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Hi

人生之旅——惜福。

在子女面前,榜样的力量远远大于说教。
孩子的一生大都是父母教的,想让孩子成才,不需要请多好的老师,上多好的学校,但言行举止、思维见解一定要做到表率。

Gymboree

升级OS,同样的风景,不同的体验。
基因传承,父母就是小孩最好的榜样,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给她/他一个更好的环境(城市/学校/朋友圈等),有一个更好的支撑平台

大人做好大人的事
小孩做好小孩的事
有话好好说
有事好好做
有福好好享
时间、选择、行动等,是自己决定的,长期以往,造就了结果
——DeepCreator

留给小孩:爱、见识、胆识、格局
生命应该投资及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我们都会变。
我们老了,会觉得自己年轻时傻得可笑。
但其实一点都不可笑。
你再年轻一遍,还是会那样。
年轻的你,会觉得父母蠢得可爱。
但其实一点都不会蠢。
你老了,也会那样。
这不是进步。这是轮回。
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所以,过来人的建议,要听。
只是不要全信,也不要不信。
你要知道,他们的建议,有一个前提,就是人生阶段。
因为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所以他们的建议不一定适合现在的你。
你要做的,就是保持独立思考,参考过来人的建议,最终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然后,勇往直前。

Alisa




儿童节快乐




父亲节快乐

爱心小宝




Alisa录制节目表演

接力赛

最近,我看到一个网友的推特发言

年轻时,我觉得亲戚们都是前车之鉴,我要避免重蹈他们的生活、性格、工作与处世态度。

直到现在这年纪,我觉得我跟他们越来越像了,于是感慨人生早就在家族基因注定。如果没有碰上基因突变,一个人的一生就是父母两边家族平均基因的 ±20% 吧,至少我觉得我是。

他的意思是, 不管你多么努力,大多数情况下,你的处境最多只比父辈好上20%。我也有类似的感受,子辈很难大幅度超越父辈,尤其是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

好像是巴尔扎克说的:”培养一个巴黎的上等人,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当时我觉得这话太夸张了,现在觉得这是现实。我认识的人里面,子辈远远超过父辈的例子并不多, 大多数人的生活境遇、社会阶层、经济地位跟父辈都是类似的。

计算一下,如果每一代比上一代改善20%,翻倍确实需要经过三代人,即你的人生处境会比曾祖父好上一倍(1.2 的四次方等于2.07)。这还是最理想的情况,前提是每一代都勤奋努力。如果当中出了一个游手好闲之徒,改进速度就会大大放缓;要是出了败家子,还会出现倒退。

总之,正常情况下,人生境遇的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的累积。只有运气特别好,你才可能有着大大超越父母的人生,或者说大大地超越你的起点。如果运气不好,你的人生可能还不如父母。

教养就是细节

陈丹青

我到罗马旅游,找到两条专卖古董的大街,一家一家进去看。

有一家进去后,我就埋头看小雕塑、小文物,然后向一位老先生问价钱。问了几件,老先生都说不卖,我说:“为什么不卖呢?”他就说实话了,他说:“这是我的店,你进来了,不跟我打招呼,就在那里看,然后问我卖不卖,我不卖。”

在罗马,在文艺复兴的故国,不经意之间,小时候“文革知青”那种没教养,那种粗鄙的人格,就露出来,这位老人把我点醒了。

有一次在大学厕所里正撒尿,一个仪表堂堂的青年,二十四五岁的样子,是个研究生,非常帅的小伙,立刻跑过来站在我后面大声说:“你是不是陈老师?我是从江西来的,你在江西插过队,我要跟你照个相。”我非常尴尬,因为我正在撒尿。

出了厕所,他早已准备好了照相机,把我像人质一样一把夹住,不由分说就拍照。这种情况我不止一次遇到——虽然并不是每次都在撒尿——但一上来就拍照,拍完就走,然后跟人说,你看!我跟陈老师合影。

我们小时候,所有大人都不许我们这样对待人,可是如今变成大学里司空见惯的事情。不是对我一个人,所有他们认为有价值的或必须认识一下的,都这样,行话叫做“混个脸熟”——这就是没教养。

所谓教养就是细节:

1.别人给你倒水时,不要干看着,要用手扶扶,以示礼貌。
2.别人对你说话,你起码要能接话,不能人家说了上句,你没了下句,或者一味地说着啊啊啊、是是是。
3.有人盯着你看的时候不要直视对方,假装没注意到。
4.女人一辈子不能手心朝上向男人要钱花。
5.吃完饭退席时说:“我吃完了,你们慢用。”
6.给人递水递饭一定是双手。
7.坐椅子不要翘起来。
8.吃饭要端碗,不要在盘子里挑拣,不要拿筷子敲碗。
9.最后一个进门要记得随手关门。
10.送人走要说:“慢走。”
11.洗了手不要随意甩手,水会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礼貌。
12.递刀具给别人要记得递刀柄那一端。
13.不揭别人的短处。
14.听别人说话的时候,眼神不要游移,否则会显得很没礼貌。
15.帮别人倒茶倒水之后,壶嘴不要对着别人。
16.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17.说到就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要承诺。
18.屋里有人的时候,出门要轻关门。
19.这个世界不相信眼泪。
20.盛饭或端茶给别人时,如果中间隔了人,不要从别人面前经过递,而要从别人后面绕过递
21.学会温柔学会聆听。
22.去别人家里,不要坐在人家的床上。
23.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发出声音。
24.捡东西或者穿鞋的时候要蹲下去,不要弯腰撅屁股。
25.别人批评你的时候,即使他是错的、也不要先辩驳,等大家都平静下来再解释。
26.做事情要适可而止,无论是狂吃喜欢的食物还是闹脾气。
27.到朋友家吃完饭,要主动帮忙洗碗清理桌子。
28.生活中会遇见各式各样的人。你不可能与每个人都合拍,但是有一点是四海皆准的: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
29.任何时候对任何人不要轻易告诉对方你的秘密。
30.学无止境,不仅要学书本知识,更要学会怎么待人处事,社会远比你想像的要复杂。
31.最勇敢的事情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不要害怕欺骗,但要知道世界上存在欺骗。
32.擦桌子的时候要往自己的方向抹。

DeepCreator:小时候大伯教的

33.打电话接电话第一句话一定要是:“喂,您好!”挂电话的时候,对方如果是长辈,或者你的上司,那么就等对方先挂了你再挂。如果你自己就是长辈或上司,那就主动先挂电话,别让电话那边的人等。
34.不随地吐痰扔东西,如果没有垃圾箱,就拎回家扔垃圾筒里。
35.走路手不要插在口袋里。
36.不管什么条件下,仔细刷牙,特别是晚上。
37.早上一定要吃早餐,没有早餐也一定要喝杯水。
38.停车要入位,给别人开车门留好空间,车头向前,方便离开。
39.如果是弹簧门,不管是拉还是推,请先出后进。如果身后有人应主动把门扶好,防止门弹回拍到别人。别人为自己开门一定要说谢谢。
40.有礼貌应该是对所有人,无论是上司、长辈、餐馆服务员或是路边捡垃圾的老者。

本文作者陈丹青,选自《教养与人文》。

罗胖日:
教养不是礼貌。
同样是自我约束——
1.礼貌是对他人,教养是对自己。
2.礼貌的目的是讨好对方,教养的基础是自己活得有尊严。
3.礼貌是“熟人社会”的粘合剂,而教养是“陌生人社会”的协作规则。

关于引导孩子保护生命安全的清单

暑假到了,在陪伴孩子放松身心的同时,别忘了给孩子补上“生命安全”这重要的一课。

「得到」App请专业人士为各位家长创作了这篇安全清单,供你参考。

  1. 父母对孩子生命的照顾,除了合理保护,还应包含深入生活各方面细节的安全引导。引导是爱的高级表达形式。孩子越早具备对于风险的概念、反应能力和应对速度,未来发生问题的概率就越小。

  2. 安全引导,核心是传授知识。只是告诉孩子“注意安全”、“不许这样”是没有多少效果的。保护生命是一门科学,可以通过小故事、绘本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孩子理解,不断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孩子的安全认知。

  3. 当孩子从秋千上摔下来后,有的父母会说不许再玩秋千了。这其实是一种消极保护,限制大于引导。积极保护,是家长镇定冷静地去引导孩子思考问题,找到方法。比如,为什么小猫会抓伤你?它喜欢什么样的亲近方式?

  4. 安全引导应该贯穿孩子成长的始终,但不同年龄的孩子,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0-2岁的孩子,父母以看护为主,防止孩子坠床、误吞物品等,初步帮孩子识别风险。

  5. 3-6岁的孩子,对于探索世界有了更强的好奇心和能力。父母可以带孩子逐步认识绝缘体和导电体,人行道和交通灯,大自然与易燃物等潜在风险,帮助孩子积累用电、出行和防火的知识。

  6. 6-12岁的这个阶段,孩子独立意识增强,对社会和朋友关系更敏感。如果家长过度保护,可能导致孩子胆小依赖,更容易对危险缺乏反应能力。

  7. 孩子信任父母,愿意敞开交流,是确保孩子生命安全的前提。掌握孩子的情况,才能进行有效地引导。要注意沟通方式,尽量多提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孩子向你倾诉。比如,今天怎么了?作业有什么困难吗?我可以帮你什么?

  8. 家长身体力行,是孩子建立安全意识的根本。比如,开车系好安全带,行驶中不看手机,不因为赶时间开快车,骑车带好头盔和护膝,游泳选择有救生员的游泳池。

  9. 帮助孩子学会规划时间,这样,成年后才不至于常常因为来不及,冒着生命危险赶时间。

  10. 6岁以上的孩子,开始具备更强的关注他人的意识。父母一定要让孩子们知道:任何情况下,一定要确保自己生命安全,再帮助别人。比如,父母可以扮演溺水的小伙伴,问孩子此时该怎么做?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不是伸手去拉,而是大声呼叫救生员。

  11. “相信熟人,远离陌生人”,这是不科学的。应该告诉孩子不要通过职业、地位、相貌、亲疏来判断一个人,而是通过识别对方的“陌生”行为,决定应对措施。比如,成年人不应该向孩子求助,引导孩子离开家庭或校园去帮助什么人;也不应该鼓励孩子不告诉父母,单独到有趣的地方玩。

  12. 家长可以通过情境模拟,告诉孩子,如果有感觉到困惑、不情愿的场景,一定要学会拒绝。不要因为“听话”、“不好意思”否定自己的判断,并且要告知父母。

  13. 外出旅行是日常生活的延伸,父母不要事事代劳,把孩子排除在外。做旅行计划时,最好让孩子参与,让他成为全家旅行安全管理的一分子。比如,一起记录当地的救护和报警电话,上网了解目的地的犯罪地图(很多国家能查询到具体街区),阅读景点门口的安全须知等。一方面加强了孩子对目的地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为未来独立出行做准备。

  14. 信息安全,是摆在这一代孩子面前的新问题。当孩子开始接触手机和电脑,要告知孩子保护隐私的重要性,不要透露家庭地址,或是使用太简单的邮箱密码等。

  15. 心灵是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心灵安全也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焦虑的家庭和学校环境、身体疾病、亲人离世,都可能对孩子心灵产生影响。假如家长发现孩子不愿意和家人沟通、懒得出门、对很多事没兴趣、能量减低,就要提高警惕,和孩子及时沟通、疏导和解决。

关于成为好爸爸的清单

今天是父亲节,科学育儿专家Dr. 魏给有孩子的家庭,准备了11条好爸爸秘诀。

妈妈可以把这份清单转发给孩子他爸,让爸爸成为你的育儿好伙伴;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爸爸看到,参与到育儿中来。

  1.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玩伴。应该发挥自身体能好、爱运动的优势,带孩子多做体育运动。运动影响孩子的时间感知、动作预测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家有小宝宝,可以多玩抛高高、荡秋千、滑滑梯之类的游戏。孩子大一些,可以带他跑步、打球、游泳、户外登山。养成孩子运动习惯的同时,锻炼他的冒险精神。

  2. 转变心态,把自己当成育儿合伙人,而不是妈妈的小助手。多跟孩子妈妈沟通,争取更多自主权,别让妈妈在养孩子的道路上孤军奋战。可以从承担起一部分固定的养娃任务开始,小到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大到接送孩子上下学。

  3. 给孩子探索空间,鼓励他勇敢尝试。爸爸带娃能弥补妈妈带娃的过度保护,让孩子愿意迈出尝试的第一步。比如,在孩子骑自行车时,妈妈们会担心,“摔下来怎么办”?爸爸们不会太干涉,还会在旁边喊:“加油,再快点!”这样的爸爸带出来的孩子,胆子更大、运动能力更强。

  4. 跟孩子聊天时,多用成人语言。妈妈倾向用“娃娃语”,比如“吃完饭饭,我们去睡觉觉”;爸爸要多说成人语言,比如:“快来吃饭,然后去睡觉。”起初孩子可能难理解,但这个方法鼓励了他们开动脑筋分析、猜测,恰恰多了一个掌握复杂句子和更多词汇的机会,对提高语言能力有帮助。

  5. 也许你很忙,但不要因为愧疚,给孩子太多物质补偿,陪伴质量比时间更重要。多和孩子玩耍,每次陪伴加倍用心,不要掺进其他事情,比如接电话、看手机、回邮件等,要在轻松愉快的互动中拉近距离。

  6. 出差频繁也没关系,多跟孩子打电话、聊视频。担心对孩子的情况了解少、没话说?记得提前求助另一半,了解孩子的近况。给孩子传达这样一个想法:虽然我不在你身边,但你的一切我都关心

  7. 在游戏中关注孩子的需求和反馈,积极倾听孩子的建议。这种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表现出更少的攻击性,更受他人欢迎。

  8. 定制专属父子阅读时间,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哈佛大学研究显示,孩子跟爸爸读书受益会更多。在阅读过程中,男性更容易引发发散性思维,以及更有想象力的讨论,对孩子的语言发育有帮助。

  9. 要用成长型心智养孩子。表扬孩子,应谨记以下三招:表扬努力,而非聪明;表扬过程,而非结果;表扬成长,而非表现。

  10. 爸常带娃,越带越会带。人的大脑发展符合“用进废退”原则,指的是经常使用的脑网络神经元突触会越来越发达,不经常使用的会逐渐退化。在养孩子这件事上,这个原则同样适用,爸爸放心大胆带娃,不仅心态上越来越愿意,能力上也越来越适合做“超级奶爸”。

  11. 如果因为其他原因,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缺失了“父亲”这个角色,千万不要对孩子隐瞒“爸爸缺位”这个事实。因为对待单亲家庭的态度,比单亲家庭本身更重要,可以借助家族、朋友、媒体中的“父亲”榜样,讲给孩子听,让他感知到什么是父亲。

关于成为受孩子尊敬的母亲的清单

传统习俗对母亲的角色定义中,过于强调“孩子的服务者”这部分,却常常忽略母亲本身首先应该是一个独立个体。

优质的亲子关系,应该是两个独立而优秀的人之间的关系。

  1. 不能以“我生了一个孩子”的心态来生孩子,而是当“我遇见一个人”。

  2. 在生活上,孩子迟早有一天根本不需要你,甚至想要甩开你。这一天会比你计划的要早得多,早做心理准备。但是通过努力,也许孩子愿意在精神世界始终与你保持纽带。努力的要诀是:克制,克制对他的干预。

  3. 养育孩子一点都不复杂。孩子可以过非常简单的生活,是父母的妄念把这件事变得复杂无比。

  4. 对孩子的头脑要怀有敬畏。那是一个巨大的富矿,用什么样的方式激活,就呈现什么状态。不要给孩子看那些幼稚化的图书,不要用“儿童语”和他们说话,用正常、尊重智商的方式,和他们分享人类文明中最优质的成果。

  5. 成为孩子的学习伙伴。我给自己定的原则是:让孩子去学什么,我就要同步学什么。你当母亲的“工龄”和他当孩子的“工龄”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是搭档,胜过我们是母亲和孩子的关系。

  6. 让孩子建立第一流的审美能力,比什么都重要。认识美和体察美的人,无论在任何处境中都不会太难过。

  7. 让孩子旁听你和你的朋友们的谈话。

  8. 培养孩子的自信,目前看有效的方式是两种:一是带孩子参加成年人的高品质社交活动,让孩子在智力层面“开眼界”;二是培养孩子发展可积累、可迭代的兴趣或特长,在坚持和自律中养成自信。

  9. 无论如何,下一代人一定会比我们更优秀。

  10. 树立高标准,培养孩子的目标感和行动力。

  11. 你是什么样的人,比你告诉孩子他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重要一千倍。

母亲节,为你的母亲和你孩子的母亲送上一份贴心的好礼,感谢她们为家庭那些无私的付出。

关于防止孩子沉迷手机的清单

要不要限制孩子玩手机?

怎么限制?

有一位著名爸爸,给出了一张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机的方法清单,供你参考。

  1. 在儿童发展的早期,面对电子设备的首要原则:能不让孩子玩,就尽量不让他玩。

  2. 多让孩子和真人、和真实世界互动,而不是和机器互动。孩子的很多关键能力,只能在与真人的互动中学习。比如,怎么识别他人的情绪和意图,怎么恰当地与人交流而不产生冲突,怎么在冲突中调节自己的情绪,等等。

  3. 美国儿科学会对儿童“屏幕时间”的指导建议是:1岁半以下的宝宝应该禁止使用任何电子设备,除非是跟家人的视频通话;2-5岁的儿童,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每天屏幕时间在2小时左右。

  4. 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具体做法应该是限定孩子的“单次屏幕时间”。孩子的“单次屏幕时间”应该限制在10-20分钟,之后就要孩子眼睛休息。这一规则不可妥协。

  5. 孩子玩电子产品时,你最好跟他一起看,一起玩儿。帮孩子弄明白他在看的内容是什么,还要把学来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尽量帮他在虚拟跟现实世界中找联结。

  6. 睡前一小时,不许孩子玩电子设备。因为电子屏幕发出来的光线,跟自然的太阳光不一样,会抑制人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褪黑激素可以帮助人睡眠。所以,孩子晚上接触过电子设备的话,睡眠时间就会变短。

  7. 在家里设几个“无电子设备区”。比如孩子的房间,完全不允许使用电子产品。用心的爸爸妈妈,会在孩子的房间里多放些绘本,多放些书来陪伴他的成长。

  8. 规则定下来之后,千万不能纵容。要记住,小孩是没有多少自制力的。

  9. 育儿先育己。有些场景下,完全不允许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大人要率先做到。比如说:吃饭的时候,既不许看电视,也不许看手机,大家可以互相聊一聊当天的事情;在哄宝宝入睡的时候,也不能看手机。

  10. 当孩子要求玩手机、玩Pad的时候,给他提供一些替代选择。比如,陪孩子玩游戏,给他读故事,带他去旅行、去踢球、去逛博物馆,这些真实环境能提供给孩子更多更丰富的刺激。

  11. 大人聊天,孩子很容易觉得无聊。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拿出手机,把孩子打发到一边去,记得提前给孩子准备一个小玩具或者涂鸦本。

  12. 孩子喜欢电子游戏的原因之一是社交。作为替代,你要在现实生活中满足他的社交需求。邀请孩子的好朋友过来一起玩,或者找一些亲子桌面游戏跟孩子一起玩,都是提倡的做法。

  13. 不要放纵孩子去电子设备中寻求满足感。做家长的,要有意识地跟电子设备竞争。我们跟孩子好好玩,带孩子痛快地玩,让快乐充满孩子的内心,那他也就不需要再到电子设备里去寻找满足感了。

Dr.魏关于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清单

爱阅读的孩子,表达能力强,专注力更棒;而不爱阅读的孩子,往往让家长头疼不已。

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的引导至关重要。做到以下12条,你的孩子也能成为让人羡慕的“阅读小达人”。

  1. 首先你要明确一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比学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死的,而阅读兴趣,会陪伴孩子一生,成为他终身的财富。

  2. 不要给孩子堆书,要陪他一起阅读,把阅读嵌入到日常生活中。比如一起看绘本、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年龄大一些的,可以分角色朗读。

  3. 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选书很关键,最好是稍微有些挑战性的。1岁的宝宝,推荐大部分是图片的童谣集;2-3岁的孩子,给他多样化的绘本;3岁以后,可以读一些情节简单的故事书。

  4. 阅读没有严格的年龄阶段限制,所谓的“指南”只能作为参考,不要机械地给孩子规定阅读时间表。

  5. 每个孩子的阅读兴趣点不同,建议专门为孩子定制私人阅读清单。给他不同风格的书,看他的反应,多观察,多尝试,总能找到他感兴趣的。

  6. 不要用下命令的方式逼迫孩子阅读,也不要用奖励“诱导”。“读完这本书,奖励你一个冰淇淋”这种话最好不要说。要给孩子建立一种认知:阅读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很有趣。

  7. 陪孩子阅读时,要多和孩子交流,帮他把书里的内容跟生活联系起来。

  8. 摒弃“一定要从书中获得什么”的功利心态。用开放式问题,帮助孩子多思考。

  9. 面对孩子的问题,要及时给出反馈。只要问题跟阅读有关,一定要积极回答。千万别说,“我们先把书读完再说”,而要先回答问题,再继续读书。

  10. 在阅读中加入游戏的环节,能增加阅读的乐趣。偶尔在游戏中故意输给他,还能增强他的自信心。

  11. 读诗是一个好的选择。诗歌独特的节奏和韵律,能促进大脑发育,提升孩子的语言处理能力。

  12. 孩子的阅读过程中,家长的鼓励很重要。面对孩子“荒诞”的想法,先肯定他的想象力,然后启发他顺着思路把故事讲下去,能激发他更大的想象力和满足感。

关于让孩子掌握“终身学习”能力的清单

在当下和未来,“终身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品质,而是一个你一定要学会的能力。最有天赋学习这项能力的是孩子,因为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

「得到」App请儿童教育专家,为家长们准备了这张清单。

  1. 教育学家艾伦·塔夫提出,70%的学习都依赖于我们自发的去完成。因此,“终身学习”并不是一种学习方法,而是在社会协作不断频繁重组的环境下,必备的生存能力。

  2. 训练孩子掌握“终身学习”能力的关键,是要帮她梳理知识结构。你不仅要回答孩子当下问题,还要从这个问题出发,帮他做出前后两个方向的知识延伸。让孩子明确的知道,他已经知道的东西是什么,还应该知道些什么东西。

  3. 不要给给他一个标准的答案,而是要引导他做出具体的学习动作。面对你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时,不应该敷衍和逃避,而是和他一起通过其他手段获取这方面的知识,并和孩子进行讨论。让孩子建立,“应该怎么去学习”的概念。

  4. 孩子的创造力来源于对世界独特的理解和表述。因此,面对他错误的表述和结论时,不要马上让他做出“正确”的修改。而是要尝试理解和鼓励他的表述方式,让他自己用合适的方式调整理解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5. 你要帮孩子建立知识的链接,并让他学会简单的应用。当孩子对一个陌生的知识感兴趣时,不仅要告诉他这个知识本身,还要把它和孩子已有的知识或生活链接起来。并引导他以最简单的方式进行应用,比如说和写。

  6. 在学习环境上,要让他获得一种比较舒服的“仪式感”。例如,给他一个专门的学习空间,并在他自己进行布置的时候提供建议和协助,这样可以增加他的学习“独立感”和“获得感”。

  7. 学习不仅仅是对于书籍知识的记忆,还有体验和观察。因此,你需要经常带孩子去各种展馆,让他拥有日常生活之外的体验。同时也应该让他接触标本、科技器件这样的陌生事物,让孩子仅通过观察的方式,就可以发现不一样的信息。

  8. 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事物的能力,要尽可能的用成人的语言跟孩子沟通。孩子理解成人世界的能力远远强于成人理解孩子世界的能力。因此,要直接给到孩子陌生的词汇和知识,而不要试图把这些翻译成孩子的语言。

  9. “终身学习”是一项能力,你不可能在自己都不会的情况下教会孩子。因此,想让孩子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前提,是你自己必须拥有“终身学习”这个能力。

  10. 其实,这是一条广告。也是一个你方便把「得到」App推荐给身边朋友的免费赠阅活动。推荐「得到」App,和860万人一起终身学习。

关于拥有一口漂亮好牙的秘笈清单

一口排列整齐的健康好牙在所有的文化中都能帮助你成功。

这篇清单让你快速了解口腔健康美观的相关知识,为你决策提供参考。

  1. 在现代社会,一口好牙,可以显示一个人的社会阶层、审美水平和经济实力,在追求异性、职场竞争、社会交往中,都可能更容易获得优势。

  2. 根据中华口腔医学会2000年的调查,有73%的中国人的牙齿“乱七八糟”。根据医学标准,其中 55%的人都应该进行治疗。现代人类普遍存在的牙齿拥挤错位问题,其实是由于进化导致。人类的头骨越来越小,但牙齿数量的减少与其并不匹配。

  3. 拥挤错位问题,80%的因素可能来自遗传。除开遗传因素,后天的不良习惯,比如口呼吸、咬下唇、吮指头、咬指甲等习惯,也会导致牙齿排列畸形。此外,牙病也会导致牙齿排列畸形,比如有龋齿的孩子,会长期用一侧咀嚼,这样下去牙齿必坏。

  4. 有些口腔不良习惯其实是孩子心理问题的表现,用纪律去约束的方式可能不太有效。关于孩子爱“咬指甲”,「得到」专栏作者武志红老师就解释说:“这是孩子内心焦虑的一种表现,孩子心中可能有愤怒、不安,但不敢表达。指甲是身上的一种“武器”,把武器卸掉,表明孩子在压抑自己的攻击性。” 所以,面对这种问题,家长千万不能责骂,而是应该以蹲下来的姿态与孩子沟通,找到压力的来源。

  5.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口腔正畸治疗来改善牙齿美观。正畸,是指通过外力移动牙齿,将牙齿排列出一个平衡、稳定、美观的咬合关系。整个过程并不简单,要是动力不强,就别启动了。启动了,就要坚持。

  6. 理论上,什么年龄都可以做正畸,因为牙槽骨是人体中代谢最活跃的骨组织,一生都在变化和响应外力。但正畸治疗的最佳时期为恒牙早期,也就是孩子换牙结束时,一般是11岁到15岁,女孩会早于男孩。

  7. 有口腔正畸的想法,最佳选择是尽早去大医院找正畸医生咨询,你会得到一个问题清单和专业建议,也不会错过最佳治疗期。

  8. 正畸治疗一般需要四年。第一个两年主要是以下四个阶段:评估和确定治疗方案;排齐整平;关闭间隙、矫正磨牙关系;精细调整。第二个两年是带保持器,防止复发。

  9. 在北京的正规大医院,80%多的正畸花费,都在4万元左右,如果问题严重,需要做手术,费用也会更高。听起来似乎很贵,但这个正畸结果你可以用70年。

  10. 判断一个正畸机构是否靠谱,可以看医生是否能同时处理不同的目标。只管曲线不管咬合的,只管牙冠不管牙根的,只管美观不管保持的,复发了去问,答复是“你是骨性龅牙,条件不好,只能这样了”的等等,都是耍流氓。

  11. 确定正畸目标,应该是在自己的现有条件下,功能优先,美观次之。如果过分强调审美,可能会采取一些激进的正畸方案。也正因如此,正规大医院往往不会特别强调审美,而是会把工作目标设定为面部比例,帮助患者创造生理功能和美观之间的最佳平衡。

  12. 如果你的孩子因为担心别人笑话,而拒绝带戴矫治器。不要说“这个必须戴,这是关于你一生的幸福”,又或者是“大家都戴,你也必须戴”。正确的回应是告诉孩子:我很理解,不过我们可以先试试,看看戴上以后,同学们真的怎么说。况且,隐形矫治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困扰。

  13. 去国外做正畸治疗是不是更好?可以。注意一点,国内的大医院已经摸索出审美的中西差异,比如欧美更喜欢“凸面型”,东方更喜欢“直面型”;东方人多需要拔牙才能有移动空间等等。反映在指标上,大医院有完善的模型和经验可以参考。

  14. 关于正畸结果对生活的影响,不要有不正常的期望。比如,“牙齿好看了老公就回来了”,“正畸之后面试就能通过”。一口好牙至关重要,不过,真正要成功,不是靠好牙,还得靠大脑。

关于如何批评犯错孩子的清单

面对犯错的孩子,父母到底该不该批评?如何批评才能既不挫伤孩子自信,又起到教育的目的?

「得到」邀请著名育儿专家Dr.魏创作了这篇清单,11条建议,供你参考。

  1. 孩子是可以批评的。正确的批评,不仅不会打击孩子,反而是他成长的好机会。那些“批评会扼杀天性,使孩子失去信心”的说法,并不可信。

  2. 孩子犯错时,父母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很多家长一心急,张口就把教育,变成了情绪宣泄和对孩子的训斥。除了让孩子畏惧,起不到任何教育的目的。

  3. 孩子的可塑性极强,所以千万不要出现“三岁看老”“你以后也就这样了”类似的话。它的潜台词是“你无法变好,我也管不了你”,这其实是家长在逃避教育的责任。

  4. 批评时,一定要告诉孩子错在了什么地方。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只有被明确地告知,才有改正的可能。

  5. 最有效的批评,是给孩子讲清楚道理和规则。比如,“吃太多零食对牙齿不好,个子也会长得慢”。这可能会让你陷入和孩子一轮又一轮的解释中,但现在多花时间解释,总比将来花更多时间批评要好。

  6. 批评要具体化,就事论事,不要牵扯到其他事情。最忌讳父母翻旧账。泛化的批评会让批评失焦,无法给孩子具体的指导,反而会激起他的反感。

  7. 不要给孩子贴负面标签,比如“你就是个自制力差的孩子”“你就是好吃懒做”……它会给孩子很大的心理暗示,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真的有缺陷,从而放弃自身成长。

  8. 批评一定不能止于批评,最好能指出孩子的某种优点,并给予适当鼓励,这会增加他改正错误的信心。

  9. 仅仅告诉孩子怎么做是不够的,更要手把手的亲自教他如何改正。这个共同改正的过程,比批评更重要。

  10. 教育孩子,就是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反馈,这个反馈要及时、准确。孩子犯错了,立刻指出让他改正;孩子更正了,及时表扬他的努力。

  11. 最后切记:千万不能体罚,一次也不能。

关于提升亲密关系的清单

对很多人来说,搞定亲密关系是件头疼的事。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亲密关系?

「得到」App请到《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的主理人武志红老师,为你创作了这张清单,帮助你检视自己的亲密关系。

  1. 我们的一生,会有四个重要的关系:

自己与最值得珍惜的人的关系,即亲密关系;
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比如友谊和事业;
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想要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你需要在这四个关系上都做到和谐。

其中,亲密关系是第一关,如果这一关过不了,根本没和谐可谈。

  1. “亲密”这个结果只能通过真实和敞开来达到,而“付出”并没有这个功效。相反,因为你不断付出,会给对方造成内疚,结果导致对方更加想远离你。

  2. 心理学里有个概念叫“强迫性重复”,意思是,人其实是在不断地重复那些对自己重要的情感体验。所以,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如果你得到了痛苦,就会不断地重复痛苦;如果你学会了信任,就能不断地重复信任。

  3. 亲密关系中最难的部分,是双方要带着温情容纳彼此的阴影。一般的朋友关系,看似放松自在,但其实我们是收着拢着,容易只展现自己表面好的部分。但在亲密关系里,我们会有强烈的动力,要呈现自己的一切给对方,特别是黑暗与痛苦。

  4. 一段高质量的亲密关系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接受。要知道,不管和你多么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独立的人。所以,不要指望他们为自己改变,也不要尝试去改造对方的梦想。接受这一切之后,我们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而不是苛求对方。这样的状态,会让你在亲密关系中更自由。

  5. 想要增进亲密关系,要多进行“感受性”的沟通,比起到底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关心对方在这件事中如何感受。多去关注对方在表达里提出的感受,这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对方。同样的,在一段关系中,你也得尝试多去表达你的真实感受。

  6. 亲密关系可以有建设性的批评,但不要抱怨。不要用“你真笨”、“无能”之类的话去否定对方,而是多鼓励和表扬对方。而面对批评,最重要的也不是解释和争辩,而是表达自己的感受。你可以承认对方说得对,但表明自己此刻也很难受,希望可以单独待一会儿。

  7. 不要想着去控制伴侣的行为。一个人越是渴求控制伴侣,就越容易把每一个小事都变成一个战场。对这样的人来说,任何一件小事都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争,他/她必须让配偶在每一件小事上听从自己的意志,还会觉得,自己的确控制住了局面。其实,你应该控制的是你的渴求,而不是你的伴侣。

  8. 别去想“我为谁而活”,多尊重自己的感受。“为了别人而活”这种观念貌似是奉献精神,但它容易让人产生“我的不幸是你导致的”这种想法,所以很容易将责任归咎于亲密关系中的另一人,这也意味着推卸责任,成长也很难发生。

  9. 最后,请你记住,从自己入手,才是改善关系的唯一途径。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其他任何关系。将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并彻底地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想学会分享,先要懂得“自私”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如果你问一个两岁的小孩,能不能把手里的苹果分一块给你,通常他都会说不给。玩玩具的时候也一样,你只是轻轻碰了一下他的玩具,他立刻就会大喊“这是我的”。这时候,有的家长会和孩子说,要学会分享。甚至有的家长怕孩子长大会变得自私,小时候强迫他们去分享。毕业于耶鲁大学,专门进行科学育儿知识传播的“常青藤爸爸”,在一篇文章里说了一个知识。让孩子学会分享,不能用强迫的手段,而是要接受他们暂时自私行为,然后再一步步建立分享的概念。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孩子学会分享,有两个前提:

第一个前提,是孩子要具有“所有权”意识,也就是说,孩子要知道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哪些东西是别人的。孩子大概在两岁左右会有这种意识。两岁的孩子已经开始能分清楚“我的、你的和他的”。就算当事人不在,他也能说出这是“爷爷的眼镜”,或者“妈妈的手机”。我们知道,孩子最开始是和母亲一体的,出生以后,他们就变成独立个体了,就需要找一个独立于母亲的身份。所以两岁的孩子有很强的占有欲,恰好说明了他们的心智在成长,对这种暂时的“自私”行为,家长不能打击,而是要尊重。

第二个前提,是他们要有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因为分享嘛,就是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用,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求。所以,要做到分享,首先要能同情和理解别人的需求。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儿童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儿童自我中心主义”,意思是说,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儿童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知道还有别人的角度。所以,两三岁的小孩在那玩玩具,不管别的小朋友感受,是因为他感觉不到。这种能力,要到四五岁才出现,到六七岁才慢慢成熟。所以,在四五岁之前,孩子一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看起来就会比较自私。实际上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发展阶段,和真正的“自私”没什么关系。

那孩子怎么能学会分享呢?首先可以从社交上学习。一般来说,孩子从三岁开始就有社交意识了,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就开始学着分享了。有个研究发现,3岁左右的孩子愿意和那些对自己好的小朋友分享玩具,而且两个人关系越好,分享的次数就越多。

另外,大人也要引导孩子。但是在引导的时候,有几件事情要注意。

第一,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因为就算在成人世界,我们也不会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和别人分享,孩子也有支配自己物品的权利。

第二,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好处:如果他分享之后,对方说“谢谢”就最好不过了;如果没有,家长要鼓励一下孩子,可以说“看小朋友玩的多开心啊,他心里一定在感谢你呢!”这时候孩子就会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第三,家长要给孩子做榜样。比如,把东西借给邻居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一起去,这种耳濡目染比告诉孩子要分享更管用。

第四,创造社交机会和分享机会。家里来客人了,可以让孩子帮着拿外套,摆餐具,或者把自己的零食给客人吃。这时候客人就会夸孩子,孩子就会慢慢喜欢帮助人和分享了。

第五,不要试探孩子的分享意识。有的家长会逗孩子说:“分给我吃一点好不好?”等到孩子给了,家长又不要了,这样的试探会让孩子感到困惑,觉得大人就是说说而已,并不会真要他的东西。孩子分享意识就这样被扼杀了。

最后总结一下,想让孩子懂得分享,需要具备两个前提,一个是孩子要有“所有权”的意识,知道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二是孩子具有理解他人想法和感受的能力。孩子想要学会分享,需要积累社交经验,也需要大人的引导。在引导时,不要强迫孩子分享,充分尊重孩子的所有权,让他们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好处,而且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平时多创造社交机会和分享机会,不要试探孩子的分享意识。

本文源自:公众号“常青藤爸爸”(一味让孩子分享,小心重蹈你妈妈的覆辙)

爸爸的陪伴如何影响婴儿的大脑

通常婴儿出生之后,都是妈妈陪在婴儿旁边,但其实爸爸的陪伴对婴儿来说也很重要。最近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发了篇文章,作者是神经生物学博士。文章说,现在已经有证据表明,婴儿出生之后,如果爸爸不在身边,婴儿的大脑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反过来说,那些一直有爸爸陪在身边的宝宝,大脑的认知功能也会有所提高。咱们一起来听听是怎么一回事儿。

首先,婴儿出生之后,爸爸的大脑和身体里的激素会发生一系列改变。

第一个变化是神经元的变化。周围的环境变化之后,我们的大脑为了适应变化,有时候会长出新的神经元,这个过程叫做“神经再生”。新的神经元和我们学习新东西有很密切的关系。科学家发现,婴儿可以改变爸爸的神经元。研究人员用小鼠做了实验。在小鼠出生几天后,为了能闻出自己孩子的味道,小鼠爸爸处理味觉信息的脑区长出了新的神经元。要长出新的神经元,还有一个条件,就是鼠爸爸必须待在窝里,如果小鼠出生的时候,鼠爸爸被转移到别的地方,大脑就不会发生变化。此外,如果只是闻味儿,是不会长出新神经元的。研究人员把鼠爸爸和刚出生的小鼠放在一个笼子里,中间用网隔开。鼠爸爸能闻到小鼠的味道,但碰不到,这时候就不会长出新的神经元。这说明,要和幼崽有身体接触,再闻味儿加深记忆,才能长出新神经元。而且在以前的实验里,如果被隔离几个星期,老鼠就会忘记曾经和自己住在一起的其他的老鼠,但对自己的孩子,即使被分开三个星期,鼠爸爸也能很快闻出自己的孩子。这就是为什么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大脑都有神经再生的现象,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适应外界变化,形成新的神经网络,比如在这个实验里,新神经元对父子之间的社交记忆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个变化是激素的变化。很多研究显示,在孩子出生第一个月,催产素水平高的男性更有父爱。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经用绒猴做过实验,他们发现,一般情况下,绒猴爸爸会主动给小于4个月的小猴喂食。但小猴长到6个月大以后,猴爸爸就不喂了,有吃的就留着自己吃。如果给猴爸爸的大脑注射催产素,当然催产素不会影响它的食欲,不管注射多少,猴爸爸都更愿意给小猴喂食。

除了催产素,别的激素也会起作用,比如“皮质醇”这种压力激素,也会对养孩子有影响。一般来说,压力对大脑的作用都是负面的,会降低神经再生的能力。但研究表明,有一些压力,比如锻炼,虽然也能让皮质醇水平上升,但也会刺激新神经元的生长。这么看来,对爸爸来说,养孩子的压力也许就是一种“正面”压力。

那父亲的这些改变是怎么影响婴儿的呢?科学家用八齿鼠作为研究对象。八齿鼠和人类很像,鼠妈妈和鼠爸爸分工合作养小老鼠,鼠爸爸会照顾小老鼠,等小老鼠长大了之后,鼠爸爸会陪它们玩。研究发现,只有鼠爸爸待在窝里,小老鼠的大脑发育才会健全。如果出生后立即把鼠爸爸隔离开,小老鼠两个脑区内负责传递信息的突触连接的数量会大大减少。而且,在大脑突触发育阶段,如果爸爸不在身边,大脑皮层有一块区域的发育就会有缺陷,这个皮层负责做决策,还和情感等高级脑功能有关。科学家推测,很多小时候缺乏父爱的孩子,长大后会出现行为异常,可能就和这个区域突触的功能障碍有关系。

总之,这些动物研究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父亲的重要性。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父亲的大脑与后代之间的联系很复杂。当然,对孩子来说,父亲陪在身边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父亲和孩子之间要有一个亲密良好的互动。

新知丨如何教孩子学科学

这条音频讲的是,如何正确地教孩子学科学。

最近有本新书,名叫《聪明养育:像科学家一样养孩子》。这本书是由多位知名育儿专家合著的。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王贞琳教授,在书里写了一篇文章,讨论了如何正确地教孩子学科学这个话题。

首先,王贞琳教授说,孩子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不成熟甚至错误的看法。这时候家长和老师要允许孩子犯错。因为孩子学科学概念的时候,一方面是慢慢积累科学知识,一方面是不断推翻自己之前的认识,再用新的形式去解决问题。比如,根据孩子平常的生活经验,他们会觉得地球是平的,但是大人告诉他们,地球是圆的。这在孩子那里就产生了认知冲突,孩子就会自己推理出,地球像一个盘子一样,因为盘子既是圆的,又是平的。这其实是孩子学习的过程,家长和老师要允许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这种自相矛盾的错误概念。这时候不要武断地否定孩子的结论,也不要急着教孩子正确的理论,因为科学教育的目的,是教孩子学会科学探索和思维方法,而不是简单地让孩子积累科学知识。

其次,当我们教孩子学习高深的科学知识时,不是直接把书上的东西教给孩子,而是让孩子主动想要去了解科学,探索科学。在平常的生活中,孩子会接触到很多科学知识,比如受伤、生病、饮食健康等概念。家长在这些时候,就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下生物概念和因果关系,比如细菌和生病到底有什么关系。而且,孩子天生就有系统的科学探索能力。就像做游戏的时候,孩子会发现,塑料玩具放在水里,大部分都会浮起来,金属玩具放水里,大部分都会沉下去。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去接触“十万个为什么”。而且家长在日常和孩子的交往中,已经不知不觉,或者说有目的地教给孩子很多知识了。

那么,该如何教孩子科学概念呢?其实,有一些错误的概念,随着孩子长大,不知不觉就纠正了,不用专门教,比如孩子长大了就能理解,吃饭能让人长高长大,但不会一直长大,所以爸爸妈妈天天吃饭,也没有长成巨人。对孩子来说,大多数概念都会自发地转变,家长可以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给孩子探索的机会,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激发孩子的科学思维,而不用刻意教。但面对一些现代科学概念,就像地球的形状这种概念,和孩子自己在生活中探索的不一样,就需要大人来教。

当回答孩子关于科学的提问时,家长又该怎么做呢?首先,家长要了解孩子对于现有的这些知识,是怎么用的,然后不要太快给出答案。其次,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帮助孩子系统地检验和假设。最后提供反面例子,挑战孩子错误观念,必要的时候提出关键的科学概念和知识。拿前面的例子来说,当孩子发现有些玩具能浮起来,有些能沉下去的时候,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收集5样玩具,和他一起记录,什么浮起来了,什么又沉下去了,然后总结一下,什么东西会沉,什么会浮。如果孩子总结说,金属玩具会沉下去,你就问他,那为什么金属的船会浮起来呢?然后再教他一些必要的科学知识。

以上就是引导孩子接触科学的一些方法,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聪明养育,像科学家一样养孩子》

关于如何建设“成长型”家庭的清单

我们生活的时代,社会财富积累和消耗的方式将和以往完全不同。如果不能快速地自我升级,任何人都将被离心力甩到社会边缘。

这一过程将会持续影响几代人。唯一的对抗办法,是保持学习新东西的能力。

  1. 家庭的实质正在改变。过去的家庭,通过劳动分工对抗天灾人祸;未来的家庭,通过学习共享对抗环境的不确定。过去的家庭,通过经济协作反脆弱;未来的家庭,通过成长同步反脆弱。

  2. 一旦决定组建家庭,家庭成员就成为你在社会上最重要的合作者。因此,要以寻觅一个为期几十年的合作拍档的标准来选择伴侣。夫妻,是联手对抗岁月的最好战友。

  3. 对方究竟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合作者,首先取决于他能否和你保持同等加速度的学习和自我升级状态。这一点在你们确立关系前,完全可以预判,你只需留心观察一下:在过去一个月,对方有没有增加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如果过去一个月没有,未来一辈子也不会有。 在“建设一个家庭”这项长期课题中,选择大于努力,是绝对真理。

  4. 一个明白人,在婚前应懂得划分“存量价值”和“增量价值”。外貌、金钱、社会地位,都属于存量价值,反映此前的“资产”,当然越高越好。不过,如果没有学习、迭代这种增量创造能力,这些资产会很快消耗殆尽。

  5. 能否建成一个“成长型”家庭,首先取决于:每个家庭成员是否有家庭之外的社会身份和个人成长目标。而且,这一目标要不受其他成员行为的干扰。

  6. 个人的独立目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里程碑明确、反馈系统单纯、更容易启动和推进。一个人的目标感越强,他越会本能地寻求社会合作,继而形成对家庭关系的优化。

  7. 还应该有基于提升家庭共同利益的共同目标。最初发起于家庭核心成员——夫妻两人之间,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裹挟较为年长的子女加入。这通常可以设计为一场场阶段性的家庭竞赛:从谁先减肥十公斤,到一起去美国游学一年均可。家庭共同目标的设定标准有四条:短周期;阶段性成果明确;能明显改善家庭所有成员的生活质量;每个参与者的难度门槛接近。

  8. 家庭共同目标的价值,还在于让家庭成员之间有共同话题。这些话题在外人面前,甚至成为一种“暗号”:这种隐秘的默契和优越感,特别有利于凝聚亲密关系。

  9. 在家庭中一定要有与学习有关的仪式感。最简单易行的方式,是每天开家庭早餐会。早餐制作不妨从简,但就餐过程可以加长:全家共同参与、一起听音乐或高知识密度的音频内容、有意识地进行与阶段性目标和个人计划有关的交谈。

  10. 另一种特别容易操作的仪式感,是一起观看纪录片,特别是BBC的科学系列纪录片:上到九十九的老人,下到刚会走的孩子,都可以参与。没有信息分级问题,每集都提供陌生知识,创造大量谈资,还留有进一步查资料的空间。

  11. 在旅行前做功课,也是一种极佳的学习活动。拉出目的地陌生场景的清单,全家人分工准备,届时轮到谁值班,谁负责全程服务和解说。这并不需要非得去弗洛伦萨,去趟公园,也可以分成“汽车知识”、“公园门票怎么定价”、“这个季节的植物识别”等一系列横跨工程学、博物学和经济学的课题。

  12. 针对当下家庭小、子女少的情况,建议父母有意识地结交同阶段的家庭朋友,一起“结对学习”。让一个孩子孤独地做科学实验,相比于三个孩子一起抢答,效果天上地下。

  13. 严格筛选家庭友人。对于不具备学习迭代能力的友人,交往范围限定在家庭交往以外。并不是每个朋友都值得你去念旧,虽然这听起来很残酷。

  14. 对孩子而言,如果能看到祖父祖母辈的老人还在努力设定新目标、学习新东西,这种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15. 通常一个家庭中会有一个人处于主要推动者的地位,但这个人能否取得成果,在于他是否有意识地发动其他人领导不同的任务。要懂得把成就感给别人:比如,告诉对方为什么在某件事上他比你强太多,以至于不可替代、一旦对方上手就人前人后往死里夸他的成果、不惜夸张地表现你对他项目的参与热情、经常满脸困惑的向对方请教相关领域的问题等。

  16. 其实,这张清单并没有在说家庭,我是在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优化自己的生命环境。

任何能力的习得都是大脑沟回的构建过程。诚如 Coursera 上的经典认知学课程Learning How to Learn里面所讲,学习任何新东西都有快速吸收阶段和慢速巩固阶段。

快速吸收阶段,神经系统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和刺激,起初这些新信息在脑子里面就像一盘意大利面条,显得遭乱(外在表现就是能力的暂时下降,或者暂时显得笨拙),如果有足够的耐心跨过巩固阶段,这些意大利面条就会被大脑整理堆砌成牢固的砖墙,能力的外在表现也会随之恢复正常,并上升到新的台阶。

当然,经历过一小段时间的“口吃”之后,小孩的语言能力切切实实的上了新台阶,从以前只能说出简单词组语句,到能够使用“因为,所以”、“如果,那么”之类的关联词,甚至有时候能连续叙述多段故事情节。

小孩语言能力的发展都是如此,成年的我们学习新东西(成长)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可惜的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跨过巩固阶段就放弃了。

张泉灵:教育孩子最优先级的两件事

经常有家长说,现在教育孩子太难了,孩子要学的东西太多了。紫牛基金合伙人张泉灵在自己的公众号发表了一篇文章,谈了她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心得。

张泉灵认为,在培养孩子这件事上,要有优先级,如果一件事情是突击就能完成的,比如集中补课一段时间,孩子的分数就会提高,这种事情的优先级就靠后。如果某个能力需要长期培养才能有效果,而这个能力对孩子的未来又十分重要,优先级就要往前排。

张泉灵说,有两件事情在她这里的优先级特别靠前。

第一件事就是孩子有没有情商,也就是孩子有没有认知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认知周边人的情绪和行为,以及和别人相处的能力。张泉灵做记者的时候采访过很多人,她发现,一个人成功、幸福与否的最终因素,跟这个人的智商、教育背景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跟这个人理解世界、理解自己的能力高度相关。

另一件优先级比较高的事情是,孩子能不能培养起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论,他是否有一个知识框架。张泉灵说,我们今天做各种事情,其实都是用一个综合能力去解决一个综合问题,而不是某个一个单学科的能力去考一个单学科的试卷。所以,孩子能不能获得一个跨学科的、整合知识架构的建设能力,获得一个自己去寻找知识点的能力,就变得非常的重要。

这也是张泉灵从采访生涯中得到的经验。张泉灵说,自己在做记者的时候,当任何一个领域有知识缺陷时,她都能找到这个行业最好的专家给她上课,帮她在这个领域建立一个知识框架。而当她今后再碰到这个领域的任何事情,都会自动形成一块砖去找到它合适的位置,去填补在那个框架里面,这样她学东西就非常快。而且当每个领域都有人不断地帮她搭建框架之后,张泉灵自己建立一个新领域的知识框架的能力也变强了。

经验:如何把孩子培养成领导者?

我们能看到大量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书。如果以结果衡量,伊瑟·沃西基(Esther Wojcicki)可能是最有资格写这个题材的人之一。她有三个女儿。大女儿苏珊·沃西基是谷歌的第18号员工,曾做过谷歌广告业务的高级副总裁,现在是YouTube的首席执行官。二女儿珍妮·沃西基是一个成功的儿科教授。小女儿安妮·沃西基是明星创业公司23andMe的首席执行官。从她们取得的成就来看,母亲伊瑟对三个女儿的教育,可以说相当成功。

伊瑟·沃西基出版了一本书叫《如何培养成功的人》(How to Raise Successful People: Simple Lessons for Radical Results)。在书里,她把自己培养女儿们的方法,总结为五个要素:信任、尊重、独立、合作与善良。她把这个五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合起来,简称为TRICK。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伊瑟·沃西基说,其实这五个原则,不仅仅适用于培养后代,也适用于职场。这五个原则看上去都很容易理解,但是要做到却很难。

其中,她认为,最难做到的是“信任”。她在培养信任的过程中,一个重要做法是给孩子们一笔钱做预算,让她们可以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种做法的另一个附带收获是,可以让孩子从小就拥有一定的财务知识和财务技能。

在职场上,最大的问题也是,雇主并不真的相信员工。所以,公司要设定很多的机制规则,来确保员工们在做应该做的事。但是,也有一些成功公司因为信任员工而收获很多。比如谷歌之前就有一个著名的规则,员工可以用20%的上班时间,去做任何自己希望做的事情。结果,谷歌成了最有创造力的公司之一。

沃西基说,尽管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当有人相信你时,你就更愿意冒风险,而且变得更有创造力。”与之相反,如果你能做的就是照章办事,当然就不可能有创意产生。结果就是,“打造了一个服从规则的民族,一整个国家的绵羊。”

其次难以做到的事情是“善良”。沃西基认为,原因在于,没有一个词语,可以用来表述,当你知道其他人成功后,自己的喜悦感。她说:“不仅没有这个单词,而且连这个概念都没有,当你在脑子中有一个赚钱的概念,但某些人又无法满足你的期许时,赚钱动机将成为最重要的事情,善良也就随之消失了 。”但是,正如亚马逊CEO贝佐斯说的,善良比聪明更重要。

以上就是一位成功母亲分享的,她培养出杰出孩子的原则。分别是信任、尊重、独立、合作和善良。其中,她认为最难做到的,是信任和善良。希望对你能有启发。

如何避免过度保护,让孩子更好成长

《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

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Julie Lythcott-Haims)曾经担任斯坦福大学新生教务长及本科生顾问十多年,并且获得了斯坦福大学最高教学奖“丁克斯皮尔奖”。她在《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这本书里认为,很多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有过度指导、过度保护和过度介入的倾向。孩子们习惯了家长为他们解决各种问题,“没有家长的帮助,孩子很难在社会站稳脚跟”。

虽然教育方法没有绝对的标准,但在“过度养育”这件事情上,朱莉根据一位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有三条红线家长最好不要碰:

  1. 为孩子做他们已经可以自己做到的事情;
  2. 为孩子做他们几乎可以自己做到的事情;
  3. 教养行为的动机基于我们的自我,而不是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

那家长应该怎么从“过度养育”中走出来,帮孩子更好地成长呢?书里提供了下面几个建议。

第一,让孩子自由做游戏。很多家长会把孩子的日程表排得非常满,不是学这个,就是学那个,孩子几乎没什么时间做游戏。但实际上,游戏是孩子成长要做的第一件事。而且,真正的游戏,必须是孩子自己选择、自己主导的活动,并且要为了游戏而游戏,而不是为了实现跟游戏本身没有关系的目的。孩子们在玩的时候,会想出各种有意思的点子,也能学会如何解决问题。

书里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波音公司等航天航空机构,需要招聘那些能解决问题的人。这些机构表示,除非知道这个人早年动手做过东西,否则,就算是顶尖工程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也很难达到要求。因为一个人只有对制作东西、修理东西这些事情有好奇心,并且掌握了关键的知识,才有可能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

第二,教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保持个人的整洁、做家务等。有一种理论认为,儿童做家务是未来成功的基本要素。哈佛大学的教授认为,做家务会带来一种“能做、会做”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人觉得自己是勤劳的人,而不是废物。因为一个人如果什么事都有人帮忙,那他就没机会培养控制感,就会导致“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指的是一个人在感到无法控制局面时,陷入被动状态。而体验“主动性”对人来说非常重要,它意味着“知道自己的行为有意义,知道重要的结果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怎么教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呢?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家长为孩子做这件事;
第二步,家长和孩子一起做;
第三步,家长看着孩子做;
第四步,孩子独立完成。

要想完成这四个步骤,家长一定要放弃完美主义。有时候,家长想帮孩子做所有的事情,一是担心孩子的安全,二是家长可能有完美主义的想法。家长会觉得,自己做可以做得很好,而孩子可能做不到那么好。比如,有时候孩子用洗碗机的时候,可能碗没摆齐。如果孩子第二天打开洗碗机,看到家长把里面的碗都摆齐了,肯定会很沮丧。更好的办法是,下次家长和孩子一起用洗碗机的时候,告诉孩子,如果把盘子整齐地放直,会洗得更干净,并且给孩子做示范。所以,家长要在一定限度内,允许孩子去尝试,去失败,这样孩子才能学会把事情做好。

第三,家长要教孩子如何思考,让孩子有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根本在于思维本身,简单说就是“把事情搞清楚”,以及“把知识应用到新情况中”。书里说,有时候,家长只要就一个问题问孩子五次“为什么”,就可以帮他们理解事物的要义。这就是持续提问法,不管孩子说了什么,接下来家长都要不停地问“为什么”。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家长和孩子对话,而不是给孩子答案,替孩子解决问题。家长也不要用其他方式结束对话,这样会让孩子停止思考。

第四,家长要教孩子面对挣扎的人生常态。人生总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怎样才能让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呢?有一个很基本的做法是,给他们正确的示范,关心他们。但书里认为,更重要的是,家长要给孩子具体真实的反馈。反馈包括赞美和批评。赞美的时候,要赞美孩子获得的成就,以及完成的具体任务。比如,孩子画画时,家长可以说喜欢他使用的颜色。这样具体的表扬能帮孩子建立信心,因为这说明家长真的花心思看过孩子究竟做了什么。而在批评的时候,是为了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所以批评孩子要确保是在针对行动和努力,而不是针对人。

收藏清单 | 脱不花的高质量婚姻操作指南

今天七夕情人节,我们特别请到一位高手,分享她的婚姻之道。

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婚姻和谐,恋情顺利。

  1. 婚姻比较像是合伙制企业,经营规则是既得自己拼命过好,同时还得给共同体蓄水。

  2. 最好的合伙人既要独立自主,又要善于协作。

  3. 没有人天生乐于妥协,但妥协确实是维持婚姻关系的三大基石策略之一。

  4. 另外两点是取悦和信任。请注意是策略,策略的意思是,必然有利有弊,但是成年人会选择利大于弊的一边。

  5. 谈恋爱要着眼当下,结婚一定要多想想三十年之后彼此的样子。一个人老年的样子主要受性格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观察这两个方面,基本面不会错。

  6. 结婚前认真想想:如果我的孩子长大,会希望像TA么?想好之后,再想一次。如果答案都是“是”,那就闭着眼结吧。

  7. 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确实、通常、往往、大概率地会比较艰难,没有科学依据,就是个观察所得。

  8. 在社交生活中,要成为对方的加分项。

  9. 我和张大状结婚时,罗胖传授经验说:“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有一个只属于彼此的特定的仪式,哪怕只是彼此挤个牙膏。”这是我结婚到目前为止收到的最佳建议。我们家的仪式,是每天晚上睡前一起刷一部美剧,一刷泯恩仇。

  10. 对彼此的父母,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在金钱上大方起来,这是让父母对这桩婚姻放心的基础,也是让彼此快速成为头号利益共同体的窍门。

  11. 结婚尽量晚一点,自我建设越成熟,越容易建立稳定而有建设性的婚姻关系。婚后生育尽量早一点,因为孩子所能创造的惊喜,超出了你们的所有想象。

  12. 婚前睁大眼,婚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较愉快。

  13. 化唠叨为行动。每当想要出口提醒、要求、指责时,闭嘴自己做,否则就当看不见。

  14. 不积攒怨气。婚姻最大的病源是猜忌,有任何不满,日事日毕。当天24点以前,就事论事,清楚的把自己的不满表达出来,并且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如果怎样,我会比较开心。

  15. 如果你在社会上不被人尊重,那么你在家里也不可能得到尊重。但是,即使你在社会上被人人尊重,你的伴侣也不见得就该像外人一样尊重你。取决于你为这个特定的合伙关系做了些什么,惧怕、依附、照料都不是尊重。

DeepCreator:在外是条龙,在家是条虫。

  1. 不查岗、不搜身、不揣测。

  2. 多报备、多关注、多社交。

  3. 结婚不见得是个好选择。但是想结却没结,或者结了没过好,确实对人的精神世界消耗很大。那么,就做个高手。

营造幸福家庭的十个秘诀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却各不相同。对伴侣、对孩子,我们该如何巧妙地处理家庭关系呢?

《爱的艺术》

《教养的迷思》

《小王子》

「得到」作者何帆,把《爱的艺术》《教养的迷思》《小王子》三本书提炼,总结了营造幸福家庭的10个秘诀,供你参考。

  1. 男脑和女脑

科学表明:男性的大脑比女性大4%,女性的左右脑连接得更密切。各种差异,证明了男性和女性大脑的不同。

男人只能一心一用,所以最好等他做完事后再跟他讲话,否则他会觉得被打扰;男人大多数感官不如女性敏感,所以尽量不要让男人猜,否则容易产生不悦接受差异、更多体谅,是亲密关系的第一步。

  1. 三个盒子理论

夫妻关系中,我们会把情绪和行为放在三个不同的“盒子”里:美好盒子装积极的部分;糟糕盒子里装消极的部分;而平和的情绪和行为,放在中性盒子里。

传统思维认为,扩大美好盒子是维持良好关系的关键。但心理学研究表明:即使在幸福的婚姻中,美好盒子占的比例也并不很高。甜蜜婚姻和失败婚姻的区别,主要在于中性盒子的多少。所以,中性情绪才是维持幸福婚恋关系的最关键因素。平平淡淡才是真。

  1. 滑动门时刻

“滑动门时刻”指的是,在亲密关系中,一方向另一方发出信号,想在对方那里找到理解和支持的情景。另一方如何应对,直接影响双方关系的质量。

对于伴侣发出的信号,一定要尤其留意。如果回应得积极恰当,它会成为提升关系的机会;一旦错过,就会对关系产生威胁,甚至引发冲突。

  1. 蔡格尼克效应

蔡格尼克效应指的是:相较于已完成的事情,人们对未完成的事记得更清楚。

家庭关系中,伴侣间争吵很正常。如果双方能相互谅解,这段不愉快的经历会被很快遗忘。但如果问题没解决,就像是在双方心中埋下了一颗钉子,会不断刺激彼此。所以夫妻关系中,解决矛盾比避免冲突更重要。

  1. 拉波波特法则

博弈论专家拉波波特提出:如果不清楚对方的想法,或是没有给他“我明白”的信号,就无法达成共识。这就是“拉波波特法则”。

有效沟通,是解决冲突的第一步。1.营造氛围:先找个好的谈判氛围;2.诉说和倾听:诉说方要谈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对方。倾听方要耐心,别急着反驳;3.复述和反馈:听完后再复述一遍,确认你正确地理解了对方;4.找到解决方案:具体分析,找到根源,明确以后怎么做。

  1. 末日四骑士

据新约圣经记载:在世界终结之时,会有四位骑士,将战争、饥荒、瘟疫和死亡带给人类,随后就是世界毁灭。

婚姻关系中,也有四个致命的 “末日四骑士”。分别指:批评(向对方进行人身攻击)、蔑视(用辱骂、讽刺、嘲讽等方式对待对方)、防御(愤怒、反击和抱怨)和筑墙(拒绝接收对方的信号)。这四种因素都是婚姻的杀手,一定要注意避免。

  1. 群体社会化理论

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认为:孩子之所以叛逆,是因为他的成长目标,不是变成合格的成年人,而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孩子。相比大人的认可,他更希望融入同龄人的群体。

孩子的成长中,家庭教育只是一方面。比家庭影响更重要的,是外在的社会环境。孩子更多地不是向父母学习,而是跟同龄人学习。这也是要把孩子送去学校的原因之一。

  1. 啄食次序

所谓“啄食次序”,指的是群居动物通过争斗取得社群地位的现象。在人类社会中,也一样能够看到这种情况。

以前我们觉得,朋友多的孩子会更加自信。其实不一定。如果孩子交的朋友和他一样是处于孩子群体的底层,不被其他孩子尊重,他的性格会更孤僻。所以孩子有多少朋友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不被整个群体排斥。父母能做的,就是尽量让孩子找到和他差不太多的群体。

  1. 歌德妈妈读童话法

不同于普通的照着书念,歌德的妈妈给小歌德读童话时,会按照讲故事的方法,编造一个虚构的世界。还会让小歌德猜测故事的结尾,并据此对故事进行改编。

歌德妈妈读童话的方式,道出了一个错误认识:大部分成年人读童话时,没有照顾到孩子对童话的感受。正确地读童话方式应该是:把朗读变为讲故事。发挥孩子的想象,可以根据孩子的反应,增加或删减故事的情节。真正让故事,变成你和孩子的互动方式。

  1. “飞行模拟机”理论

心理学家兼小说家基思·奥特利提出:故事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飞行模拟器。和飞行模拟器类似,故事把我们丢进一个真实的世界,让我们体验各种危险,同时又不会真的付出代价。

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轻微的“阴暗故事”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相反,我们既要教会他懂得善恶的边界,同时也要让孩子在“碰撞”中懂得辨别复杂的人际关系,正视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焦虑和冲动。

刘墉:写给女儿的旅行十忌

刘墉

女儿最近要只身作环球十几个国家的旅行,让我写一些旅行中的禁忌,给每位旅行的朋友参考。

1.忌“游而无方”

远游之前把行程告诉家人或朋友,包括每个最可能联络到你的地方。

把个人资料和行程报给政府外事部门,他们有责任维护你的安全。你随身应该有各地领事馆的数据,也把这些资料留给家人。

2.忌不留后路

行前把旅行证件影印,一份留在家里,一份放在行李中,一份与原件随身携带,但不放在同一地方。譬如把护照放在皮包,复印件放在衣袋。

钱分开放。当皮包被偷、行李遗失或被抢之后,还能有应急的钱。

大小票子都得准备,且不能乱放。遇到紧急情况,要能准确的掏出大票子或小票子。别只带大面额,因为你很可能临时找不到人换,找到人,他怕你拿伪钞,不换给你。更要避免明明只需掏一两块钱,却秀出一大迭钞票。

3.忌带太多行李

旅行要轻。能带一件,别带两件;能带一小瓶,别带一大瓶;能用塑料瓶,别用玻璃瓶;能一路用完一路扔,或在当地买的,别沉沉地带一路。

你愈想多在外面买东西回来,就别一起初就带太重的行李。为避免箱子空,可以放几个硬纸盒进去,一路装新买的东西,一路扔掉纸盒。

随身带个既轻又结实的袋子。当你买了好多小东小西,拿在手上不方便,可以一并装进袋子。托运行李超重时,也可以临时从大箱子里拿出几样小而沉的东西随身携带。

4.忌心里没数

无论你是多么资深的旅行家,在装箱时都应该“从头到脚”想一遍。从最上面的头发开始想,雨伞、帽子、洗发、防晒、眼镜、太阳镜、护唇膏、围巾、项链(可能为了安全,决定把贵重的摘下来留在家里)… …不能没想就自认为带全了。

出门前要逐项检查:护照、签证、信用卡、现金、手机、手提电脑……免得到了机场,才发现非回家不可。

记住行李一共有几件,路上随时数一数。有人帮你提行李上车之后,要亲自点一遍,或问问数目对不对。免得你认为我拿了,我认为你拿了,到头来有一件还在房间里或机场的门外。

5.忌带重复的东西

如果你的旅行很多样,譬如有几天要去山区,行李就应该有一大一小,大箱子寄存在山下,只带轻便的上山。

要带能适用不同场合的鞋子。有些场合譬如餐厅要求要穿西装,也犯不着带太贵重的,为了防皱、防淋雨缩水,带一套人造纤维的就够了。

除非你旅行的目的是去“秀”,你带得愈平凡、愈不值钱,愈不会有得失心、愈能轻松愉快。

6.忌行李上有敞开的口袋或缝隙

背包、手提袋的开口口袋,是走私运毒人“托付”的好地方,最好加上扣子,或者缝起来。经常有人在海关被查出藏着毒品,被抓的人却完全不知情,就是因为当了“毒袋鼠”。

要小心不法“关员”把毒品塞进你的行李。当他们把“搜到的毒品”往你手上塞的时候,千万别接!如果上面没有你的指纹,还有些平反的机会。

7.忌行李上有一眼就能看清的名条

别把名字、地址和电话用很大的字写在行李上,以免歹徒记下行骗。譬如在你已经登机,手机关机的时候,他们会通知你家人,说你在赶赴机场的途中遭遇车祸,急着等钱。

很多箱子十分类似,为避免拿错,可以在行李上贴个贴纸,或者在把手上缠个东西。但是千万别挂绳子之类的东西,以免被绞进行李转盘。

8.忌死认登机门

就算提早拿到“登机牌”,也最好再看一次屏幕数据,因为登机门随时可能改变。如果你远远盯着登机门,心想只要没见到别的旅客进去,就表示没登机。很可能登机门换了,飞机早飞了,你都不知道。

9.忌在机场离开你的行李

如果单独旅行,行李还没交运,你尿急,最好等交运之后再去方便。不能把行李留在那儿,自顾自地去厕所。很可能当你回来,发现行李已经被机场安全人员怀疑是爆炸物,拿去“处置”了。

过检查站,别急着把行李放上履带。因为当你过金属探测门时,可能突然有人插队,又因他身上有一堆会感应的东西,一而再、再而三地退回重检,等到他过了,你跟着通过,才发现行李不见了,或者里面的东西少了。

10.忌行贿关员

就算听说某国家的海关人员会收贿,也别主动塞钱。因为不是每位关员都收,收贿的时间场合又会改变。搞不好官员进步了、后面装了录像镜头,或碰上清廉不阿的关员。你行贿,就完了!

甚至他可以黑上加黑,当你塞钱的时候,一把抓住你,说你违法行贿,要关监牢。你百口莫辩,最后求饶半天,才以罚款放人。

至于缴的罚款到哪里去了,最好别问、也别要收据。否则,请你再进去!

本文作者刘墉,节选自《写给女儿的旅行百忌》。

罗胖曰:
所谓的棋界高手,不过是能比对手多看几步而已。
所谓的社会经验,不过是知道别人会怎样利用自己的漏洞。

玩是最高级别的学习

杨杰

7年来,我一直在做亲子关系的家庭咨询,遇到过各种复杂而极端的亲子矛盾,但更多时候,我要面对的是家庭教育中的通病,比如怎么对待孩子的“贪玩”。

有位妈妈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密不透风:白天上课,晚上不但有课内作业,还有妈妈给布置的家庭作业,还要练琴,周末的课外班也排得满满当当……因此,我建议给孩子留出一些自由时间,让孩子玩一玩。

这位妈妈说:“我也想让他玩啊,可是有这么多任务呢,别人都学,他不学就落后了呀。”

我反问了一句:“玩也是一种学习啊,别人玩,他都没机会玩,不也落后了吗?”

这位妈妈说:“你太会说笑啦,玩怎么可能是学习?”

我见过太多父母“谈玩色变”,他们把玩耍看做是虚度光阴,是输在起跑线上。

殊不知,这样的父母反而是在起跑线上扼杀了孩子的竞争力。

孩子的童年,通常有两种风格,一种是自选动作为主,一种是规定动作为主。

如果是自选动作,意味着极大的自由度,也意味着孩子在每时每刻都面临着规划、选择、取舍。哪怕搭个积木,他也要从头开始思考:我要做个什么样的积木,在哪里搭,要不要联合同伴一起做,到底是搭城堡,还是做个游乐园,要做成什么样的风格,如果和小伙伴意见不一致怎么协调,做成以后怎么玩……如此说来,每一次自由玩耍,都相当于完成了一个微型的项目,孩子完整地体验了做事的全过程。

而如果是规定动作,比如上课外班之类的,思考和决策通常是父母的事情,孩子有行动力就足够了。

打个比方来说,完成规定动作,是像员工一样在做事;而完成自选动作,则是像老板一样在做事。

这两种风格不但思维路径不同,彼此的目标也完全不同——规定动作追求的是“完成”,自选动作要的是“好玩儿”。

以我自己的亲身感受来看,孩子眼里的“好玩”,一定是可以带来愉悦感和成就感的事儿,当一个孩子心心念念想着怎么好玩的时候,也是他创造力大爆发的时刻。因此,孩子如果想始终保持愉悦状态,那么,一定要主动选择,而且一定要创新。别笑,这不是空洞的口号!如果仔细观察孩子的独立玩耍就会发现,孩子会不断尝试新的玩法,在成人看来,这些方法未必新鲜,对孩子而言,他们超越了自己现有的认知和经验,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不妨观察一下那些童年玩得比较充分的人,通常都有一些共同的倾向,比如,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那种没来由的愉悦感,以及没有边界的好奇心,主动选择的能力,还有敏锐的直觉和判断,等等。

有一句话说:成功的人都是有孩子气的人。这个“孩子气”,不是孩子的任性,而是孩子的玩乐态度,他们把人生看成一个大的游乐场。

我们不妨想一想,如果一个人具备了独立做事的能力,追求人生趣味和美好感觉,对无聊和平庸的容忍度极低,他们会去做什么?他们一定不会为了稳定而放弃自己的爱好和梦想,于是,这些人常常被自己的内在感觉所“勾引”,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儿。嗯,去创业的,往往也是这一拨人,他们会付出更多,会承担风险,但也会活得神采飞扬。

如果你是父母,或者未来将会成为父母,就算不奢求孩子成功,大概也希望孩子能追随本心,去选择他真正想做的事情吧。

其实,这个选择从童年就开始了。遗憾的是,现在课堂学习和课外班占据了孩子大部分的时光,规定动作太多,自选动作太少。因此,别忘了在时间上给孩子留白,玩什么不重要,自由玩耍本身,就是孩子人生最初的练习本。

DeepCreator: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睡觉前的时光就是自己的留白时间。

当然,孩子自由玩耍的时刻,并不需要父母退避三舍,成为孩子的玩伴去锦上添花,也是特别有趣的选择。关于陪玩,我自己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一定要情绪饱满,富于变化,给孩子带来新鲜感。哪怕是做鬼脸,每次都要有一点差异,如果连续三次做同一个鬼脸,孩子的热情指数便会直线下降;相反,如果每次都有一点小变化,他们能马上捕捉到,并作出热烈的回应,孩子的观察力和感知力绝对令人赞叹!

现在,我们习惯性地把玩耍和学习对立起来,仿佛只有那种正襟危坐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其实,这是极大的误区。孩子在“好玩儿”的状态里,他在不知不觉锤炼着终身受用的做事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玩是一种无形资产,也是最高级别的学习。

本文由作者 杨杰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欢迎关注她的微信号“杨杰的妈妈圈” (yangjie3355)。

罗胖曰
成人为什么反对孩子玩?
因为成人要构建一个“长期”的意义系统。
而孩子们玩的意义仅仅在于“当下”。
为什么玩越来越重要?
因为在这个时间碎片时代——
把每一个“当下”做好,已经远胜于一个“长期”的计划。
另——
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学史》今日开始告别罗辑思维书店。
又是一个永别的背影。

教育:怎样帮孩子更好地理解世界

如今是一个获取知识越来越方便的时代,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会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更多的知识。不过,儿童语言及认知发展专家吕丽莹认为,虽然知识很重要,但知识只是认知的起点,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构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吕丽莹在公众号“Weplan童行计划”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了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格兰特·威金斯与杰伊·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里提出的理解的六个侧面。这六个侧面可以帮孩子更好地理解世界。

第一是解释(explanation)。能解释,意味着孩子能回答关于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就算是孩子对某件事情的解释是错的,也能帮家长了解孩子对哪个概念没有搞清楚。这在教学上有个专门的词,叫“偏误分析”,分析的结果就是为了用新的方法来消除误解。

第二是阐明(interpretation)。能阐明,说明孩子能用更多的例子来说明某个概念的含义,或者是能将普遍的知识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当孩子能举一反三给出更多解释的时候,就是他们开始输出自己的理解的时候。

第三是应用(application)。学了之后能在实际的场景中应用也很重要。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未经教育的头脑》中说过,如果一个人能够将学到的概念应用于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境中,就说明他真的掌握了这些知识。

第四是洞察(perspective)。洞察需要人们批判性地看待不同的观点。在具体问题上,真正有洞察的人,既能批判某个立场,也能为这个立场辩护,也就是说,洞察需要我们客观地看待具体的观点,理解它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所在。

第五是神入(empathy)。神入可以理解为,从精神层面进入另一个人的视角。神入用更常见的词翻译就是移情或同理心,说的是代入他人视角、理解他人立场的能力。神入要求的不是全面的、客观的、总领全局的理解,而是从人的角度考虑,能够从其他人看似古怪、奇特的观点中发现价值。

最后是自知(self-knowledge)。自知就是学习领域一直在强调的元认知,也就是认识自己的认知过程,观察自己是怎么理解的,有没有什么预设信息、个人偏见、思维习惯等影响了自己对事物的理解。知道自己如何知道、如何不知道,这也是苏格拉底说的“人的智慧”。

DeepCreator: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建议:别再问孩子“长大后想做什么”

小时候我们常常被大人询问:“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成人之后,我们又开始问小孩子同样的问题。沃顿商学院教授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在《纽约时报》写文章提出,我们应该停止问孩子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并且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首先,这个问题逼迫孩子们用一种工作来定义自己。格兰特说,当你被问到长大以后想做什么时,如果你回答说“一个父亲”“一个母亲”,这在社交意义上是不可接受的,更不要说“一个正直的人”了。这可能是为什么许多家长声称,他们自己觉得最重要的价值是关心他人,但孩子们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成功。

第二个理由是,这个问题有一种强烈的暗示,那就是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样天职。格兰特表示,尽管拥有天职会让你感到快乐,但研究显示,寻找天职会让学生们感到迷茫和困惑。而且,即便你足够幸运碰上了一样天职,它也可能不是个可行的职业。格兰特说,他和同事已经发现,很多职业梦想并不能支撑你的生活,无法支付的生活账单,更糟糕的是,我们中的很多人并不具备相应的天赋。

喜剧演员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在听到一名管理人员告诉刚入校的高中生,他们可以成为任何他们想成为的人时,洛克问道:“女士,你为什么要骗这些孩子?”也许他们中有四人可能会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但其他2000个孩子最好学会怎么焊接。他接着说:“不如和孩子们说实话。你可以去做任何你擅长的事——前提是他们在招人。”

格兰特说,即使你能克服这些障碍,还有第三个问题,那就是你的职业生涯很少能达到你童年期望的高度。在一项研究中,寻找理想工作让高年级大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感到更加焦虑、压抑、无力和沮丧,并对结果更加不满。就像作家蒂姆·厄本(Tim Urban)写得那样,幸福等于现实状况减去期望值。如果你寻找的是狂喜,那么你注定会失望。因此我们可以理解这样的研究结果,在经济萧条期毕业的大学生30年后的工作满足感会更强,因为他们不觉得有份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格兰特认为,低期望值的一个好处是,能消除我们所想与所得之间的差距。大量证据表明,与其把一份工作想象得很美好,还不如在入职时贴合实际地预想一下它真实的样子。当然,你在接手时可能会少些激动和憧憬,但总的来说,你最后的收获会更大。

最后,格兰特强调,他完全支持年轻人力争上游、志存高远,但这些志向应当不局限于工作。比起问孩子们以后想从事什么职业,不如请他们思考一下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想想他们可能想尝试的各种不同的事情。

普通家长给孩子花钱,有远见的父母跟孩子谈钱

原创: 「罗辑思维」 罗辑思维

今天,我们来解决一个问题:

如何正确地和孩子谈钱?

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

金钱观这个话题,是很多家长教育的一个盲区。

今天这本3月刚刚出版的新书,就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特别拿到了全本电子书的首发,强烈推荐你查看。

反溺爱

作者:[美] 罗恩·利伯
译者:林丽雪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关于金钱教育,家长首先要避开这几个误区。

误区一:给钱会“带坏”孩子,既不让孩子接触钱,也不开口谈钱。但其实,钱本身是中性的,真正带坏孩子的,是错误的消费行为和价值观。如果家长闭口不谈,孩子就只能从外界了解金钱,更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误区二:孩子还小,不需要懂钱。有的家长觉得,等孩子上大学再教孩子怎样花钱也不迟。但其实,金钱观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会随着孩子年龄和见识的增长逐渐完善。像孩子上大学后生活费如何分配、是否要存钱,这些都应该早有计划,而不是事到眼前现学。当孩子开始问关于钱的问题,你就可以进行金钱教育了。

误区三:让孩子做家务,来换取零花钱。这是很多家长都常犯的错误,认为这样能培养孩子的行动力和责任感。但是这个举动本身,就混淆了“责任”这个概念:孩子做家务的原因应该与父母一样,是主动家庭承担责任,而不是为了拿零花钱。

  1. 当孩子问你有关钱的话题,大多出于两个动机:好奇和不安全感。你要根据不同动机,采取不同的回答方式。比如孩子听说某个同学家很有钱,出于好奇问“我们是有钱人吗”,你不妨简单说下家庭情况,并让孩子知道“物质富有”和“精神富有”的区别。

  2. 当孩子出于不安全感发问,比如听到家人因为钱而争执,而问“我们是有钱人吗”。这时你就不需要再讲道理,而要安慰他,钱不会影响到家人对他的关爱。

  3. 帮助孩子理解金钱后,具体怎样教孩子正确地用钱呢?

方法一:把孩子的零花钱一式三份。你可以给孩子准备三个存储罐,把零花钱分为三份,依次用来消费、捐献和储蓄,这样能让孩子理解,金钱有不同的用处。

方法二:教孩子认清“需要”和“想要”。在出门买东西前,你可以让孩子列出想买的物品,然后问他“它是不是你生存的必需品”“家里其他人是否也认为它是你必需的。根据答案,把物品分为“需要”和“想要”两类,并教孩子优先买“需要”的物品。如果孩子非常想买某个“想要”的物品,你可以鼓励他说出买的理由,并且让他在其他物品上削减预算。

方法三:教孩子挑选性价比高的商品。给你一个实用的小技巧:在和孩子逛超市前,和孩子一起写下要买的物品和总预算。引导孩子在预算范围内挑选最合适的商品,练习把有限的金钱发挥最大价值、带来更多满足感。

方法四:带孩子接触公益活动。如果孩子有不玩的玩具、穿不下的衣服,你可以告诉他,除了扔掉,还能捐给需要的人,让物品继续发挥价值,并且你要给他示范怎么捐。此外,平时你还可以带孩子参与义工活动,让他了解如何用劳动帮助他人。

  1. 当孩子因为想要某件东西,在公共场合哭闹不止时,该怎么办?很多家长会吼孩子,或讲大道理,但其实孩子很难听进去。最好的方法是尽快带孩子回家,或到一个安全的环境,任由孩子哭,不要对话,也不要离开他,让他知道你在关注他。等他哭累了,你先表示一下关心,然后说清为什么拒绝他的要求,让他知道哭闹是无效的。

  2. 从小教孩子花钱,不仅能培养他正确的金钱观,还能锻炼独立思考、统筹全局的能力。比如,孩子上初中后,你可以让他主动策划一次家庭旅行。让他学会听取各方意见、制定预算、安排行程、控制性价比。作为家长,你一定要有耐心,孩子不懂的要给他解释,而且大方接受他的合理意见。

让我们对《反溺爱》的作者罗恩·利伯、译者林丽雪、出版方中信出版集团,说一声感谢!

最后,与你分享金句,欢迎你收藏并转发:

教育的黄金学习法则

得到订阅专栏“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的主理人Dr.魏在专栏里,提到了STEM教育。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的英文缩写。在美国,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是提高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竞争力。

Dr.魏说,STEM教育重视的是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研究发现,如果在STEM项目中,学生学会逻辑推理、假设验证等方法,那么他们会深入探索学科知识,成为更好的问题解决者。有关STEM教育怎么教,Dr.魏给了家长三个建议。

第一,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像孩子一样教孩子,鼓励他们自己去实践,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美国儿童教育节目芝麻街,在对孩子进行STEM教育的时候,没有用老师的形象,而是选了一个很傻的、有些冒冒失失的、总是失败的角色,但是它对任何事都很好奇,而且从来不怕犯错,是不是和小孩子很像?这个角色也确实成了最适合教孩子科学的老师,一方面孩子从它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另一方面它也教会了孩子一个基本学习方式,就是保持好奇,在不断试错中学习。

第二,沿着学习路径教孩子。认知心理学家罗歇尔·格尔曼(Rochel Gelman)认为,完全陌生的概念学起来比较困难,已经熟悉的概念学起来容易得多。因为这些旧概念就像已经开辟的小路一样,从这些“学习路径”出发,能带我们走得更深。比如,学习生物的生长和周期变化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养蚕,观察蚕的生长发育,等等。

第三,注意学习的深度,而不是广度。格尔曼认为,最好的方式不是让孩子一次性把所有概念全部学一遍,而是围绕一两个核心概念深度学习几个月,让孩子沉浸在相同的主题下,然后换一个概念再学几个月。研究发现,孩子需要更长的时间周期去思考同一个概念,这样他们更能学到东西。比如你想让孩子学习“生物的生长和周期变化”这个概念,除了观察蚕,还可以观察其他动物,甚至还可以观察植物。

最后Dr.魏说,这些学习路径不是唯一的,可能有的孩子对这方面感兴趣,有的孩子对那方面感兴趣,只要你支持孩子的探索活动,他们都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于引导孩子保护生命安全的清单


2017-07-15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暑假到了,在陪伴孩子放松身心的同时,别忘了给孩子补上“生命安全”这重要的一课。

「得到」App请专业人士为各位家长创作了这篇安全清单,供你参考。

  1. 父母对孩子生命的照顾,除了合理保护,还应包含深入生活各方面细节的安全引导。引导是爱的高级表达形式。孩子越早具备对于风险的概念、反应能力和应对速度,未来发生问题的概率就越小。

  2. 安全引导,核心是传授知识。只是告诉孩子“注意安全”、“不许这样”是没有多少效果的。保护生命是一门科学,可以通过小故事、绘本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孩子理解,不断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孩子的安全认知。

  3. 当孩子从秋千上摔下来后,有的父母会说不许再玩秋千了。这其实是一种消极保护,限制大于引导。积极保护,是家长镇定冷静地去引导孩子思考问题,找到方法。比如,为什么小猫会抓伤你?它喜欢什么样的亲近方式?

  4. 安全引导应该贯穿孩子成长的始终,但不同年龄的孩子,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0-2岁的孩子,父母以看护为主,防止孩子坠床、误吞物品等,初步帮孩子识别风险。

  5. 3-6岁的孩子,对于探索世界有了更强的好奇心和能力。父母可以带孩子逐步认识绝缘体和导电体,人行道和交通灯,大自然与易燃物等潜在风险,帮助孩子积累用电、出行和防火的知识。

  6. 6-12岁的这个阶段,孩子独立意识增强,对社会和朋友关系更敏感。如果家长过度保护,可能导致孩子胆小依赖,更容易对危险缺乏反应能力。

  7. 孩子信任父母,愿意敞开交流,是确保孩子生命安全的前提。掌握孩子的情况,才能进行有效地引导。要注意沟通方式,尽量多提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孩子向你倾诉。比如,今天怎么了?作业有什么困难吗?我可以帮你什么?

  8. 家长身体力行,是孩子建立安全意识的根本。比如,开车系好安全带,行驶中不看手机,不因为赶时间开快车,骑车带好头盔和护膝,游泳选择有救生员的游泳池。

  9. 帮助孩子学会规划时间,这样,成年后才不至于常常因为来不及,冒着生命危险赶时间。

  10. 6岁以上的孩子,开始具备更强的关注他人的意识。父母一定要让孩子们知道:任何情况下,一定要确保自己生命安全,再帮助别人。比如,父母可以扮演溺水的小伙伴,问孩子此时该怎么做?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不是伸手去拉,而是大声呼叫救生员。

  11. “相信熟人,远离陌生人”,这是不科学的。应该告诉孩子不要通过职业、地位、相貌、亲疏来判断一个人,而是通过识别对方的“陌生”行为,决定应对措施。比如,成年人不应该向孩子求助,引导孩子离开家庭或校园去帮助什么人;也不应该鼓励孩子不告诉父母,单独到有趣的地方玩。

  12. 家长可以通过情境模拟,告诉孩子,如果有感觉到困惑、不情愿的场景,一定要学会拒绝。不要因为“听话”、“不好意思”否定自己的判断,并且要告知父母。

  13. 外出旅行是日常生活的延伸,父母不要事事代劳,把孩子排除在外。做旅行计划时,最好让孩子参与,让他成为全家旅行安全管理的一分子。比如,一起记录当地的救护和报警电话,上网了解目的地的犯罪地图(很多国家能查询到具体街区),阅读景点门口的安全须知等。一方面加强了孩子对目的地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为未来独立出行做准备。

  14. 信息安全,是摆在这一代孩子面前的新问题。当孩子开始接触手机和电脑,要告知孩子保护隐私的重要性,不要透露家庭地址,或是使用太简单的邮箱密码等。

  15. 心灵是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心灵安全也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焦虑的家庭和学校环境、身体疾病、亲人离世,都可能对孩子心灵产生影响。假如家长发现孩子不愿意和家人沟通、懒得出门、对很多事没兴趣、能量减低,就要提高警惕,和孩子及时沟通、疏导和解决。

为什么说你应该陪宝宝多读书

当了家长的朋友会发现,现在书店里各种各样的故事书、儿童画本、儿童读物越来越多。有的朋友会觉得,让孩子那么小就看书,其实没必要。小孩子嘛,主要时间要用来玩,多亲近大自然才对。不过最近,公众号“常青藤爸爸”有篇文章说,这种想法其实太片面。实际上,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很重要,尤其是家长跟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对孩子成长更是会有很大帮助。具体来说,亲子阅读会有这些好处。

第一,可以帮助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有不少家长会发现孩子老是注意力不集中,心里很着急,但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要提高孩子的专注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跟孩子一起亲子阅读。你想,阅读需要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相对于电视、电脑这些不断闪动的画面和声音来说,阅读时精力更集中,节奏可以由自己来控制,所以就更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特别是孩子在6岁之前,心智还不成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这时候家长多陪着孩子,跟他一起读书,会很好的帮助他延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很多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比如哈佛大学的一位发展心理学家发现,要帮助孩子延长集中注意力时间,最好的方式就是多跟他一对一地相处。这样能帮他建立起对一些事物的基本概念,比如什么是书啊,读书有什么乐趣啊等等。孩子一旦有了这些基本概念,就建立起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注意力就会逐渐集中起来。如果孩子从来没接触过书本,不知道怎么读,也不知道为什么读,他的注意力就很难集中起来。所以说,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陪他一起看书,一边指着一边读给他看,这样慢慢会培养起他看书的兴趣,培养起他的专注力。

第二,亲子阅读还帮助孩子强化记忆力

心理学研究发现,记忆力和注意力是有联系的。注意力不集中,就很难记得住。而亲子阅读在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同时,也能帮助孩子提高记忆力。这是因为,父母在跟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候,会形成一种“共同的注意力”。这种“共同注意力”是强化孩子记忆力的关键。

曾经有这么一项实验,帮7到9个月大的婴儿认识一件新东西。第一组婴儿,研究人员会跟婴儿一起看这个东西,给它取个名字,贴上标签;而到第二组婴儿的时候,研究人员也给这个东西贴上标签,但眼睛却故意看别的地方,不跟小孩一起看。之后研究人员发现,第一组婴儿很快就记住了这个东西的名字,第二组小孩记得却很差。这个实验就说明,“共同注意力”对幼儿形成认知和记忆非常重要。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多花些时间一对一地陪孩子,多跟他一起读读书。

第三,可以增强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说到这点,家长可能会认为,多接触大自然才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光读书的话,反而容易让孩子变成书呆子。其实不是这样的,亲子阅读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学习知识,而是让孩子爱上读书,享受阅读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就能跳出现实世界的束缚,创造属于自己的想象。这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语言方面的创造力,美国权威评估机构就发现,那些在写作方面成绩突出的人,并不是写的最多的人,而是读的最多的人,是那些家里拥有图书最多的人。所以说,读书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很重要。

最后,亲子阅读还有助于全面提高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一点比较好理解,我们就不多说了。

所以你看,亲子阅读的好处还真是挺多的,正因为这样,人家美国儿科学会正式发出倡仪,建议亲子阅读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一直持续至整个幼儿时期。咱们这边的家长朋友们,也该在这块多下点功夫了。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常青藤爸爸”(一招鲜,吃遍天 – 提高专注度、记忆力、想象力、听说读写能力就这么一招!)

立规矩不当,反而会害了孩子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长平时少不了给孩子定这样那样的规矩。那谈起规矩,大家意见就不统一了,有的主张规矩要严,松了没效果;有的认为应该松一些,太严了孩子会太压抑。那这规矩到底应该怎么定,才能既有效果、又利于孩子健康发展呢?美国有位脑科学家写了本书叫《去情绪化管教》,这本书里面,作者最主要的观点,就是管孩子的方法要符合大脑发育规律。

我们先来说一个例子。小孩犯错误了,很多家长都会采取关禁闭的方法,因为这样特别有效,孩子马上就老实了。但是这种方法好不好呢?作者说不好。因为这种情况下,孩子变乖并不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是因为害怕而产生了一种孤立感,人在害怕的时候肯定不会说话嘛。我这么说,你肯定就知道什么方法更好了,那就是跟孩子多沟通,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作者说,这个沟通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明白道理,而是让孩子感受到你是理解他的。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大脑发育的原理。

这个原理是这样的:我们的大脑其实有两部分,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套复式楼房,有楼上和楼下两层。楼下比较基础,主要管我们的身体本能,像呼吸、眨眼、心率,愤怒、恐惧都归它管;楼上呢比较高级,负责计划决策、控制情绪、同理心、道德等等这些。这两部分功能是相互联系的,如果楼上运行良好,就能平衡下脑原始本能,也就是说,他就能很好地控制情绪、做出理性判断。这就是为什么孩子犯错误不能关禁闭,而要让他感受到理解:因为他恐惧的时候,全部是楼下在发挥作用,楼上是不工作的 。所以你跟他讲多少道理,让他安静都没用,而只有当你把孩子的情绪安抚好的时候,他才能控制情绪,然后明白你在说什么。

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我们教育孩子,从脑科学的角度讲,就是发展他们的上脑系统,让他能良好地平衡和抑制下脑。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第一,大脑这两部分发育很不平衡,小孩一出生,下脑系统就已经发育得很充分,而上脑系统通常得到二十五六岁才能发育完全。第二,不光上脑能平衡下脑,下脑也可能控制上脑。我们常听说人脑中有个区域叫杏仁核,对危险特别敏感。一旦它感觉到危险,就会酝酿出强烈的愤怒和恐惧,让人失去理智。这杏仁核就在下脑,它一工作,就会阻断与上脑的连结,让人失去思考能力,行为上就会表现得很冲动。而且,长此以往的话,孩子的大脑结构也会被改变,就有可能给孩子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知道了这些之后,你可能会问,那到底应该怎么教育孩子才最科学、最符合大脑的发育规律呢?这本书给出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自我提问

当孩子犯错误时,你在做出反应之前,首先要习惯性地问自己三个问题:

  • 第一,为什么孩子会这么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第二,我想教导孩子什么?注意不是惩罚,是教导,比如让他学会自我控制、承担后果等等。
  • 第三,该怎样教导效果才能最好?也就是提醒自己的教育方式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和所处的大脑发育阶段。

第二步,连接。

前面说过,当孩子感到愤怒、恐惧和压力时,杏仁核会激活,大人的话他根本听不进去。所以孩子犯错时,不要急着惩罚、说教,首先要安抚他,让他的上脑系统恢复运作。这时正确的做法是和孩子进行连接。也就是要用同理心、宽容心和爱的心态,进入孩子的内心,和他形成共振,让他对你产生信任。

等孩子的上脑系统开始恢复运作,你才可以实施第三步,也就是教导和纠正。你就可以根据前面想好的策略,和孩子讲道理,帮他分析他的错误行为会带来的后果,教孩子如何判断正确和错误、如何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等等。这时候,孩子的大脑才会真正接受和消化这些信息,并且促进上脑的发育,慢慢学会用越来越多的理性来思考和支配自己的行为。

所以你看,管孩子,定规矩,不在于严还是松,关键是理解,关爱,走进孩子的内心去,这才符合科学的发展规律。

本文源自:《去情绪化管教》

别怕孩子哭


2016-05-19 刘未鹏 罗辑思维
1
——————

很多父母很怕孩子哭,孩子一哭就心烦。

其实孩子哭背后的原因(情绪)不尽相同,伤心的哭,无助的哭,痛苦的哭,委屈的哭,不依不挠的哭,等等。

父母对孩子哭的心理反应也多有不同,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心态:

  1. 觉得哭是因为“不好”的情绪,希望能够让孩子尽快摆脱“负面”情绪。

  2. 孩子的哭引发了父母内心的痛苦,父母不想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

  3. 觉得哭是软弱的表现。

  4. 担心孩子形成“一哭就能……”的心里。

  5. 担心自己在外人面前的面子问题。(“这人怎么当父母的”)

  6. 孩子哭引发了父母内心的认知失调,使孩子不哭这种失调就“解决”了。

2
——————

现代心理学对于我们的情绪的理解已经逐渐形成一种返璞归真的共识,就是——

情绪本身并没有正面还是负面,好的还是坏的。情绪只是一个“信使”,驱动我们的“上层”大脑去“干活”。

当被攻击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愤怒,愤怒的情绪驱动我们去反击,去保护自己的领地;悲伤的情绪帮我们从重大丧失当中恢复;委屈的情绪之下我们往往会哭泣,从而把自己受到不公平对待,但又无能为力的情况,传递给亲密关系中的对方知道。

3
——————

误区一:压抑情绪

在很大的压力环境下,我们常常会压制情绪表达,使得自己能够把手头更攸关的紧急事情干完。

但是,如果我们总是压制,不去响应内心的诉求,久而久之,我们的情绪要么会“厚积薄发”,在某个时机喷涌而出,要么因为长期无法得到响应,积压的乏力感会沉淀成更深层的抑郁。

如果习惯于压制、无视情绪,我们就会丢失对自己情绪的来源的准确认知。比如,通过把自己埋在大量工作中来避免跟自己的情感大脑深层对话,在情绪升起来的那一刻并没有去关注它,那么时过境迁,当时的上下文就丢失了。

4
——————

误区二:情绪管理

正因为此,我对于坊间流行的所谓“情绪管理”的方法是很不认同的。

“管理”这个词本身就有强烈的暗示意味,认为情绪是有好有坏的,坏的情绪我们需要把他们管理甚至控制住。

如果走的更远,甚至可能会说有些正面的情绪也需要管理。比如,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本是人之常情,但是有防御性悲观倾向的父母可能会籍情绪管理之名去有意打压一下孩子的“骄傲”。

七情六欲乃是天性。

不去看情绪背后的源头,只是“行为矫正”,相当于“杀死信使”,这种做法并不能泯灭孩子内心的深层人性诉求。

孩子无法实现的诉求,比如缺少父母的关爱,在学校集体中缺少归属感,缺少成就感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内心“发酵成阴暗的角落”,对孩子的成长形成蝴蝶效应般的影响。

我看到过一个触目惊心的例子,一个原本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因为5岁时父母对她偶然一次尿床的处理方式形成的恶性循环,几乎毁了她整个人生。虽然这是个例,但是亲密关系当中常见这种由一件看上去的小事引发的恶性循环。

5
——————

误区三:孩子哭闹无理

孩子的情绪表达里面,哭是最常见(因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尚有限),也是最激烈的一种,其背后往往蕴含着孩子真实的心理诉求。

为什么孩子会不依不挠地哭闹?

要么是因为父母经常去坚持本来不该坚持的“伪原则”,导致孩子感觉正常需要无法被满足,不得已不以激烈方式来表达。

要么是因为我们本来应该坚持的原则因为孩子哭闹而妥协。在孩子不哭不闹的时候对孩子过分苛刻,而孩子一旦情绪化了又毫无底线原则的让步。

最后,又或者我们根本没有真诚地告诉孩子,我们拒绝他的要求的原因(别以为孩子不懂),使得孩子无法理解为什么你就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呢?当然要闹了,闹本来就是孩子争取自己权益的基本形式之一。

6
——————

误区四:时刻管制孩子行为

关于担心孩子“养成哭闹的习惯”,坊间流传一种甚得民心的做法,就是讲道理,不妥协。这种粗糙而生硬的做法其实本质上只是表面文章。

这里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比如孩子在公园玩,跟别的孩子起了一点冲突,总之别人家孩子哭了。为了“培养孩子的礼貌习惯”和维护自己作为父母的面子,常有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就勒令孩子一定要道歉。

姑且不说这里孩子未必是故意的,所以就算勒令道歉心里自然也是不服气的,就单说父母对待这件事情的强硬、不由分说的态度,就天然激起人性中的反抗心理:“事情还没弄清楚呢就认定我必须道歉了吗?”

也许在强制措施之下孩子习得了“礼貌”,但这种所谓“好习惯”也只是行为层面的,而并不是因为对他人有深层的理解。结果比如在人前,在社会上看上去挺好一个人,一旦到了亲密关系当中,到了家庭里面,就各种极品。

比起行为,更重要的是孩子理解他人的世界,理解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而不是因为害怕受到严厉的指责,简单的执行社会规则。

另一个例子,比如孩子早上想吃冰激凌,有的父母就觉得这里是一个原则问题,孩子哭闹也不行,美其名曰不能养成骄纵的性格,但实际上呢?

首先,冰激凌不值几个钱,并没有经济的考量在里面。其次,吃什么、怎么吃本来就是个私人的事情,一般来说我们无须干涉。他吃冰激凌就算闹肚子那也不是闹你的肚子,如果他乐意顶着闹肚子的风险享受冰激凌有什么不可呢?

中国父母常常有一种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认为千里之堤一定毁于蚁穴,发现行为上有“坏”苗头立即迫不及待的扼杀在萌芽状态。

实际上,人的成长是个很复杂的过程,我们抓住其中的主干就行了,其他细节上的事情随遇而安,孩子反而能形成豁达的心性。

再说,吃冰激凌这种事情,一个正常人,比如成年人,你见过谁天天一大早起来必吃一个冰激凌的?既然成年人拥有吃冰激凌的完全自由,也没见谁这么吃过,为什么担心如果不制止孩子就会酿成“坏习惯”呢?

孩子的大多数“坏”行为都是偶发性的,会自然而然消失,大多数时候父母只需要守好原则性的边界即可,其他作壁上观就行了。你时刻监视着孩子的行为,如同无形的捆绑,孩子的内心始终无法舒展开来,自由自在自主地生活,这样形成的人格往往是一个拘谨当中又蕴藏着崩溃和爆发双向倾向的性格。

7
——————

误区五:不许孩子哭

情绪是会“传染”的。本来,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情绪本身天生就有高度的感应,孩子哭了,父母也会觉得疼在心里。

这里,不同的父母对待情绪的态度就显现出来了。比如,如果父母自己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始终抱有一种敌对的压制态度,那么当自己的痛苦被孩子的情绪引发了之后,自然第一反应就是想要去“消音”。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哭声就是父母的“心理应激源”,孩子一哭父母就感到痛苦,为了自己不痛苦,那就只有孩子不哭。

到这里又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立即插手进去,毫无原则用各种转移注意力/利诱等办法,反正只要弄得孩子不哭就天下大吉。甚至比如说,俩孩子玩,不巧碰到了,哭了,然后去责怪别人家孩子不小心。

另一种情况则是孩子哭的诉求没法被满足的时候,这个时候父母就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了,两头煎熬,想让孩子不哭又没办法,可看孩子哭着吧又自己感觉痛苦,所以就转而攻击孩子哭本身。比如,“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不就……”。

另一方面,如果父母本身对于不管是“正”还是“负”的情绪都是宽容和豁达的,就往往能够推己及人的对孩子提供合适的情感支持。

比如,绝大多数时候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一个真诚的拥抱,什么都不用多说,孩子自己能够恢复过来。

人的心理系统本来就有内在的弹性或恢复机制,我们并不需要急匆匆地插手,想要“解除”孩子的情绪。就像生点小病不用打针吃药一样,这种做法反而越厨代庖,剥夺孩子自己处理事情的机会,降低了孩子情绪得到锻炼的机会。

事实上,很多时候,孩子哭并不一定意味着你需要帮他解决什么,他自己的问题自己会解决,在他有情绪的时候你安静的陪伴着他,他情绪慢慢平静下来,自己会去应对和调整。如果我们总是迫不及待的插手,孩子就很难形成情感的韧性、自主性。

要相信,每个个体从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起,自主性的需要就是扎根在亿万年进化的基因里面的。

本文作者 刘未鹏 ,著有《暗时间》,由微信公众号“ BetterRead ”推荐。

罗胖曰:

我问一个儿童教育专家——
本质上讲,家长最应该为孩子做什么?
他说,两样。

  1. 做一个好的陪伴者。
  2. 做一个好的榜样。
    其他的,其实都在你的控制之外。

张怡筠博士跟我说,在陪孩子玩这套“情商游戏”的过程中,一个意外的结果是——
提高了家长自己的情商。

如何培养独立的孩子?这里给你科学的方法

今天,我们来解决一个问题: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如果你去问任何一个父母,希望孩子拥有哪些品质,排名靠前的一定有一项,就是“独立性”。

提到独立,肯定有不少父母要头疼:孩子依赖性太强,自己的事不能自给做;守着孩子做功课,孩子累自己也累,巴不得孩子能听话,让自己省心。

但问题是,独立就等于“听话、省心”吗?

答案恰恰相反,听话、省心的孩子往往并不独立。而且,孩子能否独立,根本上取决于父母愿意给他多少自由。为什么这么说?

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

今天这篇清单,就和你聊聊怎么培养出真正独立的孩子。

  1. 到底什么叫独立?真正的独立,是孩子即使离开父母,也能掌握自己的生活——靠自己就能做出正确决策,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肯定遇见过这类人:虽然能够生活自理,但无法自己应对困境,依赖性特别强;闯了祸却只会逃避,让别人收拾残局。这些人表面上很独立,但心理上却是“巨婴”。

  2. 一个人之所以不独立,往往和他自身没有关系,而是从小父母的行为、家庭环境出了问题——要么家长强势,不给孩子做主的权利;要么孩子被溺爱,导致他从小每个行为都被安排。一个人如果小时候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长大自然很难独立。

  3. 让孩子独立,父母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答案:给孩子自主权。在一些非原则问题上,听从孩子的决定,当他自己能说了算,有掌控感,自然愿意承担更多事情。比如收拾玩具,成人会把所有玩具都放一个盒子里,而孩子喜欢把玩具放在不同的地方,这件事你就可以让他自己做主。想要孩子独立,父母首先要宽容。

  4. 培养独立性,还需要帮孩子建立规则意识,让他学会尊重人与人的边界。你可以从家中的行为开始,和孩子一起协商出一套规则,比如孩子自己的屋子可以乱,但要爱护客厅的环境;白天可以在家里大声说话,但晚上不可以等等。让孩子从小了解规则、尊重规则、参与制定规则,这对他以后的社会生活有很大帮助。

  5. 了解了上面的大原则,再告诉你一些具体场景下的做法。

怎样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往往用成人的标准,看待孩子的表现,所以可能觉得他做得不好,忍不住亲自代劳,导致孩子迟迟学不会自己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你按孩子的水平设置目标,只要是他努力能完成的事,就不要帮他,等他会了再提高难度。比如,这个月做到自己穿衣服,下个月再学系鞋带,让他慢慢学做自己的事。

  1. 如何让孩子不拖延?因为孩子的大脑发育不全,很难理解一件事拖延会影响后续的事,所以你不应该催促孩子,而是给孩子解释这件事和他有什么关系,如果做不到会怎么样,再用“竞赛”增强孩子的行动力。比如全家出游,孩子总是不收拾需要的东西,你可以告诉他,收拾东西是为了玩得更开心,如果不收拾就不能出发,耽误玩的时间,再和他比赛看谁先收拾完自己的东西。

  2. 如何让孩子好好吃饭?很多家长会追着孩子喂饭,但这会孩子觉得别无选择,即使不爱吃也必须吃,让他对吃饭这件事产生抵触情绪。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选择不吃饭的权利,如果有不爱吃的东西,允许他不吃,然后告诉他在下一餐前没有零食,让孩子知道不吃饭可能会饿。

  3. 如何和孩子说“不”?两三岁是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这时他们开始学着用行动来试探他人的底线,以此了解别人,比如通过捣乱了解“爸爸一次就会发火,妈妈可以忍到三次”。当孩子的行为不当时,你首先要对他表示理解,然后明确说“不”,解释不能这么做的原因,再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

  4. 孩子太粘人怎么办?2岁前粘人是正常现象,如果过了这个年龄段,孩子依然粘人很可能是安全感不够。作为家长,你要有和孩子充足相处的时间,让他明白你不会离开他。如果有短暂分别,告诉他你回来的具体时间。特别注意一点,如果朋友、亲戚想抱孩子时,一定要先取得孩子的同意,否则很容易让孩子有“任何人都能把我从父母身边抱走”的印象。

  5. 孩子因为害羞,不愿和同龄朋友玩怎么办?很多家长会强行让孩子当众表演,认为次数一多孩子就不害羞了,但这其实是违背孩子意愿的。更好的方法是,避开大场面,从一对一的交流开始,利用小物件帮助孩子与小朋友说话,比如问别的小朋友“想不想一起玩玩具”,或者给孩子糖果让他分给别人。

  6. 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及时夸奖孩子。研究表明,小时候经常被夸奖的人,长大后自尊程度较高,还有更多的热情、韧性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表扬孩子时,应记住这三点:表扬努力,而非聪明;表扬过程,而非结果;表扬成长,而非表现。

以上这些见解,都来自一本3月份刚刚出版的新书《21招,让孩子独立》,书中不仅告诉你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大原则,还从21个生活场景入手,给你具体的做法。

让我们对这本书的作者叶壮,出版方湛庐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说一声感谢!

最后,与你分享金句,欢迎你收藏并转发:

明白了这些,给孩子报课外班再也不是难事儿

原创: 沈祖芸 罗辑思维 今天

开学季,孩子们纷纷了开启新学期,家长们也思考起了一个问题:新学期,该给孩子报什么课外班?市场上课外班的种类那么多,怎么选到对孩子最有帮助的?

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特地请到了学校战略发展咨询专家、得到App最新课程《小学生家长必修课》的主理人沈祖芸,给你详细讲讲怎么选课外班,才是适合孩子成长的。

—————————— 1 ——————————

你好,我是沈祖芸。今天,我来和你说说怎么选课外班的问题。

现在,课外班已经成了小学家长的刚需。

造成这种情况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是家长普遍觉得别的家长都给孩子报班,不报的话,自己的孩子会落下。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虽然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基本没有升学考试了,但孩子将来升入什么样的高中和大学,还是要考试的。一想到这么现实的问题,家长就更坚定了赶紧报班的决心,因为多学点总没错。

真是这样吗?这只是家长的想法,我们这门课一直提醒你还是要从学校、家长和孩子的三方视角结合起来考虑问题。

你看啊,孩子白天上学,放学后去辅导班;平时校内学基础,周末校外还要提速度。这么做,你是觉得充实了,但孩子一直在连轴转,精力和学习兴趣的损耗都极大。

而且有些课外班,基本上是属于超前学习或者加快进度,孩子因为在外面学过一遍了,到学校上课时就很容易走神,他会认为自己都会了,没有必要再认真听讲了,这样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好。

那怎么办呢?还要不要报,报什么样的课外班合适呢?

我的意见是,在报课外班这件事上,你要聚焦孩子这个目标,把学校和课外班当作一个整体系统来看,发挥出它们各自不同的优势和特点。

—————————— 2 ——————————
看清课外班的内在结构

社会上的课外班那么多,我们先来分分类。虽然它们五花八门,但归纳起来,其实就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学科类课外班。主要是提高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基础学科的。这类课外班又可以细分为“超前班”、“同步班”和“补缺班”。

第二种是素养类课外班。主要分为特长班和兴趣班两种。特长班是孩子可以长时间、一级一级进阶学习的,比如像钢琴、舞蹈、民乐等;兴趣班一般时间不长,就是根据孩子的喜好集中学一段时间。这类班名目更多,戏剧班、旱冰班、少儿编程班应有尽有。

—————————— 3 ——————————
学科类课外班,和学校错位选择

课外班有这么多选择,但孩子的精力和时间都有限,怎么来平衡呢?我的建议是,不要以结果作导向,从孩子的爱好和意愿出发进行选择。

先来说学科类的课外班。一般家长都知道,小学的课程,通常由国家统一的基础课程和有学校特色的拓展课程两部分组成。

那你知道在基础课程部分,学校里的老师是怎样展开教学的吗?

事实上,学校既会有同一学科的老师在一起备课研讨,也常有同一年级不同学科的老师协同教学。

比如三年级,速度快慢的比较是个重点。这时,体育老师会先在孩子练习50米跑时,有意识地渗透速度快慢和距离长短的比较,等到数学课上学习“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时候,数学老师就会拿体育课举例,孩子有了感性认识,很容易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

不少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个梳理出整个小学六年、需要不同学科协同教学的关键点的。

他们心里有一张小学六年的学科地图,清楚标出了每个学科的目标和学科之间的关联点,然后就可以据此判断孩子目前走到哪了,离目标有多远,要不要给他进行个别化辅导。跟着老师的线路,80%以上的孩子可以达到小学阶段学业的基本要求。

了解了这些,你就有了一颗定心丸——基础学科的大部分问题能在学校解决,那选“同步班”的意义就不大了,你可以按照孩子的情况,选能帮助他专项提高或者查缺补漏的课外班。

拿家长最关心的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基础学科来说。

小学语文最重要的两件事是阅读和写作,做好这两件事主要靠日常积累,几乎不可能靠报班快速提升。

如果你一定要报班,你可以明确目标,选择提供工具和方法比较多的课程,比如想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就可以选择少年得到《泉灵的语文课》,这个课里就会用故事手套、魔法棒等工具把孩子的日常积累转化为口语表达。

小学数学,它主要培养的是独立思考、探寻规律和举一反三的能力,而这些是需要孩子的专注力、抗挫力等非智力因素来支撑的。没有这些,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时间长了就有了害怕的阴影,认为自己学不好数学。

如果你一定要报班,可以重点选择培养思维方式的小班。

再说小学英语,学习英语平时积累词汇和语感很重要,所以我建议你低年级就给孩子报英语班,而且要选有英语分级阅读的和善于创设故事情境的。

到了高年级,对于交流、合作和反馈的要求高了,你可以给孩子选老师水平较高,形式上他比较喜欢的课外班,比如有纯正文化和多种语境设计的线上一对一的欧美外教课等。

除此之外,家长更着急的是怎么给孩子补弱势学科。但你还是要看孩子薄弱的具体程度再作出决定。

如果孩子只是这门课稍差一点,你最需要的是增加和任课教师的沟通,重点收集孩子的作业信息,及时反馈给老师,请老师帮忙诊断,增加对孩子个别指导。

差得比较多的学科,才需要在外面请有经验的老师一对一给孩子补缺。但也不能把孩子完全扔给老师,你也要和辅导老师配合,找出孩子的薄弱环节,重点加强。时间一般在两个月左右就好,时间太长就变成“学两遍”,而不是补缺了,孩子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其实,小学阶段的学业难度不大,日常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最重要的。

如果孩子能按老师的要求,上课认真听讲,回家写好作业,你也能经常和老师沟通,反馈孩子学习的重要信息,甚至争取到老师的个别指导,那孩子的成绩就会基本稳定在比较好的水平,而且还很好地保护了他的学习积极性。

—————————— 4 ——————————
素养类课外班,和学校联动培养

除了学好基础学科,孩子在小学阶段发现自己的潜能,找到自己的优势其实更为重要。

现在学校越来越注重孩子的素质培养,很多小学也开设了不少拓展课程,比如科学、艺术、人文、运动、思维等不同领域的都有。

这类拓展课程的好处主要有3个:

  1. 因为是按照学校孩子的特点和教师的特长开设的,课程的针对性和适切性比较强;

  2. 因为是自己选择、规划的,孩子会更有主动性;

  3. 因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学习伙伴之间更容易打破边界、积极合作。

所以,如果你主要是想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完全可以在学校里多选几门拓展课程。

记住,一定是要让孩子自己选,你尽量不要插手,只需要多观察他是怎么规划、按什么标准选择,喜欢和哪些孩子在一起就可以了。

但随着孩子年级升高,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的兴趣班就要有意识地逐渐减少了。

一般从四年级开始,就最好聚焦在一两项孩子真正爱好、可以持久发展的特长上。这时,就可以给孩子选更加专业的校外特长班了。

我要告诉你一个小窍门,有的时候家长为了让孩子考级拿证,会紧盯校外的各种比赛,但其实校内也有很多展示的机会,往往被你忽视了。

你可以把校内和校外连接起来,孩子在校外学到的东西在校内展示出来,孩子就会特别有成就感,这样说不定还能带动他其他学科的学习,因为他的自信心提高了。

选好了课外班,家长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是,孩子容易中途放弃。这时你可以和他签订“学习合约”,提前做好预期管理。可以先开个家庭会议,坐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

比如孩子想学钢琴,你可以问问他:为什么喜欢钢琴?如果报个班,你能至少坚持三个月吗?然后再一起约定合约的细节,比如达成目标有什么奖励,不按合约做有哪些损失等。这样既给了孩子选择的权利,也教会他为选择承担责任。

—————————— 5 ——————————
小 结

最后,我来给你总结一下重点:

第一,课外班主要有两大类:学科类和素养类。

第二,学科类课外班,要和学校错位选择;素养类课外班,要和学校联动培养。

方法:如何让孩子远离电子屏幕

如今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每天盯着屏幕的时间太长了。那有没有什么让孩子远离屏幕的方法呢?《华尔街日报》介绍了一本英文新书《请做个像样的家长》(Be the Parent, Please),书里教了家长几招。

首先,书里建议家长从节日礼物上着手。“如果你送给孩子更多电子设备,他们必然会缠着你让他们多玩一会儿”。书里说,让孩子自己挑礼物的地点最好是书店,或者是美术或体育用品店。

其次,家长可以问问自己:最吸引孩子的活动是什么?他们是想用沙发靠枕搭城堡呢?还是想把抽屉里的衣服试个遍?或者他们想用一整瓶胶水把树叶贴到绘画纸上?只要家长能容忍家里不那么整洁,那么有很多东西都可以替代电子产品。

第三,找到孩子的“安静时间”。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玩iPad或者其他电子产品,是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但这种方法不一定会有效果,尤其是当家长把电子设备关掉的时候。书里建议,我们可以从前几代人那里学一些经验,比如,在70年代出版的一本书里写道:“大部分孩子至少到上幼儿园前都习惯白天午休一会儿,而且午休时长安排得要比实际睡着的时间长很多。”所以,让孩子回房间自己玩耍,这段时间自然变成了“安静时间”。

最后,书里建议家长把期待放低一些,毕竟现在的孩子都是在屏幕的包围下成长起来的,后果就是孩子一无聊就想玩电子设备。而过去的孩子在没有电子产品的情况下,也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所以只要家长多用心,孩子就有可能远离屏幕,向过去的状态更靠近一些。

让孩子远离焦虑的两个步骤

提到儿童焦虑,很多父母可能都会觉得无所谓,长大了自然就好了,但研究表明大约12%~20%的儿童患有焦虑症,需要父母的特别帮助。美国著名的情绪研究专家、临床心理学大师塔玛·琼斯基(Tamar Chansky)在《让孩子远离焦虑》一书中,介绍了解决孩子焦虑问题的两个步骤,一是改变孩子对焦虑的看法,二是增强孩子对焦虑的抵抗力。得到“每天听本书”栏目解读了这本书。

首先是改变孩子对焦虑的看法。琼斯基认为焦虑就是儿童大脑出的一点小故障,扭曲了他们看到的事实,让他们把自我暗示当成事实,把“可能性”当成“必然”,或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不安。家长要认识到,焦虑不是孩子的错,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引导。比如家长可以给孩子的焦虑的情绪取一个绰号,叫“大虫子”,每次孩子感到焦虑时,家长就可以问问是不是“大虫子”又来了。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觉得焦虑不是自己的错,而是外来的东西,长此以往就可以减少孩子的焦虑情绪。

其次是增强孩子对焦虑的抵抗力。增强抵抗力,不是让家长一下子把孩子暴露在他们害怕的东西面前,而是要从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事情,慢慢培养习惯。比如孩子怕狗,不敢出门,家长可以先和孩子一起看画着小狗的图书,然后带孩子远远地看邻居家的狗,最后试着让孩子慢慢接近笼子里的狗,这样一步步增加难度,能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安全的环境里,从而逐渐放松。每当孩子变得更勇敢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对孩子进行奖励。在奖励时,不用把规矩定的太严格,比如,目标是让孩子5天都自己乖乖上床睡觉,有时就算孩子很努力还是做不到,那么就可以适当放宽标准,就算不是连续5天完成任务,在半个月里自己睡了5天也可以给予奖励。琼斯基表示,孩子几乎不可能一次就掌握抵抗焦虑的要领,家长需要重复地让孩子暴露在焦虑里,直到孩子可以轻松应对,那么就可以适当减少奖励了。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输不起?

输得起的人和输不起的人,相同之处在于输了以后都会很难受,但他们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将输赢跟自我价值联系在一起。

输得起的人在输掉比赛后,难过的是自己某方面能力的不足,但他们并不会因此就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没有价值。他们能将输赢与自我价值分开,他们的自我价值并不依靠是否赢得了比赛。所以,他们输了会难过,但仍然有自我价值感支持他们重新再来。

而输不起的人在输掉比赛后,难过的是自己是个没用的人,是个无能的人,是个没有价值的人,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看法非常依赖于是否能赢。只有赢了,他们才能感受到自我价值感。

所以,孩子之所以在围棋比赛后有发脾气、掀桌子、放弃下棋这些输不起的表现,就是因为对他来说,输掉比赛代表的不仅仅是围棋能力的不行,而是让他感觉自己是个没有价值的人。

自我价值感一旦形成,就会比较稳定。所以,当孩子输不起的时候,父母光靠口头上给他打气、讲道理是起不到根本作用的。父母需要做的是在平时帮助孩子提高自我价值感。

具体来说,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孩子从小得到了太多“你真棒”这样的表扬,那就切记要减少对孩子的表扬。

与很多父母对表扬的观点相反,过多的表扬并不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自信。

真正的自信不是建立在成功之上的,而是无条件地相信自己,即使失败也认为失败只是暂时的,不管经过多长时间,自己一定能做成什么。而表扬带给孩子的正是建立在成功基础上的自信,是虚假的自信。表扬就是在孩子做出某种行为的时候表示出赞赏。这就暗示孩子,TA的价值在于成功做成事情本身,或者说,TA的价值与事情的成败直接联系在一起。但人总会失败,一旦失败,孩子就会认为,没有成功,就没有自我价值。于是,他的自我价值就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为了不失去这个条件,孩子就会患得患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所以,父母要少表扬孩子,而多关注孩子在做事、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付出的努力。比如,平时跟孩子聊到围棋、围棋比赛,可以问孩子:“你觉得围棋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你喜欢跟什么样的人下围棋?”、“围棋和数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

2.在孩子因为输赢而情绪激动的时候,不要总是试图转移TA的注意力,或者总是说“没关系”“失败了也没关系,下次努力”这样安慰的话;而要保持平静的态度,帮助孩子表达这些情绪,逐渐学会管理这些情绪。

输不起的孩子自然会在失败以后产生强烈的情绪,如果父母从小就在这种时候教孩子回避这些情绪,孩子就无法学会应对这种情绪。情绪和理性一样,是我们处理周围环境信息的一种方式。情绪的任务就是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所以,我们是无法通过对情绪视而不见或有意无意地回避来“消灭”情绪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学会管理情绪带给我们的信息。为此,我们首先就要熟悉情绪和认识情绪。

孩子需要熟悉和认识的不只是成功带来的兴奋、开心等,还有失败带来的沮丧、失望、无助、伤心等。父母能帮助孩子熟悉和认识这些情绪的方法,就是平静地跟孩子通过讨论来表达这些情绪,比如,父母可以这样说:“输掉比赛真是让人失望/沮丧。”

当然,这不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父母可以看些优秀的情商培养和亲子交流的书。

3.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优势。

用优势带动劣势是教育中的一个原则。

一个真正自信的人能客观地认识和接受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果在孩子还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时,父母总是去找他的短处,总是让孩子去补他的短处,往往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就难以接受失败。而父母先帮着孩子找到优势,让孩子在优势上获得的信心去提升劣势就容易得多了。

这里我想特别说一点,就是要让孩子学会帮助别人。帮助他人,能让孩子感到自己对他人是有用的,是有价值的,是有尊严的。这能成为孩子的一个心理优势。

4.帮助孩子调整归因倾向。

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认为,人们总会给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找到原因。而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这种归因倾向是自我评价的关键影响因素。

比如,孩子围棋比赛输了,是什么原因呢?可能有的孩子会想“是因为我总也学不好,因为我笨”,而有的孩子会想“是因为我这次比赛的状态不好,因为我不够认真努力,因为我有几步棋疏忽大意了”。这样不同的归因对孩子如何对待输赢、看待自我,影响是不同的。后一种归因导致的自我评价会比前一种归因导致的自我评价高。

要帮助孩子调整归因倾向,父母需要注意自己是不是喜欢把失败归咎于自己的个性、能力,比如“我真是笨,总是会忘记拿钥匙。”这个归因倾向就是认为自己对这个行为是无能为力的,证明了自己的无能,而且以后也会一直这样下去。这种归因对孩子就是不好的榜样。而如果对同样这件事,父母说“我这次没拿钥匙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下一次我要提前想好走之前需要带什么,就不会忘了。”

另外,对输不起的孩子,在平时要帮助TA注意自己归因的合理性,找到实际的例子让他看到把失败完全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是不合理的。当然,这要在接受了孩子的情绪以后,否则,孩子会因为陷入激烈的情绪中而不接受。

5.增加孩子的自我复杂度

所谓自我复杂度,就是每个人认为自己有多少种身份、多少种特点。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身份越多,特点越丰富,那么TA的自我复杂度就越高。

一个孩子可以说:我是学生、我会下围棋、我是儿子、我是哥哥、我是xx的好朋友、我是运动会短跑第三名、我喜欢听xx音乐、我会做西红柿炒鸡蛋……如果这些能表明他特点的项目越多,他的自我复杂度就越高。

一个自我复杂度比较高的孩子,就拥有更多的支撑自我的支柱。那么,某一个支柱倒塌对自我价值的伤害,就比自我仅靠有限几个支柱支撑的情况小很多。所以,如果孩子将过多的自我价值放在一个支柱上的时候,就很容易输不起。

因此,父母平时要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让孩子除了学习、功课、课外班,还有其他社会交往的机会,去发展他们的自我发展度,这对孩子的自我评价也是有好处的。

其实,孩子本来是输得起的,很可能的事实是家长输不起,孩子才会渐渐也输不起了。所以,在教育孩子之前,先做好你自己。因为孩子不会听你说什么,他们只会看你怎么做。

刘润:谁家的孩子,配上最好的学校?

  1. 这段时间,“小升初摇号”(被网友解读为:凭运气上好学校)在朋友圈吵得沸沸扬扬。

  2. 我不是教育专家,但还是很想斗胆讲讲自己的观点,讲讲在我眼里,这件事的本质是什么。

  3. 这件事的本质是:稀缺资源的分配问题。

  4. 提问:你手上有1份最优秀的教育资源,但面前有100个如饥似渴的孩子,怎么分配?

  5. 嗯 …… 我能多要几份,1人1份吗?

  6. 不能。好,是相对的,所以是稀缺的。不管有多少苹果放在你面前,最大、最甜、最脆的那个,只有一个。教育资源也一样。不管中国有多少老师,最好的那个,永远只有一个。这就是“稀缺”。

  7. 凡是稀缺,必有选择。一方有了选择的标准,另一方,就会开始基于这个标准的竞争。不符合标准的,就被“歧视”了。

  8. 比如,你公司招人。招什么人?1米8以上的吗?那么矮个子就被“歧视”了。985/211毕业的吗?那么普通院校就被“歧视”了。聪明能干的吗?那么能力一般的就被“歧视”了。

  9. 稀缺带来的选择,必然导致甲方的歧视。而甲方的歧视,必然会导致乙方的竞争。

  10. 你选个子高的?那我拼命补钙。这是竞争。你选985/211毕业的?那我天天刷题。这是竞争。你选聪明能干的?那我不断练习。这是竞争。

  11. 回到教育。你希望100个孩子,基于什么选择标准,来竞争最好的教育资源?记住:这个标准,将会选择1人,歧视99人。

  12. 这个问题太难了。如果一定要有一个标准,那就用“成绩”做标准吧。

  13. 没问题。你确定了吗?真的确定了?那我就要动用一切资源,为我的孩子开始竞争了哦?

  14. 嗯。确定了。我们用高考和中考,做两级选择器。一切挑战高考、中考“成绩公平”的,都杀无赦。请家长们放心。我们说到做到。

  15. 好。那我开始了。孩子,为了你的一生,请开始刷题,每天晚上刷到10点,甚至12点。别人周末上2个补习班。请你上4个。

  16. 啊?这不行,这不行。这种“剧场效应”式的竞争,孩子太辛苦了。

  17. 这怎么不行?你不能解决供给侧的稀缺,就请不要干涉我们需求侧的竞争。

  18. 这样吧,那我们划区招生,就近入学?

  19. 没问题。你确定了吗?真的确定了?那我就要动用一切资源,为我的孩子开始竞争了哦?

  20. 划区招生,就近入学,也能竞争?

  21. 能。那我开始了。我筹钱买学校附近的房子,尽量“就近”。这个政策,丝毫不改变供需关系,完全不减小竞争压力。只是让有钱人多花钱,有房者多赚钱。

  22. 啊?这不行,这不行。这么竞争,那没钱人家的孩子怎么办。

  23. 这怎么不行?是你的政策,把本来可以通过成绩解决的问题,逼成必须通过钱来解决。

  24. 这样吧,我们公民同招,超额摇号吧?

  25. 没问题。你确定了吗?真的确定了?那我就要动用一切资源,为我的孩子开始竞争了哦?

  26. 啊?这也能竞争啊?摇号还能怎么竞争?

  27. 不超额,就不会摇号了。那我就力所能及买下更多学区房,让好学校的生源不会超额。如果真超额了,我出钱,说服一些学生拿钱放弃名额。我的钱不够,就动员所有不希望把孩子未来交给运气的家长,一起筹钱。

  28. 我的天啊。太可怕了。你们至于吗?这可怎么办?那这,是不是就无解了?

  29. 消灭竞争的根本方式,是增加供给,而不是打压竞争。当稀缺不能得到解决时,一切对竞争的打压,都只会让竞争以另一种你可能从来不曾想到的形式,一种你完全没有管理经验的形式,再次出现。

  30. 摇号,是面对“谁家的孩子,配上最好的学校”这样的难题,选择闭上眼睛,选择避而不答。

  31. 但是,就算闭上眼睛,焦虑的家长们依然会在耳边追问,不依不挠地追问,醒醒,醒醒,请问:

  32. 谁家的孩子,配上最好的学校?

参考

  1. 不管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
  2. 硅谷女高管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3. 人人都应该懂的十条婚恋铁律
  4. 女士指南|让自己活得更有质地的20大原则
  5. 霓虹灯外 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
  6. 上海 1842—2010,一座伟大城市的肖像
  7. 上海老弄堂即将消失,情感和片段却将永存在千千万万居民的记忆中
  8. 探寻城市记忆——八十年代东方巴黎上海老照片
  9. 帝国造就了我 一个英国人在旧上海的往事
  10. Dr.魏的邀请函:给孩子一个“最强大脑”
  11. 观点:城市规划要搞清什么叫城市
  12. 全世界各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和生活质量
  13. 未来五年房地产行业的三大变化
  14. 童年只有一次,故事当然要听最好的
  15. 解读双语儿童的五大优势
  16. 弃港民即散天下:香港,“中国战车”突围必守的“塔山”阵地
  17. 香港劫争:谁是谁的谁?
  18. 自我修复力,可能是你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19. 有“弹性”的孩子走得更远:美国学校“自我修复力”培养指南
  20. 如何花最少的钱,成为真正时尚的人?
  21. 如何让孩子主动爱上学习?这一招最管用
  22. 这么做性教育,才能把孩子保护好
  23. 9月份香港写字楼市场创1996年来低点
  24. 派系、谎言和英国政治
  25. 全球生活费用排名
  26. 香港买房者拉升英国高档住房市场
  27. 梁建章:不会有少而精的人口红利
  28. 出生人口“三连降” 代表建议取消生育三孩以上处罚
  29. 英国高校的阶层密码
  30. 心灵捕手 Good Will Hunting
  31. 网课拉大中国城乡教育差距
  32. 新闻=真实世界吗?——如何教孩子看到真实
  33. 跳绳补习班火爆,背后是“老母亲”们的焦虑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