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是基础,认知是关键。
Why
为什么要关注二手呢?
要买就买高品质的一手货。
新研究:网络时代审美标准会变得更快
我们的审美标准会改变,大众媒体和流行文化也会对审美标准产生影响。不过,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审美标准可能一下子就变了。BBC英伦网的一篇文章,介绍了相关研究。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凯里商学院的助理教授杨海洋,发表了一项研究,他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但这些标准会根据他人的意见不断发生变化,“互联网时代正让人们的审美标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快”。
人们对吸引力的判断不但会改变,而且还会对比自己之前看到的面孔,判断下一张脸是否更好看。在悉尼大学发起的一项研究中,受访女性要在屏幕上逐个看完60个男性的面孔,每张面孔出现的时间大约是三分之一秒。看完之后,受访女性要对这些男性依次进行评价,判断他们是“有吸引力”或“没有吸引力”。之后,受访女性又看完了242张女性面孔,评价了这些面孔的吸引力。
研究人员从评价结果中发现,受访者对前一张面孔的评价会影响她们对下一张的评定,就是说,如果受访者认为前一张面孔有吸引力,就更有可能认为下一张也有吸引力。研究人员认为,这背后的原因与大脑处理新信息的方式有关,“大脑无法处理从眼睛不断涌入到视觉系统的所有信息,因此有捷径就走,会依赖之前的视觉线索,这样就不必费劲地不断重新分析这些视觉信息。”
类似原理也适用于网络约会。现在,人们会在约会网站或App上快速浏览潜在约会对象的照片,但大脑没有那么多时间重新分析信息,无法认出新面孔是不同的人,就会认为跟前一张脸是同一张。
如果人们在约会软件上刷照片刷得太快了,还可能会发生“一瞥效应”。它说的是,相比于长时间看着某个人,只看一眼时反倒会觉得对方更有吸引力。这是因为当我们看着某个东西时,大脑会判断其价值,由于瞥一眼所获得信息非常有限,大脑就会用更重要的选项来分析目标——看哪个更有吸引力。美国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家伊格曼(David Eagleman)建议,如果你不小心误以为某个人比他们实际上更有吸引力,那么只需要多看两眼就能纠正错误。不过,如果不小心低估了他们的吸引力,就可能错过一个潜在伴侣。
What
品味是个什么鬼?
2016-05-12 张佳玮 罗辑思维
“伟大的莎士比亚,老年间在欧洲大陆几个国家,常被绅士们骂成色情、暴力、粗俗。可是在 2016 年,朗诵莎翁的诗,在哪里都是有品味的事。”
1
——————
巴尔扎克是个俗气的死胖子,每当骗到预付稿费,他便迫不及待去搞花里胡哨的装饰,勾搭贵妇人。
同时代的诸位,大家都觉得他没品味,甚至对他推崇不已的毛姆,都觉得他故事讲得好,可是文笔差。但这不妨碍如今,你书架上放一本他的书,客人翘大拇指:有品味!
勃拉姆斯从小穷困,所以得去卖酒的地方弹钢琴养活自己,沾染了一身市井气,第一次去李斯特家拜访,听他弹琴,居然没礼貌地就睡着了。
到他成名后,大家依然觉得他没什么教养,粗鲁没品味,他自己都承认。然而这不妨碍他的曲子如今成为古典乐有品味的象征。
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当年首演时,门德尔松的父亲去听了,觉得是乌鸦叫,毫无品味。那个年代,维也纳人觉得听罗西尼的歌剧才有品味;贝多芬?不够优雅,没品味!
但现在,贝多芬的曲子搁那儿呢。谁能说听贝多芬没品味的?
陶渊明的诗在钟嵘《诗品》里的列表档次,评价不高,不算有品味。
但到宋朝,苏轼觉得陶渊明品味高得不得了;自那之后,读陶渊明诗,并归隐田园,便成了中国文人品味象征了。
梅尔维尔《白鲸》刚出版时,卖得极差,美国人民觉得:这玩意就一个土里土气的航海捕鲸小说。
一百年后,这玩意被承认为名著了,品味绝高。有一段时间,英国还有人把读《白鲸》与读《尤利西斯》并列,有品得没边了。
这些曾经被认为很没品的家伙,创造了一些后世人等追着觉得特有品的文本。
于是问题来了:这几位爷,算是有品还是没品呢?
或者更进一步:品味到底是什么?
2
——————
彼得·梅尔先生写过本书,《有关品味》,里面大谈鱼子酱的吃法、雪茄的抽法、老式旅馆的选法、订做西服诸如此类。若要总结,大体无非两点:
一、不要矫揉造作摆谱。
二、砸钱在最高级的东西上——通透地说,“若无其事的砸钱”,就是他老人家的品味了。
话说得不太好听,但咱们可能接近真相了。
法国大师丹纳认为:路易十四到路易十五时期,宫廷里的法国人最有品。诸位爵爷与夫人,各自谈吐雅致,说话语调不高不低,书信简洁幽默,善于揶揄,阳伞华服天鹅绒,用瓷器,观绘画,精细典雅,逛着花园子,在客厅里温文尔雅地聊天,是所谓摄政风格到洛可可风格。
19 世纪大革命之后,大家还时常回忆 18 世纪,觉得那样田园牧歌的仪态和打扮,算是有品味。
但其实,早在 18 世纪,长着百科全书大脑的狄德罗先生,已经对此不爽了。在狄德罗看来,所谓品味,大概就是:在一大群受了类似教育的人群里,亦步亦趋,不要做过度的事,在他们的许可范围内表现自己,保持一种仪态上政治正确的温和雍容,就是有品味。
为什么这种品味会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因为在 18 世纪,这种品味的代表人出自宫廷,掌握权力和财富,即,掌握着话语权。
事实是:品味的细节,是一个浮动的标准,是一个有话语权的圈子里默认的、中庸的政治正确。
3
——————
但品味作为一个没有可度量标准的玩意,是会改变的。如上所述,伟大的大师们,可以靠自己的力量,逼迫时代改变品味。
《泰坦尼克号》里有个经典细节:露丝收藏毕加索的画,她未婚夫道:“相信我,这货不会成名的。”一个微妙的讽刺。
但确是事实:1907 年前后,收藏毕加索被认为品味低劣,但二十年后,他已经成了神。
巴尔扎克很早就描写过,如何追逐品味?去贵妇人的宅子与舞会里多加历练,在衣食住行每个方面都增加阅历与见识,背下天鹅绒、葡萄酒、烟草、家具、历史方面的知识,自然便显出品味来。
大仲马在这方面,嘲讽更恶毒些:《基督山伯爵》里,基督山一个水手出身的人,因为跟法里亚神父学习了知识,又显得“我来自东方”,对历史、奢侈品、航海、银行业务都格外在行,加上有钱,自然就品味超凡,可以弥补出身的问题了。
以前写到过,著名的贝阿特丽丝·罗斯柴尔德,早年喜欢新派艺术,认为古典艺术土鳖;到大家都喜欢新派艺术时,她在尼斯海峡造了一个纯路易十六+威尼斯混搭风的别墅。
大家都觉得她有品味爆了——为什么呢?因为她确实有钱买得起路易十六王后以前用的东西,以及她确实有钱有势到让大家都拜服在她裙下。
所以啦:品味是会变化的,而掌握品味标准的,通常是最有话语权的人——不是有钱有势,便是有才华。
4
——————
所谓“品位、气质”这种东西,未必与思想及能力挂钩,却和所受行为教育有关。
康拉德说过段话,有点刻薄,大意是这样:
简·奥斯丁那时代的英国乡绅,都接受一些“看起来很正常”的礼节,被训诫阅读某些“有品位”的作品,用餐、谈吐、骑马、走路,都合乎规则。这些做派,许多并非自然而然,而是一种训练——就像军队里的操范一样。这种仪态,是用来社交的。
品味,也是作为社交礼仪的一部分。
如果您志在融入一个圈子,那只要稍微跟随着这个圈子的人,亦步亦趋,适当地微笑缄默,不要大惊小怪,便会显出有品来。
因为品味的话语权通常不由你操控,也不必强自去摆谱——小圈子对一切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东西都会觉得不爽,会简单地将你列成没品的穷光蛋或没品的暴发户。
当然,还有一种方式:
你可以让自己强大,强大到成为一个具有品味话语权的人。
到时候,哪怕你一辈子举手投足都大大咧咧显得没品透了,但到最后,大家都会追随你,觉得你才是品味的标准——比如巴尔扎克,比如勃拉姆斯。
伟大的莎士比亚,老年间在欧洲大陆几个国家,虽然得到了塑造人物如神的赞美,但也常被绅士们骂成色情、暴力、粗俗。
法国人把他归结为“黑色浪漫主义”,和但丁一样,都属于没品味的暗黑系。可是在 2016 年,朗诵莎翁的诗,在哪里都是有品味的事。
强者是可以扭转现实的,就是如此。
本文由作者 张佳玮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选自微信公众号“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罗胖曰:
综合一下,“品味”这个事有以下秘密——
- 富有和强大本身并没有“品味”。
- 但是,富有和强大者有机会重新定义“品味”。
- 时间给“品味”加分。
- 强烈的情绪永远没有“品味”。
- “品味”是加入一个圈子的通行证。如果你不想加入,那就不用鸟他们了。
有人说啊,美国人现在都不爱培养升官发财的政治精英了。要培养更有理想的人,只是教育思想的重大变化。
结果朋友圈里有人评论,不是这样滴。
比如说,斯坦福大学其实是想多培养点政治精英的,尤其是奥巴马当总统之后。但真多招了这类学生呢?发现这几年学生酗酒闹事的比例很高。回头想想还是工程类学生老实!校友捐款的比例也高啊!所以就又不爱培养政治精英了!
你看,其实没有什么教育思想的变化,都是很现实的原因。这本事身我不知道真假。
但是却实世界的变化很少是有什么思想、理想推动的,真实过程往往是人们在具体情境下解决具体问题,一个个小结果积累成一个大变化。至于思想潮流之类的,还有大家常说的品位,往往都是后来的解释和最终的表现。
罗胖60秒:审美问题还是金钱问题
你可能听说过,美国人很多小区有公约,不允许晒被子。不仅大马路上不能晒,就是在自己家院子里也不许晒。这听起来很不讲理,为啥?
首先是因为美国中产阶级几乎家家都有烘干机,确实没必要晒。其次,大家不晒被子,整个小区看起来美观整洁。
但是最近我看到一则材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是个审美问题,而是个经济利益问题。
- 你想,如果有人晒被子,在美国往往就会被理解为买不起烘干机,那就是穷人。
美国社会流动性很大,这个小区有一家让人怀疑是穷人,整个地方都有穷人区之嫌,那整个小区的房价就会跌。
- 一跌,穷人就真住进来了,恶性循环就来了,最后整个小区的人财产受损。
对,在很多情况下,整洁与否,看起来是个审美问题,但是一旦深究下去,你会发现,是个财富问题。
How
松浦弥太郎:怎样提升自己的品味
松浦弥太郎是日本生活美学大师,曾任日本《生活手帖》杂志总编辑,代表作有《100个基本》《自在的旅行》等。松浦弥太郎在新书《关键是品味!》读者见面会上,分享了自己对“品味”的看法。公众号“中信出版集团”刊登了他分享的内容。
松浦弥太郎认为,所谓“品味”,首先需要“选择”和“判断”
。“选择”说的是从众多选项之中选出什么,有时候也可能因为没有适合自己的选项,所以必须从零做起。“判断”也不简单,我们不能随波逐流,每天都需要依据正确的信息、知识、敏锐的观察,鼓起做决定的勇气。很多人觉得穿最流行的时尚服装,就是“品味好”,但松浦弥太郎觉得,虽然善于搭配服装会让人感觉品味好,但这不是好品味的根本条件。好品味是说,在和别人相处时,说话的方式、时间和金钱的运用方式等,能给人留下好印象,这些包含在生活细节中,只有一项并不够。
松浦弥太郎推荐了一些提升品味的方法,比如多关注文化遗产
、多去美术馆
以及多阅读
等。他认为,要磨练品味,就要接触好品味的事物
。在日本,比起参观一些时尚流行地的商店,更值得去的是美术馆。他自己就意识到,在拥有好品味的空间中,自然会聚集好品味的人。你会惊异于这些人的优雅举止,还可以学习到“原来这样的东西可以这样搭配
”。
在好品味的背后,和普通人相比,松浦弥太郎会显得有些“怪”。比如,他会一周买一次花;两周剪一次头发;每天下午五点半结束工作;七点和家人用餐;九点准时睡觉;周日五点起床晨跑;洗车冲澡吃早餐;周日八点熨烫下个星期的衬衣手帕,常年如此,呈现出修行一样的规律性。松浦弥太郎解释说:“人一旦拼命地做一件事,就会变得很‘怪’。而大家都非常喜欢‘奇怪’的东西。”他认为好东西就是“奇怪的东西”,因为所有人都拥有正常和异常的部分,如果有和自己正常的地方相比“奇怪”的东西,很多人便会无意识地受到吸引。这也就是好品味会让人喜欢的原因。
男士指南|让自己活得更有质地的20大原则
近日,电影《无问西东》上映。剧中几个男人的选择,都让自己的人生问心无愧。有人说:这部电影,可以视为男性品鉴指南。
一个男人如何活得更有质地,而不是沦为“油腻中年男”?这篇清单给你20条建议,“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先考功名,再做学问。若你有无师自通对抗应试教育体制的能力,那自然最好,然而这需要足够的艰辛,以及亨通的运气。
没有人有理由获得天生的尊重。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
3.有时候,钱很重要。至少要让它足够负担得起你基本的身体安全与有尊严的生活。
4.有时候,要勇于表达自己的不满。目的不在于抱怨,而在于警告,让对方知道你容忍的边界在哪里。适可,而止。
5.生活中,不要轻易把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把自己打开,去吸纳你的友谊。注意,不是吸附,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友谊很微妙,永远是在竞合、赛跑,以及同行中的风雨同舟。
6.不近愚痴。有时候笨蛋比恶人更让你糟心,因为前者的伤害不可预判。而善良的笨蛋,也会让你更加骑虎难下、力不从心。
7.不必攀附权贵,他们中的一些人,有可能也经历过不光彩的“资本原始积累”。只是他们后来,有了站在高处的话语权与资本。倒不必追溯怀疑一切,尊重你眼前那些谦和与守信的良善之人,哪怕平凡。
8.不必谄媚权贵的另一个理由在于,他们的是他们的,他们拥有的再多,和你也没有任何关系。让他们愿意给予或者与你交换,还是需要仰仗你自己——提升实力,具有一定的交换价值。
9.男人有气质并不难。洗干净脸,指甲剪得干干净净,走路腰板挺直,见到美女话要少。你肚子里不应只有音乐和啤酒,还要有墨水。
10.尽可能拒绝一切不彻底的、久拖不决的、说不清道不明的、似是而非的情感。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诗意的暧昧,它们只会消耗你,让你更困惑。
好的爱情是投射,你在她身上,永远能看到那个翩翩少年与慈爱父亲合二为一的自己。如果你在她身上无法投射出更好的自己,宁可失去她,也不要失去自己。
感情的生活里,不管是“累犯”还是“从无前科”,你永远都是那个新手。每一个人给过你的痛苦和快乐,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意义,珍视它们对你的磨砺与赠予。非要告别的时候,潇洒转身。
越亲密的关系,越要用心经营。当你在意的人问你要求5分,你至少要给她8分。但不要给足10分,并非尺度,主要还关乎情趣。
做一个知情识趣的人,有自己可以寄情挥洒的天地。什么是爱好?就是让你不吃不睡不给你钱,你依然眼神直勾勾,又饱含柔情蜜意、自娱自乐的那一件事。
再退一步,有个爱好,哪怕你无法与它灵肉合一,至少它可以帮你打发时间,陪伴你度过漫漫的时光荒原。
做一个有质地的男人,重要的是有克制自己的理性与赴汤蹈火的担当。它们并不矛盾,不只是女人才有凹凸的曲线,男人,也要有这样张弛有度的肌理。
有生之年,尽可能去游历山河。这样你才能有足够的眼界、见识与心思指点江山。
包容你的父母。哪怕他们已经落后于你的诗与远方,但依然会有尚且可以同行的道路。
走慢一点,等等他们。
动如火掠,不动如山。理想的生活是悦动的,更是宁静的。学会进攻,更要学会守持。
知行合一。知道了不做,等于不知道啊。
Experience
导游决定中国人审美观
作者::姬中宪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审美观是由导游决定的,导游说:这儿是景点!我们就拍照;导游说:这个背景最漂亮!我们就留影。结果,大家拍出的照片都一个样,同样的画面,同样的角度,前面站着一个不同的人,却举着同样的两根手指头,一看就是一个导游带出来的。导游又是旅游学校培养出来的,旅游学校和所有的中国学校一样,致力于培养出一模一样的人才,于是,所有的导游也都是一个样,于是必然的,所有中国游客的审美也都是一个样。就这样,人与自然,不可思议地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高度的和谐。
你发现了一处被导游忽略的景致?你兴奋地举起相机,还没按下快门,导游就过来了――导游和导师一样,喜欢关心后进同学,绝不让任何一个同学落下――导游说:别拍这个,这个不是景点。你说:可我觉得这儿也挺漂亮啊。导游说:我做导游十年了,十年里每天带团来一次这里,你了解还是我了解?你说:也许正因为你天天来,所以忽略了它,正因为我第一次来,所以发现了它。导游不高兴了,说:全团三十个人,等你一个人,结果不能准时赶到下一个景点,全天的行程都打乱了,好意思吗你?你不好意思了,不能为了自己那点另类的审美破坏了大伙公认的审美,于是你收起相机加入团伙,奔赴下一个景点。
中国人的审美观是具像的,一棵树,一块石头,一处海角,必须得像个什么东西,才能称得上景点,景点才有了卖点,否则一文不值;像的这个东西,还必须得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越具体越家常越好,咱们的想象力就那么方圆几平方,太偏太远太抽象太唯美了不行。于是,导游最常用的语言就是比喻句,导游说:看那块石头像什么?像不像乌龟?大伙一起说:像!然后拥上去和乌龟拍照。导游说:看那个山头上面还长了一棵树的像什么?像不像手机?大伙一起说:像!然后拥上去和手机合影。导游说:看那两块石头一个高一个低一个抬头一个回头的像什么?像不像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大伙一起说:像!然后拥上去和癞蛤蟆以及天鹅肉拍照。导游说:看那两块石头一块大一块小一块胖一块瘦的像什么?像不像……团里一个小朋友很不懂事,插话说:像地球围着太阳转。导游说:不对!小朋友再想一想,正确答案是什么?小朋友说:还像我的名字,小明的“明”字,我写的“明”字就是这样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胖一个瘦。导游说:错误!告诉你正确答案吧,正确答案应该是像――猪八戒背媳妇!大伙一起说:噢!像!然后拥上去和猪八戒以及他媳妇合影,只剩下小明他妈在教育小明:小明,知道正确答案了吧,下次不要再说错哦。
中国人的审美观,就这样有惊无险地又传给了下一代。
罗胖曰:
有“对错”,就无所谓“审美”。
正如有“是非”,就无所谓“感情”。
所以,好驴友不跟团,好夫妻不论理
。欧耶!
丁磊:网易做的是品味的生意
网易CEO丁磊在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采访时,用“品味”来形容网易。丁磊说“网易是一家有品味的、创新的科技企业”,网易对品味的要求和追求,是网易和其他互联网公司最大的差别。
丁磊觉得,在特定的场景下,品味能提高用户愉悦度,这对产品创新开发有帮助。丁磊举例说,网易云音乐这个产品,其实不是一个传统的播放器。“使用其他播放器,用户说我要听《外婆的澎湖湾》,然后就给他放”。但网易云音乐知道,这个人的品味是想听《外婆的澎湖湾》,所以就会从品味这条线上去帮他找到类似的歌。这就延伸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最后是用这些技术去满足用户的品味。网易云音乐的黑胶播放界面,也体现了网易的品味。当初为了确定黑胶唱片的转动速度,丁磊和网易云音乐的产品团队,搬来了一台黑胶唱片机,观察唱片的播放场景,至少调整了20个版本才完成。丁磊说网易养猪也是一样,是要打造一个食品品牌,如果没有品味,就做不出好的菜。“这就是品味的生意。拥有品味其实对于企业最终走向什么方向是影响巨大的”。
丁磊认为,“在互联网上有几大需求,最高层级是通讯,这是腾讯的地盘。网易拥有邮箱入口,它更低频,比较商业。第二层需求是搜索。剩下的需求,京东也好,阿里也好,都是有机会被超越的”。因为丁磊发现,“虽然电商送货快,产品很多,但他们提供的产品本身没有做到极致”。当网易把一些基本的产品,拖鞋、毛巾、浴巾、钱包做得非常精美,性价比很高,让人根本不用动脑筋去别的地方选时,消费者是愿意来这里的。这个过程品味起了很关键的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