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ollege

article-57fca2cf18b44.jpg

阅读思考、交友旅行、试错成长。

我和我的同事开玩笑说,昨天晚上发生了一次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数据删除事件。就是高考结束的学生们终于可以把很多没用的知识点忘掉啦,哈开玩笑的哈。我想起我自己高考前几天的一件事儿。我爸呀一直让我好好学习,将来可以得诺贝尔奖金。我就问呐,诺贝尔奖金那是多少钱啊?那个时候大概是五十万美金吧。于是我就算,如果我得了诺贝尔奖换成人民币是多少。存在银行,每年能拿多少利息,昂,于是就好好学习有了动力。隔了二十多年回想当年的这件事儿啊,我对诺贝尔奖的认识已经深化了无数层。所以啊,啥叫学习,不是知识越来越多,而是对同一个知识已经可以用更高的视野去看它了。那祝贺那些高考结束的年轻人,从今天开始自由提升视野的人生,终于开始啦。

吴军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指导清单

2017-06-22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作为学霸,吴军长期关注中美教育,写有畅销书《大学之路》。作为父亲,吴军曾陪女儿遍访美国名校,确定专业方向。

这篇清单,既有一位投资家的洞察,也有一个父亲的拳拳之心。高考志愿填报在即,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 填报志愿的考虑因素优先级顺序为:城市>学校>专业

  2. 如果分数够,首选北大和清华。目前中国高校的现状是,北大和清华是第一梯队,而第二、第三梯队的高校,在师资、经费和科研成果上都和第一梯队有断崖式的差距。只有在最好的大学里,才有最强的同学圈子,甚至遇见好伴侣的机会也更大。

  3. 分数读不上北大清华,尽量选一线城市的名校。一般说来,大部分招应届毕业生的企业,对学校的要求比对专业的要求严格。第一份工作,学校的名头还是能帮你加点分的。

  4. 除开名校,选地域比选学校更重要,优先挑选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和中心城市。北上广深是第一阵列,杭州、南京、武汉、成都、西安和哈尔滨则是第二阵营,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跟很多公司校招基本上只去这几个城市。西安和哈尔滨之所以能入围,也是因为其大学聚集的优势,受到招聘企业的青睐。为自己的将来着想,经济体量越大的城市,企业越集中,机会也越多,找工作面试都更方便点。

  5. 除非你读医科、艺术、外语等专业,否则尽量选择综合性大学。读大学绝不仅仅是学本专业那几门课,越是综合性大学,能够给学生提供的综合资源越多。即使是学习外语这类专业,北大或是复旦的英语系和其他外国语系,也比外国语大学更合适。

  6. 不要去挤所谓的热门专业,在同等分数条件下挑更好的城市和学校。一所二流大学最热门的专业分数可能和北大历史系差不多,但是世界各大投行和咨询公司会更愿意招一个北大历史系的学生,到了公司后再培养。

  7. 关于具体专业的选择,要以适应面广为原则。因为大学所学到的具体专业知识,走出校门时就有1/3过时了,工作5年又有1/3过时了,没有适应性就难以有未来职业的发展。

  8. 如果你有自己非常感兴趣的职业领域,恭喜你,为兴趣学习和工作的人是有福的,那会让你小宇宙爆发。

  9. 但如果不知道该选什么专业,优先考虑高势能和适应性好的专业。比如,数学专业相对计算机专业和商学就是高势能的,计算机专业相对管理是高势能的。同理,数学专业适应性比生物要广得多,金融比会计要广得多。之后如果想要继续深造,从“万金油”似的专业转到很专、很窄的专业有可能,反过来几乎不可能。

  10. 从事数学物理学研究,需要极高的天赋。这两个专业不是不能选,但是除非自己在这方面非常有特长,否则选这些专业时就必须明白,学它们只是打基础,将来是一定要转行的。在理科中,生物和化学虽然要容易得多,但从事这两个领域的工作极为辛苦,而且工作不好找,将来很可能需要改行。因此不要觉得自己中学时这些课成绩还不错,就轻易选择这些专业,但是如果抱定只是通过学习这个专业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将来依然会不断学习,选择这些专业也无妨。

  11. 面对志愿表,如果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读哪个系,不妨选择基础学科而不是热门学科。一来四年后到底啥热门谁都说不准,就像罗辑思维这样的一家公司,四年前根本不存在;二来很多热门的新兴专业,也都是学校跟风开的,师资力量反而薄弱,加上各个大学都开设,就业竞争反而激烈。在理工科,数学、物理就属于这种基础专业,在文科,中文也是如此。

  12. 选择专业还要看国家今后20年的发展。中国未来一定会继续开放,和国际上的交流会越来越多,并且引领世界潮流,因此任何跟国际化相关的专业将来都会吃香,即使今天这些专业并不热门。

  13. 现在网上和线下有一些有偿报考咨询和填报志愿软件,其中很多甚至价格不菲。对这类机构应该理性对待,不要过分依赖。其本质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和家长的紧张心理,但目前这个行业还不规范,权威性没有保障。志愿填报并不是多么神秘的事,教育部的招生平台上有历年录取分数和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高校招生办和身边近几年高考的亲戚朋友,都是很好的参考资源。学生和家长还是应该根据上面说的这些原则,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来填报志愿。

  14. 不论选择了哪个专业,如果不满意,也不要太沮丧,毕竟在大学比学习几门课更重要的目的,是从一个只会考试的学生变成一个社会人。从老师身上学习,同学们之间相互学习也非常重要。如果你的未来靠不上爹妈,那么从踏进学校大门的那天起,就努力和同学搞好关系,建立起一个好的朋友圈,这将受益终身。

  15. 最后,学校和专业都挑完了,别错过「得到」App这所最便利的线上大学。在「得到」上,有我的《硅谷来信》,还有《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5分钟商学院》和《熊逸书院》等精彩专栏。未来还会有更多,给你最新、最好、最广泛、最实用的知识。

读哈佛未必对你是件好事

生活中,要是谁家孩子上了哈佛大学商学院,他们的父母一定高兴的逢人就夸。可最近,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却说,上国外顶尖学校的顶尖科系,可能会对中国孩子起负作用。

原来,饶毅教授在哈佛读生物的时候,发现身边的同学比想象中更厉害,他认识一个博士后是冯·诺依曼的外孙,冯·诺依曼是谁啊?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被称作“计算机之父”,这样的世家之子,起步就跟你不是一个量级的。还有个博士后,哈佛的老师有时都听不懂他讲的理论,为啥呢?他爸以前是哈佛化学系主任,哥哥得过诺贝尔奖。

不仅”学霸”扎堆,更过分的是,美国老师往往更关照美国学生,中国学生更多沦为学术“苦力”。很多中国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不丧失信心都不错了,想要有所成就几乎是难于上青天。

有人要说了,这三十年来,不也有不少中国学生成了美国院士吗?你得注意,20多个华人院士里有5个是植物生物学家。是因为中国学生在植物学上天分更高吗?当然不是,是因为美国农产品长期过剩,美国的优秀学生很少愿意学植物学,中国学生能脱颖而出,是田忌赛马的道理而已。

所以,对中国学生来说,选择顶尖学校的顶尖系科不一定是什么好事,次一级学校的顶尖科系,反而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于进入大学前如何过好暑假的清单

2017-07-01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进入大学前,除了玩,如何将这个暑假过得既轻松又有意义呢?

「得到」App《硅谷来信》的主理人吴军老师创作了这张清单,并为中学生列了一份推荐阅读书单,供你参考。

  1. 告别过去。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一章翻过去了,就不会再回头读,但是在开始新的内容之前,总要有个总结,对过去的一些事总要有个了断。

  2. 表达感恩。在离开过去的生活之前,先要及时、明确地感谢那些帮助过你的人,特别是老师们,哪怕是一句简单的问候。这件事要尽快做,因为离开高中上大学之后,有很多新的人要交往,很多新的事情要做,没有时间完成“以后有机会感谢”这件事。一个不知道感恩的人,上帝是不会垂青他两次的。

  3. 明确恋人关系在未来的定位。如果在高中时有了男女朋友,或者是准男女朋友,将来何去何从要在上大学前就明确下来,这样对彼此都不会有负担。如果是单相思,没有表白的,将来如果是在一个城市,趁早表白,得到回报自然好,得不到也就死心了,毕竟新生活马上就要开始了。如果将来要各奔前程,不表白也罢,反正不可能将来用四年的时间去考验一暑假发展起来的感情。总之,不要一进大学,就背了感情的包袱。

  4. 学习像成年人一样行事和思考,要谨言慎行,讲话时考虑对方的感受。教大家两个办法,一个是口袋里放一个小瓶子,准备乱说话,尤其是不负责任的话的时候摸一摸小瓶子,这叫“守口如瓶”,是我的一位老师教我的;另一个是说话前先从一数到十。说气话前做了任何一个类似动作,都会让自己冷静下来,会把很多气话给咽回去。

  5. 找一份工作实习。工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实现从一个单纯会读书考试的学生,到一个能够独立生活的人的转变。如果没有机会参加实习,多少在社会上做一点事情,做义工也可以。最不济,要自己准备好秋季上学时用的东西,这个过程家长只能配合,不要包办。花一个暑假和社会全面接触,不仅有助于未来在大学里明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目标,也可以理解父母们的艰辛,以便将来更好地和他们沟通。

  6. 帮助父母做家务事。这有三个好处,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会帮助同宿舍的同学,以及对父母的感恩。我的一位同学,过去在家读书时,点煤气灶都不会,但是在离开家前的那一个暑假,她恶补了全部基本的生活技能,离开家读书时,独立性非常强。

  7. 从老师和家长的赞誉声中走出来,听听社会上各种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只有到社会上做些事情才听得到。从青少年向青年转变的年龄应该是在16-20岁,但是如果在高中错过了成长的机会,最后一个暑假赶快恶补。这样在大学到了新的环境里,就有可能成为班上同学中的实际领袖人物。

  8. 去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玩一玩。这一次游玩,我希望你更多地是到目的地了解风土人情,了解我们的国家和世界,了解不同地区不同人的多样性。 这样在进入大学后,就能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很大,人们的习惯也相差巨大,更容易学会彼此之间的宽容。

  9. 读一些书。我给你列了一张书单,挑选的标准是我认为中学生读完之后在大学能够进步比较快,而且我在挑选时,尽量不选太难懂的。>>>戳此阅读吴军给中学生的书单

  10. 在开学前两周,准备一下英语的分班考试。很多大学入校之后英语是按照水平分班的,谁也不想被分到慢班吧。因此,最后两周就不要有太多应酬,大吃大喝了,收收心,准备一下分班考试。

  11. 还有一件事是希望家长做的,就是尽早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孩子上了大学,就不要再把他们当孩子了,学会真正平等地和孩子们沟通。另外建议孩子即将离开家的家长,通过这个暑假在心理上准备好这种生活的变化,不要在孩子上学时烦他们。

  12. 祝假期愉快!

吴军不仅是计算机科学家、畅销书作家、硅谷风险投资人,还是把女儿培养进美国名校MIT的父亲,在教育、成长问题上,他既是行动者,也是思想者。

行动清单|错过这12件事,大学就算白上了

2017-09-04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开学季,终于进入大学。可是,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得到」订阅作者吴军,与斯坦福、芝加哥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几位教授,对大学教育进行了交流,下面的12条建议送给你。

  1. 首先,明确受教育的目的:对于大学生,分数远没有技能重要,这一点用人单位已经给出了答案——一个毕业生通不过它的技能测试,成绩再好也没用。

  2. 大学里多学习校外学不到的东西,特别是那些很难自学的基础课程和专业知识。像数学、统计、法律、会计、工程理论(计算机科学的算法课、电机工程领域的信号处理课)就属于这类课程。

  3. 尽可能晚地做硬性抉择。如果你不知道长大后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尽量不要断绝选择的可能性。为了推迟选择,在头两年应该尽可能广泛地选课,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4. 学会写作。未来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写作。它能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并让你说话更有条理,提升沟通效率。想针对性地练习写作,修一门写作课是捷径。

  5. 区别对待各个课程。所有课程中,专业基础课最为重要。

  6. 注重授课老师,而不是课程名称。很多知识,在你走出大学后用不了两年就会过时。但从好的老师那里,你不仅能学到课程本身的知识,更能获得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

  7. 尽可能和教授保持良好的关系,最好能成为教授的私人朋友,将来找他帮忙就容易得多。小班课学生少,教授的注意力更集中,是个不错的选择。

  8. 至少掌握好一门外语,但不要在学习外语上花太多时间。至于第二外语,如果需要,可以在走出校园后学习。

  9. 尽可能多地去旅行。旅行的必要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去到和自己过去生活环境完全不同的地区,了解当地的人和文化;二是利用暑期到不同地方的单位实习,更早地知道自己将来想做什么、到什么地方去做,以及为了做那些事情需要学习什么;三是通过旅行,离开熟悉的家和校园,走出舒适区。

  10. 多和同学、老师交流你的想法,不断更新观念、开拓视野。

  11. 大学期间是谈恋爱最好的年龄,也是最好的机会。在大学里认真地去爱一次,同时享受被爱,是人生难得的经历。

  12. 最后记住一点:在校的年轻人有犯错误的权利,要好好利用这个权利让自己成长。祝学有所成!

欧洲大学PK中国科举

科举,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作为一条独特的社会阶层流动渠道,它给了古代出身贫寒的读书人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也能通过相对公平的统一考试,为历代王朝选拔各级官员,直到今天,我们还形象地把高考称为“当代科举”。你看,《儒林外史》里,范进昨天还被丈人胡屠户各种埋汰,羞辱,还挨了一巴掌,可隔天中举之后,立刻有乡绅送住宅银两,有下层百姓自愿投靠为奴,老丈人胡屠户也改口,称自己的女婿是天上的星宿。

近代以来,不要说中国历史研究者,就连西方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大家,比如伏尔泰,也盛赞中国的科举考试,说它比西方封建社会里贵族依靠血统家族的统治,更高明,更公平,还说西方现代国家中的文官选拔制度,正是借鉴了来自东方的科举考试,这个观点,一直让中国人很自豪,也很受用,但是历史真相果真如此吗?北大著名历史学教授彭小瑜,最近就写了一篇文章,提出,近代之前的欧洲,并没有想象中落后,它的大学,和中国古代科举一样,发挥着调节社会阶层流动的功能。

首先,彭教授简单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欧洲古代没有发展出类似中国科举的统一考试制度,这是因为啊,欧洲自古分裂不断,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各国之内,也是封建贵族,半独立的割据,所以统一性的考试,无从谈起,国王,贵族,城市富商,还有教会,它们都是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 所以它们对官员的选拔,标准不一样,是多元的,比如国王和贵族,都是武士出身,肯定招收手下的时候,希望对方血统高贵,会舞枪弄棒。城市官员,都是手工业者或者商人,那么选拔继任下属的时候,肯定希望是能写会算,八面玲珑,做买卖灵光的人,教会,肯定是要从修道院僧侣里选,虔诚信奉上帝的,在神学,哲学思辨上有造诣的。

同样,欧洲的大学的情况,它的重要性,是被长期忽视的,普通中国人就更不会关心了,我们历史教材上,一谈到欧洲中世纪,就是黑暗啊,愚昧啊,专制啊!但是它这个教育,学术研究的传统,和机构一直都在,客观来说,中世纪欧洲大学数量不多,也就几十所,数量上没法跟中国的大学,还有遍布全国的私塾,和书院相比,但是它本身很多元化,有些是教会建立的,有些的国王下令建立的,有些索性是城市里的富裕阶层,商人什么的建立的,这就导致了中世纪欧洲的大学,从老师,到学生,也和中国的读书人一样,出身五花八门,有贵族家的,有商人家的,有神父家的,也有出身贫穷的,根据统计,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超过六成的学生,来自贫苦家庭,这个比例可比我们今天的北大清华还要高,但不同点在哪里呢?最近,一些西方史学家就用统计学,研究这个巴黎大学等等欧洲古代著名高等学府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发现干什么的都有,有毕业以后从政,在国王手下当官的,有进入教会,当高级神父的,也有直接去城市里当律师,给商人当书记会计的,或者开业当医生的,他们都实现了社会阶层的上升,而且出路比起中国传统读书人来说要丰富。

欧洲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考公务员,这也是欧洲社会多元化的结果,提供饭碗的甲方不止一个,国王,贵族,教会,独立城市,这一下就有四大雇主,而且欧洲国家多,中间教会与贵族领地犬牙交错,你可以随时挑选看得上眼的甲方签约。社会多元,价值取向也多元,当不了官,封不了贵族也不丢人,可以进教会当上帝的仆人,那是精神贵族,或者去经商,当律师,做职业人士,掌握了钱袋子,国王和教会也会对你毕恭毕敬,不像在中国,读书人没有个功名,没有一官半职,就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

那么有人要问了,既然欧洲中世纪还是本质上讲究出身,那出身不高的大学毕业生为什么在中世纪还被重视呢?这个历史学家就说了,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国家规模的扩大,这个政府就需要很多专业的人才,比如法律,财政,外交,以认字为耻,只会舞刀弄枪的封建贵族对这些新鲜玩意,既不大感兴趣,也学不会,这就给了城市商人,平民乃部分农民家庭子弟,提供了出人头地的机会,而且即使不当官,在城市里做个律师,医生,商人,也能名利双收,如果当了教会神职人员,那更是普通人和上帝之间的媒介,非常荣耀。甚至英国,法国一些发达的欧洲国家,在中世纪晚期就做出规定,法官,律师这些人,如果从业到了一定的年限,就能获得贵族头衔。

反过来中国的读书人,如果科举没有获得功名,出路仿佛就只有当私塾先生,当师爷,而且被街坊邻居看不起。更糟糕的一点是,中国人口爆炸要远远早于欧洲,造成了一个严重问题,科举名额有限,可读书人总数不断上涨,造成知识分子对于政府来说,永远供大于求。可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毕业生,始终没有太大的就业负担。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再提一下那个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结合欧洲大学,和中国科举的情况来看,读书人如果只有一条狭隘的上升之路,那么他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把所有精力都埋头在四书五经里,对其他的知识,都会不自主地排斥,忽略,而从事纯理论性或者科学技术研究,不但会被看做不务正业,也没办法实现社会等级上升,甚至糊口都会有困难。

你看,中国历史上能有一席之地的科学家,几乎都是碰巧对科学有兴趣的儒家官僚士大夫,比如沈括,徐光启,根本没有形成一个足够大,能够进行同行评议或者集体研究的科学家群体。

本文源自:彭小瑜(欧洲大学与中国科举)

边周游世界边上学的新型大学

想象一下,有一所大学,拥有全球顶尖的师资力量,每个学期,你都可以在伦敦、旧金山这样的世界级大城市挑一个,然后边玩边学……这样的大学,你有兴趣吗?最近朋友圈热转的一篇文章,讲的就是这样一所奇葩大学。

这所全新的大学,有点像在线教育,因为它所有的“课程”都是通过互联网线上教学,不论教授和学生人在哪里,都可以上课。这所大学又有点传统大学的影子,学生要在旧金山度过第一学年,之后的每个学期,要在全球6大城市边游历边完成课程,城市能馋死你,有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德国柏林、韩国首尔、印度班加罗尔、英国伦敦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学生每到一个新城市,就必须自力更生,因为除了简单的住宿,这个大学不提供任何公共设施,你必须赶紧熟悉当地的超市、餐厅,加入健身房,结交新朋友,融入到当地文化里。那你会问,要去图书馆、实验室,怎么办?很简单,你不就在国际化大都市里吗,学校找资源合作就行了,这有点像互联网的共享经济模式。

学校聘请顶级教授,全部线上教学,期末不交论文也不考试,教授根据后台数据,分析你线上课程的表现,就能给你分数。但越是这样,就越需要你有主动学习能力,这里的学生平均每天要学习9个小时,一点儿不轻松。

这个学校学费贵吗?每年总费用大概18万人民币吧,不便宜,但比哈佛、剑桥什么的便宜多了。

一句话总结,这所学校放弃了一个校园,得到了整个世界。怎么样,你心动了吗?

本文源自:拆掉“常春藤”?

常春藤盟校或常春藤联盟(Ivy League)成立于1954年,是由美国东北部地区的8所大学组成的体育赛事联盟。这8所学校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美国名校、也是美国生产最多罗德奖学金得主的大学联盟。此外它们也是美国历史悠久的大学:8所学校中的7所是在英国殖民时期建立的殖民地学院。常春藤盟校包括: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
所有的常春藤盟校都是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一样,它们同时接受政府资助和私人捐赠,用于学术研究。

中国大学目睹之怪现状

北京大学法学教授龚刃韧:中国的大学,就人文社科领域而言,有些现象已与社会舆论风向的异化互为表里,其背后则是整个中国高教管理模式的问题。

大学在中国公众的认知中一直是一个社会智识、道德追求和创新能力的象征,而中国的大学在这方面的建树却并不如意。自上个世纪末以来,中国大学在数量方面(如博士学位获得者和论文发表数)有了大跃进式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怪现状。

从人文社科领域而言,有些现象已经与社会的舆论风向的异化互为表里,其中涉及的就是整个中国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管理模式的问题。

第一是反智主义。反智主义是指对“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怀疑和对代表“智性”的知识分子(intellectuals)的轻鄙以至敌视。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载《余英时文集》第2卷)。目前,反智主义也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大学管理模式。这首先突出地体现在用数量来管理学术的现象,即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作为衡量学术水平的主要标准。在某些学科领域(如法学)“核心期刊”又进一步被分为不同档次。“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已成为大学评定职称、奖金收入、提高学术地位的最重要基准。这是典型的反智主义,因为这是对学术研究和学者的蔑视。反智主义在大学弥漫的结果,就是学术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学者有无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早已无人关注,而抄袭剽窃和弄虚作假通常都会得到单位的包庇(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仅停留在口号上)。

其次,在中国大学衡量教师学术水平的另一特色标准是申请到多少课题及科研经费,其中又分为从国家重点课题到地方项目的各种档次。这也是一种典型的反智主义,因为除少数专业需要经费从事实地考察外,人文社科研究与课题经费无关。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条件主要取决于学术自由和出版自由,同时取决于是否有充足的中外文图书资料及档案文献。但在中国,学术自由和出版自由仍没有得到完全的保障,大学内也几乎没人用科研项目经费购置外文图书资料(据了解这些科研经费本来可以用于大幅度提高大学教师基本工资,但只有少数申请人才能获取)。

中国之所以出现如此严重的反智主义现象是大学行政化的必然结果,因为这是最简单的行政管理模式——大学教授成为计件工,只要会数数,任何人都能胜任学术管理工作。虽然这些年有关部门似乎不再突出强调数量,问题在于已成为“新常态”的反智主义很难纠正——不会因取消大学校长行政级别而改变,因为大学早已成了“数字化”的名利场,涉及到大批受益者的切身利益。然而,若继续用反智主义来管理大学的智力工作,其在学术研究和教学上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第二是国家主义。国家主义强调国家主权、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至高无上,国家对内可压制个人自由,对外可无视国际法。近十多年来在中国法学界、政治学界刮起的施密特旋风就是一例。自2004年以来,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涉及德国法学家卡尔•施密特(Carl Schmitt)的学术论文已多达近400篇。早在1932年,施密特就主张主权国家可以在特定情况下违反国际条约,包括违反《巴黎非战公约》而发动战争,与政治一样,战争的首要任务就是区分敌友。希特勒上台后不久的1933年4月,颇有政治嗅觉的施密特加入了纳粹党,成为“新帝国的国家法理论家”。1939年在德国进攻波兰之前,施密特又发表文章声称中欧和东欧是受德意志帝国控制和保护的“大空间”(Grossraum)。

强调国家主义和区分敌友的施密特思想在中国学界受到热捧,如果只是学术界现象也无可厚非(百家争鸣嘛),但如果是因为施密特思想更适合中国的国情或当局的需要则耐人寻味了。在弥漫着国家主义的气氛之下,不少学者充当政府智囊通常先揣摩上意,结果不仅无助于科学决策还给人以学者为官方代言人的印象。

与近年来介绍卡尔•施密特受捧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世纪在德国享有极高声誉的著名法学家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Gustav Radbruch)在中国学界却少有人问津。拉德布鲁赫由于面对纳粹党勇敢正直地坚持自由、民主和人权观点,1933年5月9日成为第一位被纳粹当局解职的大学教授。拉德布鲁赫也是战后最早对德国法学界和司法界追随纳粹党的耻辱进行反思的法学家,他批判了德国法律实证主义,而将民主、人权与法治联系起来。

第三是犬儒主义。现代社会的犬儒主义是指将道德原则和良心抛到一边,“对现实秩序和游戏规则有着一种不拒绝的理解、不反抗的清醒、不认同的接受、不内疚的合作”(徐贲:《当代犬儒主义的良心与希望》,载《读书》2014年第7期)。在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犬儒主义突出地体现为似是而非的文字游戏代替了对政治的批评,敏锐的政治嗅觉代替了良知和常识。如法治(rule of law)的涵义本来主要是指限制国家权力并防止政府侵犯个人自由,但却被某些人降格为处理私人之间或邻里纠纷的道具或社会秩序,将宪法问题变为私法问题,因而使法治与法制(rule by law)混淆不清。

至今在中国社会由于法学者们的“贡献”,法治、宪政、民主等常识性概念仍然混乱不清,所以才出现了肯定法治而否定宪政的荒谬现象。法治是宪政主义的核心和基础,宪政主义除了强调“宪法至上”之外与法治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实际上,1982年中国现行宪法第5条已体现了法治和宪政主义的基本精神。

第四是唯“美”主义。这里的“美”指美国,主要体现在中国高喊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口号时唯美国大学马首是瞻。如不久前,北大人事部负责人到笔者所在法学院介绍学校引进人才和人事情况,基本上以美国的名牌大学作为参照指标,几乎没有提到其他发达国家大学。当代世界一流大学较多地集中于美国是客观事实,但这些年来中国并没有认真研究美国大学的体制(如学术自由、避免近亲繁殖的公平竞争、教授治理等),却把美国社会流行的一些商业行为搬来了,如热衷于对大学及其各个专业的排名、论文引证率的排行榜,等等。其实,这些商业气息浓厚的排名热并非来自美国大学本身,而是一些商业性机构为了市场目的而炒作的东西,也具有明显的反智色彩,因而早已为美国顶级大学有识之士所不屑。

然而,在中国“排名”却成为中国各大学及院系领导最为重视的“政绩”。此外,由于看到美国大学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国的人才,中国也实行引进人才计划并由官方下达硬性指标,以高出中国大学教授工资数倍甚至数十倍的高薪从国外引进人才,结果能引进的真正人才非常有限但却造成了对国内大学教授不公平的差别待遇。

事实上,美国大学之所以能吸引全世界的人才是有着得天独厚条件的:
第一,二战前希特勒的反犹政策导致世界科学中心从德国转到美国;
第二,美国以世界最通用的英语为官方语言;
第三,美国是最大的移民国家;
第四,美国是高度发达国家,名牌大学终身教授平均年薪较高——无需用高出本地教授几倍的高薪就能吸引外国人才;
第五,美国的顶级大学多为私立大学。对这些方面,不要说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就是其他发达国家也是无法效仿的。所以,在中国办大学言必谈美国未必行得通。

以上仅仅是列出的中国大学部分怪现状,如果细数还有很多。这些作为大学病态的怪现状对未来中国社会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相信读者会有自己的判断。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责编:霍默静 mojing.huo@ftchinese.com

技术教育的兴起

作者:阮一峰

1、

有一年,我在台湾环岛旅行。

花莲的海边,我遇到一对台湾青年夫妻,带着女儿在海滩上玩。我们聊了起来。

当时,我还在高校当老师。他们问我,是否觉得台湾的孩子很幸福。我说为什么?爸爸指着女儿说:“这些小孩没有升学压力啊。”

这倒是事实。台湾有100多所高校,可是生育率不断萎缩,导致很多大学招不到学生。有一篇报道说:

2006年,台湾考生每科只需考到15分就可以上大学,2007年这个纪录被打破,4科加起来只需18分,2008年更夸张,总分7分就能当大学生了。7分就能上大学,因此成为年度笑话。有人调侃:“即使什么都不会,选择题全部猜 C 都能上不错的学校吧!”

但是,这不能解释一个现象。我想了一会,对那位爸爸道出我的疑惑:“如果考大学如此容易,为什么台湾有那么多补习班呢?”

没到过台湾的人,想象不到补习班可以做成一个这么大的产业:台湾最热闹的商业街上,都是补习班的霓虹广告;补习班老师是高收入行业,名师就是富豪,也是全社会的知名人物。我不明白,为什么补习班有那么多学生,明明没有升学压力啊?

爸爸答不出来,想了半天,只说“父母都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啊”。

2、

旅行回来后,我发现大陆的补习班行业也蓬勃兴起了,比台湾有过之而无不及。

每个居住小区的周围,都有好几家补习班公司,招生对象从两三岁的娃娃到十几岁的中学生,全部通吃。补习科目无所不包,从语数外到艺术和体育,寒暑假还提供美日欧的游学项目,供家长选择。每到夜晚,灯火通明,门口都是接送孩子的家长。

我们的补习班公司,还上市了。从最早的新东方,到后来的达内科技、正保教育、学而思、51Talk都是绩优公司,在纽约交易所上市,受到投资者追捧。后面还有一大批培训类创业公司,排队等着上市。这在全世界恐怕也是绝无仅有。

3、

历史最悠久、市场需求最大的培训项目,就是外语培训。

我读中学时,同学里面流行上《新概念英语》和口语补习班。到了大学,流行的是托福和 GRE 补习班。大家认定,英语好,人生才有出路。

那时,外企的收入高,比国企要高好几倍,还有出国的机会。如果能拿到美国大学的奖学金,那就是“鱼跃龙门,过而为龙”了。大家都想走这条路。马克思的名言“外语是人生斗争的武器”,是大家的座右铭。

外语改变了很多中国人的人生。马云说,他小时候整天就在西湖边,跟外国人搭讪练习口语,因此认识了澳大利亚的一家人,受邀出国去澳大利亚待了一个月。他大学读的是英语系,第一个创业项目是翻译社,1995年第一次去美国,在西雅图见到了互联网,觉得这玩意有前途,开始互联网创业。也是因为英语,结识了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得到了一笔对于阿里巴巴最为关键的投资。

4、

中国人对于英语的学习热情,造就了新东方这样的补习班巨头。但是,20年过去了,我渐渐发现,英语学习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

一方面,国内的机会和收入越来越多,不比国外少。更重要的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语言的壁垒越来越低,甚至消失。

最早的时候是词典软件,只要鼠标一指,就有中文解释,省得查字典了。后来有了翻译软件,都不需要鼠标指来指去了,直接把全文翻译成中文。到了现在,机器翻译已经很可靠了,语法规则的文献,机器翻译的质量接近人工翻译。

最新的技术成果是,谷歌公司推出了一款实时翻译耳机 Buds,已经上市了。你把耳机戴上,对方说英语,你会实时听到翻译后的中文;你用中文回答,对方会听到英文!有了这个东西,未来还有必要去上口语补习班吗?

我曾经一个人在摩洛哥旅行两周。当地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上层人士说法语,底层民众说柏柏语,我就会一点英语,大多数时候都无法进行语言交流。但是居然没遇到一点困难,顺利地把这个非洲国家玩了一圈,还在撒哈拉沙漠住了两个晚上。这要感谢两样东西,一是遍及摩洛哥全国的3G网络(华为的功劳),可以随时查交通和酒店的信息,二是准确的地图软件,使我不用问路。


(图片说明:我在撒哈拉沙漠住的营地)

技术使得学好外语,不再那么重要了。对于多数人,这不啻于一个福音,因为外语学习非常耗费生命。

2004年,新加坡领导人李光耀承认了一个错误。独立之初,他决定所有新加坡人不管智商如何,都要学习两门语言,一门是英语,另一门是该人的母语(马来语或汉语)。后来,他发现这个决定有大问题,熟练掌握两门语言,对于人民的要求实在太高了。大多数人根本做不到双语,哪怕学习多年英语,一开口还是结结巴巴,词不达意。强迫所有人学英语,实在是浪费国民的生命。于是,这一年新加坡政府改变规定,只要求人民学习一门语言即可。

5、

随着外语培训的重要性下降,我认为,培训的重头将转为技术培训。以前大家排队去上外语补习班,将来会排队去上技术补习班。

原因就是技术正变得比语言更重要。回到20年前,掌握流利的英语,你会比别人有更多的机会;如今,轮到了技术。谁掌握了技术,谁就有大把的机会。许多家长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小朋友从小不仅要教 ABC,还要教一点编程。

未来的形势远比我们想象的严峻,技术会取代越来越多的人工。展望未来,大部分人,甚至90%以上的人,终其一生只是在社会的底层挣扎,拿着小康或比温饱线略高的工资。

只有技术,才有可能让你翻身。比特币就是一个例子,过去几年中,价格上涨了几百万倍。我知道的许多技术人都通过比特币发了财,而这只是技术带来的财富浪潮之中的一个突出案例。如果你了解技术,你就会看到有这样的机会。现在看上去,只有技术才能提供这样的从底层快速上升的机会。

我有一种悲观的预感。未来只有两种途径可以改变人生,一种是学习技术,另一种是购买彩票。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