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Brain

生物CPU。

收入波动率自1980年代以来一直在创新高,人们对自己的收入变化越来越不可预测。
– 《收入下降可能损害大脑

一项研究发现,长期暴露在发光二极管(LED)的蓝色光谱中,果蝇会加速衰老,并且大脑出现神经性病变。所以,人体尽量避免长时间照射 LED 蓝光。

What

从出生到三岁之前,美国儿科学会把它叫作大脑发育的关键一千天。我在下方给你放了一张图,讲的是孩子大脑的各项功能发育的敏感期是什么时候。

这张图可以告诉你至少两个信息:

1)孩子的视听、情感、语言、社交等这些功能的发育敏感期,峰值都在3岁以前。3岁前,很多习惯就已经形成了。
2)学龄后,也就是5岁以后,大脑发育的敏感性就会快速下降。所以,要让大脑发育好,抓住学龄前几年比上学后更容易。

从这个图还能看出,比如孩子对语言的敏感期峰值大概在1岁到2岁之间,这个时候的孩子虽然还不太会说话,但家长不要怕烦,要多跟他们讲话,解释不同的事,如果有可能,还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这样可以尽可能多地刺激他的语言中枢。之后孩子一旦开始说话,对语言的敏感度和学习速度都会大大加快。

所以我要提醒你的是,大脑发育是有一个窗口期的,如果错过了,后面弥补是非常困难的,当然,每个孩子的发育节奏都不完全一致,你需要注意的是他们的发育顺序,如果你的孩子稍微慢一点,你也不用特别着急。

新发现丨改掉坏习惯有希望了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些坏习惯,比如有人读书时集中不了注意力,有人工作时不拖到最后一刻不动手。这些坏习惯特别难改。不过,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大脑里坏习惯形成的原因,未来,我们也许可以用科技手段轻松改掉坏习惯。

研究人员发现,大脑的决策区是在前额脑区的底部,但是在这里有两个完全相反的决策系统:一个叫习惯型脑电波回路,从名字我们就能看出来,这个回路是让我们做某些事情能习惯成自然。比如吃饭前要洗手这种习以为常的事情;还有一个叫目标导向型回路,这个回路可以帮人们进行一些有目的性的行动,比如选一条新的路线回家,读一本新书,坚持跑步锻炼等等。这两种脑回路在前额脑区可以说是互不相让,一直在争夺控制权。

为什么说坏习惯很难改呢?这是因为,当两种脑回路为了控制权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大脑会自动释放一种神经化学物质,叫内源性大麻素,它可以帮助习惯型脑电波回路夺回控制权。也就是说,人们更容易放弃目标,回到原本让自己舒服的那个状态。这么听起来,内源性大麻素好像是种助纣为虐的物质。但其实,如果没有了它,我们就什么都做不了。因为人类的全身都有这种物质,它参与了很多生理过程,比如食欲啊、痛觉感受啊、情绪记忆等等。

你看,既然习惯型脑电波回路是因为有帮手才经常获胜,那我们给目标导向型回路也找个帮手不就行了嘛。科学家最近就找到了一个帮手,叫光遗传技术,它能精确地打开和关闭特定的神经。利用它,就能让目标导向型脑回路掌控大局。

当然了,这不代表习惯型脑回路就是坏的,保持两个回路之间的平衡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习惯型脑回路能让我们快速又高效地完成一些例行动作,不用每次都学习新东西,否则大脑就会超负荷运转;而目标导向回路呢,能让我们适应新环境的变化,两者缺一不可。所以我们用光遗传技术改变坏习惯,并不是要关闭习惯型脑回路,而是在需要切换成目标导向型脑回路的时候,能及时切换过去。

所以你看,想要改掉坏习惯,不仅要停止对习惯型脑回路的依赖,还要提高大脑在两种回路之间切换的能力。也许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就可以通过光遗传技术,调节习惯型脑回路的主导权,战胜坏习惯。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漫科普”(如何改掉坏习惯?研究发现大脑形成行为习惯的原因)

新知丨大脑的意识是猜出来的

这条音频我们来说说,大脑的意识可能是猜出来的。

人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呢?这是哲学和科学都在试图回答的问题。前不久,英国萨塞克斯大学赛克勒意识科学中心的阿尼尔·赛思教授在万古杂志发表了一篇很有新意的文章,他以实验为依据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大脑在感知外界事物前,会先预测,预测和感知到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的感知意识。也就是说,大脑的意识可能是猜出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来给你转述一下。

为了理解意识的问题,科学家使用了很多方法。最常用的是利用脑电图和核磁共振,它们可以比较不同情况下大脑活动的区别。比如有个非常流行的实验就是双眼竞争实验。在这个实验当中,受试者的两只眼睛分别看不同的图像,这样的话,意识知觉就会不停地转换。通过这样一些实验,科学家确定了大脑的哪些区域与视觉、听觉以及其他刺激是密切相关的。

现在的神经科学家还有更加炫酷的技术。比如米兰大学有一位叫做马塞洛·马斯米尼的神经科学家,他通过一种无创的技术给大脑施加电脉冲刺激,然后用脑电图记录下大脑的哪个区域有响应。他发现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比如睡眠者和植物人,大脑的响应结果非常简单。但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大脑皮层出现了一种非常复杂的模式然后消失。现在甚至可以量化这些反应的复杂度了,就像使用温度计来量温度一样。

但是,作者认为虽然这些实验非常有说服力,但是它们的落脚点依旧不在意识的“真正问题”上。比如虽然看到了某个脑区在意识体验中被激活,但是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个区域的激活和意识有关系。因此,作者指出,我们需要一个一般性的理论来描述大脑做了什么,而不是它的什么位置被激活了。

作者认为,有一种理论可能用来帮助我们理解大脑到底干了什么,这种理论叫做“预测性感知”。在这个理论当中,大脑在感知事物之前,会先对要感知的事物做出一个预测,然后来判断真正的感知和预测有多吻合。比如在一个浓雾弥漫的清晨,如果我们要在公交站约见一位朋友,我们可能以为自己看到他在那儿,走近一看却发现是另一个陌生人。或者说如果我们想听到一些单词,哪怕是在嘈杂的噪音中也能“听到”它们。因此,人们有意识地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东西,而不是和他们预期相违背的东西。

虽然这听上去有些唯心主义,但是作者举出了实验的例子。哈佛医学院的一些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让受试者看到由一系列小圆点组成的“云朵”,并汇报他们看到的这个云朵的移动方向。他们利用仪器干扰视觉皮层,发现虽然受试者的眼睛视觉并未受影响,他们依然能看见云朵,但是他们对云朵移动的感知却消失了。这说明了大脑并不只是接受眼睛传来的信号就产生了意识。

“预测性感知”理论也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很多现象,比如精神错乱、致幻剂引起的幻觉等不正常的视觉体验。各种复杂幻觉都可以解释为不同脑皮层对“预测”的过度加强导致。作者认为,由于它搞清楚了许多精神病症状的内在机理,这个研究有巨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还提到了非常著名的“橡胶手错觉”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受试者被要求把精力放在假的橡胶手上,看不到真手。如果实验人员持续用软毛刷轻轻地刷你看不见的真手和假的橡胶手,你会很神奇地感受到似乎假手就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作者自己的实验室也通过类似的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所以,作者认为,当输入信号和预期行动结果匹配时,我们会感受到假手或者其他东西更加真实。更有说服力的是,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因为大脑的预测加工过程出现异常,做这个实验就会失败。

这个理论为我们理解大脑的工作方式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们每个人的独特体验,可能不过是大脑对于外界感觉信号的最佳猜测。这个结论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Anil Seth(The Real Problem)

新研究 :男女大脑不存在性别差异

长期以来,我们大多有一种印象,认为男性左脑更加发达,擅长逻辑思维,能够更加冷静地处理工程类事务;女性右脑更发达,更加温柔细致,语言能力和艺术能力更强。不过,《美国科学院院报》最新发表的一篇论文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男性和女性的大脑没有显现明显的性别差异。所以,很多时候,因为考虑大脑的性别差异,而对工作进行分类的做法其实意义不大。 公众号知社学术圈编译了相关内容。

这项研究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约珥(Daphna Joel)教授和她的团队执行。约珥说:“过去有理论表示男性和女性的大脑有显著的不同,因为婴儿在出生后,他们的性器官会分泌出不同水平的激素,会使大脑发育有差异。如果这个理论是真的,那么人类就会存在两种类型的大脑。”

为了验证这个理论,约珥和她的团队扫描了1400名年龄在13岁到85岁之间的人的大脑,他们要研究不同人的大脑各区域大小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之间的关联。他们选定了29个人们通常认为男女会存在差异的大脑区域,比如和记忆功能相关的海马体,以及和风险回避倾向相关的下额叶。但是,研究结果显示,男女的大脑类型没有显著的差别。

在整个样本中,只有0-8%的人的大脑显现出了“纯男性”或“纯女性”的特征,其它的人都是介于中间状态。这意味着,在群体状态下,或许确实存在少量的大脑具有性别差异,然而对个体来说,大脑都是一样的,根本不存在两种性别类型。

这个研究结论,也为此前已有的关于两性差异的研究提供了生物学上的支持。

首先是,男女的空间意识没有性别差异。英国米尔顿凯恩斯开放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梅格·约翰·巴克(Meg John Barker),一直致力于认知方面的性别差异,认为“性别不是二元的”。 比如人们普遍认为,男性比女性拥有更好的空间意识。但研究表明,男女的空间意识并没有性别差异。他认为,传统上把男性和女性对立区分的观念是十分狭隘的。

其次是,男性不一定更擅长数理化。男生比女生更擅长数理化是一个更加广泛流传的刻板印象。事实上这没有科学根据。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性别医学部的负责人韦勒教授(Alexandra Kautzky-Willer)说:“宏观来看,男性和女性在医学上是需要区别对待的,这对疾病的诊断或治疗很重要。但是,性别内的差异往往远大于性别之间的差异。所以除了性别本身,文化、教育、环境,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都需要考虑。”

根据这些实验成果,约珥教授认为,未来也许某个时候,我们将不再对人进行性别区分。至少,不再根据想象中的大脑性别差异,来区分男女的工作种类。她说:“我们一直把男孩和女孩分开,也许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不论从政治上还是科学上而言,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特性,而非男女这么简单。”

以上就是《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的关于男女大脑没有性别差异的观点,希望对你有启发。

有效开发大脑潜能的4个要素

每个领域都有看起来很成功的人,这些人身上有什么共同点吗?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杰夫·布朗和神经科学家马克·芬斯克采访了将近10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包括艺术家、发明家、音乐家、商人、奥运冠军等。布朗和芬斯克结合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每个成功者都有相似的大脑结构,这些人只是更擅长利用大脑中的某种特性,最大限度发挥了大脑的潜能。在《脑力升级手册》这本书里,布朗和芬斯克总结了一些脑力升级的要素,下面给你介绍其中四点。

第一,成功者的大脑很擅长以目标为导向,擅长激发人们做事情的动机。书里说,我们做某件事情的动机,不是在大脑中突然出现的,而是经历了三个递进阶段。首先是“路线规划”,就好像你打算开车去一个地方,你的大脑里装了一个GPS,上面显示了你的目标。这时候你就可以规划出最佳路线。其次是“激发阶段”。有了路线之后,你要做的就是踩油门,开车出发了。当你受到了很大的激励、朝着特定的目标行动时,你的某些脑区的活动就会特别明显。最后是“行驶阶段”。当你有了地图,油箱里加满了汽油,也知道最终目标在哪里,接下来就是朝着目标前进了。实现任何目标,都要完整地经历这三个阶段,而成功者非常擅长一次又一次地激发自己的动机,在前后一致的基础上实现目标。

第二,专注是成功者大脑的另一个特点,专注能帮他们锁定重要的事情。文章说,成功者可以根据各种情况调整自己的专注水平。而且,在培养专注力的时候,同时也可以改变大脑的物质构成,从而让人的注意力更集中。一般来说,成功者保持大脑专注会使用两个策略。第一个策略是,如果你发现自己手头上做的事情需要很专注,那你应该停下来,有意识地让自己注意关键细节。你可以注意一些通常你会忽视的细枝末节,比如声音、颜色等。举个例子,在演讲之前,你应该有意识地去注意自己坐着的椅子,或者在你之前演讲的人的语气。这能帮你集中注意力,减少恐惧和紧张。第二个策略是,一开始就避免分心、或者减少分心。研究发现,冥想能让大脑更有效地分配它的神经资源,每天进行少量的冥想,就能改善你的专注力。

第三,成功者的大脑有足够的复原力,可以帮他们从困难中恢复过来。复原力也是可以锻炼的,书里给了两个增强复原力的方法。一个方法是找到错误的根源,如果你犯了很大的错误,或者遇到了很大的挫折,就应该慢下来,有意识地确定一下错误的根源。一旦找到根源,就立刻调整行为,继续前进。还有一个方法叫做“跌倒7次,要爬起来8次”。这是美国海军流传的一句俗语。意思是,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处于不幸之中,那就尝试着再次站起来。不要成为过去经历的囚徒。爱迪生说过:“人们没有意识到,当他们放弃时,许多失败其实距离成功已经很近了。”

第四,情绪平衡也是成功者大脑的特点。他们会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引导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随便宣泄情绪。他们对自己的情绪反应高度敏感,哪怕是消极的反应。这样做,情绪就可以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想要训练这种能力,书里也介绍了一些方法。

首先是掌握情绪库存。学习情绪平衡的第一步是“了解自己”。你要知道自己的情绪底线是什么,也就是你平时情绪反应的范围,包括你最高涨的情绪和最低落的情绪。每个人都不一样。同时,你还要注意自己的情绪舒适区,看看自己比较容易表达什么情绪,以及有哪些情绪很难表达出来。

其次是帮助情绪找出口。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主动去寻找或者回避某些情况。比如,觉得孤独的时候,就约朋友一起吃个饭,减少自己的孤独感。

另一个方法是,当情绪无法控制时,你可以暂时把不好的情绪跟当下的任务隔开,这样就能减轻你承受的压力和焦虑。这么做不是让你逃避问题,而是让你专注于现在的事情,等完成了这件事,再去处理别的事情。

以上就是《脑力升级手册》这本书里介绍的成功者大脑的一些要素,以及几个具体的大脑训练方法,希望对你有启发。

本期内容参考来源:《脑力升级手册》;作者:杰夫•布朗、马克•芬斯克、莉斯•内伯伦特;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科学家:游戏正在改变下一代的大脑

如今,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越来越频繁。这种趋势会对儿童的大脑产生什么影响?神经科学家布鲁斯·韦克斯勒(Bruce Wexler)的答案是,这种变化一定会对大脑产生影响,不过这些影响是好是坏取决于儿童长大后的事业选择。韦克斯勒也是耶鲁大学的精神病学教授,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他批评了游戏公司利用相关知识对年轻人大脑产生影响的做法。

韦克斯勒认为,世界和文化一直在变化,每一代人的大脑都会受到不同变化的影响。他曾在《大脑与文化》一书中提出,“发展中的大脑神经系统需要感官刺激来保证脑细胞的存活与发展,发育成熟的大脑也仍然需要感官输入来维持大脑功能的正常运作”。外部环境对人们大脑的影响,可以极大地增加个体间功能的差异性,比如成长于贫穷环境的儿童,他们的父母没有足够的时间、经历、资源和学历给予儿童大脑发育所需要的外部刺激,这些孩子就会处在严重的劣势中。

对于儿童频繁使用电子产品的现象,韦克斯勒的观点是:这一定会对儿童的大脑产生影响,但这些影响是否有害,取决于儿童将来要做什么,如果儿童长大后要做一名专业电竞选手,大脑的这些改变也许是有益的。但这可能也意味着,这个孩子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

在韦克斯勒看来,更关键的问题在于,是谁在控制儿童接触到的这些科技和游戏。有些人会利用科技和对大脑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神经系统科学家开始倡导通过开发大脑来提高注意力、专注力、自控力和记忆力。也有些人把这看成是赚钱的机会。韦克斯勒说,有些人设计游戏时,只关心怎样让孩子购买游戏、如何增加他们玩游戏的时间,“他们生产一个游戏,观察能卖出多少,根据数据做出更多新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游戏开发者可能会激活用户控制上瘾的大脑组织,韦克斯勒介绍,这个区域也是和毒品滥用相关的大脑组织。

以上,就是神经科学家韦克斯勒的观点,频繁使用电子产品一定会对儿童的大脑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是好是坏取决于儿童长大后的选择。

罗胖精选 | 分工的巅峰之作:人类大脑

罗振宇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今天的“罗胖精选”,来自得到App付费课程《王立铭·生命科学50讲》。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我们总以为大脑是最厉害的,别忘了这句话是谁告诉你的。”

人类的大脑,是人世间最复杂最神奇的存在。我们每个人都有大概1000亿个神经细胞,每一秒钟会进行10^16次运算,这些神经细胞之间的回路比今天全世界的电话网络还要复杂1400多倍。

那么,这个生命体内最复杂的器官是怎么被建造出来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听听王立铭老师的讲解,建造大脑有哪几个步骤。

你好,我是王立铭,欢迎来到生命科学50讲。

这一讲,我想给你讲讲代表了细胞分工合作最高水平的作品——人类的大脑。

你可能对它习以为常,觉得它人人都有,很普通。但是在我看来,它其实是所有地球生命体内最复杂、最精巧的一个器官。

这一讲,我们就来探讨这个复杂器官的制造问题。

当然了,这个过程一定是非常复杂、充满各种细节的。不过没关系,我们这一讲,主要来拆解这个过程里最核心的几个步骤。

建造大脑第一步:安放元器件

这么说吧,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大脑看成是一个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里面有1千亿个元件。这些元件之间还产生了1百万亿个连接。

那么,咱们来探讨一下,这个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是怎么被设计出来的。

你不要被集成电路设计、1千亿、1百万亿这些词吓到。因为不论怎样,这个过程一定是需要三个步骤的:

第一,将每个元器件安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第二,按照一定的规则,在集成电路板上蚀刻电路,将元器件连接起来;

第三,根据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反复调试改错,增加某些新元器件和新电路,去掉某些旧元器件和旧电路,最终制造出一个能够高效运转的芯片。

先说第一个步骤,安放元器件。

首先你要知道,大脑的元器件是什么。很简单,就是神经细胞。

神经细胞的样子比较特别,一个圆圆的细胞长了个超长的尾巴,还长了一堆树丛一样的分叉。

如果神经细胞一开始就是这个乱七八糟的样子,要想把它们放在确定的位置还真的是挺麻烦的。不过还好,一开始的神经细胞可不是这个样子的,而是圆圆的。


左:新生的神经细胞 右:长出“长尾巴”的神经细胞

在受精卵不断分裂繁殖和分化的过程中,大量的神经细胞就被制造出来了。

这些新生的神经细胞,就像一大盆酒酿圆子,互相挤在一起。酒酿圆子这个比喻其实还挺传神的,它们真的和圆子一样圆圆的。而且,它们都没有找到自己应该待的位置,更没有形成彼此间的连接。

那么这些圆子,是怎么被安放在正确位置的呢?

这件事其实挺难的,因为大脑皮层可能比你想的复杂得多。大脑皮层是人类许多认知功能的核心,神经细胞主要都是集中在这里。

如果把大脑看作一个巨型的核桃仁,那大脑皮层就是核桃仁最外面的一层。

你可能会想:大脑皮层有啥复杂的,不就像核桃仁外面的膜一样薄薄的么?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100多年前,西班牙生物学家卡哈尔(Santiago Ramón y Cajal)就发现,薄薄的大脑皮层不是一层简单的膜,而是多层细胞叠加在一起的三维结构。

大脑皮层的6层结构

比如,人类大脑中负责处理视觉信息的大脑皮层区域,可以被清晰地观察到有6层,每一层神经细胞的密度、形态都不太一样。后来人们更是发现每一层的神经细胞,确实有着非常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那问题就来了,酒酿圆子一样的神经细胞,是怎么被正确地摆放到自己的位置上,形成清晰的层次呢?

后辈的生物学家们发现,这个过程靠的是细胞迁移。

在最早的时候,神经细胞诞生在大脑深处。之后,它们会慢慢地向外移动。在移动完成之后,同时迁移出来的一批神经细胞,就形成了一个薄薄的细胞层。

在此之后,新诞生的一批细胞会穿过它们的前辈,迁移到更远、更靠上的位置上。所以,会在原来一层细胞的上面,堆积出更高、更新的一层。

就这样重复几次,层次分明的6层细胞就被堆积起来了。最里面的是最早形成的,最靠外面的是最后形成的。

你肯定会好奇,这些细胞怎么能老老实实地迁移到固定的位置上呢?原因还要从咱们上一讲的内容——细胞分工的内因和外因——里面寻找。

你可以想象,如果在每一次神经细胞大迁移的时间窗口里,大脑中都会有一些化学信号分子出现在特定的位置,吸引神经细胞迁移到它们周围去,然后,在下一个时间窗口,又会有新的信号分子,出现在新的位置。

以此类推,外部环境就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发挥不同的作用,吸引神经细胞按照一个特定的方式,堆积摆放起来了。

在过去20多年里,人们陆续发现了一批能够诱导神经细胞迁移的信号分子,有的作用距离长,有的作用距离短,有的起吸引作用,有的则起排斥作用。

你可以把这些信号分子,想像成高速公路两侧的路牌和引导信号灯,能够将神经细胞按照某种预先设计好的路径,引导到大脑中特定的位置去。

设计大脑的第一个步骤:安放元器件,也就是神经细胞,就这样完成了。之后呢,我们就可以开始第二步:搭建元器件之间的电路。

建造大脑第二步:连接元器件

具体地说,从这个时候开始,神经细胞自己的位置就基本固定了。它们需要长出长长的突起,与其他神经细胞搭在一起产生联系。

我们一般把这种突起叫做轴突。只有这样,生物电信号才能在神经细胞之间运转起来,产生大脑活动,甚至产生智慧。

这一步实现的难度,可能比上一步更难。

因为在这个时候,大脑里已经密密麻麻地堆积起了海量的神经细胞。那些细长的轴突是怎么伸展出去,准确地找到目标,并且建立联系的呢?

神经细胞的移动

特别是有的时候,神经细胞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

比如,大脑皮层第一层的细胞,可能会伸出轴突插到第四层去。而在路途当中,又绝对不能和第二、三或者五、六层的细胞发生关系。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还不算,人体内最长的轴突,可能要从脊椎的位置,一直延伸到人的脚趾部位,长度可能超过1米。它们到底怎么完成如此精确的定位呢?


人体内最长的神经细胞轴突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连接的过程,其实和第一阶段有些相似。

刚才我们提到的那些,能够改变细胞移动方向的信号分子,其中大多数,也参与了神经细胞的连接过程。只不过,这一次它们改变的不是整个细胞的位置,而是轴突顶端的生长方向。

信号分子会产生各种信号,让轴突那小小的尖端,能够按照预设的方式生长。等到生长到目标部位后,就会和当地的神经细胞建立联系。这就是第二步:建立电路连接。

建造大脑第三步:调试完善

好,在前两步基本完工之后,我们已经建造了一个有模有样的大脑。元器件安装就位,电路连接完成。人类刚出生时的大脑,基本就是这样子的。

这个时候的大脑,也的确可以完成一些很基本的功能了,比如:哭、移动身体、吃奶等等。

但是你肯定也知道,这个时候的大脑,功能还是很不完备,还是很粗糙的。

比如,新生的婴儿看东西是看不清楚的,肌肉控制能力很差,也没有语言、逻辑分析、数学计算这些高级能力。

当然,这并不奇怪,就像任何一个程序员或者芯片设计师都会告诉你:没有谁设计的第一版程序或者芯片就是完美的,肯定是经过反复测试和修改之后,才能正常工作。

人脑其实也一样。

它需要依靠丰富的外部环境,进行测试和修改,最终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不断地迭代升级。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第三个步骤。

在这个过程又会发生什么呢?

你也许会猜,这个升级过程,可能需要更多新的神经细胞,以及更多神经细胞的连接。

可真实的情况恰恰相反,人脑完善的过程,主要不是依靠新东西的加入,反而是靠删除没用的,或者错误的旧东西。

比如,在人类发育的过程中,特别是青春期前后,大脑中神经细胞的总数量,将达到1000亿的量级。并且在此之后,就几乎不再有新的神经细胞加入了,所以,大脑中的神经细胞是在缓慢减少的。

与此同时,神经细胞之间连接的数量,也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将会有接近一半的连接消失。

这其实就已经说明,人类大脑发育完善和积累经验的过程,实际上,主要是靠原有连接的消失来完成的,而不是增加新细胞,或者新连接。

当然,在这个调试修改的过程中,具体发生了什么,现在我们知道的还不是非常多。

那如果我们继续追问,大脑这个巨型集成电路的完善和修改,是根据什么指导原则来完成的呢?

换句话说,大脑自己怎么知道哪些连接需要增强或者删除,哪些细胞需要杀死或者增加呢?

可以肯定的是,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一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两位神经科学家——休伯(David Hunter Hubel)和维瑟(Torsten Nils Wiesel)就发现,如果从出生开始,把小猫的一只眼睛封起来,让它看不到光,经过几个月后再打开,这个眼睛就再也看不见东西了,尽管眼睛的各种结构还是完好无损的。

也就是说,在没有光线刺激的时候,大脑的神经系统失去了分析视觉信号的能力。

所以你看,在这个例子里,环境里面的光信号,对于大脑处理视觉信息这个功能的完善和修改,是绝对必要的。

以此类推,大脑的其他功能,比如语言、运动、情绪、学习,其实也都需要和环境持续的互动才能完成。

一句话总结:建造大脑的第三步,也就是调试完善的步骤,需要环境信息的持续参与。

说到这里,大脑这块集成电路终于设计完成了。总结一下,大脑的建造就像设计集成电路一样,需要三个步骤:

首先,安放元器件;其次,搭建电路;最后,依靠外部环境进行调试。

就这样,在这个伟大工程完工之后,人类大脑这座智慧机器才能投入运行。

来源:得到

来自美国的《新闻周刊》。最近一项研究显示,贫穷会伤害孩子们的大脑。

美国科学家跟踪采访在贫困和暴力中长大的孩子,结果发现,这些孩子往往更缺乏感情、不喜欢跟人互动,做核磁共振扫描之后,科研人员发现,孩子们大脑中负责感知判断的部分,表现比较弱。

文章还提到,贫困家庭的孩子,大脑中的脑灰质减少的更快。大脑灰质的作用有多大?简单来说,它几乎存在于大脑的每一个角落,帮助我们处理信息。这东西一旦减少,就会导致孩子们的考试成绩普遍下降。

至于原因,文章是这么解释的。首先,大部分还在为温饱挣扎的家庭,生活条件都比较恶劣,而这样的环境会影响孩子们,使他们分泌压力荷尔蒙,荷尔蒙释放的过程中,身体会一直处于亢奋状态,这意味着孩子们会一直感到“压力山大”,长此以往,大脑干细胞的生长就会受到阻碍。

青春期延长让大脑成年后更强

这条音频来说说,延长青春期,能让我们变得更聪明。

前不久,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青春期延长都会让大脑在成年后能力更强。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来给你转述一下。

这篇文章里说的青春期,指的是从生理发育期开始到经济独立之间的这段时间。现在人们的青春期基本要持续15年,直到30岁左右才结束,跟20世纪50年代相比,几乎延长了一倍。

为什么会延长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生理上的发育时间不断提前,二是青少年更加依赖父母,不愿意承担责任,把独立的时间推后了。看上去不太好,但是研究者发现,青春期延长,能让大脑有机会建立终身的优势。

首先,在青春期,大脑的可塑性更强。在生理上,人一进入青春期,大脑就开始为独立做准备。青春期的中心任务,就是发展自我调节的能力。特别是大脑前额叶皮层之间会建立重要的连接,大脑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增强。这就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执行力和注意力,获得丰富的情感和较强的认知能力。

而且,这个时期建立的神经优势,能帮人抵制非理性思维。很多十几岁的青少年容易受到非理性思维的影响。虽然他们知道吸毒、不安全性行为以及犯罪有很大风险,但是一旦压力比较大,或者抵制不了诱惑,他们还是会做出这样的行为。但是青春期呢,大脑会建立神经回路,引导青少年把要采取的行动和可能产生的后果联系起来,帮助他们抵抗诱惑。

其次,延长青春期有利于大脑接收新事物。这是美国天普大学的心理学家斯坦伯格的观点。为什么这么说呢?他通过实验发现,由于青春期人们的大脑比较敏感,会主动接触新事物,建立新的神经连接。一旦过了这个时期,大脑基本定型,进入成年人状态,主要稳定已经形成的神经连接,追求提高效率,新的知识很难再进入了。

举个例子,读一本书的时候,成年人的大脑更多关注的是自己已经知道的内容,青少年的大脑会关注自己不知道的内容。所以青少年更容易学到新东西,具有更强的认知能力。

如果青春期已经过去,有没有办法让大脑保持青春期的状态呢?斯坦伯格说,可以持续给大脑智力刺激,比如教育上继续深造,学习新的语言、知识;或者多出门旅行,感受不同的文化,也能改变大脑回路。

当然,延长青春期也有弊端。由于青少年迟迟不能经济独立,需要依赖父母。父母光给孩子攒大学的学费已经不够了,还要给他们大学毕业后留出钱来。这不利于培养人们的责任意识。

以上,就是大西洋月刊说的,青春期延长对大脑的影响,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文源自:大西洋月刊网站「The Cognitive Benefits of Being a Man-Child」

中年的大脑更厉害

人一到了中年,各种能力都在下降,体力可能不如从前了,记东西也老是记不住,那是不是人到中年就真的不如年轻时候了呢?前不久,科学作家万维钢在得到的专栏里推荐了一本书,叫做《成年大脑的秘密生活》。这本书里说,其实中年人的大脑不但不比年轻人的大脑弱,很多方面甚至比年轻人强。

我们先说一说人到中年最担心的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年危机”,另一个是“空巢综合症”。实际上,这两个问题都不是普遍存在的。有人专门做过研究,发现在中年人里面,只有5%的人觉得自己的精神状态不好。5%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个小概率事件。而且,各个年龄段,都有这种觉得自己不幸福,生活中问题多多的人。换句话说,这5%的人,甭管他多大岁数,都对生活不满意。所以说中年危机完全就是个伪命题。至于空巢综合症,那就更不靠谱了。有人采访过那些孩子离家上学的家长,发现一个空巢综合症都没有,基本上都是没有孩子拖累生活得更高兴了,因为想干嘛就能干嘛,没有以前那么多顾虑了。所以说,一个生活充实的人,完全不需要担心这两个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记忆力减退。有人说,我上了年纪感觉自己反应变慢了;见到老同学也想不起名字了;提笔忘字,下个楼就忘记事儿,这些总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吧。其实啊,这还真不是记忆力减退了,实际上,记忆存储的强度是不会随着时间减弱的,减弱的是提取速度。因为你活得时间越长,记住的东西就越多,就像找东西一样,东西越多肯定找起来越慢,尤其是一些不经常用的,找起来更加费时间,“贵人多忘事”也是一样的道理。

虽然大脑也是个人体器官,也会衰老。但是请注意,跟年轻的大脑相比啊,中年大脑只在两个方面的性能有所下降——计算速度和注意力。这会不会影响工作呢?其实影响特别有限,咱们都知道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人类早就不需要用自己的大脑来计算了,所以不用担心计算速度的问题。注意力不集中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如果你能同时想到很多事情,反而更容易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样的大脑特别适合创造性思维,想问题也会特别通透。

除了这两个性能逐渐下降,中年大脑的模式识别、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等,不但没有下降,而且还提高了。跟大多数人想的相反,咱们的脑细胞并不会减少,大脑重要的地方都在随着年龄继续长,新东西也可以继续学,虽然有风险,但搞好了维持到一百岁都没问题。

中年大脑还有一个很厉害的能力,就是特别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事情总能看到好的一面,每天都能把自己哄得很高兴。研究者发现,如果你问一个年轻人,今天过得怎么样啊?他首先会想起不好的事儿;而中年人更愿意把注意力放在好事儿上。虽然不知道这种控制情绪的能力是有意还是无意,但是研究者知道,中年大脑并没有忽略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它更加注意那些积极的事情。有一种推测说,这可能是因为中年人更觉得时间宝贵,所以才更珍惜眼前的生活。

现在的人,生活条件改善很多,医疗水平也蒸蒸日上,寿命越来越长,那到底多大年龄算中年,多大年龄算老年呢?万维钢介绍了斯坦福一位经济学家提出的年龄理论。这个理论说年龄不应该按照你活了多久来计算,而是应该看你还能活多久。假如你觉得,你明年就会死亡的可能性低于1%,那不管多大岁数,你仍然是个年轻人;假如这个可能性高于4%,你才算是个老人。按照这个理论,明年死亡的可能性在1%到4%之间的,才是中年人。

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个好消息,只要你坚持锻炼身体,注意健康饮食,就能一直保持年轻。如果你有坚持学习和阅读的好习惯,那么恭喜你,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强。

本文源自:“得到”订阅专栏“万维钢·精英日课”(中年的大脑更厉害)

新研究丨忙碌提升大脑认知能力

这条音频来说说,忙碌能减缓大脑衰老。

很多人都在抱怨太忙,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事情越来越多。这件事还没做完,下一件又在排队等着,忙不过来。但是美国认知神经科学家菲斯蒂尼前不久发表了一篇论文,说特别忙碌的生活,能减缓衰老,让大脑的认知能力更强。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来给你转述一下。

菲斯蒂尼和同事们做了一个研究,这个研究的名字叫达拉斯大脑预期寿命研究。这个研究发现,忙碌的人有更出色的大脑认知功能。来详细说一下。

他们找来330名50岁到89岁的受试者,先询问他们这一天的活动,评估他们的忙碌程度。问的问题包括,有多少次忙到顾不上吃饭睡觉,多少次因为事情太多,感觉自己筋疲力尽。

接下来,实验人员做了一系列测试,来评估受试者的大脑功能,比如反应速度、记忆能力、思辨能力等等。他们设计的测试包括,让受试者们在一串很长的数字中找不同。或者把小球放在盒子里,然后不断变换盒子的位置,再让受试者找出放了小球的那个盒子。再比如把不同颜色的盒子打乱原来的顺序,再让他们回忆之前的顺序。

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呢?实验人员发现,受试者中那些经常保持忙碌状态的人,在大脑功能测试中的表现,比那些平时不怎么忙的测试者更好。而且,不管是50岁还是89岁,都适用这个实验结果。除了这些中老年受试者,菲斯蒂尼还说,这个实验结论可以覆盖到20岁以上的整个成年人群。

当然,忙碌也会给人带来压力。但是从这一组受试者的状况看,忙碌带来的好处,超过了压力带来的坏处。

不过,你可能会问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到底是忙碌的生活方式提升了我们的认知能力,还是那些聪明人更忙呢?

这要说到一位心理学家斯莫尔的研究。斯莫尔发现,忙碌可以提升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更强的人,又会更忙碌。

斯莫尔的团队观察了一些老年人日常生活里的几种活动,包括体育活动,像慢跑、园艺;社交活动,比如拜访朋友;以及认知活动,比如玩电脑、打桥牌,然后观察这些老年人是不是会经常从事不同的活动。

结果发现,这些活动能减缓认知能力的下降。而且,那些认知能力衰退得比较严重的老年人,生活方式没这么丰富。

另外,忙碌的生活会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挑战,让人们学习新东西,接触有挑战性的任务。这就逼迫大脑离开舒适区,去思考、去突破,让大脑变得敏锐。有了敏锐的头脑,会更乐于接受新挑战,整个人自然也就闲不下来。

前边说的那位科学家菲斯蒂尼说,人们可以去挑战一些新技能,学上三个月,就能改善自己的认知能力。

以上,就是忙碌能减缓大脑衰老的研究结果,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史密森尼博物院网站「Being Super Busy May Be Good for Your Brain」

新知丨体罚孩子会损伤其大脑

这条音频讲的内容是:体罚伤的不是孩子的心,而是大脑。

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叫“棍棒出状元”,以前的人认为,只有用体罚、责骂这种苛刻的手段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当然,现在我们知道这是不对的,因为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但是最近,专注于家庭教育的公众平台“家长进化论”综合分析了国外的几项研究发现,很多被人们归类为心理问题的疾病,其实都是由于大脑损伤而引起的。也就是说,责罚会通过损伤孩子大脑的方式,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首先,体罚会降低孩子的智商。加拿大的一项研究发现,童年时期孩子如果长期遭受体罚,大脑前额叶中的灰质就会减少。而我们都知道,灰质往往主导着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还包括感知能力,语言能力等等。也就是说,灰质减少就意味着感觉迟钝、认知迟缓、记忆发展缓慢。所以,跟发育正常的孩子比起来,这些孩子就会显得智商相对低一些。而体罚对孩子大脑的伤害,最明显的阶段是在5-9岁,童年时期造成的大脑损伤,通常会在青春期显现出来。

其次,灰质的减少还会导致一个后果,那就是降低孩子的自控力和认知能力。有一项匹兹堡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哈佛大学的共同研究,对一群平均年龄为14岁的孩子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当这些孩子听到自己被妈妈批评的时候,他们的理性思考能力是减弱的,批评的话也不太听得进去,甚至连方向判断的能力都失去了,连妈妈的声音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都判断不出来。所以,长期经受体罚的孩子,不仅智商容易降低,自控力、判断力也会不足。这就导致孩子该学习的时候无法专注、该做事的时候不能坚持,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想玩、想逃避的心。家长越是因为自控力差打他,他就越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而且,自控力差的孩子以后会成为自控力差的成年人。他们有了孩子以后,也会因为自控力差打骂自己的孩子,暴力就会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

第三,责罚还会让孩子面对逆境的时候更脆弱,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变得自暴自弃。当孩子被责骂或者体罚的时候,肯定是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的,这时候大脑就会释放一种压力荷尔蒙,如果这种荷尔蒙长期走高的话,一方面,不仅会增加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的概率,还可能会让人想借助酒精、毒品来发泄焦虑、恐惧的情绪。所以,小时候受过虐待的孩子成年以后更容易毒品、酒精上瘾;另一方面,大脑压力系统长期高度紧张,还会释放出有毒物质,杀害海马体里的细胞,海马体受损,就会导致人们处理压力和挫折的能力下降,更容易抑郁。

最后,小时候经常被体罚的孩子,长大之后也会更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一位教授发现,两岁是孩子最容易学到攻击性的年龄,如果父母经常用打和骂来管教他,他就会认为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攻击,就会越来越具有攻击性。还有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对一个3岁的孩子每月体罚超过两次,那么到了5岁,他就会比同龄人明显更具有攻击性。

你看,我们一直以为责罚只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但是没想到,这些表面上的心理问题,其实是大脑受到损伤导致的。所以说,教育孩子还是要多沟通,多花时间和孩子相处,打骂是万万不行的。

本文源自:公众号“家长进化论”《棍棒底下真的出秀才吗?》

说慌机制:大脑自动适应不诚实

这条音频给你说一说,为何谎会越撒越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如果一个人撒了谎,为了圆谎,他不得不持续地撒谎,结果谎撒得越来越大。其实对于撒谎这种行为,科学家们也有自己的解释,英国伦敦大学就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他们从脑神经的角度解释了这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

此前已经有研究表示,人们为了个人利益会更倾向于撒谎,对此,英国伦敦大学的专家们进行了实验来一探究竟。

研究团队招募了80人作为实验的志愿者,这些志愿者的任务,是估计透明瓶子中硬币的数量,然后通过电脑把自己心里估计的硬币数量告诉另一个看不到瓶子的同伴。

这个实验分别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进行:

在基本情形中,研究人员告诉志愿者,他们需要对瓶子里面的硬币数量,做出最精确的估计,这样可以使他们和他们的同伴都能获得奖励。

在其它情形中,研究人员改变了奖励规则:当志愿者过高或者过低地估计瓶子里硬币的数量时,可能会让他们获得奖励,但是也有可能会让他们受到惩罚。

这时候,有意思的现象就出现了。如果参与者被告知,高估硬币数量能让他自己获益,但是会牺牲同伴的利益,参与者往往会适量地夸大自己的估计数量,专家同时对他们的脑部运转情况进行扫描,结果发现,参与者在为了个人利益撒谎时,大脑中和情绪相关的组织杏仁核会产生明显的反应。随着实验的推进,他们撒的谎越来越多,而杏仁核的反应却越来越小。这又是为什么呢?

专家的解释是,一旦我们开始为个人利益撒小谎,大脑的杏仁核就会释放负面情绪,控制撒谎的程度,随着撒谎次数的增多,释放出的负面情绪就会越来越少。一旦开始撒大谎,杏仁核做出的反应就会急速降低。所以 ,从不诚实的小谎到大谎,杏仁核的反应呈现“滑滑梯”式的下降。所以这其中的作用机制是:撒小谎会麻痹内心的愧疚感等负面情绪,甚至还是以后撒大谎的“铺路石”。

此外,专家还给出了推论:人类大脑的杏仁核很可能是负面情绪的反对者,这些负面情绪不仅包括撒谎这样的不诚实行为,还包括那些约定俗成的错误行为和不道德行为。

目前研究人员只对撒谎行为进行了实验,那么那些与之类似的行为呢?比如:风险承担行为和暴力行为,随着这些行为的增加,人脑是不是也会产生类似的反应呢?也就是说,风险偏好者会不会越来越敢于承担更大的风险,施暴者会不会胆子越来越大,行为的性质会不会越来越恶劣?这些有意思的猜想还有待专家的进一步研究。

到目前,这项研究已经告诉了我们,当我们为了自己的小利益撒小谎的时候,会脸红会心里愧疚,是因为大脑的杏仁核在给我们释放这些负面情绪,在帮我们控制撒谎行为;而随着撒谎次数的增多,撒的谎也越来越大的时候,我们自身的生理调节机制就会难以生效,因而谎言也就会越扯越大。

其实此前还有很多研究表明,人的机体可以及时给人的行为一个反馈,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有明显的也有不明显的。了解到这些反馈背后的作用机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身,解除疑惑,从而更好地爱护、完善自己。

本文源自:《自然神经科学》杂志(谎言是如何让我们的大脑滑坡的)

新知丨大脑的意识是猜出来的

这条音频我们来说说,大脑的意识可能是猜出来的。

人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呢?这是哲学和科学都在试图回答的问题。前不久,英国萨塞克斯大学赛克勒意识科学中心的阿尼尔·赛思教授在万古杂志发表了一篇很有新意的文章,他以实验为依据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大脑在感知外界事物前,会先预测,预测和感知到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的感知意识。也就是说,大脑的意识可能是猜出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来给你转述一下。

为了理解意识的问题,科学家使用了很多方法。最常用的是利用脑电图和核磁共振,它们可以比较不同情况下大脑活动的区别。比如有个非常流行的实验就是双眼竞争实验。在这个实验当中,受试者的两只眼睛分别看不同的图像,这样的话,意识知觉就会不停地转换。通过这样一些实验,科学家确定了大脑的哪些区域与视觉、听觉以及其他刺激是密切相关的。

现在的神经科学家还有更加炫酷的技术。比如米兰大学有一位叫做马塞洛·马斯米尼的神经科学家,他通过一种无创的技术给大脑施加电脉冲刺激,然后用脑电图记录下大脑的哪个区域有响应。他发现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比如睡眠者和植物人,大脑的响应结果非常简单。但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大脑皮层出现了一种非常复杂的模式然后消失。现在甚至可以量化这些反应的复杂度了,就像使用温度计来量温度一样。

但是,作者认为虽然这些实验非常有说服力,但是它们的落脚点依旧不在意识的“真正问题”上。比如虽然看到了某个脑区在意识体验中被激活,但是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个区域的激活和意识有关系。因此,作者指出,我们需要一个一般性的理论来描述大脑做了什么,而不是它的什么位置被激活了。

作者认为,有一种理论可能用来帮助我们理解大脑到底干了什么,这种理论叫做“预测性感知”。在这个理论当中,大脑在感知事物之前,会先对要感知的事物做出一个预测,然后来判断真正的感知和预测有多吻合。比如在一个浓雾弥漫的清晨,如果我们要在公交站约见一位朋友,我们可能以为自己看到他在那儿,走近一看却发现是另一个陌生人。或者说如果我们想听到一些单词,哪怕是在嘈杂的噪音中也能“听到”它们。因此,人们有意识地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东西,而不是和他们预期相违背的东西。

虽然这听上去有些唯心主义,但是作者举出了实验的例子。哈佛医学院的一些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让受试者看到由一系列小圆点组成的“云朵”,并汇报他们看到的这个云朵的移动方向。他们利用仪器干扰视觉皮层,发现虽然受试者的眼睛视觉并未受影响,他们依然能看见云朵,但是他们对云朵移动的感知却消失了。这说明了大脑并不只是接受眼睛传来的信号就产生了意识。

“预测性感知”理论也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很多现象,比如精神错乱、致幻剂引起的幻觉等不正常的视觉体验。各种复杂幻觉都可以解释为不同脑皮层对“预测”的过度加强导致。作者认为,由于它搞清楚了许多精神病症状的内在机理,这个研究有巨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还提到了非常著名的“橡胶手错觉”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受试者被要求把精力放在假的橡胶手上,看不到真手。如果实验人员持续用软毛刷轻轻地刷你看不见的真手和假的橡胶手,你会很神奇地感受到似乎假手就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作者自己的实验室也通过类似的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所以,作者认为,当输入信号和预期行动结果匹配时,我们会感受到假手或者其他东西更加真实。更有说服力的是,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因为大脑的预测加工过程出现异常,做这个实验就会失败。

这个理论为我们理解大脑的工作方式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们每个人的独特体验,可能不过是大脑对于外界感觉信号的最佳猜测。这个结论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Anil Seth(The Real Problem)

健康:三个需要当心的用脑坏习惯

大脑是人类非常重要的器官,但人们经常忽视大脑的健康,并且对大脑存在一些误解。美国脑成像专家丹尼尔·亚蒙在《健康脑》这本书里,就介绍了三个需要当心的用脑坏习惯。

首先,很多人都觉得,我们的大脑很强韧坚硬,就好像橡胶一样。但事实上,大脑非常柔软。大脑80%的成分都是水,黏稠度就像鸡蛋羹一样。为了保护柔软的大脑不受伤害,它被装在一个充满液体、十分坚硬的脑壳中。但是,脑壳里有很多隆起,有些隆起像刀一样锋利,所以头部创伤就会损害柔软的大脑。比如,有研究表明,用头顶足球会对颞叶前端造成损害,有可能会对记忆力、语言功能和情绪控制造成影响。所以,我们要记住,头盖骨是硬的,但大脑是柔软的。

其次,摄入过量的咖啡因会影响大脑功能。咖啡因除了存在于咖啡里,茶、深色苏打饮料、巧克力和兴奋剂中也都有咖啡因。如果每天喝一两杯普通咖啡,或者两三杯茶,不会有事,但超过这个量,就容易出问题。过量摄入咖啡因对大脑有四个影响,一是会让大脑脱水,这会影响我们的思维;二是会干扰睡眠,睡眠对健康的大脑功能十分重要;三是咖啡因会让流入大脑的血流减少,并导致早衰;四是咖啡因会让人上瘾,很多人在试图停用咖啡因时,有很明显的戒断症状,比如头疼和疲倦。

最后,很多人都觉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喜欢把事情写在纸上或者记在手机里。虽然这么做分担了大脑的工作,但它并没有让我们的记忆力处于最佳状态。大脑就像肌肉,锻炼大脑跟锻炼身体一样重要。当大脑一遍遍地做某件事的时候,它做这件事要花的力气就越小。但跟肌肉不同的是,大脑很容易感到厌倦,一旦学会了某件事,完成这件事需要的能量会越来越少。所以,为了保持活跃状态,大脑需要不断接受新的挑战。最好的锻炼方法就是学新知识和之前没做过的事情,这样会让大脑形成新的连接,让思维更敏锐高效。而脱离学习,实际上就是让大脑解体。新的冒险、新的地方、新的技能,都对大脑健康有帮助。

上瘾

1.触发

触发就是指促使你做出某种举动的诱因——就像是发动机里的火花塞。触发分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8让你产生习惯性依赖的那些产品往往是外部触发最先发挥作用,例如电子邮件、网站链接,或是手机上的应用程序图标。

2.行动

触发之后就是行动,意即在对某种回报心怀期待的情况下做出的举动。

3.多变的酬赏

上瘾模型与普通反馈回路之间的区别在于,它可以激发人们对某个事物的强烈渴望。我们身边的反馈回路并不少见,但是可以预见到结果的反馈回路无助于催生人们的内心渴望。你打开冰箱门,里面的工作灯就会亮起,这个结果在你预料之中,所以你不会没完没了地重复开门这个动作。假如给这个结果添加一些变量,比如说,每次打开冰箱门,你眼前都会像变戏法一样冒出一些小玩意,那就说明,老兄,你的渴望被点燃了。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期待奖励时,大脑中多巴胺的分泌量会急剧上升。11奖励的变数越大,大脑分泌的这一神经介质就越丰富,人会因此进入一种专注状态,大脑中负责理性与判断力的部分被抑制,而负责需要与欲望的部分被激活。12老虎机和彩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4.投入

这是上瘾模型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需要用户有所投入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有助于提高用户以后再次进入上瘾循环的概率。当用户为某个产品提供他们的个人数据和社会资本,付出他们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时,投入即已发生。

习惯是如何养成的
习惯是大脑借以掌握复杂举动的途径之一。神经系统科学家指出,人脑中存在一个负责无意识行为的基底神经节,那些无意中产生的条件反射会以习惯的形式存储在基底神经节中,从而使人们腾出精力来关注其他的事物。

当大脑试图走捷径而不再主动思考接下来该做些什么时,习惯就养成了。为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大脑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从行为存储库里提取出相宜的对策。

以咬指甲这个习惯为例。一般说来,这是人们的下意识举动。一开始,可能是出于某种原因才咬指甲,比方说是为了咬掉不美观的肉刺。然而,如果无缘无故也会这样做,那就说明习惯已经形成。对于那些爱咬指甲的人而言,压力产生的不良情绪往往会触发这种无意识行为。咬指甲时体验到的片刻宽慰会使他们认为这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他们越是肯定这种相关性,就越是难以戒掉这种条件反射。

同样地,我们在生活中做很多选择时,都会倾向于那些曾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我们的大脑会自动推导出一个结论,如果这个办法在过去有效,那今天就依然是保险的选择,固定的行为模式就这样形成了。

我们的大脑往往会沿用既有的思维模式,因此新的行为方式总是难以持久。

人们很难彻底戒掉某种习惯。在接受过戒酒治疗的嗜酒者中,约有2/3的人会在一年之内重拾旧习。13另有研究显示,通过节食减肥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在两年之内再度发胖。

培养新习惯的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就是旧习惯,研究表明,这些旧习惯根深蒂固。即便我们调整了自己的行为,大脑中的神经通路还是停留在以前的状态,随时都可能被再次激活。

要想让新习惯在用户的生活中生根发芽,就必须增加它的出现频率。在伦敦大学学院开展的一项近期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了被试者培养牙线使用习惯的整个过程。16结果显示,新习惯出现的频率越高,稳定性就越强。与使用牙线一样,如果用户频繁地接触某个产品,尤其是在较短的时间内,那么他形成新的行为习惯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前段时间在总结100天行动课程时,提出两点:100次和100天。当你培养一个习惯的过程,最好的方法是短时间内重复100次技巧,你就会开始适合这个习惯,当你完成100次的时候,再去挑战100天,大多数习惯的正向反馈就能顺利建立。

记住一点:只有当某种行为的发生频率足够高、可感知用途足够多时,它才可能发展为习惯。

习惯不会凭空养成,只会逐步形成
习惯就像是珍珠。牡蛎中之所以能形成天然珍珠,是因为进入牡蛎的小沙粒被其中的珍珠质层层包裹起来,经年累月之后最终变为光滑的珍珠。是什么开启了这个过程?是因为微小异物的“入侵”。一颗沙粒,或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寄生物,触发牡蛎的生理系统做出了反应,用一层层发亮的外膜将入侵者紧紧包裹起来。

同样的道理,新习惯的养成也需要一个平台,而“触发”就是促使你做出行为改变的底基。

请回想一下你的生活,问问自己,每天早晨是什么把你从梦中唤醒?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去刷牙?又是什么原因让你打开了这本书?有些触发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早晨叫醒你的闹钟;也有些触发非常地隐晦,比如对我们的日常行为产生明显影响的潜意识。触发可以激活某种行为,就像牡蛎中的小沙粒,被层层裹卷之后最终变成珍珠。无论我们能否觉察,是触发促使我们付诸行动。

触发分为两种: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

外部触发

通过发出行动召唤来暗示用户,这是打造习惯养成类技术的第一步。我们身边的任何东西都有可能充当行动召唤。外部触发通常都潜藏在信息中,这些信息会告诉用户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比如微信上的小红点,消息通知就是一种外部触发。

内部触发

当某个产品与你的思想、情感或是原本已有的常规活动发生密切关联时,那一定是内部触发在起作用。

回想一下你自己在情绪驱动下做出的那些举动。当受到内部触发的刺激时,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感到无聊时,许多人都会想方设法找乐子,会去浏览醒目的新闻头条、刷朋友圈、微博,等触发条件。

多变的酬赏
“多变的酬赏”是上瘾模型的第三个阶段,共包含三种类型:社交酬赏,猎物酬赏,自我酬赏。

○ 所谓社交酬赏,是指人们从产品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而获取的人际奖励。
○ 所谓猎物酬赏,是指人们从产品中获得的具体资源或信息。
○ 所谓自我酬赏,是指人们从产品中体验到的操控感、成就感和终结感。

在目标驱动下,我们会去克服障碍,即便仅仅是因为这个过程能带来满足感。很多时候,完成任务的强烈渴望是促使人们继续某种行为的主要因素。

人类对自我的酬赏源自“内部动机”,依据他们提出的自我决定论,人们在心怀其他欲望之外,还渴望“终结感”。如若给目标任务添加一点儿神秘元素,那么追逐“终结感”的过程将更加诱人。

在自主权受到挑战时,我们会感到自己失去了选择的自由,通常会对某种新的行为习惯产生排斥。心理学家称之为“逆反心理”。因此,保障用户的自主权是吸引他们的关键。

“有限的多变性”会使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丧失神秘感和吸引力,而“无穷的多变性”是维系用户长期兴趣的关键。

产品中“多变的酬赏”在吸引用户的同时,必须满足他们的使用需求。

第562期 | 人脑的盲区:随机性

策划人:李子旸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比赛中的行为经济学》,其中提醒了一个我们平时不太注意到的问题,我们平常觉得是好运气或者是坏运气的那个东西到底是什么?

比如说,篮球比赛中,经常就有一种叫“手热”的现象,就是一个球员,突然如有神助,歘歘歘地接连投中好球。这就是所谓感觉来了,或者是好运气来了。

据说,篮球队中负责传球的后卫,一项核心技能就是,在比赛中及时发现哪个队友现在正处于这种“手热”的状态,一旦发现,就赶紧给他多传球,借着他手热的机会让本球队多得分。

那问题来了,这种球员忽然“手热”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原因要是找到了,那可值钱了。

像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那样的大生意,优秀球员的年薪高达几千万美元。优秀球队的全年收入,更是数以亿计。这样的生意,要是对“手热”的研究能有突破,就意味着能切实地提升球员能力和球队成绩,那商业上的好处可是太大了。所以,很多专家学者花了很大精力去研究这个问题。

结果是,研究者收集了大量比赛和投篮的数据,把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用各种复杂的软件反复计算,你猜找到了什么呢?

啥也没有。

原来猜想,如果球员头几个球投中了,就可以引发后面的命中率,统计数据发现,没这个规律;

或者反过来,头几个球没投中,也许球员会奋发图强,反而会引发球员“手热”,统计数据发现,也没有这个规律;

再比如说,上一场比赛的命中率,会影响下一场比赛。研究结果是,没有这个规律;

还有人猜想,球员在短时间内,比如一分钟内连续命中,就可能引发随后的“手热”。统计数据表明,没有这个规律。

为了排除对手防守强度的因素,研究者还专门研究了罚球中的“手热”,发现同样是毫无规律。上一个球是否罚中,根本不影响下一个球的命中率。

好了,到此为止,结论就有了:“手热”现象根本就不存在。

但是,你说不存在,赛场上的球员、教练员都知道这个现象是存在的啊。那这是怎么回事呢?答案是,这是个随机现象。

没有任何原因。这就像是你抛硬币,懂概率的的人都知道,掷硬币,无论连续掷出多少个相同面,正面还是反面,下一次掷硬币的概率仍然不变,正面或者反面出现的概率仍然是50%。无论你看到连续多少次是正面或者反面,纯粹就是运气,对下面出现的情况,没有任何预示作用。

但是请注意,这个结论实在太难接受了,因为太违反人类的直觉了。

NBA的很多资深教练和优秀球员都对统计学家搞出来的这个结果嗤之以鼻。他们认为,这些搞数据的家伙们根本不懂篮球。一个数据研究者对此无奈地说:“就这一主题,我已经参与了一千场论战了。每一场论战我都赢了,可我没能说服哪怕一个人。”

为什么难以说服?因为人的大脑有一种天然的本能,要为一个现象找到背后的原因。没有原因这件事,是人类大脑不接受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人类大脑和自然界里真正的随机现象到底抵触在哪里?

有一个统计学教授,在第一堂课上,给学生布置了个作业。要求大家做一件特别乏味的工作,拿出一枚硬币,连扔200次,然后记下结果,正面还是反面,仔细记录。

教授提醒说:“你们可别造假,造假我可看得出来。”学生们以为教授只是在吓唬人,没当回事。对啊,什么叫连续扔硬币,不就是搞一个随机数嘛。随机数就是没有规律的数啊,我们就编一个没有规律的结果不就行了吗?

所以,果然有学生偷懒,没有老老实实地去掷200次硬币,而是编了个记录表交差了。奇怪的是,教授果然一眼就能识别出哪些学生偷懒了,没有真的扔硬币。那教授怎么发现的?

偷懒的学生编造出来的记录表都是这样的:正反正反正正反正正反反反正。反正我编的没有规律嘛。

教授之所以一眼看出来是假的,就是因为这个记录表编造得太“随机”了。造假者认为,只有这样才符合掷硬币这种“随机现象”的特征。他们会极力避免连续出现多次同样的结果。他们认为,那样“太不随机”了。

实际上,如果你真去老老实实地掷200次硬币,而记录下来,就会发现,正面或者反面连续出现六七次的现象会很多,真正的结果会像这样:正反反反反反正正反反正正正正正正正。

其实,懂概率的人稍稍计算一下,就能解释这个现象。

你扔10次硬币,结果都是正面的概率很小,只有1/1024,是极小可能性,可当掷的次数足够多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

如果掷上710次,那连续10个正面出现一次的概率就达到了50%,一半对一半了;

如果掷上5000次呢?连续10个正面出现的概率达到了99.3%;

如果掷上1万次,概率为99.99%,这时,几乎可以确定,一定会出现连续10个正面。

所以,教授布置的作业很狡猾,他是让你掷硬币200次,其中一定会出现连续六七次相同的情况。如果看不到这种情况,看到的只要是更乱、更随机的记录结果,不用问啊,那就是学生偷懒造的假啊。

你要是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了篮球场上的手热现象是怎么回事了。你想,NBA每支球队每赛季仅常规赛就要打上82场,加上季后赛,整个联盟一个赛季比赛总数在千场以上。每场比赛双方球员累积投篮数要超过一百次,也就是说,一个赛季投篮总数要超过十万次。

在如此大的数据量下,出现某名球员的若干次连续命中,就像扔硬币连续多次正面朝上,也就是所谓“手热”,这就是典型的随机现象。如果没出现,那才是怪事呢。但是,不管看起来多有规律,这背后还是随机性,是捕捉不到所谓的规律的。

这让我想起胡适先生晚年,也不怎么做学问了,经常在家里陪太太打麻将,他就讲一句话,好像麻将后面有鬼。就是打牌的时候,发现好像牌后面有人操纵,一会儿手气特好,一会儿手气特差。

你看这句话特别有意思。什么叫后面有鬼,就是你觉得有鬼操纵,就总想把这个鬼揪出来,或者是通过各种仪式,比如摸牌的姿势来讨好这个鬼。所以麻将桌上也是特别容易诞生迷信的地方。

用万维钢老师在《精英日课》第二季里面的说法,所谓的迷信,就是在没有道理的地方寻找道理、在没有意义的地方找到意义、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在没有因果的地方强加因果。

因为人类心智是模式化的。人必须按照某种模式,或者说是某种理论来理解世界。大家很难接受一个毫无理由、无法解释、就是随机和运气的世界。人们是要难以遏制地要去探索种种现象背后的原因。这种心理机制很重要,没有这种心理机制,科学就没有办法产生和发展。

今天这个发现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迷信的对立面过去都以为是科学,其实不是。迷信和科学其实都是在找规律,只不过,科学讲究方法和证据,而迷信是一通胡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迷信和科学反倒是近亲,它都符合人类要给现象找原因的本能。

那迷信的反义词是什么呢?其实是承认不确定性,是承认随机性,承认有些东西不可解释,不可预测,并且欣然接纳它带来的结果。

所以,如果一个人声称自己认知能力不错,他得有两个要件要具备:第一要有科学精神,第二还要学会接受随机性。

好,这个话题,我们就聊到这里。

罗辑思维,明天见。

肠道,你的第二个大脑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压力大时,就会特别想大吃一顿?你肯定觉得,这样的指令是大脑告诉你的。最近,公众号科学松鼠会发了一篇文章,说没错,这的确是大脑告诉你的。但这个大脑没长在脖子上,而是在肠胃里。

我们都知道,大脑最特殊的地方,就是神经系统发达。但科学家发现,你的肠胃里,神经系统也很发达。比如从喉咙到肛门,大约有5亿个神经元,连起来有9米那么长。

可别小瞧了肠胃里的这些神经元,它们对大脑有很强的控制力,比如说,科学家给一组人肠道里注射脂肪,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结果注射了脂肪的人就更加乐观,这是因为高热量食物能让肠道分泌多巴胺,直接影响大脑情绪。你压力大的时候,不自觉就想吃薯片、巧克力,这也是肠道神经元在通过控制你的大脑,影响你的行为。

另外,肚子里这个打引号的”大脑“,还有很大的医学价值。比如说治疗一些神经性疾病,医生需要往大脑里移植神经干细胞。要是从大脑或脊髓里提取,难度很大,但现在科学家在肠道里找到了同样的神经干细胞,那提取就容易多了。以后,像老年痴呆、帕金森症这样的脑部疾病,说不定都可以从肠胃神经系统里找到解决办法。

所以你看,千万别以为肠道只是消化系统,它还是你的第二个大脑呢。

关于大脑的八个谣言

我们的脑袋越大越好使?古典音乐能够让人变聪明?男生数学天生比女生好?如果你还相信这些,那真的就out了。最近,美国著名趣味科普网站“心理牙线”就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出了关于大脑的8大谣言。

第一个谣言,就是脑袋越大越聪明。这个问题困扰了科学家很多年,现在科学家认为,脑子的大小跟智力没什么关系。你看,大象的脑子可是人类的三倍,更不要拿鲸鱼出来比了,可大象和鲸鱼比人类笨多了。科学家认为,智商其实和大脑中的灰质数量密切相关。灰质是神经元的主体,就像是脑回路的总指挥一样,散落在大脑的各个角落。这些灰质组成了一张信息网,灰质的含量越高,处理信息能力就越有效,人也就越聪明,但灰质的数量,似乎和脑体积没那么大关系。

第二个谣言是,人类分左脑人才和右脑人才。实际上,左右脑做所有事情都是共同参与的,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左右脑分工的说法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医生把癫痫病人的大脑切成两半,发现左脑掌管语言,右脑掌管创造力。科学家已经质疑这个理论很多年了,但做不了活体实验来验证。到了2004年,科学家们找了一千多人,用核磁共振扫描他们的大脑,发现左右脑是同时完成任务的。比如你跟别人吹牛时,你的左半球,管语言词汇的那块会闪起来,右半球管语调语音的,也会跟着亮起来。

接下来是“大脑只开发了10%”这条谣言。从小我们就被教育,我们的大脑的90%是被限制的,爱因斯坦碰巧用上了30%,就成了天才。这完全是扯淡。成像技术说明,大脑大部分时候是24小时运转的。就连你在睡觉的时候,大脑的某些部分都是活跃的。大部分人都是全负荷运转,不存在什么只开发了10%的情况。

下一个谣言是“人越老越蠢”。大多数人觉得年纪大了,背单词、算账都不如当年了。那么人越老,大脑就越笨了吗?答案没那么绝对。不得不承认,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学习语言的能力和短时间记忆能力都在下降。可是,成年人的大脑在分析能力、人际关系处理上显然是优于儿童的。你看啊,吃一堑长一智,多少经验教训,成年人都默默地攒在脑子里,必要时再拿出来用。科学家管这叫做“认知模块”,这就是大人的智慧啊。另外,成年人的大脑一直在默默地优化脑回路,比如说人脸识别能力,就比小孩子强很多。

另一条谣言,与古典音乐有关。怀孕的妈妈总是给宝宝听莫扎特,认为古典音乐能让孩子变聪明。不过实验证明,听古典音乐并不能提高智商。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莫扎特效应”吧,好多妈妈都在胎教时候给孩子听莫扎特,不过,一群神经科学研究专家发现,听莫扎特音乐,仅仅能短暂提高空间推理能力,有多短暂?只有大概15分钟。

还有一个大脑谣言,关于填字游戏,说它能让人变聪明,这当然是在胡说八道。像数独、填字游戏,往往是商家瞄准了智力游戏这块蛋糕。一些耿直的科学家,忍不下去了。美国一位知名神经学家就说:“玩字谜游戏的人没比其他人的认知水平高到哪去。” 一些科学家认为,你玩特定的游戏,越来越熟练,不能代表你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整体提高了。换到其他知识领域,认知能力又不行了。就比如,你玩填字游戏之后,学个编程也得要很久啊。

第七个谣言是,男生数学天生就比女生好。女权主义要跳脚了,这是性别歧视嘛。来,消消气,科学家研究证明,男女在数学学习上,大脑并没有体现出差异,而是文化因素在作祟。女生为什么学不好数学?因为周围的人反复强调女生数学不如男生,她们就会心理暗示自己不行,最后数学老是考砸。最近一项研究就发现,当女生隐藏了自己的性别,再来做数学,平均成绩,就和对照组的男生没有什么差别。另外,英国几年前有一项研究,详细分析了86个国家学生的平均考试成绩,发现男女数学成绩就差不多。

最后一个谣言,是说人类的大脑一成不变,也不能自愈。前面都说了,大脑一辈子都在勤勤恳恳地优化自身,努力让我们生活变得更美好,怎么能说一成不变呢?另外,大脑的适应能力也是让人吃惊。一些失明的人,听力会显著提升,有科学家认为可能是大脑发出了补偿机制,用视觉皮层和其他资源,来处理听觉。而一些人在切除一半大脑后,生活依然过得滋润,这是因为剩下一半的大脑,开始调动海马体中一种叫齿状回的部分,适应新的环境,一些神经元会更新,恢复大脑的运转。

你看,这就是8个关于大脑的谣言,你是不是也信过?快把这个知识告诉你身边的人吧。

本文源自:关于大脑的8个谣言,你肯定都信了

每个人的大脑里都有三座监狱

有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叫《肖申克的救赎》,电影里说,如果人在监狱里呆久了,就会习惯监狱里体制化的生活,到了正常社会反而不适应,这种思维被固化的现象就叫“肖申克现象”。其实啊,咱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就会有这种思维固化的现象,不知不觉就影响了我们的正确认知。最近,科普作家刘未鹏说,我们的大脑里就有三座肖申克监狱。

第一座监狱叫知识的牢笼。先讲个心理学实验,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心里想着一首曲子,然后用打拍子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别人通过拍子猜曲目名称。当然,曲子是最简单的那种,比如什么《小星星》、《世上只有妈妈好》之类的。实验中,打拍子的人就觉得,这么简单的曲子怎么可能听不出来?所以他觉得别人猜中曲目的概率至少在50%以上。可结果呢,只有2.5%的人能猜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打拍子的人,自己本来就知道答案,他没有设想到别人听拍子时候的感觉,这就会影响他对概率的判断。这种情况就是知识的牢笼,指的是因为掌握了一些知识,有时候反而会因为先入为主,影响了判断。当然了,这并不是说知识不重要,而是说咱们生活中大多数情况都没做到换位思考。比如有些父母为子女规划人生,结果最后往往是好心办坏事,就是这个道理。

大脑里的第二座监狱,叫思维的牢笼,就是说,咱们的大脑经常陷入思维定式。比如说有这么个故事,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看守警卫看到一个男人骑着自行车,把手上放着个箱子,警卫让他打开箱子,结果发现里面全是沙子。第二天,这个男人又来了,还是骑着自行车带着个箱子,警卫打开一看还是沙子。这样过去两个月,这个男人每天都穿过边境,每次都带着一箱沙子。最后这名警卫终于崩溃了,说:“你每天都骑着自行车,带着一箱沙子过境,到底想走私什么呢?”结果那个男人回答说:“自行车。”你看,在这个故事里,警卫认为走私的物品一定是放在箱子里,这就是一座思维的牢笼,咱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犯类似的错误。

其实,想跳出这个思维的牢笼也不难,有三个方法。

第一是把问题加上“可能”两个字。比如老师递给学生一把锤子,让大家说它的用途。老师分别尝试了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这是一把锤子”,第二种说法是“这可能是一把锤子”。仅仅加上了“可能”两个字,同学们所给出的用途就大大增加了。这种条件式的表达,非常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式。

第二是出声思考,也就是说,你得说出来。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就是在请教或者和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更容易在电光火石的争论中突破瓶颈。这是因为,用语言来表达,相当于做了更加深度的思考,也更容易发散思维。

第三个方法是参照别人的思维,多和别人讨论。因为每个人的思维边界不同,你认为的显然,在别人眼里可能是不一定,就像在黑夜里没法看到黑色的字,可在白色的背景下就映衬得一目了然了。

你看,用这三个方法,就可以帮你摆脱大脑里的第二座监狱,思维的牢笼。

最后咱们再说大脑里的第三座监狱,叫情绪的牢笼。就是说,咱们的判断通常会受情绪的左右。有个著名的铁索桥实验,参加实验的人要穿过一座铁索桥,期间会有一位漂亮的女助手拦住他们,一组是在桥中间拦住,另一组是在桥尾拦住。女助手跟他们交谈后,会留下电话号码,并说“欢迎打电话给我啊”。结果,在桥中间被拦住的那一组,事后会更愿意跟女助手联系。这是因为,跟那些已经到桥尾的人不同,当这些人在桥中间时,会情绪高涨,心跳加速,手心湿润,这跟被异性吸引时的特征非常像,结果大家就下意识地觉得,自己是被女助手吸引了。其实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他们之所以出现心跳加速这些征兆,是在铁索桥上走路吓的。更关键的是,这些人还走进了情绪的牢笼,并不觉得是归因错误让他们觉得女助手有吸引力,而是从心底里认为,女助手就是有吸引力。

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热恋中的情侣,父母越是干涉,他们的情感反而会越热烈。因为他们不会觉得这是家长干涉造成的,而是真心觉得情感越发强烈。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这样的,所以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你看,不知不觉间,我们被情绪牵着鼻子走,还会错误地认为这就是我们的理性决策。

上面就是刘未鹏总结的三座肖申克监狱。在《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的最后,主人公成功越狱,获得了向往已久的自由。而我们在真实的世界中,也应该打破大脑中的这三个牢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本文源自:《暗时间》

大脑里的细胞也讲民主和独裁

我们的大脑里有上百亿神经细胞,比地球上的人口多多了,我们的各种反应和行为,都是这些细胞互相沟通的结果。那这些细胞之间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有个科学家就发表了一个看法,说神经细胞中有一个老大,其他细胞都归他管。还有科学家认为,神经细胞是民主制,大家商量着做决定。最近,公众号“科学媒介中心”介绍了一个国外的研究,里面用动物做了实验。结果发现,神经做决策的时候,有很多规矩,也就是说,从独裁到民主都有。

首先,独裁的情况,一般发生在紧急逃命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神经细胞就能指挥一个动作。比如,小龙虾尾巴上就有一种神经细胞,当我们碰小龙虾尾巴的时候,小龙虾马上就会有反应,然后逃跑。这个反应时间特别快,只有百分之一秒。鱼的大脑里也有这种发出指令的神经细胞。这些独裁的细胞有个特点,就是特别大,并且管着一批神经细胞,向它们下命令。

不过,只靠独裁肯定不行,所以小龙虾还有别的逃生办法。这种办法就像是人类的寡头政治,由几个神经细胞共同决定跑还是不跑。几个细胞一起商量的情况,一般发生在不那么危急的时候。如果小龙虾感觉到有危险了,但是逃跑时间比较宽裕,就会由几个细胞开会,然后控制其他细胞一起做出逃跑的动作。这种几个细胞一起决定的方式是很必要的,因为如果只有独裁细胞控制,要是出了什么意外,动物就没法逃生了。但一小批细胞联合完成逃跑功能,就可靠多了。由于细胞之间要商量,这个时间就让反应速度变慢了。

当然,大部分的神经活动还是很民主的,也就是大量神经细胞都会参与决策。比如,一个猴子想给自己挠痒痒,它大脑里的很多神经细胞就会活动起来。有的说往这边动,有的说往那边动,但每个细胞的强度是不一样的。这里面,所有参与的神经元都有投票权,哪个方向的投票最多,信号就强,然后少数服从多数,谁的信号强听谁的。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基本都由这种民主制的神经系统控制的。比如,我们判断一个东西是什么颜色的时候,视网膜里很多神经细胞就会进行投票,确定我们到底看到了什么颜色。民主的好处是,投票的时候,不会有单个神经细胞发生很激烈的反应,这时候我们的感知会更灵敏和精确。而且,少数神经细胞如果出问题了,也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

总之,在同一个生物体内,独裁的方法,小组决定的方法,以及民主投票的方法是可以共存的。而且这种共存对生物也有好处,独裁虽然很霸道,但反应最迅速,相当于给生物提供了一个应急的逃生机制,这样生物生存的机会就增加了。搞清楚这些不同的机制,对我们实现神经系统的“仿生”也很有帮助。

本文源自:公众号“科学媒介中心”(简析神经系统的“民主”和“独裁”制度)

大脑刺激越多越聪明吗

最近啊,有个观点特别火,说旅行能给孩子的大脑更多的刺激,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所以鼓励家长们多带孩子出去旅行。有的父母一听,觉得刺激对大脑有好处,就给孩子安排一堆事情做,其实太多的刺激是不会让人更聪明的。台湾脑科学家洪兰在公众号“常青藤爸爸”发了篇文章,说大量的刺激对大脑没那么大的影响。

举个例子,科学家为了证明环境对大脑的影响,专门做了个实验。研究人员把小老鼠分成了三组,一组在正常的笼子里喂养,一组放在环境不好的笼子里喂养,光线很差;一组放环境丰富的笼子里喂养,不仅光线好,而且还有各种玩具。也就是说,环境好的老鼠,接受的外界刺激越多;环境正常的老鼠,接受的刺激也正常;环境差的老鼠,接受的刺激很少。几个月下来,对比老鼠的大脑,发现环境差的老鼠,大脑发育确实不那么好,但环境好的和环境正常的老鼠,大脑神经密度发育都差不多。也就是说,只要是正常环境,神经连接就会很正常,用不着专门去增加刺激。

所以,洪兰教授认为,孩子大脑的发育,需要的是安全感,而不是大量的刺激。为什么安全感有用呢?比如,我们出差的时候,有时候半夜醒了,会记不住自己在哪。这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紧张,直到想起来自己是在出差,才能放心地去睡觉。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样,要给他们一个很稳定的生活环境。如果经常搬家,或者换学校,孩子就会没有安全感。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带他去旅行,也是一个道理。你在外面换旅馆住,很容易让孩子没有安全感,这对大脑的发育是不利的。所以,安全感才是孩子大脑发育最需要的。

那如果带孩子去旅行,怎么做对孩子才最好呢?洪兰教授说,很简单,家长要提前做好功课。比如说,有个旅游团,带孩子去欧洲,看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但事前没告诉孩子米开朗琪罗是谁,孩子不了解,所以一直吵着要出去。这就是事先没做功课的结果。再比如,洪兰教授的朋友,带自己的儿子去纽约,回来大家问孩子,在博物馆都看到什么了。结果孩子就记住那里的热狗很好吃,这都是旅行之前准备不足造成的。

最后,家长肯定想知道,孩子的大脑到底需要多少刺激。洪兰教授谈了两点。

一是大脑需要适当的刺激,更需要等待。我们都知道,学习的曲线是波浪形的,比方说,我们一开始学习新知识时,经常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但是突然有一天我们就开窍了,觉得自己上了一个台阶。这个“开窍”就是我们大脑通过长期积累,从吸收的知识里面总结出了一些规律。所以,大脑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家长要有耐心,不能着急。

二是与其给大脑各种刺激,告诉孩子做人的道理更重要。在早期教育的时候,家长不要把孩子的时间表排的太满了,刺激太多,孩子就会觉得饱和,就算是玩游戏,如果孩子不想玩了,你还让他玩,他也会有压力。没有压力的学习,才能让孩子学得更好。而且,童年很快就过去了,与其给孩子各种刺激,还不如在这段时间教孩子做人的道理。

总之,大量的刺激对大脑的其实没什么帮助,相比来说,安全感对大脑更重要,而且家长要有耐心,大脑的发展也是需要时间和等待的。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常青藤爸爸”(脑科学家洪兰特稿 |“孩子的大脑需要多少的刺激?”)

大脑也分男女吗?

大脑是我们人体最复杂的器官,我们都想了解更多关于大脑的秘密。虽然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大脑,发布了很多研究成果,但是那些学术论文不容易理解。有一本书叫做《让大脑自由》,给我们讲了很多大脑的知识,通俗易懂。我们挑几个有意思的研究成果来说说。

第一个是,压力会损伤你的大脑。压力不但会让人感觉不舒服,还会对大脑造成伤害。因为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压力是原始人的一种防御系统,可以让他们保持警惕。遇到野兽时,压力会及时刺激身体分泌肾上腺素,对危险做出反应。但是,对原始人来说,只是在面对野兽时有短暂的压力。现在我们是长期处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中,这会让我们的应激系统变得不够灵敏。同时,压力还会损伤大脑中的海马体,而海马体是负责记忆的,这样就损伤了我们的记忆力。为了保护大脑,就要想办法缓解长期的比较严重的压力。

第二个有意思的研究是,很多人以为一出生,大脑就固定不变了。实际上我们的大脑是在不断成长的。婴儿出生的时候,大脑只发育好了一部分,所有功能要到20岁出头时才会基本发育完成,甚至还有一些细微的调整会延续到40多岁。所以,后天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会对每个人的大脑产生很大的影响。

除了以上两点,这本书还告诉我们,人的短期记忆是最初几秒决定的,长期记忆要依靠有规律的重复。什么意思呢?

先说短期记忆。研究发现,一开始对信息的理解越透彻,就会记得越牢固。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写文章的时候,最好在开头讲一个实际的案例,或者引用一个生活场景。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它能让听的人一开始就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脑就会联想到类似经历,留下深刻印象。

再来说长期记忆。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对记忆进行量化研究发现,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比如说,人们在某一堂课上学到的知识,会在30天之内忘记90%,绝大多数是在课后的几个小时之内忘掉的。如果定期复习呢,会加固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就能把知识转换成长期记忆。

最后说一个有点奇葩的,大脑也分男女。还是跟进化有关,在原始社会,男性和女性面临着不同的生存和繁殖任务。男性负责外出打猎,更擅长辨认方向;女性负责采摘野果,擅长用参照物来记忆位置。不同的分工,塑造了男女不同的大脑结构,那具体有哪些不同呢?

第一,男性在说话时只使用左脑,而女性会同时使用左脑和右脑。也就是说,男性大脑负责谈话的区域比女性小得多,所以女性在语言方面更具优势。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夫妻之间吵架时,丈夫总是吵不过妻子。

第二,男性大脑里合成调节情绪物质的速度比女性快52%,所以男性能比女性更快调整情绪。你会发现,如果夫妻晚上吵架,丈夫总是睡得更快,妻子常常到了半夜还在失眠。

以上就是《让大脑自由》这本书里的一些片段,你GET到了么?

本文源自:高高爱心理(当我们谈论大脑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酒精到底对我们的大脑干了什么

为什么要喝酒?可能每个人给出原因都不一样。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科学博士赵思家在一篇文章里说,大多人喝酒,其实和酒精对我们大脑的作用有关系。

第一点,很多人没事的时候喜欢喝一杯,是因为酒精会奖赏我们的大脑。我们知道,多巴胺会让人感觉到愉悦和兴奋,很多上瘾性疾病,都和多巴胺有关系。酒精能增加大脑中的多巴胺浓度,让你喝了还想喝,根本停不下来。但长期喝酒会让大脑产生抵制机制。酒精量过大,大脑中负责检测多巴胺的接收器就会减少。这个接收器减少了之后,大脑对多巴胺的敏感度就降低了,这也是过量喝酒造成的一个长期影响。

第二点,很多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喝酒,一醉解千愁。但其实根据药理学知识,酒精能产生两种和压力有关的荷尔蒙,心情不好的时候喝酒,不是会越喝越愁吗?不过,虽然酒精能让人感到压力,但大脑对压力的反应往往会通过奖励系统产生多巴胺,反而使人感到愉悦。这其实有点儿像是以毒攻毒,通过给大脑一个负面的刺激,然后让大脑自己反击,从而让人感到愉悦。所以“借酒消愁”其实是有道理的。

第三点,喝酒能让人畅所欲言。有一项研究发现,只要喝下去几杯酒,就能降低大脑前额皮质抑制控制的能力。前额皮层在我们的社交过程中极为重要,我们做决策,管理自己,进行社交,都需要用到这个大脑区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有“酒精让自己管不住自己”的感觉。而且,有的人平时不怎么说话,只要喝上几杯,他就会变得很外向,更愿意进行社交,酒精甚至还会让人看起来更有魅力。

第四点,虽然睡前喝一杯酒,能帮助你快速睡眠。但有一个最新的研究,酒精达到一定量的时候,会减少快速眼动睡眠,而快速眼动睡眠对我们的睡眠质量极为重要,而且还会帮助我们进行记忆。所以,喝酒虽然能让我们快速地入眠,但也有可能让我们的睡眠质量下降,从而导致我们的记忆巩固效率下降。

第五点,我们都知道,酒精会让人对疼痛感到麻木,为什么酒精能减弱疼痛呢?因为我们疼痛的时候,首先是由痛觉感受器识别到疼痛的信号,然后通过谷氨酸这样的化学物质,把这个信号传到大脑。酒精可以抑制这种信号,这样我们的疼痛感就会减弱了。

第六点,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冬天经常会喝上几杯驱寒。比如俄罗斯人喜欢喝伏特加就是为了驱寒。实际上,酒精给人带来的热量是很短暂的,这个短暂的暖意来自我们皮肤的温度。在喝酒的时候,皮肤附近的末梢血管会扩张,更多血流、更多热能会流向这些血管。喝酒之所以感觉温暖,就是因为皮肤温度比较高。但如果你周围很冷,这些热量很快就会通过皮肤传出去,反而会让你身体的温度降低。所以如果你需要短暂抵抗一下寒冷,喝点儿酒可能管用,但如果你要长时间对抗寒冷,还是少喝酒比较好。

听完以上六条,你现在应该知道了,人们之所以喝酒,其实和酒精对大脑的作用有很大的关系。

本文源自:公众号“神经科学”(酒精,你到底对大脑干了什么!)

失恋的大脑

失恋的痛苦会折磨我们很长的时间,悲伤、气愤、沮丧,这些负面情绪给生活带来沉重的负担,失恋的人通常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从这痛苦的死胡同里走出来。为什么我们学不会洒脱地放手,另觅新欢呢?答案,在于大脑之中。

大脑在进化的过程中练成了用特定的方式去反应,它有自己一整套的机制来应对这一切,每一个失恋的人都不得不承受随之而来的痛苦。

爱情是美好的,可它背后的根源却不那么浪漫。如同性一样,恋爱也是一种强烈的欲望。性的欲望进化为让我们的祖先与任何远亲中的合适个体寻求交配,爱情则进化为使我们祖先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好的伴侣身上,从而节约宝贵的交配时间和精力,增加自身的生存与繁衍几率。

恋爱中的激情是由大量分泌的多巴胺促成的,这种化学物质让我们注意力集中,同时也让大脑中的奖赏回路强烈兴奋。高浓度的多巴胺与其他的化学物质一起,使我们体验到如醉如痴的爱情。

当我们被所爱的人拒绝,首先体验到的反而是更加强烈的爱意,以及紧随其后的痛与悔。思念总在分手后开始,因为失恋带来的压力与焦虑会使脑内多巴胺的浓度和活跃性上升,这一变化会让失恋者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强烈激情;同时,因为失恋使我们无法得到预期的爱的回报,与恋爱相关的大脑奖赏回路中的“回报期望”神经元会持续活动。于是,这些化学反应与电活动让失恋者痛苦地高喊: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爱你!

当这种呼声没有回应,失恋者便进入第二个阶段:由爱生恨,从痛苦转向愤怒。我们总觉得爱与恨是两个极端,但事实上恨从来不是爱的对立面,冷漠才是。爱与恨拥有如此相似的生理状态,而我们之所以体验迥异只是因为大脑给了它们不同的解释。随着情境与线索的不同,大脑的解释可能会相当不靠谱地在这两者之间转换。另外,心理学中的“挫折-攻击原则”认为,当我们的期望或目的无法被满足,就会产生某种程度的攻击心理,而愤怒就是这种攻击的表现形式。

但是最终,失恋的人们通常还是会放弃,变得沮丧和绝望。当被抛弃的人意识到自己再也挽不回的时候,大脑中那些产生多巴胺的系统就会减少它们的活动。于是他们变得自暴自弃,消沉,抑郁,甚至尝试自杀。但他们终将艰难地走过这些阶段,慢慢地平和下来,准备好迎接下一段恋情——因为生存与繁衍才是本能。

如同接受爱情的愉悦一样,不幸失恋的你,也请接受这与爱相随的痛苦与沮丧。努力缩短平复的时间吧,就当一切只是一堆化学反应和电活动而已。

罗胖曰:
把人的情感还原为一堆原子和化学元素来研究,这是一个既徒劳又无趣的研究方法。
作为游戏文字自然无妨。
但如果当了真,这个视角就意味着——
人只是物的一种。
人已经不再是万物的尺度。

在大脑里锻炼真的可以提高技能

我们都知道,准备演讲有一种好方法,那就是在脑子里用想象力进行反复地模拟演讲,细微到每一个语气每一个表情,这样能大大提高实际演讲水平,但神奇的是,运动技能居然也可以光靠想象就能提高。最近《大众科学》的一篇文章,就说了这个道理。

比如美国著名橄榄球运动员卡森,在重大比赛前受伤了,没法参加训练,他就每天在脑子里用想象进行各种训练,结果参加比赛时,他不仅没有退步,反而打出了职业生涯里最棒的一场比赛。

这不是个例,研究人员曾经让30多位业余高尔夫球手用想象力进行挥杆击球训练,结果成绩都比之前提高了不少。

这是什么道理呢?体育心理学家发现,你在想象一个动作的时候,大脑是会给肌肉传递信号的,这个信号虽然不足以让肌肉收缩,但完全可以在你的大脑和身体之间形成一个动作流程图,真运动起来以后,它就能提供正确的指导。

你看,光想不练也能提高水平,但注意,初学者还是得实际练,否则动作想错了,反而会适得其反哦。

本文源自:脑中进行锻炼能提升实际能力吗?

观点:人们过于重视大脑忽视了身体

我们可能会认为,大脑像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精心编排并决定着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微信公众号“利维坦”介绍了一本新书《生物心理学(The Biological Mind)》,这本书提出,相比大脑,我们的身体常常被忽视。

这本书的作者是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教授艾伦·贾萨诺夫(Alan Jasanoff),在他看来,如果我们将大脑看作一个类似超级计算机的器官时,就会忽略身体与环境对人类心理的影响。

总的来说,身体和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有以下三点:

第一,身体和大脑一样,可以感知我们的情绪变化。贾萨诺夫以几年前的一项实验为例,参与者被要求在他们自己身体的照片中标出,经历各种情绪变化时,他们身体产生感应的部位。研究人员一共研究了15种不同的情绪,并为这些情绪找到了不同的身体感应部位。身体不仅可以感知我们的情绪变化,也可以有认知地参与我们的行为。在神经科学家安东尼奥·达马西奥(Antonio Damasio)看来,人类身体和大脑之间存在一个循环,这一循环包含和环境信息相关的身体信号,引导我们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

第二,身体的变化会改变我们的心智。贾萨诺夫在书中引用了一项对大量心脏移植患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他们中的20%性格上出现了变化。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肝脏移植,肝脏的作用是去除血液中可能会影响大脑的有毒有害物质。所以,如果你调整了某人异常的肝脏功能,你可能也会同时改变了他的认知。

此外,移植还会影响人们的态度和情绪。贾萨诺夫表示,一个立竿见影的做法,是更换生长在人类肠道中的菌群。对动物和人的研究均表明,如果用一些有益的细菌替换掉肠道中的有害细菌,可以明显改善人的情绪和情感功能。

第三,环境会对我们的心智产生影响。环境以每秒大约10兆字节的速度向我们的大脑传递信息,不过这类信息的输入大部分只停留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以温度为例,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时候温度过高,但是大部分时间里都感受不到气温的细微差异。不过,加州伯克利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微小的温差也会对暴力和侵略事件的发生几率产生巨大影响。在枪支培训时,训练房温度的改变,会影响警察们开枪的次数。

贾萨诺夫表示,我们需要有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认识到大脑和我们的身体,和周围的环境都是紧密相连的。如果只是从大脑功能的角度去解释人们的行为,那种把大脑当做超级计算机的想法,会让我们忽视身体和环境的影响,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Why

罗胖精选 | 为什么娱乐不能让你放松?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今天的罗胖精选,是这周我们新上的课程:《给忙碌者的大脑健康课》。主理人是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张遇升老师。

这门课听名字,你就知道它是来解决一个问题的。你想,我们平常买辆车都会做保养,但大脑这么重要的器官,却好像没有任何方式保养。这怎么可以?

比如,我们长期处在压力之下。压力是可是大脑杀手。我们应该怎么应对?怎样让大脑放松下来?娱乐是好办法吗?

接下来,就请张遇升老师来给我们讲一讲。

你好,我是张遇升,欢迎来到我的得到课程《给忙碌者的大脑健康课》。

这一讲我给你讲讲大脑滋养的第三个部分——放松。

慢性压力是大脑杀手

为什么大脑需要放松呢?因为压力,尤其是慢性压力,会极大地影响你大脑的结构和功能,造成对大脑的损伤。

这里我给你简单地解释一下,为什么压力会损伤我们的大脑。

压力来源于人体内一个反应轴,这个轴上包括了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三个部位。这个轴最主要的作用是让人可以应对突发的危险状况。

你想象一下,远古时候,咱们的祖先在野外遇到一头猛兽,向他扑过来,这个时候他一定会心率加速、血压上升、呼吸急促、血糖上升,注意力高度集中,身体恨不得调动所有的资源去和猛兽搏斗,或者逃跑。这个搏斗或逃跑的反应,就是由“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轴”控制的。

现代社会,虽然我们遇不到猛兽了,但当你遇到一件压力很大的事,这条轴还是会被激活,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最后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皮质醇。

皮质醇是人体应对压力一个最重要的激素,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人体的报警激素,它能够让血糖上升,维持血压稳定,还能控制我们身体的炎性反应等。

短期的皮质醇上升对身体是一种保护,但问题是,如果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皮质醇长期分泌很多,就会给大脑带来很多问题。

如果体内存在太多皮质醇,会迫使身体将大量葡萄糖或燃料优先传输到肌肉部分,因为你要搏斗或逃跑嘛,但相应地,大脑获得的养料就会减少,长期后果就是大脑学习、记忆、和压力控制相关的能力都会降低。

不仅如此,皮质醇过多还会导致神经元之间突触连接减少,引起大脑的萎缩,尤其是前额叶皮质的萎缩。它是掌管我们大脑注意力、决策制定和社交互动的部分,它的萎缩会直接导致我们难以集中精力,没有办法作有条理的决策,社交动力也会下降等等。而且,皮质醇水平长期较高的人,患老年痴呆的风险也比较高。

所以毫不夸张地说,慢性压力是大脑杀手。你需要通过主动地放松来“消灭”这个杀手。

娱乐不等于放松

你可能会觉得,放松还不简单吗?不就是躺在海边上什么都不干吗?或者我就玩一天手机、看一天电视不就行了嘛。但真的是这样吗?

很多人把娱乐和放松搞混了,认为这是一回事儿。其实啊,真正的放松在生理上和娱乐完全不同。

放松的本质是通过激发副交感神经系统,关闭原来兴奋的“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轴”,让人暂时离开“搏斗或逃跑”反射。

在放松的过程中,人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都会降低,皮质醇水平也会跟着下降,大脑还能测出一种特定的脑电波-——Alpha波。

而在娱乐的时候,人会觉得“爽”,是因为大多数的娱乐都会刺激我们的大脑,通过快速短暂的多巴胺分泌来获得快感。

但快感并不意味着放松,比如看电影,看到惊险刺激的镜头,人的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轴会被激活,心率会加速、血压跟着上升,这和放松完全不一样。

那怎么才能真正的放松呢?进入真正放松的状态,有这么几个特点:

  1. 身体上相对静止,但大脑相对聚焦;
  2. 对自身身体和周围环境产生深度的觉察;
  3. 可以独处时完成,并且之后不会有任何负罪感。

第1点和第3点,可能比较好理解,我给你解释下第2点,什么叫做“对自身身体和周围环境有深度觉察”?

举一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你可能听说过他是个跑步爱好者,但除了跑步之外,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熨衣服

村上春树曾经描述过,说熨衣服的时候觉得特别放松。为什么?因为熨衣服的时候,大脑会全神贯注地去感知自己的双手和衣服,达到身心合一,就会有很好的放松效果。

三种放松方法

还有哪些简单易行的放松方法呢?我这里给你讲三个。

第一个是冥想

让大脑放松,冥想可以说是被研究得最多的一个方法。

为什么冥想能让人放松呢?本质上,冥想是在训练我们用旁观者视角来看待自己的想法。

很多时候,紧张和压力来自于大脑对不确定性和外部刺激的担心,比如担心这次任务完不成、期末考不好、孩子不听话。如果你让担心控制了大脑,就会持续地觉得有压力。

那怎么消除这种担心呢?冥想的时候,你可以抽身出来,去观察这个想法,看看它是怎么产生,又可能怎么发展。

打个比方,平常时候,你好像站在路中间,脑子里的想法就像路上的车,一个个地开过去。遇到横冲直撞的车,自然会吓到你,不自觉就紧张起来。而冥想时,你就好像坐到路边,看着路上的车来来往往,自然可以放松下来。如果你对冥想有兴趣的话,也给你推荐一下隔壁童慧琦老师的冥想课程(《怎样学会正念冥想》)。

第二个方法是记感恩日记或者回忆感恩时刻。

你可以拿一张纸,把今天或者过去一段时间觉得特别感恩的事记下来,然后在脑子里回忆那个感恩时刻。

感恩是一个非常有效,能帮助你放松的方法。因为当我们的大脑在觉得感恩的时候,就不可能同时感到焦虑或恐惧。

不但如此,感恩还是一个“快乐加速器”,能让你瞬间告别沮丧,获得快乐。

今天我们的每一个人,从物质条件来说,比起父辈已经好了太多。但为什么还是觉得焦虑呢?因为我们总是在想还有什么没拿到,而忘记了已经拥有什么。

通过写感恩日记或者回忆感恩时刻,养成感恩的习惯,就能提醒自己已经拥有了什么,有多么幸运,自然就不会焦虑了,还能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耐力

第三个方法是放松敲击。
`
这是美国一个叫做罗杰·卡拉汉的心理学博士,在治疗一位恐水症患者的时候,意外发展出来的一套方法。不少人用过后特别有效,所以在美国推广开来。

放松敲击是基于生物和心理反馈技术的一种方法。它的原理是什么呢?大脑里有一个部位叫做杏仁核,这是大脑的“恐惧中心”,能帮助人们察觉到危险。如果杏仁核老处在被刺激的状态,你就容易紧张、焦虑。所以,当我们用手指敲击面部和身体里一些反射区,就可以让它放松下来。

我带着你做一下:你可以用食指或者中指敲击你的眼睛内侧、外侧、下方的区域,然后嘴唇上、鼻子下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中,往下走是嘴唇正下方,胸骨、锁骨与第一根肋骨的接合处、腋窝下方、手掌外侧小拇指到手腕之间,最后是头顶。每个部位十次,重复三遍。

在敲击的时候,可以在脑子里想你觉得焦虑的那件事儿,然后告诉自己,虽然现在这件事我觉得很焦虑,但我接受这个事实,允许自己放松下来,然后不断地重复这句话,直到自己放松下来。

位置示意

除了上面讲的三种方法,常见的比如太极拳、瑜伽、按摩等,也都是不错的放松方法。但关键的是,你要学会觉察自己的身体,感知到自己是不是处于慢性压力和紧张的状态中,然后通过练习这些方法让自己放松下来。

——◆ 本讲小结 ◆——

这一讲给你介绍了为什么大脑需要放松,以及什么是真正的放松。

真正的放松是激发副交感神经、主动关闭“搏斗或逃跑”反射的过程,和通常意义上的娱乐完全不一样。尤其在现代社会,真正的放松成了一种能力,但我们普遍都缺乏这种能力,希望你能有意识地去练习。

为什么吃糖对大脑不好,我们还爱吃

越来越多的研究都表明,吃太多糖会损害大脑,还会影响认知能力和心理健康。为什么人们还是很爱吃糖呢?《天下》杂志的一篇文章,综合了几项研究,解释了糖对我们的大脑做了什么。

首先,糖会奖励我们的大脑。神经科学家乔丹·盖恩斯·路易斯(Jordan Gaines Lewis)说,人们吃了糖或含糖的食物,舌头的味觉接收器会收到甜味的信息,产生信号传递到大脑,触发大脑的奖赏通道,释放出多巴胺,让我们感到满足。如果这个奖赏通道经常被触发,就会产生糖瘾。西奈山医学院医生妮可‧艾维纳(Nicole Avena)在Ted演讲中说,过度启动奖励通道,会带来一连串的失控、渴求,以及对糖的耐受性增强,也就是说,要吃更多的糖才能感到满足。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的研究也发现,肥胖儿童一吃到糖,他们的大脑奖赏通道的反应要比一般小朋友更高涨。

其次,吃太多糖,会降低学习和记忆能力。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团队,在研究中发现,给小鼠的饮食中连续6周加入高果糖后,小鼠会反应迟钝,脑中突触的反应速度明显下降。发表在《神经》期刊的研究发现,多吃蔬果谷类、少喝含糖饮料,可以预防大脑因年龄增长而缩小。

另外,吃太多糖也不利于心理健康。发表在《科学报告》(Journal 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吃超过67克糖(约等于两罐可乐的含糖量)的人,5年后出现情绪障碍的风险,和只吃39.5克的人相比,增加了23%。吃了太多糖,还会减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它是在脑内合成的一种蛋白质,在降低焦虑、恐惧、压力反应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新知丨大脑为何不会信息过载

这条音频来说说,为什么大脑不会信息过载。

今年2月,著名的《科学》期刊发表了一个研究成果,说我们睡觉的时候,大脑里的神经连接会削弱。这个变化机制确保了大脑不会信息过载。我来给你转述一下。

先来说说,大脑里的神经连接是怎么削弱的呢?这要涉及到一个名词,叫突触,突然的突,接触的触,也就是大脑的神经元之间接触的结构。每个神经元会和别的神经元形成大约1000个突触。大脑不断输入新的信息,突触就会变强大,体积也会变大。但是突触不能无限加强,要不然就会饱和,甚至烧毁,这就是“信息过载”。在睡眠过程中,突触会被修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两位研究者发现,睡觉的时候,大脑里的突触会缩小将近20%。

突触为什么要缩小呢?这不是意味着大脑里的神经连接被削弱了吗?科学家说,为了保持大脑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就必须要睡觉。因为当清醒的时候,我们总会被身边各种事物吸引,它们不断刺激我们的神经,迫使我们学习。但是在睡觉的过程中,大脑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小,突触会充分休息,为接受新的信息输入、学习新事物做准备。要是突触不休息,将会因为超负荷工作而崩溃,就像插线板接入过多的电器后会烧坏一样。

那是不是所有的突触在睡眠期间都会被修剪呢?

美国一家科学新闻网站生命科学网发表文章综述说,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者观察发现,大概只有80%的突触会在睡眠中被“修剪”。而剩下的那20%的突触,面积普遍都比较大,它们在睡眠期间不会被“修剪”。研究者认为,这些比较大的突触可能跟稳定或者重要的记忆有关。也就是说,大脑不希望忘掉它们,所以不会修剪那部分的突触。不过,研究者也说,大脑究竟是通过什么机制决定哪些突触需要被修剪,哪些又不能被修剪,这仍然是个谜。

再来说说,修剪突触一定要在睡眠期间完成吗?

研究者说,修剪突触不一定非要身体处在睡眠状态中。不过,睡觉的时候,大脑信息流量减少,这对于身体来说是一个优势。在小鼠身上做实验的时候,研究者发现,只需要几个小时的睡眠,大脑突触就能缩小将近20%。

最后总结一下,大脑之所以能源源不断地输入信息而不会过载,是因为睡眠时,大脑里的突触会被修剪,一部分记忆丢掉,第二天才能继续接受新的信息。这个研究结果,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文源自:生命科学网(Sleeping Shrinks the Brain … and That’s a Good Thing)

重色轻友是大脑的本能?

不知你发现没有,如果一个人谈恋爱了,很自然就会疏远自己的好朋友。为什么人会重色轻友呢?最近,澎湃新闻有篇文章说,人之所以会重色轻友,和我们大脑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有关。

英国人类学家邓巴发现,我们最多能处理150段社交关系。这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一个部落最多也就150个人左右,所以150人就是咱们的社交上限。Facebook统计过,一个用户的朋友数量,平均就在130个人左右,和我们当年在部落里差不多。

另外,我们这150段社交关系,也是分亲疏远近的。我们能维护的最亲密的社交关系,包括家人在内,一共就5段。甚至这5段还不一定都是人。比如你要是信基督教,上帝可能会占一个位置;你要是追星,鹿晗可能会占一个位置;你要是养宠物,你的狗儿子也会占个位置。这5段亲密关系就像大脑里的5个USB接口,你换个新设备,总得拔出来一个吧。所以谈恋爱的时候,USB接口上的友情只能让给爱情了。

所以你看,重色轻友并不是我们的本意,而是我们大脑的一种本能啊。

本文源自:人为什么会重色轻友

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一直在缩水?

最近,《科学美国人》发了一篇文章说,过去两万年来,人类文明快速发展,但我们的大脑不仅没有增大,脑容量反而减少了10%,相当于缩水了一个网球。

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地球变暖让大脑变小。在冰河时代,人类必须得有大块头,才能储存更多热量。而全球变暖了之后,人类的体型也慢慢小下来。今天咱们的体重比2万年前平均轻了20斤。体格小了,女性的骨盆也小了,只有脑袋变得更小才有利于分娩。

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也让大脑变小。比如,狗的脑容量就比狼小很多,因为狗的生活安逸,不需要额外的脑力帮它们生存。人也一样,不仅不用再为生存发愁,还可以利用书本和机器存储信息。所以,我们的脑容量在慢慢变小。

不过,大脑变小不意味着我们正在变傻,减小的是体积,但大脑的效率更高了,也就是说,虽然我们脑容量没有人类祖先那么大,但却依然比他们更聪明。

本文源自:Why Have Our Brains Started to Shrink?

大脑要节能,决定才会错丨新说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做出一些糟糕的决定。最近纽约大学的神经科学家保罗-格林切尔研究发现,我们会做出不理性的决定,可能是因为大脑需要节能。

我们先看看大脑是怎么工作的。大脑神经元互相传递信息,用的是电脉冲,要产生电脉冲信号,会消耗很多能量。所以大脑为了减少耗能,神经元会用最少的峰值来编码数据。由于神经元太消耗能量了,大脑同时保持准确度和效率就特别难。格林切尔认为,为了把消耗的能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大脑只能牺牲准确度。也就是说,为了节能,决策准确度被大脑降低了。

科学家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决策场景,一个猴子要在两杯果汁中做选择,假设猴子的大脑中一种选择只用一个神经元来完成,选项越有吸引力,神经冲动速度越快,猴子通过比较神经冲动的速度来做决定。

实验人员先给猴子一个简单的选择:左边是一勺果汁,右边是一杯果汁。假设一勺果汁对应的是神经元每秒产生一次脉冲,而一杯果汁对应的是神经元每秒产生100次脉冲。很明显,一杯果汁的神经冲动更快,这时候一杯果汁比一勺有吸引力。

但如果是一杯倒满的果汁,和一杯几乎倒满的果汁,情况就不一样了。假设几乎倒满的果汁会让神经元每秒产生80次脉冲,那猴子就要在100和80之间做选择,在速度差不多的时候,选择就出现困难了。这时候大脑可能就会牺牲准确度。

所以,如果你很喜欢吃士力架,给你一块士力架,一块德芙,让你选,你肯定会选士力架。因为士力架对你来说更有吸引力,神经冲动的速率比较大。但如果除了士力架和德芙,再给你提供十几种巧克力的选项,一旦里面的巧克力给你的神经冲动和士力架差不多的时候,你就不一定会选士力架了。科学家做过类似的实验,证明了当巧克力选项很多的时候,人们选自己最喜欢的巧克力的概率大大降低了。

不过,虽然科学家用实验测量了神经元是怎么帮我们做决策的,但决策究竟是大脑哪个部分真正做出的,还有争议。因为还没有一个结论告诉我们,大脑是在哪儿,是怎么完成价值比较和决策的。

另外,文章也说了,这个原理,对简单的决定是有用的,但如果是很复杂的情况,就不一定管用了。因为做决定会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比如说,一个人要买房子,会考虑面积、地段,甚至装修风格,这些都是主观的,不仅因人而异,而且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考虑的东西都会不一样。一个有几套房子的人,再买房子的时候,和第一次买房子的时候关注点肯定不一样。所以我们的一些不合理的决定,可能和这种不确定性有关。

那如何做出更好的决定呢? 文章最后给了一个小建议,就是在做决定时,不要一下子直接选你最想选的那个,而是先把选项里不好的排除掉,把选项减少到你可以控制的数量,比如说3个。科学证明,这样做的确对做决定有帮助。

科学:大脑只记住那些更有价值的信息

6月21日,多伦多大学布莱克·理查兹(Blake Richards) 教授在《神经元(Neuron)》杂志的一篇文章中说,好记性不等于记住所有事情,忘记也许更有助于我们驾驭这个从未止步的世界。理查兹教授认为,人类大脑并不像摄影机那样机械记录,而是通过选择记住更有价值的信息,协助人们在未来做出最优判断。

即便记住了所有的事情,大脑里的空间也用不完,但它会强行让人遗忘,它会“重写”神经元对旧的记忆进行覆盖,或者弱化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

这么做有两个原因:第一,忘记旧的信息可以使我们轻装上阵。理查兹在文章中引用了一篇小鼠寻找水迷宫的研究。在首次寻找水迷宫实验之后,部分的小鼠会被喂下药物破坏记忆,剩下的小鼠作为对照组。移动水迷宫的位置后,再次让小鼠进行水迷宫实验。结果,相比对照组,忘记之前位置的小鼠可以更快的发现新迷宫的位置。第二,忘记旧的信息可以防止我们在单一信息里过度泛化。这点与人工智能的学习过程很相似,当计算机通过记忆上千张图片识别人脸时,可能记住的是各个面孔的细节,却没有掌握到人脸的基本规律——椭圆的,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

理查兹说:“大脑的原则是除了那些特别的事情,其他的一律忘记。”比如像遭受袭击这样的事件,大脑会让我们一辈子都记住,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在一天结束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只选择记住进化观点上对我们有益的事情。”

How

罗胖60秒:怎么利用好我们的大脑?

  1. 昨天我看到一段话,是建筑大师柯布西耶说的。他说自己的创作方法是,一项任务定下来,我的习惯是把它存在脑子里,几个月一笔也不画。

  2. 人的大脑是有独立性的,那是个匣子,要尽可往里面大量存入同问题有关的资料信息,让他们在里面游动、煨煮、发酵。然后到某一天,咔哒一下,内在的自然创造过程就完成了。你抓过一只铅笔,在纸上画来画去,想法就出来了。

  3. 这段话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洞察。就是我们的身体,其实是可以分拆开来,做分布式运行的。

记得当年我高考前,老师教我们,就是打开语文试卷,第一件事是看作文题,然后再去做前面的题。

  1. 虽然你没在思考作文,但是你的大脑并没有闲着,它一直在帮你打腹稿,这不就省了时间吗?所以你看,我们的身体,是我们最确定掌握的资源,开发它的空间大得很呐。

科学家刚刚搞清楚了,睡觉时大脑这样清除垃圾

今天,劳拉·刘易斯带领的波士顿大学研究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揭示了人类睡眠过程中的又一个谜团。

充足的睡眠不仅让我们恢复体力,也是保持注意力、判断能力、记忆力等认知能力的不可缺少的过程。早在 2013 年就有研究表明,睡眠中的大鼠大脑里包括 β 类淀粉蛋白在内的代谢废物会被清除出去。这些毒素和很多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很大的关联,比如阿尔茨海默症。

但是大脑究竟是怎么做到清除垃圾的,一直是个谜。

劳拉·刘易斯猜测大脑中的脑脊液和代谢废物的清除工作有关。成人大脑中含有约 125-150 毫升脑脊液,它是透明的,像水一样。


▲ 试管中的人类脑脊液。 图片来自:Wikipedia

于是她设计了一个实验,要求被试人员戴着脑电波检测帽、躺在核磁共振仪内进入睡眠状态。研究人员同时检测被试大脑中的血氧水平和脑电波,前者和脑脊液的流动有关,而后者可以表明被试进入了睡眠的哪个阶段。

研究结果揭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

我们的睡眠通常分为入睡期、浅睡期、中睡期、深睡期和快速眼动期(REM)五个阶段,其中前四个阶段都属于非快速眼动睡眠。

当被试处于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时,大脑中的海量神经元进入「同步」状态——同时关闭,同时打开。当神经元同时关闭时,此时大脑就不需要那么多氧气,往大脑里运输氧气的血液流量也就减少了。这时候,脑脊液就流过来,填补了血液撤退后留下的空间。

我们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条热闹的街道:白天造了满地的垃圾废物;入睡后人潮撤退,脑脊液这个「清洁工」就出来洗地了。

可是,为什么脑脊液不能白天来清扫垃圾呢?

这背后也是神经元运行机制导致的。白天处于清醒状态时,神经元无法进入「同步」状态,大脑需要维持较高的血氧水平,血液持续流经大脑,脑脊液就流不进来。就像人潮汹涌的大街上,你没法搞卫生。

重点在于,只有在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垃圾清扫工作才能正常进行。大多数人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某一夜做梦比较多,次日醒来时就会感觉精神不好。这背后的原因也许和脑脊液的工作机制有关,我们做梦时通常处于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而这时候大脑神经元就像白天清醒时那样处于非同步状态。

随着对睡眠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它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睡觉,绝不只是休息一下而已。在记忆活动中,睡眠也扮演了一个无法替代的过程——没错,当你睡觉时,大脑会帮你复习白天学到的新东西。

而劳拉·刘易斯的研究则表明,你睡觉时,大脑还会帮你洗地。

所以,请保持充足睡眠,否则你的大脑里会充满垃圾和毒素。

新知丨工作时能不能听音乐?

这条音频给你说说,声音和光线是如何影响我们工作的。

今年出版了一本书,叫做《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作者乔西·戴维斯是专门研究情绪调节和神经学的心理学博士。书里介绍了几个高效工作的办法,其中一个就是让工作环境为你服务。接下来,我们就说说声音和光线是怎么对人产生影响的,以及如何应对。

首先,平时工作的时候,最常见的噪音,就是身边那些断断续续听不清楚的说话声,书里说,这种噪音对工作的影响最大。于是有些人喜欢带上耳机,边听音乐边工作。不过,有一项研究,专门分析了音乐对人们工作表现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虽然边听音乐边做事情,能让人的情绪更积极,对人做运动也有帮助,但对我们阅读却有着干扰的效果。

其次,研究发现,对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来说,噪音影响是不一样的。研究人员找了一些人,让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做测试题。结果在安静的环境下,所有人的测试成绩都很好,但在有噪音的环境下,内向的人明显更容易受到噪音的影响。研究人员解释说,这是因为内向的人容易被各种刺激影响,所以对噪音干扰更敏感。还有研究表明,不仅仅是外向的人具有对抗噪音的优势,那些天生有很好的工作记忆能力的人,比如能很快记住一串数字的人,也更擅长对抗噪音。所以,如果你是个外向的人,或者拥有良好的工作记忆,你的抗噪音干扰能力越强。对你来说,一边听音乐一边写文案,一边听同事在旁边说话一边做PPT,这些都不是难事。但即便如此,如果你能在安静的环境下工作,工作成效会更加出色。

不过,噪音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影响,适当的噪音能提升人的创造力。研究人员让参与实验的人待在不同的噪音环境中,让他们完成一个有创造性的工作。结果当噪音比较低,大概相当于一间普通的大办公室里的噪音程度的时候,人的创造性比较低。而当噪音中等,相当于离你三米远的吸尘器的噪音的时候,会让你更有创造力一些。不过当噪音相当于一辆拖拉机呼啸而过的时候,就不再会对创造力有提升作用。书中解释说,这个原因是当噪音程度逐渐提高时,人的思维就会越来越抽象,创造力就产生了。但噪音太高的时候,这种效果就没有了。所以,中等程度的噪音或许能提升人的创造力,而太高或太低的噪音就没有用了。

书里建议,你可以带上降噪耳塞,来减少办公环境中的噪音。如果你做的事情需要发挥一些创造力,那你不妨听听音乐或者找个热闹的咖啡馆,也许对你的创造力有帮助。

除了噪音,另外一种影响我们工作的就是光线。比如,有项研究就认为,偏蓝的白光会让你更加警觉,思考也更清晰。研究人员让参加实验的人在一种蓝白光的环境里工作,就是一种类似于晴朗天气下的自然光,结果表明,那些在白天处在蓝白光下的员工,似乎在机警程度、注意力集中程度、思考的清晰度和工作表现上都有所提升。

和噪音的情况相似,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光线也会影响到创造力。德国的一项实验发现,暗淡光线对发挥创造力更有利。参加实验的人被分在光线不同的工作环境中,然后他们要想一个外星生物,并且画出来。结果表明,那些在暗淡光线下的人,想法更有创造性。不过,暗淡的光线虽然对创造力有帮助,却也会损害人的工作效果。暗淡光线下工作的人,在需要专注力和逻辑思考的分析性的任务上,一般表现得都不好。

所以在光线不足的时候,想要提升精神状态,最好多开灯。你还可以考虑换一个偏蓝光的灯泡,这样能帮你更加警醒。当然,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创造力,就把灯光调暗一点,或者找个比较昏暗的角落。

以上观点,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

做到这10件小事,从此让你的大脑高效运转不费劲


原创: 张遇升 罗辑思维 今天

假设你花了一大笔钱,买了一台从来没用过的智能设备,请问你会怎么用它?

你肯定会小心翼翼地对着说明书、一点点地去尝试,可能还会买个保护套、贴个膜,非常珍惜它。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已经有了一台更智能、更重要,也更昂贵的设备,我们的每一个行动都离不开它。而且,它还很难修,更没法换,连世界上最聪明的科学家也没有把它研究透。

你可能已经猜到了,这个设备就是我们的大脑。大脑这么重要,很多人却忘了在使用的同时,也要好好保养它。

这篇清单,就来告诉你有哪些科学习惯,能真正帮大脑保持活力,提升潜能。

  1. 提高睡眠效率

每天最好能有七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并且睡眠效率要超过90%,可以用睡着的时间除以躺在床上的时间计算。建议你最好在睡前的一个小时形成固定的入睡习惯,不要使用手机、电脑。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立即到阳光下面去活动15分钟,增强第二天晚上睡眠的动力。

  1. 选择升糖指数低的食物

大脑活动需要糖来维持能量,但是,糖的量不能过多,现代社会我们摄入的糖其实已经大大超过正常的需求,血糖太高,会导致蛋白质变性、脑血管损伤等问题。所以,建议你尽量选择升糖指数低的食物,推荐绿叶的蔬菜、粗粮、豆类,以及鱼肉坚果。升糖指数高的食物要少吃,比如白米白面、蛋糕甜点等等。

  1. 摄入必需脂肪酸

有不少人为了拥有好身材,特别害怕吃脂肪。但脂肪酸其实是大脑不可或缺的营养,尤其是必需脂肪酸,是人体无法合成的,只能从食物中获取。而脂肪酸又是大脑神经元髓鞘的重要成分,如果严重缺乏会出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富含必需脂肪酸的食物有深海鱼、海藻、坚果、橄榄油等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周吃两次深海鱼基本上就够了。

  1. 多喝水或者绿茶

茶中的咖啡因能提高大脑注意力,还有抗氧化作用。咖啡虽然也有同样的功能,但要注意尽量不要加糖,也不要喝过量,成年人每天摄入咖啡因含量不要超过400毫克,对应星巴克2个大杯的美式咖啡。

  1. 找到适合你的大脑放松方式

要注意,闲暇时看书、看电影这种娱乐并不等同于大脑放松,因为这时大脑依然兴奋着,还要处理接收的信息。真正放松的状态,是你的身体静止,大脑聚焦,对身体和周围环境有深度感知。你可以尝试冥想、按摩、敲击、太极等等。

  1. 每周至少运动三次,每次至少半小时

适度的运动,可以给大脑一个信号,更加刺激神经元的生长。你可以去学习一些自己不擅长的运动,如果你经常进行有氧运动,那就增加一些力量或者柔韧性运动。如果经常举铁练肌肉,那就增加一些有氧或者协调性运动。

  1. 坚持用学习锻炼大脑

学习能够增强人的脑力储备。不过如果是为了锻炼大脑,就不要光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推荐你去学习那些可以打开一个新领域的学科,比如外语、数学、逻辑学、舞蹈,你可以列一个学习清单,把自己想掌握和提高的技能都写下来,并着手去实践。

  1. 保持每周都有社交活动

社交对大脑来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此时大脑需要注意对方的语言、表情、情绪等信息,你要能快速解读对方的意思,还要迅速回答,同时协调好自己的表情、动作。所以,定期跟老朋友、同事聚会,保持大脑健康的认知能力。

  1. 觉察自己身体和大脑状态的变化

平时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和体重,戒烟,这些都能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当自己状态不好的时候,能够主动地调整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压、体重,恢复状态。

  1. 了解身体和大脑的一些风险

建议健康人每年体检一次,如果已经有一些慢性疾病,可以缩短至每半年一次。对于自己的体检结果,要认真地了解和解读,花时间去预防和改善自己的风险。

怎样避免“一心多用”对大脑的损伤

科技的进步让人们可以同时处理好几个任务,比如,一边浏览网页,一边用即时通讯工具聊天。不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同时处理多项任务会严重损害我们的脑细胞,那些不断在屏幕和app之间来回切换的人,最终会产生严重的记忆衰退。内容平台Medium上的一篇文章介绍了一心多用对大脑的损害,以及应该怎样避免。36氪翻译了这篇文章。

心理学家约书亚·欧立希(Joshua Ehrlich)说:“脑部扫描显示,长期同时处理多项任务会让你的前额皮质变薄。”而且,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不仅长期对大脑有害,短期也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同时做两件事,总会有些干扰。“如果你必须识别字母,而且两个字母同时出现,这比它们一个接一个出现要难识别的多。”此外,虽然很多人都说自己擅长一心多用,但专家表示,只有大约1%的人是所谓的“超级一心多用者”,也就是说,能同时处理多个任务而不影响工作质量的人非常少。

怎样避免一心多用带来的不良影响呢?文章给了几个建议。

第一,强迫自己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一次只做一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如今人们已经对随时切换任务习惯了。不过,如果你训练大脑专注于一项任务,可以减少你切换的欲望。比如,你可以在切换工作任务之前,先至少花15分钟的时间在手头的任务上,“因为切换了任务之后,需要更多的时间重新投入,这是一种切换成本”。

第二,关掉通知。很多时候,我们会分心,是因为受到了各种消息通知的干扰,但大多数干扰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你可以问问自己,这些事情中有多少是你必须要回复的,还是只是你觉得自己要回复,然后重新设置你的消息通知。

第三,限制自我干扰也很重要。比如,人们喜欢经常查看电子邮件,研究表明,一般人一天会查看15次电子邮件。不过,除非你在等一些重要的邮件,否则根本没必要经常查看电子邮箱。

第四,减少浏览器打开的标签页。当你同时打开一堆标签页时,你就很容易想看一些你可能不需要看的东西,或者在任务之间无意识地切换。但是如果你最小化了你不需要的标签,或者完全关闭它们,你就可以“骗过”大脑,让自己保持专注了。

希望以上方法能帮你避免一心多用,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健康:怎样让大脑长出更多神经元

传统观点认为,成年人的神经元无法新生,脑细胞会死一个少一个。《自然》(Nature)期刊的一项新研究就提出:新生的神经元在成年人中极其罕见,甚至根本不存在;但同时,《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 的一项研究却称,新生的神经元在从青少年到老年的整个成年阶段都存在。不过,由于研究手段的局限,目前还无法确定这两个矛盾的结论,哪个更接近真相。

桑德琳·蒂雷(Sandrine Thuret )是伦敦国王学院细胞与行为实验室副主任,她认为,至少在大脑的海马体,每天都有新的神经元在生长。海马体和学习、记忆、情绪有关。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编译了桑德琳的观点。

桑德琳和同事估计,每天我们大脑的海马体中会出现700个新的神经元,这听上去不多,但如果新神经元以700个/天的速度发生,到一个人50岁的时候,他的海马体中几乎所有的神经元都是成年后产生的了。

海马体产生新的神经元有什么用?桑德琳介绍,新的神经元对人的学习和记忆很重要。她曾在实验室里,阻止海马体生成新的神经元,结果大脑的一些记忆功能,比如空间认知能力就被关掉了。长出神经元的过程叫做神经发生(neurogenesis),它和抑郁症也有关。桑德琳在对动物的研究中发现,神经发生的水平越低,动物的抑郁症就越严重,比如对食物不再感兴趣,不积极回避伤害等。在实验中,桑德琳给动物喂了一些抗抑郁的药物,就会产生新的神经元,动物们的抑郁症症状也会相应减轻。如果给它们吃抗抑郁的药物的同时,阻止了新的神经元生成,那么它们的抑郁症症状就不会减轻。

现在神经科学界的主流看法是,如果要想改善一个人的记忆力或者情绪,甚至是防止大脑衰老,最好要让大脑产生新的神经元。桑德琳还介绍了,能够促进新神经元生成的方法:学习、运动和饮食。每天减少20-30%的卡路里摄入量能够促进新神经元的生成,黄酮类化合物(蓝莓、柑橘、花生、欧芹、红茶中比较多)和欧米伽-3脂肪酸也有利于新神经元的生成。而压力、缺觉和酒精会阻碍新神经元的生成。

怎样运动才能更好地锻炼大脑

运动除了能锻炼我们的身体,还能锻炼我们的大脑。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约翰·瑞迪在《运动改变大脑》这本书里指出,运动优化大脑的作用发生在运动之后。德国科学家曾经研究发现,和运动前相比,人们在运动之后学习词汇的速度提高了20%。原因是,运动结束之后,血液几乎立刻流回大脑,这时候人的注意力很集中,正好可以处理那些需要敏锐思维和复杂分析的事情。研究表明,仅仅是一次运动的“后劲”,就能持续1小时到1个半小时。按照这样的规律,如果遇到下午考试,可以在中午进行一场热身运动。

另外,在运动量方面,有氧运动是最好的选择。心率是衡量有氧运动强度的标准,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最大心率=220-实际年龄。一般来说,低强度运动大约是最大心率的55%-65%,比如走路这样的运动;中强度运动是最大心率的65%-75%,比如慢跑;高强度运动是最大心率的75% -90%,比如快跑。

在具体运动项目上,有氧运动和复杂活动对大脑都有好处,并且可以互补。有氧运动能促使新细胞的生成。而复杂活动的作用是,在强化和拓展神经网络的过程中,让身体的所有元素都投入使用,活动越复杂,对大脑的刺激越大,脑神经之间的连接也就越丰富和发达。所以,除了跑步,你还可以做瑜伽、打太极等等。同样,和朋友一起运动,或者到户外运动,大脑受到的刺激更多,在锻炼大脑的效果方面,比一个人在跑步机上跑步要好。

怎样巧用大脑特点说服别人?

你想说服别人吗?最近,鲁汶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说:对同一件事,不同的表述会得到完全不同的回应,人的大脑更倾向于接受肯定性表达。

这位教授发现,大家更愿意说“男性比女性做事更有毅力、女性比男性更细心”,很少说“女性不如男性有毅力、男性没有女性细心”,逻辑虽然都一样,但“没有”、“不如”是否定表达,大脑要转一个弯去理解,费力;用“肯定”来表达呢,大脑接受起来更容易,人们就容易认同这段话的观点。

比如,改变提问方式,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医生要是问“你经常头痛吗?一周几次?”,患者的平均回答是2次多;但如果换成“你不太会头痛吧?一周几次?”那么患者的平均回答是不到1次。

所以你看,大脑认知事物是有规律的,如果你掌握了这个心理学效应,就可以影响别人的选择,如果想让别人接受,就多用肯定的问法,那反过来,遇到别人“否定”式提问的时候,你要在心里对自己提个醒,不要随口说出答案。

本文源自:【心理学】自我妨碍的运行机制

新书:让大脑更健康的营养守则

你经常考虑自己大脑的健康状况吗?很多人不会,人们更关心的是脸上的皱纹、肚子上的赘肉,或者是那些常见的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

新书《大脑勇士》却说,学会照顾大脑非常重要。这本书的作者,美国脑成像专家丹尼尔·亚蒙和健康健身领域专家塔娜·亚蒙认为,我们已陷入健康之战。我们由于饮食不健康,增加了患糖尿病、高血压、抑郁症等疾病的风险。这时候,我们需要一套养成健康大脑的方法,来给我们的大脑提供更好的营养。

书里说,吃的好不好对大脑至关重要,现代人经常吃的快餐、加工食品改变了大脑的化学性质和功能。如果你感到抑郁、缺乏动力、头昏脑涨,原因可能不完全是心理上的,食物会影响大脑中6种以上重要的神经递质。书中列举了一些和大脑有关的营养守则。

第一,大量饮水。我们的大脑里80%是水,给大脑补充水分有助于优化大脑的功能,防止脱水。要知道,仅仅补充水分,就可以提升身体19%的力量和效能。通过补水你还可以使肌肉获得更快、更好的有氧运动能力和耐力。

作者强调说,仅仅缺水2%,就会影响人们在需要注意力、瞬时记忆和体能的任务中的表现。缺水还可能引起脑萎缩、记忆力问题,让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变差、对疼痛比较敏感。一项研究发现,缺水的飞行员在飞行时的表现比较差,尤其是在工作记忆、空间定位和认知能力上面。

第二,吃健康的脂肪。作者说,大脑60%左右的固体重量都来自脂肪。所以脂肪不是敌人,好脂肪对健康至关重要。美国著名的梅奥医学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高脂肪饮食能够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却会让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翻两番。

什么样的脂肪才健康呢?作者建议,要避免油炸类脂肪、反式脂肪和某些饱和脂肪的摄入。要摄入健康脂肪,比如Ω-3脂肪酸就是一种很好的健康脂肪。鱼肉中就富含Ω-3脂肪酸,所以我们平时可以吃一些三文鱼、金枪鱼。有研究显示,老年性认知衰退、心理障碍、抑郁症、情绪波动和神经疾病,比如手脚的麻刺感都跟缺乏这类脂肪酸有关。类似地,这些重要的脂肪酸对良好的免疫反应、改善心血管健康、改善皮肤状况,以及对于改善视力和伤口愈合都必不可少。

第三,白天吃得健康,晚上12小时禁食。作者建议,在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之间应该禁食至少12个小时,并且至少在上床睡觉前3小时开始禁食。有时候白天禁食也是有益的。为什么呢?研究显示,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特征之一,就是在脑中有异常β-淀粉样蛋白沉积,换句话说,产生了太多的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人会出现记忆力丧失的问题。一般我们的身体可以清除这些斑块,具体来说,是通过一种叫做自噬的机制,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清理垃圾的过程。作者说,晚上禁食或者偶尔白天禁食,有助于推动大脑中的某些机制,引发自噬,清理β淀粉样蛋白斑块和其他制造健康问题的蛋白质。

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大脑健康应该吃的食物,那什么是不健康的、不该吃的呢?作者特别强调了一个,那就是糖。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发现,含糖饮料对细胞的危害堪比香烟,会让人体加速衰老。吃糖和抑郁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过度活跃相关,还会促进癌细胞生长。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显示,糖会影响学习和记忆能力。即使是人造甜味剂也并不健康。所以作者建议,想拥有一个健康的大脑,少吃甜食。

以上就是《大脑勇士》这本书对于如何给大脑提供更好的营养的介绍。希望对你有启发。明天的音频,将会和你分享如何锻炼你的大脑。

本期内容参考来源:《大脑勇士》,作者:丹尼尔·亚蒙/塔娜·亚蒙,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方法:如何锻炼你的大脑

新书《大脑勇士》的作者,美国脑成像专家丹尼尔·亚蒙和健康健身领域专家塔娜·亚蒙认为,学会一套养成健康大脑的方法非常重要。它能帮你改善决策能力、集中注意力、调节情绪,甚至对抑郁症、注意力缺陷、阿尔茨海默病等病症都有好处。昨天我们从饮食方面,分享了如何给大脑提供更好的营养。今天再从锻炼的角度,来和你说说怎么锻炼我们的大脑。

书里说,锻炼能改善大脑的血流、供氧能力和营养水平,保护大脑免受一些伤害,比如免受高血糖的伤害。锻炼还能减轻压力,改善情绪,降低血压和血糖水平。

那到底什么样的锻炼对大脑最有益呢?书里推荐了四种锻炼方法:爆发训练或间歇训练、力量训练、协调性锻炼、正念练习。

第一种是爆发训练,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跟持续的中等强度锻炼相比,进行高强度的爆发训练能更快地燃烧脂肪。人在快乐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内啡肽,而短时间的爆发训练就有助于提升内啡肽水平、改善情绪,让你觉得更有活力。但是我们不能一直做爆发训练,作者建议,可以每天走路30~45分钟,在散步中间,做四五组一分钟的快走或快跑,然后再以正常速度走。

第二种,通过力量训练来强化大脑。加拿大的研究者发现,抗阻训练有助于预防认知衰退。

第三种,通过协调性锻炼改善大脑。从事协调性活动,比如跳舞、打网球或乒乓球,可提升小脑的活动性。虽然小脑只占脑体积的10%,但却包含整个脑部50%的神经元。它还参与了身体协调和思维协调,非常重要。

第四种,瑜伽、太极等正念练习,能减轻焦虑和抑郁,提升专注力。

说完锻炼,我们再来说说怎么具体做一些针对大脑的训练。作者说,大脑越用越强。无论你多大年纪,头脑锻炼对大脑都具有全面的积极作用。大脑中大约有1000兆个突触,如果神经元不放电,突触就会萎缩死亡。但是学习,会使神经元不断放电,而且使它们更容易放电。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项研究就显示,如果对社区里的老人进行5到6周的认知训练,10年之后,相比没受过这种训练的老人,受过训练的老人的推理能力和处理信息的速度有明显改善,在日常活动中的表现也更好。

最好的脑力锻炼是学习新知识和做以前没做过的事。即使你的日常活动很复杂,比如你是大学老师,或者修理复杂的计算机网络,作者说,它们对你大脑的帮助都不大,因为对你来说太熟悉了。当大脑一遍一遍地做某件事儿,它做这件事需要花费的力气就会越来越小。相反,学习新事物有助于建立新的连接,比如学一项新技术、找一个新爱好或者玩个新游戏,都可以保持和改善一些你不常用的脑区的功能。

具体可以怎么做呢?作者建议,可以尝试每天花15分钟学习新事物,学习在线课程,也可以在工作中做交叉训练,学习其他人负责的工作,干几周其他岗位。交换工作有很多好处,交换双方都能培养新技能,改善大脑功能。书里还建议,要打破自己的生活惯例,刺激不常使用的脑区。比如用非惯用的手写字或刷牙,用双手投篮,打棒球和乒乓球时训练左右手都能击球,左右手都能用鼠标。也就是说,让大脑感到不舒服才能使它得到锻炼。

此外,作者还列出了一些对某些脑区特别有帮助的头脑锻炼方法。一个是前额叶皮层,这个部位就像大脑的刹车,会阻止我们说出对自己不利的话、做对自己不利的行为。锻炼前额叶皮层,可以多做语言游戏,比如成语接龙、填字游戏,做策略游戏,比如下象棋、下围棋,冥想也很有用。一个是颞叶,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也与记忆和情感有关。锻炼这里,可以做记忆游戏,学习演奏一种新乐器。另一个是顶叶,这个区域跟压力、数学和逻辑相关,训练这里,可以做数独等数学游戏,还可以变魔术。

以上就是《大脑勇士》这本书对于如何锻炼大脑的介绍。希望对你有启发。

本期内容参考来源:《大脑勇士》,作者:丹尼尔·亚蒙/塔娜·亚蒙,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方法:帮你训练大脑应对压力的咒语

不少人在上学读书时,就会有自己的励志咒语,或者座右铭。我们会经常重复这句话,以此来激励自己。但是在成年之后,很多人就会抛弃这种做法。

不过,《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采访了很多神经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得出的结论是,你最好拥有一些自己的咒语。因为它们真的有效。

《华尔街日报》介绍的研究说,在头脑里想着能够代表自我价值的一个词或一句话,然后不断重复,会导致生理上的变化,它能够降低皮质醇水平,增加人的忍耐力。而皮质醇水平过高,你的压力就会增加。

而且,越重复某种思想,大脑中跟它相关的神经通路强度也就越高。神经科学家柯博(Alex Korb)说,为了理解这一点,你可以把任意两个神经元想象成一对朋友,它们交流越多,联系也就越紧密。

因此,咒语能创造并强化积极健康的新神经通路,让你的大脑更宁静愉悦。

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咒语呢?文章给出了六点建议。

首先,想象一个更加年长、因此也更有智慧的自己。想象这个更强大的你会给当下的你什么建议,然后把它提炼成一个词语或者短句。但是,一定要确保它对你来说是真实可信的,这样才会有效果。

其次,多准备几个咒语,如果只有一个咒语,时间长了你可能会觉得单调乏味,但也不要太多,以免想不起来。

第三,必须简短,必须要容易记忆。

第四,咒语要积极正面,但也不要太假大空。“想长期塑造一个健康的大脑,咒语必须建立在真实、符合逻辑并且有帮助的基础上。”

第五,启动咒语。思考最近的烦心事,说出你的咒语,以此来训练大脑,养成当面对压力时想起咒语的习惯。

第六,你可以在这么做时,想象一下神经电流通过神经元,在大脑中建立新的神经通路的情景。

方法:帮助大脑休整的4个建议

对于脑力劳动者和普通上班族来说,除了休息以外,切换思考主题、增加兴趣爱好、多去运动和交流,都能让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休息。美国就职和事业网站The Muse的一篇文章里,就分享了4条帮助大脑休整的建议:

第一,给想要启发灵感的人:上网看TED演讲。完成一项工作后,用5-10分钟的时间看一段演讲,这样不仅能增加商业和英文知识,那些精彩故事和经历也值得借鉴。

第二,给资深拖延症患者:用 A 项目拖延 B 项目。《拖拉一点也无妨》(The Art of Procrastination)一书的作者、美国哲学家约翰·佩里认为,最有生产力的人,往往也是最严重的拖延者。他建议,拖延的人可以把一些艰巨、没有确切期限的任务放到待办事项的最上面,接着再列出几个可以执行的任务。佩里说,这么做是为了顺应人们的心理原则:不去对抗拖延,而是接受自己的做事习惯,并加以利用。人们在逃避那些“应该要做的事情”时,其实已经完成了不少其他事情了。

第三,给喜欢丰富自己简历的人:学习新的技能。文章作者认为,即使新技能和目前的工作角色完全无关也没关系,比如报名拳击课、学习烹饪,或是考取某个专业执照,都能让你的生活更加完整。

第四,给从不休息的工作狂:给自己一小时完整的午餐时间。如果某个工作日里没有任何会议或急事,中午的时候可以放下手上工作,离开办公室,吃一顿午餐。吃完午餐,也可以附近散步逛一逛。适时转换环境,才能让你真正缓解疲劳。

方法:如何让大脑达到最佳状态

神经学家塔拉·斯瓦尔特(Tara Swart) 博士在《快公司》(Fast Company)网站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从事脑力工作的人通常不会像运动员那样,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餐,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大脑需要适当地补给才能以最佳状态运转。斯瓦尔特博士分享了5个能让大脑达到最佳状态的补给建议:

第一,多喝水。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很少有人能做到。斯瓦尔特介绍,人体每30磅(约27.2斤)的重量就需要给大脑补充500毫升的水,一个体重150斤的人,每天至少需要摄入2750毫升的水,这是避免损害记忆力、注意力、决策力所需的最低水平。研究发现,即使是1%到3%的水分不足,也会对记忆力、注意力、决策力产生很大的影响。 水有助于细胞之间的化学和电信号的自由流动,是大脑高效运转所必需的。

第二,少喝酒。饮酒会导致人体激素皮质醇上升,皮质醇又被称为压力激素,人体在面临压力时就会产生更多的皮质醇。很多人喜欢睡前喝一杯酒,放松一下,这样做可能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第三,多吃绿叶蔬菜、豆类食物和谷物。这些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可以抑制皮质醇的释放,当我们觉得压力大时,身体里的镁元素也在被快速消耗。

第四,食用三文鱼和鲭鱼,它们富含不饱和脂肪酸Omega 3、维生素B12和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脑细胞生长,并且可以预防认知衰退。

第五,多休息,少让身体感到饿和渴。当你觉得身体不舒服,饿了或者口渴的时候,大脑会恢复到“生存模式”,它会把血液从掌控理性的皮质转移到控制基本生存功能的区域。所以,当你饿了或者水分不足时,基本的穿衣、通勤、日常工作都没有问题,但大脑解决复杂问题、寻找创意等高级功能会受到影响。

怎样防止大脑在关键时转入省电模式?


2016-08-10 栾晔 罗辑思维

诱惑 意志力 自制力 血糖
大妈理财 网购成瘾 节食减肥 恋人分手
决策疲劳 凯撒大帝 扎克伯格
共计 3836 字 | 建议阅读时间 7 分钟

“我能抗拒一切,除了诱惑”
——————————————

王尔德说:“我能抗拒一切,除了诱惑。” 可是我们的日常偏偏充满了对各种诱惑的理性抗拒:

清晨恼人的闹钟,美味但热量太高的食物,诱人却昂贵的商品,漂亮的异性;

对同事和家人发脾气,学习和工作慢性拖延症,需要专注时偷懒刷朋友圈;

思维上的路径依赖,道德上的急功近利,战略上的投机取巧……

如果你已经成功抵抗了一个诱惑,那么面对接下来的诱惑,自制力是增强了还是削弱了呢?社会心理学家 R. F. Baumester 和同事用一个经典的“巧克力和萝卜”实验,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们邀请受试者到实验室参加一个智力解谜游戏。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故意烘焙了香喷喷的巧克力饼干。

一组受试者被邀请品尝了甜脆的饼干(“不纠结君”);而另一组受试者眼睁睁看着触手可及的饼干,却被邀请品尝白萝卜片(“纠结君”)。

研究人员告诉两组受试者,测试的主要目的是看他们能否解出接下来的几何解谜游戏。这个智力游戏其实是无解的,研究人员关注的是受试者坚持努力多久才放弃。也就是一个对自制力的测试。

结果发现,“不纠结君”组顽强坚持了 20 分钟才放弃解题,而“纠结君”组平均坚持 8 分钟就放弃了 。对巧克力饼干的抗拒,显著削减了“纠结君”们随后的自制力。

Baumeister 的著作中,提出了一个理论来解释这类现象,叫做“自我亏空”:我们每天的意志力储备像肌肉一样,都是有限资源的。抗拒每一个诱惑,都需要从理性军火库里取弹药。库存过低时,自制力就乖乖缴械投降了。

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把我们当作”理性人”,有着缜密清晰的目标函数和像天鹅绒一般质地均匀光滑的行为逻辑:沉着,聪慧,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最近三四十年的认知行为学研究却越来越让我们了解真实的自己:人利用理性,如同雄鹿用尖角、狮子捕猎物,只是关键时候用一下而已,我们大部分行为依靠直觉、情绪、惯性和从众。而那个理想化的“小理性人”,就像一个想要驾驭大象(直觉、冲动、情感)的驯象师。

“决策力不足 8%,请马上充电”
————————————————

这个领域的研究,本来是从自控力开始的。但是,后来研究者渐渐发现,我们的决策行为对意志力的消耗,和抗拒诱惑对意志力的消耗,是如出一辙的。连续决策不但会降低“决策者”的自制力,同样带来决策质量的下降。

有研究者将选购汽车的真实顾客作为受试对象,让他们在多种配件中进行连续选择:比如 10 种方向盘,25 种引擎类型,26 种外观颜色,56 种内饰颜色等等。

实验发现,购车顾客首先面对的决策越复杂,他们就越可能干脆选经销商推荐的标准配置。

比如说,如果让你先从四种变速杆中选一种的话,你只有 28% 的几率选择经销商推荐的标配,这是接近随机概率的;但是,如果你已经先在眼花缭乱的内饰、外饰和轮胎个性化配置中做了 N 多决定,那么选择变速杆标配的概率就升高到 41%。

做的复杂决策越多,决策质量就越差,并且更加倾向于接受经销商的推荐。在上面提到的汽车配置决策中,后一组(决策复杂度较高)购车者平均多花了 2000 美金。

所以说,不能责怪大妈不会选择理财产品。如果让你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数字迷宫中转悠个把小时、不停做决定,那么你也非常有可能乖乖从了某位理财经理的推荐。

“决策疲劳”现象,在大妈和法官身上同样适用。

斯坦福大学的 Joanthan Levav 和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的 Shai Danziger 研究了以色列法官做出的 1100 个假释决定的数据(都是资深法官,平均职业经验为 22.5 年)。他们发现:

如果一个申请假释的犯人恰巧被安排在上午九点出庭,那么法官对他的假释申请做出批准的机率高达 70%;如果他恰巧被安排在下午四点钟出庭,假释批准率只有 10%。

法官也是人,连续决策导致理性电量衰竭,决策质量下降。在理性电量过低的条件下继续做决策,大脑静悄悄地启动”省电模式”。

在处理决策类任务时,省电模式有两类形式:

  1. 依靠直觉抄近路。抄近路就是不再理性地在多个维度中权衡、取舍、平衡,而是只看单一维度,比如哪个最便宜、哪个最好、哪个最畅销;或是不计后果、冲动任性,或是偷懒选择默认的缺省选项。

  2. 什么也不做,即拖延决策。法官选择“不批准假释”,是基于未来仍存在假释的机会。而如果现在批准假释,无疑是存在风险的——该犯人出狱后再犯。当我们理性电量不足时,往往会更加抗拒决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不作为”貌似为未来保留选项,其实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往往成为日后更多问题的隐患。

“买买买”:购物为什么上瘾
————————————————

为了测试实验室结果在真实世界中的预测性,研究者在购物中心招募受试者。对每一个受试者,研究人员都先详细询问和记录她们当天购物的经历:逛了哪些店,做了什么样的比较和决定,买了什么商品,等等。之后,在一个独立测试中,研究人员鼓励她们完成尽可能多的算术题。

结果发现:购物者当天所做的购物决定越多,解题任务放弃得就越快。

购物为什么停不下来呢?购物中的频繁决策需求,导致意志力资源迅速耗费;意志力亏空,导致更多的冲动行为。购物上瘾症,是大脑在自控力匮乏条件下的破罐破摔。

不仅如此,购物对理智决策力的损耗,对低收入人群的挤压尤其严重。普林斯顿的经济学家 Dean Spears 在印度农村的田野实验发现:同样做出一个购物决定之后,低收入的村民比较高收入的村民在自制力测试中表现更差。

Spears 由此提出一种可能:在经济窘迫条件下,穷人更难以保持足够的意志力完成学习、工作和其他改善处境所需要的自我进步。

对于剁手党来说,这听起来真是黑色幽默。如果你真的忍不住每晚网购,给自己定一个预算,减少纠结,预算花完,果断关机。

决策者,你心中有一个凯撒大帝
—————————————————

为什么决策如此耗费我们的意志力电量呢?

是因为推断思考和损益权衡本身费心耗神?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比如说,决策往往意味着对眼下和未来某些选项的放弃,不可回头?

公元前 49 年,凯撒率军团平定了高卢境内的反罗马叛乱,回师意大利。途中,他在卢比孔河畔思忖良久,踟蹰不前。

根据罗马共和国的法律,一个将军是不允许带军团跨过卢比孔河的,否则就被视为对罗马的侵略和叛乱。凯撒在渡河前面临的选择:反,还是不反?

凯撒做出决断,率兵过河,引发内战。马鞍旁丢下那句著名的话,在历史的尘埃中响彻了两千年:

“骰子已经掷出。”

做出决断,就是一次“渡过卢比孔河”,跨过”不可返回之点”。消耗意志力的不仅仅是在选项中做出分析权衡,而是“掷出骰子”的行动本身,在于对放弃其他备选项的恐惧。

“决定” ( decide ) 这个词的拉丁文词根意指“剪除、消灭”,跟“杀人“同词源。选择必然带来放弃,放弃必然带来心理不适感。中文中的决断,形异神似,都有破釜沉舟、壮士断腕之感。

做决断之所以耗费意志力,就在于我们只能依靠理性的力量,去克服天性中的怯懦、冲动、懒惰、自欺欺人和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决策者,你心中有一个凯撒大帝。

如何给意志力充电
——————————

你的意志力电量过低时,如何充电?答案既不是诵读鸡汤,也不是注射鸡血。简单粗暴得可能你不敢想象。

神经科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近年的研究表明:意志力的源头活水,是血糖。低血糖的状态下,大脑会启动“省电模式”: 作为刺激奖赏中心的大脑伏隔核区域更加活跃,而负责冲动抑制的杏仁体区域会沉寂下来。在此模式下,大脑会更加注重眼前的奖赏和满足,忽视长期后果。

达特茅斯大学的社会神经科学家 Todd Heatherton 设计了一个实验,给受试者播放喜剧片,但是要求他们要忍住不笑 ——一项需要消耗自制力的任务。大脑核磁共振结果表明:受试者大脑中负责抑制冲动的区域活跃度显著减少。最令人惊奇的是,这种状况在为受试者补充血糖,一杯加糖的柠檬水,之后完全改变了。

在另一个类似实验中,一组受试者喝了加糖的柠檬水,另一组受试者喝了加人工甜味剂的柠檬水。味道没有区别,但是第一组受试者的血糖浓度会明显上升。在随后的投资决策测试中,第一组决策者的决定更加理性、较少被非理性因素影响、并且更加注重长期战略而非追求眼前收益。

维持高决策力的秘诀,就是一天中经常补充适量尽可能健康的食物,把血糖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防止大脑偷偷开启“省电模式”。

上文提到过的对以色列法官假释决定的研究,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法官批准的假释率不仅上午和下午差别巨大,而且明显受法官茶歇和午餐的时间表影响:法官每次补充食物之后,假释批准率有显著上升。

比如说,上午 10:30 的茶歇之前(通常会提供法官一块三明治和一些水果),假释通过率只有 20%,茶歇之后马上恢复到 65%;临近中饭前,假释通过率降到 10%,中饭之后又提升为 60%。

浪漫主义者说,公正是蒙着眼的女神。现实主义者说,公正是血糖水平正常的法官。

“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
——————————

所以说,节食减肥基本是个悖论:抗拒食物的诱惑需要充足的意志力储备;然而,给意志力充电的是食物。

当血糖浓度不足时,我们就会渴求血糖的快速补充。我们的大脑对此非常敏感,以至于一出现与自制力有关的想法,人就会下意识渴望甜食。女生在经期前后也会出现血糖不规律波动,这时候对甜食的渴望也会尤其突出。

大脑一旦转入”省电模式“,就会放弃自控,往往吃得更多、更不健康 —— 此为恶性循环。反之,心安理得地享受美食,尽量选择健康一些的食物。吃饱了,运动去——此为良性循环。

扎克伯格的衣橱和决策力指南
——————————

  1. 好的决策者,是决策极简主义者。即减少所有不必要的决策。

乔布斯和扎克伯格每天早上不用纠结穿什么。你要是每天早上都在镜子前纠结个把小时,决策力估计都损耗一半儿了。对一个 CEO 来说,也只能把每天有限决策力花在最重要的问题上:团队招聘,产品设计,市场战略,尽量简化其他的各种忙和盲。
怎样防止大脑在关键时转入省电模式? 2016.08.10

  1. 建立好的生活习惯,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诱惑。扔掉冰箱里的垃圾食品,删掉前男/女友的联系方式。

  2. 不要在意志力电量不足时做重大决定。下午四点半不适合重组公司,深夜不适合与跟男朋友分手。好的决策者,是那些懂得何时不能相信自己的人。

  3. 经常补充比较健康的零食。血糖提高,满“血”复活。“意志力”是靠不住的,它如潮汐一般,常涨常消,在我们尙未觉察时已经投降变节。与其信自制力,不如信巧克力。

本文由作者菱歌科技创始人、CEO 栾晔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

罗胖曰:

人为什么需要认知升级?
因为认知升级之后,复杂的世界被简化成更加方便决策的样子。
比如理财。
你要是在各种银行理财产品之间选,必然信息过载,无从决策。
真正的理财高手,反而会采取更简单的策略——

  1. 高速发展城市核心地带的房产;
  2. 朝阳产业中龙头企业的股票;
  3. 给能干的创业者天使投资。
    原则越简单,对认知能力的要求越高,收益也越显著。

怎样利用大脑的特点管理团队

领导力训练师艾伦·佩特里·林赛(Ellen Petry Leanse)曾经担任过苹果和谷歌的高管,她在新书《幸福黑客》(The Happiness Hack: How to Take Charge of Your Brain and Program More Happiness Into Your Life)中介绍了大脑的三个特点,以及企业高管如何利用这些特点建立伟大的团队。界面新闻介绍了这本新书。

林赛说,大脑的第一个特点是它有两种形式的幸福:第一种是快速释放更多的多巴胺(由大脑分泌的神经递质,可以让人感觉良好)让人高兴;第二种是伴随着血清素含量提高,幸福感会慢慢增加,不过这个周期比较长,也比较慢。

第二,大脑对新体验的自然反应是恐惧。这是因为大脑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人的安全。当人害怕时,大脑会激活一系列身体反应,让人必须采取行动,比如抵抗或是赶紧逃跑。

第三,大脑往往都是基于经验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当大脑面对熟悉的问题时,会给出熟悉的解决方法。虽然这样可以提高效率,但快速思考有时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坏结果。

根据这三个特点,林赛给企业高管提供了三个建议:

一、为团队设立一个层次更高的新目标。为团队建立一个血清素周期,通过完成过程中每个小而可行的目标,反复奖励,提高大脑的快乐指数,同时也要引导人们远离多巴胺带来的浅层面的满足感。

二、激发团队好奇心,帮他们跳出大脑的思考框架。企业领导者可以在会议上为旧方案提出新的问题,让团队摆脱熟悉的思考框架。

三、为团队项目引入新内容。大脑会很快抓住常规工作里被认为是安全的东西,所以,领导者要在日常事务中创造新事物,来构建一个能够时刻迎接新挑战的团队。

新发现丨大脑是怎么清除垃圾的

你知道吗?我们人类的大脑啊,重量大概占我们体重的2%,但是却很耗费能量,人体20%-25%的能量都被大脑给消耗了。那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大脑在消耗能量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垃圾蛋白或者生物废物,这些东西是“有毒“的。如果不尽快清除掉,大脑就没法正常运行,进而就很容易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症什么的。

所以,为了保证大脑正常运行,肯定有一套排污系统,负责把这些垃圾及时清出去。科学家一开始猜测,是不是和其他器官一样,大脑也把垃圾运到肝脏去处理。但他们找来找去,也没能找到这套传送系统。不过现在,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今年4月份的《环球科学》杂志上有一篇文章,是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两位教授写的,就详细介绍了我们的大脑是怎么清除垃圾的。我们一起来听听。

大约一个世纪以前,主流科学界就认为,大脑和脊髓中是没有淋巴系统的。啥叫淋巴系统呢?就是在我们身体的大部分区域里,有一个专门运输蛋白废物的网络,运输工是一些液体。这些液体在各个细胞之间穿梭,将废物收集到小管道里,再汇入大管道,最后进入血管,送往肾脏过滤或是被肝脏处理掉。既然没有淋巴系统,科学家就认为大脑产生的废物得由大脑自己负责清除。

但实际上这个观点并不准确。科学家们经过实验就发现,我们的大脑其实最终还是要把产生的废物运到正常的淋巴系统里处理掉。但这套大脑里运输垃圾的系统,和淋巴系统的运行机制不一样,科学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胶质淋巴系统”。它的骨架是由星形胶质细胞组成的,这种细胞身上有延伸出来的细胞终足,终结的终,足球的足,这些终足绕着血管相互之间连在一起,这样就使胶质细胞和血管之间形成了一条空空的隧道,这些隧道就相当于运送垃圾的高速公路,科学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血管周围间隙”。在这条高速公路上当运输工的是谁呢?是脑脊液,看这个名字就知道啦,是只在大脑和脊髓里才有的一种液体,脑脊液可以运输神经系统产生的垃圾。

下面我们来看这个胶质淋巴系统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脑脊液先从动脉血管的小通道,进入血管周围间隙,就是刚才我们说的那条高速公路,然后进入星形胶质细胞,接触大脑组织、收集垃圾、最后离开星形胶质细胞,沿着静脉血管的高速公路流动。小静脉汇聚成大静脉,直接通到脖子那儿,和正常的淋巴系统接轨,进入正常血液循环,运出大脑。

这就是大脑清理垃圾的整个工作机制,在这,有多少脑脊液直接决定了能处理多少大脑垃圾。那么,脑脊液跟什么东西有关呢?跟睡觉有关。研究人员用小白鼠做了实验,发现小白鼠在清醒的时候,脑脊液的流量特别小,但是在睡觉或者被麻醉以后,脑脊液流量就明显增多。这是为啥呢?因为血管周围间隙,也就是那条高速公路,在睡觉的时候会变宽,通道一变宽,脑脊液的流量就增加了,可以更高效地清除大脑里的废物。

发现了这个以后,医学界可高兴坏了,因为像帕金森啊、阿尔茨海默症啊这些病,和大脑里囤积的蛋白垃圾有很大关系。如果血管周围间隙的宽度增加,脑脊液可以更快把这些垃圾清走,那这些病可能就有治了。科学家还发现老年人经常会得脑积水,就是大脑里累积了太多不能正常流通的脑脊液,所以这种病也可以通过改变血管周围间隙的宽度来治。

这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药,能调节胶质淋巴系统里血管周围间隙的宽度,或者增加脑脊液的流量,就可以治疗或者预防这些病症,可以理解为冲洗我们的大脑,把那些垃圾都冲走。

当然了,上面说的都是医学上的事儿。而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如果想让大脑有个良性的循环,就要注意足够的睡眠,每天都要把产生的垃圾尽快清除出去,要不然小心老年痴呆症会提前来找你哦。

本文源自:《环球科学》(大脑中的排污系统)

游戏改变大脑的7种方式

我们都知道,玩游戏的时候,一玩就停不下来。但工作和学习的时候,经常坚持不了几分钟。我们能像玩游戏一样工作和学习吗?牛津大学的心理学家在Ted上发表过一个演讲,他在演讲中介绍了游戏奖励大脑的7种方式,我们在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可以借鉴一下。

第一点,玩过游戏的人都知道,游戏里有一个记录你经验值的进度条。你获得了经验,进度条就会有变化。我们可以用这种进度条来随时记录工作或者学习的进展。美国有个大学教授,就在自己的课上用了这个办法。在他的课上,就像网游戏一样,学生一开始都是一级,通过学习,获得经验值,不断升级,最高可以升到12级。所以,你也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进度条,随时记录变化,哪怕很小,也会让你有前进的动力。

第二点,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在游戏里有很多不同的任务,可能你先要升10级,然后去某个地方,或者找到某个特定的角色,一起完成一个任务。游戏用这种方式,给你分配了很多子任务,把你的长期目标分成了很多短期目标,这样你才有动力去完成这些任务。

第三点,要不断给自己奖励。游戏里,你的每个任务,无论大小,都有奖励。要么是经验值,要么是装备,或者是游戏里的虚拟货币。就算你没打过,失败了,也不会受到惩罚。但现实就不一样了,你的努力不仅不一定有奖励,做错事还会付出代价。所以,你可以自己奖励自己。比如,完成一个学习计划,或者完成一项工作,就奖励自己一下。

第四点,及时反馈,这一点很关键。我们在现实中总是犯错误,就是因为很多事情的行为和结果很难联系在一起,比如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能源短缺这些事情,和我乱扔垃圾,浪费一杯水有关系吗?因为没有及时的反馈机制,行为和结果之间有很大的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我们很难感觉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你可以把每个行为产生的结果量化出来,建立一个反馈机制,这样你就可以少犯错。

第五点,不确定因素。玩游戏的时候,除了一些确定的奖励,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奖励,比如,你杀了一个很高级的怪,可能掉一件普通装备,也有可能掉一件很高级的装备。这种不确定因素,会让我们的大脑兴奋。因为我们不知道下一步会有多大的奖励。这种无限的可能让你的肾上腺素飙升。当你没办法完全预测结果到时候,你就会兴奋,想找到更多的可能性。所以有时候给自己一些挑战,可以激发你更大的潜能。

第六点,让自己始终保持专注。游戏开发者,会不断改变剧情的结构变化,调整任务和奖励机制,这样你玩游戏觉得疲倦的时候,立刻就有了新的刺激。这时候你就不会觉得疲倦了,就会继续投入到游戏中去。在工作和学习的时候,你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比如用“番茄工作法”,每次专心投入25分钟,让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做事更有效率。

第七点,合作精神。游戏最让人兴奋的地方,不是各种奖励,而是人,是你在游戏里并肩作战的同伴。所以团队合作其实是能提高效率的一种方式。就算你在准备考试的时候不用团队合作,但你在复习的时候,可以找个小伙伴一起学习,这个过程会变得不一样,结果也会好很多。

以上就是游戏给大脑带来的七种奖励,希望能对你的工作和学习有帮助。

本文源自:公众号“MOOC”(那些学霸没教给我的事,我却在游戏中学到了)

想要有效改善记忆力?这几招能帮到你

今天,我们来解决一个问题:

如何有效改善自己的记忆力?

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

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面对海量的信息,你是不是也常常觉得,自己的记忆力不太好,总是忘事呢?

别担心,记忆是可以改善的。今天的这张书单,就带你理解记忆的本质,掌握了内在的机制,配合相应的训练方法,就能做到真正提高记忆力。

一、记忆是怎么形成的?

《记忆》

  1. 说到记忆,我们一般认为由两部分组成,“记”就是存储信息,“忆”就是提取信息。但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除了存储和提取,记忆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叫做编码。当我们接触了一个信息之后,会先对它进行编码处理,再存储到大脑中,等到日后需要这段记忆的时候再提取出来。

  2. 正是因为有编码过程,所以记忆并不是绝对客观的。对于同一件事,不同人回忆起来也会不一样。比如,当两个人看完同一部电影之后,他们对电影的描述有相似的地方,但也会有很多不同之处。这是因为他们的兴趣点不同,在观看电影时的情绪反应不同,对电影中故事的理解也不同,所以回忆出来的故事版本就会不一样。

  3. 这是为啥呢?一方面,记忆会受到人的偏见、印象的左右。这些主观喜好决定哪些事容易被轻易记住,哪些不容易被记住。比如,一个球迷比别人更容易记住球赛的比分,一个象棋大师能比别人更容易记住棋盘上个棋子的位置,就是因为他们在相关领域有更丰富的知识。

  4. 另一方面,记忆还会受到感官的影响。比如,许多人会记得在听到911事件报道时,自己在什么地方,和谁在一起。就是因为他们当时的情绪产生了剧烈波动,这种感官上的敏感会激活人心理和生理模式做出反应,从而对这些记忆印象深刻。

想进一步了解记忆的形成过程,推荐阅读《记忆》。

二、如何改善记忆力?

《如何学习》

  1. 切换记忆场景。当我们记东西时,大脑并不是只记这个信息,而是会把周边各种信息打包存储。比如在教室学习时,教室的布置、室内的光线、当时的天气……所有这些都会被编码储存。一旦遇到相同的场景,这些记忆便会浮出脑海,带你还原当时学到的内容。

  2. 自己给自己“考试”。考试的本质,是强迫我们的大脑,从记忆中提取学过的知识或技能。在回忆的过程中,记忆的提取强度会得到锻炼,让人记得更牢。像背诵、做测试题、写阅读心得……都能起到类似的作用。实验证明,只需进行一次这样的“考试”,第二周你记住的知识就能从28%跃迁为39%。

  3. 交替训练。也就是将不同的训练内容打散,交替进行。这会让大脑随时处于应对意外的状态,记忆的效果会更好。尤其要注意的是:最好把新学的知识或技能,与过去学过的混在一起,边学习边回忆。

  4. 充分利用睡眠。人脑负责记忆的部位,主要有三个:内嗅皮层、海马体和新皮层。简单说,一个是过滤器,一个是分捡器,一个是储存器。三者相互配合,将接收的信息变成记忆。晚上当我们休息时,大脑会对白天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存储,从而巩固我们的记忆。

想了解更多提高记忆力的方法,推荐阅读《如何学习》。

三、记不住事,是因为忘性大吗?

《有序》

  1. 约好的会议,总是忘得一干二净;记性不好,经常拿着手机找手机……很多人会把这些问题归结为“忘性大”,但事实上:我们缺的不是记忆力,而是注意力。如果把大脑看作一台计算机,记忆力就是硬盘,决定了能存储信息的多少,空间很大;而注意力就是内存,是运行程序的地方,空间很小。

  2. 如何能更好地管理我们的注意力呢?方法一:注意力外包。给大脑减负,通过外部工具,把一部分需要消耗注意力的事情,转移到大脑之外。老板雇佣秘书、明星请经纪人,本质上都是在将注意力外包。所有外包方法中,最有效的工具是——清单。把需要注意的事制成清单,逐个完成。

  3. 方法二:策略性走神。也就是专注一段时间后,专门留一段时间用来走神。研究发现:有计划地休息,反而能激发人的创造力。有计划地休息越彻底越好,最好让大脑完全放空。在椅子上伸个懒腰是不够的,要走出办公室到另一个环境中去,最好周围一个同事都没有,任何和工作相关的东西都不在视线之内。

  4. 方法三:一次只做一件事。因为切换任务要额外消耗大量能量,所以为了将有限的注意力物尽其用,最好的方法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不仅提高效率,还能减少注意力在切换任务时不必要的损耗。

想了解更多提高注意力的方法,推荐阅读《有序》。

四、遗忘也是一种能力

《记忆的风景》

  1. 我们经常会因为忘事感到懊恼,甚至有时候会想,要是我能记住一切的事情就好了。其实遗忘并非记忆的天敌,相反它是我们大脑拥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这么说你可能不好理解,我给你举超级记忆者的例子,你就知道了。

  2. 和经常忘事的大多数人相反,世界上有一些“超级记忆者”,他们经历的所有事情,几乎都能准确记忆。即便是某年某月,在哪里和谁做了什么,这些一般人根本不可能记得的小事,在他们的大脑中都被精准存放,准确率高达97%。看上去这些超级记忆者,拥有了我们想要的能力。但事实上,他们的生活其实异常痛苦。

  3. 超级记忆者很难与人正常沟通。超级记忆者有一种特别的通感,当他们看到一段话时,还能同时感受到一种气味、颜色或者身体感受。比如,普通人背单词,只会记忆单词的意思,但超级记忆者还能感觉到这个单词的颜色和味道。因此,当他们听到别人说话时,因为特殊的通感,会让他们联想到很多不必要的信息,而且做不到遗忘,所有事情都会在脑海中浮现,导致抓不到对方说话的重点,很难展开正常的沟通。

  4. 更可怕的是,超强记忆会破坏生活的连续性。超级记忆者每天面对镜子,看到的是一张和昨天不一样的脸,衰老在身体上留下的痕迹,都能被清晰地感知到。不仅是自己,身边的每个人在他们眼里,都在随时变成“全新”的人。因为缺少遗忘这个能力,这个世界,对正常人来说是连续剧,但对超级记忆者来说,可能是恐怖片。

  5. 所以你看,超级记忆者觉得生活痛苦,归根到底是他们缺乏遗忘的能力,虽然能记住经历过的很多事情,但无法分辨那些事重要,哪些不重要。而我们大多数人,虽然常常会忘事,但正是遗忘这项能力,主动帮我们筛选了重要信息,提醒我们要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Experience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现,信息跟金钱或食物一样,会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像迷恋美食一样,迷恋玩手机。

爱因斯坦的大脑丢了

《人群与网络》

1955年4月18日,星期一,爱因斯坦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这一年,他76岁。
凌晨1点刚过,病床上的爱因斯坦突然用德语断断续续地讲起话来,气若游丝。值班护士听不懂,她叫来了医生,但为时已晚。
爱因斯坦最后的遗言就这样成为了永远的谜。
遗体当天下午就在特灵顿火化,消息没有公开,在场的只有12个人,骨灰被撒入了附近的特拉华河。这是爱因斯坦的遗愿,他不希望自己的墓地成为众人膜拜的地方。
但这并不是故事的终点,而是一次漂泊的开始。

4月19日早上,在普林斯顿的一所中学里,五年级的一个班正在上课,老师问同学们听说了什么新闻。
“爱因斯坦去世了!”一个女孩儿自豪地说,她觉得自己第一个爆出了猛料。
但后排一个文静的男孩却幽幽地说出了一句话:“我爸爸拿到了他的大脑。”

托马斯·哈维,男孩的父亲,普林斯顿医院的病理学家。在爱因斯坦去世后几个小时,他检查了爱因斯坦身上的主要器官,并将它们一一取走。他还用电锯切开了爱因斯坦的头骨,取走了他的大脑。

爱因斯坦一家人知道这个消息时,都惊骇万分。爱因斯坦的长子汉斯给哈维打电话追问,哈维坚持说爱因斯坦的大脑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留下它也许符合爱因斯坦的愿望。汉斯也搞不清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有什么实际权利,就勉强答应了。

哈维最开始表示他将把大脑送到研究机构保存,但突然又变卦,决定把爱因斯坦的大脑留在自己身边。从此,保存和管理爱因斯坦的大脑成为哈维一生的使命。

他为此背负了沉重的骂名。他被舆论称为“盗脑者”。在舆论压力下他不得不从普林斯顿医院辞职,放弃了宝贵的研究岗位。他的导师,也是爱因斯坦的私人医生齐默曼为了保护他,一度对外宣称哈维“已经死了”。

离开普林斯顿后,哈维数次换工作,数次离婚。一直陪伴他的,只有那颗大脑。

他经常不留新的落脚地的地址,让人们很难找他。1978年,一个美国记者碰巧在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的赤塔找到了哈维。他看到,哈维从办公室角落里一个标有“科斯塔牌苹果酒”的箱子里取出了一大瓶爱因斯坦的大脑。

而哈维下一次被媒体找到是在20年后的1997年,他与一名记者一起带着爱因斯坦的大脑穿越美国,去拜访爱因斯坦的孙女伊夫林·爱因斯坦。结果把这位穷困潦倒的失业女士吓得毛骨悚然。

1998年,与爱因斯坦的大脑形影不离相伴43年后,85岁的哈维决定放手。他给普林斯顿医院打电话,让他们把东西拿走。他说自己背着这份责任太疲惫了。

2007年,哈维在94岁高龄与世长辞。

在保管爱因斯坦大脑的43年里,哈维把爱因斯坦的大脑切成了240块,寄给全世界那些希望破解天才大脑之谜的研究者们。

这些好奇的科研人员仔细研究了爱因斯坦支离破碎的大脑,数清了它的细胞,测量了尺寸,描述了形状,还与普通人的大脑进行了比较。但最终,只有三个人发表了重要的科学研究成果。

研究结果看似令人兴奋。但佩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特伦斯·海恩斯却认为,它们纯属胡说八道。“如果一开始就带着‘这是一个天才大脑’的偏见,那么肯定会找到一些特别之处来佐证你的偏见。”

研究人员自己也清楚这一研究的争议性。因此,这股“大脑热”没持续多久便迅速平息。

后来,人们终于醒悟过来,研究爱因斯坦的神经胶质和沟槽的样式,永远不可能使我们真正理解爱因斯坦的想象力和直觉。要紧的问题是他的“心灵”如何运作,而不是他的大脑。

那么爱因斯坦的“心灵”,那个产生了如此伟大创新的“心灵”,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呢?

你可以在罗辑思维正在发售的《爱因斯坦传》中找到答案。

罗胖曰:
在《爱因斯坦传》这本书里,
有人读出了好奇,因为爱因斯坦一生都在探寻宇宙的秘密;
有人读出了简洁,因为爱因斯坦始终相信世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
有人读出了自由,因为爱因斯坦毕生厌恶一切教条的束缚。
没有人知道你会从这本《爱因斯坦传》中读出什么。
人杰逝去,只留下一个路标——
把超越的无穷可能呈现在我们面前。
领悟,是你通过阅读能够达到的事。
像爱因斯坦一样超越,则是我们自己的事。

Reference

  1. 你的荣耀:打赢这场大脑战争
  2. 颜色代码:大脑如何选择食物
  3. 新研究:大脑的人脸识别原理
  4. 新研究:帮助人们更好理解大脑的新工具
  5. 追眠记
  6. 改善睡眠质量的5个建议
  7. 怪诞脑科学
  8. 大脑总指挥:揭秘最具人性的大脑区域
  9. 进化的大脑
  10. 大脑赋能术
  11. 意识与脑
  12. 大脑萎缩
  13. 色情片如何影响你的大脑?趣味课堂第130期网易公开课
  14. 奖励基金会| 爱,性和互联网| 放弃色情
  15. 手机与大脑 ——评《数字痴呆化》
  16. 你的大脑在色情
  17. 爱情动作片看多了会怎样?我来科学地辩一辩。
  18. 你不可不知的50个脑科学知识
  19. 打开黑箱
  20. 消除压力从大脑开始
  21. 我们常说的神经病、精神病、神经症,你真能分清吗?
  22. 关于如何谈论“脑机互联”的知识清单
  23. 新知丨恐声症:脑机制已被确认
  24. 新研究:大脑的人脸识别原理
  25. 瘫痪病人的装甲
  26. 大脑突触图谱诞生!或能解释衰老为何导致智力变化
  27. 大脑:神秘的历史 第一季 The Brain: A Secret History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