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像一个个沙漏,每个人的沙漏里装的沙子的总量是相当的——大家都活的差不多长。不同的是,有些人的沙漏颈部较细,有些人的沙漏颈部较粗。那些颈部较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虽然沙子总量一样,但却相对拥有更长的生命。
2003年,刘未鹏在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并开始写博客。最初的博客较短,也较琐碎,并夹杂着一些翻译的文章。后来渐渐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和看法。总体上在这8年里,作者平均每个月写1篇博客或更少,但从未停止。
刘未鹏说——
写博客这件事情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一件事情如果你能够坚持做8年,那么不管效率和频率多低,最终总能取得一些很可观的收益。而另一个体会就是,一件事情只要你坚持得足够久,“坚持”就会慢慢变成“习惯”。原本需要费力去驱动的事情便成了家常便饭,云淡风轻。
这本书便是从刘未鹏8年的博客文章中精选出来的,主要关于心智模式、学习方法和时间利用,《暗时间》的书名便来自于此。
目录
序言 为什么人人都该学点心理学
第一篇 暗时间
暗时间
设计你自己的进度条
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
学习密度与专注力
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
我在南大的七年
第二篇 思维改变生活
逃出你的肖申克
亲身经历才能明白?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视觉错觉到偏见
遇见20万年前的自己
理智与情感
书写是为了更好地思考
为什么你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写博客
我不想与我不能
遇到问题为什么应该自己动手
什么才是你的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竞争力
第三篇 跟波利亚学解题
跟波利亚学解题
锤子和钉子
鱼是最后一个看到水的
知其所以然
为什么有必要知其所以然
康托尔、哥德尔、图灵 — 永恒的金色对角线
数学之美番外篇:快排为什么那样快
数学之美番外篇:平凡而又神奇的贝叶斯方法
索 引
参考文献
学习密度与专注力
真正的效率源自于内心对一个东西强烈的热忱,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追求,这时候从表层意识到深层意识都关注在这件事情上面,脑细胞高度活跃,才能创造最大的效率。
专注力为什么会对学习效率造成这么大的影响。这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专注于一件事情能让表层意识全功率运作,这个是显式的效率。第二点,也是更重要的,它还能够使你的潜意识进入一种专注于这件事情的状态。
金出武雄在《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科研成功之道》里面提到“思维体力”的概念,所谓思维体力就是能够持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注意力造就非凡专家,天才来源于长期的专注的训练。培养你的思维体力,是成为非凡专家的一个必要条件。除了培养专注的习惯之外,还可以通过另一个充分条件来实现专注力,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
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
我们在记忆的时候将许多线索(例如当时的场景、问题的背景,甚至所处的语言环境、空间位置)一并编码进了记忆,事后能否提取出这段记忆严重取决于提取线索是否丰富、以及在回忆的时候是否重现了记忆时的线索。
对于理解记忆的人来说,知识中包含了精细的概念、逻辑、一般的解题原则、通用的解题手法、背景知识、类似的问题等等无数的记忆和提取线索,而不是某段孤立的、任意的文本序列。
缺乏线索的记忆就像记忆海洋中的孤岛,虽然在那里,但是难以访问。而富含线索的记忆则是罗马,条条大路通罗马。
我有记笔记的习惯,我的电子笔记本里面有大量的文本片段,我按照主题组织他们,方便检索。然而总有那么一些时候,我记得有某段材料,记得它的主题和大致说什么,但是缺乏某个关键字,结果就是遍寻不着,往往只能到处翻,同时提醒自己下次在上面多加几个自己熟悉的关键字,比如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主旨,因为自己的习惯用词和作者的习惯用词往往不一样,在阅读作者的文字的时候,你也许下意识里会用自己的习惯词汇来重新表述这段文本,并存放在记忆中,结果一段时间之后当要寻找的时候大脑中只记得自己的说法,却不记得作者原话了,然而为了检索到原始文本你必须要知道作者是用什么词汇来表述的。为了弥补这个问题,可以在存放文本的时候加上自己的一段概述,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方案——我们平时在学习和记忆的时候也经常听到类似的提倡: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之后理解得更深刻(实际上是更容易记住和提取出来——知识还是那些知识;此外用自己的话复述也常常触发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其他知识的联系,进而编码进更多的记忆提取线索,这也是另一个好处(《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我们在从既有经验中总结知识的时候,应利用适当的抽象来得出适用范围更广的知识(而不仅仅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另一方面,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同样应该对问题进行抽象,触及其本质,去除不相干因素避免干扰,从而有效提取之前抽象出来的知识。
通俗的来说,这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解释。
下文是一些具体的实践方法,关于如何更有效地从日常经验中总结知识,以及如何能够真正学以致用——使知识能够在你需要它们的时候自动从大脑中“蹦”出来,而不是搜肠刮肚半天还是没有头绪。
1) 养成习惯,经常主动回顾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老生长谈了):这不仅有利于巩固长时记忆,而且一段时间之后的回顾你可能已经因为新的知识学习从而对原先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看法,通过回顾,可以整合新旧知识,得到新的启发。
2) 创造回忆的机会:我知道第一条不顶用,没有人(好吧,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坚持执行。所以有了第二条——创造回忆既有知识的机会。具体来说就是通过:
2.1) **经常与别人讨论,或者讲给别人听。** 经常和朋友讨论交流,说说一段时间总结的东西,这样别人也学到新东西,你也从别人那里学到新东西,并且彼此在表达的过程中都强化了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双赢的事情。除了面对面的交流之外,一个好的邮件列表和BBS也是不错的途径。(详细解释可以参考《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写博客》第三节:”教是最好的学“)
2.2) **整理笔记:经常整理你的笔记**——如果你没有做笔记,现在就开始——整理之前的笔记一来巩固已经淡化的记忆,二来给你重新审视知识的机会。我常常发现对知识的首次记忆往往是有偏颇的,或者只看到了一个方面,或者只关注了一个点,一段时间之后再回来看往往能够和这段时间以来的一些新思考和知识结合起来,得到更多的东西。留心一下你会发现记忆实际上是很脆弱的东西,而且我们对事物的首次理解几乎肯定是不深入的。Tip:我知道你懒(我也是),所以为了更好地创造整理笔记的机会,你可以使用一个不整理就难以检索的电子笔记软件,这虽然乍看上去是麻烦了一点,但他迫使你对知识隔一段时间就进行重读,并分类——你的记忆同样如此:良好分类的信息更容易提取。
2.3) **书写**:将一段时间学习的知识按照一个主题系统地“串”起来大大地丰富了知识之间的关联,平添无数提取线索。我经常做这个事情,这个博客上的文章几乎都是此类文章,例如我始终关注一个主题:学习思维相关的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等)如何能帮助我们进行更好的判断、决策、学习、记忆和生活,我将这个大的主题分为一些小的主题,例如“逃出你的肖申克”主要是总结思维中的盲点,以及如何避免这些盲点从而成为更好的独立思考者,作出更好的判断与决策。“BetterExplained”系列则是按照小主题总结一些思维相关的知识,目的仍然是如何成为更好的独立思考者,对事物进行更理性的判断;这些小主题都归结在“思维改变生活”这个大的主题之下。(关于书写的好处,详细解释可参考《书写是更好的思考》)
3) 设身处地地“虚拟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事情:我们的自传式记忆似乎是有某种单独存储机制的,一个证据是一些因基因上其他缺陷而导致所谓“天才综合症”的家伙具有超强的自传式记忆(注意,不是超强的一般记忆,而是自传式记忆)。另外我们在日常经验中也知道,我们的记忆中关于哪些是自己的性格或做事方式,哪些是我们所了解的朋友的性格或做事方式,我们可是分得清清楚楚的。我们可以在不同场景中非常快速地揣测“某某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想”(这被称为 theory of mind ),却不会将其与“我自己会怎么想”混淆起来,证明在我们的记忆中,关于自己的知识和关于别人的知识是泾渭分明的。
对于经验知识的学习来说,光是看着别人做或者听着别人说还不够,往往到了自己就想不起来,结果就是你虽然学到了知识,它却不会在恰当的时候从你大脑中蹦出来,属于“死”的知识。为什么会这样,可能的原因是很多的,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也许是“别人的事情”和“自己的事情”在大脑中的加工方式是不一样的,别人撞墙你也许不仅不疼还会幸灾乐祸,自己擦破皮就龇牙咧嘴了;别人的糟糕事情似乎永远不会发生到自己身上。所以我们总是难以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自己的教训。一个弥补的办法在于 努力设想自己处于别人的境地,经历别人所经历的事情,感受它们,使它们和你的情绪记忆挂钩(进化赋予我们的情绪是提取的绝佳线索,也是强化记忆的最佳催化剂),虽然仍然不够亲身经历那么深刻,但似乎已经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好的办法了。由于我们真切地设想了自己处于这些场景中,在我们设想的场景中我们是第一人称视角,所以当以后遇到类似场景的时候就更容易回忆起当时的感受。
当然,另一个经常被号召的方法就是实践,比起刚才提到的“虚拟实践”而言,实际实践的印象自然要深刻得多。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时候实际实践都是必须或者可能的。例如你并不需要自己去倾家荡产一次才能领会到什么是金融市场中正确的风险控制——你甚至只需要在纸上演算一番就有数了。有证据表明非洲的一种鱼甚至都能使用简单的推理来替代实际经历,例如,如果它和鱼B有过一次冲突并失败了,如果它观察到鱼B和鱼C有一次冲突,鱼B失败了,它就能直接意识到它自己不是鱼C的对手,从而避免所谓“直接去经历一下”而可能导致的灾难性后果(这里的进化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很多时候你也无法真正遍历每条人生路径看看会发生什么,你没有这样的时间资源,取而代之的是你只能通过别人的“替代经验”,自己的“虚拟经历”,来获得尽量多的信息。
4) 抽象和推广:如果一件事情就是一件事情,那么我们永远也无法学习到“未来”的知识,结果就是每堵墙都要去自己撞一遍试试硬度。人类大脑最杰出的能力之一就是强大的归纳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或者我们常说的:泛化、推广、举一反三、抽象。意思都差不多,都是将特例中得到的规律推广到一般情况。前面关于激光杀死肿瘤的那个实验充分说明了抽象的价值所在,不加抽象的话,知识总是会和无关紧要(irrelevant)的细节挂钩,被约束在狭窄的一个特定场景中,无法传播,抽象使其在知识树(for non-geeks:设想一颗倒长的树,根在上)上上升一个或多个层次,从而能够被运用到更多的分枝上。同样,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也别忘了将问题也抽象一下,剔除不相关细节,使问题也从一个特定的分枝往上抽象,从而碰到之前泛化过的结论。
以上这段介绍本身就有点抽象,不妨举一个例子:我们从大量的经济决策中得到一条适用范围很广的规律——经济决策可以抽象为对投入/回报比例的考量。这是知识获取阶段的抽象;而在问题求解阶段,我们遇到决策问题就可以从投入/回报这个维度上来考量,而不是没头苍蝇一样这边看着想想也对,一忽儿又觉得那个选项看看也对。如果不懂得看到问题的本质(如:经济决策),便很难利用之前推广出来的结论(如:投入/回报,风险估计等等),而是会被我们的原始大脑的一些可预期的非理性所控制(例如从众、从权威、甚至最可怕的行为陷阱——“推迟决策”),成为正常的傻瓜。
5) 联系/比较自身的经历:将别人的经历或者通过阅读和观察得来的经历和自身的经历进行比较,常常能够得到非常有价值的结论。“观察”和“比较”本身就是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我之前做过某件事情,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失败了;有一天我看到或阅读到某个人做类似或同样的事情,他成功了。我通过比较两人的差别,可以比较靠谱地推测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成功概率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1) 样本大小很关键:比较的个体样本越少越容易产生错误归因,最好多多观察,多多比较和总结。2) 警惕“沉默的证据”、事后偏见、自利归因:读他人的传记的时候,不管传记是本人写的还是传记作家通过访谈写的,都会有意无意地犯事后偏见,例如最常见的将成功归因为个人能力,忽略机遇因素。将偶然看作必然。
有一天我在书店看巴菲特的那本最近很火的自传《滚雪球》,开篇就提到巴菲特小时候第一次滚雪球的场景,“1939午的冬天,9岁的巴菲特在院子里玩雪。他把少量的积雪铲到一块,揉成一个雪球,然后把它放在地上慢慢滚动,雪球越滚越大.. 从此,巴菲特再也没有停下脚步,目光投向白雪皑皑的整个世界.. ” (虽然你可以说这只是一种修辞或衬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归因倾向)这种手法读来令人倍感深沉,仿佛冥冥之中有一条强大而确定的因果之线,穿越60年光阴,将人一生所有的事情穿在一起。令人肃然起敬。然而这并不是事实,从一个单个个体的观察角度来说,外界的不确定性因素实在太多了,机缘巧合的事情太多了。然而无论是作者本人还是“客观”作家都很难抵抗这种演绎手法的诱惑,可叹的是这已经是我们能够了解他人的经历,拥有“虚拟”的多重经历的唯一途径。
观察、阅读,并别忘带着你的理性去审视(包括本文),弄清娱乐是娱乐,知识是知识,如果你想真正得到一些知识,最好过滤一下你的信息。否则你只是在别人的思考中得意着。
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
(一):学习与思考
人与人学习的差距不在资质上,而在花在思考的时间和思考的深度上
将思考成为习惯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避免焦虑。卡耐基用一整本书讲了一个有效的做法来避免焦虑——底线思考。然而实际上还有另一个有效的做法,就是投入地做另一件事情。不去想”喜马拉雅山上的猴子”的方法并不是使劲的告诉自己不去想”喜马拉雅山上的猴子”,因为那样等于就是脑袋里想了那只猴子,正确的做法是真的不去想那猴子,而是想别的。用别的东西充满工作记忆,其他的神经活动自然会被抑制(神经科学基本事实)。所以,感到焦虑的时候不妨思考吧,甚至完全可以去理性分析和思考导致焦虑的问题本身,将其拆解,分析来源,在不知不觉中,大脑的工作重心就从情绪模块转向了推理模块了,而且这思考也可能顺带更有效地解决了导致焦虑的问题呢:)
知识分两种,一是我们通常所谓的知识,即领域知识。二是关于我们的大脑吸收知识的机制的知识,后者不妨称为元知识。虽说这也是领域知识,但跟其它的领域知识不同的是,它指导着我们学习其它所有的领域知识。
人的思维天生就是极易流于表面来理解事物的(参见《Psychology of Problem Solving》第11章)。觉得自己理解了一个问题了么?条件反射性地问自己:你真的理解了吗?你真的理解了问题的本质了?问题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目前我的理解是什么?我对这个理解感到满意吗?这样的理解到底有什么建设性呢?等等。
重视知识的本质:对于程序员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程序员行业的知识芜杂海量,而且总是在增长变化。很多人感叹跟不上新技术。应对这个问题的办法只能是:抓住不变量。大量的新技术其实只是一层皮,背后的支撑技术其实都是十来年不变的东西。底层知识永远都不过时。算法数据结构永远都不过时。基本的程序设计理论永远都不过时。良好的编码习惯永远都不过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永远都不过时。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旺盛的求知欲永远都不过时。你大脑的思维方式永远都不过时。
博客文章对我来说是学习和思考的副产品,我并不为写文章而写文章
抬起头来:人的思维是非常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否则这个成语从哪来的呢?)。时不时抬起头来审视一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问一问它(对现在或未来)有什么价值,是不是你真正希望做的。你学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它们重要吗?你需要在这个时候学习这些吗?(见第2条)。你的时间就是你的资源,你投入这些资源来掌握知识,所以到底用来掌握哪些知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仅仅遵循兴趣是不够的,人会对很多次要的东西产生兴趣,并一头钻进去浪费好多时间。所以判断一个东西值不值得学习是很重要的。
(传统的)阅读和思考永远优于所谓的在互联网上汲取新知识,后者往往浅表、不系统、乃至根本没价值。
趁着对一件事情有热情的时候,一股脑儿把万事开头那个最难的阶段熬过去。万事开头难,因为从不了解到了解基本的一些事实,是一个新知识暴涨的阶段,这个时候的困难是最大的。有人熬不过去,觉得困难太大就放弃了。不过,狂热的兴趣可以抵消对困难的感觉,所以趁着对一件事情有热情的时候,开一个好头是很重要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持之以恒就不重要了)。当然,也许这个是因人而异的,对我来说我会在对一件事情有浓厚兴趣的时候非常专注地学习,把很多 groundworks 做掉。后面就会顺利一些了。
根据主题来查阅资料,而不是根据资料来查阅主题。 以前读书的时候是一本一本的读,眼里看到的是一本一本的书,现在则是一章、甚至一节一节的读,眼中看到的不是一本一本的书,而是一堆一堆的章节,一个一个的知识主题,按照主题来阅读,你会发现读的时候不再是老老实实地一本书看完看另一本,而是非常频繁地从一本书跳到另一本书,从一处资料跳到另一处资料,从而来获得多个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主题是如何讲解的。比如最近我发现在看蒙特卡罗算法时就查了十来处资料,其中有三四篇 paper 和六七本书;这是因为即便是经典的书,你也不能指望它对其中每一个主题的介绍都是尽善尽美的,有些书对某个主题(知识点)的介绍比较到位,有些书则对另一些知识点介绍得比较到位。而有时候一篇紧凑的 paper 比一本书上讲得还要好。我硬盘里面的书按主题分类,每个主题下面都有一堆书,当我需要学习某个主题的知识时(譬如贝叶斯学习或者神经网络),我会把里面涉及这个主题的书都翻开来,索引到相关章节,然后挑讲得好的看。那么,如何判断一个资料是好资料还是坏资料呢?
好资料,坏资料。好资料的特点:从问题出发;重点介绍方法背后的理念( rationale ),注重直观解释,而不是方法的技术细节;按照方法被发明的时间流程来介绍(先是遇到了什么什么问题,然后怎样分析,推理,最后发现目前所使用的方法)。 坏资料的特点是好资料的反面:上来就讲方法细节,仿佛某方法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们往往这样写“我们定义… 我们称… 我们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根本不讲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人们最初是因为面对什么问题才想到这个方法的,其间又是怎样才想出了这么个方法的,方法背后的直观思想又是什么。实际上一个方法如果将其最终最简洁的形式直接表达出来往往丢失掉了绝大多数信息,这个丢掉的信息就是问题解决背后的思维过程。至于为什么大多数书做不到这一点,我在这里试着分析过。
学习一个东西之前,首先在大脑中积累充分的“疑惑感”。即弄清面临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在浏览方法本身之前,最好先使劲问问自己能想到什么方法。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你对问题的疑惑越大,在之前做的自己的思考越多,当看到解答之后印象就越深刻。 记得大学里面的课本总是瀑布式地把整个知识结构一览无余地放在面前,读的过程倒是挺爽,连连点头,读完了很快又忘掉了,为什么?因为没有带着疑问去学习。
有选择地阅读。 很多人觉得我读书速度很快,其实我只是有选择地阅读。这里的选择体现在两个地方,一是选择一本书中感兴趣的章节优先阅读。二是对一本书中技术性较弱或信息密度较低的部分快速地略读。一般来说,除了技术性非常强的书之外,大多数书的信息密度很低,有很多废话。一般来说在阅读的时候应该这样来切分内容:
- 问题是什么?
- 方案是什么?
- 例子是什么?
如果是需要解释一个现象的(譬如《黑天鹅》),那么
- 现象是什么?
- 解释是什么?
- 支撑这个解释的理由是什么?
- 例子是什么?
一般来说,这一二三四用不了多少字就可以写完了(如果假设只举一到两个精到的例子的话),这样的无废话著作的典型是《合作的进化》;那为什么有些书,明明核心观点就那点东西(顶多加上几个精要的例子罢了)却写得长得要命呢?因为人的思维都有一个“联想”的特点,写着写着就容易旁逸斜出,而且作者自己也往往觉得引申出去挺牛逼,有时候很多与主题无关的废话就掺和进来了;那么,阅读的时候就应该有选择性地滤掉这些不相干的废话;此外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大量冗余的例子。一般来说组织得比较好的书会有详细且一目了然的目录和索引,根据目录首先就可以滤掉一部分(比如某个子章节的内容你以前是看过的),然后有时候作者还会举很多冗余的例子,如果你已经觉得印象够深刻了这些例子完全可以不看(一些书就非常厚道地对每个观点只辅以一两个最最经典的例子,譬如《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如何正视心理学》,这样的书我最是喜欢)。
为什么看不懂?如果看不懂一个知识,一般有如下几个可能的原因:
你看得不够使劲。对此古人总结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虽然这个规律不是任何时候都成立的,但是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看是完全可以解释的,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力往往会有选择性地关注其中的某一些“点”,而忽略了另一些“点”,于是一遍看下来可能因为某一些忽略导致无法理解整体。或者干脆看的时候就没注意其中一些细节但重要的东西。此外,大脑理解一个东西需要一定的处理时间,人脑的处理速度很慢,神经冲动每秒传输速度不过百米,所以不能指望看到哪懂到哪。最后,我们可能因为思维定势的原因会从某个特定的角度去看一句话而忽略了从不同角度去理解的可能性。对于这类情况,仔仔细细地再多读两遍,多试着去理解两遍,往往会“哦!原来这样。”地恍然大悟。
其中涉及到了你不懂的概念。这是技术性的不理解。这种情况就需要 Cross Reference 。如果一句话中用到了你不懂的概念,那就去查,现在很多书都是电子书,直接搜索一下,或者,对于纸书,看一下书后面的索引就行了。奇怪的是很多人看不懂也不分析一下为什么不懂,就直接放弃了。正如解决问题一样,问题卡住解决不了,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分析到底为什么解决不了,而不是直接求救。
作者讲述的顺序不对,你接着往下看,也许看到后面就明白了前面的了。
杂项
如何在阅读之前就能获得对一本书质量的大致评估。在深入阅读之前能够迅速评估一本书的质量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基本上有几个线索:1. 看作者。牛作者写的书一般都不错。2. 看目录和简介。一份好的目录和简介能够透露这本书质量的相当一部分信息。目录结构是否清晰,是否直白(而不是装神弄鬼),都是衡量的线索。3. 看 Amazon 上的评价,这里要注意的是,除了看整体打分之外,更要看打分最低的人是怎么说的,因为小众意见往往有可能来自那些真正懂行的人(除了来踢馆的),如果在打分最低的意见里面看不到真正有价值的反驳意见的话就相当肯定书是不错的了。4. 看样章。Amazon 上一般都可以随机浏览一些章节的,表达是否清晰,论证是否严谨,内容是否深刻,基本是几页纸就能看出来的。
如何搜寻到好书。几个线索:1. 同作者的著作。2. Amazon 相关推荐和主题相关的书列(类似豆瓣的豆列)。3. 一本好的著作(或一份好的资料——不管是书还是网页)在参考资料里面重点提到的其他著作。4. 有时对于一个主题,可以搜索到好心人总结的参考资源导引,那是最好不过的。
《暗时间》前两篇的笔记和总结
第一部分:省时、高效地学习和进步
总论:学习后要进行笔记、反思、总结、讨论,否则你永远只是在他人的思考中洋洋得意着。
1, 暗时间:习惯将问题放入大脑的潜意识思考
2, 习惯于专注所带来的成就感
3, 设计自己的目标进度条,不要过早地退出尝试的循环。原始的大脑常常使我们高估失败带来的损失和困难产生的心理障碍。
4, 学习时,因为作者习惯的文法和自己习惯的文法不尽相同,所以(1)应当用自己的话将学到的知识重复一遍,加强记忆与大脑熟悉数据的强联系。(2)将知识抽象,使得这种强联系的范围更广,试用性更广。
5, 创作复习的机会,复习的效用是学习新知识效用的千百倍:能重新记忆、看到知识的其它面向。
(1)将知识说给别人听
(2)整理笔记
(3)将知识点按照主题串联并书写
(4)虚拟经历
(5)再次抽象和推广
6, 专注精神除了能带来表意识的全功率运作外,更能使问题和知识植根于潜意识,长期看来,同一段时间内,效用是不专注时的数十倍。
7, 学习习惯:
(1)搜索(google&wiki);
(2)做读书笔记;
(3)将问题放到脑子里入睡;
(4)多看心理学书籍;
(5)学习新知识时的三个问题(1)它的本质(2)第一原则(3)知识结构;
8, 时间和效率:
(1)乘着对一件事有热情,一股脑把往事开头难的那个阶段跨过
(2)重要事情优先,大块时间完成
(3)对未来的学习进行提前积累
(4)总结(它的效用极大)
(5)制定简要的阅读计划,阅读分类
(6)根据主题来查阅资料,而不是根据教程来学习主题
(7)只读经典,康德一生仅500本藏书
(8)在一本书中进行选择阅读,不用全读,即使它是经典
9,知识结构
元知识(本质/非本质),专业知识(本质/非本质)
10,习惯的养成:习惯能加强习惯自身的惯性
(1)承认改变的难度
(2)兴趣驱动外,要进行系统规划
(3)欺骗大脑中的低级模块和反射模块
11,看一个人,要看他的朋友和兴趣,他的阅读和他见的人
第二部分:人类心理弱点产生原因:
1, 滞后的进化
人类大脑的进化是由于20万年的原始社会中DNA不断淘汰和改进而产生的,到近几百年的工业社会和近数十年的信息社会的社会中,人类大脑还未来得及适应。
滞后的大脑模块具体表现为:嫉妒心、虚荣、寂寞、无法正确估值未来的困难、食欲和性欲过强、高估自己的控制能力、逻辑思维系统不严密、天真的条件反射、决策判断过于依赖情绪系统、缺失充分条件时大脑喜欢“自圆其说”、大脑的高级认知模块常屈从于反射模块、过于害怕社交失败、因为远古DNA产生的恐惧错位、自利归因。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生活在信息社会的远古人。
2, 生存、繁衍的需求大于幸福的需求
人类大量存在于地球的结果说明人类的DNA多是为了生存和繁衍,而非个人幸福。
为满足20万年来大脑落后的生存(繁衍)需求(然而这些需求实际上过于落后,并不适宜于现代社会生存繁衍法则),人类常常牺牲自己的幸福。换句话说:我们去屈从于原始大脑舍弃幸福而做无用功。
因此每个人都得学习“幸福课程”。
第三部分:书写
1, 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1) 对思维的备忘和缓存
(2) 启发、延伸思维的广度和宽度
(3) 可做反思
(4) 可做分享、交流
(5) 文字自己也会思考
2, 写博客
(1) 一个人只能与同阶层的不超过一百人保持出色的关系,但价值博客能数量级地拓展朋友圈子和结交高质量的朋友
(2) “教“是为了更好地“学”,教学相长
(3) 讨论是绝佳的反思和open mind
(4) 激励你持续地学习和思考
(5) 价值博客是一份很好的社交简历
第四部分:抽象总结
1, 生活就像一条漫长的跑道,在你遇到障碍的时候,如果你总是屈从于大脑的低级模块,选择绕过,那么你最终将越来越发现只能绕过障碍,而无力半开。如果你大多数时候选择搬开障碍,虽然从表面上看,跟那些绕过障碍的人相比,你的速度慢了很多,但随着你越来越熟练地解决障碍,最终你的速冻将远远超过总是“抄近道”的。
2, 直接问到问题的答案同时意味着你永远倒要靠别人的大脑来获得答案。
3, 困难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困难。
4, 核心竞争力:稀缺的、市场需求而且附加值高的、可持续发展的。
(1)专业技能(2)跨领域技能(3)学习能力(4)性格要素
暗时间读书笔记
序言 为什么每个人都该学点心理学
现代科技手段(FMRI和随机受控试验)应用于研究人脑思维的特点以及有关现实生活的关系。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脑的思维规律,思考正确的判断与决策方式,规避心理/认识偏差,认识我们的情绪与理性思考的关系,以及人类部分社会行为的心理根源。
第一篇 暗时间 - 时间管理/精力管理
——–暗时间——
1.以CPU为引子,核心观点“应找出合理的方式,让大脑满负荷运转”;
2.“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从而实际意义上能比别人多活很多年。”“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则能够在重要的事情上时时主动提醒自己,将临时的记忆变成硬编码的行为习惯。”
3.实际投入的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
4.“因为看书并记住书中的东西只是记忆,并没有涉及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部分推理的过程就是你的思维时间,也是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著比例的“暗时间”。
5.尽量避免在多任务之间反复切换,你需要浪费大量时间去重新熟悉上下文。
6.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习惯。
7.回答:如何利用好暗时间?
1)有利用时间碎片的意识;2)减少(避免)任务切换;3)提高思维集中度;4)培养抗干扰的能力;
——-设计自己的进度条——-
1.善于规划的人,会将任务划分为一个个的里程碑,再将里程碑分割成TODO list,在完成一段内容后获得成就感,驱动最后完成任务。避免了长时间未接收到反馈时带来的挫败感以及无法坚持进一步投入的后果。
2.过早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
3.兴趣遍地都是,关键是有没有坚持下去的毅力。
4.反思是最重要的让人得以改进的品质。
5.与其反复焦虑是选A还是选B,不如已经进行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选择一个开始着手研究。
6.一生的知识积累,自学起码占90%以上。
—–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
1.“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
2.“我们在记忆的时候将许多线索(例如当时的场景、问题的背景,甚至所处的语言环境、空间位置)一并编码进了记忆,事后能否提取出这段记忆严重取决于提取线索是否丰富、以及在回忆的时候是否重现了记忆时的线索。”
3.“对于理解记忆的人来说,知识中包含了精细的概念、逻辑、一般的解题原则、通用的解题手法、背景知识、类似的问题等等无数的记忆和提取线索,而不是某段孤立的、任意的文本序列。”—记笔记的时候加上自己的关键字。
4.“记住一般性原理之后,其他细节即便遗忘了也可以自然推导出来,从而无需费力去记忆。”
5.“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之后理解得更深刻(实际上是更容易记住和提取出来——知识还是那些知识;此外用自己的话复述也常常触发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其他知识的联系,进而编码进更多的记忆提取线索,这也是另一个好处”
6.“从既有经验中总结知识的时候,应利用适当的抽象来得出适用范围更广的知识(而不仅仅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另一方面,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同样应该对问题进行抽象,触及其本质,去除不相干因素避免干扰,从而有效提取之前抽象出来的知识。”
7.“养成习惯,经常主动回顾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老生长谈了):这不仅有利于巩固长时记忆,而且一段时间之后的回顾你可能已经因为新的知识学习从而对原先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看法,通过回顾,可以整合新旧知识,得到新的启发。”
8.“创造回忆的机会”,与他人讨论,整理笔记,书写(将有关一个主题的知识系统地串起来)
9.“设身处地地“虚拟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事情”-类似白日梦,尽可能去想象可能的细节,将他们与你的情绪挂钩。
———-学习密度与专注力———
1.学习总投入=学习时间X学习密度(效率)
2.真正的效率源于内心对于一个东西的强烈热忱。
3.专注力为什么会对学习效率造成这么大的影响。这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专注于一件事情能让表层意识全功率运作,这个是显式的效率。第二点,也是更重要的,它还能够使你的潜意识进入一种专注于这件事情的状态。”
4.表意识与潜意识的合力,避免被焦虑打断,工作时专注于当前处理的工作。
5.专注力也是一种习惯””既然是一种习惯,就能培养”。
6.培养专注的习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
1.“Google&Wiki”
2.“看书挑剔,只看经典”
3.“做读书笔记。”-收集好例子,分析别人的陈述结构,获得多少不取决于读了多少,取决于思考了多少
4.“利用走路和吃饭的时候思考,还有睡觉前必然要弄一个问题放在脑子里面,在思考中迷糊入睡。”-利用碎片时间
5.避免焦虑,方法一,底线思考(认真计算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并且接受这种情况。)方法二,专注的转移注意力。
6.“重要的事情优先”“尽量避免琐事骚扰,不重要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
7.“重要的事情营造比较大的时间块来完成。”。
8.“多看心理学与思维的书,因为它们是跨学科的。”所谓的方法论。
9.“学习一项知识,必须问自己三个重要问题:1. 它的本质是什么。2. 它的第一原则是什么。3. 它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很重要,但很难的三个哲学问题;
10.学习思考过程中常问自己的几个问题:
1)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2)目前我的收获? 3)设想自己正在将东西讲给别人听。4)设想讲给一个不懂的人听。5)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
11.“善于利用小块时间”。
12.“关于习惯的养成”“第一条就是认识到习惯的改变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承认它的难度。第二条就是如果你真想改掉习惯,就需要在过程中常常注意观察自己的行为,否则习惯会以一种你根本觉察不到的方式左右你的行为让你功亏一篑。”
- !!重视提前积累的力量,比别人往后多看一年,你就比别人多一年时间来准备,这个差别是巨大的。
14.抽离当前工作,思考当前工作有什么意义?
—-阅读方法—–
1.趁着对一件事情有热情的时候,一股脑儿把万事开头那个最难的阶段熬过去。
2.制定阅读计划,选出认为对你最近最有价值的书,先总览一下,决定阅读顺序。每天看一点,不方便看书的时候用来思考看到的内容。
3.根据主题来查阅资料,而不是根据资料来查阅主题。(很好!!)
3.好资料,坏资料。好资料的特点:从问题出发;重点介绍方法背后的理念( rationale ),注重直观解释,而不是方法的技术细节;按照方
法被发明的时间流程来介绍(先是遇到了什么什么问题,然后怎样分析,推理,最后发现目前所使用的方法)。重现思维过程
4.学习一个东西之前,首先在大脑中积累充分的“疑惑感”。(很好!!,带问题思考)
- 有选择地阅读。 只读主干
6.为什么看不懂?1)1. 你看得不够使劲。2)不懂的概念,交叉阅读 3)作者讲述的顺序不对。
第二篇 思维改变生活 -新思维方式
未来是不确定的,做好头脑准备,尽量不错失机遇。个人因素往往只是成功的一个既非充分又非必要的条件。
社会学习–普通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聪明人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
我们在大脑中走得越远,在现实中走的越稳。我们在大脑中失败的越多,我们在现实中失败的次数就越少。
正如数学家们通过悖论来一窥数学的奥秘,心理学家们也在透过形形色色的错觉现象来探索大脑对信息的处理机制。
打破认识局限带来的偏见的唯一途径就是开阔视野,多积累知识,以及和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人讨论。
我们的大脑从原始的反射模块一直进化到拥有初步的情感区域,一直到进化历史上较为新近的“新皮层neocortex”所支持的高级认知能力一步步而来。工业时代到来后,我们原始时代获得情感大脑所具有的保护本能,在现代社会往往不再适用了。(远古社会与异性搭讪失败的成本很高,而现在不同失败的社会成本几乎为0)
在选择职业时“听从内心的召唤”,很多时候因为我们的热情来源于我们的情感系统。实际上我们所谓生活的意义也就来源于情感系统。
在原始的大脑中,我们常常对于未来的收益估计不足,倾向于就眼前的损益进行决策。这导致我们天性目光短浅,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们在大学期间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之外的玩乐,这些娱乐大多具有以下特点:能够立即带来愉悦,而又不会导致立即的损失。毕业时的危机看似遥不可及。也许远古生活告诉我们的真理就是,几年后的潜在收益与当下的好处无法相比。
但实际上是,在现代社会中立即投资自我的未来而带来的收益更大。
我们的大脑喜欢事物往积极的方面发展。GTD的原理即使如此,通过不断的进展,让执行者意识到事情正在朝完成不断迈进,这种正面趋势所带来的积极情感能够进一步激励个体把事情执行到底。
我们知道答案,但往往却不知道知识获得的过程。
只要有一件事是对自己有利的解释,我们的大脑就会毫不犹豫且掩耳盗铃地认为那就是唯一的解释。(相关的概念“沉没成本”)
客观意味着承认存在未知信息的可能性,理性意味着能够从对立面的视角去看问题和思考。
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习惯是自我巩固的。能够改变既有的习惯,依靠的不是自制力,而是知识。
认识到以上这些知识(大脑的进化历史),认识到大脑的局限性,并最终摆脱它的错误驱使,则让人在情绪上感到聪明和愉悦,学会利用情绪大脑本身的力量来推动它本身。
—书写是更好的思考—
1.书写是对思维的备忘,我们大脑的工作记忆资源是有限的(2-7个项目,类似电脑的内存)。
2.书写是对思维的缓存,允许我们在大脑中对一个问题进行更充分的思考。
3.书写是与自己的对话,不用费心去记,文字会不断提醒你去反思。
4.书写是与别人的交流,文字形式的记录才能更好地分享和传播。每个人的盲点不一样,你的盲点可以在别人那得到补充,别人的盲点也可以得到你的修正。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认识到自己知识体系中的缺口,而这又是很难自觉的。
5.有时语言本身也会思考,让你不由自主地去完善它。
—为什么该写博客—-
用博客的形式记录下你有价值的思考,会有很多好处却又没有明显的坏处。
1.可以认识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博客无地域限制;一次表达,无数次阅读)
2.书写是为了更好地思考。
3.“教”是最好的“学”,一件事情能够你还不能讲清楚,十有八九是你还没有完全理解。也可以强迫你自己去梳理自己的表述逻辑。同时可以将自己潜意识里的东西拉出来,反思他们的可能。
4.讨论是绝佳的反思。与不同意见的人交流,会迫使你不断拿出更深层次的理由。
5.激励你去持续学习和思考,不思考就会没有内容可写。
永远不要停止更新你的blog,就算你2-3个月写一篇,只要是每篇都写自己思考的产物,有价值的内容自然就会被挖掘出来。
6.学会持之以恒的去做一件事。
7.一个长期的价值博客是一份很好的简历。
怎么做到长期写一个价值博客。
让你自己成为一个持续学习和思考的人,并只写你真正思考和总结之后的产物,其他一切就会随之而来。
能够长时间挂几个问题停靠在潜意识中是一种技能,能够带来很大的好处,停留的时间越长,你就琢磨的越多,别人看到的也就越多。
当然你也可以试着把不成熟的想法写下来,试图整理成条理清晰的文字,然后看看能否在整理的过程中走得更远。
失败结果的归因会直接影响我们下一次努力的程度,向外归因,更无所谓。向内归因,改进自己。不断改善自我,正是我们人类自由意志和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遇到问题应该自己动手,很多时候因为不了解某一领域知识,我们容易将其难度估计过高。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你找遍互联网,你还有以下收获,很有可能以后你还会遇到类似问题:
1.以后遇到这类问题,在哪里可以最快找到最有效的参考。
2.哪些网站是寻找这领域最有价值信息的地方。
3.哪些书是领域内最经典的书。
4.遇到了类似一些问题,除了你想解决的最初问题之外。
5.遇到了一些不类似的问题,从而拓宽了视野。
6.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牛人。
很大程度上你所遇到的问题不是孤立的,以后你还是很有可能遇到类似的问题。每次直接问问题得到答案的同时意味着你需要永远依赖别人的大脑来获得答案。困难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难。
——什么才是你的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竞争力——
一种观点: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他独特的个性知识经验的组合。
如果你的组合1)绝无仅有2)在实践中具有价值3)具有可持续发展性,那你就具备核心竞争能力
以下的知识组合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1.专业领域技能
2.跨领域技能: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判断与决策能力,批判性思维,表达沟通能力。
3.学习能力
4.性格要素,如专注,坚持,自省,谦卑等等。
书写:想法–>关键论点,论据–>一篇文章
阅读:想法<–关键点笔记<–文章
第三篇 跟波利亚学解题 -解决问题方法
求解时,我们把需要求解的问题本身当做条件,从他推出结论,再从这个结论推出更多结论。直到某一个节点上我们发现了真正的已知条件。
这个过程叫做分析。
波利亚《HOW TO SLOVE IT》
1.时刻不忘未知量
2.用特例启发思考
3.反过来推导,理解约束,反过来搜索可能的解空间。
4.试错
5.调整题目的条件
6.求解一个类似的题目
7.列出所有可能相关的定理或性质。
8.考察反面,考察其他所有情况。
9.将问题泛化,并求解这个泛化后的问题—-与TRIZ思路类似
10.意识孵化法,一直保持思索。
11.将由他人解决。
不断反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好题目测试一个人的思维习惯,坏题目测试的是具体领域的知识且建立于某种偏见。
可以将当前学习的知识进行抽象,并整合至现有知识框架中,建立更多的思维钩子(辅助联想/演绎/归纳)。
——-有关思维过程的几个重要内容————-
1.内隐化,将思维方式方面的知识化为己用。
2.跨情境运用,问题解决策略通用化。
3.对问题解提供更多记忆线索。
4.包含更多的知识(思路想法而不单是算法本身)
5.重在分析推理,而不是联想。
6.寻找该算法的原始出处
7.原始的出处对于细节也讲得未必到位。
8.不仅学习别人的思路,整理自己的思路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