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Step, Step by Step.
1927年第五次索尔维会议,此次会议主题为“电子和光子”,世界上最主要的物理学家聚集在一起讨论新近表述的量子理论。
Why
“科技公司出复刻经典产品,讲起来挺复杂的。如果你的品牌处于巅峰时期,你出一款经典复刻,和你品牌已经逐渐退出主流市场竞争的时候,出一款经典复刻,感觉完全是不一样的。
暮年时候,打情怀牌除了能收割一波回忆杀的情怀,同时还会伴随着”一个曾经的王者,竟然沦落到靠这个来刷存在感”的惋惜。情怀在商业世界中其实只适合即时的强者,比如苹果出一款复刻iPhone 4S,这传递出来的品牌感跟Moto是不同的。”
2007 手机革命 | iPhone 进化论 ①
新 iPhone 发布在即,这也是 iPhone 发布的第十个年头。这十年来,手机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有 iPhone 在不断进化,一直立于不败之地。iPhone 究竟有什么魅力,能支撑起市值超过 8400 亿美金的苹果?
爱范儿(微信号:ifanr)选取了历代 iPhone 中的代表,希望通过这一系列回顾,带你一起探寻 iPhone 十年来的进化轨迹。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 iPhone 是什么时候吗?
我第一次见到 iPhone 的时候还在上初中,当时国内某本数码杂志上有过寥寥数页的介绍,草草翻完之后,我对智能手机有了全新的认识:
iPhone 居然会根据环境自动调节屏幕亮度,太™智能了!
同学一脸不屑地 diss 我:
苹果?那个做 MP3 的?要我就买诺基亚 N95!
2007 年,有一部双侧滑盖手机不知道是多少中学生的梦想。触控屏的体验太糟糕了,以致于没多人相信 iPhone 能做出一部体验优秀的触屏手机。著名科技媒体 TechCrunch 当时评论道:
拿虚拟键盘发短讯、写邮件就像在用拨盘电话一样。如果当有人因为选择 iPhone、放弃黑莓而感到后悔时,请不要太惊讶,因为他们每天在路上都要多花一个钟头来打字。
iPhone 初代与它同期的对手们
就连苹果,一开始也不想做触屏手机。
当时苹果内部有两套解决方案,一套是由「iPod 之父」托尼·法戴尔(Tony Fadell)操刀的 iPhone P1,主要是通过实体滚轮进行操控;另一套方案则是前苹果高级副总裁斯科特·福斯托尔(Scott Forstall)领导,他选择了新颖的「全触屏」作为交互手段——经过激烈的斗争之后,这场苹果公司的「内战」最终以 P2 的胜利而告终。
2017 年初,爆料人桑尼·迪克森(Sonny Dickson)演示了一段 iPhone P1 的工程机录像,要是 iPhone 采用滚轮式操作的话,大概是这样的:
没有人想要一部这么难用的 iPhone 吧?
想详细了解 iPhone 是怎么诞生的?关注爱范儿(微信号:ifanr),回复 「诞生记」,获取更多 iPhone 开发内幕
2007 年 1 月 9 日,乔布斯带着还有一大堆 Bug 没解决的 iPhone 召开了盛大的发布会。
在此之前,他已经整整练习了五天,每一天 iPhone 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 Bug,不是断网就是死机,甚至直接关机黑屏——如果不按照既定的流程操作,iPhone 就会出现问题,当时的情况非常糟糕:
iPhone 可以播放歌曲或者视频的一部分,但要完整播放的话,系统就会崩溃。如果你先发电子邮件再上网,那么没有问题,但如果你反过来操作,iPhone 可能就无法运行。经过几个小时的测试,iPhone 工程师们终于找到所谓的「黄金之路」,只要通过一组特定的任务、按顺序去执行操作,那么 iPhone 看起来就像是一部能够正常运行的手机。
真是为台上的乔布斯捏一把汗。
与以往的苹果产品一样,初代 iPhone 第一眼打动你的,还是设计。
iPhone 的前面板只有一颗 Home 键,其他操作几乎全靠触屏完成,这就要求触屏需要有灵敏的性能。当时 iPhone 采用了德国 Balda 的触控屏,那是世界上为数不多能够供应高性能小型触控屏的供应商,上面覆盖了来自美国康宁的保护玻璃——在 iPhone 之前,康宁的钢化玻璃主要是用于汽车的挡风玻璃上。
初代 iPhone 背壳的主要材质是铝合金拼接塑料,同时期大部分手机都采用工程塑料作为机身材质,金属背壳能够很好地提升 iPhone 的质感。事实上,苹果一直致力于尝试各种材质,十年来,塑料、玻璃、金属轮番出现在历代 iPhone 当中,每一次苹果都能玩出花来。
iPhone 超前的产品设计,连黑莓创始人迈克·拉扎里迪斯(Mike Lazaridis)都看不懂: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在一块玻璃上打字,每台笔记本电脑、每部手机都会有一个实体键盘。我认为我们的设计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优势。
从硬件上看,2007 年的初代 iPhone 确实没什么优势——不支持 3G 网络,没有 GPS,主摄像头只有可怜 200 万像素,跟最新的 iPhone 7 Plus 比较一下,你就知道这十年来苹果在拍照上有多努力了:
这也难怪当时手机市场的老大微软和诺基亚会不屑一顾。
2007 年 4 月,在时任微软 CEO 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看来,iPhone 只是一个小众玩物:
iPhone 根本没有机会能够获取大量的市场份额,没有机会。这只是一个 500 美元的补贴项目,他们可能会赚很多钱,但如果你把眼光聚焦在 13 亿的手机市场上,我更希望能够把我们的软件运行在那些 60%、70%、80% 的设备上,而不是 2% 或 3% 像苹果可能推出的设备那样。
对于那时候的微软来说,少数人喜欢的 iPhone 并不能帮他们卖出更多的软件,因此也就不具备更高的价值。
(图片来源:The Verge)
不过,手机巨头诺基亚可不这么想,事实上,诺基亚内部已经有人意识到 iPhone 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早在 2004 年,诺基亚就认为智能手机将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并且操作系统将会是核心竞争力。
但是,当诺基亚开始构筑移动操作系统的时候,他们发现美国西海岸的传统计算机行业拥有着巨大的技术优势,前诺基亚董事长的约玛·奥利拉(Jorma Ollila)曾在其自传《Against All Odds
》中反省道:
我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无法接受正在发生的事情,许多大型项目正在进行中,我们正在预测下一季度的销售情况。当时,我们应该更着眼于未来的。
对一家公司来说,最糟糕的情况是资金耗尽、濒临破产,但比这更糟糕的,或许是巨大的成功。
(图片来源:Financial Times)
如果当时乔布斯选择了滚轮版 iPhone;
如果当时乔布斯在发布会上的演示搞砸了;
如果诺基亚抢在苹果之前发布了革命性的智能手机;
……
别开玩笑了,世上哪有那么多如果,记得一件事就够了——2007 年 1 月 9 日,在 Macworld 大会上,乔布斯穿着三宅一生的定制款黑色圆领羊毛衫、Levi’s 501 蓝色牛仔裤、New Balance 992 运动鞋
,喝了一口水,缓缓地揭开了手机革命的大幕:
这一天,我已经期待了两年六个月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革命性的产品出现,然后改变一切。
乔布斯的一次妥协,价值 6 万亿 | iPhone 进化论 ②
苹果董事阿特·莱文森(Art Levinson)已经给乔布斯打了几十个电话,希望能够说服乔布斯,让他了解原生 App 蕴含的潜力。
乔布斯可没空理他。当时 iPhone 3G 正在研发当中,那是第一代 iPhone 的功能补齐版,开始支持 3G 网络、GPS,外观材质也从金属改为塑料,显得更加圆润精致。
与此同时,iPad 的产品计划也在稳步推进,早在 iPhone 之前,乔布斯就决定要做平板电脑了。更重要的是,乔布斯一开始就没打算让用户通过 App 来定制 iPhone。
(WWDC 2007 上的乔布斯,图片来源:iMore)
前几个月,乔布斯还信誓旦旦地对开发者们说:
iPhone 内置了完整的 Safari 浏览器,因此,你可以借助 Web 2.0 + AJAX(如今我们把这叫做 HTML 5)开发出让人惊叹的 App,这些 Web App 跟 iPhone 内置的原生 App 完全相同,可以与 iPhone 的服务完美结合,甚至可以通过 URL 来发送电子邮件、拨打电话甚至在 Google 地图上查找位置。
你猜怎么着,这里完全不需要 SDK(软件工具开发包),如果你熟知如何用最新的网页标准编写程序的话,那么今天你就拥有了为 iPhone 打造惊喜所需要的一切。所以,开发者们,我们已经准备了一个无比美妙的故事,你马上就可以为 iPhone 开发 App 了!
在乔布斯看来,用户根本不必给 iPhone 安装什么软件,所有的需求在 Safari 浏览器里都能得到满足,开发者甚至连 SDK 都不需要,只要会用 HTML 5 编程就可以了,多方便、多美妙啊!
(最开始 iPhone 上的 Web App,图片来源:Apple)
但是,这个「无比美妙的故事」开发者们可不买账,业界评论家约翰·格鲁伯(John Gruber)很好地总结了开发者们的想法:
如果你不得不喂我们吃屎一样的三明治,那就直说好了。别告诉我们这有多幸运,这玩意儿尝起来有多美妙。
Web App 受制于浏览器,根本无法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核心体验,而且不同 Web App 商店的定价策略也是大相径庭,用户如何付费的问题难以解决。对于开发者来说,iPhone 支持第三方原生 App 才是完美的解决方案。
因此,iPhone 初代发售仅仅一个月后,就被黑客破解了。各种越狱工具随之而来,甚至出现了越狱应用商店,比如 Installer.app 以及后来的 Cydia。通过越狱,用户可以在 iPhone 随意地安装各种各样的软件,完整地享受开发者为 iPhone 量身定制的各种功能。
这可比当时的 HTML 5 应用强多了!
(iPhone 越狱商店 Cydia,图片来源:iDB)
开发者们的反应显然是苹果不愿意看到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阿特·莱文森已经忙得焦头烂额。苹果高级副总裁斯科特·福斯托尔(Scott Forstall)也认为,原生 App 对 iPhone 来说是必要的。在董事和副总裁的力劝之下,乔布斯终于妥协了:
我想说的是:我们希望 iPhone 能用上原生的第三方 App,我们计划在 2 月份为开发者提供一套 SDK 工具。苹果很乐意能在 iPhone 上建立一个活跃的第三方开发者社区,并为用户提供数以百计的新 App。iPhone 拥有革命性的多点触摸界面,强大的硬件和先进的软件架构,我们相信已经为开发者创造了最好的移动平台。
乔布斯的这次妥协,换来了赞誉无数的 App Store 应用商店——尽管苹果通过 App Store 抽取了开发者 30% 的收入,但开发者获得了更自由的开发环境以及苹果品牌的加持,用户则收获了数不尽数的优秀 App 和安全无虞的下载渠道。
App Store 的诞生,是苹果、开发者和用户三方的共赢。
2008 年 7 月,App Store 随着 iPhone 3G 的发布正式上线。iPhone 3G 是第二代 iPhone,但看上去更像是为初代 iPhone 的种种不完美做一个补充。
时隔一年,苹果终于推出了支持 3G 网络和 GPS 定位的 iPhone。iPhone 3G 的其他硬件配置几乎没有变化,外观材质与初代 iPhone 相比甚至有所缩水。
(iPhone 3G/3GS 同期的竞争对手们,图片来源:Gsmarena)
iPhone 3G 摒弃了初代的铝合金后盖,反而采用了便宜的 ABS 塑料。如今,很难去揣测当年苹果为什么要更换机身材质,苹果可能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能。
iPhone 3G 合约机的起售价为 199 美元,在全球超过 20 个国家首发;而初代 iPhone 发布时售价高达 499 美元,仅仅在美国本土发售——这也就难怪两代 iPhone 之间的销量差距如此巨大。2007 年,在第一代 iPhone 开卖 74 天之后,销量才达到 100 万台;而 iPhone 3G 仅仅发售一周,销量就突破了百万大关。
(iPhone 3G 的 Slogan:两倍速度,一半价格,图片来源:Apple)
当然,苹果也有可能是为了让 iPhone 显得更具质感而作出的选择,从 iPhone 3G 起,每一代 iPhone 都提供了黑白两色可选,iPhone 7 上的亮黑色,其实是与 iPhone 3G 一脉相承的——只不过,随着工艺的进步,亮黑色 iPhone 的机身材质经历了从塑料到玻璃再到金属的变迁。
(亮黑色 iPhone 的演化)
尽管 iPhone 3G 在硬件上的变化并不多,但有了高速 3G 网络的加持,iPhone 3G 就已经具备了点燃移动互联网的潜力。还记得在 2007 年的 iPhone 发布会上,乔布斯是如何描述的吗?
iPhone 运行的是 OSX 系统!
实际上,当时 iPhone 运行的根本不是 OSX,而是一套专门为 iPhone 定制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原名为 iPhone OS,iPhone 4 之后改名为 iOS。
App Store,是 iOS 生态的护城河。
2008 年 9 月,App Store 仅仅上线两个月,上面的 App 下载次数就超过了 1 亿次;一年后,App Store 上的 App 下载次数已经达到了 15 亿次。
如今,App Store 上已经有超过 240 万个 App,开发者从 App Store 所获的收益已经高达 700 亿美金。
市场调研机构 App Annie 的数据显示,仅 2017 年第二季度,iOS 用户就在 App Store 上消费了近 100 亿美金,而这其中有 30% 要落入苹果的腰包。App Store、Apple Music 以及 iCloud 共同构成了苹果的「服务」类营收,苹果 2017 Q3 财报显示,「服务」类营收已经高达 72 亿美金,相当于一家「财富 100」公司,是苹果第二大收入来源。
(2017 Q2 全球用户在 App Store 上的消费总额,图片来源:App Annie)
日渐丰富的 App 让手机不再是一款收发短信、拨打电话的通讯工具,智能手机的潜力被不断地开发、挖掘,互联网的重心逐渐从桌面端向移动端倾斜——如今,人人能可以买一样的 iPhone,但每部 iPhone 上的 App 却不尽相同。
App Store 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互联网流量的分发方式。以往,互联网的入口来自浏览器、搜索引擎,但如今,每个 App 都是流量入口,互联网公司通过自己的 App 直达用户,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的垄断被打破了,诞生了诸如 Facebook、Snap、今日头条、微信这样的新巨头。
2007 年,世界上市值最高的 10 家公司里,只有微软一家科技公司;到了 2017 年,这份列表里 70% 都是科技公司,而这些科技公司大多都想通过 App 来留住你的注意力,淘宝、微信、Facebook、Instagram、YouTube……不外如是。
(2007 年与 2017 年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大公司对比,图片来源:Weibo)
据 App Annie 估计,2016 年全球应用经济 3 大类盈利来源(包括所有移动应用商店收入、应用内广告和移动商务收入)的总值高达 1.3 万亿美元。这是 34 亿人在应用上花费了 1.6 万亿小时所带来的结果,相当于 2016 年平均每人通过这 3 种形式为应用经济创造了 379 美元的价值。
预计到 2021 年,应用经济的规模将达到 6 万亿美元。这个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当年差点就砸在乔布斯的一念之间。
你知道后来乔布斯是怎么说的吗?在 2010 年的 D8 会议上,他曾对资深行业记者莫博士这么说道:
看到了吧?这是个伟大的创举,回头看看几年前,根本就没有智能手机的应用商店。
以前和现在不同,如今(软件市场)规模巨大,(以前)当你买手机的时候,运营商还要操心在手机上应该有什么,而 iPhone 是第一台让运营商只考虑网络,我们来搞定内容的手机。
如何打造完美产品?乔布斯的秘诀只有一句话 | iPhone 的进化论 ③
2010 年 4 月份,在加州的一家酒吧里,喝得微醺的布莱恩·霍根(Brian Hogan)捡到了一部「假」iPhone 3GS——前面板有摄像头,还套着一个全塑料外壳。
第二天,当霍根酒醒之后,却发现手机已经被远程锁定,无法打开了!这时候他才意识到,这部手机的外观略有不同,拆开塑料壳一看,这根本不是什么 iPhone 3GS,而是一部套着 3GS 塑料壳的新手机!
(捡到的「假」iPhone 3GS,图片来源:Gizmodo)
一脸懵逼的霍根意识到,这很可能是未发布的新 iPhone,经过一番辗转,最终把这部手机被科技媒体 Gizmodo 以 5000 美元的价格买下。细细把玩之后,Gizmodo 的编辑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太™迷人了!作为一个从来就没喜欢过 3GS 圆弧形后盖的人,我太喜欢这次光滑平整利落的设计了。拿在手上比 3GS 更让人放心,也没有什么塑料感。金属按键不再让人觉得这是个玩具,跟以前的几代产品相比更显精致。与它感觉上最接近的应该是初代 iPhone 了,然而跟它对比也显得更方、更重。
这就是著名的 「酒吧门」,苹果史上最严重的泄密事件。原本预计在 6 月份发布的 iPhone 4 被提前了近两个月曝光,即便是在今天都是难以想象的——从去年开始,全面屏新 iPhone 的消息就被不断曝光,但新 iPhone 真机却从未流出过,甚至连名字叫什么都众说纷纭。
(乔布斯发布 iPhone 4,图片来源:npr)
「酒吧门」后两个月,在 2010 年的 WWDC 大会上,乔布斯亲自揭开了 iPhone 4 的神秘面纱,这也是乔布斯最后一次主持 iPhone 发布会
:
毫无疑问,这是我们做过最精致、最漂亮的设计之一,玻璃覆盖于前后两面,侧面环绕着不锈钢。它的精致程度,超过了之前所有的消费级产品,它的组装严丝合缝,犹如一台优美的老式徕卡相机。
iPhone 4 的创新之处无需赘言,Retina 显示屏、苹果自研的 A 系列处理器、陀螺仪等如今已经成为所有 iPhone 的标配,正如苹果为 iPhone 4 拟写的 Slogan 所言:
再一次,改变一切。
(iPhone 4 的 Slogan,图片来源:Apple)
然而,iPhone 4 并非完美无缺,最具争议的地方当属「天线中框」。
iPhone 4 的中框不仅具有支撑作用,同时也集成了天线功能,左边是 Wi-Fi、蓝牙、GPS,右边则是手机网络天线,兼顾了美感与功能,同时也让 iPhone 4 变得更加纤薄、利落。可惜的是,iPhone 4 的天线设计带来了让苹果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当用户手持 iPhone 4 打电话时,信号可能会变差!
iPhone 4 的信号差,主要是由两部分原因构成的:
由于天线位置在边框,因此握持手机时更容易产生信号衰减
iOS 信号算法存在缺陷,一旦信号明显衰退,信号图标也会出现大范围的波动
(「天线门」解析图,图片来源:MICHAEL DURWIN)
于是,当你手持 iPhone 4 打电话时,信号图标就会骤减——尽管实际上手机信号并没有那么差。有用户为此发邮件给乔布斯寻求帮助:
我很喜欢我的 iPhone 4,但是手一拿 iPhone 4 两边金属缝
信号就没了,大家都一样,不只是我的手机问题,有什么解决方案吗?
乔布斯的回复很直接:
那你就别那么拿手机。
这两封邮件很快引起了轩然大波,美国《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s)表示:
鉴于天线设计缺陷造成的信号接收问题,我们不建议消费者购买苹果 iPhone 4 智能手机。
这家老牌权威媒体的差评让苹果陷入了「天线门」风波,引起了大量的声讨和退货,从 6 月 24 号 iPhone 4 开售到 7 月 15 日,苹果公司股价下跌 7.2%,市值损失超过 170 亿美元。
乔布斯的得意之作,霎时间成了苹果的失意之作。
(「天线门」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WSJ)
为此,乔布斯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他告诉所有人:「天线门」确实存在,但并不是 iPhone 一家的问题,所有手机握住天线都会让信号衰退
。为了解决信号丢失的问题,苹果决定为 iPhone 4 用户附赠一个保护套
。
乔布斯的策略很有效,消费者重拾了对 iPhone 4 的消费热情,最终 iPhone 4 的销量高达 9840 万部,苹果占据了全球手机市场 15.7% 的份额。
事实上,「天线门」并非无法避免。《华尔街日报》曾援引消息人士的情报称,在 iPhone 4 发布前,苹果的工程师们就知道天线中框的设计存在风险,但由于苹果公司 CEO 乔布斯太喜欢这个设计了,苹果只好继续开发。
为什么乔布斯不惜冒险,也要打造更完美的 iPhone?
答案或许就藏在他那句口头禅里:
为了能在宇宙中留下印记。
Make a dent in the universe.
(图片来源:Know Start up)
尽管乔布斯已逝世多年,但他的精益求精的精神犹在——在 iPhone 发布十周年之际,新 iPhone 即将迎来又一次剧变。从目前的爆料来看,新 iPhone 最大的改进有三点:
OLED 全面屏
3D 面部扫描
远程无线充电
对于苹果来说,让 iPhone 搭载更多的新技术,就意味着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新 iPhone 将放弃 Touch ID 指纹识别功能,转而使用 3D 面部扫描技术。之所以做出这项决策,是因为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在量产时遇到了较大的问题,为此苹果还将量产推迟了一个月,但最终还是决定去掉指纹识别功能。
(iPhone 8(机模)对比三星 Note8,图片来源:YouTube)
指纹识别技术之所以能够在智能手机上普及,苹果是背后的重要推手。2012 年,苹果收购指纹识别传感器供应商 AuthenTec,次年,推出了搭载 Touch ID 的 iPhone 5s。
如今,指纹识别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生态中难以割舍的一环——无论是解锁屏幕还是付款转账,指纹识别的速度与安全性都得到了广泛认可。
(Touch ID,图片来源:Apple)
在这种情况下,iPhone 选择抛弃指纹识别,风险无疑是巨大的,但苹果并非毫无准备。凯基证券分析师郭明錤认为,目前 iPhone 8 的面部识别技术至少要比 Android 阵营领先两年。
据《韩国先驱报》的消息,iPhone 8 将会引入 3D 面部测绘扫描仪,百万分之一秒内即可完成解锁;《华尔街日报》则爆料称,iPhone 8 将采用「深度感知技术」(Depth-sensing technology),通过红外发射器将会人脸上散布无数的红外点,传感器读取这些红外点反射回来的深度信息,系统就能够扫描出人脸的结构。
(最新曝光的 iPhone 面部识别图示,图片来源:9To5Mac)
红外线是不可见光,人的肉眼是无法捕捉到的,但红外接收器无论是在暗处还是在亮处都能完整地接收红外线,因此,即便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iPhone 8 依旧能够顺利地为手机进行解锁。
正如当年乔布斯明知 iPhone 4 可能会有信号问题,仍然坚持使用天线中框一样,如今苹果决定用「刷脸」完全替代指纹,尽管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出发点同样是为了呈现更好的产品。
实际上,以苹果目前的体量和用户忠诚度,难道就不能「挤牙膏」般稳步创新吗?就算不采用全面屏,光凭借着 3D 面部识别、远程无线充电这两项技术,也足够让新 iPhone 引领业界——但这并不是苹果想要的,苹果首席设计官乔纳森·艾维(Jony Ive)早在 2016 年就曾透露过他心目中 iPhone 的样子:
我希望它看起来像一片玻璃。
苹果希望你看到 iPhone 的第一眼就打动你。
自 iPhone 6 发布之后,关于苹果不思进取、原地踏步的言论甚嚣尘上,但仔细回想一下,苹果真的是在吃老本吗?
iPhone 6s 引入了 3D Touch、Taptic Engine,赋予了 iPhone 更多元化的交互体验,也让 iPhone 7 摘除机械式 Home 键成为了可能;iPhone 7 虽然舍弃了实用的 3.5mm 耳机孔,但却提供了 AirPods 这样优秀的无线耳机解决方案……
这一切,或许都是为了打造像「玻璃」一样的 iPhone 所做的准备。
根据爆料,新 iPhone 将会用上 OLED 全面屏,搭载 3D 脸部识别探测仪,取消实体 Home 键,并且回归玻璃材质背板,具备远程无线充电功能,适配 AirPods,再加上已有的 AirDrop 和 iCloud——这部 iPhone 几乎不需要线缆,看上去就像一片玻璃。
距离新 iPhone 发布会还有 3 天。
What
Linux Logo
上图是各种 Linux 发行版的 Logo,你认得出几种?能认出四分之一(11种),就算对 Linux 相当熟悉了。
iPod touch
第一部手机?不存在的。此刻的我正拿着 iPod touch 自爆自己没有手机的事实。by Kaikokun
Winamp 皮肤图书馆
该网站收集各种 Winamp 播放器的皮肤。
911 事件的功臣黑莓,现在成了学生党的「戒网机」
全键盘、打砖块、「打孔飞线机」,在苹果 iPhone 出到十多代的今天,曾被它击败的黑莓已经成了能够暴露年龄的事物。
知乎上,「2019 年你为何还用黑莓?」是与黑莓相关程度最高的提问
2016 年,黑莓就抛弃了自己的手机业务,转而将其授权第三方。再过一年,黑莓手机市场占有率已趋近于零。时至今日,这些拿到授权的厂商也对「黑莓」这块昔日的金字招牌置若罔闻。
不再生产手机的黑莓目前还活着,但对消费者来说,黑莓手机可能永远不会再有新款出现了,那块优雅的全键盘将随「黑莓 logo」一起,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
全键盘细小的按钮就像黑莓果实表面的颗粒,这就是「黑莓(Blackberry)」品牌名称的由来
黑莓就是这样从政商舞台起步,紧接着席卷了所有的人。
它能让用户时刻在线、高效沟通。甚至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一家公司没人用黑莓,那他们的业务肯定好不到哪去」。
那时,还流行过一个新名词,专门用来形容黑莓对人们的影响——瘾莓(Crackberry)。
黑莓广泛的社会效应,使它从一种通讯设备,上升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从当年大火的美剧《越狱》,再到手持黑莓出镜的明星,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大家对黑莓的最初记忆。
黑莓水很深」,又是购机新手们听过最多的劝诫。当时的水货市场,有一种「打孔飞线机」泛滥成灾。
顾名思义,「打孔」,是指黑莓代工厂向黑莓手机主板上开的孔,这些主板在生产过程中有了瑕疵,需要被强制报废,工厂故意而为之。而「飞线」,是指将打孔主板用线头焊接修复。这事儿是这么运作的:上游从代工厂弄来报废的打孔主板,再运往深圳,缝缝补补制成翻新机,以次充好,卖给不明真相的消费者。
后来,这成为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也正是黑莓水货市场被消费者称为「水深」的缘由。
「打孔飞线机」,图片来自「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的博客
许多编程爱好者还会聚集在「黑莓之家」「52BlackBerry」等好几家黑莓手机论坛里。他们发布自制的黑莓主题,分享修改版应用程序——可能比官方版还要好用。
大家互相交流经验,分享成果,这些社群可能是当时最早的手机应用生态圈。
▲ 52BB 论坛仍在运营,不过几乎没有新帖子了
黑莓大厦从失去支柱,再到倾塌,几乎也是一夜之间。
2007 年是充满变革的一年。塞班被诺基亚收入囊中,安卓的秘密研发进入攻坚阶段,而乔布斯亲口说出「改变世界」的初代 iPhone 发布会,也发生在那年。
那天,乔布斯登上舞台中央。在讲到「iPhone 革命性交互」那一章节时,大屏幕上一字排开了四部手机,当中就有一台黑莓。
看到屏幕下方那占比 40% 的按钮了吗?不管你用不用得着,这块键盘就待在那里。这些塑料按钮,不会随着你使用的程序而改变。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键盘全扔了,只留下一整块巨大的屏幕。
故事的结局如当下你我所见,苹果用全新的交互方式改变了人们对手机的看法,黑莓因全键盘深入人心,但又因固守全键盘而失败。它被自己过去的成就所拖累,即没法抛弃旧有的企业用户,又不能打开新市场,固步自封成为了人们对它的印象。
到了 2011 年,黑莓企业内部矛盾集中爆发。产品部门疲于应付模糊的需求,新的开放式系统开发缓慢,迫于财务压力,公司大规模裁员。年底,黑莓股票已经下挫 75%。
伴随苹果与安卓的不断壮大,黑莓用户持续流失,一些常用应用程序甚至直接选择放弃黑莓 OS。
最终,黑莓成了极少数发烧友还在坚持的「一种态度」。
▲「黑莓是一种态度
」——黑莓粉丝最常说的一句话
这份态度,来自于对黑莓手机品质的认同,又因黑莓迅速地衰败而令人唏嘘不已:
▲「不再拥有,但不能忘记
」
坚守者们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相信不曾使用过黑莓的人也能隐约感受得到。
但黑莓手机的消亡,终究只是旧事物被革命性新事物取代的客观规律罢了,如同早已不在的 Walkman 与 PSP 一样,他们统统值得缅怀,但又无时无刻不在重演。
时间也过得飞快,2007 年改变世界的苹果,刚刚召开了又一个新品发布会。在黑莓型号更新陷入停滞的同时,曾经打败它的 iPhone 不知不觉间已经出到第十几代。
而我的第一台黑莓 8310,在换触屏机后,就把它留给了不怎么上网的母亲使用,十年了,与她的每次通话都很清晰。
如果你也是位昔日 BBer,不如翻出你抽屉里的老黑莓,充充电,试试还能不能开机。相信黑莓 logo 重现的那一刻,你会想起过去它可靠的陪伴。
黑莓 Messenger 要关闭了,他们说都怪网络效应
今年 5 月 31 日,黑莓的即时通讯软件服务 BlackBerry Messenger(BBM)个人版即将关闭。这也意味着黑莓在手机硬件上无力回天后,其软件服务也正在退场。
BBM 团队表示:
即时通讯是一个流行性和竞争性都很强的市场。从 2016 年开始我们进入这个市场,在 BBM 上竭尽全力推出了各项功能和内容,以增加用户量。我们已经用尽全力,但由于互联网巨头的网络效应越来越大,我们已经不在用户的偏好选择里了。
BBM 最初只能在黑莓手机上使用,直到 2013 年这个软件才上线 iOS、Android 和 Windows Phone 等平台。2015 年是 BBM 的巅峰时刻,在全球共有 1.9 亿用户。
▲ App Store 上的 BBM
BBM 很早就有定时消息和撤回功能,以及对话会被彻底删除的私人隐私对话功能。另外,BBM 的 PIN 码可以让用户的手机号得以保密,通讯录也不会被系统扫描。
2016 年,BBM 是印度尼西亚最受欢迎的即时通讯软件,黑莓表示当时印尼的月活用户超过 5500 万人。黑莓还在 2014 年为 BBM 上线了应用程序商店,表情包、移动支付、娱乐资讯等一应俱全。
不过在 BBM 关闭后,表情包 BBMoji 将无法使用,也会不退款的哦。至于那些与 BBM 相关的支付、新闻阅读、体育、视频软件等,BBM 做出了相应的解答。
▲ DADA,图片来自:BBM 官网
早前蚂蚁金服与印尼 Emtek 集团合作,于 2018 年为印尼 BBM 用户推出了一个电子钱包 DANA。当时 BBM 在印尼依然是第二大的聊天工具。这次 BBM 关闭后,用户可以下载单独的 DANA 电子钱包。
BBM 相应的新闻资讯、视频电视、电商购物等服务都将关闭,BBM 在公告答疑上为用户推荐了相应的替代产品等。
在 BBM 关闭前,用户可以前往下载照片、视频和文件。但通讯录和订阅 Feeds 则无法导出。
虽然 BBM 的个人服务关闭,但黑莓依然支持企业级服务,在 App Store 等应用软件商店里,依然能够找到 BBM Enterprise 这个 app。
黑莓的通讯服务一贯以安全闻名,在智能手机普及初期,黑莓就可以在当时的网络环境下做到推送完整、实时的邮件。
▲ 第一部 Android 黑莓手机 BlackBerry Priv,图片来自:arstechnica
然而 BBM 关闭也是在意料之中,黑莓通讯的安全性离不开硬件的保障,当黑莓手机销量下滑,BBM 就应该明白「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How
开发自有操作系统,华为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自己的操作系统,如果我们不能再使用这些系统(Android),我们会做好准备并使用 Plan B。当然我们更希望与 Google、微软的生态系统合作。——余承东
早前有消息显示,华为和中兴从 2012 年就开始研发自有操作系统。
2018 年 12 月,有消息传出,华为已在荣耀 Play 上进行 Fuchsia 的测试,Fuchsia OS 是 Google 正在研发的下一代智能设备操作系统,预计可以在智能手机、电脑以及其他物联网设备上使用
。华为是首批测试该系统的第三方手机厂商。
开发自有操作系统,相当从 Android 和 iOS 两者以外 1% 的边缘市场开始建立自己的城池,做这件事情,华为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这些年在科技史上留下了足迹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不少,数得上名字的有
塞班(Symbian)、黑莓(BlackBerry),英特尔与诺基亚合作的 Meego,三星牵头的 Tizen,微软的 Windows Phone,还有 Palm 的灵魂 WebOS。
我们盘点了一下这些早已消逝或立于边缘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并从它们的兴衰去可以想象下一个操作系统应有的模样
。
成也诺基亚,败也诺基亚的 Symbian
说起塞班系统,总绕不开诺基亚。1998 年,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和 Psion 共同成立了一家名为「Symbian」的公司。
▲ 爱立信 380
第一款 Symbian 智能手机是 2000 年面市的爱立信 R380,此外包括三星、松下、联想、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西门子在内的手机厂商都推出过 Symbian 系统的手机。
2001 年,Symbian S60 发布。2002 年前后,诺基亚是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大佬,并在 2004 年收购了 Psion 手上的 Symbian 股份,在塞班联盟里占股为 47.9%。
▲ 诺基亚 E52 长这样,图片来自:phonesdata.com
诺基亚手机的流行,让 Symbian 成为不少人第一次用到的智能手机系统。我的第一台智能手机就是诺基亚 E52,它如今躺在我的旧物抽屉里,上回给它充上电依然能开机正常运行。
然而也正因为诺基亚缺乏软件生态的建设能力,Symbian 最终被诺基亚抛弃,并在 2013 年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2012 年 2 月发布的诺基亚 808,是诺基亚最后一台采用 Symbian 系统的手机,也是诺基亚首款使用 PureView 技术的智能手机。
▲ 搭载 Android One 的诺基亚 3.2 和诺基亚 4.2
现如今,诺基亚已经成为 Android One 的重要载体,最新修改的 Android One 新 logo 率先印在最新发布的诺基亚 3.2 和诺基亚 4.2 上,能够相当和谐地与「Nokia」字样共同出现在手机的背面。
三星手里也有 Plan B
基本上家大业大的手机厂商、硬件厂商,都曾担忧过自己硬件设备的软件生态系统控制权不在自己手里,三星就是一个例子。
在 Galaxy S 面世之前,三星曾推出一个 Wave(澜)系列,Wave 搭载三星基于 Linux 研发的 BadaOS。BadaOS 在 2009 年发布,也有开放应用软件商店为第三方开发者提供支持,不过这个系列的产品没有在智能手机历史中留下太多痕迹。
▲ Tizen OS UI
2012 年,三星宣布将 Bada 集成到 Tizen 上。实际上,Tizen 的前身是 LiMo,属于厂商与 Linux 开源社区的合作成果。2011 年时,Linux 基金会与英特尔宣布开发 Tizen。Tizen 协会的成员包括三星、英特尔、富士通,以及华为等十余家。
三星手上的 Tizen 系统,已经应用在智能手表、智能电视、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上。早在 2013 年,Tizen 在三星眼里是「主打高端市场」的一张牌,不过后来现实让他们意识到,Tizen 要想抢夺 iOS 和 Android 蛋糕还是有点难的。
如今,三星的旗舰手机使用 Android 系统,Tizen 则成为三星通过低价占领新兴手机市场的法宝之一。2017 年,三星还推出了第四台 Tizen 手机 Z4,这个操作系统的手机在印度卖得不错,曾经是印度智能手机市场里的第三大操作系统。
微软亲儿子 Windows Phone 的挑战失败了
▲ 图片来自: Microsoft Insider
微软的亲儿子 Windows Phone(文中简写为 WP)操作系统诞生于 2010 年,推出之时被寄予厚望,当时的版本为 7.0,也被称为 Windows Phone 7。
后续 Windows Phone 8 上的所有原生程序,无法在 Windows Phone 7.X 上运行,不得不说这种单向兼容的操作真是很坑。
微软对 WP 的不重视,是开发者们对 WP 平台意兴阑珊的主要原因。
2015 年苹果发布 Apple Watch 后,支付宝表示已经为这款尚未上市的产品做好适配。相比之下,当时支付宝的 WP 版本上一次更新是在 2014 年 8 月。
两个平台待遇相差甚远,有 WP 用户认为这是支付宝对他们这群用户的歧视,骂支付宝是「支付婊」,当时支付宝钱包相关微博下的相关评论多达 26 万多条。支付宝则是通过转发微博表示:「你为什么选择 1% 的生活」,侧面回应了来自 WP 用户的指责。
▲ 图片来自 MobiPicker
互联网服务大厂都不愿意花太多精力在 WP,那么能够为系统贡献新能量的独立开发者也找不到太多坚守的理由,毕竟没有看到 WP 用户增长的希望,也很难从平台上赚到钱。
2017 年 7 月,微软宣布完全停止对 Windows Phone 8.1 的支持。同年 10 月,微软副总裁 Joe Belfiore 在 Twitter 上表示:不会在 Windows 10 Mobile 平台上开发新的功能和硬件了。这基本宣告了 Windows Phone 的死亡,也直接反映了做 iOS 和 Android 以外那 1% 的少数者有多难。
▲ Andromeda 假想渲染图
不少人一直在等 Surface Phone,2017 年微软在 B 站的官方账号也曾曝光,相关的专利也不少。
至于什么时候才能看到 Surface Phone 或 Surface Mobile 或 Pocketable Surface Device,等了两年的朋友们,再耐心一点吧。
黑莓也曾一时风光,明年正式退役
在智能手机普及初期,黑莓的系统可以在当时的网络环境下做到推送完整、实时的邮件。随着通信环境的进步,这个优点逐渐演变成智能手机的一个基本功能。
▲ 搭载 BlackBerry 10 的 Z10 和 Q 10,图片来自:nairaland
黑莓手机外形最经典的设计元素就是全键盘,早期黑莓手机所搭载的系统是 BlackBerry 7。2010 年,黑莓推出了 BlackBerry 10,这个专门为触屏操作开发的操作系统,基于 QNX 内核,它拥有更快的运行速度和更强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并且能够兼容 Android 应用。
随着 BlackBerry 10 逐渐衰老落后于时代,黑莓也不得不抱住 Android 的大腿。
▲ BlackBerry Priv,图片来自:arstechnica
2015 年 3 月,黑莓发布了最后一款 BlackBerry 10 手机 BlackBerry Leap 后。同年 11 月发布了旗下第一款 Android 设备 BlackBerry Priv。
2018 年初,黑莓宣布正在转用 Android,并将在 2020 年彻底关闭 BlackBerry OS。
有统计显示,BlackBerry OS 在 2010 年曾击败诺基亚的塞班系统,成为 Android 和 iOS 后面的全球第三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黑莓在手机操作系统浪潮中,曾有望与 Android、iOS 形成三国鼎立之势。然而也敌不过从兼容 Android,到全面转投 Android。
死了很久却还活着的 webOS
下面这个智能手机的交互方式,无论是 Android 还是 iOS 用户应该都很熟悉:
按手机的 Home 健,或者通过全面屏手势,将手机上正在运行的多个应用变成一个个微缩版的窗口,左右滑动查看其它应用,上划关闭该程序。
如今 Android 与 iOS 上的卡片式多任务形态,其实来自智能手机鼻祖 Palm 上的 webOS。这个流传至今的交互方式,在十年前的 2009 CES 发布会上征服了当时的科技界。
▲ 左边是 iPhone X,右边是 Palm 手机,图片来自:Tim Schofield
除了卡片式任务设计,webOS 还拥有多任务、通知、账户同步,OTA 系统升级,手势操作等在当时很超前的系统功能。
2010 年 4 月,Palm 被惠普收购。2011 年 8 月,惠普宣布停产 webOS 相关硬件产品,这意味着 Palm 手机折戟沉沙,webOS 也成为了陪葬品。后来 LG 从惠普手里收购 webOS 全部资产,并在 2014 年 CES 上展出采用 webOS 的智能电视。
▲ 2018 年的这部 Palm 售价 350 美元,运行 Android 系统
Palm 在 2018 年复活了自己,重回智能手机市场,然而新的 Palm 手机运行完整版的 Android 8.1 系统。Palm 再也不是当年的 Palm 了。
Android 和 iOS 这两个寡头越来越像了
Engadget 编辑 Jon Fingas 曾这样评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斗争历史:
如果说是 iPhone 把黑莓、塞班和 Windows 手机从各自山头推下来,那 Android 就是那个在各系统「倒下」后持续将它们按在地上的产品。
▲ HTC G1,图片来自 TechCrunch
实际上第一台 Android 系统的手机是于 2008 年 9 月 23 日正式发布的 HTC G1 。Android 系统发布之初相当粗糙,但也有着最大的优势特点——「开放性」。另外也靠 Google 没有放弃,每一次改版的 Android 系统都在变得更好。
▲ 随着版本变身的 Android 小机器人, 图片来自:CnBeta
第一代 iPhone 发布于 2007 年,封闭的 iOS 系统、封闭的 App Store 背后,还有一个与之相爱相杀的操作——「越狱」。因为当时 iPhone 上的功能和应用并不多,用户只能通过越狱来满足自己的使用需求,研究越狱漏洞的开发者也不少。
▲ 著名越狱工具 Cydia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越狱工具要数「Cydia」,由 Jay Freeman 开发,它让越狱 iPhone 能够查找和安装各位安装包。Cydia 在巅峰时刻曾拥有将近 4500 万用户。
随着 iPhone 的流行和 iOS 的成长,越狱变得越来越难,以及没有必要。与此同时,越狱开发者和越狱用户在大幅减少,越狱社区逐渐瓦解。
2017 年 Gartner 的统计显示,Google 的 Android 系统市场占有率达到 85.9%,苹果的 iOS 占比为 14%,两个加起来则是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99.9% 的市场份额。
这些年来,这两个系统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像:都加上了「屏幕时间」功能,都是一瓶扁平化的 UI 设计,都在引入手势交互……
这两个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高企的市场占有率,也意味着全球大量的用户,他们支撑起了相应的开发者生态和商业模式。不过,如今智能手机市场的新用户增速已经开始放缓,出货量也不如当年。
下一个操作系统会是怎样的?
总的来说,Android 和 iOS 用了将近十年,才成长为如今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两极。它们如今的辉煌离不开三个因素:
- 从不放弃迭代升级的平台方,并搭建出有利于开发者的生态
- 与平台方互相滋养的开发者们,他们在平台上架应用并能从中获益
- 一定数量并保持增长的用户
iOS 和 Android 这两者以外的 1% 边缘市场里,新的挑战者不断出现,但纵观消费者手上现有的智能手机,能被前两者视作对手的新系统,还没有出现。
不过就目前而言,一个手机厂商要想在这年头成功推出自有操作系统,要不像苹果那样拥有一群粘性较高的用户和巨大的软件市场,要不就需要兼容 Android 软件
。如果以上两点都做不到,却着急着在主打旗舰机上用上自建系统,微软的 Windows Phone 就是前车之鉴了。
▲ Fuchsia OS 应该是切换底层内核,并与 Android 彼此兼容吧
下一个操作系统会是怎样?新系统必须拥有决定性的优势,才有可能逆袭翻盘。或许支持手表、手机、PC 到智能家居物联网全平台的系统是个方向,比如 Google Fuchsia。
可以肯定的是,新技术的发展会吹响 Android、iOS 衰退的号角,也会催生下一代操作系统。可以想象的是,下一代系统的交互方式,会因为语音识别、视觉识别等新技术的运用而截然不同。
Experience
摩托罗拉新出的平价机几乎都以拍照为主要卖点
其中之一有专门的微距镜头,还有两款都采用了三摄。
早些时候摩托罗拉公布了四款预载 Android 9 的平价新机,其中三款都是主推拍摄功能。首先是 Moto One Macro,这款产品配备了专门的 2MP 微距相机,可以实现最近 2cm 的近距离拍摄。除此之外它的背后还有 13MP 的主摄和 2MP 的景深相机,拍摄软件中也融入了画面优化、笑容捕捉、智能构图等 AI 元素。Moto One Macro 将会从即日起在巴西、墨西哥、澳洲、印度和欧洲多地上架,售价为 199 欧元。
接下来是搭载了后置三摄系统的 Moto G8 Play 和 G8 Plus,这两款设备都配备了和 Moto One Action 一样的 117 度超广角「运动」相机,其感光元件右转了 90 度,为的是方便使用者在直握手机时拍出水平方向的视频。在这个基础上,G8 Play 还采用了 13MP 主摄和景深相机,而 G8 Plus 则将主摄升级到了 48MP。与此同时,后者还配有立体声喇叭和 25MP 的自拍相机,和 One Macro 一样这两款机器也都是用了 4,000mAh 的电池。
发售信息方面,G8 Play 会从今天起在巴西、墨西哥、智利、秘鲁上市,之后会陆续在拉丁美洲各地推出,售价暂时还没有确认。而 G8 Plus 则确定为 269 欧元,今日起在巴西、墨西哥、印度上市,后续会推往欧洲各地。
最后 Motorola 还带来了一款入门级的 Moto E6 Play,它搭载了 5.5 吋 HD+ 屏幕、5MP + 13MP 前后相机和 32GB 内建存储(支持 microSD 卡扩展)。这款机器的价格是 109 欧元,今日起在巴西和墨西哥开卖,十一月中会在欧洲上市。
Moto E6 Play
重回中国的 Palm,道阻且长
多年以前,爱范儿创始人 Wilson 曾连夜打车去深圳华强北,买一部 Palm 手机。
但如今的 Palm 早已被惠普、TCL 易手,成为 Dennis Miloseski 和 Howard Nuk 两位前三星北美设计主管的主创品牌,相对于复刻 Palm 的经典产品,他们更想重塑 Palm 的精神。
历经近 400 天的酝酿后,重生的 Palm 最终带着「Palm」(手机就叫做这个名字)回到了中国市场的货架上。
和这台手机一同到来的,还有 1999 元的售价。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且在售的手机之一,体积上它仅有一张银行卡大小,大概也就只有成年男子四根手指这么长,整机重量也只有 62 克而已。
和 iPhone XS Max 放在一起比较,你可能会感觉它更像是 iPhone 的防丢附件,而不是一台手机。
然而这恰恰是 Palm 的特色所在,因为它本身就不是一台用于和主流手机竞争的设备,而是用户的「第二台手机」。
我们想创造一种新的移动设备,让用户可以在健身或是周末外出度假时更好地享受生活,而不是像那些主流设备一样夹杂着各种功能。
这是 Palm 的创始人 Miloseski 在接受 Variety 采访时的一段话,很显然 Miloseski 在设计 Palm 时的出发点就不是为了打造一台手机,而是一个逃离密集社交的工具。
▲新 Palm 的创始人 Dennis Miloseski 和 Howard Nuk
所以这就成了 Palm 的产品定位——轻量、简单、功能不多
。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
当然,虽说 Palm 的屏幕只有 3.3 英寸和 720P 分辨率,但它搭载的是 Android 8.1 系统,所以诸如上网、跑 app 等手机功能它同样也能办得到。
而且手机也内置了 1200 万像素的后置和 800 万像素前置摄像头,因此它也能像普通手机一样拍照和人脸解锁。
▲ 图片来自:CNET
嗯?这听上去好像跟普通手机没多大区别。
然而手机性能限制着它并不能执行太多任务,尽管在 Android 之上它能运行许多 app,但它的配置只是骁龙 435 和 3+32GB 的存储空间。
这里我们姑且不说处理器性能够不够用,最基本的 32GB 存储空间和 800mAh 的电池容量,其实就已经限制它不能做太多事了。
所以 Palm 的实际用途主要还是在电话、短信和轻度 app 运行这些对硬件要求不高的功能上。在周末逃避领导在微信上找你的同时,也不至于会出现和家人完全失联的地步。
而为了方便用户在这块 3.3 英寸的小屏幕上操作,Palm 还采用类似于 Apple Watch 的蜂巢排列菜单,便于用户触达按钮。
甚至乎,这台手机还支持 IP68 防尘防水。
用过它的人说:它小巧有情怀,但不那么实用
虽然 Palm 这个名字足够有情怀,而且产品设计也十分小巧,但第一批体验它的人却并不认为它是一台出色的设备。
尤其是在当下智能手表已经成为「手腕小手机」的今天,Palm 的定位不免显得有点尴尬。
▲ 图片来自:Digitaltrends
你应该买这个产品吗?不,你只需要在 iPhone 或 Android 手机上打开「勿扰模式」就能省去 350 美元。
DigitalTrends 的编辑用了定价昂贵、电池续航差、相机成像差
等几个论点来评价 Palm「糟糕的体验」。
尽管 Palm 能够当做可穿戴设备固定在手臂上,但它的功能并不比传统手机强,便携性并不如智能手表方便。
▲图片来自:Digitaltrends
因此 Palm 实际上更适合于作为 iPhone 或 Android 设备的备机使用,然而即便如此,800mAh 电池只能维持 8 小时续航,对于一台备用机来说,也是个不小的问题。
The Verge 的编辑 Dieter Bohn 认为 Palm 是一台小巧可爱的设备,它能轻松放进牛仔裤和小钱包里。而且手机内置的联系人复制功能也很好用,你能够直接把主力机的电话复制到 Palm 的联系人名单当中。
Umm… 它是挺可爱的。
但作为一款专为逃避社交压力的设备,Palm 真的能帮你解决手机成瘾的问题吗?Dieter Bohn 并不这么认为。他表示像「屏幕时间」等物理限制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手机成瘾,而是需要用户的自制力。
▲ 图片来自:The Verge
换句话说,想解决手机成瘾或逃避社交压力,减少接触手机次数远比不用某些功能更有效。
Android Authority 的编辑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下 Palm 的功能,重心还是放在了玲珑的外观和机身用料上。
▲ 图片来自:Android Authority
诚然,小屏幕虽然带来了操控感,但也缺失了智能手机最基本的交互——打字。Android Authority 的编辑和 Theinquirer 的编辑都表示它不得不使用滑动输入法,因为在 3.3 英寸的屏幕里打字实在太麻烦了。
不过不知国内的九宫格输入法能否解决小屏输入的痛点呢?
▲ 图片来自:Tom’s Guide
对比前面几家媒体,Tom’s Guide 的编辑对 Palm 的评价比较正面,无论是设计还是防打扰功能上都给出了优点的评价。
然而他在评测总结时也提出了几个有意思的观点,一是既然手机定位是防打扰,那又为什么会预装一些和产品定位相反的软件?
二是 Palm 的定价并不低(多家外媒都评价该机 350 美元的售价不低),这个价格其实已经接近一只 Apple Watch 的售价,所以这个定价对产品没有任何优势。
总结几家外媒的观点,我们能看到 Palm 在体积上的确比普通手机要轻便,但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运动,Palm 的性能和功能都满足需求。
800mAh 的电池限制了手机作为备用机的待机能力、较高的定价也影响着它和其他智能设备的性价比,内置系统也并没有对用户起到实质性影响。
因此,外媒普遍给 Palm 的评价主要是两个:
小巧,有情怀。
Palm 的想法很超前,但我希望明年还能见到它
纵观目前的手机市场,还在坚持做小屏手机的厂商实际并不只有 Palm 一家,大如三星 Galaxy S10e 这类次旗舰小钢炮,小如 HMD 诺基亚的百元入门机。
实际上,小屏手机一直活在市场里,而且也有不少人热爱小屏手机。只是大部分人都忽视了这个市场,因为手机交互和 App 都在往大屏幕进化,哪怕是从 7 英寸换回 3.5 英寸,也可能会因为大屏的交互和娱乐体验把你拉回大屏世界。
这是小屏手机在今天的尴尬,我们都知道它很方便,但大部分情况也只是体感层面上。
▲ 图片来自:CNET
站在产品角度看,不可否认,Palm 这个「让用户摆脱社交压力」的出发点的确是一件好事。不过,手机的实际控制权依然还是在用户手里,而不是 Palm,即便是手机有「屏幕时间」这些物理制约的功能,放在一个本身手机不离身的社交达人手里,也能从优势变成劣势。
归根到底,Palm 的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产品却并没有完全把这种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大众对它的认识还是一款普通的小屏手机,而不是一台新定位的设备。这也就为什么外媒对 Palm 的想法表示赞许,可一到上手就进入贤者模式。
▲ 右边为小米生态链的「多亲 AI 助手」,定价 499 元,是 Palm 售价的四分之一
另一方面,以 1999 元的姿态进入中国市场,对于 Palm 在市场的竞争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需知当下已经有不少国产手机企业已经扎根廉价、入门手机市场,入门手机的售价已经普遍控制在三位数以内。
作为「备用机」的 Palm 在 1999 元的定价下显然过高,但硬件素质却又并不足以支撑它成为主力,这便让 Palm 陷入一个尴尬的市场位置。
这里其实我还没有算上 Palm 的专用手机壳,这个手机壳定价 299 元,因此整套 Palm 的成本是 2300 元左右。而这个成本其实已经能够买到市面上不错的智能手表产品,比如华为 Watch GT2、Apple Watch 3 等等。
更关键的是,他们同样也能单独工作、查看通知、接听短信、监测运动情况,体积却只是 Palm 的一半。
所以 Palm 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定位和定价,不然这款手机也只能算是 Palm 的昙花一现,成为品牌情怀的纪念品。
写了这么久,我想借用一位微博网友的评论,作为我对这一代 Palm 的评价:
它今年来了,但我希望明年还能见到它。
摄像机巨头 RED 的全息手机不会有第二代了
RED Hydrogen One。有印象吗?可能大部分人对这台手机都没有太多印象。因为 RED 本来就是一家做专业的工业摄像机品牌,主要面向电影摄影的器材。你周末在电影院观看的那些好莱坞大片就很有可能是用 RED 的摄像机拍出来的。
在 2017 年的时候 RED 宣布进军手机市场,并正式发布了 RED Hydrogen One 这台手机,去年 10 月这台手机终于上市发售。
但一年之后的现在 RED 的手机项目正面临被关闭的状况,在创始人 Jim Jannard 宣布退休之后同时宣布了此项决定。年纪已达 70 岁的 RED 创始人 Jim Jannard 日前宣布了退休计划,并且表示自己正在着手关闭 Hydrogen 手机项目。
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这样一台售价达到 1295 美元的手机表现并不如人意。Hydrogen One 在公布之初的几个强大的创意功能大多数都没有达到预期甚至是直接被砍掉。
比如作为最大卖点的「全息显示」功能当消费者拿到手上的时候出现了严重落差感,因为这根本不能称为是全息显示,技术原理和实现的效果仅仅是裸眼 3D 而已,从原理上说,它与任天堂的 3DS 游戏机甚至更古老的 HTC EVO 3D 手机都没有本质区别。
另一功能亮点的扩展模块也没能实现,TheVerge 在今年 3 月份的报道中提到,之前 RED 承诺的 Hydrogen One 扩展模块已经在其官网上被去除,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模块带有 RED 研发的相机传感器,并允许用户安装真实独立的镜头。根据创始人 Jannard 的说法,撤回这些模块设计是因为当时 Hydrogen 正在处于项目变动期间。
但一直到今天,不仅模块没有回归,整个 Hydrogen 项目也遭到了关闭。
此外创始人 Jim Jannard 也没有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将 Hydrogen One 表现不佳的原因推给了中国的 ODM 厂商,并且在和新的合作伙伴宣布 Hydrogen Two 的时候还不忘嘲讽第一代的中国合作伙伴。但是根据今天的公告内容,无论这个 Hydrogen TWO 也好或者称其为 Hydrgen One 的继任者也好,都不会被真正被推向市场,至少 Hydrogen 这个品牌已经结束了。
假如你比较头铁已经购买了 Hydrogen One,倒也不用太担心手机会立马失去后续的支持服务。Jannard 承诺将继续为 Hydrogen One 提供支持服务,并调侃了一下 RED 的下一款相机 Komodo 6K,表示这款即将推出的相机将会以某种形式与 Hydrogen One 手机合作。
对于不少人来说这是一个让人失望的结局,因为还是有不少人对 RED 充满信心,并希望他们从第一代 Hydrogen One 上吸取经验打造出实用性更强的下一代产品。现在来看,恐怕 RED 的野心太丰满,而现实太骨感。
SPHINX
SPHINX 是前苏联1986年开始研发的一个家用计算机项目,全称是”超级功能集成通信系统”。它不仅仅是一台计算机,而是把数字娱乐、通信、远程办公,家庭自动化集成在一起。
该系统的 CPU 可以外接三个三角形的存储器模块。
系统包括许多外围设备,包括液晶显示器、带两个球形卫星扬声器的电视。
甚至还包括带有小型 LCD 屏幕、麦克风和扬声器的手持式遥控器,也可以变成掌上电脑。
整个系统有多种配色。
随着苏联解体,这个系统在1991停止原型机的研发。
贪吃蛇游戏
1995年,芬兰诺基亚公司的软件工程师 Taneli Armanto 接到一个任务:为即将推出的诺基亚6110手机开发”一些很酷的小游戏” 。他以前有一点游戏背景,所以任务派到他头上。
当时,手机尚未在全球普及,业界刚刚开始推出更小、更便宜、更易于使用的手机。诺基亚在1993年发布2110后,开始研发6110,希望这部新手机更小更快,具有更长的电池时间和通话时间。它将带有一个全新的用户界面,允许用户在各个功能之间轻松切换。
最初,Taneli Armanto 想移植俄罗斯方块。但是,俄罗斯方块公司希望从每部手机收取授权费,诺基亚不可能同意这个要求。于是,Taneli Armanto 不得不自己发明一个全新的游戏。
6110 的规格很不利于游戏:屏幕非常小,用于游戏操作的按键必须很少,编程存储空间也很小……到底什么游戏才能满足这些条件,人们还会爱玩?
Taneli Armanto 想到,自己在苹果的 Macintosh 电脑上玩过一个叫做”蛇”的游戏,用户使用键盘控制一条蛇。他觉得,这个游戏应该在手机上可行。
游戏中,用户可以控制蛇前进的方向,但是不能让蛇碰到自己的身体,随着蛇越变越长,这会变得越来越难。每次游戏,用户只有一次生命,必须全神贯注,否则很快就会死去。
6110 在1997年12月发布,这个游戏由于规则简洁,而大受欢迎。人们开始盯着他们的手机,长时间玩游戏。现在,”贪吃蛇”游戏(snake)公认是有史以来第一款重要的手机游戏。
快要退休的 3.5 寸软盘,曾是核武库最可靠的信使
本文来自公众号游戏研究社(ID:yysaag),作者南回归线,爱范儿经授权发布。
存储介质里的劳模一直没有离开我们,虽然孩子已经不认识它了。
近期,根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 C4ISRNET 的报道,美国空军正用一种「高度安全的固态数字化存储解决方案」取代了它用来管理国家核武库的软盘——没错,就是会被今天的孩子认为是「保存键」的那种。
▲「孩子说:你竟然 3D 打印了一个保存图标!」
一片 3.5 英寸 1.44MB 的软盘(Floppy Disk)能装下什么?一张不算大的手机壁纸,半部《鹿鼎记》,或者是三分之一首普通音质的《说好不哭》。
在游戏容量动辄就能达到几十上百 G 的今天,回首软盘盛极一时的那个年代,一切好像都变得遥远而虚幻。它是个人计算机上最早的可移介质,从 1971 年到 1996 年,从第一张到 50 多亿张,软盘一度成为「保存」的代名词。
尽管技术的更替最终让软盘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之中,但视野之外,软盘其实依旧在特定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1
90 年代初,日后的「软盘之王」Tom Persky 接到一通电话,询问他要不要用 250 美元购买「FloppyDisks.com」的域名。他拒绝了这个看起来颇为高昂的报价,但他的妻子抢过电话,促成了这笔交易。Tom Persky 最终成为了 FloppyDisks.com 的所有者和运营者,一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这个以软盘销售为主营业务的网站有一套与当下环境不太搭调的商业模式。它的一半订单来自网店,另一半则来自电话。虽然听起来有些复古,然而正是通过这种方式,Tom Persky 得以与客户建立起更为紧密、融洽的关系,也得以了解这些人如何在当代使用软盘。
「有些人就是喜欢软盘。」Tom Persky 曾举过一个法院书记员的例子,以文字记录为主的工作使他对容量几乎没有需求,他习惯了用软盘,他觉得这个用起来很方便,所以他就会一直用下去。
当然,少之又少的个人需求并不足以支撑起 Tom Persky 当下的软盘业务,仍在使用软盘的部分行业才是这个产业依旧存在的主要原因。
在软盘独霸市场的年代里,数以万计的生产设备都需要通过安装着软盘的计算机进行操控。这些「高科技」产品大大提升了当时的生产效率,设备的使用寿命更是达到了 50 年往上——可惜软盘并不能活这么长。
不菲的造价让企业很难下定决心抛弃这些兢兢业业的老旧设备,毕竟它们的确还能正常工作。于是乎,相比于更新换代,为这些老古董购置、保养软盘似乎成为了更经济的选择。
2010 年前后,软盘即将正式停产之际,Tom Persky 尽自己所能购置了最后一批软盘,他曾担心百万余张 3.5 英寸软盘是不是太多了,但如今他发现自己还是过于保守了。随着供应的枯竭,竞争对手的退出,买方市场成为了卖方市场,他的投资得到了丰厚的回报,FloppyDisks.com 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软盘供应商。为了增加库存,他甚至进一步开展了回收软盘的业务。
不过回光返照也就到此为止。时代在进步,已经停产的软盘却是卖一份少一份。软盘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的日子正在一天天逼近。
2
2014 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制作播出的知名美国电视节目《60 分钟》披露,在美国空军的战略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SACCS)中,担负起通讯功能的电脑其实是 1976 年推出的 IBM Series/1——这意味着他们需要使用比起 3.5 英寸软盘更为古老的 8 英寸软盘来读取机密文件。
很难想象,这个管控着洲际弹道导弹、核轰炸机,主要用于向核武部队传输紧急行动讯息以及发射武器指令的军事系统竟然一直在用软盘输送信息。
据美国军方当时的回应来看,软盘和相关科学技术是经历了时间考验的,他们希望在操作这种关键武器时能确保最高的可靠性与效能。这套通讯系统不接入因特网,没有 IP 地址,几乎不可能被黑客攻击
。因此,即使「旧」了点,他们还是更倾向于使用它。
可惜这套说辞并没能打动美国政府。2016 年,美国政府问责局发布报告称,纳税人每年都需要耗资 610 亿美元来维护政府部门中老旧的技术系统。一来这些系统的相关硬件越来越难采购,二来新一代的技术维修人员也不懂如何维修这些古早的设备。与对现代信息技术系统进行投资相比,维护老旧系统的开支要高出整整三倍。
针对美国核武部队还在使用上世纪的软盘这件事,美国国防部发言人瓦莱丽·亨德森表示:「这套系统之所以仍在使用,简而言之,是因为它还能用。」
为了降低维护开支,美国国防部最终决定对 SACCS 进行现代化数字设备升级,并拟于 2017 年底将这些软盘全部更替为更为安全的存储介质。
然而这项工作似乎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棘手一些,直到今年 6 月份,8 英寸软盘才正式从 SACCS 退役,取而代之的是当下已经十分普及的固态硬盘。
3
相较于美国,日本的「怀旧情结」更重。根据日经社上个月的报道,在日本,不仅是中小制造业,甚至连汽车领域的大企业都在找电脑维修店给老旧电脑续命,这其中就包含有 30 年前配备着 5.25 英寸软盘的电脑。
正如之前所说,价格不菲的生产设备使用寿命不短,动辄上千万日元的更新费用往往会让企业望而却步。生产设备不更新,与其配套的电脑自然也不敢随便更新。于是,「缝缝补补又三年」成为了日本制造业的真实写照。
据日本机械工业联合会 6 月发布的生产设备保有期限实况调查显示,日本引进使用至今超过 30 年的生产设备达到了总数的 19.1%。由此可以想象,日本还有多少企业仍在使用配备着软盘的电脑。
虽然勉强还够用,但这些老旧的操作系统不能更新,装不上最新的控制软件,不仅难以维修,一旦连上互联网,还容易被病毒攻击。长远来看,尽快将这些老旧电脑更新换代才是日本制造业的出路。
高福利的北欧国家更新硬件的速度可能要快上一些,但大概也没快上多少。直到 2015 年,挪威的医生们还是每个月都会从挪威卫生局收到一片 3.5 英寸软盘。
在挪威,每位公民都会选择一名医生作为他们的日常医生,公民和医生之间的对应记录由政府进行维护。由于公民可以随时切换有空位的任何医生,因此政府需要不断向医生发送其负责的公民名单。
为了避免泄露病患信息,也为了节省开支,挪威政府最终选择了容量小但够用的软盘。事实上,直到 2016 年,挪威政府才逐渐开始停发软盘,强制医生们使用电子患者记事系统。挪威的医生们也终于就此踏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将早已被淘汰的软盘更新换代看起来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但落实起来往往并不容易。
不少人可能知道,大多数飞机都在使用软盘装载数据库,导航数据库文件也只能通过软驱装载到飞机的机载导航数据库中。
然而软盘容量小,时间一久还很容易老化失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6 年才成功实现 U 盘装载导航数据库的山东航空颇废了一番功夫:
不像个人换台电脑那么简单,整个企业乃至行业的更新换代要顾虑的东西更多,耗费的时间财力也更多。2010 年左右就宣告停产的软盘之所以能够坚守岗位至今,并不是因为它的素质过硬或是人们对它依依不舍,只是因为培养新人上岗有时候太过麻烦罢了。
4
今年 7 月, Linux 做出了不再继续支持软驱的决定。
在这次 Linux 内核的提交当中,Linux 内核的创始人 Linus Torvalds 将软驱标记为「孤儿」。这个「孤儿」和我们有时会在竞技游戏中遇到的那种不同,它指的是目前没有开发人员能够或愿意支持这部分代码。如果没有其他人出现继续维护、开发它,那「孤儿」模块最终就可能会被弃用并删除。
▲早期的 Linux 也曾装载在软盘上
简单来说,就是如今没什么人用软盘了,所以读取软盘的软驱也没什么存在的必要。
回到二十多年前 Linux 还装载在软盘上的那个时代,似乎很难想象有一天它连软驱都不再支持了。就像今天的我们回头望去,同样很难想象在当初的动画片中,只需要一片软盘就可以毁灭世界。
快要退休的3.5寸软盘,曾是核武库最可靠的信使
科技浪潮翻涌之间,软盘最终也没能成为大魔王或是救世主,它只是捧着保温杯,一点一点,让出了身后的舞台。
Apple I 与录音机
1976年,苹果公司的第一个产品 Apple I 电脑发布。
该电脑的数据保存在普通磁带上面,写入/读取数据的设备(即硬盘)是松下公司的 Panasonic RQ-2102 录音机。
诺基亚短信图片生成器(英文)
这个工具可以生成老式诺基亚手机的短信图片。
Walkman 40 周年,回顾一下「随身听」发展史上的 5 个小故事
世界上第一台 Walkman TPS-L2
世界上第一台「随身听」不是 SONY 发明的
德裔巴西人 Andreas Pavel 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了「随身音乐播放器」的概念。
1972 年,他用「便携式磁带播放系统」和「耳机」构建了一个小玩意,这个东西就是「随身听」的雏形。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他发明这个东西的本意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随时随地听音乐。
但是当时的主流音乐设备生产商如飞利浦、雅马哈及其他老牌声学厂商都认为:这种牺牲音质、强调便携性的设备是毫无前途的。
Andreas Pavel 并未气馁,他坚持自己的研究,并在 1977 年申请了专利。
两年之后,本文题图上的第一台 Walkman TPS-L2 面市,索尼在大卖特卖的同时,也敏锐地意识到 Pavel 的发明专利将对自己的商业未来产生威胁。
▲ X 战警中,快银腰带上的 Stereobelt 概念机
索尼要求 Pavel 放弃「随身音乐设备概念发明者」的身份,于是,一场持续 25 年的诉讼拉锯战就此展开,直到 2003 年,双方才达成和解。
为了让索尼创始人能在飞机上听音乐,第一台 Walkman 就此诞生
提起索尼的联合创始人,其中一位商业巨子盛田昭夫可谓无人不晓,但另一位工科学霸井深大就相对不那么知名了。不过,他的发明创造可以说奠定了现代索尼帝国的基石:
他是日本第一台磁带答录机的发明者,日本第一部晶体管收音机 TR55 的发明者,鼎鼎大名的「特丽珑」技术的研发者,同时也参与了许多索尼电子产品与工业产品的研发。
作为一名重视创造力、独特性的技术人员和企业家,井深大在索尼前身「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的「成立意旨书」中期望:
索尼的工程师是为理想而工作,而不是为营利而工作,期待索尼成为「工程师的乐园」。也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感召下,索尼在 70 多年的时光中,始终将技术作为自身发展的先决条件,时刻对前沿技术保持着敏锐的嗅觉。
▲ Pressman 是模拟时代的另一项神器
在将记者采访机「Pressman」改制为体积更小、效果更好的设备之后,井深大又将目光转移到音乐播放设备上。
据传闻,他对技术人员提出的要求是:能够让他在跨越太平洋的航班上完整地听完一部歌剧。当然了,虽然最终 TPS-L2 就此诞生,但是当时的电池容量无法做到这一点……
▲《银河护卫队》里,星爵用的就是这款元祖 Walkman
为了能多听一会儿歌,索尼发明了「口香糖电池」
Walkman 上市之后,人们既为之感到欣喜,又感到有点困扰:
当时主流的铅酸电池蓄电量实在是太低了,两节 AAA 电池很快就消耗殆尽。这样,便携音乐设备的优势还是无法发挥出来。
同时,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不仅是 Walkman 的需求,也是当时索尼旗下大部分科技产品的需求,以便携式设备特别是家用摄像机尤甚。为此,索尼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力图开创全新的电池技术。
▲ 第一代口香糖电池 NC-6WM
1985 年,索尼的 WM101 成为了第一批使用口香糖电池供电的 Walkman。
在当时,最大电量可达 1000mA 的口香糖电池可谓是续航神器:它能够支持 WM-101 的连续播放时间超过 2 小时(官宣),这对于当时痛苦于五号电池续航能力的音乐爱好者来说,不啻于天降喜讯。
第一代小型化电池 Ni-cd(镍镉电池)诞生之后,索尼并未停止前进的脚步,而是将眼光聚焦在能量密度更高的锂电池上,而锂电由于其高度不稳定性,在研发过程中的艰难远超人们想象。
据说索尼的研发团队在正负极和电解液的配方与配比上的可能方案竟然有 1.1 亿种之多,如何在能量供给和安全性上取得平衡就成为了最关键的要素。
▲ 几种不同的锂电池配比方案与能量密度对比
在经历了许多波折之后,直径 18mm、长度 65mm,也就是当今广泛采用的 18650 锂电池终于诞生。1995 年之后,锂电池开始逐渐被主流厂商所采用,并成为今天最重要的电池类型。
Discman 之所以卖得好,是因为人们用它来开 Party
1982 年 8 月,索尼与 CBS、飞利浦、Polygram 四家公司联手发布了 CD 数字录音格式,它的划时代意义在当时看来已经无与伦比:
12cm 直径(便携性和易储存性远高于当时的其他数字格式等),无损数字音源,非线性播放,半永久使用,简直就是音乐爱好者们的终极选择。
但是,由于当时音乐爱好者以 Hi-Fi 为主,偏爱大、全、硬核的音乐设备,CD 一时间难以打开市场局面。
于是,在 1984 年,索尼推出了划时代的 CDplayer D-50(国际版 D-5)。四张 CD 盒的厚度,高度的稳定性使它一时间火遍全球。
虽然需要外接电池盒供电,但狂热的人们丝毫没有降低对它的兴趣——当时的欧洲和美国,家庭派对与小型舞会正是非常流行的社交方式。
服务于这些活动的大型音响由于其难以搬运、调校吃力,很多人为此感到头疼。D-50 的出现,使便携 CD 音源成为可能,人们便使用它和小型功放和有源音箱搭配,居然成为了红极一时的播放器材标准组合。
▲ 纪念一下我的第一个 Discman E-705(现在可能还能用)
在大获成功的 D-50 之后,索尼将 Discman 正式列入 Walkman 家族,之后的数十年中,Discman 作为高级音质、便携舒适的代名词,影响了世界上无数的音乐爱好者。
MD 曾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存储介质,最终却死于互联网时代
MD 随身听系列本来也是索尼 Walkman 家族中兴旺的分支,然而它的命运却并不像磁带和 CD 播放器那样顺利,而是颇为颠沛。
1986 年,索尼研制成可单次写入的光盘——WO(write once disc);
1988 年,在 WO 的基础上又发明了多次可擦写的磁光盘——MO(magneto optical disc),在正式商用中,它被定义为 MD(Mini Disc)。
磁光盘的概念在光存储介质的领域中可谓异军突起,它的尺寸规格仅为 6.4 厘米,有塑胶壳作为保护,有力地解决了光盘介质的划伤损耗问题。
同时,它的面积仅为 CD 的四分之一,容量却与 CD 相同,其他的性能都不输于甚至胜过 CD,而可录放更成为当时的强力卖点之一。
为了将 MD 推广成为业界标准,索尼复制了卡带与 CD 的路线,在 1992 年推出了 MD Walkman MZ-1。
▲ MZ-1
接下来的十年间,MD 起初经历了不错的发展势头:播放器小型化逐步推进,最后阶段的产品甚至仅比一个 CD 盒厚一点点,在便携性上可谓达到了极致;
同时,MD 灵活的性能(录音、非线性播放、选曲)也使得线控技术飞速发展。在 90 年代末期,线控已经能够完成 MD 本体的所有操作,更能实现卡带时代匪夷所思的操作方式。
▲索尼 MZ-E10 可以说是 MD 发展的顶峰,当时的广告语是「轻薄如刀锋
」
但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 MP3 格式迅速成为了制霸世界的传播标准,而高容量存储设备的出现则使得 MO 本来的优势丧失殆尽。
虽然索尼在之后推出了 ATARC 压缩技术和 Hi-MD 格式,但在更便携、更易于存储和传输的 MP3 面前,索尼的技术不再具备市场优势。
面对业界纷纷投向 MP3 播放器的大趋势,索尼也只能及时止损,在 2006 年发布了最后一款 MD Walkman MZ-RH1 之后,终止了 MD 播放器的研发,并在 2013 年完全停止了所有 MD 设备的生产,宣布这一格式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结语
在写这篇简短的文章时,我和西总不约而同地感慨道:
许多曾经在自己的时代红极一时、如日中天的设备,在今天已经荡然无存。Walkman 在手机大行其道的今天,仿佛已经是格格不入的古董。
而口香糖电池、索尼记忆棒、MD 等等曾经代表新潮酷炫的设备,也在无情的历史进程中消弭无形。
▲ 最后也纪念一下我的第一台 Walkman WM-EX909
但无论如何,始终是 Walkman 开创了便携音乐的「耳机时代」,全球出货量在上个世纪便超过两亿台的神器,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更是曾经对技术充满想象力与新奇感的往昔辉煌的佐证。
▲ 以及最后一台卡带 Walkman EX610
值此 Walkman 发布 40 周年之际,愿这个象征着青春与活力的品牌,能够在未来恒久长青。
那些被视为旧世代的手机设计,真的应该被淘汰吗?
不得不消失的可拆卸电池
我有点怀念大塑料时代
你是否还有 “盲打” 的能力
命运不明的 3.5mm 耳机孔
在手机这个小小的身体上,消失的东西还有很多,红外装置、挂绳、轨迹球等等等,科技的进步让人享受着新产品的同时,也让人们感叹过去曾经用的那么顺手的功能,未来可能都会不见。
有时不禁会想,产品上的创新是为了用户而创新,还是单纯为了创新而创新,那些曾经实用和经典的设计,应该为创新而让路吗?
改变驾驶规则的那一天
1968年9月3日之前,瑞典的车辆都跟英国一样,在道路左边行驶。但是,瑞典政府决定,从9月3日那一天开始,全国变成在道路右边行驶,这样就跟欧洲大陆其他国家保持一致。
9月3日的凌晨1点至凌晨6点,全国道路关闭,只允许紧急服务或特殊许可的车辆。从凌晨4:50开始,车辆必须切换到道路右边行驶。
当天全国的交通一片混乱,到处都是道路堵塞,上图是那一天的情景。最麻烦的是公交车,所有公交车都必须改装,车门从位于车辆左侧,改成位于车辆右侧。
ifanRank 十周年特别篇:影响 2010s 年代的十大消费电子产品
2010 年代过去了,我们怀念它。它把我们送进一个从前难以想象的世界,也把「代际差异」的分辨率从 30 年缩短到 10 年。
这也许是最后一个我们还能理解的世代。
我们对这十年消费电子产业进行了一次集中检视,挑选了十大产品,它们或在发布时惊世骇俗,或在岁月磨砺中才释放潜能。因为它们,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彻底的被改变了。
iPhone 4(2010 年):诸多的第一次,奠定了 iPhone 十年的优势
很难想象,一台 10 年前的智能手机,放到今日仍有它的独特性:前后双面的透明玻镶嵌在机身之上,配以棱角分明的一体式不锈钢中框,这种三明治结构的形体风格,最终带来了一场视觉上的极致平衡盛宴。
对苹果来说,iPhone 4 也拥有着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使用 Retina 视网膜屏幕,第一次引入前置摄像头,以及第一次搭载苹果自研的 A4 处理器等,它们都奠定了 iPhone 在往后十年里的应用优势。
有人说,iPhone 4 的出现,是将手机设计狠狠地向前推了一把,但在我们看来,这是一次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完美结合。
iPad(2010 年):开创平板电脑新市场
iPad 开创了智能手机和 PC 中间的第三类设备,尽管发布之初,它被揶揄为「大屏 iPod touch」。
在之后的几年,iPad 证明了移动终端的尺寸并不是小 case。
得益于更大的屏幕,iPad 实现了手机所不能及的事——同屏多人的游戏机、会议文档的展示器、设计师的画板、学生的电子课本。它一度带动了数字内容领域的勃兴。
苹果重塑了 App 的界面和交互,将手势操作和大屏融合,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他们还独立了 iPad 的软件分类,将平板和手机软件区分开来。
iPad 不仅开创了平板电脑的新市场,也一定程度上指引了智能手机的大屏化。
然而越往大屏发展的手机,让平板电脑的生存空间日渐狭窄,所幸独立且丰富的内容生态,让 iPad 成为平板电脑市场唯一的幸存者。
性能和软件生态使 iPad 成为同类翘楚,多样的外设也让今天的 iPad 变得更赋生产力。但要让 iPad 实现更多可能,软件生态是苹果必须突破的地方。
AR 游戏娱乐、视频创作、办公分屏…… 时至今日,iPad 依旧在努力证明它第三类设备的独特价值。
Google Glass(2012 年):隐喻未来的先驱者
2012 年,Google 创始人 Sergey Brin 从旧金山万米高空背着降落伞一跃而下,并进行了视频直播。
直播的设备叫 Google Glass。
Google Glass 可以做的事情,手机完全可以做,拍照、导航、浏览信息…… 但它的使用方式却与手机完全相反,它解放你的双手,用语音进行操控,信息直接浮现于眼前。
这是一个全新类型的计算设备,它可穿戴,以一种完全自然的方式去捕捉和交流,将老旧的人机交互完全打碎再重组。
尽管一时风头无两,但寄于厚望的 Google Glass 终究未能走向大众市场,并在 2015 年宣布停售。
Google Glass 是一款技术不成熟的实验室产品。无论是显示效果、语音交互、续航、算力都没有达到宣传片中的效果,更没有满足人们的期待。
但 Google Glass 并没有死。2017 年,它以企业版的姿态在工业领域找到了用武之地。2019 年 5 月,企业版 Google Glass 还升级到了第二代。如今在一些公司使用 Google Glass 已经是像做 PPT 一样的必备技能。
虽然 Google Glass 未能如大家所愿接棒智能手机成为下一代主流移动设备,但并不影响它在硬件发展史上的地位。
因为这是一次跳脱出智能手机交互框架,去思考人机交互未来的尝试。而这次尝试的方向,很有可能就是正确的,它隐喻着未来移动设备的突破口:更高效的语音交互、更自然的信息呈现方式。
所以我们相信,虽然 Google Glass 失败了,但它很可能会以另外一副模样回到我们眼前。
Surface(2012 年):软件公司解答硬件的问题
如何做出一台好看又好用的 Windows 电脑?
这个问题终究还是让微软自己解答了。作为软件发家的公司,Surface 很可能是微软第一个能够引领趋势的产品系列,也包含了它对「平板电脑+PC」混合设备的构想和愿景。
平板电脑的概念并不新鲜,iPad 比 Surface 做得更早,但微软给 Surface 配上了触控笔,可拆卸的实体键盘,还有很多人熟悉的 Windows 系统,这让它得以在办公领域发挥出独特的优势。
你也无法忽视那个三角支架,这也是 Surface 最显著的设计特征。它不只是支起了设备,让用户能解放双手;同时作为机身的一部分,支架也塑造了 Surface 的整体形象,让它和其他同类产品区别而开。
今天,你已经能在很多二合一设备上都看到这种设计的影子。回过头看你也会发现,Surface 用一种简单又直接方式,解决了一个堪称痛点功能需求,也驱动着整个 Windows 行业不断向前探索。
Amazon Echo(2014 年):从语音助手到智能家居
Amazon Echo 诞生于硅谷的 Lab126,这里曾是 Kindle 的诞生地。
语音是人类和 Echo 交互的唯一方式,放音乐、调闹钟、问天气、报新闻这些琐碎事,一句话就能完成。而在语音问世前,完成这些操作至少需要点击手机三次。
用户的双手可以做更重要的事情。
早期的智能家电需要特定 App 来完成,而语音交互简化了繁琐操作。这使 Echo 逐步向智能家居控制终端进化,用音箱连接全屋家电,用语音来控制全屋设备,Echo 成为了智能家居不可或缺的一员。
更自然的语音操作,让智能家居得到广泛接受。
经过多年发展,Echo 已经从智能音箱变成智能控制中心,而它的形态也因使用场景不同发生各种变化——球状的、带摄像头的、带屏幕的,能被戴在手上…… 配合先进的 Alexa,Echo 已远强于当年,渗透到家居、汽车、生活当中。
尽管 Amazon Echo 在国内的知名度不高,但它的理念却启示了智能音箱的发展方向,通过语音与设备连接,开创新的人机交互界面。
特斯拉 Model 3(2016 年):一直被模仿,远未被超越
刚刚过去的两年里,特斯拉 Model 3 屡屡霸榜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排行榜,强大的销量攻势不仅造就了特斯拉现如今 800 亿美元的市值,还给传统车企以及新势力们狠狠地上了一课。
Model 3 是现阶段量产电动车里当之无愧的标杆,是无数友商模仿和希望超越的对象。
一流的电池管理为 Model 3 带来了扎实的高续航;极简内饰的背后透露着这家公司软硬件集成技术的深厚积累;依靠大数据和深度学习,驾驶辅助这门技艺在 Model 3 身上越用越灵。
高续航、高智能是 Model 3 最显而易见、最质朴的标签。马斯克赋予了这台车太多的奇思妙想,特斯拉这家公司无穷无尽的创新之力都可以在 Model 3 身上找到线索。
AirPods(2016 年):用标杆的体验彻底改变耳机市场
没有一部 TWS 耳机能够领先业界三年,也没有一部 TWS 耳机能够一年卖出 6000 万的销量,如果有,它叫 AirPods。
2016 年发布的 AirPods 无疑是过去这个十年来最成功的耳机产品,它的影响力大到足以改变两件事。第一是改变了大众对于听歌这种娱乐方式的习惯,第二是彻底改造了耳机这个市场的盘子。
AirPods 用最优质的佩戴和使用体验,将耳机从原先冷淡且小众的音频配件市场,改造成了大众电子消费品市场。AirPods 不是第一款 TWS 耳机,但却由于它的存在催生出了销量以亿计的耳机市场品类。
而具备主动降噪功能的 AirPods Pro 的是这个市场变革的进一步体现,精巧的工程设计与内部高度集成的功能芯片都标志着 TWS 耳机而是这个市场中最先进集成度最高的电子消费品,甚至在今天连 AirPods 本身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文化符号。
把 AirPods 挂上耳朵不一会它就消失于无感,但只要你需要,它就在,这就是最好的耳机。
Mavic Pro(2016 年):让航拍走向普罗大众
Mavic Pro 是一台航拍无人机,更准确的说,它是一个集计算机视觉、远程通讯和运动影像为一体的飞行机器人。
它具备两个前向的避障相机、两个向下的避障相机和一个向下的超声波传感器,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炸机的发生。
它足够智能,精准返航、智能跟随、指点飞行这些功能大幅降低了航拍的门槛。
它能够把远在 7 公里之外的景象传至你的手机。
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一切被塞进了一个可折叠的机身里,轻松装进行囊。而伸开臂展,335mm 的轴距、8.3 寸的桨叶,使它在飞行性能上与那些庞然大物没什么区别。
无论是拍摄、图传、避障、续航,Mavic Pro 都一骑绝尘。
尽管它终究逃不出高价摄影工具的属性,但 Mavic Pro 让航拍真正地走向普罗大众,它让人人皆可感受翱翔天际之美。
Nintendo Switch(2017 年):枯萎技术的水平思考
21 世纪的头二十年里,电子游戏的主战场已经从客厅转移到了指尖,任天堂最大的竞争对手,也已经不是微软或者索尼,而是形形色色数十亿计的手机们。
Switch,恰如起名,它创新的分拆结构,既实现了游戏场景的切换,也带来了游戏玩法的切换,更是游戏概念的切换。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电子游戏逐渐步入技术至上的时代,任天堂没有盲目跟随。
早在 Game Boy 时代,任天堂就提出过「枯萎技术的水平思考」理论,意思是使用最尖端的技术,并不一定会让商品热销,而通过将成熟的技术应用到迥然不同的领域,反而容易出爆款。
任天堂 Switch 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性——那就是让高品质的游戏体验尽可能地覆盖足够多的场景——无论是主机,还是掌机,无论是教育,还是健身……
这是典型的任天堂产品哲学,它为这个时代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注脚。
Apple Watch Series 4(2018 年):诞生于风口,崛起于退潮
Apple Watch 诞生于风口,却崛起在退潮之时。
Apple Watch Series 4 就是它崛起的扛鼎之作,它像极了 8 年前的那台 iPhone 4:几乎无可指摘的精良设计、强大到藐视对手的性能、全面的运动健康功能,它或许不是最完美的智能手表形态,但却是行业标杆级的存在。
它一改前作遗留的诸多弊病:更大更全面的屏幕提供了更宽阔的视野和信息密度,运行速度也终于彻底摆脱了加载的转圈动画。
而心电图功能的加入,标志着 Apple Watch 从诞生之初那个贴满了各种标签和概念的腕部设备,朝向专业化健康医疗设备的进化——通过大量传感器对你的身体进行监测,通过预测你的发病征兆并给予提醒,从而挽救生命。
这也许可穿戴设备真正有价值的体现。
Apple Watch 可能无法满足你腕部多了一台 iPhone 的美好愿景,时至今日,它依然只是一个 iPhone 的配件,但这个配件,从 Apple Watch Series 4 开始,变得足够有吸引力了。
ifanRank 十周年特别篇:影响 2010s 年代那些「巨大的小杠杆」
2010 年代过去了,我们怀念它。它把我们送进一个从前难以想象的世界,也把「代际差异」的分辨率从 30 年缩短到 10 年。
这也许是最后一个我们还能理解的世代。
2010 年代见证了社交网络、电商这样调动千亿财富的突破,也让我们感受到智能手机对生活彻底的重塑。撬动 2010 年代整个商业社会、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不仅仅在于那些光怪陆离的消费电子产品,还有那些「巨大的小杠杆们」,那些藏在产品方寸之间,那些漂浮在空气中看不见摸不着,那些司空见惯又细枝末节的东西。
Push:人类重新认知世界
「台风利奇马已致全省人死亡。」
8 月 12 日,腾讯视频 App 在推送山东省应急厅关于台风「利奇马」的消息时,由于编辑失误,在灾区人民的伤口上, 再撒上了一把盐。
Push(推送),让消息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最快的速度呈现在每一个看客眼前。
搜索引擎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效率,而推送,让信息的获取从主动变成了被动。
早在 2003 年,Blackberry 就为用户推出了 Push Email 功能,这也是首次让电子邮件成为即时通信的方法。但到了 2010s,推送才正式进入了高速发展时代。
在 2010 年到 2013 年三年里,推送发生了两次「形式」上的变化:从单一内容,到可以按用户类别定制不同内容;从纯文字,到带图片。
到了 2016 年,有了机器算法的加入,推送在能够完成前辈所能完成的基础上,拥有了预期的能力。它做到了更好地分析用户,更准确地猜测用户想看到什么。在这个阶段之后,推送成为了我们现在熟悉的推送,推送的点击率也在此阶段后完成了爆发。
诚如张小龙所说:「从前一个人世界的大小由脚步丈量,而现在则是由他所获得的信息的宽广度来决定的。」
推送的出现能让用户更高效地获取信息,也就意味着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发现这个世界更多的不同。丈量世界的成本更低了。
但这未必是好事,正如觅食和喂养的区别。
基于算法推荐的推送内容,为了增强用户粘性,往往只会投其所好,让用户沉浸在甜蜜区里,接触到的内容越来越窄,因而进一步地让用户禁锢在「信息茧房」且不自知。
推送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编辑选择,算法在主导议题设置的同时,也在逐渐消磨着人类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互联网从曾经人人皆为创造者的乌托邦,蜕变成一个人人都是消费者的娱乐直播间。
在网络时代,其实没有信息过载,只有过滤失败。
LTE:互联网服务的美丽新世界
在 20 世纪之初,一系列「网络生存大赛」在中国引发热议,一个参与挑战的北京 18 岁小伙郭世鹏,在硬撑了 26 小时后,最终因为太饿而宣布退出比赛。
这在今天无法想象,一日三餐动动手指就有外卖小哥送上门,不用上街网约车就在楼下等你,全国各地的商品隔天就能到你手里,我们甚至开始觉得带钱包出门一件麻烦的事。
其实早在 2G 和 3G 时代,移动互联网服务的雏形就已现。可以 KB 计的网速、功能机的性能,让这些互联网服务仅仅是可用,体验却一言难尽。
变革在 10 年前悄然来临。
iPhone 将互联网装进了每个人的口袋,与此同时,名为 LTE(Long Term Evolution)的无线网络标准开始逐渐取代 3G。LTE 正是第一批被国际电信联盟承认的 4G 标准,也是唯一主流的 4G 标准。
更快的网络和更智能的手机, 两者产生的化学反应,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黄金十年。
如今月活 11 亿的国民级应用微信、全球最大即时通讯应用 WhatsApp,都是诞生在这个时候,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社交革命,很快取代了短信,开启了一个「人人在线」的时代。
后来微信和支付宝的支付大战,直接推动了移动支付在中国的普及,并用一张小小的二维码连接起几乎所有消费场景,也为移动互联网服务的爆发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几乎所有线下服务的入口都被搬到线上,给了每个人 24 小时触手可及的便利,我们的生活逐渐和各种移动互联网服务深度绑定,难以分割。
除了把线下服务搬到线上,4G 时代还重塑了线上内容服务领域,订阅制成为主流的商业模式,书籍、音乐、游戏、影视都成为线上订阅的数字产品。
移动支付的普及让软件订阅变得更加便捷,比起买断制,版本更新也变加灵活,订阅制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订阅制也改变了用户与数字内容的关系,我们不再拥有数字产品的「所有权」,有的只是一段时间的使用权。
在 4G 和智能手机的撬动下,移动互联网服务从商业的基础层面重新塑造每个行业的产业链,也让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彻底得到改变。
SAML、OpenID、OAuth:身份认证下的互联网服务变革
2006 年 5 月,俄罗斯社交网站 LiveJournal 之父 Brad Fitzpatrick 完成了 Yadis 协议的制定,开始用它实现博客登录系统。
Yadis 是 Yet Another Distributed Identity System 「另一个分布式身份认证系统」的缩写,其命名的草率程度和 Linux(Linux Is Not UniX)可以一拼。 Yadis 发布后不久,就获得了以 Facebook 为首的大厂支持。眼看要成为世界主流,Yadis 顺势更名为后来大家(也不一定)熟知的 OpenID。
OpenID 的出现解决了公域网没有 SAML 的问题。SAML 是由 SSTC 在 4 年前推出的企业内网单点登录框架(SSO),员工一次登录即可使用各种内部系统,无需反复输入用户名密码。
但互联网需要一个开放的、支持全世界用户的认证系统——
OpenID!
半年后,工程师 Blaine Cook 在开发 Twitter OpenID 实现时,遇到了一个新需求:用户可以用 twitter 登录网站玩游戏,但不能在解锁关卡后自动发 Twitter 庆祝。简而言之,缺了一个授权机制。于是他联合来自 Google 的 DeWitt Clinton 发布了 OAuth 草案。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OAuth 逐渐完成了对 OpenID 的取代。随着 2012 年 10 月 OAuth 2.0 发布(RFC 6749),它成为了事实上的标准。
后面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基于 OAuth 2.0 的「微博登录」、「微信登录」等按钮伴随着大家度过了整个 21 世纪 10 年代。
「XX 登录」按钮取代了密码框,让用户在几个点击跳转之后即可开始使用各种互联网服务。「XX」们打的是什么算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得从社交平台的本质说起。
社交平台就是一个理想化的不需要解决生产资料问题的虚拟社区。
大家可以设想有这么一个富有的村,村民们需要为花钱苦恼,每天在村里转悠只为享受人生。左邻右舍互相认识交流,在村广场从清晨拂晓唠嗑唠到日暮黄昏。但这样就幸福了吗?显然没有。为了让村民们幸福,还需要做哪些事情?招商引资。广场旁的商场建设起来,村民们愉快地买买买;村东头的游乐场和学校相依而立,小孩子们神出鬼没;动、植物园在村西拔地而起,恋爱的情侣们找到了灌木丛……
QQ 空间的停车位、人人网的偷菜还停留在不少人的回忆里,豆瓣的阿尔法城才刚刚落幕数年。新生的社交平台总会做一些自建娱乐设施的尝试,但用户的需求岂有止境。于是,社交平台的招商引资,从一枚登录按钮开始。
微信小程序的出现让跳转也省掉,点一下就搞定,甚至加了点料,让群组关系也在点击中绑定,多人在线互动的门槛被踏平。
小程序的重点并不是「用完即走」,而是「来了就用」。广场上的大妈或许不知道抖音怎么玩,但她一定知道点进糖豆广场舞小程序就能给舞伴们送个爱心。
这十年来,中国互联网用户从 3.84 亿增长到 8.54 亿;互联网应用和网站数量从 300 万个增长到近 1000 万个。互联网从一种成瘾病毒,变成一种救命良药。
社交平台们可能也没想到,正是他们的登录按钮,让互联网上的消费者和服务商在毫无感知的情况下,完成了一次了不起的规模扩张。
二维码:移动支付席卷中国
2015 年伊始,微信推出红包活动,那个春节,微信支付绑定了 2 亿张银行卡。
这场被马云称为「珍珠港偷袭」的无心之作,成为中国移动支付的转机:原本连微信都不太用的人都跟着摇了红包,而红包拜年的社交方式则让人们在「零钱」账户里有了余额,也就有了消费掉这些零钱的理由。
微信和支付宝,两家巨头分别用社交和网购的方式,让人们把银行卡跟手机绑在了一起,但真正联通商家和用户手机,是那个每个柜台乃至每个路边摊都会摆上的——二维码。
作为上世纪 90 年代的产物,二维码是只是二维条码的一种,它更准确的名字是 QR 码(Quick Respond Code,全称为「快速响应矩阵码」)。
二维码最早是在汽车制造厂用来追踪零件,由于二维码容错能力相当强,图案有 7%-30% 面积破损时仍可被机器读取,因此也被广泛使用在运输外箱上。
很长一段时间里,二维码都未能脱离工业用途,直到智能手机和微信在中国兴起,这个发明了 20 年的图形才变成了人人皆可「扫」的对象。
在过去,不管是网点、自助银行还是 POS 机,必须要有固定的物理网点或者设备才可以存取款、支付,而二维码支付,只需要一张纸片。
一时间,支付宝和微信开始在大街小巷为商户免费制作二维码。而打车、外卖各种互联网服务在近乎疯狂的现金补贴下,成为移动支付普及的催化剂。
二维码绝不是移动支付中体验最佳的方式,一触即付的 NFC 比它快捷,但就是这个貌不惊人的二维图形,以最低的成本,成为了连接支付双方的桥梁。如同《三体》里让人闻风丧胆的武器「二向箔」那样,对一众移动支付技术实行了降维打击。
信用卡在中国 20 多年都没能走出少数的消费场所。而依托于二维码上的移动支付,却在短短两年间席卷全中国每一个角落,成为几乎与现金同样普世的支付工具。
计算摄影:重塑影像和移动终端
2019 年 4 月 13 日,一场关于「真假月亮」的争论成了微博上的热门话题。
手机摄像头捕捉到的风景,是否和此时此刻进入眼中的光线落在视网膜上生成的图像一致,很多人第一次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意识到「计算摄影」的存在。
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当画面中的人被自动磨皮、美白、瘦脸、大眼的时候,这些由 AI 计算带来的功能如今已经成为智能手机标配,潜移默化改变着我们对传统摄影的认知。
从点开相机 app 开始,计算就已经在一刻不停的运行,iPhone XR 发布时曾有一句宣传语是「万亿次运算,成就每一个瞬间」来彰显其 A12 仿生芯片性能的强大,在这个语境下,作为计算核心的 A12 处理器的重要性尤甚于 CMOS 传感器。
计算摄影的迅猛发展离不开 Google Pixel 系列手机的标杆作用。在 2016 年到 2018 年这三年中,当市面上上的主流手机已经发展到三摄的时候,Pixel 连续三代使用单摄像头来对抗这个潮流,而背后是 Google 神经网络与算法模型作为支撑,最新的 Pixel 4 已经可以实时调节曝光和阴影预览。
如今计算摄影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兵家必争之地,iPhone 11 Pro 的 Deep Fusion,Pixel 4 的天文模式,X30 Pro 的 AI 增强月亮模式,更别说各家都具备的超级夜景和自动 HDR 等等。
器材优劣和光学设计在今天对摄影依然至关重要,但在同样的硬件条件下,通过算法配合算力,计算摄影实现了对传统摄影的弯道超车。
当自动 HDR 取代了后期堆栈,自动 AI 一次次减少打开修图软件的频率,计算摄影已经让拍照这件事的门槛变得前所未有的低。让「随手拍」变得真正可用,越来越多的人能享受拍照的乐趣。往小里说这是方便了拍摄者,提高了出片率,往大里说这就是在重塑影像和移动终端。
在传统相机每年在光学部分的升级已经泛善可陈的时候,这些智能手机们凭借着移动端最先进的计算能力,撬动了摄影这个有将近二百年历史的世界。
彼得·诺顿的故事
彼得·诺顿(Peter Norton),生于1943年,是一个大型机程序员。
1981年,IBM 公司发布第一台个人电脑不久,他就买了一台。并在次年开发了极为成功的软件工具套件 Norton Utilities。其中的杀手级应用程序是 UnErase,让文件删除变成了垃圾桶风格,如果你改变主意,随时可以将文件恢复。
他后来又开发了多种软件产品,还出版了大量文章(包括长期连载的《PC Magazine》杂志专栏)和书籍,成为了著名的 PC 软件程序员。下图是1985年出版的他的专著《IBM PC 编程》,封面是他的上半身,卷起了袖子,双臂交叉着。这是那一年最畅销的电脑书,被电脑程序员称为”粉红色衬衫书”。
1990年,他将自己的软件公司 Peter Norton Computing 卖给了Symantec,这使Norton 系列软件产品成为了赛门铁克公司的产品线。
出售公司后,彼得·诺顿(Peter Norton)的个人形象成为了 PC 维护的代名词,印在 Norton 系列软件的包装上。
这种带着领带、卷起袖子的样子,成为了他的经典姿势,很有象征意义。这代表着他是专业人士,随时准备着手处理可能导致计算机故障的问题。这种姿势保持了许多年。他本来不戴眼镜,不知为何照片上都戴眼镜,这增加了他的权威感。
下面是1991年防病毒软件 Norton AntiVirus 的广告,那时它才刚诞生不久。后来成为了 Norton 最著名的产品。
他也印上了 Norton 软件赠送给用户的马克杯。
他甚至还变成了电脑图标。
整个90年代,双臂交叉的彼得·诺顿如此有名,几乎出现在所有诺顿相关的软件产品和书籍中。
2001年,Symantec 公司将彼得·诺顿完全从产品包装上移除,那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产品包装上开始出现快乐、自信的计算机用户。
上面那些用户的照片,始终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仿佛是拟人化的道具。
再后来,Norton 软件的包装就没有任何照片了。现在,Norton 软件的用户可能都不知道彼得·诺顿是谁。
至于彼得·诺顿本人,出售公司以后,他将大量精力用于慈善事业和收集艺术品。他对朋友说,很高兴不再扮演软件专家的角色。
废弃媒体博物馆
这个网站介绍各种已经淘汰的数据储存媒介,比如纸带、录像带、VCD、磁盘等等。
广电砸下百亿的CMMB手持电视(中文)
2006年10月,广电总局决定推广移动多媒体广播格式 CMMB,可以在手机上看电视。这是一个中国独有的标准,词首的 C 代表 China。前后一共投入超过100多亿,现在已经被淘汰了。作者在十多年后重新体验了一下 CMMB 设备看电视的感受。
Reference
- YOTA 3
- 全键盘加轨迹球,这款十年前的黑莓让我爱上打字聊天
- 黑莓 KEYone 体验:3999 元除了买到高通骁龙 625,买到全键盘,还能买到什么?
- 我用的第一部手机,比初恋更难忘 | 自爆区 037
- 黑莓带着售价 3999 元的 KEYone 重回中国:全键盘、血统纯正,但你会买吗?
- UNIX 50 年:KEN THOMPSON 的密码
- 通信世界二十载,这些瞬间都值得被铭记
- 手机配件市场沉浮录
- 被iPhone干掉的那些手机
- 极客博物馆
- K 歌、看片、玩游戏,当年的 VCD 机满足了我的所有幻想|极客博物馆
- 在特殊时期,我们正在远离手机更多拥抱 PC
- 我所经历的字幕组消亡
- 家用游戏机的历史:世嘉、任天堂和 PlayStation 的故事
- 商用 PC 进化史,就是一部减肥史
- Windows 资源管理器
- Vim 的由来
- 网页设计博物馆
- Flash 正式“退休”,你会怀念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