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Gratitude

Together, We Can. What can i do for you?


知,而后知不知。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相遇是一种缘分,相知也是一种缘分,相行更是一种缘分。

人来到这美丽世界,总得干点什么有价值的事情。
——DeepCreator

Why

天道——规律
人脉——价值、资源、信息、机会

阴晴圆缺
悲欢离合
刮风下雨
喜怒哀乐

为什么许多人对新冠病毒在全世界造成的大量死亡感到麻木,因为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场疫情的最惨痛经历是目击不到的。
BBC

对象的方法可以理解为发消息(英文)
StackOverflow 的问答。面向对象编程(OOP)的一种理解,将对象的方法视为向对象发消息,我觉得很有启发。比如,car1.stop()可以理解成向对象car1发送消息stop。

幸运公式

一个人有多幸运,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

你的幸运 = X 乘以 Y

X 是你所做的准备,Y 是你遇到的机会。
如果你的准备为零,那么无论遇到多大的机会,你都不会抓住。你会失去每一个机会。
你准备得越充分,X 就越大,那么你就越幸运。哪怕遇到的只是一个小机会,也会被成倍的放大。


发送简历时,请说明你解决的一些最困难的问题,以及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马斯克(Elon Musk)谈他希望看到的简历。

What

太多的人把辩论看作是战斗,要分出胜负。其实,辩论应该是一种合作,两个人合作发现真理。
《建设性辩论的初学者指南》

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必须了解的基本常识

在机械时代,关于物理世界的一些常识,只要学过中学物理,我们基本都了解。
比如,速度不能超过光速。温度不会低于绝对零度(-273摄氏度)。发动机的效率不可能超过100%。
正因为有了这些常识,大家就会知道做一件事情可以做到什么程度,比如汽车的效率能提升到多少。我们就不会去追求那些不可能达成的目标。
但是,今天到了信息时代,关于信息有什么规律和常识,很多人其实是不了解的。
因为不了解,所以就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

比如,一个会场的wifi网络每秒能传输10M的数据。如果同时上网的人特别多,大家会惯性地觉得,人多就多吧,只是平分到每个人身上的速度慢一点,比如100k/s,但总归是能上网的。

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当所有人传输的信息总量超过一个阈值,所有人都会上不了网。

这是由香农第二定律决定的:

如果信息传输率超过信道容量,就不可能实现可靠传输。这个时候,谁也传不出去任何信息。

这就是信息时代的规律和常识。

再比如,有人说,埃隆·马斯克发射了很多卫星,一旦覆盖全球通信,就能取代5G了。
乍一听好像有点道理。
但其实完全是两回事儿。
因为,从卫星到地面的信道容量是很有限的,它可以用来解决南北极、珠穆朗玛峰等极端地区的通信问题,但是速度完全没法跟5G相比。
很多人不了解信息时代的这些基本常识,所以才会有这种不切实际的对比。

不切实际的对比倒也无伤大雅,但是有一部分人会去做一些不切实际的投资,甚至不切实际的创业。
这其实就是在做类似超越光速的事情,永远都不可能达成目标,会浪费很多金钱和生命。
类似的事情,在机械时代,大家因为了解物理常识,会嘲笑他是民科。
但是在信息时代,很多人因为不了解信息常识,反而就会觉得他在创新。

所以,为了让大家了解信息时代的基本常识,吴军老师写了一本书,叫做《信息传》。

吴军老师是计算机科学家,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先驱者,是谷歌公司的智能搜索科学家,腾讯公司的前副总裁,同时也是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人、畅销书作家。

他著有《数学之美》、《浪潮之巅》、《硅谷之谜》、《智能时代》、《文明之光》、《大学之路》、《全球科技通史》、《见识》、《态度》等,本本都是超级畅销书。从我到我儿子小米,我们全家都是他的书迷。

吴军老师的这本《信息传》,我一拿起来就放不下来了。

因为它讲了很多信息时代的基本规律。

比如,为什么一次性密码最安全?为什么量子通信今天这么热门?数据压缩到什么程度会有损耗?

这些规律和常识,就相当于机械时代的牛顿三大定律一样重要,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它们。
拿到这本书后,我专门访谈了吴军老师,让他给我们公号的读者讲讲他的《信息传》。
非常感谢吴军老师。
今天,我就把这次访谈的内容,分享给你。

— 1 —
信息科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个叫自发的时代,一个叫自觉的时代。

在自发时代,虽然人类有了电报、电话、无线电、电视机以及机械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成就,但是人类并不了解信息的本质和规律,因此依然处在黑暗中的摸索阶段。
在那个时候,哪怕是最好的科学家,也和今天的常人一样,在犯同样的错误。
比如像特斯拉和巴贝奇这样的天才,他们完全无法明白自己的很多努力,其实完全走错了方向。

特斯拉一直致力于用电磁波来传递能量,而特斯拉的竞争对手马可尼,则致力于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最终,马可尼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奖,收获了巨大成功。
到了今天,我们知道,用电磁波来传能量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因为电磁场辐射衰减得很快,距离稍微远一点,就不剩下多少能量了。而用电磁波来传信息却是非常可行的。
但是在那个时代,没有人了解信息的规律,大家都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成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与其说马可尼比特斯拉水平更高,不如说比他更加幸运,无意中做的一些事情,恰好契合了信息科学的发展。
再比如,巴贝奇最早做计算机,其实就走错了方向。
因为他并不清楚,越是复杂的信息处理,就越要用简单的基本模块去实现。
在机械时代,大家普遍有一个误区:为了实现复杂的功能,就要把机器做得特别复杂。
于是,巴贝奇把计算机设计得越来越复杂,用无数的齿轮来实现微积分,最后复杂到连做都做不出来了。
再后来,香农在这个问题上,换了一种思路,他想着用最简单的模块,来搭建复杂的系统。这为后来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今天我们的所有电子产品,你把它拆开来看,芯片上都是一些很简单的功能模块,最底层的就是0和1的开关电路,只是数量很多而已。
在自发时代,由于不了解信息的本质和规律,人们都在摸索中前行,盲打莽撞。
直到香农用一个被称为“熵”的概念,和三个非常简洁的定律,描述了信息科学的本质。
它们,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信息论的核心。
信息时代的信息论,就像是机械时代的牛顿三大定律。
有了信息论,所有的技术研究和发展就不再是凭运气,而是顺应规律。信息技术开始飞速发展。
这就进入了信息科学的自觉时代。
人类从此几乎没有再犯过什么大的错误,也没有走太多的弯路。

— 2 —
在自觉时代,我们要感谢三位非常重要的科学家,他们为今天的信息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一位科学家,毫无疑问,就是香农。
他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著名的香农第二定律,解释了信息传输的规律。

具体来说,就是:
信息的传输率永远都不可能超过信道的容量。
你可以把传输率理解为通信(上网)速度,也就是每秒能传输的信息量,比如200kb/s。

信道的容量,你可以把它想象成高速公路的宽度。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就相当于在信道中传输的信息。

信息的传输率永远都不可能超过信道的容量,一旦超过,出错率就是100%,所有人都会无法通信。
那么我们想要传输率更快,就要增加信道的容量。

如何增加信道的容量?

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增加频率范围,也就是带宽。

1
2
3
4
5
6
7
8
频率范围,就是带宽。比如100兆赫-200兆赫,就是一段频率范围。
频率范围,也就是带宽越大,信道的容量越大。
光纤通信相比无线电通信和电缆通信,信息传输率可以高出很多,根本原因就是它的带宽要比后两者宽了很多。
光纤通信用的是可见光,而光的频率比无线电通信中电磁波的频率要高很多。
同样是无线电通信,从1G到5G,它的频率是不断提高的。
因为我们想要增加带宽,让频率范围往上走是有很大空间的,但是往下走的空间却很有限,最多频率降到零,但不可能是负的。
4G的发射频率大概是2000兆赫。
到了5G,发射频率增加到6000兆赫左右。美国下一代的还要到28000兆赫。

增加信道容量的第二个办法,就是增加信噪比。

信噪比越高,信道的容量越大。
信噪比,顾名思义,就是信号和噪声的比值。
想要信噪比越高,就要增加信号的强度,或者降低噪声。
增加信号强度,可以从加大发射功率入手。
但是这种做法是有极限的,比如我们的移动通信基站,功率太大会对周围的人造成辐射伤害,所以必须把它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在无线通信中,信号的强度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噪声则是恒定不衰减的。
所以,想要在不增加功率的情况下,增加信噪比,唯一的方式就是缩短通信的距离。
这就是5G的基站要建得非常密集的原因之一。

增加频率范围和增加信噪比,是增加信道容量的两个基本方向。

从1G到5G,大家都是在朝着这两个方向走。所有关于5G的创新,其实都是在解决这两个方向上所遇到的工程问题。
再过十几年,又会出现6G,6G也是在这两个方向上的进一步延伸。
因为这是信息时代的基本规律,朝着这两个方向走,就不会有失败。

— 3 —

在自觉时代,我们要感谢的第二位科学家,叫做冯·诺依曼。
冯·诺依曼,他解释了信息和运算的关系。
信息不仅仅是用来传输的,我们想要让信息发挥更大的作用,还要解决另外两个问题:信息的运算和存储。
冯·诺依曼从工程学的角度,把信息的运算和存储切割开来,每一块单独设计,再结合在一起来实现计算机的完整计算功能。

按照冯·诺依曼的设计思想,一台电子计算机应该包括计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它是由程序自动控制的。

这就是所谓的冯·诺依曼结构,这个结构是现代计算机的基础。
今天所有关于计算机的研究工作,依然在冯·诺依曼所划定的框架内做改进。
比如处理器是一个还是多个,存储器是少量的还是海量,处理器和存储器是单独放置还是做到一个芯片中,这些都是后来改进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当然,今天计算机的性能,已经和冯·诺依曼那个时代不可同日而语。
全球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是在1946年完工的。这台计算机占地近160平方米,每秒能运算5000次。
到今天,你知道一台iPhone12,每秒能计算多少次吗?
大概能计算200亿次。

从每秒计算5000次,到每秒计算200亿次,是怎么实现的?
这就是芯片的工艺问题了。
芯片是由晶体管组成的,晶体管可以实现电门的开和关,也就对应着计算机中的0和1。
一块芯片有多大的计算能力,就看这块芯片上的晶体管有多密集。
以华为麒麟970和华为麒麟980为例。
麒麟970是10纳米工艺的芯片,有55亿个晶体管。
麒麟980是7纳米工艺的芯片,有69亿个晶体管。比麒麟970性能提升了25.5%左右。
在同样大小的一块芯片里,7纳米工艺的芯片,比10纳米工艺的芯片能搭载更多的晶体管,技术更先进,性能更高。
今天,台积电和三星的量产芯片可以做到7纳米,接下来将量产5纳米。

所以,在冯·诺依曼提出计算机的结构之后,后人都是在这个结构的基础上改进技术和工艺。
在信息的存储方面也是同样。
怎么来解决信息的存储问题?
最早是通过在纸带上打孔的方式,把运算过程记录下来。
后来演变成磁带。
比如我们小时候听歌时用的磁带,就是把歌曲的信息存储在了磁带上。
再后来有了磁盘。
我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买过一张5寸的单面磁盘,当时花了8块钱,存储空间是180K。
再后来,5寸磁盘演变成了3寸磁盘。
再往后又演变成了硬盘。
我高中时用过的第一台带硬盘的计算机,硬盘的存储空间是10M。
到了我上大学,计算机的硬盘已经能达到1个G了。
而今天,一部手机的存储空间,已经能达到512G。
这就是存储的进步。
这也是在冯·诺依曼结构的基础上,存储技术和工艺的改进。

— 4 —

在自觉时代,我们要感谢的第三位科学家,叫做图灵。
他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定义了数据和智能的关系:

如果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而不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称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通过了图灵测试,就说明对方的智能是不是能达到人类的水平,而不一定非要模拟人类的思考行为。

在过去,我们认为,数据产生信息,信息产生知识,知识产生智慧。

但是图灵告诉我们说,不需要通过知识产生智慧,从数据就能够直接产生智慧。

这是什么意思?

我举个例子。

如果让一个人来判断,路上的一个小动物是不是一只猫。人是怎么判断的?
首先,你得先见过猫,你眼睛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数据。
接着,你的大脑从这些数据中收集到猫的一些信息:猫的眼睛是什么样,耳朵是什么样……
然后,你总结出了一套知识:符合什么特征的动物,就是猫。
于是,你就拥有了智慧:你看到一只猫,就能辨认出这是一只猫。
这是从数据,到信息,到知识,到智慧。

人类想要机器也拥有智慧,一开始也想让机器走这条路径。
但是发现,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后来一想,不对,为什么一定要这么走呢?我们能不能从数据直接到智慧呢?
于是,有人提出了一种算法,叫做深度学习

我拿1000万张猫的照片,让人工智能来看,这是不是猫?
人工智能判断对了,我就告诉它对了。人工智能判断错了,我就告诉它错了。
通过海量的反馈,让人工智能训练出一套有效的模型。
一开始,它随机判断,准确率可能是1%。
慢慢地,训练数据和反馈越来越多,准确率也慢慢提高。
2%,5%,10%……最后准确率提高到95%,甚至98%。接近甚至超过人类的准确率。
这个时候,模型就训练好了。
人工智能就能够准确地判断这张照片上的动物,到底是不是猫。
这就是从数据,直接到智慧。

你给人工智能一张照片的数据,它虽然能判断照片上的动物是不是猫,但是它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猫。
这就是今天的人工智能。
图灵用图灵测试的方法让我们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去对待数据,怎么去对待信息,怎么去对待知识,怎么去对待智慧。
理解了这些,你才能理解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常识。

最后的话

今天的文章,我们给大家介绍了三个人。

1
2
3
首先是香农,他解释了信息传输的规律。
然后是冯·诺依曼,他解释了信息和运算的关系。
最后是图灵,他定义了数据和智能的关系。

理解了他们的理论,你才能了解今天信息时代的基本常识。
而只有了解了这些常识,你才能在未来的工作、创业中,遵循信息时代的基本规律,不至于去追求一些永远不可能达成的目标。
你做事情才能事半功倍。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时代的基本常识,推荐你去看吴军老师的新书《信息传》,非常精彩。
最后,再次感谢吴军老师。

至少,要做到80分吧:到底什么是真正的“靠谱”?

我们经常说一个词,“靠谱”。
希望自己变得靠谱,希望合作的人也靠谱。
但是,到底什么是“靠谱”?
能力强?人很好?会来事儿?这些都重要。但都还不是靠谱。

真正的靠谱,是稳定。是让人放心。

什么意思?

— 1 —
要理解什么是靠谱,我们首先要理解一个概念——标准差。

我举个例子。

假如你要找合作伙伴,这时A,B两家公司都送了6件产品来参加检测。
A公司的产品,直径分别为95、85、75、65、55、45厘米。
B公司的产品,直径分别为73、72、71、69、68、67厘米。
两家公司的产品,平均直径都是70厘米,看起来都是一样。但是,很显然,B公司产品直径的差距,比A公司要小得多。
那么,请问你是更愿意和A公司合作,还是更愿意和B合作?
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和B公司合作。
因为B公司对于产品质量的把控程度更高,更加“稳定”。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B的“标准差”更小。
每一个产品,都和平均数都有一个差值。把这个差值的平方、加和、取平均、再开根号,就是标准差。
这个标准差,有什么用?
在商业上,标准差越小,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就越高。在合作中,合作的质量和稳定性,特别重要。

在统计学中,标准差也是“Sigma”(西格玛)。
这个西格玛,我们通常用“每百万次采样数的缺陷率”(DPMO)来衡量。比如:
1-sigma,就是每百万件抽样中,有69万个不合格,相当于一本书每页有170个错别字。
3-sigma,就是每百万件抽样中,有6.7万个不合格,相当于一本书每页有1.5个错字。
6-sigma,就是每百万件抽样中,有3.4个不合格,相当于整个小型图书馆的所有藏书中,只有1个错别字。

所以,标准差越小,质量越稳定。越“靠谱”。

— 2 —
当我们明白了标准差,也就知道,想让自己变得靠谱,最重要的是让自己保持稳定。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准时上班。

如果一个人上班经常迟到,说明这个人根本无法掌控时间,更别说他是靠谱的人。

这样的人,也是无法合作的。
但是,怎么保证自己每天都能准时走进办公室?
除了早起,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是:选择最稳定的出行方式。
你是怎么来上班的?地铁?开车?打车?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地铁,非常稳定。从家到地铁站,从地铁站到公司,时间都是可控的。
唯一不太可控的,是你到站后地铁刚好开走了。但是这个“刚好”的时间,可能也就5分钟。
所以坐地铁上下班,也就5分钟左右的误差。
开车呢,稳定性不高。如果车少,一路绿灯,很快就到了。但是万一高峰期堵车,可能就一直停在路上。
如果开车,又想要9点准时进办公室,就要更加规划好时间和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打车呢,稳定性最差。不仅取决于交通路况,还取决于同时叫车的人数。
打车,是等车的不稳定性,加上开车的不稳定性。
因为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所以我们应该选择最稳定的方式。稳定。
而为了对抗不确定性,我们还应该准备一定的冗余。
比如我经常出差,经常坐飞机和高铁。
从家或者办公室到虹桥机场、虹桥火车站,一般情况下是半个小时。
所以,一般乘坐飞机提前1.5小时出发,乘坐高铁提前1小时出发,就能赶上。
但是,为了尽量能应对任何不确定性,保证自己不迟到,我决定乘坐飞机提前2个小时出发,乘坐高铁提前1.5小时出发。
如果早到了,我就把多出来的时间,用来思考,看书,回复邮件。
时刻记得,靠谱,就是稳定。

— 3 —

同样,回到我们的职场,回到工作中。
当我们说一个人靠谱,到底在说什么?
其实说的就是,让人放心。交到手里的活,都能按时按照预期完成。没有意外。
比如,老板和你说,周三把PPT交给我。
周三,就是ddl(Deadline)。如果miss了deadline,那就自己去死吧。
谁都不想死,但是,ddl真的是让你最后一天交吗?
不是。ddl只是最低要求,是最晚最晚最晚不能晚于周三。
所以,你千万不要等到最后要交。
周三前交,那么在周二下班前,你一定,一定要发给老板。
不要抬杠,说周三上午9点之前可以吗?
不可以。
老板的预期,不是在ddl前感到十万火急,然后在ddl的最后10秒钟,解除担心。
如果老板交给你的工作,如果经常是警报响起,警报解除,他会心惊肉跳。
工作,能有惊喜最好。但首先是,不要有惊吓。
多点惊喜,少点惊吓。这是靠谱。
在追求90分,100分的同时,先保证自己每次发挥都在80分以上。
至少,要做到80分吧。

最后的话

所以,到底什么是“靠谱”?

靠谱,就是稳定。
在数学中,是标准差。在生活和工作中,是符合别人的预期。
靠谱的人,不一定是能力最强最优秀的,但一定是最让人放心的。
你身边的人,是靠谱的吗?你自己是个靠谱的人吗?

How

从知道到做到,隔着两个太平洋,怎么办?

懂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
因为没有把“知”变为“行”。
那为什么不能把知变成行,知行合一呢?因为知道和做到之间,还隔着两个太平洋。

为什么想得好好的事情,那么大的决心,就是改变不了。
衡量老师说,这是因为,你的认知是在“理性/意识”层面,而行为是在“感性/潜意识”层面。
一旦遇到具体问题,完全不需要调动理性/意识,行为就已经发生了,所以当然改变不了。

那怎么办呢?

在大脑里植入一个“心锚”。
什么是心锚?
心锚,就是基于一件事,一个物体,一个画面,自然而然产生的心理联想。
这是深藏在大脑中的一个反应机制。
比如,我们一看到美食,就会流口水。
一看到国旗,就会肃然起敬。
这些反应,不需要经过大脑的“理性/意识”的刻意思考。
这些都是“感性/潜意识”的自然反应。
这些反应,就像在“心”中植入了一个“锚”,一旦遇到这个场景,就会有那个反应。
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心锚”的清单。
我们往这个清单里加入一条“如果A,就做B”,不就能截获自然反应了吗?
举个例子。

某CEO总是脾气暴躁,听不得反对意见。
一听到反对,就提高声音,压制对方,甚至暴跳如雷。
他自己深知这是不对的。
于是,他痛下决心:
以后再也不压制反对者了。
并且,他邀请大家监督他。
可是,可是,可是,每次遇到这个情况,这位CEO还是暴跳如雷,还是不断打压对方。
他非常痛苦。知道但是做不到。
怎么办?
试着往“心锚清单”里增加一条“如果A,就做B”。
首先,说A。这个A,就是心锚的那个锚,就是场景。
这个场景,必须非常具体,具体到有画面感,这样,心锚才能钩得住。
比如:当对方说如下词的时候“我有个不同的观点”,“你说得不对”,“好像不是这样的”……
这个画面感,要闭着眼睛想象,越真实越好。
这样,确保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心锚才会启动。
然后,说B。这个B,就是心锚后面连着的那个行为。
这个行为,一定要非常简单。
简单到,可以脱口而出,或者随手就来。
比如:你不假思索地说出“你刚才说的,是不是……”
现在,我们把A和B连起来看看。
如果对方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吧啦吧啦吧啦”。
你突然气血上涌,很想反驳。但突然,一个心锚拉住了你。因为这个场景太熟悉了。你在脑海中想象过很多次这个画面。
心锚一看到这个场景,就拉住了你。你脱口而出“你刚才说的,是不是……”
说到这里,你的理性已经逐渐回来了。你试着总结他刚才的观点。他说不是,你误解了。我的意思是……
你一听,咦,和自己的观点,并没有本质差别,或者有些差别,他的角度也有他的道理。
这时,你没有反驳的情绪了。
你把你们的观点综合起来,得出了一个更好的结论。
这个CEO自从在心中种下了这个心锚之后,变化非常大。

“最小可改变行为”。
往往最大的改变,藏在最小可改变行为里。
很多人想改变自己,都是从立一个泼天大愿开始。这个大愿,难度非常高。大家想象着,如果真的做到了,这会有多大的成就感。
但是大家不去想,这要是做不到,会有多大的挫败感。这个挫败感,会打击你改变的愿望。
改变,要从小处开始。
从植入一个心锚,自然而然说出“你刚才说的,是不是……”开始。
甚至不用每一次都说。改变一次,都值得庆祝。
这样,改变才会发生,持续发生,越来越发生。
从知到行,之所以很难,是因为想登天,却不知道怎么迈出第一步。

最小可改变行为练习:

1)目的:更好地给出建议,更好地帮助成长;
2)场景:当被询问“你觉得,我该怎么办?”时(心锚);
3)最小可改变行为:询问“那你打算怎么办?为什么?”,听完再开始建议;
4)奖励:每做到一次,奖励一瓶可乐的配额。
衡量老师批了一下作业:很好。去改变吧。
CEO教练,果然有自己的方法论。服气了。

如何用”底层逻辑”看透世界的底牌?| 刘润最新演讲

2016年9月25日,那天我依旧在出差。
本该好好好休息的差旅夜里,我、罗老师、脱不花,谁都没有困意,因为半夜零点,我的课程《5分钟商学院基础篇》正式上线。
这是我在得到的第一门课程,上线过程一波三折。
原本预定10月份上线的课程,突然接到通知,需提早上线。当时我只录了两三节,没什么库存就上线了。
当天零点上线后,又因为音频压缩,导致有金属音。我马上拿出随身携带的录音笔,重新录了一遍,更换了音频,折腾到凌晨一两点才最终完成。
第二天,也就是9月26日,我万万没有想到当天就有大概7000多人订阅了《5分钟商学院》。
我非常高兴,但也诚惶诚恐。自此,我终于开启了一个承诺,一个要花一整年交付的承诺。
2016年,是非常辛苦的一年。我有半年以上的时间都在出差路上,剩余时间,每天都要花14个小时来做《5分钟商学院》。
但是,一切都有了回报。一年后,这门课程已经有了14万学员。
四年后的今天,这门课程已经有26万人加入。
这也就意味着,有12万学员是在课程正式结束之后加入了我们,这更令我高兴。
因为我不希望这只是一年就结束了的事,我希望做一件能够长期延续下去的事情。
这就要求这门课程能够表述一些商业的底层逻辑,因为只有底层逻辑才有生命力。
底层逻辑在面临变化的时候,能够应用到新的变化里面,会产生出新的方法论。

昨晚,在《5分钟商学院》4周年之际,我进行了“如何用‘底层逻辑’看透世界的底牌?”的演讲,带你探讨了5个方面的底层逻辑:

1
2
3
4
5
1.私域流量的底层逻辑
2.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
3.社会协作的底层逻辑
4.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5.讨论问题的底层逻辑

今天,我把最新的演讲内容分享给你,带你看清世界的底牌。

— 0 —

什么是“底层逻辑”?

在正式讲上述5个方面前,我们需要先弄明白,什么是“底层逻辑”?

不知你记不记得,2012年马云和王健林的“亿元赌局”
—— 如果10年之后,电商能在中国大零售的份额超过50%,王健林就给马云一个亿,如果没到,马云还王健林一个亿。
但是,我们今天回看8年前这件事,为什么这两人和其代表的线上、线下经济,会产生如此大的分歧?
如果一方能“打败”另一方,是因为二者间有天大的不同吗?
不是的。
是因为相同的地方更多,一方才有机会干掉另一方。
万达的线下商业地产和阿里的线上流量经济,在“底层逻辑”上,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归根到本质,都是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和复购率,4部分的不同组合。
可能我在做法上跟你不一样,但是我服务的客户、我提供的价值跟你是一样的,所以我才会去干掉你。
就好比,一个做鞋子的可能永远干不掉卖水果的。因为他们之间没有太多相同之处。
两个人发生一些争执的时候,他们一定是因为有更多的相同之处,而不是不同之处。
完全不同的人是吵不起来的。

事物间的共同点,就是“底层逻辑”。
找到不同中间的相同之处,找到变化背后没变的东西,才是“底层逻辑”。
只有底层逻辑才是有生命力的。
只有底层逻辑,在面临环境变化时,能够应用到新的变化里面,会产生出适应新环境的方法论。

底层逻辑 + 环境变量 = 方法论

如果说只掌握各行各业的“干货”方法论,那只是“授人以鱼”,只要环境出现任何变化,“干货”就不再适用。
但如果掌握的是“底层逻辑”,那就是“授人以渔”,你可以通过不变的底层逻辑,推演出顺应时势的方法论。
所以,只有掌握了底层逻辑,只有探寻到了万变中的不变,才能动态地、持续地看清事物的本质。

下面我们就分别深究私域流量、理解他人、社会协作、是非对错、讨论问题,5个方面的“底层逻辑”,带你看清世界的底牌。

— 1—

私域流量的底层逻辑

我很有幸,在上个月参加了腾讯生态大会。在今年的腾讯生态大会上,腾讯正式发布了一个重要战略,叫做“私域流量”。
但是“私域流量”的概念并不是今年才被提出来的,它从2019年开始就已经很热了。
什么是“私域流量”?
它源自于大家的一种渴求 —— 低成本,甚至免费地,重复地触达的人群。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流量”都是一个重点,但流量总有成本。
但是,随着竞争渐渐激烈,线上、线下流量开始趋平,流量红利消失了,流量的价格越来越贵了。
于是出现了一种非常明确的渴求,我能不能不要每次获得客户时,都需要付钱?能不能低成本,甚至免费地触达客户?
这种渴求在过去一年里面变得特别热烈,大家就萌生出来一个名词叫做“私域流量”。
但是,如今媒体数量这么多,线上的、线下的;公众号、微信私人号、抖音、微博…… 怎么分别找到可持续的“私域流量”?
这就需要深挖私域流量的“底层逻辑”,找到不同中的相同之处。

《5分钟商学院》里给大家交付过一个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概念 —— P.O.E.

1
2
3
P 指的是 Paid Media, 付费媒体。
O 指的是 Owned Media, 自有媒体。
E 指的是 Earned Media, 赢得媒体。

看似不同的媒体,归根到“底层逻辑”,都是 P.O.E.

我们一个一个讲。

过去一段时间,Paid Media, 付费媒体盛行。比如电视广告。
那时线上完胜线下,为什么?
因为那时,在“公域流量”里通过付费获得“私域流量”,线上买流量的价格比线下买流量的价格更便宜。
所以,这段时间,线上的 Paid Media 和线下的 Paid Media 价格是不均衡的,线上便宜,线下贵。
但是这个不均衡一定会被拉平,只不过是假以时日而已。
所以,一旦线上线下的 Paid Media 价格被拉平之后,线上付费媒体的红利不再,转移到 Owned Media, 自有媒体。

什么叫 Owned Media 自有媒体?
反复触达一个群体时,不需要为此而付费。比如公众号。
例如,我们的“刘润公众号”,已经有98万多的关注。我可以反复地、免费地触达这近百万的用户。
但耕耘自有媒体所投入的成本还是很高的,我需要每天不断写文章,还要确保持续输出高质量、多样化的内容。
但当付费流量的价格升高后,自有媒体就变得相对便宜了。
所以在付费媒体还很便宜时,我们也一直在深耕自有媒体。当新红利出现,自有媒体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第三种叫做 Earned Media 赢得媒体,什么意思?

你的内容发布后,会引起别人自愿帮你转发、传播。比如微信朋友圈和微博。
在微信、微博,这类有好几亿用户的大平台上面,如果你做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内容,可能会有大量的人帮你转发。
转发并不是因为你付费给他,而是因为你用内容打动了他。
转发所带来的新用户就是你赢得来的,这就是 Earned Media。
拼多多就靠 Earned Media 方式成长起来的。
顾客可以买到便宜的商品,但需要多个人一起拼团才可以购买。
为了能拼团,你会把链接分享给很多朋友。
分享给朋友这一操作所带来的新用户,就是拼多多赢得来的,三四年间就积累了三四亿的用户。

所以,无论媒体形式如何变化,无论私域流量概念如何更名,
P.O.E. 这个“底层逻辑”永远不会改变。
换句话说,你不需要去关注一直变化的东西,
你只需要选好契合自身,并且支持建立私域的平台,默默深耕,通过购买或赢得,沉淀用户,打造你的私域流量。

— 2 —

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
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就是《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里面有一句话我印象尤为深刻: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中文叫做知彼解己,翻译成白话就是,你首先要去理解别人,你才能期待别人来理解你自己。
可是,要真正理解别人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尤其是我们下意识地更加渴望先被别人理解。
怎么才能真正做到理解别人呢?
我们需要深挖理解别人的“底层逻辑”。

理解别人的“底层逻辑”是3个问题:
What 是什么; Why 为什么;How 怎么办。

我举个例子。

有一次我和一群企业家开私董会,其中一位提出了一个问题,期待大家的解答。
他问:“请问我怎么样才能解雇我的高管?”
当时20多位企业家,开始问通过向他提问的方式了解更多的情况,然后再给他提建议。
大家问了很多问题:
你的高管收入多少?在什么职位?跟他签了合同没有?合同里面有没有一些要承担的法律风险?……
作为会议主持的我,这时忍不住打断了大家的提问,然后我只问了这位企业家一个问题:
“请问你为什么要解雇你的高管?”
我们现在暂停一下故事,回顾一下这些问题。
这位企业家首先提了一个问题,请问我如何解雇我的高管?
这是一个 How 怎么做的问题。
但他问出这个问题时,其实已经做了一个决定了 —— 解雇高管。
把这个决定作为答案,背后的问题是什么?
是“什么办法对公司的伤害最小?”
这是一个 What 是什么的问题。
但是,What 和 How 之间还差了一步 —— Why 为什么。
当时我们的企业家同学都是在帮他解决 How 的问题,帮他想怎么解雇高管,却没人向上追问 Why,为什么要解雇。
当我问出为什么的问题后,这位企业家说:
在接受上市投资人采访时,竟然每一位高管所讲的公司愿景和未来都不一样。
这让他特别恼火。心想我都跟你们讲了这么多年了,以为我们早就统一认识了。
结果到现在面对投资人,我讲得信誓旦旦,觉得我们所有人都一致,有伟大的愿景,你们却一个都讲不出来。
所以,这位企业家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是因为这些高管让他在某一场合没面子了,所以他要干掉高管们。
但是,解雇高管是这件事的最佳解决办法吗?不见得。
所以我们说,理解别人的“底层逻辑”是这3个问题:What? Why? How?
What 是 Why 的答案,How 是 What 的答案。
当有人找你聊天、问问题时,你首先要搞清楚他跟你聊的是 What, Why, How 中哪个层面的东西。
只有找准了讨论问题的层次,才能做到理解别人。

— 3 —
社会协作的底层逻辑

除了跟个体相处之外,我们还会和更大范围的人群协作,来获得更高的效率,比如成立公司。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达成社会协作呢?
还是要找“底层逻辑”。

社会协作的“底层逻辑”有3个法则:

1
2
3
自然法则: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族群法则:有大于个体的目的存在,所以大家聚在一起,形成族群;
普世法则:遵守协议,可以跨越个人和组织,所有人都认同、理解。

为了更生动的和你解释这三个法则,我先给你讲一个我的旅行故事。
我很喜欢去比较极端的地方旅行。有一次,因为看了《耶路撒冷3000年》这本书,我就去了以色列。
看书时,我第一次感觉到世界上有事情是无解的。
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三方之间的纠葛,让耶路撒冷命运多舛,被入侵四十余次,被烧毁二十多遍。
那时我觉得,我即将看到的耶路撒冷,将会充满三方势力你死我活的争斗。
但当我踏上耶路撒冷的土地时,却发现有着血海深仇的三个宗教,居然在同一座城市里长期共处。
为什么?
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族群法则”,人们因为共同的目的聚在一起,有着群体内部共识。
但是“族群”之间却没有共识连接。
所以,我最初设想他们会进行“自然法则”,弱肉强食,互相厮杀。
但事实上,他们找到了群体间合作的基本元素 —— “普世法则”,也就是遵守协议。
在族群之外的合作,我可以不认同你,但是我尊重你。
协议规定的事情双方都会做到,说停战,就会停战。
“普世法则”就是我们说的契约精神。

社会整体的发展也是按照“自然法则”、“族群法则”、“普世法则”的顺序不断迭代发展。
最初的原始社会是“自然法则”弱肉强食,所有人会陷入无休止的争夺,无法合作。
后来一些人因为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我们有了“族群法则”,形成了小团体协作。
放到现代社会,用一个共同的价值观,你可以成立一家公司,但还是无法与其他公司合作。
在团体之外,要想达成更大规模的社会协作,我们就要寻找更大的共同点。
现在,公司与公司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基本都遵循普世法则,采用诚信、契约精神。
这时就可以连接更大的共同体,甚至服务全人类。
从“自然法则”到“族群法则”再到“普世法则”,我们一步步获得了更大规模的社会合作,这也是文明进程的方向。
所以,选择哪种法则与别人协作,决定你能走多远。

— 4 —

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在我做企业顾问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有些创业公司率先使用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或是创造了新的产品。
但没想到一段时间后,就会有大量的人来模仿,尤其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几乎把创业小公司消灭掉了。
这些创业公司内心就会觉得非常不公平。
这件事是谁的错?
我们可以在表层无休止地争论孰是孰非,但要想找到不同情境下不变的本质,
我们还是要深挖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是3个视角:

法学家的视角、经济学家的视角、商人的视角。

什么意思?

我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坏人 A” 将“受害者 B”,诱骗到没有锁门的“工地 C”。
B 摔死了,是谁的错?
法学家会说:是“坏人 A”的错,这是蓄意谋杀。
但是如此是非观,不能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经济学家会说:是“工地 C”的错。
啊?为什么啊?这也太冤了吧?
因为,整个社会为了避免“受害者 B”被“坏人 A”诱骗到工地的成本,比“工地 C”把门锁上的成本,要高得多。
如果惩罚了“工地 C”,虽然工地觉得冤,但是以后所有的工地都会把门锁上了。
这类悲剧会大量减少。
所以,经济学家是从“社会总成本”的角度,来判断一件事的对错在谁。
虽然听上去不合理,但有时比纯粹的“道义”更有长远的效果。

最后一个角度,商人会说:是“受害者 B”的错。
不管你们惩罚“坏人 A”还是“工地 C”,“受害者 B”都无法起死回生。
整件事情中,“受害者 B”的损失最大。
B 只能怪自己,不该笨到被 A 欺骗。
只有这样的认知,才能保护 B 自己。
所以,商人是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是非。

说回开头的创业公司案例。
如果创业公司说是大公司的错,它们占据太多社会资源,为富不仁。
这时,用的是法学家的视角。
这就有问题了,因为这是商业的事件。
指责大公司他就会停手吗?不会的,只要它不违法,就可以一直用下去。
作为创业者,你要用懂得用商人的视角进行判断,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所以,我们要结合不同环境,在法学家视角、经济学家视角、商人视角中,选择最合适的来判断是非对错。

— 5 —

讨论问题的底层逻辑
在《5分钟商学院》课程中,我们有一句话: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
这句话就引出了我们今天的最后一个底层逻辑 —— 讨论问题的“底层逻辑”。
我们跟别人讨论任何问题的时候,都有4个层次:事实、观点、立场、信仰。
我们分别解释一下。

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入秋了,你说:今天好冷啊。
请问,这是事实,还是观点?
天气变热、变冷,这是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这应该是事实吧?
错。今天好冷,不是事实,是观点。
那什么才是事实呢?
今天气温10度,这才是事实。
至于你觉得10度是冷是热,都是你个人的观点。
事实和观点是我们最容易混淆的两个层次。
我们经常会拿自己的观点当做事实与别人争论。
事实有真假,你说今天气温不是10度,就是假的。
观点无对错,即使只有1个人认为10度好热,你都不能说他是错的。
所以,我们以后与别人讨论时可以说:我有个观点,与你的不同。

观点在向上追溯,叫做立场。

什么是立场?
我说我房间里好冷,但是物业公司来却说一点都不冷。
这就是立场带来的差别。
物业公司说冷就要开空调,一开空调就要费电了,所以他说一点都不冷。
这时,如果你和他争论,一点意义也没有。
你永远不可能说服一个有立场的人,因为这与他的利益相关。

再向上一层,就是信仰。

什么是信仰?
信仰是一套逻辑内部自洽,逻辑外部矛盾的体系。
也就是说,信仰自身逻辑自洽,你很难击破,但两个信仰之间彼此矛盾。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讨论中医好还是西医好、信宗教还是信科学时,我都不会参与。
因为你永远不可能说服任何一方,因为他们都是逻辑自洽的。
所以,永远不要攻击一个人的信仰。
当有人和你争论信仰时,这时你可以这样回答:
英文叫:It is good for you.
中文叫:你开心就好。祝福你。

所以,当讨论问题时,一定要分清楚讨论的是事实、观点、立场,还是信仰。
不在一个层面上讨论问题,只会伤害彼此的感情。

最后的话

在《5分钟商学院》上线4周年之际,很荣幸能和你探讨整套课程最核心的内容 —— “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来源于不同中的相同,变化背后的不变。
今天我和你分享了私域流量、理解他人、社会协作、是非对错、讨论问题,5个方面的“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并不局限于商业世界。
希望你可以在看到千变万化的世界后,依然能心态平静、不焦虑。

能够让“底层逻辑 + 环境变量”,不断涌现新的方法论,看透世界的底牌,始终如鱼得水。

Experience

刘润:2021,我真的不想再见证历史了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来见证别人的历史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来开创自己的未来的。
2020即将结束,2021就要开始。答应我,2021年,把所有的精力,都重新放在开创自己的未来上吧。

第一个建议,就是一定要制定目标。

2021,依然有巨大的不确定性。但不要慌。努力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而寻找确定性的最好办法,就是制定属于自己的目标。
一旦有了自己的目标,所有的注意力,就会聚焦在目标上。
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里,爱丽丝问一只猫:“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
“那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
“去哪儿无所谓。”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猫说。

是的。没有目标,就没有战略;没有战略,就没有计划;没有计划,就没有行动。你就像是踩在西瓜皮上一样,感觉滑到哪里都可以。

可是,怎么制定目标呢?
我推荐你一个方法:OKR。

OKR:Objective & Key Results(目标和关键结果)

OKR的灵魂,是O(Objective,目标)。也就是说,你到底、到底想要什么。
比如,2020年,我想要的是成长。于是,我给自己定的一个O是:让年底的自己,可以鄙视年初的自己。
成功是瞬间的,成长才是永恒的。所以,如果年底的那个自己,居然不能”鄙视“年初的这个自己,我觉得这一年就白过了。
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公司到底想要什么,把它们当做O。3-5个就好。
然后,就是KR(Key Results,关键结果)。KR的关键作用,是用来衡量,你年初夸下的那些海口,到底做到了没有。
回到那个O:让年底的自己,可以鄙视年初的自己。
口气好大。怎么衡量做到没有?设定几个“可衡量”的关键结果。比如:

KR1:2020在得到的学习时长,超过2019;
KR2:海外游学2次,国内游学4次,向100个不认识的人学习;
KR3:出版1-2本书,写1-2门课。

这三个KR,就是“可衡量”的关键结果。

如果到了年底,我国内游学的次数只有1次,或者求教的陌生人只有20个,我就不能用“我多多少少也做了啊”来当借口,饶过不专注于目标的自己。
不给未来的自己留退路。不给今天的自己找理由。

这样,你才会没有时间去见证历史。

第二个建议,就是不断地每周复盘。

有了OKR,不代表目标就会自然实现,关键结果就会自然发生。

我给你讲个故事。

我一直有个目标,就是徒步“穹顶1纬度”,抵达北极点。
什么是徒步“穹顶1纬度”?
徒步“穹顶1纬度”,就是先坐直升飞机,降落到北纬89°北冰洋的浮冰上,然后在“流动”的浮冰上徒步整整一个纬度,抵达北极点。
有意思。可是,在浮冰上,怎么徒步呢?
拿出GPS,打开卫星地图,规划一条能绕开浮冰裂缝,通往北极点的路线。然后,踩着流动的浮冰,出发。坚持走,坚持走。直到晚上,搭帐篷,休息。
有意思的部分来了。你猜,第二天醒来,你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再次拿出GPS,卫星地图,看看自己在哪里。然后,重新规划一条能绕开浮冰裂缝,通往北极点的路线。再次出发。
为什么要重新规划?因为脚下是浮冰啊,一直在“流动”。早上起来一看,糟糕,睡了一觉,因为昨夜大风,浮冰居然往回流动了50公里。
创业,就是在浮冰上徒步。你年初的目标,可以不变,但是路线,可能一直在变。这就需要“调整”。
可是,怎么进行调整呢?

我推荐你一个方法:复盘。

复盘,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上周的“浮冰”动向,做三件事:

• 继续做(Continue doing)
• 停止做(Stop doing)
• 开始做(Start to do)

什么是“继续做”?

上周,经过平常很少交流的几位员工的座位。问了问他们工作的情况,以及需要什么帮助。员工很受鼓舞。嗯,这件事以后要“继续做”。因为这既能帮自己了解一线情况,也给员工鼓励。

什么是“停止做”?

上周,月度经营分析会开了4个小时。几个观点来来回回,吵作一团。以后,不按照“六顶思考帽”方法开的讨论会,要“停止做”。因为这既浪费大家的时间,也很难得出有效结论。

什么是“开始做”?

上周,我发现几个员工很有潜力,但是没有被放在重要的岗位上锻炼。这是个严重的问题。要通知人力资源部,“开始做”高级潜力员工计划,用有挑战的工作和刻意培养,留住优秀员工。

这就是继续做,停止做,和开始做。这就是复盘。

一年有52周。如果你能坚持每周复盘,就会有52次拿出GPS和卫星地图,面朝目标,重新调整路线的机会。

每周逼近自己的未来。你哪有时间见证历史。

第三个建议,就是永远别忘记学习。

不少同学知道,我在2015年登顶了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到了山顶,我不是热泪盈眶,而是痛哭流涕。
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但是,就在我痛哭流涕的时候,一路帮我背着负重,陪着我爬到山顶的黑人兄弟,就在一旁淡定地看着,一脸难以理解的神情。
我想他内心的OS可能是:有那么难吗?我一年上下20多次,有那么难吗?至于哭成这样吗?
是的。这个黑人兄弟,衣服鞋子都是破的。但他就这么闲庭信步地,一年登顶乞力马扎罗20多次。跟玩儿一样。
那一刻我认识到,我和他之间,有一条“基础体能”的鸿沟。再努力,再坚持,我也无法跨越这条鸿沟。
创业也是一样。

互联网时代,信息高速传播。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鸿沟,不再是信息不对称,而是认知不对称。认知,就是创业者的基础体能。

如果认知的基础体能不够,那你的顿悟,很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
可是,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认知基础体能呢?
我推荐你一个方法:碎片化学习。
现在的人,都很忙。不忙,你还是在创业吗?而因为忙,时间必然被切碎。这些被切碎的时间,你不好好利用它,就会被白白浪费。
你必须学会碎片化学习。
怎么做?我的做法是,用三个专门的设备来收集这些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它们是:一个降噪耳机,一个运动耳机,一个会议音箱

在机场、高铁站、飞机上,这些旅途中的场合,我用降噪耳机来收集碎片时间。这些碎片时间很宝贵,但环境噪音大。我需要降噪耳机,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听书上,集中在学习上。

只要在上海,我每天都走路上下班。上班半小时、下班半小时。快走。一是为了健身,二也是为了利用这段碎片时间,听书,学习。但是降噪耳机会屏蔽汽车鸣笛,为了安全,这段时间,我用骨传导运动耳机。

到了酒店房间,进入私密环境,整个人都可以放松下来了。这时,为了让耳朵轻松一些,我会把降噪耳机取下来,同时从行李箱里拿出会议音箱。有了会议音箱,我可以一边处理事情,一边走来走去,一边听书学习。

有了这三个设备,2020年,我平均每天能额外多收集2-3小时碎片时间。而用这每天的2-3小时,我在得到上听了1800多本书,以及几乎每一门课。

制定目标,每周复盘,碎片学习。

2021年,别再见证历史了。2021年,制定目标,每周复盘,碎片学习,成长为一个强大的巨人。

巨人过河,是不需要策略的。

Alisa的小马过河。
——DeepCreator

美丽的星球

计算机科学家 Tim Bray 最近写了一篇博客,他觉得自己可能应该退休了。

他列出了下面几个理由。

1、好多个早晨,我想继续睡觉,而不是起床。
2、就算起床,我想做的第一件事,是去看新闻,而不是去工作。
3、夏天到了,我想待在自己的度假小屋。
4、工作时,我的强度依然很大,不比年青时差太多。但是,结束工作以后,我感到极累,有时候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
5、我越来越想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它们肯定不会带来钱,但我毫不在意。

我觉得,这几个特征也许可以作为测试标准,如果你也满足这几点,可能也到了应该考虑退休,去干一点其他事情的时候了。

说到退休,这个问题对于程序员尤其有现实意义。因为程序员的退休年龄要早于其他行业,可能早早就会满足上面特征。

为什么程序员退休比较早?原因很简单,程序员的工作强度大,技术更新快,几乎不可能像公务员那样,轻松悠闲得熬到六十几岁退休。

程序员其实也是机器,而且是”被操得很猛”的机器。机器都有报废年限,一旦折旧完了,就要报废。使用强度越大,折旧越快,报废越早。普通汽车的折旧年限一般是十年,长途汽车的折旧年限就短得多。为什么很少看到高龄程序员,因为他们都被用到报废了。

年轻程序员应该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规划。你的编程技能具有经济价值的年限是很短的,不可能一直在第一线编程的。折旧差不多以后,你的人生角色就会发生变化,应该多想想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Weather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2020 shortlist



















Reference

  1. Weather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2020 shortlist
  2. 对待员工的4个阶段:我如何让员工过好自己的一生?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