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ognition

认知进化是实现阶层跃迁的前置条件。

所谓自己的风格,实际上归根到底是自己看待世界的方法,自己看待世界的态度,自己的性格。”贾樟柯说,他非常喜欢的电影里面都有作者自身的语感,就好像我们每个人讲话可能会带有自己的特殊的用词,可能会带有自己特殊的口音,有特殊的语言的方法。他觉得电影语言也一样,电影语言有一种是很工业化的,很知识化的那种语言,就是语言本身它缺少作者性在里面。而他最喜欢的那些形成风格的电影,恰恰是能够把握导演这个人他的状态,他的样子,他的性格,通过他特别的语言来呈现出来的。

普通人跟精英的区别

我们在开篇第一封信聊了伪工作者的问题,很多读者反映这种现象其实很普遍,而且大家每天的工作都做不完。既然工作做不完,还花心思写程序抢月饼,要么是依然保持着童真,要么说明缺乏智慧。

前不久,另一个“罗胖”罗永浩在微博上称赞日本。
有人喝问——
“你还是中国人吗?!”
罗永浩的回答绝了——
“这个我看得很淡。”
本罗胖完全附议,并解读如下:
第一,我摆脱不了我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这是人性使然。
第二,我将尽可能超越它,这是提升我的人性的必由之路。

跨界:思维模式比技能更重要

紫牛基金合伙人张泉灵在北大深圳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说,想要越过人生中的各种障碍,你要学会搭梯子。最重要的梯子是成为行业里排名前5%的领先者,这有相当的难度。但是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跨界,比如,如果你能在两个领域里成为前20%的领先者,你就有更大的机会成为所谓的人才。

张泉灵说:“我认为对我真正有意义的跨界,不是技能跨界而是思维模式的跨界。”张泉灵提到了自己的中学时代,读初三的时候,学校开了一门选修课,叫化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比如,一个瓶子上贴着标签:酒精,那么理论上它会在加热到78.5摄氏度的时候沸腾。但是如果液体没有沸腾,可能是标签错了,里面装的不是酒精,也可能是温度计坏了,或者样本被污染了。张泉灵认为,自己从这里面学到的不是知识,而是思维逻辑。“当一个人建立了跨界的思维模式,学习能力就变得立体,而生活也多出无数可能。”这就是跨界思维带来的能力上的超越。

罗胖60秒:学习有几个层次?

  1. 有句话叫“学无止境”,那到底是啥意思呢?是说知识很多学不完吗?

对,但是还有另外一个维度,就是每一个知识的内在深度也是没有止境的。至少能分成四层:听过,知道,理解和能讲

  1. 听过,是知识从你的脑子当中淌过一遍;知道,是知识你已经能记住,渗透进了你的脑子;理解,是这个知识和你脑子里其他知识结成了一个网络,你可以随时调用;而最高境界是能讲,就是能输出,你能把它讲给别人听,还能确保别人有收获,这就太难了。

  2. 这四个层次之间的难度,何川打过一个比方:听过,就像你见过一部汽车;知道,就像你会开车;理解,就像你会修车;而能讲呢,就像你会造车一样。这几个境界中间的差距大得难以想象。

  3. 所以,把读书和听课当成是学习,这种理解也许是对学习这件事的挺大的一个误解啊。

How

罗胖60秒:怎么判断自己没出息?

  1. 德国心理治疗师海灵格说过两句很牛的话。

他说:“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这话真是说得牛。

  1. 人在受苦的时候,看似是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其实不然。

受苦的感觉,其实也标志着我们找到了痛苦的外在原因,也就给自己卸下了解决问题的责任。怪天怪地怪坏蛋,反正不怪自己。这种状态,你说和专注解决问题,哪个更容易?

  1. 还有后半句,承受不幸,反正也就是承受了,不需要再做任何努力了。而享受幸福,需要在各种因素之间小心翼翼地随时平衡,当然更难。

  2. 美团的创始人王兴,说过一句类似的话,他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确实,我一旦感觉自己在受苦、在承受不幸,而不是在思考,基本就可以判定,这一刻的我很没出息了。

罗胖60秒:会操心,敢着急,能解决

  1. 最近我看到一家企业的标语口号,一共九个字,“会操心、敢着急、能解决”。

这是近年来我看到的最好的企业文化口号。这九个字里面,包含了一个职场人的三个基本素质。

  1. 所谓“会操心”,肯定不是指你为分内的事操心,而是要适当地跨越边界,全面考虑所有协作界面上的事,这才叫会操心。不管你事实上有没有当官升职,你先在思想上给自己升个职再说。

  2. 接下来三个字,“敢着急”,为什么用一个“敢”字呢?这不是说,你敢跟任何人急眼,而是说你得成为整个协作网络里面的一个刚性边界。

所有触碰边界的人,都能感受到你的督促和约束。这是一个没有权力的人,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最好方式。

  1. 最后三个字,“能解决”。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职场生涯,不是从他上班的第一天开始的,而是从他解决第一个问题开始的。

方法:如何提升自知力

有自知之明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研究表明,那些自我认知水平比较高的人(知道如何观照自我,清楚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做出的决策更明智,在学业和工作上也会更出色,和别人的关系也更健康。那如何才能正确地了解自己呢?职场心理学家塔莎·尤里克(Tasha Eurich)在她的新书《自知力》(Insight)里说,一般的自我认知有两个方面:向内探索和向外探索。向内探索的自我认知是指内省,也就是了解自己本人,而向外探索的自我认知是指正确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两种自我认知,你可能只擅长一种。尤里克说,向外探索的自我认知可能更难实现。但是别人参与进来,可以让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更为客观的态度。那如何知道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呢?尤里克提供了一些建议。

第一,找个合适的人,问问他的看法。尤里克说,这个人不一定要和你关系很近,因为和你关系很近的人,不太会说你不喜欢的话。所以你可以找个和你关系不那么近的人,这个人的评价更客观。研究表明,从视频上观察一个人差不多五分钟的时间,无需见面,人们就可以给出对此人的评价,准确度几乎和亲友的看法相近。另外,你还应该找一个能对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人。比如,你要是想知道异性对你的看法,那你应该去找个异性问问。

第二,对自己想知道的事情尽量具体化。不要让人随便说说对你的看法,一定要具体。尤里克举例说,如果你希望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一个有魅力的人,你可以找个昨晚一起和你参加派对的人,问问他对你的印象。你做了哪些事帮自己树立了那个形象?又做了哪些事不利于那个形象?

第三,多注意别人的反应。尤里克建议,先想想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再把这个目标和实际结果进行对比。比如,如果你希望自己是个幽默的人,那你讲了笑话之后,看看别人是笑了还是听了之后没什么反应。

第四,观察别人对待你是否有所不同。只观察对方的身体语言还不够,还要注意他们对别人的态度,想想他们对你有同样的态度吗?你说话时他们听得更多还是更少?笑得多还是少?另外,观察一个人的反应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也很重要,如果别人对你的态度有任何变化,可能是因为你有了变化。

前湖畔大学梁宁:一个产品经理的奥德赛之旅

上周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举办的【 2019产品创新大会·北京站】完美落幕。君曜FOF创始合伙人/前湖畔大学产品模块主任梁宁,给大家分享了《一个产品经理的奥德赛之旅》,本文为现场分享内容整理。

今天和大家谈谈产品经理能力的变革,正好最近在重读《奥德赛》,有很多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一个产品经理的奥德赛之旅。

一、奥德赛时期
先讲一个概念“奥德赛时期”:

过去,我们看待人生的阶段是童年、青春期、成年、老年。

童年:儿童的身体弱小,没有独立谋生能力,需要完全依赖父母或者成人。孩子的世界是父母的世界的一个子集——你在父母的房子里有一个空间,你能去哪里,能体验到什么,完全依赖父母的提供。
青春期:身体开始成长,开始有自我意识,进入青春叛逆期(这个词非常不好,我会在后面谈到)。
成年:稳定、责任——成家立业,担当责任。
老年:老年的生活,目前大家关注的不多,整个社会都默认为老人应该是不被资源倾斜的群体。
这四个阶段,是农业社会的划分方法。而我们今天的人生,至少分为六个阶段:

童年时期,青少年时期,奥德赛时期,成年时期,老年时期和退休后的活跃期。

在青少年时期和成年期中间,有个“奥德赛时期”;我们今天就谈这个。

  1. “奥德赛时期”,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这个名字,来自2800年前,伟大的诗人荷马写的史诗——《奥德赛》。

《奥德赛》主要讲述了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英雄奥德修斯(也是木马计的构思者)回家途中,因激怒海神波塞冬,遭遇海难全军覆没,奥德修斯虽因机智和勇敢逃过一劫;但波塞冬余怒未消,使奥德修斯找不到回家的航线而在大海裡漂流十年,最终回到故乡伊萨卡的故事。

这十年的漂流,奥德赛遇到了各种情况:在最志得意满的时刻被打翻在地,在好不容易喘口气的时候又陷入危机;神一样的对手(他的对手真的是神——海神波塞冬),猪一样的队友(他的队友也确实被变成了猪),他遇到女神,也下到冥府(也就是咱们的地狱),在地狱(也就是一切的尽头)遇到了各种人的亡灵。最让我震撼的一幕是:奥德修斯这个从特洛伊战场归来的英雄,在地狱遇到了率领他们去特洛伊打仗的王阿伽门农的亡灵,和最著名的英雄阿基里斯的亡灵,和这些人交谈后,奥德修斯确认了自己的命运。

最后,历经所有的困难,奥德赛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国,就是著名的伊萨卡岛。那首著名的诗“当你启程,前往伊萨卡岛,愿你的道路漫长”就是讲这段奥德赛之旅。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其实都会有这样一段奥德赛时期:从青少年时期结束,你从父母家搬出来;从一种稳定的生活状态离开,从熟悉的战场离开,开始一段或许短暂,或许漫长的漂泊。在这场漂泊中,我们也会遇到奥德修斯曾遇到的一切希望、失望、打击与诱惑,我们会在这个漂泊的某个时间点,像奥德修斯一样,看到自己的命运,看到自己的国,然后我们就会成年了。

所谓的成年,不是你18岁,还是25岁,是30岁抑或40岁,而是你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国,从此不再漂泊。

你会牢牢地守住自己的国,不管它是一张书桌,一条渔船,一个车库,还是一颗果树;你为它负起长期责任,不管大小,它就是你的世界,你的王国;你不再漂泊,而是专注于建设自己的世界,这,才是成年。

在那之前,只要你依然在漂泊、依然在寻觅、内心依然不能确定“这里就是我的世界”,不论年龄多大,你都还在奥德赛时期。

  1. 为什么第一个概念先讲“奥德赛时期”?
    产品经理都在讲用户体验,都要讲感受,问题是:感受来自哪里?

感受来自解释系统,来自预期。

感受不好,就是因为与预期不一致
与预期一致,就是感受好
超预期,就是太棒了
有天我和朋友喝酒,带了瓶茅台;但是餐厅不给酒杯,就要了俩喝茶的杯子。结果那顿饭吃得很不好——每个人眼前一模一样两个杯子,一个装茶一个装酒。我们举起来碰一杯,结果是茶;随手拿起来喝一口,结果是酒。本来茶是好茶,酒是好酒,但就是因为老是和预期不一致,结果把人整的那叫个难受。

人生有时的挫折感就来自于此。

按照农业社会的观念,人过完青春期就要成年,出了校门就是成年人,就要稳定;就要把长期事业、长期生活伴侣、长期居所一起搞定。没搞定,就好像老是觉得这是一种负面,需要对人解释,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

不,你没错。

在今天的社会,我们就是要经历“奥德赛时期”:在不同的城市之间,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项目,不同的人身边飘来飘去,跌来撞去,没有稳定可言——这是“新常态”,以至于社会学家,要专门提出这个说法。

漂多久呢?

和奥德修斯也差不多,大概10年。

为什么是10年?

我们很现实地看:现在企业招聘都有35岁的年龄限制。

大学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22-25岁开始,你可以像奥德修斯一样漫游漂个10年。10年之后,35岁;那个时候,你就真的应该锁定一个你要长期投入,长期建设的你的国了。

这就是咱们今天的主题:一个产品经理的奥德赛之旅

二、漂泊这10年,磨练我们的什么能力
如果你有10年可以漂流探索,10年后,你要有能力建设自己的国;那这10年的光阴,你应该主动去磨练自己的什么能力?

如果让我讲,我会说三个核心能力:

第一、判断能力:设计你的评估系统,练习自己负责。
第二、增长能力:设计你的增长系统。
第三、关系能力:建设你的共同体。

拥有这三个能力,你就可以从职场小白变成国王,拥有自己的王国。

这三个能力,是我长达20年的奥德赛之旅里,从我曾呆过的三个地方:联想、腾讯、阿里,学到的(这么说来,我这人真是挺不靠谱的,漂的时间太长了,现在还漂着呢)。

  1. 判断能力
    先说第一个能力:判断力,判断力是为自己负责的能力。

是不是我特认真地提出这一点,大家会好失望啊?这一点好普通啊。

但这是一切的基础。

先问一个问题:我们在公司工作,你为你的工作负责,你觉得公司是不是应该对你负责?

我们应该明白真相:公司首先是向股东负责。如果你不是公司的股东,不好意思,从真相来讲,你确实不是公司最需要care的人。

作为产品经理,我们是创造东西的人,如果要创造,首先就是不能生活在表象里。因为表象的世界里存在很多的信息,所以我们要学会判断,找到规律,然后建立掌控,优化体验。

——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工作也会反过来训练我们。

为了我们的工作,我们可能需要不停地问自己:真相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我们这个时代是什么?

我们处在信息时代(也是AI时代的史前时代),但是我们整个国家,国家的集体意识,同时还有农业时代、前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所有的观念混在一起(中国大部分时间处于农业时代,然后短暂进入了工业时代,然后就快速进入信息时代了)。

农业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守着一块田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后世世代代就这么生存下来了。

然后就进入工业时代,是在解决力量的问题——蒸汽机和机械的发展,让人拥有了肉身外的超强力量。

而信息时代,解决的是视觉和听觉的延伸问题——我们能看到千里之外的人,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这都是在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不可能做到的。

那么AI时代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解决的是我们的脑力延伸问题,是让我们的决策模型进行升级。

一个好医生和一般医生,一个好的操盘手和一般的操盘手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不是获取信息的能力不一样,而是大脑决策模型不一样——因为他们获取的信息都是一样的。

社会的发展是连续的,我们的人生也是连续的;我们从一个公司到另一个公司,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这些其实都是连续的。

从农业时代开始,我们就是一堆人围绕一块土地,一起劳作、一起生活——因为那个时代的生产力有限,我们必须抱团,所以我们天然是集体主义。

本质是什么?本质是力量的问题——个体力量太小,离开集体后很难生存,所以个人的感受并不重要,是否被集体接纳才重要,我们必须符合集体的预期。

在有限的资源下,知足很重要。所以那个时代,生活就是将就,稳定就是幸福。

但进入工业时代后,这个问题被解决了。

你看,我们做产品经理,应该成为常识观念的“不知足,追求极致”、“持续漂泊,没有稳定”、“追求极致,打磨体验”,这些观念,其实和我们原生环境中得到的观念是相反的。

回到我前面说的“拥有为自己负责的能力”,这是什么呢?

就是面对一堆相反的观念、诉求和自我感受,真正为自己负责,独立思考、独立判断。

你的某些基石性的观念,指导或者约束了你大量行为的那些观念;你其实应该想一想,它们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现在很多我们以为的观念,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就像婴儿不可能有羞耻心一样。所以,为什么你认为领导应该为你负责、公司应该为你负责,那是因为领导给你指令,你依据指令做事。

我们沿着这个,再探索一个巨大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信任别人呢?

正确答案是:我们不应该信任别人,我们要学习信任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估。

你信任的只是你对一个人的评估。

我们觉得信错了人,是非常痛苦的经历;甚至会伤害到之后与人连接,与人协作的能力。其实,当你觉得你信错了一个人,其实你信错的是你对这个人的评估。

在这场漫长的奥德赛之旅里,你会一直向前,一直遇到新的人,你需要不断修正、升级你的评估模型;知道自己听从和依赖的到底是什么,你才能真的在这场旅行中成长,这才是对自己负责,你才有可能对更大一点的范围负责。

  1. 增长能力
    我们说第二个能力:增长能力,设计你的增长模型。

在这个功利的世界,如果简单粗暴地把增长和赚钱统一成一个说法。

其实赚钱只有两种:劳动致富和做出正确的决定。

每个人对劳动致富,都有深刻的体会——因为这是我们从农业时代开始就有的观念。

但是做出正确的决定,却是我们从未学习过的能力。

为什么?

我们从小被教育的观念,是“听话”,是“服从”——谁要你独立判断?你有什么机会做出决定?

持续做出正确的决定,才能持续成长。

我们不说自己这种小人物,我们说大公司。

比如:

京东2014年上市,现在是2019年。我们会觉得2019年的京东和2014年的京东变化不大——2014年的京东就是一个物流服务很好的商城,2019年还是如此,只是运营品类有了扩充,覆盖的地域有了扩充。

我们看2019年的阿里,和2014年的阿里,是不是变化非常大?2014年,阿里的体量已经非常大,一个体量已经如此之大的组织,5年的时间,还能像舞龙一样腾挪变化。

如果说劳动致富的层面,论勤劳,我想两家公司的员工应该不分伯仲。

区别是什么?

大家做决定的方式不同!

很多人已经初步地知道:如何通过正确的劳动,完成自己的第一个增长闭环,开始享受被动增长——就是在这个闭环里持续劳动,持续耕耘,持续收庄稼。

那么你的下一个5年,是不是就像京东的过去5年一样,在同一个闭环里循环,直到35岁?还是你会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做决定的能力,走出自己的演化之路,冲破天花板,完成台阶的跨越?

做决定,确实有非常多的技术讨论。

  1. 关系能力
    下面我们讲第三个核心能力,关系能力。

这个能力一说也俗得要死。

但问题是:我观察过这么多企业,接触过这么多创业者,非常多中国最顶级的人才。坦言讲,关系,运营共同体的这一课,还是在湖畔工作的时候,阿里的人给我上的。

阿里在这件事情上,真的非常强。

什么是关系?什么叫关系好?

两个人一起工作,每天在办公室相处的时间超过10小时,这是不是关系好?

两个人领了结婚证,成为法律意义的共同体,这叫不叫关系好?

善于说奉承话,经常请客、经常送礼的人,是不是就是传说中擅长关系的人?或者说,是不是靠说奉承话、请吃饭、买买买,你就可以拥有关系?

在这里,我提供一个关系刻度给大家作为参考。

两个人的关系,其实可以分为4个阶段:

理想期
冲突期
整合期
协同共创期

这个关系刻度适用于情侣、夫妻、合作伙伴、你和公司等等。

理想期是什么?

很多听过我产品课的朋友应该知道,就是“角色化预期”。

哇,这是我的理想公司啊。

哇,这是我的理想上司啊。

这是我的理想男神啊。

这是我的理想女神啊。

然后你就非常有热情地去接触。

套路就基本上就是上面说的那个套路:说恭维话,请吃饭,买买买。

这是什么呢?

这也是一种角色化的行为:我对你好,我对你付出——说恭维话是付出情绪价值;请吃饭和买买买,是付出时间和资金。

很多人对关系觉得最好的就是这个时候,为什么?因为占便宜啊——人都是占便宜没够的。

在这个模型里,我们可以看到:理想期是基于你对一个人的想象(而不是基于真的理解这个人),做一些套路性的动作互动而已——自己可能特high,但其实没有进入关系。

进入关系从什么时间开始?

从冲突开始。

很多人怕冲突,很多人回避冲突,很多人看到冲突就停止。

这像什么呢?

就像人觉得应该稳定,但总是在漂泊,就心里难受,觉得不应该一样。

是你拿农业时代的观念,来衡量这个时代的模式——农业时代的生存模式人际关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咱们也别刻舟求剑了。

冲突才是关系的开始。

冲突是什么?

冲突从形式来讲,核心是两个:“指责”与“内疚”,原因都来自于上一个阶段的理想化预期。

指责,是指责对方没有做到自己的预期。
内疚,是内疚自己没能达到对方的预期。

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我指责的目的,是为了让你内疚;我内疚,我难受,我也要让你难受,所以也要指责你。

如果冲突期处理好,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整合阶段。

该怎么进入整合期?

我在这里先讲一个特别小的技巧:就是像word查找替换功能一样,把所有“问题”这个词,换成“差距”这个词——你看到的所有的问题,本质上其实都是差距。

问题这个词,给人的负面感和否定感太强。但差距这个词,才是真实的面对客观事实:大家一起看看,能做点什么。

在《原则》那本书里有这么一句话:“人和人的疏远,是从一个人向另一个人隐瞒错误开始的”。

而大家一起面对差距,评估差距,看看能不能做些什么;这就是成长,大家是在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整合——因为一起成长的,所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的关系,才是亲密的关系。

整合完毕,大家不害怕露出短板被嫌弃,才会进入协同创作阶段。比如一起去冒险、一起做一件事情,一起去创业。

如果连开放型的讨论都无法完成,那这个组织就一定不会进入协同创作关系阶段。

如果组织的关系没有形成共同体,怎么可能进入一种创造阶段,怎么做创新?

作为产品经理,我们是去管理别人感受的人,我们要了解别人的感受,然后成为他们行为的内在指引,然后引导他们行动。

同样的,我们会去管理自己的人生,我们为什么会情不自禁地去做一件事情,是因为我们有感受,而感受的形成来自于观念。

三、看好中国
我们正处在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能做的,就是看好中国!

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太好了,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持续关注的点;在这种强大的基础设施下,一个创新会很快被放大。

快手上一个 80 后男孩一天带货 1.6 个亿,这不是靠这个男孩有多厉害,而是背后强大的基础设施,网络能力、物流能力、供应链和仓储能力等。

接着是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在全世界范围内,能快速找到 1000 个工程师干活的国家只有两个:中国和美国,尤其是中国。

另外就是我们的共同体,如果你移民或者去别的国家做事,别人的接纳程度不会那么高,而只有中国,才是我们一致的共同体。

最后,就是三浪叠加的时代:消费升级、信息化、智能数据驱动,对任何一个企业或者个人来说,都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四、总结
我们小结一下:

奥德赛时期是人生的必经阶段,没有人可以不经历漂泊与探索就进入稳定。
感受来自于解释,来自你心里的观念,来自是不是符合你心中设置的预期。
不要信任别人,要学习信任自己对别人的评估,为自己负责。
冲突才是你开始真的认识一个人,才是一段关系的开始。
希望大家用这样的观念来面对漂泊,面对失望,面对冲突,走好你的奥德赛之旅。

最后,感谢我们这个时代

What

1、观念先进是最大的领先;
2、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ABC理论也叫理性情绪疗法。这个理论认为触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是引起情绪或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直接原因是当事人对A的认知和评价产生的信念B(beliefs)。这个理论认为负面的情绪或行为后果c大多是由不合理的信念b造成的。所以意识到不合理的信念并且改变其不合理性将有助于情绪的控制。不合理信念的类型很多,比较常见的有:1)绝对化——以自己的信念为出发点,“希望”、“认为”、“要求”某些事情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2)过分概括(泛化)——以偏概全,因为部分的现实而错误泛化至一切事物;3)灾难化——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会意味着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于“一切都完了”。
延伸阅读:情绪ABC

3、认知层次决定了阶层层级,要实现阶层跃迁,需要先实现认知跃迁;

疼痛是一个了不起的老师,但前提是它必须很尖锐。慢性疼痛会劫持你的反应、你的想法、你的人际关系以及你的生产力,并让它们都变得畸形。慢性疼痛的可怕之处是,你会变得习惯它们。

– 《关于疼痛

罗胖60秒:这个小偷是内行吗?

  1. 话说,前几年有一位著名艺术家的工作室被盗。但这个小偷只偷走了一些电子产品和家电,价值几万块钱。而屋里面价值几百万的名画和雕塑,他都没碰。有人就感慨了,说知识决定命运啊,小偷因为知识不足,错过了发财的机会。

  2. 但这位艺术家自己倒是有另外一种分析,他说,没准这个小偷挺懂行的。首先,盗窃罪是按照金额判刑的。量刑的时候,艺术品是按照市场价来定价的。万一破案,那一幅画可能就判了无期徒刑。

  3. 还有一点,著名的艺术品,艺术圈都知道藏家是谁,销赃是特别难。既卖不出手,还冒挺大风险,小偷何必呢?所以说他可能挺懂行的。

  4. 你看,这就是这个世界有趣的地方,最懂的人和最不懂的人,他们的行为可能完全一样,只不过,背后的理由不一样而已。

罗胖60秒:印度人比中国人厉害吗?

  1. 我们都知道,在美国的大企业高管里面,印度人的成就比咱们中国人要高,当CEO的就一大把。而中国人呢,是很难升到美国大企业的高层的。那这是为啥呢?

  2. 通常我们都是从两国的文化、语言、社交习惯这些角度来解释这个现象。

但是最近我看到了一个新解释:说是因为中国和印度的竞争模式不同。印度人是层层选拔,最精英的人上好大学,然后去美国留学,然后进美国大企业,然后在企业里晋升,这是自古华山一条路,不拼命不行的。

  1. 而中国人呢,是不断地分流。大学毕业不见得一定要出国,出国不见得一定要留在美国就业,就业不见得要在美国长期发展。为啥?因为回中国发展也不错啊,为啥要玩命往上拱呢?

  2. 表面看,这是中国人不如印度人。但是也许反过来看,这恰恰是印度人的悲情,中国人的幸运。一种解释,仅供参考。

罗胖精选 | 无知即极乐,认知即痛苦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今天的“罗胖精选”,来自「得到」付费订阅专栏,刚刚上线的《吴伯凡·认知方法论》。

在前几天的罗辑思维节目中,我就说过求知过程其实分两种,一种是扫除“盲点”,一种是扫除“盲维”。这个区别很重要,简单来说,“盲点”就是知识欠缺,这一块现在很好补足,上下网就行了。

但是,“盲维”就不一样了,整个世界有一个维度你不知道,是你看不见的版图,那就麻烦了,因为你就不知道它的存在,你怎么会去找呢?

那这个“盲”怎么扫呢?我们来听吴伯凡老师的讲解。

摘自得到订阅专栏《吴伯凡·认知方法论》

发掘自己生命的价值

这里的“头衔”是指他人的评价,也就是所谓的面子。多少人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暗自神伤?多少人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而委屈自己?我们往往太在意他人的评价而忽略了自己最真实的需求,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外面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别人所看到的你、所评价的你,未必就是那个真实的你。你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只能是你自己去了解和定义。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独特的价值,你,一定要认可自己。

002丨无知即极乐,认知即痛苦

我们昨天讲到了子宫和伊甸园,它们都是一种隐喻,叫做“原始舒适区”。

人在“子宫”这样一个跟母体合一,不需要自己承担任何责任,不需要付出任何能力,被母体全权喂养的地方,所能感受到的都是不需要任何努力就能获得的温暖和舒适,饥饿和寒冷都被这个母体屏蔽在外了。

而伊甸园的故事告诉我们,认知的开始就意味着舒适的结束——当你获得认知的那一刻,你就产生了判断。

原来你在母体里赤身裸体,一点儿不会有羞耻感,而一旦有了羞耻感,就证明在你的意识当中,你跟世界、跟他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差别和对立,你认知的混沌状态也就结束了。

认知开始的那一刻,也就是舒适结束的那一刻。

一个婴儿从母体里出来的时候会哇哇大哭,是因为他首先要被迫接触到本来被母体所屏蔽的寒冷和饥饿。

濒死体验:人类“坠落”的过程

现代心理学实验对人的濒死状态做了很多的测试和记录。很多有过濒死体验的人都会谈到一个状态:进入到一个狭窄黑暗的通道,仿佛前面微微有光。在经过这个通道以后,会突然从悬崖上掉下来——很多心理学家都一致认为,这种坠落的恐惧,以及在坠落当中感受到的那种痛苦,就是人类最初从母体出来时候的那种记忆。这个过程叫“坠落”。

很巧的是,在《圣经》里头,亚当和夏娃被从伊甸园驱逐出来的过程,就叫fall——坠落,坠落到人间,坠落到真实的世界。

而真实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着痛苦的世界,你要为你的生存承担一切。所以人类的祖先亚当必须终日劳作才能果腹,女人则必须要忍受分娩的痛苦。

《黑客帝国》:进入真实的世界

电影《黑客帝国》有一个令人记忆深刻的镜头:当尼奥吞下那个红药丸,就意味着他同意从matrix,也就是母体的世界进入到一个真实的世界。

他做这样一个承诺的时候,莫菲斯给他做了一个类似于手术的工程——尼奥身上插满了管子,他蜷缩着身体,样子像婴儿在子宫里,只不过婴儿的身上只有一根管子(脐带),而尼奥的身上有各种各样的像电缆一样的管子。这个工程或者手术,就是把尼奥身上的那些管子全部拔掉,切断他跟母体(matrix)之间的联系。

突然一下子,尼奥就沿着一个黑暗的通道,直冲而下,最后从一个悬崖边上的洞口直接掉了下来。这个时候,莫菲斯对尼奥说“欢迎来到真实的世界”。

这个情节描述的就是人类从舒适区,从母体,从跟母体合一的状态,进入到一个真实世界的过程。

区别:自在和自由

说到这里,我要给大家区分两个概念:自在和自由。我们经常把这两个词连在一起说“自由自在”,但自由跟自在是很不一样的。

在子宫、母体、伊甸园的状态下,是“自在”:你独自占有一个快乐的空间,不需要思考,不需要选择,你只是一个附庸,一个微不足道的终端,一切的事务都全权委托给那个母体了。

什么东西都由不得你自己,这不是自由的吗?不是。“自在”是你自己在那儿,甚至你连自己都没有,就像我们的某个器官,它显然不会有它的自我意识。

那自由是什么呢?自由就是什么都要由你自己来干,你自己来认知,你自己做选择、做决策、做判断,而且你要承担这个选择和判断的后果,这才是自由。

自由说起来很好听,但实际上自由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当你的自我建立起来的时候,你要承担种种的责任。

“无知即极乐”&“认知即痛苦”

从母体出来是好还是坏,是福音还是诅咒,那要看你怎么看。

《黑客帝国》当中还有一个不太重要的角色,但被导演赋予了很重要的意义:太空船上的塞弗。

塞弗为什么当叛徒?因为他觉得在船上天天吃那种难吃的东西,还要经历各种各样的凶险,这让他不知不觉怀念当时在母体(matrix)的幸福生活。他叛变,就是想跟掌管母体的大总管、特工头子史密斯达成一个交易,让自己回到母体去。

塞弗有一句名言:无知即极乐。你只有在无知的时候,才会是快乐的——他说的就是在母体的那种状况。

“无知即极乐”这个命题也可以转换成另外一个命题,那就是认知即痛苦。

塞弗不愿意承担认知带来的痛苦,也就是说他不愿意承担在真实世界里,因为要自由而不得不付出的种种代价,所以他渴望回归到母体去。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理论

  1. 游泳池:子宫的隐喻

很多心理学家都讲到过,人类具有那种渴望回到母体,回到子宫的无意识的、原始的冲动。

我们在很多欧美的电影里都会看到这样的情节,当主人公遇到了特别大的痛苦,就纵身一跃,跳到游泳池里。

著名的《红白蓝三部曲》里,女主人公遇到巨大的痛苦和选择的时候,她的习惯就是跳到游泳池里。电影里有这么一个情节:她跳到游泳池里,蜷缩着身子,让自己的身体很舒缓,自在地在游泳池里慢慢地翻滚。

这个状态其实就是子宫的状态。

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也有很多游泳的细节。

少年派本来的名字叫Piscine,Piscine就是一个著名的游泳池。派在大海上、在食人岛上都有游泳的动作,这其实都是一种象征,就是回到母体,体会那种自我融化在一个巨大的母体当中的舒适感。

  1. “逃避自由”:纳粹心理学

对这种本能式的欲望和情绪需求,著名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对它有一个定义:逃避自由。

因为自由很痛苦,我们就干脆放弃认知,放弃选择。因为我们不愿意去思考,我们就让一个人来代替我们所有的人来思考。

弗洛姆写《逃避自由》这本书的目的是分析纳粹心理学,他认为纳粹主义的起源就是很多人不愿意独立思考,或者说,因为独立思考带来很多的麻烦和痛苦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承诺要给他们带来幸福,带来未来,让他们生活在一个美好天国的那么一个人——希特勒,他们就放弃了自己思考,在自己和希特勒之间建立了无数的精神期待,让希特勒来供养他们的精神,给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舒适,回到那个想象的舒适区里。

回归母体:根深蒂固的人类本能

回归母体,回归子宫,是人类根深蒂固的一种欲望和需求,但这跟我们日常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1. 彼得·潘综合征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有这种欲望。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尤其当你做了很多的探索和选择,却发现没有结果,劳而无功,甚至被撞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你自然会产生这样一种欲望:我想退出。

退出有几种方式,极端的就是自杀——算了,我不玩了。还有一种就是“我要屏蔽周围的世界,我要生活在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哪怕是虚拟出来、想象出来的空间里”。包括一些自闭症,也都是跟这个东西有关的。

更普通的是一种被称为“彼得·潘综合征”的心理状态。

我们知道彼得·潘是一个不愿意长大的小男孩,他一直希望自己生活在neverland,一个不存在的,或者跟真实世界说“不”的那么一块土地上,在那里,他获得了某种自在。

当然,获得这种自在的代价就是跟真实的世界脱离,你不是生活在一个realland,而是一个neverland。

  1. 妈宝男=巨婴

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那种“妈宝男”,尤其是那种体型很魁伟,但是心理像一个婴儿,遇到一点事情就哭得像个150斤的孩子的人。这种人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巨婴”,巨大的婴儿。

我们其实也不应该对这种人的状态进行过多的谴责,他只不过体现了人的一种非常自然的、根深蒂固的欲望——拒绝认知,拒绝因为认知而带来的痛苦,而选择把自己作为一个附庸托付给一个强大的母体,从而获得那种想象的舒适感,或者说,是想象性的回归母体,回归子宫,回归他自己的伊甸园。

我们今天讲的内容是:当我们从一个没有饥饿、寒冷,无比舒适的世界来到一个真实的世界的时候,我们就立即要面临着来自这个真实世界的种种挑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饥饿和寒冷,以及各种各样的凶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然会有一种愿望,想要重新回到母体,回到matrix,回到子宫,回到桃花源和伊甸园——逃避自由,回归自在的那样一种状态。

你想获得认知的权利,必须同时接受与认知紧密关联着的代价——痛苦,选择,自由所带来的强大压力感。

“拥抱认知也就意味着拥抱痛苦。”这是我们讲“认知方法论”一开始就要明白的一个前提。

什么时候应该拒绝诱人的机会

不管是在企业里工作,还是创业,有一个目标都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赚钱盈利。因为如果没有资金来运营,企业就没法存在,而且,钱当然是越多越好。但是,到了某个时刻,如果你不能拒绝一些利润很高的项目,反而会妨碍你的发展。什么时候应该拒绝那些曾经看起来很诱人的机会呢?杜克大学福夸商学院教授多莉·克拉克在一篇文章中,谈了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微信公众号“家族企业杂志”翻译了这篇文章。

首先,当你的学习曲线接近平缓的时候,你可以考虑拒绝。在你的事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新项目会让人很兴奋,尤其是那些利润很高的项目。同时,这样的项目也可以帮你成长。但当你工作越来越顺手的时候,学习速度就会变慢,甚至还会产生倦怠感,有时候这种倦怠感还会让你的绩效变差。因此,如果你能开始学习掌握一个新技能,就可以继续保持专注,也可以继续成长。

其次,如果你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建立事业,你也应该考虑拒绝某些利润丰厚的项目。文章举例说,迈克尔·邦吉·史坦尼尔(Michael Bungay Stanier)一直担任高阶主管教练,不过,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其实不那么喜欢当主管教练,原因是他不喜欢“一对一”的个人指导。因此,就算当主管教练能赚很多钱,他还是放弃了这个工作。他现在的工作是教经理人怎样有效指导下属,这个工作不仅可以用上他的专业知识,也让他离开了自己不喜欢的“一对一”的个人指导。

总之,文章认为,赚钱的确很重要,但在某些情况下,其他的事情或许更加重要,因此你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策略。希望以上观点对你有启发。

如何克服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的危害

完美主义并非总是好事。《财富》杂志的一篇文章,把完美主义分为两种:健康的完美主义和不健康的完美主义。不健康的完美主义,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非适应性完美主义”。文章的主要信息来源于西北大学心理学家杰西卡·普莱尔。

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为了追求完美而走极端,同时,无论是个人生活上还是工作学习上,对失败或不够完美的结果,承受力很差。用普莱尔的话说,“这些人可能会因为自己没有实现目标而变得异常沮丧……同时进行异常激烈的自我批评。”它会导致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比如抑郁、焦虑、强迫症、饮食紊乱,更糟糕的情况下,可能会让人萌生自杀念头。

除此之外,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的人不合群的可能性也更大,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会被人品头论足。而且,由于过于担心失败,他们也更可能患上拖延症。非适应性完美主义者还可能是工作狂,他们会通过增加工作量和延长工作时间的方式,作为对高要求的回应。

按照普莱尔的说法,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在律师、医生和其他高成就人群中尤其突出。在不同年龄段的人中,千禧一代也最有可能是受害者。原因在于,对于高成就人群而言,他们更倾向于从事就有挑战性的工作,也更容易接收到类似于“要超越自己”这种反馈信息;对于年轻的千禧一代而言,他们更容易从父母以及社交网络那里接收到反馈和批评,这会让他们更努力去实现目标、避免批评。

怎样克服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带来的危害呢?文章给出了一些方法。

首先,非适应性完美主义者可以试着让自己放弃凡事必须完美的想法,允许自己在一些没那么重要的事情上,不必完美。高标准不是坏事,但是,不要成为高标准的奴隶。

其次,把注意力放在当下,而不是放在结果上。更加关注过程,把目标分解成更小、更容易管理的阶段性目标,庆祝每一步阶段性目标的达成。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尽量避免自我批评,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新书丨哪一种好奇才能驱动成功

这条音频跟你说说,好奇心是怎么驱动成功的。

如果让你举出几个和成功相关的特质,你可能会说有智力、责任心、诚信、毅力、积极乐观等等这些优秀的品质。但是最近有本新书叫《好奇心》,作者是英国心理学专家伊恩·莱斯利,他提出了一个观点说,保持好奇心才最能驱动我们成功。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先来简单说说什么是好奇心。心理学上把人的好奇心叫做认知需求,认知需求的多少,就代表一个人好奇心的大小。认知需求低的人通常不太愿意“动脑子”,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而认知需求高的人呢,他们更愿意读书,通过学习新知识来满足自己的认知需求。

那么,好奇心对成功有什么影响呢?很多人都觉得,一个人成不成功,和他的智商有很大关系。但是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有时候最聪明的孩子可能是最懒惰的,这可能就导致他的成绩并不是很好。所以,现在研究者们会更多地研究人的个性特征,比如认知需求,自尊心,乐观程度。英国伦敦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个性特征对成功的影响力是智力的4倍。

那什么个性特征的影响最大呢?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综合了200项研究,包括5万名高中生受试者,40多个公认的和成功相关的指标,他们想通过统计分析,找出这些高中生的个性里,有没有能预示他们进入大学之后获得成功的因素。研究结果发现,除了智商和责任心之外,对成功影响最显著的因素就是认知需求,也就是好奇心。研究的结论也很明显,就是说聪明的孩子只有持续的努力,才能挖掘出自己的潜力,但如果他没有足够的好奇心,是不可能坚持下去的。

但是书中也说,并不是所有的好奇心都有这样的影响力。书里把好奇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做“消遣性好奇”。我们知道,刚出生的婴儿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什么东西都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这种好奇就是“消遣性好奇”。

到了第二个阶段,好奇心会变得更加社会化。在这个阶段,人们会发现从其他人那里也能得到有用信息,于是他们会变得非常爱问为什么,但并不在乎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第三个阶段,是认识性好奇,这是人们在观察周围事物、收集信息的过程里产生的提问兴趣,还会让人想进一步去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才是能激发创造力的好奇心。比如你想去探测火星,首先必须要有去遥远星球探险的强烈渴望,但如果想在火星上放一台照相机,你还需要一种持之以恒地去解决各种难题的动力。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个很有好奇心的人,也别太高兴,因为书里说,好奇心并不是一种特质,而是状态。也就是说,现在有好奇心,不代表以后也有。那该怎样保持好奇心呢?书里给了很多方法,选一个有意思的跟你说说,就是我们要用“狐猬”策略来搜索知识。狐是“狐狸”的狐,猬是“刺猬”的猬。意思是说,狐狸躲避敌人的方法有很多种,富有创造力却非常耗费精力。而刺猬面对敌人只有一种策略,就是把自己缩成一团,用刺来保护自己,方法虽然单一但十分有效。

所以想要成功,就要像刺猬一样精通一两个方面的知识,还要像狐狸一样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书中举了达尔文的例子,达尔文在生物学领域有长期的深入研究,这是他“刺猬”的方面。但如果只是这样,还不会超越同时期的自然学家。与此同时,他还像“狐狸”一样阅读了大量其他学科的书籍,最后受到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影响,才提出了进化论。

以上就是这本书说的,好奇心是怎么驱动成功的,供你参考。

罗胖60秒:什么才是真爱好?

  1. 你说人为什么最好应该有一个爱好?最近我看到一个解释,说爱好最大的用处,是你可以通过它培养自制力。

比如,你突然爱上了钢琴。表面上,你是在上面浪费了很多时间和金钱,毕竟也没啥用。但是钢琴会成为对你的约束,你要练琴、要专注、要在那个圈子里往上攀登。

  1. 所以,当钢琴真的成为你的爱好,你会有一项意外收获,就是你成了一个有自制力的人。这会实质性地影响你的其他事业,帮你重塑自我。

  2. 这个观点有意思。它也能帮我们判断一下,什么才是一项真爱好。比如有人说,我的爱好是电影和音乐。如果你没事就刷个片子,带着耳机,这不是爱好,这是消遣。

  3. 爱好,它不是你生命之外的东西,而是你费了多少力气把它变成你生命之内的东西。

爱好,不是这个东西给你带来了多少次愉悦,而是你为它投入了多少次自我约束。

罗胖60秒:我们都是“矮人看戏”

  1. 话说清代的赵翼有一句诗,叫“矮人看戏何所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过去乡村里看戏嘛,都是挤在人群中看,矮个的人自然就看不到。但是他们又不肯承认自己看不到,所以,别人怎么说,他们也跟着怎么说。这就是“矮人看戏何所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1. 这句诗,我是奉为座右铭的。如果你现在问我,对中美贸易战、对某某大公司有什么看法和判断,我就只能老老实实地承认我不知道,在这些话题上,我是个矮子嘛。

  2. 那你说,大家都是矮子呀,和那些大神比,难道就不能说话了吗?就拿我自己来说,吃说话这碗饭,我得严守两个边界。

第一,看到了什么就说什么,不下那种自信满满的结论。
第二,如果是听别人说的,就老老实实地告诉出处,不贪天功为己有。

有了这两条底线的约束,我才有了言论上的真正自由。

罗胖60秒:什么是“手眼通天”的人?

  1. 万维钢老师的《精英日课》第三季,昨天回归了。他在发刊词里面讲了一个有趣的知识点。

  2. 如果一个商家承诺你,你在这儿买了东西,一个月之内,只要发现其他商家价格比我们低,那我们不但会补足差价,而且还会多给你差价的10%,做为补偿。

  3. 哎,这商家为什么这么做?是业界良心,还是其中有诈呢?其实都不是。你想,他这么宣布了之后,就避免了价格战。其他商家再降价也不能从他这儿抢走顾客,那其他商家为什么还要降价呢?

看似是自残的做法,其实保证了价格的稳定,商家还是获利的。

  1. 你看,看问题,有两种视角,个人视角和全局视角。个人视角你能得出评价,而全局视角才能看到真相。

所以,万维钢老师把有全局视角的人称之为“手眼通天”的人。

罗胖60秒:文明和野蛮的区别是什么?

  1. 最近我偶然看到一篇微型科幻小说,是河森堡写的。情节大概是说,突然有一艘外星人的飞船出现在地球的上方,那它要干什么,会杀掉全人类吗?小说里的猜测是不会。

  2. 那为啥这么判断呢?它是这么分析的:这些外星人能走这么远的路跑到地球来,那一定是因为他们的技术水平极高。那技术水平为什么高呢?一定是因为他们有发达的协作和分工的文化。

  3. 那这种文化的心理基础是什么?一定不是零和博弈,动不动就要把敌人杀光,而是想办法把陌生人拖入合作网络,一起去获得增量收益。

就像你现在手里有一把枪,突然遇到一个原始部落。你会想办法把他们都杀掉吗?不会,因为你是文明人,你一定会动脑筋怎么利用这些原始人。说白了,也就是怎么合作嘛。

  1. 你看,文明和野蛮的区别,其实不在于力量有差距,而是对力量来源的看法不一样。

未来生存法则:打破认知壁垒

三个月前,谷歌围棋人工智能大战韩国棋手李世石。

四比一,AlphaGo赢,那无疑是一个关键时刻。

每个对时代变化敏感的人,恐怕都在心里掂量:人类还剩多少优势可言?

当时我正跟物理学家李淼在一起,我们俩有个共识——

  1. 未来,靠知识驱动的商业,将成为创业的主流。
  2. 只有那些不断超越科学和人文的壁垒,融通这两种文化的人,才能站在价值链顶端。

技术不断推进,认知壁垒,会是未来限制人的唯一壁垒。

问题来了,认知壁垒怎么打破?

认知进化大推演
————————————

不得不说,《知识大融通》是一部整合人类所有的知识体系的野心之作,它帮我们推演了——

  1. 科学和人文是同一台纺织机编织出来的。

  2. 纯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物理、化学、生物学渐次发展。

  3. 大脑是一部计算机,负责计算我们祖先需要的生存和繁衍策略。

  4. 人类思维和情感是大脑活动的产物。

  5. 人把对他人和环境的认识发现规则化、制度化之后,文化就产生了。

  6. 文化和大脑一同演化。

  7. 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人类形成部族、伴侣、联盟关系的趋势。

  8. 经济学探究基于人类真正的偏好和选择的策略。

  9. 文学来自于对普遍生死问题的关切,比如亲缘、危险和竞争。

  10. 艺术依赖寻找最佳形式的原始眼光,以及我们视觉系统的一系列偏见。

  11. 道德来自使人类可以和谐共处更好生存而产生的同情心和内化准则。

  12. 一切创新都是生物过程,它必将发生。

这是自牛顿以来的自然哲学家和科学家开始营造的终极理论之梦,威尔逊走得最远。

最重要的不是结论本身,而是作者的推演过程。

分到极致,是时候融通了
———————————————

启蒙运动之后,人类的认知拓展飞速分化。

学术、思想、科学,甚至艺术和运动上的进展,统统体现为越来越细的分科。

像达·芬奇那样的横跨科学、艺术、哲学领域的通人几乎绝迹了。

直到二三十年前,一批非典型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开始倡导用“第三种文化”打破纯粹人文和科学分野,寻找洞察世界的新途径。

爱德华·O·威尔逊是其中视野最开阔的知识巨人,《知识大融通》把不同学科的现象和理论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单一、连贯的解释体系。

科学与人文,甚至艺术本就是同根生长,最终都将汇聚融合。

洞悉这个世界的真相,唯一的障碍就是认知障碍。

威尔逊的前瞻性在于,他在十几年前就预言了人类将迎来跨学科的知识融合,现在,这个时候到了。

而且,他最牛的地方是找到了各个学科之间的连接点,在《知识大融通》里为你重演进化路径。

对我这样一个文科生来说,威尔逊是大神级的人物。想当年,他那本巨著《社会生物学》,对我的影响巨大。

他第一次提出了“社会生物学”的学科范畴,在探讨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的交叉问题上走在了最前沿,理论的解释力之强,从此开启了我关注进化论,阅读生物学的极大热情。

可惜这书的中文版当时只印了 4000 套,翻译还被人各种吐槽,如今它已经断版了。

不过现在看来,《社会生物学》只是威尔逊这盘大棋的中间成果,他要干的是《知识大融通》这个更宏大的工程。

围棋人机大战之前,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向大众解释说:“无论最终结果是什么,赢家都是人类。”

其实,我知道,赢家只是懂得融通的那一小部分人类。

你的人生,必有一个王阳明时刻

《罗辑思维》节目第203期
王阳明 一切心法 熊逸十年一著
心学理路 向内求 道德怪兽
知行合一 走下神坛的阳明先生

第四季罗辑思维视频节目正式收官,本季最后一期节目,聊王阳明。

这期节目是还一笔旧债。

为什么这么说?

从罗辑思维节目一开播,就一直有用户留言,希望能讲王阳明。

为什么直到四年后的现在才开讲?

因为一直在等。

等熊逸。

等他前后花了十年时间完成的大作——《王阳明:一切心法》。

1 我人生的王阳明时刻

所有对世道人心有起码智慧的人,人生当中都会有这么一个王阳明时刻。

那个时刻,你会突然意识到——

要想过得更好,要达到更高的人格和事业目标,不是向外求,要向内求,你自己就是一切的根源。

不管是外部的困难还是自己的不如意,根源都在于你自己。

自爆家丑,我人生当中的第一个王阳明时刻,发生在大学三年级期间。

我也忘了具体什么原因,当时反正跟几个同学关系闹得有点僵。

然后我的一个老师在旁边观察,看在眼内,就跟我说,胖子,你别觉得自己什么都对,你为人也还行,也乐于助人,然后也没害过大家,那为什么关系不好呢?我告诉你,是因为你没有发自内心地尊重人,所以才闹到今天的结果。

这话好像很简单,但是听在我的耳朵里,那叫晨钟暮鼓,如闻雷劈。

我一直觉得我要过更好的生活,就是要考更好的大学,获得更好的分数,竞争PK掉别人。我跟其他人打交道,只需要有礼貌就可以了。

发自内心,在自己身上找根源这件事情,在那之前我根本没有想过。

可能听说过这样的理论,但是真的体察到自己的内心,那是第一次。

从这个理路开始出发,人才能谈得上你心智的成长。

吴伯凡老师经常讲一句话,从远方过来一个人,那是个人吗?不是,那是一个认知模式。

一个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认知模式。

一个人跟世界的关系,

跟他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是有关的,
和他占有的资源是没什么关系的,

这就是心学认知世界的理路。

2 心学到底在说啥?

王阳明的心学到底在说啥?

心学再伟大,它也是儒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目标和儒学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当圣贤、做君子。

目标定下来之后,怎么去达到呢?理论上就存在着两条路径。

第一条路径我们很熟悉,读圣贤书,找人格榜样,盯住自己日常的一言一行和行动坐卧,用君子和圣贤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知错就改。

这个路径的本质叫向外求,就是利用各种各样我们在生命当中遇到的东西,不断地像雕刻刀一样雕刻自己,最后达成人格目标。

还有第二条路径,向内求。

王阳明就是这么想的,孔子是圣贤,我不是吗?他是人,我也是人,凭什么他是圣贤,我不是呢?

区别就在于,我本来也是个圣贤,但是我的心灵被各种乌七八糟的东西给污染了,用佛家的话来说叫贪嗔痴慢疑

向内求,跟自个儿的心灵较劲,把这些污染物剥离开来,我此心就大放光明,我就也是个圣贤,也是个君子了。

3 心学对我有用吗?

心学对我们这代人有什么用?

想运用心学,先得干一件事,就是把心学的精神内核给阉割掉。

说白了,就是心学和儒家追逐的圣贤君子的道德目标,你得先放到一边。 为什么?

首先,在现代社会,道德是做人的底线,它不再是一个追逐的目标。为啥?

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人大规模协作的社会,你只要足够聪明、明智、有眼光,你就会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你靠谱,你对人好,你自律,这样的人在协作当中,是让人放心的,别人更愿意跟你协作,你在协作当中收获的利益就更大。

另外,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各种价值观齐头并进,很难说哪个好、哪个不好。

如果这个时候你抱有一种坚定的信念,说我就追逐某一个道德目标,你很可能会变成一头怪兽。

4 选择太多的时候,什么靠得住?

王阳明思想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这四个字,它所有的着眼点和立足点都是我们的自身。

首先,你要提升自己的认知,来驱动更正确的行为。反过来呢,所有的行的目的,都是要提升自己的知。

为什么知行合一对我们这代人来说特别难?

从知到行当中有条沟,叫选择,我们这代人就是选择太多了。

原来选择少的时候,你的认知分裂还不大容易看得出来。

现在分分钟就面对大量的选择,看起来是好事,但是它在撕裂我们的认知。

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道理,那个认知似乎都是对的,但是一旦面临选择的时候,它们就开始打群架。

我们这代人面对的时代,其实是一个总进程当中的一段。这个总进程是什么?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把话已经讲明白了——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在烟消云散,一切神圣的东西都将被亵渎。

但是当一切都要烟消云散的时候,除了自己这颗心,自己的良知,自己的认知升级,我们还有什么能靠得住的呢?

这就是王阳明的心学对我们这代人提出的重大命题。

5 熊逸:把王阳明拉下神坛

市面上讲王阳明的书不少,为什么我独独推荐熊逸?

因为他从来没把谁当神来膜拜,包括王阳明。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他是那个一贯的好向导。

丑话说在前头,熊逸的书不但不是把王阳明当神一样拜的成功学,还时不时撒点心灵砒霜 ——

1. 信心是重要的,信什么反而无关紧要。
2. 为了摆脱焦虑,我们总会赋予世界意义和秩序。
3. 我们不但喜欢攀比,还喜欢幸灾乐祸。
4. 只要度过了匮乏时代,财富买到的快感,深深关乎人际关系。
……

把王阳明供成神,对于我们今天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并没有太大用处。

走下神坛,王阳明给了我们每个人最简单的一切心法 ——

通过回到内心,做最好的自己。
通过坚持做最好的自己,让自己周遭的世界变得最好。

罗胖60秒: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1. 鲍鹏山老师有一段话,他说一个人的修养,总是说,修养到最后是心平气和。但这不是唯一的境界,也不是最高的境界。

  2. 对于个人得失,你能做到心平气和,这当然好。但是如果对于外界的事呢?看见什么都心平气和,那可能是麻木,甚至是道德麻木。想想也是,这样的修养到最后,人就彻底丧失行动能力了。

  3. 我就发微信请教鲍老师,那您说人的最高修养境界是什么呢?

鲍老师给我发来了孔子在《论语》里的四句话,叫“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 什么意思?志于道,就是生命有目标;据于德,就是做事有依据有底线有操守;依于仁,就是能理顺待人的态度;游于艺,就是还能靠艺术以及各种精神生活,追求内心的丰盈。

合起来就是,一个人有目标、会做事、善待人、有趣味,这才是修养的最高境界。

罗胖60秒:大人和孩子看问题有什么区别?

  1. 最近我看了采铜写的新书《精进2》。其中提到一个细节,很让人震动。

  2. 有一次,采铜带他的八岁儿子出去玩,看见一座大楼。他就对儿子说:“这栋楼高不高啊?它叫紫峰大厦。”

他儿子没有接话,而是拿着手指对着大楼指指点点,过了一会说:“爸,我数了,86层,这栋楼有86层。”

  1. 你看,这就是成人和儿童观察事物的区别,儿童的兴趣是杂乱的,他对大楼有多少层感兴趣,虽然这也没啥用,甚至数的也未必就对。

但是反过来看大人就很有问题。大人知道了这栋楼的名字,对它的求知欲就结束了。那时间一长,每个成人都会变成概念和观念的容器。虽然你还可以不断往这个容器里装东西,但实际上呢?其实什么也装不进去了。

  1. 所以法国作家普鲁斯特说:“真正的发现之旅不是找到新的风景,而是找到你看风景的新的眼睛啊。

大脑回路

一切都是大脑回路,训练大脑

邓宁-克鲁格效应

达克效应(英语:D-K effect),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英语:Dunning–Kruger effect),是一种认知偏差,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

Kruger和Dunning将其归咎于元认知上的缺陷,能力欠缺的人无法认识到自身的无能,不能准确评估自身的能力。他们的研究还表明,反之,非常能干的人会低估自己的能力,错误地假定他们自己能够很容易完成的任务,别人也能够很容易地完成。[1]康奈尔大学的David Dunning和Justin Kruger于1999年首次在实验中观测到此认识偏差。

Kruger和Dunning通过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或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发现:

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准;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准;
能力差的人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
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够经过恰当训练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准,他们最终会认知到且能承认他们之前的无能程度。
Dunning和Kruger认为这种效应是由于能力欠缺者的内在错觉和能干者对外界的错误认知:“无能者的错误标度源自于对自我的错误认知,而极有才能者的错误标度源自于对他人的错误认知。”

虽然达克效应早在1999年就被Dunningt和Kruger两人提出来了,但他们把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查尔斯·达尔文(“无知比知识更容易招致自信”)和伯特兰·罗素(“我们这个时代让人困扰的事之一是: 那些对事确信无疑的人其实很蠢,而那些富有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人却总是怀疑和优柔寡断”)也列为发现这个现象的人。[1]

Geraint Fuller评论Dunningt和Kruger的论文时,称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也说过类似的话(愚蠢的人总认为自己很聪明,而智者却知道自己的无知)。

罗胖60秒:为什么他们看不到事实?

【内容简介】
避免情绪化决策!
认识情绪化本能,作出相应改变,摆脱非理性的困扰,重新把能量投入建设性的行为中!

◆避免一分为二:如今不应再把世界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国家都是中等收入国家,而这种传统分类方式很容易让你在现代社会痛失潜在市场;
◆避免以偏概全:在一些城市街头,你会看到很多盖到一半的房子。很容易认为这是因为盖房子的人失去了资金支持,或是做事毫无计划。其实这是房子主人储存财富的聪明办法;
◆避免单一视角:美国人均卫生支出名列世界第一。然而美国并非全球最长寿的国家。美国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排在第40位;
◆避免情急生乱:“你必须现在就行动,否则就来不及了!”这句话只会带来压力和焦虑。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以后仍然会有机会。

一旦你拥有了《事实》提供的思维方式,你就能:远离焦虑、变得乐观、充满希望、变得理性、发现潜在的商机、作出有效决策。

目录 · · · · · ·
作者寄语001
引言003
第一章 一分为二 023
第二章 负面思维 057
第三章 直线思维 091
第四章 恐惧本能 121
第五章 规模错觉 149
第六章 以偏概全 171
第七章 命中注定 199
第八章 单一视角 223
第九章 归咎他人 247
第十章 情急生乱 269
第十一章 实践中的实事求是295
结语 312
致谢 315
附录 世界各个国家答得如何 321
笔记 329
数据来源 362
作者简介 391

  1. 今天我们和读客图书要联合首发一本书——今年的大热门书,叫《事实》。作者是汉斯,比尔·盖茨最近在各种场合是不遗余力地在推荐这本书。

  2. 这本书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它发现了:关于这个世界上的一些事实,尤其是这个世界是变得越来越好,还是变得越来越坏的那些基本事实,绝大多数人是无知的。

更要命的是,关于这些事实的判断,一个大学教授的成绩甚至还不如一只黑猩猩。

  1. 这说明啥?这说明,这些错误不是因为没有知识,而是因为系统性的认知偏差。

这本书的作者说:“这是我和这个世界上的毁灭性无知的最后一搏。”他就写了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对于这些事实的误判,到底是怎么来的。

  1. 很多人都在等这本书的中文版,读客图书今天在得到App荣耀首发这本书。电子书不仅咱们是独家,而且是特价,不要错过。

罗胖60秒:他们为什么不把房子建完?

  1. 这两天我们一直在向你介绍的《事实》这本书里,还有一个挺有意思的细节。

在北非国家突尼斯,你在街边经常能看到那种盖了一半的房子。乍一看,你会觉得突尼斯人非常懒,咋不盖完呢?

  1. 但实际原因是啥?是因为当地没有发达的金融业,普通老百姓挣了点钱,不去银行存款,或者压根就不信银行。

所以,干脆就买点砖头和瓦片建房子。有多少钱,就买多少块砖,这么一点点积累地建房子。所以你就能看见各种半拉子工程。

  1. 我当年在埃及旅游的时候,也发现类似的现象。当地导游给我的回答是,因为建好了房子,就要交税,所以干脆就保持房子永远处于建设的状态。你从外面看像工地,钢筋都露在外面,但是进去看,都装修得挺好的。

  2. 你看,这两件事说明了啥?说明没有什么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种人和人的区别,更多的是公共产品的区别,表现在人的行为上而已。

罗胖60秒:他想要的手电筒是什么?

  1. 昨天我们介绍了《事实》这本书。我看完这本书,有一个细节印象很深。

话说1996年的时候,《事实》这本书的作者汉斯,在非洲坦桑尼亚的一个偏远村庄看到了一位乡村医生。他这个村里,没有干净的水源、没有医疗设备、也没有电,这个医生还要经常往返几个村庄为孕妇接生。

  1. 汉斯就问他,如果让你选一个工具,可以让你的工作变得更容易,你会选啥呢?

那个医生说,能不能给我一个手电筒?因为有了手电筒,他就可以在夜晚赶路,去为人接生的时候,看得见路。

  1. 你看,我们是生活在一片到处都是有电灯的社会里,很难想象生活在无电社会里的人的需求。免于黑夜的恐惧,比什么都重要。

  2. 是啊,当我们想要帮助一个人的时候,也许要想的,不是我觉得什么最重要、什么最好用,而是反过来想,在他的处境中,他想要的那个手电筒是什么?

Why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认错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错不在我”。很多时候,明明是自己错了,但我们还是会说“不是我的错”。有一本心理学著作叫《错不在我》,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个现象。

书里说,之所以大家不愿意认错,是因为心理学上的认知失调现象。当我们的认识与现实不一致的时候,会产生的一种认知失调的现象。处在这个状态里面的人,会觉得不舒服,于是就要想办法“平衡”认知失调,等到平衡了之后才会好受。给你讲个笑话你就明白了。小张对小王说:“我抽了十几年的烟,昨天看电视上说抽烟有害健康,第二天我就给戒了。”小王说:“你真有毅力。”小张说:“哪啊,我是把电视给戒了。”在这里,抽烟和电视里宣传的吸烟有害健康,就是一种认知失调,一方面是不愿意承认抽烟对健康不好,一方面又想继续抽烟,所以就把电视戒了,省的自己心烦意乱,这就是一种对认知失调的平衡。

而且,由于认知失调会让人不舒服,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平衡认知失调的时候,自己都意识不到。比如,有个教授一直在纠结,要不要买一个离学校比较近的房子。最后,他买了湖边的一个房子,环境挺好,但离学校比较远。搬过去之后,他住着感觉不是很好。有一天,这个教授买了一条独木舟。一开始他并不理解自己的行为,想了很长时间,他才找到原因。搬家之后生活了一段时间,他觉得自己不该买这个房子,但既然已经住了,他还是希望维护自己的决定,所以就买了一条小木船作为“补偿”,有空在湖里划划船,心情会好一点儿。就算不划船的时候,看到车库里的小船,他还是会觉得挺高兴的。

从上面的例子就能看出来,人们之所以会觉得“错不在我”,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而且认定了自己的这种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会带来好结果。当结果和我们的想的不一样,我们就会不舒服,为了平衡这种失调,我们就要解释或者捍卫自己的行为。

此外,如果之前投入的越多,“错不在我”就表现得越明显。曾经有这样一个组织,预言某年的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只要加入这个组织,就会在世界末日前被飞碟救走。但到了那天,世界末日没来,这个组织的领导人就开始瞎编了,说什么他们这个组织的忠诚感动了上帝,然后把全世界都拯救了。在外人看来,这个解释太搞笑了,但这个组织内部的人竟然都信了,要不然他们就没办法解释自己先前的行为。他们还到处找媒体,要求报道这件事,而且到大街上拉人,让别人改变信仰,加入他们的组织。

书里还说,如果认知失调反复出现,你反复去平衡它,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有一个很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家请参加实验的人,对某个人施加450伏的电击,并提供20美元的报酬。由于电击结果很严重,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做,哪怕给2万美元也不行。然后,心理学家换了个方法,请参加实验的人,对某个人进行10伏的电击,而且能看到电击的结果,仍然提供20美元的报酬。这时候很多人同意了,因为这种电压人几乎感觉不到。然后每次提高10伏,从30伏到40伏,最终到450伏。不同意一开始就用450伏电击的人里,有三分之二的人,一步步把电压提升到450伏,因为每提高10伏,他们都会想,反正之前都电过了,也没什么问题,再加10伏也不会有事。

这种现象叫做“决策的金字塔”。在金字塔的顶部,两个选择之间差别十分小,比如用几乎没什么伤害的20伏,去电击一个人,而且能获得20美元。这些看起来很小的选择,好像没什么问题。但一旦你做出了最初的选择,你就会在潜意识里不断肯定和强化自己的选择,结果环环相扣,到金字塔顶部,和你最初的选择已经很不一样了,变成了“要不要施加450伏的电击”。只看结果,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最后这种巨大的差异,就是由一开始很小的差别造成的。

所以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其实是很有道理的。虽然小善小恶,只是一念之差,造成的后果也不是很严重,但如果要避免更大的恶果,就要重视最初的小善小恶。否则,为了不断地平衡认知失调,很有可能最终铸成大错。

本文源自:《错不在我》、豆瓣网(不要从金字塔顶端跌落)

罗胖60秒:别让知识成为你的阻碍

  1. 这两天,我又在湖畔大学上学。其实我上学,不只是去学知识。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和各路高人聊天。

  2. 创业时间长了,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每个人都困在自己的认知格局里面。但是每个人都不知道真正困住自己的是什么。

更进一步地说,真正阻碍我们创新的,往往不是缺乏知识,而是太多知识。每一种知识都提供我们一种见解,但也塞给我们一个框框。

  1. 有这么个故事,美国圣地亚哥有个科特大饭店,电梯不够用了。一群工程师天天想办法怎么多建一部电梯,但是室内实在是没有空间了。大伙快愁死了。

这时候一个拖地板服务生忍不住插嘴说,你们为啥不把电梯建在户外呢?据说,户外电梯的构想就是这样来的。

  1. 你看,要想打破困住自己的认知困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听听其他行当里的人怎么说。

贫穷不可怕,贫穷的思维才最可怕


作者:蓑依

我有一位大学同学,刚开始认识她时,只是觉得她这个人性格真好,会照顾人、不发脾气,关键是沉得住气。深入交往之后,她告诉我:“其实,我性格好,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自卑,生怕得罪什么人,所以,只能对所有人都好。”我问:“为什么自卑呢?你学习这么好?”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家很穷,上大学来的钱都是借的。吃不好、穿不好,尤其到了大学,看到那么多光鲜亮丽的人,觉得自己卑微极了。”也是,学校里几乎每个人都有笔记本电脑,大多数的人也已经有了智能手机,而她,电脑没有、手机没有,她联系外界的唯一途径就是道听途说。这样的好处是她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她做得也相当不错,每年都能得到国家奖学金。第一次听到她拿奖学金的消息,我比她还要高兴,我暗自思忖,她可以把这些钱拿来买一台普通的电脑,或者买一个智能手机,这样,她就可以上网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了。但结果是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她什么都没买。

有一天,我问她:“你的奖学金怎么花的啊?”她一副惊讶的样子说:“怎么花?还账还来不及呢?除了学费以外,还有我爸妈过去借的钱都得还上。”想想也是,借钱的滋味不好受,先还上也是不错的方案。等到第二年,发了奖学金,她的生活依旧没有什么起色,闲不住的我,又问她钱怎么花了,她有些骄傲地说:“我哥哥结婚,买房子缺钱,我把一万多块钱给他了。”我气急败坏地说:“如果你哥哥没有你那一万块钱,是不是就买不起房子了?”她说:“当然可以买得起,只不过还得借别人的,我有钱,先给他就是了,又不用还。”到第三年再发奖学金时,我没有再问她。

大四那一年,她决定考研。学习这么优秀,而其他的技能都没有,好像也只有考研这一条途径了。考研需要买报考学校的真题,因为那个学校保密比较好,所以网上的试题不多且不全,通过一些辅导机构是可以买到的,只不过价格贵很多。她愁眉苦脸地对见到的每个人说:“怎么办,真题都找不到。”别人劝她说:“花二三百块钱买一套得了,多省事儿。”每次她都说:“太贵了,买不起呢。”于是,她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去学校的电子阅览室,七零八落地找全了资料。她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用一个月的时间省掉了二三百块钱!

考研结束,她的成绩在边缘上,只能等复试通知下来。按说,在这种时候,你得一刻不停地盯着电脑,刷新页面,看有没有最新的消息出现。可她没有电脑,很不方便,只能有空的时候就去学校的机房去看看。那一天,学校出了校内调剂的信息,但是下午两点出的,让四点之前就得把信息发过去,也就是说你必须在两个小时之内完成。午睡后,我醒来时,在考研网站上看到了这个消息,当时已经三点半了,我给她打电话,她说她在自习室,没有看到。然后,我给她招生办的电话,让她直接先报上名,没想到的是,名额已满,就算分数再高,因为时间晚了,也不行了。她哭得昏天暗地,埋怨学校给的时间太短,却没有想过:在那个关键的节点,及时得到信息要比多学几个知识点重要得多。

幸运的是,因为分数高,她有好几个很好的学校可以调剂。她选择了北京的一个,然而面试时被刷了下来。我说,你再尝试几个吧,那么多好学校可以去呢,她的第一反应是:“去北京这一趟,花了五六百块钱,还失败了,白花了。再去别的学校,花了钱,再考不上,怎么办?”这是什么逻辑?在未来和金钱面前,她最先考虑的就是金钱,此时的她,似乎忘记了一年的挑灯夜战以及白白浪费的那么高的分数。当时我想,也许她可能读研的欲望没有那么强烈吧,放弃也未必是件坏事儿。

毕业之前,她一直在准备考她老家的教师。聊天时,我说:“当老师挺好的,可以解决家里的负担了。”一向稳重的她,突然说:“我可以一边上班,一边考研吗?”我很惊讶,“你既然那么想读研,为什么当时不选个学校?或者,你就留在学校半年,全身心地备考就得了。工作了,哪还有时间复习啊?”她依旧用钱来回答我,“在学校还要花钱,当上老师后就会有工资,可以养活着自己再考啊。”想想也是,如果没有钱,毕业之后真是挺不好意思再花家里的。

后来有一天,她的钱包被偷,我问:“你的银行卡在里面吗?”她说在。我随口又问:“里面有钱吗?”她说:“有,但小偷应该取不出来。”“为什么啊?”“里面的五千块钱,我存的是定期,不容易取出来。”然后,我就瞬间石化了。

如果五千块钱没有存定期,如果五千块钱可以花,那么就不用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去找资料了,用这一个月来备考,可能分数就会多几分;就可以多去几个学校复试,说不定,能去个比第一志愿更好的学校;就可以不用跟家里要钱,在学校继续备考半年,全身心投入,一次成功了;当然,更可以买个哪怕几百块钱的智能手机,刷新一下网页,就不会错过调剂信息了。

我们老家评价这种人就是“穷怕了”。因为穷过,所以做什么事情都是先考虑钱的问题。殊不知,越是先考虑钱,越是丧失了赚更多钱的机会。

我身边还有一个比她贫困很多的好朋友,学习不如她,奖学金拿的也不如她拿得多。但是他把这些钱全用来投资自己了。那一年,他决定考北京电影学院,他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去北影上了很贵的辅导班,坐火车来往于学校和北京十几次,然后一次考中。现在,他写一篇影评的稿费至少一千多,一年以后,基本上就可以有剩余的钱补给家里了。很多人说像北影、中戏这种学校得是富家子弟才能上的,但是我这个穷得很彻底的好朋友,一点都不畏惧,硬是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转身。

贫穷的人总爱谈论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可归根结底,那都是自己一次次选择的结果。如何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做出最大的成绩,才是我们真正要思考的,而不是只想着如何去丰富物质财富。一个再富有的人,如果没有阔大的格局,也会有衰败的一天。格局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我们人生会有怎样的走向。以少胜多,才是大本事。赚钱比省钱重要得多。

贫穷会很轻易地让一个人的眼光变得倾斜,但贫穷也很容易塑造一个人。关键是不要沉浸在贫困之中,用贫困的思维来思考一切。任何时候,都要记得:唯一摆脱贫困的方法就是学习,从各种事情、不同的人身上学习,给养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罗胖曰:
过去世界的规则是——
你强,你就可以把别人的东西要来、抢来、赢来,归自己。
所以,守成能力很重要。
现在世界的规则是——
你强,你就可以通过各种横向连接,让全世界的资源为己所用。
所以,连接能力很重要。
过去成功者的图腾是皇帝。现在成功者的图腾是创业家。
守护存量还是投资增量,成了旧人和新人的分水岭。

Experience

拉丁语中,”激情”的意思就是”受苦”。如果你热爱一样东西,却不感到痛苦,那就不是激情。
– 《我热爱的是什么?

非洲原始部落里面,那些酋长的女人们都戴着沉重的金属链子作为装饰,路都走不快。中国古代文人留着长长的指甲,根本无法劳动。17世纪欧洲贵族的衣服没有口袋,东西都让身后的仆人拿。

这些事情的共同点,就是让别人看到,他们可以不参加日常的生产活动,过着悠闲缓慢的生活,所以这些都是身份的象征,表示他们比普通人更高贵。

– 李翔

不是每个人都有求知欲,但是,每个人都有好奇心。求知欲需要自己长期的积累,而好奇心别人就可以点燃。这就是一个好问题的价值了。

傅盛的《认知三部曲》

傅盛认知三部曲之一:所谓成长就是认知升级


这是一个人认知的四种状态——“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也是人的四种境界。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
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开始空杯心态,准备丰富自己的认知。
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情的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
不知道自己知道——永远保持空杯心态,认知的最高境界。

认知升级的三剂解药

解药一:坚信大趋势
解药二:对外求教,不做井底之蛙——越是处在绝路的团队,越是往外看得多。
解药三:活在当下,面向未来

活在当下,恐惧时,想想错了又如何?多错才有机会对。这是我给自己的一个思维训练。当你面对一些事情,想想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想完你会发现,最坏结果与你内心的恐惧,根本不在一个量级。恐惧就是恐惧本身。不肯尝试的本质是不敢面对所谓失败。但,这个失败的后果是什么?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过。其实绝大部分失败是没有后果的。再就是面向未来,纠结时,想想五年后会怎样?会不会被淘汰掉?如果五年后,你跟这个时代已形同陌路,这才是最可怕的。行业变化之快,超出我们想象。

傅盛认知三部曲之二:管理本质就是认知管理


这是一个人认知的四种状态——“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也是人的四种境界。

信息怎么输入?第一,深入分析对手。花时间加大信息搜集,磨刀不误砍柴工。第二,定期遍访行业。了解对手,否则会失去行业认知。第三,不断招聘行业里的人。他们不仅是来工作的,也会带来行业里的认知。

一个领导者的本质就是做正确的决定。只要你拿到足够的信息,就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执行将容易十倍,矛盾也会迎刃而解。有一句话叫主将无能累死三军。执行很难的本质是没有做出正确的决定。

再来说时间维度,管理上最重要的资源就是领导人时间。时间的分配,表明了一个领导者对实际情况的优先级判断。反问下自己:时间是如何分配的?构建格局上花了多少时间?信息输入花了多少时间?关键人身上花了多少时间?是不是偶尔想到了,去思考一下,还是变成一种工作习惯?

人的维度。一句话:学会通过管一个人达到管一片人的目的。

首先,管理一个人,解决一大片。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状况,搞一堆人,这个要照顾,那个要照顾。团队初创时,可扁平化。但越往后,越成熟的业务,越要找一个堪以重用的人。重用到什么程度?为了这一个人,能把整个团队重构掉。

要简化对人的管理,找到关键人。在关键人身上花足够多的时间,把足够的认知传递给这个关键人,让他做一群人的决定。切忌多人平行站位的职责不清。多人负责,容易变成每个人都不满意。给一个人足够授权,职责清晰,简化管理,即便没有达到预期,更换人时他也更容易接受。

其次就是简化目标。不要给一个人多目标。领导最大的职责是帮员工找到一个简单的目标。这就考验领导,能否构建纵深的行业认知体系,找出那个关键目标,帮助团队简化目标,建立一个正确统一的目标认知。团队目标越简单,越明确,越容易达成一致。

现在我做管理,就简化成“定目标”和“找关键人”。目标要简单清晰,人要能挺身而出,超出预期,一战就要解决问题。

好领导,首先是打胜仗。开战之前,就要有七分胜算。这七分胜,就靠认知。打的就是认知之仗。看上去千军万马在打,本质是两个将领脑海里的战争格局。胜负基本已定。

先胜后战,胜算就在认知。管理如是。

傅盛认知三部曲之三:战略就是格局+破局

李想——创业20年经历的五个楼层

明天就要上班了,写一下我创业20年经历的五个楼层,每一层的认知回过头来看都是天壤之别,以及无比的幸运。只有到了更高一层,你才可以更好的看到低楼层的问题。希望对你的工作有所帮助。

一层楼,生为一个普通的人。那是我18岁之前,学习成绩中下等,老师亲戚都觉得我以后没什么出息。我那时候和很多同学一样,随波逐流,满眼是非,但是也没什么改变命运的行动。

二层楼,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高三开始,我不想这么被人看不起,我把我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变成了个人网站,开始创业。虽然还是个体,或者是有很多人的作坊,但是我有了目标,在无数的问题中寻找机会,每天的工作排列重点,只做那影响90%结果中前3件的重要事情,剩下的问题选择忽略,而不是被问题牵着走。把大的问题看做机会,不断地达成阶段性的目标。持续到2004年,泡泡网一年有2000多万的收入,我遇到了瓶颈,由于没有团队管理能力,泡泡网实在上不去了。那年我22岁,随后开始了第二次创业:汽车之家。

三层楼,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汽车之家开始我更注重管人了,我带着一帮年轻人,手把手教他们如何看待问题,如何找到机会,如何把业务做好。我虽然还是带着大家聚焦于事情,但是我能很快发现谁能把事情做好,谁有潜力,并带着他们一起作战,把工作做好。带着一群人作战,目标清晰,聚焦于每一个关键的事情,这个持续到2008年,我到了27岁。汽车之家流量到了第一,秦致在前一年加入汽车之家。

四层楼,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秦致的加入让我知道了什么才是更高级别的管理,一个领导者不需要自己什么都会、都擅长,而是如何找到更多优秀的管理者,并帮助他们不断的提升,提升自我的认知、协作的认知、管理的认知。也让我们知道了使命愿景价值观如何建立,以及重要性。再加上2008年几个早年创业的小股东要把我赶出公司,当然他们没有成功。此后我变得特别关注人,从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和责任开始,到关注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培养出来很多优秀的管理者。从2008年到2013年IPO,再到我和秦致相继离开,汽车之家获得了垂直汽车网站超过100%的利润,对手都是赔钱的。这个楼层持续到了2018年,我37岁。

五层楼,成为一个顶尖的领袖。这是我从2018年才认知到的,我才刚刚开始,还没有任何实际的结果。在智能电动车的红海里,这是我唯一能够胜出的机会所在。一个顶尖的领袖必须能够给团队清晰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做好组织的建设,找到关键的领导者,让团队的每个人的价值充分发挥,不断成长,认知自我,认知协作,认知管理。一个顶尖的领袖必须能够带领团队制定精准的战略,保证业务、人力、财务三位一体的去作战,让每一个人洞察商业、产品、技术之间相互的奥秘。我还在从四层痛苦的走向五层的路上……没有退路。给我几年时间,我再来给大家拿实实在在的结果分享。能不能做到让身边的人都越变越好,提升楼层,一起打胜仗,一起获得成功:有希望、有成长、被信任、有成就、有回报。

每一次楼层的提升都是巨大的痛苦或意外的灾难带来的,但是我没有退路。当我爬上更高的楼层以后,才发现之前楼层那些让我痛不欲生的问题竟然如此简单,甚至毫无意义,自己是庸人自扰。

让一层痛苦不堪甚至感觉灾难的问题,在三四层看到的重要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并非你的管理者和领导是瞎子,对问题视而不见,他们看得其实比你更清楚和全面,只是那些问题根本就不是关键所在。

人因为痛苦而改变,人因为受益而坚持。

我们的真实的实力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强,提高认知的楼层是我人生中最关键的收获。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处不胜寒,无限风光在险峰,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李翔:我的2017年精进清单

李翔是“得到”订阅专栏《李翔商业内参》的专栏主理人,更早之前,是著名的商业记者、媒体人,采访过包括柳传志、马云在内的一众商业大佬。除了享有极高的专业声誉,他也精于“自我管理”。新年伊始,李翔特意在专栏里列出了自己的2017年精进清单,下面就是这份清单的内容,分享给你。

比起总结,我认为更重要的是给新一年列出一份精进清单。我用了一个下午时间,列出希望自己在2017年有所提高的五个方面。它们分别是:拒绝、专注、自律、好奇和谦卑。

  1. 拒绝

我属于讨好型人格。这一面性格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不懂得如何拒绝。

2016年我最震撼的时刻之一,是看到一封别人收藏的彼得·德鲁克的标准回函。

内容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彼得·德鲁克先生非常感谢您的邀请。

但是,

他不能评论您的著作、论文或建议书。
他不能参加您的圆桌、论坛或董事会。
他不能参与您的调查或研究项目。
他不能接受您的约稿或约访。
他也必须婉拒各种推荐和背书的要求。
2017年,我也要更多地说“不”。

2.专注

拒绝其他事情,是为了专注在某个事情。

年末一期《李翔商业内参》曾提到,曼联传奇教练亚历山大·弗格森的领导力秘诀之一,是专注。他称之为“排除干扰的艺术”。

弗格森说:“我还没碰到过哪个取得巨大成功的人,没有把自己封闭于其他人的需求之外,并且放弃消遣。”他以足球巨星C罗为例,C罗不抽烟、不喝酒,知道如何控制自己和自己的时间。这样做,可以让一个球员尽量长地停留在巅峰状态。

2017年,我要把注意力和精力的95%以上,全部分配在不超过三件事情上。

3.自律

心理学大师希斯赞特米哈伊有一个洞察。希斯赞特米哈伊说,人类对创意存在一个很大的误解,人们认为创意是不经意来临的、因此是无法掌控的随机事件,而创意工作者的工作习惯往往也都是很不羁的;但事实的真相是,

创意往往是艰苦卓绝的工作的产物,很多创意大师都遵循着看似极为刻板的工作习惯,都是自我管理的大师。

尤其是那些保持着持久创造力的创意大师们。他们至少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保持高度自律:

  • 管理好自己的身体状况;
  •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 管理好自己的学习能力。

这方面最好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日复一日过着同样的生活:早起写作,跑步或游泳一个小时。同时,他在每部小说写作的间隙会翻译文学大师的作品。

2017年,我仍然要坚持跑步、保持内心平静、持续地阅读写作

4.好奇

有些人天生就拥有无穷尽的好奇心;有些人更容易沉浸到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属于后者。但是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内向式成长”会遇到一个问题:你会更多在自己熟悉的世界里循环打转,突破式生长变得越来越困难。

DeepCreator:跳出来思考,走出去行动,冥想、携程、书房…

发现这一点,是在2016年年底,一天晚上,我在心里默想,过去这一年给过自己帮助和启发的人,然后发现自己还是在过往熟悉的世界里打转。

我曾经听阿里巴巴的一位高管聊马云,最为佩服的就是马云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她打了个比方,马云属于那种在办公室里听说哪里发生了件事,就要马上借辆自行车,骑过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的人。

马云自己说,2005年前后,他满世界转悠,去找老师教自己。

2017年的一项重要修炼就是,多认识陌生的有趣的人、多去看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5.谦卑

这份修炼清单的最后一项是谦卑。

我有一次看插坐学院创始人何川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他从罗振宇身上学到的东西,其中有一点对我触动非常大。他说,看罗振宇的朋友圈,会发现就是一个典型的市井中人的朋友圈,极少看到罗振宇对大事发表评论,展现高明。

这就是一种克制的谦卑。因为他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知识服务者,要本分地把前沿的碎片化知识梳理出来,再传递给大家,而不是显摆自己多有情怀、对家国天下有多少看法。

另一方面,谦卑还包括时刻记住自己最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2016年我很偶然地听到了一位财经高官对一些学者表示不屑的评论:“学者最重要的工作不就是学习吗?”他惊讶于很多学者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地方。

2017年,做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帮助用户高效率获取高质量内容;跟有见识的人交谈;读更多有洞察的书。然后,对其他事情保持谦卑之心。

以上,就是我在2017年的修行清单:学会拒绝、专注少数事、更加自律、拓展好奇心、以及变得谦卑。我会把它列在2017年的日记本上,经常提醒自己看一看。

罗胖60秒:什么是阴谋论?

  1. 最近我听说一个观点。说现代社会造成了一个假象,就是你的所有问题,都有人负责解决。比如健康问题,古人说那是命啊。但是现代社会的人呢,认为我得了病,到医院找医生就行了,治不好那就是医生的责任。

再比如个人成长问题,古人说那得靠自己争气,而现代社会的人呢,觉得把孩子送到最贵的学校就行了。

  1. 但是,只要深想一下就知道,医学再发达,也只是在有限的边界内解决问题。教育资源再好,也不能改变这个世界牛人和庸人的比例。

  2. 所以,现代社会是把没法解决的那些终极问题,在人类社会内部强行闭环。这当然是个假象。

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现代社会阴谋论盛行了。

  1. 阴谋论其实不是什么别的东西,正如哲学家卡尔 · 波普尔说的:“认为世界上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应该有人为此负责。这是什么?这就是阴谋论。

第564期 | 摆脱“类比思维”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昨天我们说的话题是模型化思维。其中的一个要点是,只要是人类的思考模型,都必然体现的是一个残缺的世界,都必然忽略了真实世界的某个部分。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明白了,什么叫一个人的认知优势?就是,当绝大多数人都在用某种模型思考问题的时候,你能在关键问题上用不同的模型思考问题,你就容易获得认知优势。为啥?因为他们丢掉的、忽略的、残缺的真实世界的某个部分,你通过转换模型的方式,又能捡起来了。你看到了他们没有看到的东西。你当然就有优势。

这就是查理·芒格一直在说,一个人要有多元思维模型的原因。一个认知模型的残缺要靠其他认知模型来弥补。

最近老喻,就是我经常提到的那个加拿大的老喻,在他的微信公众号“孤独大脑”上又发表了一篇文章,讲的是类比思维,就很有意思,也能印证我刚才说的那个观点。

老喻就先端出来一段著名的话,这是特斯拉的老板伊隆·马斯克讲的。有一次他参加节目,主持人就问,你怎么做那么多事,事和事之间也没啥关系,每件事还都能做那么大,你是怎么做到的?

伊隆·马斯克说:“我在想,存在着一种好的思维框架,那是物理学的东西,有点像第一性原理。把事情缩减至其根本实质,并从那里开始往下推论。这和类比推理正好相反。”

这段话很著名。但是,一般我们都只注意到前面那个词“第一性原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提到的类比推理。伊隆·马斯克下面还有一小段解释的话,他说:“我们一生都在做类比推理,这基本意味着复制别人对待微小变化的方式。”言下之意就是这种方式不能创新,尤其不能做大的创新。

这是啥意思?我们来关注这个词,“类比思维”。

你看,人类的思维方式基本就是三种。

第一种:演绎。这筐苹果都是坏的,所以,里面任何一个都是坏的。这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第二种思维方式:归纳。这筐苹果我每一个都看了,每一个都是坏的,所以这筐苹果都是坏的。这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这两种推理方式我们很熟悉,但实际上,我们平时用到的很少的,我们真正经常用的是第三种:类比。就是刚才伊隆·马斯克说的类比推理。简单说就是,拿一件事来理解另一件事。它不是从一般到特殊,更不是从特殊到一般,它的本质是从特殊到特殊。

举个例子,有人会说,你看向日葵每天都朝向太阳的方向,所以一个公司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团结在公司领导的周围。这就是类比。

还有我们经常说的,“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也是类比。你发现没有,两件事完全不挨着,我们连在一起说,但是听起来好像就有了说服力。

我们还会说,马云创业的时候在洗手间用一分钟就搞定了投资人,所以如果你想创业,就应该学会在1分钟内把企业价值跟投资人说明白。这个听着也有道理吧?其实这仍然是两件毫不挨着的事。至少据我所知,绝大部分投资人不会因为你一分钟的发言,就给你投资的。你说得再精彩也不会。

最典型的类比思维,就是中国人讲的阴阳五行。世界上有五种基本物质,金木水火土;所以,人体里也有五脏,心肝脾肺肾;人脸上有五官,耳目鼻舌口;音乐有五音,宫商角徵羽;人有五情,喜怒悲恐思等等。根据五行理论,这些都是能一一对应上的。但你看这不是从特殊到特殊吗?他们本质之间没有关系,但是我们就这样思考推理过来了。

你可能会问,你说这个的意思,是说类比思维不靠谱吧?错了,类比思维,不仅靠谱,而且就是我们的日常行动指针。

比如,我们在生活中会找一些榜样,向他们学习一些方法。商学院教的案例课,也都是告诉你别的公司在历史上做了哪些成功的事,你听了也会有启发。很多创造发明,其实都是类比思维的结果。

以别的事为出发点,来类似地思考自己的事,这是人类获得新知识,新灵感的最好方式。

比如当年我做记者的时候,采访过一个国产汽车企业的老板,我问他每一项车型是怎么决策的。他说,我们还很小,我们哪会决策什么车型?我就跟着丰田干。他们推出什么样的车型,我就跟着推出什么样的车型。我知道的,丰田为了推出一项新车型,背后是花了好多钱做市场调研的,我花不起这笔调研费,我就跟着他推出新车,准没错。

这是很难得的老实话。我们这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用类比思维,在别人的事情上做跟进,或者是做改进。我们的成就也基本都是这样获得的。

但是问题来了。还记得我刚才引用伊隆·马斯克的话吗?他分明是在说类比思维只是在复制别人的微小变化,很难做出大的创新。这又是为啥呢?

因为类比思维,让我们以一个过去的事、别人的事、近处的事、不相干的事为基础思考自己的下一步要做的事。这个思考方式容易让我们迷失在和自己当前要干的事完全无关的世界里。

我举个例子,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好,这很正当,是自己的事,对吧?但是,我们通常不会这么表达,我们经常会把他表达为别人的事,是在别人的价值坐标上的事。

比如,我们会表达成增长,啥叫增长?这是以过去为起点。比如我们会表达成赶超,这是以别人为坐标。比如我们会表达成创新,这是以现状来衡量。

你看,好像没有类比,我们都没有办法定义自己在干什么,想干什么。所以,类比思维只能做微小改变,它是有缺陷的。那怎么办呢?

这就是伊隆·马斯克讲的第一性原理的作用了。你盯住那些古老的、远处的、从来不变、甚至干脆就是物理定律的原则,用它们来当坐标系啊。

这么说有点抽象。我们拿围棋来举例子。

懂围棋的人,会告诉你,这一手叫“飞”、那一手叫“跳”、这一手叫“尖”、那一手叫“粘”。这不都是以棋盘上现成的某一个子为坐标和原点,来定义我门下一手吗?这不就是类比思维吗?

你可能会说,我不下围棋,我不懂这些词。对了,不会下围棋就对了。因为你不会下围棋,你看到的每一手棋都是下在棋盘的某个空白的位置,下了一手棋而已。你不会说它是飞、跳、尖、粘,因为你不知道原来的那个坐标。

你说这不是无能么?人工智能,就是打败人类棋手的AlphaGo就是这么下棋的。对,就是像你这样的外行这样思考问题的。它每下一步棋,并不考虑和上一步的关系。它不做类比它只是在计算这一步走在棋盘的哪个地方,取胜的概率最大。它的思考,只有一个坐标系,就是赢的概率。上一步对它没有影响。

所以你看,人工智能对人类棋手的优势不只是计算速度,还有这种思维模式。它不是类比思维,它是盯死一个远处的唯一的第一性的目标在做决策。

回到现实中,这个思维模式的区别也很明显。就拿我们做的这个得到App来说,我们有两种思维模型可以用。

第一种,我们根据数据、根据同行、根据销售额、根据利润率、根据增长要求,来决定下面做什么。这无可厚非,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是这么思考问题的。这就是常用的类比思维。根据别人,根据过去,决定自己。

当然,还有第二种方式,就是只盯住一点,我们要把已经存在的几千年的知识服务产业,利用新时代的技术再重做一遍。做这个时代最好的知识服务产品。请注意,这不是自我标榜,这只是我们锚定的第一性原理,就是我们找到的那个唯一的、古老的、远方的目标。

那请问,我刚才说的两种经营方式,两种思维模型,哪种能打造出一家真正有价值的公司呢?这个答案其实你心里已经知道了。

现在你明白了伊隆·马斯克那句话的意思。类比思维会带来一些小的变化,但是只有切换一个思维模式,锚定第一性原理,才会带来大的创新。

你看,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思维方式可以包打天下,我们需要的是多元思维模型。刚才老喻在那篇文章里,有一句话特别好,他说,类比思维也挺好,但它只是你思考问题的脚手架。建筑造好了,千万别忘了把脚手架拆掉。因为那不是你要的东西本身。

好,这个话题,我们先聊到这里。

罗辑思维,明天见。

参考文献:

喻颖正,《第一性原理的“友敌”》,微信公众号:孤独大脑

罗胖60秒:我们的价值观,是为人赋能

今天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的第一条图文,公布了我们公司的内部共识清单,其中就有一条谈到:我们的价值观,是为人赋能。

什么意思?

一个公司组织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有三个阶段:

  1. 第一个阶段是“控制”,所有人执行上层制定的计划。

后来发现这一招不灵,因为环境变化实在太快,计划赶不上变化。

  1. 第二个阶段,叫“激励”。

员工看在公司给的钱和条件的的份上,拿出良心好好干,但这还是不彻底。

  1. 未来公司和员工的关系,是“赋能”。

公司存在的价值,是让员工变得强大。员工个人的创新,本质上是为了让自己成长得更快,顺便为公司创造价值。

所以,清单里才有一句话:不要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一部分,要把公司当成你未来职业生涯的一部分。

洞察:好问题是一种稀缺资源

12月4日,《连线》杂志前主编、《失控》《必然》等畅销书作者凯文·凯利,在2017国际众创周末活动上提出,现在最有价值的信息不是答案而是问题。他说:“现在每天在网络上面都有10亿条回答,在几十年前,可能这些问题根本就没有人提出来,因为没有人会给你们答案。现在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免费的,以前是收费的。所以这是一种新的需求,这种需求是我们以前想象不到的。”这就是说,相比过去,现在有大量的人能提供答案,甚至是免费提供,而引出这些答案的问题变成了一种相对稀缺的资源。人们过去对答案渴求变成了现在对问题渴求。 他认为,提问是创新的来源之一,“一个好的问题,我们得到的并不是回答,而是引出两个新的问题。”凯文·凯利相信教育也会朝这个方向发展,培养人们问问题的能力。他说,未来,我们如果想要好的答案去问机器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我们要问一个好的问题,这一定要找人来提这个问题。

罗胖60秒:能力不足的本质是什么?

  1. 昨天我听刘润老师说到一件小事。他从上海坐高铁来北京。这检票口开始检票了,大家开始排队。这时候只见一个姑娘,匆匆跑到队伍前面,跟正在检票的第一个人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来不及了,能让我插个队,我先检票吗?”

  2. 这队伍里的人都听得一头雾水,你赶时间,难道我们坐的不是同一班高铁吗?

你看,这是一个典型的模型错配问题。就是说,这姑娘是把在飞机场的思考模型,用到高铁站来了,结果闹了笑话。

  1. 这样的事其实挺多的。比如,很多刚进职场的年轻人,就会用在学校应付考试的思考模型,来应对工作中的任务。其实,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模型。

  2. 比如,考试要独立完成,不准交头接耳。而工作呢,就必须多人合作,而且你还要主动发起合作。

其实仔细想想,大多数我们常见的能力不足的问题,本质上都是这种模型错配问题啊。

洞察:扎克伯格的认知升级

经过13年的发展,Facebook第一次更改企业使命。过去,Facebook的使命是“赋予人分享的权力,让世界更开放更互联。”现在,新使命是“让人们有能力建立社区,使世界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扎克伯格在接受《今日美国》采访时说:“我们已经认识到,给每个人发言权,有助于获得更多意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需要帮助人们建立社区,并接触新的人和视角。”

过去的一系列行动,都显示着扎克伯格对公司使命认知的更新。在上个月的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上,扎克伯格就谈到,线下社区成员越来越少,不是一个好趋势。

每年,扎克伯格都会订下年度目标,然后在日常中坚持实施。今年他的目标是希望能走遍美国所有的州,去见识到线下更多人的生活。

扎克伯格认为,建立强大的在线社区有助于加强社会结构。他说,通过让人们围绕共同的挑战或兴趣团结起来,他们会找到其他共同点。扎克伯格称:“社区衰退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人们没有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支持。”而他认为Facebook有责任去改变这一点。

今年2月份,扎克伯格还发表了题为“构建全球社区”的公开信,承诺Facebook将建立“社会基础设施”,帮助建立安全的、明智的以及包容的社区。

更改使命对公司来说是件重大的事,而且,扎克伯格还一再强调,Facebook是由使命驱动的公司。从让人们获得更多的信息进行线上社交,到帮助人们更好地团结在一起,让孤立的原子化个体找到同类结成社区, Facebook的使命可谓在境界上更进了一步。

自我疗愈:5个关于脆弱的认知误区

布蕾妮·布朗是超级畅销书作家,她曾经在TED演讲中分享过她对脆弱的看法,这场演讲在网上的观看次数超过4000万次。布朗提出,我们内心的脆弱感实际上是一件好事。在奈飞的特别节目里,布朗探讨了人们对脆弱的五个认知误区。《每日心理学》网站介绍了布朗的主要观点。

第一个误区是,脆弱等同于软弱。我们常常会觉得脆弱意味着“受到了伤害”或者“被人攻击”,因此我们会羞于承认自己的脆弱感。而且,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做“勇敢”的人,脆弱听起来像是“勇敢”的反义词。但是在布朗看来,

脆弱的真正含义,是能够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以开放的心态迎接不确定性和风险,以及坚持真诚的对话。

第二个误区是,认为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个脆弱的人。当人们感到脆弱的时候,通常有两种选择,要么承认这种感觉,要么进行否认,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布朗指出,麻木自己的感觉,往往会让我们把压抑的情感用另一种方式发泄出来。布朗说,

很多人在工作中遭受了委屈和努力,回到家会通过挑起口角的方式向家人发泄,这其实就是不愿意承认自己脆弱感的表现。

第三个误区是,认为自己一个人可以挺过去。布朗曾经在演讲中遇到一位观众,对方表示布朗说的非常有道理,他会试着一个人解决自己的脆弱情绪,说完之后全场观众都笑了。布朗表示,我们的社会文化欣赏那些坚强的人,所以我们不想也不愿意向别人开口求助,担心被人拒绝。布朗建议,

你可以先回想一下,当他人向你求助的时候你是怎样回应的,然后试着克服自己向他人求助的心理障碍。

第四个误区是,总觉得能找到方法来解决脆弱带来的不适感。布朗70%的时间都在大企业进行领导力培训,她发现在职场上,很多人会把脆弱感当做电脑系统的某个漏洞一样,觉得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来解决的。布朗表示,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克服脆弱感,而是正视脆弱感以及接受它带来的不适感。

第五个误区是,只愿意和自己信任的人分享脆弱。布朗说,信任和分享脆弱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同“鸡生蛋”一样,分享内心的脆弱有助于增强信任,信任感同时也会鼓励你和他人倾诉心声。布朗建议,

你可以先试着和他人分享一些小事情,以确定谁有权听取你的故事,而不是走到你刚认识的人那里,分享你最深的秘密。

而且,你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过度分享的人”还是“分享不足的人”?这个社交媒体时代,过度分享的人往往更为常见。布朗建议,你可以注意一下自己倾向于哪一种,并尝试在相反的方向上努力。

罗胖60秒:做事就像做药

  1. 最近我和一位搞医药的专家聊天,我问了他一个问题:

一个药上市之前,有所谓的一期临床、二期临床、三期临床,这都有啥区别呢?这一二三是怎么分的呢?

  1. 他说,表面上看,是实验规模不一样,人数越来越多。但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每一期药物临床试验的核心目标不一样。

一期临床主要是看药物的危害性,就是这个药会不会有很大的副作用
二期临床虽然危害性也在关注,但是重点是看疗效
三期临床,主要是看它的稳定性。简单说,就是对一部分人有效,那对其他人是不是也有效?

  1. 你看,医药行业长期积累下来的这套经验,对我们也有用。

做一件事,最常见的思考角度就是:它有没有用?实际上,你得再多考虑两个维度,就是它的危害性稳定性:有没有害处?能不能长期有用?

你会发现,很多看起来很有用的东西,你也就不敢用了。

新书丨暴力是一种软弱行为?

一说起暴力,我们很容易想到很血腥的场面。最近有本新书,叫《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作者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这本书从微观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了暴力的机制,让我们对暴力有了新的理解。

书里说了个二战之后的调查研究,在接受调查的士兵里面,朝敌人开枪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都没开枪。有一位随军的心理学家发现,很多人不开枪,不是因为怕受伤,而是怕伤害别人。这个听起来很矛盾的现象,现实中也有。比如说,很多街头斗殴,或者骚乱,最终的结果都是不了了之。而且大部分参与的人都不敢动手,实施暴力的只是一小部分人。

从很多暴力的照片和录像里也能发现,大部分参与暴力的人,脸上都是那种很恐惧的表情。为什么会这样呢?按照常规的理解,人在暴力中的情绪应该是愤怒的,但实际上,人只是在暴力之前愤怒,而且很多愤怒都是能控制的,比如两个要打架的人,一般都是先拉开架势,保持一定的距离,虚张声势,而不是立刻就动手。所以这本书里说,愤怒中的情绪,是一种冲突性紧张。人紧张害怕,是因为发生冲突这件事让人紧张,而不是因为害怕自己会受伤。

这本书里还说了个现象:当人对着人瞄准开枪的时候,一般都打不准,子弹会偏很远,有时候甚至会打到自己人。有调查显示,士兵和警察打靶的命中率,比直接开枪打人的时候高很多。也就是说,和敌人的距离越远,就越容易开火,所以炮兵部队要比带着小型武器的步兵杀伤力更强。

为什么越近越不容易命中目标呢?书里说,因为你看到对方,对方也看到了你,这一点制造了最大的紧张感。这就是为什么狙击手可以百发百中,因为他用的是望远镜瞄准器,就算看到目标的脸也没关系,因为目标并不会看到他。也就是说,双方不会互相看到是关键。所以,那些黑手党的杀手,一般都喜欢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然后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并且大多是从背后出手,主要原因就是为了避免发生正面冲突。过去的刽子手要戴面罩,蒙面的人会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暴力行为,也是这个原因。

书里还说了一下生理上的原因。面对面的冲突,能激发肾上腺素的分泌,让人紧张,心跳加速。心跳到了每分钟140次以上,举枪瞄准的协调性就会下降;到了每分钟170次以上,我们的感知会一片模糊;如果到了每分钟200次以上,一个人基本上就动不了了。尤其是冲突发生的时候,一般还伴随着其他的行为,像争吵、奔跑这些行为,会让人兴奋。这些兴奋和紧张混合到一起,冲突可能就不了了之了。就算冲突真的发生了,因为人这时候控制力是很差的,打也打不准,伤害也不会太大。

既然这样,为什么暴力能成功造成伤害呢?书里说,关键在于出现了不对称的冲突性紧张。什么意思呢?暴力发生的时候,如果一方能让对方进入高度紧张状态,而自己不那么紧张,能很好地控制身体,就能占上风。所以,与其说暴力是身体上的,不如说是情绪上的。如果一个人能很好地支配情绪,就能支配身体。这就是为什么现实中很多打斗都很肮脏,占上风的一方,会对毫无还手之力的一方大打出手。在极端情况下,尤其是发生战争的时候,一方心跳超过200次毫无还手之力,一方把心跳维持在140次以下,就会造成一次大胜,甚至是一次屠杀。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

自认道德优秀,行为反而糟糕

这条音频咱们来说说,为什么说道德优越感是危险的。

这是专栏作家斯卡平克在英国《金融时报》最新发表的文章中提出的观点,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一般来说,很多人都会有自我肯定的倾向,比如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努力,更聪明,更普遍的情况是,认为自己在道德上比别人更胜一筹。但是一项心理学研究发现,就连被判有罪的囚犯,也都会认为自己在道德上更优秀,不仅好于一般的囚犯,还超过监狱外的一般人。

这项研究是在英格兰南部的一所监狱展开的,实验过程是让囚犯们在道德、善良、诚实、自控和遵纪守法等特质方面,把自己与普通囚犯和普通社区成员进行比较。

结果怎么样呢,尽管说这些囚犯进入监狱的理由不同,但他们一致认为自己的道德没有问题,只有在一种特质上,他们才会承认自己比没有犯法的人差些,那就是:遵纪守法。

最近,美国权威的心理学杂志《社会心理和人格科学》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也显示,人们认为,他们比一般人更公正和品德高尚。但这篇论文接着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人们的道德优越感会不会导致他们做出不诚实的行为呢?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的研究员本·塔平和瑞恩·麦凯表示,之前的研究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是,人们的道德优越感不会导致他们做出不诚实的行为。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对这个结论提出了挑战,这些新的研究发现,道德优越感的幻觉,可能导致人们做出糟糕的行为,不仅个人如此,公司也是如此。

皇家霍洛威学院在研究中采用了两个经典案例。一是去年年初,英国汇丰银行承认,在过去几年内连续帮助其储户逃税,金额达上千亿欧元。但是就是犯下了如此明显错误的银行,它的前任首席执行官葛霖,却专门写过一本论述优秀价值观的著作,也就是说,这个银行一边标榜自己的价值观优于别人,一边却还帮着储户逃税。

另外一个例子是美国富国银行在今年承认,他们的员工曾试图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客户开立账户,以达到自己的销售目标。即使面对这样的情况,富国银行最大股东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掌门人沃伦·巴菲特,依然称富国银行是“一家犯下严重错误的伟大银行”。

皇家霍洛威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最近做了一些实验,考察了这些问题,并准备发表结果。他们发现,具有道德优越感的集团,认为自己有理由对对手做出咄咄逼人的行为。在实验中,这意味着不让对手获得金钱利益。

可以想象一下,在竞争的环境下,如果员工认为自己的公司在道德上比其他公司有优越性,他们就有可能认为自己有权做出某种不道德的行为,以便为了让自己的公司获得竞争优势。皇家霍洛威学院的研究,也正好证明了这一点。

比如汇丰在解释他们的行为时就表示,过多地询问客户的关于税收方面的事情,可能会让客户把业务转往其他银行。富国银行的激励举措,最初也是为了推动开设新账户,这会让富国银行在面对竞争时有更多的优势。

这两个活生生的案例也表明,想象自己具有某种道德优越感可能是危险的。认为自己道德高尚的公司,就可能对自己的过失不以为意。他们会认为,既然自己是世界上的仁义力量,那么任何增进自己利益的行为就肯定是对的。而当这些过失遭到质疑的时候,他们又会辩解这类行为只是他们在做对的事情时候的个别行为。

研究的结果或许和我们以往的认知非常不同,但是这个结果告诉我们,不管是个人还是公司,维护自己的声誉,更像是一项日常任务,而不是时刻标榜自己的道德有多么高尚。

本文源自:英国《金融时报》(危险的道德优越感)

84个认知偏见(英文)

如何利用心理学上人类的84个认知偏见改进产品,提高转化率。比如,人们会对稀缺的东西有更高的评价,因此要突出产品的稀缺性(上图)。

知道这三点,再和人辩论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跟人辩论,这里面的道道多着呢,一不小心就掉坑里了。最近,科学松鼠会的奥卡姆剃刀,分享了他几个关于辩论的小技巧。

首先,不可证伪的命题,你别跟他辩。什么是不可证伪?举个例子,连长跟战士说:冲锋时候只要跑得快,敌人就打不着你。但你拼命跑,还是受伤了。连长却说,我是说过跑得快就打不着你,但受伤说明你跑得不够快啊。你看,“跑得快”就是不可证伪的,如果他说的是,“只要速度超过每秒5米,就打不着你”,这就可证伪。所以,辩论前先看看对方观点的“证伪性”,别掉到陷阱里。

第二点,“无”不需要证明。比方说,我说“如意金箍棒”是存在的,你说不存在,我让你证明怎么就不存在?那你怎么证明得了啊。既然是我说金箍棒存在,那就应该我拿出它存在的证据啊。“无”是不需要证明的。

还有一点,叫否定性指控有界线。什么意思?比如我说你没上过大学。那好,你把大学文凭拿给我看。我又说,这文凭是假的。没问题,你找人鉴定,文凭是真的。我又说,文凭上的照片不像你本人嘛……总之,我不断提出质疑,逼你不断自证,直到你崩溃为止,这就是没有界限的否定性指控。所以说,任何否定性指控必须要有一个边界,证明到什么程度就够了,否则就是在耍流氓了。

明白了吧,以后别人跟你辩论,你紧抓住上面这三条,就不容易被带沟里了。

罗胖60秒:怎样利用城墙防守?

  1. 最近听一位研究冷兵器战争的朋友讲到一个有趣的知识,就城墙这玩意儿,它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是守城者在城墙上居高临下,用滚木礌石防守吗?其实不是。冷兵器战场上,最重要的不是力量,而是士气。

  1. 有句话叫“兵败如山倒”,一千名士兵,如果士气高昂的话,完全可以屠杀好几万士气崩溃掉的军队。所以,城墙本质上是防守者的士气的保证。

  2. 在历史上,真正的守城战,往往是倚城而战。什么意思?就是军队开到城外和敌人打的。我方知道自己还有后手,大不了退回城内,敌方知道很难消灭我们,在士气上拉开差距,所以我方更容易赢,这才是城墙真正的价值。

真要演化到最后的城头争夺,那我方的士气反而就濒临崩溃了,其实很难守得住的。

  1. 所以你看,一件东西的用处,不是在用到它的时候体现出来的,从它在心理上起作用的那一刻起,它就已经有用了。

新知丨这些心理学结论不能用了

这条音频将会告诉你,有一些心理学实验的结论,被证明不管用了。

比如有一个很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说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用多了就会累,所有很多人没精神的时候,就会拿意志力不够用来当借口。还有个心理学实验说,刻意做出一些很自信的动作,就会真的感到自信,所以有人在面试之前,或者参加考试的时候,会做一些自信的动作,给自己打气,让自己变得自信。

但科学作家万维钢在得到订阅专栏里说,上面这两个心理学实验,已经被证明是没办法被重复的,也就是说,意志力是有限的,以及做出自信的动作能让人自信,这两种心理学结论现在都不管用了。

这个最新的研究成果,来自《英国心理学会研究文摘》上面的一篇综述文章。文章引用的研究都非常新,除了刚才说的意志力和自信那两个实验,还有八个实验也没法重复。

比如,心理学家曾经做实验证明,人刻意做出笑脸的表情,也会感到高兴。这个实验是这么做的,把参加实验的人分成两组,两组人嘴里都叼着一支笔。其中一组是用嘴唇固定住笔,这意味着要做噘嘴的动作;另一组人要用牙咬住笔,这就是一个微笑的动作。然后让这些叼着笔的人看漫画,结果,那些噘嘴的人觉得漫画没那么好笑,而那些微笑的人觉得漫画更好笑。通过这个实验,心理学家得到一个经典的理论,那就是不仅情绪会影响表情,表情也可能影响情绪。

但是到了今年,这个经典实验没有通过大规模的重复验证。17个实验室,2000人参加了实验,其中9个实验室得到的结果是,微笑组觉得漫画好笑的程度只是稍微高一点儿。在剩下的8个组的结果是,微笑组反而觉得漫画更不好笑。

另外,洗手可以减轻你的负罪感;
看到一些和老年有关的词汇,你走路会变慢;
婴儿有模仿能力,给婴儿看吐舌头的照片,婴儿就会跟着吐舌头;
谈论钱会让人更自私;
催产素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在咖啡馆挂一张人眼睛的照片,让人觉得有人在注视自己,他就会更诚实,比如说不会拿了面包圈不给钱;
如果在考试之前,你决定考完之后去改一下自己的答案,你这次就会考得更好。

这些实验也都没办法重复。

万维钢说,上面这些心理学实验结果重复不出来,有一个原因很关键,就是这些效应都非常微小。比如前面说的那些实验,大多数都是一个动作,或者外界的一个小暗示,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了一个什么影响。这种影响就算存在,效果也不大。如果一个人不敏感,这些暗示可能就是无效的。

另外,人是个很复杂的系统,很多微小的干扰是很难测出来的。有时候某个测试,在一个环境下好使,换个环境就不好使了,对这个国家的这群人好使,对另一个国家的另一群人就不好使了。不仅如此,就算是很明显的效应,也不见得就一直好使,因为人是可以适应和改变的。就像商家的促销手段,用了几次,人们了解了套路之后,再用就不好使了。

所以,万维钢最后总结说,我们不能说某个心理实验没能重复做出来,就说那些效应不存在。当然,更不能听说有个什么心理学效应,就信以为真。当我们了解了这个情况之后,反而应该了解更多的心理学实验,这样万一哪个不好使了,我们还可以用别的。

本文源自:得到订阅专栏“万维钢·精英日课”(不可重复的心理学套路)

罗胖60秒:书名为啥那么长?

  1. 话说,欧洲早期出版的书,书名往往巨长无比。比如说,我们都知道的那本《鲁滨逊漂流记》,最初的书名叫《约克出生的海员鲁滨逊·克鲁索有个不可思议的惊人生涯,他是海难船上唯一的幸存者,在俄罗诺克河河口的孤岛上奋勇求生,单独过了二十八年,终于被海盗船救起的详情,全文以第一人称叙述》,这么长。

  2. 那为啥要写这么长的书名呢?因为那个时候书很贵的,书店老板既不能让人随便翻书,又要让读者知道书的内容,咋办?只好尽可能详细地把内容写在封面上。
    后来是书便宜了,书店允许大家翻书了,书名才变短。

  3. 而现在呢?书的封面又成了争夺注意力的战场,书名又长起来了。据说有一本书叫做《如果你爱上了藏獒,就不能指望他像鸡一样给你下蛋》。

  4. 你看,怪吧?所有的怪现象,都不奇怪,都只是当时的人面对当时的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

Reference

  1. 如何在超市找到最快的结账队伍
  2. 新认知丨结束感带来不道德效应
  3. 这才是心理学
  4. 失控的真相
  5. 生物心理学(原书第9版)
  6. 直觉思维
  7. 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与你的生活(原书第5版)
  8. 复杂系统下,小心麦肯锡思维
  9. 你知道日本其实是禁止色情片的吗
  10. 这个假期,足不出户带你来一场硬核旅行
  11. 创始人认知升级三部曲:亲身经历、高人指路、大量且高质量阅读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