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的丞相杨敞,后代也是世居高官。像历史上有名的杨贵妃、杨家将,都是他们家。咱们要说到的杨修、还有唐朝诗人杨万里,是他们家族里文化人的代表。

那曹操家呢,可就不一样了。曹操的父亲曹嵩,是个太监的养子,虽然也做到了一定级别,但只有一代人的积累,不能算是“世家”或“士族”。而且,像太监这种出身,肯定被那些大家族看不起。曹操后来之所以能三分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完全是靠他的个人军事能力,跟家庭背景没关系。

你看,一个是军事集团,一个是政治集团,这两股力量在三国那时候就争来争去。当时曹操大权在握,就打压那些门阀大族。而这些大家族呢,为了保持自己的实力,就开始在接班人上做文章,利用曹丕和曹植争夺继承权的机会,跟两个接班人都结成了政治同盟。曹丕这边呢,有司马家族;杨修他们杨氏家族,则站在曹植这边。而像曹丕和曹植这两个接班人,都没有他们父亲曹操那样的个人实力,要想掌权,都需要这些政治家族的支持。当然曹操也很清楚这点,所以当他定下让曹丕接班以后,就把曹植那边的杨修给杀了。所以杨修被杀,并不是因为他爱显摆聪明,也不是因为曹操嫉妒心强,完全是政治需要。

不过呢,你别看曹操想打压那些名门望族,但效果并不太明显,这些家族的势力已经强大到,就连曹操这样的枭雄都对付不了了。后来他儿子曹丕即位后,也不得不向这些政治家族妥协,颁布实施九品中正制。简单说就是,朝廷官员的选拔,都是由那些在职高官来负责;而被选拔的人才,也大多出自那些大家族。这样自家人选自家人,那些门阀士族就世代为官,垄断了权力。所以后来时机一成熟,司马家族就篡权,建立了晋国。九品中正制从曹丕开始,直到隋唐实施科举制才告结束。中间这四百多年,实际上都是这些名门望族在掌握权力。

这段时间,也就是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个典型的特点就是一直动荡不安,朝代频繁更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世家子弟,长期养尊处优,不知民生疾苦,缺乏实践能力,导致社会一直不太稳定。比如说晋朝有个笑话,说有个皇帝听说农民因为没有粮食而饿死,就问:“他们为什么不吃肉?”

另外,那个时候还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叫魏晋风度。我们现在说起这个词,都感觉很潇洒。但实际上,这完全是因为那些望族子弟不接地气,与生活隔绝的结果。比如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就出身世家,爷俩从小养尊处优,虽然官位不低,又是将军又是刺史的,但其实根本不会做官打仗,整天就是和一大批名士喝酒、写字、感慨人生,著名的《兰亭集序》就是这么写成的。

另外他们家族还出了一个很有名的人物,叫王衍,是西晋末年的宰相,但整天根本不干工作,光跟人谈老庄哲学。后来西晋灭亡,王衍被俘,对方的将军问他西晋灭亡的原因,他却说:“我是研究哲学的,从来不过问国家大事,什么都不知道。”最终被人给活埋了。

所以你看,杨修之死这个故事背后,绝不是个人恩怨那么简单,而是那时军事集团跟士族集团斗争的一个缩影。而那些所谓魏晋名人雅士,之所以自命清高,也不是他们真的不喜欢钱财和权力,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不过是他们的钱财和权力来得太容易罢了。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今日值得花时间”(曹操真的是因为嫉妒才杀杨修吗)

曹操真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吗?


2016-04-12 张佳玮 罗辑思维

1
——————

东汉末,曹操扶持汉献帝,为了什么呢?

这是道送分题。自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嘛!

然而,这里还真有个错处。这句话,还是罗贯中在小说里安给曹操的。按正史,乃是袁绍谋臣沮授,首先跟袁绍说:

“您家祖辈都侍奉天子,大家都知道您忠义;如今朝廷宗庙涂炭至此,没人去扶保天子,体恤百姓。您就去把天子迎到河北来,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养士卒去讨伐不听话的,谁能挡啊!”

是故,“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袁绍麾下沮授的主意。曹操呢?他的口号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侍奉天子,号令诸侯。

——事实上,对外说是奉天子以令诸侯,对内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是一回事。天子就是个玩具而已。

2
——————

但本文不是为了玩“挟天子”、“奉天子”这个文字游戏。问题是:既然都知道天子是个玩具,挟他有个鸟用呢?诸侯又不是白痴!

袁绍当时没听沮授的话,去迎汉朝天子,好拿来挟一挟,是因为他的其他手下郭图、淳于琼说话了:

“汉朝完蛋许久啦,兴复他干嘛!而且如今军阀割据,群雄逐鹿,讲究先发制人。如果咱们保了天子,动辄要上表等他下指示,听还是不听呢?”

的确如此。曹操保了汉献帝,自己掌握汉朝朝廷名义大权,诸侯也并没屁滚尿流,望风而降。本来嘛,汉献帝又不是机关枪,拿出来吓唬谁啊?曹操后来以汉朝丞相身份,南下找东吴,周瑜跟孙权说了句名言,所谓曹操:

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一句话就给否了。

因为汉献帝自己是董卓所立,董卓在汉末的声名,着实不算光彩;诸侯又是赳赳武夫,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汉朝已经凋零,你个天子出诏书,奈何咱不听,你能怎么样?

当年八国联军侵华前,李鸿章们为首的汉人封疆大吏,就机智地抱团,大搞其“东南互保”,说朝廷下来的诏书都有问题,不奉令。天高皇帝远嘛!

所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底有个什么鸟用呢?

答:事实是,曹操挟天子以令的,不是诸侯,而是诸侯的手下人。

宋朝时,赵匡胤搞杯酒释兵权,有句话说得厉害极了:

“人谁不想要富贵呢?一旦有人强行给你们来个黄袍加身,你们想不当皇帝,还由得你们?”

就是这个意思。在乱世中,许多时候,诸侯不是爱听自己手下的,而是不得不听。

3
——————

曹操征定四方,当然很能打;但有三个军阀,是被手下人哄投降的。曰南阳张绣,曰荆州刘琮,曰汉中张鲁。

——张绣因为与曹操有杀子之仇,对曹操很忌惮,在袁绍和曹操之间权衡,他手下谋士贾诩,乃是三国数一数二的人精,跟张绣说了:

“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很在意信誉;你跟他有仇,去投靠他,正好让他彰显自己宽厚大度嘛!”

于是张绣去了。曹操果然对张绣厚待,不计前嫌,还拉着贾诩的手说:

“使我信重于天下的,就是你啊!”

——刘琮的父亲刘表一死,刘琮的妈妈蔡氏、舅舅蔡瑁,加上荆州原有的名流蒯越等,都劝他投降。于是偌大的荆州,直接归了曹操。

——张鲁在汉中时,觉得自己在山窝窝里,无人能左右,一度想自称王,被麾下谋士阎圃劝阻;后来曹操打将过来,张鲁打不过,意图直接投降,阎圃劝他别趁着危急时投降,先走到四川去,谈判之后再投降。张鲁都乖乖听话了。

曹操南下东吴时,东吴有过著名的战与降论争。张昭与诸文臣主降,鲁肃与周瑜主战,这段子后来被敷衍成“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天下皆知。如果乍看这个,会很奇怪:孙权年轻气盛,二十六七岁的年纪,要战要降,自己一句话的事,跟大家讨论那么久干嘛?结合一下前面,就明白了。

4
——————

曹操挟天子,令的不是孙权、张绣、刘表、张鲁这些诸侯,而是他们手下的人。

而汉末群雄,还真得被手下人掣肘着。

——刘表是朝廷委派的荆州大当家,没有兵卒,匹马到荆州。完全是蒯越、蔡氏这些士族派系,帮着刘表定了荆州。所以刘表一死,荆州战与不战,完全是蒯越和蔡氏说话。

——孙策刚定东南时,手下没读书人;张昭是彭城名士,南下之后,江东若干大族都对他敬服。所以后来孙权都不爽,跟张昭吵架时说:“吴国士人,进宫拜我,出门就拜你。我也算给你面子了!”

鲁肃劝孙权战曹操时,说过句大实话。这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真意:

“如果我鲁肃去跟了曹操,曹操还会让我当官;孙权您如果跟了曹操,那是什么下场?!”

诸侯们当然都知道,一旦跟了曹操,未必有什么好下场;但架不住自己麾下的读书人士族,心向朝廷。仔细想想,也正常:你是个私企打工的,有政府过来招安;私企老总也许不乐意,私企打工的却愿意去编制里,多好啊!

曹操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全称是:“挟天子以令那些诸侯手下非常得力的士族,逼得诸侯没法不服气。

于是问题来了:为什么一个天子,对士族影响力那么大呢?

本文真正的主角来了。

5
——————

曹操麾下有一个名谋士,叫做荀彧(音通“玉”),字文若。《三国志》列次叙传,将他、他侄子荀攸和刚才提到的贾诩,合传列为曹操首席三大谋士。

荀彧何许人也?曹植说他“冰清玉洁”;司马懿说他“书传的古人我不知道,反正近百十年来,我见过的贤人,没超过荀令君的”;曹操直接说他“吾之子房”,比作张良。

但细读正史,很是微妙:荀彧并不怎么跟曹操上战场,而是常在后方,跟曹操通信。

著名的官渡之战,曹操跟袁绍相持,比较困难,写信给荀彧问怎么办,荀彧跟他说:

“扼其喉而不得进已经半年了,应该用奇了。”

看似就是个书信鼓励,给个大方针而已。那荀彧究竟是干什么的呢?曹操的后方第二中央?主持日常工作?写信鼓励鼓励曹操?

非也。

6
——————

东汉的士族,多出汝南颍川。汝南帮是袁绍家为尊,代代都要进中央;荀彧则是颍川帮的大家,在迎了汉献帝后,荀彧成了尚书令,即天子的秘书。他等于是汉献帝与曹操之间的一道桥梁。他举荐了大批人物给曹操,诸如郭嘉、钟繇、陈群、司马懿、荀攸等,妙在这批人大多是颍川士族,于是就形成了一个颍川士族集团。

由于荀彧的缘故,颍川是曹操最关键的后台。官渡之战,荀彧可不止写信鼓励曹操。后来曹丕登基,很快就给颍川郡许多福利,理由是:官渡之战时,曹操其他地方都不听命令了,只有颍川,老弱都帮忙输送粮食。真是大魏国的根本啊!

当然,荀彧与颍川士族集团,还不只是帮忙输输粮。

曹操征定天下,有武的一手,那就是他自己能打;也有文的一手,那就是荀彧为首的士族集团。本来曹操在读书人那里,不算有面子:父亲曹嵩是投托宦官门下的,很没面子;但因为荀彧与他手下那批人,与汉朝天子一结合,形成了一个士族班子。这对其他诸侯门下那些读书人,诱惑极大。

所以某种程度上,荀彧高风亮节、世家公子的儒雅形象,是曹操真正的招牌;而他善于推荐人,至少在前期,令曹操大大受益——至于后期,荀彧的影响也对曹操产生了掣肘,那是后话了。

事实上,东汉末年,挟过天子的军阀,不止曹操一家。董卓立了汉献帝,之后吕布王允、李傕郭汜,都多少把持过汉献帝,但从未有如曹操般成功者,就在于他们虽然各有本领,到底还是土鳖军阀,手握着天子,却没把天子用到位。汉末士族了得,袁绍靠着四世三公的号召得人心,刘备靠着宗亲血统和个人魅力奔走天下,东吴得靠朱顾步陆等宗族,加上张昭这些北方士大夫镇场。

曹操所以独出众,在于荀彧为首的颍川士族集团,加上汉朝天子,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核心。这个士族核心对土鳖军阀也许没有震慑作用,但对军阀手下那些办事的读书人,却大有感召力。

所以曹操平了北方后,录前后功劳,要给荀彧封万岁亭侯,表章的第一句就是:

“思虑智谋应该首先受赏,战争的功绩抵不上朝堂国家的勋劳啊!”

荀彧当然要推辞,但曹操给他写信:

“我和你共事以来,创立朝廷,你帮着匡弼,帮着举荐人才,帮着出谋划策,也真太多了。”

——某种程度上,荀彧已经不是曹操的谋士,而是曹操的合伙人。他不只是日理万机处理日常工作,他还为曹操团结着一个能感召士大夫的中央。没了他,曹操奉立天子,怕也没什么用。

当然,荀彧后来死得,比较微妙,《三国志》里明写:

“曹操要当魏公,荀彧不赞同;
之后曹操南征,把荀彧留在寿春,荀彧忧死;
次年,曹操就当了魏公。”

——其中意味,不难明白。各色注引与《后汉书》,更是八卦:

“曹操给荀彧送了个空盒,暗示他自杀。”

但这里面,也有派系的问题。曹操平定北方后,势力当然姓曹,但都城许昌是荀彧管事,军师参谋长是荀攸,管冀州的也是荀家的人,曹操一定觉得不爽了。之后曹操就出了求贤令,要求各色人等,无论品德,只要有才,就能当官。如果考虑到先前朝廷的干部,都是荀彧的人,曹操这么做的目的不难明白。所以荀彧自尽,动机其实也不难解释:他与曹操彼此扶持的关系,到尽头了。

当然,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7
——————

《三国志》里,荀彧是魏的谋臣,《后汉书》里却是被当汉臣对待的。他是魏国第一谋臣还是汉朝最后的谋臣,历代史家争论不休。也许他终究知道汉朝不可复兴,只是辅佐曹操,为汉朝延了二十几年命,解决了一些军阀,最后以身殉了汉朝。

在敌对方看来,曹操这个大奸臣确实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至少在荀彧活着时,汉朝还有点尊严。终荀彧一世,本来已经被郭图们判了死刑的汉朝,名义上又续了二十多年命。连曹操自己也吹嘘过,如果天下无他,不知多少人称孤称王。

至少在荀彧活着的时候,汉朝还在,天子还被奉立着;除了昙花一现的袁术外,没有人称帝称王;到他死时,乱世也算收拾得差不多了。

以荀彧自己的身份,他与那些被他感召的士族,确实也算做到“奉天子以令不臣”了。他为汉献帝点了汉朝最后一盏灯,感召了军阀属下各色人等,至少在名义上,又回到了汉朝羽翼之下。所以曹操与他失和,也是必然:他的存在感太强了。

如前所述,荀彧不只是曹操的谋士、曹操的总理,还是曹操的合伙人。荡平天下时,他和曹操,利益共同;到曹操露出野心时,利益就有冲突了。

他死后,曹操称公称王,三国各自称帝,那是他无法控制的事了。

苏轼如是说:

“以仁义救天下,天下既平,神器自至,将不得已而受之,不至不取也,此文王之道,文若之心也。及操谋九锡,则文若死之,故吾尝以文若为圣人之徒者,以其才似张子房而道似伯夷也。”

那些追随他的士族,也是因为相信了他,而投身于曹氏的。荀彧就这样奉着汉朝,到奉不下去了,就像伯夷叔齐那样,在一个时代即将结束时,选择不食周粟,死去了。

但直到死去的那一刻,他至少还是“奉天子”的。

本文由作者 张佳玮 授权罗辑思维独家首发。

罗胖曰:

信仰是经不住追问的。
但这恰恰是信仰的好处。
它意味着——
所有的追问到此为止。

  • 为什么信上帝?因为上帝就是主宰啊。
  • 为什么要爬山?因为山就在那里啊。
  • 为什么要忠君?因为皇帝就应该是皇帝啊。

在某一条线上停止追问的人,最能彼此认同。
他们之间的协作成本也最低。

How

关羽是怎么从历史武将,变成神灵的?


原创: 「罗辑思维」 罗辑思维 今天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

关羽是怎么从历史武将,变成神灵的?

关羽的形象如今已经深入人心,“大年初五拜财神”拜的是他,影视剧中的帮会组织供的也是他,海外华人甚至把关帝庙带到了世界各地。

关羽原本也是人,他为什么能被人供奉成神呢?

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

我们在这本书里,找到了关于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

关羽

作者:[日] 渡边义浩
译者:李晓倩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

  1. 历史中的关羽其实非常普通。在史书《三国志》里,关羽本身没什么亮点,而且性格刚愎自用。刘禅给关羽的封号是“壮缪侯”,“缪”是名不副实的意思,这是对他失掉荆州的批评。那为啥关羽能有今天的地位呢?

  2. 成就关羽的最大助力是“故事”。宋代特别强调“蜀汉正统”的观念,“尊刘抑曹”的思想让关羽这个“蜀汉第一武将”特别适合拿来当人物故事的原型。三国故事更是当时的大IP。古人塑造人物有个特点——脸谱化。也就是说,一个人物只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比如,曹操疑心病重、诸葛亮神机妙算。而关羽就是“讲义气”的代表。

  3. 在所有故事中,《三国演义》对关羽的形象影响最大。你熟悉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等等,都是体现关羽讲义气的经典故事。其中“夜读《春秋》”,是《三国演义》专门为关羽打造的经典细节。你可能很奇怪,读《春秋》有什么了不起?原因是,《春秋》最能代表儒家的伦理纲常,也就是“仁义礼”。这就凸显了关羽的忠义形象,让他和白脸的曹操划清界限。

  4. 你也许会说,故事再好听,关羽顶多是个“道德模范”,也不至于变成神啊?关键在于——“义”是古代中国非血缘关系的人之间产生信任的基础。“讲义气”“有信用”“够仗义”,这都是当时社会中最看重的东西。这些道德准则,需要具象化的载体。随着故事中的关羽深入人心,关羽就成了“义”的载体,各阶层、各领域的人,都特别推崇关羽。

  5. 关羽是老百姓眼中的“守护神”。关羽的老家山西解县盛产盐,当地人需要有“守护神”来镇守盐池。传统神话中没有专门干这事的神,怎么办呢?人们就找来“自己人”关羽,一有天灾就祭他。天灾总会过去,情况一好转,老百姓就认为是关羽显灵了,关帝庙越修越大,香火也更旺。一来二去,关羽就走出了家乡成为更多老百姓的“守护神”。

  6. 关羽是商人眼中的“财神”。晋商是中国最有名的商人群体之一,他们特别推崇自己的“老乡”关羽。在明代中叶,晋商影响力大到国家发动战争,都需要他们的财力支持。到了清朝,晋商的实力更是达到顶峰,关帝庙跟着晋商修到了全国各地,总计有4万多座。关羽成了整个商界的“财神爷”。

  7. 你可能想不到,关羽还是理发行业的“祖师爷”。因为他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特征,比如都是拿刀干活;都擅长“取人头颅”。据说,剃头匠曾经用过这样的广告词“试问天下头颅几许,且看老夫手中大刀”,说句题外话,看了这种广告,真的有人敢去剃头么?总之,剃头匠供奉关羽,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刀法好。当然这些说法未必可靠,但可以看出关羽的“管辖权”非常广泛。

  8. 关羽是民间帮派眼中的“榜样”。帮派最核心的价值观就是“义”字第一。清代的天地会、民国的袍哥,都把关帝当作自己组织内部的最高信仰。你在影视剧中也经常能看到,帮派入会要拜关羽,出了纠纷也要把关羽像请出来再评理。

  9. 关羽列席儒释道三教,甚至当过“玉皇大帝”。关羽既是佛教中的寺院守护神,又是道教中的三界伏魔大帝,在儒家中也有武圣地位。有些道教信徒,特别是闽南一带的人,认为关羽做过玉皇大帝。你可能以为玉皇大帝是一个神,其实它类似“天上的皇帝”,是能“换代”的。

  10. 看到这你可能会说,关羽封神只是民间的说法而已吧?其实,关羽的“神位”也获得了各路皇帝的承认,目的是借助关羽的形象强化自己“正统”的地位。比如宋徽宗给关羽封了神号,从国家层面上承认了关公信仰;万历皇帝每次打仗都要祈求关羽保佑雍正皇帝下令把关帝庙全改成武庙,跟供奉孔子的文庙并立……就这样,关羽也就完全从凡人变成了神。

让我们对《关羽》的作者渡边义浩,译者李晓倩,出版方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说一声感谢!

最后与你分享金句:

关羽之所以能封神,在于关帝信仰通过“义”这个核心,把各种社会力量组织在了一起。

春节听书 | 《关羽》怎么变成了财神爷?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今天是大年初五,那必须要迎财神啊。所以,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每天听本书”栏目中一本讲财神的书,讲武财神——《关羽》。

关羽是怎么从一个三国时期的武将,变成财神爷的呢?你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为你解读的书叫《关羽》。不过,这本书不是关羽的传记,而是在讲关羽是怎么从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个武将,变成后世的武圣的。这个武圣是什么地位呢?想想对应的文圣是谁,你就懂了。没错,文圣就是孔子。把一个武将奉为神明,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少见,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元代就有一出戏,叫《关云长大破蚩尤》。蚩尤是代表破坏的神,和三皇五帝是一个级别的。关羽是三国时期一个武将,凭什么能和他对决呢?这至少说明,在当时的中国人心目中,关羽已经不只是个历史人物。他是武力和勇气的最高代表,有了成为神的资格。在民间,关羽是最受欢迎的神之一。清代供奉关羽的关帝庙就有4万多座。今天,在很多黑帮题材的香港电影里,也能看到供奉关公的镜头。海外华人也很爱关公,他们远离了中国的土地,而关帝庙也跟着他们来到世界各地的唐人街。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因为关羽是最伟大的武将吗?

当然不是。即使在《三国演义》里,关羽也不是最能打的。公认最有战斗力的武将,应该是吕布才对呀!而且,在史书《三国志》里,关羽不仅没那么重要,甚至没那么正面。《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关羽刚愎自用,张飞脾气暴躁,他们的死都是因为性格弱点。他最后还不忘补个刀,说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啊。我们中国人往往不太在意这种反差,因为成圣成神的关羽已经深入人心。而在三国故事同样普及的日本和韩国,他们心目中的关羽,还只停留在一个著名武将的层面。所以日韩的研究者反而比中国人更容易感知到,关羽封神是中国特色。

本书的作者渡边义浩就是一位日本学者。他是日本三国学会事务局长、三国研究领域的专家。他从庞大的文献资料中,理出了关羽封神的脉络,回答了上面提到的这个问题。这本书的意义不在于还原了历史中真实的关羽,而在于还原了关羽被神化的过程。与其说是关羽创造了历史,不如说是历史创造了关羽,不但创造了关羽,还把中国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义”赋予了关羽。在古代中国,关羽成了“义”的化身。这就是关羽成为信仰的根本原因。而且,这还让关羽对构建中国古代社会的信用体系起到了很大作用。这个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我们会在后面详细说。

本期的解读中,我们为你梳理出了这个过程中的两条主要线索。在历史中,这两条线索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相互影响的。但是,把它们抽离出来,才能看清楚让关羽成为神的力量到底是什么。第一个线索,是故事的力量,故事赋予他意义。关羽在文学中摆脱了历史的真实,成为了“义”的符号。第二个线索,是信仰的力量,信仰把这个符号的意义扩大。关羽摆脱了作为人的真实,成为了“义”这个理念的人格化身。

第一部分

好,下面我们开始讲第一条线索,故事的力量。在古代社会,“义”是儒家的基本伦理,是在血缘之外维系人与人关系的核心价值。但是,在《三国志·关羽传》那900多个字里,其实找不到太多能把关羽跟“义”挂钩的内容。刘禅给关羽的封号是壮缪侯,缪是名不副实的意思。这可不是个好的谥号,含有对他失掉荆州的批评。但是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对这个谥号感到不满意,他把史书中关羽的谥号改成了武庙中的封号忠义侯。这样明目张胆地篡改史实,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少见。乾隆接受不了这个缪字,因为他不认为关羽犯了什么错。在他看来,关羽既忠且义,怎么会有错呢?这应该也是当时中国人心中的普遍感受。这说明,从陈寿到乾隆,人们对关羽的评价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

这个变化就发生在关羽从历史人物变成小说人物的过程中。从史书《三国志》到小说《三国志演义》,三国故事变得越来越丰富。所谓“演义”就是讲史演义,类似今天的评书。后来有人把说书演义的底稿整理成文字,就形成了最初的三国小说。我们说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不是说他一个人创作出了全部内容,而是说他是最初做整理工作的那个人。后来,有出版商出版了三国小说。一开始有了很多不一样的版本。最后,清代的毛宗岗父子修订了一个完善的版本。我们今天说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指的就是这个最终定本。

关羽的形象,就在从史实到小说的演变过程中,一点点丰富起来。不过,古人丰富人物形象的方式,跟我们今天的理解不太一样。你看小说电影,肯定不喜欢那种黑白分明的、脸谱化的人物。在很多好的叙事作品里,英雄也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反派也会有不得已的理由。在三国故事的演化中却正好相反,原本真实的历史人物一定是复杂的,行动也不会有那么强的内在一致性。但是,在流传过程中三国的人物形象都是越来越鲜明,越来越黑白分明,越来越脸谱化。讲故事的人会想尽各种办法,突出人物身上某一个鲜明的特质。曹操疑心病重、诸葛亮神机妙算,而关羽就是讲情义的代表。

随着三国故事的流传,关羽有情有义成了一种共识。讲故事的人就会为此增删或者修改情节,进一步强化这种共识。我们来举个例子。《三国演义》里,曹操俘虏关羽以后,安排关羽和两位嫂子共处一室,这是在试探关羽的人品。而关羽这一夜手捧《春秋》,看到天亮,让曹操心服口服。而关羽一夜不睡,体现的当然是他对刘备有情有义。这个情节在某些版本的三国小说里是没有的,毛宗岗把它加到小说里,还特别强调这个情节重要,就是因为它充分地表现了两个主要人物的核心特征——曹操的“奸”和关羽的“义”。曹操爱才,一直想把关羽收为己用。他想关羽把持不住,就没脸再回去找刘备,自然会跟着自己了。而关羽的坚守,也就不只是在男女关系上保持清白,更是在表达忠于汉室,忠于义兄的决心。

人们强化关羽的“义”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因为关羽特别适合表现“义”。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人设来看,关羽是蜀汉第一武将。宋代,人们普遍接受了蜀汉正统的观念。这就让关羽成了一个正面英雄。而且,关羽熟读《春秋》,这在武将中是比较少见的。《春秋》是儒家经典。熟读《春秋》,意味着关羽懂得儒家的伦理纲常,也就是“仁义礼”。关羽因此具备了代表儒家思想的基本条件。

从经历来看,历史上,关羽受到曹操和刘备两方势力的赏识。他虽然投降了曹操,最后还是选择回到刘备身边。这段“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经历,天然就是描写“义”的剧本。你想想,关羽的选择其实有一些难以解释的地方。比如说,不管最终他是不是回去了,关羽确实是先投降了。在那时候的情境下,相比投降,以身赴死是不是更显忠义呢?因为资料太少,历史并不能给我们提供答案。读者心里自然会产生疑问,疑问就会产生悬念。悬念就是讲故事的人可以添油加醋,自由发挥的空间。有点像我们平时说的“填坑”。坑填的好,会给读者带来极大的满足感,也就能放大故事所要表达的东西。

那么,这坑是怎么填的呢?就是用“义”来解释关羽所有的行为,把他的行为合理化。这样,还可以反过来利用这些“坑”,让读者在内心感到满足的同时,深刻理解“义”的内涵。

具体来说,小说中强化了关羽投降是要“守护嫂子”这个动机。这样一来,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心理就可以解释了。这个处理就是用“义”解释了关羽的行为,消除了读者的疑问。在这期间,曹操的拉拢,还有前面说的秉烛达旦,以及后面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所有这些故事,都是在渲染关羽的忠义。你看,如果没有夹在两个阵营之间的经历,关羽的忠义也就没有展现的空间了。

关于阵营之争,关羽的故事中还有一个更大的疑点,就是义释曹操。这个情节是小说虚构的。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大胜曹操,诸葛亮派关羽乘胜追击。关羽在华容道埋伏成功,最后却放走了曹操。相信很多人看《三国》,第一次看到这里都会痛心疾首,觉得关羽怎么能错失良机呢。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解释说:诸葛亮认为曹操命不该绝,所以才派关羽去华容道埋伏。但是诸葛亮又不明说,还以军法要挟关羽。这是孔明的狡猾,但也更能凸显出关羽的凛然气概。所以说,故事里写放曹操这个反常的行为,是要表现关羽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这个行为越是反常,越是难以解释,读者理解的时候,情感效果就越强烈,对“义”的表现也就越成功。这就故事的魅力,义释曹操也成了《三国》中最经典的画面之一。

如果你熟读《三国》,可能还有会疑问:关羽之前在许田,看到曹操对汉献帝不敬,明明那么坚定地想杀曹操,在华容道又放弃机会。故事这么讲,不是自相矛盾么?毛宗岗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矛盾。他的解释是,这是因为关羽的处境不同。在许田想杀曹操,他是想为大汉除奸。在华容道放曹操,他是想报曹操之恩。一次是忠奸分明,一次是恩怨分明,所以都是义。你会不会觉得这样解释其实有点牵强?但其实这才是“义”真实的样子。

在中国人心中,“义”这个概念,是非常复杂的。我来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有的家长会跟孩子说,放弃现在随便玩的自由,是为了以后更大的自由,这两个“自由”就不是一个意思。实际上,很多核心价值观比如自由、公正、平等,在不同的处境中,都可能会有不一样的解释。毛宗岗说关羽杀曹操是义,不杀曹操也是义,也是这个道理。

故事是人理解世界的工具之一。故事的理解方式,就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做出解释。口耳相传的口述故事,是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在互动中磨合出来的,最终形成的都是最符合普世价值的解释。关羽的故事,刚好给古人提供了解释义、理解义的绝佳素材。在几百年的演化中,就形成了关羽跟义的对应。更好的是,他一个人的故事,还能展现出义的复杂性。关羽就这样成了代表“义”的符号,在三国故事的演化中被不断的强化。关羽这个人物塑造得越成功,文学对“义”的表现也就越成功。

第二部分

好,我刚才和你讲了,从史实到故事,关羽的形象是怎么变化的。接着,我们来讲第二条线索。我会告诉你,这个故事里的关羽又是怎么成为关帝庙里的关公的。也就是,关羽是怎么进入信仰系统,成为一个神的。

清代的文学家袁枚最为今人所知的作品可能是《随园食单》,但是他还有个短篇小说集叫《子不语》,里面讲到了一个成为神之后的关羽的故事。故事里说,有一位王氏经常受丈夫家暴,非常可怜。有一天,她因为太饿偷了邻居的鸡结果被发现了。她害怕丈夫打死他,就冤枉是借住在邻居家的书生马生偷的。马生无处分辨,只好提议去关帝庙请神仙来裁决。到了庙里一求签,结果出来,关帝居然说就是马生偷的。隔了一段时间,马生碰到关帝显灵,就骂他不公正。关帝回答说:你将来是要当官的人,难道不知道办事要分轻重缓急么?如果我说你偷了鸡,你不过就是没地方住。要是我说王氏偷了鸡,她不就得死么?我宁可别人说我不灵,也不能让她去死。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关羽断狱》。故事里,关羽可是一点点身为大将所必须的杀伐决断、赏罚分明的严明作风都没有,倒是充满了人情味。王氏偷东西又诬告别人,搁哪儿去判这个案子,都是她有罪。但是关帝不仅体谅了王氏的不得已,还颠倒是非,让马生顶了罪,可以说一点都不公正。

这就是民间信仰中关帝的样子。他可能不那么是非分明,但你又觉得他的判决似乎符合一种更高的伦理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义”。在这个故事里就是,体现的不是前面说的“忠义”,而是不能见死不救的“仗义”。为了实现“义”,关帝甚至能够在法官的位置上作出自我牺牲。所以,从皇帝官府到民间帮派,大家都想求关羽保护,请他帮忙。这就是关羽经过千年神化形成的公众印象。

需要提醒你一下,关羽神化的进程,跟我们第一个线索讲的故事化进程是同步的,二者之间也会相互影响。不过在解读中,我们就专注在主线,看看民间和国家两个层面的信仰,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

宋朝以前,前世帝王、贤人能才、山神水怪,甚至各种动物,都能成为民间祭祀的对象。不光关羽,三国里的历史人物有不少都封神了。比如刘备、曹操、诸葛亮、荀彧、司马懿等人,都有人祭拜。中国民间信仰有一个特点,叫“惟灵是信”,也就是说只要在传说中灵验,就有人祭拜。那些会让人觉得灵验的神,生命力就会比较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精神。

老百姓觉得关羽“灵”,是因为他很好地完成了他作为神最初的职责——守护盐池。盐池就是生产盐的地方。关羽出生的地方叫解县,在今天的山西省。解县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盐产地。盐池像农田,很怕自然灾害。人们就会在盐池附近设庙供神,保佑风调雨顺。一开始,关羽只是盐池周围的众神之一,他是守护神。当地人选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是本地的武将。北宋的时候,当地曾经发生过一次洪灾,让盐池受到很大的损害。而盐税是国家财政收入重要的一块。盐业受损,国家财政一度陷入危机。所以八年后盐池修复的时候,举国上下都非常重视。当地人请求加封盐池守护神,宋徽宗就给关羽加封了爵位。这就确立了关羽盐池守护神的地位。

像天灾这种事,肯定是有来有去。一次灾祸过去,老百姓就会认为神灵起了作用,就要大肆祭拜他们觉得显灵的神,给他申请加封,修建塑像庙宇。下次灾祸来的时候,他们还是会选觉得灵验的神来祭拜。而老百姓判断神灵不灵,标准就是这个神的塑像、庙宇大不大,香火旺不旺。其实说白了,就是别人信不信。所以,一个神一旦让老百姓觉得他“灵验”一次,就会进入一个正向循环,他的影响力也就越来越大。

我们在开头提到了元代戏曲叫《关云长大破蚩尤》,就是一出给治水大神关羽歌功颂德的民间戏。这说明关羽的信仰已经比较普遍了,而且他的管理范围还更大了,还能帮忙治水。到了万历年间,一位官员到黄河治水的时候,当地人就提出他应该祭拜关羽。但是,这位官员一开始觉得这是迷信,拒绝了。后来,治水工程进展不顺,老百姓不配合,官员不得已祭拜了关羽。传说关羽显灵了,预言了完工的日期。最后,工程果然就在预言的那一天完成了。于是,这个官员上报国家,给关羽修建了庙宇。

后来,他又被派到另一个地方治水。这次他已经懂得怎么在治水工程中,合理利用民众对关羽的信仰了。他告诉当地百姓,关羽托梦给他会来帮助治水。人们相信关羽的力量,也积极配合,于是治水工程就进行得非常顺利。治水成功之后,官员就又申请在当地修建关帝庙。商人和官府都给了他很大支持。你看,官员、民众、商人,依靠关羽信仰齐心合力,完成了治水工程;又齐心合力修建庙宇,把关羽的信仰发扬光大。这就是“义”的力量在起作用。关羽信仰就这样越来越兴旺。

在前面的故事里,赞助关羽修庙的商人是晋商。晋商非常信奉关羽,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关羽也是山西人。而且,晋商就是靠贩盐发家的,关羽一开始守护盐池,后来又帮助治水,一路保护他们,关帝庙也就跟着他们建到全国各地。

到了明代中叶以后,晋商逐渐成了中国社会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他们的影响有多大呢?国家要发动战争,都要伸手向他们要求提供财政支持。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晋商曾经给了满族政权很大的支持,所以清朝的时候,满族人回报他们,使得晋商的实力空前强大,关羽信仰也随之达到顶峰。这时候关羽的守护范围,就不仅在盐池和水利了,他又成了商业的守护神。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今天我们会把关羽当财神祭拜。一旦到了财神这个层次,推动关帝信仰的力量就不只是晋商,而是整个华人的商业力量。商人在前往各地经商的时候,都会祈求关公守护,生意成功之后,就会修建关公庙,祭祀关公。商人有钱,修的庙当然更大,香火当然更旺。关公信仰也就越来越兴旺了。

民间信仰,尤其是晋商的信仰,这是推动关羽信仰越来越兴盛的一股力量。不过,作为神的关羽,要再往上提升一层,也就是变成武圣,还得依靠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力量,就是皇帝。皇帝祭拜武神,一般都是碰到战争。国家层面的武神祭拜,最早是从唐玄宗建的武成庙开始的。不过那个时候,武成庙名将云集,关羽不算出众。在封神之路上,关羽也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战胜了所有竞争对手,成为了中国第一武神。

我们说老百姓信仰关羽是“唯灵则信”,那皇帝为什么要选关羽呢?比关羽能打,比他战功显赫的武将可不少。这跟关羽代表“义”有关。宋代司马光就说过,武将如果有勇而无义,反而是国家的威胁。所以在皇帝看来,义是前提条件,然后才能谈勇。没有义,何来信,没有信又怎么派你上战场呢?所以说,因为有“义”,皇帝觉得关羽是最靠得住的武将。他们就愿意把关羽当作武神祭拜。第一个单独祭拜关羽的皇帝是宋徽宗,他还给关羽封了神号。前面我们说到,宋徽宗因为守护盐池封赐了关羽,这是宋代产生的一种新制度。皇帝通过封赐民间的神,来加强中央和地方的合作。宋徽宗的封赐,相当于从国家层面上承认了关公信仰。

第二个给关羽重要助攻的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个特别敢打破传统的人。他废除了唐玄宗的武成庙,把关羽单独请出来供奉。这就一下子扫清了所有能跟关羽平起平坐的武将。朱元璋推崇关羽是有原因的。当时,民间有很多关羽为他立功的传说。比如说朱元璋跟老对手陈友谅大战,关羽为他从阴间派出了十万人马等等。在这个意义上,关羽都可以说是明代的开国功臣了。所以,我们可以说朱元璋推崇关羽,是他在笼络民心。关羽是忠臣良将,所属的阵营又是正统的蜀汉。他的故事早已经深入人心,在老百姓心里是忠义的代表。而且,随着晋商的壮大,关羽的香火又特别旺盛,早就超过了其他封神的武将。所以关羽这个神,有着正面又强大的号召力。这一点,治水的官员明白,朱元璋当然也明白。

关羽从此平步青云。到了万历朝的时候,边境开始不稳。万历皇帝每次打仗都要祈求关羽保佑。他是越怕越信,在全国大力推行关羽信仰。关羽的封号大大提升了,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关圣帝君”。到了清雍正时期,雍正皇帝下令把把关帝庙全改成武庙,跟供奉孔子的文庙并立。关羽成了中国人最高的信仰。

在关羽神格化的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关帝信仰在古代社会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把各种社会力量组织在一起,共同完成目标。大到战争,小到治水,祭拜关帝这一整套仪式,会形成一种奇妙的场,把各种力量维系住。这个场的能量源就是“义”。

义”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能量呢?这是因为在古代社会,“义”是非血缘关系的人之间产生信任的基础。也就是说,如果你也跟我一样信奉关羽,我就会相信你也是像关羽一样凡事都依照“义”来行事,你就是值得信任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的商人和民间帮派特别信奉关羽。清代的天地会、民国的袍哥,都把关帝当作自己组织内部的最高信仰。这种信仰也由于晋商的关系,成了个中国古代商业社会的底层逻辑。因为不管是民间帮派还是商业社会,他们既没有没有亲缘关系作为纽带,也没有今天的信用体系作为基础。他们怎么建立彼此件信任呢?

于是,“义”就成了“信”的前提。山西商帮的信条就是,义中取利,信誉第一。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信誉,有的时候宁可在经济上受到损失。这倒不是因为他们的道德高尚,而是因为信义就是他们在古代商业社会中生存下去的命脉。因为没有信任,治水这样的项目就难以调动资源,经济活动就难以进行,民间帮派也组织不起来。当这种信仰逐渐叠加的时候,就会吸引越来越庞大的人群,所以“义”就成了维系这一切的纽带。而“义”的人格化身关羽,就成了所有处于这样社会关系的人共同信仰的对象。所以说,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社会信用体系形成过程中,“关公”崇拜起到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总结

好,《关羽》这本书我们就讲到这里。关羽从一个三国时期名将,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最高信仰。这一路借助了很多力量,有故事的力量、民间信仰的力量、商业的力量和皇权的力量等等。这些力量在不同阶段发挥了各自的作用,最终把关公推上了最高的神坛。而关公之所以能调动起这些力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最适合承载中国古代社会的普世价值“义”,最终也成为了“义”的人格化身。

好,以上就是本期音频的全部内容。你可以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看全文和脑图。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Experience

中国“太监王朝”的产生


2016-02-27闲人维杰

制度是人类进化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人类社会能够得以延续的基本保障,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精髓。当然,仔细想来,制度的产生可能并不是那么的伟大,制度应该是人类相互之间斗争到极致的产物。

作为一种天性好斗的物种,人类产生之初应该是没有什么秩序的,相反,应该是时时处在斗争之中。当斗争过度而疲惫的时候,人类便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大家还是应该寻找一种相互认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能再动不动就搞个你死我活的。

当大家约定的条条,慢慢被大家接受的时候,制度也就产生了。人类历史也就进入了所谓的文明社会。

但是在人类这几千年的文明史当中,真正能够解放人本身的现代文明也不过就200多年,占比不过0.5%,而另外的99.5%却是被束缚的历史,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专制制度时代。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专制必然存在着对人性的摧残,现在我们用了各种词语来描述专制制度的丑恶。那么考察我们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什么制度对人性的摧残最烈?在我看来,最突出的体现便是在太监身上。

太监的人性变态,这里就不用说了。假如不能理解,男人不妨假想一下自己的那条命根子被人切了会变成了什么样的人,女人不妨假想一下自己老公的那支宝贝儿被人割了该怎么活。

为确保皇家血统的纯正,把男人阉了来管理宫廷内务,这表面上看起来是皇帝老爷的残暴残忍。然而,事实上皇帝并没有强制把男人阉了当太监,想象一下把一个男人阉了会激起多大的仇恨,没有哪一个皇帝会傻到自己下令把一个男人阉了当自己的近侍。

我很怀疑,世界上第一个太监一定是自己为博得皇帝信任而挥刀自宫了。后来有人发现在皇帝身边当太监可以得到莫大的好处,太监这个职业也就慢慢兴起来了。在有的皇帝那里,太监理论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公元十世纪,正逢五代十国乱哄哄,南方有一个小朝廷史称南汉,那是唐末封州刺史刘岩割据一方。他自称皇帝,建都广州,称兴王府。

他有一套神奇的治国理论,认为一般人都有妻儿老小,既有妻儿老小,便有私心,便不能无私奉献自己于皇上,而太监“无鸟一身轻”,故只有太监最无私,没有后顾之忧,必死命效力。

传位到他的孙子南汉王刘伥,更下了一纸文件,曰:凡是朝廷任用的人,不管他是进士还是状元出身,一律要阉割,达到“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化境之态,方能当官。

于是中国历史上蔚为壮观的太监王朝产生了。

王船山反复渲染太监的可怜可悲,这却是他的书生之见。羡慕太监的人比羡慕他这位大学问家的多着呢。

在太监得势的时代,民间往往相应掀起“自宫潮”,许多小康之家的儿子也忍痛自宫,以图仕进,这确实是一条终南捷径:读书须受十年寒窗苦,自宫却是一时痛终身富贵。

据《<山堂别集>中官考十》记载:“南海户净身男九百七十余人复乞收入。”一个小村子,居然有如此之多的童男自宫。整个国家呢?

天启三年,征募宦官缺额3000人,结果应征者多达2万人。政府竟想不到会有如此多人,一时无措,不得不增加1500人,剩下的人,安置在京郊南苑的收容所。即使如此,收容所也容纳不下这么多人,许多人不得不沦为乞丐和偷盗者。下有自宫之风,上有体制的膨胀,有明一朝,太监机构的编制不断扩大,太监们组成了“大朝廷中的小朝廷”。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太监都是自小被父母送进宫的,皇帝没有逼哪一个父母要把自己的儿子送入宫当太监,都是父母自愿把自己的儿子送入宫的。

在太监们的心里,皇家就是他们的家,皇帝就是他们的救命恩人,所以太监对皇上忠诚,对皇家忠诚。谁要敢冒犯圣威,太监就掌谁的嘴;谁要敢亵渎皇家,太监就剥谁的皮。太监们以当太监为幸,以当太监为荣,成为皇权最忠诚的卫道士,可以说是皇家最坚定的“爱皇者”。

可怜天下父母心,是什么原由致使人世间会有父母忍心把自己的儿子送入宫当太监呢?明明知道送入宫就要被阉了,父母何以变得如此残忍了呢?

没有人逼他们,皇家没有逼他们,官家也没有逼他们。

有人说是处境逼他们,处境让他们一家人陷入了绝境,送儿子入宫,不仅可以救儿子一命,还可以救全家人的命。于是接收小孩入宫当太监,反而成为皇家赐于穷人的恩典了。当穷人穷到实在活不下去了,总算还有一条送儿子入宫当太监的路,虽是一入宫门深似海,但这也叫天无绝人之路。

这是处境之恶,没有人怀疑是制度之恶。

这就是制度的绝妙之处,让你把儿子送入宫当太监,还以为是皇家救了你儿子,救了你全家的命,让你把女儿送给皇帝奸淫,还以为是皇恩浩荡惠及你家,一人当妃,全家光荣,就连你女儿也倍感自豪,生是皇家人,死是皇家鬼。

曾经,制度的变化把摧残人性的罪恶变成了掌权者的恩典,把人世间的苦难变成了处境的罪过。是你的处境让你陷入了绝境,没有人逼你,也没有人害你,让你看不到自己苦难的源头在哪里,看不到自己的仇人在哪里,看不到人世间的罪恶的源头在哪里。

本文作者 闲人维杰,选自其新浪博客。

罗胖日:

制度是“可能性”的制造者。
人性还是那个人性。但是——
好制度,让人性升腾的可能性无上限。
坏制度,让人性堕落的可能性无底线。
无论往哪个方向指引道路,总会有人走得很远。

Reference

  1. 三国时期最会跳槽的人是谁?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