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Humanity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世界是你的镜子,你简单,世界就简单,你复杂,世界也复杂。

“行为金融学”呢?简单说就是在传统金融学的基础上,加入了心理学对于人的行为的分析。

电视剧《权力的游戏》就是一部莎士比亚戏剧,加上许多僵尸电影的元素。
《权力的游戏:现实与幻想》

吴晓波:每一个商业工作者,都应该为德鲁克留下一行书架

Why

罗胖60秒:为什么有人对观点很狂热?

  1. 昨天我看到一个词,叫“皈依者狂热”。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有一个价值观系统,原来在里面的人,倒是很正常。越是新来的人,越是出身不是那么根红苗正的人,他就越狂热,比正统成员还狂热。

  2. 这可不仅是在宗教,各个领域都有这个现象。比如说,英国的餐桌礼仪是来自于法国的,但后来英国人对餐桌礼仪的狂热程度是远远胜过法国人。

据说英女王宴请的时候,放餐具居然要用游标卡尺精确测量。法国人就反过来笑话他们,说你们英国人饭菜那么难吃,把饭菜做好吃点比什么不强啊。

  1. 再比如说,清朝初年搞剃发令,让汉人剃头梳辫子,所谓“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这提议者谁啊?汉人,叫孙之獬。他们是要用这种狂热来证明自己对新信仰的忠诚。

  2. 所以,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对什么观点很狂热,那你就可以问他一句了:“你新来的吧?

罗胖60秒:晏殊为什么这么做?

  1. 话说宋代的大词人晏殊,就是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那个晏殊。当时的皇帝宋真宗很看重他,遇到棘手的事,就经常写个小纸条,派人去向晏殊咨询意见。

晏殊回复的时候,是把皇帝原稿的那张小纸条和答复的纸粘在一起送回去。

  1. 你别小看这个小小的细节,背后的意思是:您送来的纸条,我送回了,信息不会泄露,我也不会拿来当作炫耀自己的工具,您放心。

  2. 这样谨慎干练的人,皇上怎么能不喜欢的呢?所以后来晏殊的官一路做到了宰相。这件事看起来只是一个官场上的小伎俩,但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难做到的平衡。

  3. 做任何事,你要收获的其实是三个方面的收益。

第一,这件事本身做成带来的收益。
第二,让合作伙伴信任你的能力带来的收益。
第三,是让合作伙伴觉得和你的合作是安全的、可持续的相关收益。

这三个收益全拿到了,这事才算做成了。

What

沟通的本质是让人理解你的人设,接受你自己的人设的设定。
· 朋友圈的本质是新的社交场所,一个每天都会走过的广场。
·“看一看”的本质是社交的延续,是逐步卷入客户的过程。
· 时刻视频对微信来说只是载体,是朋友圈之外的另一种社交模式。

这是什么?
这些都是关于人性的洞察:

· 每个人都希望被人看见,被更多人看见。
·每个人都是社会动物,人类的社交习惯或社交需求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线上社交只是线下社交的映射。
· 当社交压力大的时候,人们会需要更加轻松的社交场景。每个人可以展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获得他人认可,也可以展现最真实的一面。
· 人的本性是不愿意阅读和学习的。
·人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他会自我调节时间。

活在世界上,有时候人家不害你,就是对你最大的帮忙。
– 柯文哲,台北市长

胜利者永远不会被问,他是否讲了真话。

希特勒

人类与生物灭绝

30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九种人类:欧洲的尼安德特人,亚洲的丹尼索瓦人,印度尼西亚的直立人,非洲中部的罗德西亚人,南非的纳雷迪人,菲律宾的吕宋人,印度尼西亚的弗洛雷斯人,中国的马鹿洞人,以及非洲南部的智人。

一万年前,其中八种人类都消失了,类似于生物的大规模灭绝。但是这个时期并没有明显的环境灾难,火山爆发、气候变化、小行星撞击都没有。造成这种灾难的唯一原因,就是智人走出了非洲,向全世界扩散,导致了第六次生物大规模灭绝。

智人是独特的危险物种。他们猎杀了猛玛象和树懒直至灭绝,破坏了平原、沼泽和森林以供耕种,改变了地球一半以上的土地面貌,还改变了地球的气候。

DNA 证据显示,智人跟尼安德特人见过面,并有杂交。丹尼索瓦人的 DNA 也保留在现在的许多亚洲人中。许多证据证明,其他古老的人类只有在遇到智人后才消失。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祖先”智人”会消灭其他的亲戚,导致大规模灭绝呢?

答案在于人口增长。人类像所有物种一样以指数方式繁殖。一旦智人互相合作,我们就没有天敌。由于没有天敌控制智人的人数,所以智人开始利用所有可用的资源。智人为了自己的进一步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与其他部落在粮食和领地方面发生冲突。

智人消灭其他人类,可能不是有计划的进行,而是不断的遭遇战。但是,最终结果还是一样,智人消灭了敌人,并占领了对方的土地。欧洲的考古记录表明,尼安德特人的消失过程持续了几千年。这表明,尽管尼安德特人输掉了战争,但要坚持这么长时间,他们肯定赢得了许多场与智人的战役。

今天,我们抬头仰望星空,想知道茫茫宇宙中,是否还存在其他智能生物。但是实际上,地球上就存在过其他智能生物,但是他们都被我们消灭了。

认知清单 | 你以为的自己,跟诺奖得主发现的人性到底差几步


2017-10-14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被“另类”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摘下。塞勒是研究人性的高手,也是在经济分析中研究人类行为机制的宗师级人物。

跟着这篇清单,来看看你了解的人性,究竟跟经济学家发现的人性差别在哪里。

  1. 人脑是一个“黑箱”。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的行为经济学,就是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打开头脑这个“黑箱”。

  2. 你以为人的头脑就像一台计算机,通过计算做出“理性”决策,做出最优选择。但塞勒发现,人往往是跟着感觉走。

  3. 塞勒的意思是,跟着感觉走的理性,并不是胡乱决策,这个感觉的过程是有规律的。塞勒建立在“有规律的非理性”基础上的新经济学,其实就是“行为经济学”。

  4. 你以为你买东西会按照统一的成本收益核算,但塞勒发现人会在心里构建出各种分门别类的“心理账户”,“买酱油的钱,一般不用来打醋”。

  5. 你以为都是你口袋里的钱,但塞勒发现人对意外之财的处理,和对待工资的处理,态度并不一样。意外横财会被放在一个专门的心理账户里,你也更舍得花它。

  6. 你以为人是先有认知,后有行为,认知决定行为。但赛勒发现,人身上存在认知不协调,行为有时反而会影响认知。

  7. 你以为你是认真比较后把票投给了某个人,塞勒却发现,当你投给一个人后,会不断强化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进而自发维护这个人。如果想影响一个人的观念,要首先去影响他的行为。人就是这样被操纵的。

  8. 你会在某个时刻只关注某个点的偏好。比如,想戒烟的时候,认为戒烟比吸烟好。之所以复吸,往往是在另一时刻认为,一根烟的效用格外大。塞勒会告诉你,不用过分自责,人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才是这些事的“幕后黑手”。这些化学物质,会使人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和情感冲动,让人在特定时间表现出违背常理的行为。

  9. 你觉得自己做决定时,根本不会受到“情绪”影响。与赛勒持同样观点的脑科学家达玛西奥就发现,情绪的产生是身体上的自然过程,情绪会参与到人的决策和判断中来,也会影响我们选择的正确程度。

  10. 塞勒根本不想做“行为经济学家”,他更想要“行为科学家”的头衔。

  11. 塞勒的最大贡献,是让人在了解自己的道路上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罗胖60秒:学习反人性吗?

我经常听人说到一句话,说学习这件事,很反人性。这个判断,可能是低估了人性的丰富程度。

人性中的快乐其实是可以分成四种的。

第一种,是感官快乐。声色犬马,都在这一类。
但是别忘了还有第二类快乐,就是和人发生连接、和人扎堆的快乐。比如老友相见,家人厮守,没事扎堆搓个饭,都属于这种快乐。
还有第三类,和刚才说的第二类正好相反,不是和人扎堆连接,而是超越他人,这就是“荣誉”带来的快乐。获个奖,在排行版上上升几位等等。

但是还有第四种快乐,就是搞清楚一件事带来的快乐。“哦,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我get到了”等等,这种快乐有时候非常强烈,甚至带来狂喜。

这是啥?这不就是学习带来的快乐吗?学习这件事,内容可以摸索,方法可以改进,但是如果非要说“学习反人性”,这么说肯定还是误解了人性啊。

真正厉害的人,都敢于反本能

今天,我们来解决一个问题:

怎样才能看清事情的真相,成为一个真正厉害的人?

我们先来做个测试:

  1. 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生活在低收入、中等收入,还是高收入国家?
  2. 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是50岁、60岁还是70岁?
  3. 世界上有多少人能用上电,是20%、50%还是80%?

答案你可能想不到:

  1. 大部分人口生活在中等收入国家。
  2. 世界人均寿命是70岁。
  3. 世界上80%的人都能用上电。

如果你答错了,说明你可能对这个世界有所误解,没能看清真相。

这是为什么呢? 媒体报道不全面、书本知识没有及时更新,这些都是原因。但其实最大原因不来自外界,而是人类长期进化出的本能。人类会被自己的大脑欺骗。

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

今天这篇清单,就告诉你8个影响我们认知的本能思维,战胜它们,你就能成为一个真正厉害的人。

  1. 一分为二思维

在远古时期,人类非常弱小,为了适应环境,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把东西分为能吃的和不能吃的,把动物分为好的和危险的。这个过程几乎不用思考,靠直觉就能判断。直到现在,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还是会自然停留在“非黑即白”的二元结构中,比如我们头脑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穷人和富人”之类对立的概念,就是本能的体现。

怎么做:有意识地着眼于整体中的大多数,观察黑白两极间的大片灰色地带。比如,把所有国家按人均收入由低到高分成四个等级,70亿人中有50亿人都处于中间两级,只用穷人和富人进行区分是不准确的。

  1. 负面思维

假如有两条新闻:“飞机失事”和“飞机安全降落”,你会更关注哪条?大概率你会说前者。这其实就是人类警惕危险的本能。试想一下,在原始社会人类如果看到野兽还不立马逃跑,就只能等着被吃掉。这种本能,也让我们更容易去关注事情坏的一面,忽略事情的全貌。

怎么做:提醒自己更多的坏消息≠更多的坏事情。比如我告诉你2016年,全世界有420万婴儿死亡。你可能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非常可怕。但在1950年,这个数字高达1440万。所以一个看上去很吓人的数字,并不意味着就是坏事,背后的真相反而是世界在变好。

  1. 直线思维

如果你看到一块石头朝你飞过来,你的眼睛和大脑自动就能计算出它的运动轨迹,进行躲避。这种自动预测能力,也帮助我们的祖先,从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了下来。直到现在我们还是会下意识预断一件事情:过去如何,将来还会如何。

怎么做:用曲线的视角看问题。也就是在预判一件事前,有意识去考虑外界因素,它们可能会改变事情的走向。比如,过去两个世纪全球人口暴增,很多人担心照这个速度,人口很快会超出地球的承载范围。但事实是,随着经济的进步、避孕措施的发明,几乎所有国家的生育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1. 恐惧思维

想象一下:你被悬崖边的风景吸引,将身体探出栏杆,突然栏杆剧烈晃动。怎么办?出于恐惧本能,你会马上离开。所以你看,对人身伤害、受困和中毒的恐惧,会帮助祖先快速逃离危险,更好地生存。直到今天,这些危险也会触发我们的恐惧本能,本能地把事情严重化。

怎么做:认清“令人害怕”的东西并不一定危险。真实的风险=危险程度x发生的可能性。当你判断一件事是否危险时,要从这两方面入手。比如很多人看到空难报道后,会觉得坐飞机不安全。但数据表明,中国各大航空公司飞机失事的概率,平均只有20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坐飞机出行,安全系数其实非常相当高。

  1. 规模错觉

大脑给我们最大的错觉,就是容易把我们直接听到、看到的东西,作为整个世界的全貌,即注重局部而忽略整体。二战期间,人们发现幸存的轰炸机中,机翼中弹数远多于机身中弹数。人们天然会觉得应该加固飞机的机翼。

怎么做:不看单一数字,看比例。还是轰炸机的这个例子,想要知道事情真相,你不应该只看幸存机,而是把战斗机总数和返航数进行对比。真相是机翼受损还能返航的比例很高,而机身中弹还能返航的比例,低到近乎为零。所以加固机身对飞机返航影响更大。

  1. 单一视角

人类大脑的认知倾向于将问题简单化,当我们有了一个简单的想法,并且发现它能解释很多事时,我们天然会认为所有问题都有单一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你手里拿了一把锤子,看任何东西都像是钉子。这种本能可以节省我们大量时间,但也很容易掩盖事情的真相。

怎么做:跨学科学习。单独某一细分领域的学习,很容易让人的思维受困。所以无论是数字、物理学、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基本理论都应该去学习。此外,你还可以多与那些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讨论,帮助你更全面地看待事情。

  1. 归咎他人

人类进化过程中,最大的生存威胁一般来自外部环境,比如野兽的攻击或是自然灾害。当坏事发生时,这种本能会驱使我们找一个替罪羊来背锅,忽略对事情真相的理解。不只是个人,国家也是如此。全球气候大会上,很多国家最爱做的就是推卸责任,把全球变暖的责任甩到别的国家身上。

怎么做:寻找原因,而不是寻找坏人。当一件坏事发生,你不要立马做判断这是谁的错,而是去找事情背后的系统性原因。同样是气候大会的例子,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制裁排放量高的国家”,而在于“每个国家都降低排放”。只有这样才能达成共识,从根本上解决全球气候问题。

  1. 情急生乱

当我们面对压力、紧迫感事件时,我们第一反应不是用理性去分析,而是直接采取行动。比如我们看到标题中带有“速看,马上删”“震惊”等词语时,情不自禁就会点开去看。

怎么做:冷静下来,不要立马做决定。比如购物网站限时打折,时间的紧迫感可能让你要立马下单,这时候可以问问自己,这笔钱还能用来做什么?或者把这笔钱转化为时间:这笔钱相当于我多久的工作?让自己能理性去思考这个东西是否值得买。

认知清单 | 你以为的自己,跟诺奖得主发现的人性到底差几步

引言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被“另类”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摘下。塞勒是研究人性的高手,也是在经济分析中研究人类行为机制的宗师级人物。

跟着这篇清单,来看看你了解的人性,究竟跟经济学家发现的人性差别在哪里。

  1. 人脑是一个“黑箱”。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的行为经济学,就是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打开头脑这个“黑箱”。

  2. 你以为人的头脑就像一台计算机,通过计算做出“理性”决策,做出最优选择。但塞勒发现,人往往是跟着感觉走。

  3. 塞勒的意思是,跟着感觉走的理性,并不是胡乱决策,这个感觉的过程是有规律的。塞勒建立在“有规律的非理性”基础上的新经济学,其实就是“行为经济学”。

  4. 你以为你买东西会按照统一的成本收益核算,但塞勒发现人会在心里构建出各种分门别类的“心理账户”,“买酱油的钱,一般不用来打醋”。

  5. 你以为都是你口袋里的钱,但塞勒发现人对意外之财的处理,和对待工资的处理,态度并不一样。意外横财会被放在一个专门的心理账户里,你也更舍得花它。

  6. 你以为人是先有认知,后有行为,认知决定行为。但赛勒发现,人身上存在认知不协调,行为有时反而会影响认知。

  7. 你以为你是认真比较后把票投给了某个人,塞勒却发现,当你投给一个人后,会不断强化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进而自发维护这个人。如果想影响一个人的观念,要首先去影响他的行为。人就是这样被操纵的。

  8. 你会在某个时刻只关注某个点的偏好。比如,想戒烟的时候,认为戒烟比吸烟好。之所以复吸,往往是在另一时刻认为,一根烟的效用格外大。塞勒会告诉你,不用过分自责,人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才是这些事的“幕后黑手”。这些化学物质,会使人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和情感冲动,让人在特定时间表现出违背常理的行为。

  9. 你觉得自己做决定时,根本不会受到“情绪”影响。与赛勒持同样观点的脑科学家达玛西奥就发现,情绪的产生是身体上的自然过程,情绪会参与到人的决策和判断中来,也会影响我们选择的正确程度。

  10. 塞勒根本不想做“行为经济学家”,他更想要“行为科学家”的头衔。

  11. 塞勒的最大贡献,是让人在了解自己的道路上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罗胖精选 | 马斯洛金字塔,原来我们都用错了!

我们都知道一个理论,也经常引用,马斯洛需求金字塔。这是一个上世纪40年代就有的理论,我们一直用这个理论来看待人性、来理解世界。但是,万维钢老师说,这个理论看起来简单,但其实,我们一直都用错了。真正的人际高手,才不是这样想问题的。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万老师的高见。

“别人都在马斯洛金字塔的下部,我在顶层”这句话可能激起了你的愤怒,但是别误会,这句话不是我自己说的,是我代表你说的。是你在顶层。

“马斯洛金字塔”是一个把人的需求给分层的著名学说,是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年提出的。人生在世,最底层的需求是生理上的,比如食物啊,休息啊,睡眠啊这些,比动物强不了多少。往上一层是安全需求,我们要求有稳定的收入,有健康的身体,不用一天到晚提心吊胆,还能给自己的家庭提供福利保障。再往上一层是关系需求,我们要有亲情、爱情和友情。这些都是哪怕再普通的人,也理应拥有的东西。

更往上一层,可能就有点不普通了,是声望需求。我们希望自己有所成就,在社会上受人尊敬,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人物。

金字塔的顶层则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人生的高境界,名利都已经不再重要了,我们只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要有所创造、有所发现,我们要解决这个世界的问题,为此我们非常乐意完善自己,提升自我,树立正确的三观,有高尚的道德,避免各种认知偏误,追求真理……

马斯洛本意是说人应该一层一层地往上走,但是后世的心理学家发现这并不是严格的顺序。很多人连温饱都没满足,就已经在追求自我实现,人的需求是复杂的。但不论如何,这个需求的分层,很容易让我们把人给分层:有的人蝇营狗苟就知道赚钱,有的人却在追求道德、科学和艺术,他们显然不是一个层次。

那好,请问,现在我们周围这些人,谁在低层次,谁在高层次呢?

这就是我们这一讲的主题。答案当然是我们在高层次,别人在低层次。

咱们设想这么一个场景。有个公司为了激励员工在工作中达标,提出凡是达标的员工,可以获得一万元的奖金。对这笔奖金有下面这三种描述方式 ——

  1. 想想这一万块钱能干什么吧,你可以用它给家里换个好一点的电冰箱!

  2. 把这一万元存起来,可以增加你的财务安全!

  3. 想想这一万元意味着什么,它代表的是公司对你业绩的肯定,是对你的重视!

你更喜欢哪个说法?心理学家研究 [1] 发现,如果是问哪个说法更能打动“你”,人们都说是第三条 — 谁不知道钱有用,可我在乎的是这点钱吗?我在乎的是事业!

可是如果是问你觉得哪个说法最能打动“别人”,大家都选择了第一条和第二条。我们认为别人主要在乎钱。

这个研究还有一项调查是这样的。公司要动员员工去从事一个新岗位,请问下面这三种说法中,你选择哪个 ——

  1. 这是一份非常稳定的工作,公司永远都需要这个岗位,你从此就不用担心被裁员了。

  2. 这是一个高度可见的工作,很多人能看到你的业绩。

  3. 这是我们公司核心的业务,这个岗位可以让你真正看到公司是怎么运作的,能让你快速成长。

结果非常类似。是如果问的“自己”,大多数人认为第三个说法最能打动自己;可如果问的是你认为哪个说法能打动“别人”,大多数人认为第一条和第二条最有效。别人在乎的是安全和声望,我在乎的是自我实现。

换句话说,在我们的心目中,自己都是处在马斯洛金字塔的顶层,而别人都处在中下层。

对自我和对他人的不对称认识,是个普遍现象。人总是过度自信,高估自己低估别人。而人对自己相对于别人在马斯洛金字塔上的位置的高估,可能比对自己能力的高估更严重。

心理学的最新研究结果常常不靠谱,但是我最近听说了一个非常靠谱的结果 [2,3],是对以前研究的大规模重复验证。研究者对香港和美国的上千个受试者做问卷调查,让他们评估“自己”和“别人”在两个方面的水平。

一方面是个人能力怎么样,包括爱不爱拖延,是否擅长做公开演讲之类。一方面是有没有“认知偏误”,总共调查了八项认知偏误,包括“自利性偏误” —— 也就是成功都是因为我水平高,失败是因为我运气不好 等等,都是常见的心理偏误。

注意,这个研究不是直接测量受试者在这两个方面的水平,它是考察受试者对自己和对别人在这两个方面的评估。

结果是受试者的确对自己的个人能力有所高估,认为自己比别人的能力强那么一点点 ——

“能力的缺陷”,左边是自己,右边是别人。

但真正高估的是认知偏误方面 ——

“认知偏误的缺陷”,左边是自己,右边是别人。

说白了,就是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在个人能力方面可能比别人强那么一点点,但是要说有没有偏见,三观正不正,那自己是明显强于别人。

这里所说的能力大约能管到马斯洛金字塔上的声望需求这一层;而认知偏误,那可是自我实现层面的高级东西。

不见得每个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但是这个总体趋势非常明显。大家心里都这么想 —— 也许我挣钱不多,也许我能力有限,但是我可不像大多数人那样对世界充满偏见,我是一个公正的人。钱当然是个好东西,但我工作主要是为了理想和爱好,不像大多数人那样就为了挣钱。我一直都是在追求自我实现的层次,别人基本都只为名利奔忙。

如果这么说感觉有点夸张,我给你换个说法。比如你在工作中跟一位同事发生了冲突,他激烈地反对你,你觉得,他为什么会这样?

难道他是为了公司着想吗?难道他是为了公平和正义吗?肯定不会的。他要么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要么就是被偏见冲昏了头脑!

那你为啥跟他冲突呢?那当然是为了公平和正义。

由此我们能不能反思一下。当我们评估社会现实的时候,是不是总觉得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当我们不得不维护自身利益的时候,是不是都是……“不得不”如此 —— 我们内心永远是个好孩子,只是不得不偶尔向现实低头。

而那很可能是你的偏见!你低估了别人在马斯洛金字塔上的位置。

一说起来,成功者无不心狠手辣,上位者无不面厚心黑,底层无不浑浑噩噩 —— 其实真不一定。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身处马斯洛金字塔顶层的自我。

理解这一点,对我们跟人打交道非常有用。土味的营销广告都是试图从马斯洛中下层吸引消费者:我这个冰箱物美价廉,我这个手机性能卓越,我这个椰汁能丰胸。可是我们看那些高级的广告,都是试图打动消费者那个马斯洛顶层的自我。

这也是为什么长辈给介绍对象不靠谱:他们看孩子只能看到马斯洛中下层,因为顶层的内容很难跨代交流。你家孩子爱好艺术但你觉得那不是卖点,你以为别人家孩子都只认房产证吗?

如果这个“别人”是“外人”,我们的“马斯洛金字塔偏见”可能就更严重了。

中国古人看自己,那是礼仪之邦,我们是知书达理、舍身取义的中华;我们看蛮夷,那都是只知道利害不知道大义的野蛮人。可是殊不知蛮夷看我们也是这样:他们可能觉得中原人都爱欺诈而且贪生怕死,草原人都是讲义气的豪杰。

其实谁还没有个自我实现的需求呢?

近代面对西方“列强”,我们认为他们强在“船坚炮利”;而我们中国之所以落后,那是被“礼教”所害 —— 说白了,我们是因为在马斯洛顶层呆的太久,吃了过度文明的亏。

于是中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在国际上做事应该只谈利益!既然别人是“列强”,那我们就必须成为“更强”。

这个想法其实没有大毛病,想在国际上混好,硬实力绝对是第一位的。但是,软实力其实也很重要。列强并不是只讲“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胡萝卜加大棒”之类,列强的人民也有马斯洛顶层需求。

有研究发现,西方选民投票,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从自身利益出发 [4]。人人都知道自己手里这区区一票根本左右不了大局,之所以出去投票,那其实是一种自我表达 —— 那是要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那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如果你认为在国际上做事应该只谈利益,我认为你那是一个错误判断。说我是有钱的中国大爷,跟我合作有好处拿,你们服不服?这是一个非常愚蠢而且难看的姿态。试问如果一个外国人到中国这么嚣张地炫耀,又有哪个中国人受得了。

说你这个地方的人对我们缺乏好感,那你们还想不想做生意了?想跟我做生意就得认同我!这招对资本家也许有用 —— 毕竟资本家有直接利益。但是对老百姓来说,你那生意的好处摊到我头上真没多少,我怎么可能因为那么一点点利益放弃自我实现的需求呢?

总而言之,认为别人只讲利益,别人的认知充满偏误,甚至敌人非蠢既坏,这是一个普遍的偏见,有可能会妨碍我们的判断力。

学会在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高层跟人打交道,你才是真正的高层次。

参考文献

[1] Chip Heath and Dan Heath, Made to Stick: Why Some Ideas Survive and Others Die, Ch 5, 2007.
[2] Matthew Warren, Good News For Science, Bad News For Humanity – The “Bias Blind Spot” Just Replicated (“Everyone Else Is More Biased Than Me”), BPS Research Digest, March 27, 2019.
[3] P. Chandrashekar et al., Agency and self-other asymmetries in perceived bias and shortcomings: Replications of the Bias Blind Spot and extensions linking to free will beliefs, preprint, March 2019.
[4] Bryan Caplan, The Myth of the Rational Voter, 2007.

内容听完了,我是罗胖。

你看,最高级的洞察,都有这个特征。戳破了以后,就是一层窗户纸。没戳破,就是一堵墙。

How

Experience

宫廷剧让中国观众着迷
学者称清宫剧的成功秘诀有两点:一是勾心斗角的故事与当今职场生活存在共鸣;二是它们重现了中国文化的辉煌之处。

罗胖60秒:善良的边界是什么?

  1. 最近我看到一则新闻:一位企业家富了之后要回报乡里,给村里捐建了很多栋别墅。但是,在分配过程中遇到问题了,已经离开村里的人也要回来分,人口多的要多分。

总之,原来挺好的乡亲关系,因为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好事,闹得鸡飞狗跳。

  1. 正好最近我遇到一位负责扶贫工作的官员。我就问他,扶贫工作最难的地方是什么?他说,发现一个贫困户,帮助他脱贫,现在手段多得很,不难。最难的,是他脱贫之后,把他从贫困户的名单中划掉。

  2. 想想也是,我要是贫困户,刚刚脱贫,原来的帮助就没有了,我也不高兴啊。

所以你看,善良是个没有边界的愿望,而做事呢,面对的是边界清楚的现实。这就是行善的难处。

  1. 启动一件事,有热气腾腾的善良就够了。而完成一件事,需要冷冰冰的边界。

小费

昨天听小米的老板雷军聊到一个现象,就是在美国的餐馆付小费,他说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在一个餐馆里一次就付了相当于菜价百分之二十的小费。他就问了:你给那么多小费干嘛呀?

那位就说了,当年我在餐馆端盘子的时候,一般客人都是给百分之十五,有一次一位客人给了百分之二十的小费,我高兴了半个月,从此我就下定决心等我有钱了,我就每次都给百分之二十。而且我给了我觉得自己很高尚,我很爽!

雷军就此分析说,在美国给小费其实是一种双向激励,提供良好服务的人得到了现金奖赏,这是一种激励吧!而给小费的人同时觉得自己很崇高,对自己也是一次激励吧!想想也是,一个反复确认自己很高尚的人,比一个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的人,做事的成功概率确实会高很多呀。所以越有钱就越有钱。付小费,也是付给自己的,这就是人性啊!

例外

诺贝尔奖获得者《思考快与慢》的作者卡尼曼是犹太人,他出生在特拉维夫,但小时候生活在巴黎,而且是纳粹占领时的巴黎。

话说,一九三二年了一个下午,他的一个朋友家玩,结果时间超过六点钟,那是纳粹占领规定的宵禁时间。你懂的,一个犹太小孩身上还必须贴上标明自己是犹太人的大卫星符号,这个时候在街上走危险可想而知。

在回家的路上,他果然就遇到了纳粹党卫军的一个士兵,逃是逃不了了,终于被那个士兵给拦了下来,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个士兵不仅没有逮捕他,反而让他坐上的车拥抱了他,还给他看了个小孩的照片,送他回家的时候,还给他一点零钱。

卡尼曼后来在自传里面说,从那一刻起相信人性及其复杂,研究人性的趣味永无止境。

关系

最近有个企业家朋友上了一档电视节目,结果,出乎他所料,名气是大了,好评如潮,但是恶评也不少。

人嘛,在这个时候往往最刺激他的就是那些难听的话,啥难听的话呢?也是也没啥大不了,有的人扔下一句傻叉就走,有人直接攻击他长得丑。

你想,没有坚强如钢丝的神经,谁能受得了这个,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劝慰他两条:

第一,你想多了,别看那些人骂你骂得凶,但是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对你构成真实得伤害,这个真实关系里得恶劣评价是不同的,第二,你想少了,你看人家任志强,从全国人民都骂到很多人都喜欢,实际上只是积聚势能的方式不同,只要你后面走好了,负面评价随时可以转化成正面评价。

人性没有变,变的只是关系的格局。

控制

昨天请大家帮了个忙,做一次关于《天天向上》的互联网试验,搞得一天都很欢乐。

于是就有朋友担心了,说你喊一嗓子就有一万人转发微博,那你以后要是干坏事咋办。我说放心吧,我不能保证我一定是好人,但是再罗辑思维这个社群里干坏事一定是没戏得。

为啥呢,两个原因,第一,喜欢罗辑思维得人多少都会有自由意志,他们得智商决定了没那么容易被忽略;第二,组织大家干坏事除了忽悠得能力还得要伴随一定得控制方式,这种控制不一定很强,但是一定要有,比方说昨天要是再语音里说,“帮罗胖转微博吧,不转就不是咱自己人”。

你还别小看这么一句,这么说了就是群体压力得控制方式,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天生对所有得控制都能保持足够得警惕。

十诫

七八年前,出门装备中还没有电子阅读器,旅行时常在机场书店里乱逛,看见顺眼的书就买。随意买进的书很像露水姻缘,一夕缘尽,看完就扔。保留到现在,偶尔还会翻翻的是一本《无用书》(The Book Of Useless Information)。这本书当年(2006年)是《纽约时报》畅销榜的头牌,美国读友称赞它是“厕上第一书”。

编辑这本书的是一个秘密社团,叫“无用知识协会”(UIS),由英美一批读书人、作家、艺术家纠集而成。他们志同道合,立志发掘、分享暗藏在全世界犄角旮旯里古怪的无用知识。这些知识虽然离奇,但必须真实,言之有据。协会有不少口号,直译成中文都不算贴切,我替它拟了一个:难称有用之学,并非无稽之谈。

《无用书》2006年首版。2008年出了第二本《神奇的无用书》(The Amazing Book Of Useless Information)。每本有几千条无用知识,差不多每条都透着诡异,读来有趣。比如:

彼得大帝时期俄国男子如果留胡子,就要缴纳蓄须税。

十九世纪以前,鞋匠制鞋左右脚的鞋样完全一样。

1666年的伦敦大火,半个城市被烧毁,但只伤了六个人。

十九世纪,英国海军为了破除礼拜五行船不吉利的迷信,造了一艘新船。船名叫礼拜五,下水日挑礼拜五,船长的名字也叫礼拜五,开航日还是礼拜五。结果这艘新船一去不复回,音讯全无。

马克·吐温晚年每天抽四十支雪茄。他出生那年(1835)哈雷彗星飞越地球,去世那年(1910)哈雷再次飞临。

勿忘我的名字来自一位德国骑士。他在河边采摘勿忘我给他的情人,结果落水而死。

英文里,同样是“裸”,naked的意思“不设防、无保护”,nude的意思是“不穿衣”。同样是“市”,town是“市镇”,不能称city(城市),区别在有没有大教堂……

好玩、冷门、无用——不知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无用书》的确是枕边厕上的良伴。这两本书已不能算新书,但它碎片化的分类和编排,与当下新媒体的编辑思想如出一辙。

说到新媒体,UIS早就开始经营网络。出人意料的是,它的网站一反编书路线,求“全”忌“碎”,出手多是“无用知识”的大块文章,零打碎敲的什锦拼盘被压缩得几乎无容身之地。另外,“无用”的选题标准似乎也逐渐淡化。“冷门”和“有趣”成了主要诉求。

这类大块文章也很好看。UIS不知不觉地正在网络上编纂一部欧美文明的暗黑历史。我喜欢读历史上的各种骗局。最精彩的,当然是骗子之王维克多·拉斯梯格的故事。

拉斯梯格生于1890年,死于1947年。他是捷克人,混迹于美国和欧洲。他穿着考究,有“催眠般的魅力”,会五国语言,用过二十二个假名。他什么人都敢骗,什么钱都敢拿,什么局都敢设。

他骗过美国最有名的黑帮大佬艾尔·卡朋。他告诉卡朋,他有大生意需要投资,卡朋给了他五万美金(至少相当于现在的五百万)。他把五万块钱锁进保险箱,两个月后,带着这些钱又找到卡朋,平静地说:我生意失败了,但我不能坑朋友,你的钱我一分不少还给你。卡朋大感动,抽了一千块钱给他——他算好就骗这一千块钱。

1925年,他在巴黎顶级的克里雍大酒店以政府邮电部次长的身份宴请五位钢材商人。他淡淡地说,政府决定把艾菲尔铁塔拆了,七千吨钢材卖给你们,你们分别报个价。文化界对这个世博会建筑很有意见。大仲马说,这个建筑令人作呕。莫泊桑说,我们不拆了这个瘦骨嶙峋的金字塔,无颜面对后人。政府一来没钱维护,二来从善如流,你们好自为之吧。宴罢,他又对踊跃报价的商人索贿——扫清了他们最后的一点怀疑。他笑纳贿赂后立刻离开法国。上当的商人后来都不敢报案。这是他一生中最有名的骗局。1936年,拉斯梯格因欺诈罪被美国联邦政府投入大狱,最终病死狱中。临死前,他给骗子同行留下遗言,一共十条。“无用知识”网站对拉斯梯格的报道极其详细,唯独漏了他的最后十诫。我猜他们有点作茧自缚,落进自设的“无用”陷阱,生怕无法自圆其说。因为这十诫太有用了:

一、永远耐心地倾听对方诉说;
二、永远生气勃勃;
三、让对方先表明政治倾向,然后附和;
四、让对方先表明宗教立场,然后附和;
五、轻微地暗示性话题,但不要发挥,除非对方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六、不要谈论任何疾病,除非对方特别关注;
七、不要打听对方的私人情况(最终他自己会说);
八、永远不要自吹自擂,自然明确地显示你的分量;
九、永远衣冠整洁;
十、永远不要喝醉。

这不仅仅是给骗子的应对箴言。所有积极社交人士、商业谈判人士、新媒体跃跃欲试者、企图攀龙附凤的人士,这是前辈的度人金针。其实,社交、谈判、攀龙附凤等等,离大大小小骗局的距离并不遥远。

这篇有趣的文章是罗辑思维会员 曹哲 提供的,文章最早发表在《东方早报》。

罗胖曰:

骗子实际上是一面镜子,他映照出我们的真实人性。

从这十诫中,我读到了——
1,我们的政治性、宗教性观点往往是无可救药的固执偏见。
2,只要熟悉到一定程度,我们在性话题和私人情况上都会放得开。本质上,大多数人都有露阴癖。
3,我们亲近美好,厌弃丑恶,并愿意为此变得愚蠢。
4,我们和骗子之间的角力,就是看谁先喝醉。

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


作者::柴静

1
几年前我采访过一个人。
他被诬陷嫖妓,证据是卖淫者的供述,他被拘留了42天,放了。
校长当不了了,儿子的婚事也吹了“他爹是个大流氓,人还能好么?”
他告了十六年,路上带不了两个钱还叫人掏包了,捡人家饭吃。
我问他最难受的是什么。
“最难忍受就是开党员会的时候我不是党员了”他说。

2

我们找到了当年十五岁的卖淫者。
“既然这件事情自始至终什么都没有发生,为什么在警方的询问笔录上我看到你明确地说你跟这位校长有性的交易,而且时间地点说得非常清楚呢?”
她说一切受人的指使。
她是普通中学生,离家出走,到了一个车站,有一个姓田的人给她吃了饭,然后让她卖淫挣钱。
田想让校长给他做贷款担保人,贷款是违规的,校长不同意,这人要报复,就要求这女孩做证与校长发生过非法的性关系,“如果不这么说,给你扔海里喂鱼。”
她作完证,后来就返回了家乡,采访她时,她是一个孩子的母亲,说“我就希望老人好好保重身体,就深深地向他道个歉吧,当初因为我年龄小幼稚不懂事,对他造成这么大的伤害,对一个人来说太不容易了。”
我转述给校长听,他说“十几年来,她只需要写一封信来,就可以澄清一切,你十几岁不知道这事的轻重,二十多岁还不知道吗?”

3

办错案的警官,采访时他将近四十岁。
案子已经纠正了,他当初的认定程序和证据都有明显的问题,我问他“您是否想过,过了这么多年去看一看李校长?”
他说“我很忙没有时间,并且来说礼拜天都不休息。”
我拿出校长的照片“您还记得这张脸吗?”
他看了一会儿,平淡地说“不记得了。”
我采访老校长,说起这位警官,问“你恨他么?”
“我当时恨他,我现在怕他受处分。”
“为什么?”
“不要给他受处分。”
“为什么?”
“我第三个小子和他岁数差不多,原谅他吧原谅他吧,受处分的滋味不好受啊。”

4

我找到当年陷害他的人。
有人指给我看,一个坐在门口太阳地里的老年人。
他六十四岁了,脑血栓,满脸的斑,已经很难走路,也不会讲话了,但能听懂我说什么,拿棍子在地上划。
“您能帮我回忆一下吗,十五六年前在派出所的时候你曾经指证过说这个人说他嫖娼,你还记得这回事儿吗?”
他点头。
“有没有这回事儿?”他拿棍子狠狠敲地,有。
“您亲眼见着的吗?”他点头。
“那个小姑娘是你找来的吗?”
他挑起眼睛看了我一眼,那一眼,能看到他十六年前的样子。
我看了一眼他身后的房间,他住在一个柜子大小的三合板搭成的屋子里,被子卷成一团,旁边放着一只满是积垢的碗,苍蝇直飞。
邻居说“他的儿子老婆,每天给他送一次饭。”
我问他“你现在这个病有人照顾你吗?”
他摇头。
“你现在有钱吗?”
摇头。
“孩子呢不来看你?”
摇头。
他脸上没有悔恨,也没有伤感。

5

今天我看话剧《洋麻将》,回忆起这个节目。
这个戏是美国得普利策奖的一个戏,柯培恩1976年写的。
非常简单,只有两个人物。
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是两个老人之间会温情脉脉,看下去,不是。
有一会儿我吓了一跳,以为是对人性黑暗面的讽刺和控诉,再看,也不是。
看到最后,我以为要有个大悲悯的结局,救赎和谅解,不是。
散了戏,我对袁鸿说“这个戏可以一直往下演下去”。
因为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

罗胖曰:

熟人之间,不敢作恶。
生人之间,悍然作恶。
这是人性中的一个底层代码。
关系演化的无穷可能,造就了人性的无穷可能。
去恶,就是重塑关系。
让互不作恶的人结成善意的互联网社群——
是“罗辑思维”这场实验的目标之一。

人性是经不住考验的

一对年轻夫妻感情很好,但妻子仍不放心丈夫的忠诚度,于是就让自己的闺蜜出马,考验丈夫是否花心。

在一个中秋月圆之夜,妻子“出差”在外,闺蜜“偶遇”丈夫,于是闺蜜与丈夫双双中招,睡到了同一张床上。结果是夫妻离异。

一个做房地产的老板,感激于一个部下的忠诚,打算奖励这位部下一套房子。他让这位员工在公司自己开发的一个小区里任选一套。结果这位部下选了一个120平方的大套,让这位老板很是不爽。他以为这位部下会自觉地选择一个80平方的小套,“没想到他这么贪”。他改变主意,自作主张地送给这位部下一个80平方的小套。于是这位部下心怀不满,这位老板也失去了一个好员工。

丹麦著名医学家、诺贝尔得主芬森晚年想培养一个接班人,在众多候选者中,芬森选中了一个叫哈里的年轻医生。但芬森担心这个年轻人不能在十分枯燥的医学研究中坚守。芬森的助理乔治提出建议:让芬森的一个朋友假意出高薪聘请哈里,看他会不会动心。

然而,芬森却拒绝了乔治的建议。他说:“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俯瞰别人,也永远别去考验人性。哈里出身于贫民窟,怎么会不对金钱有所渴望。如果我们一定要设置难题考验他,一方面要给他一个轻松的高薪工作,另一方面希望他选择拒绝,这就要求他必须是一个圣人……”

最终,哈里成了芬森的弟子。若干年后,哈里成为丹麦医学家,当他听说了芬森当年拒绝考验自己人性的事,老泪纵横地说:“假如当年恩师用巨大的利益做诱饵,来评估我的人格,我肯定会掉进那个陷阱。因为当时我母亲患病在床需要医治,而我的弟妹们也等着我供他们上学,如果那样,我就没有现在的成就了……”

唐贞观初年,有人上奏清除朝中的奸臣。太宗说:“怎样才能区分忠奸呢?”上奏者说:“请陛下假装发怒去试验群臣,如果能够不畏陛下盛怒,仍敢直言进谏的就是正直的人,而顺从陛下的喜怒,曲意迎合的人就是奸臣。”太宗说:“君臣之间应当光明正大,不能用欺诈的方式考验臣下。”“政府若器,民众若水”,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民众,民风不正,一定是政府出了问题。

对一个嗜吃者端出美味,让一个美女对一个正值壮年的男人频送秋波,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因为“食色,性也”。而对于一个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监督的官员来说,让他有皇帝般一呼百应的权力,却奢望不让他贪钱好色,那才是痴人说梦。那怕他有董存瑞炸碉堡的勇敢,有邱少云任火烧死的坚强,也无法抵御权力带来的金钱和美色的诱惑,古今中外皆同,绝无“特色”之别。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和推敲的——善与恶都是。或者解释得更清楚一点,就是说,人性中善的体现,同样是需要有让能够它生存的“土壤”的,对于不同的人,可能对“土壤”质地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非极限条件下,我们可以区别出不同人“善”的程度。

所以,我们需要思考其实并不是“人性能不能经得住考验”的问题,而是如何修缮、维护或建立更多适合人性之“善”生存的土壤,去覆盖人性之“恶”的土壤,是怎样保护善意人性广泛而深入存在的问题。

文章来源法律读库。

非常感谢大家创作或推荐好文供大家分享学习,有关稿费支付及知识产权事宜请发邮件至dushuren#luojilab.com(#换成@)。

罗胖曰:
很多人自诩——“看人很准”。
实际上,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道德上妄断他人。
我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反复寻找识人善恶的方法。
后来才发现——
与其断人“善”、“恶”, 不如识人“智”、“愚”。
一个笨蛋带来的祸害,远远超过一个恶棍。

恶棍有法躲开。而笨蛋则防不胜防。

你被信任“出卖”过吗?

1
——————
囚徒困境

有一则前苏联的政治笑话:

一位音乐家刚刚结束演奏会,坐上火车赶往下一个城市。他在火车上闲来无事,掏出乐谱,自己反复揣摩。克格勃马上就盯上了他,并把他逮捕了。

克格勃审讯他:“你是哪里的间谍?那个密码本上写的都是啥?”

音乐家声辩说:“我根本就不是什么间谍,那个乐谱是柴诃夫斯基写的。”

克格勃意味深长地看了音乐家一眼,转身走出了审讯室。过了十分钟,他又回来了:“我劝你还是老老实实招吧,柴诃夫斯基都已经招了。”

——这就是经济学里说的“囚徒困境”:

假设两个小偷被警察抓住了。警察分开审讯这两个犯罪嫌疑人。
如果都不招,警察拿不到确凿的证据,可能拘留几天只能放人;
如果两个人都招,量罪判刑,他们得坐两年牢;
但如果一个小偷招供了,坦白从宽,可能会发生把他释放,剩下那个嘴硬的,抗拒从严,关他十年。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囚徒困境”的均衡解是两个人都招供,这并不是对小偷而言的“最优”结局,但由于不敢相信同伴,两个小偷都选择了背叛。

2
————————————
合作是如何产生的?

“囚徒困境”讲的是:信任别人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很难的。没有合作,我们的社会都难以维系。

那么,合作是如何产生的?

一位政治学家 Axelord 曾经做过一个很有名的实验。他邀请各个领域的学者,提出不同的“策略”,有的策略更善良,更愿意跟别人合作,有的策略更险恶,喜欢欺骗和利用别人,然后,他把这些策略都编成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以便观察从长期来看,哪种策略会占上风。最后胜出的策略是“以直报直”。

这个策略很简单:

第一,一开始要相信别人,跟别人合作;
第二,别人跟你合作,你就跟别人合作,别人欺骗了你,你马上选择不跟他合作;
第三,如果欺骗者回心转意,打算跟你合作,你就跟他合作。

3
————————
和敌人的默契

合作的起源很困难。

在一开始,喜欢欺骗和利用别人的“邪恶”策略肯定会占上风,好人会吃亏。但哪怕执行“以直报直”策略的人很少,他们也能抱团取暖。在这个小群体中,合作的收益很高,足以让他们能够生存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合作的团体。

Axelord 发现,哪怕是在很恶劣的环境下,合作也会逐渐出现。

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敌对的双方躲在各自的战壕里对峙,谁也无法发动进攻。慢慢地,交战双方的士兵居然找到了默契。一开始是吃饭的时候停火,救护队来了停火,后来节假日停火,最后到了每天只在固定的时间射击对方墙壁上的黑点,显示一下自己有威慑的实力而已。

4
————————
信任的真相

这些研究表明:信任并非是亘古不变的道德准则,而是一种因地而异的生存策略。

心理学家David DeSteno在《信任的真相》一书中讲到,信任固然是件好事,但这不代表着我们就要无条件地相信别人。否则,明摆着就是邀请别人来占你的便宜。

信任之所以难,是因为我们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应该相信别人。

有一种传统的观点是:是否值得信任,就看他的人品如何。这种观点假设:道德是一种不受环境影响的牢固不变的东西,但人们的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

比如,心理学里有一个很有名的观察:当人们单独遇到坏人坏事的时候,正义感相对会更强,但围观的人们越多,人们反而越不愿意挺身而出。

社会地位的改变,也会影响到人们对信任和合作的态度。在很多时候,有权有势的人会更不信任别人,更不愿意跟别人合作。

比如,每一个在北京开过车的人都会真心认同,开豪华轿车的人最容易横冲直闯。

5
————————————
自己都不一定信得过

不要说信任别人很难,能否信任我们自己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你又制定了减肥计划,恭喜了。但今天的你能够信任一个月之后的你吗?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分成两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一群正在减肥的人和一群不想减肥的人在同一个房间里,桌子上摆了各种各样的零食。一般而言,正在减肥的人表现出了较强的自制力,不去动桌子上的零食。

接下来是第二个部分。实验者告诉这些受验者,他们要帮助一家冰淇淋公司判断三种新口味的受欢迎程度,有三筒冰淇淋,请品尝之后告诉实验者,哪一种是你最喜欢的。你没有必要把冰淇淋都吃掉才能判断出来自己更喜欢哪一种口味,抿一小口足矣。

结果呢?在第一个部分表现出更强自制力的人,在第二个部分吃掉的冰淇淋最多!

除非万不得已,千万不要随便考验人性,因为人性这个东西,真的是经不起考验的。

6
———————
体察人性

那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这些研究有什么启示?

不要轻易地用人品去判断别人是否值得合作。要问的问题不是“他值得信任吗”,而是——“在什么情况下,他有可能会选择合作”?

不要轻易地去评判别人的道德水平,而是要学会体察人性中的幽明互现之处。“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责人也轻以约”,这在现在仍然适用。

本文由作者 何帆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选自微信公众号“何帆研究札记”。

罗胖曰:

本文金句——

  1. 不要轻易地用人品去判断别人是否值得合作。
  2. 要问的问题不是“他值得信任吗”,而是“在什么情况下,他有可能会选择合作”?
  3. 要学会体察人性中的幽明互现之处。
    这不是要你相信人性其实非常阴暗。
    这是要你相信人性会被引导至光明

罗胖60秒:通过孩子看人性

  1. 这个假期我在家陪小孩。观察孩子是个很有意思的事,可以看到很多人性底层的原理。

比如,都说人是通过符号来理解世界的,要跟成年人讲清楚这个道理,还挺难的。

  1. 但是你观察孩子,我家两个女儿两岁多,对于小猪、小狗、小猫、蝴蝶这些动物,是如数家珍。

但其实她们除了在书上和动画片里,都没有见过真的动物,但是一点也不妨碍她们的世界里有这些伙伴。

  1. 还有一点,观察孩子吵架,你会发现,她们的愤怒,全部是来自于毫无必要的执念。比如,姐姐说我喜欢红色的头发,妹妹说我喜欢绿色的,姐姐哇就哭了。

  2. 因为2岁的小孩,是秩序感建立的关键时期,她们容不得自己的世界有一丁点和自己预期的秩序不一样,所以特别脆弱。

但是反过来想成人世界,何尝不是如此。所有的争吵,哪有一样不是因为毫无必要的执念?

罗胖60秒:一个成人本来的样子

  1. 接着说在家带孩子的发现。当孩子沉迷在一样东西里面的时候,你要想把她拔出来,太难了。

比如说,她在玩她的小兔兔,你要是提醒她该出门了,现在去换衣服,她根本就不理你,如果上去强行打断,那马上就是一场哭闹。

  1. 那最有效的方式是啥呢?是给她一个新的目标。比如跟她说,我们要出门了,你把小兔兔放到门口的板凳上,你哄它睡觉,让它乖乖的,在门口等你回来,好不好?

  2. 孩子一听有新的玩法,马上就照办。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把马上就要出门这个新目标给植入了,等于是提前做好了出门的心理建设。后面的事就没有那么难了。

  3. 其实,对成年人不也一样吗?你强行纠正他一个行为,永远都不如顺着这个行为的方向,给他一个新目标。

你看,孩子并不是不成熟的成人,他只是一个成年人本来的样子。

罗胖60秒:意志、机智和判断,哪个在支配我们?

  1. 有一句话,据说是富兰克林说的。他说,20岁的时候起支配作用的是意志,30岁的时候是机智,40岁的时候是判断。

  2. 这句话,我体会比较深。20多岁的时候,人生什么可能性都有,自由意志当然宝贵了,因为你胡乱选一个方向,靠意志力往下扎,都会有些成就。

  3. 30岁的时候,人生可能性大大收缩,各种约束条件出现了。到这个岁数,就得靠机智在各种因素当中穿插,找到发展空间。

到了40岁以上,人的精力已衰,该尝试的也尝试了,该使的力气也使到头了,不管成就多大,都有一点到山顶的感觉。

  1. 为啥这时候判断力最重要啊?因为在山顶嘛,你要是想再往上走,就得先走一段下坡路,承受一些损失,然后才有机会爬另一座山。

这时候,选择哪个方向走这段下坡路,就显出判断力的可贵了。

罗胖60秒:善良的边界是什么?

  1. 最近我看到一则新闻:一位企业家富了之后要回报乡里,给村里捐建了很多栋别墅。但是,在分配过程中遇到问题了,已经离开村里的人也要回来分,人口多的要多分。

总之,原来挺好的乡亲关系,因为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好事,闹得鸡飞狗跳。

  1. 正好最近我遇到一位负责扶贫工作的官员。我就问他,扶贫工作最难的地方是什么?他说,发现一个贫困户,帮助他脱贫,现在手段多得很,不难。最难的,是他脱贫之后,把他从贫困户的名单中划掉。

  2. 想想也是,我要是贫困户,刚刚脱贫,原来的帮助就没有了,我也不高兴啊。

所以你看,善良是个没有边界的愿望,而做事呢,面对的是边界清楚的现实。这就是行善的难处。

  1. 启动一件事,有热气腾腾的善良就够了。而完成一件事,需要冷冰冰的边界。

领导力:要学习人性,而不是学习管理

如今的领导力,重点在于重新学习人性,而不是学习管理。这是大众奥迪CEO哈维尔·普莱德瓦尔的观点。领导力咨询公司潜在项目(Potential Project)的团队,评估、采访了包括普莱德瓦尔在内的1000多位企业领导者,研究如何能创造出更人性化的领导力。他们在《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中,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建议。

文章作者认为,领导力就是管理者的个人性格塑造力,以及下属建立有益纽带的能力。如今千禧一代已成为多数公司的主力,除了薪水、奖金和福利,他们也想要生活的意义、幸福以及与他人的社会联系。人性化的领导力会给公司带来好处。根据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数据,如果员工有内在的动力,那么32%的人会更加投入工作,46%的人会对工作更满意,16%的人会表现得更好。

如何创造出更人性化的领导力?文章也分享了4个建议。

第一,要人性化。制造公司巴里-韦米勒的CEO鲍勃·查普曼(Bob Chapman),在作出影响员工的决定前,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的孩子、父母或好朋友在这里工作,他们会欢迎这个决定吗?通过这种方式,他把每个管理决策都转化成个人问题,确保不会被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蒙蔽。

第二,要有自我意识。文章介绍,一位银行CEO通过加强自我意识,更好地理解和领导自己后,也提高了团队的参与度和业绩。“当你理解自己的时候,你就能更好地理解和同情你所领导的人,反过来也会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

第三,要大公无私。麦肯锡公司全球总经理多米尼克·巴顿认为,无私奉献是良好领导的基础。无私并不意味着,你会成为别人的受气包,无私其实来自于自信和自我关怀。文章建议,当你准备做出一个决定时,问问自己是为了个人利益还是他人的利益?

第四,要有同情心。同情心就是想给别人带来快乐,它是一种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可以理解的通用语。

宁向东:如何用“人性面”激励员工

“想让员工干好活就要多给钱。”这句话乍一听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实际上却忽略了员工的深层次需求,把激励机制简单化了。其实除了那些花钱和不花钱的激励机制以外,还有一件事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很重要,就是保持“企业的人性面”。得到订阅专栏“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的主理人宁向东,就在专栏里讨论了这个问题。

首先,物质激励制度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管理学界有一套著名的X理论和Y理论。

X理论认为大部分人生来懒惰,只会逃避工作,而Y理论认为大部分人并非生来就厌恶工作,只要控制得当,工作会成为满足人们需求的一种资源。这项理论是由管理学大师麦格雷戈在《企业的人性面》中提出的,他认为企业满足了员工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后,激励员工的重点就转移到社会需求和自我实现上,除非这些高层次的需求有机会得到满足,否则员工就会产生剥夺感。

什么是剥夺感呢?宁向东解释“剥夺感”的意思是:因为金钱能满足的需求很有限,所以当企业把金钱变成工作唯一的激励方式时,就是企业自己让员工把最感兴趣的目标设成了金钱,员工也就不再关心其他的需求。就拿请保姆来说,照顾父母是子女的事情,如果你只是把请来的阿姨当作员工,当然很难指望她像子女一样去关照你的父母,所以要适当运用Y理论,除了报酬要给足以外,情谊也不能少。

其次,上级对下属的期望也会直接影响到下属的表现。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毕马龙效应”(Pygmalion effect)。哈佛大学在一项实验中随机抽取了一些孩子,告诉大家这些孩子是高智商人才,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真的就有了明显的提升,于是研究者由此得出:人会对外在期望作出对应的表现。应用到企业管理上,就是指上级认为下属是聪明优秀的,下属心中也会形成自我肯定的正向力量,不仅会努力完成困难的工作,还会激发潜能、自我突破,达成超乎预期的表现。而如果上级认为下属能力很差,他们就会更加自暴自弃,工作效率也会越来越差。

总之,企业在运用激励机制的时候,一定要拿捏好尺度,适当展现“人性面”才能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

理解人性:商品畅销的原理

每家公司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卖得好,但是畅销的难点在于理解人性,想办法影响消费者的选择。那怎么才能让商品畅销?怎样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呢?最近有本新书叫《畅销的原理》,副标题是《为什么好观念、好产品会一炮而红?》,作者马修·威尔科克斯,是世界著名广告公司博达大桥广告公司决策制定研究所的创立者。这本书总结了人类行为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找出了驱动人类行为的原理,从根源上找到了打造畅销商品的原则,我来给你转述一下。

第一条原则,让消费者不费脑子地选择你的品牌。人的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很多认知捷径,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决策,所以人在做决策的时候,靠的往往不是理性。比如打棒球的时候,球员怎么接到球呢?之前人们认为,大脑像一台超级计算机,可以瞬间计算出空气阻力、风力和速度等等参数,然后控制身体去接球。但研究发现,接球的时候我们只关注一个变量,那就是眼睛和球之间的角度。你可以忽略所有其他的信息,只依靠这个角度来计算球的运动轨迹。

这个例子说明,驱动人类行为和决定的,并不是理性分析,大脑是会走捷径的。因为在进化的过程里,人类快速做出决策,就不需要使用太多的能量,有利于生存和繁衍。这给商品营销带来了什么启示呢?如果你能让别人不费脑子地选择你的品牌,那就很容易做到畅销。比如找出最有说服力的理由,证明你的食品比其他品牌都要更美味、更健康,让消费者形成条件反射。

第二条畅销的原则是,告诉消费者,其他人都在做或者都想要。从众心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有一项关于共同注意力的研究发现,如果有人注视一个物体,其他人也会跟随这个人的目光,注视相同的物体。

研究者用两个版本的广告来做实验,第一个广告是模特的脸和一瓶洗发水,模特的眼睛正对着镜头看。在第二个广告中,模特的眼睛看着洗发水,而不是再看着前面了。眼球跟踪的结果是,人们在观看第一个广告的时候,目光的焦点是模特的脸,而第二个广告人们目光的焦点则在洗发水上。

另外一个研究发现,餐厅菜单上的某个菜品,只要标明“本餐厅最受欢迎”的字样,就能提升17%-20%的点单率。所以说,应用好从众心理,不用花费太多成本,就能让一款产品畅销。

第三条原则是,愉快的结尾会更容易让人们记忆深刻。来说一个医学实验,做结肠镜检查的时候,患者会非常痛苦,检查结束后,医生就会立刻把结肠镜抽出来。在这个实验里,医生对一部分患者检查完后,没有立刻抽出结肠镜,而是让它在患者身体里停留了几分钟。虽然这跟立刻抽出来相比,疼痛水平差不多,但是患者感觉痛苦减少了10%。

这个研究对于营销有什么启发呢?就是无论做什么,最后一步一定要做好。比如用户在电商平台买东西,最后一步是订单支付成功,这个页面要激起用户对收货的期待。

再来说第四条,让你的品牌有较高的熟悉度。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曝光效应,意思就是说人们对某个东西接触得越多,就越有好感。其实曝光效应不仅能让人们对熟悉的东西有好感,还会让人们的自我感觉良好。研究者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看了25个不同的汉字,每个字看一遍。第二组只看了5个字,每个字看了5遍。相比第一组,多接触汉字的第二组实验对象,心情更好。这个实验说明了,熟悉的东西不仅能获得用户的认可,还能让用户感觉更好。

但是光熟悉还不够,博达大桥广告公司的首席创意官说,最好的广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熟悉又有些不同”。一方面,人们喜欢熟悉的东西;另一方面,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人们也会习惯性地避开依赖,探索陌生的事物。所以,营销应该善于平衡惊喜和熟悉度,既跟熟悉的东西相关,又要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除了这四条原则,《畅销的原理》这本书还介绍了其他原理,比如要让消费者觉得买对了,要让差异化营销更精准,要营造跟消费者产生联系的情境等等。以上观点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畅销的原理:为什么好观念、好产品会一炮而红?》

人性的弱点让你花钱

世界上所有的营销,其实都是利用人的弱点进行营销。比如,我们怕长胖,怕晒黑,怕生病,怕跟不上潮流,商家就是利用了这些人性的弱点,让我们不断地花钱。有些弱点营销,像免费、炒作、名人、名牌、饥饿营销等等,我们都很熟悉了,就不多说了,我们看看商家还用了什么招。

第一点,自卑。有个特别有煽动力的内衣广告是这么做的:女主角暗恋男主角很长时间了,终于等到男主角邀请自己一夜情,结果女主角却给了男主角两个耳光,把男主角拒绝了。最后一个镜头是,女主角在家里嚎啕大哭,把衣柜砸得粉碎。然后话外音出来了:“为什么老娘就没有一个能出得了台的Bra!”很多和两性有关的商品,都用了自卑这一招。比如,“A杯瞬间变C杯”的魔力挺永远卖得好,“让你再坚持4分钟”的安全套一直是业界的经典案例。

其他商品也可以这么做。比如,减肥广告的核心理念是:“世界上只有两种女人,一种是美的,一种是胖的”;牙膏广告也不说“没有蛀牙”了,而是变成了“留得清香在,不愁没人爱”;口香糖广告邪魅一笑:“美女不会再对你皱眉头了。”你的手是不是开始掏钱了?

第二点,煽情。这种营销手段明显是成功学的做法,所以像“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了”这种煽情广告词,流传的特别广。还有下面这个:“我将视你如我生命中的伴侣和挚爱……视你如我的信仰,不离不弃,和你永不分离,从这一刻开始直到永远,我愿意。361度,多一度热爱” 。一个体育品牌的广告词,整的跟婚礼誓词一样。当然,你被营销的概率也增加了。

第三点,标题党。其实就是利用了我们的好奇心,好奇心让我们有求知欲,这种欲望过头了,就会被标题党吸引。其实,所有的广告差不多都是标题党,尤其是房地产,比如,房产广告说“买房子,送家具”,其实只是帮你运家具的意思;说房子“视野开阔”,潜台词就是这个房子是顶楼;说房子“出入方便”指的就是一楼。

第四点,民族牌。就好像网上说的,不转不是中国人。这个在90年代很流行,尤其是国产家电,比如长虹的口号是“以产业报国、以民族昌盛为己任”,海尔的广告词是“海尔中国造”,创维彩电则直接说“创维情,中国心”。但今天人们选择更单纯了,民族牌就不管用了。

第五点,外国经验。就是明明是国货,偏要起个外国名。像什么卡姿兰彩妆,鸿星尔克,等等,这些都是国货。为什么国货喜欢给自个起个洋名呢?当然是高端洋气啊。一听名字,很多人就开始心动了。

第六点,天价。天价月饼、天价车、天价房、甚至是天价榨菜……这年头,什么都能天价。商家早就知道,很多人买东西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因为人都喜欢攀比,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个消费定位,那个最高的定位,就会影响我们掏不掏钱。比如,几年前,有个天价房的营销口号是“只献给巅峰世界的杰出人物”,身处巅峰的人当然不会买他的房子,倒是那些离巅峰很远的土豪都纷纷掏钱了。

第七点,至尊。这个特别符合中国国情,就是通过设置一些级别,让你有优越感,还有特权。所以,银行的信用卡有一堆级别,普通卡、金卡、白金卡,你得像过关打怪一样才能升级;房地产要强调奢华、至尊,有的光听名字就让你肝颤了,比如“钓鱼台七号院”之类的;豪车品牌不仅限量,还要“特供中国”;奢侈品就四个字:“手工制作”。然后,你就在这种优越感里不能自拔了。

第八点,一站式,就是啥都能帮你干了。日本的便利店711做的最到位。在日本,711覆盖各种商圈,什么白领、学生全拿下,便利店卖的东西,像面包、饮料、零食,它都卖,同时还有各种口味的饭团、关东煮、便当;日常生活用品也卖,主打一人份或旅行装。这里还能交水电费,叫出租车,订旅馆,买电影票和公园门票,甚至买包泡面都能送货上门。这就是便利店的核心,随时随地提供最大的生活便利。第九点,生活方式。有个营销大师说过,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是休闲;法拉利卖的不是跑车,是驾驶快感和高贵;劳力士卖的不是手表,是奢侈的感觉和自信;希尔顿卖的也不是酒店,而是舒适和安心;麦肯锡卖的不是数据,而是权威与专业。你看,只要和“生活方式”搭上点边,品牌立刻就变高端了,瞬间引领时尚大潮。咱不说这生活方式是真是假,重点是大家还都挺吃这一套的。

唐彬森:利用人性关键点做产品

最近,国内知名社交游戏公司智明星通的CEO唐彬森给“得到”APP的团队做了一次内部分享。唐彬森拥有将近10年的创业经历,创业项目包括教育、交友软件,论坛,导航网站和杀毒软件,目前经营的智明星通公司做出了“开心农场”和“列王的纷争”等明星游戏。这次分享中,唐彬森讲了他多年来的产品运营经验以及对人性的洞察。今天,知识新闻把这次内部演讲中的精华分享给“得到”的用户。

首先,唐彬森说,就像《黑天鹅》那本书里写的,现代社会充满着不确定性,所有的东西都有可能被黑天鹅颠覆,今天的潮流可能在明天看来就没有价值了。那么,什么东西不会变呢?人的DNA,人的脑细胞,人的条件反射机制。说白了就是人性。所以,唐彬森这次分享的主要观点就是:把人性研究透,利用好这个机制去做产品,用户一定买账。具体怎么做呢?唐彬森把人性拆解成了三个关键问题,分别是:人性地图、神经网络和博弈论。

先说“人性地图”。唐彬森打了一个比方,人类的决策体系,就是一个投票的过程。人类有那么多亿的脑细胞,当你遇到该做决策的时候,每一个脑细胞都在基于它的立场做投票,就这么简单。我们不可能花一整天的时间去做决策,所以很多时候的决定都是凭借下意识,这个下意识就来源于人类的动物性。

唐彬森发现,人性的欲望脑细胞占比越大,往往在商业社会里对应的产业占比也越大。可口可乐,腾讯,百威啤酒为何是1000亿美金的公司?因为他们满足人性的基本需求;企业软件里面做得好的都是安全软件、财务软件,这也是满足了企业的马斯洛需求的基础部分。

所以,唐彬森有一个观点:当你去做一个产品,在跟用户去强调性价比的时候,你这个产品的付费模式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因为真正的好产品,用户忍不住会付费的好产品,一定是符合人性的,不用考虑性价比的。

如何调查出用户的下意识呢?唐彬森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多观察用户而不是问用户”。

举个例子,如果你做一个手机,你直接问用户“搞一个韩式的品牌,你觉得有机会吗?”用户的答案可能是 “中国现在的产品也不差啊,干嘛要做成韩系呢”。直接问用户得到都是理性思考的答案。最好的调研方式是,搞两部手机放在用户面前,一部手机放几个感觉像来自韩国的文字,一部手机不加。问问题时,不问他喜欢哪一个,问他觉得哪一个更贵。如果他觉得增加了韩文的会更贵,说明韩系的感觉就有价值。

人性的第二个关键词是“神经网络”。人的神经网络有一个特点,它是一个关联网络,它会自动地把一个新东西跟你脑海中已经存在的一些脑细胞关联。比如想到日本就会联想到高品质。我们熟知的“名创优品”,正是利用了神经网络的关联性去做品牌定位。整个过程是这样的,当提到“日本”这个词,神经网络会让我们联想到“品质”,还会联想到“无印良品”这个以“品质”闻名的日本品牌。而“名创优品”正是刻意地去跟“无印良品”建立联系,让你下意识会认为,“名创优品”和“无印良品”有关,也和“无印良品”的关键词“品质”有关。这个道理,其实就是《定位》那本书里的理论,去占领用户的心智资源。中国这样的利用心智进行套利的品牌有很多,例如,OPPO,vivo,韩都衣舍,韩束等等。

那如何利用“神经网络”的关联性去给产品做定位?唐彬森有两个建议:

一是在产品定位过程中,要去研究人心智地图里的空白点,与这个空白点建立联系;
二是要跟有价值的东西建立联系,不过有价值的空白点不多了,这个和现实生活的好地段一样都是稀缺资源。占住就是一个可以增值的房产。

人性的第三个关键词是“博弈论”。博弈论的核心道理,就是自私的基因。基因要进化,就要不停地复制自己,谁复制能力强谁的下一代占有率就大,男性复制自己的基因只要出精子就行,而女性要付出一年的时间,所以男性就比女性多情,这是一个博弈。另外,人类有时候会帮助别人,会互相抱团,这个目的也是复制,是让整个团体的基因复制能力比别人强。同时,人性当中还有爱恨情仇,比如我帮助你,你没有帮助我,我就恨你;我帮助了你,你帮助得少,我也会记恨;我帮了你很多,最后你欺骗我了,还会有仇。所以,在游戏中如果能加入一些引发爱恨情仇的环节,比如结婚系统,就能很大程度上增加用户粘性。

任正非:对人性的洞悉程度有多深,人才管理水平就有多高

华为一直是中国民营企业学习的标杆,很多人都在探寻、学习华为的成功之道。其实,华为的成功是人的成功,所有的成绩来自人才战略的成功。任正非今日的辉煌,来自一个突破,那就是对人性的洞悉。对于一个管理者而言,对人性的洞悉程度有多深,管理水平就有多高。

任正非在青少年时期生活困顿,后又经历近十年的军队“熔炉”历练,于人生低谷时创建华为。饱经苦难之后,他的睿智与从容,以及对人才的重视,求贤若渴,为他吸引了一批人才。

华为的研发大将郭平,在研究生毕业后,任正非亲自去挖他,郭平加入华为后,又为华为带来郑宝用。华为的第二款自主研发的产品就是郭平主持研发的。而郑宝用一来就被任命为总工程师。

研发非常烧钱,前期投入就像一个黑洞,不断消耗掉华为前期的积累资金。在资金链即将断裂、千钧一发时,任正非遇到了他人生的又一贵人——孙亚芳。

孙亚芳也是军人出身,对于任正非身上的韧劲、闯劲非常欣赏,不仅为华为拉来了投资,还辞去了铁饭碗,加入了华为。而任正非回报给孙亚芳的是公司法人、董事长一职,重用、信任异常。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任正非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你愿意舍财,别人就愿意为你卖命。华为的高端人才,是他拿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来到华为,只要你有贡献,你的薪资不是按年涨的,而是按月涨的。初来华为的技术型研究人才,都经历过一段梦幻般的涨工资期。

任正非给高管允诺高薪,但在特殊时期采取特殊方式,薪水先发一半,另一半是记在公司账上的,公司打白条,等公司挣钱后再发放。

当然,这离不开员工对任正非的高度信任,管理者的人品和能力缺一不可。后来记在账上的那一半薪水大都变成了华为的股份。

任正非说:“我不懂财务,不懂技术,不懂管理,我只有靠利益分享机制把18万人粘在一起。”

华为90%以上的员工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型员工,要管好知识型员工是很困难的,任何单一的举措都很难奏效,人才管理必须从洞悉人性入手,形成合力。我们可以把华为人才管理的经验归纳为六大法则:吸引人才的“桃子”,捆绑人才的“绳子”,抽打人才的“鞭子”,培训人才的“路子”,留住人才的“票子”,淘汰劣才的“筛子”。

一、吸引人才的“桃子”

人才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有可选择的人才。如果你对一位员工的能力不满意,却没有可以替代的人选,也只能将就着使用他,否则工作就没有人做。这时,一切管理手段都会大打折扣,甚至你根本就不敢大胆地出台和使用人才管理办法。

任正非显然非常清楚这一点。因此,华为一直把人才招聘工作放在人才管理整体工作的优先位置。华为主要以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主,然后让他们从基层一步一步往上发展。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一张白纸好写字”——便于把华为的价值观装进人才们的脑子里。这是人才管理中最“狠”的一招。

当然,无论是有经验的人才,还是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才凭什么愿意到你的企业任职呢?解决这个大问题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有吸引人才加盟的“桃子”。

华为是通过以下四个“桃子”来吸引人才的:

第一,通过企业发展愿景和品牌影响力,让人才对未来有丰富的想象空间。

第二,给人才以有竞争力的收入(工资、奖金、TUP分配和虚拟股收益)。

第三,给人才提供良好的学习与成长平台,丰富的职业发展机会。

第四,建立和不断完善公正、公平的价值评价与分配制度,努力创造一个公正、公平的人才成长环境。

二、捆绑人才的“绳子”

华为并没有直接讲用“绳子”来捆绑人才。任正非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中说:“公司与员工在选择权利上是对等的,员工对公司的贡献是自愿的。自由雇佣制度促使每个员工都成为自立、自尊的强者,从而保证公司具有持久的竞争力。”由于双方的权利是对等的,也就更有利于矛盾的协调。

企业和员工是对等的,企业做不到的地方员工要理解。员工可以不选择企业,若选择了企业就要好好干,若不好好干,员工随时都可能离开。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华为没有用“绳子”来“捆绑”优秀人才的思考和实践。深入分析后就会发现,华为的人才管理机制,对于优秀的人才有明显的“捆绑”作用。这种“捆绑”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文化。这是最高明的人才捆绑策略,是精神(价值观)上的“捆绑”。

二是薪酬福利。它给人才的暗示是,在华为工作,如果你能满足公司的要求,你就有可能获得优于其他企业的回报,这是物质利益的“捆绑”。众所周知,任正非所说的“不能让‘雷锋’吃亏”“以奋斗者为本”,就是这个意思。

三是发展平台。在华为,人才不仅拥有自主选择工作的权利,而且拥有轮岗学习和其他多种学习机会。而且,华为为优秀人才的升迁提供了三条清晰的通道(管理、技术和项目),这对那些希望获得职业成功的人才极具诱惑力。

三、抽打人才的“鞭子”

华为是一家极善于运用“鞭子”来“抽打”人才的企业。“抽打”人才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人才不断学习进步,二是让人才为企业创造更好的业绩。前者是让人才有工作意愿和工作能力,后者是让人才为企业(也是为人才自身)创造价值。

华为用于“抽打”员工的“鞭子”主要有两条:

第一条“鞭子”是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能力发展。华为在人才开发方面倾注了大量的资金。华为重视人才培养的逻辑说起来简单而明确:只有通过严格的培养,人才才能拥有足够的工作意愿和能力;只有人才有了足够的工作意愿和能力,才能为组织创造最大化的业绩;只有为组织创造了最大化的业绩,个人在组织中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回报。

第二条“鞭子”是重视对人才的绩效管理——动力激发。华为的绩效管理充分借鉴了IBM的管理体系。乍一看,与大多数企业绩效管理的套路并无根本区别。但在华为,绩效是任何一位人才是否能够在公司“存活”的唯一依据,末位淘汰制的唯一标尺就是绩效考核结果。

四、培训人才的“路子”

任正非再三表示:“我们提倡自觉地学习,特别是在实践中学习,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任正非说过,没有实践就没有培训,要从实践出发,学以致用。急用先学,培训士兵时就教炸药包怎么捆、怎么拉导火索,不用讲怎么当元帅。各个干部都要配合培训中心,一定要把整个培训方式调整过来,不能走老路子。

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下,要搭建结果导向的培训体系,基于团队共创、小批量多批次的学习方式,形成灵活的组织学习供应链。

激发内部团队的智慧,解决业务部门的实际问题,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争中锻炼队伍。行动学习有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能够提升团队能力,能够培养出能打胜仗的队伍。

华为在实践中选拔人才,通过训战结合方式培养人才。华为的英雄都是在泥坑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华为不论资排辈,所以,华为的英雄“倍”出不是一辈子的“辈”,而是加倍的“倍”。

五、留住人才的“票子”

众所周知,华为的管理模式以高工资、高效率、高素质人才为特点,华为成功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分钱分得好”。敢给钱,留住了众多优秀人才,稳住了创业团队。

任正非还善于勾勒“美好前景”。他曾经告诉华为的员工:“未来华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钱多得不知道如何花。你们家买房子的时候,客厅和卧室可以小一点,但阳台一定要大一点,因为要时常在那里晒晒钱,不然钱就发霉了!”

华为是世界500强中唯一没有上市的公司,华为在内部推行虚拟股权制度,实行全员持股。截至2017年12月31日,华为共有80 818名员工持有公司股份,员工持股比例占99%,其创始人、总裁任正非仅持有公司1%的股份。

在华为员工的收入中,除了工资和奖金之外,股份分红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不少员工一年能获得近百万元的股份分红。2017年,华为员工股份分红总额达到168亿元,持股员工人均可分得21万元。

此外,华为员工的工资在国内民营企业和全球同行业中也是最高的。对华为员工来说,工资只是零花钱,高额的奖金和分红才是大头。

据华为年报显示,2016年度华为支付给雇员的工资、薪金及其他福利为941.79亿元,此外还有130.76亿元的“时间单位计划”。据此计算,2016年度华为员工获得的工资、薪金及其他福利,加上“时间单位计划”,年度人均收入合计达到59.58万元。2017年,华为员工的人均年薪为68.89万元。在华为员工中百万元年薪的人数已经有2万人。

正是任正非懂得与员工们共同分享公司的发展成果,聚集了众多的优秀人才,才使各路英才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给华为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大家“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将华为推上世界之巅。

任正非曾经说过,分钱是企业最难的事。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分钱体现了企业的意志,必须做到内部的相对公平合理,要让绝大多数的员工都有积极性,要发挥薪酬的持续激励作用。

因此,华为建立了适合自己的薪酬分配方式,通过分好钱,让干活的人不吃亏,让不干活的人占不到便宜,让想留住的人留得住,让不想留住的人自己走。

六、淘汰劣才的“筛子”

华为推行末位淘汰制,基本上遵循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前CEO杰克·韦尔奇推崇的“活力曲线”——“2-7-1法则”。即把20%的绩优员工定义为A类员工,把70%的业绩中等的员工定义为B类员工,把余下10%的业绩较差的员工定义为C类员工。C类员工必须走人。

实际上,在华为的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内容中,会有关于华为残酷的末位淘汰制的介绍,即华为会结合公司的各个岗位设定绩效考核体系,对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对等级排名靠后的员工进行淘汰。在华为,考核结果分为A、B+、B、C、D几个等级,半年执行一次。排名靠后的5%的普通员工和管理层员工会被淘汰。一些不干活的员工肯定不能让他赖在公司。

考核结果等级为D的,公司会直接与之终止合同;连续两个半年为C的,基本会被劝退,不被劝退的员工自己一般也会离职;考核结果等级为B的,被称为华为的扎实贡献者,就是普通员工;考核结果等级为B+的算比较优秀;考核结果等级为A的则算得上特别优秀。考核结果等级为A和B的在年终奖和加薪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距,考核结果等级为A的到年终可以加薪30%~50%,考核结果等级为B+的年终可以加薪20%,考核结果等级为B的基本不加薪。

员工的绩效是由员工的直接领导直接评定的。但领导也有绩效考核,其绩效与团队整体绩效挂钩,所以会相对公平。

在每年年初,员工和上级之间商定好工作责任书,即半年内达到哪些目标,半年后,能够完成目标的员工可被评为B;在这个目标以外,有其他贡献的员工,可以被评为B+;目标以外的贡献特别突出的员工,可以被评为A。

2007年11月,华为还出奇招,要求工作满8年的员工向公司提交一份辞职申请,在达成自愿辞职共识之后,再竞争上岗,与公司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工作岗位基本不变,薪酬略有上升,并且享受一到两个星期的假期。这就是华为著名的“先辞职再竞争上岗”的管理革新。当时,99%的员工重新上岗,其中也包括任正非自己。华为的这一策略,一度被批为“对抗新劳动法”。但事实同时也证明,这一举措提高了华为员工的竞争力。

华为不搞干部终身制,干部能上能下,易岗易薪,竞争压力比较大。华为每年都会对干部进行末尾5%的淘汰,高层的干部同样也需要进行淘汰,这在华为都是硬性执行的,非常残酷。任正非曾经表示:“我们的干部不是终身制的,高级干部也要能上能下。在任期届满,干部要通过自己的述职报告,以及下一阶段的任职申请,接受组织与群众的评议以及重新讨论确定薪酬。”

“末位淘汰”“能上能下”已经是华为人能够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文化现象,华为之所以能越走越远,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离不开它的企业文化。

华为的“筛子”遭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人们的批评和质疑。但是,华为却一直坚持。如果没有包含退出机制在内的双向激励手段,华为就不会激发出人才的危机意识,也不可能把巨大的市场压力传递到每个员工的神经末梢。

但华为出于人性化的考虑,末位淘汰制在大多时候并没有对普通员工执行得那么严格,往往会依然保留这部分人员,或者采取一些变通手段。

例如,公司会和希望主动离职的员工商议,让他们背5%的淘汰指标,如此,这些主动离职的员工也可以拿到《劳动法》所规定的,只有被公司辞退才能拿到的N+1的赔偿。按《劳动法》的规定,主动离职人员不能拿到赔偿。因此,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华为普通员工的淘汰比例就被主动离职的员工担了下来,真正被末位淘汰掉的员工其实并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华为,一个普通员工也可以充分享受企业发展的红利,一个普通员工也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这是很多企业所不具备的,也是华为成功的原因之一。

为了激励年轻人奋斗,华为建立了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用机制牵引员工成长和职业提升。华为坚持“以奋斗者为本”,为奋斗者提供舞台,将利益分配向一线的奋斗者和研发人员倾斜,并以贡献来评价员工,考核选拔干部。

华为通过付给人才以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提供最先进的研究条件和优雅的工作环境,吸引世界范围内能与华为保持同向的优秀人才加入华为。

华为是一家独特的公司,历经30余年,华为的奋斗者文化能长盛不衰,那么多华为人,无论是90后,还是外籍员工,都能长期艰苦奋斗、做出牺牲,这一切都和华为独特的人才观密切相关。将华为的人才观和人才战略“复制”到其他企业未必能够成功,其中的很多精髓和思想却值得很多企业借鉴。

示范效应能轻易改变人的行为

大家都有一种感受吧,说服一个人改变他原有的想法和行为,往往比登天还难。不过,公众号雾满拦江最近发了篇文章说,靠示范效应,能轻而易举的改变一个人的行为。

什么是示范效应呢?先给大家讲一个有意思的实验,说科学家把四只猴子关到笼子里,放一根香蕉进去。哪只猴子伸手拿香蕉,科学家就电击另外三只。很快,没有猴子敢去拿香蕉了,因为谁去拿都会被另外三只痛扁。然后,科学家换一只新猴子进来,新猴子不懂规矩,上来就拿香蕉,结果被其他猴子胖揍一顿。几次替换,笼子里全是新猴子了,他们没有一只被电击过,但仍然遵守“拿香蕉挨揍”的规则。这就是示范效应的威力。

现实中也有很多例子。比如,南宋时期有位将军叫张浚,他的政治对手想除掉他,就悬赏各路武林高手去刺杀他,张浚整天提心吊胆的。但是后来,他做了一件事,就再也没有刺客骚扰了,什么事呢?他给一个死刑犯套上刺客的行头,然后对外宣布说,这名刺客贪图赏金,跑来偷袭我,被我三拳两脚就活捉了,这种水平也好意思刺杀我,拖下去斩了。这事很快传开了,再没人敢去行刺了。

再比如,有个空姐的小妹妹在外地上小学,每周搭姐姐的航班回家。可每次小姑娘上飞机,其它空姐们会送她饮料喝。但是时间久了,姐姐觉得欠了太多人情,就警告妹妹,上飞机不许再要饮料。可小妹妹登机后,同事又给她拿来饮料,被姐姐看到了,照头就是一巴掌:谁允许你要饮料的?小妹妹被打,低着头不敢吭气。乘客们一看,好可怕,这飞机上要饮料会挨揍。结果,平时对空姐百般挑剔的乘客,一路上那个客气,甚至要去洗手间,都要低声下气地请求。

你看,只要有人示范,人会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人在从众这件事上,也没比猴子高明多少。

本文源自:别说话,吻我

他感慨到:“人生有这样一段经历,你才能看出人心。”常把友情挂嘴边的人,也可能人心凉薄。懂世故,却敢“天真”,才是可交之人。

人的声誉需要花费一生的时间去建立,但毁灭仅需瞬间。——《大西洋帝国》

切尔诺贝利遗址现在是欧洲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生态系统恢复得比事故之前还要好。某种程度上,核事故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远远低于人类对地球的破坏。

– 《为什么植物不会死于癌症

人类的起源

大部分人类学家都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现在,有一个研究团队提出,人类的祖先最早出现于非洲中部的博茨瓦纳,即人类的发源地在那里,时间是距今20万年前。在那里生活了7万年以后(即距今13万年前),开始向东北方向迁移,逐渐进入今天的埃及。

距今8万年前,人类开始走出非洲,迁移到全世界各地。

我用AI机器人留住去世的父亲(中文)

上周,我推荐《连线》杂志的这篇长文。儿子得知父亲晚期肺癌以后,进行谈话录音,把内容做成一个对话机器人,父亲去世后还能跟他对话。当时我说,希望文章能有中文版。真有网友翻译了,而且译得很好,我再次读依然感动。我们太强调技术胜过人,但技术也可以有人性。

Reference

  1. 50 幅直击人性的漫画,告诉你真实的人生感悟
  2. 好人为什么也会变成恶魔
  3. 人为什么会买奢侈品?
  4. 为什么不能跟亲人谈钱
  5. 新书丨物品如何影响人类思维
  6. 新研究丨人类生性残暴吗?
  7.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8. 朴树:真实是有代价的,但我付得起
  9. 黄渤真实经历:你弱的时候,坏人最多
  10. “点赞”的心理学
  11.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12. 贡贝黑猩猩战争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