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Feedback

及时,正确和可行。

学习要求 保持哲学三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希望最终能有你自己的答案;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亲自动手操作一遍,你会发现你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带给你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学习的方法;
知识重在分享才有价值,鼓励知识传播与分享,创造收益更有价值;

Why

反向塑造 —— 暗流涌动的势力

先说个例子。
若干年前,曾遇到过一位从国内顶级大学外语专业毕业的小伙,已工作两三年,期间一直在兼职高考英语培训的工作,前来应聘 SAT 教师工作。我一看,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且操着一口标准的英音,第一印象当然相当不错。要求其备课一个月而后上岗。
没想到第一次讲课他就被学生投诉,因为过程中被学生当场发现好几处讲错。他第一次被学生投诉的时候,我还抱着理解的态度,毕竟 SAT 阅读文章的确很难。可第二投诉之后,我就觉得一定有问题,于是仔细观察,结论就是此人讲课之前根本没有认真备课,“自信”自己的英文不错,所以边看边讲……
我当然很气愤,我就是很讨厌不敬业的人。之前给了他一个月时间,却被他完全虚度。于是只好耐着性子劝他认真点,跟他说,你底子这么好,不认真,其实很可惜的…… 再给他一次机会,回去重新准备一星期再来。结果呢?这次不用他给学生讲,先给我讲,讲了五分钟,我就决定只能解雇这个人了 —— 因为完全没进步。
这个曾经底子非常好的人,怎么在毕业之后没几年变成这个样子了呢?其实是之前他兼职高考英语培训工作的经历造成的。
你想啊,他一个顶级大学英语系的高材生,去给那些连高考英语都弄不明白的孩子讲课,真的是随便对付一下就可以了啊!真的是完全不用备课的啊!真的是边看边讲绝对不会出错的啊!真的是即便讲错了学生也完全不知道的啊!那些学生只要听他一开口感觉地道的发音就当场心里已经跪了的啊!真的是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的啊!于是,他被那些能力差的学生塑造了,却也完全不自知。
可现在,他来教 SAT 阅读,虽然面对的还是高中生,但那文章就是很难的啊!国内顶级大学英语系毕业这个事实本身并不能保证去考这种考试能打高分的啊!甚至,绝大多数国内英语专业毕业的人去考这种考试若是之前没专门有效准备的话就都直接是低分的啊!而来参加 SAT 培训的那帮高中生都是顶尖的学生啊!他们跟那些连高考英语都弄不明白的孩子们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啊!那些孩子不仅聪明,而且长期参加各种高质量的培训,所以有很强的受培训经验啊!他们有很好的学习习惯,绝对不是那种只接受灌输、不会独立思考的孩子啊!他们绝对不是好对付的啊!甚至干脆就是不能接受对付的啊!
于是,他带着之前在差孩子那里养出来的所谓自信,带着被差孩子们塑造出来的随便,带着被差孩子们塑造出来的各种习惯,前来面对一批只不过是年龄小而已可能力上却可能比他还优秀的孩子的时候,很快就招架不住了。那怎么办?回去接着兼职高考英语培训呗。
我不忍心把这种肯定令他绝望难过的结论直接告诉他,只是客客气气地将他送走。过了几年,在上海虹桥火车站与他偶遇,随口问他在做什么,他说,前后换了好几个工作,倒是兼职高考英语培训从来没断过……
人们普遍认为,在教育行业里,是老师在塑造学生。这好像很自然,但更多的时候,曾经长期从事教师职业的我,却更多的时候看到一个反过来的现象:
很多的时候,其实是那些学生在塑造老师。
人是很容易被“ 反向塑造 ”的。你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哪怕你“高高在上”,你还是会反过来被他们塑造。再比如,同样是做销售,卖奢侈品的、卖高档商品的、卖中档商品的、买低档商品的,各自都会被塑造成不同的样子,不信你就观察一下。
再说“ 反向塑造 ”的一个好例子:
2011 年的时候,有位刚被保送的高中生陈同学来找我,给我讲他和小伙伴们办高中生夏令营的事情。说他们几个其实赚到钱了,可因为没经验,没控制好经费,反倒花冒了…… 而后又说,这次他们想通过免费大面积提高影响力。
四年后,长安街上,陈同学坐在我的车里跟我说,那可能是他这一辈子听进去的最重要的建议,我当时告诉他:
千万不要做免费的、公益的事情。你还没到那时候。
我写书免费公开在网上,是因为我确实不需要指望它赚钱,更重要的是,我 自信到不需要用市场衡量我自己。
如果你做一件事情,是公益的,是免费的,你得到的只能是赞扬——哪怕你做得并不好。这是关键,你可能做得并不好,但由于你是免费的、公益的,所以人家只能对你客气 —— 这其实是不真实的反应。
反过来,你收哪怕一分钱试试?只要你出了问题就会有人骂你,甚至不出问题的时候都有人骂你。
不会回避商业,该收钱就收钱,不能免费、不能公益——这是为了得到真实的反馈。
如果在你做得并不好的时候,依然得到赞扬,你最终只能被麻痹。而你不可能一辈子回避商业的,一旦开始玩真的,你就傻了,因为真实的世界(商业世界)全然不是你过往经历的样子。你被麻痹得越久,你越难以从瘫痪状态恢复过来。
在你做的其实很好的时候,依然被骂,这其实是好事,会让你心理上更成熟,承受能力更强。
在接下的四年里,陈同学从大一到大四,每年赚一两百万人民币——哦,对了,他 2015 年才本科毕业,在大四的最后一学期,他的公司拿到了一大笔风险投资……也就是说,在他刚刚大学毕业没多久的时候,他的公司估值早已过亿。
千万要小心自己被反向塑造成你原本不应该变成的样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不是空话,这也不应该只被肤浅地理解。
也许,现在你能理解为什么我比较不吝于使用这样的措辞罢?
远离 ____ 的人……
对于这样的措辞,这样的决绝,很多读者可能并不适应 —— 但相信我,这样的决绝,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不知道给我剩下了多少时间多少精力,不知道为我消灭了多少麻烦多少无奈。
有的时候,无法远离,那就要通过挣扎,时常认真审视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被反向塑造成意外地不好的样子,哪怕有一点点倾向,都要赶紧矫正, 对自己决不手软才对。
认真筛选自己的朋友,很必要 —— 因为他们终究会成为塑造你的一股力量;认真筛选自己面对的所有人,同样必要 —— 因为他们的力量更大,人多势众,生生不息,连绵不绝,所以更要小心,需要更多挣扎。若有可能,要认真选择自己所身处的环境 —— 因为, 地理位置很重要,远比大多数人想象得更为重要。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是莲花,那不是人;而人想要摆脱 反向塑造 ,不仅不可能天然做到,而且需要很多努力、很多挣扎。 人要真诚热爱自己 —— 然而,很多人其实没有这样的勇气。

施一公:可靠的负面结果,会让你走上正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2018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演讲时,给学生们分享了一些学习建议。这些建议对职场人士也有借鉴意义。

施一公说,本科生以学习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知识为主,博士生则要通过科学研究发掘创造新的知识。探索新知识,就必须依靠批判性的思维逻辑。在他看来,养成批判性思维最直接的一个途径,就是对负面结果进行分析。

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负面结果很常见。施一公介绍,一名博士生,如果每一个实验都很顺利,通常只需要6至24个月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所需要的所有结果。然而,美国生命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平均需要6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得到学位。这说明,绝大多数实验结果都会不符合预期。

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排除不正确的方向、找到正确方向。施一公说,任何一个探索型研究课题的下一步进展,都会有几种、甚至十几种可能的途径,这时候要做的就是去尝试和排除它们,“一个可靠的负面结果往往可以让我们信心饱满地放弃目前这一途径,如果运用得当,这种排除法会确保我们最终走上正确的途径”。施一公经常告诫并鼓励自己的学生:只要你不断取得可靠的负面结果,很快就会走上正路,而且,不断分析负面结果的过程,也会让你拥有强大的批判性分析能力。

施一公还建议学生们,切忌一味追求完美主义。他做实验的方法是:只要一个实验还能往前走,就一定要做到终点,尽量看到每一步的结果。如果得到的结果大致符合自己的假设,这时候可以回过头去仔细改进每一步的实验设计;如果实验设计和操作都没有错,得到的结果却不符合自己的假设,这意味着,你的假设可能是有大问题的,应该及时排除这个方向。

What

达利欧:把痛苦当作改进的信号

瑞·达利欧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他今年出版了一本很受关注的新书《原则》。得到订阅专栏“精英日课”的主理人万维钢在《原则》中文版的推荐序中,介绍了达利欧在书里提到所有道理中最大的道理——进化。“进化”也是达利欧系统的出发点。

在达利欧看来,进化的规律在于,你不能只是现在很强,而要不断地创新和进步。因为一切好东西只在刚出来的时候是好东西,时间长了之后,也许是模仿者太多,或是不适应新局面,这个东西就会不行,就有可能被新东西取代。要顺应进化的规律,人就要面对现实,积极探索。你会遇到失败,但是你要从失败中学到东西,然后快速改进。主动学习,更快速地适应新环境,是人类最大的优势。

达利欧把痛苦和失败看做演化的必然环节。人是肯定会遭遇失败的,如果你没有挑战过自己的极限,你就没有把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面对现实、发现自己的弱点总是痛苦的,但你应该把痛苦当成信号,说明这里可以改进。

此外,达利欧还强调一个词:谦逊。谦逊可以帮你克服两个障碍。第一个障碍是自我。“自我是非常感情化的东西,它会给你建立一个心理防御机制。因为你不喜欢犯错误的感觉,所以你的本能反应就是总想强行辩驳,别人一批评,你就怒了。因为你害怕面对复杂的东西,你就总是希望把问题简单化。”这就是自我带给我们的障碍。第二个障碍是盲点。每个人看问题的视角是不一样的,达利欧一个重要的人生体会就是人与人大不相同。别人看到的,可能是你连想都没想到的。

总之,达利欧认为,能跳出自我,站在一个更高层面上审视自己的人,才是高手。

How

建议:正确给反馈的三个步骤

反馈是工作沟通中的重要一环,如何更好地给反馈,也是管理学界的重要命题。以桥水基金和奈飞为代表的公司,认为一定要进行严厉、频繁、直接,而且多半带有批判性的员工反馈,才能提升公司业绩。

《哈佛商业评论》三月刊的封面文章《反馈的缪误》,讨论了“什么才是更好的反馈方法”。文章指出,大多数反馈不仅不会帮员工做得更好,反而可能阻碍他们。因为反馈者的个人经验,很可能对其他人并不适用。而反馈者在表达中,其实更倾向于评价自己,而不是评价对方。站在寻求反馈意见者的角度来看,得到太多新信息或者遭遇负面的反馈,不仅不会促进他去解决问题,反而会刺激他逃避。

我们也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请教完他人之后,更加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那什么样的反馈才是有效的呢?我们又应该怎样正确地给反馈呢?文章认为,好的反馈不是指出对方的缺点,或者直接教对方怎么做,而是激发他调动自己独特的才能,去推动事情的进展。文章提出了正确反馈的三个步骤。如果有同事向你寻求意见,你也可以尝试这样给反馈。

第一步,调动对方的乐观情绪。你需要意识到,向你寻求反馈的同事,正处在困境之中。你不要直接回应他的问题,可以先谈论他最近做得顺利的事情,可大可小,可以跟当下的问题有关,也可以毫无关系。因为让人想起自己做得好的具体事件,可以改变大脑中的化学物质,让人更乐于接受新的解决方案。

第二步,回溯过去。你可以问对方:“以前遇到类似问题时,你是怎样解决的?”对方很可能以前碰到过类似的问题,也设法摆脱过困境。让他回忆过去的经验,比如具体的行动、曾经的思路,可以启发他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

第三步,提前设想结果,导向行动。你最好问对方:“你觉得现在需要做什么?”你的同事其实自己知道能做什么,而你能做的,就是协助他确认自己的处理能力。

你可以也问“你希望有什么结果?”“现在你可以立刻采取什么行动?”这类问题可以催生出具体的答案,让对方看清自己接下来真正该做的事。当然,你也可以尽力提供一些你自己的经验,帮助对方明确想法。

正确对待批评和负反馈的三个建议

没有人喜欢被批评,但我们都知道学会接受批评的重要性。逃避负反馈会让人固步自封,阻碍我们发挥潜力。快公司(Fast Company)网站上的一篇文章,探讨了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对待批评。

文章认为,导致我们情绪低落的原因不是批评本身,而是我们对批评的看法。这也是为什么在得到负反馈时,人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些人能很快振作起来,而另一部分人会觉得这简直是世界末日。

DeepCreator:情绪ABC理论模型,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文章给出的第一个建议,是培养成长型思维,避免钻牛角尖。在工作中得到负反馈之后,很多人会直接从沮丧的情绪,跳到“我不适合这份工作”或者“我就是个失败者”这样的极端想法。这种灾难性思维是让一个人产生对抗性情绪,或者长时间低落沮丧的原因。

但是对于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来说,任何反馈都是学习和成长的一部分,不管这些反馈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虽然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也会因为被批评产生负面情绪,但他们能够很好地调整情绪并进行改进。

文章给出的第二个建议,是不要用别人的看法来定义自己。对很多脸皮薄的人来说,被别人批评,意味着自己的彻底失败。你应该学会把自己从收到的反馈中抽离出来,保持冷静,并思考自己能够从负反馈中学到什么。

DeepCreator:冯唐:不害怕,不要脸,不着急。

如果你想要克服对批评的恐惧,文章给出的第三个建议,是让自己暴露在容易获得负反馈的环境里。比方说,你可以参加一些非专业领域的课程学习或者演讲俱乐部。在那里,你的表现会不断被人评估,而且很可能获得负反馈。不断让自己处于可能被批评的环境里,能帮你意识到,你是有能力处理负面反馈的,而且你可以不断进步。

怎样炼成世界级高手?


同人于野

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出世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不但如此,最近几年的科学进展,人们可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关于怎样炼成天才的统一理论。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刻意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它的特点。

  1. 只在“学习区”练习

科学家们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普通的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集中练习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在很多情况下这要求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老师或者教练,从旁观者的角度更能发现我们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只在学习区练习,是一个非常强的要求。一般的学校课堂往往有几十人按照相同的进度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是没有针对性的。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需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高手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徒。

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长期使用这种方法训练必然事半功倍。200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总时间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学习方法。

  1. 大量重复训练。

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美国加州有个“害羞诊所”(The Shyness Clinic),专门帮助那些比如说不敢和异性说话的人克服害羞心理。这个诊所的心理学家不相信什么心理暗示疗法,什么童年回忆之类,他们相信练习。他们认为使人害羞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观点。怎么治疗恐女症?做法是设计各种不同难度的场合,从在房间内集体对话到直接跑到大街上找陌生美女搭讪,安排接受治疗者在一个疗程之内跟130个女人聊过天。

这种把不常见的高难度事件重复化的办法正是MBA课程的精髓。在商学院里一个学生每周可能要面对20个真实发生过的商业案例,学生们首先自己研究怎么决策,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老师给出实际的结果并作点评。学习商业决策的最好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两次决策,而是自己每周做20次模拟的决策。军事学院的模拟战,飞行员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罕见的空中险情,包括丘吉尔对着镜子练习演讲,都是重复训练。

在体育和音乐训练中,比较强调“分块”练习。首先你要把整个动作或者整首曲子过一遍,看专家是怎么做的。然后把它分解为很多小块,一块一块地学习掌握。在这种训练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误。在美国一所最好的小提琴学校里,甚至有禁止学生把一支曲子连贯地演奏的要求,规定如果别人听出来你拉的是什么曲子,那就说明你没有正确练习。职业的体育训练往往是针对技术动作,而不是比赛本身。一个高水平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只有1%的时间用于队内比赛,其他都是各种相关的基础训练。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种事先的重复训练,一个人面对不常见的事件往往会不知所措。统计表明工作多年的医生通过读X光片诊断罕见病症的水平反而不如刚毕业的医学院学生— 因为很少遇到这种病例,而在医学院学到的东西早就忘了。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定期地让医生们拿过去的旧X光片集中训练,而不是期待在工作中碰到。

  1. 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和教练最大的用处是什么?也许对一般人来说小学老师最大的作用是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教会了他什么东西,曾经有过传道授业解惑。而真正的高手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而言,老师和教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时的反馈。

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从训练的角度,一个真正好教练是什么样的?John Wooden 是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学篮球教练,他曾经率领 UCLA 队在12年内10次获得 NCAA 冠军。为了获得 Wooden 的执教秘诀,两位心理学家曾经全程观察他的训练课,甚至记录下了他给球员的每一条指令。结果统计表明,在记录的2326条指令之中, 6.9%是表扬,6.6%是表示不满,而有75% 是纯粹的信息,也就是做什么动作和怎么做。他最常见的办法是三段论: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

与外行想象的不同,最好的教练从不发表什么激情演说,甚至不讲课,说话从不超过20秒。他们只给学生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所有训练都事先进行无比详细的计划,甚至包括教运动员怎么系鞋带。他们仿佛有一种诡异的知道学员在想什么的能力,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能指出学生在技术上最需要什么。他们是绝对的因材施教,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度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

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

  1. 精神高度集中。

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看了钢琴家朗朗的传记之后,可能很多人会怀疑是否真的应该让孩子接受这样的苦练。实际上,顶级运动员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不练这一万小时,一定成不了高手,但问题是考虑到机遇因素练了这一万小时也未必成功。

这就是兴趣的作用了。如果说有什么成功因素是目前科学家无法用后天训练解释的,那就是兴趣。有的孩子似乎天生就对某一领域感兴趣。感兴趣并不一定说明他能做好,就算不感兴趣只要愿意练,也能练成。兴趣最大的作用是让人愿意在这个领域内苦练。

不论如何,刻意练习是个科学方法,值得我们把它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显然我们平时中做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不符合刻意练习的特点,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能成为世界级高手。天才来自刻意练习。

本文作者同人于野,摘引自果壳网。

罗胖曰:
我们公司CEO脱不花说,
一个人的成败,从小时候的学习表现,到长大后的职场表现,
基本上取决于同一个因素——
能不能长期地高度集中注意力。
我一观察,果然如此。
一件事情,集中注意力,长期反复干,不牛也难。

Experience

商业:产品设计中的反馈心理学

为什么你会觉得有的软件用起来特别舒服,有的就很难受?其实在每个体验好的产品背后都蕴含着强大的心理学原理。公众号“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一篇文章解释了反馈机制的四大特性,从 “设计心理学”的角度解读了产品反馈是如何影响用户体验的。

第一,反馈的期许性。指的是每次互动以后,用户都会期待得到一个反馈,像插座通电后红色指示灯亮起、按键时手机振动等都是在满足这个特性。反馈缺乏期许性很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线上交易的应用如果没有明确的消息反馈,卖家和买家就很难即时沟通,买家在想买东西的时候总是等不到期许的反馈,交易的成功率就会大大下降。

第二,反馈的可预期性。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在发出一个请求后,人们会对得到的反馈有个一般预期。互联网产品想要利用好这一点,就是要尽量做出超预期的产品。什么是超预期呢?举个例子,谷歌浏览器(Chrome)在无法连接网络时会出现一个提示界面,这是一般预期;但是在这个界面按下空格,提示界面上的小恐龙就会跑起来,开始一个跑酷小游戏,在一个单纯的提示页面做出了一个好玩的小游戏,这就是超预期。谷歌凭借这个产品中的小彩蛋获得了大批网友好感,成功吸引了一批用户去使用谷歌浏览器。

第三,反馈的明显性。指的是每一个反馈信息都要足够明显,否则就和没有反馈一样。比如在提示很重要的信息时,可能会出现一个带倒计时的弹窗,指定时间到了才能关闭,其实就是在提醒用户要好好看这段信息,避免出现问题。

第四,反馈的精准性。指的是尽可能做出能够让用户得到满意的响应结果。比如你要在淘宝搜索一件衬衫,结果搜索出来都是各种“淘宝爆款”,那么你一定会很快失去耐心。但如果能加入AI图像识别技术,你上传一张喜欢的款式图片,然后淘宝就能准确帮你找到相似的风格类型,就能大大提高精确性,也让你更满意,这就是精准性的力量。

以上就是做好一款产品必须了解的反馈特性:期许性、可预期性、明显性和精准性,希望对你有帮助。

Reference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