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ancer

cancercell.jpg

癌症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异常、生长失去控制、浸润性和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其发生是一个多因子、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分为致癌、促癌、演进三个过程,与吸烟、感染、职业暴露、环境污染、不合理膳食、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癌症

病因

恶性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目前较为明确的与癌症有关的因素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1.外源性因素

(1)生活习惯 如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约1/3因癌症而死亡的患者与吸烟有关,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摄入大量烈性酒可导致口腔、咽喉、食管恶性肿瘤的发生。高能量高脂肪食品可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的发病率。饮用污染水、吃霉变食物可诱发肝癌、食管癌、胃癌。

(2)环境污染与职业性 空气、饮水、食物的污染均可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的与环境有关的致癌性物质包括:砷、石棉、联苯胺、4-氨基联苯、铬、乙烯雌酚、放射性氡气、煤焦油、矿物油、偶联雌激素等等。环境中的这些化学的或物理的致癌物通过体表、呼吸和消化道进入人体,诱发癌症。

(3)天然及生物因素 天然因素也可以致癌,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紫外线可引起皮肤癌。生物因素主要为病毒,其中1/3为DNA病毒,2/3为RNA病毒。DNA病毒如EB病毒与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有关,人类乳头状病毒感染与宫颈癌有关,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有关。RNA病毒如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与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有关。此外,细菌、寄生虫、真菌在一定条件下均可致癌,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有关系,埃及血吸虫病被证实可诱发膀胱癌,黄曲霉菌及其毒素可致肝癌。

(4)慢性刺激与创伤 创伤和局部慢性刺激如烧伤深瘢痕和皮肤慢性溃疡均可能发生癌变等。

(5)医源性因素 如电离辐射,如X线、放射性核素可引起皮肤癌、白血病等;细胞毒药物、激素、砷剂、免疫抑制剂等均有致癌的可能性。

2.内源性因素

(1)遗传因素 真正直接遗传的肿瘤只是少数不常见的肿瘤,遗传因素在大多数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是增加了机体发生肿瘤的倾向性和对致癌因子的易感性,即所谓的遗传易感性,包括染色体不稳定、基因不稳定以及微卫星不稳定。如家族性结肠腺瘤性息肉者,因存在胚系细胞APC基因突变,40岁以后大部分均有大肠癌变;Brca-1、Brca-2突变与乳腺癌发生相关,发生率达80%以上。

(2)免疫因素 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如丙种蛋白缺乏症患者易患白血病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AIDS(艾滋病)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增高。但大多数恶性肿瘤发生于免疫机能“正常”的人群,主要原因在于肿瘤能逃脱免疫系统的监视并破坏机体免疫系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3)内分泌因素 体内激素水平异常是肿瘤诱发因素之一,如雌激素和催乳素与乳腺癌有关,生长激素可以刺激癌的发展。

临床表现

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因其所在的器官、部位以及发展程度不同而不同,但恶性肿瘤肿瘤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即便有症状也常无特异性,等患者出现特异性症状时,肿瘤常已经属于晚期。一般将癌症的临床表现分为局部表现和全身性症状两个方面。

1.癌症的局部表现

(1)肿块 癌细胞恶性增殖所形成的,可用手在体表或深部触摸到。甲状腺、腮腺或乳腺癌可在皮下较浅部位触摸到。肿瘤转移到淋巴结,可导致淋巴结肿大,某些表浅淋巴结,如颈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容易触摸到。至于在身体较深部位的胃癌、胰腺癌等,则要用力按压才可触到。

(2)疼痛 肿瘤的膨胀性生长或破溃、感染等使末梢神经或神经干受刺激或压迫,可出现局部疼痛。出现疼痛往往提示癌症已进入中、晚期。开始多为隐痛或钝痛,夜间明显。以后逐渐加重,变得难以忍受,昼夜不停,尤以夜间明显。一般止痛药效果差。

(3)溃疡 体表或胃肠道的肿瘤,若生长过快,可因供血不足出现组织坏死或因继发感染而形成溃烂。如某些乳腺癌可在乳房处出现火山口样或菜花样溃疡,分泌血性分泌物,并发感染时可有恶臭味。

(4)出血 癌组织侵犯血管或癌组织小血管破裂而产生。如肺癌患者可咯血或痰中带血;胃癌、食管癌、结肠癌则可呕血或便血,泌尿道肿瘤可出现血尿,子宫颈癌可有阴道流血,肝癌破裂可引起腹腔内出血。

(5)梗阻 癌组织迅速生长而造成空腔脏器的梗阻。当梗阻部位在呼吸道即可发生呼吸困难、肺不张;食管癌梗阻食管则吞咽困难;胆道部位的癌可以阻塞胆总管而发生黄疸;膀胱癌阻塞尿道而出现排尿困难等;胃癌伴幽门梗阻可引起餐后上腹饱胀、呕吐等。

(6)其他 颅内肿瘤可引起视力障碍(压迫视神经)、面瘫(压迫面神经)等多种神经系统症状;骨肿瘤侵犯骨骼可导致骨折;肝癌引起血浆白蛋白减少而致腹水等。肿瘤转移可以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区域淋巴结肿大,肺癌胸膜转移引起的癌性胸水等。

2.全身症状

早期恶性肿瘤多无明显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恶病质、大量出汗(夜间盗汗)、贫血、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此外,约10%~20%的肿瘤患者在发病前或发病时会产生与转移、消耗无关的全身和系统症状,称肿瘤旁副综合征。表现为肿瘤热、恶病质、高钙血症、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类癌综合征等。

3.肿瘤的转移

癌细胞可通过直接蔓延、淋巴、血行和种植四种方式转移至临近和远处组织器官。①直接蔓延为癌细胞浸润性生长所致,与原发灶连续,如直肠癌、子宫颈癌侵犯骨盆壁;②淋巴道转移多数情况为区域淋巴结转移,但也可出现跳跃式不经区域淋巴结而转移至远处的;③血行转移为肿瘤细胞经体循环静脉系统、门静脉系统、椎旁静脉系统等播散其他组织器官;④种植性转移为肿瘤细胞脱落后在体腔或空腔脏器内的转移,最多见的为胃癌种植到盆腔。

预防

国际抗癌联盟认为,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如能早期诊断是可以治愈的,1/3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据此提出了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概念:

一级预防是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防止癌症的发生。约80%的癌症与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制饮酒、食物多样化、少吃腌制食品、控制体重、适当运动,注意环境保护、鉴别环境中致癌和促癌剂、加强职业防护等,均是较为重要的防癌措施。近年来的免疫预防和化学预防均属于一级预防,如乙型肝炎疫苗的大规模接种,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对结直肠腺瘤进行化学预防等。

二级预防是指癌症一旦发生,如何在早期阶段发现并予以及时治疗。包括:①对癌症危险信号(如持续性消化不良、绝经后阴道流血、大小便习惯改变、久治不愈的溃疡等)的认识和重视;②对高发区和高危人群定期检查;③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④加强对易感人群的监测;⑤肿瘤自检(对身体暴露部位定期进行自我检查)。

三级预防是治疗后的康复,防止病情恶化,提高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癌症的根源—-《细胞叛逆者》笔记

温伯格是美国著名分子生物学家,他主持的实验室在癌症起源的研究中做出了重大贡献,我认为温伯格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温伯格的这本书出版于1998年,书中总结了癌症起源研究的历史和当时的最新认识。

人类为什么会生癌症?我对这个题目很感兴趣。网上有此书的全文,我就通读了一遍。下面就是我的笔记。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写过专业人员看的,所以像我这样的业余读者,很多地方都看不懂。但是,这本书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它是按照历史顺序写的,所以读者能够体会到人类对癌症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就是学习历史的好处,因为除了历史本身包含的知识以外,历史实际上代表了一种逻辑。研究历史,很大程度就在于研究事物发展的逻辑。

如何掌握一种复杂的事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了解它的历史。

==========================

一、癌症与生活方式或经历有关

19世纪的时候,癌症很少见。因为那时人类寿命比较短,很多人在三四十岁就去世了,没机会得癌症。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癌症越来越成为一种常见病。

1775年,英国医生波特发现扫烟囱的工人会得阴囊癌,他因此推断癌症的发病与环境和特殊经历有密切关系。后来的许多发现都证实了这个观点,比如经常与X线打交道的人易患皮肤癌和白血病,吸烟者易患肺癌等等。

所以,癌症不是一种自发的疾病,而是受到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或环境的影响后产生的。

二、致癌物质

波特发现伦敦扫烟囱工人阴囊癌发病率很高,但是奇怪的是,其他人发现,欧洲大陆的扫烟囱工人阴囊癌的发病率要低得多。对此的解释是,这种差异与个人卫生习惯有关,18世纪英国扫烟囱工人极少洗澡,而欧洲大陆上的扫烟囱工人则经常洗澡。所以,医学家推断,一定是烟囱中的某种物质导致了癌症。

20世纪初,日本科学家山际克三郎在兔子的耳朵上反复涂抹煤焦油,好多个月后,兔耳上生了皮肤癌。这证明了煤焦油中存在化学致癌物,人类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所以会得癌症。

因此,真正导致癌症的原因并非生活方式,而是致癌物质(这个例子中是煤焦油)。

三、基因突变

既然癌症是有害物质导致的,那么为什么这些物质会使得细胞增生,而不是像一般情况那样使得细胞衰竭呢?

20世纪30年代,赫尔曼·穆勒发现,经X线照射过的果蝇产出的后代,有时会拥有与上一代非常不同的性状。通常情况下,果蝇的子女应该与父母一模一样,但是X线使得它们出现了差异,这意味着X线改变了遗传物质。用科学语言说,就是X线使果蝇出现了基因突变。

所以,化学物质致癌的真正原因,就在于它们使得人类出现了基因突变。

四、病毒传染

除了化学物质致癌说以外,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癌症是一种传染病,是由微生物传播引起的。这种微生物,就叫做病毒。

1909年,佩顿·劳斯把从一只鸡中提取的病毒注入另一只鸡,结果后者也产生了肿瘤。这证明了,病毒能使得癌症在鸡群中传染。

具体的机制是,病毒吸附到细胞表面后,将自身基因注入细胞内部。此后,被注入的病毒基因开始自我复制,占领了宿主细胞。接着,后代病毒颗粒突破染病细胞,开始寻觅新的细胞以寄生。这些病毒最终使得细胞无穷生长,这就是癌症的发展过程。

五、原癌基因

如果癌症是由病毒引发的,那么癌症的原因,到底是因为病毒本身的毒性,还是因为病毒引发了人类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呢?

如果确实是因为基因突变引起的,那么致癌物质说和病毒说,就可以统一起来了。这意味着,癌症原因的争论就变成了,寻找人类细胞中的致癌基因。

人类的DNA含有几万个基因,其中可能存在某些基因,在外界因素影响下会发生突变,促使细胞失控生长。这种基因就被称为”原癌基因”。

六、多步说

如果肿瘤是由于原癌基因突变形成的,那么癌症发病率应该在各个年龄层中都是相同的。但是,癌症实际上是一种老年病,这意味着癌症的形成必然要经过多个步骤,这样才会导致老年人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青年人。

20世纪80年代中期,科学家认识到,大多数肿瘤的形成需要多次或多个步骤的基因突变,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癌症形成至少需要六次突变。

七、抑癌基因

80年代,科学家还发现,人类细胞中同时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有时候,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因为原癌基因突变,而是因为抑癌基因突然丧失功能,使得细胞的生长不受控制。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