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Religion

是联系人与超自然神明或超验主义的文化体系。,宗教提供的是一个意义系统,它像磁场一样存在,各种琐碎小事都在里面得到解释,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这是一种没人能真正彻底躲过的力量。

罗胖60秒:佛学的魅力

  1. 这个周五上新,给你推荐的是「得到」人文学院刚刚上线的课程《熊逸·佛学50讲》。

休息了四个月,熊逸熊大大这次开讲的是佛学,不是佛教,这门课不关宗教信仰,而是一门充满了智力挑战的哲学课。

  1. 你想,中国古代的文人为什么那么痴迷于佛学?成名士大夫几乎没有一个不受它影响的。

其实他们也不是因为信仰,而是因为佛学弥补了中国原生文化的一个结构性缺陷,就是缺逻辑思辨性。是这门学问带来的智力快感吸引了他们。

  1. 可以说,不懂佛学,中国文化的很大一部分,你就是门外汉了。我自己也曾经花了很多时间去读佛经,听讲座,但是对佛学还是缺乏一个系统性认识。

  2. 这次听熊逸老师的《佛学50讲》算是补上了这个遗憾。从基本理论,到重要经典,用最省时间的方式,帮你了解佛学。推荐给你。

罗胖60秒:为什么宗教的力量那么大?

2018-04-03 罗振宇 罗辑思维

  1. 话说我有一个朋友,那是一个纯粹的唯物主义者,不信神,不信鬼,所有没证据的东西,他都不信。

  2. 他有一辆好车,有一天,有个不识趣的人坐他的车,闲聊中说了一句话,说这车挺好啊,但是我认识两个买这车的人,一个重病,一个坐牢,唉,好惨。说完就走了。

  3. 这朋友心里可就开始打鼓了。要说把这事放心上吧,无聊,不符合唯物主义价值观;可是完全不挂怀吧,又做不到。

压力越来越大,几个月之后,他还是扛不住,找了个机会把车给卖了。

  1. 那天,我跟吴伯凡老师聊起这件事。吴老师说,过去都以为科学精神一普及,宗教就没人信了,看来不是这么回事啊。

宗教提供的是一个意义系统,它像磁场一样存在,各种琐碎小事都在里面得到解释,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这是一种没人能真正彻底躲过的力量。

罗胖精选 | 中国人为什么烧香拜佛?

首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咱们得到App用户非常喜欢的熊逸老师,又开了一门新课,叫做《熊逸·佛学五十讲》。今天的罗胖精选,就邀请你试听这门课程中的一讲。

你可能会奇怪,得到App的目标是面向未来办一所终身大学,为什么要做佛学课呢?

其实,你只要了解一下思想史,就会知道:佛学虽然起源于印度,但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我们理解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华文明原本有一个结构性的缺口,就是缺少形而上学的思辨性,这个缺口被佛学补上了,佛学才能在中国发扬光大。

所以,佛学几乎影响了汉以后中国所有的人文大家。不懂佛学,你就读不懂陶渊明、李白、苏轼、王安石,读不懂朱熹、王阳明、梁启超、王国维。甚至连四大名著,你读来也只会一知半解。

请注意,我们讲的是佛学,不是佛教。佛教是一种宗教信仰,而佛学是一个基于事实和思辨的知识传统。

那么,佛学是怎么变成佛教的?佛寺是怎么壮大的?出家、剃度、吃素、烧香又是怎么回事?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熊逸老师的讲解。

你好,欢迎来到《熊逸·佛学五十讲》。

佛教从非宗教的、反对偶像的、厌弃世俗生活的修行,变成宗教性的、拜偶像的、辅助世俗生活的心灵鸡汤,这个过程里包含了对佛陀的不断神化,对仪式和戒律的不断复杂化,对终极问题的不断探索,还有僧团组织形式的变迁,新理论的层出不穷,以及造像活动的蓬勃兴起。

场所:佛寺是怎么出现并不断壮大的?
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貌似和尚都要住在庙里。其实不是的。佛陀时代(公元前6-前4世纪)并没有庙,道理很好理解,和尚一旦有了庙,就等于有了不动产,这就违背了“不畜财产”的戒律。再者,拥有不动产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大修基金要准备,物业管理也需要人力物力,这些俗务纯属给修行添乱,通通要不得。虽然也有大富豪买地盖房献给佛陀,称为“精舍”,但佛陀只是拿它当作讲课的场所。最早的精舍共有两个,一个是舍卫城的祇(qí)园精舍,一个是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都在印度,可以算作寺庙的前身。

佛陀圆寂之后,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和尚在化缘的时候,施主拿不出剩饭,直接给钱。钱既有交换价值,又有储存价值,所以一旦收了钱,就意味着蓄了私财,连带又会出现买卖行为,这还了得!但又有什么办法呢?拒绝善男信女的施舍是不好的,但也不能劳烦施主们去别处找剩饭给自己吧?于是,化缘的时候能不能收钱,这件事引发了僧团里的一场大辩论。

长老派坚守传统,少壮派却要与时俱进。达不成妥协怎么办呢?那就分家过日子好了。钱这个“万恶之源”,就是造成佛教第一次部派分裂的重要诱因之一。从此以后,与时俱进的事情越来越多,又因为有了钱,管理产业也就不再是难事了。当佛教传到中国,修庙就变成了既自然,又必须的事。

说它“必须”,是因为中国的气候和印度不同。印度位于热带,没房子住也冻不死,不存粮食也饿不死,但中国不一样,总得有房子来遮风避雨,总得有积蓄来应对寒冬。另一方面,中国人理解不了什么是“佛”,一般都把“佛”当成“神”,既然是神,就该找个地方供起来。而且,帝王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更愿意把宗教人士安置在固定居所里,还要有一套特殊的户籍制度,这样才便于管理,于是就有了中国式的寺庙。

其实寺和庙原本都和佛教无关。寺是官署之一,庙是祭祖的地方,也叫祖庙。在汉朝以前,“上坟”就是到祖庙祭祖,并不去坟前烧香。

僧团的房产被称为寺庙,也可以从音译称为僧伽(qié)蓝,简称伽蓝。中国古代著名的佛教史籍《洛阳伽蓝记》就是用“伽蓝”称呼寺庙的。这个时候,僧团拥有地产这件事早就得到了一致认可。这样一来,僧人经营寺庙产业也就顺理成章了。

戒律:出家、起法号,吃素、剃度是怎么回事?
佛教徒的修行一般需要“出家”。“出家”意味着摆脱世俗当中的一切人际关系,以新的身份在新的组织里形成新的人际关系。人的姓名是世俗人际关系的典型标记,所以不能要了,要取一个新的名字,这就是法号。

出家有“剃度”的仪式,剃掉头发和胡须,整个人一看上去就和以前不一样了。但并不需要再用香火在头顶烫上戒疤,烫戒疤是从元朝才有的。你也许会问:“我看到的佛陀形象不但有头发,还是卷发,这是怎么回事呢?”主流说法是,那不是头发,而是长得像卷发的肉。任何人只要“觉悟”了,头顶都会发生这种变化。

出家之后,饮食习惯也要改。饮食禁忌是一切宗教生活的典型特征,一般来讲,无论哪种禁忌,都是把饮食分为“洁净的”和“不洁的”两类。从社会学的意义上看,这样分类的一个显著功效是把吃洁净食物的“我们”和吃不洁食物的“他们”区分开,伴随而来的就是群体自豪感和凝聚力。人类作为群居动物,有很多行为从本质上说都是在做群体区隔,一方面是找归属,一方面是找组织优越性。但在佛教还没有成为宗教的时候,饮食禁忌并没有被神圣化,只是单纯从学理出发不许杀生,又从僧团秩序出发不许喝酒。

虽然不许杀生,但可以吃肉。道理其实不难理解:僧人吃饭全靠化缘,别人给什么,自己就吃什么,如果设置很多禁忌,就会给施主添很多麻烦。所以在早期佛典里,还有提到居士用肉和鱼来供养僧人的。你也许会想:如果有哪个僧人用更高的标准自律,就是不吃肉,会不会赢得更多的尊重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不吃肉是提婆达多教派的主张。

提婆达多在佛教里的地位,大约相当于撒旦在基督教里的地位。

提婆达多是佛陀的堂兄弟,叛离佛陀,自立一派,毕生事业就是想方设法加害佛陀,还处处和佛陀反着来。佛陀既然允许吃肉,提婆达多就把吃肉列为饮食禁忌。所以,佛陀弟子如果有谁不吃肉,那就等于站在了提婆达多那一边。

佛陀虽然允许吃肉,但有些肉是不能吃的。到底哪些肉不能吃,不同佛典有不同的说法。有的从肉食种类上说,人肉、象肉、狮子肉、狗肉、蛇肉等等不能吃;有的从动机上说,出家人不能主动向人讨肉吃;有的从杀生角度上说,只有三净肉可以吃。所谓三净肉,是说僧人既没看见,也没听说,更没怀疑这个肉是特地为自己杀来吃的。

等大乘佛教兴起,禁忌标准就提高了。《大般涅槃经》属于大乘经典,借佛陀之口说,所谓三净肉,只是方便的说法,佛门弟子什么肉都不该吃。小乘佛教当然不干了,说佛陀教导代代相传,哪能说改就改?

从这个小例子里,你就可以看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一种经典对攻模式。大乘一般不说小乘是错的,而是说小乘给出来的都是些临时性的、阶段性的答案,只是“小乘”,要找佛陀盖棺定论的真理必须到我们大乘阵营里来。小乘当然不接受这顶“小乘”帽子,他们一般会拿古老的学理和规章制度来检验大乘的说法,然后得出一个结论说:你们大乘搞的那套东西严重背离了佛陀的教导,根本就不是佛教。

到底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呢?都不是,真正让终生吃素成为标准的,是一位非常信佛的皇帝——梁武帝。他用皇权强制僧人吃素,于是吃素就成为中国佛教徒保留至今的特殊传统。

其实吃素也不是什么素都能吃,“五荤”或者叫“五辛”都属于禁忌食品。

“五荤”,就是五种蔬菜。今天说起荤菜,通常理解为肉食,但“荤”这个字,是草字头的,本义是指有刺激性气味的蔬菜。五荤是哪五种蔬菜呢?不同的佛典又有不同的说法,最没有争议的一荤就是大蒜,其他几种大概是大葱、韭菜、洋葱和香菜。

五荤的说法又是大乘佛教发明出来的,如果追本溯源的话,早期佛典只是针对一两种刺激性蔬菜来说事,首当其冲的就是大蒜。

为什么不能吃蒜,这倒没有任何学理上的原因,只是因为吃完蒜嘴里会臭,招人讨厌。

但大蒜一定不能吃吗?不同佛典照例有不同记载。大体来说,如果僧人生病了,必须用蒜来治,那就可以破例。如果做菜要用到蒜蓉,这也可以,只要不整个吃就好。

从这些内容里你可以看到一个规律,这些禁忌并不是一开始就规定好的,而是有一个见招拆招,不断打补丁的成型过程。

仪式:该怎么理解烧香?
普通人理解烧香,基本把它当成“上供”的同义词,至少在烧香的同时还要伴随着上供。于是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好像全世界所有的古老宗教仪式上都要烧一点什么。这其实源于古人对神的理解:神都是住在天上的,要想敬神,就必须把好东西运到天上去。但金银珠宝、鸡鸭鱼肉,都克服不了地心引力。聪明的古人想了一个办法:把好东西烧掉,烟是可以飞到天上的。所以,这些烟气就是神的口粮,如果人类不定期提供这些口粮的话,神就会挨饿。

中国有一句老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说的就是这回事。因为“无后”意味着“绝嗣”,也就是说,这一家人再没有继承人能烧东西来供养祖先的神灵了。俗话里边把“绝嗣”称为“断了香火”,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无后”不仅意味着对父母的不孝,还意味着对历代祖先的不孝,这当然是最大的不孝。今天还有很多催婚、催生的父母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当成武器,但已经搞不清它的原始涵义了。

那么在佛教里边,烧香是在给谁上供呢?

这就不好说了,不同的经典又有不同的解释。

烧香有什么用呢?普通人都理解成消灾祈福。佛经里倒是有支持这种说法的,但主流意见认为,我们的福祸主要来自业力的作用,而业力是不能被烧香改变的。

最后总结一下,佛学发展成佛教的必然性主要受人类心理趋势的影响;佛教里的仪式和戒律是人们在追求归属感和优越感过程中不断修补出来的。当然,这些仪式化的东西,都是你理解佛学的障碍,把他们抛在一边,我们才能真正进入佛学的智慧世界。

课后思考题:

内容和形式哪个更重要?通过我对佛教仪式的讲解,仪式感对我们日常生活也是不可或缺的,你能举出更好的例子么?最好是生活中的。

“罗辑思维”和“吴晓波频道”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一个真正的宗教式信仰社群,需要有一个超越性的核心教义,这样才能保持整个社群能够长远的发展下去,从这一点上来看无论是“罗辑思维”还是“吴晓波频道”都没有做到。

出于对代理式微商现象的反感,我开始了社群电商的研究,写了一系列有关于社群电商的文章,希望从源头梳理微商这个现象,让更多的人了解微商背后真正的核心。随着对社群电商研究的逐渐深入,我却发现了社群似乎与宗教有着某种联系。

在我的一系列文章里,我把社群分为三类:信仰型社群、商业型社群以及自发型社群,今天这篇文章主要围绕着信仰型社群,来讲一讲大数人格下的社群核心。

大数定律:星座学背后的秘密

概率论历史上的第一个极限定理被称之为大数定律,通俗来讲,

就是当样本数量足够大的时候,样本均值和真实均值充分接近,这一结论与中心极限定理一起,成为现代概率论、统计学、理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石。

说人话就是站在一个基础样本的范围内,当这个样本的数量大到一定程度后,整个样本群会呈现出一个相同特征来,这个特征成为了这个样本群的标签,当我们提到这个样本群的时候会自然的联想到这个标签。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地域论,比如在大家的印象里,上海女人比较能作,河南人比较彪悍,乡下人比较淳朴等;再比如英国人绅士、巴黎人浪漫、美国人开放、德国人严谨以及中国人保守等。

对于年轻人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星座学,通过把人群进行星座划分,通过充分样本的数值统计,相同的星座的人会呈现出趋同的性格特征来。而通过社交网络的传播和特征的再一次确认,同一星座的特征会在人的思维中得到加强和固化。

大数人格:反其道而行之的标签

通过分析社群的成员会发现,大数定律同样适用于这里,而且大数定律在社群当中的结构是反向的。统计学上的大数定律,是在充分样本的情况下,提取出足够多的超半数以上的相同特征,进而将此特征变成这个样本群的标签。

然而社群成员的标签,却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是通过先确立标签,然后在这个标签的基础上将拥有相同标签信仰的人集中起来,进而以此形成社群的大数定律下的趋同型人格,我将之称为大数人格。然后通过社交网络工具让拥有相同标签的人形成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加强这个标签的属性和认同感。

这个标签之所以能够吸引到大量人的集结,是标签背后拥有足够人格感染力的主导者的价值观起到的推动作用,这个主导者也将成为这个社群的中心,成为这个标签的像征。主导者的价值观将成为这个群体的价值观起点,通过价值观的人格化吸引到更多的人进来。

在这个地方我需要声明两点,主导者的价值观不代表社群价值观,主导者的人格也不代表社群的大数人格。

在一个充分媒体化的社会里,尤其在一个相对法治化的社会里,主导者输出的价值观是在这个法治框架下允许范围内的思想。而且站在商业化的角度来说,主导者会在自己的想法和观众的想法之间进行中和,当用户数大到一定量后,这种妥协下的群体特征才是大数人格。大数人格是社群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宗教思维:通过偶像解释自己的行为

大数人格的形成大致是这么个过程,主导者抛出一个价值观起点,这个价值观起点必然是“解释”了一个数量足够大的人群的某种困惑或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大量的人被吸引聚集,然后在主导者与跟随者的不断互动中形成了某种共同认可的价值观。

这个过程其实和宗教的形成非常相似,比如宗教首先“解释”了一个大多数人的困惑,它告诉了贫苦大众,大家所受的苦并非没有意义,这是一种修行,所有的一切都将在来世得到变现。它给了迷茫的普罗大众一个希望,将他们聚集在了一起。

宗教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信众的集结诞生了很多新的思想,这些思想逐渐形成了这个教会的教义,所有的教众都在义务的为这个教义进行宣扬和传播。信众对于教义的认同,是自我认同的一次强化,通过一个偶像化的象征,来为自己的行为做解释。

社群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样,所有的成员表面上是因为对社群主导者的崇拜,其实最终在内心是对自己行为的崇拜,通过偶像的行为来告诉自己这么做没错,在群体行为中加强这种内心的自我催眠。

主导者的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异,跟随者会依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符合自己行为的再次解析,而主导者在商业化的前提下,会根据成员的想法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妥协和优化,最终形成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大数人格。

在商业变现的前提之下,社群成员除了受到主导者的价值观影响之外,也会逐渐改变主导者的价值观,这种影响是双向的。单一独立个体的价值观会在群体中得到认同和加强,当大量相同情绪的人聚集在一起,这类情绪的影响力就会发生“核变”。

信仰社群:需要超越性的核心教义

宗教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是因为它解释了人们心中的某种困惑,给了人们对于未来的一种希望。我在这里用“解释”而非“解决”,是因为它并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这一点和信仰型社群一样,这类社群只是给人们的情绪寻找了一个出口。

信仰型社群和商业型社群不同,后者偏向功能性,通过解决某种实际的问题而产生商业上价值,比如“企鹅和猫”,通过贩卖有关红酒和料理的知识来赚取利润。“罗辑思维”和“吴晓波频道”最初也是商业型社群,通过解决人们的某一个具体的需求,比如读书和时事解读。

但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内容越来越偏向于思想性的影响,信仰型社群的雏型渐渐浮现出来,罗振宇和吴晓波本人的角色也越来越像“导师”了。

不过在一个法治的社会当中,罗振宇和吴晓波等人也只能停留在借鉴社群的宗教特质,但并不可能真的将社群打造成一个宗教式的社群,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强化社群的信仰性,来加强自己对于社群的影响力,从而提高社群的凝聚力。

一个真正的宗教式信仰社群,需要有一个超越性的核心教义,这样才能保持整个社群能够长远的发展下去,从这一点上来看无论是“罗辑思维”还是“吴晓波频道”都没有做到。他们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当前的社会层面上,根随整个经济的步伐前进。

结语:社群核变般的社交传播能力

宗教思维在社群的发展过程当中具有借鉴意义,在三类社群之外,其实最高级别的社群就是宗教式社群。但是在相对法治的社会下,已经不允许出许所谓宗教式社群了。

一个具有宗教思维的社群,可以爆发出类似核变般的社交传播能力,其成员对于社群发起人的拥护接近一种供奉。这一点我们在粉丝经济中可以看出一点端倪,很多粉丝在消费网红或者艺人的产品时,几乎完全不考虑实用性,而是在自己可接受范围内最大化消费。

这一类社群拥有高度统一的大数人格,发起人和拥护者之间互相影响,形成一个高度稳固的社群,这类社群未来具有非常强的商业化能力。

这篇文章到此落幕,全文旨在讨论社群构成背后的一些特质,并非鼓吹社群宗教化,而是希望能够通过探讨大数人格和宗教思维,为社群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不信宗教的理由及应该信什么

作者:双飞李坏

“勤读圣经”的帖子让我话唠的毛病又犯了,聊聊对宗教的看法,在线敲字,想到哪说到哪,不检查,不查资料,有错别字请担待。

我从来没见过任何一个信宗教的人是可以被理性的逻辑说服的,我想原因是,他并不是因为有证据证明或逻辑推理得出神存在才信的,而是他“选择”相信宗教。

就像你无法叫醒装睡的人一样,你也无法让一个“选择”信宗教的人看到宗教的荒谬。但这种选择本身却确实是理性的。

听我慢慢说。

人从七八岁自我意识觉醒的那一刻起,就背负了一个巨大的恐惧:人是会死的。

死亡恐惧的阴影伴随人一辈子,永远无法摆脱。科学虽然如此发达,却依然无法解决这个最终极的问题,或许以后可以出现让人永生的技术,但我这一代人多半是看不到了,就算我能看到,以我的财力大概也支付不起。

这就是宗教存在的基础,任何一个宗教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它能告诉人如何做才能不死,或者死后意识继续存在,或者死后的意识能去一个快乐的地方存在。

虽然宗教告诉人不死的方法成功的概率太小了,但万一成功了呢?我付出的代价是这一生中的一部分时间,得到的报答却是无限的时间中无限的快乐,实在是太值了,性价比太高了。

所以你看,说到底还是利益的权衡,如果我生在200年前,我也会信宗教,不信才傻。但现在为什么不信呢?因为性价比发生了变化。

现在随着科学的发展,一些理性原则也建立起来了。比如波普尔证伪理论、奥卡姆剃刀、思想实验、实证主义精神等。这些原则非常值得珍视,它们让混沌的世界变得清晰起来,却与宗教有根本冲突。

波普尔的理论认为一个科学理论一定要有可证伪性,不能证伪的概念都是多余的,而奥卡姆剃刀则说多余的概念都应该被剔除,于是“上帝”他老人家被悲催地剔除了。

结果宗教与理性原则是矛盾的,只能选择其一,于是信宗教出现了机会成本。用理性说服不了信宗教的人,原因就是,他既然信宗教,就必须放弃理性原则,所以网友“勤读圣经”不承认奥卡姆剃刀,我无论如何不能说服他“不能证实有,就等效于无”的理念,这是必然的。

那么选择信宗教,还是选择相信理性?我觉得这主要是看心理素质。如果你非常怕死,成天关注生死问题,那就只能选择信宗教。而我虽然也怕死,但有了电视、电脑、智能手机这些能让眼界开阔的信息产品以后,我觉得世界有一种内在的美,需要用理性去发现,我对世界很好奇,不想丢掉理性的工具,所以只能选择理性。但这种选择同样有代价,就是我必须忍受早晚会死,一旦死了就一切成空这种揪心的恐惧,还有无人保佑,随时会遭遇意外的不安全感。

无神论者其实挺可怜的,失去了内心的安宁,但有神论则失去了洞悉世界的眼睛,把命运交给了神,所以如何取舍确实是挺难的。这一点倒有点像《圣经》中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要吃智慧果吗?吃了会惹上帝生气,上帝脾气暴躁是出了名的,但不吃就没有智慧,那么到底是智慧重要还是上帝重要?如果我是亚当,我会选择智慧,但别人也许会选择上帝。

有人说历史是镜子,那么用历史照照这件事会如何?在我看来,历史的镜子里面,所有宗教都是丑陋的,比如基督教的十字军东征,历史上因宗教而发生的战争和迫害不用我描述了,大家都知道,当然网上经常有人反驳说,那些人不是宗教人士,是假的,但问题是你不能有好处就说是自己的,有坏处就说是别人的吧?整个中世纪欧洲的黑暗要说不是天主教的错,那上帝都不会信吧?

西班牙征服美洲的时候,用的就是传上帝福音的名义,结果美洲土著死了90%,这是上帝的福音?还有非洲,南非的图图主教在纽约一次演讲时说:“白人传教士刚到非洲时,他们手里有《圣经》,我们手里有土地。传教士说:‘让我们祈祷吧!’于是我们闭目祈祷。可是到我们睁开眼时,发现情况颠倒过来了:我们手里有了《圣经》,他们手里有了土地。”

佛教不像基督教对别人那么残忍,但对自己却很残忍,各种苦行戒律。事实上历史上佛教立国的国家都是贫困国家,并且最终被征服,佛教在印度本土,历史上实际是被灭教了,唐僧取经50年后,商羯罗通过辩论彻驳倒了佛教,使佛教奄奄一息,后来穆斯林征服者杀光了佛教徒。

道教虽然以《道德经》为经典,但事实上创教的并不是老子,而是东汉张道陵,张天师创教其实也不是为求解脱,而是造反。

科学的历史呢?看起来似乎也不是那么美好。西班牙征服美洲说白了还不是科学技术让他们拥有了枪炮的结果?两次世界大战其实就是武器先进了,大家都想打架了而已。而环境污染就更不用说了。

但是有一点需要明白,就是科学产生祸害的时代基本过去了,现在我们处于和平时期,或许以后还会有战争什么的,但理性可以束缚人内心中的野蛮。另外,科学的害处其实是被夸大了,就拿战争来说,热武器是非常有效的杀人工具,但与之前的战争比起来,热武器杀的人所占比例并不多。

比如中国近代社会之前最后一场大规模战争是太平天国,十几年间杀了一亿多人,而太平天国之后中国经历的所有战争,如甲午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内战等,加在一起,也没有太平天国时期死的人多。欧洲也是一样,两次世界大战死的人加一起,也不及蒙古人杀的人多。

而环境破坏,其实古代经常砍树烧林,对环境破坏并不少,而科学的发展对环境是既有破坏,也有保护的,否则就不能解释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都很优美的事实了。

世界上的主要宗教可以分成三类:信上帝的一神教,包括犹太、基督、伊斯兰;以轮回为基础的印度教,包括印度教和佛教;以非人格理念为基础的东南亚教派,包括道教、儒教等。

我认为最恶的是一神教,最讨厌的理念是“因信称义”,这个词的意思是评价一个人好坏不是是否做好事、遵纪守法,而是信不信上帝。信上帝就是好人,不信的人就要被处死,下地狱。这太恶心了,就像小流氓举着拳头对弱者说:“叫爷爷,不叫爷爷打死你。”

这种“因信称义”的理论基础是这样,每个人生来就有原罪,也就是我们的祖先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于是我们得偿还,但只要信了上帝就原谅我们了,没信就倒霉了。

这种逻辑我忍不住吐槽,我祖先犯罪关我毛事啊,我祖先在汉朝时还杀过匈奴人呢,我也要偿命?而且不就是吃了个禁果嘛,上帝自己就没有看管不严的责任?需要让我们祖祖辈辈没完没了的赔罪?都说犹太人的契约精神来自《圣经》,但我觉得《圣经》教义全都是不平等条约。

佛教要好一些,佛教主要是利益诱惑。信佛了,就可以解脱,甚至去极乐世界,不信佛的,佛祖也不会来找你麻烦。不过有时候一些学佛的人跟我辩论说:“你不要谤佛,谤佛下地狱。”这句话让我反感,既然你都那么高大上了,还怕我说么?如果不允许别人反对,那还如何探讨问题?不过谤佛这个词我没在佛教经典中见过,猜多半是学佛者自行演绎出来的。

这就像我QQ群里那些转发消息的,佛教是“请转发,转发后你将发财得红包事业有成。”一神教是“请转发,不发死全家。”

东南亚教派是我相对喜欢的,尤其是道教,虽然也不信,但是它既没有不信下地狱的恐吓,也没有信了就往生极乐的诱惑,而是告诉你这是一种技术,学了成仙,不学就算了。就像罗胖让大家学点经济学一样,学不学是你自己的事,他只是告诉你经济学比较好而已,并没有威胁利诱。你不用对着经济学书本烧香,只要看了就行了。

前边说了一大堆,我都理不清说了什么了,下边说点有用的(读者说了,谁有耐心看到这里啊?早就开始吐槽了)。

选择信宗教还是选择理性,会产生许多不同的后果。

一旦信宗教,放弃理性后,就会对许多明显不靠谱的东西一并相信,比如我说:“不能把‘不确定’当成一个筐,只要你证明不出的,就说是不确定,那样不确定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上帝是不确定,鬼也是不确定,狐仙也是不确定,上帝加鬼加狐仙在不确定国里玩嘛呢?”勤读圣经就说:“这个世界“不确定”的东西当然很多,难道你认为你已经对世界很了解了?”

你看,只要你相信了一个宗教概念,那其它类似的概念都得一并相信。我有一个信佛的朋友,开始他只是觉得佛教不错,教人向善,教人向善总是不错吧?但是两年之后我再见到他,他不仅信佛,而且一切鬼神他都相信了,并且不仅是相信善,而且还相信要想解脱,就要断绝和人的一切因果,要做到无情无义。我彻底和他没法交流了。

其实古代的宗教所发生的那些恶事,你以为不是以上帝的名义吗?你读读《圣经》,看看里面的教义到底是什么,看看上帝他老人家到底做过些什么事。不要以为只信宗教中的一部分你认为好的理念就行,比如善,其实只要你相信了一点,就会逐渐发展到全部,最后善会变成恶。

选择相信理性呢?同样也会有许多事先无法估计的后果。

就以我自己来说吧。我30岁确认此生绝不相信任何宗教以后,我发现一切神秘主义的东西,如外星人的金字塔、美国51区、复活节石像等等,也全都不信了,当然不是不信事实本身,而是不信那些神秘主义的解释,实际上这些东西和宗教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都是用一些无法证伪的概念来解释本来可以更简单通俗的解释的现象,奥卡姆剃刀一概剔除。

然后,一切心灵鸡汤和成功学的书都变成了垃圾,谁要是跟我说,遇到困难问自己的内心,你要想富首先要转变观念,要有富人思维,要有互联网思维,要O2O,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你是做传销的还是卖保险的?

心灵鸡汤的说法不是不好,跟宗教一样也能让心灵有片刻的安宁,只是这些不可证伪的概念都是然并卵,不解决实际问题。成功学的东西可能也有一定道理,只是社会发展太快,成功本质不可复制。

接下来,营养保健方面的书我都不看了,因为这些书都是依托于道教的一些理念,阴阳五行经络什么的,依然是不可证伪的多余概念,剔除。当然不是说所有营养保健知识都不对,也有有用的,只是性价比不值得我花费时间,如果书店里一货架的书中90%都没有,而我又没有有效手段甄别出那10%有用的,我就不值得花时间了。要让我整天研究什么时间吃多少红枣黄瓜茄子绿豆,那我还不如每周六爬一次山呢。

再接下来,一些真正有用的书,比如罗辑思维推荐的这些书如何呢?我会买几本,但不会成箱的买,因为我放弃宗教以后,立刻需要面对的事实就是,我的生命变有限了,必须有效利用时间,这些书都看不可能啦,还是听罗胖讲解节省时间。所以我很感谢罗辑思维这个节目,我在前一个帖子里号召地址罗胖,并不是黑罗胖啊,只是我这人天生刻薄,不会夸人,所以用段子来表达我的敬意而已(罗胖说了,,你那叫表达敬意?我咋没看出来?)

那么,我想得到什么样的知识呢?我只想得到干巴巴的、不含任何水分的事实真相。比如谁要是给我讲讲复式记账法怎么做,马云发财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国家的某项法规出台背后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谁要是告诉我这些信息,我一定会洗耳恭听。

那我的理想是什么呢?我希望啊,开一个公司,养一群员工,随着公司做大,这群员工素质当然也越来越高。别人养员工是为了给公司挣钱,我公司挣钱是为了养高素质员工。然后,等财务自由了,每天晚上晚饭的时候,我就把一帮员工找来一起吃饭,饭桌上海聊,他们有什么心得体会都给我讲讲,别人一星期只能听一次罗胖,我这里一桌子都是罗胖,天天聊。

我这种想法的背后理念是,我没有佛祖保佑,也没有上帝照顾,生命有限,虽有点理性思维却智商不高,这种情况要想对世界有很深的理解基本是不可能的,当然我可以专门对某一项知识做很深的研究,但问题是专项研究越深,对领域以外的知识懂得就越少,毕竟时间有限嘛。所以我的解决办法就是找一帮专家(不是砖家)来,他们每人都对各自的领域有很深造诣,他们用10年获得的知识,每天给我讲半小时,我就懂了,虽然我可能很多细节不懂,但境界肯定会提高。这样整个公司,所有员工都变成了我的大脑。每天和这些人聊天,小爱啊,你跟我说说你那个相对论是咋回事?你弟弟爱迪生这两天把灯泡弄亮了,你那个原子弹灯泡有多亮?霍老弟,你身体不好就不用了来打卡了,你就给我讲讲你那个时间简史是神马意思?牛大叔和乔大哥,你们两位天天玩苹果,一个用苹果试验引力,一个用苹果作手机,怎么我的苹果就只能吃呢?

这样的生活,我猜比天堂和极乐世界也不差吧?

来源:百度贴吧

什么是宗教思维?宗教思维与信仰宗教和每天、每周都是教堂不同;宗教思维不相信教义,也不受限于教条和迷信思想。宗教思维是真正的科学思维——体现在能认清事实,不扭曲事实,客观看待事实,不受成长环境束缚,不轻信,能理智看待自己。 宗教是感受到美德 你知道什么是宗教吗?宗教不在吟唱圣歌之间,不在举行印度教礼拜或者其他任何仪式之时,宗教不是崇拜锡制的神像或石像,宗教不在寺庙或教堂里,不在诵读《圣经》或其他圣书之际,亦不在重复那些神圣的名字或者沉醉在人类自己编造的诸多迷信里。所有这些都不是宗教。宗教是感受到美德,感受到那份如溪流般生生不息、奔流不止的爱。在那种状态下,这样的时刻悄然而至:你根本不再追求什么;停止追求即意味着某个全新事物的降临。追求上帝、真理和全然美好的感觉——不是培养美德和谦卑,而是在追求的过程中超越虚构和幻觉,这表明你对那件事产生了感情,你活在其中,成为它的一部分——这样做才是在真正追求宗教。但是,若要真正发现宗教,你必须离开自掘的小池塘,全力以赴地汇入生命的大河。这样一来,生命中就会惊现关爱你的方式,你根本 不必刻意关爱什么。你随遇而安,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那时,你将不再有安全感的困惑,也不会再顾忌人言,生命从此将绽放美丽。

佛教的概念与方法(修订版)

目录

修订版序
初版序
第一篇 印度佛教之部
一、论十二因缘
二、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特色
三、佛三身说
四、般若经的空义及其表现逻辑
五、从逻辑与辩证法看龙树的论证
六、龙树之论空假中
七、否定式与中观辩证法有关年代的话
八、唯识宗转识成智理论之研究绪论
九、陈那的逻辑
十、法称的认识论
十一、Pratyaksa 与知觉
十二、“爱”的讨论
十三、印度佛教哲学名相选释
第二篇 中国佛教之部
十四、龙树与天台哲学
十五、天台宗哲学名相选释
十六、龙树与华严哲学
十七、华严宗的相即逻辑
十八、达摩禅
十九、从哲学与宗教看寒山诗
二十、禅佛教哲学术语选释
二十一、佛教的真理观与体用问题
二十二、宗密的灵知与王阳明的良知的比较研究
附 录
出版后记

笔记及摘抄

禅佛教的宗旨, 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见性成佛”。
禅的修习,分为打坐与参话头两种。
十牛:修习佛道的人由最初入门以至最后获得觉悟,中间经过十个阶段,而以对待牛的十种态度为喻。牛即心牛,为最高主体性、真我这是本具的本心本性。 (1)寻牛:要寻回自己的主体性。(2)见迹:见到足迹。(3)见牛:悟到主体性的存在(4)得牛:把握到主体性。(5)牧牛:涵养主体性。(6)骑牛归家:使主体性回归于自己。(7)忘牛存人:去除对主体性的意识。(8)人牛俱忘:去除主客相对的意识。(9)返本还源:返归客观的现象世界。(0)入哪垂手:济度众生。
洞山良价教人修禅的三种入路:这即是鸟道、玄路、展手。鸟道指修行者应安住于自由的境地,一如飞鸟的所行,了无束缚。玄路是导入超越乎一切相对性之上的深远的境界的道路。展手是老师以种种不同的手段、方式,以引导修行者开悟。
据《楞严经》而引出三种障害佛道的邪恶的想法。其一是想生,即意识杂乱,不得清净;其二是相生,即心为外境所束缚,不得自在;其三是流注生,即心中仍有微细的邪念在作用。
大死一番是修禅的人所必须通过的历程,才能达致最高的境界。 必须先死去,然后才能复苏,故死而不死。
达摩的禅法,谓入道有二面,其一是重智慧,所谓“理入”,另一是重实践修行,所谓“行入”。行入又分四面。这即是:(1)报怨行;吾人对往昔的宿业,应有正确的认识,并承受之,而无怨憎。(2)随缘行;中心观 吾人应能随顺苦乐顺逆之缘,而渐进于道,但不应因这些缘业而转移生命的方向,必须保住真性,“心无增灭”。(3)无所求行;经验世界是空、无常、苦,吾人不应对之有任何贪恋,应“息想无求”。(4)称法行; 能称法即能培养出一种公心,一种客观的意志,因而能自利利他,摄化众生。
归家稳坐:停止浪荡的生涯,回归家中。譬喻不再在外面求索,回归到内在本有的真理中来,安住于真理中。

大乘思想的特色,在于不舍世间这一精神方向,或生活态度。

十八种空义为:(1)内空;即内法空,内法为内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此是认识器官空无自性。(2)外空;即外法空,外法为外六入,即色、声、香、味、触、法。此是认识对象空无自性。(3)内外空;内法与外法合起来空无自性。(4)空空; 空却对“空”概念的执着。(5)大空;这是对空间的自性的否定。(6)第一义空;这是空却对作为第一义的诸法实相的执着。(7)有为空;种种有为的因缘和合法都是空无自性。(8)无为空;无为即是第一义,即是最高真理。破除对最高真理的执着,即无为空。(9)毕竟空·毕竟即是空理;破除对空理的执着,即毕竟空。(10)无始空;这是空却对时间的执着。(11)散空;诸法都是因缘条件和合而成,条件离去,则空无所有。(12)性空;诸法为因缘和合,其本性是空。(13)自相空;自相即是本性,诸法本性为空。(14)一切法空。(15)不可得空;诸法由因缘和合而成,因缘都是外在的条件,毕竟不可得,故为空。(16)无法空;诸法终归灭无,故为空。(17)有法空;诸法为因缘和合,故为有法,这有法究竟亦会灭无,故为空。(18)无法有法空。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现象界万法的生起,是有一定规律的,这即是必须依因待缘。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意是物质现象即此即没有独立的自性,即此即是空;即是说,物质现象的本质要透过空来了解。另外一面,没有自性,空的本性,亦不离物质现象,其意义要在物质现象方面落实。

如来:指已经觉悟的人格,由真理、真如而来的人格,这即是佛。

阿吽:这两音亦是梵语五十个字母中最初与最后的字母,故有最初与最后的意思。在密教,这两字象征太初与终极。前者是万有所以发生的形而上的原则;后者则是万有的归宿,是智慧与德性义。密教又以为,阿相当于菩提心,是求取觉悟的发端:吽则相当于涅磐,是菩提心的结果。

业即是说,由身、口、意三者而来的或善或恶的行为,可召感后来的果报。

缘起:佛教最基本的观念,显示佛教对生命、存在的基木看法。宇宙万法,包括物质方面的外境与精神方面的心识,都是由条件或原因 的集合而生起,缘集则成,缘去则灭。

世界主要信仰比例


基督宗教 (30.58%)
伊斯兰教 (21.84%)
不信者 (16.02%)
印度教 (13.11%)
中国传统信仰 (5.74%)
佛教 (5.48%)
其他 (7.23%)

佛教 Buddhism

Buddhism.JPG

佛教(英语:Buddhism)起源于远古印度迦毘罗卫国(现在的尼泊尔)的太子悉达多·乔达摩(古译:瞿昙)(佛号释迦牟尼佛)在大约公元前6世纪对于佛弟子所开示的教导,后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亿佛教信众,常被视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世界上尤其是对于东亚、中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曾具有广泛的影响。佛教的字意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指拜神佛的宗教,比起其他宗教教义佛教更像是一种哲理,这是由于最原始的佛教概念中,没有明确指出神明的定义甚至有些反对迷信,因而后世的佛教尽管有些神话故事与规范,始终带有一些不可知论的气息,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1世纪世界佛教徒的人口分布是:汉传佛教地区67.3%(3亿6千万人),南传佛教地区28%(1亿5千万人),藏传佛教地区3.4%(1千8百万人),亚洲以外地区1.3%(7百万人)。

佛又称如来、应供、佛陀、佛祖、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大雄。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按照佛教的观点,人和其他众生一样,沉沦于苦迫之中,并不断的轮转生死。惟有断除无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脱离轮回。悉达多·乔答摩就在35岁时成佛,并对众人宣扬他所发现的道理。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从悉达多所悟到的道理里,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基本教义
主条目:佛教术语
佛教的基本教义从解脱苦难为出发点,有解脱道和菩萨道为两大教法。解脱道依据四圣谛、十二缘起为核心,要求僧侣信徒遵守五戒等戒,修十善、四无量心,并教导以禅观三界皆是无常、不安稳,断除对三界的所有执着,脱离三界轮回,证悟无漏的四果阿罗汉。菩萨道则是六度四摄为主,以三大阿僧祇劫时间累积福德智慧等波罗蜜利益众生,证得无上圆满的佛菩提。对于出发心修大乘者,需勉励行持善法、不可退

主条目:轮回
佛教认为一切未解脱的有情众生都在天界、人道、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这六道里生死流转,因为贪嗔痴三毒不断所以无有止境。

IPCreator:贪嗔痴
(1)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2)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3)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佛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戒、定、慧“ 即是对治 ”贪、嗔(chen-)、痴“ 的方法。

戒,是指一种有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行为标准,斩断因为沾染喜爱外物而生起的执着贪心;

定,是针对内心的修炼和自我耐性的培养;凡事先自省,向内求;避免外向的暴躁和苛求他人引发的嗔恨;

慧,是对于宇宙生命种种实相,有了透彻、圆融的了知,从而脱离愚痴;不再惘于事理,迷于因果;善解世间因缘的相续,明白生死流转的根本,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降伏解脱的先后次序:
持戒除贪,戒能生定,定力深厚,贪心不起,定力更进,断灭嗔心,智慧显露,愚痴障除,正见正行,净化身心,因次第修,证果不远,解脱根本烦恼,能度一切苦厄;此法真实不虚,唯信之者自证。

作于春秋时期的《礼记·大学篇》里也描述了类似的修身安心之道,可知“其来有自”: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物格而后智生,智生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三法印
主条目:三法印
三法印是:“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 北传佛教主张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南传佛教说诸行有三相,而不说三法印。
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于灭;
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所谓我的存在只是相对的生理和心理幻象。
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
三法印之前二法印是佛教与在其之前的婆罗门教的不同之处,至于第三法印“涅槃寂静”,佛教、耆那教等等沙门思潮都是为了改革婆罗门教末期“涅槃问题”而来的改革思潮,所以一些佛教的概念、修行方法都和婆罗门教有类似之处,但也有所因革。[原创研究?]

四圣谛
主条目:四圣谛
根据佛教传统,四圣谛学说是部派佛教的教义核心。
苦谛:佛教认为人生在世,谁也免不了生老病死。这些苦难不会因为人死亡结束,因为人死之后不是彻底消失,仍然会轮回不息,不论在地狱、人间还是天堂,苦总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14]佛教还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变化不定的,这叫做无常。对众生来说,因为于无常败坏法起贪著,则将造成身心的炽燃大苦,因此说无常故苦。
集谛:集谛是讲苦产生的原因。[15]佛教认为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有情众生之所以会受苦,在于因无明而于六根触受起爱执,而导致后有生死的纯大苦聚集。
灭谛:佛教认为只要是轮回,就无法避免会受苦。有情众生要想从苦中真正的、彻底的解脱出来,只有脱离轮回这一个办法。[16]
道谛:为了脱离轮回,必须进行修行。佛陀给出的方法主要为戒、定、慧三学。依八正道,便可以达到涅槃,永远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证得阿罗汉果。[16]

十二因缘
主条目:十二因缘
佛教认为,世间万法都是依因缘而生,依因缘而存在。世上没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合和而成;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不受其他事物的影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不影响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后果,而这种因果关系构成了一个无始无终的链条。
且依因缘而生之一切,也随着现象的生起,而损耗其赖之生起的因缘,是故世间一切皆无法恒常。
十二因缘具体内容: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

六入处所引发的运作称为“触”,由触引发苦受、乐受、中性受(简称为“受”),及联想和意志行为。
由乐受引发贪爱,苦受引发排斥,此为“爱”。由爱则觉得五蕴是自己所拥有,进而误以为有我,此种执取称为“取”,同“行”的定义。
由取而引发“有”,有的意义即为“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循环。
这部分为“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具体展现。
有“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循环,即称为“生”,由生则不可避免的遭遇生命中种种痛苦,乃至于死亡。

佛教典籍
主条目:佛经
佛教典籍最初来自佛弟子的集结。集结成的“经藏”又名“素怛缆藏”。“律”音译为“毘尼”,故“律藏”也可称为“毘尼藏”;“论藏”音译为“阿毘达磨藏”。佛教各部派所传的早期经藏、律藏内容相似,而论藏则不同,学术界对早期集结是否包括论藏并无定论。学术界普遍认为初期佛教典籍可能包含了佛陀的话,也有学者主张其大部分内容是佛陀的话。

广义的佛教典籍包含了注疏、佛教史传、佛教目录、佛教著作等多方面内容,中国将这样的佛教广义佛教经典的汇总成为“大藏经”,或一切经。藏传佛教将经典划分为甘珠尔、丹珠尔两部。南传佛教则使用三藏的名称。由于在称呼上各地不同,所指也有微妙差别,所以在翻译上中国习惯使用《大藏经》翻译其他系统佛教的经典,如称呼南传佛教经典为《巴利大藏经》等,而欧美学界经常使用三藏的称呼(也有采用日文“大藏经”的音译称呼者,但相对较少)。在佛典中明确说明,佛陀允许弟子使用方言传授佛法和记诵经典。学术界对于佛经历史版本的研究,着重于佛经在流传中的变化,以及哪些是佛陀时代的教法,哪些是后来的发展。

佛弟子
佛弟子可分为出家众(出烦恼的家的人)和在家众(在家里修行的人)。出家众再细分出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称五众;在家众依照性别可分为优婆塞﹝男性﹞、优婆夷﹝女性﹞等二众。两者合称七众。

佛弟子遵守的戒律
在家众的居士和居士女在皈依后可以选择是否遵守五戒;五戒分别是
(一)不杀生–不杀害生命、
(二)不偷盗–不偷窃或盗取别人东西、
(三)不邪淫–不能有淫乱行为、
(四)不妄语–不讲谎话或夸大不真实的话、
(五)不饮酒–不喝酒。

不杀生是为了培养慈悲心,妄语也包括两舌、恶口骂脏话、绮语。偷盗和邪淫是世间法禁止的罪行,不饮酒不是为了避免酒精乱性而破坏团体生活的秩序,而是因为酒精麻醉的作用影响智慧的获得。佛弟子不遵守五戒不影响成为佛弟子。在家众可以持的戒律除了五戒外,还有八关斋戒,此外大乘佛教在家众可以持菩萨戒。东南亚国家还有在家男众短期出家(持出家戒)以获得功德的习俗。

作为出家众的比丘、比丘尼须受具足戒,沙弥、沙弥尼须受沙弥戒十条,式叉摩那则受六戒。出家众的戒律要比在家众详细得多,汉传佛教比丘的具足戒共250条,比丘尼则有348条;南传佛教比丘的具足戒为227条。沙弥、沙弥尼和式叉摩那因为是向正式的比丘和比丘尼过渡的阶段,故戒条少得多。按照佛制,比丘和比丘尼当在每月的月初和月中举行布萨,学习戒律,若有犯戒律需要忏悔者则当众忏悔。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