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Profession

profession20180729.jpg

想要取胜,唯有专业。一定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体系化的领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持续突破自我。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关键是持续进化发挥稳定

聚焦、深度、专业——IPR & AI
了解、理解、信任——持续跟进和积累




职业化,专业化


Knowing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of something.
通百艺而专一长。

词霸小编:身兼百计,不如专攻一术;鲜花烹油,不如细水长流。

程序员的困境
名利VS健康,视野

视频总结怎么样成为一个高手罗辑思维

视频连接:怎么样成为一个高手[罗辑思维]No.183 http://www.luojiji.com/thread-5111-1-1.html

(1) 成为高手必经之路: 大量针对性的刻意重复练习,

把大的知识体系拆碎,变成一个个小的模块,分头去学与练习其中的套路,经验和概念. 利用科技黑箱和知识罐头思路进行拆解,神经元在物理上被改为形成神经回路,即知识的获得,本质上是物理变化,是痛苦的过程.

光靠死记硬背成不了高手,要灵活使用,并自己找答案.

(2) 有效学习方法: 走出舒适区,持续做不会做的事.

学习分为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与恐惶区,有效的学习方法即勇于走出舒适区,不断给自己各种挑战,对新知识有强烈挑战欲望,而不只是肌肉记忆.

好的学习环境在于能提供即时反馈环境,要不然会有怀才不遇倾向或自暴自弃.

(3) 知识体系整合.

现代互联网,采用超文本链接的方式,逼迫人不得不做快速做决策,在知识深度上挖掘不够,科技进步使人分成两类,一类是使用工具产生的便利性,越来越多时间用来浪费和休闲,一类是带着工具的便利性去探十强赛人类文明新边疆,即越来越忙. 学习到知识的终极表现为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新知识与自己原来的体系缝合一下,主动的跟知识去互动,

不在于自己买了看了多少书,而是要看自己掌握吸引使用了多少知识.

智商呈正态分布,而认知呈冥律分布,只有极少的人能达到极高的识知程度.

专业的力量:在自己的领域成为专家

目录

目 录
前言 人人都想赢的时代,胜出靠的是专业// 5

第 1 部分 掌握四项元能力

第1章 逻辑与框架能力// 002
第1节 所有能力的构建都需要归纳总结// 002
第2节 所有能力的发挥都通过演绎呈现// 007
第3节 方法论是立竿见影的执行利器// 017

第2章 讲依据的能力// 022
第1节 事实是专业者的通行证// 022
第2节 锚点让信息更有说服力// 026
第3节 能支撑决策的特征才值得提取// 030

第3章 对标的能力// 034
第1节 结构性对标:先从局部开始学习// 034
第2节 阶段性对标:“当年的事”更具有借鉴意义// 037
第3节 类比性对标:向同类事物之外学习// 040

第4章 价值输出的能力// 044
第1节 一切价值都通过出方案体现// 044
第2节 无效交流浪费的时间超乎想象// 048
第3节 减概念发现本质,加概念提升高度// 052
第4节 用关键视角应对复杂// 056
第5节 接地气就是专业知识能随需而用// 058

第 2 部分 构建所在领域的知识系统

第5章 构建系统的领域知识// 063
第1节 先精通一个小的领域作为根据地// 063
第2节 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 066
第3节 用纵向分层级视角区分同一类知识// 070
第4节 掌握知识的使用条件才能不被知识绑架// 074
第5节 激活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 077
第6章 洞察现实的领域格局// 081
第1节 研究业内典型参与者的玩法// 081
第2节 关注下游需求及需求演变// 085
第3节 用技术与壁垒这两大抓手去判断趋势// 089

第 3 部分 解决现实问题

第7章 理解现实// 094
第1节 看懂别人的“弱智”,以免让自己弱智// 094
第2节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098
第3节 深度理解表达者传递的信息// 101
第4节 学会界定问题,走出“无从下手”的困境// 104
第5节 认知水平决定破局能力// 108
第6节 有关注点就有洞察力// 111

第8章 设计方案// 115
第1节 想清楚这么做的逻辑是什么// 115
第2节 操作性是任何解决方案的根基// 119

第9章 反证与自检// 122
第1节 自己先给自己的方案提问题// 122
第2节 用清单主义代替经验主义// 125

第 4 部分 跨越能力停顿期

第10章 警惕三个严重问题// 130
第1节 善于自我说服,靠自欺掩盖焦虑// 130
第2节 被立场拉低了智商// 134
第3节 以为在进步,实际在绕圈// 138

第11章 优化自己的成长逻辑// 142
第1节 构建适合自己的成长框架// 142
第2节 有效反思,失败才有价值// 145
第3节 外界反馈是做改进的导航仪// 148
第4节 消化任何人的优秀要素// 152
第5节 自我管理不能仅靠决心// 156

第 5 部分 必备的观念
第12章 对待工作:经营意识是导向// 160
第1节 用做经营的思维做工作// 160
第2节 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163
第3节 永远不要离开一线// 166

第13章 对待自我:突破是关键// 170
第1节 避免让心智进入稀缺状态// 170
第2节 优势不足或短板太明显都会带来发展瓶颈// 173
第3节 做你该做的而不是做你想做的// 176
第4节 所有的能力都是投资的结果// 179
第5节 闭关修炼成不了高手,战斗中学会战斗// 182

专业能力,是一个人成事的关键

内容来源:本文为机械出版社出版书籍《专业的力量》读书笔记,笔记侠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作者:赵树良 组织与人才发展咨询专家,前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驻场项目经理/高级咨询师,具有丰富的一线实战经验,现担任多家企业长期组织发展顾问。

封图设计|泉十七责编| 嘉琪

精华笔记·思维方式

本文优质度:★★★★★口感:一股书香

笔记君说:

当今社会,各领域竞争都异常激烈,人人都想赢。

职场,有些人年纪轻轻就已经能独当一面;相反,我们也会见到有些40岁、50岁的人依旧工作成果一般,讨论问题啰啰嗦嗦,毫无效率……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专业。那如何才能达到专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开始沉浸于内容吧,它会为你指点迷津~

一、我们不断学习,

就是要追求“任性”的资本

人在职场不能任性,这是很多主流价值观倡导的,我也毫不例外地赞成这种说法。但有一种情况我却充满鄙视,就是不正视问题。比如:

全年加班都有你,年底评优不见你!脏活苦活都有你,升职加薪少了你!优质项目给别人,鸡肋项目给你了!

你内心纠结,一边充满愤怒,一边又默默接受。同时还安慰自己,要不是自己有格局、情商高,早就不干了。

在我看来,这不是有格局,你只是“不得不”,只是自我麻痹,根本没有认识到是自己能力不够、价值不够。

陷入“不得不”的境地本没有错,但明明是“不得不”,还安慰自己是格局高就有问题了。

什么才是有格局?

必须是你当下有较好的选择,但为了更长远的目标,暂时战略性地选择了一个相对较差的方案。

比如:

1990年,杨元庆没有去夏威夷参加一次意义不大的会议,而是派一名下属去参加了这次会议。

柳传志说,当时出国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杨元庆这种本来有资格选择出国却放弃出国的行为,叫格局。

而你根本没有选择权、没有话语权,遇事只能靠忍,就不要谈什么情商高、更不要谈什么有格局了。

如何改变“不得不”的状态呢?毫无疑问,最关键的就是靠你的专业能力提升你在组织中的价值,让自己在行业内、在领域内成为专家。

这样才可能建立自己的话语权、选择权。我们可以不任性,但我们一定要有任性的资本。

二、专业能力

是一个人成事的关键

做好或做成一件事通常取决于三个方面:

即外界允不允许你做;
你有没有意愿做;
你有没有能力做。

允不允许是法律、制度或道德层面的外界因素,我们这里不讨论。我们也不讨论意愿的问题,因为多数人都有做成事的意愿。关键是第三点,你有没有能力做成事。

专业能力是一个人成事的关键。专业能力强通常体现在四个方面:

1.扎实的基本功

基本功是一种元能力,即提升能力的能力。通俗来讲,这种能力是指会学习,会思考问题。

《专业的力量》一书讲了4项基本功,

逻辑与框架能力、讲依据的能力、对标的能力、价值输出的能力。

这4项基本功是国人最欠缺的,因为在正统的教育体系之内,是没有类似这样的课程的,这些知识并不是显学。

这4项基本功是一种基本的思维能力,决定了一个人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有了这四项基本功,就能善于分析信息,利用信息、善于洞悉事物本质、善于认识世界的真相。

2.体系化的领域知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讲究分工和定位的社会,“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我们必须聚焦在某一个领域,才有可能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这时就需要我们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行业内有哪些基本的理论知识,有哪些基本的案例,每一类知识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都必须弄清楚。

当然,体系化的领域知识还包括行业内的现实格局,即业内有哪几类代表性的做法,好的标杆、坏的标杆都是什么。

在现代社会,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工匠人”的工作方法,是很难以最有成效的方式把自己的知识发挥出来的。

很多行业的门槛在行业里面。

比如相声行业,我曾观看过一个对郭德纲进行的专访,郭德纲说相声这个行业的门槛就在行业之内,以至于很多人以为嘴贫话多就能说相声,结果进入相声行业才发现,相声并不是那么好说,自己说的相声根本就没有观众喜欢。

很多行业都有类似的特点,管理咨询行业也是这样。对管理咨询有个粗浅了解的人都会这样想,谁不能做咨询,无非就是问问题,把客户知道的信息整理成PPT,整理成WORD,有什么难的?但事实上,水平参差不齐。

这里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不代表你就在这个行业入门了。

打着行业从业者的旗号混口饭吃可以,但要想在这个行业做出些许成就,就一定要从构建这个领域的基本知识体系开始。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前提是看懂现实,但很多人总是想当然。

晋惠帝执政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能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

消息被迅速报到宫中,晋惠帝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

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晋惠帝这种可笑的行为,也存在于我们工作与生活中的很多场合。

我曾与一个处于创业期的老板交流,谈到利润来源时,他说:“我们可以3年不赚钱,我的员工都是有高度的。”

我只想说,那是你的一厢情愿,你可以3年不赚钱,你有家底。那些员工靠的就是工资,靠洗脑、靠所谓的文化宣导是不可能解决薪酬问题的。

看懂现实后,再提出解决方案是需要逻辑的。

很多情况下,当我们提交工作成果后,不管对方是客户还是老板,亦或是一起合作的同事,总会问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方案中为什么从这几个方面去入手?”,“为什么先要做这些准备?”等等。

他们想通过这些问题了解我们工作的逻辑。

当然,也有很多专业人士直接问“你这么做的逻辑是什么?”对于这样的问题,不少人是在被别人问起的时候才开始思考的,这就有问题了。

我们必须在解决问题的初始,就想清楚自己的行动逻辑是什么,这种逻辑是解决问题的保障。

4.持续自我突破

很多人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能力高原期,即能力的增长停滞了,长时间不能够突破,也找不到突破的方向。

以色列籍物理学家和企业管理大师高德拉特博士提出的TOC(Theory Of Constraints)制约法,或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

TOC认为任何系统至少存在要一个约束,否则它就可能有无限的产出,因此要提高一个系统的产出,必须要打破系统的约束。

个体本身也是一个系统,高德拉特博士的TOC理论既适用于组织,也适用于个体。

想一想影响自己发展的瓶颈是什么,既不要盲目地把精力放在补短板上,也不要在短板已经影响整体发展的情况下,一味地去强化优势。

持续突破的关键是能够发现制约自己发展的关键点,这样就找到了突破的方向。

在节目《长谈》中,罗振宇让罗永浩给自己的企业打分,罗永浩说:“打七十多分吧。”罗振宇问:“那二十多分是在哪里扣的?”

罗永浩说:

还是一些短板没有补齐,在已经长的长板上投入了跟那些短板差不多一样的精力,这个是不对的,因为要把那个短板迅速地补齐,长板的优势才能发挥,否则它始终是会被短板给拉下来。

不知道罗永浩有没有研究过高德拉特的TOC理论,他的分析逻辑就是对TOC理论最精彩的诠释。

想要取胜,唯有专业。一定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体系化的领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持续突破自我。

有些问题是不用解决的

我们一辈子都在解决各种问题。能不能解决问题,好像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最近,李笑来在公众号写了一篇关于问题的文章,谈了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有些问题永远也解决不了。每个领域都有一些持续存在,反复出现的问题。比如在股份激励体系中,永远做不到真正的公平,先来后到就是比能力更重要。很不合理是吧?但谁都解决不了。再比如,每一代人的出生,都是一次“野蛮人”对“文明人”的入侵,大人高度文明化了,婴儿身上却只有原始野蛮的人性,我们必须赶在这些野蛮人长大之前,用好的教育消灭他们思维中的阴暗面。如果某一代人退步,酿成大祸,比如二战,比如文革,造成的后果需要许多代人承担损失。这种问题是人类社会永远解决不了的。

第二, 有些问题是不用解决的 。它们看起来很重要,实际上未必,把时间花在解决它们上,是浪费时间。比如都说在演艺行业里,长相很重要。那为啥葛优、黄渤、冯小刚能有这么大的成就呢? 这是因为对个体来说,

一旦已经进入演艺行业,长相就不是最重要的了,更重要的是屡败屡战的勇气,还有演技、学习能力、运气等。

所以,入了演员这一行之后,长相就变得不重要了,不需要你怎么刻意解决颜值的问题。

第三,有些问题可能会自动消失 ,就像感冒一样,只是小问题,我们自身的免疫能力可以把它消灭。比如,大多数情况下,家庭成员对财务的焦虑,就是一种“感冒”。如果大家都在努力,都在进步,那就相当于整个家庭的“免疫力”足够强,过段时间“感冒”就痊愈了。所以,因为财务问题引起的家庭争吵,通常是不必要的。 再比如,创业公司人员流动大,也是一种“感冒”。如果一个创业公司发展极为迅猛,谁会舍得离开呢?忙都忙不过来,哪还有功夫勾心斗角呢?

公司内部的问题,基本上也是由于发展不够快引发的,发展快了,就自动消失了。

第四,有些问题是自己造成的。比如学习,本来并不困难,但如果你输在起点线上,以后就麻烦了。很多人问李笑来:零基础如何开始学英语?这很难回答,

因为绝大多数人,连母语都是不过关的,遇到逻辑复杂点的文章,就读不懂;文章篇幅稍微长一点,就根本没耐心看完;看别人写的文章不服气,却又无法有理有据地反驳对方。这样还谈什么学英语呢?

第五,有些问题是别人的问题 ,跟你没关系。比如,不被理解是个大问题,但在你确认自己是正确的情况下,这就只能怪别人了。李笑来的脑子里有很多“不一样”的观念: 比如有人说不能同时做好几件事情,但他跑步时还能听音乐,走路时还能听电子书,甚至在写文章时还能同时看电影。再比如:他认为法定假日是限制企业的,而不是限制个人的,谁也不能限制我们过年之外就不能回家看望父母了。这些不一样的观念,导致不一样的行动,使李笑来长期很难“合群”。但这并不是他自己的问题,而是其他人不能理解的问题。

第六,有些问题是所有人的问题 。在中国,“只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根深蒂固的普遍共识。最终的结果就是“家家户户都有陈年瓦上霜”。比如,别人家的孩子被拐卖了,大部分人都觉得跟自己没关系;等到自己家孩子也丢了,就开始怪别人没有同情心,完全忘了自己过去也差不多。造成这种现状,其实我们所有人都有责任,谴责某个人是没有意义的。

专业主义

profession20180723.jpg

在21世纪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无处退缩。个人之间、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跨越国界,胜利者与失败者的区分变得更为清晰,唯有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兼备的专家才能在全球化经济社会站稳脚跟。

全球著名管理大师大前研一为我们清晰地阐述了国际化专业人才必备的四种能力要求:先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能力和适应矛盾的能力,对于现代职场人士的个人职业修炼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大前研一还客观地站在全球化的高度,以翔实的案例和敏锐的洞察力分析了企业和国家在复杂的前进道路上需要面临的挑战和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在当今世界格局中,这对于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的发展也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目录 · · · · · ·
导读 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企业家姜汝祥
前言 预言将自我实现
第一章 你够专业吗?
专家的定义
被遗忘的”对顾客的誓言”
顾客无处不在
关于授权的误解
不断学习,乐此不疲
保有好奇心
纪律的力量
第二章 先见能力
“看不见的新大陆”
战略论的功与过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先见能力的蜕变
怀疑一切
享受变化
不怕失败,执著探索
偏执狂的危机感
磨炼直觉能力
对事业倾注全力
“看不见的新大陆”为何看不见
第三章 构思能力
仅有先见能力是不够的
成功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把握变化的速度与规模
电子商务的三个关键点
设定满足8亿人市场的标准
未雨绸缪
”and”还是”0r”?
勇于自我否定
视成功为“过去时”
追求”深度经济”
第四章 讨论的能力
避免对企业发展无益的讨论
符合逻辑的思考VS.符合逻辑的讨论
讨论的能力可以后天养成
逻辑是全球唯一的通用语
……
第五章 适应矛盾的能力
结语

罗胖60秒:专业和业余的真正区别

2017-07-27 罗振宇 罗辑思维

  1. 「得到」App的订阅专栏,吴军老师的《硅谷来信》,这是我每天早上要第一个打开听的内容。

  2. 合作这么久,让我最震惊的是,吴军老师要投资、要讲学、要科研,这么忙,还能每天一篇更新内容,而且还篇篇精彩,怎么做到的呢?

我私下问吴军老师,他说:“那我干脆写篇文章回答你吧。”前两天这篇文章出来了,说的是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1. 核心观点是一个,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不见得水平能比业余的能高出多少,关键是发挥稳定。

就像一个高水平的大夫,不是说他能治好其他人治不好的病,而是在于他的治疗效果是稳定的,可以预期的。

专业人员背后的所有训练,都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

罗胖精选|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今天的“罗胖精选”,来自「得到」的订阅专栏《吴军·硅谷来信》。跟你聊聊,在工作上真正专业的人什么样。

来听吴军老师的精彩内容。

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摘自订阅专栏《吴军·硅谷来信》

你好!

在前两天的信中,我们聊了有关跨界的问题,今天就这个话题继续展开聊一聊。不过,我要先从两年前经历的一件事情讲起。

有一天早上我送孩子上学之后,时间很早,就到我常去的一个9洞的小高尔夫球场打球,那个球场的教练是我孩子的启蒙教练,叫做杰夫(Jeff),他平时下午在球场教课,但是那天很巧他早上在那里,自己正准备打9个洞活动活动身体,见我来了就让我一同加入。我能有一个教练陪着打球、指导当然好了,就和他一同出发了。

杰夫是职业高尔夫球协会(PGA)登记的职业球员,年轻的时候参加过美国公开赛,因此从水平上讲算是全世界二流职业选手。在此之前,我虽然和一些水平还不错的人一起打过球,并且能感觉到他们水平比我高不少,但是没有和职业选手同场打过球,对职业选手的表现全无概念,因此我也好奇职业选手的表现会是什么样的。

高尔夫球的比赛规则大致是这样的,一个场子有18个洞或者9个洞,每一个洞一般在击球点之外100米到600米之间,选手以最少的击球次数将球逐一打进所有的洞即可。当然只有100米长的球道可能只需要3次击球(称为三杆)就能进洞,而500米以上的则需要5杆。

每一个球道根据距离和中间障碍物的难度分为3杆、4杆和5杆洞三种。如果一个运动员击球的次数正好和规定的杆数相同,则称为平杆(即平标准杆的意思,Par);如果少一次击球则称为小鸟球(Birdie),少两次击球则称为老鹰球(Eagle);相反,多一次击球称为柏忌(Bogey),多两次称为双柏忌(Double Bogey)。如果每一个洞平均得分都是Par(一般总分为18x4=72分),基本上就是职业水平了。

我在昨天来信中提到的企业家韦尔奇和麦克尼里都是这样的水平。当然,今天要想夺得冠军,一般18个洞下来总要比标准杆少上5杆左右,也就是必须打出一些小鸟球。如果一个球手每个洞只比标准杆多出一杆,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业余球手了,这样和水平再高的人也能打到一块去。

我们打球的球场的第一个洞是一个180米长的三杆进洞的球道。杰夫第一下就打到了离洞5米左右的地方,然后轻轻推了一杆就进洞了,得了一个小鸟(少一杆)。在高手的眼皮子底下,我自然也不敢怠慢,第一个洞获得了平杆的分数(算是不错了)。

最后九个洞打下来,杰夫有四个洞是少一杆,即小鸟,四个洞是平杆,另外一个洞他开始就没打好,但是最后成绩不算太坏,比规定的多一杆(柏忌),最后9个洞下来他比规定的杆数少了3杆,如果在比赛中,这算很不错的成绩了。

而我在杰夫的指导下,虽然一路打出了不少好球,但是有的时候发挥很失常,最后算下来,一共比规定的杆数多了9杆,算是及格吧。

打完球,杰夫就给我分析得失。他讲的三件事对我很有启发:

  1. 职业选手和业余选手的区别并不在于后者打不出好球,而在于他们打出一个好球,可能伴随着一两个坏球,比如打偏了掉到水里或者干脆丢失了。而要弥补一个坏球带来的结果,有时需要多打好几杆,这样成绩不仅差,而且不稳定。相比之下,职业选手的发挥要稳定得多。

  2. 职业选手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因为打了一个坏球而输掉整场比赛,也不会因为打出一个好球而得意,而业余选手打坏一个球会怨天尤人,接连几个球都打不好。而打出一个好球,会得意忘形,接下来可能会放松,并失去领先的优势。

  3. 要想打好球,不仅要练出打出好球的水平,而且要按照职业选手的方式去打球,也就是说要讲究职业的做事方法。

在几乎任何一个领域,做事情都有专业和不专业之分。两者最大的差别可能就是杰夫讲的前两条,在任何专业都是如此。

我曾经和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以及斯坦福医学院的一些著名的教授(当然也是名医)聊过名医和一般的好医生有什么不同。他们传递给我的都是同样一个信息,名医和一般的好医生并不在于前者能治好后者治不好的病(而且根据他们的观点,真遇上了绝症谁也没办法),而在于前者的治疗效果(预后)是可以预期的,是稳定的,因此病人找他们放心。

类似地,我自己找的会计师和律师都是硅谷地区顶级的,我和他们合作十多年了,他们的过人之处不是在某一件事情上能够替我做得很好,而是十多年来一直能提供一个优质的服务。

那么为什么最好的专业人士能够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讲专业素养这个概念了。几位医学教授是这样和我介绍医学领域的专业素养的,总结下来有两点是最重要的。

首先,好的专业人士要在任何情况下为工作本身着想,他们不会因为看到患者是个瘾君子,态度就和对待一个社会名士有所不同,也不会因为最近自己的一些家庭变故就影响自己的工作。

相比之下,我观察到那些职级和层次比较低的员工,常常把自己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比如最近和女朋友吵了一架,一周的工作就受影响,上班路上被一个大妈骂了两句,这几天接待老年妇女就没有好脸色。这就是不专业的表现。

其次,专业素养意味着遵守流程和行业规范。我记得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一位名医给我女儿检查近视眼毛病时,给她先做了一系列的检查,排除了那些可能性极小(但是如果发生结果会很糟糕)的情况,然后一步步找出原因。在此之前,其他一些眼科大夫则显得没有章法,当然也就没有找出病因。

除此之外,我根据我在工作中的体会,又总结了第三点和第四点。

第三点,是否有专业素养体现在是否愿意花工夫寻找更好的答案,而不是交差了事。比如我的会计每年替我报税的时候都会仔细地走一个流程,不漏掉每一个能替我省税的地方。有一年我去为大学尽我的义务,按照美国的税法,我掏腰包花的钱,比如飞机票和酒店房费都是可以免税的,但是那一次我是用我的里程购买的机票,因此没有飞机票的发票。

一般的会计可能是我给他什么发票他就怎么替我做账,但是这个会计发现这次差旅只有酒店的发票,而没有机票的,就主动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说明了原因后,他将里程数折算成等值的金额,替我省了100多美元的税。虽然100多美元不算多,但是由于他在每一个细节之处帮我寻找更好的省税方法,加起来每年能替我节省几千美元的税。

相比之下,我的一些朋友为了省钱找了一些不很专业的会计师报税,那些人做事就是交差了事的心态。

第四点,专业人士常常有完整的领域知识,或者说掌握了成体系的知识,而业余人士常常只掌握了一些知识点。前者因此具有分析问题,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后者常常只能应用所知的一些知识。

比如在法律上,一个业余的有些法律知识的人如果再遇到他以前遇到的事情,比如某种情况下的财产纠纷,他知道如何处理。但是对于他们没有见过的事情,提不出任何有实际意义的建议。

而专业的法律从业者则不同,他们能够应用自己广博的法律知识,找到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即使那种方法未必是最佳的。我在Google时,我们遇到的很多专利、知识产权甚至隐私权的纠纷可谓千奇百怪,很多是没有先例的,但是专业人士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是在动态中进步的。无论是当工程师、医生还是会计师,一流的从业者都是不断学习和进步的。

讲回到我的牙科医生,他是从斯坦福医学院毕业的非常尽职的优秀牙医,给我和我的家庭做了十五年的牙医,在这十五年的过程中,他不断学习和接受新的技术,从牙根治疗到植牙,技术都在不断提高。因此,我才能用了他这么长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孩子和母亲曾经用过其他的牙医,但是很多人多年来技术也没有长进,在这种情况下常常几年后我就给她们换牙医了。类似地,像电脑工程师这种行业,很多人不注重学习和使用新知识,几年后那点技能就过时了,这就是缺乏专业素养。

我看到很多人其实不缺乏天分,但是无论是当运动员还是做其它事情,都不能保证稳定地发挥,最后很难在相应的职业上走得很远,这里面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养成专业的素养。

讲回到跨界这件事,我昨天特别强调了它是一个结果,不是目的。如果因为在自己原来的领域没有做好,想着跨界去走成功的捷径,最后会是两头落空。在自己原来的领域不成功,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专业素养。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不仅专业素养没有,原来那点专业技能也丢失了,当然难以成功。

因此,如果说跨界成功有什么捷径的话,首先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培养好专业素养,有了好的习惯,就容易有好的结果;接下来,要在新的领域获得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遵循专业的步骤去做事情。

当然,大部分人未必会去考虑跨界的问题,但是,做一个职业化的人,而不是一个业余的人,总是大有好处的。愿你做事能非常专业。

祝进步!
罗胖精选|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2017年7月19日于硅谷

内容听完了,我是罗胖。你看,成为一个专业化的人才,视野和见识非常重要。

吴军老师的每一封来信,都是在分享他的做事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其中既有职业发展方面的话题,也有读书学习、艺术修养的生活话题。

每天和你深谈,帮你拓展视野、升级思维方式,强烈推荐你去订阅《吴军·硅谷来信》,收获更多的人生智慧。

一封邮件, 就能看出你是不是足够专业

2018-03-03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虽然当下用微信沟通非常方便,但工作中得体使用邮件,仍会给人职业、严谨的感觉。

很多时候,你和客户、供应商没有见面的机会,邮件是你塑造个人形象的唯一渠道。邮件即礼仪,如何写好一份专业、得体的商务邮件?这篇清单,助你在细节上脱颖而出。

  1. 商务邮件,用公司域名的邮箱发。用免费邮箱发送,会给人一种不够专业的感觉。同理,自己的名片上不要印免费邮箱。

  2. 邮件礼仪的第二步,是用真名,最好能让收件人一眼看出你的单位。比如我,可以用“刘润”或者“润米咨询-刘润”。个性化、诗意化、尤其是二次元的名字,可以用在QQ签名上,但不要用在商务邮件里。

  3. 总结性的标题。邮件标题和发件人姓名是收件人最先看到的两样东西,一定要体现价值。可以用不到20个字,总结这封邮件的核心内容。“你好”“来自xx公司”“报价方案”,都不是一个好标题。“请审阅:X公司关于Y项目的方案和报价”,言简意赅,就好得多。

  4. 简单大方的格式。商务邮件,尽量少用不同颜色和大小的字体,更不要用背景图和背景音乐。真正的邮件高手,整篇邮件内容,都是一个颜色,一样大小,一种字体。具体问题,可以用三种方式解决:分段,负责阅读逻辑;缩进,负责层次关系;加粗,负责突出重点。一句话,格式让位于内容

  5. 合适的称呼或者问候语。外国人喜欢称呼对方“Dear xx”,你可以说“尊敬的张总”;外国人喜欢用“I hope this email finds you well”开场,你可以说“见信好”。未曾谋面的人,不要直呼其名,更要注意别弄错性别。

  6. 逻辑清晰的正文。邮件正文一定要分段,每段只讲一件事;每段的首句,是整段概括。用小段,不要用大段;用短句,不要用长句;用简单的词,不要用复杂的词;能用100个字讲清楚,不用101个。同样,为了对方的阅读体验,能用文字就不要用图片。图片加载慢,而且不能检索,隔段时间再找会很麻烦。

  7. 总结性的结尾。结尾部分总结邮件内容,强调需要对方跟进的事情,态度一定要诚恳。比如,“恳请您拨冗回复修改意见,非常感激。”然后,加上祝福语,比如,“祝:商祺”;亲密一些的,“祝:春安”;再亲密一些的,“祝:家人都好”。最后,署上名字。

  8. 附件。有附件时不要撂下一句“请看附件”就完事儿,最好在正文里对附件的内容和结论进行简单概述。分享一个经验:如果附件是表格,自己调整好格式、页边距,方便对方打印。

  9. 细心检查是否有误。按下“发送”键之前,再通读几遍邮件内容。检查是否有错别字,标题、称呼是否有误,附件能否正确显示。确认无误后,再发送。

  10. 良好的回信习惯。收到邮件要尽快回复,如果实在有事无法第一时间回复,也最好发一封“来信已收到,会尽快回复。祝好”的邮件告知对方。休假时,提前设置好自动回复。

  11. 善用回信的高级功能。比如,抄送、密送、回复、全部回复等功能。该给谁看,不给谁看,这些回信的专业方式,代表你的职业化程度。

  12. 如果邮件来来回回,甚至讨论的主题已经发生变动,最好修改邮件主题,或重新发一封新邮件,而不是文不对题的继续“盖楼”。

关于实现职业化的行动清单


2017-07-04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所谓职业化,是一个人本能的反面,通过职业训练,用职业要求重塑自我。

「得到」App请中国最贵的商业顾问之一刘润老师,为你创作了这张清单,帮你实现职业化的转变。

  1. 职业化的反面是本能。本能化,是你本人和你在职业中的角色是同一个人;而职业化,是你能用职业的需求去重塑自我。职业化的本质是通过尊重别人,从而赢得尊重,降低信任成本因为工作受委屈、闹情绪,都属于不职业化的行为。

  2. 职业化,是你在商业世界里的教养,具体体现是当别人和你打交道的时候,能感觉到非常舒服。职业化问题背后的思维方式,是要永远站在对方舒不舒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所以,当别人觉得舒服的方式变了,你的行为方式也必须改变。

  3. 职业化,源自对外的分寸感,和对内的克制力。在自己的利益与他人的得失之间,要拿捏好分寸。职场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计划、任务、优先级,甚至自己的困惑。如果别人正好有空帮到你,你可以选择感激。但如果别人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没能帮你,也不要觉得这个世界伤害了你。

  4. 不同特性的沟通工具,沟通方式也不同。电话和微信在工作中的使用频率很高,但使用它们的职业化表现有所不同:电话交流,应该不断说“对”、“是”,这是为了让对方了解,你一直在与他同步;微信,则应该在说完“你好”后,直接以有事说事的心态,简短地说清楚你想说的事情。给对方足够的自由时间,来选择要不要回复你,或者如何回复你。

IPCreator:同步与异步

  1. 职场中,你和很多人可能只会通过邮件沟通,见字如面,一定得把自己收拾干净了。邮件礼仪的第一步,是用正式的名字和总结性的标题;其次,格式要简单大方,字的颜色、大小、字体要统一,善用分段来标示阅读逻辑,缩进体现层次关系,加粗突出重点;收到邮件应尽快回复,这代表着你的能力效率以及对对方的重视程度。

  2. 认真对待职场中每次沟通,不管是向上级汇报还是组织更多人开会,提前做足准备工作,提高效率。一个有效的高价值的沟通,要想办法增加产出,得出更多的结论和共识,尽量减少大家的时间投入。

  3. 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在30秒内,清晰准确地讲明观点的能力。不仅因为对方时间有限,也能测试你是否真的理解自己正在做的事。想办法讲清楚自己观点的价值,在对方心里种下一个大大的WHY(为什么),让对方主动愿意给你更多时间进一步沟通。

  4. 职场遇到不同观点时,职业化的表述应该是:有趣。不要面红耳赤、割席断交。因为职场中的很多分歧,其实不是事实问题,它很可能只是不同的认知体系之争,这种永远难以说服对方。

  5. 理解并尊重别人的时间颗粒度。时间颗粒度,是一个人管理时间的基本单位。比如,比尔·盖茨的行程表就以5分钟作为一个基本的时间颗粒,王健林的行程则按照15分钟来安排。一个具备职业素养的商业人士,和别人打交道时,会懂得至少以30分钟为单位安排时间,以1分钟为单位信守时间。千万不能迟到,这是职业化的基本要求。如果真的迟到,一定要非常诚恳地道歉,并且补偿对方。

  6. 完全不把自己的承诺当回事,或者超出自己能力过分承诺,是职业化的大忌。有些人喜欢说“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了”,“放心,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可是,第二天酒醒之后,自己说过什么可能全忘了。这种行为成性,只会损失别人对你的尊重和信任。

格非:为什么要学习专业外知识

格非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包括《迷舟》《人面桃花》《山河如梦》等。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在清华大学本科开学典礼上,格非发表了一个演讲,以文学为例子,来说明不同学科、不同院系之间彼此借鉴和互相融合的重要性。

比如中文和外语,外语不好,就失去了一个反观本国语言的独特视角,中文水平不高,外语也不会好到哪儿去,老清华的历史上就出现了很多中外兼通的大师。格非刚到清华时,清华大学在规划人文学院的课程,那时候清华就提出,要让学生具备两个最核心的能力,外语的能力和研读古典文献的能力。

再比如,文学和新闻。格非认为,如果没有现代传媒的崛起,现代文学是不可能产生的。在新闻诞生时期,像托尔斯泰和霍桑这样的大作家,都会从报纸上取材创作。

文学和社会学也关系密切。格非说,今天由于社会和知识分工的细密化,我们只对自己的工作、自己学的一点东西比较了解,而且,不同的人群,比如成功人士、白领、知识分子和打工者,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社区。想随随便便就了解一个全景式的社会画面,越来越不可能。这种情况下,作家就需要像社会学学习,去做走访和田野调查。

最后,格非说:“我在这里给大家提出一些忠告,或者说,提出一些我个人的建议。

一个人,假如说他把自己局限在一个自我意识始终很舒服的境况里,把自己封闭在很狭窄的知识门类或专业当中,是很成问题的。不管你是否乐于接受,那种偏安于知识的一隅而孤芳自赏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如果没有来自外部的刺激,所谓内部的真实性其实是很值得怀疑的。”

格非举例说,人在照镜子时总会觉得很舒服,“长得美的人越看自己越觉得美;长得有瑕疵的人,比如脸上有个痣,他在镜子前左看右看,总觉得这颗痣长真是长对了地方。他可以用一万个理由来说服自己长得不赖,至少还过得去。”可是,看照片就是另一回事,我们会发现很难接受照片中的自己,甚至会觉得照片中的人一点不像自己,“和照镜子的舒适相比,照片显得冷酷而陌生”。

格非说:“为什么照片所反映的自我形象有时候让人难以接受?那是因为在照镜子的时候,我们的自我意识参与了形象的产生。而照片来自于他者,来自于外部的视角。所以说,没有他者的介入,没有外部视角的参照,没有外部知识的刺激,我们就会越来越自恋,我们的想象力也会越来越贫弱。”

别把专业当生活,因为生活不分专业

作者:一只特立独行的猫

一、陷入了“专业”怪圈

我收到很多信,大部分从自己大学时候悲催地选错了专业开始,洋洋洒洒数万字,中心思想是想问:究竟要不要放弃自己大学的专业,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放弃专业总觉得太可惜了。想着想着,就觉得自己完全没有了希望和前途。

我们陷入了一个“专业”的怪圈,每个人都过于专注和重视自己那些所谓的“专业”,然后对其他事情一无所知。

上周末和《The New Yorker》的记者吃饭,她采访了一些我在中国做的事情。那几天我非常乱,工作上有一些很头痛且我个人无法控制的事儿。台版的书在补各种类似前言、楔子、致谢方面的文字,陆版的书还在配合改文字,新买的书堆得书架差点倒了,还恰逢色彩教室一批批地买彩笔,志愿者甄选等等。

她问我:“你会继续写书,或者当专业的作家吗?”

“不会。”

“那你想做点什么?”

“做一些新的我没有做过的事情。”

其实,我经常被很多人问到类似的问题:“写字这么好,书出得这么快,要不要去做专业作家?”“图画的这么好,要不要去转行做设计?”“个人业务这么发达,要不要转行做自由职业者?”

每次我回答不要之后,对方便露出遗憾的神色,其实我也有点遗憾,总觉得自己浪费掉了什么……

二、可是生活,它不分专业

我们从小被要求学习,不断地学习,除此以外的事情都不用管。于是当我们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的时候,父母就会格外担心起来。我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因为转学到了很远的地方,于是每周都要从家坐公交车一个小时才能到学校。在我所住的那个很大的厂矿小区里,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就近在厂矿学校上学的,家和学校都在小区里,很放心。一旦要去小区以外的地方,家长便会手把手地领着带着才能走。于是,当有一天我在路边听到一个阿姨A带着高我一头的儿子,向阿姨B骄傲地炫耀:“我儿子可以自己坐公交车了!”我侧头看了看她们,露出鄙夷的神色。

从那个时候我突然就明白:广泛地涉猎生活中各种不同的事情,才会让你的生活充满各种自由。比如我小学的暑假就可以自己坐长途车去另一个城市做社会调研;比如我初中的暑假就可以直接找到福利院的院长,和他讨论做义工的事情;比如现在我可以用各种方法找我想要的各种信息,来完成我的一个个梦想。

很多时候我会发现,我们对“专业”太过认真了。似乎除了与之相关的事情,其他全部都是浪费时间。比如小时候我们过多的学习,于是很多人有学习综合症,只要一天不学习,心里就内疚的不行,其实这是一种很极端的心理了,可是我们都没有觉察到。

进入社会以后,这种状况更加明显了,但好像很多人都引以为傲。读书,一定要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最不济也是人人都在读的经管、暴富、速成之类的书。聚会,大多是圈里人聚会,圈里就那么几个人,天天聚,彼此做的事情也大同小异。聊天,张口闭口都是自己手里的大合同签了多少,自己笔下的稿子有没有交。就连微博,几乎能由此看到楼主的职业与性格,甚至客户是谁,而其实这应该是一个可以发挥想象力的地方。

于是每个人都越走越窄,最后发现如果跳槽,就那么几个公司的选择了。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除了自己的所学专业,你还知道别的吗?旅行,找不到靠谱的机票代理商。郊游,搞不清路线是什么。看病,分不清流程是什么。

可是生活,它不分专业。

三、差生为什么容易成功?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学校时学习很好的同学,大多长大进入社会后会变得平庸。相反,那些学业上差一些的同学,进入社会后却如鱼得水。很多人对此解释叫做“混得开”!我仔细想一想,却觉得当年后进的同学,多半早早学会了学校以外的“生活课”,当生活的大幕一拉开,这些同学便立刻跃上舞台翻腾起来;而那些只学会语文、数学、英语的同学,一旦这些学习产品停产,便会出现对生活的各种不适应。

我有个表弟高二就退学去卖手机,后来开了一家自行车店卖自行车,家庭聚会的时候忙前忙后地招呼大家,俨然一个到处都能照顾到的小老板。那个每天跟着我偷爷爷饼干的小男孩去哪儿了?

我突然明白,当我在教室里背单词的时候,他勾结外校同学打群架,这是“沟通能力”和“领导力”的训练;当我在教室里背全球著名城市经纬度的时候,他在台球厅里大打台球,在网吧里联机打网游,这是“社交能力”的体现;当我在背诵“lift the basket on to the truck”的时候,他在大马路上卖手机,逢人就问有没有手机要买,这是“现金流”概念的初体验。

这一切,我在22岁进入职场的时候,才通过各种头破血流的冲撞习得,撞的时候,内心还傲的要死,觉得社会太黑暗,这一切不是我的错。

当然有很多人会说,你这个例子不对,不能退学去赚钱,那么我又想到了我的同班同学,张CEO。张CEO从初中与我同学,直到大学才分开,那时候我的成绩远好于他,现在他有自己的一家公司,且公司的主营业务目前居全国领先地位,每天飞来飞去地到处招商引资,老婆也是我的同班同学,经常发个邀请函请我去重庆一游。张CEO从小学习一般般,我估计是大部分时间用于跟我的另一位同学杨CEO出去玩、打游戏、逛街、打球去了,生活技能也与时俱进地培养起来,于是今天生活事业都很不错。

我弟弟做过很多事情,我两个妹妹也从路边摆摊卖手机开始起家,现在都结婚生子,生活美满,家庭聚会娴熟自如。倒是我这个一直优秀的姐姐,变得越来越内向,还处于要什么没什么的境界里快要成仙,每次聚会好像领导视察工作,眼里没活,到处插不上手。

而如我一样教育背景好,工作背景好的很多人,每天捏着几张票子打个小车,吃个小餐馆,就觉得生活美好的不行了,因此便失去了很多向外延伸的动力。总觉得目前很好,干嘛要离开?干嘛要没事找事儿寻找不同呢?然后你会感觉到,自己整个人都陷入了一个小圈子里,每天就那么几个人互相扯淡、吃饭、玩乐。最高境界也就是刷着微博看到某地不错,就心生向往,其实也就只剩下向往了。

四、错过的风景

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觉得,我的专业在那里,不要走远,不要走远……结果对远方的世界一无所知。

大前年的时候,我刚毕业,每个周末窝在家里,说是要写东西看书,从不郊游,从不娱乐。结果呢?书到底看了几本啊!几本啊!连四季变化都觉察不到地宅着,到底有什么收获啊!人脉不够,来北京5年连故宫都没进去过,我到底用错过的风景换回了什么?

后来的三年,我努力地尝试了很多领域,虽然做得不算特别好,但却觉得自己毕业后的三年,过得充实而美好。最重要的是,那1000多个日日夜夜,是我自己本来想要的模样。我一点都不后悔,在那些日子里,做过的事、爱过的人、犯过的错、流过的泪,他们让我清楚地明白,世界其实很大很大!

我们应该去尝试一些专业以外的事情,因为那些所谓的专业,不过多读了几本书而已,其实也算不上什么专业。我们应该多读一些专业以外的书,交一些专业以外的朋友,听很多专业以外的故事,观察不同地区不同人是如何生活的,用他们的角度去体验一种不同于自己的经历。

别把专业当生活,因为生活不分专业。

本文由“知识拆迁队” 陌上花开 选自《知乎日报》。陌上开花欢迎大家关注她的微信,每天为大家分享好文、好书、书单。
罗胖曰:
200年的工业社会给我们制造了一个假象——
以为顺着专业分工的狭小路径向上攀爬,是出人头地的唯一办法。
而在现实的世界中,屌丝逆袭仍然罕有,但是隔行抢饭却越来越常见。

原因无非是——
1,专业资源越来越公开、易得。
2,兴趣越来越能造就一个人。
3,跨界越来越是创新的源泉。
你是什么专业,真的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

滥竽充数 Pretend to play the Yu

滥竽充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字面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寓言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不到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不到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名叫南郭的处士听说了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摆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处士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极为得意。

其实南郭处士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处士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比别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处士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丰厚的薪水。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南郭处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处士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会因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真本领,才能抵挡住一切困难、挫折和考验。

成语启示

人物点评

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三百人的乐队中装模作样地凑数,竟然可以得到赏赐,一旦要自己凭真实本领单独演奏时,南郭先生就只好逃之夭夭了。这个寓言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南郭先生也成了滥竽充数者的代名词。

千百年来,滥竽充数这个故事,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南郭处士的行为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强调个人应该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

南郭先生也有很多的优点:能够毛遂自荐,主动请缨;能够在高手如林的皇家吹竽乐队中混迹,而不被识破;能够一眼看透齐宣王的喜好,冒欺君之罪,以假作真,非一般人可以想象;而后主动下台走人,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齐宣王:南郭先生之所以能留在乐队中正是因为齐宣王的识人不清。一国之君识人不清?这与他 的虚荣、好讲排场分不开。三百人的乐团,在现代也是很少的,著名乐团更是少有满足300人,即使现在人很多。无怪乎南郭先生敢“欺君”。

齐湣王:他也同齐宣王一样,但一个一个听,势必花更多的时间在享乐,而忽视朝廷的公务。常此以往,国将不国,好一个滥竽治国!

三百吹竽的人: 与南郭先生长期共事,必知道其不会吹竽,但从不向王汇报。典型的官官相护,明哲保身,对周围的不正之风听之任之,助长其发展,难道其中没有更多的南郭先生吗?他们对先王必是感激不尽,宣王从不管他们的能力好坏,能吹就行,不会吹也可以,宣王要的排场和热闹。对齐湣王必没好感,人人过堂,竞争压力,朝不保夕。

揭示道理
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喝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寓意:①讽刺那些没有真才实学,靠蒙混过关的人。
②讽刺那些虚荣,对人不加以鉴别而重用的掌权者。

做事的常识——事情一来,马上就知道怎么做

内容简介

为什么会做事的人能复制成功,一般人却常重蹈覆辙?

关键就是:习惯。

会做事的人习惯开始,大多数人只会想“等我准备好”

会做事的人习惯坚持,大多数人说“我看算了”

会做事的人习惯重复,大多数人心想“又要做一次”

这三个好习惯,你都有吗?

【编辑推荐】

做事的常识,是这样炼出来的:

★ 把大目标,拆解成容易执行的小计划

★ 动手前,先画出工作概念图

★ 学会甘特图,进度不糊涂

★ 养成好习惯,胜过只想试试看

★ 难度越高的工作,越要超 前进度

★ 失败几次无所谓,珍惜每一次重来的机会

★ 不因相同的理由失败第二次,就算进步

★ 只要跑到最后,再狼狈都很帅

掌握做事的常识,就能摆脱三分钟热度的坏习惯,创造不一样的人生。

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控力是许多人面临的问题之一。由于无法管理时间或没有自控力,导致一事无成、碌碌无为,每天都很忙,却没有任何成果。《做事的常识》一书就是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小技巧,你可以立即运用于工作学习和任何需要作出成果的场合。

作者小仓广是日本人力资源和领导力方面的专家,写过多本有关领导力和职场技能的畅销书,在本书中,他用自己亲身实践所得,告诉读者如何管理时间,如何自控,如何顺利地把事情做完。

【内容简介】

为什么有些人能够顺利把事情做出成绩?为什么有些人永远说得多做得少?本书介绍了把事情做出成绩的3个关键习惯,这些习惯虽然老生常谈,却是做事的常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从来没有人能说出该怎样才能培养起来这些习惯。在本书中,作者通过自身实践和经验,从心态上和行动上两个角度为我们指出了切实可行的小技巧,帮助我们养成开始、坚持和重复这三个习惯,让我们炼就做事的手感,不断达成目标,把事情做出成绩。

我相信,每个想把事情做好最后却失败的人,并不是不够努力,而是放弃得太早。

——小仓广

目录

目 录
前言 改变自己,成为会做事的人
拆解问题 无法做出好成绩,原因是
上 篇 养成立刻开始的好习惯
中 篇 养成坚持到底的好习惯
下 篇 养成不怕重复的好习惯
结语:掌握自己的工作节奏,就是做事的常识
出版后记

基本概念

吴晓波:“新匠人”的3个特点和4个标准

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起了一个“新匠人加速计划”,计划从品牌、传播、渠道、技术、培训、投资等六个维度为新匠人赋能。5月19日,他在“新匠人养成营”开营仪式上发表了演讲。

吴晓波说,从2011年开始,移动互联网几乎重构了所有的商业模式,但如今,移动互联网几乎所有的红利都已经吃完了,不管是依托于商业模式创新的产品还是模式本身,红利都没有了。在他看来,如今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2.0时代,当移动互联网变成国家的基础设施后,应回归到商品本身。比如,在饮料市场中,怎样做好一个有人格特点的、让消费者尖叫的饮料或咖啡

他认为,新匠人要具备三个特点:首先是新审美,不论做什么物件,都要符合现在新中产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要求,符合强大的当代性。第二是新技艺。吴晓波曾看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在历朝历代都会有很多物件诞生,我们一定要相信,哪怕只做一个瓷片,后代的人一定比前代的人做得好,因为后代的人拥有新的技艺。吴晓波认为,新匠人要把新技艺注入到自己的产品中。第三是新连接。吴晓波说,不管是找到消费者、跟消费者形成交互关系,还是管理自己的供应链等问题上,都需要一种新的连接方式。

为了招募到合适的新匠人,吴晓波在这三个特点之外,又提出了4个标准:第一,产品和品牌要能让人产生人格化联想。第二,品牌能为消费升级、为新中产服务。第三,能够大规模生产,吴晓波说,匠人向左走可能会变成艺术家,作品非常小众化、个性化,但向右走可能会变成“有匠心的,有物件生产的独特能力的企业家”,这个方向也正是他想帮忙打造的。第四,销售业绩在500万到5个亿之间。

方法论

罗胖60秒:怎么识别一个高手?

  1. 最近我看见这么一段话,说你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某个方面的高手,你就问他问题。

你问一个点,他回答一个面,你再顺着这个面追问,他如果能回答一张网,那基本就可以判定,他是这行的高手了。

  1. 比如说,你问一个学者,他这门学科里有哪些他佩服的大师。如果他只说得出一个,那就只是一个粉丝而已。

如果他能说出好几个人,而且是不同维度的标准,那就说明在他的认知地图上,这个学科被展开了。

  1. 你再追问,这几个人为什么是大师,他能说出这些大师出现的社会条件、学术背景、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那就说明他对这门学科的认识,已经嵌入到整个人类文明的网络里了。

  1. 说到这儿你就明白了,为什么应试教育培养不出对知识的真正兴趣?

因为应试教育正好是反过来的,它把一张网压缩成一个面,再把一个面简化成一个点。

视频: 怎么样成为一个高手[罗辑思维]No.183

手机版播放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4OTY3NjU3Ng==.html

1.勤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古人说: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小时候,教室后面贴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些口号是为了激励莘莘学子努力学习,要成为高手,不能活在口号里,得行动。

最近几年出了一本《异类》,里边出了一个理论,就叫“一万小时理论”,归根到底就是叫你花时间死磕,自虐,你就能成为一个高手。

2.刻意练习

勤奋没有错,但是不能盲目地勤奋。勤奋苦练不一定得到结果,你需要刻意练习。韩国的曲棍球和我国的乒乓球,完全不是国人所说的,关于文化、制度、素质的原因,应该是找到了一套比较好的训练方法。有了好的训练方法,进行刻意练习,就有可能取得好成绩。

刻意练习,不是盲目地练习,永远止步于练习基本功,是没有办法取得进步的。人类文明的本质,所有的知识体系,全部是架构出来的,把前人的经验封装在一个小的概念当中,后人可以拿来就用,不用临场重新思考,称之为“科技黑箱”。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把前人已经搞明白的的东西,抽象成一个简洁的的东西,拿来就用。

通过继承前人的经验和方法,不断地练习,甚至于通过对方法的不断改进,刻意练习,才是文明进步的源泉。

3.套路一:前辈的经验

有些专业的知识,不能从教课书里学到。要获得相关行业的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请教那些行业的老司机。前辈的经验,是最值钱的东西。

罗胖当年做电视采访记者的时候,采访对象一见电视镜头就磕磕巴巴,紧张得一句整话都说不出来。就算是对面写个大字报,采访对象照着念,也解决不了他的紧张问题。

当时,罗胖的前辈就教了他一个方法,采访对象说不出来一句整话,如果罗胖是明白这位采访对象要说出的意思,就帮采访对象做总结,帮他说。比方说,王先生,你是不是这个意思啊,你替他总结一下。他说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好,那您把您的意思在说一遍,他马上就能接受而且能顺畅的说出来,不紧张了。

罗胖在当采访记者的时候,前辈教了很多经验,积累了大量的套路。怎么邀约采访,怎么做预采访,事后怎么剪辑,处理一大堆矛盾等等。因为前辈在这个行业,肯定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以及解决问题的套路,通过学习这些套路,就能更好地在发生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减少了试错的成本,从而提高了效益。

4.套路二:概念和拆解

人类的文化,是通过概念堆出来的。比方说,在物理学上,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发现了熵;在经济学上,最重要的慨念可能就是发现了交易成本。

在经济学上,交易成本的背后有非常丰富的含义和内涵。熵这一个字,只要你了解它清晰的内涵和外延,就能把全部的知识体系了解清楚。所以,一个人在积累自己的知识的路上,学会这些概念,把它打磨清楚,就叫学套路

真正的练习,不是盲目地练习,那叫傻练。真正的练习,是把大的那个知识体系拆碎,成为一个一个小模块,成为一个一个小的知识罐头,然后分头去练,此之为拆解。

比方说,在音乐领域,要成为一个吉他演奏家,就要回到最细碎也很枯燥的指法训练;成为一个钢琴演奏家,那你一生可能要不断回到最具体的指法训练,如哈农指法训练;要成为小提琴家,一个曲子要拆成非常细碎的片段,一点一点的去练。再比方说,橄榄球的训练,只有百分之一的训练量是在实战比赛,平时的速度训练,特定的队形训练,某个特定球员,身上某个特定肌肉群的训练,全是拆开的。

拆解的思路可以应用到各个行业。律师最主要的基本训练是看大量的案例;围棋手大量的基础训练,不是在网上跟人下围棋,而是背一个一个的定式,打一张一张的棋谱。顶级高手的成才之路,就是学别人成型的套路,把整座大厦拆成一个一个的砖头去训练,这样的训练精度更高。当然光有套路也不行,最关键还有一条,就是重复,反复的重复。做正对性重复练习,这就是练习的本质。

5.脱离舒适区和持续做自己不会做的事

很多人爱下象棋,但是下一辈子象棋也是臭棋篓子,因为他永远图的是哪个舒服,而不是刻意练习,打游戏也是一样,如果你的境界只是图个爽,那这不是你在玩游戏,这是游戏在玩你。学习的本质,就是脱离舒适区。

真正在游戏界能够混出名堂的人,都是永远要去做自己不会做的事。比方说,一个地图,他要把那个里面所有的细节给抠清楚;游戏公司对一些隐藏的数值是保密的,有些人反复写论文,做大量的测试,偏要把算法给拆解出来。这些人通过专门的刻意学习,从而成为游戏高手。

美国高尔夫球界有一个明星,叫泰格伍兹,就是著名的老虎,这个人是生活不检点,但是他在球场上那是神一般的存在。据说很多专业的高尔夫球运动员最佩服他的就是他在挥杆的半途当中,如果球场上出现意外情况,比如说有人乱跑,有人乱喊他觉得这个动作已经打不好了,他能中途停下来,生生的停住,然后调整一下重新开始。

这对我们外行来说,觉得我也能停,这有什么啊?但是对专业运动员来说,这个动作意义极其重大,因为他们专业的把挥杆早就练成了肌肉记忆,是下意识的动作。虽然看起来是非常熟练,但是这个动作的本质上也是失控的,因为你的大脑对它已经不起作用了。万一球场上出现意外情况,事实上,这个球你就肯定打不好。但是,老虎伍兹就不一样,他永远不让自己进入舒适区,他平时训练经常找那些高难度的情形,变着法让自己挑战一些高难度。任何一个动作,他都不允许进入舒适区,进入失控的状态。

不断挑战非舒适区,持续做自己不会做的事。学习套路和刻意练习,再不断地做正对性的重复练习,你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高手。

方法:如何进入心流状态

当人处于心流状态时,会高度集中注意力,忘记时间的流逝,也能想出更多的新想法和新观点。心流状态很难进入,但一旦进入就会很有价值。杰米·威尔和史蒂芬·科特勒在《盗火》一书中介绍了帮助人们进入心流状态的三个基本方法。杰米·威尔是专门从事神经科学和“心流”状态应用研究的专家,而史蒂芬·科特勒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

第一个方法是通过冥想进入。如今,冥想被当作一种注意力训练,已经成为1800万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另外,瑜伽、太极拳也很受欢迎。这些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进入心流状态。

第二,调整身体姿势来改变大脑认知。《李翔知识内参》曾经提到过,肢体语言的改变可以对人们的态度造成影响,也就是说,身体对思想有一定的塑造作用,一旦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就可以重建身体和大脑的联系。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变化姿势、调节呼吸、改变面部表情、增加灵活度和平衡度等方式来改变自己的意识状态。

第三,做情绪的主人,主动带领自己进入更好的状态。很多人都不会主动改变自己的心理状况,任凭其自然发展。比如,有压力时,他们会一直沉浸其中,直到感觉变好一点后,才站起来去工作。灵感枯竭时,人们坐等灵感的降临,不会主动激活自己的头脑。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主动进行改变。比如,在状态不佳时,不妨用运动改善情绪,或者冥想15分钟,更快地进入状态。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能够让我们能更好地运用自我意识,训练大脑去发现自身的思想,从而进入心流状态。

吴军关于成为跨界高手的清单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世界,单一的思维模式已经不能提供全面的认知了。人人都在谈“跨界”,可到底什么是“跨界”呢?

  1. 跨界,是指一个人在自己专业外的领域,也能达到精深的水平。因此,一般的个人爱好和兴趣特长都不算跨界。

  2. 跨界本身是结果,不是目的。

  3. 对新领域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功利性,是跨界成功的两大要素。很少有为了跨界而跨界,最后还能获得成功的人。

  4. 过去学校中以“分科治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是为了解决单一的问题,而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面对的却是复杂的世界。所以,需要通过跨界来突破思维定式。

  5. 跨界的前提条件是先把自己本来专业或者工作做好。跨界的必要性是打破思维的壁垒,实现不同思维模式之间的连接。想要实现这种连接,你就必须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知识阵地,也就是你原本的工作所在的知识领域。

  6. 跨界需要对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而不是简单看几本书,然后自己探索。只有这样你才能建立关于这个领域的知识架构,不然就会很容易会陷入理解和认知的偏差中。

  7. 在跨界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探索你的潜在天赋。因为,如果跨界学习是建立在天赋的基础上,就会大大的缩短你的学习过程,最后也能取得更高的高度。同时,这一过程也能加深你对自我潜能的认知。

  8. 想要跨界成功,你就必须要学会向高人求助。一个在某一领域有精深水平的人,通过简单沟通就可以知道你在这一领域的水平现状,然后很容易对你接下来的学习方向进行指导。同时,他也能快速的发现你的学习误区,帮你修正偏误。

  9. 在进行跨界学习的时候,要有意进行思维切换的训练,找到两个知识领域的相通之处。这个方法反过来也成立,即在两个原本就相通的领域进行跨界学习,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乔布斯就是在技术和艺术两个领域进行跨界,因此拥有了独特的思维角度。

  10. 在跨界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基础学科的学习。虽然我们习惯把数学、物理、逻辑这样的学科称为“基础学科”,但正因为它们基础,所以它们在学术层级中拥有更高的势能。对基础学科的掌握越精深,越对你跨界学习有帮助。

  11. 跨界学习是一个在时间中逐步展开的过程,不能追求一蹴而就。

贝佐斯:建立高标准的4个要素

从1997年开始,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每年都会写一封致股东信,来介绍公司的业绩和自己经营公司的理念。在今年的致股东信里,贝佐斯重点讲述了他对亚马逊要设立“高标准”的想法。虎嗅网翻译了这封信的内容。

贝佐斯谈到了高标准的重要性。如今用户的期望值在不断提高,领先这种期望就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努力,其中之一就是高标准。他指出,高标准设立应该有4个要素:“可传授,针对特定领域,你认可它们,明确设立符合实际期望的范围。”贝索斯解释了其中的三个要素:

首先,高标准是可传授的。贝佐斯认为高标准是可传授的也可以学到的,高标准有传染性,把新人带进一个高标准的团队,他们很快就会适应。反之,低标准占了上风,它也将迅速蔓延。虽然亲身实践是实施高标准的好途径,但贝佐斯相信阐明一些高标准的核心原则能加快学习的速度。

其次,高标准是针对特定领域的。贝佐斯相信必须在每个领域单独学习高标准。他说,在创建亚马逊之初,他在业务开发、客户关怀以及员工招聘方面设立了高标准,但是在操作中没有设立高标准,比如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消除底层缺陷、如何检查流程等等。在任何领域建立高标准,高标准并不会自动延伸到其他领域。

再次,识别出范围。贝佐斯认为,要达到高标准,你必须能够识别出那个领域中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第二,你的期望必须具有现实性,对实现目标的难度心中有数。

贝佐斯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他的朋友学习倒立的故事。他的朋友首先报名了一个瑜伽工作室的倒立班,但是练习一段时间后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于是她又请了一名专业教练。那位教练告诉她:“大多数人认为,如果努力练习,大约两周就能掌握倒立。但事实是,你需要每天练习、持续大约六个月才能掌握。如果你以为两周就够了,你很快就会放弃。”另外一个例子是亚马逊内部的例子。在亚马逊召开会议时,与会者并不允许做PPT而是需要用一份写就的备忘录来向大家汇报。作为听众,一流的备忘录和平常备忘录之间的差异很容易分辨,他们一下子就能分出来。

贝佐斯说,其实备忘录有问题并不是因为作者无法识别出高标准,而是期望有误:他们错误地认为一份高标准的、六页的备忘录可以在一两天甚至几小时内写完,而实际上,它可能需要一个星期或更长时间。

写一份高标准的备忘录也并不需要成为一个技巧熟练的作家,贝佐斯认为可以借助团队和他人的力量。他说:“足球教练不需要上场踢球,电影导演也不需要亲自表演。但他们都懂得什么是高标准,并把切实可行的期望告诉其他人。即使在写六页备忘录的例子中,也需要团队合作。团队里有人具有这种能力,但未必是你。”

怎样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master20180508.jpg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工作,我发现自己所做的所有工作、职业,最终都可以落脚到一个点上,就是解决问题。做产品是为了解决用户的某个问题,做战略是为了解决公司的某个问题,做投资可能是为了解决社会的某个问题,创业则是整合所有的资源和人才来解决一个超级复杂的大问题。
现在的我会到处给大家做讲座,我会教学生怎么留学,会教职场新手怎么规划职业,也会教人怎么创业。听过我课程、看过我文章的人可能已经有上百万了,他们最后学到的都是一套底层的方法论。也就是, 面对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其实你拆解它、解决它的思路和手段都是相通的。你有了这样一套底层方法,你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高手了。
这也是今天我想要在“得到”App里教给你的知识。不管是什么样的复杂问题,要解决它基本上可以分成四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和理解问题;
第二步,拆分和定位问题;
第三步,提出解决方案;
第四步,总结问题。
这四步的前两步,也就是明确问题和拆分问题,是最重要的。做好这两个步骤之后,解决方案往往会自己浮出水面,非常神奇。学完这四个步骤的你也能马上变得和以前那个一头雾水的自己完全不一样。
这套方法论不仅能用来帮公司做一个项目方案,也可以用来估算你家门口的煎饼摊每月赚多少钱,甚至还能帮你有计划地追到你的伴侣。我们上面所提到的这些问题都是你听完这次的课程之后能学会解决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很多开关,这些开关就叫做思维方式,或者说是方法论。有些人他们就是打开的开关多了一点点,就能比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这个世界,更好地解决问题。
长远来看,人和人的区别到底在哪呢?就是这些开关的闭合。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让大家在有问题的时候都能想到来找你;如果你也希望能把自己人生中的各种问题都理得特别清楚,那就和我一起用几十分钟的时间,打开你脑中的那个开关。
越早打开你就能越早地用更清晰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

1. 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 传统经验的失效
我曾经试过很多职业,比如说就曾经在管理咨询公司实习过,以实习咨询师的身份,服务过很多行业里的大公司和大老板。
那时候我经常想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我的那些客户他们明明在自己的行业和领域里有非常多的资源和经验,但还是宁愿付费请我这样一个只不过刚从学校毕业的咨询师来帮他解决问题呢?后来我发现, 大老板们跟我这样的管理咨询师最大的区别其实是,面对问题他们有的是经验,而我有的是一整套思维方式和逻辑。
每个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都可能遇到两种情况。第一,这种问题你遇见过类似的,但上次的解决方案无效了;第二,这个问题你完全没有见过,根本没有经验可循。 一个真正的高手,其实应该有能力用一套方法论去解决问题的所有,不管这个问题再难,再新鲜,再简单都能搞定。
会解决问题的人和不会解决问题的人,在实际工作和生活当中有什么区别呢?
比如说你的老板想交给你一个新任务,说,“小王你去负责一块新业务吧,这个业务之前的表现不太好,销售额下降了20%了,现在这个业务就交给你了。”老板可能还会要求你提供一套解决方案,扭转整个业务的形势。
这个时候,你要是不会解决问题,你会怎么做呢?很可能你就开始简单粗暴地在脑海中去想象,然后说一些碎片式的解决方案了。比如说是不是品牌有问题了,是不是我们要做更多的广告,或者是不是原先的成本太高等等。
这里面有没有可能有正确的答案呢?当然是可能的。但是,这肯定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高手会做的事情。你要是一个像我这样的受过专门训练的解决问题的高手,你会做什么?
| 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
其实,解决问题只有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明确和理解问题;第二步,拆分和定位问题;第三步,提出解决方案;第四步总结问题。这四个步骤是我们这个精品课里会重点教你的一套方法。
请你注意,在这四步里,提出解决方案其实放得很靠后。第二步,也就是拆解和定位问题,反而是整套方法里最重要的。 如果你想要解决问题,你就必须用80%的精力去拆解和定位这个问题,剩下20%的精力去寻找解决方案,其实就足够了。 因为,当问题被拆分得足够细、足够清晰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解决方案原来是这么明显,每个人都可以办得到。
我们再来强调一次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因为这会是贯穿我们内容始终的,你必须记清楚。第一步,明确和理解问题;第二步,拆分和定位问题;第三步,提出解决方案;第四步,总结问题。
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怎么用科学战胜经验,怎么有逻辑地获得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我希望你在听到我们的内容之后,能够明白我们所强调的这四个解决问题的步骤分别有什么意义和该如何具体实施。

2. 明确及理解问题

上一节里,我们分享了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实在是太重要了,我要在这里再重复一下。
第一步是明确及理解问题;
第二步是拆分及定位问题;
第三步才是提出解决方案;
第四步是总结问题。
其中拆分和定位问题是最关键的一环。但是,我们总归要从第一步开始做起。所以,我们现在就来讲第一个步骤,明确及理解问题。
| 明确问题的三个步骤
平时经常有人来问我,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棘手的事情。我最喜欢反问的一个问题是,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解决什么问题。请注意, 遇到具体问题时,你一定要问自己“我遇到的问题本质到底是什么?”
你在工作中可能遇到过,一个任务你自己辛苦了半天,老板却不满意。这种时候,你可能就要想想,你在忙着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不是老板交给你的那个任务。很多时候老板或者说委托方在派任务的时候可能表达得并不足够清楚。他可能只是随口跟你说,“某某某,这个问题你帮我解决一下”。但所谓的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你很可能不敢问,只能自己揣测,上司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个时候,我要严肃地提醒你,请务必自己明确一下问题,然后去跟这个托你解决问题的人确认一遍。
你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明确问题:
第一步,你要找出对方关心的问题点。 还拿工作任务当例子,你可以说,“老板,我看了一下你这份工作材料,似乎我们部门过去一年里人员流失率超过了50%,这个数字确实很惊人,对我们业务的发展肯定也不好。我想明确一下,老板,你想让我解决的问题是不是这个?”
这个时候,老板很可能就会讲,“对啊,我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去看一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给一个解决方案吧。”
第二步是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 现在你知道上司介意的是50%的人员流失率。那他是希望把人员流失率降到49%还是10%,甚至是1%?不同的目标对应的解决方案肯定也不一样。
再高级一点,你还可以给出建议的目标,比如你可以说,“老板,我对比了一下整个行业的数据,我发现创业公司流失率高其实是很正常的,一般在30%左右。那我们现在50%确实是偏高了,我要多研究一下,看怎么把我们公司的人员流失率降到30%这个行业平均水平,您看行吗?”
这个时候,老板一定会觉得这是OK的一个答案,你就既明确了问题,又知道了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第三步就是要明确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资源。 我们现在假设你和老板达成一致了,你们的目标就是要把50%的人员流失率降到30%。那你肯定就会需要HR、行政部门等等的配合,需要调出大家的薪酬数据、升职记录等等。这些资源,你都需要向老板去申请。
经过我们这三个步骤,你就可以从一头雾水到达一种非常清晰的状态。现在,你对这个问题的认知就是公司的人员流失率太高了,你需要把流失率从50%降到30%,老板允许你调用整个公司的HR,部门领导和离职人员资料等等各种资源。但凡明确到第一步,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就很简单了。
| 妈妈让你穿秋裤
我们带着这三个步骤再来看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这个例子我相信每个人都遇到过,就叫做“妈妈让你穿秋裤”。
我们首先来明确问题点,这里的问题肯定不是妈妈非让你穿秋裤,而是妈妈希望你不要着凉。所以我们要明确问题,不要在穿不穿秋裤这个点上和妈妈做无休止的争执。
然后,我们再来看希望达到的目标。我们自己希望达到的目标其实和我们父母是一样的,就是不要感冒,不要出现身体的问题。那么我们既然不想穿秋裤,又不想得罪自己的老妈该怎么办呢?我们就要明确可以利用的资源了。这就是我们明确和理解问题的最后一个步骤。
我认为这里的资源是一件外套和一个老爸。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会和我妈说,你看,你让我穿秋裤是因为怕我感冒,对不对?我就是不喜欢穿秋裤,那这样好了,我多带一件外套。如果我觉得凉了,我就把外套盖在腿上。这时候我会转头再问我老爸:“老爸,你觉得呢?”
我相信老爸这个时候会站在我这边。他会说,“对啊对啊”,这样老妈也不会再说什么了。于是,穿不穿秋裤这个问题就圆满解决了。这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明确及理解问题的好处。
本讲小结
总结一下,这一讲说了明确和理解问题的三个步骤,分别是:(1)理解问题点是什么;(2)明确希望达到的目标;(3)明确可以利用的资源。
有了这三项,你就做好了拆解问题的准备工作。具体如何拆解和定位问题,就是我们下一节要讲的内容。

3. 定位和拆解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们就已经讲完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明确及理解问题。下面就可以进入到我们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拆解和定位问题。
很多问题之所以难搞就是因为它特别的宏大而复杂。我们解决起来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比如,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但是怎么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每个人其实都不太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也许我们可以努力赚更多的钱,也许可以找到更好的生活方式。当然,你也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等等。这些都可能是答案,却又都不是特别完全的解决方案。
| 定义到“元问题”
为什么复杂问题我们总觉得解决起来就是千条万绪,找不到思路呢?这个答案很简单,也很重要。因为,我们生活当中遇到的大多问题都是所谓的复杂问题,而不是元问题。
什么是复杂问题呢?就是掺杂了多个维度和变量的问题。那什么是元问题?就是那些最本质、最细小的待解决的问题。
复杂问题是不可直接解决的。你每天都在应对各种各样复杂问题的时候,其实都是在下意识地把这个复杂问题做拆解,然后再去一一地解决掉。但是“下意识”是靠不住的。我们都需要有意识地去训练拆解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并且要能够主动应用这种能力才可以。
我们再来举一个更生活化一点的例子,比如说找不到自己的人生伴侣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办?这个问题看起来很清晰和简单了吧,但其实它还不是一个元问题,它还是一个可以拆解的复杂问题。
因为,找不到女朋友,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复杂原因,不管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来拆解这个问题了。找不到最适合另一半的原因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自身层面,一个是外部层面。自身层面里面还可以分为硬件层面、软件层面,硬件层面包括学历、工资、外貌、身高等等。软件层面则包括兴趣爱好和性格等等。拆成这样,才是具体的元问题。
拆完了自身层面,我们再来拆外部层面。外部层面又可以分成你有哪些可以接触异性的渠道,外部是不是一个鼓励接触的环境等等。
当问题被拆成了这样一个个元问题的时候,你其实就会对如何找到另一半有一个特别好的认知了。你可以一项一项地对照着来问自己,比如说学历是不是问题,如果学历是一个局限条件的话,那你是不是要再去读个书。再比如说外貌是不是问题,具体是穿衣打扮还是你的发型有问题。 这样一来,很多问题就可以变得非常落地,变得可以解决了。而且,还会变得很有方法,有逻辑。你可以依着那个逻辑去想你该怎么样达到你的目标。
但如果你没有拆解到这一步,每天就只能对着“我该怎样找到最适合我的另一半”这个问题来想,大概就真的很难找到了。
| 用公式思维拆解问题
还有个拆分问题的故事特别适合在这里跟你分享。曾经有一个麦肯锡的人跳槽到了谷歌,给谷歌的一个广告部门做业务管理,负责这个部门提升广告业务的收入。
他入职的第一天就问了下属们一个问题,“我们这个部门的业务公式是什么?”他的下属们就都被问蒙了,他们想,“我们部门没有什么公式啊。”
后来,这个麦肯锡来的人通过和整个部门的人沟通,最终得出了他们部门的一个业务公式。这个公式就是: 广告收入=展现量×点击率×每个点击的价格 。
什么意思呢?广告部门是对广告收入负责的,而谷歌的广告是按照单次点击来定价的,每个点击都能够让广告主付出1块钱,点击的次数又是取决于有多少人看到了这条广告。也就是我们刚才这条公式里所讲的“展现量”。看到广告的用户里有多少人真的点击了也很重要,这个数字就是点击率。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麦肯锡这个人来之前,整个部门的目标就只有一个,就是怎么提高广告收入。但该怎么做,其实没有人真的清楚。这就好像我们刚才所讲的怎么找到适合的另一半一样,这个问题就是一个没有被拆解到元问题的复杂问题。
有了这个公式以后,就相当于一个问题变成了元问题,现在大家就都知道了。我要提高这个部门的广告收入该怎么做呢?要么提高展现量,要么是提高点击率,要么是提高每个点击的价格,就只有这几种方法,非常的清晰可解决。
所以,每个复杂问题的背后都有这样可拆分的元问题。而在业务当中,拆分而来的小问题往往还有另一个词,就是KPI。也就是说,拆分问题其实就是老板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比如说老板的大目标是提高这个公司的营收。那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做到哪些部分呢?老板就会把这些KPI都拆分开来,然后分别安排给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个人。作为个体,可能你分到的那个目标就是该怎么样把点击率提高10%而已。
也就是说,如果你学会了拆解问题,也就学会了用你老板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这样也有助于我们反过来把很小的目标去融会贯通,用更高层的那个思维来要求自己。如果你没有掌握这个思维的话,很可能就会被KPI冲昏了头脑。这也是我之前这么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下来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教训。
所以,你在工作和生活中也都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件事情的公式是什么。其实,把一件事情公式化就是最好的拆解一件事情的方式。
在下一节中,我们就来讲如何公式化一切。

4. 公式化拆解的两个案例

在上一节里我们讲了,把复杂问题拆分成一个公式,在解决问题里是特别重要的。这一讲,我就要专门用两个案例来给你示范,怎么样用一种公式化的思维来拆解我们所见到的一切问题。
| 煎饼摊的收入估算
第一个案例是卖煎饼。煎饼摊很常见,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可能会开一个煎饼摊,或者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每天看到的这些煎饼摊,他们平均每个月到底能赚多少钱?
那下面,我们就来拆解煎饼摊的赚钱公式。假设:
煎饼摊的月利润 = 每天卖出的煎饼数量 × 每套煎饼的价格 × 每月工作天数 - 煎饼运营一个月的总成本;
进一步拆解到每日收入,以及每小时销售量,根据价格和成本:
煎饼摊的日收入 = 每天卖出煎饼的数量 × 每套煎饼的价格。
比如,我一天卖了100套煎饼,那每套煎饼10块钱,那么一天最终赚的钱就是1000块钱,这个就是一层拆解。但这个拆到最细了吗?其实还没有。每天卖煎饼的数量可以继续拆分为,每小时卖煎饼的数量乘以每天工作的小时数。即:
每天卖出煎饼的数量 = 每小时卖出煎饼的数量 x 每天工作的小时数。
进一步,怎么估算煎饼摊每天的工作小时数呢?还可以再做一个假设。我们大致认为煎饼摊每天工作的时间是从早晨8点开始到晚上6点结束,根据实际情况可能早晨生意最好,那么我们就可以假设每天早晨有3个小时比较忙的时间,这3个小时里,每个小时可以卖30套;晚上可能还会有一个小时比较忙的时间,这个时候也能卖30套;但其他时间,可能就比较闲,那么可以当成是6个小时的比较闲的时间,每个小时卖5套。
这样计算一下,我们全天能够卖150套煎饼。再假设每个月工作25天的话,每个月卖出的煎饼总数就是150套×25个工作日;再假设每套煎饼是5块钱,这样就能算出来每个月的收入了,就是18750元。
但是,这个收入并不是最后赚到手的钱,因为这里的收入还要扣除成本。我们假设每一套煎饼的原材料成本是3元钱,当然,实际也许到手会少一点。这样算的话,最终一个煎饼摊能够赚到手的利润就是7500元。
| 北京地铁客运量的估算
上面我们一起卖过了煎饼,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复杂一点的问题,就是如何估算北京地铁一天的运客量。
首先,我们要想清楚这种问题该从哪个角度和用哪种方式来解答。比如对于运客量一般有供和需两个思考角度。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可以算出北京市地铁每天提供的运量;从需求的角度来讲,又可以算出北京市每天有多少人需要利用地铁出行。这两个方法都可以。
这里可能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更简单一点。想一下:
北京地铁每日的运客量 = 地铁数量 × 每条地铁装载的人数
再对每个元素进行拆分:
地铁数量 = 北京的地铁线数 × 每条线同时运行的地铁数量 × 每辆地铁每天运行的次数;
每条地铁装载的人数 = 每辆地铁的车厢数 × 每节车厢的核定人数 × 上座率。
如果你坐的是北京地铁的话,上座率大概会超过200%。这样总结一下,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看起来很复杂的一个公式:
北京地铁每日的运客量 = 北京地铁线数 × 每条线同时运行的地铁数量 × 每辆地铁每天运行次数 × 每辆地铁车厢数 × 每节车箱核定人数 × 上座率。
最后,我们可以给这些量赋值,比如北京地铁线数假设为10条,每条线同时运行的地铁数量是10辆,每辆地铁每天运行次数假设为10次;每辆地铁车厢数,可能可以根据经验和感觉假定为30节;每节车厢里的人,假定为50人,上座率假设为100%。那么用这样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就可以估算得到北京地铁每日的运客量是150万。
我回去查了一下数据,发现在2007年的时候,北京地铁的日均客运量就是180万左右,可以说我们算这个数不是那么离谱。我要讲的是说,估算到这个差距已经是非常理想的结果。而且,你一定要明白最终这个结果肯定不是最重要的,我上面算的这些逻辑肯定也有错误。但是, 你要体会的是该如何把一个问题拆解成这种公式化的思路和逻辑。
在这讲里面我们其实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对之前提到的如何用公式化的方式来拆解问题做了一个很详细的解释。
本节思考题
最后,我想再给你留一道思考题来对这个问题进行练习。
你可以试着用我们所讲的像卖煎饼,或者说计算地铁客运量这样的公式化拆解的方法,去试着拆解另一个生活中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 如何公式化你所在的城市有多少家理发店?

5. 拆解问题的推理模式

在拆解问题时,公式化思维是一个很重要的思维。在这一讲里,我就要告诉你,在公式化思维的基础之上,你还可以用以下的步骤来拆解问题: 一个叫假设驱动,一个叫构建问题树。
| 假设驱动
“假设驱动”的理念其实是从科研界沿用出来的,它的意思是,在应对复杂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尽可能合理的假设。假设问题可能出现在某个细分的问题点上。 比如说找女朋友这个复杂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下意识地假设说,你找不到女朋友肯定是因为长得不够好看。
假设驱动的好处有两点:
第一,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树立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 有了这个假设,我们就有了一个需要证明,或者证伪的对象。我们就会有目的地去收集信息,收集数据,也会有逻辑地去验证假设,从而得到那个最终的结果。
这个假设本身最后被证明或者证伪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还是整个思考问题的逻辑和方法。如果你得到了跟这个假设相反的数据,其实也很好,那样的话你就可以去修改你的假设了。
我们通过不断修改假设,然后再根据新的假设去收集数据信息,再验证假设,修改假设,然后不断地重复这个流程,最终得到的就是最接近真实的那个结果。
假设驱动的第二个好处是省时省力。 因为假设驱动可以让我们一直沿着一条最大概率可能会发生的这个主线去行进。这样,我们就能把有限的时间和资源都分配在那个最可能解决问题的事情上。
| 搭建问题树
在假设驱动之后,拆解问题的第二个重点叫做搭建问题树结构。问题树又叫逻辑树、演绎树。它其实就是一个树状结构的东西,它的一个日常的应用其实我们每个人可能都看到过,就是思维导图。
下图就是我总结的我们这个“怎样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的框架,从中你也能感受到问题树对于有逻辑的组织问题点的价值。

通过拆分,我们就能够把这样一个大的问题拆分为若干的小问题。问题树的结构主要就是为了让你在想问题的时候有一条线,你可以跟着它走,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去找答案。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 一个是你会更容易找到问题所在;另一个是你可以根据拆解,把树上的问题都变成任务,清晰、没有遗漏地分配给其他人。
那么,面对一个复杂问题,该怎么搭建它的问题树结构呢?一共可以总结成五个小步骤:
第一,你要找出问题中存在的核心问题和起始问题。这点特别重要,之后的每一步都是基于这一点;
第二,要确定导致核心问题和起始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三,要确定核心问题和起始问题导致的主要后果。第二点讲的是原因,现在是后果;
第四,根据以上的因果关系画出这个问题树;
第五,反复审查问题树。看看哪里还缺东西,进行最后的补充和修改。
这五步之后,我们就完成了一个特别好的问题树结构了。
| 两个案例
简单举例,我们用这门精品课最开头讲的大老板的例子来看:
第一点,我们要找出这个问题存在的核心问题和起始问题。也就是大老板遇到的一个他通过经验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二点,这个问题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要么就是这个大老板遇到了他没遇到过的问题,要么就是这个问题他哪怕遇到过,但是传统的解决方案不奏效了。
第三点,这个问题导致的主要后果,要么是这家公司的营收会下降,老板解决不了这家公司的经营问题了;要么是老板需要花更高的成本去雇佣一个外部的顾问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这个逻辑,我们就可以画出一个很完整的问题树结构。
最后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告诉你怎样同时运用假设驱动和问题树结构。
比如,你所在部门的利润下降了30%。那么基于利润,我们就可以画出一个问题树结构了。我们可以把利润分拆为收入和成本。另外,我们根据自己对这个部门业务的理解,认为利润的问题大概率出在成本结构上。
所以,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假设,是成本上的问题导致了这个公司利润的下降。那根据这个假设,就能够驱动我们去对成本结构进行更深入和细致的研究,也就省却了可能花在收入部分的精力和时间。这样,通过假设驱动和问题树结构,达到了高效、有逻辑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总结一下,这一节我给你讲了拆解问题的两大方法,怎么用假设驱动和怎么搭建问题树结构。如果有点难,没关系,请你再听一遍,它能帮你非常有效率地理清思路。

6. 如何把问题拆解到底

这一节我们主要讲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谈一谈如何科学地把问题拆解到底;第二部分是,拆解到底以后还要学会用对比的眼光看数据,这样才能不被一些细小的问题所迷惑。
| 麦肯锡的“MECE法则”
要把问题拆解到底,单纯的问题树结构还不够,因为但凡涉及到问题树结构都会涉及到“MECE法则”(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完全穷尽、相互独立”。
换句话说,它的意思就是,把所有的分类情况都包括在内,又没有逻辑上重复的地方。

MECERule20180508.jpg

图为“MECE法则”代表的含义
为什么我们要知道这个概念?因为要找到一个问题的最终的答案,我们就一定要保证所有的假设情况都得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只有一个问题树结构MECE了,才能最终保证是穷尽的结果。
那到底怎么样才算是MECE呢?我来给你举个例子。
比如,把任何一个群体都分成30岁以上的人群和30岁以下的人群。这样其实不算MECE。因为这恰恰把正等于30岁的这个人群漏掉了。所以,正确的完全穷尽又相互独立的MECE分法应该是说30岁以上的人、30岁的人及30岁以下的人,这样才是真正MECE的分法。

MECE20180508.jpg

图为分类是否“MECE”的图例
我们再举个例子,比如说头痛,怎样通过MECE来穷尽头痛的原因呢?
头痛可以分为生理性和心理性两种,这其实就是一种MECE的分法,因为生理和心理已经穷尽了头痛可能的所有原因了。当然,这两点还可以继续再往下分。我们可以把生理性再分为外部和内部。外部就是头部撞击、过敏、恶劣天气引发头痛等等。通过这样的分法,我们就能够得到一张穷尽的头痛原因的表格了。
其实,解决任何问题都有点像去医院看病,我们每个人都带着一个特别大的问题和现象而来。你可以跟医生说,你看我头痛了,这个时候医生就会问你各种问题,然后做各种检查。最终定位到一个很明确的问题点上。之后要做的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就是对症下药就好了。所以,其实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医生。
但是,各种问题到底该怎么分类,或者说我到底该怎么分类才能保证这个东西是MECE的呢?所有事物的分类方式都有两种,一种是并列结构的,比如头痛的生理性、心理性两种分法。还有一种是数理结构的,像我们前面讲的谷歌部门的那个业务公式的例子,最终把一个部门的业务变成一个数学公式。这两个一种是有等式关联的,是一个数学公式,另外一种是并列结构,没有等式关联的。
我们在做分类的时候,应该要尽量去寻找那种有数理结构的分类方式。也就是说能够公式化一切的方式。因为这是最能保证科学分类的最理想的方式。
比如,利润可以分成销售总额减去成本,总收入可以分成N个细分产品收入的和,每一个产品的收入可以分成单个产品的定价乘以总的产品销售数量,这些分法都是可以公式化的。通过这些分类的方式就一定能够得到一个MECE的结果,因为这种分类的方式其实本质就是数学公式的拆解。
当然,很多时候数理分类还是有局限的,难以避免地还是要用到并列结构这样的分法。人群可以分成男和女,汽车可以被分成公用汽车和私家车,这些都是并列结构的分法。这种时候,往往就要考验我们对于一些事物常识性的理解。
比如一家餐厅的成本怎么分呢?往往可以分成三部分:房租成本、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这其实就是对餐厅有基本了解的人都会采用的一种分法,因为他们知道餐厅的成本结构就是这样的。但是,如果你完全不了解餐厅这项业务,再怎么想都很难。
所以,一个是要熟识你所在领域的业务和常识,一个是要经常提问和学习,这样你就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对更多的领域有自己的一套理解,你就能够更好地拆解问题了。
| 饮料厂案例
MECE的问题树结构如何解决问题呢?我们再举一个实际商业中的案例。
假设一家饮料公司的利润下降了30%,我们之前的假设,是说人力成本的提升是造成这家公司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我们现在就用一个MECE的问题树结构,把相关的问题点都清晰地罗列出来。
我们知道:
利润 = 收入 - 成本;
成本 = 人力成本 + 仓储物流成本 + 原材料成本;
收入 = 碳酸饮料收入 + 无糖饮料收入 + 茶饮料收入 + 矿泉水收入
通过这样一个问题树的结构,我们就可以清晰地分辨出这个业务的成本结构和收入结构是怎样的。然后我们就可以根据之前所讲的假设驱动去验证数据。比如,我们的假设是人力成本上升造成的问题,我们就可以一步步验证成本是如何变化的,人力成本又是如何变化的。
在这个案例当中,我们最终验证的结果发现,不仅人力成本没有上升,而且整体的成本比例也没有变化。这就很有意思了。可能这和我们之前的假设就不一样了。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调整、修正我们的假设。这个过程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也会不断地多次重复。
我们现在的假设就可以调整为,也许是因为某款产品的销量大幅下降造成了整个公司的利润下降,这也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假设。在验证假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收集所有产品的销量数据。最终我们也许会发现,该品牌下碳酸饮料的收入下降了比如说50%,无糖饮料的收入上升了10%,茶饮料的收入上升了80%,而矿泉水的收入则几乎保持不变。
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次的假设很可能是对的,确实是某款产品的销售下降带来的问题。而这款饮料就是该品牌下的碳酸饮料品牌。从数据上来说如此,从感情上理解也很容易接受这个答案。你一定知道现在大众更追求健康饮食,所以这也是一个合理的结果。
| 横纵对比看数据
刚刚我们通过MECE的方式已经把一家公司的商业运营情况拆解到了最细。接下来,就进入我们所要讲的第二部分的内容,对比的价值。
其实,一家公司的内部数据不管如何被拆解,都只是一个特定时间节点下的结果,要真的让这个数据或信息产生价值,我们需要拿它去做一些横向或者纵向的对比。
什么是横向的对比? 譬如说我现在有一家公司,今年盈利了100万。这个100万本身看起来好像特别厉害,但是如果我说这个行业里除了这家公司,其他每家公司的年营收都在1亿元以上。这个时候,就是进行了一个全行业的横向的对比,你就发现这家100万的公司好像也不过如此。
再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案例中讲到,碳酸饮料的销售额下降了50%。但这个时候,我们再横向对比一下,发现其他公司的碳酸饮料的销售额可能都下降了70%。这说明这个问题可能不是我们公司内部的问题,而是全行业的问题。而且,我们公司做的还比全行业好一点。
这样的话,我们要想的就不是提高碳酸饮料的销售额,而是怎么样从碳酸饮料转移到其他更有前景的产品身上。
讲完横向比较,我们再讲一下纵向比较。纵向比较就是我把企业内的某个时刻的数据去和历史上所有的数据做比较,去看这个大的趋势是怎么样的。 比如说你公司今年的利润下降了30%,老板可能觉得你们做得都非常不好,要扣你们的工资。但是,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跟老板说,看我们去年的利润下降了50%,我们今年其实在比例上是有提升的。
所以说,单一的数据是不够的。我们拆解到最细以后,还要有能力去返回到更高的层面,去做横向或纵向的比较,最终得到的才是那个科学的答案。
最后,讲完了MECE和数据对比这两个部分,我们再来看看能不能用这两点去解决企业内部经常会犯的一些错误。
| 掩盖问题的平均数
我这里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平均数。平均数这个概念下容易掩盖特别多的可能性,而且会带来很多的误导性。
比如,一个电商部门的下单用户平均客单价是300元。你就会觉得这个部门的用户画像是一群正常的白领人群。但是,这个时候如果你把业务和订单拆解就会得到一个很不一样的答案——
这个300元的订单金额也许是由3个10元订单、一个70元订单,还有一个1400元的订单组成的。我们可以算一下,3个10加上70,再加上1400,除以5也是300元。所以,只看300元这个平均客单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通过对比这几个订单才能发现用户的画像到底是怎样的。
我们再来举一个更具体的实际商业中的案例。有一家公司是做网络游戏的,他想研究网络延迟率和页游用户的跳出率之间的关系。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经常玩游戏的时候总觉得这个游戏太卡了,如果这个游戏卡的时候,时间越长,是不是用户的跳出率就会越高?这个公司就研究了这样的数据。
结果它发现一共有2000个用户不管怎么延迟其跳出率都很低。但是,这个时候如果你拆分和对比就会发现,这2000个用户可以拆成1900个免费的用户和100个付费的用户。这1900个用户不管怎么延迟都不会跳出,因为我们大概率知道免费用户对于游戏体验的要求可能是非常低的。但是,再看那100个付费用户,在延迟0.5秒的时候就已经有85%的付费用户都跳出了,只是这一部分的比例在2000里面实在是太低了。
所以,如果不拆分和对比的话是完全看不出来这个趋势的。最后,通过对比免费用户和付费用户的数据,这家企业就明白了,要提高营收就一定要尽量降低延迟率,只有这样,才能留住最宝贵的付费用户。
以上就是我们这节中所讲的用MECE的方式把问题拆解到底,和之后再用数据进行对比的内容。

7. 提出解决方案并总结问题

讲过拆解问题和对比数据之后,这节我们要讲的是解决问题的最后两部分,寻找解决方案和总结问题。
先来讲第一部分,寻找解决方案。
听到现在,你是不是会觉得已经适应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了。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前面几个步骤上,这和没有经过训练的人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通过这样的方式,你可以明显对比出没有方法论和有方法论这两种方式的好坏。
| “MECE法则”的综合运用
我们还是回到上一讲提到的饮料品牌的例子上来。
其实,现在寻找解决方案已经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了,因为你已经知道具体的问题出在哪了。这家公司的问题就是,整个碳酸饮料市场的下降,造成了公司最终利润的下降。之后,我只要自然而然地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就好了,那就是要把公司的更多精力花在茶饮料上。
当然,这个案例是被我主观简化的,实际生活当中的定位问题一定更难。而且,定位出来的也很可能还是略微复杂的问题和情况。在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其实还可以继续用之前讲的思维方式,也就是继续用假设驱动和MECE的方式来寻找解决方案。
比如说我们还是用找女朋友的这个例子来看,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之前我们已经分析了,可能找不到女朋友的原因有外貌方面、性格方面,或者渠道方面等等。针对这三点,怎么来设计解决方案呢?比如外貌层面,我们可以用MECE的方式分成头发、脸、上半身、下半身和脚。
这么分的话,虽然听起来是有点奇怪,但是它就是一个MECE的分法,我们就可以尝试通过改变发型或者改变眼镜的搭配等等来改变一个人的外貌。通过这样的方式你就可以得到一个比较MECE的解决方案的结果了。
得到了解决方案以后,我们还有一个很好玩的方式去检验这个结果。这个方式就叫做“饼干厂方法”。
饼干厂方法其实是个隐喻,我们用饼干厂去形容那些门槛很低的生意。它的意思是,如果一个解决方案通过层层的拆解和定位,最终它也适合任何一家公司的话,那它很可能就不是一个特别好的方案了。
| 汇报和总结
最后,终于一切的工作我们都做好了,也准备好了解决方案了。在职场之中,我们还需要做的最后一项任务,就是汇报和总结。
总结问题的重要性其实很多人都低估了。怎么突出表现自己的能力,怎么说服别人这是一个好的方案,或者说怎么争取更多的资源。其实这些问题很大程度都取决于你汇报得如何,也就是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又好像医生看病一样了。比如,你是一个特别好的医生,你看出来一个病人立即就需要动手术,你也知道如何做这个手术。但是,你总不能在第一次看到这个病人的时候就说,你一定有某某疾病,你现在一定要动手术,不然的话可能这个病情就会加重。这个时候,病人肯定不相信你。
那你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达到你的目的呢?就是你要通过一些分析、研究和测试,逐步跟别人解释。说明你现在遇到的这个问题是什么,你都有什么选择,为什么你要做这个手术,为什么你能够把这个手术做好。这其实就是一个正常人的逻辑。
所以,有的时候问题和解决方案还都不是最重要的,正确与否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在实际生活当中,别人是否觉得是对的,要比你自己是否觉得是对的要更重要一点。
具体要怎么做呢?我们下面就来尝试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从结论不断地分拆,直到那个不可辩驳的事实;
其次,每一个层级都要控制要点的数目,要突出重点。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去跟别人聊天的时候,就喜欢说一大串的论点。但最后别人记住的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点。某一个论点中的数据可能也有很多,但是你讲太多就会混淆了重点。
比如,我们还是以那家利润下降了30%的公司为例。没有经验的人可能会总结说,我们去年的利润下降了30%,那做了很多研究以后,发现我们必须把精力都放在茶饮料上才能救这家公司,请给我们两三百万的预算吧。
这样的做法就好像你走进一家医院,就要别人给你动手术一样。那么有方法的人会怎么讲呢?
他会讲,结论是如果我们把整体市场预算的20%加到茶饮料上,这家公司的利润就会提高30%。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我们公司目前已有的最大收入来源,碳酸饮料去年下降了50%,这是公司去年整体利润下降30%的最主要的原因。而且,经过对比,这还是一个全行业的现象,并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第二个原因是,我们的茶饮料去年收入上升了80%,而且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行业都在特别快速地增长,这还是我们并没有投入什么市场预算的前提之下完成的;最后一个原因是因为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人们都更注重饮食健康了。所以,茶饮料市场未来的增长预计会以每年200%的速度增加,从长远的市场前景来看也是非常巨大的。
这样,我们对比一下就可以明显感觉到后者的方式更容易让人接受,而且也会让大家觉得这个人的水平更高一点。
以上就是我们这节所讲的解决问题的四大步骤当中的最后两步,通过熟练运用这些步骤,你会让所有人都觉得你就是那个解决问题的高手。

8. 人生也是可拆解的复杂问题

我们讲了很多明确问题、拆解问题的方法,其实也都是可以直接用在人生这个大问题上的。
| 人生的IPO模型
根据我们强调过很多次的四大步骤:
首先我们来明确和理解人生这个问题。 人生肯定是最难的问题,也是最差异化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比如恋爱,比如求学、求职,或者身体健康问题等等。但我觉得其实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寻找自己,寻找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第二步就是拆解和定位问题。 我会把人生拆解成一个很有趣的公式,叫做IPO模型。什么意思呢?人生就是输入、处理和输出这么一个过程。输入的英文是input,处理的英文是process,输出的英文是output,这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结合起来就是IPO。

lifeipo20180508.jpg

图为人生的IPO模型图
比如对一个产品经理来说,他的输入就是用户的需求,中间处理的过程就是所有的那套产品逻辑,最终的输出就是一个产品的设计。这就是产品经理的IPO。
比如,对一个咨询师来说,他的输入就是一个客户的需求,整个处理逻辑就是咨询的商业逻辑,最终的输出就是一套解决方案。
所以,其实你如果想一下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你都会发现这些事情都可以被套用到这个IPO模型当中。有了这个公式以后,下一步就是按照我们所讲的用假设驱动的方式去解决你人生的问题。
你会发现,IPO模型已经把人生拆解得非常之细了,但它还缺一个东西。就是人生最终的一个目标。如果有了这个目标,你就可以把你的输出和目标进行对比,去得到一个正向的反馈。然后,不断修正你的输入,修正你的处理,最终得到不同的输出。
比如,你的目标可能是要创业,那你就可以通过不同的输入,比如说像我一样去百度做产品,或者说去做风险投资等等,去积累你自己的资源和能力、产品相关的能力和融资相关的能力。最终得到的结果都是怎么样更好地向创业的目标而去。
而对于很多人来说,怎么找到这个假设,怎么找到人生的这个目标,其实是最难的一个点。
| 四个典型解决方案
根据对IPO模型的拆解,我们现在就再进入到第三步,寻找解决方案。如何找到人生的目标呢?通过不断拆解和试错,我可以给你提供以下四点解决方案。
第一,要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 这是我使用过的一个特别好用的招,就是你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最终达到一个和自己最和谐统一的结果。
比如说你想去一家咨询公司,那你就要问自己为什么想去。是觉得咨询公司赚钱更多吗?还是觉得你想和一些聪明人在一起工作。你要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最终才能找到你自己最基本的那个动力。
第二,列一个清单,然后排序做选择。 这个其实很多人可能都尝试过,比如说在你当时高考选学校,以及选学校专业的时候可能就用过一样的方法。
第三种方法也很有意思,就是假设一种无条件获得的极端情况。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做选择的时候,其实选择的不只是那个结果本身,我们还会把那个达到结果的过程计算在内。这个过程有的时候可能是很痛苦的。
比如你可能想要出国,但是,你一旦考虑到出国路上所有要经历的一些考试,可能你就会打消这个念想了。但这个时候,如果你假设出国这个选择是无条件摆在你面前的,是不需要你付出任何东西就可以得到的,那你会不会选它。
这个时候你所做的选择其实才是最真实的,最贴近你内心所想的。
最后一个方法是不断地了解你的选择,不断地试错。 很多东西还是需要不断尝试才能知道,这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你怎么样找到那个目标,怎么样真正找对你的假设。
课程小结
最后,我想对这个精品课做的一个小结。通过我们这门课所讲的所有内容,希望你不管之后再遇到任何的问题,无论是人生,还是人生之下的所有问题,都不会再感到害怕或者迷茫。
因为你知道,你自己就是那个解决问题的高手。原因在于:
第一,你理解了解决问题的定义,知道靠经验与靠逻辑的不同,也知道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你学会了解决问题必备的四个步骤,明确和理解问题,拆分和定位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和总结问题。
第三,你通过大到人生,小到商业的很多实例,对这四个步骤都有了深刻的理解,也知道了该如何运用。
以上就是我们这次精品课的内容。恭喜你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