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Economics

economics.jpg

1.改造世界,非经济学所长。
2.改造世界观,却是经济学的长项。——薛兆丰

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巴泽尔困境”,就是没主的事情,会有很多人来要占便宜。这个困境与道德关系不大,而是一种必然发生的经济行为。

决定你生活品质的10个经济学思维

2016-01-13张维迎

学习经济学,重要的不是记住某项具体结论,而是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

究竟怎样才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在我看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可以归纳为十个方面:

1

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

在现实中,人的各种行动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行动就是改变现状,而之所以要改变现状就是由于对现状不满,其中必然有对于某种价值的追求。

经济学关注人的行动,而且关注人们为什么采取这样的行动。只有这样,我们对于整个经济现象才能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2

只有个体才有能力决策

只有个体,才有目的和行动能力。人要行动,就必须思考,需要搜集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做出决策。这些活动只有个体才能完成。

我们常常使用群体、集体、政府、国家等概念,说它们做了某某事,这让我们以为集体似乎也是能行动的。但这种说法只在隐喻意义上才是对的。事实上,集体本身不可能行动,只有集体里面的人才能行动。

一些经济学家在分析问题时,习惯把集体、国家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析单位,并把它们想象为没有自身利益诉求、完全大公无私的。如果是这样,很多问题就很难理解,例如,为什么政府会有腐败,为什么所谓的“集体决策”经常没有效率等。

而一旦我们摒弃了这种集体主义的分析角度,用方法论的个人主义来重新审视这些问题,一切困惑就迎刃而解。

3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过,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经济学,那就是“没有免费的午餐”。这里,要为午餐所付的那个“费”,就是“机会成本”。

人类有很多的欲望。但不幸的是,用来满足欲望的资源却总是稀缺的。

比如,我们常说的钱不够花,就是指,相对于花费而言,我们拥有的钱是稀缺的。也许有人会说,大富翁们总该不受稀缺的困扰了吧?其实不然。尽管他们并不缺钱,但他们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也受稀缺性的约束。

因为稀缺性的存在,人们在行动时就必须有选择,为了得到一样东西就得放弃另一样东西。所谓“机会成本”,就是你为了达成某项目的所要放弃的最大的价值。

举例来说,如果你现在面临两个工作机会,一个是年薪10万元的大学教职,另一个是年薪50万元的投行交易员,那么在不考虑非货币利益的前提下,选择去大学任教的机会成本就是50万元。

虽然人们在个人决策时比较容易理解“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在考虑公共福利提供等问题时,却很容易忘记这一点。

相对于私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往往更低,因此那些本想获取“免费午餐”的人最终得到的往往是一份更加昂贵的午餐。

4

人在边际上做选择

经济学所要关注的问题,通常不是极端的非此即彼,而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比较,也就是对“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权衡。

举例来说,我们不会只买衣服不吃饭,也不会只吃饭不买衣服,而会考虑是多买些食物而少买些衣服,还是多买些衣服而少买些食品,这样的选择就是边际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边际”概念的引入破解了经济史上的一个著名难题——水和钻石的悖论。

19 世纪的经济学家们曾一直困惑于一个问题:为什么对于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水价值很低,而对人类生存可有可无的钻石则有很高的价值?

对于这个问题,古典经济理论并没能给出很好的解释,而从“边际”的概念入手,这个问题则很容易回答。

这是因为,物品的价值是由它带给人的边际效用决定的——虽然水很重要,但是由于它很多,因此在边际上多一滴、少一滴对效用的影响不大;而钻石虽然无关紧要,但由于它很稀少,因此在边际上多一颗、少一颗对效用的影响很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钻石的价值要远远高于水。

5

自由交换是互利的

人们在资源占有上可能有丰寡之别,在个人特质上可能有各自差异。这些差异性的存在,给通过自由交换,改进彼此的收益创造了巨大的空间。

举例来说,我手里有一瓶水,并且我认为这瓶水对我而言值1元钱,而你却认为这瓶水对你而言值2元钱。那么,如果我用1. 5元把水卖给你,我们双方就都相当于赚了0. 5元钱,这场交换活动让我们双方都获益了。

交易自由是双方都获益的前提。如果我强买强卖,非要用5元钱把水卖给你,那就是在增加我的收益的同时,减少了你的收益。

我们常说,市场经济下是“等价交换”,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如果一件商品对你我的价值都一样,那么交换发生的可能性就很小。只有我们对某件商品的评价存在差异,自由交易才会发生,交易一旦发生,就为双方都创造了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愿交换一般都不会是等价的,而是伴随着价值的创造,也就是财富的创造。

区域贸易、国际贸易,本质上也都是个人之间的交换。自愿交换能促进交易各方福利的增进。而那些阻碍贸易自由的政策壁垒,很多都是打着维护“公众利益”、“国家利益”的旗号,事实上却剥夺了公众改进福利的机会。

6

分工是进步的源泉

分工是和交易相联系的。如果没有分工,人类的交易就会很少。有了精细的分工,人与人之间的交易才能更加频繁地开展。

分工是市场规模扩大的结果。如果没有市场就不会有分工,只能自给自足。市场的扩大促进了分工的细化,分工的细化导致了技术进步与创新,进而促进了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反过来又使得市场进一步扩大……如此反复,就是经济良性发展的整个过程。

为什么我国在改革开放后迎来了经济发展的奇迹?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场的扩大。一方面,各项改革措施废除了所谓的“投机倒把”等罪名,为国内贸易扫除了障碍;另一方面,对外开放则开启了巨大的国际市场,这两方面都让市场规模急剧扩大了。

随着市场的扩大,良性循环就启动了,“中国奇迹”产生的奥秘就在于此。

7

结果比动机更为重要

在现实中,人们常常以动机来判断某项行动的好坏;但经济学家却认为,即使一项行动的出发点是利己的,只要它的结果是利人的,那么这项行动就符合市场道德,值得肯定。

亚当·斯密曾在《国富论》中论述道:“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于屠户、酿酒师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的自利的打算。”屠夫、酿酒师和烙面师虽然有着利己之心,但客观上做出了利人之行,因此值得赞许。

相比之下,那些利人的动机导致的损人后果倒是十分值得重视。

例如,政府希望实现充分就业,让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有工作可干。但是,如果政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规定所有企业一旦雇用职员就不能解雇,那么企业雇用员工时就会更加慎重,反而让更多的人难以找到工作。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曾说过:“通往地狱的道路通常是由善意铺就的。”这一忠告我们应时刻谨记。

8

自由竞争是件好事情

让“利己之心”产生“利人之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由竞争。没有自由竞争,“利己之心”就只能导致“利己之行”。

中国农村有句老话,叫“匠人要发,房子快塌”,意思是工匠要发财,就必须把房子的质量盖得差一点。

只有房子一盖起就塌,才能不断有生意。但这个发财“秘诀”只可能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才有用。如果有竞争,为了争夺生意,工匠们必须提高建筑质量,让消费者满意,那些盖房质量差的工匠就不会有生意。

尽管自由竞争是好事,但在现实中却频频遭受非难。经济学大师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曾说过:“‘竞争’这个名词背负恶名,而且还包含某种利己心和对他人的福利漠不关心的意思。”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它颠覆了传统社会的模式。

在传统社会中,所有的生意、交往只有在熟人之间才能发生,这看起来很有人情味。而自由竞争让人们对于邻居和陌生人差不多一视同仁,这似乎大大冲淡了社会的人情味,因而会招致一些人的厌恶。

对此,我们必须看到,所谓“人情”,其实是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的,超出这个圈子时,人们往往相互敌视。恰恰是自由竞争改变了这一切,让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9

制度比人强

宗教和传统道德哲学多以改变人性为目的。但经济学家看来,人性是很难改变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制度来改变人的行为。

例如,在人民公社时代,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很低,农作物经常歉收。而在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人还是那些人,地还是那些地,但粮食产量却大幅度增加。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在于激励制度变了,而不是人性变了。

有一些人说,经济学家只重制度,而不重人性。这种说法并不正确。事实上,人性和制度是相互影响的。

在制度不健全的国度,往往也伴随着各类腐败的盛行;而在制度健全的国度,腐败就相对较少。这说明,有些看上去是人性的问题,其实归根到底是制度的问题。

那么最重要的制度是什么?

产权制度和个人自由。只有个人财产得到有效保护,人们才有积极性创造财富,才有技术创新;而只有在个人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人们才会将个人的善变成社会的善。一个制度如果缺少了这两项要素,就不能算是好制度。

10

世界是不确定的,企业家是最重要的

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但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受许多非行动者控制的因素的影响,其复杂性是我们没有办法完全理解的。这就是世界的不确定性。

世界的不确定性创造了我们对企业家精神的需求。

企业家就是那些最善于对未来做出判断并愿意为此冒险的人。

如果没有不确定性,每个人都有决策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决策就只是一个计算程序,就没有企业家的用武之地。但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如何判断未来,如何收集和加工信息,就成为人们做决策的首要任务。

正是由于那些最善于判断未来并愿意承担风险的企业家发现了没有满足的市场,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新产品和新技术,过去两百多年的经济进步才成为可能。

本文作者张维迎,选自《经济学原理》,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罗胖日:
“回家么”项目的创始人,王雨豪兄自创了一套“成本结构破坏论”——
1.创新的成功,源于对现有商业模式的成本结构的破坏。
2.一个商业模式的成本结构由三部分组成:物理成本、组织成本、交易成本
3.只要能优化至少一部分成本结构,就有机会赢。如果能破坏两部分乃至完全的成本结构,那就是顶级牛逼的项目。
我试了一下,从这样的角度看创业项目,豁然开朗。

经济学是奇葩说


2015-11-26薛兆丰

经济解释与其他解释,如出自文学、哲学、道德或社会习俗上的,常有天渊之别。这差别是近两百多年来,随着经济学传统形成而产生的。

以经济来解释世事,结论有时趣味横生,有时令人膛目,有时令人气愤。我们可不在乎这些。我们在乎的是,事情的因果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举些例子吧。

1.找零怎样才能一次结清?

深圳的餐厅服务好,客人叫结账后,服务员拿来账单,也同时拿来了预备找赎的零钱。不管客人手头有的是大票还是小票,账单都能一次结清。但一河之隔的香港,餐厅里却永远见不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

可以有很多解释,但一个有说服力的经济解释是:并非服务态度不同、劳力成本不同或礼俗不同,而是因为港币面值不限于100元止。

2.捐款出自私心?

捐款行善是美德。然而,经济学家同时认为,捐款人仍是以私心为归依的。证据是,捐款人总会把款项捐给特定的人或组织,甚至指明特定的用途或目的。给甲而不给乙,用于这而不用于那,必有偏心在其中。

假如一个毫不偏心、不想出名的人决意要把一笔善款捐给全社会,经济学家会告诉他,合理而有效的做法是把那笔钞票偷偷烧掉。

3.利率只能如实报告而不能调节?

很多人认为,是美国的格林斯潘负责调节美元的利率,而这利率的厘定,也间接主导了全球利率的升跌。

但根据费雪奠定的利息理论,其中的因果关系很应该颠倒过来看:是全球资金市场的走势,共同决定了美元利率的高低;格林斯潘只是率先宣布了利率的变动,而不是造成了利率的变动。这个经济解释的一个重要含义,是调高利率不能抑制通胀,而只是预告或确认了通胀而已。

4.教育的关键功能是识别

中国目前的教育开支急剧上升,相对幅度以农村家庭为甚。因为要读书、要升学、要择校,家庭不仅增加了一份沉重负担,有时甚至会走入财政绝境。这是人人都耳闻目睹的现象。

一般舆论倡议的对策,是让政府来负担教育开支,搞免费义务教育。但经济学家指出,教育除了让孩子看书认字外,更重要的功能是给孩子打上标签,好让雇主在信息不对称的劳动力市场把他们识别出来。若是如此,免费义务教育不可能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得在降低“劳力的识别费用”角度入手。

5.人民币升值吃亏了?

再拿炙手可热的人民币升值问题来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被低估是事实,美国政府逼中国升值也是事实,那么中国政府就范,岂不是中国吃了亏、美国得了益?

骤眼看,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但从经济的角度看却不然。人民币被持续低估,结果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劳力和实物资源被持续贱卖。得益的是美国全体,受损的是中国全体和美国个别厂商。人民币升值,实质是阻止贱卖,那究竟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从耳闻目睹到经济解释,就是这样奇妙的旅程。

经济学家艾智仁(Armen A. Alchian)在他《大学经济学》的前言,特意加了段幽默的“免责声明”。

声明指出,读者在运用书中传授的经济原理时,不管产生了财物损失还是造成了观念转变,作者概不负责;若读者坚持,那么他就要为经济学给他带来的享受先向作者付费。

罗胖日:
经济学为什么经常得出”奇葩“结论?
因为人的直觉世界全部都是“因果论”或者“目的论”的。
我一按开关,灯就灭。
我一旦吃饱,就不饿。
但是如果用这种方式来理解经济这个“系统”,问题就来了。
一个因,会产生意外的果。
意外的果,会反制原来的因。
有些进程,一旦启动会被锁定。
有些扰动,实施了但没有卵用。

在真实世界中,所谓的“因果”其实是一团乱麻。
所以,薛兆丰才会说——
1.改造世界,非经济学所长。
2.改造世界观,却是经济学的长项。

出租车司机其实不愿取消份子钱

这几年,出租车司机经常抗议份子钱太高,好多人觉得,出租车公司太可恶,垄断了牌照,拿了暴利还剥削司机。罗辑思维公众号最近有篇薛兆丰的文章,文章说,其实出租车行业不存在剥削,出租车司机也不会同意取消份子钱。

什么意思呢?出租车是垄断行业,政府给发牌你才能干,不然就是黑车。所以,谁花大价钱买下牌照,垄断利润归谁,这是个投资回报行为。

那出租车司机的“份子钱”又是什么呢?其实份子钱就是刚才说的投资回报,司机的角色和超市收银员一样,是在帮公司把投资回报拿回来,所以公司份子钱高,和剥削司机无关。

其实呢,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水平,由竞争对手决定,如果出租车收入不如黑车,司机就会去开黑车,反过来也是一样。只要出租车司机还在开出租,就说明有利可图,也不用担心什么剥削。

如果取消份子钱,出租车司机会高兴吗?肯定不会,因为份子钱来自于国家许可,如果取消了,出租车行业就得允许大家自由进入、公平竞争。这种改革消费者欢迎,但出租车司机一定反对,因为行业壁垒消失了,他得和黑车同台竞争。

所以呢,份子钱高不代表出租车公司剥削了司机,出租车司机未必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憎恨份子钱,在经济社会里,大家追求的不过是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千万别带着情绪思考问题。

本文源自: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剥削

高收费治假期高速拥堵

每年五一、十一放长假,高速公路都瘫痪的一塌糊涂,该咋办?经济学家薛兆丰在他的著作《经济学通识》中提出,高速公路越免费越堵,想不堵,就得按拥堵程度收费。

一提收费大家肯定反感,但你想想,为啥假期高速一免费就堵成狗?有些人是刚需,不管怎样都得走高速,有些人却纯属凑热闹、占便宜,平常收费把这部分人挡在外面了,假期一免费他们就都来了,结果堵得每个人都走不了。

2010年亚运会期间,广州曾推出“便民措施”地铁免费,结果人满为患,地铁系统完全瘫痪。政府只好收回政策,恢复地铁价格,马上就恢复了秩序。后来,广州市政府吸取教训,把便民措施改为每人发50块钱补贴,也没出现地铁拥堵。

这就是说,票价能区分的不是你有没有钱,而是你是不是真有需求。拥挤的高峰期,谁出价高谁坐车,是最公平的办法,对拥堵的高速公路提高收费,才能筛选出真需要走的人,其他人选别的出行方式,高速公路就不那么堵了。

以色列就在去机场的高速公路上,修了一条快车道,根据车流量调整收费额,车多过路费就高,车少收费就便宜,这种计费方法,让这条路常年畅通无阻。

所以你看,越免费越堵,因为免费扰乱了需求和供给。只有价高者得,才是最经济有效的分配规则。

本文来源:1.经济学通识;2.用大数据对抗大拥堵,麦肯锡觉得很靠

案子破不了?找经济学家帮忙

今天,生活中处处都能用上经济学,没有经济学家解释不了的事情,甚至连警察破案抓犯人的时候,经济学也能帮上忙了。经济学博士陈永伟在一篇文章里说,虽然经济学知识不能告诉我们谁是罪犯,但可以在推理的时候提供帮助。

最早把经济学引入犯罪领域的人,是诺贝尔奖得主加里-贝克尔。他说犯罪其实是人的一项理性选择。一个人在犯罪之前,都会先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只有犯罪的期望收益高于犯罪的成本的时候,这个人才会犯罪。而且,犯罪的时候,人们也会采用能让自己收益最大的手段。

比如,深圳曾经发生过一起很轰动的飙车案,当时肇事人撞了两辆车,导致三人死亡。事发后,肇事人逃逸了,直到第二天才和警方自首,所以有不少人觉得投案自首的可能是肇事者找来顶包的人。但警方花了很大力气侦察,最终确定没有人顶包,投案自首的确实是肇事人。

我们从成本和收益角度分析,这个案件是不太可能有人顶包的。虽然酒驾肇事导致多人死亡的罪很重,但是肇事之后逃逸、再找人顶包的罪更严重。而且,案发地点周围都是监控摄像头,肇事人长什么样,往哪儿跑,都被监控拍下来了。在这种情况下,顶包带来的收益非常小,风险却非常大,所以对于一个理性人来说,基本上不会找人顶包。

再举个例子,美国克林顿政府的时候,暴力犯罪率突然快速下降。经济学家就用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列出了很多潜在原因,像经济发展,打击暴力犯罪的力度增强,加强了枪支管制力度,等等。但这些原因都解释不了为什么暴力犯罪急剧下降。仔细想想也是,发展经济,虽然能增加暴力犯罪成本,但也增加了暴力犯罪的期望收益,所以对降低暴力犯罪的效果不确定。加强打击力度,虽然可能起作用,但很多罪犯连死都不怕,加强打击的作用可能也是有限的。枪支管制和暴力犯罪的关联也并不明确。比如瑞士的持枪比例非常高,但暴力犯罪的发生率却很低。

在大家都解释不了原因的时候,芝加哥大学的一个教授说,造成美国暴力犯罪下降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那些潜在的罪犯并没有被生下来。1973年,美国通过了一个法案,自愿堕胎合法了,这就让那些贫穷的妇女在意外怀孕之后,可以选择堕胎。因为对不同的人来说,犯罪的成本和收益是不同的,经济收入低、教育程度低的人,犯罪的机会成本比较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这些人犯罪的几率更大。所以,如果这些孩子一开始没有被生下来,暴力犯罪的发生率也就自然而然会降低了。当然,这和前面提到的解释一样,都没经过验证,只是一个假说。芝加哥大学的那位教授,通过大量统计和研究,最终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这个理理论也让他赢得了很多荣誉,在小布什竞选总统时,还请他担任了自己的犯罪问题顾问。

所以,我们用经济学分析案情和思考犯罪问题的时候,不仅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有时候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文源自:公众号“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家也来掺合破案了)

经济学是奇葩说


2015-11-26薛兆丰

经济解释与其他解释,如出自文学、哲学、道德或社会习俗上的,常有天渊之别。这差别是近两百多年来,随着经济学传统形成而产生的。

以经济来解释世事,结论有时趣味横生,有时令人膛目,有时令人气愤。我们可不在乎这些。我们在乎的是,事情的因果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举些例子吧。

1.找零怎样才能一次结清?

深圳的餐厅服务好,客人叫结账后,服务员拿来账单,也同时拿来了预备找赎的零钱。不管客人手头有的是大票还是小票,账单都能一次结清。但一河之隔的香港,餐厅里却永远见不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

可以有很多解释,但一个有说服力的经济解释是:并非服务态度不同、劳力成本不同或礼俗不同,而是因为港币面值不限于100元止。

2.捐款出自私心?

捐款行善是美德。然而,经济学家同时认为,捐款人仍是以私心为归依的。证据是,捐款人总会把款项捐给特定的人或组织,甚至指明特定的用途或目的。给甲而不给乙,用于这而不用于那,必有偏心在其中。

假如一个毫不偏心、不想出名的人决意要把一笔善款捐给全社会,经济学家会告诉他,合理而有效的做法是把那笔钞票偷偷烧掉。

3.利率只能如实报告而不能调节?

很多人认为,是美国的格林斯潘负责调节美元的利率,而这利率的厘定,也间接主导了全球利率的升跌。

但根据费雪奠定的利息理论,其中的因果关系很应该颠倒过来看:是全球资金市场的走势,共同决定了美元利率的高低;格林斯潘只是率先宣布了利率的变动,而不是造成了利率的变动。这个经济解释的一个重要含义,是调高利率不能抑制通胀,而只是预告或确认了通胀而已。

4.教育的关键功能是识别

中国目前的教育开支急剧上升,相对幅度以农村家庭为甚。因为要读书、要升学、要择校,家庭不仅增加了一份沉重负担,有时甚至会走入财政绝境。这是人人都耳闻目睹的现象。

一般舆论倡议的对策,是让政府来负担教育开支,搞免费义务教育。但经济学家指出,教育除了让孩子看书认字外,更重要的功能是给孩子打上标签,好让雇主在信息不对称的劳动力市场把他们识别出来。若是如此,免费义务教育不可能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得在降低“劳力的识别费用”角度入手。

5.人民币升值吃亏了?

再拿炙手可热的人民币升值问题来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被低估是事实,美国政府逼中国升值也是事实,那么中国政府就范,岂不是中国吃了亏、美国得了益?

骤眼看,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但从经济的角度看却不然。人民币被持续低估,结果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劳力和实物资源被持续贱卖。得益的是美国全体,受损的是中国全体和美国个别厂商。人民币升值,实质是阻止贱卖,那究竟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从耳闻目睹到经济解释,就是这样奇妙的旅程。

经济学家艾智仁(Armen A. Alchian)在他《大学经济学》的前言,特意加了段幽默的“免责声明”。

声明指出,读者在运用书中传授的经济原理时,不管产生了财物损失还是造成了观念转变,作者概不负责;若读者坚持,那么他就要为经济学给他带来的享受先向作者付费。

罗胖日:
经济学为什么经常得出”奇葩“结论?
因为人的直觉世界全部都是“因果论”或者“目的论”的。
我一按开关,灯就灭。
我一旦吃饱,就不饿。
但是如果用这种方式来理解经济这个“系统”,问题就来了。
一个因,会产生意外的果。
意外的果,会反制原来的因。
有些进程,一旦启动会被锁定。
有些扰动,实施了但没有卵用。

在真实世界中,所谓的“因果”其实是一团乱麻。
所以,薛兆丰才会说——
1.改造世界,非经济学所长。
2.改造世界观,却是经济学的长项。

印象派绘画为什么会诞生?

19世纪中期,法国出现了印象派绘画,这些印象派和以往的绘画都不一样,不仅画面乱七八糟,有些画根本就是没画完。为啥会突然出现这样的流派?过去我们认为,这是艺术发展的结果。但是,最近陈丹青在视频节目里说,印象派的出现,是因为艺术家的供养方式发生了变化。

IPCreator:DeepCreator是怎样诞生的?是在顺利度过生存阶段之后,自我独立的前提是能自我生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论是Maslow需求模型还是HWPM皆是如此。

我们先看19世纪中期之前,艺术家是谁养着的。很简单,如果是宫廷画家,就是宫廷养着。比如说,拿破仑的御用画师达维特,画了著名的拿破仑登基,这就是一个政治任务,怎么画由拿破仑说了算。如果是宗教时代,画家就是教会养着,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琪罗够牛了吧,教皇不满意他的画,他一样得改,直到教皇满意为止。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来,早期的画家其实都是在完成一个任务,画什么,怎么画,都是这些买家说了算,画画其实是没办法自由发挥的。

但到了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完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抬头,有钱人就多起来了,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家里挂个画。这时候,绘画市场就改变了,很多画家都成了自由艺术家,他们画完画,放在画廊里,喜欢的人就可以买。在这种模式下,艺术家从单一的教皇或宫廷供养,变成了众多的富裕阶层供养。当画画不再是任务之后,艺术家就可以自由发挥,想画啥就画啥,所以才会诞生极其个人主义的印象派,现代意义上的画廊也是在那时出现的。

所以你看,艺术的变迁,其实不仅和艺术的发展有关系,背后也是有经济因素的。

大宇航时代为何还未到来

你发现了没,人类60年代就登上月球了,但之后近50年却再没登过月,探索宇宙也再没搞过大手笔,为什么呢?万维刚最近在博客里说,这是因为人类航天事业现在还是郑和下西洋模式,而不是欧洲大航海模式。

什么意思呢?我们都知道郑和下西洋,投入巨大,但没有得到任何实际利益,虽然扬了国威,赢了赞美,后来也只能不了了之。欧洲大航海就不一样了,海盗、殖民者、冒险家,那都是为了发大财才出海远航,后来也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回报,于是更多人跟进,最后改变了人类历史。

那人类航天采用的是哪种模式呢?现在还是郑和下西洋的模式。美国登月耗费200多亿美金,政治意义很大,实际回报为零。其实,航天事业现在真正的用处在卫星上,比如GPS定位啊、气象预报啊、侦查啊、通讯啊,这都靠卫星,但它们一不需要载人,二不需要跑太远。

除非哪一天,我们能在宇宙深空里发现一种价值连城的东西,能吸引我们不怕花钱,甚至拼上性命去追求。当然了,如果不搞宇航,也永远不可能发现这种东西,所以现在各个国家采取的策略,就是有钱就搞一点,慢慢探索着来。

所以,人类航天事业哪天要是变成了欧洲大航海模式,那就会全面提速了。

过于追求性价比是我的万恶之源

2016-01-14闫红

我成长于一个重男轻女之风颇为严重的中原小城,我家里人算是好的了,力求给我比较好的资源,奈何对于一个中等人家的无知孩童,爱攀比的、容易产生匮乏感的点,偏偏不是教育资源,而是在别人眼中细枝末节的小事。

我比较的对象是我的弟弟。

我父母就两个孩子,我弟的处境却与我有很大差别。我爸兄弟俩,我大伯生了八个闺女,加上我,在我弟出生之前,家族中已有九个女孩。即使他们主观上想一视同仁,客观上也仍然也不免有所倾斜。

我弟五岁时,我大伯送了他一件价值不菲的真皮夹克。我弟十岁时,积攒下来的零花钱足够买一支气枪,他还是他们班第一个拥有山地车的人。

我至今记得我弟跟家里要山地车的情景。我弟倔强地昂着脸,我妈默默流泪,要说我家当时的经济状况,也不至于买不起一辆山地车,但一向省吃俭用的我妈,对花那么多钱买辆山地车这件事缺乏想象力。最后是我爸打了圆场,拿出自己的私房钱给我弟买了,我内心当然是不平衡的,我骑的是我妈淘汰下来的旧车,同时也对我爸这样惯儿子而痛心疾首。

因为从小就自甘弱势,永远量入为出,从不大手大脚。买东西非常地注重性价比,尤其是买衣服,不管是在当年还是现在,我看见“sale”就很兴奋,要是打五折就非买不可,即使东西只是差强人意,只要价格合适,也会拿下。导致的后果是,衣柜里铺天盖地的一大堆“优衣库”“H&M”,参加正式场合时仍然没有衣服,平时也是丢人堆里立即被淹没。

吾友许可曾经很郑重地对我说,你买衣服的过程,追求的是“买的快乐”,而不是“穿的快乐”,表面上看,你买得很划算,但一再低水平地重复建设,花的钱并不少,却没有提升你的衣着水平。你没有听说过“便宜东西买不起”这句话吗?

她说的有道理。不幸的是,我不只是在买衣服上犯这种错误,买房子也是。

我买房子比较早,2002年,那时房价已经起来了,但还没像现在这么夸张,我手里的钱,在中档小区买个110平米的房子,够付四成首付,然后可以使用公积金贷款;如果再买大一点的话,就只能付三成,无法使用公积金贷款。我想也没想就选了第一种方案,住小一点也没关系嘛,大了打扫起来还不方便呢。

住进去之后才知道,在一个小区里,比较小的户型位置都是最差的,我家北边靠路,整日整夜,汽车轰隆隆而过,我睡眠一向比较浅,夜里听着鸣笛声,车轮碾压声,不堪其扰,又悔不当初。

可是,重回当初,我又能做出更好的选择吗?不能。一个人的消费观,也许从五岁时就已经定型。

我弟和我正相反,他到2006年才买房子,那时候房价涨得已经很吓人了,他手里的钱,又非常之少。但他毫不犹豫地选了一个高档小区最贵的楼层,贷了三十多万,二十年还清。我跟他算利息,二十年后,利息都跟本钱差不多了,我的房贷,选的是五年还清,五年期利率最低,我弟一笑了之。

然后呢,房价一波一波地朝上涨,我的房子地段一般,位置不好,涨得极慢,我弟的房子,却后来者居上,收益很快就超过我那套。这还不算最让人郁闷的,我因为不愿意贷款,又不喜欢跟人借钱,装修时就把以前的小房子卖了,后来那房子翻了好几倍。

单是房产投资上的失误,是不值得我写上这么一大篇的,下面我要说到更重要的,对于性价比的过分重视,也会影响我在事业上的选择。

许多年来我一直想写一部家族小说,如今我年过四旬,出了七本书,却都不是那部家族小说。我没法下决心动笔,担心失败,担心白费功夫,我有点像《围城》里方鸿渐,明明真爱是唐晓芙,却一而再地和苏文纨周旋着。

我弟就不一样,他打小就有点商业头脑,后来开了个影楼。一开始,他开的那个小影楼是赚钱的,虽然不多,却远强过工薪阶层。但我弟有野心,非要再开个大的,他东拼西凑弄到了一笔钱,大影楼开起来,生意萧瑟如被秋风横扫过的落叶乔木的树梢,我偶有空闲,坐在他的店里,看外面行人匆匆,却没有一双脚,显示出朝店里拐的意向。

要是我,可能就想关门了,我总是担心手中的所有会顷刻间清零,我弟却是一种“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笃定。冷不丁的,他把住房抵押了出去,又开了第三家店,我无法不替他捏把汗,如果这家店再失败了,他就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了。

还好,坚持了几个月之后,渐渐有了盈利。他有了资本做广告,再加上口碑流传,他这两个店的生意,就像灶膛里的火苗,轰轰烈烈地燃烧了起来。发展到现在,有了一百多家加盟连锁店。

他一直是在不计回报的爱里长大的,如今,他对父母的回报,也是不计成本的。带老爸看病,陪老妈体检,有空了还拉上他们满世界旅游,让我弱弱地承认吧,有时候,我没有他那么慷慨。

他的生活品质比我高,不只是因为他比我有钱,而是他活得比我更平衡,想到什么就去做,不会患得患失,也不抠抠索索。谁能想到,当初他对自己那略带任性的爱,家人对他有点过分的宠溺,会有这样的一个结果?

摆脱过于注重性价比的困扰,先从这些小事做起吧——

2016年,我下了一个决心,以后买衣服,付款前都不看价签,反正我不去什么巴宝莉、爱马仕这样的大牌店,也不买貂,普通商场里的衣服不至于对我的经济状况造成很大的打击,大不了少买两件;

我希望能进行让自己更快乐的写作,不再被各种约稿诱惑;

我还希望对家人对朋友的关爱,也能够少一点得失衡量,只是从心所愿。

总之,我希望,四十之后,我做每一件事之前,都能用六十岁的眼光打量一下,希望六十岁的自己不至于回忆起四十岁没买的那件织锦缎面的棉袍子,怅然不已。

这,就是我眼中的四十不惑。

本文作者 闫红 ,选自腾讯《大家》专栏,由腾讯《大家》(微信号:ipress)授权罗辑思维发布。

罗胖日:

用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多的收益,这本身没错。
不过,一旦考虑到“时间”这个维度,代价和收益就没那么好衡量了。

1.收益有长短之别。
比如,好衣服可以多次穿,其实比只穿一两次的廉价衣服划算。

2.收益有的有增长性,有的则没有。
比如住房,兼具消费和投资的性质。

3.有的代价在时间中会有副产品。
比如受累了,但增长了见识;多事了,但结交了朋友;付出了,但收获了经验;冒险了,但赢得了尊重。

4.有的代价在时间中会有副作用。
比如,撒谎了会损失信用,凶恶了会吓跑协作。

时间永远在,但最容易被忘却。

什么是好的经济学?

陈稻田:边际分析的价值理论加上均衡概念,数学才能顺利的进入经济学,这极大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新古典经济学的非凡成就受益于数学化,重大不足也在于数学化。

FT中文网撰稿人 陈稻田

新古典经济学起源发展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它根基扎实,形式严整,枝繁叶茂,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也占据了几乎所有大学的课堂。经济学家这个职业在中国有特别的声望,中国的大学正在投入巨资建设经济学系,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对经济学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一个百年学科的根基进行一下反思和评价是有意义的。

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每个人的见解会很不同。 我的看法是,新古典经济学有两大根基,

第一个根基就在微观经济学的第一章:价值理论(很多也叫效用理论或消费者选择理论)。消费者有一个对商品的价值判断,给定资源约束,消费者会进行“最优选择”,选择让其效用最大的组合。

新古典经济学有另外一个根基,就是均衡,由于资源有限,不同人的选择会互相制约,最后形成一个紧绷的稳态局面。当把效用最大化理论和均衡概念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在我看来,构成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正是靠它构建了后面几乎所有经济学的理论。

效用理论相当于是经济学家的万有引力,它是促使模型运转的基本动力。 而均衡概念则更是借助物理学中的均衡概念,不同的力量相互制衡抵消,形成一个紧绷而又稳态的体系,从而解出各种变量。如果我的分析有道理的话,下面我们就可以来评价一下百年经济学发展的大脉络了。

一个能在价值理论上留下名字的经济学家可以被称为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经济学家假设消费者会在边际上进行商品间增减替代的考量,因此又被称为效用理论的边际分析, 这个理论被引出,新古典经济学才算是诞生,历史上有三个大学者被认为是开创者,杰文斯、瓦尔拉斯和门格尔。所谓的边际主义革命,在我看来就是物理学万有引力的发现。后世学者把边际分析不断精细化,严密化,数学化,成为一个坚实的基础,比如我现在还记得希克斯补偿这样精巧的分析! 价值理论的边际分析有了以后,新古典经济学才正式创立,这不是偶然的,它的发明使得经济学家在分析人的行为的时候有了一个定义精确的基本作用力,而不再像古典经济学家那样无法精炼的刻画人的行为,后者往往把精神信仰、宗教价值观、物质追求、自利、利他等等混在在一起,让人既觉得博大精深,又往往无所适从。另外有一点要说的是,古典经济学家大多信奉质朴的劳动价值论,但是这个价值论遇到不少难以解释的现象,比如人们会说钻石很值钱,但是可能挖一块钻石并没有投入多少劳动力。边际主义革命在思想上的贡献是,商品价值取决于个体的主观感受,并且边际效用递减。新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就是经典物理学的万有引力。

经济学的第二个支柱也不可或缺,前面有了基本的作用力,但是这些作用力以什么机制互相作用,产生什么结果,这就是均衡的概念。 同样,能够在均衡概念上留名的人也是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历经百年,我们最早有了朴素的局部均衡,后来一般均衡和纳什均衡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和应用。能够跻身这个俱乐部的人数也有限,在这里最重要的人物包括马歇尔、瓦尔拉斯、阿罗、德布罗和纳什等人。 如果有人能够再发明一种新的价值理论或均衡概念,哪怕是改进一下,从体系建设的角度讲,那毫无疑问是经济学理论上的头等大事。自从纳什在1950年代初幸运的发现了纳什均衡后,这种级别的发现再也没有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最最基础的理论上,新古典经济学已经大半个世纪没有重大创新了。

当我们理解新古典经济学的两大支柱之后,经济学宏伟繁杂的理论大厦脉络也就清晰起来。 边际分析的价值理论加上均衡概念,数学才能顺利的进入经济学,这极大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经济学家通过一些限制条件和假设,就可以对各种问题建设模型展开分析了。 这些分析里面所阐述的问题越重要,越基本,就可以被称为是经济学理论的基准模型,最有名的可能是阿罗-德布罗的一般均衡模型,他们证明市场是稳定自洽的,同时提出了两个重要的福利经济学定理。一般均衡的概念被宏观经济学家改造和使用,形成了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从而形成近几十年宏观经济学的主导。纳什均衡大行其道,很大的原因是它使用方便灵活,能够适用于非常多的场合,1994年以来,因为博弈论或者应用博弈论做工具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可能将近有20个之多!

但是,事情往往有得有失。新古典经济学的非凡成就受益于数学化,但是他的重大不足也在于数学化。爱因斯坦说,不是所有可以量化的东西都是重要的,也不是所有重要的都可以量化,这实际上也是本文的核心思想。数学语言是机械的预言,适合描述机械运动,它的发明很大程度就是为了描述机械运动。 但是,人,特别是很多人的交互作用,则完全不是这样。记得有个物理学家说:如果每个原子都有自己的想法,那该有多复杂! 如果物理学家有机会听听原子讲一下为什么它这样运动,我相信他们一定不会拒绝这个机会。可是主流经济学家不同,他们倾向于模仿物理学家,把人当成原子,放弃了研究上的优势。

当然,科学研究需要抽象,模型需要简化,是对现实世界的近似。 但是物理学家会非常关心精简的模型和现实世界(至少是他们所理解的事实)的偏差,这些偏差往往是推动科学理论更进一步的动力。 而经济学家的模型,就我有限的阅读,我从来没有看过一个经济学家在写完模型之后会评估他的模型的精简抽象和现实的偏差。 如果模型的抽象把更本质的因素给抽象出去了,那这个模型的成本就太高了。 在形式的完美和理解事物的本质之间,我相信后者应该优先。

当一个强大的传统统治我们的头脑以后,很多的时候经济学家会削足适履,把问题简化为这个方法可以分析的问题。从理论应用的“经济性”角度来说,这有其合理性,但是如果为了适应工具而把问题的本质内容抽象掉,这就得不偿失了。这就好比一个孩子有了把斧头在手,看什么都觉得是块木头。我的担心是,经济系的学生在拿到了“均衡和效用最大化”的斧头后,看什么问题都像快木头!。下面我举例加以说明。

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是描述市场经济如何工作的,是经济学的基础内容。 模型假设所有价格信息是公开共知的,技术是给定的,价格理论中时间没有了,分布的知识(dispersed knowledge)没有了,企业家没有了。哈耶克认为,市场中的信息和知识多到没有任何人和机构可以全部知道,很多是特定时点的知识,还有很多是隐形的知识(tacit knowledge)。市场机制的核心作用是让每个人对整体知识所知甚少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协调市场的运转。不可否认,在新古典模型发展的早期,把上述因素抽象掉,进行一定程度的近似,是有益的。 但是,问题在于,它的方法本身,却再也无法更进一步,把被抽象掉的本质内容找回来。 更糟糕的是,当大家习惯于用模型的世界去理解现实的时候,像哈耶克这样深刻的见解就很少为人所知了。这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不少学者把新古典模型中的市场认为是现实世界市场的真实运转,因此当发现模型中有市场失灵的时候,就会呼吁政府干预。 这些学者也并不理解,米塞斯早有预言,政府干预会造成更多的问题,因此会引致更多的政府干预,层层相因,最后是市场体制不能够发展壮大。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历经三十多年还没有完全建立,原因有很多,但是经济学界对市场经济充满错误的理念,阻碍了改革共识的形成,我认为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芝加哥学派被认为是支持市场经济的,但是很吃力,因为它在抽象掉市场的一些本质功能后,要在新古典的框架里去寻找市场有效的证据。弗里德曼支持市场很雄辩,但是我个人认为思想深度不能和哈耶克米塞斯相比,因为他维护市场的手段还是新古典的价格理论。在宏观领域,卢卡斯和他的学生们同新凯恩斯主义者论战,他们的动态一般均衡中市场处处时时完美运转,那么经济波动的来源只能是外部的冲击,可能是技术。 但具体是什么冲击,则无法进一步阐述。 这类模型通过制造一个新的迷,来解释一个已有的迷,我实在看不出在增进对经济的理解上有什么帮助。动态一般均衡里面本质也没有过程,时间是静止的,虽然标注了时间,但是把这个时间理解为空间,对模型的结果没有一点影响。 这些有微观基础的动态均衡模型的一个特点是,为了最优行动,模型中的人必须倒着生活。 比如,在80岁要过世的那一年有一个最优计划,根据这个计划再规划第79年,然后是第78年,如此等等,最后到眼前。模型是对现实的抽象,但是我想这种抽象的偏差太大了,已经失去了本质内容,宏观经济学的开创者凯恩斯可能完全无法接受这种模型。真实景气循环理论获得了诺贝尔奖,我认为其贡献很大程度在于对一个研究范式的捍卫,而不在于获得了多少真知。坦率的说,我确实没有从他们的研究里面对经济周期增加了什么有价值的知识。新凯恩斯主义者用的分析工具别无二致,不同之处则是他们在动态均衡里面加“沙子“,通过种种摩擦来解释宏观现象,但是凯恩斯原著中的动态、时间、无知、充满动物精神的宏观经济则完全没有了影子。

保罗罗莫把技术进步引入了宏观模型, 阿吉恩(Aghion)则模型化了创新。我的感觉是,他们的模型并不是对创新和技术进步提供了比熊彼特更多的洞见,实际上是抛弃了很多洞见。他们的贡献很大程度也在于, 在新古典的模型中加入了创新因素,从而维护了一个伟大的学术传统。

再比如制度经济学,我觉得很少有概念像制度这么重要而又含糊。主流的方法把合约当成制度,很大程度这是因为合约理论便于构建数学模型。这在研究的早期我想是合理的尝试,但是,制度的本质不是合约,不是理性计算。制度是人创造的,但它又反过来独立于个体,它成为一个传统习俗,一种信念,这才有了约束力。任何理性推导的制度都可以被理性轻松瓦解。
至于纳什均衡,我则更有一个故事要讲。 我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博弈论的授课老师是一位数学家,他同时在数学系和经济系任教。 他讲课不看讲义,注重基础的推导,精细到每个细节,一学期下来只讲了课本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同学们怨声载道。我倒是和哈耶克有一个同样的习惯,记笔记就不能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就不能记笔记。但这位教授的授课方式很不错,因为他慢慢演算,经常喃喃自语,给我独立思考和记笔记的时间。

我在课堂上看他演算纳什均衡, 也细致的推导了零和博弈。 这一天,当他讲到零和博弈的时候,我突然理解了博弈论:纳什均衡并不是真的在刻划博弈的参与方如何在玩这个游戏,它实质是构建模型的经济学家在指挥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如何博弈!模型中的双方自己并没有推导博弈的过程,推导是由模型构建者完成的,然后他要求双方按照给出的解来行动,然后说:你看,你这样行动,他那样行动,这是个纳什均衡!数学家奥曼(Auman)也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严格表述了博弈论中的共同知识这个基础问题,就是“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这种高度复杂抽象的问题。 我感觉,他的工作实际上揭示了,除了少量简单的博弈可以根据直觉完成,在稍微复杂一些的博弈中,人完全是无法按照纳什均衡去工作的。不是吗?一个博弈理论家花了三个月才解出的模型,你怎么能要求两个门外汉按照这个解来行动?!学术辩论中一个巧妙的辩驳是说,这不要紧,只要重复次数够多,他们会找到,或者趋向于找到这个解。这时候我往往会问自己,人生能有几回博?!

而冯纽曼的零和博弈则不一样,它是由博弈双方根据自己的推理玩出来的结果,这一点至关重要,读者们可以细心体会一下。当这位教授推导最大最小定理的时候,我突然领悟到了这个区别,自此我认为我懂了博弈论。零和博弈的解可以被认为是个纳什均衡解,但是他们的精神本质完全是不同的,一个有游戏者自身的推理过程,而另外一个则没有,后者只是模型构建者的双手互博。 这位教授非常尊崇纳什,因为每当讲到纳什,他都称纳什先生,而对别人都是直呼其名。 他推导完零和博弈,接着讲了一个典故:纳什在普林斯顿写下了论文之后,去找权威冯纽曼,希望获得大师的认可,但是,冯纽曼反应平平,这对纳什的精神打击很大。教授的意思是,冯纽曼没有欣赏到纳什工作的重要性,而我当时的感悟则是,冯纽曼眼光锐利,纳什的方法并没有代理人自己的推理过程,并不是描述人的行为的好方法。纳什不知道冯纽曼的真义,原因还是在于他有很好的数学能力,但是对人的行为并没有深入的理解。冯纽曼则不同,这个少有的通才和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渊源深厚。

新古典经济学还有一个有力的辩护者弗里德曼,他说,不要管模型的假设是否真实,只要预测正确就可以了,这完全是自然科学的辩论方式。经济学的数学分析,函数的参数并没有好的测定,大部分结果实质都是定性的。 统计上对模型的检验,也主要是方向的显著性。在这种测量精度下,我觉得弗里德曼的辩驳没有说服力。 另外一个问题是,经济学家的预测记录实在是难以称道,用预测来为新古典方法辩护似乎说服力也不足。2008年的金融危机,影响如此深远,宏观经济学家们事前基本毫无知觉,事后也基本保持沉默,因为他们的分析范式对此基本无能为力。 明斯基给人以很大的启发,但是他的方法完全不是新古典的,我可以断言,如果采用新古典的方法,他的本质内容会完全丢失。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萨缪尔森在教科书中写到,苏联的计划经济看起来表现良好。如果不是研究范式的缺陷使其遗漏了一些计划和市场的本质问题,大师如萨缪尔森怎么会判断得如此糟糕?

我的一个感觉是,按照新古典的方法,似乎任何问题都能够解释,只要你能够容忍足够的假设和复杂的模型。比如,对资产泡沫这种明显的非理性社会群体运动,你也可以发展一个“理性泡沫”的模型来解释。 可是,如果一个理论什么都解释了,那是不是解释力反倒是很低呢?
本文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些批评,但我无意于否认经济学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事实上,我从中收益良多。我批评的核心是,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工具的“机械”性,经济现象的很多重要本质内容被模型抽象掉了,阻碍了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已经等的太久,现在是时候用新的办法把失去的内容找回来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形式优美,体系完备,但也无需过度眷恋。据说沈从文追求张兆和,情书写了几千份,用尽才思,最终才求爱成功,为后世所敬仰。 但很多人不知道,我的朋友阿牛哥对细妹只说了一句“你真好看,我想和你过日子”,他们在当年高粱红的时候就成亲了!内容高于形式,阿牛哥的朴实展示了强大的力量,胜过语言大师沈从文!

对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能不能有建设性的建议呢? 我不自量力,简单提一下我的看法。哈耶克提出了自发秩序的理论, 他认为很多现象,每个人采取了有意识的行动,但是结果却不是任何人的意愿。我称之为无意后果标准或哈耶克标准。我感觉,经济学家只有在研究无意后果的时候才有优势,如果结果是当事人有意的结果,不需要经济学的模型,你只需要谦虚的和他聊聊天就可以了!我个人的感觉,经济学里最有思想、最深刻的结果大都符合哈耶克标准。亚当斯密发现市场体制下,自利的人各自行动,却能够最大的促进社会整体的福利。在一般均衡的语言里,就是第一福利经济学定理!在旧车市场模型里,每个人的自利行为,最终竟然导致旧车市场萎缩,而这不是大家有意的结果(当然,我想更深刻的研究应该是,市场演进了什么机制,使旧车市场实际上运转良好)。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很多。

宏观经济的运行,符合哈耶克标准,因而有很大的研究潜力。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中级宏观经济学中,大量的是凯恩斯传统的状态方程,但是到了博士阶段的高级课程中,这些内容却完全不见了踪影。原因也在于,状态方程缺乏新古典传统的两大支柱,既没有效用最大化的分析,也没有竞争均衡,因而无法登堂入室进入高级课程。 但是,这些中级程度的宏观经济学和高级程度的宏观经济学,哪一个给我们认识宏观经济运行提供了更多的启发和有效地分析工具呢? 我个人认为是前者。宏观经济学在收入分配和利润理论、货币理论、资本理论等核心问题上,受制于一个强大的边际分析传统,因此失去了很多推进研究的机会。

符合哈耶克标准的当然还有制度。如我前面所说,所有用理性优化来分析的制度都不是制度的本质,制度是人构建的,但它一旦形成传统习俗,影响了人的信念,它就几乎成了独立的存在,成了无意结果。正因为如此,我不赞成用新古典理性计算的方法来研究制度。 任何纯粹依靠理性建立的制度都会轻易被理性瓦解,因而只是合约,不是制度。制度问题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怎么说都不为过,我个人的看法,经济学家对制度问题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基于理性计算,在那些有意结果的领域,新古典已经基本挖掘了每个角落。 在余下的问题中,最有价值的将是符合无意结果标准的领域,这恰恰是特别强调理性计算的新古典经济学的薄弱之处。这些领域,可能需要用新的方法。在数学的使用上,要敢于应用数学近似,在合理的限度内,放弃严格的最优化均衡推导,我相信在优化的严格性上退一步,可以在实质内容上推进很多步。我认为在宏观经济学中过于强调微观基础成本是高昂的,宏观现象符合哈耶克标准,如果有什么规律,用状态方程来近似并不损害经济学家的职业尊严。波兰经济学家卡拉奇(Kalechi)并不知名,但我认为他堪称伟大,在很闭塞的学术环境中写出了传世之作。他是最早在经济学中运用数学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娴熟的运用数学近似,获得了令人惊讶的结果。他的研究也对凯恩斯、明斯基等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研究制度问题的时候,更是需要广博的知识和对人性的洞察力。凯恩斯认为,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同时需要是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数学家,等等。我想他是对的。

中国的经济学发展很有机会。在老的路上落后了,为什么不能整理方法,放开视野,批判性的吸收已有的成果,尝试新的方法呢?把主流的方法完全照搬,当然是安全的,但是不能有批判性的见解,那永远是在后面,对人类的知识难称贡献。对于年轻的学生来说,因为儒学是正统,那就只传授儒学,也不知对学生是祸是福。我想,在儒学之外传授一下道学有什么不可以,不同流派的交汇,一些开创性人物可能会因此而出现,从而开创新的局面。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作者为经济学博士。本文编辑徐瑾jin.xu@ftchinese.com

你愿意跟我上床吗?

作者:道格拉斯·肯里克

经济学家西旺·安德森是研究“彩礼”(即新郎向未来新娘全家所支付的礼金)的专家。安德森对比了彩礼和嫁妆(即新娘的家庭在结婚时向新郎所支付的礼金)。虽然西方社会更熟悉嫁妆的概念,但在全世界范围内,彩礼更加流行。有关资料显示,彩礼存在于全世界2/3的社会中,而嫁妆只在不到4%的社会中存在。

为什么彩礼如此普遍?安德森认为,彩礼等于是为女性的生殖能力付费,至少在部分意义上是如此。在历史上,新娘的价格一直跟童贞联系在一起,年轻健康的处女要价最高,而已生育的女性往往不需要任何彩礼。

依据进化生物学的说法,彩礼经济学是跟“最低亲代投资”(minimum parental investment)的生物学原则联系在一起的。对于任何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繁殖都意味着雌性动物怀胎数月,为胎儿供给大量能量,出生后还需要哺乳。相反,雄性动物就免于付出繁殖的高昂成本,对雄性动物的最低要求只是贡献精子。

然而,男性并不是完全搭便车的。由于人类的婴儿出生时尤为弱小,如果父亲在身边为婴儿和母亲提供资源,那么婴儿的生存机会和未来成功的机会都会显著增加。因此,当一个女人同意为一个男人怀孕、愿意为繁殖付出高昂的生物学成本之前,她和她的家庭常常会要求追求者证明自己提供资源的意愿和能力。对于男性来说,付出彩礼或是购买订婚钻戒,就像是交付定金一样,是为长期相伴提供资源的承诺。

在一篇关于性经济学的论文中,社会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和凯瑟琳·福斯提出,两性在繁殖方面的生物学差异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男性愿意为性付钱,而女性则来定价——其形式可能是金钱、承诺或是其他资源。如果男性不愿做出长期的承诺,女性就会为自己的感情制定一次性的高价,就像皇帝俱乐部提供的三陪服务一样。鲍迈斯特和福斯认为,男性有寻找最低价格的性的动机,而女性有获得最高价格的动机。从这个角度来说,性对于女性来说是成本,而对于男性来说则是机会。

想想你在选择结婚或是约会对象时关于智商的最低标准。例如,你对结婚对象的最低要求是什么?然后再想想,如果你只是在选择性伙伴,那么你的标准是否会发生变化?例如,你在寻找一夜情时,对对方的最低要求又是什么?

当道格拉斯和他的同事询问大学生对于各种关系的最低要求时,男性和女性对于约会对象的要求非常相似(至少要有正常的智商),两性对于结婚对象的要求也趋同(要有中等偏上的智商)。但是对于性伙伴,尤其是一夜情,男性与女性的要求就产生了显著分歧——女性只愿跟智商远远高出平均水平的男性上床。当男性不会一直陪在身边时,女性为自己开的价就高得多,有时甚至一天要31000美元。但是,男性倒愿意跟那些智商低于平均水平的女性发生性关系。

美国男性对于性伙伴的要求之低,并不是他们所独有的。戴维·施米特和来自6个大陆、118人的研究团队发现,在他们考察的52个国家里,都存在着同样的模式。但是,所有研究的依据只是人们写在调查问卷上的情况,如果为男性和女性提供了真正的一夜情的机会,又会如何?他们的回答仍会如此不同吗?

20世纪80年代有一项研究如今已成为经典,当时研究人员会直接走到异性大学生的面前说:“我注意你很久了,我觉得你非常迷人。”对于这样赤裸裸的恭维,这位大学生可能会大吃一惊,还没等他(她)回过神来,研究人员就接着问:“你愿意跟我上床吗?”

对于这样的邀请,你会作何反应?如果你是女性,那么你很可能会拒绝。事实上,100%的女性都拒绝了研究人员提出的“性请求”,这并不是因为这位男性研究人员的长相吓人或是缺乏吸引力。如果他换一种方式,问她:“你愿意跟我约会吗?”50%的女性都会同意。

但如果你是位男性,我敢打赌会是另一种结果。当陌生女性向他们提出一夜情的建议时,超过70%的男性同意了。事实上,与约会相比,男性更容易同意与女性上床。一些男性甚至会问:“我们一定要等到今晚吗?”而那些表示拒绝的男性都会同时表示感谢和歉意,还会说:“噢,谢谢你的邀请,但是我刚刚订婚了。”

10年之后,当艾滋病已为公众所了解时,这些研究人员又进行了一次同样的实验。天啊,什么都没有变:超过70%的男性还是会说“当然好”,但仍然没有一位女性接受邀请,她们都会表示出反感,并且说些类似“神经病,快滚”之类的话。

两性在对待一夜情的谨慎程度上的差别,与最低亲代投资的基本生物学差异是一致的。一旦女性怀孕,她将付出高昂的生物学成本:她要怀胎九月,并在之后的许多年中养育孩子。相反,如果男人有了一夜情,他在生理上的投资只需多吃一块牛排就补回来了。

本文摘自《理性动物》,中信出版社

送礼经济学:损失了吗?

作者:赵红军

1993年,耶鲁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家约耳沃尔德福吉尔的研究为我们再次提了个醒。

一次刚过完圣诞节后,他给他的学生提了这样两个问题:

第一,你们在圣诞节期间收到了多少礼物,你估计它们的价值是多少?

第二,如果你没有收到任何礼物,在感情上你愿意花多少钱为你自己购买这些礼物?

结果,学生们的回答令他大吃一惊。

因为学生的回答是:平均来说,收礼者普遍低估送礼人的礼物价值。即使是最保守的人的估价也只有礼物实际购买价格的90%左右,那么其余的10%到哪里去了?

根据经济学家们的分析,这其余的10%的价格损失称之为无谓损失(deadweightloss),它实际上意味着资源的无谓浪费。

如果该结论具有一般性的话,那即是说,光圣诞期间,整个美国每年将至少有40亿美元在迎来送往中被浪费掉(美国圣诞期间的礼物消费额为400亿美元)。如果再加上生日礼物、婚礼礼品以及其他场合所送的礼品,该数字将成倍几十倍的增加。

罗胖曰:
这个例子一直被用来证明“送礼是浪费”。
对不对呢?
从工业时代的价值观来看,“实体财富”是财富唯一靠谱的形态。送礼当然就造成了无谓的浪费。
但在信息时代,衡量价值的标尺转换了。
人,成了唯一的尺度。
物,成了附属品。

送礼,导致信任增加,陌生感减小,因此成了社会资本增值的重要方式。

世界经济入门:改变你观察世界的81个经济学概念

目录

引言
1.什么是世界经济?
2.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衡量财富?
3.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4.世界贸易是如何进行的?
5.什么是全球化?
6.什么是贸易盈余和贸易赤字?
7.什么是货币?
8.世界上有哪些主要货币?
9.什么是欧元?
10.什么是虚拟货币?
11.什么是自由浮动货币?
12.什么是汇率?
13.什么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14.如何比较世界经济?
15.什么是货币供给?
16.什么是通货膨胀?
17.什么是中央银行?
18.中央银行是怎样控制经济的?
19.利率是如何对经济增长起作用的?
20.什么是自由贸易?
21.什么是配额、关税和补贴?
22.什么是世界贸易组织?
23.谁在全球市场进行投资?
24.什么是权益?
25.公司为什么被称为Ltd.,Inc.,GmbH和S.A.?
26.什么是资产负债表?
27.什么是损益表?
28.什么是净值?
29.什么是破产?
30.什么是风险资本?
31.什么是首次公开发行(IPO)?
32.什么是杠杆收购?
33.什么是跨国公司?
34.国际投资的风险是什么?
35.什么是股票指数?
36.投资者是怎样购买外国股票的?
37.什么是权益基金?
38.什么是资本市场?
39.什么是债券?
40.什么是欧洲货币和欧洲债券?
41.如何运用信用等级来评估国际投资?
42.黄金是如何在世界经济中起作用的?
43.什么是衍生工具?
44.什么是期权?
45.什么是股票期权?
46.什么是货币期权?
47.什么是套期保值基金?
48.什么是游资?
49.什么是新经济?
50.新经济环境下公司怎样和传统公司进行比较?
51.什么是电子商务?
52.什么是欧盟?
53.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是如何转变为自由贸易的经济体系的?
54.前苏联是怎样和世界经济融合的?
55.什么是东南亚“小虎经济”?
56.什么是日本公司?
57.什么是第三世界?
58.什么是恶性通货膨胀?
59.什么原因导致了穷国和富国之间的贫富差距?
60.怎样推动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
61.什么是世界银行?
62.什么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63.什么是经济紧缩计划?
64.什么是美元化?
65.什么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66.什么是自由贸易区?
67.什么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七国(八国)首脑会议?
68.什么是地区性开发银行?
69.慈善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世界经济中扮演什么角色?
70.什么是世界经济的腐败?
71.什么是洗钱?
72.瑞士银行账户是如何运行的?
73.什么是避税港?
74.非法货物是如何在世界黑市上交易的?
75.什么是商业间谍?
76.环境是怎样影响世界经济的?
77.怎样利用经济激励减少污染?
78.移民是怎样影响世界经济的?
79.什么是世界经济中的苦役和童工现象?
80.艾滋病是如何影响世界经济的?
81.什么是经济制裁?
词汇表

be537c781699428eef31fc5bcedc55b2.jpg
4dd28c27b1c2fa047daf29ba22eb327f.jpg
82bfcc232f9b27534d4ce3931a336a0c.jpg
198e7c6eae7c1498e1bd7a687f8a29d1.jpg
598ae7677b3a74be5f831063ddae86e0.jpg
3796889c2e34f97c5cecc4d5fcf5cfc5.jpg
d5588e54dc937592d7b4daf8cad39cc3.jpg
efaee40a2238463e6f56ca13f8373f78.jpg
1eba440a5f3ef5d07659e3a9e0c587d0.jpg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