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Deliberate Practice

IPCreator:
目标明确了没?
计划达成了没?
专业精进了没?
个人成长了没?
沟通协作了没?

IPCreator:
The only way to Grow up.
The Secret of Genius.
Focus on the Learning Area.
Can be Slow, Can be Less, but No Stop.

成长的必由之路,天才的不二秘诀。
——可以慢可以少但不要停,专注于学习区。

通过大量的重复动作,最终使大脑中两个或者多个原本并无关联的神经元之间通过反复刺激而产生强关联。

4371513-313c9e76dfd335bf.png

【2017.11.13日】

适当的不适和难受

  1. 左手刷牙
  2. 倒着走路
  3. 不带手机上床
  4. 不刷朋友圈
  5. 不看鸡汤文
  6. 23点前睡觉
  7. 按压肌肉放松
  8. 冥想精神放松
  9. 调整电脑坐姿
  10. 坚持建设性沟通
  11. 主题阅读
  12. 旅行思考
  13. 写作分享
  14. 无字幕英文影视

IPCreator:
重复、重复、再重复
践行、践行、再践行
记录、记录、再记录
复习、复习、再复习
坚持、坚持、再坚持

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用新思维替代旧思维
新习惯替代旧习惯
新回路替代旧回路
新记忆替代旧记忆

ice.jpg

Confidence comes from Growing Up.

洗脑子
用眼睛
泡耳朵
动手指
迈步子

deliberate.JPG

deliberatepractice.jpg

Goal/Problem

1
Master method + Study area + Forward feedback + Hold on

Anytime, Anywhere, Simple, Useful
Plan A & Plan B
Worry less, Do more
Less is More, Simple is powerful.

  1. MeditationBrainSleepEnergyEmotion
  2. Tough WorkoutBody BuildingBasketball
  3. Fluent EnglishMy translation
  4. Reading
    4.1. Transition
    4.2. Master
    4.3. Financial Freedom
  5. Thinking
    5.1. Logic Thinking
    5.2. Critical Thinking
    5.3. Innovative Thinking
  6. Writing
  7. Journey
  8. Appreciation
    8.1. Music
    8.2. Movie
    8.3. The Legend of 1900

Correct and Deliberate Practice makes Perfect!

1-15111G42506223.png

方法:一万次实验法则

也许很多人都听过一万小时法则,这个理论说,要成为任何领域的世界级大师,你需要进行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红杉资本的微信公众号“红杉汇”编译的一篇文章说,刻意练习在不变或者变化慢的领域或许管用,但在科技、商业等快速变化的领域作用很小。这篇文章介绍了另外一种做法,叫做一万次实验法则。比如,亚马逊CEO贝佐斯说:“亚马逊的成功是每年、每月、每周、每天进行多次实验的结果。”Facebook CEO扎克伯格也说过:“我最为自豪的事情之一是我们成功的关键在于测试框架……在任何时候,都不只有一个Facebook版本正在运行,而是一万个左右。”

文章说,人们之所以不喜欢做实验,是因为实验非常耗时间,短期内很难看到效果,并且大多数实验都以失败告终。但其实足够多的实验会增加成功的胜算。由于你会从之前的实验吸取教训,所以每个后续实验的质量都会提高。有了这些经验,你的成功曲线会呈指数性变化,而非线性变化。而且,如今的科技工具能让任何人将其实验数量增加一个数量级。

进行实验的做法是这样的:先提出一个假设,通过测试验证假设是不是正确,再分析结果,并基于得到的结果,提出的新假设。一万次实验法则要求我们,每天不再是列一个待办事项清单,而是一个“待实验”清单。达・芬奇传记的作者之一沃尔特・艾萨克森说:“每天早上,达・芬奇的生活习惯都是列出他想知道的事情,比如,人们为什么会打哈欠?啄木鸟的舌头是什么样的?”

一万次实验法则还要求我们,要不断寻找搜集数据的机会,在检验数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刻意的思考过程。

文章建议,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两个步骤来进行实验。首先,确定至少一个可能会改变你生活的头等实验。它比较省时省钱,可能会改变生活,并具有合理的回报概率。其次,每天进行三次实验测试。在一天开始的时候,你要确定自己想要进行的三个测试。全天收集数据,并在一天结束之前分析结果。

总之,你可以先进行一个月,看看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罗胖60秒:寻找你的1英尺栏杆

2017-10-04 罗振宇 罗辑思维

  1.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在投资方面我们之所以做得非常成功,是因为我们全神贯注于寻找我们可以轻松跨越的1英尺栏杆,而避开那些我们没有能力跨越的7英尺栏杆。”

你看,这句话里面有两种做事的方法。

  1. 一种,是所谓跨越7英尺的栏杆。凡事找最难的去做,这只适合那些极有天赋的人。

还有一种,就是寻找那些1英尺的栏杆,难度低一些的。

这可不是避重就轻啊。

  1. 首先,你得找到很多根这样的栏杆;其次,你得找到跨越它们的可重复的简单动作。

简单,重复,就能取得超乎想象的回报。

就像我每天早上发着60秒语音,这就是那种1英尺的栏杆,每一天的难度都不大,天天坚持有一点难度,但是毕竟一天比一天技巧要娴熟。

如果真能坚持十年就是奇迹。其实,这种方法其实更适合我们普通人。

Practice

Energy –> Contemplative Faculty –> Psychokinesis –> Confidence

Success in any field depends more on focus and drive; rely on deliberate practice vs. “natural talent.”
Practice does not make perfect, it makes permanent.

关于刻意练习的清单

「Deliberate Practice」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提出。

2010年,万维钢第一个将其翻译成——刻意练习。由此,这个概念开始广泛传播,为人熟知。

可以说,万维钢是中文世界对这一理论体系认识最深刻的人之一。

  1. 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就是刻意练习。成为任何领域高手的关键因素不是文化,不是艺术,不是哲学,不是制度,不是自虐,而是刻意练习。

  2. 关于刻意练习,被误读最久的一个概念是“一万小时定律”。事实上,想把自己变成高手,光知道“一万小时”毫无意义,因为真正的关键根本不在训练时间,而是训练的方法。

  3. 功夫就在功夫上,“功夫在诗外”就是一句谎言。技能是人脑中的一种硬件结构,是“长”在人脑中的。要高度针对性地重复练习基本功,想要学什么功夫,就应该练什么功夫。

  4.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

  5. 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有效的练习必须发生在“学习区”,一旦你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该在上面继续花时间,要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凡是达到“我闭着眼睛都能……”这个程度的人都废了,高手不会闭着眼睛做事。

  6. 只有结果可控的领域,刻意练习才有用。股市是不可控的,所以刻意练习预测股市很可能就没用。有严格固定规则的领域,练习的作用最大,比如国际象棋;没有严格规则的领域,练习的作用则非常有限,如编程、航空飞行、广告创意。

  7. 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艺术家要采风,棋手要打谱,律师要学案例,政客要读历史,科学家要看论文。宁可定期坚持发几篇灌水小文章,也比苦读10年期待一鸣惊人强。

  8. 刻意练习的关键是随时获得有效的反馈。你需要一个旁观者,他不见得水平比你高,不需要经常跟你谈心,不用激发你的战斗热情,但他必须给你提供三步反馈: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

  9. 有效的反馈,应该满足三个条件: 及时,一旦不对马上就有人给你指出来;超脱,对事不对人,反馈者不把你的错误上升到“你这个人行不行”的层面;试错,你犯错误的代价很小。

  10. 考试是最好的反馈。熟悉并不等于理解,想要真正理解,唯一的办法是考试和测验。没有经过测验,你的知识只是幻觉。

  11. 学习时间长不等于用功,决定性因素不是学习时间,而是学习环境。刻意练习不好玩,如果你在打打闹闹中享受练习的过程,那就不是刻意练习。你必须在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中单独学习,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特别专注地干一件事才是最酷的。

  12. 刻意练习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敢于迈出从舒适区往外走的那一步。你不但应该在“学习区”刻意练习,你的研究、工作和娱乐都应该在“学习区”。

刻意练习可以使几乎任何人在大多数领域成为高手,如果能更早知道这一点,你在奋斗路上也许可以节省更多时间和精力。

好习惯养成指南

Screenshot_20170922-101957.jpg

PRACTICE DELIBERATELY: 7 STEPS FOR YOUR JOURNEY TO SUCCESS

seven steps you can take to start practicing deliberately.

1. IDENTIFY THE SKILL YOU WANT TO IMPROVE.
You must have a road map to guide you to your desired destination; be as specific and detailed about your chosen skill as possible.

2. SEARCH FOR EXPERTS IN YOUR AREA.
Interview them and learn as much as you can from them. What have they done to become successful? What qualities do they possess?

3. PRACTICE IN YOUR ‘STRETCH ZONE’, NOT YOUR COMFORT ZONE.
Deliberate practice often requires you to take on a new perspective—continuing to use a skill the way you have in the past won’t lead you towards your ultimate goal.

4. DESIGN A PRACTICE PLAN.
Find the time in your day when you are most alert to practice.

5. WORK WITH AN EXPERIENCED COACH.
Work with an experienced coach who can give support and critical feedback. Great coaching and support can accelerate your growth, and you want feedback now while you are in practice mode, rather than later when it’s time to perform,

6. YOU WILL PLATEAU.
Your job is to push beyond it, and practice as diligently and specifically as ever.

7. HAVE FAITH.
Have faith that incremental improvements will lead to success. It takes many nights of hard work to become an “overnight success.”

李善友:你与高手的距离,并非只差了一万小时练习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读书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巴菲特就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查理·芒格

演讲者|李善友
混沌大学创办人

Question 1
有人读了很多书,变成了高手;更多人终日学习,却依旧平庸。为什么?

◆ 人人都是掘地蜂,我们以为的理性决策,不过是对既定思维的自发式反应。

◆ 决定你层次的不是知识量多少,而是心智模型高低。

今天是一个学习的时代,终身学习成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

对很多人来说,每天不在朋友圈晒一晒自己新的学习成果——读的书或文章也好、摘抄的金句也好、面见高人的心得也罢——就会觉得这一天过得很low,没逼格。

这当然是一个好事情。巴菲特的合伙人,今年93岁的查理·芒格就说过:“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读书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巴菲特就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能参加混沌大学的诸位,当然都已经知道了学习的重要。但我要问的问题是:为什么你终日学习,却依然无法望巴菲特的项背?

换个更形象的说法:为什么我读了很多书,人生依旧迷茫;为什么我上过很多课,依然并没有什么卵用?

回答这个问题,我先来讲个掘地蜂的故事。

掘地蜂是种看起来很智能的昆虫。它会麻醉蟋蟀,把失去行动能力的蟋蟀拖到洞里,然后产卵,让自己的幼虫吃着这只蟋蟀长大。

我们今天只看其中一个细节。在掘地蜂把蟋蟀带回洞穴时,它先把猎物放在洞穴口,自己先进洞勘察一圈,确保一切安全之后,才把蟋蟀拖到洞穴里去。

科学家曾经非常惊叹于掘地蜂的智能,于是针对这个细节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趁掘地蜂进洞勘察时,科学家把猎物拿远一英寸。他们发现,掘地蜂从洞里出来后,会把猎物拖回洞口,放下,然后重新进洞侦查。科学家重复同一个动作40多次,掘地蜂就是不把猎物直接拖进洞里去。

这说明什么?说明掘地蜂看似智能的行为背后,其实是基于基因的刻板的、自发的行为。

针对掘地蜂,哲学家丹尼特提出了一个有点恐怖的问题:“你凭什么确信自己不是掘地蜂?”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时,内心是一颤的。但科学给出的答案,似乎更让人绝望:我们人人都是掘地蜂。

研究证明,人类95%的行为是基因决定的自发式反应,而另外5%的所谓理性行为,也往往是既定思维决定的自发式反应。

也就是说,我们看似理性的行为,几乎都是刻板的自发式行为。

我们以为是“我”在学习和决策,其实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或者叫“心智模型”在主导人生。

决定你能力层次的,并不是你的知识量多少,而是你的心智模型高低。

芒格说:“人类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发展;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成为高手”。

这个世界上只有0.01%的人能够成为厉害的人,而99.99%都不太厉害。决定性的差别在于你是否掌握了学习背后的道理,你是否拥有更高级的思维模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个让人高下立现的“学习背后的道理”。

Question2
为什么很多行业老手,专业技能非常娴熟,人生却不过尔尔,并没有绽放太多光彩?

◆ “一万小时定律”有着巨大的缺陷——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并不必然导向成功,甚至能把你练废。

◆ 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之间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是否掌握了套路。

◆ 刻意练习者的成功公式:成功=核心算法(套路)*大量重复动作。

◆ 习惯严格按照每天、每月To-Do List(计划表)生活的人没啥前途。

◆ 不要做“chicken head”,不要作舒适区里炫技的小猴子。

这些年,我一直有一个困惑。

我这辈子最大的业余爱好是打拖拉机,但我发现我打得再多,水平也不上涨了,甚至还有倒退。

后来,我发现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好多人的问题和我类似。

比如,我有个朋友酷爱打高尔夫,财务自由退休后,甚至天天都在打高尔夫,但他同样困惑遇到了水平天花板。

而我们混沌的同学里,也有人问我,为什么他创业大半辈子了,但感觉自己只能算是个创业者,就是不能把那个“者”字变成“家”。

按照以前的学习理论,这些问题除非归因于天赋太差,好像就无解了。

有个著名的理论叫做“一万小时定律”,它认为一万小时的练习能让平凡人变成大师。我也曾经深信这个道理,但我打牌早超过了一万小时,为什么还不是大师呢?

直到我读到了一本书,这个困惑终于解开了,这本书就是《刻意练习》。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万小时定律”有着巨大的缺陷——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并不必然导向成功,甚至能把你练废。

为什么?

低水平的重复练习确实能带来熟练的技能,但同时会让人沉湎于技能带来的自满中,不再进步,不再思考,甚至变得麻木。

我们常说“熟能生巧”,但一旦技能“熟”到不用想就“巧”的份上,也许你在这个领域的水平也就戛然而止了。研究表明,一旦动作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即使再多练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经验会让你掉进不思进取的舒适区,却并不能让你成为更优秀的人。

有一个外国足球教练来到中国,他发现中国的足球运动员在训练的时候就只练一种“下底传中”战术。这样的球员不管场上实际情况如何,就只做一个技术动作,变成了没有任何创造力的机器人。

这就是被“一万个小时”练废了。

那么你就要问了,我到底该练什么呢?

《刻意学习》这本书告诉我们,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之间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是否掌握了套路。

什么是套路?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都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

举几个例子。

比如婚姻专家。顶级的婚姻专家只需要15分钟,就能看出一对夫妻未来是否幸福。他们靠的不是经验,而是套路:他们会集中判断夫妻间是否存在一方鄙视对方的现象。

婚姻中最大的杀手是成长不同步,一旦夫妻间存在了鄙视关系,就很难有长久的幸福了。这里插一句,所以我们混沌大学的同学一定要两口子一起听课,共同学习,以免影响婚姻和睦。

再比如团队咨询专家,他们如何快速判断一个团队的合作质量呢?他们的套路是组织团队讨论,观察团队成员的发言是否平均。如果不平均,那么这个团队一定存在沟通障碍。

再比如棋手,研究发现专业棋手只把很少的时间花在比赛上,而把绝大多数时间用在背棋谱和定式上。

棋谱是专业棋手的套路,算法是码农的套路,案例是律师的套路,公式是数学家的套路,而定律是科学家的套路。

我很喜爱的作家万维钢在他的著作《万万没想到》里就有这样一句话:对脑力工作者来说,水平高低在于掌握的套路的多少。

我和罗辑思维的CEO脱不花交流时,她说过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她说罗辑思维是一家有理论癖好的团队,不管做了什么成功的探索,都要试图去总结它背后的道理。

我觉得,掌握套路,这是罗辑思维能够从大量依靠天赋成功的自媒体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关于成功的公式:成功=核心算法(套路)*大量重复动作。

于是,我们就能够定义失败了,同时也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什么很多行业老手,专业技能非常娴熟,人生却不过尔尔,并没有绽放太多光彩?

我曾经和京东商城的首席战略官廖建文聊过一个问题:有什么样工作习惯的人没啥前途。

他给我的答案让我很吃惊。他说,习惯严格按照每天、每月To-Do List(计划表)生活的人没啥前途。

为什么呢?

他说这样的人是“chicken head”,就是这种人活得像小鸡啄食一样,不断地点头点头点头,脑子里只有“去做去做去做”,但只是机械重复日常工作。一生一世重复,绝无建立新知识的可能,再无进步。

所以,我们的人生一定要不断冲出技能的舒适区,跳入更有挑战的伸展区。要建立自己认知世界的结构,要不断追问事物背后的道理,而不要做舒适区里炫技的小猴子。

Question3
刻意练习怎么练?

◆ 刻意练习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发现或创建事物背后的思维模型。

◆ 找到套路不是终点,你还要反复练习把这个套路“内置”到你的脑子中去。

◆ 找到好教练,做及时反馈非常重要。

现在我们已经学习到了“刻意练习”这个概念,也知道了专业高手和业余选手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掌握套路。

那么套路怎么练呢?

这里我要介绍一个人,他叫李叫兽。这个李叫兽不是我这个李教授啊,我是白天的教授。

李叫兽叫李靖,90后,20多岁的年轻人,公司被百度花一个亿收购了,他成了百度最年轻的副总裁。

他是一个理论控,也是一个刻意练习控。他说他从小就坚信一个事儿:任何事物背后必有道理。

他还上中学的时候,学校里男生间经常打架。李叫兽为了不挨打,就研究了打架这个事儿背后的道理,他最后总结出打架的套路是:用坚硬打击柔软。

大家看,这个道理简直太有道理了,是吧?你们别笑,你看他怎么做。他运用这个道理,开始研究人身体哪里柔软,如何打击,并加以刻意练习。3个月后,他成了学校里谁也不敢惹的第一高手。

所以,刻意练习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发现或创建事物背后的方法论。

我最尊敬的大师查理·芒格称它为思维模型。

芒格的《穷查理宝典》我认真精读过不下5遍,最开始我觉得它是投资故事,读到最后,我认为这是一本关于刻意练习的课本,而芒格则是一个真正的教育家。

芒格说,他一生读书,总结了100多个思维模型,而其中最常用的有20多个。这些思维模型是指引他投资走向成功的瑰宝。

我们这次两天的大课上,我将给大家详细讲述其中的几个模型。

那么怎么建立你自己的思维模型呢?这个我们后面会讨论。

刻意练习的第二步是反复练习。

李叫兽说,他在掌握了一个“道理”之后,就会反复努力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这个理论还可以解释其它什么现象?

第二,我的哪些行为可以用这个理论改造?

学以致用才是有效学习。找到套路不是终点,你还要把这个套路“内置”到你的脑子中去。

正如我们前面在“人人都是掘地蜂”时讲过的,我们人类做出理性决策大量是对既有思维方式的自发式反应,翻译一下,就是我们经常做的事情是“自圆其说”、“自我证明”。

打一个比方。你在面试的时候,发现应试者是一个大眼睛的美女,你几乎第一秒就喜欢她、想聘请她了。那么,面试剩下的一个小时,你在做什么?证明她适合这份工作嘛。

所以,高手所做的,就是把正确的套路,通过反复、刻意、长期的练习,内置到大脑中去。

脑科学研究证明,如果经常通过刻意的思维训练激发某几个神经元,最终这几个神经元会连在一起,成为一种脑结构。

这就是刻意练习的生理基础。这个时候我们是真的能说,一项能力“长”在了我们的大脑中了。

刻意练习的第三步,是及时反馈。

即使你已经在有意识地反复刻意练习,你仍需要一个教练对你的练习进行及时反馈。

任何一个人都看不清自己,如同你永远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从地上站起来。

为什么世界排名第一的网球运动员、高尔夫运动员、象棋运动员,都需要教练?他们自身的水平不是足够高了吗?

这就是教练的好处了,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帮你认清自己。在刻意练习中,在有及时反馈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进步速度可以非常快,而且是实实在在的。

作为一家专注于创新教育的互联网大学,上面这三点就是混沌大学的初衷。未来,我们将提供的是每年50堂课,50个思维模型,50场刻意练习,50位顶级的创新教练。

帮助你从一个业余的创新者,变成一个职业的创新家。

Question4
你是不是一个“识字的文盲”,已经沉淀在时代的底部?

◆ 第一性原理,是探究创新最坚实的基础思维模型。

◆ 建立第一性原理的捷径,是学习芒格,建立基于硬科学的“多元思维模型”。

◆ 硬科学将成为未来的“元认知”,没有“元认知”的人,将成为“识字的文盲”。

◆ 拥有“元认知”的人,会具备更强的破局能力,成为一个真正的很厉害的人。

创新总是快速流变的,那么它背后不变的东西到底有哪些?要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就需要一个特别可靠而坚实的基础思维模型作为抓手,去和大家一起刻意练习。

这个思维模型是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他认为:每个系统,在剥离了具体的表象之后,都存在着一个不能被删除或违反的逻辑基点,这是整个系统存在的前提,它就是“第一性原理”。

而芒格有一句话是第一性原理在商业界的化身:“在商界有一条非常有用的古老准则,它分成两步:第一步,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第二步,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道理行事。”

我在明天的课程中,将详细讲述芒格和巴菲特如何坚定使用第一性原理从事投资。

今天的课我们是理论建模,所以我想谈谈我们如何建立自己的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就是建立在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之上的。但这个可以作为“第一性原理”的公理,是很难找的。

我给各位一个捷径,就是学习芒格,建立“多元思维模型”——将跨学科的重要理论作为你的前提,没有跨学科的学习是不可能找到第一性原理的。

现在的现实是,大多数人毕业后就不再学习跨学科理论,停止了基础学科的学习。但等你进入到行业中,就会将所有看到的东西往自己既有的认知模型上去套。

如果你的大脑中只有一个思维模型,你的视野是狭隘的,所以你会扭曲现实,直到它符合你的模型为止。就像一个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到的全世界都是钉子。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锤子综合症”。

获得更多的跨学科“公理”,需要大量的阅读。

你需要大量学习硬科学:数学、物理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等,把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型融会贯通。

我认为在今天这个创新爆发的时代,硬科学的基础思维模型已经成为了“元认知”,不了解这些“元认知”的人,就是我们这个时代“识字的文盲”。

你可能会觉得这很难,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每个学科最底层的思维模型也就那么几个。

讲真,后面我是否能开一门课叫“关于创新的跨学科思维模型大全”呢?

当有一天你真的把几个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型联合起来了,你就能得到一个叫lollapalooza效应的东西,就像物理学里面的临界点效应,你会变成一个不一样的人。

怎么不一样?

你将拥有破局能力。你能够击透工作的本质,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人类中的绝大多数是注定一生无法养成破局能力的。为什么?因为它需要你跳出舒适区,不断学习。它很难。

越聪明的人,往往越无法养成这样的能力。他们宁愿去花精力自圆其说,去骂同事、骂老板,而不愿意自我精进。

这样的人注定要一生在低水平重复中度过。

每天5句话,成为顶尖专家

怎么才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呢?有人说靠天赋,有人说靠经验。但最近,微信大V“李叫兽”说,都不是。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就是为了提高绩效被刻意“设计”出来的练习。如果你工作10年,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在重复,真正刻意练习的时间可能10小时都不到。而有的人工作2年,但他刻意练习了1000小时,他就比你牛。更可怕的是,互联网时代,顶尖水平和二流水平的差距会被技术迅速放大,所以刻意练习非常重要。

那怎么进行刻意练习呢?你要每天提醒自己五句话。

第一,每天提醒自己,不要进入自动完成状态。比如最简单的,和客户电话沟通吧,每次拿起电话前,都想想怎么比上一次在沟通技巧上、在逻辑上、在流程上是不是能更好一点?可能这个岗位对你的要求只有80分,但你非要不断逼近100分,这就是一个刻意练习的过程。

第二、每天提醒自己,你做的事情不能越做越舒服。为什么足球爱好者永远不可能比得上专业运动员?因为足球爱好者踢球纯粹是乐趣,怎么舒服怎么踢。 而专业运动员必须在不舒服的位置踢不好踢的球,比如刻意练习左脚,比如不断增大运动量。只有用更困难的任务逼迫自己学习,才能成为高手。

第三、每天提醒自己,别怕牺牲短期效率而放弃学习。因为你在用自己不舒服的方式做事,所以大多数刻意练习,都会在短期内让绩效下降。比如刚学打字的时候,你一分钟只能打5个字,比手写慢多了。但等你一分钟打80个字的时候,手写就再也赶不上打字的速度了。所以,如果总是追求把活尽快干完,就很难有刻意练习的机会。

第四、每天提醒自己,要对重要能力进行大量重复性训练。还是拿踢球来说,光踢比赛是没办法提高球技的,还要进行大量的专项训练,比如练任意球啊,训练小腿肌肉啊。所以,你必须能对某些关键技能进行细分,再进行大量有针对性的重复性训练。

第五、每天提醒自己,怎么有更好的反馈和激励。没反馈的练习,就相当于对着空气练射门一样,你没法儿通过结果来纠正和提高。比如,为了训练团队的文案能力,你可以设计个写文案的“自检清单”,让大家不断对比。你也可以每周开分享会,让每个人分享自己最好的作品。反馈和激励,能让人把刻意练习长期坚持下去。

所以,每天提醒自己这五句话,能帮助自己成为顶尖专家。

本文源自:为什么你有10年经验,但成不了专家?

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2015-12-08咪蒙

我把公司从深圳搬到北京了。
8月份决定的。9月底就搬好了。
每个听说这件事的人,都惊呆了。
大家都问,那你老公罗同学怎么办?

呃,众所周知,罗同学是个超级忠犬。
他总是深情地看着我,说:老婆,你去任何地方,我都会屁颠屁颠跟去的。
我不要全世界,我只要在你身边。
我说:好呀,那我要去北京。
他说:啊?

妈蛋,他居然犹豫了。
当然,后来慑于我的淫威,他也只能屈从了。
嗯,罗同学和唯唐都很快会来北京。
罗同学重新找工作,唯唐转学。

看上去是一件兴师动众的高难度事件。
我觉得还挺轻松的。
终于成功地变成史上最老的北漂,之一吧。

旁人都觉得我牺牲好大,在深圳待了13年,放弃了那么多,说换一个城市就换,好有勇气。
尤其是,这么大的年纪了,还这么折腾。太不容易了。

我并没有那么苦逼。
对我来说,在我最喜欢的媒体工作了12年,做的是我最喜欢的编辑工作,业余时间写书,这样的人生,很爽。

现在,我进入影视圈,成为这个圈子最老的新人。
在北京,重新开始,重新适应一座城市,重新认识一些朋友,重新拥有自己的圈子。

没有车了,我可以搭地铁,听听京片子,学习儿化音,还挺萌的。
没有房子了,我可以租一个房子,有一个新款的家哎。
我可以过另一种人生。

我。他。妈。赚。大。了!
一般人只能过一辈子,我过了两辈子哎。
是不是很幸运?

为什么我可以这么二逼,这么没心没肺?
我真的对任何改变没有过挣扎和纠结吗?
不是的。

两年前,很偶然的机会,我接了个剧本,要写一部情景喜剧。
我从很多年前开始,就是那种看韩剧都会记下好台词,看天涯八卦都会记下好句子,看路边的广告牌都会记下好修辞的死变态。

我以为,凭我这么多年的积累,写个剧本不是很容易嘛。秒杀那些傻逼编剧嘛。并不是。

任何一行要做好都很难。需要绝对的专业度。
同行的编剧,要么多年科班出身,人家专业就是学这个的;要么就是在这行待了很多年,有专业的积累。

我写得并不顺利,无数次卡壳。写完了,和经典情景喜剧一对比,这他妈的是什么狗屎!
我无数次问过自己,我这么老了才开始做编剧,开始得是不是太晚?

但是直到我看到一句话,就释然了——
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是的,我30多岁才开始学编剧,确实太晚。
可是我确定自己喜欢这行,既然迟早要做,相比四五十高龄,我现在做,就已经是最早的了。
与其花时间去挣扎去纠结,何不现在就滚去好好努力,缺哪补哪。

我把能买到的所有编剧专业书买来,一本一本地精读。
我把经典的剧本,比如《肖申克的救赎》,直接背了。
我把《老爸老妈浪漫史》看了4遍,笔记都记了6万多字。

正因为我比别人开始得晚,我更是对这行充满了敬畏。
正因为老了,没有更多时间可以挥霍,我才要更珍惜现在,极致专注,爱我所爱,做我所想。
因为我深信,最痛苦的事,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奇迹不过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时间不会改变一切,能改变一切的人,只有你自己。

王石说,他最佩服的人,是褚时健。
他的人生才是大起大落。牛逼哄哄的企业家,一夕之间跌了下去,坐了牢。从监狱里出来,褚时健已经70多岁了。他决定重新创业。

王石去云南看望他。褚时健的满头白发与创业的豪情,在那一刻触动了王石,“你想象一下,一个75岁的老人,戴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论橙子挂果是什么情景。我当时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样的挫折、到了他那个年纪,我会想什么?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勇敢。”

有人说老是什么?老就是,买香蕉都不敢买绿的。
怕香蕉还没放熟,自己就挂了。
褚时健完全不是。
橙子挂果要6年,而褚时健当时已经75岁了。
75岁的他,在期待81岁时的成功。
这个故事真他妈的酷炫。

那些说哎呀我都28了才开始学法语会不会晚了点?
我都34了去学法律应该来不及了吧?
你们好意思吗。

老不过是你想偷懒、想逃避、想放弃的借口。
“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

中国有个梵高奶奶,70多岁才开始学画画,然后在香港开了个人画展。
王德顺知道吗?就是之前微博上很红的走T台的79岁大爷,在《重返20岁》里演爷爷李大海。他也是个怪咖。49岁才开始北漂(妈呀总算有人开始得比我还晚),60岁才开始练肌肉,65岁才开始演影视剧,79岁走红。

据说海尔集团张瑞敏,66岁,迄今还保持每周读两本书,一年读一百多本。
我希望等我真的老了,也能这么屌。

不管多少岁,不管在什么年纪,我都会努力,因为我只不过是想成为自己喜欢的那种人。

40岁的时候,我会感谢那个20岁的努力的自己。
60岁的时候,我会感谢那个40岁的努力的自己。
80岁的时候,我会感谢那个60岁的努力的自己。

很喜欢一句英文谚语:种树的最佳时间是25年前,仅次于它的最佳时间是现在。

作者 咪蒙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选自微信公众号“咪蒙”(mimeng7)。

罗胖日:
今夜24:00,首届“跨年演讲”开票预售。
主题就叫——
《时间的朋友》。
对个人来讲,时间是生命的本质。
对社会来讲,时间是终极的公平。
对当下来讲,时间是修行的蒲团。
对你我来讲,时间是泼天的大愿。

借《一代宗师》里的几句台词,来说我现在的心绪——
凭一口气,点一盏灯。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有灯就有人。

deliberate.jpg

Why I Insist on Practicing deliberately Everyday

I can feel and see my growth everyday.
Achievement and Rhythm are very important when you insist everyday.
Accumulation is powerful. Big Bang
Only normal and healthy way can last longer.
Only deliberate practice can makes you to an expert.

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1]

人与人之间的技能差异,证据确凿地来自于“刻意练习”delieberate practice,而一个人能够做到刻意锻炼,唯一能够仰仗的就是元认知能力。反过来,元认知能力也必然会在可以锻炼的过程中不断被加强。

如果你需要一个自己设计并且足够让你上瘾的锻炼方法,最好能够精确地控制锻炼后的反馈。虽然不一定是每次练完就有的反馈,但是应该找一个合适的频率不断给自己激励,让自己看到成果,进而激发更多的兴趣。这种刻意练习的设计会让你慢慢形成一个正循环,从而能够持续不断地练习下去。

练习和增加兴趣是相辅相成的。每当你突破了一个玻璃顶,你对于这件事情的兴趣就会加强,并且促使你进一步去可以练习。

充足的休息也是健身的重要环节。锻炼元认知能力其实也是类似的过程。反思就相当于你不断地运用元认知去锻炼,而坐享和兴趣则更像是你在放松恢复的过程。

过去的兴趣之所以在工作之后被磨灭,大部分的原因就在于:缺少刻意练习。

没有经历过刻意练习的兴趣,多半经受不住生活的考验。一旦不那么顺利的时候,我们就会轻易放弃这些兴趣。

不论是锻炼还是休息,都需要尽可能百分百投入。

有元认知能力的人,就有机会摆脱当局者的角色。我总觉得大部分人只是缺少一个启发,让他们知道其实自己有能力控制思维,跳出当局者的视角,从更高的层次来审视自己的生活。

之所以说是刻意练习,就是因为它需要调动你的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完成。因此一定不会很轻松,也不会很顺利。

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处,并且开始主动不去思考时,我们的大脑会比平常更为活跃,能够产生更多的连接。

有兴趣——刻意练习——做的更好——更有兴趣——继续刻意练习

兴趣和练习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兴趣,你可能不会坚持去做枯燥的练习;没有练习,原本的兴趣也会很快枯竭。

天才训练指南[2]

心理学家 Anders Ericsson 的这项研究从技术角度解决了这个问题。研究覆盖了从职业运动员,艺术家到程序员差不多所有需要天才的领域,出版了一本900多页的书,结论是 天才还真是练出来的,但是关键在于怎么练。

想要训练一个天才绝不是整天苦练就行,你需要的是 “deliberate practice“:

– 每次训练有明确的目标
– 获得即时的反馈
– 既要注重结果,也要注重技术

宁可在本科的时候发几篇灌水小文章也比苦读十年期待一鸣惊人强。一提基础科学,有人总说”板凳要坐十年冷”,这种思想完全不适合现代化科研体系。坐十年 板凳的运动员国家队能用么?马俊仁当年是一般比赛不参加,专门参加奥运会世界杯一鸣惊人结果人家怀疑你是不是服用禁药啊,一旦有点小事整个队伍居然崩溃 了。这种做法现在已经被淘汰。正确的做法是象现在刘翔这样有什么大奖赛都去,追求一个稳定的成绩。

科学工作者就好像运动员一样,需要不停的比赛,而不是不停的看录像。

怎样练习一万小时[3]

2006年,一本900多页的书,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 出版。这是“怎样炼成天才”研究的一本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此书直接引领了后来一系列畅销书的出现,包括格拉德威尔的《异类》,Geoff Colvin 的 Talent is Overrated,和 Daniel Coyle 的 The Talent Code 等等。科学家们不但证明了高手是练出来的,而且通过考察各个领域最好的训练方法的共性,总结了一套统一的练习方法,这就是所谓“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刻意练习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刻意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它的特点。

1. 只在“学习区”练习

科学家们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普通的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集中练习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

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
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
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

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在很多情况下这要求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老师或者教练,从旁观者的角度更能发现我们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只在学习区练习,是一个非常强的要求。一般的学校课堂往往有几十人按照相同的进度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是没有针对性的。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需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高手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徒。

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长期使用这种方法训练必然事半功倍。200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总时间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学习方法。

2. 大量重复训练。

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美国加州有个“害羞诊所”(The Shyness Clinic),专门帮助那些比如说不敢和异性说话的人克服害羞心理。这个诊所的心理学家不相信什么心理暗示疗法,什么童年回忆之类,他们相信练习。他们认为使人害羞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观点。怎么治疗恐女症?做法是设计各种不同难度的场合进行对话训练。最初是在房间内集体对话,角色扮演。然后是到直接跑到大街上找陌生美女搭讪要求约会。最高难度是有意在公共场合做出使自己难堪的事情,比如去超市把一个西瓜掉在地上摔坏。

这种把不常见的高难度事件重复化的办法正是MBA课程的精髓。在商学院里一个学生每周可能要面对20个真实发生过的商业案例,学生们首先自己研究怎么决策,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老师给出实际的结果并作点评。学习商业决策的最好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两次决策,而是自己每周做20次模拟的决策。军事学院的模拟战,飞行员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罕见的空中险情,包括丘吉尔对着镜子练习演讲,都是重复训练。

在体育和音乐训练中,比较强调“分块”练习。首先你要把整个动作或者整首曲子过一遍,看专家是怎么做的。然后把它分解为很多小块,一块一块地学习掌握。在这种训练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误。在美国一所最好的小提琴学校里,甚至有禁止学生把一支曲子连贯地演奏的要求,规定如果别人听出来你拉的是什么曲子,那就说明你没有正确练习。职业的体育训练往往是针对技术动作,而不是比赛本身。一个高水平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只有1%的时间用于队内比赛,其他都是各种相关的基础训练。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种事先的重复训练,一个人面对不常见的事件往往会不知所措。统计表明工作多年的医生通过读X光片诊断罕见病症的水平反而不如刚毕业的医学院学生 — 因为很少遇到这种病例,而在医学院学到的东西早就忘了。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定期地让医生们拿过去的旧X光片集中训练,而不是期待在工作中碰到。

3. 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和教练最大的用处是什么?也许对一般人来说小学老师最大的作用是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教会了他什么东西,曾经有过传道授业解惑。而真正的高手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而言,老师和教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时的反馈。

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从训练的角度,一个真正好教练是什么样的?John Wooden 是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学篮球教练,他曾经率领 UCLA 队在12年内10次获得 NCAA 冠军。为了获得 Wooden 的执教秘诀,两位心理学家曾经全程观察他的训练课,甚至记录下了他给球员的每一条指令。结果统计表明,在记录的2326条指令之中, 6.9%是表扬,6.6%是表示不满,而有75% 是纯粹的信息,也就是做什么动作和怎么做。他最常见的办法是三段论: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

与外行想象的不同,最好的教练从不发表什么激情演说,甚至不讲课,说话从不超过20秒。他们只给学生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所有训练都事先进行无比详细的计划,甚至包括教运动员怎么系鞋带。他们仿佛有一种诡异的知道学员在想什么的能力,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能指出学生在技术上最需要什么。他们是绝对的因材施教,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度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

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

4. 精神高度集中。

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科学家们曾经调查研究了一个音乐学院。他们把这里的所有小提琴学生分为好(将来主要是做音乐教师),更好,和最好(将来做演奏家)三个组。这三个组的学生 在很多方面都相同,比如都是从8岁左右开始练习,甚至现在每周的总的音乐相关活动(上课,学习, 练习)时间也相同,都是51个小时。

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学生都了解一个道理:真正决定你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乐课,而是单独练习

- 最好的两个组学生平均每周有24小时的单独练习,而第三个组只有9小时。
- 他们都认为单独练习是最困难也是最不好玩的活动。
- 最好的两个组的学生利用上午的晚些时候和下午的早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还很清醒;而第三个组利用下午的晚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已经很困了。
- 最好的两个组不仅仅练得多,而且睡眠也多。他们午睡也多。

那么是什么因素区分了前两个组呢?是学生的历史练习总时间。到18岁,最好的组中,学会平均总共练习了7410小时,而第二组是 5301小时,第三组 3420小时。第二组的人现在跟最好的组一样努力,可是已经晚了。可见要想成为世界级高手,一定要尽早投入训练,这就是为什么天才音乐家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练了。

人脑的学习原理

现代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认为,几乎没有任何技能是人一出生就会的。哪怕是对简单物体的识别,把东西抓取过来这些简单的动作,也是婴儿后天学习的结果。一个人一出生的时候根本不可能预见到将来自己需要什么技能,基因不可能把一切技能都用遗传的方法事先编程,那样的话太浪费大脑的存储空间。最好的办法是不预设任何技能,只提供一个能够学习各种技能的能力,这就是人脑的巧妙之处。基因的做法是先预设一些对刺激的基本反应和感觉,比如看见好吃的东西我们会饿等等。这些基本的反应需要调动的神经较少。但对于更高级别的技能,比如演奏音乐,需要协调调动很多神经,就必须靠后天学习了。

人的任何一个技能,都是大脑内一系列神经纤维传递的电脉冲信号的组合。解剖表明拥有不同技能的人,其大脑的神经结构非常不同,比如出租车司机大脑内识别方向的区域就特别发达。也就是说与计算机不同,人对于技能的掌握是在大脑硬件层次实现的。

而最近有一派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技能训练的关键,它的作用是像胶皮把电线包起来一样,把这些神经纤维给包起来,通过防止电脉冲外泄而使得信号更强,更快,更准确。不管练习什么,我们都是在练习大脑中的髓磷脂,就好像把一堆杂乱无章的电线被排列整齐变成电缆。直到2000年新技术允许科学家直接观察活体大脑内的髓磷脂之后,髓磷脂的作用才被发现,而且一直到2006年才第一次被在学术期刊上说明。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脑神经的高速公路,提高信号传递速度,并且可以把延迟时间减少30倍,总共提速3000倍,甚至可以控制速度,想慢就慢。
人脑之中分布着大量“自由的”髓磷脂,它们观测脑神经纤维的信号发射和组合,哪些神经纤维用的越多,它们就过去把这一段线路给包起来,使得线路中的信号传递更快,形成高速公路。这就是为什么练习是如此重要。

髓磷脂理论可以解释很多事情。比如为什么小孩常会犯错?他们的神经系统都在,也知道对错,只是需要时间去建立起来髓磷脂的高速网络。为什么习惯一旦养成不容易改变?因为所谓“习惯”,其实是以神经纤维电缆组合的形式“长”在大脑之中的,髓磷脂一旦把神经包起来,它不会自动散开 — 改变习惯的唯一办法是形成新习惯。

为什么年轻人学东西快?因为尽管人的一生之中髓磷脂都在生长,但年轻人生长得最快。最激进的理论则认为人跟猴子的最显著区别不在于脑神经元的多少,而在于人的髓磷脂比猴子多20%!解剖表明,爱因斯坦的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是平均水平,但他拥有更多能够产生髓磷脂的细胞。

Reading

+ Stackflow
+ CSDN
+ Github
+ iGet
+ Duokan
+ Douban
+ Zhihu

Writing

+ Blog

Deep Thinking

+ Sixty Three Game

Vocabulary

+ Professional
+ Life

Steps you move everyday

One–>Ten–>Hundred–>Thousand–>Ten Thousand–>One Hundred Thousand
–>Million–>Ten Million–>One Hundred Million–>Billion–>…

Skills

+ Code snippet
+ Design Pattern
+ Search Skill

Summary

不论如何,刻意练习是个科学方法,值得我们把它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显然我们平时中做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不符合刻意练习的特点,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能成为世界级高手。天才来自刻意练习。

Reference

[1]《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2]天才训练指南

[3]怎样练习一万小时

Ten Thousand Hours

1
2
3
专注
反馈
纠正

Screenshot_20171012-114353.jpg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经典版)

当你每次产生一个想法时,带有这个想法的神经通道中的生化电磁阻力就会减少。这就像在丛林之中清出一条小路来一样。第一次得费一点儿劲,因为你必须清除掉一路的杂草蔓藤。第二次就容易多了,因为第一次走过这里时已经做了很多清障工作。你从这里经过的次数越多,存在的阻力就越小,直到重复很多次以后,这条小路变得又平又宽,基本没有什么或者只有很少的东西要清除了。大脑里面的情形差不多:你重复思维模式或图谱的次数越多,对它们造成的阻力就越小。因此,重复本身就增大了自我重复的可能性,这一点至关重要。

目录

[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部分 精深
01 冒牌哈佛
莫斯科一个简陋的网球场,巴西圣保罗足球场,达拉斯的一个录音棚,一家破败的音乐学院,加勒比海上一个为棒球疯狂的小岛国,它们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其赢得了“冒牌哈佛”的称号。
02 才能细胞
任何领域的任何专家都要经过一万小时专心致志地练习。网球女运动员的体力巅峰在17岁,所以她们应该从7岁开始;男运动员的巅峰来得较晚,所以9岁也行。
03 天降人才
大部分有关人才的故事都惊人的雷同:一个孩子从天而降,完全没有预警,打破了日常生活的平静。这个孩子在绘画或数学或棒球或物理方面拥有神奇的天赋,他凭着自己的才华,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以及身边的人们。
04 三大秘技
看见邻街那个傻孩子突然成了著名摇滚乐队的主吉他手,讶异的同时还有点隐隐作痛。“这才华究竟是哪里冒出来的?”

第二部分 激情
05 信号
我问那些表现出天赋的人,他们对小提琴、唱歌、足球、数学的激情从何而来,大部分人都感到这个问题有点莫名其妙,仿佛我在问他们何时学会了呼吸一样?他们普遍的反应是耸耸肩说:“不知道啊,我一直就这样。”
06 疯狂的海岛
说服守财奴打开金库是一回事,而说服他每一年每一天都大肆铺张吃烤鹅,这又是另一回事。激情迸发之后,库拉索岛非常偶然地成为了天然的个案。
07 点燃明灯
两位失意的“X一代”冒出了一个反常的想法:不再与教育系统抗衡,而是打算开办一所自己的学校。他俩将这个项目命名为“KIPP——知识就是力量计划”。

第三部分 伯乐
08 伯乐的武器
他们记录了2 326次不同的教学行为,并加以编码。其中仅6.9%是表扬,只有6.6%是表达不满;而75%是纯粹的信息:该怎么做,怎么做,何时强化。
09 伯乐的一万小时
“由我告诉他们方法,或者由他们自己搞清楚,如果可以选择,我每次都选择第二个。你应该培养孩子成为独立的思想家,问题解决者。看在老天的分上,我可不想天天盯着他们。你不能永远养着他们,重要的是,他们得自己解决问题。”
10 伯乐的赌注
伟大的教练就像美国航天局的工程师,呕心沥血地培育人才,当火箭起飞时,自己却留在原地仰望。但是事情也有例外,整件事的起因是一个价值6000万美元的选择。
后记 一万小时的世界
译者后记

Notes:成功的才能密码

这本书和其他几本关于一万小时的书一样,都是基于埃里克森和赫伯特.西蒙的“十年法则”的标志性理论,但这本书通过新的内容到了新的高度,新的内容是关于髓鞘质的,作者把髓鞘质称为才能密码。

才能密码

  1. 髓鞘质,髓鞘质给神经回路包裹上绝缘体,髓鞘质越厚,绝缘性越强,我们的动作和思维就越加精确和敏捷。
  2. 髓鞘质的重要性:普遍性,通用性和无形性,只有清楚的了解了髓鞘质这个新模型,才能清晰的理解技能。
  3. 训练中,沿着神经回路产生精确的脉冲,发出信号把那条线路髓鞘质化。训练完成后就拥有了超强的线路。
  4. “髓鞘质是交流,阅读,学习技能,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关键”——髓鞘质。
  5. 脑科学洞见第一条:所有的动作都是神经纤维间沟通的结果。
  6. 脑科学洞见第二条:技能线路锻炼的越多,使用的越自如。大脑能够创造出一种非常有说服力的幻觉:一旦掌握一项技能,就会感到收放自如,仿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
  7. “信号必须以合适的速度传输,在正确的时刻到达,而髓鞘质正是大脑控制传输速度的方法”,菲尔茨博士说,“突触的变化仍然是学习过程的关键,但髓鞘质对于提高学习效率起着巨大的作用”

髓鞘质原理

  1. 回路放电至关重要,这种生理机制只能靠行动,真真实实的电流脉冲传过神经纤维,它只钟情于重复。精深练习的动力来自原始状态,即时刻警惕,忍饥挨饿,目标明确,甚至绝望挣扎的状态。
  2. 髓鞘质包罗万象,以不变应万变。
  3. 髓鞘质无法逆转,一旦技能回路包裹上了绝缘体,你就无法去除这层绝缘体,这就是为什么习惯很难打破。改变旧习惯的唯一办法就是重复新动作以养成新习惯。
  4. 髓鞘质与年龄,髓鞘质一直生长至30多岁,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轻松掌握新技能的关键时期。此后,髓鞘质继续生长,直至50岁,损失的速度将超过生长的速度,但人的一生都能够髓鞘质化。
  5. 髓鞘质公式:精深练习×一万小时= 世界级技能。

三大秘技:组块化,重复练习,尝试体会。

  1. 组块化:1. 整体吸收,花时间观察你想学的技能,比如一首曲子,一个动作,挥杆击球,而且是以连贯的实体方式,基本上相当于在脑中把技能具象化。2. 分拆组块,采取分解到极致的训练方法。3. 放慢练习,放慢练习节奏让你更加关注错误,每一次都提高了精确度,对于髓鞘质的生长而言,精确就是一切。放慢练习也给练习者更重要的东西:技能的形状和节奏。
  2. 重复练习:一个人每天进行多久的精深练习似乎是有普遍限制的,埃里克森的研究表明,世界级专家,无论追求何项技能,每天练习3-5小时。许多冠军,甚至更少。
  3. 尝试体会:描述最有成效的练习的感觉,往往是“注意力,连接,建立,完整的,警觉,关注,错误,重复,疲劳,边缘,唤醒”,库尔茨在他的《练习》中谈到,“练习就是每天弹奏同样的音符,人类的基本姿态,为一个想法努力,为你渴望的伟大成就努力争取,然后感觉它与你失之交臂”。

伟大的伯乐

  1. 我遇见的教师大多比较安静,气质内向。他们拥有同样的目标:坚毅,直入人心,坚定。倾听的时间多于说话的时间。他们似乎对于打气和励志演讲并不感冒,却会花大量的时间纠正细小而有针对性的具体问题。
  2. 篮球总教练伍顿常用的教学形式是三段教学:先示范正确动作,然后是错误动作,最后再示范正确动作。指导中,75%的是纯粹的信息:该怎么做,怎么做,何时强化。
  3. 使伍顿成为一名伟大教练的武器, 不是表扬,不是指责,更不是打气,他的技能在于给出球员建议,如机关枪一般,同时具有针对性。“这样,不是那样。这里,不是哪里。”他的语言和姿态是一种简短准确的冲击,告诉球员正确的动作,找出错误,改正错误,启动他们的回路。
  4. 伍顿可能并不知道髓鞘质,但他深刻理解其作用。他用组块的方式教授特定的动作,他自称为“整块法”——先教球员完整的动作,然后分解,练习每个步骤。他制定了学习法则(髓鞘质法则):讲解,示范,模仿,纠正,然后重复。
  5. 伍顿在自传中写道,“不要期望一下子取得大幅度的进步,尝试每天进步一小点,这是必经之路,可一旦开始进步就会持续前进”。
  6. 伍顿的成功不单单是性格所致,更因为由性格推动所创造的训练方法——以错误为中心,计划周密,信息丰富。
  7. 许多一流人才,尤其适合钢琴,游泳,网球方面的人才,他们一开始接触的老师似乎很普通………….但他们在启动热情,然后把小火花培养成熊熊之火,他们教的是热爱。“第一阶段的学习目标似乎是让学习者参与,并且沉迷其中,使他们想了解更多的信息和专业知识”。
  8. 伯乐的四大优势:知识矩阵——伯乐的杀手锏;洞察力——鹰的视力;简明的指示——神奇的教鞭;气质与诚信——不可阻挡的魅力。

技能回路

  1. 技能回路的本质,每项技能都尝试建立技能回路,优秀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启动更多正确的回路。技能回路如同电路,功能决定形式,不同的技能需要不同的神经纤维链结构来控制肌肉。
  2. 诸如足球,写作,表演这样的技能,需要灵活性的神经回路,需要学习者在脑中形成数千条回路,这样可以轻松找到一条回路,可以让他绕过变化无常的障碍物。
  3. 拉小提琴,高尔夫,体操这些技能,需要建立一致性神经回路,依靠扎实的技术基础来重现一场完美表演。
  4. 伟大的教师都是一样的:把学员推向精深练习区,最大限度的释放,促使特定髓鞘质生长,最终朝着一个目标前进:学生可以自己教自己。

不同领域的实践

  1. 教育:早教光盘不会使孩子变聪明,反而会使他们变笨。因为它们没有提供精深练习的机会,相反,占用了那些可以用于锻炼神经回路的时间,有效阻止了精深练习的进行。
  2. 商业组织:重要的不在于提出新想法,而在于不断取得细小的进步,丰田法。
  3. 心理学:人们感到害羞不是因为他们缺乏社交技能,而是因为训练不足。电话交流是一种可以学会的技能,关键是得待在那个令他不安的领域,学会忍受那种焦虑,勤加练习,您就能得到随心所欲的水平。
  4. 老化:髓鞘质化的过程30岁就结束了,但总髓鞘质数还在增加,直至50多岁,而且人能始终能通过精深练习来增加髓鞘质。
  5. 家庭教育:世界上为人父母者该做的事情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件:留心你的孩子着迷于什么事情,并且表扬他们的努力。

最终,我们是髓鞘质人,“我一定要练它几千次,几万次,我一定会变得超级棒!”

每个人都有个天才梦——如何实践书中理论

一、

每个人都有个天才梦。

这并不丢人,甚至可以说是优良的品质,多数人,只怕是不够投入,太早醒来。

张爱玲也有个天才梦,“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虽然她说“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梦也成就了她,始终用天才的标准要求自己,成为永久的动力。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本绝佳的励志书,就试图劝说你,将这个梦变真是可能的。这本书不是严谨的论著,所以分辨不出哪些是实验证实,哪些只是假想推测。但作者大量“学习基地”采访,让人对“训练天才”有了直观的认识。一些具体训练方法极具启发性。

“天才”(指世界级专家水平,而非流芳百世,众所周知,闻名是需要运气的。)的确不是不可企及的。(很多要点,同人于野的读书笔记中已有精彩总结,我摘录就够了http://www.geekonomics10000.com/519)

“在过去二三十年内,心理学家们系统地调研了各行各业内的从新手,一般专家到世界级大师们的训练方法,包括运动员,音乐家,国际象棋棋手,医生,数学家,有超强记忆力者等等,试图发现其中的共性。” “科学家们不但证明了高手是练出来的,而且通过考察各个领域最好的训练方法的共性,总结了一套统一的练习方法,这就是所谓‘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近代作家中,张爱玲简直就是“天才”品牌代言人。“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七岁时我写了第一部小说,一个家庭悲剧。……八岁那年,我尝试过一篇类似乌托邦的小说。”以至于,一位评论家得知,张爱玲所写小说都有生活原型,非常失望。天才是无所不能的,怎么能受经验局限呢?

她有“刻意的练习”么?传——证人张子静,他在《我的姐姐张爱玲》写道:“那时她(张爱玲)尚未成名,但谈起写作已像一经验老到的作者。……她说:‘积累优美词汇和生动语言的最佳方法就是随时随地留心人们的谈话;不管是在路上、车上、家里、学校里、办公室里,一听到就设法记住,写在本子里,以后就成为你写作时最好的原始材料。

要提高英文和中文的写作能力,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一篇习作由中文译成英文,再由英文译成中文。这样反复多次,尽量避免重复的词句。如果能常做这种练习,一定能使你的中文、英文都有很大的进步’”

当你看到她的散文《有女同车》中对所遇乘客对话的细致精确记录,便毫不奇怪,小说对白为何如此娴熟、生动、熨帖。
张爱玲形容自己考据红楼梦“是一种疯狂”,“在已经‘去日苦多’的时候,十年的工夫就这样掼了下去,不能不说是豪举。正是:‘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

可见有天才梦是不够的,还要如梦魇般的疯狂和专注。可谓梦如人生,人生如梦。

二、

要成为大师,这梦起码得做上十年。

“成为大师需要长时间的苦练。每天练三小时,完成一万小时需要十年时间”。

但最关键的不是时间,而是方法。“练习并不能使之完美;完美的练习才能使之完美。”

在解释什么是完美练习之前,先说说这本书强调理论基础——大脑学习原理。

人脑是一堆神经元线路,由突触将每一条线路连接起来。不管什么时候,做一件事情,大脑就发出一个信号,通过那些神经纤维传导到你的肌肉。

打一个粗糙的比喻,每想做一件事,就有条很细小水流流过,只有不断尝试,才能优化神经回路,形成最优化的水道路径,这就是为什么试错很重要。重复练习,水道就越宽阔,流速越快,而髓鞘质(本书明星角色,该理论还有待确认)则是把这水道包裹起来,裹得越多层,速度越快,让小水道成超级高速公路,从而可以“提高信号传递速度,并且可以把延迟时间减少30倍,总共提速3000倍,甚至可以控制速度,想慢就慢。”

为什么学习技能,需要这么长时间呢?因为髓鞘质形成的速度很慢, 而且还不断分解。这虽令人苦恼,但若不如此,那意味着一旦形成错误习惯,就再也无法更改。进化在这里又显示出深思熟虑的一面。

三、

完美的练习——“刻意练习”或“核心练习”指什么呢?(大段引号均为同人于野的摘录)

1、 只在“学习区”练习

简单说,就是不可过易,也不可过难,每次练习的都比你会的难一点。脚手架是学习理论中常用的比喻,你要想爬高一点,就需在已有的脚手架旁搭一个新的,脚手架越多,学东西就越快。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已经熟练掌握的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

2、“组块化”练习

这是让我极感兴趣和受益匪浅的观点。在平常学习中,大家都想方设法寻求速成法。比如快速阅读、快速记忆、快速练习,似乎学得越多越好,越快越好,囫囵吞枣,还常美其名曰:右脑学习、直觉学习。但《学习的艺术中》维茨金,这位象棋高手、推手冠军反复强调基础动作缓慢、精确的练习是多么重要。我自己也体会到,无论是看书、学跳舞、背单词,慢而精确都是效率提高的关键。

但有时囫囵吞枣,有个模糊、大概的轮廓,在学习中也是很重要的。两者如何结合呢?

书中提到,分三步

第一步,技能学习者整体了解一项任务——一个大组块,巨大的回路。

这就是大轮廓,比如反复观看冠军比赛的录像。我猜测,这是不是让大脑预先有个鲜明的印象,方便回放,使得学习能连贯起来。更重要的是有了整体印象后,可以让人对错误更敏感,根据与目标不一致地方,自己就能进行细微地、潜移默化地调整,达到神似的效果。

第二步,尽可能把它分解成最基础的组块。

在形似之前谈神似,只会产生拙劣的模仿,所以需要把技巧分解,一点点练习,才能踏实地毫不取巧地掌握。

第三步,花时间用慢动作练习,再加速,以了解其内在的结构。

放慢速度练习在我看来是秘诀,在练习乐器(如小提琴)、肢体训练(如舞蹈、武术)这些方面有明确效果。比如纽约的草山音乐学校,采用分解到极致的训练方法,把每小节的乐谱剪成长条状,塞进信封里,学生随即抽出,通过极慢的节奏练习,有的老师说:如果旁人能听出是什么曲子,那么练习方法不对。这样,学习速度提高了约5倍。

大家也可以在不同领域进行尝试,比如单词的发音练习,玩游戏,打乒乓球等等。

为什么放慢节奏如此有效呢?首先,放慢练习节奏使你更加关注错误,每一次都提高了精确度——而对于髓鞘质的生长而言,精确就是一切。正如橄榄球教练汤姆..马丁内斯常说的,“不在于你能多快完成,而在于慢下来之后你能否做正确。”第二,放慢练习给了练习者更重要的东西:技能的形状和节奏。

这也是为什么练习乐器的小孩必须从小跟随好的老师学习,一旦不准确练习,学地越刻苦,错地越离谱。人也废了。

3、大量重复训练。
这没什么好说的,大脑就像肌肉,不练不壮。

  1. 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

  1. 精神高度集中。

    为什么非要10年呢?为什么不可以每天练习8小时,这样4-5年就可以完成?因为能提高技艺的练习是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一个人每天能进行多久的刻意练习似乎是有普遍限制的。埃里克森的研究表明,多数世界级专家——包括钢琴家、国际象棋选手、小说家、以及运动员,无论他们追求何项技能,每天练习3至5小时。在访问的大部分人才温床中,人们的练习时间远远少于8个小时。斯巴达的小孩子每周只练习3至5小时,而较大的青少年逐步提高到15小时一周。

四、

如何将理论用于实践?

我这半年学跳舞的过程倒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当初并没有刻意为之,但回想起来,不知不觉在使用各种学习理论,不单是这本书,还有《学习的艺术》《哪来的天才》以及一些积极心理学等等。

我从小就被认为笨手笨脚,体育总是很艰难地及格。跳皮筋总是做没人要的“走班”。极少数跳舞经历,更是一部“惨痛史”。

小学二年级,虽然有姐姐作为“私教”,仍是拖后腿分子,被骂,你能不能不像僵尸?

高一,参加同学编的舞,大概不理想,结果,我们末尾几个被抛弃(幸好不只我一人),其他人偷偷地排了新舞。

到了大学,我不知死活参加了年级的舞台剧,和一位男生(编舞者之一)配对跳双人,难以料想当时跳地到底有多差劲,总之排练一段时间后,在演出前两天,他说伴舞不用那么多人,私自取消我们这对表演,他去承担其他角色,我则回寝室,品味这震惊。说来,现在都觉得不可思议呢。

所以我显然没有跳舞天分吧。

“头脑发达,四肢简单”成了自我开脱的说辞。“习得性无助”是心理学的术语,虽然我一向喜欢学习,但在舞蹈运动或学习英语方面,我是习得性无助的——太多挫败感,便认为天生不擅长,不愿再尝试。

去年7月,我决定要锻炼身体,跑步什么的都枯燥地令人厌恶,想来只有跳舞,毕竟有变化,能获得学习的快感。每周跳两次,每次一小时。刨去一开始不时偷懒,三个月的事假,这么说来,差不多练了半年时间。

近一个月,不知怎的,突然开了窍,不仅学的快,跳是也算最好啦 (所谓最,不过是健身房的几十人之中)。
于是,一把年纪之后,我竟然还有跳舞经验可谈,说来,真是不可思议啊。

第一:想办法培养兴趣。

这是重点中的重点。全宇宙生物都知道,坚持是最难的。“为什么激情和坚持是才能的关键因素?因为给一个庞大的神经回路包裹上髓鞘质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如果你不爱它,就不可能全力以赴,达到巅峰水平。”

我没指望跳出朵花来,但仍然需要一点长久的热情。

“必须坚持”“疯狂坚持”这种话对我只会起反作用,我反感命令。强制执行,只会起短期效果,而抑制长期兴趣。

如何让自己有兴趣呢?

我觉得人们思考这个问题上的时间太少了。这个因人而异,但总的说,找个榜样,挖掘所做事的意义,找擅于鼓励的朋友或老师,参加有共同目标的团队,培养对进步的敏感等等,都是有益的。

我的经验是利用体内的“原始人”,也就是欲望或者本能或者旧习惯或者情感模式,随便你怎么讲,比如我很虚荣、要强、负责任,有群体压力时,表现往往比较好。

一般新人怕跳不好,藏在后面,内向的我当然也如此。但人太多,看不到老师和镜子,更要命的是,跳好跳差一个样,我没动力学。
后来我都站在第一、二排,后面有人看着呢(虽然别人未必有闲暇,但这种假想有督促功效),偶尔前面的人还需领舞,忘了动作岂不很糗,自然而然很认真。

以前,我会希望修炼至无惧无贪无嗔,会劝说自己不要那么幼稚的虚荣,现在我会利用这点,达到目的。我们体内的“理智人”太年幼,“原始人”可进化了几百万年,实力过于强劲,两者其乐融融,事才做地长久。(感兴趣者可看进化心理学)

另外,为了讨好“原始人”,每次跳舞前,我都会化好妆,穿戴好,并且不时更新服饰,跳舞是晚上,没人关注你,为什么劳师动众?这样,就有表现欲,兴致勃勃。

对!就是哄骗你体内虚荣的“原始人”,这个幼稚的家伙,就吃这套。这样,她每次都心情很好地去锻炼了。

有人说,这些都是小伎俩,但恰恰是这些无关紧要的细节,让我能一直快乐地坚持。哪些手段对你有效,则需要你自己去探索了。打扮漂亮对男生估计毫无吸引力。而用零食或玩游戏来奖励,则对我无效。众人压力比个人好处更能说服我的“原始人”。

第二、把握整体要点。

很多健身房的老师,只是稍微培训一下就带课了。她们有时都跳得不对,也不是很会讲要点。当然上健身房练舞的人,也只是为了活动下手脚,大多不追求效果。

但我可不喜欢,重复错误的动作。我会先下载国外的课程讲解,掌握大概的要点,特别是“神韵”。这就是之前谈到的“组块练习”中的第一步。

比如肚皮舞讲求的每个身体部分单独舞动,但在健身房中,有一些学了几年的人,怎么跳,怎么不对,因为,她们一动,全身乱动。知道要点,才能知道如何观察。

我还发现国内的一些视频教程,挂羊头卖狗肉,教的根本不是肚皮舞,手部动作花里胡哨,腰部动作都不怎么会。

第三、分解练习

再以肚皮舞举例,肚皮舞有一些常见的基本动作,无非是手部、头部、胸部、腰部、臀部,大腿,各个方向的扭动和组合。新人一定都是肌肉僵硬,难以控制,而老师每次教一个新舞蹈,都会涉及一些不熟练的部位,那就需要课上记住要点,课下进行练习。

动作无需多专业,那是时间堆出来的。但基础动作,若不分解练习,是没法提高的。你总没法跳地流畅,而且基础动作不本能化,是无法记忆成组动作。短时记忆是很有限的,倘若被用来记动作要点,自然就记不住动作的顺序了。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最近,我突然能回忆起整套动作,以前都只能跟着跳。基础动作熟练了,可以分心记忆了。

一个糟糕的老师就是不分解动作,不讲要点。

第四、关注错误

站在前面跳的好处,还有可以同时看镜子中老师和自己的身影,能关注两者是否同步,是否重叠。没有重叠处,就是出错之处,这包括节奏,及任何不到位。

老师是不会每个部位都讲解的,她们常常觉得你理所当然知道。讲了腰部,就忽略手部,讲了腿部,就忘了分析头部,这些都需要自己通过观察,来纠正。每一次,我都会仔细观察老师某一特定部位,进行对比。

另外,用手机录下视频,也是很好的方法。但这需要花较长时间进行揣摩,没有现场观察有效。

在我看来,学了挺久仍跳不好的人,关键在于,没有关注错误,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观察错误。她们似乎看不出来,自己为何跳地和老师不一样。这就像,不录下来,人们常常听不出来,自己英语读音哪里不对。
而写作、搞艺术很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明确“好”的标准,不知如何接近目标。

第五、回放。

等公车或者走路或者无聊时,我脑海中会回放之前的动作,打发时间,这种复习有效增强记忆,不需要几遍就记住了。
到后来,看书时,都会自动回放老师的身影。

最近,热情高涨,每次都迫不及待去练习。我能预料到,这种热情会持续到什么时候,要不,觉得太简单了,需换个更难的地方学习;要不,须更高强度的练习才能有所提高,而我没动力这么做。

跳舞只是消遣。而如何将知识,运用在其他方面如学英语上,我则刚刚开始摸索和尝试。

希望大家也能分享,运用的体会~~

你神经够大条吗?

这本书通过讲Why can people get great at something来告诉你How can people get great at something. 属于我感兴趣的研究,看过有启发,但看书不如看同人于野的博客和JACK的书评就够了,给三星,评论见后。

讲三个层面:
―――――――――――――――――――――――――
1) Why to do—Deep/Deliberate practice x 10,000 hours = world-class skill.
这个Why 都是关于”MYELIN”, the insulation that wraps around nerve fibers——髓磷脂或叫髓鞘质。它够厚,你的神经就够大条,signal strength信号强度speed速度accuracy准确度就会高。
这里面又分三个层面:
a. Chunk It Up
b. Repeat It (想磨厚MYELIN,关键就在于这个反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c. Learn to Feel It
―――――――――――――――――――――――――
2) How to do– Ignition.  (教育不在于填坑,在在于点燃激情之火)
“Where deep practice is a cool, conscious act, ignition is a hot, mysterious burst, an awakening.”
―――――――――――――――――――――――――
3) What to do– Master coaching.
World class talent requires help and feedback and guidance from disciplined, committed, coaches. Think of this as the wise, older sage who can tell the student what he can’t tell himself. The development of great skill seems to require the help of people who have the ability to grow talent in others.
这就是反对有教无类,而强调因材施教:及时持续有效的纠错反馈加强。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就是What,就是执行力
―――――――――――――――――――――――――

看过有些问题,或许我没“读懂”:

没老师怎么办?因为自学才最重要,自己如何点燃兴趣和激情、coach自己,才能最终坚持到成为神经大条的糙爷们/娘们?

书法先练大楷,.足球先踢室内五人制的小球,一个为培养举轻若重,一个为举重若轻;打狗棒法有的路数快,有的招式要慢;面对不熟悉的未知,我们应该建立足球式的灵活性神经回路,还是小提琴式的一致性神经回路?何况足球也有定位球,小提琴也有即兴发挥。自己该怎么悟,怎么把握才最有效率?

此书虽然引了科学概念,但还是通过成功学书籍般的励志小故事,而非科学的证据来论述。实在难以神经大条到忽略作者这样不严谨的论述写作。并非吹毛求疵,也不是要打翻踩倒,而是请大家独立思考:手熟的卖油翁,也无非是匠。某些领域,人类几百年才出一位大师;一万小时的练习,最多能够通过勤学苦练成就为高手,而非天赋异禀的绝世天才。庖丁或能解牛,但未必他自己所能领悟其中的“道”。没创新,则止乎“技”矣,遑论“天才”!

所以别把些基本的“解牛术”高估成“天才密码”:惜时,务实,经验丰富且相信于你的老师,勤学苦练,用纪律与激情细心耐心地琢磨自己的技术,永不满足……很重要,但也仅是成功的重要条件而已。
当然,我们不讨论那些连“牛”都不求去解的,让他们解大条去吧。
-――――――――――――――――――――――――
同人于野的博客和JACK的书评写得足够看了。以上个人读后感仅作补充消化。
同人于野的博客及转载、评论(考虑有些链接时常莫名被墙,多贴几个,多看几遍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d69e590100mi0g.html
http://www.douban.com/note/82759395/
http://www.geekonomics10000.com/519 ;http://www.geekonomics10000.com/100
JACK的书评 http://book.douban.com/review/3707543/
我自己建议的参考阅读:2.神经大条的极端——《另类天才》,这本更接近科学一些:http://book.douban.com/review/3733074/
2.谈方法——《记忆的窍门》http://book.douban.com/review/3678216/
―――――――――――――――――――――――――
以上这些当然都远远不够,万事开头难,如何在恐慌区“入门”,才是我最感兴趣的问题。
这问题现在还不能用简单语言描述。多读多走,想得更透,再来谈。
隐隐感觉,也就隔着那么一层纸。
―――――――――――――――――――――――END

深度学习的艺术

目录

(一)提问 11
(二)提码 30
(三)操练 48
(四)融合 68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春欲晚(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598420/

一、提问
为什么提问——问题导向型
什么是合理的提问?
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
需要补充的是哪些知识
通过目前的资料是否能够补充,是否还有其他获取的渠道
提问后要做什么?
二、解码
解码是什么?
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寻过程——反问,由表到里。
不只要做归纳,还要做延展——推理,由小到大。
不只要比较相似,还要比较不同——类比/区别,由同到异。
如何解码?
它说了什么——原本传达的信息,直观表层印象
它是什么——以审视的目光对文本进行评价和定性
它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结构的洞察,使用手法、来源等
三、操练
操练的方法是什么?——复述
写作
游戏
设计
四、融合
融合的方法是什么?
互补——找到不同视角下的论述
印证——并行计算能力
迁移——建立知识的联系

如何做分析阅读

先说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是一本详细解读如何做分析阅读的指导书。适合重复多读-》复习验证反思。
序篇:作者重要提出因地制宜、不是每本书都适合这种方法。
一、提问篇:
构建主义模式学习:即学习者的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主动地建构而来,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一个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一个丰富的情境中,去探索甚至撞击那些新接触到的知识,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交互之后,把这些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
I:要成为构建主义模式的学习者前提:a.化被动吸收知识为主动吸收,就像一个猎人明确知道自己目的;b.提出问题,带着自己的问题去探索答案,就像作者说的好的问题,让我们成为一个「猎手」,知识是我们主动去侦查、寻觅、狩猎的猎物,而不是我们战战兢兢供奉着的或者亦步亦趋跟随着的对象;c.构建的过程中,不要将大脑当硬盘使只将静态的新知识填往里面填满,而要将大脑当成搅拌器,将新旧知识搅拌融合调出适合自己的养料,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已有知识、新学习知识的梳理和反思特别重要,
作者建议的常去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2.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二、解码篇:
从浅表层到深处的审视和挖掘过程:
作者举例小黄鸭这个玩具说明;很多学习者,可能经常扮演的,仅仅是「孩子」这个角色,他们只关心这本书、这篇文章说了什么,它传递了哪些直截了当的知识;而可能有少数人,会从「家长」的角度去看,他们会从一个高度去审视面前的学习材料,会对它「是什么」做一个本质上的概括,然后从逻辑、论点、风格等角度,作一番剖析;同时可能还有更少的人,是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去研究,把学习材料作为一个观摩与研究的范本来分析。

  1. 它说了什么?(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2. 它是什么?(对文本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文本进行评价和定性)3. 它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写作、表达的手法)
    所谓学习,本身就要注重深度和广度的结合。广度不够让人闭塞,深度不够让人只得皮毛。所以在时间有限的条件下,我们需要尽量去找最经典、最优秀的作品,进行深度解码、模仿参研
    三条观察和思考的途径,供大家参考:
    1、一、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即我们不仅仅要知道结果是什么,还要去知道,这个结果是如何得来的,目前这个结局,作者是进行了何种逻辑上、感情上的推动,使其变成了一个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结果;如果是一篇论说文,我们可能要去反思,作者是使用了什么样的材料论据、通过了什么样的推理,才使其论点成立、能够把人说服。有些作品,它的过程是「显」的,有些作品,它的过程并没有明确道出,则更需要我们下工夫去梳理,甚至就像一个侦探一样,把犯罪现场在头脑中还原出来才行。
    2、二、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一本经典之作,也许书里的每一句话,都有可供细细咀嚼的韧劲。这某句话,我们可以用「延展」的思路来想,去假设,如果我们把它放在另一个情景中,另一个问题之下,是否仍然适用,仍然精辟有理。如果是的话,那么其实我们就发现了一小点可以复用的知识或者模式。这就是读书,读出真味来了。当然不只是读书,即便在日常生活中,做平常的事,看平凡的人,也可以用延展的态度去看、去解码。据说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跟人交往时,「把每一个人当书来读」,并且具有一种强大的、欣赏奇奇怪怪的人的能力。
    3、三、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不同才有知识,才有新意,才有新的发现。
    三、操练:

那就是「做中学」,它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他们从来不说自己「学过」什么,而只是说自己「玩过」什么,他们总是用一种「把玩」和体验的心态去对待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
那么为什么操练如此重要呢?如果用一句话作答的话,那就是: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及其关联。
「构成学习者思维独特性的并非是他所录入的观点序列,而是他有能力启动和调用的关联」
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把知识当成一种技能来学习。就是不管我们想学或者正在学的是哪一个领域的知识,我们都可以想一想,如何不只是把它当成是一种静态的、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本里的东西,而是当成一种动态的、可运用的、可以用来完成某件事情的技能。
,在「知识技能化」的理念之下,我认为至少可以尝试以下三种知识操练的方法:
一、写作式操练
一句是「书写是更好的思考」,另一句是「教是最好的学」。除了更好的思考之外,写作带来的一个明显的益处,是获得反馈。「获得反馈」是练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如果没有反馈,你在练习时发生的错漏自己无法察觉,导致无法校正,那么做再多的练习又有什么用呢?
二、游戏式操练
举个剧中的例子:问题:在一个犀牛被当宠物养的世界中,谁将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乌干达。
理由:肯尼亚会因出口犀牛而崛起,在中非形成一个强大的政权,并殖民统治北非和欧洲,战争爆发后,谁也负担不起养犀牛的这份奢侈,肯尼亚衰落,乌干达崛起。上面的例子看似荒诞,实际上你仔细辨析,还是有几分道理,因为它和二战的真实历史有「深层结构」上的相似,实际上回答者必须运用教育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迁移」的技能,才能给出解答。如果更广义地看,哪怕在一人独处的状态下,也可以玩这种游戏式的知识操练,实际上人类历史上很多智者都是这么干的,只不过它有一个更高大上的名字:思想实验。思想实验就是构造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假想情景,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设想事物在这个情景中的变化。在这样的操练中,思考者往往会得到比原先更为深刻的领悟。
三、设计式操练
所谓设计式的操练就是调用已有的知识,去通过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设计式操练的好处,就是迫使学习者为了解决某一个现实的问题,来综合性、创造性地调用知识。《三国杀》的创作者黄恺是一个 80 后,他从小就是一个游戏迷,也是一个三国迷,这点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不过他与别人不同的一点是,他曾经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去修改游戏的规则、创造出新的游戏。当时只有大二的他,运用自己长期积累的游戏知识和三国知识,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设计出了《三国杀》的第一稿,从此开启成功之路。我想很多人是历史爱好者,也有很多人是小说迷,那么有多少人想过,运用这些知识,去设计一款自己的卡牌游戏呢?难道它真的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吗?还是你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你大脑中的知识,其实是可以这样去充分地运用和发挥出来的?
总之,知识的操练,既是一种调用和提取,也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它是深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知识的操练迫使我们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审视,对现实的情景和问题进行更加细微的观察,并且致力于创造两者之间的关联。它使我们不再固守书本,不再去做僵化的记忆,而是让我们赋予知识以灵性,以更好地适应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
四、融合
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应该能抓住一切机会,在其所学的知识之间创造关联。
因此,学习高手常常会有意识地把不同领域甚至不同学科的知识摆放在一起,然后尝试去分析、比对它们的潜在关联,甚至于当异质的素材堆叠在一起时,仅仅是潜意识的推动,就可以让这种隐藏的关系浮出水面。
我们正统的教育思维并没有对知识的融合有足够的重视。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模式:把一个大的东西分解为小的东西,把那个小的东西再进行细分,这种分解性思维的要害,就是一件事物的整体特征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潜在关联都被完全忽视了就像在大学里,对原本一体的世界的洞察,为了研究的方便起见却划分成很多个学科,更糟糕的是,即便在同一学科内,不同分支领域的教材也出自不同专家的手笔,而对不同分支课程的讲授也都由不同的教师担任,这就导致了知识的进一步的区隔。由于每位教育者只需守好自己的那一块责任田即可,所以很少有老师会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远距离知识」 间的融合思考。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但我们没有向学生展现生活这个独特的统一体」。
他把那种只会用单一学科知识思考的人称为「铁锤人」,因为当你手里只有一把铁锤的时候,看什么东西都是钉子,因此,也就失去了起码的基于事实的判断力。而只有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把这些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变成用以观察和分析现实对象的思维模型,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思维上的偏差和狭隘。他认为,这种多学科模型的方法,可以产生一种爆炸性的合力效应,让人获得不同寻常的智慧。
细细想来,将原本独立或者疏远的知识加以融合,从融合效果上看,有迁移、印证和互补三类。

解读大脑中的学习

犹豫再三,本来是打算写《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后感,还是改成了《深度学习的艺术》,我想我还并没有真正的去理解和领悟《如何阅读一本书》。
《深度学习的艺术》这本书篇幅很短,但却又很长,长的是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索,正如深度学习其含义:不浮于表面而需要深入去挖掘,于有字处见字而知其意义,易,心知著者未言之意,于字里行间无字处见出字来,难。
由于之前看过《如何阅读一本书》,刚好便可以尝试一下,也算在做中学吧!
首先,这本书属于一般类论述,也属于方法论,讲述了如何进行深度学习的步骤及方法。整本书分为四部分:提问,解码,操练,融合。
再对这本书进行细要,对部分进行总结
提问:
1.为什么提问?
2.什么是合理性的提问
3.提问后要做什么?
合理的提问是本着求知的动力提出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基于已知探索未知并不断反思自己的经验,最终构成系统的过程。
解码:
1.解码是什么?
2.如何解读解码
3.如何解码?
解码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解过程,而应该是一个知识重构的创造性过程,可以从说了什么?是什么?怎么实现三个角度去探索解码并通过寻找结论和过程,归纳,延展,类比五个步骤去实践解码
操练:
1.操练的特征是什么?
2.为什么操练如此重要?
3.操练的方法是什么?
操练即是一种实践,即做中学,通过实践来强化大脑的认知,构造一定的情景来达到运用和反馈的目的。
融合:
1.为什么要融合知识?
2.融合对于现实的意义?
3.融合的方法是什么?
融合是从相同之间找不同,不同之间找相同,往往存在于跨领域,打破学术壁垒,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解,融合也往往存在于实践之中。
作者在书中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在这本书中,作者解决了的问题我想在于很好的定义了一个理想的学习过程,即以什么样的步骤和过程能够进入一个理想的学习状态?什么样才能叫深度呢?即在学习中能够去探索并用欲望去解答,用身心去付诸于实践,再将经验学识融为一体。艺术过程是什么呢?提问,解码,操练,融合。
那么我该如何评价这本书呢?
这本书很好的解答了一个理想的学习过程,而且各部分的条理也十分清楚,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贯穿了全文,让人很有兴趣的去探索,而且可操作性也比较强。但我觉得有些地方有些不足,便是创新性有点不足,大部分是理论的解读和综合,以及有些步骤还是讲的太过于简略了,比如融合这块,用了大篇幅来写融合的重要性,而关于怎么融合却是一带而过,作为最终环节的总结篇,不应该如此的。
如何将这本书化为己用?
看完这本书,再联想到之前看过的一系列的方法论的书,比如采铜老师之前的《开放的智力》,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和他的博文微信,以及刘未鹏老师的博客,发现这些书籍文章就像是一个个点,阅读过后,它们便在潜意识里沉浮,在一个契机,它们便连接到了一起。只有概念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们之间才有机会产生“意外的连接” —— 即,所谓的融会贯通。不过我想我并未达到那种能力,但我依旧想谈谈我对学习这件事的认识。
1.提问
2.解码
3.操练
4.融合
突然间,意识到,学习这件事,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其实也并不是那么的难。再反观自己曾经的学习,学习会从,先是买到书,那就从第一页开始看,如此多的概念,慢慢记呀记,记了后面又忘了前面,反反复复学的总是很痛苦,有分分钟把书撕了的冲动。现在看来这种方法是多么的低效。我又想起了考驾照考试中的理论考试,最高效的方法不是看书,而是做题,在做中学,那时在考前2天拼命的从未接触开始刷,到后来科目一98,科目四100。再一次验证了步骤一和步骤三,说到这,李笑来老师的最少知识限度理论又是对于其的一个补充,那就是在掌握最基本最少的知识的基础上即运用便能快速的学习一种能力。 谈到解码,刘未鹏老师曾经说过两句让人脑洞大开的话:
1.教是为了更好的学习
2.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两位老师的话是那么的异曲同工,二者互为补充,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就摆在那里,不偏不倚,要看你怎么去对待,但总是有一个核心,便是如何把摆在那里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每一次解码,即是一次大脑的对话,也是一场思维风暴,大脑需要经过一次次的发问,一次次的探索,一次次的拓展。而其核心的方法就是用已知去探索未知,也可以从“教”的概念,将知识用自己所能理解的话说给自己听。我们总是有一种感觉,有些东西学了一段时间后过一段时间再捡起来,会发现比以前更加熟练,这也是潜意识在解码中的作用。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付出,也许在不知不觉答案就蹦出来了。再分析一下书写对解码的重要性,大脑就像CPU,而书写,可以减轻大脑的负担,让大脑能够分出内存来解码其他的东西,在笔尖之下,灵感会如涌泉,所以,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也为了更好的创造。
最后是融合,虽然在书中,作者并没有给与我们很明确的方法。但还是得探究一下,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这世上有很多东西出奇相似,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大道合一。无论是从布罗迪通过了解到染料的原理发明了血液中药物浓度的甲基橙测定技术,还是保罗用画画的视角经验来认识编程。所谓融合,就是发现事物之间的共性吗?我想远不如此,真正的融合我想还是站在这头望那头,即用一个领域去思考另一个领域,其实这世界像是无数个圈组合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交集,曾经有一个实验说明一个美国公民与奥巴马之间只需要通过5个人就能够认识,看似不可思议,其实想想也有道理,人际关系如此,更何况领域。所谓说,每一个领域都有交集,只要看能否想得到,而融合最关键之处便是敢想,敢于打破学科壁垒。
探索学习,探索方法论的过程依旧在于实践,实践,依旧是我还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而有一天,我也希望发现那种本质智慧术,或者是本质实践术.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前言:
我先是从鼹鼠的土豆(豆瓣)推荐书单那里看到了《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本书,又在微信读书APP里看到了同是知乎采铜写就的《深度学习的艺术(知乎盐系列)》,作为《精进》一书的阅读准备,就此开读,却没想到,这本短小(APP中共131页手机页面)的书却引发了我泉涌般的思考,如同脑洞大开一般给我如此多的启发。

正文:
根据采铜所言,所谓深度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东西不只看他浮在表面的东西,而是王深入去挖掘,甚至看到别人所未见的东西……而现在很多年轻人读书不求甚解,蜻蜓点水,养成了思维的惰性。而这阅读惰性,无论是因为“人之初,性本懒”,还是原始人基因中的趋利避害(显然,深度阅读需要的深入思考也许意味着痛苦),都将导致了阅读中的囫囵吞枣,当然某些类型的书籍正适合一目十行(详见《如何阅读一本书》),但如果对待任何书都是轻描淡写的一笑而过,那么难免会陷入“我最近读了一本书。”“讲什么的?”“呃……”这种窘境。总有一些书籍(或其他学习材料),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认真对待。

而有些时候,为了体现认真,过犹不及的,阅读又成了咬文嚼字,我们不停地在笔记上摘抄作者的每一句看上去很有道理的话,到最后得到了写得满满的笔记本,却忘了书中的前因后果,成了这本书(或其他学习资料)的搬运工。作者同样认为是不可取的,符合深度学习的方法应该是连字带空白一起读,与字里行间无字处见出字来,折旧需要阅读时的联想和思考,书中的内容不再是一行行的孤句,而是在整本书的池子中,被读者在读的时候匹配到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库里。

正如我最近读的另一本书《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中讲到的,要产生有价值的工作,首先要确定需要做的工作是什么,也就是确定需要解决的议题是什么,这也正是《深度学习的艺术》中提出的观点,要想实现有效的深度学习,必须要知道问题是什么,无论是“如何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还是“如何在6个月内学会一门外语”,或者“如何在2个月内减掉6公斤”,都需要提前明确一个问题/议题,从问题出发确定我们的学习路径。

为了追求问题的答案,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更合理的模式是建构主义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新学习的知识将成为旧知识体系中新的组成部分,它们拓宽了现有的认知边界。我们的大脑并不是一个固定存储量的硬盘,它更像是一个可以持续编织的网,随着渐进的学习过程,在网上增加新内容或者在网的边界接着编出一块新的。

在作者看来,所学信息的掌握程度体现在两点,第一是否对学习内容做出了自己的解读,不同的学习者的解读角度也会不同,只有通过解读并表达,所学习的内容才不会成为过眼云烟,而成为了我们的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构成点;第二是能否调用所学到的知识并应用到实践,只有可以应用的知识才是掌握了的知识,正如只有我们能表达出来的英语才是掌握了的英语,而不在于背过多少单词或者新概念教材。只有实现了这两点,才能实现深度学习,实现知识体系边界的拓展。

而为了实现以上这两点,就必须认识到反复练习的价值,进行长时间的刻意练习(一万小时理论中的重点并不是一万小时,而是刻意练习)。无论是知识分解后的表达,还是知识掌握后的实践,都需要反复练习输出。反复练习将使某些认知活动自动化,从而为其他深度思考腾出宝贵空间,就像是在英语对话中的脱口而出,在羽毛球比赛中的面对高速来球的瞬息应对。

2013年,一份针对400余份学习方法有效性的研究文献的元分析研究(元分析指的是对某一领域内分析成果的分析)发现以练习为主导的方法是有效性最高的,最明显的例子是背单词是英语学习中效率最低的方法,这只是一种记忆,但我们平时说话并不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蹦的,而是短语或者句子,那根据实际交流的需要,直接学习短语和句子,并在虚拟或现实情境中反复的、刻意的练习才是最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

作者由此提出一个重要的理念:要把知识当做一种技能来学习。将任何领域的知识看作是一种动态的、可运用的、可以用来完成某件事情的技能,思考知识和自己的生活与思想的关联。把知识当做一种游戏来操练,提高学习中的参与性、互动性和投入型,并摆脱现实规则的制约。由于现代各学科的细分,很多人仅掌握了自己所学细分学科的部分知识,对于其他领域的知识完全不了解,这样一来,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就会受到种种的限制。正如夏洛克•福尔摩斯因为掌握了各种领域的精细知识(包括拥有一大批在他没有掌握的知识领域的智囊团)才能够对犯罪现场的任何细节都能做出准确的推理,而巴菲特的好伙伴查理也是因为掌握了除了金融领域以外的其他领域的知识,才能够在广义的思想环境里做出对财富管理的更好的判断。

因此,学习高手应有意识的拓宽自己的学习领域,最大程度的避免思维上的偏差和狭隘,在有需要的时候实现跨学科的知识迁移。当然这种领域拓展也应该是有目的性的,而不是分散的、孤立的知识输入。在不同领域的知识背后寻找相似性、互补性和启发性,正如《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中说的那样,采用新结构理解所见所闻的四种类型包括1)找到共通点;2)找到相关性;3)找到群组;4)找到规则。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和思考,寻找旧知识和新知识可能存在的横向与纵向的关联,才能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结束语:
欲罢不能地读完了这本小书,我忍不住感慨,上了这么多年学,我仿佛仍然没有学会如何学习,但好消息是,只要不停止学习的尝试,每一天总会比昨天进步一点点。

如何深度学习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王圜外(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839722/

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知乎的采铜老师,在自序中他说到这本书的前身是“如何成为高段位的学习者”,后来因为力有不逮而决定专注在“深度学习”这一课题。我认为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强调学习法则,后者则侧重深度。这也就构成了这本书的一个学习目标。

  1.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说些什么?在谈这门知识的哪些具体问题?
    这本书讲如何深度学习,也就是学东西不只是看它浮在表面的东西,而是往深入去挖掘,甚至看到别人所未见的东西。对于这些知识,作者谈到了如何获取、也谈到了如何去使用,主要是提问、解码、操练以及融合这四个步骤。

  2. 哪些问题得到了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
    整本书看下来,因为需要把知识当成一种技能来学习,所以最重要的是:提出正确的问题。提问是思考分析的问题,解码是关注层次的问题,操练是如何使用的问题,融合是归纳演绎的问题。有时候我们读一本书,却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去读,那,读完后逐渐遗忘想必是必然的过程。
    不过,采铜虽然讲了许多如何挖掘深层知识的技巧,却太过依赖读者的自主性,没有主动探索的动机,怕是后续的步骤都难以为继,不知道采铜对这方面是否有研究……

  3.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采铜针对深度学习,娓娓道来了提问、解码、操练以及融合等四步,这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有所关联,是采铜认为的深度学习体系,也是全书的主干,如下:
    1) 提问,因为提问是将我们引向深度学习的起点。
    作为对比,作者分析了非问题导向和问题导向学习之间的不同。在非问题导向中,“学习者扮演的只是“吸纳者”或者“搬运者”的角色,只会关注知识传递的精确性和完整性,缺乏学习者自身思考的参与”。而问题导向则要求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在一个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充分调用已有知识去探索和接触新的知识,最终把这些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
    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经常去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这些提问有点类似《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主题阅读使用的分析结构, 是一种主动探索性的学习。因为目标明确,所以有稳定的动力,并会不断去探索。
    作者以他个人研究的一个问题举例,探索性学习会寻找更多可能构成答案的材料:

2) 解码
不同的解读者对同一材料的解码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心中有什么样的问题,其实也决定了你观察的视角,从而就可能做出不同的解码。这个部分可以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提问。
解码的三个层次的问题:
• 原意理解:从字面理解,记忆,能够意识到即可
• 客观评价:带有自我态度/价值观的对比评价
• 目的性拆解:根据自己所需的知识,拆解材料,提炼其中自己所需的部分
同时,作者还提出了适应型专家的概念,这类人可以不拘泥于原有的思维框架,不断进化和扩充他们的核心能力,扩展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来迎合需求和兴趣的增长。
三条观察和思考的途径:
• 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
• 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 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通过这三种方法,我们可以对面对的事物做更加深入的解读(基于样例学习),把此场景的道理尝试应用到别处,把别处的知识回溯来印证新知(让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体系相结合)。
3) 操练
操练,做中学,也就是实践。因为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及其关联。
比如游戏,游戏中操练的三个特点:
• 提供即时和丰富的反馈
• 营造动态和多变的情境,使玩家不会因单调重复而感到枯燥
• 适度的挑战性构成对学习的激励
作者提倡“知识技能化”,亦即学习时需要思考怎么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工作中,可以尝试的方法有:
• 写作式操练(分析知识的深层结构,对所学的知识重构并输出)
a. 书写是更好的思考
b. 获得反馈
• 游戏式操练(构造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假想场景,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
a. 摆脱了现实规则的制约
b. 具有高参与性、互动性和投入性
• 设计式操练(调用已有的知识,去通过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不仅能锻炼老知识还有可能掌握新知识)
4) 融合
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应该能抓住一切机会,在其所学的知识之间创造关联。事实上,只有通过将多学科模型融合用于观察和分析现实对象,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思维上的偏差和狭隘。
这种“远距离知识”间的融合思考,从效果上可以分为三类:
• 迁移(利用某一学科知识解决另外学科的问题,或寻找相似性)
• 印证(寻找广泛适用性)
• 互补(不同视角的论述,从而对议题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感觉采铜老师对这一块的论述有一点自圆其说的味道,但是其表达的观点是说将知识融合的关键,是要能够洞察出知识背后的“深层结构”。在表面上不相干的知识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潜在的相似性、互补性和启发性,找出知识与知识间隐含的联系。

  1. 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你接下来要做的是什么?
    我在自己的个人知识管理小结中提到了5个步骤:学习-保存-共享-使用-创新,原本认为这五部分可以独立成一个篇章,所以希望继续学习如何学习,现在看来最初的“学习”其实是和后面的步骤密切相关的。采铜老师所说的提问和解码,可以归纳到“学习”里,“共享”和“使用”则是操练和融合的不同形式。事实上这也是把新知识融入到我原有的知识体系中的过程。
    采铜提到专家的知识往往是“围绕核心概念或大观点组织的”,与李笑来新生中提到的概念和方法论如出一辙,首先是“核心”概念,然后是抽象而系统地思考问题。
    接下来,先消化本书的观点,然后将它们挪为己用,放到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中,丰富了读完一本书或者遇到某件事后需要提的问题。不过,也正如采铜所说,这样耗费的精力势必决定了深度学习需要有所侧重,可能仅仅是几个小的关注点。
    那么,学习的核心概念又是什么呢?:P

一些摘录:

  1. 书中四个部分:提问、解码、操练、融合,分别展示了「深度学习」的一个侧面,既相对独立又深度互联,综合起来可成一相对完整的体系。

    您在位置 #53-54的标注 2016-03-11 23:52:52
    
  2. 能做到以上三步(非问题导向)的已然是比较优秀的学习者了,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其实整个过程中,学习者扮演的只是一个「吸纳者」或者「搬运者」的角色,他们把外部载体中的某个确定的知识集合, 经过一定的消化和组织后搬运到了自己的头脑中,所有的学习行动都是以这个特定的集合为中心。知识(通常是那些被认为很权威的知识)传递过程的精确性、完整性至关重要,而学习者自身的心智,包括他原有的知识体系、方法、观念乃至困惑,可以暂时搁置起来。

    您在位置 #78-82的标注 2016-03-17 06:47:03
    
  3. 他们认为,更合理的模式应该是「建构主义」的模式,即学习者的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主动地建构而来,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一个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一个丰富的情境中,去探索甚至撞击那些新接触到的知识,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交互之后,把这些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

    您在位置 #93-96的标注 2016-03-17 06:48:45
    
  4. 一个好的长时程问题,让我们成为「建构者」,因为我们不仅仅在学习知识,我们还在「建构答案」,在努力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筛选、评判和整合新知识和旧知识,并把它们融汇成一个自给的整体;一个好的问题,让我们成为「探索者」,主动地去探求未知的领域,拓宽「未知的未知」的边界,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对现成的、边界明晰的知识的掌握;一个好的问题,让我们成为一个「猎手」,知识是我们主动去侦查、寻觅、狩猎的猎物,而不是我们战战兢兢供奉着的或者亦步亦趋跟随着的对象。

    您在位置 #147-153的标注 2016-03-17 07:00:52
    
  5. 这实际上点出了问题导向学习的另一个益处,就是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形成长期的、一贯的思考路径。

    您在位置 #179-180的标注 2016-03-17 07:20:41
    
  6. 特别是那些适合长期探索的元问题,不仅可以引发冲动式的求知事件,更有可能迫使我们持续地思考和探索。

    您在位置 #183-184的标注 2016-03-17 07:21:33
    
  7. 发现「专家的知识不是对相关领域的事实和公式的罗列,相反它是围绕核心概念或大观点(big ideas)组织的,这些概念和观点引导他们去思考自己的领域」。(《人是如何学习的》)

    您在位置 #187-188的标注 2016-03-17 07:22:04
    
  8. 教育心理学家把在某一领域有专长的人士,分为「常规型专长 (routing expertise)」和「适应型专长(adaptive expertise)」两类(《剑桥学习科学手册》《人是如何学习的》),其中具有常规型专长的人具有一个基本固定的知识系统,可以以很高的效率把他们所接触到的信息材料按照已有的框架进行分析,而具有适应型专长的人则可以「不断进化、扩充他们的核心能力,扩展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来迎合需求和兴趣的增长」。

    您在位置 #241-244的标注 2016-03-17 07:29:59
    
  9. 这某句话,我们可以用「延展」的思路来想,去假设,如果我们把它放在另一个情景中,另一个问题之下,是否仍然适用,仍然精辟有理。如果是的话,那么其实我们就发现了一小点可以复用的知识或者模式。这就是读书,读出真味来了。

    您在位置 #289-291的标注 2016-03-17 07:51:52
    
  10. 那么为什么操练如此重要呢?如果用一句话作答的话,那就是: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及其关联。

    您在位置 #335-336的标注 2016-03-17 07:53:39
    
  11. 心理学家丹尼尔·威灵厄姆(Daniel Willingham)在《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中分析说,反复练习的价值,在于使某些认知活动可以自动化进行,从而为思考时所用的工作记忆 (working memory)腾出宝贵的空间,以用于更具策略性的活动。

    您在位置 #343-345的标注 2016-03-17 07:54:19
    
  12. 一个有追求的学习者如何在自学时进行知识的操练?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就要先解决两个问题: 1. 操练的意识。他明白操练的重要性,懂得主动和积极地进行知识操练。 2. 操练的方法。可能是受别人的启发,或者自己的探索领悟,总之他知道选取合适的方法对自己所钻研的领域进行操练。

    您在位置 #359-363的标注 2016-03-17 07:55:51
    
  13. 把知识当成一种技能来学习。

    您在位置 #367-367的标注 2016-03-17 07:56:17
    
  14. 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学习螺旋模型(learning spiral),认为创造性的学习是想象、创造、游戏、分享、反思和想象的螺旋式循环。

    您在位置 #440-441的标注 2016-03-17 08:02:40
    
  15. 总之,知识的操练,既是一种调用和提取,也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它是深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知识的操练迫使我们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审视,对现实的情景和问题进行更加细微的观察,并且致力于创造两者之间的关联。它使我们不再固守书本,不再去做僵化的记忆,而是让我们赋予知识以灵性,以更好地适应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

    您在位置 #441-445的标注 2016-03-17 08:03:56
    
  16. 所谓灵感,所谓潜意识的思考,并非平白无故产生的,而是有赖于,思考者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充足的、多元的思考材料,潜意识的作用是借助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把这些思考材料进行各种组合。可以说,你在灵感酝酿之前,所做的素材准备工作越是充分,那么获得创造性成果的概率就越大。

    您在位置 #528-531的标注 2016-03-17 08:14:11
    

读书笔记

书中分为四部分解释深度学习:提问、解码、操练、融合
依我来看,则是知识的产生、熟悉、应用、整合
一、提问
从以下问题对知识进行了解:
1.针对当前学习材料,我具备了哪些知识? 2.针对当前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3.针对当前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知识,我可以通过简单探索了解? 4.针对当前学习材料,有什么是无法轻易解答,同时又有价值长期探索?
问题引导下的学习希求是没有边界的,同时也构成了学习的连续性
“随机”地涉猎学习材料,得到的是一盘知识的散砂。而在问题牵引下地学习,则是在不停地构筑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它们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专家的知识不是对相关领域的事实和公式的罗列,相反它是围绕核心概念或大观点)(big ideas)组织的,这些概念和观点引导他们去思考自己的领域” —— 《人是如何学习的》
之前曾接触过类似论述,一个资深的智者,其所有知识结构都可以归结为一个点,自成体系。辩论中也有同样说法,立论的必须有核心,说得天花乱坠是没有用的,要能看到自己的立足点。
归根结底,问题还得由我们自己来解答,别人的帮助只是一种推动,但心智的构建过程是无法由他人替代的。
二、解码
解码的三个层次
1.它说了什么?(原本传达的信息,直观表层印象) 2.它是什么?(对文本的反思,实质地评价和定性) 3.它是怎么实现的?(形式和构成观察,使用手法,来源等)
对事物的掌握程度:了解(knowledge about)和 知晓 (knowledge of)
常规型专长(routing expertise) : 基本固定知识系统,高效率把信息按照已有框架分析
适应型专长 (adaptive expertise): 不断进化、扩充自己的核心能力,扩展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来迎合需求和兴趣的增长
所谓学习,本身就要注重深度和广度的结合
解码的三条途径:
1.不只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
2.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归纳,其实就是信息的减损。
3.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在我看来体现在三个方面:由表到里,由小到大,由同到异
”正是例外变得重要起来。我们不去寻求相似;我们尤其要全力找出差别,在差别中我们首先应该选择最受强调的东西,这不仅因为它们最为引人注目,而且因为它们最富有启发性。“ —— 《科学与方法》
三、操练
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
游戏中的操练特点:
1.即时和丰富的反馈
2.营造动态和多变的情境
3.适度的挑战性构成对学习的激励
“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联系,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及其联系。”
一个有追求的学习者如何在自学时进行知识的操练?
1.操练的意识
2.操练的方法
头脑中的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可以通过技能训练不断强化和完善。
陈述性知识:把知识当成一种技能来学习。
不只是把它当成是一种静态的、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本里的东西,而是当成一种动态的、可运用的、可以用来完成某件事情的技能。
在“知识技能化”理念下的三种知识操练方法:
1.写作式操练
书写是更好的思考,教是最好的学——刘未鹏
2.游戏式操练
如果把对知识的操练当成一种游戏,那么这种操练就会具有相当高的参与性、互动性和投入性,同时它摆脱了现实规则的制约,使我们可以在更丰富、更多样可能性的情境下去应用我们的知识。
思想实验:思想实验就是构造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假想情景,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设想事物在这个情景中的变化。在这样的操练中,思考者往往会得到比原先更为深刻的领悟。
3.设计式操练
设计式操练就是调用已有的知识,去通过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
设计式操练的好处,就是强迫学习者为了解决某一个现实的问题,来综合性、创造性地调用知识。
总之,知识的操练,即是一种调用和提取,也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它是深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知识的操练迫使我们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审视,对现实的情景和问题进行更加细微的观察,并且致力于创造两者之间的关联。
四、融合
1.迁移
2.印证
3.互补
铁锤人:当你手里只有一把铁锤的时候,看什么东西都是钉子。 —— 查理芒格

##天才源自刻意练习 Talent Is Overrated:What Really Separates World-Class Performers from Everybody Else

目录

第一章—— 经验困境 / 001
伟大成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价值,但是它来自哪里呢?

第二章 ——对天赋的误解 / 025
直面天生才智的意外真相

第三章 —— 智力与成就的关系 / 055
智力和记忆力对高成就的真正作用

第四章 —— 卓越并非来自简单重复 / 081
一种对伟大成就的合理解释

第五章 —— 刻意练习是什么 / 101
对新手来说,这不是我们很多人所做的那种“练习”

第六章 —— 学习最重要的能力 / 131
改变我们的具体方式,使一切与众不同

第七章 —— 在生活中实践 / 163
机会有很多—只要我们用新方法看待我们的工作

第八章 ——团队的杰出法则 / 195
很少人做得好,大多数人根本不做;你开始得越早越好

第九章 ——创造力是训练出来的 / 225
我们所学的原则如何带我们走出创造力的迷宫

第十章 ——成本效益分析 / 259
早早开始并一直坚持的巨大好处

第十一章—— 激情是真正的动力 / 291
明白有关伟大成就的根源
致谢 / 323

你与伟大之间的距离,只差一个刻意练习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静待花开(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776317/

文 / 静待花开


谁不想成功?

相信没有。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卓越却只属于少之又少的一部分人。这可不像满大街的潮流时尚,想要一个iphone,交钱提货就OK了。我们习惯将成功者称为“天才”“天之骄子”,认为是上天的眷顾,才会让他们获得如此的“好运”。然而,难道真的是因为他们的天赋秉异,才会“被上帝选中”么?

“当然不是了!”也许你会说:“他们都是超级努力自律的人呢!”所谓天道酬勤,没有努力勤奋地付出,是不可能成为优秀卓越之人的。

貌似,这个观点靠谱……

然而,今天的这本书——《天才 源自刻意练习》将彻底颠覆上面的两种论调。作者杰夫·科尔文说无论是努力工作论,还是天赋论,都是错误的。书中像剥洋葱似的,一层层地将“天才”们的神秘面纱揭开,展示给读者,那就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不就是勤奋努力么?换个词而已……

别着急下论断,先来看看书中是怎么说的。

为什么是刻意练习?

每个人对于成功的理解千差万别,但是相信没有人能够否认莫扎特、巴菲特、老虎伍兹……这些人的卓越成就。那么,他们的成功有没有共同的特点呢?

是经验吗?

那么6岁开始巡回演出的莫扎特,哪里来的足以惊艳世界的经验呢?反而,身边有很多已经在本领域做出成绩的人,数年之后反而默默无闻,再没有了当年的初出茅庐之势。

是天赋吗?

还记得《伤仲永》么?文豪王安石用一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天赋并不可靠,如果没有好好开发和使用的话,与路边的一块顽石是没有区别的。

是超强的智力和记忆力吗?

没错呀,能人都是过目不忘,反应超快的家伙!

然而,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停留在“术”上的基础能力已经逐渐被飞速发展的科技所替代了,成为人类智慧中可有可无的“副产品”。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说法未免夸张,但在这个随处可以“Baidu”的世界,难道还有什么需要把圆周率背到目不可及的地步?显然,已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

什么是刻意练习?

既然上面的那些都不是成才的必要条件,那么刻苦努力总该是了吧?

卓越并非来自简单重复
作者如是说。

记得父母那辈有句名言叫:行行出状元。的确,每个行业都会有佼佼者的诞生,但为什么却很少有人成了世界一流呢?因为他们往往会停在了“简单重复”上。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我们学习开车,从不会到会,从刚上路的手忙脚乱,注意力高度集中,到应对自如,甚至可以开着车听歌听课。然后呢?是不是就停留在“简单重复”上了呢?

很少会有人再去研究汽车的发动原理,运行规律。因而成为该领域里的专家大师。

而这,偏偏就是我们今天的重点——刻意练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有些令人沮丧?这么困难无趣的事情,要如何去做呢?

这就带来了我们的下一个问题——

如何做到刻意练习?

如果不知道引擎的工作原理,我们就永远不能使车跑得更快或运转更有效。然而,要实现“更快更强”的目的,绝不是背诵原理那么简单的事情,理论加实践才是王道!

书中作者将应用场景分为了生活和工作两种,从而将听起来“高大上”的刻意练习带入到了每一个人身边。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arge/public/p891997.jpg)

刻意练习的背后还有什么?

他们坚信自己能做成事情,也坚信自己的付出都会得到回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597
598
599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639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666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673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759
760
761
762
763
764
765
766
767
768
769
770
771
772
773
774
775
776
777
778
779
780
781
782
783
784
785
是的,就是这种坚定的态度与信心,让他们成为时代娇子,众人膜拜的对象。不妨尝试回想下,我们的刻意练习在哪个时期用得最多呢?

在学校的那些年,是不是?尤其是大考来临之际,每天都在针对不会的知识点,逐一攻破,不懂就去问老师。然而,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随着考试结束,瞬间就烟消云散了。那么,走上社会的我们,要如何延续这种信念呢?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arge/public/p891998.jpg)

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深反思的问题。

我们到底要如何保持有效的终身学习——刻意练习?你的初衷在哪里?

如果你想成为莫扎特、丘吉尔、巴菲特、杰克·韦尔奇这样的人,只有坚持不懈地刻意练习,学会如何对结果进行分析,学会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如果你很羡慕莫扎特、丘吉尔、巴菲特、杰克·韦尔奇这样的人,只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练习,我们都有可能获得成功。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arge/public/p891999.jpg)

伟大成就不只属于上天眷顾的那几个人;任何人,包括你我,都能获得!

### [怎样刻意练习才是要解决的问题](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695831/)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arge/public/p820076.jpg)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野生(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695831/


#1.如何评价这本书

这本书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哪来的天才」,是09年出的一本书,最近是换了个名词,突出了刻意练习的存在感,我本以为这是一本比较水的励志成功学。读完才发现自己错了,比起「刻意练习」,这本更接地气,读起来更流畅,同时也有很多如何做的指引,不愧是一本经典,值得给四星推荐。

#2.书里讲了什么。

全书十一章内容,大概可分为三部分。

前四章节为第一部分,主要论述经验、特殊天生能力、IQ智力、简单重复练习等都不能促使伟大成就产生,唯有刻意练习可以。

五六两章为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刻意练习的概念、六大特征要素、以及如何改变一个人的三种更多。

后面五章为第三部分,讲述个人生活、团队协作、创新研究领域中刻意练习运用,并列举出三种模式。

#3.精心设计得练习活动、来自导师的观察与辅导、挑战极限的多次重复、存在即时反馈的心流状态、工作中的自我调节、有意识建构心智模型、尽可能避免惯性与自动性等等可以更好发挥刻意练习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这是一个行动实践指引。

#4.刻意练习的三种模式:

音乐模式(知道自己要传达什么信息,但挑战在于如何能够高效地传达出来。练习方法:将信息拆分为小块,对每一小块都进行分析,然后反复练习,通过教练或录像进行即时反馈,诸如演讲、协作、培训。)

国际象棋模式(面对一个问题,你需要找到一种解决方法。练习方法:问你自己在遇到相关问题时你会如何去做,并将你的做法记录下来,与专家大师的做法进行比较)

体育模式(加强认知技巧和能力,去学习你所在行业中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尝试提高自己技能的某个方面,大量重复,即时反馈)

## [精进](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61696/)
![](https://img3.doubanio.com/lpic/s28588315.jpg)

### [热门划线](https://read.douban.com/ebook/21820932/)

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

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

“实际做事花费的时间总是比预期的要长,即使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

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我称之为“收益值”;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工作会自动膨胀,直至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

仔细考察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回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保持专注,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并保持留意新的机会。”

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某个无法摆脱的僵局时,先不妨试试这三步:1.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2.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3.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我们从闲暇中获得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度,而是取决于其质量。



>盲目的努力,只是一种缓慢的叠加。

在《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更有效的提升自我的方法:用持续精确的努力,撬动更大的可能,这便是精进。
这本书为大家提供了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成功七个方面的精进路径,只要依循书中的方法反复磨练,便可以日益精进,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找到实现自我的那条成功之道。
这本书将帮助你——
◎ 建立平衡的【时间】观,度过真正有质量的人生
◎ 建立选择标准,解决【选择】中的两难困境,找到适合选项
◎ 高效、即刻行动,在【行动】中增长智慧
◎ 通过提问、解码、操练、融合,成为高段位的【学习】者
◎ 了解潜意识特性,借助【思维】工具,突破大脑的限制
◎ 优化个人资源,有策略地培养后天【才能】,成长为T型人才
◎ 找到你的独特性,开辟个人独一无二的【成功】之路

### 目录
第一章 时间之尺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一、 活在“全部的现在”
(从当下出发,联结过去与未来)
二、 对五年后的自己提问
(如何解决远期与近期未来的冲突?)
三、 我们总是在重复地抓起沙子
(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四、 “快”与“慢”的自由切换
(为什么我们的时间永远不够用?)

第二章 寻找心中的“巴拿马”
——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一、 从终极问题出发
(以人生终极目标作为首要原则)
二、 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
(发现人生中的更多可能选项)
三、 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
(选择太多怎么办?)
四、 人生是持续而反复的构造
(校正选择,做出建设性的改变)

第三章 即刻行动
——改变一切的核心力量
一、 “现在”就是恰当的时机
(不管怎样,只要开始就好)
二、 精益创业的行动启示
(把“未完成”变成“已完成” )
三、 像Photoshop一样分解任务
(从工作的核心区开始)
四 、 三行而后思
(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智慧)

第四章 怎样的学习,才能够直面现实?
——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一、 找到一切学习的向导
(好的学习者,首先要向自己提问)
二、 不要只做信息的搬运工
(通过解码,深入事物的深层)
三、 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
(你能够调用的知识有多少?)
四、 分离的知识,难以解答真正的现实
(让不同的知识发生化学作用)

第五章 向未知的无限逼近
——修炼思维,成为真正的利器
一、 大脑需要“断舍离”
( 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 )
二、 迎接“灵光乍现”的时刻
(让潜意识为你工作)
三、 思考可以有自己的形状
(将思维转化为图像 )
四、 世界上没有轻而易举的答案
(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做到周密思考)

第六章 努力,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才能
——不断优化你的“努力”方式
一、 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
(努力需要有效的策略)
二、 没有突出的长板就是危险
(专注发展自己的优势才能)
三、 你是“差不多先生”吗?
(绝不苟且,才能做到极致 )
四、 挑战是设计出来的
(不断为自己设计“必要的难度”挑战 )
五、 不痛苦地坚持到底
(只有深入下去,才能培养起真正的兴趣)

第七章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唯一的
——创造成功,而不是复制成功
一、 “学渣”与“学霸”都不是好选择
(做一个主动探索的学习者)
二、 从“游乐场”到“荒野求生”
(怎样从大学走向社会?)
三、 独特性,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 请坚持你的与众不同! )

### [《精进》一书参考文献列表](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869342/)

前言

1. 乔纳森·科特者:唐奇.《我幻想着粉碎现有的一切:苏珊·桑塔格访谈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第一章

2. P3 梁漱溟《三种人生态度》《如何成为今天的我》《我的自学小史》,收于《梁漱溟读书与做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
3. P4 “时间视角”英文为“time perspective”, Boniwell, I. and Zimbardo, P. G. (2004) Balancing Time Perspective in Pursuit of Optimal Functioning, in Positive Psychology in Practice。相关论文还有很多。
4. P6 林德沃的说法引自: Stolarski M.,Wiberg B.,and Osin E (2014). Assessing Temporal Harmony: The Issue of a Balanced Time Perspective, in Time Perspective Theory: Review,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
5. P10 Trope Y., Liberman N. Temporal Construal. Psychological Review, 2003, Vol.110, No.3, 403-421
6. P14 “半衰期”英文为“half-life”,可参考维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lf-life
7. P19 卡尔维诺《为什么要读经典》,黄灿然译,http://www.ruanyifeng.com/calvino/2007/09/why_read_the_classics.html
8. P21 维斯拉瓦·辛波斯卡《我曾这样寂寞生活》,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
9. P26 李欧梵《人文六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0. P27 弗洛克《享乐主义手册:掌握丢失的休闲和幸福艺术》,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1. P29 “心流(flow)”相关论文和书很多,可参考维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Flow_%28psychology%29
12. P29 鸟类学家奥约的故事,扩展阅读可见:http://www.guokr.com/article/437591/


第二章

13. P36 选择相关的心理学论述可参考詹姆斯·马奇的《决策是怎样产生的》,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14. P38 绘本画家雅诺什的故事《哦,美丽的芭拿码》,豆瓣页面: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766733/
15. P39. 萨尔曼·可汗的思想和经历见《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 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浙江人们出版社,2014
16. P40. 迈克尔·雷《成功是道选择题:斯坦福大学人生规划课》,现代出版社,2014
17. P41 朱光潜《谈修养》,中华书局,2012
18. P42 本页中有四位人物,推荐阅读他们的传记,分别为:《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逻辑人生:哥德尔传》《数字情种:埃尔德什传》《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
19. P45 寻找隐含假设的方法,可进一步参考凯根《变革为何这样难》(Immunity to Change),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豆瓣页面: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726317/
20. P52 成长型心智,相关文章和书较多,初步了解可参考李颖生《成长型心智:不完全使用手册》:http://www.helenysli.com/ch/2013/11/manual-in-progress-for-growth-mindset/
21. P53 斯坦福大学的open loop university,网址:www.stanford2025.com/open-loop-university
22. P55 罗伯特·朗,个人网站www.langorigami.com,TED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M3MjA3MDI4.html
23. P57 德鲁克的观点,《21世纪的管理挑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4. P57 陈星汉的成长故事,参见:http://play.163.com/special/jianzheng_23/
25. P59 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时代:生活于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26. P60 金树人《生涯咨询与指导》,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7. P66 珍妮·苏克《我想看到的世界》,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
28. P68 规则遵循理论参见詹姆斯·马奇的《决策是怎样产生的》,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9. P71 “内职业生涯”是个重要的概念,我最早是十年前听浙江大学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前主任金海燕老师谈到的,大家可以网络搜索了解。


第三章

30. P78 安妮·拉莫特《关于写作:一只鸟接着一只鸟》,商务印书馆,2013
31. P83 埃里克•莱斯《精益创业:新创企业的成长思维》,中信出版社,2012
32. P86 明茨伯格《明茨伯格管理进行时》,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3. P87 彼得·蒂尔《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
34. P92 多任务处理中的任务转换损耗(switching cost),扩展阅读见:http://apa.org/research/action/multitask.aspx
35. P96 录制一首歌曲的过程可参考梁欢在TEDxZJU的演讲《一首流行歌是如何诞生的》: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Y3ODI3NjY0.html?from=s1.8-1-1.2
36. P99 本雅明《单行道》,王涌译,译林出版社,2012
37. P100 彼得·布鲁克《时间之线:彼得·布鲁克回忆录 》,新星出版社,2013
38. P102 罗伯特•波西格《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重庆出版社,2011
39. P103 克里斯·阿吉里斯、罗伯特·帕特南等《行动科学: 探究与介入的概念方法与技能》,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40. P103 唐纳德·舍恩《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1. P103 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创造知识的企业:日美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第四章

42. P116 蒙克《天才之为责任:维特根斯坦传》,浙江出版社,2011
43. P118 罗素《人类的知识》,商务印书馆,1983
44 P119 弗里曼•戴森《反叛的科学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45. P123 琳达•达林-哈蒙德《高效学习——我们所知道的理解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6. P124 波利亚《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
47. P124 约翰•D•布兰思福特《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8. P127 努维尔的故事,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 / 安藤忠雄研究室《建筑师的二十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9. P128 幾米 的故事,见冼懿颖《幾米的图像阅读经验》一文,收于《密林寻找树叶的探险:阅读的风貌》,现代出版社,2011
50. P130 怀特海《思维方式》,商务印书馆,2004
51. P132 金克木《书读完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52. P132 唐君毅《青年与学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3. P133 徐皓峰《刀与星辰》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54. P133 大头马《观察的途径》:http://cinephilia.net/archives/26681
55. P137 彭加勒《科学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6
56. P140 安德烈•焦尔当、裴新宁《变构模型:学习研究的新路径》,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57. P145 王云五《我怎样读书:王云五对青年谈求学与生活》,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58. P145 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59. P147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形式综合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60. P150 戴维•玻姆《论对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1. P150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62. P151 布罗迪的故事见罗伯特·卡尼格尔《师从天才:一个科学王朝的崛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
63. P153 保罗•格雷厄姆《黑客与画家》,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64. P155 赖声川《赖声川的创意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5. P157 村上隆《艺术创业论》,中信出版社,2011
66. P158 霍夫曼的话引自刘易斯·沃尔珀特、艾莉森·理查兹《激情澎湃:科学家的内心世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第五章

67. P167 史蒂夫•哈里森《创意的秘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68. P169 斯蒂芬•金《写作这回事》,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
69. P172 威廉•津瑟《写作法宝:非虚构写作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70. P173 季羡林《季羡林:读书与做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
71. P174 菲尔•柯西诺《英雄的旅程:与大师坎贝尔对话》,金城出版社,2011
72. P174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一部自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73. P176 两个图示参考《Gamestorming:创新、变革&非凡思维训练》,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74. P178 詹姆斯•韦伯•扬《创意的生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75. P179 朱莉娅•卡梅伦《创意,是一笔灵魂交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76. P181 爱德华·德波诺《12堂思维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77. P182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独抒己见》,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78. P183 皮克斯公司用旧工厂改装的大型办公空间,参见:http://it.sohu.com/20130702/n380408376.shtml
79. P186 《盗梦空间》的结构分析参考了罗伯特·麦基《故事》中的理论
80. P189 沃尔特•艾萨克森《爱因斯坦传》,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81. P189、190 孔涅和德祖利埃的话引自《解码者:数学探秘之旅》,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82. P191 保罗•拉索《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83. P195 “思考像是用网逮鸽子”引自《布罗斯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布罗斯现通译为约翰·巴勒斯
84. P203 形态分析表格参见迈克尔·米哈尔科《米哈尔科商业创意全攻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85. P204 保罗·伊尔曼《飞行员航空知识手册》,航空工业出版社,2006
86. P204 鲍迪奇《美国实践航海学》,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87. P205 小休伊特•海瑟曼 《怎样选择成长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88.P207 翁贝托·艾柯《无限的清单》,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第六章

89. P216 本·霍洛维茨《创业维艰》,中信出版社,2015,P.224 再次引用
90. P219 优势识别器可参见 C.R.斯奈德、沙恩·洛佩斯《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91. P221 同20,表6-1为综合多个资料总结
92. P231 乔治·莫舍的话引自《当时知道就好了:哈佛商学院1963届毕业生关于职业、财富和生活的建议》,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93. P232 齐白石《白石老人自述》,收于《民国课堂:大先生的背影》,广西人民出版社,2014
94. P234 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95. P235 德鲁克的故事,见《德鲁克看中国与日本:德鲁克对话"日本商业圣手"中内功》,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96. P237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反脆弱》,中信出版社,2014
97. P240 《只是为了好玩: Linux之父林纳斯自传》,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98. P242 蒂娜•齐莉格《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9. P243 Bjork夫妇的研究成果较多,基础了解可见: http://bjorklab.psych.ucla.edu/research.html
100. P245 谷大白话的经历可见演讲视频《行百里者都靠死磕》,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006064/
101. P249 冯唐《如何成为一个怪物》,新星出版社,2011
102. P251 《线上幽灵:世界头号黑客米特尼克自传》,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103. P251 程砚秋《我的学艺经过》,收于《中国戏剧大师回忆录》,作家出版社,2012
104. P252 《启功给你讲书法》,中华书局,2005


第七章

105. P258 拉斯金的故事见《编程大师访谈录》,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106. P260 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07. P262 爱德华·霍夫曼《马斯洛传:人的权利的沉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08. P265 德鲁克《自我管理》收于《21世纪的管理挑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109. P266 Andrew Hunt、David Thomas《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110. P275 彼得·考夫曼 (编)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11. P275 张五常《新卖桔者言》,中信出版社,2010
112. P276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反脆弱》,中信出版社,2008
113. P277 了解费曼,除了《别逗了费曼先生》外,还可参见费曼的学生戴森所著《反叛的科学家》中的部分章节
114. P282 彼得·蒂尔《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
115. P284 乔纳森·科特者:唐奇.《我幻想着粉碎现有的一切:苏珊·桑塔格访谈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 [热门划线](https://read.douban.com/ebook/6108413/)

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及其关联。

一、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
二、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1.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2.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3.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4.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他们认为,更合理的模式应该是「建构主义」的模式,即学习者的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主动地建构而来,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一个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一个丰富的情境中,去探索甚至撞击那些新接触到的知识,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交互之后,把这些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

三、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把知识当成一种技能来学习。

「见文字平铺纸上,易;见若干文字自纸面浮超凸出,难。见书中文字都是一般大小,易;见书中文字重要性有大小,而如变大或变小,难。顺书之文句之次序读书, 易;因识其义理之贯通,见前面文句如跑到后面,后面文句如跑到前面,平面之纸变卷筒,难。于有字处见字而知其意义,易;心知著者未言之意,于字里行间无字处见出字来,难。」

1. 它说了什么?(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2. 它是什么?(对文本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文本进行评价和定性)3. 它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写作、表达的手法)

思想实验。思想实验就是构造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假想情景,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设想事物在这个情景中的变化。在这样的操练中,思考者往往会得到比原先更为深刻的领悟。

### [许多了不起,跟钱没关系——聊聊那个走得很慢,...](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868476/)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人,并不是那些站在风口浪尖,看似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在他们身上,你看得到膨胀的欲望,是如何将他们的生命力一点点地纯粹榨取,让他们变成宫崎骏笔下的蠢猪。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人,是那些一直在你看不见的海面下生根发芽,将自己全部发展的人。他们不在乎海面上有多少商船多少金银珠宝,他们也从不像那些浮游生物一样,和垃圾一起飘荡在海面上,期待好运气能把它们带去远方。不,你看不见的他们只是在海底下生长,长成大片大片的珊瑚礁。直到有一天,他们筑起了整个海岸线的城墙。

而采铜,是后者。是这个世界上为数极少的,后者。

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渐渐明白了一件事,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很“漂亮”的事物,五光十色,鲜亮的,像海浪一样一浪比一浪高,卷起来非常多梦幻泡泡。这些漂亮的事物一次次更迭着新鲜的面孔,从金秀贤到宋仲基,一次次更迭着更新鲜的概念,从马甲线到A4腰。在这个时代,没有比海更好的比喻,账面上的数字翻一翻,像极了海浪卷起来的无数泡沫。

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跟“漂亮”无关的事情,那是被“主流”眼光难以包装炒作的事情。据说金鱼的记忆有9秒钟,人的记忆只有7秒。这样的生物,从基因上就没有相信长远,相信积淀,相信时间意义的编码。随着人的理性成熟,大致上,会对时间这件事情,产生一种更切肤的体验。就像树的中心会升起一圈圈年轮,那些活得更认真、更郑重的人,会看到时间的年轮一圈圈地刻进自己的身体里,自己的心智和头脑里。作为一个外人的你,你总看到这棵树,更粗壮了,更枝繁叶茂了,你却永远很难体会——那种年轮一圈圈增长的快乐。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采铜一直走得很慢。专职写作的时间里,并没有其他收入。《利器》写了一篇采访,铜叔说自己一个苹果设备都没有,可能是历史上上利器最土的一个人。他用一台Surface写作,写出了知乎那么多精彩的回答,也写出了这本书。

看到这个句子的时候,忽然鼻子一酸,眼泪就啪嗒啪嗒地掉了下来。

人这一生,总要有一些纯然地、能排除万难的创造冲动。这些冲动,跟你用什么设备,走什么路径,去什么平台,都是没有关系的。我们总以为,是知乎成就了采铜,是平台创造了机会。我们却拒接看到,那些在平台和大风推动势能之前,那些长久地静默,不懈地努力。

看到采铜,你终于可以相信,这个世界只有一些种子发誓要冲破生命桎梏的动力,有一些成长,与土壤的贫瘠还是肥沃,毫无关系。

采铜采铜,卖书不赚钱,你是知道的啊。
采铜采铜,知乎50万粉丝,你不接广告,你傻啊。
采铜采铜,你应该去给企业讲讲课,赚赚培训费,多轻松啊。
采铜采铜,你顶着浙大博士的名头不用,多么浪费啊。

在采铜面前,这些话被重复了千万次。这些在别人看来都是雷打不动的真理,为什么在他面前,显得有些苍白,渐渐地,声音就弱下来了呢。

有时候你闭上眼睛,似乎能看见他,只是专心地抱着kindle阅读,在火车上也拿出surface写字。只是专心做一个写作者,他好像什么也听不见。

你忽然很羡慕他。
而我祝愿每一个有渴望的生命,都能成为他。

### [名校和非名校最重要差距,悄悄影响着我们的一生](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966692/)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特立独行的猫(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966692/


1 名校与非名校的差距不是收入不同,而是思维方式与做事标准

最近高考出成绩,很多人在报志愿。我收到一些来信,都是高三学生,信中说:“星姐,我高考成绩一般只能上二本,但当年你也是二本毕业的,我觉得我毕业时候能跟你一样好。”
 
不是,你等等,听说我。我是二本毕业的,可能你觉得我现在还挺好的,但我依然觉得我跟那些名校的同学有巨大的差距。这个差距不是毕业后的薪水,也不是学业水平的差距,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与做事标准。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一直没法清楚的描述这种差距,一直到我最近看到了《精进》这本书中的一段话,描述的非常贴切: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
 
“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学的学生,因为高考本身带来的挫败感,二三流高校学生的身份设定及环境按时,不称职的老师所引发的失望以及同学间放任自流气氛的带动作用,都容易让他们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的度过每一天。”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想到大三大四在北大交流学习时候的感受。在北大最让我震撼的不是老师多牛,同学多聪明,而是一种大家都积极努力的氛围。比如期末考试过后自习室依然灯火通明,上课永远都人满为患,课间20分钟换教室时间学校里到处都是奔跑叼着面包奔跑的人。每个人都毫无时间观念的疯狂学习,参加各种活动。在我眼里,他们永远充满了斗志,谈起各种竞赛和活动都特别兴奋,每天从睁眼就忙的不可开交,到晚上一两点睡觉都是常事儿。没人抱怨自己辛苦,也没人抱怨生活艰难,大家每天都忙的鸡飞狗跳,但又特别开心的样子。
 
我一直记得的是这种从每个人身上散发出的生活学习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不由得带动着我,虽然我跟他们差距很大,但也不断激发我向他们看齐的标准。直到现在,我一直用我能见到的周围最牛的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虽然也经常做不到,但这让我觉得我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在自律和自省中生活,辛苦但总有很大进步。
 
我的大学是二本学校,也有一些二本学校的网友给我写信说一些现状,比如自己努力学习就会遭到周围人的排斥,同学们都抱怨老师不好天天宿舍睡觉,学习氛围很差只有考试时候才努力学习等等。而个别一些稍微努力点的同学(比如我),如果不去看看外面真正的世界,就会觉得自己相当不错了,或者觉得自己的努力被同学排斥孤立,可能是自己的错。

其实每一个同学进入大学的时候都怀着努力学习的心态,一二三本都有好学生,也都有特别努力勤奋的人,但为什么走着走着就会消失一大半呢?其实就是《精进》里的这几句话“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的度过每一天。”

--------------------------------------


2 为什么名企喜欢要名校的学生?

为什么名企喜欢要名校的学生?非名校表示不服。当年我也觉得不服气,非名校的同学也有努力的,为什么要一棒子都打死呢?进入社会久了我才明白,其实名企要的不是多么高的GPA成绩,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就像《年薪百万的年轻人都是怎样生活的》一文中描述的:“那些年薪百万的年轻人,他们拿着高薪,却依然选择为了工作到深夜,并且他们的状态很不一样,每天都为自己让世界变得更好了一点点感到振奋,非常积极。他们的辛苦不叫辛苦,也不为百万年薪。辛苦是他们获得自我实现的途径,自我是实现使他无穷快乐。这世界就是一拨人在昼夜不停的高速运转,另一拨人起床发现世界变了。”
 
是不是感觉逼格老高老高了?
 
我们大部分人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呢?
 
上班稍微努力点就开始讲究公平,自己不得志就开始抱怨公司和领导,下班后看几页书就觉得自己特别上进,辛苦上几天就觉得自己要赶紧去享受一下生活了,加几天班就担心自己会过劳死。遇到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就郁郁寡欢,仿佛遇到了天大的人生难题磨磨唧唧解决不清。看见牛逼的人也会心生羡慕,但总也突破不了努力却总不得要领魔咒。
 
当然,这话不能说死,名校也不一定100%牛逼,非名校也有出类拔萃的英才,但就大范围来讲,一个人受环境的影响会非常之大,《精进》里还说了一句话:“一个二三流大学的学生,能够勇敢以名校学生中档乃至高档水准来要求自己,才是恰当的做法,他也一定会从中受益。”我把这句话发给一个大学老师,她跟我讲:“太难了,我就这么要求我的学生,但层次的差异太大了,大部分学生理解不了,也许毕业后才会理解吧。”
 
不过,毕业后估计也很难理解。在学校都对自己没要求,进入社会环境更嘈杂以后就更难了,所以,努力的人总显得那么不合群。

--------------------------------------

 
3 越能干,越努力;越有钱,越上进

前几天回老家,我姐问我,你觉得北京跟二三线城市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我说:“北京跟不用跟二三线城市比,北京自己都有不同层次的人群。我总结就是几个字:‘越能干,越努力;越有钱,越上进’。”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个朋友来找我商量点事儿。她还有50天生孩子,怀着双胞胎。姐们已经财务自由很多年了,在怀孕期间又开了两家公司,要创建一个女性理财平台(经常看到她神采奕奕的跟很多白富美在一起,摔啊!)。你可能会问:“这都什么人啊?”这就是普通人啊,那些已经财务自由的,有钱的,能干的普通人。
 
进入社会十年八年后,名校和非名校带来的名气和基础学历教育的差异渐渐就不明显了,更多的是个人经验,经历以及社会化程度的较量。有的人的生活越过越好,有的人越过越找不着北,甚至日子越来越惨。而造成这一切的差异,最主要的来自人的精神内核。简单说,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你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人,还是一个爱抱怨懒散怠惰的人,直接决定了你之后的全部生活。
 
此时此刻一个人的精神内核,一半来自于进入社会后对自身的要求和改变,一半来自于从小到大养成的思维与生活习惯。前者改变的几率非常大,但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我们在社会上看到的很多大学一般,但进入社会很优秀的精英都来自于此,通过不断的自我革新与历练,重塑了一个进入社会后的自己。而另一部分人,他们出自名校的氛围,一直以来都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而他们自己也生活在这样的层次和圈子当中,同学同事都是样的人。你会发现,在领导人,或者名企当中,他们都手拉手一样成批存在着。
 
但无论这些人他们多有钱,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特别努力,特别勤奋。这种勤奋不仅仅在自己身上,还在自己的伴侣,以及自己的孩子身上。前几天跟一个朋友聊天,她是一个社会知名人士,老公是知名摄影师,有一个五岁左右的女孩。她跟我提起等我孩子大一点,就要上很多培训班了等等,她列举了自己女儿上的比如舞蹈,钢琴,马术,跆拳道等五项。也许你会说,孩子太苦逼了,她会快乐吗?答案是她女儿超级快乐,每天都过着小公主一般的日子,幼儿园一放学就着急的去各种培训班里,还经常主动提出来要学这学那,她妈妈看她实在没时间只能哄她长大点再去。
 
你觉得苦逼,是因为你觉得自己学习和生活很苦逼,才会觉一个小孩子学那么多更苦逼。而在这些人的生活里,好奇心强,努力勤奋,积极向上就是常态,也是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啊。
 
我们很难明确而苛刻的讲,名校和非名校带来的差距到底是什么,是毕业后收入水平还是生活水平的不同。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从思维方式和做事态度上来看,名校所带给人的自律,进去,积极,勇敢所带给人的影响可以是一生,甚至是几代人。金钱很难传承很多代,但精神却可以永远流传。即便是那些非名校但依然在社会上取得不凡成就的人,他们也拥有同样的精神与气质,这些通过自我变革和付出巨大努力之后重塑起来的优秀者,他们和那些名校出身的优秀人才一起,活跃在人生的舞台上,创造自己的荣光。
 
当然,那么非名校的,还没什么荣光的我们该怎么办?就像文中的那句话,普通二三流大学的学生用名校的标准要求自己,普通人用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即使没能成为特别棒的那一个,那也一定好过现在的我们自己。
 
我在《新东方精神》里读到过一句话:“你要用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的走到牛人当中去,拉近和牛人之间的距离。当你觉得自己能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的时候,你才能成为了真正的牛人。”

### [读书笔记](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37693283/)

文中有提到在做完一件事情后进行自我反思的一套方法,个人感觉挺有用的,遂与大家分享:
“一、 信息
在做这件事时我利用了哪些信息?其中哪些信息是最关键的?
这些信息是从哪些渠道中得到的?哪些渠道被证明是很有价值的?
我可能遗漏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怎么得到?
二、 预期
在做事之前,是否对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形成了正确的预期?
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预期?是什么造成了预期和事实之间的偏差?
我的预期是否促成或者阻碍了事情的进程?今后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预期?
三、 结果
怎样描述这件事的结果?怎样评价这件事的结果?
在描述和评价这件事的结果时我用了哪些指标?这些指标是否需要改进?
结果需要哪些改进?如何改进?
四、 进度
事情的进度合适吗,太快了还是太慢了?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当进度出现问题时使用了哪些手段进行干预?效果如何?为什么效果理想或者不理想?
五、 工具
在完成这件事的过程中,我使用了哪些工具?
哪些工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哪些工具起到了阻碍作用?
如何改进现有的工具使其发挥更好的功效?
六、 情绪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情绪状态是什么样的?是否出现过情绪失控的情况?是什么引发的?
我是否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在这期间使用了什么方法?是否需要改进?
七、 阻碍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哪些阻碍?其中最重大的阻碍是什么?
我是如何应对这些阻碍的?取得了什么效果?
这些阻碍中那些会长期存在?我需要通过什么持续的努力来减少这些阻碍?
八、 优势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发挥了什么样的优势?是否有什么优势还没利用和发挥的?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主要优势有哪些?我的哪些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我可以向做同类事情的其他人学习什么?他们有哪些优势是我不具备的?
九、 缺憾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缺憾有哪些?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遗憾?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暴露了哪些缺点?其中那些缺点是必须且迫切需要改正的?
关于这件事,别人对我有什么批评和评价?他们的批评有哪些可取之处?
十、 意义
这件事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对我的短期生活和长期生活分别有什么影响?
这件事对周围人、对社会、对整个世界和地球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我发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意义?”

在这本书中,我打开了我们人生的七个侧面,它们分别是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时间是我们的坐标,我们做任何事都离不开这个坐标,所以,处理好与时间的关系,是我们生活、成长和改变的前提;选择往往发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它令我们迷茫、无助和焦虑,而学会选择也就是学会认清自己以及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行动是生命力的象征,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归依,而令人不解的是,现代人行动的步伐越来越沉重,无力感不断蔓延,所以我们更需要行动的勇气和智慧;学习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志,对很多人来说更是融贯一生的修行,学习的规律和技巧正是很多人需要补上的一课;思考发生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但是对思考本身的思考却显得稀少和珍贵,当我们欲要解决工作和学业中的各种难题时,你便会发现它的价值;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里,一个人的才能是立身之本,但如何获得不凡的才能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难解的谜团,解开这个谜团需要打破一些流播甚广的迷障;成功是一个让人爱恨交织的字眼,无数人为了所谓的成功变成了他们原本讨厌的人,而我更相信,只有坚持做一个你所喜欢的自己,你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而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津巴多建议不要维持单一的时间视角。因为这五种时间视角里每一种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各自的缺点,所以最好采用混合和折中的方式:多采纳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并且在三者中取得平衡,少采纳负面作用明显的消极过去视角和宿命论视角。并且,在采纳前三种视角时还要“随需而变”,即根据不同现实场景加以灵活选择。 在工作场景中以未来视角为主是合适的,因为大多数的工作强调计划性、执行度和效率,未来视角使工作有条不紊,让当下的行动更好地满足工作目标,时间利用更有效率。所以当你坐在办公室里时,采用未来视角是合适的。但是反过来,当你拖着疲惫的身躯下班回家,是不是仍旧要为明天还要开什么会、写什么报告而操心,甚至寝食难安呢?大可不必。在非工作时间,你就应该放下工作,专心享受工作之余的闲暇。这个时候考虑未来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有害,转而采用享乐主义视角更为合适。 积极过去视角适合在与家人一起时引发。很多人逢年过节才有难得的机会与父母长辈团聚,这时不必急着去想新一年的计划,而是应该多想想曾经与家人一起走过的时光,这样才更有意义。
做远景规划时,人们通常会着重考虑目标的价值和意义。从价值和意义来看,这些远期目标的设定并无不妥,但是往往会缺乏可行性。而对于近在眼前的事情,人们会较多考虑事情的可行性和实施的步骤。但这种思路也存在副作用,就是它会让我们倾向于去做可行性更高、更容易实现的事,而回避更有意义同时也更具有挑战性的事。
从这个角度来看,“五年设想”实在是一个很有用的技巧,它让我们用情境化、具象化的方式来构想远期未来,把时间拉近到眼前,使未来鲜活生动起来,这就有利于从实施的角度去具体设计实现未来的方式。同时,也正是由于“五年”的时间跨度很长,我们就不会把可行性、便利性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就不会因为一件事简单易实现就去做,而是从它的长期价值出发,同时考虑确实具有可行性后才去做。
经典的价值,就在于你总是会从中找到新的东西,所以经典是怎么读都读不尽的。为什么经典作品会有如此魅力呢?按照我的理解,一部经典作品必然包含了某种接近“事物本质”的东西,也就是某种根源性的东西,所以世间千殊百异的人、事、物,最后都可能和这个根源性的东西发生共振。因此一部经典作品,就像一道特殊的光源,不同时代的读者去赏析它时,都会被这道光源照见内心中不曾被照亮的部分,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去读它,也会因为想法和境遇的改变而被照亮内心中不同的地方。
我们如何才能从庞杂泛滥的信息中分辨出哪些是有价值的信息,哪些又是“信息噪音”呢? 辨认“信息噪音”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就是调整评估信息价值的时间尺度。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记述历史的三种时间尺度,其中最长的时间尺度,关注的是一个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中等的时间尺度,关注的是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因素;而短时间尺度,才是传统的历史学所关注的具体的历史事件。布罗代尔认为,具体的历史事件的出现,往往具有随机性,在表面现象背后,是更深刻和稳定的导致该事件发生的中、长时间尺度的因素,这些因素才是更值得历史学家记述的。 如果用这种变换时间尺度的方法,去评价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从原本追求“即时兴奋”的信息模式切换到追求“长久受益”的信息模式,就不难把那些“噪音”辨析出来,并且过滤掉。你主动过滤掉的信息越多,也就意味着你越有富余的时间、精力甚至脑力来寻找和领会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对泛滥的资讯保持警惕,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那些被“时间之尺”筛选过的经典作品上,可以避免无谓的躁动。从心智的成长层面上讲,这种“复古”也恰是最有效率的。你不如想象,和那些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做朋友,就如同把他们加为微信好友,每天捧读他们的作品,就如同刷朋友圈,这时你或许会发现,这个朋友圈丝毫不比你现实好友的朋友圈无趣,甚至更加引人入胜。 如果我们多了解一下那些历史长河中的杰出人物,就会发现他们往往是不为潮流所动的人,甚至常常带着点偏执,而且他们都发现了自己独特的才能,并且努力地、义无反顾地去把这个才能发挥至最大。“向那些伟大的智者看齐”,并非是要亦步亦趋地重走那些先贤的道路,毕竟时代已经全然不同,而是要选择像他们那样,走一条自主选择并且可以一往无前的道路。
同样是安排闲暇的时间,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被动式休闲”所带给人的满足感,就远远不如从事一项自己的业余爱好所带来的满足感。在看电视时,我们可以同时嗑瓜子、玩手机、跟人聊天,我们并没有倾情投入;而在进行写作、绘画等一些创造性的活动时,则可以完全沉浸其中,甚至进入“心流”的状态。所以说,我们从闲暇中获得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度,而是取决于其质量。 “心流”(flow)这个由心理学家齐克森米哈里创立的概念已经渐渐为大众所熟知,它是指人全情投入于一件事中的状态。在心流发生时,人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在这个过程中,人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感。当然,人也不可能一直处于心流状态中,也需要很简单地放松、闲适,只不过,在时间的“深”与“浅”之间需要某种平衡。获得高质量的休闲满足其实很简单,就是: 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保持一项爱好,让它在时间的深度和长度中慢慢生长,可能会得到始料未及的成就。
正如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那个著名的演讲中所说,人生就是一个连点成线的过程,有些经历也许一开始看不到它的意义所在,但也许若干年后便会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第四个隐含假设是“零和博弈”。暗自认同零和博弈假设的人,在人与人的竞争中,更倾向于从别人那里争夺利益,而很少去构想双赢的方案。针对这种思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专门写了一本书《第3选择》,倡导在 “你的方法”和“我的方法”之外,应该努力寻找一个“我们的方法”,通过这个“第3选择”,参与的双方可以实现协同和双赢。
内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兴趣、禀赋、动机和能力,一般来说它是连续发展着的,绵延在人的一生之中。而外职业生涯包括人的职位、社会角色等,往往会受外部机遇、生存境遇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更容易发生变化和转折。人的许多选择往往是在外职业生涯层面发生的,当我们准备做出这类选择时,可能会因为害怕选错而患得患失,却没有意识到,不管你做了哪个选择,你的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而最终带着你走向目的地的,可能并不是某一个选择,而是那些你不会改变的东西。
“精益创业”(Lean Startup)是当前互联网创业最流行的方法之一。“精益创业”中有个关键概念叫 “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它指的是可以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应该尽快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使用它的反馈来进行优化,这一过程称为“构建—测量—学习”(Build-Measure-Learn)的循环。如果不构建最小化可行产品来做试验,就无法在现实中被测量,更无法基于反馈来学习,而只能是游离在市场之外,闭门造车,最后很可能一步步偏离航向,直至走进不可逆的失败的深渊。 精益创业的价值在于,在这个动态演进的市场里,找到一种可操作的适应市场的方式。传统的产品生产流程,是在周密、系统的规划后,一步一步完成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最后构建出一个精致的成品。可是在市场环境下,存在太多的或隐或显的不确定因素,作为创业者,你如何成功地识别和观测这些因素,统合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制订出一个正确的计划呢?即便你的计划在此刻完美无缺,又怎能保证,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它仍旧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呢?而精益创业的思想,则是抛弃这种冗长呆板的计划,用反复试验和获取反馈的方法来探明环境,通过迭代优化来最终进化出一个最好的产品。
传统的教育体制中隐含着“未完成”的思想惯性,在老师们看来,传授给学生知识、理论、技能是让学生为今后做事“做好准备”,而不是“现在就做事”。所以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又到大学、博士,花了10多年、20多年的时间,都不过是在“做准备”,在学习、练习,在完成习作,却不是创造出“产品”。由于我们一直在“做准备”,所以我们一直都没有“完成”过什么东西。可精益创业的思想是说,你并不需要完全准备好再上场,你可以边上场边准备或者先上场再适应,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摔得鼻青脸肿,但进步反而会更快。 “先做好准备再上场”观念的一个致命问题是: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好“完全”的准备。总有我们还未顾及的问题,总有我们能力上的短板,总有我们未搜罗完全的信息,可因此我们就要一直准备下去吗?当然不是。只有你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东西,你的思路才会更清晰,才能才得以切实地锻炼,视野才更加开阔。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最悲哀的,莫过于用最高效的方式去做错误的事情了。”
保证及时性 反思一定要及时。“及时”的意思是,在做完一件事之后几分钟内就开始反思,因为这个时候你的记忆中保存了大量事件相关的细节,你记忆中的遗忘和扭曲是最少的,于是你的反思就会忠实于事情的原貌。而这种反思并不需要什么“正式”的程序,低下头想一想就可以了,哪怕这个过程只有半分钟,也比你不反思要好很多。当然最好是能把反思的主要结论写在纸上,以便查阅。 梳理“反应链” 阅读一本书时,我们能看出这本书的脉络是什么样的,那么反思一件现实发生的事情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件事它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如何转折、如何结束的,它背后的动因、阻力以及关键节点是什么,这些相关的因素又是如何串联起一条完整的“反应链”的。梳理“反应链”有助于我们理解事件以及事件背后的运行机制,在今后的同类事件中,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掌控事情发展的进程。 关注意外现象 在行动中,免不了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或者现象,有时候这些结果超出了我们的期望,有时候让我们大失所望,有时候把我们惊得目瞪口呆。意外结果也许并非本身有多特别,而是在于它落在我们原有的认知之外。因此关注意外事件就是打开我们认知局限性的方法。从青霉素的发现到便利贴的发明,都源于行动者对意外结果的额外关注。但由于普遍存在的“证实偏见”,人们更喜欢符合期望的结果,而把意外的效应置之不理,或者简单地归结为随机性。因此,在反思时,我们应刻意保持对意外现象的敏感,克服原有的思维惰性,通过理解意外来拓展认知和行动的边界。
这些疑问对教育心理学家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他们一直在研究和反思这类学习模式—— “直接传递模式”,即认为学习就是简单、线性的“传递—接收”的过程,学习的目标只是用静态的知识把头脑装满。他们认为,更合理的模式应该是“建构式”的,即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由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而来,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丰富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探索,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头脑中建构出新的知识体系。
这实际上点出了问题导向的学习的另一个益处,就是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形成长期的、一贯的思考路径。问题构成了学习的连续性。当没有问题引导时,可能我们常常只是零散、随性地去涉猎学习材料,去捕获一些不相干的知识。这种学习的结果是得到一盘知识的沙砾。而在问题牵引下的学习,则是连续不断地构筑着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它们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连缀在一起。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最差的学习者只接收信息,贪多求广;好一点的学习者看重知识,以记忆为目标;高手磨炼技能,只求日日精进。信息、知识和技能本不冲突,只不过技能是终点,前两者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
还有一个方法是把经典作品当作老师,让它们来给自己反馈。在这个方面,完全靠自学成才的大学者王云五先生有很多心得。比如他学习英文写作的方法,是这样的:找到一篇英文的名家佳作,熟读几次以后,把它翻译成中文,等过了一星期之后,再依据这中文反过来翻译成英文,这个期间绝不查阅英语原文。译完后再与原文比对,找出自己翻译的错误、失误和不够精良之处。这种方法就像把英文名家当成了自己的老师,并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针对性的反馈,并且这种反馈的质量非常高。如此反复练习,王云五先生练就了扎实的英文功夫。
更奇妙的例子可以在《生活大爆炸》这部美剧中找到。在某一集中,Sheldon 和女友 Amy 玩了一个“反事实游戏”,这种游戏是这样的:提问者提出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假想情况,然后要求回答者根据相关的知识进行想象和推理后得出答案。举个剧中的例子: 问题:在一个犀牛被当作宠物养的世界中,谁将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乌干达。 理由:肯尼亚会因出口犀牛而崛起,在中非成为一个强大的政权,并殖民统治北非和欧洲,战争爆发后,谁也负担不起养犀牛的这份奢侈,肯尼亚衰老,乌干达崛起。 上面的例子看似荒诞,实际上仔细辨析,还是有几分道理,因为它和“二战”的真实历史有“深层结构”上的相似,回答者必须运用教育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迁移”的技能,才能给出解答。哪怕在一人独处的状态下,也可以玩这种游戏式的知识操练,即“思想实验”, 人类历史上很多智者都是这么干的。思想实验就是构造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假想情境,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设想事物在这个情境中的变化。在这样的操练中,思考者往往会得到比原先更为深刻的洞见。
精选可信赖的信息源 要过滤出好的信息,首先要找到好的信息源。好的信息源具有好的“信息品味”:它们往往有确定的内容主题和范围,专注于某个领域;它们能一直提供高质量的、具有深度的内容,宁缺毋滥;它们能提供独家的信息,绝不随声附和;它们能获得所在领域内多位资深专家的推荐;它们可能也会推送一些营销性的内容,但一定会有所节制,不会夸大其词;另外,经过第三方审核或者担负法律责任的内容也是较为可信的,比如学术期刊的论文、上市公司的年报、统计年鉴等。这些都是我们辨别可信赖信息源的参考指标。
发散思考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问题想久了,就会按照某个熟悉的思路想下去,一旦这条路走不通,就想不出其他的路了,因为人的思维,特别容易限制在旧有的框架里,被过去的经验困住,很难跳脱出来想问题。 遇到此类“卡壳”情形,我会把这个问题暂时放下,去看些与之无关的书,或者干脆出去走走、放松一下,然后可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灵感突现,豁然开朗,这其实是潜意识帮了大忙。 潜意识会帮助我们思考,即便在我们不主动去想一个问题时,它也会非常“勤奋”地为我们工作。更有意思的是,潜意识不会被我们的条条框框限制住,它就像不羁的游侠,游走在我们思考疆域的角角落落。 在讨论学习的章节中,我介绍过彭加勒求解数学难题的故事和赖声川构思剧本的故事,这两个故事中,潜意识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与此相似的佐证还有很多。詹姆斯·韦伯·扬(James Webb Young)在讨论创意思维的经典之作——《创意的生成》一书中,介绍了产生创意的五个思维步骤,其中潜意识思考就占据了核心的地位: 1. 尽可能地搜集原始资料; 2.重复“咀嚼”原始资料,构思初始创意; 3.中止有意识的思考,启动潜意识思考; 4.随时准备迎接“灵光乍现”时刻的来临; 5.加以改造、完善,使之切实可用。 从上面的步骤中还可以看出,要想让潜意识更有效地工作,就必须向潜意识“投喂”足够多的资料,有了这些资料以后,潜意识用它们不断进行重新组合的试验,直至最好的想法出现。
意外、混乱,还有随机性会为我们带来灵感,当然这种杂乱的效果应该是可控的,它应该与有序的工作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文学大师纳博科夫读书的方式,是把不同的书放在一起同时读。他常常会把一摞书放到床头,里面混杂着新书、旧书、小说、非虚构作品、诗歌等,等到这摞书读到差不多的时候,再添加上其他的。我自己现在也经常使用这种读书的方法,一方面我读书一般会带着一个明确的目的,会专门围绕着这个主题找书来看,相当于主题阅读;另一方面我也会随机在书柜里挑基本与这个主题无关的书来看。结果我总是会得到一些意外的发现,这些发现不是来自主题阅读的那些书,而是来自那些看似无关的书,在这些书里我找到了关于这个主题更有启发性的观点。我把这种阅读方法称为“泛主题阅读”。 不仅阅读,纳博科夫在写作过程中也有意识地融入了混乱的成分。在写作一部小说的初期,他会撰写很多卡片,这些卡片都是零碎的灵感记录,或者是一小段对话,或者是一小节景物的描写,甚至是一串胡乱组合的词语,然后他会静静地等待潜意识开工,把这些零散、混乱的材料组织起一个隐隐约约的结构,用他的话说,就是“等待灵感为他完成任务”。而他的工作只是识别这些灵感,然后判断开始动笔的时机。并且当他动笔写作时,也不是按照顺序进行的,而是“很任性”地想到哪就写哪。在一次访谈中,他这样说道:“我写小说不从头写起,我写第四章前还没有写到第三章,我没有义务按顺序从这一页写到下一页;不,我这儿挑一点,那儿挑一点,直到填满纸上全部的空白。” 混乱不仅对个人的创造力有利,而且对一个团队的创造力也有奇效。2000年,好莱坞著名的动画公司皮克斯买下了一个旧工厂作为它的新的办公地点。它的老板史蒂夫·乔布斯便思考怎么改造它的内部结构,来提高公司的绩效。于是他为这个建筑设计了一个巨大的中庭,这个中庭非常大,而且他把这个公司的会议室、餐厅甚至卫生间都放到这个中庭里面。一开始他们的员工非常不满,但是时间久了以后他们发现这个设计非常好,因为正是这个巨型中庭的存在,使得这个公司不同部门、不同职位、不同背景的人能经常打照面、经常聊天,这表面上带来了混乱,实际上方便了思想的自由交汇和组合。可以说这个巨大中庭的出现为皮克斯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混乱是秩序的另一种形式。通过混乱颠覆固有的、模式化的思维习惯,最终构建出新的秩序。在思考一个复杂的对象时,混乱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你必须把很多或近或远的信息、素材纳入在内,这时要想把它们一一分类、整理既不现实也不经济,还不如把它们笼统地放在一起,自由碰撞和组合。 心理学家认为,环境也能影响人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来增加意外、随机和混乱的元素。比如改变衣柜里衣服叠放的秩序重新进行摆放,或者整理书柜并更换一种新的图书分类方法,又或者改变日常上下班的路线去探索一条从未走过的路线,也可以尝试与不同的同学或同事共进午餐等,这些小变化引起的扰动可能会刺激出我们新的想法。 在我的思考历程中,经常受益于潜意识给我的馈赠。
客观来说,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先天禀赋的差异,但这种差异的程度并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大,因为作为同一物种,人与人在生物层面的共性远甚于个性,这种共性就决定了人的智力水平的差异是有限的。但是后天的努力就不一样了,一个天天好吃懒做的人和一个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的人之间的差距,可以说是云泥之别。再加上当前的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这就意味着后天努力对人的改造作用可以是惊人的。所以知乎有名言:“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乔治·莫舍(George Mosher)是哈佛商学院1963届毕业生,后来创立了国家商务家具公司(National Business Furniture),在毕业50年后,年逾古稀的他接受了哈佛校友会人士的访谈,在被问到给年轻人有何职业上的建议时,莫舍把毕生的经验总结为这样一段话:“仔细考察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回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保持专注,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并保持留意新的机会。”
莫舍的这段话可谓金玉良言。人无法做到十全十美,可提升的方面实在太多,在有限的精力下,只能竭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将其发挥到淋漓尽致,而自己的弱势带来的问题则可以通过与他人组成优势互补的团队来解决。但要是你没有拿得出手的、显而易见的优势,有谁会愿意和你组队打怪呢? 发展自己的强项,并且寻找和结识与你能力互补的人,将使你终身受益。
努力的第一个秘诀在于“舍弃”。有舍,方才有得。齐白石的一丝不苟,是把几年的时间都倾注在了一套画谱上;罗尔纲的不苟且,是在太平天国史领域一以贯之的耕耘;德鲁克的追求完美,是每三四年自学一门学科,一次只准自己学一门;村上春树为了专心写小说,关闭了自己苦心经营、收入颇丰的爵士乐酒吧。
按照比约克夫妇的理论,学习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你对知识和技能的“提取练习”,而“提取练习”的效果可以用“提取强度”(retrieval strength)来衡量。当你以一种简单容易的方式去学习时(比如学完一个新东西马上测试而不是延迟一段时间再测试),你的记忆提取过程会很流畅,知识提取强度也比较低,这时你的头脑会欺骗你,让你误以为你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这些知识,高估学习的效果。相反,在学习以及练习时,如果能刻意增加难度,给自己增加一点小障碍,比如在学完知识后延迟一段时间再做练习,或者学习不同科目的知识后进行交叉练习,又或者变换不同的题型和考查点来做练习,那么知识提取强度就会增加,学习效果就会更好。不夸张地说,练大脑就像练肌肉,得科学“加量”才行。
一是放弃对“兴趣”的执念,不把“兴趣”作为做事的先决条件。宁可傻一点、笨一点,去做一些并不特别喜欢但看上去又富有挑战的事,或者去做一些少有人做但又看上去很有意义的事,并且咬咬牙,多坚持一段时间,或许就能把死循环的闭环打破,开启新的良性的循环。不以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并不是说不再追求兴趣或者忽视兴趣的重要性,而是调整一下顺序,不再是要求先有兴趣再努力做事,而是先努力做事再在努力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和热爱。 二是提升“浸润”的深度:尽量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里面,不只用冰冷的理性,更用温暖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体验来激发兴趣。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以读书为例,把生活的乐趣融入到读书的乐趣中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林语堂先生在《读书的艺术》一文中很推崇李清照:“最理想的读书方法,最懂得读书之乐者,莫如中国第一女诗人李清照及其夫赵明诚。我们想象到他们夫妇典当衣服,买碑文水果,回来夫妻相对展玩咀嚼的情景,真使我们向往不已。你想他们两人一面剥水果,一面赏碑帖,或者一面品佳茗,一面校经籍,这是如何的清雅,如何了得的读书真味。”把读书的乐趣融入到生活的苦辣酸甜之中,融入到夫妻间的浓浓爱意之中,便是李清照夫妇的读书艺术。 三是增加互动,变单向的信息流动为双向的信息演绎,或者变纯粹的知识获取为技能上的操练。这方面,冯唐读史书是个很好的例子。 当代作家冯唐的小说语言带有鲜明的古文特色,这与他曾阅读大量史书有关。小学高年级时他就受一个老师影响开始读史书,初一时更是发下宏愿要把《二十四史》全部读完,要知道《二十四史》共计4000多万字,要读完几乎是不可能的,可最后他竟也读掉了三分之一。冯唐读史书一点都不觉得辛苦,反倒是兴味盎然,他的诀窍是把史书当作练习题集来读。什么意思呢?读的时候假想自己就是那一朝那一代的皇帝,只要书中一出现大臣在殿上上奏的内容就停下来,遮住书页,想想自己会做什么样的决定,然后再和书上的记述相对照。这种方法,让冯唐能更加主动地思考历史,更加深入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得失,从而训练了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力。这种互动性的阅读把被动、单向的知识接收变成了主动的思考训练和技能训练,在趣味性和学习效果上都远远超过了普通的读书法。
很多大学生朋友给我写信,问我:到底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度过大学的四年时光呢?我的回答是:关键是改变自己的角色,让自己从一个“学习者”的角色变成一个“探索者”的角色。探索者当然也是学习者,但他除了通过学习来掌握现有的知识外,他还要进一步深入地探索,突破教师、教材、课程计划给自己的种种限定,建立自己独特的研究轨迹,去拓展和发现一个更开阔也更深邃的世界。
面对史无前例的世界教育资源的大开放,很多人并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个机会。据悉,世界三大在线课程学院Coursera、Udacity、edX,学生的课程完成率(即最终完成课程并获得证书的人数占报名人数的比例)只有5%—10%。在线学习者由于缺少了老师和学校的监督,较难通过自制力和自我管理来完成课程。但是,如果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自主、自觉的学习者,知道自己想学什么、要学什么,那么我相信,这个比例会大幅上升。
主动试错 尝试可能会犯错,可能会遭遇失败,但失败是包含信息的,甚至比成功包含的信息量更大。因为成功常是由多种因素的合力促成的,由于因素太多,所以很难找到确定的因果关系,而从失败中找到败因则容易许多。除此之外,错误还使我们更有韧性。投资家和数学家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说,我们应该尽量达到一种“反脆弱”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需要付出较小代价的错误往往是有益的,它们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和完善。所以我常称自己是一名“悟败者”,在我过往的人生中,成功经历寥寥,但我总是会从曾经的失败或者错误中学习,所以我很少犯两次相同的错误。
在大学里待了九年,然后走出校园进入职场,我最大的感触是:读大学是人一生中试错成本最小的时期。大学提供了这样一个相对宽松的平台,让学生可以自由地去尝试和经历,同时不必担负太多的责任。只要不是太出格,即便尝试失败了,也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果。而一旦走上工作岗位,你所处的环境就不再有这样的耐心去容许你犯错误,而且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又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这样,试错的空间就被压缩得很小,试错的成本就变得很大。很多人回首自己的大学时代,感慨的并不是时光的匆匆而逝,而是自己没有去尝试更多的机会,后来只得面临选择越来越少的窘境。
在现实世界中思考理论问题,可以让我们比其他的实践者思考得更加深刻和系统,然后又反过来助益我们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在理论世界中思考现实问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的适应范围和界限,然后又反过来优化和完善我们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这种思考的过程,逼促我们去建立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联结。
如果你试着去践行这个方法,应该就会慢慢地发现:这些行动可以帮助你一步步地构筑起自己独特的知识和经验体系,因为当你把纷繁复杂的现实和眼花缭乱的理论进行思考、交叉和整合以后,它们就成了你心智的一部分,而且不可能有人正好和你的这部分心智相似,甚至连模仿也断无可能。这种逐渐打磨出来的独一无二的智识,就可能帮助你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帮助你在复杂多变的荒野竞技场中站稳脚跟。
在战略管理领域里,很多学者认为最好的竞争策略并不是教你如何跟其他人竞争,而是开拓出一条独一无二、罕有竞争者的道路。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说:“战略的意义就在于让你远离竞争,战略不是要你做得更好,而是要你做得不同。”对个人而言同样如此,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如果你与大多数人相比,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那么为什么社会要给你超出平均水准的回报? 所以,让自己变得独特是通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下面是我总结的具有心智独特性的人所具有的优势: 1.在主流观点之外洞察出别人未曾发现的机会; 2.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避免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使自己不可替代; 3.拒绝他人和大众给自己贴上的标签,以更开放和自由的心态发展自己; 4.因为不必迎合社会主流而节约了大量时间精力,可以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 5.为大众带来新鲜的见解和启发,形成对公众的影响力; 6.具有更高的可辨识性,更易于形成个人品牌; 7.吸引到其他独特而优秀的人,与他们成为朋友或者合作伙伴。
同时,完成一件“酷”的事往往意味着去发现或者重新发现事物的价值。这些酷事,并非专指那些可以向他人“炫酷”的事,也可以是任何一件平常的事,只要你留意它不为人关注的一面,就能挖掘出超出平常的意义,就能把它们变成一件酷事。日本哲学家高桥哲哉说“哲学式的思考就是怀疑理所当然的事物”,类似地,选择做酷的事就是怀疑理所当然的生活。读一本时下流行的小说,并不是一件酷事,但如果你能把这部小说的寓意做出一番别具一格的解读并写成文章,就成了一件酷事;做一顿饭,并不是一件酷事,但是如果你能创造性地把中西餐的做法融汇在一起,发明几道新式菜肴,就成了一件酷事;给学生上课,并不是一件酷事,但是如果你不仅能把知识生动活泼地展现出来,还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激发起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就成了一件酷事;做一个卡车司机并不是一件酷事,但是有一位名叫孔龙震的卡车司机,却酷得不行,他以一种狂热的态度来作画,把自己独特的职业感悟和对美的理解融进了他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作品也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比做好它更重要。
当一件事,你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直接开始做吧。只要开始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想法:看上去困难的事,只要开始做了,就会变的越来越容易。即使表面上没有立即行动,但还是可以尽早地预作准备。
不要拖延小事,否则会占用心理成本,这样才能保存积极、从容的心态。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想法:精益创业的思想——你并不需要完全准备好再上场,可以边上场边准备或者先上场再适应,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有困难,但进步反而会更快。
乐于接受反面意见,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想法:正面反馈可以坚定信心,增强自信;否定和批评会促使我们反思,校正之前的错误想法;而提示之前未知的方面会促使我们思考更加周全。
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勇于自我修正。
多线程工作,首先需要一段专注不受干扰的时间,完成工作中最核心部分的思考。
想法:核心思考期间需要专注而不受干扰,这需要选择好和安排好合适的中断点,千万不能中断核心思考区间的工作。
集中处理同质性的工作,可以减少不同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
想法:首先对不同认知类型的工作进行分层,然后集中处理同质性的工作,就可以依次调用不同的应对资源。
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想法:在实践中,通过反思、复盘积累智慧。
在进行细致反思时,要把那些原本并非用语言承载的隐性知识,用语言归纳和总结出来,这样就容易被重复使用和迁移到其他场景。
反思的角度(P105):信息、预期、结果、进度、工具、情绪、阻碍、优势、遗憾、意义。
行动后要及时反思,并梳理这件事的反应链,特别关注其中发生的意外现象。

## [刻意练习](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895993/)
![](https://img3.doubanio.com/lpic/s29105145.jpg)

所有人都以为“杰出”源于“天赋”,
“天才”却说:我的成就源于“正确的练习”!他发现,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他将这种通用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
对于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个人,刻意练习是黄金标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

### 目录
推荐序
作者声明
引言 天才存在吗 //001
我们的大脑拥有和莫扎特这样的“天才”相同的适应能力,“天才”只是更多地利用了这种适应能力。
莫扎特的完美音高 //002
“天才”是训练的产物 //007
本书将告诉我们什么 //010

第1章 有目的的练习
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而且还会缓慢退化。有目的的练习则更加有效。

史蒂夫的超强记忆力 //018
各领域的杰出人物都靠大量练习 //022
从有目的的练习讲起 //028
有目的的练习的四个特点 //033
遇到瓶颈怎么办 //038
有目的的练习还不够 //043

第2章 大脑的适应能力
一个人遇到的挑战越大,大脑的变化就越大,学习也越高效,但是过分逼迫自己可能导致倦怠。因此,处在舒适区之外却离得不太远的挑战,能使大脑的改变最为迅速。

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大脑 //049
大脑拥有无限的适应能力 //055
走出舒适区的重要性 //060
练习改变大脑结构 //065
潜能可以被构筑 //071

第3章 心理表征
在任何一个行业或领域,技能与心理表征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良性循环:你的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就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地提升技能。

偶然的盲棋大师 //076
大师比新手强在哪里 //080
心理表征是什么 //085
心理表征有助于找出规律 //090
心理表征有助于解释信息 //093
心理表征有助于组织信息 //095
心理表征有助于制订计划 //100
心理表征有助于高效学习 //105

第4章 黄金标准
刻意练习与一般练习的区别十分关键:首先,需要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其次,需要一位能够布置训练作业的导师。

从音乐领域开始 //114
最杰出的人,练习时间最长 //121
刻意练习是什么 //127
如何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131
1万小时法则的错与对 //141

第5章 在工作中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培养以练习为导向的心态,即不再认为工作日只能用来工作,练习只能在特殊时刻、特定场合才能进行,而是将日常商业活动转变成练习活动,将练习变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王牌训练计划 //150
让练习变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154
用王牌训练方法训练医生 //159
致力于传授知识的传统方法 //167
致力于改进技能的新方法 //175

第6章 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刻意训练针对的是每个有梦想的人,可以帮助每个想学习怎样画画、编程、变魔术、吹萨克斯管、写小说的人。它针对的是所有那些想掌控自己的人生、不甘心于现状的人们。

首先,找位好导师 //185
专注和投入至关重要 //189
没有导师,怎么办 //194
跨越停滞阶段 //201
保持动机 //206

第7章 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
杰出人物拥有相同的成长路线:一,产生兴趣;二,变得认真;三,全力投入;四,开拓创新。

三位女性象棋大师 //225
第一阶段:产生兴趣 //228
第二阶段:变得认真 //234
第三阶段:全力投入 //238
年龄与适应能力的关系 //240
成年人也可培养出完美音高 //246
第四阶段:开拓创新 //250

第8章 怎样解释天生才华
自闭症奇才并不是天生拥有某种神奇的才能。相反,他们和其他任何人一样,是通过练习来练就那些本领的。

破解“帕格尼尼奇迹” //256
破解“莫扎特传奇” //260
破解“天才跳高运动员的神迹” //265
破解“自闭症奇才” //270
“缺乏”天生才华的人 //273
训练VS“天才” //277
换个角度看基因差异 //286
相信天生才华的危险性 //292

第9章 用刻意练习创造全新的世界
我们可以给孩子留下的最重要的礼物,是帮助他们发展出本来认为自己不可能具备的能力,从而发现自己能够掌控自身潜能,也知道要使自己的梦想成真,需要用什么方法、付出怎样的努力。

用刻意练习原则教物理 //300
刻意练习的前景 //304
创造全新的世界 //313
参考文献和注释

### [刻意练习可以练习](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170971/)

这本书指出“异类”中提出的一万小时原理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不具备普适性。作者试图讲述什么样的练习才能称为刻意练习,以及是否天赋真的存在等问题。但,提前说一点,这本书理论性较强,不是那种能够给你直接指导如何去做的书。

它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那些我们认为很厉害的人并不是生来就拥有超人的能力,而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我们过于高估天赋在其中的作用;还提醒我们,成功学讲的“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勤奋,就能够达到你的目标”只是片面的,我们还需掌握科学的进步方法,不然你可能只是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

有目的的练习
可以这样说,我们所做的各种练习都可能有效,但肯定有的更高效有的效果比较慢。

我们可能都认为学会了一样东西之后,一直在做的话这样就是一种练习了。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比如开车,比如一般家庭主妇做菜等。研究表明,一般而言,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我们可以将这种机械性的重复称为“天真练习”,因为我们指望这样反复做某件事情可以带来技能的提高。

区别于“天真练习”之外的一种练习方法称为有目的的练习。有目的练习意味着要比天真的练习更有目的性,考虑更周全,而且更为专注。有目的的练习是刻意练习的基础。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四个特点——1有目的的练习有明确的目标
有目的的练习,主要是“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最终达到长期目标。如果目标过大就把目标分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如果不知道自己潜力多大难以设置长远目标,那就就设定短期目标——今天读它10页书怎么样?可以轻松做到吧?再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四个特点——2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
书中提到一个实验,他们找了一位志愿者,为了测试他的记忆能力对他进行训练。在此之前人们对记忆的认知都停留在那7个记忆元上,他们想通过练习来验证刻意练习是否可以提高他这方面的极限。实验最开始确实这位史蒂夫表现一般,以一秒念出一个数字的速度,他大概是只能记住7位左右。但是经过几个月的练习之后,他能够记住的数字令他自己和实验者都大为惊讶。这其中他们首先获得一个重要的洞见: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四个特点——3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还是史蒂夫的例子,在上面开展的记忆研究中,每次尝试之后,史蒂夫便会得到简单而直接的反馈,如对还是错,成功还是失败。他总能够知道自己在哪个位置犯了错,该如何作调整。一般而言,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要么是你自己给自己提出的,要么是局外人给你提出的),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四个特点——4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这也是我们一直说要逃离舒适区的原因,过于安逸舒适的练习不是一个好的进步方式。但记住,别把自己推得太远,如果长时间过分地逼迫自己,可能会导致倦怠和学习的低效。所以我们只需要发起处在舒适区之外又离得不太远的挑战,这种改变最为有效。

正面反馈很重要
这是史蒂夫记数字训练的一个过程:首先取得进步,然后到了一个瓶颈,被困住了,寻找不同的方法来克服障碍,最后找到了这种方法,然后又稳定地提高,直到下一个障碍出现。不管什么障碍,越过它的最好办法是从不同方向去想办法,这也是这种方法需要导师或教练的一个原因。经验丰富的教练能够轻易知道你在什么地方会遇到障碍,于是可以为你提供克服障碍的方法。

尽管我们已经列出有目的练习的几大特点,但要想做到,并不见得那么简单。保持专注并继续努力,是很难做到的,而且通常没有趣味。因此,动机的问题不可避免地浮现出来。有意义的正面反馈是保持动机的关键要素之一。这种反馈可能是内部反馈,比如满足于看到你自己在某件事上的水平提高,也可能是由其他人提出的外部反馈,但它们对某个人是否能够在有目的的练习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努力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十分重要。

我们在这里简单地总结有目的的练习:走出你的舒适区,但要以专注的方式制订明确的目标,为达到那些目标制订一个计划,并且有一套检验你进步的方法。对了,还要同时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

大脑就像肌肉,越练越大
这个概念在之前看过有关于意志力的书和李笑来老师都有提到过,人类大脑中有些回路,就像肌肉一样,越练越大。经常性的训练会使大脑中受到训练挑战的区域发生改变。大脑通过自身重新布线的方式来适应这些挑战,增强其执行那些挑战所需功能的能力。

科学家曾对失明研究对象的大脑可塑性研究,以及对失聪研究对象的大脑可塑性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会根据你对它们的运用而改变。因此,通过清醒的、刻意的练习,以我们期望的方式来塑造大脑,是完全有可能的。

拿乐器学习来说,音乐训练能够以各种不同方式改变大脑的结构与运行,使人们的音乐演奏能力进一步增强。换句话讲,最有效的训练形式其实不只是帮助你学会某种乐器的那些训练,而且是更深入和更高级的训练,这些训练确实增强了你演奏乐器的能力。当你演奏音乐时,这些训练改变了你大脑中的部位,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你自己的音乐“天赋”。

心理表征
提到这本书不得不提这个重要概念,心理表征在此书被重复提到,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新的知识点。书中对心理表征的定义: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这么说可能有些抽象,举个栗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例如一提起蒙娜丽莎,很多人脑海中便能够“看到”这幅名画的形象,这个形象就是蒙娜丽莎在他们脑中的心理表征。当然,每个人对这幅名画所创建的心理表征不一样,有些人模糊,有些人能够很清晰地“看”到很多细节。

这个区别就表现在这里。普通人与杰出人物之间的差距,正是前者心理表征的质量与数量优于后者。通过多年的练习,他们对本行业或领域中自己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同局面,创建了高度复杂和精密的表征,这些心理表征反过来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记忆、规律的识别、问题的解决等成为可能,也使得他们能够培养和发展各种高级的能力,以便能够更快地做出决策来应对来自这个领域的挑战。

在音乐表演领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最有可能取决于他们能多敏锐地察觉自己所犯的错误,也就是说,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心理表征有多么有效。在任何一个行业或领域,不只是音乐表演领域,技能与心理表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良性循环:你的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就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地练习,以磨炼技能。也即是说,磨砺了技能,可以改善心理表征;而改变心理表征,也有助于磨砺技能。

最杰出的人练习最长
这次是从音乐领域的小提琴入手,此研究对30位音乐学生每天的时间分配进行统计。他们最终变成了三个组:优秀、优异和最杰出。由于他们平时一起练琴时间是一定的,最重要的差别就是,学生们专心致志的进行独奏练习所花的时间总和。

有两个因素格外清晰:首先,要变成杰出的小提琴家,需要进行几千个小时的练习。我们并没有发现什么捷径,也看不出哪个学生是几乎不需要怎么练习,就能达到专家水平的“神童”。其次,即使是在那些有天赋的音乐家中,也就是能进入德国最好的音乐学院深造的那些学生之中,明显花了更长时间来磨炼技艺的学生,总体而言比那些练习时间较短的学生成就更为突出。我们在这些学生小提琴家中发现的规律,与在其他行业或领域的从业者中发现的规律完全一样。也就是,最杰出的人是那些在各种有目的的练习中花了最多时间的人。

什么是刻意练习
上面我们提到有目的的练习,刻意练习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两个条件。

一个是刻意练习发生在特定行业,这个行业领域最杰出的从业者达到一定的表现水平,使得他们与刚进入该领域的人们区别开来。这些活动包括音乐表演,舞蹈,国际象棋等体育项目,特别是依据打分来评判运动员表现水平的体育项目如花样滑冰,跳水和体操等。不适用的领域就是不存在或很少存在直接竞争的行业领域,如园艺爱好,企业经理,教师,电工等等。这些领域很难用客观的标准来评价卓越的绩效,你可能无法再刻意练习中累积知识。

另外一个就是刻意练习需要一位能够不知练习作业的导师,以帮助他们的学生提高水平。导师的经验很重要,他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学生。

刻意练习的特点
刻意练习发生在舒适区之外,而且要求学生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他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因此,它需要人们付出近乎最大限度的努力。一般来讲,这并不令人心情愉快。

刻意练习包含确定不含糊的特定目标,通常还包括目标表现的某些方面;它并非只是单纯指向某些模糊的总体改进。

刻意练习是有意而为的,也就是说,它需要人们完全的关注和有意识的行动。简单地遵照导师或教练的指示去做是不够的。学生必须紧跟他的练习的特定目标,以便能做出适当的调整,控制练习。

刻意练习包含反馈,以及为应对那些反馈而进行调整的努力。在练习过程的早期,大量的反馈来自导师或教练,他们将监测学生的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且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必须学会自己监测自己、自己发现错误,并做出相应调整。这种自我监测,需要高效的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既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又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提高水平与改进心理表征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偏废;随着人们水平的提升,表征也变得更加详尽和有效,反过来使得人们可能实现更大程度的改进。心理表征使人们能监测在练习中和实际的工作中做得怎么样。它们表明了做某件事的正确方法,并使得人们注意到什么时候做得不对,以及怎样来纠正。

刻意练习总是构建或修改那些过去已经获取的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逐步的改进最终将造就卓越的表现。由于新技能的学习是建立在现有技能基础上的,因此,导师会为初学者提供正确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后来能在更高层面上重新学习那些基本的技能。

刻意练习原则
尽可能地进行刻意练习,是在任何一项事业的追求中变得更加杰出的基本路线。如果在你所处的行业或领域之中,刻意练习可以实行,那么,你应当采用刻意练习。如果不是,那就要尽最大的可能应用刻意练习的原则。

在实践中,这往往归结为带有几个额外步骤的有目的的练习:首先辨别杰出人物,然后推测是什么使他们变得如此杰出,接着再提出训练方法,这些方法使你也能像他们那样表现卓越。

一旦你已经找到这个领域的出杰出人物,那么,找出是什么使得这个人和其他人表现不同,这些差别造就了现在的他。

在绝大多数需要人类付出努力的行业或领域,只要以正确的方式训练,人们提高自身绩效和表现的能力将是巨大无比的。如果你练习做某件事情几百个小时,几乎可以肯定,你能看到巨大的进步,但那还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你可以坚持、坚持、再坚持,使你自己变得卓越、卓越、更卓越。你的进步有多大,取决于你自己。

在这里我们要提出一个人类的普遍错误思想,即认为某人的能力通常受到基因特征的限制。这种思想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我不能”或者“我不是”之类的表述:“我不是很有创造力的人。”“我不能管理好别人。”“我不擅长和数字打交道。”“我做不到比这更好。”但是,如我们已经了解的那样,在任何一个人们选择着重发展的行业或领域之中,人人都可以通过正确的训练来帮助自己大幅度地提高。我们可以塑造自己的潜力。

刻意练习的心态提供了截然不同的观察视角:任何人都可以进步,但需要正确的方法。如果你没有进步,并不是因为你缺少天赋,而是因为你没有用正确的方法练习。一旦你理解了这一点,进步就只取决于你能不能够找到“正确的进步方式”了。

对于商业世界中任何一个着眼于寻找有效改进方法的人,作者的基本建议是找寻一种与刻意练习原则相一致的方法,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这种方法,是不是逼着我走出舒适区,迫使我去尝试做一些对目前的我来说并不容易的事情?它有没有提供关于绩效和表现的即时反馈,以及关于可以做些什么事情来提高绩效和表现的反馈?那些制订了这种方法的人,有没有辨别出他们所处的特定行业或领域之中的最杰出人物?有没有确定是什么因素将杰出人物与其他人区分开来?训练是不是被设计用来提高行业或领域内的杰出人物所拥有的那些特定技能?如果对所有问题的回答全都是肯定的,尽管也许不能保证那种方法有效,至少可以肯定,它是有效方法的可能性大得多。

开始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不只是针对那些很早就开始训练的孩子,那些追求长大后成为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奥林匹克运动员或者世界级音乐家的孩子。每个人都可以对特定领域进行刻意练习。它适用于每个想学习怎样画画、编程、变魔术、拉小提琴、写出“伟大的小说”的人。它适用于所有那些想掌控自己的人生、塑造自己的潜力、不向命运低头、不甘心于现状的人。

关于刻意练习还有两个忠告:第一个是一般的身体保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并保持健康。如果你疲倦了或者生病了,就更难保持专注,更易分心走神。如上面提到的研究,那些优秀的小提琴学生全都注意让自己每天晚上保持高质量的睡眠,他们中的很多人还会在上午的练习结束之后午休一会儿。第二个是将练习课的时间限制在1小时左右。如果比那个时间长得多,你将无法保持长时间的高度专注。而且,你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可能还要将时间压缩一些。如果你的练习时间超过1小时,过1小时就休息一下。

专注和投入至关重要,因此,制订明确的目标,把练习课程的时间缩得更短,是更加迅速地提升新的技能水平的最佳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来练习,比起在更长时间内只投入70%的努力来练习,效果更好。一旦你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有效地专注于练习了,那便停下来。一定要确保每天都保持足够的睡眠,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精力练习。
刻意练习是痛苦的,尽管你可能刚开始学得很快,但一段时间之后便会感到疲惫。你会怀疑自己当初定的目标是否可以达到。如果你不再相信自己可以实现某个目标,要么是因为你的水平已经倒退了,要么是因为你陷入了停滞阶段,此时,千万不要半途而废。这个时候需要在连续不停的专注练习中保持自己的动机。最好的建议是精心设置目标,以便你能持续不断地看到进步的实质性信号,尽管并不会总是出现重大的进步。将漫长的旅程分解成一系列可控的目标,并且每次只关注它们中的一个,也可以在每次达到一个目标时,给自己小小的奖励。

最后
刻意练习没有那么神秘,它揭示了一个现实:从长远来看,占上风的是那些练习更勤奋的人,而不是那些一开始在智商或者其他才华方面稍有优势的人。正是基于有效的刻意练习,有些人实现了从平庸到卓越的过程。最后,本书最广泛的意义在于,它介绍了一种关于人类潜力的新思考方式,提醒着我们:我们拥有更大的力量来掌控自己的人生,但我们以前却从来没有意识到。

### [才能像肌肉 得练才会有](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247796/)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苏听风(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247796/


作为一个写作者,偶尔我也会有些认命式地认为写作这件事,也是占有相当一部分天赋因素的。每当我读到像张爱玲、汪曾棋、林语堂他们的一些简练、优美的句子的时候,心中不免要赞叹:他们天生就是写作的料啊。

可是很多时候,我总是认为自己并不具备这种才能。偶尔只不过是凭着一些些的热爱,在艰难地打磨出一星半点的亮光出来。

最近看《刻意练习》,却颠覆了我的这一想法。

在这本书中的第六章,作者提到了伟大的富兰克林练习写作的方法。

在富兰克林的自传中,他写到,按他早前受过的教育,他的能力中人当一名普通的写作者,最多只能保证文章写的通顺。有一次看他到一期名为《观察家》的杂志,他被里面高质量的文章 所吸引。富兰克林决定,他也要写出那不些漂亮的文章。

富兰克林的做法是:他找到杂志中自己喜欢的几篇文章,然后写下对每个句子简短的描述,只要让他能想起原句讲的是什么就行。练习几次后,他的目的并不是复述别人的句子,而是要自己写出高质量的句子。

这种复述的练习让他发现了一个大问题:他的词汇积累的不像杂志文章的作者那样丰富,并不是说他不认识那些好质量的词语,只是他自己不能做到“文思泉涌、信手拈来”。于是他想到另一种练习的方法。

他决定把杂志中一些好文章的语句改写成诗,他确定,写诗将迫使他想出大最晚其它不同的词语。在改写后等待一段时间,他再把当初改写的诗句写回散文。这个方法使他形成了一个习惯:就是要找到正确的词汇,并且增加对词汇数量的积累,让自己迅速从记忆中调用这些词汇。

富兰克林在词汇的练习结束后,开始进行文章结构和逻辑的练习。他再次找来杂志中好的文章,为每个句子写下一些线索,他把线索写在不同的纸上,并且故意把顺序打乱。等待一段时间后,他把这些顺序不同的句子组合在一起,把自己总结的文章和原作者进行对比。有时候,他会发现自己的思路跟优秀的作者不一样,于是,他再次修正自己。

众所周知,富兰克林成为了美国历史上伟大的作家,他的著作《穷查理智慧书》以及后来的自传,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

由此可见,富兰克林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问题:写作的才能并不是天生就有了,它是需要长期大量练习得来的。也像这本书的名字一样《刻意练习》。

练习的方法如下:
1、 制定自己的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
2、 找到一个老师或是模仿对象(《观察者》杂志的作者们)
3、 勤加练习(先练习词汇、再练习结构、逻辑)
4、 不断反馈修正改进(对照自己的文章和杂志中文章的差别)
5、 设立练习的标准(直到自己写了他人喜爱的作品)

读完这个老人家的故事,真的令我一阵羞愧。我发现每当我对于他人写作才能赋予天生有这方面才能的感叹之时,一方面是对自己不够勤奋的一个托词,另一方面是对于自己还没找到一个可持续的练习方法的一个安慰。

尽管我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坚持写日记,也在近三年时间做各种读书笔记,每年看书近百本。但对于我心中的标准来看,我的进步非常微小。参照富兰克林的方法,我的原因主要是:并没有做到刻意练习(只是一种随意的、零散的记录);没有系统的训练自己;没有进行自我反馈和修正措施(我是一个很怕修改自己文章的人,一般写完就放在一边)。

我认识一位练习书法十多年的朋友,写的字相当好看,如今已经是一位书法老师了。我有一次问他,他是如何练习书法的,他说小时候有上过一段时间兴趣 班,学习了一些理论知识。后来基本上都自己练。找到过去书法家的字进行各种方式的临摹:正着写、反着写、双钩临摹、复印式临摹,总之,不断地让自己写的字达到一个更好的标准。

“在练字的时候,让自己的肌肉达到某个部分的训练的记忆,下次你写到这个字时就知道如何下笔了。”这个方法和富兰克林练写作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经过这两起事例,我就越发对于“天生具备某种才能”的想法有所改观。这无疑对我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至少它能让我不再陷入那种“我到底是不是写作那块料”的怀疑当中。不光是增长了信心,还找到了一个绝佳训练自己的好方法。

也是书中提到的三个关键练习因素:

专注
反馈
纠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将写作技能分解 成一些组成部分,以便反复地练习,并且有效地分析,确定你的不足之处,然后想出各种方法来解决它们。

正如爱迪生所说:天生是99%的努力加1%的灵感。

### [【一分钟看完一本书】001《刻意练习》](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345902/)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陈慧欣欣(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345902/


最近有本工具书横扫简书和豆瓣好评榜,《刻意练习:从新手到大师》是Anders Ericsson.Phd于2016年出版的畅销书,当所有人都以为能力出众源于“天赋”时,他通过研究众多天才童年受过专业训练的经验证明——天才的成就源于“正确的练习”,这种提高技能的黄金标准被定义为「刻意练习」。


一、定义解释

刻意练习的本质是长时记忆,一方面通过精通元认知概念并将其加工拓展,另一方面是提纯主旨并类比应用到其他领域。与独自练习、单调重复的常规练习模式不同,刻意练习有6个明显特点:


①特定情境:

该行业领域必须存在竞争性,譬如,刻意练习的方法适用于比赛冠军、业绩销冠等目标,不适用于“成为出名的园艺师/一流的企业经理”……

正常升级流程:围绕重要成员→忙于外围→技能得到增长→进入核心圈→参与重要项目→成为专家。



②专注沉浸:完全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③反省:自觉改正与及时反馈。

④突破旧限:身体偏爱稳定性,走出舒适区能让人提高能力上限,但用力过度会导致受伤,得不偿失。

⑤刻意练习只看重有效的方法,不论新旧。

⑥单独刻意练习的时间要长,与导师接触频次要高。




二、主线索

如果你无法确切地知道人们表现的提高应当由什么组成,就不会知道如何提出改进表现的方法。
一条主线索:刻意练习=独练+群争+睡好+受提点

其中——

独练=专心+突破+心理表征+行之有效的方法

群争=行业有具体、明确、可量化的竞争标准

受提点=导师布置作业+控制练习程度+及时反馈并纠正



三、问题透析

Q1:为什么说天才是训练的产物?

1、训练够早,大部分天才在3岁前已经开始接触该领域;

(育儿建议:6岁前培养儿童爱好是理想,12岁前培养不算晚,18岁前培养是最后限期)

2、训练过程中讲究方法,有出色的导师指引进行有目标的培训;

3、通过专注的训练促使大脑相信他们能做出超出正常情况的事。



Q2:如何创造潜力?

理论依据:大脑有无限的适应能力,能够响应密集训练而改变

推荐方法:

①音乐训练,学会熟练演奏乐器;

②从纯智力训练(数字能力)转向纯体格训练(谨慎地控制身体移动),从而创建最佳心理表征;

③坚持练习,加强心理调控(预料到增强某领域的练习会降低其他方面的注意力)。



Q3:心理表征的定义与作用?

1、心理表征是物体概念在人们脑海中塑造的意义;

2、心理表征的作用:

①极快找到规律,洞察对方弱点,组织信息;

②根据行业领域经验,精准预测未来;

③迅速作出正确选择;

④解锁更多信息。

3、如何实现心理表征最大效益化:3F

Focus专注、Feedback反馈、Fix it纠正。



Q4:如何改变思维惰性?

1、瓶颈期:

①尝试做不同的事,而非更难的事(改方法,非增任务量);

②保持并增强动机:

a.强化前进的理由:享受已获得的小成就;相信自己做得到;让身边环绕着支持你的人;积极参与感兴趣的组织主题讨论会。

b.弱化停下来的理由:找出干扰项,缩小其影响。

2、选对方法再去练习,而不是在练习中多次转换方法

3、重视技能的练习,不要过分重视知识

4、勇敢攻克弱点



Q5:如何成为追梦的实践家?

1、产生兴趣:从玩耍中追求卓越,兄弟姐妹间开展竞争

2、变得认真:“只有那些花了数年时间苦练某项技能的人,才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上那技能。”

3、全力投入:不断挑战人类能力的极限

4、开拓创新:有创造性、不安分、有进取心、不满足于现状



Q6:如何进行刻意练习?

1、学习上

①日常训练:记忆数字

②锁定杰出人物,找出杰出人物与常人的区别并加强模仿

③找到优秀的导师



2、工作上

①王牌训练计划:及时反省、定时提问——

你注意到什么、采取什么行动、为何选择行动、犯了什么错、如何改正……

②摒弃三种错误思想:我做不到、只要时间够长迟早熟练、努力就会提高,拼刻苦。

③边做边学,一直去想:“如何提质提速”



3、生活上

①找好导师/换导师

②专注投入:不论你在做什么,都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事情上

③缩短每次练习的时间,并逐渐延长

④睡眠充足,每专注一小时就小憩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arge/public/p496291.jpg)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arge/public/p496292.jpg)

### [“天才”的正确打开方式](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459679/)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喵发财咪(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459679/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最大的特点是,推倒了“天才论”和“一万小时坚持论”。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认为,一直以来我们过于高估了天生才能的作用,并没有天才之说,就算有智商能有影响,影响也非常小。通过对莫扎特、榊原彩子等拥有特殊才华人才的研究可以看到,所谓的天才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他们掌握了通过正确的训练与练习进行创造的能力。正如苏格兰哲学家卡莱尔所说的,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但是,一味的训练就一定能够成为天才、大师吗?答案自然也是否定的,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是完全成正比。开车几十年的老司机也未必能够掌握赛车的技巧。安德斯·艾利克森称这种埋头苦干的做法为“天真的练习”。盲目的重复做某件事情,并指望靠这种重复提高表现和水平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对于如何快速提升能力,实现从新手到大师的转变,安德斯·艾利克森开出的药方是:刻意练习。作者指出,学习不是挖掘某人潜力的方式,而是开发这种潜力的方式,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潜力。也就是说通过刻意练习,人人都可以成为大师,成为天才。而刻意练习则是创造潜力、取得进步的终极之道。只要我们掌握了这种关于人类潜力的新思考方式,我们就能够拥有更大的力量来掌控自己的人生。


刻意练习的重点在于有目的的练习。死记硬背得不到真知识,投机取巧学不到真本领,纸上谈兵学不到真本事。只有有针对性地学、高效率地学、互动性地学,才是高效学习的重中之重。安德斯·艾利克森指出,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四个特点。

1.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确定明确的目标,有效地引导练习,通过“积小胜为大胜”,最终达到长期目标。关键在于要精心设置目标,将漫长的旅程分解成一系列可控的目标,并且每次只关注它们中的一个,甚至可以在每次完成一个目标时,给自己小小的奖励。

2.专注。想要取得进步,就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到任务之上,全身心地浸入其中。要排除外在干扰,摈弃私心杂念,通过完全聚焦实现对技能的新突破。要用最短的练习、更好的注意力,把每一次练习做正确,一次又一次不断地积累,直到每一个细节都能做到卓越,而且成为根深蒂固的习惯为止。

3.包含反馈。既要埋头苦干,还要学会抬头看天。方向错误,所有的努力也都是白费的。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反馈,了解自己的事情做得对不对,到底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错,从而帮助我们纠正方向,重回正确轨道。

4.走出舒适区。人类的身体有一种偏爱稳定性的倾向,导致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惰性,容易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或者存在“差不多”心理。要成为大师,就要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不要停止前进的步伐,甚至还要不断地给自己加码:跑得更远一些、更快一些,并且爬坡跑。通过刻意的练习,不但发掘自己的潜能,还要构筑潜能,使以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变得可能做到。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喵发财咪(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459679/


当然,尽管通过专注训练和走出舒适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做某件事的能力,但仍然不能达到大师级的水平。大师能够着眼于全局进行观察,还能够在必要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招法上,做到“既见森林,又见树木”,从而能够做到深入浅出、游刃自如。大师的这种心理结构可以避免短时记忆的局限,并且马上就能高效地处理大量信息。这种记忆的方法被称为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这种正统的表述令人难以理解,打个比方说,一提到蒙娜丽莎,我们马上就会在脑海中“看到”那副著名油画的形象。这个形象就是蒙娜丽莎在他们脑海中的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创建心理表征。将杰出人物与其他人区别开来的重要因素,就是心理表征的质量与数量。天才或杰出人物通过年复一年的联系,改变了导致脑中的神经回路,针对本行业或领域中自己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同的局面,创建了高度复杂和精密的表征。这些表征能够使他们能够做出更快更准确地决策,并在特定的局面上更快更有效地应对。

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灵感,但没有这1%的灵感那99%的汗水也是徒劳。这1%的灵感就是心理表征的构建。通过刻意练习获得心理表征,能够有助于找出规律、解释信息、组织信息、制定计划、高效学习。当心理表征得到拓展和优化,我们便能够出色做好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


作为一部实操性比较强的书,安德斯·艾利克森对如何成为杰出人物,提出了路线规划图。第一阶段是产生兴趣,增强继续前进的倾向,弱化停止脚步的理由。第二阶段是变得认真,通过创建心理表征,增强学习的动机,并保持这种兴趣的动机,从而进一步培养技能和养成习惯。第三阶段是全力投入,付出巨大的努力,尽最大的可能进行改进。第四阶段是开拓创新,不断超越自己、深入思考,通过日积月累实现熟能生巧、熟能生智。

郭沫若认为: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刻意练习的提供了不同于“天才论”和“一万小时坚持论”的观察视角:任何人都可以进步,但需要正确的方法。如果你没有进步,并不是因为你缺少天赋,而是因为你没有用正确的方法练习。《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为我们指出了正确、实用的练习方法。

正如本书所指出的,《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针对每一个有梦想的人。

### [读书笔记](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40714900/)

全书中出现比较多的词是心理表征
成年时期,身体和大脑保持着极大的适应能力,可通过正确的训练培养各种新的能力。
学习不再是挖掘潜力的方式,而是发展这种潜力的方式。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潜力。
知识不是技能
第一章便是有目的的练习,要持续,突破极限,突破舒适区。
天真的练习(反复的、盲目地)VS 有目的的练习(定义明确特定目标、是专注的、包含反馈(以此判断自己的不足)、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遇到障碍并非达到极限,而是动机不足。
有目的的练习还不够,接下来就是讲解刻意练习。
第二章 大脑的适应能力
伦敦的出租车司机,大脑就像肌肉,越练越大。大脑拥有无限的适应能力
走出舒适区的重要性:单个细胞和组织总是尽最大的努力使一切保持相同。人类的身体有一种偏爱稳定性的倾向。
我们到底在试图提升大脑中的什么(心理表征)?挑战体内平衡和发展那种潜力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第三章 心理表征
盲棋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大多数的刻意练习包括创建更加有效的心理表征。
之后便是叙述心理表征的一些作用。
第四章 黄金标准(即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的特点:
- 刻意练习发展的技能,是其他人已经想出怎样提高的技能,也是已经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的技能。
- 刻意练习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而且要求学生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他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
- 刻意练习包含得到良好定义的特定目标,通常还包括目标表现的某些方面。
- 刻意练习是有意而为的,需要人们完全的关注和有意识的行动。
- 刻意练习包含反馈,以及为应对反馈而进行调整的努力。
- 刻意练习既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又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
- 刻意练习通过着重关注过去获取的技能的某些特定方面,致力于有针对性地提高那些方面,并且几乎总是包括构建或修改哪些过去的已经获取的技能。
找出杰出人物,找出杰出人物与其他人的差别。最佳方法是找到优秀导师,给出指导,提供宝贵的反馈。
第五章 在工作中运用刻意练习的原则
让练习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拒绝三种错误思想:
- 认为某人的能力受到基因的限制
- 认为足够长时间的做某件事,一定会更擅长。(停滞)
- 要想提高,只需要努力,如果足够刻苦,你会更加优秀。 要运用专门用于提升那些特定技能的练习方法。
边干边学:以练习为导向,日常中磨砺。
反馈,改进心理表征
过于重视知识而忽略技能
第六章 在生活中运用可以练习的原则
导师、专注、即时反馈、投入、目标、足够的睡眠
富兰克林的例子:详细、聪明、认真、投入
用三个F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focus、feedback、fix it.
跨越停滞状态,以新方式挑战自己,攻克特定弱点,保持动机
意志力根本不存在:意志力和天生才华都是人们在事实发生了之后再赋予某个人的优点。
保持动机,动机的两个组成部分:继续前进的理由(强化)和停下脚步的理由(弱化)
精心设置目标
第七章 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
匈牙利的一位心理学家和妻子进行一项实验:将三个女儿训练成为国际象棋大师
从某种意义上讲,本章可以被认为是塑造杰出人物的指导手册
第一阶段:产生兴趣
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激励作用
第二阶段:变得认真
体会到回报,动机有外部转向内部,自我激励
到达这个阶段2~5年后,未来的杰出人物开始更多地根据他们发展出来的技能认同自己,而不是根据其他的兴趣领域(比如选择学校或社交生活)来认同自己。
从技能的学习中获得大量愉悦感觉
第三阶段:全力投入
成年人也可培养出完美音高。
年龄不是问题
第四阶段:开拓创新
创新离不开刻意练习,举出了毕加索的例子,毕加索早年几乎是一种古典风格。创造性归根结底来自刻意练习。
第八章 怎样解释天生才华
举了几个名人的事例
第九章 用刻意练习创造全新的世界
在学习上,刻意练习的方法与传统方法之间的重要差别是对技能与知识的着重点的不同,也就是说,一个强调你知道什么,另一个强调你可以做什么。刻意练习全都是关于技能的。知识本身绝对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必要的知识是为了培育技能。
当我们在提高自己时,我们才最像是人类。和其他任何动物不同,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己,以我们选择的方式来提高自己。这使得我们和当今世界以及有史以来的其他物种区别开来。

1.找到动力并且维持动力很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和天才的差距并不是智商方面,而在于那些人更加倾向于将自己投入到这件事情上,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找到动力。就好像学习英语,实际上如果认真学习下去一天背诵30个单词一年也有1万多个单词,足以应对四六级等诸多考试,这还只是一年。我们在遇见某件事觉得困难的时候,主要是因为我们找不到对这件事的兴趣,没有动力牵引着我们是我们最需要改变的地方

2.绝对的专注
就像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十年的厨师做菜一定更好吃,老司机飙车技能一定比一般人好一样,实际上我们所犯下的错误就是认为:只要你花费绝对的时间,那么你一定可以获得进步一样,这就有点像努力一定可以获得成功一样的言论,实际上我们知道,这不可能。一般情况下,我们缺少的是对这件事的专注程度,如果只是计算自己在这件事情上花费的时间而不是有效时间的话,其实并没有很大意义

3.找到可以衡量的反馈机制
一直以来是不大喜欢这个环节,就像背诵单词,每次背诵完之后都很讨厌复习,因为每次都发现自己背诵没有多久的又忘记了,然而这个环节对我来说也算是不可或缺的,记得高数有不懂的概念,做两道相关类型的题目,马上就理解了。。总之,反馈是非常重要的过程,只有一个合理的反馈,才可以知道自己目前的状况,而不至于蒙在鼓里。

4学会在反馈后进行修正
(⊙o⊙)…高中的时候会做,每次考试的时候会做,但是总是带着过多的个人情感做,进入大学的时候却很少做,记得大一的时候每次写代码总是出现几个容易忽视的bug,然而当初蠢到不知道及时反省,哎,继续努力
以上主要是3F原则,即为focus feedback fix

5带有目的的练习
在练习的时候要给自己设下一个目标,这个目标首先要服从smart原则,同时这个目标最好尽可能的激励着你,目标的作用是衡量自己,引导自己。

6要勇敢的走出舒适区
大一的时候经常去跑步,然而体育还是一如既往地的差,我想,因为我跑步的时候,总是累了就停,速度上持久力上都没有尝试突破,我总是慰劳自己说只要坚持就好,然而坚持一年了还是跑起步来累个半死

7找到导师
目的是针对性的找到应对自己情况的方法,同时像那些比较杰出人的方法学习,我发现我主要是在这方面花费的功夫比较大,个人比较倾向方法论,结果发现由于自己痴迷方法而忽视其他,导致我养成知道大道理一堆然而很少践行的习惯<悲伤……>

8强调技能而不是知识
哎哟,其实这说道我心坎了去了,个人其实还是比较适应应试教育的,然而我更加清楚知识是用来用的,理论空有一大堆也是没什么卵用的。。。

9心态问题
我们需要的是成长心态,不要怀揣着基因决定论的思想,这种思想毫无意义

10关于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创建心理表征的过程,所以大方向是不能变的,就像我曾经幼稚的认为做题做多就可以考高分一样,创建心理表征在应试教育的表现就是遇见问题如何思考,强调的是思考和思考方向,而不是记忆题型。

11遇见瓶颈区
思考自己之前的目标是否达到,如果还有一段距离的话,那么就试着从不同方向出发
刻意练习实际上是一个看上去比较痛苦的过程,然而我认为只要找到持久的动力或者是兴趣,那么看似痛苦的东西也会变得有意义,从出生到活到现在为止,刻意练习做的最彻底的事情就是在学习方面吧,花费很多时光准备高考的日子里,的确体会到那种感觉的确很无聊无趣然而却有无限动力坚持的感觉,还是觉得有的时候一味的创造外部趣味实际上对自己的改变并不是很大,真正还是看自己吧。3F原则真的很重要,也算是做好任何事都必须秉承的理念。
`

走出你的舒适区,但要以专注的方式制订明确的目标,为达到那些目标制订一个计划,并且想出监测你的进步的方法。哦,还要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对想要提高自己的每个人来讲,这些是让你有一个卓越开端的秘诀——但依然只是开始。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学习科学大量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情境中学习。有效学习是进入相关情境,找到自己的“学习共同体”,学习者最开始时围绕重要成员转,做一些外围的工作,随着技能增长,进入学习共同体圈子的核心,逐步做更重要的工作,最终成为专家。

一般而言,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要么是你自己给自己提出的,要么是局外人给你提出的),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试着做不同的事情,而非更难的事情

不管什么障碍,越过它的最好办法是从不同方向去想办法,这也是这种方法需要导师或教练的一个原因。有些人已经熟悉了你可能遇到的障碍,于是,可以为你提供克服障碍的方法。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天才训练指南

如果让我选择2006年在网上所看过最好的一篇短文,我选 Freakonomics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 Dubner 和 Levitt 发表在纽约时报杂志上的专栏文章 A Star Is Made: Where Does Talent Really Come From。 我相信即使是十年以后我可能仍然会记得这篇文章,你看完之后有可能后悔可惜自己20年前没看到。Freakonomics 是本非常有意思的小书,书的两位作者每两个月发表一篇专栏,还开了个博客,我总体感觉专栏文章的质量不如书。但这篇专栏有点不同,内容并不完全是作者的原 创思想,而是他们介绍一个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
文章一开头说了个有趣的事实,如果你看06世界杯球星档案,你会发现很多球星的生 日是一月到三月;如果你看英国和德国青年队球星的话,竟然有一半是出生在这三个月的。难道这三个月有利于足球天才出生么?答案是欧洲青少年联赛的队员报名 年龄限制按12月31日划线,这样教练在选择队员的时候自然会优先选择那些一年中的早些时候出生的。
这个故事相当吸引人。号称”反智的书生”的薛涌同学显然是看到了此文,当时正好赶上世界杯,他在不告诉读者原文出处的情况下把这篇文章”编译”成了他自己的文章发表,叫做 制造未来球星 最迟本月怀孕。这哥们的很多立场我都赞同,就是做人太不讲究,把美国人写的文章变成自己的东西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但薛涌未能理解文章的精髓。
这篇文章真正说的是成为天才的秘密。
前不久温家宝又在呼吁出学术大师了。我国在基础科学方面的水平可能比足球强不了多少,改革开放30来年了也没出个诺贝尔奖,一句话就是缺天才。为了培养 天才连少年班的主意都出了,怎么就是不行呢?心理学家 Anders Ericsson 的这项研究从技术角度解决了这个问题。研究覆盖了从职业运动员,艺术家到程序员差不多所有需要天才的领域,出版了一本900多页的书,结论是 天才还真是练出来的,但是关键在于怎么练。
想要训练一个天才绝不是整天苦练就行,你需要的是 “deliberate practice“:
– 每次训练有明确的目标
– 获得即时的反馈
– 既要注重结果,也要注重技术
我想在这里对比一下我国对理工科大学生的训练,看看是否满足这些要求。
首先我国理工科教学根本没有明确的目标。这里所说的目标是一次训练中要达到的具体的小目标,并不是说什么拿诺贝尔奖这样的人生理想。科学教育的正确目标 可以是将来搞科研需要这个知识,可以是学会这个技术去使用它。但我国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课本,不是这堂课我领会了什么思想,而是这 堂课有什么知识点有什么公式要背,换句话说是考试。有些学生不屑于为了考试学习,自己看书的,往往因为缺乏指导而茫然,不知道看这本书的目的何在。
“即时的反馈” (immediate feedback) 是我国训练学生中最缺乏的一个方面,越是高端人才的培养中越是如此。如果说高手们有什么成功秘诀,我猜就是这个即时的反馈。文章说的一个事实是医生们离开 医学院以后,除了手术临床医生以外,其他专业的,比如看透视图的那些医生,他们的水平随时间在减弱,原因就是缺乏立即的反馈。就好比练武功,一招一式都需 要有人随时纠正,不对马上改别把错误动作形成习惯。在科研领域,这意味着你搞科研的时候需要一个好导师随时告诉你你干的这个活怎么样。中国缺乏好导师,而 且往往还一个导师带30个学生,谁给你反馈啊?
反馈还意味着需要跟同行随时交流切磋,别人怎么做的,你这么做人家怎么评价等等,这就要求科研 工作者需要经常跟高手开会,开会的时候还必须经常讨论。而国内的情况一方面会议就不多,开会的时候还大家都客气不爱提问。美国开学术会议除了发言以外广泛 采用 poster 形式,实际上在讨论工作方面往往更有价值,而国内可能还没有采取这样的形式。
这个技术还告诉我们想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就应该经常在网上发帖,以便获得反馈。
“结果和技术”,最起码的要求是你得自己训练,而不是看别人练。站在场边把姚明的技术统计倒背如流也没用,关键得自己上场。我国训练学生搞科研的做法是 不搞科研,搞”课”研。请牛人来讲最新最强的理论,而不是强调让他们尽可能早的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去,这就好比给北京青年队看NBA录像一样,培养出来的全 是专业球迷。美国学生队不是自己直接搞的领域可能不太了解,也可能不知道最近 Witten 发了什么文章,但他自己的小小领域内,他可能大二就开始干了。
很多人甚至喜欢评论课本,这本书写得好,这个人是牛人,陶醉在对课本的欣赏之中。在美国上课没见过任何一个老师赞美课本的,一线人物几乎没人写课本,所有课本都只不过是工具书,最终目的是为了科研这个结果。一切技术应该是为了科研服务。
“技术”是说你的训练得得法,这同样需要高人的指点,而且你还得听从人家的指点。
对比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可见我国科学教育为什么不行了。我国这种缘木求鱼的教育方法最终培养出来的都是精通”基本知识”的”科学的家”,而不是”科学 家”。说到底就是两个字:实践。毛泽东说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解放军很多高级将领文化程度一般,为什么总能打胜仗,靠的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学习科学知识不是 为了考试,不是为了耍酷,不是为了有谈资,是为了搞科研。美国大学里面的技术课程一学期让学生做好几个 project,完全是追求学以致用,逼迫学生为了完成 project 而学习知识,其中还有小组合作,跟真正的科研没什么区别。
宁可在本科的时候发几篇灌水小文章也比苦读十年期待一鸣惊人强。一提基础科学,有人总说”板凳要坐十年冷”,这种思想完全不适合现代化科研体系。坐十年 板凳的运动员国家队能用么?马俊仁当年是一般比赛不参加,专门参加奥运会世界杯一鸣惊人结果人家怀疑你是不是服用禁药啊,一旦有点小事整个队伍居然崩溃 了。这种做法现在已经被淘汰。正确的做法是象现在刘翔这样有什么大奖赛都去,追求一个稳定的成绩。
科学工作者就好像运动员一样,需要不停的比赛,而不是不停的看录像。

万维钢:怎样练习一万小时

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不但如此,最近几年的科学进展,人们可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关于怎样炼成天才的统一理论。
   好消息是除了某些体育项目对天生的身高和体型有特殊要求之外,神秘的天生素质并不存在,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顶级高手。早在20多年以前,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家 Benjamin Bloom 就曾经深入考察过120名从音乐到数学多个领域内的精英人物,发现他们幼年时代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后人的研究更证明,在多个领域内,就连智商都跟一个人能不能达到专家水平没关系。
   有个匈牙利心理学家很早就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被训练成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高手。为了证明这一点,他选择了一个传统上女性不擅长的项目,也就是国际象棋。结果他和妻子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国际象棋世界大师,这就是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这个实验甚至证明哪怕你不爱好这个领域,也能被训练成这个领域的大师,因为三姐妹中的一个并不怎么喜欢国际象棋。
   而坏消息是成为大师需要长时间的苦练。每天练三小时,完成一万小时需要十年时间,但这只是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统计表明对音乐家而言,世界级水平要求的训练时间是十五到二十五年。但最关键的并不是练习的时间,而是练习的方法。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中国传统思维比较强调一个“苦”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甚至是头悬梁锥刺股。而近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则开始强调一个“爱”字,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调寓教于乐,“哈佛女孩”的家长们纷纷写书,介绍自己的孩子如何一路玩进名校。
   很多励志故事和流行的成功学书籍最爱强调的似乎是“顿悟”,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没想通,他没有认识到真正的自己!好像一旦一个人顿悟到了真正的自己,他就会非常简单地在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领域成为天才人物。一个销售员可能认为真正的自己其实是个小说家,一个医生可能认为真正的自己其实是个画家 — 唯一的问题是他们从来没有写过小说或者画过画 — 但他们认为他们距离“真正的自己”只有一步之遥,一旦尝试了就会爆发天才。
   所有这些关于成功学的个人经验和励志故事都不科学。假设一个成功人士做过一百件事,包括参加演讲比赛,衣着有个性,听英文歌曲,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等等,他会非常自得地把这一百件事都写进自传,没准还要加上女朋友的影响。然而其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可能只有四件事,问题是他和读者都不知道是哪四件。
   科学家不信励志故事,他们只相信调查研究。在过去二三十年内,心理学家们系统地调研了各行各业内的从新手,一般专家到世界级大师们的训练方法,包括运动员,音乐家,国际象棋棋手,医生,数学家,有超强记忆力者等等,试图发现其中的共性。他们的研究甚至细致到精确记录一所音乐学院的所有学生每天干的每一件小事,用多少时间做每件事,父母和家庭环境,来比较到底是什么使得那些音乐天才脱颖而出。
   现在这项工作已经成熟了。2006年,一本900多页的书,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 出版。这是“怎样炼成天才”研究的一本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此书直接引领了后来一系列畅销书的出现,包括格拉德威尔的《异类》,Geoff Colvin 的 Talent is Overrated,和 Daniel Coyle 的 The Talent Code 等等。科学家们不但证明了高手是练出来的,而且通过考察各个领域最好的训练方法的共性,总结了一套统一的练习方法,这就是所谓“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过去多年来,训练方法是不断进步的。比如说作曲,假设一名普通学生使用普通训练方法六年时间能达到的水平,另一个学生使用新的训练方法三年就能达到,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新训练方法的“有效指数”是200%。统计表明,莫扎特当时的训练,他的有效指数是130%。而二十世纪的天才也许没有莫扎特有名,但其训练水平都能达到300%到500%!十三世纪的哲学家培根曾经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少于30年之内掌握数学,而现在的学生十几岁的时候已经学到多得多的数学,教学方法进步了。事实上,我们今天在所有领域都比过去做得更好,体育世界纪录被不断打破,艺术家们的技巧也是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
   训练方法重要性的另一个体现是“天才”的扎堆出现,比如曾经有一个时期俄罗斯对女子网球,韩国对女子曲棍球,更不必说中国对乒乓球的的绝对优势。更进一步,哪怕你这个国家传统上并不擅长这个项目,只要有一名教练摸索掌握了科学训练法,那么他就可以带出一代绝世高手,比如中国花样滑冰教练姚滨。人们经常感慨中国十多亿人居然找不到11个足球天才 — 如果天才是天生的,那么十多亿人必然足以产生很多天才,但天才是练出来的,而中国缺乏有效的练习环境,人口再多也比不上欧洲小国。
  
   刻意练习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刻意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它的特点。
   1. 只在“学习区”练习
   科学家们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普通的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集中练习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在很多情况下这要求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老师或者教练,从旁观者的角度更能发现我们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只在学习区练习,是一个非常强的要求。一般的学校课堂往往有几十人按照相同的进度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是没有针对性的。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需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高手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徒。
   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长期使用这种方法训练必然事半功倍。200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总时间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学习方法。
   2. 大量重复训练。
   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美国加州有个“害羞诊所”(The Shyness Clinic),专门帮助那些比如说不敢和异性说话的人克服害羞心理。这个诊所的心理学家不相信什么心理暗示疗法,什么童年回忆之类,他们相信练习。他们认为使人害羞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观点。怎么治疗恐女症?做法是设计各种不同难度的场合进行对话训练。最初是在房间内集体对话,角色扮演。然后是到直接跑到大街上找陌生美女搭讪要求约会。最高难度是有意在公共场合做出使自己难堪的事情,比如去超市把一个西瓜掉在地上摔坏。
   这种把不常见的高难度事件重复化的办法正是MBA课程的精髓。在商学院里一个学生每周可能要面对20个真实发生过的商业案例,学生们首先自己研究怎么决策,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老师给出实际的结果并作点评。学习商业决策的最好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两次决策,而是自己每周做20次模拟的决策。军事学院的模拟战,飞行员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罕见的空中险情,包括丘吉尔对着镜子练习演讲,都是重复训练。
   在体育和音乐训练中,比较强调“分块”练习。首先你要把整个动作或者整首曲子过一遍,看专家是怎么做的。然后把它分解为很多小块,一块一块地学习掌握。在这种训练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误。在美国一所最好的小提琴学校里,甚至有禁止学生把一支曲子连贯地演奏的要求,规定如果别人听出来你拉的是什么曲子,那就说明你没有正确练习。职业的体育训练往往是针对技术动作,而不是比赛本身。一个高水平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只有1%的时间用于队内比赛,其他都是各种相关的基础训练。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种事先的重复训练,一个人面对不常见的事件往往会不知所措。统计表明工作多年的医生通过读X光片诊断罕见病症的水平反而不如刚毕业的医学院学生 — 因为很少遇到这种病例,而在医学院学到的东西早就忘了。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定期地让医生们拿过去的旧X光片集中训练,而不是期待在工作中碰到。
   3. 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和教练最大的用处是什么?也许对一般人来说小学老师最大的作用是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教会了他什么东西,曾经有过传道授业解惑。而真正的高手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而言,老师和教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时的反馈。
   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从训练的角度,一个真正好教练是什么样的?John Wooden 是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学篮球教练,他曾经率领 UCLA 队在12年内10次获得 NCAA 冠军。为了获得 Wooden 的执教秘诀,两位心理学家曾经全程观察他的训练课,甚至记录下了他给球员的每一条指令。结果统计表明,在记录的2326条指令之中, 6.9%是表扬,6.6%是表示不满,而有75% 是纯粹的信息,也就是做什么动作和怎么做。他最常见的办法是三段论: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
   与外行想象的不同,最好的教练从不发表什么激情演说,甚至不讲课,说话从不超过20秒。他们只给学生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所有训练都事先进行无比详细的计划,甚至包括教运动员怎么系鞋带。他们仿佛有一种诡异的知道学员在想什么的能力,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能指出学生在技术上最需要什么。他们是绝对的因材施教,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度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
   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
   4. 精神高度集中。
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科学家们曾经调查研究了一个音乐学院。他们把这里的所有小提琴学生分为好(将来主要是做音乐教师),更好,和最好(将来做演奏家)三个组。这三个组的学生 在很多方面都相同,比如都是从8岁左右开始练习,甚至现在每周的总的音乐相关活动(上课,学习, 练习)时间也相同,都是51个小时。
   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学生都了解一个道理:真正决定你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乐课,而是单独练习:
   - 最好的两个组学生平均每周有24小时的单独练习,而第三个组只有9小时。
   - 他们都认为单独练习是最困难也是最不好玩的活动。
   - 最好的两个组的学生利用上午的晚些时候和下午的早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还很清醒;而第三个组利用下午的晚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已经很困了。
   - 最好的两个组不仅仅练得多,而且睡眠也多。他们午睡也多。
   那么是什么因素区分了前两个组呢?是学生的历史练习总时间。到18岁,最好的组中,学会平均总共练习了7410小时,而第二组是 5301小时,第三组 3420小时。第二组的人现在跟最好的组一样努力,可是已经晚了。可见要想成为世界级高手,一定要尽早投入训练,这就是为什么天才音乐家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练了。
  
   人脑的学习原理
   现代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认为,几乎没有任何技能是人一出生就会的。哪怕是对简单物体的识别,把东西抓取过来这些简单的动作,也是婴儿后天学习的结果。一个人一出生的时候根本不可能预见到将来自己需要什么技能,基因不可能把一切技能都用遗传的方法事先编程,那样的话太浪费大脑的存储空间。最好的办法是不预设任何技能,只提供一个能够学习各种技能的能力,这就是人脑的巧妙之处。基因的做法是先预设一些对刺激的基本反应和感觉,比如看见好吃的东西我们会饿等等。这些基本的反应需要调动的神经较少。但对于更高级别的技能,比如演奏音乐,需要协调调动很多神经,就必须靠后天学习了。
   人的任何一个技能,都是大脑内一系列神经纤维传递的电脉冲信号的组合。解剖表明拥有不同技能的人,其大脑的神经结构非常不同,比如出租车司机大脑内识别方向的区域就特别发达。也就是说与计算机不同,人对于技能的掌握是在大脑硬件层次实现的。
   而最近有一派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技能训练的关键,它的作用是像胶皮把电线包起来一样,把这些神经纤维给包起来,通过防止电脉冲外泄而使得信号更强,更快,更准确。不管练习什么,我们都是在练习大脑中的髓磷脂,就好像把一堆杂乱无章的电线被排列整齐变成电缆。直到2000年新技术允许科学家直接观察活体大脑内的髓磷脂之后,髓磷脂的作用才被发现,而且一直到2006年才第一次被在学术期刊上说明。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脑神经的高速公路,提高信号传递速度,并且可以把延迟时间减少30倍,总共提速3000倍,甚至可以控制速度,想慢就慢。
   人脑之中分布着大量“自由的”髓磷脂,它们观测脑神经纤维的信号发射和组合,哪些神经纤维用的越多,它们就过去把这一段线路给包起来,使得线路中的信号传递更快,形成高速公路。这就是为什么练习是如此重要。
   髓磷脂理论可以解释很多事情。比如为什么小孩常会犯错?他们的神经系统都在,也知道对错,只是需要时间去建立起来髓磷脂的高速网络。为什么习惯一旦养成不容易改变?因为所谓“习惯”,其实是以神经纤维电缆组合的形式“长”在大脑之中的,髓磷脂一旦把神经包起来,它不会自动散开 — 改变习惯的唯一办法是形成新习惯。为什么年轻人学东西快?因为尽管人的一生之中髓磷脂都在生长,但年轻人生长得最快。最激进的理论则认为人跟猴子的最显著区别不在于脑神经元的多少,而在于人的髓磷脂比猴子多20%!解剖表明,爱因斯坦的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是平均水平,但他拥有更多能够产生髓磷脂的细胞。
  
   谁愿意练习一万小时?
   看了钢琴家朗朗的传记之后,可能很多人会怀疑是否真的应该让孩子接受这样的苦练。实际上,顶级运动员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不练这一万小时,一定成不了高手,但问题是考虑到机遇因素练了这一万小时也未必成功。
   这就是兴趣的作用了。如果说有什么成功因素是目前科学家无法用后天训练解释的,那就是兴趣。有的孩子似乎天生就对某一领域感兴趣。感兴趣并不一定说明他能做好,就算不感兴趣只要愿意练,也能练成。兴趣最大的作用是让人愿意在这个领域内苦练。
   不论如何,刻意练习是个科学方法,值得我们把它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显然我们平时中做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不符合刻意练习的特点,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能成为世界级高手。天才来自刻意练习。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