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nnovation

创造力的基础在于联想力,从一件事联想到另一件事,是所有构想的开端。

如果你手里有一把锤子,所有东西看上去都像钉子。

最有创新能力的那些人,在知识的溪流中自由漫步,每获得一个新观念,就把它置入这条溪流中,与其他人交融、碰撞、验证、证伪、生发出新观念。他们不是专家,但也不浅尝辄止,而是追逐知识、观念、思想、技能的跨领域碰撞的化学反应,不能自已。——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彭特兰

关于创新:从技术内部角度解构创新,我们会发现,所谓的创新并非什么神秘的东西。“创新存在于新的解决方案转变为标准工程的过程中,其间包含着许许多多微小的进步和修正,它们积累在一起共同推动着实践前进;创新存在于由发明引发的根本性新技术产生的过程中;创新存在于这些新技术在改变内部组件或者结构深化时,因增加组件而获得发展的过程中;创新还存在于技术体从出现到随时间而发展,最后创造性地改变了那些与之遭遇的产业的过程中。这里谈的每类创新都很重要。并且它们中的每一种都摸得着、看得见,创新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它的发生不是模糊地求助于所谓“创造性”。创新实际上只是另辟蹊径地完成经济的任务。”“如果一个国家希望能够引领先进技术,它需要的不是投资更多的工业园区或含糊地培养所谓的“创新”,它需要建立其基础学科,而且不带有任何商业目的。”

创新是民族灵魂

理念是战斗力

中国创新火花为何点燃?

侯延琨:创新风暴主要集中在IT和新兴产业,虽然在高端制造业和医疗卫生行业还有所欠缺,其规模之大可能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更新于2017年12月25日 07:45 瑞银中国证券研究主管 侯延琨 为FT中文网撰稿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回顾40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兴奋不已。与此同时,在人口红利逐渐消退的同时,债务水平持续走高,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始担心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怎样维持高增长,顺利跨越中等国家陷阱成为重要的课题。“创新”是中国跨越中等发达国家陷阱的必经之路,只有持续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中国才有可能完成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我们的研究显示一股创新风暴正在中国崛起,主要集中在IT和新兴产业,虽然在高端制造业和医疗卫生行业还有所欠缺,其规模之大可能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从世界最大的无现金交易总量到世界最快的大数据计算速度,从世界最大的电动车市场到世界最先进的高铁网络,从世界最多产的人工智能科学论文到世界最领先的光伏产业链,中国在许多行业突破科技瓶颈,成为世界的领跑者。

一些量化指标重新审视一下中国在过去十年取得的成绩,在创新领域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2015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在SCOPUS杂志上共发表448,221学术论文,低于美国的635,127篇,全球排名第二。单篇平均引用为3.09次,低于美国的3.92次,但是略高于传统科研强国日本。虽然这些学术论文的H指数(高强度引用)只排名14,仍落后于其他科研强国,但中间的差距在过去数年间迅速收窄。

中国的专利授权量与申请量在最近几年激增。2015年,中国授权27.5万项专利,以微弱优势超过日本,数量上冠绝全球,占全球五大专利局专利授权量的28%。根据全球五大知识产权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为美国的2.4倍。这表明中国的专利授权量有望在未来几年有望大幅超过美国。与此同时,中国也正在欧洲和美国申请更多的专利。2015年,中国有8,116项专利申请在美国获批(2010-2015年间的年化复合增速为25%),占当年美国专利授权总数量的3%,并在海外国家中位排第五(2007年排名仅为第15),排名高于英国和法国。排在中国前面的日本,韩国,台湾都是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体。这不仅说明中国的技术力量正在崛起,同时说明在某些行业,中国企业已经为进入美国市场进行战略性的准备。

在这炫目的成绩之后,第一个问题是,中国是如何快速崛起的,究竟是什么点燃了中国创新的火花?是否可以保持她在这些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我们看来有四项最主要推动创新的因素。

第一是政府对初创企业、研发和创新的政策扶持。

中国的研发支出已经高居世界第二。过去十年,中国的研发支出以18%的年化复合增速快速增长,并于2016年达到1.55万亿人民币,以美元购买力平价计算高居全球第二,有望在2018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研发投入第一大国。过去三十年,政府对创新的投入的一直是GDP增速的两倍,彰显了其推动科技兴国的强大意愿。同时国务院也连同其他部委出台了不同支持创新的政策,如成立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高科技企业的优惠税收政策也是重要的一环。2016年,全国38万家工业和制造业企业中,共有8万家公司符合“高科技”企业的标准。换而言之,21%的工业企业能够享受到15%的优惠税率(法定税率:25%)。

第二是灵活的市场生态,或者说是“野蛮生长”。

中国的消费者和执法机关直到今天对国产品牌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容忍度。在国内庞大市场的刺激下,中国企业往往会采用“试错法”,即常常在产品尚未完善之前就推向市场,之后根据消费者得反馈频繁地对产品进行升级。所以说,从严格定义上,中国会计上的“售后服务”一项的费用,有相当数量应该记为研发费用,而消费者就是实验者。比如说,中国汽车年销量比美国高57%,可是市场召回的数量仅为美国的1/5. 如今造成巨大资源浪费的共享单车也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第三是工程师红利。

2016年中国毕业680万本科生(4倍于美国的毕业生),55万研究生,另有43万留学生学成归国。相较于笔者大学1995年大学毕业时,中国只有66万人毕业,彼时还被称为天之骄子。于此同时,我们还欣喜的看到中国的大学教育质量有了长足的进步,2015年,中国共有24所大学进入QS 世界大学排名500强,从学校数量上来看排名全球第四。但是过去五年,中国平均只能提供20万个研发岗位的就业机会。我们认为中国充裕且便宜的理工科研发人才将使中国的研发成本持续保持低于外国的水平。换而言之,我们认为中国的工程师红利现在才开始逐渐显现并有望在未来十年持续。

第四是充裕的储蓄提供了大量的创新资金。

中国的储蓄率一直较发达国家高,而近年越来越多的资金正从房地产与股市流向风投和其他的创投领域,从而实现投资多元化。有数据显示,中国的创业企业中,有75%是自有资金,明显高于美国的44%。 过去两年,仅风投的规模就已经达到了1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GDP的0.8%,该比例是美国的三倍。

中国企业正在很多领域,如光伏,LED,LCD,中对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我们预期上面所述的支持中国研发增长的要素会长期存在,因此中国将会在更多的制造业方面逐渐实现更多的突破。主要中国能够持续进行研发投入,积硅步,以致千里,应该有机会顺利突破中等国家陷阱,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本文编辑徐瑾jin.xu@ftchinese.com

明星同款,再也不用等淘宝

看完《王牌特工》,对于绅士的理解又提升了几个level,科林大叔一口英国王室口音,再加上合身笔挺的西装,用纯正的英伦范儿告诉你如何绅士的“杀死一个人”。而出于剧集着装需要,电影制作方和电商网站联手创建了电影同名服饰品牌,主演的同款服饰在电商平台上售出。不用苦苦等淘宝的不入流货了,要成为特工,先为自己花一笔钱。

另外还有Spylight这一应用,可以轻松帮你购买到荧幕上的明星同款。用户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购买,第一种:拿起你的手机对着正在播放的电影,应用程序会通过音频识别影视剧,识别完成后展示出剧集中所有同款服装。第二种:用户可以浏览数据库中所有的电视节目和电影,从中找到你喜爱的同款服装。

Spylight非常贴心,当你看上的服装是定制款、款式很老、售罄的时候,它会提供一个非常接近的服装作为替代。明星同款的火爆迹象正是这类软件的“催产剂”,未来也可能通过直接对视频中加商品链接,让用户所见即所达即所买,这样植入个广告容易多了,直接看流量就好了。

傅盛:后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机会和创新出路

创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甚至于一个混沌的课题。这对创始人来说,尤其认知能力的要求,是极其苛刻的。

面对未知的世界,我们永远要像小学生一样,保持好奇;面对新物种新规律,要像海绵一样,保持空杯,不断吸收。如同一位作者形容,每天扑在未知的知识,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有一本书叫《原则》,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封闭的人从来只做论述,而开放的人在不断地提问,对很多东西都保持好奇。

当然,除好奇和空杯之外,要将认知内化为能力,更加离不开刻意练习。

我记得当年做产品时,我每天看各种界面,看一段文字,就把它读出来,再看是否能让用户更理解。一直到最后,我跟很多同事讨论,他们会说,你对产品界面的感觉太好了。我说,stop,从来没有感觉这回事儿,只是我经历了大量的训练。

我告诉他们,当年我给产品每个功能写界面文字时,每一个字,我都要自己写。有时候,写一行字,要写一个下午。不仅自己把这行字写出来,把它念出来,还把竞争对手的文字写出来,再看对手为什么这么写,我是不是写的比他们言简意赅。甚至看我的用户对这行字的反馈,再来回修改——就这么一个刻意练习的过程。

只有这样,你才会形成一个所谓的感觉。而所谓感觉,其实背后是一整套思维模型。而这套思维模型也是要靠不断积累、不断刻意练习,才能最终得以形成。

话虽如此。这样,就够了吗?最残酷的事情是什么呢?是指望把过去优秀的认知变得更优秀,人就可以更优秀,现在慢慢变成一个伪命题了。我们以前坚信的思考模式——只要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就可以做得更好。这样的思考模式失灵了。

我的脑海常常出现一幅画面:

我就是一个铁匠,每天都在打铁,我打的铁是村里最好的,所有人都来找我,没有人能超越我。因为我已经磨了10年的手艺。突然有一天,公路修通了,大量的铁制品从工厂里运过来,你发现自己的手艺再好,也没有人来找你了。

这个时代变了。你可能认为这些人不懂工艺品,或者不懂我的手艺。这样的抱怨没有意义。今天的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可怕的事情在于:当一个时代发生巨变时,你发现原来武功是会贬值的,认知是会贬值的,甚至变成累赘。

为什么会是累赘呢?因为过去的成功成为了今天最大的羁绊。而这种羁绊其实就源于你过去积累的那个时代的认知。

怎么办?所谓大道至简。世界复杂的时候,极其复杂,而且越来越复杂。但这些复杂的体系中又存在同一性。其实在很多层面上,复杂科学都有它的同一性。

这里跟大家分享一段带给我启发的视频:《绝对好奇——人类崛起》

它讲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历史:人类在整个生物物种竞争中,一直处于边缘地带,处于被压制状态,导致人类不停寻找新的环境。因为只有新环境才能存活下来。比如当地球是海洋时,为防止被别的鱼吃,人类只好潜水;后发现氧气不够,人类就长出了肺,从空气中直接获得氧;等有肺以后,陆地出现了,它就往陆地上爬;成为爬行动物后,又有比自己大得多的动物;好不容易斗争成功了,有一天又火山爆发,生物大灭绝了;等这些生物灭绝后,人类终于觉得自己能活下来了,成为幸运者之一,但这时候又碰到恐龙。人类跟恐龙比大小、比凶猛,怎么都比不过。

事实上,人在这个进化过程中是没有意识的。但在整个过程中,人类形成了自己非常独特的进化历程。

这一段视频让我感触非常深。你会发现,其实人一直在竞争当中的。侏罗纪时代,人类本来挺大的,后来发现恐龙在了,没有任何办法。只能走差异化路线。正面作战,打不过,怎么办?我们来看看,当时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对抗恐龙的几个办法:

办法一:缩小体型。因为你在重量上比不过他,你还不如追求小,体型小了,就变得灵活好钻动。办法二:加强对环境的感知。哺乳动物需要恒温,恒温后,对环境的感知比以前要强很多。办法三:加强大脑建设。身体虽然小了,但大脑变得复杂了,能作出判断。

这一切的首要目标是活下来。

虽然活下来了,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突然有一天,一颗陨石撞过来了。结果人类最大的竞争对手所最引以为豪的优势开始变成他们的累赘。比如体型大,能力强,但食量大。当没有食物时,大型动物扛不住了,就饿死了。他们死了后,反而成了小型动物的食物。

于是,小型动物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了下来。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创新都是从边缘和小的地方开始。

所以,我的体会是,遇到巨大的竞争对手时,不要正面作战,大不了减负清零,重新开始,专注本质,敏锐感知。越是在行业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越要保持专注——专注事物本原,专注对自己所处环境的理解和对自我认知的提升。

用进化的思维,不断寻求创新。

一、创新认知谬误

有一次,我在西雅图参加一个会议,遇到了一个人,他叫周鸿祎,他突然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猎豹的清理大师做出了不一样的创新,走出了和很多中国公司不一样的路,这是一个创新。

听完后,我还觉得蛮欣慰的。那么多年恩怨情仇,还能给出这样一个评论,我觉得他还是很有可爱的一面。

不多会儿,我立刻警醒了。

我在想,我做了什么创新呢?无非就是找到了一个机会,把这个机会给实现了而已。我觉得这件事,谁都可以做嘛。当年我在做360安全卫士的时候,本质颠覆了安全行业。但在做的时候,没一个人知道,甚至没有一个人认为这件事可能发生。

所以,创新这个词儿,我还真的没法讲。

有一次跟张小龙交流,也让他讲创新。他说,创新这个词儿实际非常难讲。他说,我都不知道什么是创新。

我在想,可能创新本身是有一些认知谬误的。我们给创新冠以很多神奇的小故事,认为创新就在一瞬间,有一天大脑一开悟。比如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一个苹果掉下来,就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在奶奶家看到开水的盖子被顶起来,就想到了蒸汽机……。

我们太习惯用归纳法思维来认识这个世界了。所有的创新都是灵感,是勤奋,是我天天努力。另一种说法就是我转世投胎,我天命所属,这事儿只有我能干,这个行业聪明人都死光了,我来了,这个行业就改变了。

这都是一些创新的认知谬误。

创新的本质不是情怀。有情怀并不意味着你能创新。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是灵感突发,也不是简单的勤奋。它一定是有方法论的不断实践。

这个世界本身就是混沌的,不可精准预测的。有时,我们的行动,就像是盲人摸象。尤其创业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挫折之后,你会慢慢发现——其实所有创新本质就是一个概率活动。

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也不是一个精准的数学题。只要把公式填进去,答案就跃然纸上。有时候你看到的很多东西都是混沌的。你不能知道能否真的得到结果,只能在概率上争取提高发生的可能性。把一些原则变成方法论,不断去实践,去提高概率。当每个地方提高一点概率,就有机会成功,并争取多次实践的机会。

从这个维度来看,创新是有一些方法的。最核心在于:“新”不是创出来的,是生长出来,进化出来的。我们唯一的机会就是提前发现它。万刃之上推千军之石。就像雷总给我讲的“顺势而为”。在一个很高、很陡的山上,有一个很大的石头在那里,你只要把它推动了,肯定山崩地裂。看上去是你的能力,事实是势能早已累积。

姑且我们就叫它创新吧。我一直没想出一个更好的词儿。我自己认为,创新的发生,有三个关键点:

傅盛:后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机会和创新出路

二、创新的三个关键点

关键点1:人类的底层需求

人的底层需求,几乎从来没有改变过的。

我们一直讲荣誉感,衣食住行,更快,更方便,更安全,更便宜,与人交流等等都是人类的底层需求。这两年真正的行业变化也都发生在底层需求的满足。而不再简单的信息革命。比如共享单车,个性化新闻阅读等等。

万变不离其宗。很多东西都是从底层需求出发。找到用户的底层需求,还是不变的真理。

举个例子。我们常被人建议,不要问用户需要什么,因为他只会说需要一辆更快的马车。这里面有一个逻辑混淆。它是什么呢?

用户的底层需求是更快,但用户是不具备这个能力把更快用汽车这种形式展现出来。他的脑海里只有马车。就跟今天,你去问我们的用户,他需要什么移动互联网工具?他肯定是在已有的认知范畴内,找出一个形容词来表达。

汽车满足的还是用户的核心需求——更快。马斯克做的超级高铁、SpaceX也好,都在追求更快。更快才是用户的核心需求。

张小龙也曾讲过微信的底层需求。其实就是一个更快、更方便、更简洁、更安全的通讯工具。他们在这些点上做了很多。包括心理安全感。他坚持不做已读,保证用户有自己的隐私空间。但又保证每条消息可触达。只要你发出去了对方就一定收到。微信在技术环节上做了大量工作。

我想起了贝索斯的一句话,他说,把所有的精力和努力都投入到未来10年不变的事情上,这是亚马逊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这个原则其实就是用户的底层需求。无论产品形式发生各种改变,但底层需求从来就没有改变过。

包括当时猎豹做的所有的底层需求,也都是让用户更快、更安全、更方便地使用手机设备。我当时做猎豹清理大师这个产品,与其说安全放在第一位,还不如说,更方便放在第一位。

比如清理微信照片。我们就推了微信专清。你打开后,我们会把你微信群里面发的这些公众视频,直接给你拎出来。你朋友发的私密视频,就让你留下来。当然我们不会破坏隐私,只是拿一个文件特征码。

比如各种网上的段子,看完也就看完了,我们会帮你清除掉,节省手机空间——这种底层需求是未来不变的。

所以,新的AI时代,猎豹也想了很多点。找到我们最擅长又符合用户的底层需求的产品。它不一定是以前的杀毒软件或一个清理大师,未来我们还会有更多新的产品。

与其讲创新,毋宁讲发掘。怎么去发掘用户的核心需求。就这点而言,我其实有很多自己的切身方法。

早年间,为了了解用户需求,我就在论坛上亲自当管理员,不断跟用户泡在一起。自己给用户回帖子,打电话,当客服。我才发现,用户对电脑的理解远远超出我的想象。甚至,我们的产品,用户都不会用,我就上门去教他。

本质上我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我是从用户那儿学习他们的需求在哪里。我回那些帖子,可能是众多用户需求里的沧海一粟,但我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了我对用户的感知。很多人会用统计学等各种方法去教你,但当你自己花足够多时间去观察去琢磨,你本身就是统计学。

此外,你最好再学点心理学。当你去理解这些用户时,就可以看得通透。很多看上去离得很远的东西能统一起来,帮助你去更好地挖掘出真正底层需求。

当然,你还要大量地去使用一些产品,不能只囿于自己的口味。

关键点2:行业趋势

虽然我在微观上追求极致,但宏观上我并不太擅长。以前做产品经理,我对产品的定义就是让用户觉得好用。但等我创业才发现,趋势和风口的重要度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发现更大的机会。

有的时候,我们会陷入一种自我迷幻。想当然认为,这件事情我做得很厉害,就行了。其实不是。

只是当风口出现时,顺便是你在做而已。我当时做360安全卫士,带着4个人,整个公司剩下的人全部都做搜索。没有一个人对这款产品有期待。所以360安全卫士这款产品,也基本不被任何人重视。

结果,从每天大概几百,几千个安装,到我离开时,一天自然安装超过100万,新增用户超过70万,在中国PC覆盖率超过50%。没有打一分钱广告。

离开360后,我开始创业,就觉得图片是大需求,做了可牛影像。现在想想也还可以,一年做到每天10万的新用户。但你知道,我的内心是煎熬的。心想,我做一件东西,难道不是上来应该上亿用户吗?每个月几百万用户,简直是创业的耻辱和失败。

后来出了一个产品叫美图秀秀,就怎么都干不过他。因为他们明白用户的底层需求。我做的功能是让照片更清晰,而他们做的功能是让照片更不清晰。就是大眼睛,皮肤更白,再加一点腮红。

我在想,为什么曾经那么辉煌,今天会这样?后来我发现只做好一个点是不够的。以前互联网的方法论叫单点极致。我的老板教育我,只要把一个点做好,就会有机会。后来发现,如果你不找到风口,你把一个点做好是没机会的,也许会越做越死。

后来我开始反思:原来只有微观是不够的。“我行”,“我能”,这种思路都是不对的。于是,我开始看宏观。宏观就是产业形势的变化。

但这样的洞察力,需要足够的磨炼。比如看消费升级。十几年前,这不是一个多大的机会。但今天,很多人要买更好用,更有调性,更个性化的东西。这就是一个大机会。

另一个大机会就是技术的融合。当一次技术浪潮出现的时候,一大拨的产业革命会孕育无数多的公司。看到这种机会,一定要跟上。

当年互联网也算一种革命性的理念。最初都是以技术形式存在。今天有很多技术的崛起,都是真正找到行业趋势的机会。

猎豹自己投入了一些AI的技术。我自己也花了一些时间。我们的语音识别在小米音箱的所有语音引擎中排在第二。

想法是最关键的。更重要的一点是,AI在降低技术门槛。如果你不了解,可能就会错失这次技术浪潮。

但,核心不在于你使用的技术一定非常先进,而在于如何真正做好技术融合和技术落地。

通读苹果史,我发现,他们并未用最先进的技术,但它在技术快到高峰前将其产品化,更重要的是各种技术的融合。苹果当年就是把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后又把音乐和随身设备结合在一起。等到手机出现后,他们又将移动上网、智能化和手机结合起来。本质上,它是一个将电话技术和智能技术融合后的移动设备,将MAC上面的OS直接移植到iphone,从而形成了iOS,如此迸发出了世界市值第一的公司。

今天越来越多的技术都是融合型的,更多的是将不同技术进行融合,并找到这样的机会。

关键点3:竞争对手

创业当中,我们最容易忽略的一件事情就是竞争对手。

有一本书叫《商战》,猎豹是全员必读。十年前,我读过好几遍,每次读完都有新的感受。这本书说了一个点——制造产品的关键点不在于满足需求,而是和对手实现差异化的竞争。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什么叫需求?是用户需求一辆汽车,你按照用户的需求去造一辆汽车?如果这样,你离倒闭就不远了。因为汽车的需求已经被那些汽车厂商满足了。如果说你需要一辆跑车,你去造一辆跑车,你能干得过保时捷吗?

所有商业的本质在于争取用户脑海里的认知。当这个认知被你的对手占领的时候,你要抢过来是非常困难的。

竞争对手是创新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管你做的事情有多好,如果竞争对手已经在做,或者做得差不多,本质上就很难真正超越。

所谓微创新,都是大公司的打法。微创新绝对不是创业公司能找到的机会。因为你的微创新,最终会变成大公司的免费教程。

创业者应该都很熟悉,所有VC都会问一句,如果腾讯做了怎么办?大部分创业者的回答就是,我比他更努力,比他更勤奋,我的人比他更专业。

所有这些都是不成立的。

微信努力到什么程度?大年三十全是在加班。过小年的时候,各个公司放假,他们还在全力以赴加班。据说十一也是很多人在加班。再比如,我见雷总,每次都是晚上10点后,一聊聊到两三点,他还精力充沛。

我第一次跟腾讯谈投资的时候,我约腾讯总裁刘炽平,印象非常深刻。我说想约你聊一下,他跟我约的时间是半夜1点。还有一次,我半夜3点给马化腾写过一封邮件,我准备洗涮睡了,他一封邮件回过来了,不是批的已阅或同意,是打了好几行字表明他的观点。

这种勤奋度,能比吗?

我们从外部看到的只是他们的整体面貌,但在关键点上,一个优秀公司的养成,其实有很多内在基因。包括内部的竞争,也是非常残酷的,竞争压力也非常大。

再说说专业度。专业这件事,可能只有创始人是更专业的。你再往下招10个人、再招50个人,甚至从第10个人开始,你的专业度就比大公司差了。也许,从第二个人开始就差了。因为同样的offer面前,大公司揽专业人的能力,远超于创业公司。巨头在大体量下,跟小公司抢人的能力是创业公司不能想的。

竞争对手其实就像上文讲到的恐龙。如果真的同一维度上竞争,除非想出差异化策略。本质上,寻找差异化也是成本最低的模式。

美国人讲think different,他们想表达的意思,不是说一定要比对手强,一定要干掉对手。这和情怀也没任何关系。本质是不think different,就搞不起来。人力成本之高。他们根本不会想招100个人把对手干掉这件事。他们只会在思考上多花时间。想清楚了再干,上来就是空白市场,而不是通过苦战去完成跟对手的竞争。

作为小型创业者来说,要干得比对手好这件事,成本是非常高昂的。雷总总结两个词儿叫——仰攻。他说,一定不能再仰攻。金山干了一辈子都在佯攻的事情。看别人做了,我也做,还打赌,我要超过你。本质都在成本浪费。

因为相比后来者,领先者有两次失败的机会。后来者最大的机会就来自于领先者所不能进行的自我攻击。

三体里讲,消灭你,和你无关,你就灭亡了。这和你整个能力没有关系。我们要学会用进化的思想,去看我们的机会在哪,去找到那个缝隙。只有竞争对手为你留开一段缝隙,并且你看到了那个缝隙,创业者才有机会茁壮成长。

总结一句话:如果行业趋势出现了,你又可从中找到用户底层需求,而竞争对手恰好给你留了一个缝隙,且这块缝隙不是竞争对手用简单模拟就能完成的,那么,这件事,这个缝隙,可能就是你的机会。

这里举几个创新的案例:

傅盛:后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机会和创新出路

三、几个创新的案例

案例1:豹小秘接待机器人

很多人问,为什么选择接待机器人?其实,为了找到这个场景,我们内部至少翻新了5、6个版本。我们跑机场,商场,不断想需求,不断想到底能不能做到和这个需求符合,内部的产品其实都推翻了很多很多版。

我们一度认为可能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后来我说,不要想做那么多事情,甚至把手从它的身上卸下来,就做好这一点点接待。

这些接待看上去很简单,但要放在机器人上就变得很复杂。我们认真打磨了这样一些功能,只需要输入2、3张照片,就能做到精准人脸识别。这套识别系统在猎豹2000多人的上下班打卡中,每天都在被使用。

为了让产品本身突出差异化,还做了一个老板分身和夜间巡逻的功能。当你需要去处理一些远程的事情时,你可以附体在它身上,还能像在公司一样跟员工一起开会。到晚上了,就像一个保安。因为它有公司所有的地图,你只要给它制定任务,它就会不厌其烦,一圈一圈,来回巡逻。

所以,接待机器人的定位,不仅是个空白差异化点,也是一个足够高频且需求很大的市场。

案例2:猎豹清理大师

当时为什么做猎豹清理大师。核心就是用户底层需求。手机更快、空间更大、更安全。但当时,智能手机刚兴起,清理和加速是用户在安卓上的核心需求之一,而且最牛的竞争对手在国内,不在海外。

所以,我们在上市的时候,整个收入大概95%来自于中国,70%来自于PC。华尔街的投资就认为海外挣不了钱。这个模式没有在国外被证明过。但正因如此,这才是机会的缝隙。

猎豹上市后的第二年,我们的移动收入就占了50%,海外占了一半。现在我们移动收入的80%来自于海外,美国占了三分之一的收入。前三年,几乎每年保持150%的增长,去年降成20%多,大家就有些担忧。其实我们在人工智能上投入更多了。但我们今天在全球依然还是第一大移动工具软件开发商。

案例3: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其实是智能手机普及和中国制造强大两个大趋势下产生的结果。

如果不在中国,如何能那么大规模地,短期内生产那么多小黄车?乔布斯活着时,有人建议让他把苹果搬回美国,乔布斯说他在深圳招1000个人,两个礼拜就够了,而在美国要招6个月。一个新机型都要生产了。

可能大家没见过富士康怎么生产的。瞬间调度几千人,迅速一两个礼拜内把生产线搞完,立刻开始生产。中国制造之强大,今天远超全世界。

与此同时,也有用户底层需求存在。就是出行方便。本质除了摩拜,没有其他传统的竞争对手。

案例4 :微信红包

微信红包就是一个把底层需求移到互联网上最好的案例。

微信支付在之前苦苦挣扎很多年,完全没办法跟支付宝抗衡。那时候大家只认支付宝。如果从支付这个点,微信根本打不透。

但,微信团队发现了用户的一个底层需求——中国人爱发红包这个特点。其实还有荣耀感等诉求。本质发红包也变成了一个游戏。抢几分钱和抢几十块钱的人是并列的,让你有游戏感。很多设计都围绕底层需求。从这个需求点上,找到了差异化,打破了竞争格局。

总结起来,创新产生的三大关键点:第一,挖掘用户底层需求;第二,洞察行业变化;第三,知道对手在哪里。花更多时间去思考,去认真分析对手,去想清楚一些道理。我们就有机会去实现一些所谓的创新,抓住别人没有看到的机会。

四、后互联网时代的三个商业认知

我对于后互联网时代,有三个基本认知:

第一,垂直化和个性化成为新流量特征第二,线上线下成本倒挂第三,AI创造新场景

互联网已经从边缘成为中心,互联网本身的创新,要么就没有,要么就是属于几个巨头。

今天的BAT,就是一个活脱脱的人类历史上的托拉斯。这个托拉斯比过去任何一个托拉斯都厉害。因为它懂互联网,总是能最快找到信息源。

以前做传统行业的,信息传播和利用效率都较低,真的不一定知道新技术那么有用。他们对新机会的把握,或者互联网范畴内的把握,相对慢一些。

而互联网本身的技术革新,已经缺乏动力了。接下来,我认为突破点就在跨界——互联网和其他行业的结合。其实,互联网都不用+什么,互联网就是基础设施了。

互联网当年带来的轻模式,那种神话般的增长时代,基本上已经过去了。这一代的互联网企业,开始进入一个滞长期。只有和传统产业的结合才是新机会。具体有以下几个机会点:

第一,流量也开始出现新特征:垂直化和个性化。像一些垂直场景,比如教育,健身,旅游这样一些垂直化的场景,成为新的流量源。此外就是基于AI实现的个性化。

第二个很重要的特征:线上线下成本倒挂。线下红利期到来了。今天到处刷屏的新零售,到处看到的娃娃机,到处看到的橙汁机,椰汁机,自行车。它们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流量。

手机的普及,使得线上线下一体化。线下获取一个用户成本,变得比以往更低了。反而,互联网上购买流量的成本,变高了。

谷歌去年,光预装谷歌浏览器花的成本是12亿美金,占了整个收入的12%。连这样的巨头,掌握着整个生态,流量上还花了如此大的成本。再看看Oppo、Vivo的崛起。其实也是靠线下的流量去和互联网公司产生的竞争。

第三个机会点就是AI创造了新场景。AI是一个技术浪潮,有机会使得很多行业发生改变。包括无人零售的改变,其实就意味着,人走过的地方,和互联网鼠标走过的地方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在互联网上,你可以知道用户在哪里点击,看过什么,对什么兴趣,而线下店永远没有办法实现。今天线下店可以实现了。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通过Amazo GO做的无人购物,你知道整个用户的消费行为。

线上线下已经实现了无差别化。很多新的场景被创造起来。对创业者而言,核心是要找到这些场景,让技术落地。面对巨头,不需恐惧,要学会用进化的思维去发现机会,挖掘用户底层需求,专注在事物本质。

创新不是创出来的,而是生长出来的。我们的任务就是去发现它。即使流量红利殆尽的后互联网时代,跨界和新技术带来的机会也不容小觑。

无论怎样,做出更多被用户喜爱的产品,让人们生活更便利更美好。这一点,不会变。

作者:傅盛,微信公众号:傅盛

雷军谈创新和效率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中国版权协会主办的活动中说,创新就是两件事情,“一个是干别人没有干过的事情,第二个是干别人干砸的事情。”创新的失败率很高,99%都会死,“因为失败率(高),没有人愿意花很多钱,很多人创业都是拷贝,核心是抄,因为创新的成本太高。不过,哪怕创新失败的人也被社会尊重,因为只有失败者才会造就创新者。”

在小米目前的阶段,雷军说,自己每天都在想追求效率革命,去做效率的极限,比如小米的线下店,雷军想要把小米线下店高效率地铺到乡镇市场,而且,线下的效率,要做到跟电商的效率一样高。

雷军同时抱怨,小米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会认为,“便宜没好货”。这让很多人对小米的认知就是很便宜的产品,因此产品Low。但雷军也说,把东西越卖越贵不是他想做的事情,他不想把小米做成奢侈品。他的观点是,把价钱卖得越来越贵,给用户造成误解贵的就是好的,这是一条不归路。更持久的一条路是,是不断提高效率,降低价格。 雷军说:“(现在)电子市场主要是创新竞争,还没有真正到效率竞争上,如果把创新和效率同时看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话,这样的公司生存时间和生命力比较长久。

总之,尽管很多人认为小米在产品上有模仿和抄袭的嫌疑,但雷军对创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干别人没干过的事情和别人干砸的事情,按照这个标准,小米在模式上的确有创新。

产品高手的三个产品认知

阿芙精油与河狸家的创始人雕爷,在自己的公众号写了一篇文章,分享了他在湖畔大学上课时,从滴滴产品高级副总裁俞军那里学到的三个做产品的认知。俞军曾经担任过百度产品副总裁和产品首席架构师,是中国第一代互联网产品经理。

雕爷介绍说,首先,俞军对产品的认知有一个核心的公式:“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这也是俞军对用户价值的具体解释。很多人动不动就把“颠覆性创新”挂在嘴边,但俞军认为,先要把用户原先用的产品(旧体验),定义好,然后再减去“替换成本”。如果算出来的是负数,你的项目必死无疑;如果数字很小,你的项目恐怕做起来也很难;只有这个数字很大,才是你最应该做的项目。

比如,百度当年和谷歌竞争,其实不是靠产品做得比谷歌好而取胜的。因为那时候,大量用户突然发现,像新浪这样的门户网站,没办法满足对海量网站的选择了,搜索自然就成了主流的寻找方式。如果这时候百度和谷歌抢用户,等于百度把谷歌定义为“旧体验”,而百度的“新体验”必须高很多分才行,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百度的做法是购买“hao123”这样的导航网站,拼命抢夺第一次用搜索的用户,因为这些人的“旧体验”是零分,不管做成什么样,他们都觉得功能挺赞的。也就是说,一款靠谱的“新体验”不需要做到99分、100分,只要到了60分,就能占领消费者的心智了。

而腾讯当年抢夺用户的方式,不是依靠新体验比旧体验好哪里去,而是靠“替换成本”几乎为零做到。那时候任何一家创业公司做出个有新意的产品,腾讯都学一下,然后在QQ面板上加上一个小按钮就够了。不需要比原创那家更炫,而是用户“替换”起来太方便、太简单。

其次,俞军在湖畔大学的课堂上,用了一句话来总结产品经理,那就是“理解用户,定义产品”。虽然只有八个字,但真正做好这八个字的人并不多。而且,在“理解用户”这件事上,还分为微观理解和宏观理解两个层次。

先说微观理解,当年百度和谷歌有个很小的不同之处,搜索之后点击链接时,谷歌是在当前页打开,而百度是新开一个窗口。俞军说,美国人习惯在当前页打开,然后靠“返回键”回到搜索页。而中国这边,因为新浪搜狐网易等网站的习惯都是新窗口,所以应该延续这种习惯。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这么操作呢?因为那时候的Windows关闭窗口的按钮是红色的“X”,更容易发现。而“返回键”是灰色的,很多人不太会用。很多人听到这里的第一反应是,这怎么可能,但事实就是这样。如果你没理解这一点,就很难成为伟大的产品经理。

雕爷说,当时湖畔大学还有人提问,为什么张小龙喜欢极简主义,用极简主义来设计app是不是天然正确?俞军回答说,极简主义的设计没有对不对,要看你服务的目标人群有多大。你想要设计成很酷炫的风格不是不可以,而且那些潮流人士肯定喜欢,但中国有没有一亿的潮流人士呢?而每天有8亿人用微信,这就意味着,你要让8亿人不看说明书也能用微信,这时候设计的时候能不极简吗?哪怕在你看来最微小的一点点儿差别,都有可能意味着3000万人会用或者不会用。如果是3000万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一个按钮没有标红弄得鲜艳些,可能真的决定了他们的取舍。

俞军还举了个例子。搜索图片的时候,谷歌是点击之后默认打开图片所在的网站,而百度是把图片抓取过来,在百度上打开。这么做是因为那时候的网络环境不是很好,经常点进去一个陌生网站,就给你电脑装上一堆病毒。

说完了“微观理解”用户,那什么是“宏观理解”用户呢?就是超越用户的思维框架来理解他。你肯定听过亨利·福特的那句名言:“如果你问人们需要什么,他们只会告诉你他们需要一匹更快的马车。”但其实人们需要的是更快。产品经理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超越了微观的雕琢,站在更宏大视野上,定义了新的产品该是什么样,然后消费者看到产品之后,就会反应过来,这就是他们想要的。

最后,俞军在湖畔大学还分享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结论可以错,逻辑不能错”。俞军说他在用产品经理的时候,重点看产品经理的“理科逻辑”水平。结论是可以错的,毕竟我们不是生活在纯理性世界里。在真实世界里,你会受到各种干扰,你获取的信息也是有限的,而且,小逻辑往往是被大逻辑管辖的,你的有限几种方法论,也不可能概括所有的领域。但是,逻辑无论如何是不能错的,一个具体而微观的环境下,如果你的逻辑有漏洞,意味着你以后会不断犯错,即使这次“结论对了”,可能也是误打误撞得来的,人不能一辈子都依靠好运气。

以上就是俞军在湖畔大学分享的三个有关产品的认知,希望对你有启发。

本期文章内容改写自《湖畔三十六:<俞军产品论>》,作者:雕爷,见于公众号“雕爷”。

展望2018:中国创新潮流中的变数与挑战

侯延琨:美国50%的独角兽企业是受技术创新推动,而中国的独角兽企业80%是依赖于业务模式的创新;中国在持续创新过程中,会面临不同挑战。

更新于2018年2月13日 06:46 瑞银中国证券研究主管 侯延琨 为FT中文网撰稿
虽然中国过去十年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科学研究方面也是硕果累累,但是这并不等于简单的线性递推,中国就可以顺利完成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的转变。

CB Insights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8月,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为全球第二,共有53家,仅次于美国的105家。中国占到了全球独角兽企业总数的26%,而美国占了51%。在中国,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商、金融科技和技术硬件领域,而美国的独角兽企业则主要分布于互联网、软件与服务、医疗保健行业。我们更深入的分析显示出美国50%的独角兽企业是受技术创新推动,而中国的独角兽企业80%是依赖于业务模式的创新,或者说是得益于巨大而又高增长的国内消费市场,通过互联网的帮助与其它传统行业进行整合。我们认为中国在持续创新的过程中,会面临如下几方面的挑战:

首先,我们的研发资源投入结构已经不再适应当今全球和中国的发展潮流,当务之急的是我们必须尽快转变投入结构以确保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2015年,中国56%的研发是投入在所谓的旧经济领域里,而我们的专利授权也有62%是属于旧经济。如果说这是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惯性的延续,那么我们的科研理应已经踏上向新经济转型的征程,但是2016年我们的科研论文还是有46%与旧经济相关的。这个数字实在不得不令人忧心,因为科学研究决定了国家十年后的科技竞争力。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国在“旧”经济上的研发投入占其2015全国研发投入的不足5%,IT行业占其总投入的50%,医药行业占25%。从产出来看,IT行业的专利占美国2015年总授予专利的40%,医药行业占15%,而所谓的旧经济得到的专利只占8%;而在科研论文方面,医药/生物方面占论文总量近50%。

其次,中国缺乏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过去的野蛮生长模式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市场增速实在太快,制造商根本来不及也没有必要去精益求精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反而快速向市场推出价格合适的产品更成为制胜的秘诀。但是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产品与服务质量的要求迅速上升,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将面临淘汰。

我们为过去制造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自豪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我们与世界领头羊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虽然我们的家电产品已经远销欧美,并占据全球近1/3的市场份额,虽然我们在家用空调方面实现了完全国产,但是我们高端空调(主要时写字楼的商业空调)的国产化率也仅有75%,而核心零配件依然依赖进口,因为国内现阶段还是无法制造出高精度 / 高质量的配件。在更高端的制造业领域,如汽车,核电,液压件,我们的差距便更大。高端液压件与最新一代的核电设施进口配件的比例还是高达70%-80%。其实我们并不是没有掌握其技术原理,而是缺乏一致性的制造工业和控制流程的匠人。现在工艺和流程已经逐渐成为我们下一步持续发展的瓶颈,并对新一代制造业工人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最后,我们也认为中国缺乏高屋建瓴的研发领袖/管理人才,而高级研发管理人正正是全球最为稀缺的人才。再次回顾一下我们过去十年取得的创新成绩,要么是集中在旧经济领域,发达国家已经放弃投入的建筑冶金行业;要么是集中在新兴行业,受益于国家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战略,我们从而实现了弯道超车。但是在高端制造业和医药行业,我们和国际领先水平还是相去甚远。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发达国家在这些产业上积累深厚并一直持续投入,加上产业链长、缺乏研发领军人物的因素,我们认为中国短期内难以超越其他发达国家。

众所周知,研发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汽车是两万个配件集成的产品,而医药行业从早期寻找活性化合物到后期的临床试验可以轻易消耗五年以上的时间。在这个过程当中,团队的稳定,客观的分析,上下游的精诚合作和资源优化的痛苦决定,无一不是对研发中心主管的严重挑战。同时具备跨行业/跨学科知识与优秀领导才能的科研人才,可谓少之又少。中国在高科技行业的创新已经实现了不同程度上的突破,如LED,LCD,光伏产业,但在产业链较长的行业还是比较落后。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经过以前数十年稳定快速的发展,我们已经走到了世界创新领导者的行列,只要我们继续坚持不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只是时间的问题。

创新者的窘境(全新修订版)

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大企业为什么会失败
第1章 大企业为什么会失败?从硬盘驱动器行业获得的启示
硬盘驱动器的工作原理
最早的硬盘驱动器的出现
技术变革的影响
延续性技术变革
在破坏性技术创新来临时遭遇失败
小结
附件1.1
注释
第2章 价值网络和创新推动力
从组织和管理上解释为什么企业会遭遇失败
能力和突破性技术可能是一种解释
价值网络和对导致失败的各种因素的新看法
技术S形曲线和价值网络
管理决策过程和破坏性技术变革
闪存和价值网络
价值网络体系对创新的意义
注释
第3章 机械挖掘机行业的破坏性技术变革
在延续性技术变革中的领导地位
破坏性液压技术的影响
成熟挖掘机制造商为应对液压技术采取的措施
在缆索与液压之间做出选择
液压技术的崛起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
注释
第4章 回不去的低端市场
硬盘驱动器行业的“右上方向大迁移”
价值网络和典型的成本结构
资源分配和向上迁移
案例:1.8英寸硬盘驱动器
价值网络和市场可预见性
综合性钢铁企业的“右上角”移动
小型钢铁厂薄板坯连铸技术
注释
第二部分 管理破坏性技术变革
导言
第5章 把开发破坏性技术的职责赋予存在客户需求的机构
创新和资源分配
开发破坏性硬盘驱动器技术的成功案例
破坏性技术和资源依赖理论
数字设备公司、IBM公司和个人电脑
克雷斯吉公司、伍尔沃思公司和折扣零售
自杀以求生存:惠普公司的激光喷射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
注释
第6章 如何使机构与市场的规模相匹配
先锋企业是否真的时刻做好了准备
企业规模和破坏性技术变革中的领先地位
案例研究:推动新兴市场的增长率
案例研究:等到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再进入
案例研究:让小机构去利用小机遇
小结
注释
第7章 发现新兴市场
对延续性技术和破坏性技术市场的预测
为惠普公司的1.3英寸Kittyhawk硬盘驱动器寻找市场
本田公司对北美摩托车行业的冲击
英特尔公司是如何发现微处理器市场的
成熟企业面临的不可预见性和向下游市场移动的难度
注释
第8章 如何评估机构的能力与缺陷
机构能力框架
流程与价值观的关系,以及如何成功应对延续性技术与破坏性技术
能力的转移
创造新能力应对变革
小结
注释
第9章 产品性能、市场需求和生命周期
性能过度供给和竞争基础的变化
产品何时演变为商品
性能过度供给和产品竞争的演变
破坏性技术的其他普遍特征
发生在会计软件市场的性能过度供给
发生在胰岛素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性能过度供给
控制产品竞争的演变
正确的战略和错误的战略
注释
第10章 管理破坏性技术变革:案例研究
我们怎样才能判断出某项技术是否具有破坏性
电动汽车的市场到底在哪儿
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产品技术和经销策略
什么样的机构最适合进行破坏性创新
注释
第11章 创新者的窘境:概要
后记 创新者的窘境:阅读分类指南
致谢

为什么以色列创新多?

我们天天提创新,那什么地方最容易发生创新呢?今年中欧互联网+年会上,肖知兴教授推荐了一本书,《结构洞理论》,它的核心观点是:不同的社会网络中存在空隙,其中的连接点就叫做结构洞,结构洞是创新最常发生的地方。

为什么以色列是个创新型国家?因为它有好几重结构洞。地理上看,它是欧洲、亚洲、非洲的交界处,是个结构洞。文化上看,它是所有一神教的起源,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从犹太教这里发展出来的,这也是结构洞;还有一个最可怕的结构洞,犹太复国主义提出后,犹太人从全世界汇聚到以色列这个弹丸之地,他们就带来全世界各个地方的、多元的文化、知识和思想。占领这些结构洞,造就了以色列的创新奇迹。

个人层面,比如大家最熟悉的马云。马云外语好,所以他同时了解东西方文化,把他们结合起来,这就是个结构洞;还有第二个,马云是个英文老师,不懂技术,但是他在哪儿教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可全部都是懂电脑的,这样他又把商业和新技术结合了,也是结构洞,成就了他今日的辉煌。

所以你看,组织或个人要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就要占据更多的结构洞。

突破:四种训练创造性的方法

这条音频我们来说一说如何成为有创造力的人。

一提起创造力,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飘忽不定、难以捉摸,好像是一些人特有的天赋。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给你推荐一本英文新书,名叫The Net and the Butterfly,

目前国内还没有出版,书名直接翻译过来是《蝴蝶和网》,副标题是“突破性思维的艺术和方法”。这本书有两位作者,一位叫做奥利维亚·福克斯·卡巴恩,她是财富500强企业高管的培训师,经常为谷歌、花旗集团、德勤等企业高管进行培训。还有一位叫做朱达·波拉克是领导力艺术领域的作家、演讲家和战略顾问。 这本书不仅讲了历史上各种突破性想法产生的轶闻趣事,还介绍了一些提升创造力的方法。

这本书里把创造力叫做能产生“突破性的想法”,这些想法像蝴蝶一样美丽迷人,但是我们很难去捉住它们。按照作者的划分,突破性的想法有这么四种类型:

第一种叫“灵光一现”的突破,这是一种突然的、清晰的,而且完整的想法,常常在你不自觉的时候冒出来。

第二种叫“寓意型”突破,这是一种受到自然界和其他领域事物启发后产生的想法,比如把两个看起来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第三种叫“直觉型”突破,这种想法不能用逻辑解释来论证,而且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取得突破。比如说美国空军王牌飞行员查克·叶格突破音障,把人类带入超音速时代。音障,声音的音,障碍的障,是一种物理现象,当飞行器速度接近音速的时候,会追上自己发出的声波造成震波,进而对加速产生障碍。

最后一种叫“范例型”突破,它也很清楚、直接,有点儿像“灵光一现”,但是这种想法更多的是发现了一种以前无法应用的理论的价值。比如说过去以为不可分裂的原子后来被分裂了。这种突破最难,最少,也最能被广泛应用。

那么,想要捉住这些“蝴蝶”,我们要用什么样的“网”呢?也就是接下来我们要说的,到底什么样的思维状态最有创造力呢?

人的大脑大致有两种思维状态:

一种是专注状态,这种状态下的大脑模式叫做执行网络,英文是Executive Network,以下我们叫它EN;另一种状态是放空,相应开启的是默认网络,Default Network,我们就叫它DN。

专注模式你应该很熟悉,我们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主要训练的就是EN,它是大脑中靠近前侧头盖骨的区域,帮助你专注和完成任务。但是光靠EN是不能产生创造力的,你还需要一个帮助你放空的网络DN,它是你突破性想法的聚集地,但是很多时候你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现在你可能会问,在一个伟大的创造中,EN和DN是怎么样共同作用的呢?神经学研究表明,

如果说EN帮助你专注和完成一件事,那DN则是帮助你从更高的角度纵观事情的复杂程度,透视全局。所以,你需要同时具备开启两种模式的能力,并且能在它们之间自由切换。

最后说一说如何启动创造性模式。书里提出了4种训练方法,分别是半睡半醒的状态;无需用脑的走动;随时随地记录;还有思考时手中的玩具。

第一是半睡半醒的状态。苹果人工智能声音系统Siri的开发者亚当·齐亚(Adam Cheyer)说,他在Siri的开发过程中,总是带着每天没能解决的问题去睡觉,熟睡之前和醒来之前的半睡状态,会帮他启动创造模式。研究发现,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大脑前额叶的EN最安静,而DN最活跃。亚当说,要想更容易地抓住这种状态,可以从创造这种状态开始练起。具体做法是:选择午饭后或者疲倦程度刚好的时候,让自己处于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中,调暗灯光,保持安静,或者只有白噪声。不要穿睡衣或者躺在床上,因为太舒服会让你睡着。把闹钟设在10到15分钟,用纸和笔或者录音笔专注思考你大脑中的问题,然后忘记它,放松小睡一会儿。

第二是无需用脑的走动。有一个创造力的测试发现,无需用脑的活动能提高创造力,作者认为,像散步这样的走动,就是最典型的这类活动。

第三是随时随地记录。修改原有的想法,以及把不同的想法结合到一起,也是创造力的体现,所以你需要随时随地准备记录你的想法,因为他们常常是你的DN作用的结果。记下他们,然后用EN进行加工。

第四是思考时手中的玩具。在进行创造性工作时,你的手中可以拿一个小玩具,因为我们的双手会随时向大脑输送信息,保持这个渠道的畅通,能让你的大脑时刻准备产生联想。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The Net and the Butterfly》、“Fortune”(How to have Breakthrough Ideas)

创新的后盾是有眼光的投资人

很多企业界的大佬爱谈创新,那成功的企业家是不是最能发现创新的一批人呢?其实不是。最近张维迎有一个演讲,他说,创新是不可预见的,政府预测不了,成功的企业家也预测不了,有眼光的投资人才对创新起更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创新无法预测呢?

我们先看政府,很多划时代的技术,在刚诞生到时候,政府根本预见不到它们的前景。比如,200年前,刚造出蒸汽火车的时候,没人觉得火车了有什么不起,英国政府规定,火车的速度不能超过马车。130年前,刚发明汽车的时候,也没人认为汽车有什么了不起,德国地方政府规定,汽车的速度不可以超过步行。

成功的企业家也一样,如果15年前让最有名望的企业家,比如柳传志、张瑞敏、甚至比尔盖茨聚在一起,让他们决定创新的投资方向,会是什么结果?很可能大量投资显像管、计算机这些领域,而不会是互联网。为什么?因为成功企业家的思维很容易被以往的成功套住,而创新却恰恰需要颠覆旧认识,所以火车不是马车商人搞出来的,数码相机不是传统相机企业做成的,互联网也不是电信公司开发出来的。

你看,创新其实是不可预见的,对创新者来说,有眼光的投资人可能是更稀缺的资源。200多年前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时候,没人认为蒸汽机有用,最后是两位投资人独具慧眼,冒着破产的风险资助了他。马化腾创办腾讯的时候,区区50万美元投资都很难找到,如果没有南非的一个风险投资人支持,恐怕今天也没有腾讯了。

所以,创新是不可预见的,应该依靠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产生更多有眼光的投资人,创新者才不会孤立无援。

本文源自:张维迎:这个国家真正的希望何在?

什么才是创新的核心资源?

携程网梁建章最近提出了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他说,为什么世界上的创新活动分布得特别不均匀,比如美国就是硅谷,中国就是北上广呢?是制度好?但各地制度都差不多啊。梁建章认为,成为创新中心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口。

为啥这么说?

首先,人口多对创新有加速作用。比如在中国搞出来一个创新应用,你市场渗透率1%,就已经是1300万用户了;而在德国,人口不到一亿,同样1300万用户,市场渗透率得10%以上,那得多费劲?市场越大,你就能越早地碰到技术问题和机会,也就更有优势。所以,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是世界上最好的,甚至比美国都强。

其次,人口增长让创业者胆更肥。你想,为什么日本人不敢创业,人口萎缩老龄化啊,好企业少又不招新人,一旦创业失败了很难找到工作,一般人就不敢去创业。反过来你也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创业热都集中在人口不断增长的特大城市了吧。

另外,创业的最佳年龄在30岁左右。今天的80后就处在创业最佳年龄,所以中国进入了创业黄金期。值得担心的是以后,90后的整体数量已经比80后少了百分之三四十,所以以后的中国创新会面临一系列问题。

所以你看,人口才是创新的核心资源。

本文源自:创新,需要更多的人口

《伟大创意的诞生》| 田正赓解读

关于作者
史蒂文·约翰逊,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和媒体理论家,被《展望》杂志誉为“数字化未来十大科技思想家”之一,他还被畅销书《乔布斯传》的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称为是“科技界的达尔文”。他的著作大多聚焦在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多部畅销书还被译成10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传播。而这本《伟大创意的诞生》正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关于本书
在本书中,约翰逊通过分析最近600年以来的人类创新史,总结出了关于创新的七大关键模式,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创新的关键规律和所需条件。他告诉我们,现实中的创新不同于浪漫的幻想,绝大多数创新都严格受到时代背景的制约,并且需要经过长年累月的孕育才能够诞生。

核心内容
本书的思想核心是:创新往往受制于时代背景,超越时代的创新难以诞生。长年累月的孕育也是创新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一瞬间的灵感不足以独自支撑起伟大的创新。信息环境对创新有很大的影响,而且机缘巧合和错误的尝试都对创新有着意想不到的益处。通过作者总结的创新七大模式,你可以更好、更真实地认识创新,摒弃对创新的种种刻板印象,甚至可以从现在开始尝试去进行创新。

0dd29d902ec52ffe4d7997f3fe7967b6.jpg

一、创新受制于时代的相邻可能

无论科学思想还是科学技术,按部就班地发展才是常态。人们往往幻想的那种可以推动人类往前发展几十年的天才创新,在这个世界上几乎不存在,时代背景严格地约束着创新的诞生。

查尔斯·巴贝奇被称为“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他曾经设计出来的一种叫做“分析机”的机器,是世界上最早的可以编程的计算机。尽管他把人生的最后三十年都用来去制作一台分析机,但是由于分析机原理太过复杂,在没有真空管和集成电路的时代,巴贝奇至死都没有让他的设计成为现实。

而 YouTube 的三位创始人就幸运得多,假如他们早十年,而不是在2005年建立这个视频分享网站,等待他们的注定是失败。因为1995年时,互联网网速还不足以支持视频的缓冲和下载,并且也缺乏成熟的视频播放平台,YouTube 不在当时的相邻可能空间之中。只有到了2005年,时代背景才能够支持一个伟大视频网站的诞生。

二、创新往往需要经过漫长时间的孕育

更多情况下,创新不是来自所谓一瞬间的灵感,大部分好创意的最终形成,都需要很长的时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并不是来源于传说中的顿悟,而是经过漫长的思考才诞生的。

实际上,在他最终总结出自然选择理论之前好几个月,就已经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几乎完整的论述。而发现“植物能产生氧气”的普利斯特利,则将这个灵感孕育了20年。他在少年时期就有把蜘蛛关在玻璃瓶中的爱好,经过漫长时间之后,才最终成就了人类的伟大发现。

三、创新来源于液态环境

以分子间的反应为例,固态环境里,原子间结合太紧密,很难发生各种随机反应;气态环境里,虽然原子间结合不再那么紧密,但是原子间密度太低,发生随机反应的数量太少。所以这两种环境,都很难产生足够的有机物去形成生命,只有液态环境才是分子反应的最佳环境。

同理,创新也是如此,只有在信息密度比较高,信息又能够自由流动的“液态”环境里,创新才有可能大量出现。在城市诞生以前,人类的创新数量极少,而在城市出现之后,思想的交流碰撞促进了创新的大量产生,并且创新拥有了更好的流传环境。在这里,城市就可以看做人类社会的“液态”环境。

四、机缘巧合的力量在创新领域格外大

如果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完全预测,不会出现意外的话,世界上也就不可能出现创新。意外和机缘巧合,都是创新很重要的来源。在科学界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德国化学家凯库勒一次在梦中,梦到了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从而灵光一闪猜想出了苯分子的结构。如果不是凯库勒这个梦的机缘巧合,人类这个发现没准还会晚上很多年。

五、在创新领域,有时错误也是有益的

亚历山大·弗莱明因为一次实验的失误,而意外发现青霉素的杀菌效果;李·德福雷斯特因为错误的实验现象而发明三极管;格雷特巴奇拿错电阻器而发明心脏起搏器。你看,好创意很有可能出现在错误的环境里,很多错误对创新都是有益的。

六、功能变异是创新一个捷径

虽然活字印刷术最早是由中国的毕昇发明的,但真正让印刷机流行使用的,却是欧洲的发明家古腾堡。他把当时流行的葡萄螺旋榨汁机进行改造,让榨汁机变成了传播文化的印刷机。可以说,古腾堡并不是从无到有地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技术,而是从另外一个完全不相关的领域入手,借用同一种技术去解决完全不同的问题。

七、开放式堆叠平台可以产生大量创新

这里的开放式堆叠平台,说的是很多创新都可以建立在某个平台上,一层一层地累积,不断创造出新的东西,创新者自己就不用再费力搭建一个平台了。比如 YouTube 的创始人,可以把自己的网站建立在 Flash 视频平台上;微信小程序的搭建者,可以把自己的创意建立在微信平台上;大量新媒体自媒体,可以把微博作为自己的主战场。这些创新者不需要掌握自己所在平台的构造和原理,只需要站在这些已经搭建好的平台上,就可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金句

  1. 人们往往幻想的那种,可以推动人类往前发展几十年的天才创新,在这个世界上几乎不存在,时代背景严格地约束着创新的诞生。
  2. 更多情况下,创新不是来自所谓一瞬间的灵感,大部分好创意的最终形成,都需要很长的时间。
  3. 没错,一个有经验的历史艺术家,能一眼看出来一个古代雕塑是不是赝品,一个老警察也能从茫茫人海中一眼发现形迹可疑的人,但是这种依靠直觉作出的瞬间判断,很少能够成为改变世界的好创意。
  4. 你需要给灵感足够的营养,让灵感的根须和思想的肥沃土壤连接,然后给它时间,等待开花结果。
  5. 仅占地球表面积千分之一的珊瑚礁,养育了至少上百万种海洋生物,原因就在于,许多生物能在这里创造性地共生,大量循环利用能量,从而让本来贫瘠的珊瑚礁变成海洋里的绿洲。

缺乏创造力的不是人,而是环境

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是2000年图灵奖得主,这个奖被称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最新的一位获奖人是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姚期智同时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2004年时,57岁的姚期智从普林斯顿大学回国,到清华大学创办了本科计算机科学实验班,这就是在科技界大名鼎鼎的姚班,目前已经培养了300多名学生。

姚期智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科技类综艺节目《机智过人》,在节目里姚期智说,创办姚班的过程,有两个地方让他很惊喜。第一个地方是建立的速度,他当时只觉得进展很顺利,后来才知道是学校用了很多力气进行协调,而在美国大学,革新会很困难,因为运行模式已经成熟,越好的大学要变化就越难;第二个惊喜是,“学生优秀得出乎我的意料”,有两个姚班的学生现在在普林斯顿大学,他们的教授遇见姚期智,都说,“你们的学生质量太好了,比我还聪明”。

姚期智会告诉学生:“你们在大学唯一的任务,就是要发现你们最擅长的是什么,最感兴趣的是哪个方向。”

他也不认为中国的学生缺乏创造力,姚期智说:“中国的学生不缺乏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是他周围的环境。当大学里充满了思想活泼有创造力的教授,学生自然就会变得像他们一样。美国最好的大学之所以那么优秀,是因为任教的都是严格标准要求下的、最有创造力的老师,招收的学生一般也都非常不错。他们朝夕相处,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课本上呆板的知识。老师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年轻科学家成长中非常宝贵的养分。

不会再有科学家像爱因斯坦一样

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是个天才科学家,甚至在科学领域之外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不过最近,《科学美国人》就刊登了一篇文章,说像爱因斯坦这样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在今天是不可能再出现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今天所有的科学研究,都太复杂了,科学家必须组团完成,彼此之间紧密合作,才能有所发现。换句话说,爱因斯坦生活在个人英雄主义时代,而现在则到了集体主义时代,任何研究成果,都不能简单归功于某个人。而且,咱们现在的基础科学框架,基本上都是出自爱因斯坦这种级别的大宗师之手,比如精确地追踪粒子运动的轨迹,衡量夸克的质量,这些现代物理学的成就,很伟大,可它们的基础,还是爱因斯坦提供的。这就像是孙悟空,你再怎么变化,也逃不开如来佛的手掌心,现代科学再怎么突破,也还是在牛顿和爱因斯坦构建的框架之内,没有颠覆性的突破。

第二个原因,是爱因斯坦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在他那个时代,人类在各个领域的探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是人类创新进程中的一个大波峰,大师扎堆出现。比如,发现了人类DNA双螺旋结构的克里克和沃特森,把现代绘画带入立体和抽象主义时代的毕加索,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开山祖师佛洛依德,以及经济学大拿凯恩斯,等等。你想,生活在这么个百年难遇的突破创新时代,爱因斯坦能有这么大成就也就不足为奇了。你再看一下今天,跟那时候肯定没法比。

最后一个原因是,爱因斯坦善于跨界。他是所有科学家中,最懂得利用自己的学术光环,通过谈论其他问题而获得关注的大师,这让他的社会影响力大大提升。他关注的问题包括核武器,世界和平,民主与自由,中东局势等等。用通俗一点的话讲,他既是一位物理学家,也是那个时代的舆论领袖,公知大V。以色列建国之初,曾邀请爱因斯坦出任第一任总统。当然,他礼貌地回绝了。

所以你看,21世纪没有哪位科学家,能像爱因斯坦那样,在公众心里有那么高的地位。伟大如史蒂芬.霍金,也仅仅是接近爱因斯坦而已。这里面有时代的原因,也有爱因斯坦本人的原因。不过,话说回来,你要说在研究领域,会不会出现个能跟爱因斯坦媲美的学术天才?那还真说不准。只不过,不大可能出现一个和他一样,能够在研究领域之外,还能对世界有这么大影响力的科学家了。

本文源自:科学美国人

换个情境,垃圾就变废为宝了

提起创新,很多人会觉得创新就是想出一个从来没人想到过的点子。但其实,创新并不一定非要从无到有,有时候把使用情景改变一下,也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共识网有篇文章,就给我们讲了几个通过重构情境来创新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垃圾处理的。

在1974年,美国政府重新翻修了自由女神像,翻修之后留下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政府就面向社会招标,谁愿意来清理一下垃圾呀。可过了很久都没人接手,因为美国对垃圾处理的要求十分苛刻,一不小心就会受到当地环保组织的起诉,清理垃圾这个活不仅可能赚不到钱,还要搭上不少的麻烦,这完全是个烫手山芋。可有一位法国商人,听到消息后立刻飞往纽约,马上就签了合同。当时很多商人都嘲笑他,准备看他的笑话。可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商人清理工程垃圾的时候,并没有像大家设想的那样,找几个推土车把垃圾运走。而是组织工人把垃圾进行分类,把垃圾做成了小自由女神像、钥匙扣一类的纪念品。结果不到3个月,这些被做成纪念品的废料,竟然卖出了350万美元的高价。后来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世贸大厦也这么干了一回,把当时的废墟加工成各种小礼品,卖给前来参观的游客,也狠狠赚了一笔。

所以,政府眼里的破铜烂铁,在具有创新思维的商人眼里就变成了宝贝。他们把这些废物与特定情境重新建立联系,大家一看到这些纪念品就想到了自由女神和911事件。一旦做了这样的情境重构,废品也变成了高价值商品甚至是艺术品。所以创新不见得一定要从0到1,完全可以靠情境重建产生。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胶水的。

美国有一家公司,有一年想研制一种强力胶水,于是组织技术部门来做研究,工程师们研究了一年半,终于研制成功了。公司领导很高兴,决定组织一个新产品展示会,把客户都请来,给他们介绍这款强力胶水。到了展示会当天,工程师们把胶水涂在钩子上用来挂物品。过了一会儿,一个钩子掉了下来,工程师很不好意思,过了一会儿又掉下来一个,工程师心情很难受,没过多久,钩子稀里哗啦全脱落了,工程师都快哭了,因为当天来了很多重要的客户,这下演砸了。

公司有一位工程师,正好是教会的唱诗班成员,他发现,礼拜天去参加唱诗班活动的时候,大家习惯在歌词本里夹上一些小纸片,这样可以方便查找,也可以在纸片上记一些备忘信息。但纸片经常滑落,大家就不得不经常弯腰捡起来。这不仅麻烦,而且还要重新找到当初夹纸片的地方。于是这位工程师就想,要是有一种用的时候能牢牢粘在书上,不用的时候能轻松揭开的“书签”就好了。他一下想到了公司“失败”的那款不太粘的胶水。哎呀,这不就是最好的材料嘛,于是我们今天都用的“便利贴”就诞生了。这其实是一项很伟大的发明,它被评为20世纪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十大发明之一。因为这个发明,这家公司赚了大笔的利润,成了一家世界知名的公司。

你看,不太粘的胶水,需要强力粘合的大部分场合,它看起来都是毫无用处的。但使用情境一变化,在写备忘的小纸片上,不那么粘的胶水就派上了用场,这就是创新。

第三个故事是最近发生的事情,是关于洗衣机的故事。

一个德国年轻人发明了下一代洗衣机,为什么说是下一代呢?因为这个洗衣机长的跟块香皂似的,重量和手机差不多,这么小的洗衣机,怎么用呢?很简单,找个盆,放入衣服、水和洗衣粉,然后把洗衣机放进去,30分钟后衣服就洗好了,方便吧?它比传统洗衣机节能80倍,还没啥噪音,它是怎么工作的呢?其实它就是一个超声波发射器,水被超声波震成高压气泡,高压气泡又把污渍从衣服震下来。眼镜店里洗眼镜的机器,就是类似原理。这个产品现在被全世界的人追捧,订单蜂拥而至。

这么开脑洞的发明,是怎么想出来的呢?原来,这个年轻人出差很频繁,需要经常洗衣服,而送去洗衣店不仅价格昂贵,而且需要等候很长时间,于是她就想到了利用超声波的震动原理来清洗衣物。这也是种“情境重构”的思维能力,她其实是把医疗情境中的超声波,转移到生活情境中的洗衣服上。这种情境重构往往会产生神奇的“化学”作用,造成了颠覆性的产品创新。

总而言之,上面三个故事里的创新,不是从无到有,而是把情境重新排列组合,在新的应用场景下,孕育出一个新产品。而这,一样可以是最好的创新。

本文源自:共识网(欧美企业如何巧妙实现创新?)

第321期丨发明的基础

策划人:王鹏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提起活字印刷术,我们通常脑子里会蹦出两个人:第一个是咱们中国的毕昇,第二个是德国人古腾堡。他们各自独立地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那问题来了,他俩谁更牛呢?

我们中国人当然说毕昇更牛,为啥?因为他比古腾堡早了400年。发明这种东西,总是要讲个先来后到嘛。

但是,如果仔细考察历史,也不得不承认,这两个发明家后来的命运是不一样的。

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毕昇发明了之后,只有非常小规模的实验,然后就很少用了。一直到明清,中国印刷的主流仍然是雕版印刷术。后来,要不是为了和西方人比比贡献,才在《梦溪笔谈》这本笔记小说里面把毕昇找到,恐怕毕昇就永远默默无闻了。

顺便说一下,就连“四大发明”这个概念,也是抗日战争的时候蒋介石为了鼓舞民心士气,把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请到重庆,然后才提出来的。不可否认,有一点点宣传的意味在里头。

那为什么毕昇的活字印刷术,不能流传开呢?

因为技术水平还是达不到要求。毕昇那个时代,还不能烧制出来特别整齐划一的胶泥活字,几百个字拼成一个版,印出来的书字都对不齐,美观程度上比雕版印刷差远了。再加上烧制出来的活字强度也不够,印不了几张就损毁了。所以,从效率上讲,也不比雕版印刷强多少。

一项刚发明的技术就是这样啊。最开始的蒸汽船,肯定比不上大帆船;刚开始的汽车,肯定比不上马车;刚开始的计算机,几十吨重,看起来也是笨死了。我们节目里也说过,最开始的液晶技术,除了做电子表也什么都干不了。

如果没有后面的不断迭代升级,这些新技术也会变成一个僵死的怪物,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就是掉到了这个陷阱里。毕昇之后,再也没有人改进过它了。刚才说到活字印刷术的几个技术难题,后来的一千多年,也没人提出解决方法。

好,我们再看看那个比毕昇迟了400年的古腾堡。他是生活在咱们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候的一个德国人。

最近吴军老师在「得到」App的订阅专栏《吴军·硅谷来信》中,梳理了古腾堡的贡献。

古腾堡的第一个发明,就是所谓的“古腾堡字母库”。这是一种能够大量铸造一模一样的金属活字的技术。拉丁文就那几十个字母嘛,还有就是少量的数字和符号。所以,只需要很少的模具,就可以制作大量的活字。而且,这些活字的字体还都是同一套“古腾堡字体”,这就让排版印出来的页面非常整洁美观。

下面,就是一张古腾堡印刷出来的第一版《圣经》的图片,这被称之为叫四十二行本《圣经》。

四十二行圣经

今天,全世界只有48本传世,每一本都价值连城,剑桥、牛津、哈佛、耶鲁这些世界名校,无不以藏有这样一部《圣经》而感到自豪。你可以看看第一次印刷,就已经达到的精致程度。

古腾堡的第二个发明,是一种手摇印刷机。据说,古腾堡是从古罗马人发明的榨橄榄油的机器中得到灵感,发明出了这种印刷机。古腾堡还发明了专门的油墨,还制定出了从排字、校对、装版,这一整套的工艺流程。

在印刷的时候两个人配合,一个人上墨、一个人印刷,流水线式的工作,一个小时就能印刷240张。这可比咱们当时使用的雕版印刷效率高多了。

其实古腾堡的最重要的发明,还不止是这些技术,而是一系列的人。在活字印刷术出现之后,围绕这项技术产生了更加细密的分工,有三种职业群体迅速崛起。

第一个就是印书商。

其实古腾堡本身就是个印书商,他发明印刷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印书挣钱。古腾堡花了四年多的时间,培养了一大批徒弟,也都成为了印书商。他们带着技术和印刷机,走向欧洲的各个城市,一路寻找投资,一路印刷书籍。活字印刷术只用了不到20年,就在欧洲迅速传播开来。

我看到过一个资料,说古腾堡的一个徒弟,带着几十本印好的《圣经》跑到法国的巴黎去卖,结果被巴黎的警察给抓了,为啥?因为他穿的不像有钱人啊。当时的书很贵的,因为都是手抄的,你怎么可能有几十本《圣经》?一定是偷的。所以,可见当时的印刷业,把书籍的价格降低了多少,又创造了多大的财富效应。

第二个崛起的职业群体,是排字工人。

这些工人与过去的工匠可是大不相同,因为他们不光得识字,还需要做事认真仔细。在当时看来,这份工作的技术含量那可是很高了,不是一般人能够担任的。也正因为如此,排字工人的收入很高,吸引了很多有知识的年轻人去学排字,只要当上排字工人基本上就衣食无忧了。

这可是十五、十六世纪啊,距离工业革命还早着呢。可以说是印刷厂第一次培养了这种,有文化、讲纪律、重协作的现代化的产业工人。

最后一个崛起的职业群体,就是作家。

欧洲早期印刷的图书除了《圣经》和宗教读物,就是古代贤哲们的著作了。可是随着印书商越来越多,这个市场很快就饱和了。印书商们就得寻找那些,有创作能力的作家写新书,然后先垫付给他们一些报酬。你看,“约稿”这种商业模式就这样诞生了,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作家也就随之慢慢兴起。

按照吴军老师刚才的总结,古腾堡除了和毕昇一样是一个发明家,他还是谁?

他还是一个系统的整合者。他是在已经做好准备的周边系统里面,完成了关键的技术突破。

更重要的是,古腾堡还是一个专业化分工的推动者。更多的人,在经过他改进的系统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生计。他们通过自己的专业化工作,不断地推动这个系统滚滚向前。

在欧洲,印刷术发明推广之后,图书的数量迅速增加,让下层民众都可以直接读到《圣经》和其他的著作,罗马教廷的信息不对称一下就被打破了。所以欧洲后来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都和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术有关。

这时候再反观我们中国的毕昇,他个人的创造力未必输给古腾堡。但是因为没有周边系统支持他的发明,毕昇就像是一支单兵突进的孤军,得不到大部队的支持,虽然有短暂的闪光,但最后还是熄灭在历史的深处。

吴军老师的这篇文章,实际上颠覆了我们对于发明的认知。

发明,不是某个发明家灵光突现,单点突破的结果,它其实更依赖三样东西——

第一,是与发明相关的社会“配套”。

第二,是科学方法带来持续改进和迭代。

第三,一项技术或发明的诞生,是科学家、产品家、投资家、企业家、工匠不断接力的结果。只有围绕这项技术产生更加细密的分工,才可能成为人类真正的财富。

好,今天就聊到这里,明天见。

欢迎你在留言区写下今天的想法。

把下图分享出去,与更多的朋友一起终身学习。

观点:创新的重点在创而不在新

知名经济学家许小年是中欧商学院的教授。上课时他经常会问学生几年前他们都在做什么,现在又在做什么。然后,他发现,四五年前,很多人做投资,无论是做VC还是做PE;三年前,很多人在做电商,而且卖车厘子的特别多。这让许小年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做同一件事。然后,最近两年流行的风口又变成互联网金融和人工智能。

许小年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举了这个例子,然后问:“这是创新吗?创新应该如何定义?”他的回答是,创新的重点在于“创”,而不在于“新”,尽管创新总是含有某种程度上的“新”。传统行业也可以创新,“创新并不意味着新潮,而在于创造”。

比如,许小年就认为老干妈是一家创新做得非常好的公司。老干妈是用传统模式制作辣椒酱的公司,并没有去讲云计算和大数据这样的时髦概念,但是,却能把产品卖到全世界,做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辣酱。在许小年看来,老干妈的创新就在于,它能构建一个全球化的销售网络。

许小年总结说:“所以,创新不是风口,不是新潮,不一定是当下最前卫、最先锋的技术,而是要做自己和他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是带给这个世界、带给市场以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想法和新的服务,是实现差异化竞争。”因此,大家都拥挤到一个风口,反而不是创新,是争相模仿,恰恰不是创新要提倡的差异化竞争。

经济学人:中国的新一代企业家

《经济学人》杂志的一篇文章说,中国的新一代企业家正在崛起,“他们大胆无畏、才华横溢、拥有全球化视野”。这些新的企业家和新创公司正在快速增长。2014年至2016年,风险投资向中国企业投资了770亿美元,而在2011年至2013年,这个数字还只有120亿美元。中国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有89家,总估值超过3500亿美元,跟美国差不多。中国超过10亿美元身家的富豪有609位,美国有552位。杂志列举和采访了包括滴滴、蔚来汽车、ofo、碳云智能等公司,称这些公司的增长都拥有“中国速度”。

为什么中国新创公司能迅速扩大业务?《经济学人》杂志认为主要是三个原因。

第一是整体经济,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只要在中国成功就能支撑起一个规模很大的公司;此外,“与欧洲相比,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更加统一,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基础设施更新更先进。”

第二是消费者,中国用户规模足够大,而且也更愿意尝试新产品和新技术。“这种市场环境对创新者有利”。比如,中国手机和宽带普及率很高,中国移动支付也非常发达。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量增长近4倍,达到8.6万亿美元,美国只有1120亿美元。

第三,老一代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本身效率不高,对用户也不够友好。“在中国,新企业超越老企业更容易一些,西方创业公司相对来说难一些。”

为什么你愿意花高价买某些产品

李翔及其团队

品牌
宜家

如何开发出消费者想买、而且会以高价购买的产品呢?要做出这样的产品,品牌不仅需要了解产品的用途,还要为消费者的购买和使用营造出合适的体验,然后把这些体验整合到公司的流程里。这是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滕森(Clayton M. Christensen)的观点,他在《不只是运气:创新和顾客选择的故事(Competing Against Luck: The Story of Innovation and Customer Choice)》这本书里,强调了体验可以卖出高价。

他以宜家(IKEA)为例,根据宜家公布的2016财年财报,宜家集团总收入为351亿欧元,宜家是如何靠着那些看似不起眼的DIY家具获得这样的收入?克里斯滕森给出的答案是:它找到了顾客想要完成的任务。

宜家整个商业模式,包括购物体验、店面布局、产品设计、包装方式等,都和一般的家具商截然不同。大多数家具零售商店是按照消费者群体或产品类型来规划,消费者可以按照人口特质来区分,比如年龄、性别、学历、收入水准等等。宜家则是根据很多消费者搬新家或办公室时,所想要完成的任务来设计产品:“明天我一定要把这个地方的家具全部搞定,因为后天我就要上班了。”

其他家具商可以抄袭宜家的产品、店内布局,却很难模彷宜家提供的体验,以及帮助顾客克服种种障碍的方式。比如宜家店里有托儿区,不得不带孩子去的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这里再去购买家具;店内的餐厅和冰淇淋店,能让顾客在购物结束后休息下;宜家扁平的商品包装可以把货品直接放进多数的汽车里,安装的步骤也设计得尽量简单,顾客用一个简单的工具就能完成组装。

克里斯滕森在书里说:“我们之所以愿意为一些商品支付高价,是因为完不成任务的总成本太大了,包括浪费的时间、感受到的失望、乱花的冤枉钱等等。” 毕竟你为了找出合适的方案和产品已经投入了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好的方案比较贵,相对于你投入的心血,价格高一些也会显得微不足道。

克里斯滕森认为,当你知道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谁时,才能塑造出对顾客很重要的体验,这样你才知道如何打造产品,让顾客挑上你,如果你把顾客想要的东西都考虑周全了,顾客很乐于为此付出高价,因为你比其他的对手更能帮他达到目的。“成功帮助顾客完成任务的商品,其实是在顾客的生活中提供服务,它们帮顾客克服那些阻碍进步的障碍,例如‘帮我今天就搞定住处的家具’。营造体验和克服障碍是产品变成服务的方式,这样一来,产品就不再只是功能和效益较好的商品而已。”

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心理学

目录

致谢
1 准备条件
第一部分 创造的过程
2 创造性在哪里?
3 创造的个性
4 创造性的工作 ……

第二部分 生活
7 早年生活
8 以后的岁月
9 创造性的老年生活

第三部分
创造性的领域
10 语词领域 ……
附录1 采访对象简要介绍
附录2 本研究使用的采访方案
参考文献

创造性-部分书摘

创造性的涌流
什么是愉悦?

  1. 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目标。当我们处于涌流状态时,我们总是知道需要干什么。
  2. 对行动有迅速的反馈。在涌流的状态中,我们知道自己干的有多好。
  3. 在挑战和技巧之间有一种平衡。在涌流的状态中,我们发现自己的能力和行动的机会(挑战和难度)搭配的天衣无缝。
  4. 行动和意识相融合。注意力集中在我们的行动上。
  5. 摒除杂念。我们只意识到与眼下有关的事情。
  6. 根本不担心失败。
  7. 自我意识消失。
  8. 时间感被歪曲。
  9. 行动具有自身的目的。

在创造中达到涌流

  1. 目标明确
  2. 知道自己干得有多好
  3. 平衡挑战和技巧
  4. 行动和意识相结合
  5. 避免打扰
  6. 忘记自我、时间和周围环境
  7. 把创造性体验为自身目的。真正让科学家们振奋的是发现的愉悦、解决问题的愉悦、能用一种简单的、漂亮的方式表达一种观察到的关系的愉悦。因此,使他们觉得有所值的并不是一种神秘的、不可言喻的外在目标,而是科学活动本身。关键在于追求,而不是所得。

提高个人的创造性

【获得创造的能量】
就如何有创造性地使用智力能量而言,人和人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大概就在于他们能留出多少未作其他用途的注意力去处理创新问题。

对于自由使用脑力的另一种限制是把注意力过多地用于自私的目标。如果一个人看的、想的或做的都必须为自己的利益服务,那就不会留出任何注意力来学习别的东西。如果一个人很富有,很有名,却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放在获得更多的金钱和名声上,他也很难创造性的生活。为了解放创造的能量,我们需要让一些注意力避开由基因和文化基因置于我们心中的目标,相反要运用他们不带任何目的地去探索身边的世界。

【好奇和兴趣】
通向更有创造性生活的第一步是挖掘好奇心和兴趣,也就是说把注意力集中到事情上。好奇心的对象无须有用、吸引人、或很珍贵;只要它令人不解就值得去注意。
试着每天都感到惊奇。
试着做到每天都让至少一个人吃惊。
写下每天有什么事情让你吃惊以及你如何使别人吃惊。大多数有创造性的人都记日记、笔记或实验记录以使他们的经历更具体、能持续。一种最能丰富你生活的方法就是不要让自己的经历逃走,这样最值得纪念,最有趣的、最重要的事件就不会几个小时后就忘得无影无踪。

如果有东西激起了兴趣的火花,盯着他。(一个观点、一首歌、一束花)探索世界的奥秘对我们人类至关重要,只有尽可能地努力了解它才知道这世界的哪一部分对我们或我们的潜力最适合。

在日差生活中培养涌流的状态
如果我们学会了运用处于休眠状态的创造性能量,从而使它产生自己的内在能量来保持我们注意力的集中,我们就不仅避免了压抑,从而增强了我们与世界联系的复杂能力。
如何做到这一点?如何才能重新学会欣赏好奇心从而从内心发出对新经验和新知识追求的愿望?
早餐醒来的时候带着一个要追求的特殊目标。每天都有一些有意义的事值得起床去干。
如果你把事情干好,它就会变得令人开心。对自己所做的事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期望、注意自己行动的后果、调整我们的技巧去适应一定环境里行动的机会、集中心思于手头的工作不开小差—这些简单的规则就能把不愉快的体验与令人开心的体验相区别。
为了能保持欣赏事物的态度,你需要增加它的复杂性。

习惯的力量
负责自己的工作日程。我们越是在最合适的时间做事情,我们就越能释放出更多创造能量。(何时最适合自己吃饭、睡觉、工作等等)
挤出进行反思和放松的时间。不停的忙碌并不是好事,对每天、每周、每年的时间进行安排,估量一下自己的生活,审视一下自己完成了什么,还有什么尚待完成,这些都很重要。
最好的放松并不是任何事情都不做,通常那是做一些和你平常的工作非常不同的事情。
安排你的空间。查看自己对生活环境的选择,社区,居家环境。
找生活中喜欢的和憎恨的东西。了解你自己,明白自己如何度过自己的生活(如何使用时间)以及自己如何感觉。
开始做更多你喜欢的事,少做自己讨厌的事。
保持创造性的唯一方法是,用安排时间、空间的技巧和提高自己的优势活动来反抗生存的折磨。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日程来保护自己的时间避免分散心思、安排好自己的环境来帮助自己集中心思、取出消耗你心理能量的无意义的杂事、把因此而省下来的精力放到自己真正关心的事情上去。如果你最大限度地扩大了日常生活中最令人满意的体验,你就很容易具有创造性。

内在品质
改变个性意味着学会新的注意模式。要看不一样的东西、要按照不同的方式去看他们;要学会思考新的思想,对我们的体验要有新的感觉。
培养你缺少的品质。先认出自己最显著的特性,然后开始试试它的对立面。从一种完全不同的角度体验世界,你就会大大丰富自己的生活。
经常从开放转到封闭。创造性的人最重要的两重性也许在就在于,一方面很开放、善于接受新的东西,另一方面又注意力集中,进取心十足。
力图达到综合性。它有很多不同的部分,而且同时还是一个整合得很好的系统,不同的部分一起运作的很顺畅。

运用创造性的能量
有创造性的人并不认定自己理解身边发生的事,也不认为别人理解那些事。他们对不言而喻的事情进行质询-不是因为矛盾,而是因为他们先于别人看出已被接受的解释具有缺点。
寻找问题在日常生活领域中很重要,因为它帮我们关注那些会影响我们的体验而且否则就不被注意的问题。建议:
找到一种方法把感动你的东西表达出来。生活中是你感到不安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你的工作、你的伴侣、社区的情况或地球的情况。较轻的担忧可能出自一些暂时的威胁:老板的怒容、孩子生病、你买的证券跌价。上述每一个问题都可能影响你的生活质量。但除非你找到一个词把它说出来,否则你就不知道是什么在使你烦恼。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找出问题,把模糊不安变成可以解决的具体问题。
从尽可能多的角度看问题。
找出问题的影响。有创造性的人会试验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一直到他们已经确信找到最佳方案。
实施解决方案。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包括不断进行试验和修正。你越能长久地保持多种选择,解决方案就越可能具有独创性和恰当性。Eg.有创造性地画家会在绘画时改变他们的技巧。如果你很注意解决办法的过程,如果你对反馈很敏感,因此当新的信息出现时可以改变进程,那么这种灵活性就回起作用。

发散性思维
产生尽可能多的想法
得出尽可能不同的想法。 (观点的对立面)
试着想出不可能的主意。练习:从报纸上随意找出一段话,看看自己能否找到独特的、令人难忘的方式来表达同样的想法。

选择一个特定的专业
如果说创造性就在于改变一个特定的专业,那么个人的创造性就在于改变个人生活的领域。
尽可能多试几个领域很重要。先从自己喜欢的事情开始做起,然后移情到相关事情上去。最终你应该能够找到一个或更多个适合你兴趣的领域,一件货更多你喜欢干并且能扩展你生活的事情。

《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书评

《第一章》
【原文】也许只有性、运动、音乐和宗教狂热能让我们体会到比自我更宏大的深邃感,虽然这些体验也总是稍纵即逝。然而,创造力却能让未来变得更丰富多彩。
【感悟】我想这些大牛们,已经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需求,转而寻找更高级的快感了吧。最近在研究游戏人生,他们也可以作为游戏化的很好的示例

《第三章》
作者在本章列举了具有创造力的人十对明显对立的性格:
①体力充沛─沉默不语
②聪明─天真
③玩乐─守纪
④想象幻想─牢固的现实感
⑤内向─外向
⑥谦逊─骄傲
⑦女孩坚强,更具影响力─男孩敏感,更少侵略性
⑧传统保守─反叛独立
⑨热情─客观
⑩痛苦煎熬─巨大喜悦
这些性格特点,看似矛盾,且位于两个极端,但富有创造力的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两种极端间相互转换,内部并不矛盾。但我的疑问在于,这些富有创造力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和“创造力”的因果关系。是这些性格特点使一个人富有创造力?还是说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为了实现创造力而逐渐形成了这些性格特点?我目前的观点偏向于第二种,我认为性格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漫长的生活,学习,创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当我想到创造力时:
①世间有太多的悲苦,生活有太多的牵绊,心灵有太多的烦恼。我试着问自己:当你想到创造力时,你是在想什么?
②毫无疑问,无论是对个人还是世界,创造力太重要了。因为创造力意味着改变,它能带来进步,带给我们想象中美好的未来。汤之盘铭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创造力让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前进的。
③我试图承担那些悲苦,直面那些牵绊与烦恼。但是这似乎不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我也远远够不上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我问自己:日子在浑浑噩噩中溜走了,你想要的是什么呢?是刷不完的微博知乎朋友圈吗;是看不完的视频小说吗;一天下来,你做出了点什么有益于己,有益于人的事情呢。
④所有富有创造力的个体最重要、最一致的特点也许是有能力享受创造过程本身。享受是创造力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什么创造的过程让人享受呢?正是因为他们找到了比刷微博知乎朋友圈更有意思的事情,有心流的体验,所以他们才会投入精力去做。《游戏改变世界》真本书归纳了游戏成瘾的四个要素,目标、规则、反馈系统、自愿参与。有创造力的人至少符合了目标和自愿参与这两个要素
⑤子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第四章》 作者将创意过程分为五个阶段,①准备期②酝酿期③洞悉期④评价期⑤精心制作阶段。但并不意味着这五个阶段是互相独立,过程是一次性或者循序渐进的,一般它们会彼此重叠交互,在最终完成前会反复出现若干次。 富有创造力的人在完成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精力,还需要平时知识的积累(良好的环境,信息获取的方便和他人的教导都能促进),进入领域,了解标准,明白学界的评价都能加快过程的结束。 ①准备期:沉浸在一系列感兴趣的问题中

1.需要多与人交流、学习一些基础知识比如数学
2.问题分为被提出的问题和被发现的问题。被提出的问题是别人提出的,被发现的问题是自己提出的。

爱因斯坦说自己发现的问题更重要。而抢先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会带来商机和创新,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摩托罗拉发明了对讲机销量大增。 ②酝酿期:围绕问题处理相关信息
1.空闲时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候恰恰是在洗澡、散步、等车的间隙想到了问题的答案。 2.弗洛伊德认为,好奇心作为创造力过程的根源是有童年的性体验激发出来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成功地将对这些被禁止的性知识的渴求转换成被许可的好奇心。

【感悟】事情越被禁忌,越会有人去探寻,越能激发好奇。珍惜自己的性能量,将它的生产力最大化。

3.睡梦中潜意识会蔓延,有助于创新。如德国化学家奥古斯特睡梦中想到了苯环。在清醒的时候人的理性大脑会对这种可笑的联系进行审查,而忽略这种可能性。

【感悟】想起了诗仙李白,写诗的时候估计都是醉熏熏的时候写的吧 ③洞悉期:恍然大悟 ④评价期:我的创新有价值吗?
1.与同事交流确定创新是否有价值 ⑤精心制作阶段:将有价值的创新精心雕琢成为作品

1.当其他人挣扎着完成无聊的工作时,他们却享受着做自己喜欢的事的奢侈。而其实你也可以。许多受访人士并非生来富贵,许多出身卑微,通过努力奋斗进入了可以使他们不断探索自己兴趣的行业。

《第五章》 享受创造力的心流

  1. 就像有些个体从性爱中得到更强烈的快感,而有些个体从食物中获得快感,必然有些个体从学习新知识中获得更强烈的快感。
  2. 另外一种称为“闲暇时光”的保存能量的欲望促使我们付出最少的努力
  3. 我们大脑中存有上述1生产创造力和2最少努力两种指令,多数人享受于2,而少数创新性的人享受于1。不图名不图利,享受于做事本身。因为他们能够获得心流体验:涉及费力的、有风险且困难的活动,这些活动扩展了他们的能力,其中包含着新奇与发现的要素。
  4. 心流体验的9个重要因素:
    (1) 明确的目标。例如音乐家知道接下来该演奏什么音符。
    (2) 行动会马上得到反馈。例如音乐家能听出演奏的音符是否正确 。
    (3) 存在着挑战与技能的平衡。例如下棋时对手比自己强大太多会产生挫败感,对手比自己差太多,又会产生厌倦,当双方势均力敌时才有趣。进展顺利的工作、谈话或者人际关系也适用于这个道理。
    (4) 行动与意识相融合。即注意力集中于在做的事情上。反例是学生上课时开小差。
    (5) 不会受到干扰。避免分心。
    (6) 不担心失败。清楚必须要做什么,潜在的能力能够胜任挑战。
    (7) 自我意识消失。例如音乐家觉得与宇宙的和声融为一体。
    (8) 遗忘时间。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或者很慢。时间过得很慢的例子是花样滑冰运动员几秒钟的快速旋转感觉像是拉长了十倍。【感悟】起初以为心流只会感觉时间过得快,没想到还有时间过得快的例子。
    (9) 活动本身具有了目的。重要的是探索的过程,而非成就。
  5. 在心流状态中的时候并不会体验到快乐,而当从心流状态中出来时我们会沉浸在快乐中。
  6. 问题在于,我们总是在比较容易实施的活动上找到快乐比如与性和暴力有关的活动:打猎、钓鱼、吃东西、做爱、挣钱、占领领土,因为这些事项是与我们祖先的生存策略同步的。学会喜欢近代的进化中才发现的事情则困难的多,比如数学、科学、写诗、音乐、以及了解世界与自己。文中提出了要引导孩子更多地在后者中寻找到快乐。

《第六章》
1.这一章讲了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生活的地方很重要,主要原因有
(1)好的环境有充足的信息。提供了学习机会,并让他们可以与领域中的人进行交往。
(2)好的环境能提供更多的互动机会、更多的刺激和更先进的观点。
2.要学会创造有利的环境。大部分创造的过程需要比较单调乏味的环境。要拥有符合个人需要的特殊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感到舒服并有控制力。

《第七章》童年和青少年

  1. 事实上,我们不可能基于对某人早期天赋的评判来断定一个孩子是否在将来具有创造力。
  2. 好奇心
  3. 父母的影响
  4. 孤独的青春期,不受欢迎,性意识弱。

《第八章》 成年后的生活

  1. 遭遇到的困难。不去理会别人的劝告,坚持自己的理想。也就是旁人所说的天真成就了他们。
  2. 稳定的婚姻使人心无旁骛地做事,另有人说,性是他们创作的源泉。
  3. 有创造力的人并非只专注于做事,也有社会责任感,即使遭遇不幸。
  4. 当自己缺少活力的时候,会将精力投入到别的领域,重新保持活力

《第九章》 老年后的生活

  1. 大多已功成名就需应对各种头衔的问题,做科研的时间减少。
  2. 退休后声誉减少,因为不任职了。
  3. 之所以这些人对年老的态度更积极,是因为他们爬上顶峰之后仍然有目标,山外有山。

《第十章》 文学

  1. 诗人斯特兰德没有稳定的工作,担心破坏他的专注 。
  2. 希尔德把文学看做现实的替代物,躲避生活残酷一面的庇护所。
  3. 成为工作狂会忘记日常生活的残酷。

新书丨离经叛道的创新理论

这条音频给大家介绍一本有关创新的新书,叫《离经叛道》。

总是说创新,到底什么是创新?为什么有的人的创新就比别人更容易被接受呢?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书,是亚当-格兰特的《离经叛道》,今年7月刚刚在国内出版。亚当-格兰特以颠覆性的观点著称,他曾经被《快公司》杂志评选为年度最有创新力的人物之一。这次,他的新书里又讲了哪些关于创新的颠覆性观点呢?最近,“得到”的订阅专栏《李翔商业内参》按照这本书,整理了18条出人意料的创新理论,今天先跟大家分享几条。

首先,我们来说说到底什么是创新,或者说创新有什么特点。格兰特说,创新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提出有价值的新想法,第二部分是采取行动,把想法变成现实。在这个过程中,创新的特点就是要能够拒绝接受默认选项,然后去探索是不是存在一种更好的选择。你可能会说,这不是废话吗?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现实生活中,拒绝接受默认选项是需要勇气的。政治心理学家约翰·约斯特提出了一个“系统正当性理论”来解释这个现象,说即使现状违背了自己的个人利益,人们也更倾向于认为现状是合理的。而且越是弱势群体,倾向于维持现状的比例越高,这个现象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既然世界已经是这样的,就没必要对它产生不满了。但是如果要创新,就要打破这种系统正当性。

可大家都知道,拒绝接受默认选项,就会招来一部分人的敌意,那什么情况下更容易产生敌意呢?对此,格兰特提出了一个“水平敌意理论”,意思就是说,在大方向上拥有同样基本目标的人,更容易产生敌对情绪。举个例子:一个浅肤色的黑人女性被任命为一所大学的法学教授,但是学校的黑人学生协会却持反对态度,理由是她的肤色不够黑;再有,一个激进的环保人士,会蔑视更主流的绿色和平组织,认为它们是受生态盈利驱动的怪物。也就是说,看上去大体相似的两个人或两种组织,他们之间细微的差别,反而会造成彼此间的不认同,产生敌对情绪。

可是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在提出自己创新想法的时候,有的人容易招来敌意,有的人却特别容易被人接受。这个原因格兰特把它归结为“性格信用”,这个理论是心理学家埃德温·霍兰德提出来的。性格信用越高的人,在做出偏离人们期望的事的时候,人们对他的容忍度就越高。比如在一项实验中,人们对一流大学中教授的地位和能力做了排名,然后发现,当教授穿着T恤,留着胡子时,他们的排名比那些打着领带、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人要高14%。这是因为,那些拒绝按照常规着装的人,成功地发出了一种信号:我已经赢得了性格信用,我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了。

最后再给大家说说创新要怎么做更有效。这里要讲两种逻辑,一种是结果逻辑,另一种是恰当性逻辑。大多数人做决定的时候都会遵循结果逻辑,去思考哪种行动会产生最好的结果。但是对于一个不断挑战现状的人来说,他会采用恰当性逻辑,就是不去预测结果,而是立足于考虑自己是谁,或者自己想成为谁。

格兰特和他的同事做了个实验,为了鼓励医生和护士更频繁地洗手,他们尝试贴了两条标语,一条是“勤洗手可以防止你感染疾病”,这是结果逻辑的表达;另一条标语是“勤洗手可以防止你的病人感染疾病”,这是恰当性逻辑的表达。两周后的统计结果发现,第一个标语根本没起任何作用,而第二个标语的作用很明显,医疗专业人员洗手的频率增加了10%,而且还多使用了45%的肥皂和洗手液。这个原因就在于:看第一条标语的时候,人们会迅速得出结论:自己不洗手也不会生病,因为大家对自己的免疫力都过于自信;但看到第二条标语的时候,就会引发大家的恰当性逻辑,他们就会考虑“像我这样的医护人员在类似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做”。这样就很容易得出结论:我有义务去照顾好病人,减少病人感染的几率。所以洗手的频率就增加了。

以上就是《离经叛道》这本书提出的几个创新理论,供您参考。

本文源自:“得到App”订阅专栏《李翔商业内参》

中国企业要创新,不能学以色列

创新是这个时代的趋势。近几年,好多企业家去以色列参观,学习人家的企业是怎么创新的。但是战略咨询专家王煜全认为:以色列的发展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建议我们不要盲目地学习以色列。为啥这么说呢?王煜全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以色列的模式。

第一,以色列国土面积小,市场小,不利于大公司的成长。举个例子,台湾互联网公司的用户体验,在很多细节上都比大陆的互联网公司做得好。但是台湾的公司做不大,因为没那么大的用户需求。但是,大陆的企业恰恰从根本上解决了用户需求。举个例子,阿里巴巴成为互联网界的巨头,是因为它形成了一套信用保障系统。它有支付宝,保证了用户收到货以后再决定要不要付款,让每个商家都可以积累信用,也让买家根据这个信用来决定该买谁的货。这样的成就只有在大市场里才能实现。市场小、国家小就是先天的劣势。

第二,以色列大多数的创新企业没有持续经营,都卖掉换钱了。在以色列,创新企业比传统企业更赚钱,但是,一旦是为了赚钱,很多事情的性质就变了。比如:Waze是一家通过收集每个人的交通情况来判断路况的企业,但它仅仅因为谷歌的收购价非常高就给卖掉了。同样是创新公司,美国就有很多公司不愿意被收购,比如“阅后即焚”照片社交APP Snapchat等,创始人有理想,价格再高也不卖。

你看,如果一定要学习以色列的话,我们国内就得形成类似的逐利机制,科技转换成产品之后,要有一个交易市场。但是,这必须得有大量的可以被转化的科技,以及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才能形成交易。但是现阶段,我们的基础科研水平不够,转化效率又不高,不可能形成有效市场。这一点也没法学。

第三,以色列面对着一个“一缺三”的局面,啥意思呢?创新是一个完整的生态,要具备四点:第一科技实力,第二产品转化,第三大规模生产,第四全球化。在这几个环节里,像美国这样创新文化比较成熟的大国,往往也是三缺一的局面。美国有先进的科技,有产品转化机制,唯独缺少大规模生产制造的能力,所以他们有大量的合作是外包的。举个例子:美国一家航天飞行器公司,只有110个员工,却能做出航天飞机这么复杂的产品,就是因为很多任务交给了外包企业。

再说回以色列这个“一缺三”。虽然科研水平很高,但是产品转化能力、全球市场和制造业都不强。以色列擅长做成单项冠军,并不擅长复杂协作。但是,现在的科技创新门槛越来越高,意味着协同研发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以色列企业的协同研发能力并不够好,所以它的企业更多是把创新技术和产品卖掉,而不是自己做大。

既然不能学习以色列,应该学谁呢?王煜全认为,应该学美国的技术转化机制,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成产品。那中国企业目前要解决什么问题呢?王煜全认为,当务之急是和国际标准的接口问题。举个例子:王煜全投资了很多美国科技企业,但把它们带到中国之后却发现,看上去双方的需求互相匹配,但是真坐到一起,就说不到一块去。比如:在商业合作层面,美国人说怎样才能保护知识产权,中国人说我很有钱;美国人问怎样才能放心地在中国销售,不被抄袭和侵权,中国人说我们的渠道很强大。经常会有这样驴唇不对马嘴的情况出现。王煜全也建议:中国企业家不要有暴发户的心态,要懂得钱不是万能的,协作才是本质的道理。这样我们才能和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结合,把科技转化成产品,在整个创新生态环境里占据最重要的环节。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中国为什么不能学以色列)

创新者的方法 The Innovator’s Method: Bringing the Lean Start-up into Your Organization

关于作者
内森·弗尔:斯坦福大学博士,现任杨百翰大学创新与创业学教授,同时也是斯坦福大学、英士国际商学院、高等经济商业学院的客座教授。
杰夫·戴尔: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现任杨百翰大学战略学教授,同时担任沃顿商学院战略学教授。超级畅销书《创新者的基因》作者,被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管理学者”。

关于本书
本书提供的全面指导有助于领导者顺利攻克难关——从产生可行性想法到为成功做好准备。弗尔和戴尔将观点寓于案例,又于案例中归纳方法,清楚地告诉领导者为什么要创新以及如何创新。

核心内容
作者是通过6个方面来介绍创新者的方法。

1.不确定时代的领导力,
2.创意:珍视意外的发现,
3.问题:厘清需要完成的工作,
4.解决方案:最小化卓越产品,
5.商业模式:验证进入市场策略,
6.发现问题后,果断调整方向。

一、不确定时代的领导力
传统商学院的管理理论旨在解决低度不确定性问题,新时代的领导者需要解决高度不确定性问题,因为它的不确定性,你无法知道什么样的专业知识才可能带来最大价值,这个时候,你需要的领导者是具有广博知识的人才,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清问题,产生创意,并将新想法推向市场。

二、创意:珍视意外的发现
为了拯救公司,领导者必须要寻找新创意,以求源源不断地创造新客户。而如何产生有价值的新创意呢? 需要四种关键行为:1.发问;2.观察;3.社交;4.试验。

三、问题:厘清需要完成的工作
创意具有不确定性,不是所有的创意都适合成为现实,记住,在发现值得解决的问题之前,不要着手建立任何东西。应该把有限的精力和资源用于最重大的问题。要找到这样的问题,你需要了解工作的实质所在,只有这样,你才能让最有价值的创意成为现实。

四、解决方案:最小化卓越产品
当产品能够激发积极情绪、创造极大的满意度、平复焦虑或者提高信心时,客户就将其描述成“卓越”产品。
而最小化卓越产品,是指,用最小的时间成本给客户提供无法抗拒且喜爱的卓越产品。
你要做的是提供给客户一种解决方案,让客户对你的产品欲罢不能。

五、商业模式:验证进入市场策略
要想达到为公司盈利的目的,你还需要建立成功的商业模式,让你的产品进入市场。商业模式是指,公司如何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并获得客户为公司带来的利益。商业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种商品都应该有其最适应的商业模式,可以保证他们有效地进入市场。

六、发现问题后,果断调整方向
创新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面对不确定性,没有人能够预见未来,所有的想法都是猜想,只有市场才是验证猜想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你应时常准备犯错。犯错并不可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法避免的,只要你在犯错之后,及时调整,做出关键转向。
所以,不要畏惧犯错

金句:
1.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我们熟悉的管理技巧并不适用于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在不确定性的环境里,规划根本不起作用,在大多数的时候甚至会浪费时间和资源。

2.在准备全面规模化生产之前,要对最优价格策略、客户关系与渠道、成本结构等做出明确假设,根据预想的商业模式,让客户来验证假设的可行性。将解决方案投放到市场的方式有许多种,不同的方式应该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试。

3.在运用创新者的方法时,尽管需要进行适应性改变,但基本原则还是要必须坚持的:确定问题所在,确定解决问题的必要假设,构建测试假设的低成本试验,以及加快学习和吸收。

4.生成洞见是创新的第一步,多数情况下,你将从对客户与其他人的观察和互动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新洞见。但不要期待让客户为你创新,而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客户关注的问题上,打造解决问题的产品模型,通过使用创新者的方法,让客户来验证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5.毫不夸张地说,另外一次工业革命已经拉开序幕,这次革命受新科技和客户驱动,并伴有根本上的不确定性,公司已经很难像过去那样牢牢地抓住客户,而新技术和新竞争对手的出现速度也比以前更快。

撰稿:秦瞳脑图:摩西讲述:杰克糖

创新的艺术

善于观察一般人习以为常之事,从细微处入手,才会拥有打破常规的能力;一以使命激发团队激情,营造内部竞争气氛,促使团队更快地到达胜利的终点;
敢于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雇用一些思想偏离主流的员工,你会获得意外的惊喜;
创新的最大障碍在于公司固定的意识倾向,不要让僵化的思想侵蚀大家的精力;
优秀的公司往往不畏风险,积极面对挫折,并勇于探索界线之外的风景。

第三种创新

对企业来说,与其在推出新产品后坐等消费者与市场认可,不如先发制人,想方设法帮助消费者理解、认同、接受这些全新的理念。 企业要做的就是与这些“诠释者”分享自己的新理念,通过“诠释者”自己开展的项目来帮助企业进一步推广这些新理念。 在推广新理念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巧用书籍、展览、文化活动、在展销会上展出概念产品、期刊文章、研讨会上的产品展示说明、企业内设的展览室、网站、创新项目、设计竞赛等。 企业推广的是新的产品语言与内在意义。 不是阐述创新过程的最终成品,而是展示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可供分享与讨论的新理念。 展示新理念与新愿景有助于吸引企业内外的潜在合作伙伴加入到我们的创新过程中来。 与其等待,不如行动起来。

设计驱动式创新的实质就是开展研究项目,通常发生在产品开发过程之前,目的是创新出一系列全新产品或拓展全新业务。 开发全新的产品,要对产品内在意义进行根本创新。 将精力重点放在产品语言表达与感官感受方面,就是重点考虑产品符号象征与情感意义。 在推出全新产品之前,先将产品的新理念传播出去。 推动创新的初始动力来自于社会文化层面。 最有效的整合方式就是将所有观点分为几个维度,从不同角度出发,将这些观点归类到不同维度范围内。 产品语言是引导人们购买产品的社会动机:是否能帮助人们增进与他人的交流互动?是否满足人们自我展现的需求?拥有这件产品代表着什么样的社会地位?能帮助使用者塑造什么样的风格?是否能帮助使用者传达出文化背景与宗教信仰? 产品内在意义是引导人们购买产品的心理动机:是否能激起使用者的回忆或想象力?是否能让使用者产生喜爱之情?是否能带给使用者愉悦的感觉? 坚持自己的独特创意。

单纯依靠设计师与设计公司是无法完成整个创新过程的。 当需要从自己口袋里掏钱做投资时,不会偏听偏信。在做决定前多角度倾听别人的想法。 创新过程无法被外包。 独立于企业的外部设计师团队能帮助我们及时了解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接触到的不同观点越多,就越能拓宽思路,开展更激进的创新。 企业应该尽可能多的倾听不同的观点,观点的多样性是至关重要的。 创新来自于合作。 首先将关注点放在由新材料、新技术引发的社会文化效应上。 设计师不应该受到市场分析结论的误导。市场分析从来没对过。 我的立足点是什么是好的设计,而不是替他人思考。 去基础研究领域寻找那些研究前沿课题的科研人员。对产品内在意义及产品语言的创新过程与技术研发部门的研究过程非常相似,都是从基础研究出发,逐步过渡到实际应用。 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是设计的源头,是需要首先关注的环节。 产品应该带有感情色彩。 不会模仿的人,也不会创新。 很多创新都是对现有知识与技术的重新组合。 利用其他行业中已有的技术与理念,对本行业的产品进行颠覆式创新。 创新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背上,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很多时候,创新就是对某一个特定领域未曾出现过的元素进行重新组合。 获取信息、增进交流互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当面交流、深入各类工作室及邀请一起开展研究项目。 只有拥有竞争对手没有的信息获取途径,才有可能获取到独一无二的信息。 对企业来说,在地理上接近创新频发的地区也是一种竞争优势。 频繁的、活跃的、高质量的互动,才是战胜竞争对手的核心原因。 每个地区都有属于本地区的创新资源,每个地区也都有自己宝贵的文化财富等待挖掘。 企业应该充分挖掘身边的资源,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 企业应该对探索与试验保持开放的心态。

创新的10个面孔 The Ten Faces of Innovation : Strategies for Heightening Creativity

目录

致谢
导言 不要当“魔鬼代言人”

第一章 人类学爱
第二章 试验家
第三章 嫁接能手
第四章 跨栏运动员
第五章 协调员
第六章 导演
第七章 用户体验设计师
第八章 布景师
第九章 照料者
第十章 故事家
第十一章 综述

<创新的10个面孔>读书笔记

IDEO认为,创新者是积极主动、充满干劲,非常注重实践的人。他们往往善于找到新的点子,乐于进行试验,不断将设想进行推进,

尽管他们的方法有时会让人觉得有点奇怪,但取得的成效却非同反响。

《创新的10个面孔》,讲述了为企业注入持续创新动力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团队的实践过程。创新本身的过程包括,工作、自我激发以及互相合作。

10种以人为本的创新路径,打破了传统的职位标签,有助于在团队中提出新的想法,创造新的体验。

学习型角色
1.人类学家(Anthropologist),人类学家跟踪观察人的行为方式,深入了解人与产品、服务、空间的接触过程和情感心理,然后把这些新的发现告诉公司。
2.试验家(Experimenter),对新的构想不断进行实验,从错误中不断学习。
3.嫁接能手(Cross-Pollinator),不断向各种行业各个文化学习,并加以研究,将其中值得借鉴的部分为自己公司所用。

组织型角色
4.跨栏运动员(Hudler),跨栏运动员很清楚,创新的成功之路充满荆棘,因此他们熟悉克服各种障碍的诀窍。
5.协调员(Collaborator),协调员的作用是你绝团队,并利用现有的资源构建新的组合,提出跨学科的解决方案。
6.导演(Director),导演不仅负责召集演员和制作班底,同时还需要激发剧组的创造力。

建设型角色
7.用户体验设计师(Experience Architect),超越“满足用户需求”,设计“创造用户需求”。
8.布景师(Set Designer),布景师负责搭建让团队成员充分施展的舞台,通过物理环境的变换影响人的行为和态度。
9.照料者(Caregiver),好的照料者能提前感知用户的需求并做好准备。
10.故事家(Storytell),能以极富说服力的方式来阐述基本价值观或文化特质,以此鼓舞士气并扩大外部认同。

–1.人类学家—
人类学家的六大特点
1.人类学家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去观察、去发现,放开自己已知的和传统。
2.人类学家包容人类行为中的一切常规和非常规。
3.人类学家凭借知觉进行推论,探究行为背后的情感基础。
4.人类学家通过“Vuja De”,探索事物的真谛。“Vuja De”(经历多次却如同第一次经历的感觉)
5.人类学家的“问题清单”和“锦囊”,记录有意思的事,前者记录负面和烦恼,后者记录一些值得效仿的创意。
6.人类学家善于从不起眼的地方发现线索,甚至包括垃圾堆。

和孩子们沟通的7个秘诀
1.征询他们对鞋的看法,几乎每个孩子对自己的鞋子都有自己的看法,问问他们的意见。
2.说说你自己,向他们讲述你的生活和兴趣,尤其不要错过那些你脆弱的一面,这会使你显得更具有人情味。
3.叫上他们最好的朋友来一起交流,无论多么害羞的孩子都会在好朋友面前敞开心扉,满怀热情地讲述自己的故事。
4.提醒他们(当实际情况如此时)这个项目是“最高机密”。
5.提议到家中拜访,征得父母同意,看看他们喜欢或不喜欢哪些玩具?
6.问问孩子们如何花掉10美元、100美元,间接了解孩子们的世界里最热门的是什么?
7.逗他们笑,玩得开心地孩子会比较健谈,你也更有可能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和喜好。

要了解明天的市场主流,那就看看今天的年轻人吧。青少年不停的尝试,不停地判断;不停的喜欢,又不停地抛弃,而且他们非常善于创造模型。

–2.试验家—
试验家追求的是“想法的迅速实现”,把构想从无形转化为有形,从概念到言语描述,到草图,再到模型。

未经雕琢的模型尽可以拿出来给大家展示,用不着有什么顾虑。先建立一个粗糙的模型,能够为一款既为复杂的产品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

建立多个模型,随时实践。

–3.嫁接能手–
将各种知识进行融合会产生神奇的效力,拥有这一魔力的人称为嫁接能手。他们能对那些看起来毫不相关的想法和概念进行巧妙的嫁接,创造出新的事物。
他们所擅长的是将某个行业最先进的想法和概念的思路或者发明完美地移植到另一领域。

嫁接能手保持一种孩童般的观察力,可以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重要差异。同时能够运用成人的驾驭能力,将这些细小的差异放在完全不同的背景下思考。
他们常用打比方的方式进行思考,这样就能看到被别人忽略的关联和联系。

T型人才,他们在多个领域拥有渊博的知识,同时至少在一个领域是精通的。

Example1:历史上的“嫁接能手”能从钢琴键盘上汲取灵感,从音乐领域跨越到商业界,将其应用于早期的打字机,进一步优化成为了今天广泛使用的电脑键盘。

Example2:烤馅饼的锡盘变成了世界风行的飞盘。

借鉴秘方的7种成分:
1.公开展示和陈述,给员工进行聚集和自由交流的机会。
2.招收各种不同背景的员工,挑出能拓展公司能力的人才。
3.留出足够的交流空间。
4.多元文化和地理的交汇。
5.定期举办“诀窍”类讲座,邀请不同领域的顶尖人才为员工分享不同行业的创新与前沿进展。
6.向参观者学习,听他们讲述自己的产业,公司和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7.寻求有变化的方案,在不同的领域之间进行嫁接、融合、借鉴。

Example3:小本创新,尼日利亚北部的发明,30美分的陶罐冷却器。当地的一位老师因为大家无法负担昂贵的冰箱,而进行的发明,用内外2层嵌套的陶罐,中间用湿沙填满。过去保存不了几天的茄子能够存放过去的4倍以上时间。

有时我们缺乏原料和工具,而这恰恰是创新的火种,它促使人们做出选择,并建立新的联系,“需要是发明之母”。

有时,坐上飞机观察世界,经常旅行,到处走走,使成为优秀的嫁接能手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Example4:日本西友百货的研发人员,受到美国超市“无牌子”啤酒包装的启发,将简单无华的图案和设计理念应用在“无印良品”上,结果造就了今日大受欢迎的品牌。

有舍有得,嫁接能手们最出人意料的方式,是他们会将一些研发成果无偿提供给世界使用。

师法自然。

–4.跨栏运动员–

跨栏运动员敢于尝试每人做过的事情,擅长将劣势变成优势。就现实中的400米栏运动员而言,速度、平衡、完美发挥、耐力和决心这些因素缺一不可。

出色的跨栏运动员不会被障碍物所阻拦,更别说会被打败,障碍物的存在取决于你内心把它放的多高。

障碍1.顶住“做好本职工作就好了”的压力。

障碍2.巧妙应对保守主义。

障碍3.最初的失败算不了什么。

Example1:农场劳作后,没有力气洗蔬菜,做沙拉的 迈拉.古德曼 发明了免洗的沙拉,现在已经是绿色食品中很重要的一类产品。

Example2:饮料公司优虎,将饮料运货车在纽约街头丢失变成了一次市场营销活动,发布“通缉令”,悬赏2年的免费巧克力饮料鼓励人们浏览网站,下载海报,将事故变为一次绝佳的市场机遇。

–5.协调员(Collaborator)-

精明的协调员能在企业内辗转腾挪,将初期的阻力变为积极因素。

Example1: 不可能的伙伴,大型食品企业卡夫和大型连锁超市Safeway坐下来,发挥两家企业的智慧和力量,拆掉围墙,寻求双方协作间的改进。
刚开始只是停留在零售商存货管理系统的互相对接上,但之后他们的联合工作小组确立了共同目标,在工作方法、促销、物流以及实时数据汇总四个方面产生通力合作,合作的初衷是让各个小组产生大量的构想。
但之后协作产生了重要成果,“接驳式转运”,不经过装卸区转运,将卡夫公司的产品直接运到塞夫韦公司的卡车上,减少了装卸费用,加快了货物的流动,减少了仓储成本。在他们试验新操作应用在产品卡普利桑果汁上,两家公司的年收入最后增加了167%。
同时两家公司构建了一个“实时显示”系统,塞夫韦得以通过迭代改进的供应链示分卡有效考评卡夫公司的工作成效,他们还一起简化订货出货清单,将书面报告中的术语进行了标准化。

Example2:非焦点小组,邀请特立独行的人分享他们对于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体验和感受,将激情和兴趣带入模型设计。
让企业了解到,他们关心的那些产品,消费者是如何进行尝试和进行使用的,并且进行互动。
记住大范围的挑选各色参与者,他们要有充沛的热情和与众不同的兴趣,这样你才能更深入的了解你的目标用户群体。

打造一支更棒的“球队”的若干要点
1.多指导,少指挥。引导员工建立新型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抓住机会。
2.注重切传配合,将团队分成3-6个小组,促进队员间传递构想和共担责任。
3.人人触球,给每个人分配一项或几项重要任务,不要让他们沦为接不到球的边裁。
4.传授多项技能,鼓励大家多扮演不同角色并尽快实施构想。
5.少盘带,多射门,鼓励分享创见并开始进行协作。

—6.导演(Director)–
成功导演的5大特征:
1.甘居幕后,甘愿让其他人成为焦点,对自己工作的价值有信心。

2.热衷于发现,组建最佳团队,在某种需求初露端倪时进行指导。

3.激流勇进,电影摄制也经常面临耗时过长,资金紧张等各种挫折,导演们迎难而上,坚持到最后。

4.志存高远,追求大胆的想法,甚至难以实现的目标,但奋力使美梦成真。

5.技巧纯熟,运用一切可用的手段、策略和资源随机应变,实时解决各种问题,沉着面对各种突发事件。

–7.用户体验设计师

对于公司而言,其附加值的多少取决于提供的体验质量。

通过产品、服务、计算机互动、空间以及各种事件,优秀的体验设计师利用各种办法来搭建与客户进行互动的渠道。

带上,技术、信息以及个性化服务,到消费者那去。

–8.布景师

营造创新实验室:
1.要能容纳20-30人,方便与许多同事分享发现成果。
2.画出一块创新活动专用空间。
3.墙面留出足够空间挂黑板、地图、照片或者其他图片
4.位置方便大多数成员前往,但又足够安静不被打扰。
5.营造资源丰富的感觉,制作原型的工具包,记事贴,胶带,剪刀。

–9.照料者
创新活动以人为本,照料者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典型形象就是满腔热情,无私忘我的医护人员。

优秀的照料者干练而自信,你的种种疑问都能在他们那里得到合情合理的答复,从而消除你的焦虑,他的出现给你带来信心,让你心情平静。

照料者格外尽心地去了解每一位消费者,因为最好的服务需要针对每位顾客个性化的兴趣和需要。

Example 1:如果在就诊过程中,患者发现他们能够时时得到引导,他们就会觉得受到了好的照料

Example 2:先看顾客脚型,再给建议的阿克里瓦鞋店

Example 3:为客户消除尝试新口味pizza后顾之忧,提供CPK口味冒险保证的加州匹萨厨房。

照料者优质服务指南
1.去粗存精,分类统筹。大多数产品中,顾客面临的选择过多,而得到指导太少,这使得客户变得茫然。
2.建立专业口碑,让自己公司的信息和意见具体权威性,吸引足够忠诚的客户。
3.规模小不见得不好,保持与用户的亲近感。
4.利用可持续性建立与顾客的联系,让用户知道他们正在帮助他人。
5.欢迎消费者成为会员,最忠诚的用户会是你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10.故事家
构成世界的不是一个个的原子,而是一个个的故事。–Muriel Rukeyser

与报告、市场预测相比,用故事的形式讲道理更有独到之处,因为故事能够建立起情感的纽带。

企业的故事有明确的目标,激发行动、传递价值观、促进协作和推动发展,在讲故事前就要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具体的结果。

请用户给你讲讲他关于企业服务的抱怨故事,以故事引发讨论,建立个人联系,包含尊重和体谅。

每个人都渴望向别人倾诉,如果你能听到别人的私人故事库,你要寻找的真知灼见就会渐渐浮出水面。

Example1 :用女性杂志的形式(亲切的评论,花哨的版式,活泼的文风,图案设计大于文字)来分享对12位女性消费者对于汽车的体验和故事,包括购物过程的精美图片。

Example2 :占卜饼,美国中餐馆的特色食品,10%吃饼干,90%吃体验。

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趣味横生,令人充满活力,而且能够实实在在发生作用。

如何成为决定未来的十种人?

汤姆.凯里,世界著名设计公司ideo的总经理,最著名的设计产品是苹果电脑的第一只鼠标、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三星,华为,中国移动,这些全都是他们的客户。这家公司的核心手艺就是创新。

过去我们经常谈论的是创新的模式:

1.开拓性创新,这种模式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全新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见过,都属于从0到1式的创造。

案例:

牛顿开创经典物理学,比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比如乔布斯发明的个人电脑

2.升级式创新,对一个新出现的东西进行无限改进。

案例:

福特并没有发明汽车,但是他把原来的汽车进行了升级,创造出来的T型车成为了全美国卖的最好的车型,像比尔盖茨并没有发明图形化的操作系统,最早的图形操作系统是施乐公司发现的 ,但是比尔盖茨就是把他优化升级了,然后几乎统治了个人电脑。

3.组合式的创新,就像瑞士军刀一样,把一堆东西设计到一起。这种创新来自创新者对新需求的敏锐观察。

案例:

给拖拉机装一门大炮,就变成了坦克, 比如给眼睛装上一台微型电脑,它就变成了谷歌眼镜,再比如给牙刷装上电池和动力设备,就成了电动牙刷。

4.破坏式创新,用一个外行的身份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进行破坏式的创新。就是重新制定一个行业的标准,让原来这个领域的人没有竞争力。

案例:

当年淘宝和易趣对战,直接免费,让易趣毫无招架之力,一下子就把商户拉过去了。

好的想法一点都不缺,真正缺的是把想法落实下去,化为具体行动,最终做成具体产品的人。归根到底所谓的创新,就是人的创新。

作者把公司的人分成了10个类型,每个类型的人才都是创意的来源。只要一个公司能合理运用这10类人,那么就有可能像IDEO一样把创新能力训练成一项技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创意。

这10类人分别是人类学家,实验家,嫁接员,跨栏高手,合作者,导演,用户体验师,布景师,关怀者和会讲故事的人,分成3个大类,称为学习型,组织型和建设型。

一、学习型

包括人类学家,实验家和嫁接员,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喜欢追求新知识

人类学家能通过仔细的观察人的行为,体察人环境的互动,重新定义问题,为后面的解决奠定基础,是不断给公司提出新观点的一类人。他们平时都有一个问题清单,会把所有遇到的不舒服的事情记录下来,哪怕是小到不能再小的一点不舒服,往往就是这些不舒服的地方,就是商机所在。

案例:

在IDEO里就有这么一群人,专门进行前期的调研,他们的方法和其他公司的调研方法不一样,不是填调查问卷,他们需要拍摄一系列的视频。比如如果接到一个医院想要改善医疗环境的任务,这些人就会去病房架起很多摄像头,连续拍摄一个星期左右,然后仔细的去观察这些病房里发生的事情。包括病人的任何不方便的事情,受到的干扰这时候都能在视频里表现出来。有的员工还要假伴病人,专门去医院住上一个星期,经过这么一番深度调查,一些问卷问不到的问题就有暴露出来了。

实验家,他们是能把最原始的那个想法迅速实现的一群人,不怕把第一代的那个很丑的东西拿出来给大家看,肯一次一次尝试失败,不断迭代的一群人。

嫁接员,这些人的特点是融会贯通的能力特别强,很容易把一个领域的技术和模式套到另外一个领域里。他们的能力是能迅速在陌生的领域发现新奇的元素,然后把它移植到自己的项目上,

案例:现在大家都在用的键盘,其实他最早的模型是钢琴;比如每栋大楼里的电梯,他最早的创意来源是游乐场的升降梯;再比如吉列在剃须刀领域发明了“刀架”加“刀片”的营销模式,这样本来重复购买率很低的刀架就以很低的利润卖出去,这样可以迅速占领市场,最后通过卖刀片来赚钱,这个模式就被嫁接到亚马逊的kindle模式上了,亚马逊通过卖几乎没有什么利润的kindle阅读器来占领市场,最后通过卖电子书赚钱。

这3类角色都能源源不断的给公司带来新想法,但是只有新想法可是不够的,还需要具体的人把它们落实了。所以创新中还有一类特别重要的角色,就是组织者。

二、组织者

组织者别是跨栏高手,合作者和导演。三类角色的共同特点是善于协调各种力量,推动新想法的落实。

跨栏高手是一群善于克服苦难,凡是死磕到底,做起事来是以目的为导向的,特别有冲劲的一群人。

合作者的特点是特别善于沟通,就像一个团队里的粘合剂一样,让一个团队的信息共享,高度的协作,是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角色。

导演,主要负责幕后的运筹帷幄,统揽全局,导演的位置通常是CEO。在IDEO里面是不太关注这些头衔的,很多员工其实也是担任的导演的角色。

组织者的共同点是推动一个项目的落实和完成。

三、建设型

这一类包含4个类型,用户体验师,布景师,关怀者和讲故事的人。

用户体验师,他们善于抓住人最细微的心理活动,就是能找到一个产品或是一个服务升级点。

布景师的作用是专门给公司创造良好的创意氛围。好的装修风格不仅可以给员工带来归属感,还能带来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案例:

皮克斯公司,谷歌公司的装修风格就像幼儿园一样,到处都是不拘一格的装饰物,这些装饰的做用就是可以不断的暗示员工,这里需要创意,这里需要奇思妙想。又比如一家知识服务公司,一定是到处都是书,一家动漫公司,一定是到处都是动漫玩偶。

关怀者,比如销售人员、客服,他们能从顾客那里拿到最真实的反馈信息,往往是一个公司和顾客的触点。

讲故事的人,能调动大家注意力,他们就是公司文化传播的布道者。

总结一下,这本书从人的角度讨论了创新这件事,给我们列出了10种推动创新的人才, 我们把他们分为3类,分别是学习型,组织型和建造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划分方法只是一个笼统的划分,一个人实际上是可以充当多个角色的,也可以在多个角色当中来回切换。所以创新是一个团队的事情,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个人都做最好的自己,创新才能持续不断的发生。

本书给我们的启示是创新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只有一个公司的文化,环境形成了创新的氛围,每一个员工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那创新就是一件可以持续发生的事情。

创新

本书最赞的地方,也是核心的地方。就是提出的S形曲线。一个技术刚刚起步的时候,投入巨大,产出很小,而且发展很慢。然后到了临界点之后,投入就会产生巨大回报,发展迅猛。之后,就是边际效用递减,回复到投入大产出小的状态。

新进入市场的小公司能打败原来的大公司就是因为小公司走的是新的S形曲线,而大公司依然走在旧S形曲线的老路上。

所以旧市场的大公司要保持领先,永远必须创新,走向新的S形曲线。

20世纪初,汽车工业投资一美元,回报六到七美元。1930年,投资一美元,回报75美元。1945,投资一美元,回报5美元。1965,投资一美元,回报1美元。

从核心创新

《从核心创新》是作者与著名管理大师加里。哈默共同创建的策士咨询公司三年多来对数十家著名企业创新管理研究的重大成果之一,不但以确凿的案例论证了创新的必要性、创新的先决条件、创新的模式和框架、创新必然带来的回报、创新必须规避的风险、创新实现持续化的条件以及如何测度创新绩效等整体框架性概念,而且尤其强调创新要像穿衣吃饭一样成为公司每个成员的日常必须,创新意识必须植入公司发展的DNA之中。在作者看来,创新并非外部添加的新东西,创新的冲动和意念存在于每个人的潜意识之中,关键是公司和企业领导如何激发,如何让创新呈现。在创新之途上,只要公司每个成员都对自己再狠一点,创新就会源源不断。其间,特别强调了公司领导的作用,公司领导遍撒培养基,创新之花才会光荣绽放。

企业竞争环境不断创新,创新管理方式却日益折旧;创新话题虽然层出不穷,但多数概念已让企业感到厌烦。只有“创新管理”自身不断创新,才能为那些既需要创新框架和原则,也需要创新模式和方法的企业提供真正全面而确实的创新咨询。

想象 Imagine:How Creativity Works

目录

《想象》测试题
引言 创造力是如何产生的

第一部分 个人创造力

01 鲍勃·迪伦的大脑
大脑是创造力产生的生物学基础
※左脑见“树木”,右脑见“森林”
※洞见,与右脑的前颞上回密切相关
※《像一块滚石》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02 神奇的阿尔法波
发散性思维的优势
※阿尔法波,灵感产生的前兆
※“概念合成”有助于灵感的产生
※做“白日梦”,提高创造力的好方法

03 解 蔽
收敛性思维的优势
※专注的威力
※解蔽,就是化难题为想象
※负面情绪的积极作用

04 顺其自然
让DLPFC安静下来
※半梦半醒时最有创造力
※ 痴迷,让自闭症患者成为特定领域的天才
※“即兴发挥”是可以培养的
※ 因祸得福的天才艺术家

05 局外人
创新往往发生在学科的边缘
※不受约束的局外人思维
※“局外人”心态最重要
※从外向内看时,我们看到得最多

第二部分 群体创造力
06 Q的威力
“熟人”与“生人”混合而成的团队最有创造力
※皮克斯的经验:团队构成决定胜败
※ 第三空间,产生新思想的绝佳之地
※“建设性批评”取代“头脑风暴”
※ 把合适的人聚拢在一起,创造力自然而生
07 城市摩擦
思想碰撞引发更多联想
※城市,各种思想在这里碰撞
※城市的密度越大,创造力就越强
※128号公路的衰落与硅谷的兴起
※特拉维夫,以色列的“硅谷”
※互联网无法取代城市承认隐私权并建立隐私市场
08 莎士比亚悖论
“模仿”成就的创新
※“莎士比亚神话”归功于良好的文化环境
※思想越分享越有价值
※释放孩子们的想象力
※造就更多天才的4个元思想
结语 创造力源于我们的想象
译者后记
注释

想象!

文章在说什么?
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出发,探讨如何训练想象力;第二部分则探讨如何提高群体的想象力,主要从群体间如何协作入手。

作者认为,想象力的生理基础在于右脑,右脑见“森林”。而灵感来临前,大脑已经做了很好的准备,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专注在创意当中依然需要。同时保持适度忧伤的状态,提高专注力。“负面情绪的作用就如同服用稍凉的苯丙胺。如果一个人沉浸在忧伤情绪中,他就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某一行诗句上,或者长时间思考某种啤酒的商标。”

此外,放松自己,让自己进入潜意识的状态,减少或者关闭思维的自我审查,半梦半醒之间最容易有新的想法冒出来,所谓的“顺其自然”。

局外人的作用也很重要,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

如何提高团队或者群体的创造力?作者给出了三个方法:陌生人和熟人的组合;城市之间的交流(这个其实是对第一条的运用);借鉴他人的想法(“模仿式创新”)但是陌生人和熟人之间的组合也好发生在一个空间,即所谓的“第三空间”,促进无意间的交流。城市的作用在于促进陌生人之间的交流,而且里面提到的城市常数很有意思。借鉴他人的想法其实也是第一条的运用吧,越是弱关系,越能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一句话总结:《想象》这本书从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上论述了如何提高创造力。个体层面上,需要训练右脑,需要积累和专注,需要放松和适度的负面情绪,引入他人的观点也很重要。群体层面上,要注重弱连接之间的交流(城市和莎士比亚效应都是对于它的运用和实证)

我的想法:

何谓创新?何谓创造力?即旧元素新组合。旧元素从哪来?从以往的积累中来。因此我们不可以将创新或者创意视作空中楼阁,它来自于日常的积累和观察。因此,对于身边发生的事情是否关心,是否认真观察至关重要。创意来自生活,高于生活。

如果将其视为做菜,那么材料都有了,如何组合才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饭菜?首先是大脑建立一个完整的图谱:我们不仅要看到树木,也要看到森林。然后是专注在这些材料中搜寻任意组合。这个时候专注力就显得极其重要,所以适度的悲伤情绪或者负面情绪非常重要。而且也不能过于紧张,应该是一种顺气自然的状态,让思维的自我审查机制关闭,在自己的世界中任意驰骋、天马行空的建立任何连接。

有时候真的会因为对于这个行业的规则太熟悉而自我禁锢,所以第三人的视角就显得至关重要。

如何获得这种第三人的视角?在一个团队中,与他人加强沟通至关重要,这种沟通可以是非正式的,比如在茶水间、洗手间等等地方都可以,关键是交流!城市也是这种地方,它加强了陌生人之间的交流。

做一个愿意交流,懂得交流的富有创造力的人!

让思维自由 Out of Our Minds

目录

序言 创造力成就美好未来
引言 让思维自由
未来是不确定的,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未来。创造力是绝大多数人天生就有的能力,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为创造力的产生提供适宜的条件。教育、商业和文化必须协调一致,才能造就出创造力无限的人才。想象,是一切创造力产生的源头。
创造未来,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
重新思考创造力
教育、商业和文化的协调一致
想象,无限创造力的起源

第1章 我们正处在大变革时代
我们正处在技术大爆炸时代,纳米技术、人工智能、指数型增长的信息技术,让我们预测未来的难度越来越大。埃尔文·托夫勒40年前就预见了“未来的冲击”,今天的互联网就是最好的例子。想象、创造力和创新,是应对不确定未来的3大利器。
指数型增长的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让历史告诉未来:难以预测的未来
埃尔文·托夫勒预见“未来的冲击”
用创造力迎接未来

第2章 教育的困境
发挥才能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尽你所能地创造各种新体验。我们本以为可以通过教育来发挥,但教育往往会阻碍我们这样做。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真正能满足市场需要的人才,奇缺无比,而高学历的失业人员却随处可见。互联网的冲击,威胁着传统教师的地位。年轻的一代,正在经受着考试和升学的压力。
改革,还是推倒重来
错误的方向:培养更多高学历人才
经济挑战
文化挑战
个人挑战

第3章 重要的是智力,而不是学术
仅仅注重学术成果并不能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反倒可能让问题变得愈加严重,因此,我们必须从“学术错觉”中清醒过来。智商不应成为唯一的人才选拔标准。艺术家不需要为了取得学位而去学习艺术史,他们的作品就是他们智力的最好证明。我们只有转变观念,才能找到支撑我们创新的能力究竟在何处。
智商并不是智力的全部
技术创新推动的文艺复兴
艺术创作也是一种学术能力
改变观念

第4章 认识我们的大脑和智力
人类智力的内涵,远比现有教育所教给我们的要丰富得多,多样性、动态性和独特性是智力的3个重要特征。有意识思维只是大脑工作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思维则属于味觉、嗅觉、触觉、视觉、听觉等复杂感知的无意识过程。通过教育和培训,我们才能展现出我们天生就有的卓越智力和潜能。
失聪的音乐家
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世界
人类智力的多样性、动态性和独特性
舞蹈与智力
实现自我

第5章 怎样成为有创造力的人
想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才能,把想象付诸实践就形成创造力,而创新则是通过创造力把新想法付诸实践的过程。创造过程的第一步是想出主意,然后对初步构想进行推敲、测试和改进。只要我们运用好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模式,再结合我们的才能、热情和独特的个人创造潜力,我们就将无往而不胜。
拉斯维加斯,人类想象的产物
创新3部曲:想象、创造力和创新
说出你的想法
判断价值
一般创造力与个人创造力

第6章 情感,创造力的重要来源
创造力的获得,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智力过程,情感、直觉和想象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假设,就是对情感的边缘化。实际上,情感教育对创造力的产生是至关重要的。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就是培育创造力的最好方法。
创造力,思考与情感的二重唱
情感的边缘化
理性人假设与自然人假设
情感教育
缺一不可的艺术与科学

第7章 我们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每个人的创造力,几乎都来自他人的想法和创造成果,单打独斗的天才只是特例。创造性地使用技术,能带来技术的进化,而技术发展又能为创造性工作提供各种可能。与时代相契合的思想,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因此,创造性思维一定要适应这个时代的文化。
单打独斗的天才只是特例
动态的文化
文化与创造力
思想的力量
适应时代

第8章 怎样做有创造力的领导者
做有创造力的领导者,并不是说要不停地想出好点子进行领导工作,而是培养一种让所有人都能想出好点子的文化。要想做到这一点,领导者要遵循激发团队创造力的9大实践原则。让员工尽情发挥的组织最有创造力,也是最有希望的组织。
培养创新文化
领导者激发团队创造力的9大实践原则
让员工尽情发挥的组织,是最有希望的组织
结语 改革教育,培养创造力最坚实的一步
当前,许许多多的老师和教学机构都取得了可观的创新成果,这些创新并非来自主流教育文化,而是摆脱了主流教育文化的教育改革。教育改革要遵循8个出发点。“蓝色学校”的骄人成绩,预示着教育改革的美好未来。
目的决定方向
教育改革的8个出发点
鼓励、识别和培养,创造性教学的3部曲
课程与评估
美好的未来
后记
致谢
译者后记

Z创新

目录

创新能力自我评估测试
中文版序 唤醒与生俱来的创新潜能
引 言 赢得卓越创造力的曲线创意法

01 做问题的发现者,而不是问题的解决者
第1步:提问(ASK)
星巴克如何让喝咖啡成为一种享受
Instagram 如何开发易操作的照片分享应用
富有创造力的作品是如何诞生的
学会“提问”的3 种练习
● 练习1:发现正确的问题
● 练习2:搜索空间
● 练习3:转换问题

02 1万小时,若不自给,则如自残
第2步:学习(LEARN)
“天赋才能”,遭受质疑的经典假定
学会“学习”的4 种练习
● 练习1:刻意练习,通向最高水平的必经之路
● 练习2:专精
● 练习3:终身学习
● 练习4:平衡专业领域与通用领域间的关系

03 看待世界的方式决定你有多大的创造力
第3步:留意(LOOK)
换个角度,或许就能引发无数关注
留意,大脑比眼睛更重要
创造性的留意是如何奏效的
学会“留意”的3 种练习
● 练习1:运用新的眼光
● 练习2:留意新变化
● 练习3:感觉具象化

04 游戏化思维,想象世界的无限可能
第4步:游戏(PLAY)
短信,黑客玩闹间发现的新功能
孩子,永不畏惧的创意家
自动取款机,始于“沙滩备忘录”的创意
Worldplay,孵化天才的虚拟世界
学会“游戏”的4 种练习
● 练习1:可视化张开想象的翅膀
● 练习2:放松,后退一步为思维留白
● 练习3:找到正确的“盒子”
● 练习4:做一名初学者

05 N个产出,让自己变成创意机器
第5步:思考(THINK)
多产是伟大创新者的共性
关于创造力的4 大发现
学会“思考”的3 种练习
● 练习1:发散思维以扩充创意清单
● 练习2:创新迁移
● 练习3:设定时间表,严格恪守创新时间

06 在不相关的连接中迸发魔法的力量
第6步:融合(FUSE)
独一无二的卡牌组合
不相关的词语组合更易激活脑活力
学会“融合”的3 种练习
● 练习1:强迫性融合,时刻准备关联创意
● 练习2:类比开启右脑创意新思维
● 练习3:“混搭”,接纳多种可能性

07 最成功的创造者是最具批判性的思想家
第7步:选择(CHOOSE)
原声吉他弦,试错中的最优选择
头脑风暴,缄默还是评判
学会“选择”的4 种练习
● 练习1:明确自己要什么
● 练习2:举办一场创意竞赛
● 练习3:客观审视出彩创意
● 练习4:精益求精

08 快速成型比“思前想后”更重要
第8步:落实(MAKE)
“设计思维”的核心是“快速成型”
落实是创新的源泉
创新始于写写画画
学会“落实”的5 种练习
● 练习1:画出想法
● 练习2:收集视觉图像
● 练习3:动手制作
● 练习4:想法具体化
● 练习5:完善不完美
不断变化的Z 创新之旅
结 语 创新就是一切
附 录 Z创新的研究背景
译者后记

锤子和钉子

其实这句话已经是老调中的老调重弹了,我们程序员有很多锤子:OO、设计模式、语言(C, C++, Java, Python, Ruby, etc.)、各种各样的架构tricks&workarounds,以及一堆软件过程方法论(Agile, XP, Scrum, etc.)、等等。

几则故事:

  1. 阿朱的(《走出软件作坊》):

我过去领导过架构组。架构组的人在2002年的时候,疯狂迷上了UML和设计模式,人手一本《COM本质论》和《设计模式》。我手下有一个新手,就处处是类,处处是抽象,处处是封装,处处是分离,尽量使代码高内聚低耦合。但是这样的的代码太麻烦,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他看自己的代码赏心悦目,别人看他的代码云里雾里,不阅读懂《设计模式》就按照常规理解业务的思路去阅读他的代码根本阅读不懂,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写代码,怪异的很。本来,这位想达到可维护性,可阅读性,却真正的失去了可维护性、可阅读性。 这和我前几天看我的朋友周爱民写的《大道至简》中写到:有人希望拿UML去统一用户和软件设计者。殊不知UML有多难理解,而UML设计者却认为UML可以描述一切。就这个道理,要理解你的代码还要去读懂《设计模式》,这要求太高了吧。

所幸这位新手自己都每次写的累,慢慢的也就懒了,觉得确实需要分离的时候就分离,觉得没什么必要的就懒得做了。用他自嘲的话说就是:被磨平了。其实,依我看,他现在这个代码状态才是刚刚好,即照顾了设计扩展,又照顾了实用。真正的纯OO,纯设计模式,可能只存在于教学和科学,而不在于我们的商业软件开发。我们作为商业开发,强调的是叫座的基础上叫好,所以折中方案是必须的,客户和我们自己两相宜就OK,是否符合正宗,就不在我们的商业开发管理范畴了。

这位新手还写了大量的注释。在每个源代码文件头都写上几月几号,XX创建的,这个原代码文件主要是干什么的,还画蛇添足的写上版权所有,公司名称。好像这个代码要开源,或者可能会被其他公司窃取了好表明公司版权。甚至每个函数都写了注释,每个参数是什么意思,每个参数可能出现的值代表什么意思,都写的一清二楚。久而久之,也懒的维护了。代码改动了,参数扩展了,参数状态值有了变化,注释说明却没有跟着改动,让后来看代码的人老误解,还不如不写这些注释。

我告诉他:做事不能走极端。要么全写注释,要么不写注释,都是不对的。我只在我认为要小心的地方,或者我自己都觉得很难理解懂的地方我才写注释。 否则,我自己都可能会过段时间理解错了。如果某段代码我看看就能看懂,我就不写注释了。咱们做企业管理软件,深入技术又没有,只要代码能把复杂的业务处理描述的逻辑思路清晰就OK。虽然说理解能力不同,我能快速理解了的未必有新手能够理解,但是你看看我的代码你就明白了。(摘自 《走出软件作坊:代码那些事儿》)

再来一段:

有一部分所谓的架构师,技术超深厚,框架堪比Spring之类,但自己一个人闷头写框架不断优化,力竭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思想,希望把最豪华的设计模式融进去,希望把OSGi融进去,希望把AOP融进去,全无视那些想利用框架减轻自己工作量提高自己工作效率的应用功能开发同事。这是在用公司工资玩技术呢,还是在满足个人技术幻想呢,还是在实验呢?到底在干吗?价值在哪里?

还有的人不会推广自己的框架。不善言辞,就幻想着技术总监能够通过行政命令让大家必须用框架,能不自己写代码就不自己写代码,能交给框架做的就交给框架做。但技术总监号召完了,大家仍然我行我素,各自开发为政,让框架开发者很孤单。

还有的人也不会推广自己的框架,沉迷在自己的理想世界。好不容易技术总监召集大家让大家来听听框架如何应用,但自说自话,满口自己最得意的词汇,听得业务功能开发人云山雾罩。大家问些问题,如这样的业务开发难题,框架怎么解决?于是,框架开发员就和业务开发员争论了起来。框架开发员觉得这根本就不能答应客户这种变态的需求,而业务开发员说这就是现状。框架开发员说你可以这样这样,业务开发员说这样太麻烦,框架开发员立刻还口这还麻烦?于是双方各执一词,框架也没推广成功。

我手底下有个框架开发员。他的技术渴望很强烈,为了技术难题攻克,可以不吃不睡。并且技术敏感度很强,学习也快。所以当时我感觉他是个程序员的料,就把他拉到我的手下。

但是有个问题,他写出的框架代码,在平时开发业务功能的时候挺麻烦。大家可能需要的是一把铁锹,但是他却给大家N根不同长度不同粗细不同材质的木棍,N个不同形状不同用途的铁锹头。大家会有N种组合。不仅导致他写代码老超任务期,而且也让使用人感觉没多大帮助。使用起来复杂,而且还得配置这个配置哪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太多。业务开发组的同事就不愿意用,还不如把代码自己直接写死了得了。超期还会影响业务功能开发组的使用。本来人家是为了想加快自己的工作效率。你答应好这个星期给业务开发组提供一个功能,但你没有拿出来。就耽误人家进度。你多次拿不出来,人家业务开发组还不如自己开发一个呢,求人不如求己。

我最后警告他:如果你认为自己技术够牛,那么你必须证明你能很快做出来。如果你认为自己技术够牛,最好能牛到,只提供一个函数就解决了他们的问题。 别这个代理类,那个聚合类,这个唯一实例类。最好连参数也没有,大家调用一下写一句代码就OK。甚至你做的好,大家都不用调用你的代码,你可以包含在基础框架中,你自己去判断什么时候什么应用需要执行这个动作。如果你认为自己技术够牛,那么在业务功能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你能够保证接口不变的情况下还能适合变化,这才你够牛。别让业务开发组的人跟着你也得改他们自己的代码,那样的设计就很烂了。

小伙听了我的话。进度保证,代码接口简洁。(摘自《走出软件作坊:走钢索的人》)

  1. 坊间流传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故事:

话说联合利华新换了一批自动香皂包装机以后,经常出现香皂盒子是空的没有香皂的情况,而在装配线一头用人工检查因为效率问题不太可能而且不保险。这不,一个由自动化,机械,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博士组成的Solution队伍来解决这个问题,没多久他们在装配线的头上开发了全自动的X光透射检查线,透射检查所有的装配线尽头等待装箱的香皂盒,如果有空的就用机械臂取走。

不巧,中国一乡镇企业生产香皂也遇到类似问题,老板吩咐线上小工务必想出对策决之,小工拿了一个电风扇放在装配线的头上,对着最后的成品吹之,空盒子被吹走,问题解决之。(摘自 TopLanguage 上的讨论。)

因此,

心中有锤,就容易为其奴役: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是屁股决定脑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上黄金大锤再说,而且往往还颇有成就感,却将自己真正原本要解决的问题抛在脑后了。始终莫要忘记提醒自己,“问题是什么?
但毫无疑问,没有锤子是万万不行的,没有谁会傻到徒手钉钉。重点是选择合适你的工具。这又要求在学习工具的时候始终别忘记它的适用范围。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手中有锤,心中无锤。

容我具体解释一下这句话:任何工具都有其适用范畴和前提。 然而,我们在学习工具的时候由于投入很多的时间,往往在情绪上面对工具产生了太强的感情,我们既投入了时间,当然内心希望能够用上这些工具,所以就容易忘掉其适用前提,欣欣然地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黄金大锤亮出来,以显示自己的厉害。但如果我们换一个态度,仅仅将它看作我们工具箱中的又一件工具,就可以客观地评估它,视具体情况而使用了——始终别忘记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Why 永远在 How 之前。

(二)

与上面对应的还有另一句话(实际上这是我杜撰的:D):

如果你想钉一个钉子,所有东西看上去都像是锤子。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如果你心中专注于你想要解决的问题,那么你所看到的东西就会呈现出以往你没有看到的一面。

例子:

  1. 阿基米德洗了一辈子的澡,然而,只有那一次,当他想要解决皇冠密度问题的时候,想到可以利用排水体积来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

  1. 如果你也喜欢看 《Monk》 ,就会体会到把问题装在心中,甚至把自己变成问题,问题即自己的作用——当 Monk 的潜意识里面始终在寻思 How, Why, Who did it 这几个问题时,周遭环境中的一切信息都会显出另一番面目,一个平常情况下根本不会注意到的细节也能成为破案的关键,看似不相干的信息也能带来出乎意料的启发。

  1. BentObjects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习惯于经常把疑问装在大脑中酝酿好几天,你肯定会有 eureka 的体验。

或者,如果你喜欢在一段时间之内关注某个主题,你在阅读书籍资料的时候就会带着问题的眼镜,看到平常看不到的东西,作出与平常不一样的思考。

把自己变成钉子,这就是 eureka 的奥秘。

你的灯亮着吗?

目录

第一部分 问题是什么?  1
第1章 一个问题  3
第2章 彼得发起了一个请愿  9
第3章 你的问题是什么?  16

第二部 分这次的问题是什么?  29
第4章 比利战胜投标人  31
第5章 比利忍住没说  39
第6章 比利反思投标案  42

第三部分 问题到底是什么?  49
第7章 无尽的链条  51
第8章 忽视不协调之处  57
第9章 找到问题所属的层面  66
第10章 注意你所表达的含义  73

第四部分 问题该由谁解决?  81
第11章 烟雾缭绕  83
第12章 校园停车难问题  89
第13章 隧道尽头的灯光  96

第五部分 问题来自哪里?  103
第14章 詹妮特·贾沃斯基遇上了混蛋  105
第15章 麦特兹锡恩先生解决了问题  111
第16章 找事让人做的人和领赏的人  119
第17章 考试和其他谜题  126

第六部分 你真的想解决问题吗?  133
第18章 不怕累的汤姆被玩具耍了  135
第19章 佩兴丝的计谋  147
第20章 一项优先任务  153

定义分析和解决问题之道

《你的灯亮着吗》是著名思想家温伯格(其著作还有系统思维导论,程序员开发心理学)的一本定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书籍。全书分六篇由20个寓意深刻的小故事组成,讲述层次仍然遵循定义描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故事中穿插了诸多的最佳实践和案例供大家参考。
读一本书就能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所以该书也不是按部就班的教你如何解决问题,更多的我觉得应该是大家通过阅读该书有所思,有所悟,最终形成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1.问题的定义
问题是你期望和和你体验间的差别,要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候首先需要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问题,问题从哪里来是谁的问题等内容。在工作和生活中常犯的毛病是扭曲问题定义,自己人为的去解释和翻译问题从而导致把问题的解决方法做为问题的定义。 从而导致后续一连串的错误。
2.分析和思考问题
分析和思考问题是对问题定义的进一步细化,注意搞清楚问题的来源,是谁的问题,导致问题的真正根源是什么,原来是否遇到过类似问题等内容。分析和思考问题是否全面直接影响到后续问题的解决。本书给出的几个重要Tips是:
A.如果你找不出三处可能出错的地方,说明你没有真正理解问题
B.不要轻易给问题下结论,也不要忽略你的第一印象
3.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最后一步,建立在分析问题基础上,解决问题有多条途径,如果通过各种约束条件选择最佳的途径来解决问题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问题解决后要及时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库。
A.当别人能够解决问题时候千万不要越俎代庖
B.如果某人能够解决该问题当他自己却不会遇到该问题时候,首要的是让他感受到该问题
C.试试换过来指责你自己-即使只有一秒钟
D.一个小小的提醒往往别复杂的解决问题方法更有效(你的灯亮着吗)
E.任何解决问题方法都不可避免有副作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问题解决的巨著

原文:http://wenku.baidu.com/view/53687e21af45b307e8719705.html
描述:
一本教人遇到问题时如何思考才能更好解决问题的书,但与其他阐述解决问题具体技术的书不同,他关注的是如何把握解决问题的大方向,教会你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些什么,而不是教你解决具体问题.全书用20个故事阐释他的道理,不算长,阅读的性价比不错
优点:让你更会解决问题
短小精悍,迅速让你了解问题解决的关键
缺点:不教你怎么解决具体的问题(让有些人失望也算缺点吧)
通俗但不易全懂,虽由故事为主,有些地方还是有些晦涩,

框架:
共20个故事20个道理,被分在6个主题之中,下面是主题和道理:

1)问题是什么
   A)动手去解决问题之前,好好定义问题想想他的来源;但这不等于沉迷其中不动手去解决问题.定义要做的事便是问两个问题:这是谁的问题,他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B)境遇和地位不同的人他们对同一件事情所认为的问题往往是不同的.你感觉到的问题未必是其他人感到的问题.
   C)问题是你期望的东西与现实体验的东西之间的差别,尤其是你感觉到的任何不顺都是问题
      从本质的原因到人心中具体的问题之间有很长一段距离,在其中选一个便能解决问题.
   D)后记.不要为没有幽默感的人解决问题(其实换一个角度看,后记告诉人的是,判断事情道德与否,往往不是你一个人一厢情愿决定的了的,所以不要把貌似不道德的事情排除在可能性之外.

2)这个问题是什么
   A) 不要把别人的解决方法当成问题的定义,作者要表达的是当别人要你协助解决问题时,你要要求拿到的是整个问题,而非他们已经解决到自己完成不了的那个部分.也就是不能病人说头疼就医头,脚疼就医脚.
       如果你太轻易的解决了别人的问题他们永远不会相信你解决了真正的问题(即使你确实解决了.),
       道德问题在利益前总很快消散了.
   B)别把解决方法认为是问题的定义-尤其是自己的解决方法.这句话与本段A的区别在于,这个问题并不是别人的问题而是在解决你自己问题的时候,不要把问题用你的解决方法来定义,因为这样会很大程度上限制你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解决问题所用的方法也将是你最熟悉的而非最合理的那个方法.

   C)你永远不能肯定你已经有了一个正确的定义.即使在问题完成了以后.因为正确是基于你所得到的信息的,而你永远不可能确定是否掌握了所有的信息,而即使掌握了对信息筛选以及对有效性的顾虑也会让你永远不能肯定你是否有了一个定义.
虽然如此,但你永远不要放弃对他的追求.
 
3)什么是真正的问题
A)问题最难的部分就是去意识到他的存在.
每种解决方法都会带来新的问题:因为无法有个精确的定义所以带来新的问题自然不可避免.所以作者建议对于问题的理解中,要想出至少
B)对设计者而言,由于他们和最终使用者们之间的差异,导致他们只解决了某些群体的问题,但代价却常常是引发另一个群体的灾难.而对于使用者而言,尤其是觉得东西不怎么方便的使用者而言.他们有一种强大的适应性来渐渐的把灾难习惯化.从而渐渐淡忘了问题的存在.
故作者也对这两类人给出了这样的两条建议:设计者要常把自己变成外国人,盲人,孩子一样去看待自己的作品.而对使用者,不要轻易的下结论,但也不要淡忘了自己的第一印象.而在解决问题的途中也是一样要时不时的看看自己是否已经迷路.
C)人无法处理问题原因常常有二,问题的答案空间太大或是无法建立可行的答案空间.而其实前者并非我们找不到好的答案只是我们懒而已.故作者建议在面对问题束手无策时,可以适当的加一些不同的条件来辅助思考.这样也更有助于多角度的看待一个问题.而最后作者也指出在你解决问题一筹莫展时,也该回头看看你对问题的理解是否正确.
D)一旦你用文字来表述一个问题,要确信在每个人的脑中他都是同一个意思.而作者给出了,先用改变需要重读的词组,再对关键的词组查字典的方式.且最好把定义和指代副词替换成你认为他的含义.而当难以用文字表达时试着用公式图片等其他方式来,

4)这是谁的问题
    A)当别人能够很好的解决自己的问题时,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因为他们对自己比外来的解决者对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也有这个欲望.外来的介入也许只会弄巧成拙.简而言之,如果这是它的麻烦,那就让他成为它的麻烦
    B)如果某人能够解决问题,但是他本人遇见不了这个问题,首先要做的便是让他体验到这个问题. 这句话主要是对遇到了问题,但自身无法解决,而有能力解决的人却遇不到问题的这种情况.不得不说在合作管理中这种情况非常常见.
       而智慧的作者意识到,有时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即使意识到问题也不会去解决问题的情况.他又补充道"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光明"的话,当你感觉改变环境无力时,那就试着改变下自己吧."换过来指责下你自己,哪怕只是一秒钟,困境可能便会消融"
   C)有时问题的受害者,并不是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他们只是暂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而已.这时作为旁观者清的你,不帮则眼看其受苦,帮太多则会弄巧成拙,最好的方式则是用一句善意的提醒.让他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即可.

5)问题来自哪里
   A)问题的本质原因常常是多种多样的,你需要的是从现实中不断的收集证据从可能的原因中找到真正的那个原因,而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就把原因归结于天性命运等不可解因素,虽然也存在这种可能,但这种懒惰的做法让你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B)不论你成不承认很多问题的本质是来自于你自己.不论是定义错问题,还是误判了情况.
   C)这世界上有两种人,给人找事做的人和做事的人.而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前者经常无中生有的制造些麻烦给后者,对于后者来说这些要他们解决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而作者给出的建议是戳穿诡计后不要浪费你自己的时间,保持尊重的推掉他并把荣誉留给制造麻烦的人.
   D)考试等难题来源又是何处呢,作者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明白的便是谁出的问题他又想对我们做什么,而智慧的作者还进一步指出要解决这些所谓的问题,从出题者普遍想把问题弄难的心理出发,往往能更轻松的解决问题.

6)我们真的想解决问题吗
    A)长期的学校教育把我们培养成了一个急着去解决问题,但其实并不确切知道问题是什么的人.作者指出当你确切知道问题是什么时,解决问题便会变得异常的容易.而这种人定义问题常会犯解决式提问的方式,即他解决问题时需要什么,他便问什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故事中的雇主和解决问题者都犯了这个错误.而作者也得出了,不管人们看上去如何但是他们很少知道他们要的是什么,直到他们所要求的东西.
    B)并没有多少人希望这个问题被解决.也许是因为不同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和得失各有不同,也出于对人类短视的本能.
    C)我们永远没时间去考虑我们是否真的需要他,但我们永远有足够的时间为之后悔.这里的含义与A略有不同,其主要指的是知道问题定义,但未考虑事情完成时其他副作用的情况.而忽略的原因作者指出是由于人类的适应性所造成的.
    D)最后作者希望每个人在解决问题前先对自己真诚即考虑问题如何解决前先考虑其是否道德

表达:用故事表达,风趣但有写晦涩是这本书的特点,要多看几遍才能了解这些自命不凡的老头像说些什么,值得一提的是序篇很标新立异,表述的便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解释了些本书中谈到过的道理,很有意思.

心情:是除了为考试看的书外,从头到尾第一本看完的书,而且看了不下5遍,虽然也有出于他比较薄的缘故,但读完后我很庆幸这是我认真读的第一本课外读物,他也对我的生活工作起了看得见的好影响.PS:此评论系读完一年以后,再写下的.

读书笔记

《你的灯亮着吗?》——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
本书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透过一个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作为主线,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引申出作者对于“解决问题”这一事的方法和观点。本书的逻辑性比较强,喜欢案例分析的可以看看。我想我们生活中都避免不了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如何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受最少的气完成工作?如何应对这一情况呢?
当问题来临时,首先要弄明白问题的本质是什么?问题从哪里来?(构想多种可能性,用建设性的眼光看待它) 是谁的问题?思考造成问题的原因: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别造成?(如果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就解决对现实问题的感觉)。是文字和语言表达上出现歧义?(多重思维模式思考法,试着从多方人的角度看待此事)
1,不要匆忙的对问题下定义,但也不要抛弃第一印象。2,看看你对问题的理解,如果想不出至少三个可能有出错的地方,你就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问题。3,不要把别人的解决方法作为定义问题的方法。4,你永远无法确定已经找到的问题定义是正确的,但是永远不要停下寻找正确定义的脚步。
找到解决方法:1,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先把相关人物列出来,再用排除法找出最关键人物),如果找出的人处于解决问题的位置,却并不受问题困扰,那就采取一些行动使他能亲身体验到问题。2,在想解决方案前,要考虑一下道德问题。(因为面对有利可图的问题时,道德考量很可能就烟消云散了)3,为了改变局面,试着把责任归到自己身上—哪怕只有一会儿也行(其实大多数情况下,问题的根源在你自己身上) 4,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提醒比一个复杂的解决方案更有效。5 ,每一个解决方案都是下一个问题的来源。当你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后,要不断的检视和优化,借助外不同的人来检验你给出的定义,或者让自设身处地地站到不同人的角度上检验。(每转换一次视角,都会发现新的不协调之处)6.还可以改变问题的表述来获得不同的解决方法。7,一旦你用文字来表述一个件事,请仔细推敲这些文字在每个人的头脑中是否是同一个意思。(因为这种差异,有时影响不大,但有时却是致命的)8,当你沉浸于问题时解决时,过一会儿就要回头看看,确认自己没有走错路。
你真的想要解决问题吗?1,有时候无论表面上表现如何,在你提供他们所要求的东西之前,他们极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2,有时得出解决方案,发现它根本不受欢迎,或者得到的答案无关紧要,让问题解决者感到自己毫无价值。3,即使真的得到解决方案,人们可能没注意到,每种解决方案都伴随着不可避免的额外后果。4,在人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已经习以为常的事物总是会被忽略,只有那些因素被移除时,人们才会感到震惊。(鱼总是最后一个看到水的)

系统之美

目录 · · · · · ·
前言 //001
引言 系统多棱镜 //005
第一部分 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第1章 系统之基础 //017
总体大于部分之和 //018
从关注要素到透视游戏规则 //020
理解系统行为的动态性 //027
反馈: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037
自动洄游的鱼:调节回路 //040
脱缰的野马:增强回路 //045
第2章 系统大观园 //051
单存量系统 //053
双存量系统 //083
第二部分 系统思考与我们
第3章 系统之美 //103
适应力 //105
自组织 //109
层次性 //113
第4章 系统之奇 //119
别被表象所迷惑 //122
在非线性的世界里,不要用线性的思维模式 //127
恰当地划定边界 //132
看清各种限制因素 //139
无所不在的时间延迟 //144
有限理性 //147
第5章 系统之危与机 //155
政策阻力:治标不治本 //157
公地悲剧 //163
目标侵蚀 //170
竞争升级 //173
富者愈富:竞争排斥 //177
转嫁负担:上瘾 //183
规避规则 //190
目标错位 //193
第三部分 改变系统
第6章 系统之杠杆点 //201

  1. 数字:包括各种常数和参 数 //205
  2. 缓冲器:比流量力量更大、更稳定的存 量 //208
  3. 存量–流量结构:实体系统及其交叉节 点 //209
  4. 时间延迟:系统对变化做出反应的速度 //211
  5. 调节回路:试图修正外界影响的反馈力量 //213
  6. 增强回路:驱动收益增长的反馈力量 //216
  7. 信息流:谁能获得信息的结构 //218
  8. 系统规则:激励、惩罚和限制条件 //220
  9. 自组织:系统结构增加、变化或进化的力量 //221
  10. 目标:系统的目的或功能 //225
  11. 社会范式:决定系统之所以为系统的心智模式 //227
  12. 超越范式 //230
    第7章 与系统共舞 //233
    跟上系统的节拍 //239
    把你的心智模式展现在阳光下 //241
    相信、尊重并分享信息 //243
    谨慎地使用语言,并用系统的概念去丰富语言 //244
    关注重要的,而不只是容易衡量的 //246
    为反馈系统制定带有反馈功能的政策 //248
    追求整体利益 //250
    聆听系统的智慧 //250
    界定系统的职责 //251
    保持谦逊,做一名学习者 //253
    庆祝复杂性 //255
    扩展时间的范围 //256
    打破各种清规戒律 //257
    扩大关切的范围 //258
    不要降低“善”的标准 //259
    附 录 //261
    系统术语表 //263
    系统原理概要 //265
    常见的系统陷阱 //239
    采取干预措施的杠杆点 //273
    系统世界r 生存法则 //274
    模型公式 //275
    译者后记 //291

系统化思维导论(银年纪念版)

目录

第1章 问题
世界的复杂性
机械论与机械力学
计算的平方定律
科学的简化与简化的科学
统计力学与大数定律
中数定律
参考读物
思考题
第2章 方法
有机体、类推与活机论
科学家及其分类
系统论信念的主旨
系统论规律的本质
系统化思维的类型
参考读物
思考题
第3章 系统与幻觉
一个系统就是对世界的一种看法
绝对思维与相对思维
系统是一个集合
观察者与观察结果
无关法则
参考读物
符号练习与答案
思考题
第4章 对观察结果的解释
状态
眼一脑定律
广义热力学定律
功能符号与简化思想
不完全与过于完全
广义互补性原理
参考读物
符号练习与答案
思考题
第5章 观察结果的分解
科学的隐喻
事物与边界
性质与不变法则
分割
强连接定律
参考读物
符号练习与答案
思考题
第6章 对行为的描述
仿真——白箱
状态空间
时间作为行为的基准
开放系统中的行为
不定法则
参考读物
符号练习与答案
思考题
第7章 一些系统问题
系统的三元论
稳定性
存续性
同一性
调节与适应
旧车定律
参考读物
思考题
注释
策划人语

创造力

本书是“心流之父”、积极心理学大师希斯赞特米哈伊历时30年潜心研究的经典之作。他访谈了包括14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91名创新者,分析他们的人格特征,以及他们在创新过程中的“心流”体验,总结出创造力产生的运作方式,提出了令每个人的生活变得丰富而充盈的实用建议。

目录

第1 章 搭设创新的舞台 001

第一部分 创造的过程
人们常常认为,创造力是某种心智活动,是一些特殊人物头脑中产生的洞见。然而这种观点具有误导性。如果创造力意味着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或行动,那么我们需要给创造力设定一个客观的标准。
第2 章 产生创造力的系统 022
第3 章 富有创造力的人格 049
第4 章 创造力的运行机制 074
第5 章 享受创造力的心流 103
第6 章 激发创造力的环境 122

第二部分 创新者的生活轨迹
富有创造力的人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运气的影响,但是,除了运气等外界因素外,使他们能够对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是影响他们生活的个人决定。他们让生活符合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让外界力量支配他们的命运。
第7 章 童年和青少年 144
第8 章 成年后的生活 176
第9 章 创造力与年老 204

第三部分 特定领域中的创造力
虽然不同的创造力过程中有些共同点,但为了了解其中具体的情况,我们必须单独探究每个领域。从非常抽象的层面看,物理学与诗歌中产生的创造力很相似,但其中也隐藏着非常有趣的差别。
第10 章 文字领域 228
第11 章 生命科学领域 255
第12 章 创造一个新领域 280
第13 章 文化的传承与创造 304

第四部分 实践你的创造力
就像医生查看大多数健康者的身体,从中找到了有助于让每一个人都变得更健康的方法一样,通过研究一些富有创造力的人的生活,也能从中提取出让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变得更丰富的积极建议。
第14 章 让每个人的生活充实而丰盈 330
致谢 359
译者后记 361

创造性-部分书摘

创造性的涌流
什么是愉悦?

  1. 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目标。当我们处于涌流状态时,我们总是知道需要干什么。
  2. 对行动有迅速的反馈。在涌流的状态中,我们知道自己干的有多好。
  3. 在挑战和技巧之间有一种平衡。在涌流的状态中,我们发现自己的能力和行动的机会(挑战和难度)搭配的天衣无缝。
  4. 行动和意识相融合。注意力集中在我们的行动上。
  5. 摒除杂念。我们只意识到与眼下有关的事情。
  6. 根本不担心失败。
  7. 自我意识消失。
  8. 时间感被歪曲。
  9. 行动具有自身的目的。

在创造中达到涌流

  1. 目标明确
  2. 知道自己干得有多好
  3. 平衡挑战和技巧
  4. 行动和意识相结合
  5. 避免打扰
  6. 忘记自我、时间和周围环境
  7. 把创造性体验为自身目的。真正让科学家们振奋的是发现的愉悦、解决问题的愉悦、能用一种简单的、漂亮的方式表达一种观察到的关系的愉悦。因此,使他们觉得有所值的并不是一种神秘的、不可言喻的外在目标,而是科学活动本身。关键在于追求,而不是所得。

提高个人的创造性
获得创造的能量
就如何有创造性地使用智力能量而言,人和人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大概就在于他们能留出多少未作其他用途的注意力去处理创新问题。
对于自由使用脑力的另一种限制是把注意力过多地用于自私的目标。如果一个人看的、想的或做的都必须为自己的利益服务,那就不会留出任何注意力来学习别的东西。如果一个人很富有,很有名,却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放在获得更多的金钱和名声上,他也很难创造性的生活。为了解放创造的能量,我们需要让一些注意力避开由基因和文化基因置于我们心中的目标,相反要运用他们不带任何目的地去探索身边的世界。
好奇和兴趣
通向更有创造性生活的第一步是挖掘好奇心和兴趣,也就是说把注意力集中到事情上。好奇心的对象无须有用、吸引人、或很珍贵;只要它令人不解就值得去注意。
试着每天都感到惊奇。
试着做到每天都让至少一个人吃惊。
写下每天有什么事情让你吃惊以及你如何使别人吃惊。大多数有创造性的人都记日记、笔记或实验记录以使他们的经历更具体、能持续。一种最能丰富你生活的方法就是不要让自己的经历逃走,这样最值得纪念,最有趣的、最重要的事件就不会几个小时后就忘得无影无踪。
如果有东西激起了兴趣的火花,盯着他。(一个观点、一首歌、一束花)探索世界的奥秘对我们人类至关重要,只有尽可能地努力了解它才知道这世界的哪一部分对我们或我们的潜力最适合。
在日差生活中培养涌流的状态
如果我们学会了运用处于休眠状态的创造性能量,从而使它产生自己的内在能量来保持我们注意力的集中,我们就不仅避免了压抑,从而增强了我们与世界联系的复杂能力。
如何做到这一点?如何才能重新学会欣赏好奇心从而从内心发出对新经验和新知识追求的愿望?
早餐醒来的时候带着一个要追求的特殊目标。每天都有一些有意义的事值得起床去干。
如果你把事情干好,它就会变得令人开心。对自己所做的事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期望、注意自己行动的后果、调整我们的技巧去适应一定环境里行动的机会、集中心思于手头的工作不开小差—这些简单的规则就能把不愉快的体验与令人开心的体验相区别。
为了能保持欣赏事物的态度,你需要增加它的复杂性。

习惯的力量
负责自己的工作日程。我们越是在最合适的时间做事情,我们就越能释放出更多创造能量。(何时最适合自己吃饭、睡觉、工作等等)
挤出进行反思和放松的时间。不停的忙碌并不是好事,对每天、每周、每年的时间进行安排,估量一下自己的生活,审视一下自己完成了什么,还有什么尚待完成,这些都很重要。
最好的放松并不是任何事情都不做,通常那是做一些和你平常的工作非常不同的事情。
安排你的空间。查看自己对生活环境的选择,社区,居家环境。
找生活中喜欢的和憎恨的东西。了解你自己,明白自己如何度过自己的生活(如何使用时间)以及自己如何感觉。
开始做更多你喜欢的事,少做自己讨厌的事。
保持创造性的唯一方法是,用安排时间、空间的技巧和提高自己的优势活动来反抗生存的折磨。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日程来保护自己的时间避免分散心思、安排好自己的环境来帮助自己集中心思、取出消耗你心理能量的无意义的杂事、把因此而省下来的精力放到自己真正关心的事情上去。如果你最大限度地扩大了日常生活中最令人满意的体验,你就很容易具有创造性。

内在品质
改变个性意味着学会新的注意模式。要看不一样的东西、要按照不同的方式去看他们;要学会思考新的思想,对我们的体验要有新的感觉。
培养你缺少的品质。先认出自己最显著的特性,然后开始试试它的对立面。从一种完全不同的角度体验世界,你就会大大丰富自己的生活。
经常从开放转到封闭。创造性的人最重要的两重性也许在就在于,一方面很开放、善于接受新的东西,另一方面又注意力集中,进取心十足。
力图达到综合性。它有很多不同的部分,而且同时还是一个整合得很好的系统,不同的部分一起运作的很顺畅。

运用创造性的能量
有创造性的人并不认定自己理解身边发生的事,也不认为别人理解那些事。他们对不言而喻的事情进行质询-不是因为矛盾,而是因为他们先于别人看出已被接受的解释具有缺点。
寻找问题在日常生活领域中很重要,因为它帮我们关注那些会影响我们的体验而且否则就不被注意的问题。建议:
找到一种方法把感动你的东西表达出来。生活中是你感到不安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你的工作、你的伴侣、社区的情况或地球的情况。较轻的担忧可能出自一些暂时的威胁:老板的怒容、孩子生病、你买的证券跌价。上述每一个问题都可能影响你的生活质量。但除非你找到一个词把它说出来,否则你就不知道是什么在使你烦恼。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找出问题,把模糊不安变成可以解决的具体问题。
从尽可能多的角度看问题。
找出问题的影响。有创造性的人会试验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一直到他们已经确信找到最佳方案。
实施解决方案。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包括不断进行试验和修正。你越能长久地保持多种选择,解决方案就越可能具有独创性和恰当性。Eg.有创造性地画家会在绘画时改变他们的技巧。如果你很注意解决办法的过程,如果你对反馈很敏感,因此当新的信息出现时可以改变进程,那么这种灵活性就回起作用。

发散性思维
产生尽可能多的想法
得出尽可能不同的想法。 (观点的对立面)
试着想出不可能的主意。练习:从报纸上随意找出一段话,看看自己能否找到独特的、令人难忘的方式来表达同样的想法。

选择一个特定的专业
如果说创造性就在于改变一个特定的专业,那么个人的创造性就在于改变个人生活的领域。
尽可能多试几个领域很重要。先从自己喜欢的事情开始做起,然后移情到相关事情上去。最终你应该能够找到一个或更多个适合你兴趣的领域,一件货更多你喜欢干并且能扩展你生活的事情。

探究创造力的真相

“我们的基因构成98%与黑猩猩相同,但语言、价值观、艺术表达、对科学的理解以及对技术的研究让我们与众不同,它们都是个体创造力的结果。这种创造力受到认可和奖励,并通过学习得以传递。如果没有创造力,还真的很难区分人类和黑猩猩。” ——题记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一个愿景,那就是总想为那些改变世界、推动人类进步的牛人们总结出一些共同点,以供自己和后来人借鉴、模仿。但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些伟人大凡性格各异、背景不同,他们的成功轨迹无法遵循,也不好复制。如果说他们真有些什么共同点的话,那就是他们都具有很强的创造力。

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就是一位潜心于研究创造力的心理学家。他关注创造力大师们“灵感一现”的心理机制和社会环境,也关注这些大师们富有创造力的人生背后有着怎样的生活品质。事实上后者在米哈里看来可能更为重要。米哈里的这本《创造力》,主要内容取材于作者和学生在芝加哥大学对91名富有创造力的卓越人士进行的录像访谈,然后提炼、整理、加工而成。

这本书虽然是讲创造力,但主体内容不是关于器物层面的小创意小发明,也不同于市面上流行的脑力激发类书籍——试图提出一套激发创意的万能公式。作者所关注的,是能够在人类文化的某个领域引起巨大变革的那种创造力。

米哈里出生于意大利,父母是匈牙利人。他年轻时曾亲历二战,战后满目疮痍的社会和心灵上的创伤,使他下决心从事心理学研究,目的就是要提升人类福祉。然而战争只是一方面原因,他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能是更为重要的驱力。米哈里是一位原创性很高的学者。他是“心流”理论的提出者、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研究创造力的大师,曾被马丁·塞利格曼评价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者”。

在《创造力》这本书中,米哈里开篇就从进化生物学的高度点出了创造力的本质。我们知道,生物的演化是由于基因的突变、遗传,配合自然选择机制,将有利的突变保留下来,从而导致的。文化领域中的模因也是同样的道理。语言、观念、法律、科学,各种文化因子相互碰撞,如果此时某些富有创造力的人优化了现有的观念系统或提出了新颖的文化观念因子,这些观点改变了人类之间、人与自然的互动规则,起到了促进作用,那么它们就会代代传递下去。生物的进化可以用基因解释,文化的进化则可以用模因来解释。有创造力的人改变的正是模因。

提到创造力,普通人会想到什么?你或许会想到阿基米德在浴缸里大喊“尤里卡”,想到牛顿被苹果砸中而提出万有引力,想到爱因斯坦以及众多诺贝尔奖得主被聚光灯包围时的样子。实际上,关于创造力,这些都不是常态。“创造力源自多个创意源头的协同效应”,大多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结果,不存在英雄主义式的单打独斗的神话。

伟大的创造力成果通常也不是灵机一动得来的,而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是缓慢的、甚至是持续一生的进程。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从来没有不请自来的灵感,尽管现在一些成功学强调运气和机遇的重要性,但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准备,就算机会出现了你也识别不出来。

还有就是那些富有创意的人,他们其实与人们头脑中预想的样子并不一致,米哈里做过访谈后发现,他们大多是拥有复杂的、包含着大量矛盾对立个性的人。他们可以恣意随性,也可以严苛自律;他们既有着丰沛的想象力,同时又能扎根于现实;他们聪明又天真,谦逊而又骄傲。如果说他们真有什么一致性的东西,那便是好奇心,与生俱来的巨大的探究欲望。最好的例子是史蒂夫·乔布斯,在《史蒂夫·乔布斯传》里,艾萨克森写道,乔布斯上到小学三年级时,开始展现出”性格中的多面性“,”敏感又偶尔迟钝,易怒而又超然“。乔布斯小学三年级时就已经被校方两次遣送回家,他回忆起自己这段经历时说:“我遭遇的是自己从未遇到过的另一种权威,而且我不喜欢它。它们几乎都要制服我了。差一点儿它们就把我身上所有的好奇心都赶走了。”也正因为乔布斯丰沛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将创意严丝合缝执行起来的行动力,所以他才能用自己的产品颠覆七大产业,改变这世界。在外人看来,最令人惊奇的或许不是他们有着极端对立的性格,而是这些性格能够在他们身上很好地被调和到一起却不引起冲突。

米哈里在书里力图还原关于创造力的真实情况。创造力事实上来源于领域、学界和个人三个因素之间的互动。“领域”即创造力能够发挥作用的对象域,通常是包含特定符号规则的文化领域,比如数学、物理、艺术等等;“学界”由该领域中被认可的、能证实创新的专家组成;“个人”不用多说,就是做出创造性成果的某个人。由这三个因素可推出富有创造力的人最起码得具备这么几种能力:
1能够接触到领域(真的没有巴布亚人能对核物理做出贡献?);
2拥有深厚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并且能够出新(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的前提是你要对该领域的知识烂熟于心);
3能够得到学界的支持,并且自己有很强的判断力,能直觉出什么会得到学界的赏识和认可。

有太多半吊子民科提出过很新奇的想法,但碍于专业知识不够,这些想法只能停留在臆想层次,进一步对其进行严格检验的话,只能被淘汰掉,这就说明他们在上述的第二点上是不足的。也有很多人,严重高估或低估了自己的创造力成果,从而没能及时获得学界及时而公正的评判,他们在上述第三点上栽了跟头。

总之创造力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任何单一条件都不足以导致创意的生成。读完这本书,你可能不会立马变成一位能够改变世界的创造力大师,但是深入了解书中那些牛人们真实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肯定会对你思维习惯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有所助益。事实上这也正是希斯赞特米哈伊从事这项研究的本意之一,作者提出的“心流”理论在关于创造力的研究中同样能够得到印证。那些牛人们在从事创造力活动时,常常能够沉浸在“心流”之中:事情进展顺利,几乎毫不费力,像自动发生一样,而意识却高度集中。当工作结束,他们从这种状态中出来的时候,又会体验到巨大的愉悦和满足。所以在作者看来,富有创造力的人生,实在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

《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书评

《第一章》
【原文】也许只有性、运动、音乐和宗教狂热能让我们体会到比自我更宏大的深邃感,虽然这些体验也总是稍纵即逝。然而,创造力却能让未来变得更丰富多彩。
【感悟】我想这些大牛们,已经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需求,转而寻找更高级的快感了吧。最近在研究游戏人生,他们也可以作为游戏化的很好的示例

《第三章》
作者在本章列举了具有创造力的人十对明显对立的性格:
①体力充沛─沉默不语
②聪明─天真
③玩乐─守纪
④想象幻想─牢固的现实感
⑤内向─外向
⑥谦逊─骄傲
⑦女孩坚强,更具影响力─男孩敏感,更少侵略性
⑧传统保守─反叛独立
⑨热情─客观
⑩痛苦煎熬─巨大喜悦
这些性格特点,看似矛盾,且位于两个极端,但富有创造力的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两种极端间相互转换,内部并不矛盾。但我的疑问在于,这些富有创造力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和“创造力”的因果关系。是这些性格特点使一个人富有创造力?还是说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为了实现创造力而逐渐形成了这些性格特点?我目前的观点偏向于第二种,我认为性格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漫长的生活,学习,创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当我想到创造力时:
①世间有太多的悲苦,生活有太多的牵绊,心灵有太多的烦恼。我试着问自己:当你想到创造力时,你是在想什么?
②毫无疑问,无论是对个人还是世界,创造力太重要了。因为创造力意味着改变,它能带来进步,带给我们想象中美好的未来。汤之盘铭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创造力让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前进的。
③我试图承担那些悲苦,直面那些牵绊与烦恼。但是这似乎不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我也远远够不上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我问自己:日子在浑浑噩噩中溜走了,你想要的是什么呢?是刷不完的微博知乎朋友圈吗;是看不完的视频小说吗;一天下来,你做出了点什么有益于己,有益于人的事情呢。
④所有富有创造力的个体最重要、最一致的特点也许是有能力享受创造过程本身。享受是创造力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什么创造的过程让人享受呢?正是因为他们找到了比刷微博知乎朋友圈更有意思的事情,有心流的体验,所以他们才会投入精力去做。《游戏改变世界》真本书归纳了游戏成瘾的四个要素,目标、规则、反馈系统、自愿参与。有创造力的人至少符合了目标和自愿参与这两个要素
⑤子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第四章》 作者将创意过程分为五个阶段,①准备期②酝酿期③洞悉期④评价期⑤精心制作阶段。但并不意味着这五个阶段是互相独立,过程是一次性或者循序渐进的,一般它们会彼此重叠交互,在最终完成前会反复出现若干次。 富有创造力的人在完成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精力,还需要平时知识的积累(良好的环境,信息获取的方便和他人的教导都能促进),进入领域,了解标准,明白学界的评价都能加快过程的结束。 ①准备期:沉浸在一系列感兴趣的问题中 1.需要多与人交流、学习一些基础知识比如数学 2.问题分为被提出的问题和被发现的问题。被提出的问题是别人提出的,被发现的问题是自己提出的。爱因斯坦说自己发现的问题更重要。而抢先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会带来商机和创新,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摩托罗拉发明了对讲机销量大增。 ②酝酿期:围绕问题处理相关信息 1.空闲时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候恰恰是在洗澡、散步、等车的间隙想到了问题的答案。 2.弗洛伊德认为,好奇心作为创造力过程的根源是有童年的性体验激发出来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成功地将对这些被禁止的性知识的渴求转换成被许可的好奇心。【感悟】事情越被禁忌,越会有人去探寻,越能激发好奇。珍惜自己的性能量,将它的生产力最大化。 3.睡梦中潜意识会蔓延,有助于创新。如德国化学家奥古斯特睡梦中想到了苯环。在清醒的时候人的理性大脑会对这种可笑的联系进行审查,而忽略这种可能性。【感悟】想起了诗仙李白,写诗的时候估计都是醉熏熏的时候写的吧 ③洞悉期:恍然大悟 ④评价期:我的创新有价值吗? 1.与同事交流确定创新是否有价值 ⑤精心制作阶段

《第五章》 享受创造力的心流

  1. 就像有些个体从性爱中得到更强烈的快感,而有些个体从食物中获得快感,必然有些个体从学习新知识中获得更强烈的快感。
  2. 另外一种称为“闲暇时光”的保存能量的欲望促使我们付出最少的努力
  3. 我们大脑中存有上述1生产创造力和2最少努力两种指令,多数人享受于2,而少数创新性的人享受于1。不图名不图利,享受于做事本身。因为他们能够获得心流体验:涉及费力的、有风险且困难的活动,这些活动扩展了他们的能力,其中包含着新奇与发现的要素。
  4. 心流体验的9个重要因素:
    (1) 明确的目标。例如音乐家知道接下来该演奏什么音符。
    (2) 行动会马上得到反馈。例如音乐家能听出演奏的音符是否正确 。
    (3) 存在着挑战与技能的平衡。例如下棋时对手比自己强大太多会产生挫败感,对手比自己差太多,又会产生厌倦,当双方势均力敌时才有趣。进展顺利的工作、谈话或者人际关系也适用于这个道理。
    (4) 行动与意识相融合。即注意力集中于在做的事情上。反例是学生上课时开小差。
    (5) 不会受到干扰。避免分心。
    (6) 不担心失败。清楚必须要做什么,潜在的能力能够胜任挑战。
    (7) 自我意识消失。例如音乐家觉得与宇宙的和声融为一体。
    (8) 遗忘时间。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或者很慢。时间过得很慢的例子是花样滑冰运动员几秒钟的快速旋转感觉像是拉长了十倍。【感悟】起初以为心流只会感觉时间过得快,没想到还有时间过得快的例子。
    (9) 活动本身具有了目的。重要的是探索的过程,而非成就。
  5. 在心流状态中的时候并不会体验到快乐,而当从心流状态中出来时我们会沉浸在快乐中。
  6. 问题在于,我们总是在比较容易实施的活动上找到快乐比如与性和暴力有关的活动:打猎、钓鱼、吃东西、做爱、挣钱、占领领土,因为这些事项是与我们祖先的生存策略同步的。学会喜欢近代的进化中才发现的事情则困难的多,比如数学、科学、写诗、音乐、以及了解世界与自己。文中提出了要引导孩子更多地在后者中寻找到快乐。

《第六章》
1.这一章讲了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生活的地方很重要,主要原因有
(1)好的环境有充足的信息。提供了学习机会,并让他们可以与领域中的人进行交往。
(2)好的环境能提供更多的互动机会、更多的刺激和更先进的观点。
2.要学会创造有利的环境。大部分创造的过程需要比较单调乏味的环境。要拥有符合个人需要的特殊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感到舒服并有控制力。
《第七章》童年和青少年

  1. 事实上,我们不可能基于对某人早期天赋的评判来断定一个孩子是否在将来具有创造力。
  2. 好奇心
  3. 父母的影响
  4. 孤独的青春期,不受欢迎,性意识弱。
    《第八章》 成年后的生活
  5. 遭遇到的困难。不去理会别人的劝告,坚持自己的理想。也就是旁人所说的天真成就了他们。
  6. 稳定的婚姻使人心无旁骛地做事,另有人说,性是他们创作的源泉。
  7. 有创造力的人并非只专注于做事,也有社会责任感,即使遭遇不幸。
  8. 当自己缺少活力的时候,会将精力投入到别的领域,重新保持活力
    《第九章》 老年后的生活
  9. 大多已功成名就需应对各种头衔的问题,做科研的时间减少。
  10. 退休后声誉减少,因为不任职了。
  11. 之所以这些人对年老的态度更积极,是因为他们爬上顶峰之后仍然有目标,山外有山。

《第十章》 文学

  1. 诗人斯特兰德没有稳定的工作,担心破坏他的专注 。
  2. 希尔德把文学看做现实的替代物,躲避生活残酷一面的庇护所。
  3. 成为工作狂会忘记日常生活的残酷。

读书笔记

Pierre Bourdieu所说的“文化资本”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拥有文化资本的人能够为孩子提供有利的环境,其中充满了有趣的图书、令人兴奋的对话、对教育进步的期望、行为榜样、家庭教师、有益的交往,等等。
第二部分
创新者的生活轨迹
……使他们能够对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事影响他们生活的个人决定。他们让生活符合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让外界力量支配他们的命运。
超乎寻常的强烈好奇心
重要的不一定是天赋的绝对数量,而是在特定环境中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一个天赋平平的女孩可能会对音乐产生强烈的兴趣,如果周围人比她更不擅长音乐。
在有些情况中,竞争优势是遗传的结果,也就是说,是与生俱来的优势。特别是对于具有音乐、数学天赋的孩子来说。
P154
在大多数情况下,负责激发并引导孩子兴趣的人是他们的父母。有时父母对孩子智力发展的唯一贡献是像成年人一样对待他们。
P155
在其他情况下,整个家庭都会被动员起来帮助孩子培养兴趣。所有孩子都被委派给一个姑姑、姨妈或叔叔、舅舅,每个月负责至少带她们去两次博物馆和听音乐会。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专业领域是很重要的,经常被带去看芭蕾的孩子就不会被带去参观艺术博物馆,反之亦然。这样手足之间的竞争被减少到最小,个人兴趣得到了强化。
P156
对于不得不与贫穷或社会地位低下的背景进行抗争的孩子来说,父母强有力的影响尤其必要。在缺少其他优势的情况下,比如无法进入好学校或者没有良师益友,如果在没有父母的支持与引导,孩子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
家庭的最重要的影响:让孩子建立起强烈的自律与自信,并鼓励他热爱一个特定的领域。
P158
父母不只是知识或知识学科的源头;他们的作用也不仅局限于向他们的孩子展示某种职业,提供接触学界的机会。他们最重要的贡献或许在于塑造了孩子的某种性格。许多被访谈者提到父亲或母亲在传递给他们某种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可能是诚实。大多数被访谈者说,他们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的真诚和坦率,这是他们从以身作则的父母那里学到的美德。
P160
与父母的重要性明显不一致的事实是,很多富有创造力的人,特别是富有创造力的男性,早年便失去了父亲。在我们的样本中,3/10的男性和1/5的女性在成长到十几岁之前就失去了父亲。
P161
影响孩子们今后生活的并不是没有父亲的事实,而是他们从这个事件中演绎出来的意义。父亲的亡故既有可能破坏儿子的好奇心和抱负,也有可能提升他们。重要的是丧失父亲的孩子是否有足够的情感与认知支持,以把这种父爱的丧失解释为他必须承担起成年人的责任的标志,需要他更加努力,不辜负期望。
P163
父母的社会等级也会影响孩子。许多富有创造力的人出身非常贫寒,也有许多人出身于高知家庭或上流社会。几乎没有富有创造力的人出生于广大的中产阶层。我们的访谈对象中大约有30%的人,他们的父母是农民、贫穷的移民或蓝领工人。但是,他们并不认同自己下层阶级的地位,对孩子的成长抱有很高的期望。
P164
富有创造力的人中大约只有10%的家庭式中产阶级。大约34%拥有身为知识分子的父亲,比如教授、作家、交响乐团指挥或科学家。25%出身于律师、医生或富有的商人家庭。显而易见,出生于经常从事知识活动的家庭,或者出生于认为教育能改变社会地位的家庭会对个人成长有所帮助。
P165
关于童年是否幸福对一个人创造力的影响:
问题似乎不在于客观事实是什么,而是孩子们如何理解、诠释这些事实,他们从中获取了什么样的意义和力量,以及对于后来生活中遇到的事件,他们如何理解自己的记忆。
P165
受惠于良师的谆谆教导
虽然学校本身很少被作为鼓励的来源被提及,但学校里的个别老师常常能唤起、保持或引导孩子的兴趣。
什么使得这些老师这么有影响力?有两个主要因素比较突出。第一,老师关注这些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并给予关照;第二,老师关照的方式是给他们布置额外的任务,提出比其他学生更大的挑战。
P167
老师的艰巨任务是要在挑战与迎合学生能力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这样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P168
孤独的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突然要面对各种任务,比如适应身体的改变、调节性欲,在与家人、同班保持联系的同时学会独立自主。这会导致各个方面的苦恼。具有天赋的青少年不仅不能免于这些苦恼,还要克服一些特殊的障碍。例如,他们必须花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和天赋,这通常意味着与其他青少年相比,他们独处的时间更多(练习音乐、写文章或解数学题)。因此总体来说,他们的快乐较少(尽管在独自一人时,他们明显比同龄人的痛苦少)。
P169
孤独虽然是令人痛苦的,但有助于保护青少年的兴趣,避免天赋被那个阶段典型的忧虑所削弱。
具有特殊天赋的年轻人与普通人相比,性意识较弱,并且较晚从家庭中独立出来。在他们的发展中,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意味着他们会在受到保护的、爱玩耍的人生阶段中度过更长时间。在这个阶段里,孩子们更容易完成实验和学习。性活跃的青少年会很快融入基因设定的程序中,如果他们太早获得独立,那么便要承担社会责任,比如找工作和养育孩子,以致他们没有什么自由来尝试新观点和新行为,而这对于发展创造历史至关重要的。与此同时,对性不太感兴趣、比较依靠父母的青少年可能不太受欢迎,是一个典型的书呆子。
不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在同龄人看来,强烈的好奇心和专一的兴趣是很怪异的。独创性的思考与表达方式也让他们显得多少有些可疑。不幸的是,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做到既杰出又平常。
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被边缘化,即感到自己在圈子外面,跟大家不一样,只是置身事外地观察同龄人的奇怪仪式。
P172
思维的代数:所有的推理被认为都可以还原为基本要素的有序组合。
P173
不是被事件所塑造,而是他们塑造了事件,使之符合他们的目标。

“富有创造力的人提到最多的是好奇心,其次是专注力。如果没有这种品质,他们便无法坚持艰苦的工作。从很多方面看,好奇心和专注力就像阴阳两面。为了实现创新,人们需要两者的结合。首先需要对外在刺激保持开放的态度,其次要保持内在的关注。第一个是玩乐性质的,第二个是严肃认真的。”

“无论是艺术家还是科学家,都一再强调学习基础知识,熟知符号信息以及学科基本程序的重要性”“除非你先彻底了解某个领域的运作方式,否则便无法改变它。那意味着你必须掌握数学工具,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了解知识发展的最新状况。”“古老的意大利谚语:学习技能,然后把他搁置一旁。”
类似的观点之前已经出现在第二章的“深入这个系统模型”一节中,在获得进一步理解之前,你需要首先建立你的数据库。
这也是一个具有启发性的观点。

第三章 富有创造力的人格
如果对事物及其运作方式没有好奇、惊讶和兴趣,想要找到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很难的。对经验保持开放性,以及在环境中拥有连续处理事件的流畅注意力,是识别出潜在创新的巨大优势。
复杂是创新者的特性。他们包含着相互矛盾的两种极端性格,根据情境需要从一个极端转变为另一个极端,却不会感到内在的冲突。
10对明显对立的性格:

  • 体力充沛 vs 沉默不语、静止不动:精力似乎源于专注的思维,能够控制精力而不被外界干扰。
  • 聪明 vs 天真:既能轻松学习、运用知识,又有动力质疑进而改进现有知识。聚合与发散思维。发现观点之间不寻常的关联的独创性。但如果没有区分好坏主意的能力,那么发散思维也就无法使用。
  • 玩乐 vs 守纪律(负责 vs 不负责):“超脱的迷恋”。“当要做一件需要花费大量努力、需要精雕细琢的工作时,我就假装自己在监狱里”–雅各布·拉比诺。
  • 在想象、幻想与牢固的现实感之间转换:“艺术和科学是逃离人类所设想出的现实的两种形式”–爱因斯坦。艺术与科学的完整特点是:超越我们目前所认为的真实,去创造新的真实。看到的新颖性根植于现实。
  • 内向 vs 外向
  • 谦逊 vs 骄傲:在自己想改变的世界中咄咄逼人。
  • 避免性别角色成见:富有创造力的女孩比其他女孩更坚强、更有影响力,而富有创造力的男孩更敏感、更少侵略性。
  • 反叛、独立:但首先需要深入某个领域。一个人只有既传统、保守,又反叛、反传统,才能富有创造力。
  • 对工作充满热情 vs 非常客观地看待工作:超脱与迷恋碰撞产生活力,既热爱又能分离以便接受批评与回应。
  • 坦率与敏感使他们痛苦又喜悦:所有富有创造力的个体最重要、最一致的特点也许是有能力享受创造过程本身。

    第四章 创造力的运行机制
    创意过程分为5个阶段:(是不是很像 design thinking 的阶段)
    1.准备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沉浸在一些列有趣、能唤起好奇心的问题中
    2.酝酿期,想法在潜意识中翻腾
    3.洞悉
    4.评价期,人们必须决定自己的洞悉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继续研究下去
    5.精心制作
    如果没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不可能长时间坚持,做出重大的新贡献。这种兴趣很少只源自智力活动,它通常根植于深层的情感,存在于令人难忘的经历中,这些经历需要某种类型的解决方案,只有通过新的艺术表达或新的理解方式才能实现。
    只是为了获得功名利禄的人,也许能努力前进,但很少能够有足够的动机去做分外的事情,去冒险探索未知的领域。

    领域成员错误地认为他们可以在符号系统内解决更广阔的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第五章 享受创造的心流
    设计或发现新事物。
    心流体验的9个因素:
    1.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目标:以一种持续的行为,运动、思考、创作
    2.行动会马上得到反馈:写作可以,但是纯思考很难,或许可以将思考转换为可视化输出?(新的心流方式)
    3.挑战与技能的平衡
    4.行动与意识相融合:注意力高度集中
    5.不受干扰
    6.不担心失败
    7.自我意识消失
    8.遗忘时间
    9.活动本身具有了目的
    游戏的机制完全为了心流设计

    幸福生活的秘密在于学会从必须做的事情中获得尽可能多的心流体验。心流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取决于产生心流的活动是否复杂,是否引发新的挑战,带来个人成长以及文化发展。

    第六章 激发创造力的环境

别指望灵感,还是要靠汗水 ——“创造性思维”的三个迷信

(首发于《南方周末》,2016年3月4日)
现在还有谁敢不重视创造性思维呢?从总理讲话到小学生家长会,从官方媒体到微信朋友圈,今日中国就算还没到“全民创新”的高境界,至少也是“全民谈创新”。如果对别的时政话题还有争议甚至禁忌的话,面对创新我们则无比宽容:这可是一个高中生写个手机聊天应用都有可能卖几十亿美元的时代。
创新,宁有种乎?手机应用根本不能满足我们的想象力需求,中国有很多人想玩更大的。凭什么初中学历的“诺贝尔哥”郭英森就不能发现引力波?凭什么农民就不能在自家后院制造飞碟?凭什么退休工会干部就不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就算他们都失败了,我们难道不应该对这种创新精神加以鼓励吗?
如果你想办点实事,而不仅仅是想展示自己宽容姿态的话,你就不应该鼓励这种来自民间的高调创新。这不是创新,这是行为艺术。这不是生产知识,这是摆姿势。“创新”成了文化符号,人们根本不理解“创造性思维”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就已经对其过度崇拜。
以我之见,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谬误,甚至可以说是迷信:

  1. 我们以为创新行为的最关键一步,是某个绝妙的想法 — 也就是灵感。
  2. 我们以为灵感非常难得。
  3. 我们以为越是离奇、越能打破禁忌、越大胆的想法,越值钱。
    我想谈谈真正的创造性思维是什么样的。

尤里卡时刻
我曾经收到美国物理学会寄来的一张明信片,画面上是一个装满水的浴缸,而有一些水溅到了浴缸之外。明信片上写着:阿基米德洗澡的时候想出了怎么测量体积,你的尤里卡时刻在哪里?
据说阿基米德曾受命判断一个王冠的比重,可是他不知道怎么精确计算王冠的体积。阿基米德一边想着这个问题一边去公共浴池洗澡,他一入浴缸,水正好溢出来 — 在这电光火石的一刹那,阿基米德福至心灵:王冠的体积就是王冠排出的水的体积!想到这里阿基米德大喊数声“Eureka!”
尤里卡,这个古希腊单词的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凡是只能用神秘灵感来解释的重大发现就不只叫“发现”了,叫“尤里卡时刻”。
牛顿因为看到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魏格纳偶然看世界地图注意到南北美洲和欧亚大陆海岸线相似,提出板块漂移学说。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 — 另一个说法是他梦见一张张的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 — 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尤里卡时刻,真是人类历史中最美好的瞬间啊。
这就是我们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神秘的思维。悲观的人认为创造性根本就不能用常理解释,它可能是上天对幸运者的恩赐,浴缸中的阿基米德得到了天使的亲吻,一般人想学也学不会。乐观的人则认为“创造性”和“用性创造”一样,原本是人人都有的天性,只是我们后天所学的尘世俗物把这个美好的天性给掩盖了。不管是悲观派还是乐观派,都认为辛苦工作都是细节,那一刹那的灵感才是关键。
然而事实是,伟大发现其实都是“慢慢地”得出的。
阿基米德的故事已经不可考,但牛顿看苹果落地则完全可以说是个世人一相情愿的传奇。真实历史是早在牛顿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而与牛顿同时期,则至少有哈雷和胡克都提出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 — 他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他又做了无数计算验证,才能提出那看似横空出世的引力理论。
在门捷列夫做了那个著名的梦并提出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经是当时的一门显学,很多人都在进行各种尝试。英国化学家纽兰兹甚至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并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门捷列夫不可能不知道纽兰兹的工作,因为他为了研究周期表曾经深入调查过当时给元素分类的所有文献。
至于魏格纳看地图的故事?连他自己一开始都没把这个想法当回事。后来有了更多证据,他才慢慢提出一个,要在很多很多年以后才能被证明的,大陆漂移理论。
在Steven Johnson的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 The Natural History of Innovation(《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作者提出一个叫做“slow hunch(慢直觉)”的概念。Johnson 说,你考察那些伟大发现的真实过程,其实并不是来一个尤里卡时刻一蹴而就,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积累的结果。你研究一个问题,一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很多情况下一个好想法并不是一开始就好,它必须随着研究的深入能跟新想法连接起来,有新的事实支持,慢慢长大。
所谓“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你必须脑子里一直想着这个问题,把所有有用的东西齐备了,才有可能发现这个关键的新连接。人们关注这个高潮,却没有注意这个高潮是怎么铺垫出来的。这有点像“渐悟”和“顿悟”,其实没有“渐悟”就没有“顿悟”。
如果你采访一个刚刚做出重大发现的科学家,他告诉你的很可能是其中最关键一步。事实上他为了这个发现做出过大量艰苦的努力,可是只有这令人兴奋的最后一步才值得一提。就算科学家不厌其烦地叙述了发现的全过程,记者们也会专注于最有戏剧性的一步。就算记者兢兢业业地描写了发现的全过程,读者们也会只记住尤里卡时刻。
灵感被高估了。

汗水重要还是灵感重要?
如果你对真正的科研工作感兴趣,我推荐一本讲科研方法的书,Becoming a Successful Scientist: Strategic Thinking for Scientific Discovery(《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作者是生物学家Craig Loehle。这本书名气不大,但是充满了第一线科学家的真知灼见。Craig提出的一个关键策略,就是别指望灵感,指望汗水。
爱迪生有句话说“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有人对这句话的解读是那只占1%的灵感比占99%的汗水重要得多 — 然而事实却是,爱迪生真的是靠汗水搞科研。Loehle介绍,爱迪生大部分工作其实是试错和累积性的,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的、步骤少的、并行的和可以反复修改的科研方案。
然后他在实验室泡很长很长时间。
然后他还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
爱迪生发明电灯,并不是从梦境、音乐或者某个美女身上找到的灵感,他只不过花功夫测试了几千种材料而已。
爱迪生这样搞科研,发现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家法拉第也是这样搞科研。法拉第每周能做好几十个实验,其中大部分想法都被证明是错的 — 但这没关系 — 你架不住他做得多!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今天的科研工作不能指望才子佳人的浪漫情怀。Loehle说,在科研中依赖一两个关键的“创造性思维”,是错误的策略,会大大降低效率。正确的办法是多做试验,而且最好同时干好几个项目。跟过去相比,今天的物理实验费时费力,但很多物理学家仍然是这样工作。所有生物学家都是这样工作。科研,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劳动密集型行业!
我在自己的工作中对这个策略深有体会。如果你仔细想想,读论文、综述理论、听报告、跟人讨论、写论文……这些日常工作都不是搞科研,只有“想法-验证”这个动作才是搞科研。这个动作做得越多越快,工作效率才能越高。我的工作是用计算机模拟物理过程,用不着整天待在实验室做实验,但我们这也是一种实验。我最喜欢的就是有个什么想法能快速得到实验结果。我最怕的是提交一个计算任务,等好几天才能出结果 — 在这个等待期间内工作实际上完全没有进展。
灵感并不值钱。不管是科学家,艺术家还是创业的企业家,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各种想法,也许一百个想法里面只有一个想法最后能被证明是有用的。所以对创新者来说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平庸,是安全,是什么都不做。只要你愿意把想法一个个拿来尝试,失败就是你的日常生活,成功其实是失败的副产品。
然而历史将只会记住那些最后被证明是有用的想法。
只有最后成功的被记住了,这就形成了一种偏见。其实不但灵感是个偏见,天才也是个偏见。在科学史上几乎所有重大发现都是一代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往往一个理论或发明是同时有几个人提出,而历史却只记住了他们中一个幸运儿的名字。比如进化论,当时一个叫华莱士的植物学家,就几乎跟达尔文同时独立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只可惜华莱士身体不好动手慢。这就好比说现在世人只知道成吉思汗铁木真最能打仗,却很少有人知道在铁木真的时代,蒙古草原上尚有他的义父王汉,他的义兄札木合,都是特别能打的人物 — 铁木真的脱颖而出不能说完全没有偶然的因素。因为只有一个名字被记住,而其同时代的众多竞争者被忽略,使得公众进一步认为创新是一种只有极少数天才才有的稀缺能力。
天才和奇思妙想,被高估了。
汗水被低估了。
“普通”的想法,也被低估了。

小孩的创造性和专业的创造性
从“想法 – 验证”这个策略来看,创造性思维虽然不怕“离奇”,但也不应该以“离奇”为追求。因为越是离奇的想法,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
离奇的灵感有更大的戏剧性。公众常常只记住那些最后被证明有用,而且还有点离奇的想法。于是人们误以为一个想法如果不离奇就不配被称为“灵感”。人们以为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各种离奇的想法。再加上小孩经常喜欢问一些不怎么合逻辑的问题,公众据此进一步以为宝贵的灵感,来自我们宝贵的“天性” — 所以我们应该向孩子学习创新!
这就是为什么“创造性思维”现在已经被一些教育思想家给彻底庸俗化了。这些教育思想家把创造力归结于“能想”,能产生奇思妙想,只关注这个想法是不是够新颖,而不关注这个想法有没有道理。他们心目中的学术界存在着各种条条框框乃至“禁区”,他们以为职业选手都畏首畏尾不敢动作,只有天性未泯的孩子们才能趟出一条血路。
在这些人眼中,创造力被等同于想象力,又被进一步等同为 “what if?” 式天真烂漫的低水平想象力了。
低水平想象力非常容易测量。一个典型的办法是“砖头有什么用”测量法。在这个广泛流传的测验中,孩子们被要求在两分钟之内写下自己所能想到的砖头(或者曲别针,或者别的什么常见物品)的各种用途。如果你想了半天只写下砖头能用来砌墙、垫脚和砍人,你就会被判断为没有想象力。如果你进一步写下砖头可以用来写字,雕刻,作为古董收藏,甚至吃(!),你就会被判断为有想象力。我曾经听一位想象力大师说,砖头当然可以吃,因为你题目又没说砖头不能是巧克力做的。这位大师认为,对于真有想象力的人来说两分钟能写下多少种砖头的用途,完全取决于他写字的速度。
没错。如果你每次都写可以吃喝,可以当武器,可以当工具,可以当艺术品,你肯定每次都写不完。只不过这样一来你对“曲别针有什么用”的答案想必会跟“砖头有什么用”的答案几乎相同。这就叫有想象力么?还是让我来贡献一个砖头的独特用途吧 — 砖头可以用来给这帮“砖家”当脑子。
真正的创造力不但要求新颖,更要求正确和有用。新颖有时候要求发散性的思维,而正确和有用则一定要求汇聚性的思维。从砖头测验中我们看到,所谓的发散性思维其实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可是就好比平淡的日子使得每个宅男都崇拜上梁山落草的生活一样,循规蹈矩的教育使得每个教育专家都崇拜发散性思维。
但也仅仅是崇拜而已。基层教师更关注考试成绩,大学科研和企业研发的第一线则更关注能不能做出实质的工作。这样一来我们的局面就是“创造性思维”成了一个教育思想家和媒体整天呼吁,实际上却没有人真正去为之付诸实践的口号。
真正的职业选手是怎么创新的呢?
现代世界中大部分日常的创新,不管是科学家的研究,企业的科技进步,音乐戏剧的创作,都是在当前水平基础上的一个改进,是“量变”。比如说英特尔公司把计算机处理器架构从Haswell升级到Skylake,微软把操作系统从Windows 8升级到Windows 10,这些改进都不是开天辟地式的突破。可能一般人都觉得像第一次发明互联网这样的“质变”创新更了不起,但事实是量变创新要求投入的资金和高端人才的人力都比质变创新要多得多。质变创新往往是少数几个人冒险的结果,一般反而花不了多少人力物力。
所以对现代人来说,创新其实是个普通工作,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各种新产品,新技术,甚至科学上的新学说,都是暂时的。今天这个东西出来大家都说牛,可能过不了两年就会有一个更好的东西出来取代它。像这样的创新思想怎么可能是神赐的呢?神真要赐怎么也得赐个能用一百年的吧。一个合格的科研人员每天都要有新想法去验证。
即便是那些看似横空出世的“质变”创新,其实也是当时技术条件孕育的结果。生物进化学说有个新概念叫“adjacent possible(邻近的可能)”,现在经常被用来比喻创新。真正对创新有意义的新想法,其实都是在现有的各种已经被证明实用的好想法基础之上生长出来的,它必然与当前现实“邻近”,否则就不“可能”。爱因斯坦能提出相对论,是因为当时刚刚有人做了证明光速不变的实验,刚刚有人准备好了洛伦兹变换这个数学工具。如果爱因斯坦根本不看最新物理论文,一个人坐在专利局办公室里瞎琢磨,他怎么可能搞出相对论来呢?
所以有价值的创造性思维,必须是“生之有根,长之靠谱” — 它必须是现状的一个邻近的可能,它必须被付诸验证。
在计算机编程领域,因为有很好的工具和教学手段,技术门槛比较低,高中生创业并不荒唐。但是高端科技研发的门槛要高得多。一个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没有机会接触到第一线研究结果,不了解当前技术水平的“民间科学家”,又怎么能发现“邻近的可能”?他根本就产生不了靠谱的想法,更不用说对这些想法进行验证了。
鼓励创新的正确做法是鼓励入门,鼓励尝试,鼓励失败,而不是鼓励天马行空的妄想。
至于说今天拿几个高大上的科学名词组合一番,幻想一个根本无法实现的“新东西”,等若干年后万一别人真做出来了就说“哈,这其实是我发明的” — 我觉得这不是有荣誉感的人会做的事儿。

超强记忆力是个邪道功夫

(首发于《罗辑思维》公众号,2016年2月29日)
圆周率 π = 3.1415926535……我只能背到小数点后第十位,而很多小孩都能背到几十甚至上百位。人们用圆周率来锻炼自己的记忆力,有些家长甚至认为圆周率就好像唐诗一样是必背的。我的圆周率背诵成绩拿不出手,但我对此并不感到惭愧。
世界上有很多功夫可以把“简单”积累成“复杂”。比如你研究过很多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就有可能在你脑子中发生化学反应,让你思考数学的方式跟解过的每一道题都不完全一样,举一反三甚至上一个档次,也叫“从量变到质变”。但是记忆力功夫没有这样的效果,量变永远是量变。你背诵了很多位圆周率……也就仅仅是背诵了很多位圆周率而已。
思想的质变不容易观测,而记忆的量变很适合表演。人们一提“最强大脑”,首先想到的就是记忆力。但是关于记忆力,我们得知道三点。
第一,正常人要是愿意练,也可以练成这么神奇的记忆力。
第二,再强的记忆力,也不能 — 请允许我引用一句王朔发明的话 — “把胳肢窝变成海参”。
第三,特别强的记忆力,反而有害。

  1. 高人
    2005年11月,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4岁的研究生吕超,在数台摄像机和众人的见证下,用24小时零4分钟,把圆周率背诵到了小数点后67890位,而且中间没有犯过错误。这是当时新的世界纪录。吕超,一个非常普通的年轻人,把67890个完全没有规律的数字,按照顺序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了。
    不过吕超的纪录并没有保持多久,紧接着2006年10月,一个60岁的日本人,心理健康顾问原口秋良,突破到了10万位。这种一破纪录就提高好几万位的局面让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人类的记忆力极限还很远,如果吕超愿意,也许他可以在几年之后突破到20万位[1]。
    他们是怎么背的呢?
    记忆数字的一个民间办法是所谓“谐音记忆法”。我国长期流传的一个背诵圆周率的方法就是把3.14159给谐音成“山巅一寺一壶酒”这种半通不通的顺口溜,就好像某些人喜欢把“918”想象成“就要发”一样。这种方法记忆电话号码和车牌号肯定好使,也许有人能用这个办法把圆周率背诵到100位,但是一万位?不可能。谐音出来的东西本身并不通顺流畅,背诵谐音诗未必比直接背诵数字容易。
    专业选手的技术,是“形象化”。我先说一个最基本的例子。假设有人用稍慢一点的语速念出如下一份有十个东西的列表,你能不能听一遍就把它记住,并且在五分钟之后还能按照原有顺序回忆出来?
  2. 汽车
  3. 苹果
  4. 房子
  5. 水杯
  6. 铅笔
  7. 乞丐
  8. 电脑
  9. 气球
  10. 炉子
  11. 窗帘
    对没经过训练的人来说这可能有点困难。但是我曾经亲测过,只要经过简单的训练,你就能学会记忆所有这样的列表!
    首先你要把1-10这是个数字给形象化,让它们在你心中有一个固定的形象。比如你可以采用这个形象系统:
  12. 油条 (长得像)
  13. 傻子 (民间口语)
  14. 山 (谐音,以下类似)
  15. 死亡
  16. 妻子
  17. 发财
  18. 足球 (10号球员最重要)
    你可以选择任何最符合自己直觉的系统,但是这个系统要永远不变,要死记硬背下来,形成长期记忆。以后每当你看到数字1,你脑子里反映出来的形象就是一根油条 — 这就是“1”的长相。
    有了这个形象系统,再记忆任何清单就都简单得多了,要点是编故事。你要把数字的固有形象和清单的物品联系起来。上面那个清单,别人一边念,你一边在脑子里想象如下场景:
  19. 一边吃油条一边开车,方向盘上全是油
  20. 苹果电脑,傻子都会用
  21. 山景房
  22. 喝杯水中毒而死
  23. 我用铅笔写字
  24. ……
    这些场景不追求合理,而且是越不同寻常、画面越刺激、越能带来情感波动越好。比如“7 – 电脑”,与其想象“妻子用电脑”,不如想象“怎么才能说服妻子同意我买个高级电脑”。“5 – 铅笔”也可以想象成“我用铅笔当武器”……最好是“我被铅笔刺中”。
    从计算机角度讲形象画面显然比抽象数字占用多得多的内存,但人脑就是这么一个特别善于形象画面的设备。这个方法的疗效立竿见影。哪怕再过半小时,有人问你“二是什么?”你马上就能回答:“苹果”。
    这个方法当然不是我发明的,它来自古罗马和古希腊人就知道的“轨迹记忆法(Method of Loci)”。其现在这个形式也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可能见于John Sambrook的一本书。[2]
    吕超记忆圆周率的方法,以及任何专业记忆大师记数字和字母组合的方法,本质上都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比如对吕超来说,23就是乔丹,因为乔丹的号码是23号;14则是玫瑰花,因为情人节是2月14日。这样一来2314这一串数字在吕超看来就是乔丹拿着玫瑰花这么一个视觉图像。图像再连接成为一个故事片,最终吕超记忆的其实是一个长篇连续剧。长篇连续剧当然比圆周率好背,但我们大多数人连真的长篇连续剧也记不住,这就是训练的作用了。据说吕超是每天练习五个小时,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来背诵圆周率[3]。
    所有专业记忆力比赛,本质上比的都是想象力。参赛的记忆力大师大多都是普通人,他们只不过愿意艰苦地训练而已。而且他们除了记忆力这一个特长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别的了不起之处。
    ……除了极少数真正的天才。

  25. 奇人
    现在活着的,有超强记忆力的人中最牛的一个,可能是英国人Daniel Tammet[4]。他曾经在2004年把圆周率背到22514位而打破欧洲纪录,但背圆周率只是他的能力之一。Tammet 擅长学习语言,不完全统计是至少会十种语言。曾经有人挑战他能不能在一个星期内学会冰岛语,结果Tammet七天之后就上电视直接用冰岛语做节目了。他的冰岛语老师说他“不是人类”。Tammet 写了两本书,自己还有个网站,是个学者型记忆大师。
    Tammet 把数字通感发挥到了极致。在他的脑中,从1到10000的每一个数字都有自己的形状,颜色,材质和感觉。在需要记忆长串数字的时候,他的大脑可以完全自发地把这些数字的形象连接起来形成有意义的图像和故事。
    Tammet有这样的能力,可能因为他是一个病人。他被诊断为既是“学者综合症(Savant syndrome)”患者,又是“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患者。这两个天生的综合症都与自闭症有关。很多自闭症患者都有语言和智力障碍,而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则反而在视觉和背诵方面表现出色,学者综合症患者则还擅长音乐和算数。现在基本上一说某某是天才,就有人怀疑他是不是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人们怀疑的对象包括牛顿、爱因斯坦、约翰·纳什、破解了彭加莱猜想的数学天才Perelman,等等。
    所以有句话说想要成为学术大师,最好有点轻微的自闭症。
    轻微的自闭症值得拥有吗?我们先说一种比这更牛的天生超强记忆力 — 那是真有病。

  26. 病人
    美国人 Kim Peek 不是自闭症患者,他的病比自闭症严重得多。他的头很大。他的大脑中没有胼胝体 — 连接两侧脑两侧半球的最重要联合纤维。他的小脑也损坏了,这使得他直到四岁才学会走路。他的情绪不稳定,很容易发怒。
    Peek 可以同时阅读两个书页,左右眼各自读一页,这很可能与他没有胼胝体有关。只读一遍,他就能够完美的记住所读的内容。而且他永远都不会忘记。他曾经在一个图书馆里向测试者背诵其中任何一本书,据说他记住的书超过12000本。Peek的故事被拍成了电影,这就是《雨人》。
    鉴于《最强大脑》节目办了这么多年也没发现一位真正的“中国雨人”,也许中国还没有这样的病人。不过我们不用感到特别可惜,因为这种天生的离奇记忆力并非是好事。Peek的智商只有87分,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雨人们虽然能过目不忘,但却不能理解自己所背诵内容的意思。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细节之中,而看不到大的局面。
    Peek曾经靠超强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担任过一个小公司的会计职位。但是干了十年后,他被一台计算机和两个真正的会计取代了。
    我敢说,不管是记忆力的高人、奇人还是病人,都没什么大用。

  27. 知识的高低贵贱
    我听到关于“最强大脑”最奇特的说法,是说选拔这样一批善于记忆和速算的人,是在为国家储备战略人才 — 虽然他们的工作都已经被计算机取代了,但是万一战争来了全国停电呢?
    据我所知,历史上还没有电的时候,国家并不是依靠一批“最强大脑”来解决计算和记忆问题……我们用算盘和书本。哪怕是古代,没有计算机、没有搜索引擎,我们真正依赖的人才也是那些心智健全的人。
    是,在书本匮乏昂贵的时代,背诵是个基本功夫。你出口成诵,别人肃然起敬。而现在人人都有手机能随时记录和查找任何东西,还有人投入时间和金钱提升记忆力,这就非常荒唐了。
    有很多真正厉害的大脑自带强记忆功能,比如冯·诺依曼读书似乎就是过目不忘,而且还会七种语言;张益唐从来不需要手记电话号码,都是一遍就记住。但记忆力只是这些牛人大脑的副作用,绝非安身立命之本。钱钟书在《谈艺录》和《管锥编》中炫耀自己扫描般的记忆力,结果现在有人说他是“绝食艺人”[5]。
    一般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给人看一个照片,过一段时间再回忆这个照片,他大概只能回忆几个物体的概念,而不是特别的细节。想要让人记住细节,这个细节必须很不一般才行。
    如此不精确的记忆为什么还让我们生存下来了?因为这种不完美的记忆力恰恰是一个进化优势!忽略细节,才能抓住要点。女朋友的品貌很重要,她爷爷是否吸烟则不重要。去银行存钱数字正确很重要,为你服务的营业员穿了什么衣服则不重要。一本书的思想很重要,它的第38页第12行第6个字是什么则不重要。
    所以真正实用的人才读书不能钻牛角尖,得像诸葛亮那样“观其大略”。爱因斯坦说 —
    “我想知道上帝是如何设计这个世界的。对这个或那个现象、这个或那个元素的谱我不感兴趣。我想知道的是他的思想,其他的都只是细节问题。”
    — 这可不太像自闭症患者。不成体系的知识没什么用处。把超强记忆力训练法用于背电话号码和火车时刻表毫无意义。真正的牛人把精力用于追求更高级的知识。
    “贵人多忘事”,是因为“贵人”要想一些有更高优先级的事。π = 3.14 已经是一个很好的近似!你的想象力应该用在真正的创造上,而不是给小数点后面很远的数字编故事。
    人们曾经担心,用电脑分担记忆,可能会损害我们的记忆力。但是最近有个研究[6]发现,把需要记住的东西上传给电脑,正好可以解放我们的人脑!实验人员让受试者记两组词汇列表,先记住,然后测验。结果发现,如果记完第一组词汇后允许受试者把这些词汇储存到电脑,受试者就能在接下来记忆第二组词汇的时候表现更好 — 知道有电脑帮着储存,他们感觉自己的认知资源被解放了。
    关键词是“解放”。把大脑从不重要的细节中解放出来,我们才能去想更重要的事。
    事实上,超强记忆法不但对学习无益,而且可能有害。我们所学的知识往往有很强的结构性,知识点之间本来就有逻辑联系 —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根据知识原本的逻辑和原理记忆。而正如我们前面介绍过的,超强记忆法追求的是用想象力另外建立一个联系!这是把已经搭好了的乐高积木先拆开再重新排列,不但多此一举,而且是破坏性的。超强记忆法用得越多,理解度可能就越差。所以练习超强记忆力不是做学问的正途,而是邪道。
    有参加过记忆力训练的人表示自己因为记忆力提高,学业考试成绩也变好了 — 我说如果你把练习记忆力的功夫直接花在准备考试上,你的成绩会更好。
    信息是有等级的。知识有高低贵贱之分。从理论上讲所有的信息都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个时候会产生用处,但人的精力有限。如果你像保管钻石一样保管牙膏,你的钻石必然像牙膏一样容易丢失。谁敢保证上次去餐馆吃饭的收据一个月以后不会被用做自己不在杀人现场的证据?谁也不敢保证,但是我们就要敢扔这个收据。
    最后让我用一个费曼的故事结束本文 — 这个故事,值得长期记住。
    物理学家费曼念研究生的时候,曾经出于玩票的心理跟生物系的人一起上过一门《细胞生理学》。这门课要求他读一篇涉及到猫的肌肉构造的论文,并且要在课堂上介绍这篇论文。费曼完全不知道论文中提到的各个肌肉位于猫身上的什么部位,自己事先找资料学习了一番。等到费曼作报告的时候,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只猫, 然后在图上标记各部分肌肉的名称。生物系同学纷纷告诉费曼,这些名称他们早就知道了。
    年轻气盛的费曼,立即当着全班同学说了一句话:
    “你们都知道?难怪你们念了四年的生物,我却还是一下子便追上你们的程度了。”
    费曼在自传[7]里说,这帮学生物的把大好时间都浪费在死记名词上,而这些东西只要15分钟就能查到。

——————-
[1] 我看到新闻说有个乌克兰医生把圆周率背到了3000万位,但我对此表示强烈怀疑。维基百科显示的纪录就是日本人的10万位。
[2] Sambrook有本书叫Sambrook’s Phonographic System Of Mnemonics, Summary Of Class Tuition,讲到这个记忆法,最早出版于1923年。但有人考证他1889年就已经发明了这个技术。
[3] 吕超事迹的相关报道见新华网报道:《中美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人类超强记忆能力并非天生》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2/21/content_12684125.htm 论文见胡谊 等Hu‚ Y.*‚ Ericsson‚ K. A.‚ Yang‚ D.‚ Lu Ch. (2009). Superior self-paced memorization of digits in spite of a normal digit span: The structure of a memorist´s skil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Cognition‚ 35(6)‚ 1426-1442. doi: 10.1037/a0017395 一个花絮:这篇论文的合作者之一,Ericsson‚ K. A.‚ 正是“刻意练习”这一概念的提出者。
[4] Tammet 的事迹见What Does a Smart Brain Look Like? Scientific American Mind (November/December 2009), 20, 26-33 以及 Think Better: Tips from a Savant,Scientific American Mind (April/May/June 2009), 20, 60-63。
[5] 刘皓明:绝食艺人:作为反文化现象的钱锺书 http://www.ideobook.com/113/qian-zhongshu-as-hungerkunstler/
[6] Storm, B., & Stone, S. (2014). Saving-Enhanced Memory: The Benefits of Saving on the Learning and Remembering of New Inform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6 (2), 182-188。
[7] 出自《别闹了,费曼先生》。

中国科技创新实力其实并不差

我们生活中啊,常常听到有人批评咱们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似乎中国是一个又落后又缺乏创新能力的国家。不过呢,要让他们说说咱们国家科学实力到底落后在哪里,又有什么亮点,恐怕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最近,公众号“赛先生”就刊登了一篇文章,听过之后,您就会了解咱们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到底在哪些方面存在优势与不足了。

就像咱们国家的经济总量一样,单从科学论文和专利的总量上看,中国已经是世界前列了。比如说,自然出版集团以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就表明,我国的科学论文发表数量和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分别是世界第二和第一。尽管总量上咱们的排名不俗,但是如果细看各项指标,你就会发现这其中还真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咱们的企业在科学论文方面排名并不佳,进入全球前30名的只有华大基因一家企业。你可能会说,发表科学论文不是大学和研究所的事吗?企业干嘛参和进来?如果这么想你就错了,世界上许多具有科技含量的大企业,往往也拥有很强的科研实力,比如说IBM公司啊、三星集团等等,企业拥有很强的研发能力,体现出了一个国家将科技转化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而咱们国家的产学研一体化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就连赶上咱们的邻居韩国和日本都有一定的距离。

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另外一个方面,体现在国际化程度上。我们刚刚说了,咱们国家的专利总量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一,不过这些专利大部分是在咱们本土申请的。而比较在海外申请专利的数目,咱们就远远不如美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了,其排名也落到了第8名左右。你想啊,像美国、日本这些国家的企业往往是国际企业,在全世界都有他们的分公司,所以这些企业在海外研发的专利肯定也更多啊。海外专利数量落后,反应出来的恰恰是咱们的企业国际化水平不足。

看完总量再来看效率,康奈尔大学等国际研究机构的统计表明啊,咱们国家的科学创新效率仅在全球位列29名,这里的效率除了包含科技创新总量之外,还考察了投入和软硬件环境等等。其实,单从投入产出比来看,咱们国家的效率已经高居世界第六了,在主要经济体中更是排行第一。这就是指,咱们的科学家许多重要工作都是在非常简陋的环境下做出来的。所以从这一点看,咱们还真得给自己的科学家点个赞。

不过接下来你大概想到了,既然投入产出比这么高,那么咱们国家的投入水平肯定不怎么样吧?没错,在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投入上,咱们国家在世界的排名仅有约30名,所以咱们的科学家果然是在简陋的实验室、拿着微薄的工资在作贡献呀。

另一个更拖后腿的项目是在“市场成熟度”方面,我们国家只排59名,其主要原因在风险投资这一块。咱们市场的风投还是过于保守,它主要还是投资那些赚了很多钱、马上可以上市的公司。而真正需要资金的科技创业企业,几乎不可能拿到投资,我们离硅谷那样的创业环境还差得很远呐。

不过呀,在所有的指标中,最给咱们拖后腿的还是外部社会环境。咱们中国只排到91名。为什么在这方面排名这么低呢?主要还是咱们的社会效率、法治和法规质量等等还有待改进。尽管这一项指标或多或少包含一些西方的偏见,但其反映的事实也是客观存在的,比如许多科研活动的进行以及企业的运营,都或多或少受到部分机构或地方政府的刁难;又比如咱们的企业尚未摆脱山寨文化,对知识产权不尊重,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所以你看,其实咱们国家的科技创新实力,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差。我们的科学家和企业在世界上还是拥有自己的优势和竞争力的,而未来咱们能不能更进一步,从一个科技大国转变成为科技强国,则取决于我们能否进一步营造出一个鼓励科学创新的外部环境。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赛先生”(中国科技创新实力不俗,制度环境直追国足)

好莱坞:三个激发创造力的方法

这条音频和你分享三个激发创造力的心法。

今天是一个需要创意的时代,虽然创造力是很难捉摸的,但发挥创造力的过程是相通的,也是可以模仿的。最近,科学作家万维钢在得到专栏“精英日课”里说,从迪士尼动画电影《冰雪奇缘》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学习如何发挥创造力。

《冰雪奇缘》是最近几年迪士尼最成功的动画电影之一。电影表现的不是王子公主的爱情故事,而是两位公主的姐妹情深。这和过去的电影画风是不太一样的。但这个电影最早的版本,一点儿也不讨人喜欢,姐姐被设计成嫉妒妹妹的形象,并且在妹妹的婚礼上攻击了她。在内部试映的时候反响很差,姐姐太邪恶,妹妹傻白甜,嫉妒和报复的情节也非常老套。怎么改呢?这时候就到了发挥创造力的时候了。

第一个方法和压力有关。过去我们可能觉得,压力太大会扼杀创造力,但是有时候,正是因为有压力,人们才能更清楚地看到最本质的东西。心理学家发现,在绝望的时候,人们常常能从自身的经历中获得启发,把个人的素材和新的内容连接起来,产生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创意。心理学家把这种重压之下发挥出的创造力,叫做“绝望创造”。所以,当编剧们压力很大的时候,制片人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他说“咱们能不能先别说你不喜欢的部分,先把这个电影中,你内心深处最喜欢的设定列出来。你最想在这个电影里看到什么?”一个叫Lee的女编剧的想法很打动人,她讲了自己和她姐姐的故事,以及她是怎么理解姐妹之情的。最后编剧们决定,把主人公设定为一对要好的姐妹,长大后疏远,然后又团聚。

第二个方法和人生经历有关。给电影创作主题歌的,是一对夫妻。两个人的事业心很强,照顾孩子的时候不太上心,有时候会做出一些在美国人看来不负责任的事儿,比如给孩子吃冰淇淋;让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玩iPad。一到这种时候,妻子就觉得别人看她的眼光都不一样,自己会很内疚。在写主题歌的时候,她就觉得电影里的姐姐是和她一样的,一直想做好自己,也很努力,但不管怎么做,周围的人总是要指指点点,她唯一的出路,就是别人爱怎样就怎样,我就做我自己,也就是“Let it go”。在这个情绪中,她在公园里就把歌唱了出来了,她丈夫用手机录下来,回到家两个人连夜编曲,发给剧组。迪士尼的高层听完当场拍板,这首歌就是主题曲。

第三个方法是扰动,干扰的扰,运动的动。生物学家很早就知道,如果一个生态系统长期没有外来扰动,某个物种就会一家独大,整个系统毫无生气。这时候如果突然来一个不大不小的外来扰动,打破原有的平衡,系统往往能爆发很大的创造性,也就是不同的物种都活跃起来。在《冰雪奇缘》剧组也有这样的事情。到了后期,编剧团队写不出来结尾,迪士尼高层出手了,把前面那位叫Lee的女编剧提拔成了副导演,给了她对剧本的最后拍板权。这个办法很有效,女编剧的角色改变之后,想法也变了,从全局思考了剧情,提出姐姐应该战胜对自己超能力的恐惧,妹妹应该理解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牺牲自己救姐姐,而这份真爱最后也救了她自己。正是因为这次扰动,才有了现在的结局。

万维钢最后把这三个方法进行了总结:
一是要把你最想要的东西列出来,用解决问题的思维想想怎么实现它。
二是个人经历往往是创作的源泉,你要做的是把自己投入过情感的经历,跟新的东西连接起来。
三是旁观者清,如果你陷入一个情境不能自拔的时候,主动换一个视角,给自己一点儿扰动。

以上三点,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得到专栏 万维钢·精英日课(跟《冰雪奇缘》学创造力魔法)

罗胖精选 | CES观察:中国创新为什么有机会?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今天的“罗胖精选”,来自「得到」的付费订阅专栏《全球创新260讲》。

要说这周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那一定是美国的CES展,也就是科技界的“奥斯卡”。

当然,CES展的媒体曝光度远不如奥斯卡,所以我们平时不怎么了解。这一次,王煜全老师不仅全场直播CES展,而且还会进行深度解读,让你不仅看热闹,还能看门道。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听听科技界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CES特别放送 | 洞察2018全球创新趋势
摘自付费订阅专栏《全球创新260讲》

—— 今日内容看点 ——

通过阅读今天的内容,你将会掌握以下3个问题的答案:

1.全球的创新趋势是怎样的?

2.中国式创新有什么特点?

3.如何参与全球化创新?

今天是周五,我们以往的惯例是回答问题时间,但因为这一周是CES特别节目,就继续给你多介绍一些CES的见闻。

昨天介绍的是中国企业在CES的表现,今天我们来介绍CES背后折射出来的创新本身的变化。

拉斯维加斯的CES展,一般有两大展区,小公司居多的Sands馆和代表不同主题的LVCC馆,其中LVCC又有南、中、北三个馆,比如广受大家关注的汽车企业,就已经从原来基本不来CES,到现在独自占满了LVCC的北馆,而那些著名的跨国企业则喜欢把展台布在中馆。

我今天则是逛了LVCC的南馆,结合之前逛过的以小公司创新为主的著名的EurekaPark所在的Sands馆,我给你介绍一下我对创新趋势的感受。

| 科技的扩散在加快

首先最强烈的感受,是科技的扩散速度在加快,各个领域都在应用人工智能、应用物联网、应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等最新的技术,而且一个应用一出来,很快就有一批公司响应,不光有大批小公司,各个大公司响应新技术的速度也相当快。

| 从Intel Insides到DJI Insides

其次要接着昨天的话题作个补充,南馆中部的核心部位有一片巨大的无人机展区,无人机英文有多种叫法,最常见的叫做Drone,来自于训练军舰上的舰炮射击瞄准用的遥控无人飞机。

这片展区正上方就悬挂着Drone这个单词,之后就是巨大的中国公司大疆的展厅。
罗胖精选 | CES观察:中国创新为什么有机会?
大疆无人机

我们都知道,过去中国企业为了表示自己的产品的科技含量高,往往要宣传自己是国外某著名科技企业的合作伙伴,比如用了Intel的芯片,一定要把那个著名的Intel Insides的标志打在自己的产品广告上。

今天我们则看到,在无人机展区的好几个企业,不约而同地把大疆的标志DJI醒目地挂在自己的展台上,以表示自己是最好的无人机公司大疆的合作伙伴。从Intel Insides走到今天DJI Insides,真是由衷地为中国企业的成就感到自豪。

| 无人机行业的新趋势

其实无人机在CES出现已经有好几年了,最火的时候是2016年,到了2017年的CES,因为没有太多科技突破和大疆慢慢取得了优势地位,无人机反倒变得很萧条,只有很少的几个公司参展,而且也都只是大同小异的样品。

今年无人机突然重新变得火热,占据了LVCC南馆中部一小半的展位,我觉得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人工智能的普及,无人机插上了人工智能的翅膀,避障能力、路径规划能力都有了大幅提升,焕发了新生;

●二是大疆在慢慢平台化,更多公司可以在他们的基础能力的支持下做更加细分的应用。

●三是无人机娱乐应用、尤其是竞速无人机和自拍无人机的崛起。

这第三个原因尤其重要,技术成熟到一定地步,市场发展就要靠需求驱动。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讲,就像罗振宇老师讲的,所有的应用无外乎两类:

帮人省时间的和帮人消磨时间的。

得到帮人省时间、提升了效率,省下来的时间再被各种娱乐应用消磨掉。

科技发达、人工智能普及,使得机器取代了人的劳动,人们有更多时间和更大的欲望去享受生活,所以消费升级才是个大潮流,而其中,各种娱乐应用一定会层出不穷。

  1. 竞速无人机兴起

无人机领域也在顺应这个潮流,往常最主流的航拍无人机因为司空见惯,在CES的展台上不再多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可以戴着虚拟现实眼镜观看的FPV无人机,也就是叫First Person View,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和竞速无人机。

我们原来介绍过无人机竞速运动,竞速无人机和普通无人机不同,它个头一般不太大,在机体正前方有一个摄像头,而不是像常见的航拍无人机一样把摄像头挂在下方。因为各种科技的发展和结合,竞速无人机可以高速穿过各种障碍物,同时人们可以戴上虚拟现实眼镜,以第一人称视角来观看比赛。相当于我们看赛车不是从观众席的角度,而是从驾驶员的角度去看,而且是穿越各种障碍的高速飞行,当然一定会迅速流行了。

这次的CES就有好几家公司在展台上搭建了部分的无人机竞速赛场,现场给大家作演示。

我们说CES是市场趋势的风向标,无人机竞速运动在公众当中还不够普及,但升温的速度很快,已经有了无人机竞速的协会组织,而且办了好几届世界比赛了。随着5G的普及,我们甚至可以预期有越来越多的人戴着VR眼镜、远程观看无人机竞速大赛直播的那一天。

  1. 自拍无人机走向成熟

自拍是手机用户的重要需求,但是自拍杆太短,无人机自拍则更灵活。但以前飞控和定位是个问题,尤其是在室内,无人机在静止时没有定位系统的帮助,很容易漂移。

现在随着环境识别和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做自拍慢慢变得实用了。

好几年前zero zero Robotics(零零无限)公司推出过一款叫做Hover的自拍无人机,像个长方形的盒子,打开成了个正方形,其实这就是个无人机,四个角有四个旋翼,一个边上有摄像头可以用来自拍。
罗胖精选 | CES观察:中国创新为什么有机会?
HOVER 自拍无人机

Hover的宣传是你把这个无人机启动之后放在空中,它就会悬停在你放手的位置上。这个产品的设计特别好,可惜实际应用的时候没有预期的那么好,所以没有特别流行。

现在2018年的CES场馆里一下子多了好几家类似设计的产品,设计思路相似,外观设计更加漂亮,飞行尤其是悬停更加稳定,看起来离实用不远了。

其实不光无人机,去年CES里第一次出现了水下拍摄用的小型无人潜艇,结果今年我在无人机展区看到了至少四家类似的产品。这其实是现在创新的一大特征。

| 群体加速创新

著名的TED网站的负责人Chris Anderson,不是那个提出长尾理论的光头的Chris Anderson,是另一个人,同名,但是也很有名。

他提出了群体加速创新的理论,叫Crowd Accelerated Innovation,也就是:

当创新者相互联系紧密的时候,一个创新者的新突破,会被另一个创新者了解并掌握,并且在此基础上推出自己的更好的创新,这样一次次创新的叠加,会很迅速地把创新的整体水平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Chris Anderson举的是街舞的例子:

由于有了视频网站,全世界的街舞爱好者都会把自己的新动作传到视频网站上去,并且相互学习,一个某地发明的新动作迅速就会被全世界的街舞爱好者掌握,很快就会有另一个地方的街舞爱好者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动作,所以很快全球街舞动作的发展达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没看到他们的表演,人们甚至很难想象人的身体能够做出那样的动作来。

其实中国式的创新也是群体加速的一个明显例证。

●国外的创新是精英式的,每个领域只有数量很少的精英加入,而且他们往往是这个领域的技术专家。

●中国则是任何一个领域有市场,就都有大批的人跳进去,这里面大多数人都不是专家,但经过这么多人的激烈竞争,最后能够存活下来的都是市场优胜劣汰的胜出者,他们被市场和竞争,被生存本能锻炼成了专家,他们的产品甚至比技术专家做的东西更优秀。

所以我们做投资,经常被问到好的创业者的特征是什么,是勤奋、聪明、号召力强还是会团结人?

我的体会是,这些都没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顽强不肯放弃的韧劲和根据市场反馈迅速调整的灵活性。

中国的单一大市场看似是个优势,但其实对创业者也是个严酷的挑战,因为任何新机会都会迅速吸引来大批的跟随者。从个体角度上讲,这需要创业者更加坚韧,而从群体角度上讲,这会形成产品和应用的快速迭代和不断优化。

我觉得这就是深圳为什么能够从10年前的山寨机之都演变为今天的硬件创新之都。

你看,我们当年一味地强调抄袭的负面意义,其实忽略了群体加速创新的正面意义,任何侵犯别人知识产权的行为我们都应该批判。但是,向别的创新者学习理念、思路和开放技术,同时也把自己的理念、思路和技术开放出来,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则是今天的创业者应有的姿态。

这也印证了北大国发院周其仁老师的观点:

创新要有浓度、有密度。

我们之所以做前哨,之所以希望建立平台,也是希望达到这个目的,让更多的创新者更紧密地团结起来,使得创新就像原子弹一样,突破引爆原子弹的临界质量点,叫Critical Mass,就会造成创新的井喷。

| 创新像积木一样叠加

当代创新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技术和功能的叠加。一个功能叠加一个新功能、一个技术叠加另一个新技术,都有可能催生出新的应用、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就像我们刚才讲的,竞速无人机其实是无人机和VR虚拟现实的结合,结果更好地满足了娱乐消费的需求,比现在的航拍无人机还要好。

CES展上一个更好的例子,是小米公司投资的Ninebot两轮平衡车。

全球的两轮平衡车基本都是中国出产的,而Ninebot则是中国的两轮平衡车的领军企业,他们尤为值得称道的是,通过收购发明两轮平衡车的企业Segway,他们成功地解决了知识产权问题。

今天在Ninebot展区,我们看到他们把两轮平衡车叠加上了人工智能,加上能够识别环境的摄像头和智能控制系统,两轮平衡车摇身一变,华丽转身成了自动驾驶汽车,可以用于小区安防巡逻、递送小件物品等很多场景。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组织国内企业家投资人来看CES,要更多了解前沿技术,特别是刚刚成熟起来的前沿技术,把它引入你自己的领域,也许就会催生一个新产品、一个新应用,甚至一个新企业。

还是那句话:

科技是企业家的武器,希望你对最新的武器库多些了解,这样打胜仗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 今日内容小结 ——

总结一下,透过CES,我们今天总结了当代创新的三个特点:

第一,技术扩散的速度在大大加快,技术一旦成熟、技术优势凸显,就会加速进入各个应用领域。

第二,技术创新有群体加速效应,创新者需要达到Critical Mass,就是周老师说的有浓度有密度,在交叉优化的过程中,创新会迅速发展起来,所以创新者必须要抱团。

第三,创新可以像积木一样叠加,功能叠加新功能、技术叠加新技术,都有可能催生出新的应用、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对创新就介绍到这儿。

划重点
1.科技的扩散在加快,一个应用出来,很快就有一批公司响应,不光有大批小公司,各个大公司响应新技术的速度也相当快。
2.群体加速创新,向别的创新者学习理念、思路和开放技术,同时也把自己的理念、思路和技术开放出来,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是今天创业者应有的姿态。
3.创新像积木一样叠加,一个功能叠加一个新功能、一个技术叠加另一个新技术,都有可能催生出新的应用、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