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Speech

每个人的必备技能,但在生活中却常常被忽视。

你,想不想成为一个演讲高手?

2017-11-16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演讲,是每个人的必备技能,但在生活中却常常被忽视。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呢?

作为一位常年需要公开表达的人,脱不花将她的全部心得分享给你。18条建议,供你参考。

  1. 演讲最重要的是知道听众想听什么,而不是自己想说什么。了解听众想听什么的方法非常简单:想想哪些东西他们会发在朋友圈。

IPCreator:对听众的定位,找到两个井底之蛙的视野见识交集,讲述听众熟悉的故事。

  1. 给干货。在演讲中干货主要是两种:方法论和新数据,而不是感受洞察。虽然后两者很有价值,但往往需要听众拥有与演讲者相同的阅历和处境才能领会,因此普适价值不大。

  2. 事先了解流程,提前到场,知道在你前后讲话的人都是谁、会说些什么。

  3. 在讲话中对其他演讲者做呼应,是一种非常有效而且得体的能力。

  4. 了解主办者的意图,讲话过程中至少两次呼应主题,以及给主办方不遗余力地捧场

  5. 准确界定自己的目的,一场讲话只传递一个核心点。只有特定方向、极少量的信息类型是便于大众传播的,因此要把目的与表达的内容、形式对应起来。

  6. 真实的事件或数据作为引子切入,而不要用故事、笑话,后者会使人听起来特别油滑。

  7. 幽默其实没那么重要。不要把幽默当成目的。

  8. 在口语表达中,只铺陈一层逻辑关系。千万不能出现“一,……;1.1,……”这样层层嵌套的情况。

  9. 不要做复杂层次的PPT,否则现场演示一定会出问题。相信我,而且这个真的不重要。但要为听众准备呈现核心观点的PPT图像或者金句,这才容易引起大家在朋友圈的传播。

  10. 事先做一次个人“洗手间彩排”:一是对着镜子校正一下自己的穿着打扮,检查是否有不当之处。现在的大部分演讲已经没有演讲台了,所以从皮鞋开始,就要比平日更正式。二是大致上掐一次时间。相信我,大部分人登台之后并没有“五分钟”“十分钟”的概念。

  11. 不欺场。不重复使用耳熟能详的老内容,每一次活动都要做个性化准备。

  1. 不托大。至少比登场时间提前半小时到、延后半小时走。
  1. 充分理解和体谅主办方。无论规模大小,办一次公开活动都非常辛苦,除非是与演讲内容相关,否则不提需要主办方额外照顾的条件。体谅活动中的细节不周之处,配合主办方的各种安排。

  2. 尽量避免让双方助理反复纠缠传话。可以让同事帮忙准备素材,但不要让助理替你写稿,自己处理自己的内容事务非常必要。

  1. 不是每场活动都会令人愉快,但是既然来了就尽量为自己做到最好。
  1. 捏着鼻子在网上回看自己的演讲视频,是改掉毛病的最好方式。

IPCreator:自我复盘

  1. 懂得说不。知道什么活动不参加,是一种更重要的能力。

关于如何准备一场演讲的清单

2017-06-26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演讲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升。

如何准备一场演讲?以下14条建议供你参考。

  1. 演讲是一门时间的艺术。好的演讲者不是老师,不是说服者,而是导游,带听众领略沿途的风景。首先,要有“景点意识”,讲到哪儿该停顿,哪儿该抖包袱,哪儿该强调,都要心中有数。其次,要有交付意识,不仅让人听懂,也要努力让人得到,“拍照”带回家。

  2. 演讲切忌不做准备。以“今天我没有特别准备,随便说说,大家多包涵”开场,并不能表达谦虚,只会让听众感到不受尊重。哪怕是提前5-10分钟打个腹稿,都能让你的演讲提升一个档次。

  3. 演讲开头,一个常见的手法是“比兴”。比如,引用一段诗词、一个金句,或者展示一张图片、介绍一个人,来揭示主题。化抽象为具体,让听众对你接下来要讲的内容产生认知,再展开讲,会容易得多。

  4. 演讲的主体,一般是三段式。比如,分享三个故事、讲三个经历、谈三点感受。短篇演讲最好是单层逻辑,切忌“三小点,下面还有五个分论点”。太多的层次,会加重听众的认知负担。

  5. 好的结尾,是全篇的点睛和复盘。结尾处务必进行一次总结:直接告诉听众,今天演讲的目的是什么。

  6. 重复,是演讲成功的秘诀。要有意识地设计重复和排比。那些著名的演讲,比如《I have a dream》和《Yes,We can》,被世人记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复。在演讲中,节奏优美,比用词优美重要得多。

  7. 脱稿演讲,能让你在台上更加自信从容。脱稿,不是逐字逐句背稿,而是记住内容要点,以及要点和要点之间的逻辑链条。写好演讲稿之后,就要脱离纸笔,开始说和练。练习的时候录音或者录像,有助于你发现问题,然后改进。

  8. 如果怕忘词,你可以带着演讲稿或者写有关键词的提示卡片上台。要看稿,就大大方方地看。切忌偷瞄,那样会让你的形象大打折扣。

  9. 演讲前,如果感到紧张,可以通过深呼吸和肌肉放松来调节。你可以从头到脚进行这样的放松练习:皱紧额头,然后放松;使劲闭眼,然后睁开;用力握拳,然后松开,让紧张的情绪得到释放。

  10. 声音方面,最大的误区是“情到深处必用喊”。其实降低音高,甚至做适当的停顿,也能引起人的注意。音高是在对比中呈现的,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这样高和低的部分都能得到强调。

  11. 所有的肢体语言都应该是有意识的,而不是慌张、无意识的乱动。TED演讲的常见姿势,是想象你手捧一个西瓜,不能手舞足蹈,让西瓜掉下来。 有些习惯性动作,比如不自觉的挠头、摸鼻子、抖腿等,自己在平时很难注意到,但在台上就会被看得一清二楚,要在练习的时候去掉。

  12. 演讲的时候,眼神要环视点视交替使用。环视,即环视全场;点视,即盯着某个人或者某个点看。如果现场观众人数较少,建议与每个听众都有5秒钟的眼神交流。好的演讲者,会让听众感觉就算在数百数千人的场景中,演讲者都是在面对面和自己讲话。

  13. 演讲超时是不礼貌的,会打乱整场活动的议程。控制演讲时长,是在演讲准备之初就要做好的功课。总共时长多少,哪块可以快速略过,哪块需要娓娓道来,提前做好时间分配。

  14. 最后请记住,真正打动人的,永远是演讲的内容,而不是技巧。这需要你在平日里不断积累

怎样复制一场“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幕后操盘手深度告白

2018-01-04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2018年1月1日凌晨,“时间的朋友”2017跨年演讲成功落幕。从第一年的4000人,第二年的8000人,再到今年的超过10000人,举办这样的大型活动着实不易。

是什么保证了“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的顺利举办?作为事后复盘,罗辑思维CEO脱不花为你分享她的13点心得。

  1. 办活动跟请客一样,都叫活动,但是一百人、五百人、千人、五千人,乃至今年“时间的朋友”一万人,是完全不同的物种,需要的能力也绝对不一样。

百人内的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亲密感”,五百人活动需要解决“干货感”,千人活动需要解决“参与感”,而五千人以上到万人活动需要提供的核心价值是“仪式感”,很难兼得。全都能解决的,那是迈克尔·杰克逊的超级碗演唱会。

  1. 举办一场大型活动的首要条件,是商业上要成立。不见得是为了靠它赚多少钱,而是为了获取真实的反馈,形成良性循环。商业市场的认同度是最有效的价值测试,如果一场大型活动没有票房、没有赞助、也没有版权费,那只能说明一件事——这活动,没有价值。

  2. 大型活动就像春晚,越办越难办,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年年想创新。别急着创新,先把所有能力都用来找到一处“绝不创新”的地方,这才是影响力杠杆的支点,是这个活动的“锚”。

恰恰是有了这个“不创新”,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有效的持续迭代,最终成为一个精神地标。聪明人肯下笨功夫,天下无敌。朴素而有力量,这一点不妨多看几遍巴菲特和芒格的每年股东会对话。

  1. 大型活动的“场气”非常重要,一定要有经验丰富、能做决策的人亲眼看过场地。看场地时,空场地看一次,有其他活动的时候看一次,而且看场地的时间至少有一次要和你实际举办活动的时间一致。这样才能对场地的动线、音响、照明、配套设施、不同座位的舒适度等有真实的体验。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场地“聚气”,场地的设计天然能够把人的注意力和气场往中心点聚拢。有的场地不“聚气”,人的注意力是发散的,就非常难以组织活动内容。

  1. 无论有多少花样,最核心的还是内容本身。在筹备跨年演讲的过程中,我从罗胖身上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一件事,就是可以一秒钟切换成“观众视角”,从观众和用户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内容的好坏、见识的高低、议题选择的必要性、知识交付是否到位。而且每次还能分成现场观众、直播受众和长尾用户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任何内容都需要兼顾三种使用场景。换句话说,大型活动也需要一个“产品经理”。

  2. 要有准备度,但别太相信“提前量”这件事。准备度要高,“时间的朋友”将会连续办上20年,但从这三年的已有经验来看,实际上每年开始拼命也就是最后两个月。所以,不妨享受这个节奏。

  3. 要有详尽的计划,但更重要的是拥抱变化。计划的目的是让你可以更好的应对变化。除了要提供的核心价值不变之外,其他所有问题都可以变,这样的组织力量才是真强大。

  4. 要按照时间流来管理你的计划。制定计划时,有点像从一座山的两边开凿隧道,一边是从组织者的时间流切入,一边是从参与者的时间流切入,最终在中间击穿、会师。对参与者的时间流管理,要从他们到达场地附近那一瞬间开始,进行内容和服务提供,追求用户每一分钟都处于“被服务”的状态。

  5. 用你所能找到、聘请到的最优秀的合作公司。一场大型活动,协作团队不会低于十个,每一个都要竭尽全力找最好的。因为一个团队如果能成为行业内“最好的”,一定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手艺有自觉要求,你不用担心他们的基本水准和拼命程度。如果你有需要,我把与“时间的朋友”合作的每一家供应商的联系方式提供在文末,供你收藏备用。

  6. 要形成多个决策节点。“时间的朋友”活动涉及到现场组织、票房销售、商业赞助、电视直播、活动运营、图书生产、电商销售、用户服务、技术保障、公关传播等多个条线的并行作战。要把公司的资源向每个条线赋能,让每个条线都有终极决策人,而不是所有的问题等着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才能决策。

要善于在公司形成一种氛围:有条件的高度信任。像我作为公司CEO,在这场活动组织中发挥的作用其实只有一个,就是在其他人忙得四脚朝天时充当条线间的协调人和信息同步者。

  1. 一场大型活动,必须能够成为观众和参与者的“社交货币”。所以,现场合影点的安排、活动中可供拍摄的场面、甚至事后便于转发的“金句”、能够在不同场合被二次引用的内容片段等,都是用户服务的一部分。“啊,原来你也在这里”的感受,才是我们提供给用户的最终服务。

  2. 一场大型活动,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外来物种瞬间嵌入当地原有秩序的一次“冲击”,是需要与活动举办地的治安、消防、交警、安保、公共交通等机构深度合作的过程。

难,肯定难,因为没有人有义务为你的各种奇思怪想做好事前准备。摒弃受害者心态,热情沟通、积极解释、灵活应变、换位思考,没有人吃饱了撑的专门刁难你,每个人都得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理解这一点,就有了和任何人合作的基础。

  1. 没有一支能打硬仗、人来疯的团队,别碰大型活动。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