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America

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美国(U.S.A.)。

美国梦

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或是企业家的精神。许多欧洲移民都是抱持着实现美国梦的理想前往美国的。

20150906112759_2283.jpg

决定国家竞争力的3个要素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说,决定一个国家能够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因素有三点。

第一点是技术,包括硬件技术、软件技术和管理。丁学良强调,管理也是技术的一部分,而且更为重要。衡量技术的指标,不仅要看生产出来的产品,还要看一个国家在研发投入上的总量和占整体经济的比重,以及研发的效率。

第二点是人才。必须要有好的人才培养机制,才有可能在技术上领先。所以当年邓小平恢复高考培养人才非常重要。

第三点是宽容。宽容是制度性的东西,体现在包括价值观、政策、做事方式等方方面面。为什么宽容这么重要?因为人才的基本特点是脑子灵活,喜欢提问题,特别挑剔,而且,人才还有一个特点是进行创新性破坏。因此,只有非常宽容的环境才能包容下人才,并且不断吸引其他地方的人才也流动到这里。就像历史上的美国,以及美国的创新中心硅谷。

一个国家最终的竞争力,是要能够提供包括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生活方式在内的非物质产品。丁学良教授说:“提供物质产品很容易,而为全世界提供非物质产品才是最伟大的,因为这是改变人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

透视美国 America Revealed (2012)

透视美国的剧情简介 · · · · · ·
  本片从食品、交通、能源、制造四个方面全景展示了美国各个产业概况和不为人知的细节。作为非常优秀的国家形象宣传片,本片充分体现了美国无与伦比的综合国力,但也揭示了譬如过渡开发改造自然、转基因沦陷、制造业雇用量危机等等隐忧。
  第一集:Food Machine 美国农业
  第二集:Nation On the Move 美国交通
  第三集:Electricity 美国电力
  第四集:Made In The USA 美国制造

“描述美国”–创新推动发展

这部系列纪录片叫《透视美国》,从农业,电力,制造,交通这四个方面来透视美国,每个方面叙述的范围很宽广,但是不够深度,我觉得更适合叫“描述美国”。我个人觉得“透视”是一个发现深度的方法,而“描述”相对于“透视”更为广泛但深度不够,比如它客观的描述了美国农业的现状以及多样的农业模式,但描述农业的运作上深度就不够。下面评论分为四个部分各对应一集。

第一集 农业

这一部分讲述了美国农业的发展史,从最初的耕种到现在的工业化生产,农业的高度机械化和规模的扩大化震撼着我们,详细的描述了西红柿的过量生产,还有玉米的过量生产和应用,跨地域的收割队和蜜蜂群等等,从美国的各个州来看不同的农业发展。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相对来说被称为附加值最低的产业,但美国的农业重新诠释了现代农业,高度机械化的农业灌溉,只用2%的人能养活98%的人,这就是一个奇迹,不得不说这是人类发展的基石,现代农业的发展最大规模的解放了劳动力,让人类有时间从事更多其它领域的发展。当了解了美国的现代农业,很多人都会惊叹这是一个奇迹。

不过在赞叹农业的高度发达后,当然也不能忽略其问题。农药的过度使用,和食物的大量生产给人类带来的很多影响,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世界越来越重要的问题,不仅对人类健康产生很大危害,对动物也是。蜜蜂就已经有灭绝的危险了,而没有蜜蜂很多植物没办法授粉,接下来产生的影响就是连锁的,整个生物链都会被破坏。蜜蜂被诊断出候群综合症,其死亡率大大增加,初步分析的原因是授粉过程中残留的农药导致了这一症状,导致蜜蜂大量的死亡。

不过现在又有另外一种农业方式,人们开始回归自然耕作,比如汽车城底特律,人们开始在自家附近耕作植物去市场贩卖,这样的作物只运用无公害的化肥来耕种,比起工业耕作来说更安全,更绿色,更环保。不过这一类型的农业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不过这也体现了美国农业的多样性。

对比美国农业的发展,中国农业的发展相对非常落后,当然这归功于很多方面,毕竟中国有数以亿计的农民人口,高度现代化的农业会带来的大量的失业问题,而这又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另外中国农业的配套设施也不完善,美国农业发展的产业链也完整,从产到销是一个完整的物流体系,而中国不一样,很多农民还为农产品的销售发愁。等等还有很多原因,中国的农业也是一个奇迹,只不过美国农业有很多中国可以借鉴的地方,希望中国农业的发展能从中得到启示

第二集 交通

美国有着发达的交通网,铁路,公路,航线等等组成的交通网络保持着这个国家的运转。这几种不同的交通工具的历史都在片中粗略的讲述了,从飞机最开始需要农民烧火来引导到现在的雷达导航都展示了交通的发展。但是告诉发展的交通也带来很多问题,尤其是拥堵,纽约作为世界上最为拥堵的城市之一,其最初的道路设计没想到未来的道路承载量会如此巨大,而不合理的道路设计加上车流量的巨大增加导致了交通的拥堵。为了应对拥堵,各个地方采用了不同的措施,达拉斯拓宽道路来应对增加的车流量,拉斯维加斯运用更智能的系统来控制红绿灯,以此达到控制车流量;而洛杉矶作为西海岸最大的城市,其采用的方法是改造过去的轨道,修建磁悬浮列车来缓解交通压力。从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我们能看出美国人的创新思维。

另外,大量数据的统计对道路规划和城市的发展提供依据,对数据的管理是美国管理高效率的交通的基础,正是基于丰富的数据统计才能制定更加效率的管理系统和道路规划。

第三集 电力

美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对能源的需求是巨大的,而传统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意识到,这样对新能源的迫切需求催生了美国的能源革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沼气等等自然的可持续再生的能源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发电等领域。虽然其占的总比例很小,但能预展到新能源的广阔前景。另外核能作为一种清洁,安全的能源业在美国重新复兴。这些新能源虽然有诸多优点,但是其高昂的成本让其很难迅速普及,因此煤炭发电依然占据的绝大数比例,但未来这些清洁环保的新能源才是未来发展的核心

第四集 制造

当“中国制造”开始充斥着全球市场中,美国制造被人们所忽视,而金融危机的爆发也让人们认识到了美国制造的衰败。美国人进口数量远远多于出口数量,而片中讲述的是美国出口纸(低附加值产品)进口电视(高附加值产品)来展示了美国制造的衰败(补充:但其实不然,那些进口的产品其实也是美国的,只是把生产的过程移到了国外,而其实这才是附加值最低的部分,比如苹果手机,看似是美国进口,其实苹果本来就是美国的,他们只是进口的自己的产品,看似出口的纸比较便宜,进口的手机等比较贵,但其实高科技产品其中利润最大的部分都掌握在美国的公司手中)。美国制造业的衰败主要体现在从业人口的减少,原因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廉价,和制造机械化,机器人开始大规模的应用于工业制造。虽然美国制造业表现出来的是衰败,但是从中能看出美国发展的革新,美国的制造业开始从制造转移到创新上,而创新体现在效率和革新上。

通过观察生产过程中的步骤来发现浪费时间的步骤或过程,然后加以精简来提高生产效率,这大大的增加了制造效率,但这只是革新的一部分。更多的在于机器人应用于工业制造和科技创新,它们的精准和速度以及不需要休息的特性比人类更适合制造(虽然机器人也有缺陷,比如无法判断,没有智能等等)。Facebook,Google等等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引领着全球互联网风潮,而这些都是科技创新的产品,他们的制造不在是工业制造,而是创意和观念的制造。

从这四个不同的部分,我们能看出一些共同点。

第一就是追求效率,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增加效率,比如拓宽道路或控制红绿灯来增加应对车流量的能力;又或者精简制造过程除去不必要或浪费时间的步骤来提高效率。

第二就是现代化和机械化,美国彻底的贯彻了用科技引领生活的理念,把机械和工业运用到各个领域,极大的解放了人力也增加了产量。

第三就是创新,这体现在美国的每一个方面,包括交通,制造,甚至是能源。美国的成功有很多方面是值得中国借鉴的,但中国还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且有自身的优势,批评一个在发展中的中国是很不理智的,但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还是要客观的批评和改正。

The Greatest American

前十名

排名 图片 姓名 贡献
10 FDR in 1933.jpg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第32任美国总统

9 Oprah Winfrey (2004).jpg

奥普拉·温芙瑞 著名脱口秀主持人、杂志编辑、演员

8 Elvis Presley promoting Jailhouse Rock.jpg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猫王) 歌手、音乐家、演员

7 Bill Clinton.jpg

比尔·克林顿 第42任美国总统

6 George-W-Bush.jpeg

乔治·沃克·布什 第43任美国总统

5 Benjamin Franklin by Jean-Baptiste Greuze.png

本杰明·富兰克林 美国作家、发明家、政治家、科学家

4 Gilbert Stuart, George Washington (Lansdowne portrait, 1796).jpg

乔治·华盛顿 美国首任总统

3 Martin-Luther-King-1964-leaning-on-a-lectern.jpg

马丁·路德·金 人权活动家

2 Abraham Lincoln head on shoulders photo portrait.jpg

亚伯拉罕·林肯 第16任美国总统

1 Official Portrait of President Reagan 1981.jpg

罗纳德·雷根 第40任美国总统、演员

美国时代结束了吗?

奈:美国手上有地理、贸易、能源和美元四张大牌,那些宣称美国时代结束的人应将这些潜在的力量因素考虑进去。

更新于2017年11月7日 07:20 哈佛大学教授 约瑟夫•奈 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在万众瞩目的中共19大闭幕之后,一些观察人士将习近平称为新的帝王。而习近平将中国称为“伟大、富强”的国家,并称其“一带一路”项目将扩大中国在世界各地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

美国曾经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债权国。如今,近100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而最大贸易伙伴为美国的国家只有57个。中国计划在今后10年向基础设施项目提供逾1万亿美元贷款,而美国则在削减援助项目以及对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出资。有人说,日益衰落的美国正在这局地缘政治扑克牌中败给中国,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是正确的吗?

想象一下,一位火星来客正在看着每位玩家手中的牌。与传统观点相反的是,这位火星人将觉得押注美国才是明智的。美国拥有四张大牌,其威力可能持续到特朗普(Trump)卸任总统后。

其中一张大牌是地理因素。美国两面临海,而且尽管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错误地要求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但其陆上邻国应该也会依然保持友好。中国有14个邻国,与印度、日本、越南存在领土争端,这限制了它的软实力。

能源是美国的又一张大牌。十年前,美国似乎注定要依赖进口能源了。现在,页岩革命让美国从能源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国际能源署(IEA)预计,北美可能在今后10年实现能源自给自足。与此同时,中国日益依赖来自中东的进口能源,而且其进口的石油有许多通过南中国海运输,而美国海军在南中国海上依然是不可小视的存在。

这种脆弱性意味着中国有3个选项:避免与美国海军发生冲突,因为这会破坏能源供应链;加大对俄罗斯天然气管道的依赖;通过转向可再生能源并禁止内燃发动机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中国目前正投资于第二和第三个选项,但消除薄弱点将需要数十年时间。

第三张大牌是贸易。中美经济高度相互依赖,促使美国审慎对待与中国“相互保证经济破坏(mutual assured economic destruction)”的关系。贸易战(比如特朗普政府威胁发起的那种)可能导致两败俱伤的结果。但如果擦枪走火,中国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比美国对中国更高,损失也会更大。例如,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估计,如果在太平洋爆发一场常规非核战争,美国将会损失5%的GDP,但中国将会损失25%。

最后,美元是美国的一张底牌。在世界各国政府持有的外汇储备中,只有1.1%是人民币,而64%是美元。一年前,民族主义高涨的中国宣布,人民币已经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用来计算特别提款权的第五大货币。许多人将这视为人民币影响力开始超过美元的迹象。但实际上,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已从2015年的2.8%下跌至如今的1.9%。一种储备货币要想取得人们的信赖,必须要有深厚的资本市场、诚实的政府和法治,而所有这些中国都不具备。

当然,如果鲁莽出牌,一手好牌也可能打烂。但这四张牌的威力可能持续到特朗普下台后。那些宣称“中国治下的和平”(Pax Sinica)来临、美国时代结束的人应该将这些潜在的力量因素考虑进去。
本文作者是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教授,并著有《美国时代结束了吗?》(Is the American Era Over?)一书

译者/裴伴

全球化抛下美国继续前进

在特朗普忙于撕毁贸易协议之际,其他国家正在寻找加速全球化的方法而将美国排除在外,并对美国热衷的双边协议兴味索然。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英语: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美国”,是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50个州和关岛等众多海外领土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其主体部分位于北美洲中部,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概况》1989年至1996年初始版美国总面积是9,372,610平方公里,1997年修正为963万平方公里(加上五大湖中美国主权部分和河口、港湾、内海等沿海水域面积),人口3.2亿,通用英语,是一个移民国家。

北美原为印第安人的聚居地,15世纪末,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相继移民至此。[1] 18世纪前,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英属北美殖民地。1775年,爆发了北美人民反抗大英帝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在费城召开了第二次大陆会议,由乔治·华盛顿任大陆军总司令,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1] 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英国承认13个殖民地独立。1787年通过美国宪法,成立联邦制国家。[2]

1861年到1865年,爆发了南北战争。亚伯拉罕·林肯领导北方的自由州战胜了南方的蓄奴州。美国从此结束了“一国两制”,开始全面实行自由资本主义,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1803年到1959年间通过购买和战争的手段领土不断扩张。[2]

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其他盟国取得胜利,经历数十年的冷战,在苏联解体后,成为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经济、文化、工业等领域都处于全世界的领先地位。

国庆日 1776年7月4日(独立日)
国歌 《星光灿烂的旗帜》(The Star-Spangled Banner)
国家格言 天佑国事,合众为一
国花,国鸟玫瑰花、白头海雕
国家象征山姆大叔、自由女神、超级英雄

美国联邦法定假日

元旦
New Year’s Day
公元元年1月1日

马丁·路德·金日
Birthday of Martin Luther King
1月第三个星期一

华盛顿诞辰日
Washington’s Birthday
2月第三个星期一

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
Memorial Day
5月最后一个星期一

美国独立日
Independence Day
1776年7月4日

劳动节
Labor Day
9月第一个星期一

哥伦布日
Columbus Day
10月第二个星期一

退伍军人节
Veterans Day
1918年11月11日

感恩节
Thanksgiving Day
11月第四个星期四

圣诞节
Christmas Day
公元元年12月25日

美国最有影响的三大报纸为《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和《华盛顿邮报》。

国家象征

国旗

星条旗(Stars and Stripes)。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主体由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组成,7道红条,6道白条;旗面左上角为蓝色长方形,其中分9排横列着50颗白色五角星。

红色象征强大和勇气,
白色代表纯洁和清白,
蓝色象征警惕、坚韧不拔和正义。

13道宽条代表最早发动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的13个州,50颗五角星代表美利坚合众国的州数。

181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国旗上的红白宽条固定为13道,五角星数目应与合众国州数一致。每增加一个州,国旗上就增加一颗星,一般在新州加入后的第二年7月4日执行。至今国旗上已增至50颗星,代表美国的50个州。每年6月14日为“美国国旗制定纪念日”。在这一天,美国各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对国旗的敬重和对合众国的热爱。[12]

国徽

美国国徽
主体为一只胸前带有盾形图案的白头海雕(秃鹰)。白头海雕是美国的国鸟,它是力量、勇气、自由和不朽的象征。盾面上半部为蓝色横长方形,下半部为红、白相间的竖条,其寓意同国旗。鹰之上的顶冠象征在世界的主权国家中又诞生一个新的独立国家——美利坚合众国;顶冠内有13颗白色五角星,代表美国最初的13个州。鹰的两爪分别抓着橄榄枝和箭,象征和平和武力。鹰嘴叼着的黄色绶带上用拉丁文写着“合众为一”,意为美利坚合众国由很多州组成,是一个完整的国家。[13]

国歌
美国国歌:《星光灿烂的旗帜》(The Star-Spangled Banner)
哦,你可看见,透过一线曙光,我们对着什么,发出欢呼的声浪?谁的阔条明星,冒着一夜炮火,依然锓风招展,在我军碉堡上?火炮闪闪发光,炸弹轰轰作响,它们都是见证,国旗安然无恙。你看星条旗不是还高高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国花
玫瑰花,象征着美丽、芬芳、热忱和爱情。1985年经参议院通过定为国花。[13]

国石
蓝宝石[13]

国鸟

白头海雕(秃鹰)。

美国国鸟
美国是世界上最先确定国鸟的国家。白头雕最早出现于美国的旗帜上是在独立战争期间。1776年7月4日第二次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并决定新生的美国必须有一个特殊的国徽。1782年6月20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把北美洲特有的白头海雕作为美国的国鸟,并把这种鸟作为国徽图案的主体。白头雕外观美丽、性情凶猛,头上有丰满的羽毛,它的最大特点是两头白,即白头白尾。它代表着勇猛、力量和胜利。[5]

形象

美国的绰号叫“山姆大叔”(Uncle Sam)。传说1812年英美战争期间,美国纽约特罗伊城商人山姆·威尔逊(1766.9.13–1854.7.31)在供应军队牛肉的桶上写有“u.s.”,表示这是美国的财产。这恰与他的昵称“山姆大叔” (“Uncle Sam”) 的缩写 (“U.S.”) 相同,于是人们便戏称这些带有 “u.s.”标记的物资都是“山姆大叔”的。后来,“山姆大叔”就逐渐成了美国的绰号。19世纪30年代,美国的漫画家又将“山姆大叔”画成一个头戴星条高帽、蓄着山羊胡须的白发瘦高老人。1961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正式承认“山姆大叔”为美国的象征。

首都
华盛顿,全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位于美国东北部,1790年定都。

国会

美国华盛顿

美国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美国参议院和美国众议院联合组成。国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行政监督权、条约及官员任命的审批权(参议院)和宪法修改权。对总统、副总统的复选权等。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员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任期两年,期满全部改选。两院议员均可连任,任期不限。参众议员均系专职,不得兼任政府职务。

此外,国会可通过不需要总统签署的决议案,它们无法律作用。国会对总统、副总统及官员有弹劾权,提出弹劾之权属于众议院,审判弹劾之权属于参议院。美国设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法院、州法院及一些特别法院。联邦最高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8名大法官组成,终身任职。联邦最高法院有权宣布联邦和各州的任何法律无效。[14]

总统

美国总统每四年选举一次,个人最多只能任两届(由于二战的原因,获得长达12年任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例外)。虽然总统和副总统选举是由全民普选方式举行,但美国总统由选举人团选举产生,并非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获得半数以上选举人票者当选总统。选民在大选日投票时,不仅要在总统候选人当中选择,而且要选出代表50个州和华盛顿特区的538名选举人,以组成选举人团。绝大多数州和华盛顿特区均实行“赢者通吃”规则,即把本州或特区的选举人票全部给予在本州或特区获得相对多数选民票的总统候选人。当选的选举人必须宣誓在选举人团投票时把票投给在该州获胜的候选人。因此大选结果通常在大选投


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票日当天便可根据各州选举结果算出。根据程序,美国参众两院还要举行联席会议,清点选举人团投票结果,宣布获胜者,至此新总统当选程序才算全部完成。但长期以来,美国总统选举结果通常在大选投票日就已成定局,选举人团投票和国会点票只是礼仪性的程序,并无实际意义。

依据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条第一款,总统须年满35岁,居住美国14年以上,也一定要是“自然出生的美国公民”(通常被解释为是出生时为合众国公民)或者是在宪法通过时为美国公民。美国官职中唯正副总统两职具“出生时为合众国公民”的任职要件。政府由内阁部长和总统指定的其他成员组成。内阁实际上只起总统助手和顾问团的作用,没有集体决策的权力。

2016年11月9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印第安纳州长迈克·彭斯当选美国新一届副总统。[6] [16]

政府

历届美国总统

美国政治体制为宪政联邦共和制(Federal constitutional republic)。同时采取三权分立的原则,将行政、立法、司法下放给总统、议会、联邦法院

美国45任(第58届)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副总统迈克·彭斯(Mike Pence);众议院议长保罗·瑞恩(Paul Ryan);参议院临时议长帕特里克·莱希(Patrick Leahy);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John Roberts);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lerson);财政部长史蒂芬·努钦(Steven Mnuchin)[17] ;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James Mattis);司法部长杰夫·塞申斯(Jeff Sessios);交通部长赵小兰(Elaine Chao);国土安全部长约翰·凯利。

法律

美国法律继承了英国的判例法传统,美国法院承袭“遵循先例”原则,属于英美法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中叶以前,早期的美国案件仍然经常引用当时的英国案例来应用,此后随着美国逐步发展起自己的法律制度,到如今美国的绝大多数司法引用自国内案例。

美国宪法是最重要的法律来源,所有其他法律都源于宪法并低于宪法的效力。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基于宪法的最高性,如果国会通过与宪法相冲突的法律,最高法院可判定该法违宪,任何一个美国法院都可以根据宪法来审理案件。美国最高法院于马伯利诉麦迪逊案(1803年)中确立了法院的这项权力,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有违宪审查制度的国家。[18]

宪法
美国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宪政立宪共和国,有世界上最早并仍在运作的成文宪法,并经立法机构批准产生。在某些州,司法系统官员也通过多数制选举产生。1776年7月4日制定了宪法性文件《联邦条例》。1787年5月制定了宪法草案,1789年3月第一届国会宣布生效。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作为独立、统一国家的成文宪法。1865年和1870年通过的关于废除奴隶制度和承认黑人公民权利的第13条和15条修正案;1951年通过的规定总统如不能行使职权由副总统升任总统的第25条修正案。宪法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联邦制的国家,各州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包括立法权;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鼎立,并相互制约。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职权集中于总统一人,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不对国会负责。总统的行政命令与法律有同等效力。

法院


美国自然风光

美国法院机构的基本框架分为联邦法院和各州地方法院两个完全独立的系统。联邦法院由联邦最高法院、联邦上诉法院(即94个联邦地区法院分成11个巡回审判区及哥伦比亚特区巡回审判区、联邦巡回审判区,每区设有一个联邦上诉法院)、联邦地区法院及联邦特别法院(即破产法院、国际贸易法院和联邦赔偿法院等)组成。联邦最高法院由美国宪法设立,是联邦上诉法院的终审法院和美国司法系统的最高一级法院。

美国法官实行不可更换制、专职制、高薪制、退休制。美国没有统一的行政法院;行政纠纷案件除由普通法院审理外,各独立机构也有权受理和裁决。[19]

美国法院的组织与管理体系的标准模式具有多样性。法院具有统一模式是法院组织与管理的传统目标,但是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美国法院组织与管理模式中的统一模式受到争议,后来出现了新的理想目标模式:分权、协商以及应急式。[20]

政党
美国共和党
美国共和党(Republican Party)成立于1854年。1861年林肯就任总统,共和党首次执政。此后至1933年的70多年中,除16年外,共和党一直主政白宫。1933年以后,曾有艾森豪威尔、尼克松、福特、里根、老布什和小布什执政。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现为雷恩斯·普利巴斯(Reince Priebus)。一般在总统大选中投票给该党候选人的选民即为其党员。

美国民主党
美国民主党(Democratic Party)前身是1792年杰斐逊创立的民主共和党,建党初期主要代表南方奴隶主、西部农业企业家和北方中等资产阶级的利益。19世纪初,民主共和党发生分裂,一派自称国民共和党,后来改称辉格党。以安德鲁·杰克逊为代表的一派于1828年建立民主党,1840年正式定名为民主党。

19世纪50年代末,民主党发生一次分裂,部分北方民主党人参与组建反奴隶制的共和党。1861至1885年在野。在1885至1933年的48年中,该党执政16年,先后由克利夫兰、威尔逊出任总统。1933年开始,民主党人罗斯福、杜鲁门、肯尼迪、约翰逊、卡特、克林顿、奥巴马先后当选总统执政。民主党党员是大选中投其候选人票的选民。现任全国委员会主席为汤姆·佩雷斯(Thomas Perez)。[21]

其他政党
美国绿党(United States Green Party)、美国改革党(Reform Part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等。

著名建筑
白宫

美国总统官邸—白宫
北接拉斐特广场,南邻爱丽普斯公园,与高耸的华盛顿纪念碑相望,是一座白色的二层楼房。白宫从前并不是白色的,也不称白宫,而被称作“总统大厦”、“总统之宫”。1792年始建时是一栋灰色的沙石建筑。
从1800年起,它是美国总统在任期内办公并和家人居住的地方。但是在1812年发生的第二次美英战争中,英国军队入侵华盛顿。1814年8月24日英军焚毁了这座建筑物,只留下了一付空架子。1817年重新修复时为了掩饰火烧过的痕迹,詹姆斯·门罗总统下令在灰色沙石上漆上了一层白色的油漆。此后这栋总统官邸一直被称为“白宫”。1901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正式把它命名为“白宫”,后成为美国政府的代名词。

国会山
国会山也就是通常说的国会大厦,

国会大厦
指作为美国国会办公机构的国会建筑。它坐落在华盛顿特区国会山的顶部,国家街的东端。尽管地理上并不在华盛顿特区的中心,但是还是由于它的特殊地位而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1793年华盛顿亲自为大厦奠基,南北战争爆发后,有人提议停建该大厦,林肯总统却坚持要将高280英尺的大圆顶造好。国会大厦的圆顶已成为电视中美国政治新闻报道的最佳背景,圆顶内部是一个可容纳二三千人的金碧辉煌的大厅。

自然历史博物馆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坐落于美国纽约曼哈顿区,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遥遥相对,占地面积为7公顷。综合罗马与文复兴样式是该博物馆的建筑风格,于1869年建成。

总统山


总统山

全名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美国总统公园,是一座坐落于南达科他州基斯通附近的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纪念公园。公园内有四座高达60英尺的美国前总统头像,分别是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弗逊、西奥多·罗斯福和亚伯拉罕·林肯,这四位总统被认为代表了美国建国150年来的历史。整个公园占地面积1278英亩,最高处海拔为5725英尺。公园由美国内政部下属的一个分局——国家公园管理局进行管理。[39]

大国博弈下的中美贸易战

徐瑾:八十年代日美贸易战也相当激烈,今天中国是不是当年日本?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变化源自社会推动,贸易战源起经济,根源在政治,解决还是在外交

更新于2018年3月26日 06:32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首席财经评论员 徐瑾
2018,又一个戊戌年。

中国“两会”期间,关于中美贸易纠纷已经有不少讨论,刘鹤两会期间的访美引人注目,之后易纲出任央行行长,亦被认为是用有留美经验的技术官僚力图加大对美沟通。随后,特朗普方面长久以来对于公平贸易的口号终于迈出实际一步,宣布将对中国600亿美元进口商品征收新关税。一时之间,社交媒体对于中美贸易战的讨论铺天盖地。

如何看待这一情况?首先应该看到,美国的第一波举措对中国的影响并没有多么严重。特朗普计划加征关税商品价值600亿美元,听起来不少,但是对比中国出口规模,占比并不大。按照中国海关数据,2017年中美贸易总值为3.9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对美出口2.91万亿元。中国出口总规模则达到15.33万亿元人民币,合2.26万亿美元。与之相比,目前600亿美元商品占2018年中国预计总出口规模不足2.5%,实际影响并不大。

虽然加征关税的直接影响并不巨大,但是战略意义明显。中美双方贸易关系恶化是不争的事实,在美国宣布加征关税之后,中国商务部在3月23日表示拟对约30亿美元自美进口产品加征关税。对比美国的600亿美元,中国30亿美元的应对,关键并不是外界所认为软弱回应与否,而是双方报复性政策的开始,爆发全面贸易战可能性在加大。

从经济学角度如何看贸易战?表面上,中国确实对美国收获了不少贸易顺差。按照中国官方数据,2017年中国对美国货物贸易顺差1.87万亿元,合2780亿美元;美方统计口径则是3750亿美元。

然而,顺差逆差的经济学含义并不是那么简单,并非逆差国一定吃亏,顺差国一定占便宜。诸多国际贸易的研究已经指出,美国贸易逆差几乎是一种必然现象,这是各国不同经济要素配置之下的合理性问题。在中美贸易逆差背后,实际上是以中国为核心整合了东亚板块的网络式加工链条,并最终体现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换言之,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代表东亚板块实现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一个证据是,虽然中国对美国保持庞大顺差,对东亚其他国家却维持几乎同样庞大的逆差。实际上,这个故事并不新颖,中国占有顺差,只是东亚与美国固有贸易的延续,过去是日本,今天是中国,未来可能是印度越南。

东亚板块作为全球合作链条中制造业的重镇,本质上是承担了与美国不同的经济分工角色。基于东亚良好的基础设施水平、勤劳而有素养的产业工人队伍、重商主义政府的各种支持以及自我放大的合作网络效应,在具有技术强传播性的制造业中,不断累积对美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与贸易优势,只不过是100年前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早已论说清楚的实现演绎而已。对美国而言,美国在商品贸易逆差的同时,服务业则积累着庞大的顺差,也正反映了美国在这方面的比较优势。

更重要的是,美国制造业工人看得见的损失背后,对应着看不见的美国消费者福利提升。问题在于,经济学的道理,特朗普之类政治家是真不懂还是假装不懂?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变化背后其实更多是社会推动,特朗普从自由贸易转向公平贸易的政策正是集体情绪的映射。我去年曾经去美国游学,题目正是全球贸易,拜访了美国商务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等机构,在交谈中,一方面感觉到特朗普治下的美国贸易政策转向,导致官僚部门有全盘推翻过去计划的安排,另一方面也感受到美国各界对于中国贸易赤字的情绪。

除了贸易顺差,美国商界也很在意市场准入。过去商界持续支持中美友善,如今情况则有了微妙变化。就科技行业而言,典型如“中国制造2025”文件,是国内诸多产业政策之一,而在海外却是极大刺激,在我游学交流中频繁被提及,他们从中感受到了不仅是中国科技行业的追赶,更是国家资本主义的味道,这显然是美国政商两界都感到不安的因素。

从特朗普这次加征关税,比起金额,更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此次加征关税行业,聚焦于科技行业,分别是先进信息技术产品、自动化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现代轨道交通装备、电动和其他“新能源”车辆、电力装备、农业机械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其他高性能医疗器械。这就不单单是贸易逆差问题,而是战略高地的争夺问题。

八十年代,日美贸易战也相当激烈,今天的中国是不是当年的日本?我曾经问过不少美国人,他们回答都会说中国和日本最大不同在于体量,毕竟中国人口十倍于日本。更重要的是,中国和日本不同在于,日本和美国之间只是贸易红利的分配问题,双方对于日本最终会加入西方系统这点并无异议。今日局面的复杂性在于,中美间还存在意识形态的差距,中国试图提供的全球治理秩序与美国设想明显存在差异。

策略地说,在今日美国看来,中国和日本不同。对民主党而言,中国是以前的日本,但规模更大,对于共和党尤其新保守主义而言,除了日本之外,中国很可能让他们想起苏联。西方对于中国最终遵循西方系统游戏规则开始失去信心;对于中国而言,挫折之下,开拓自身的全球体系也成为替代方案,如此叠加,使得双方摩擦日益加剧,从南海冲突、亚投行风波、一路一带、国进民退等议题均可见端倪。

中美之间,信息误读始终存在。比起叫嚣强硬应对,弥合不必要的信息误读显然更为重要。90年代之后,中国重新加入了全球市场,尤其是享受了加入WTO的巨大红利,这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关键。如今十多年过去了,中国十五年保护期已经过了,中国承诺的市场化改革却引发了欧美诸多猜疑,交涉中,西方和中国双方彼此都感到了不少挫折,一方面指责中国没有做到承诺,中国则再次感受到被排斥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拒绝。

在年初做客第一财经头脑风暴时候,当主持人骆新问2018年的黑天鹅的时候,我的答案是WTO。如果WTO死去,中国面临的贸易挑战将会巨大,如今美国抛出的加征关税只是开始。而如果WTO系统死去,其原因绝不仅仅是美国一意孤行的不配合与退出,而其结果对于中国将是灾难性的。

不少人热衷于出台各类应对政策,但是各种软性策略遭遇强硬冲突的时候可能无法奏效。与其冒冒失失问下一步该如何,不如回头认真复盘上一步。

目前关税纠纷只是开始,贸易战表面源起于经济,其根源却在于政治,解决思路还是在于外交。基辛格曾经说,21世纪的国际秩序会出现一个似乎相矛盾的特点:一方面越来越分散;一方面越来越全球化,而且至少会有6大强权: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罗斯和印度。中国老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新的政治经济周期启动。全球化对于中国过去是春风丽日,未来中国人或许将和其他人一样,体会全球化暴风骤雨的一面。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作者亦为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近期出版《白银帝国》,公号《徐瑾经济人》,知识星球《经济人读书会》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