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How to Read a Book

IPCreator:看书不以书本数量和页数为计量,而是以概念和关联为重心。
——是读书思考践行,让自己一次又一次重生和跃迁。

以前读书时,很多时候是将其孤立起来的,为了读而读,没有思考,更没有践行。
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正如英语学习方法一样,没有绝对的优劣,只有相对的优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一切生存活动都具有“问题+方法+效用”的基本生存结构。
书籍是对生存活动的记载,所以,可以根据生存结构来读书。

首先,读者要理解文本(或书籍)的问题;
其次,读者要理解文本采取了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再次,读者要理解文本所采取的方法的效用如何。


To read without reflecting is like eating without digesting.
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词霸小编: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reading123.jpg

践行

优质输入 + 正确高效加工 + 践行总结 = 优质输出

2017.9.3日
主动主题式阅读

得到系列 == 化整为零,碎片式学习
多看系列 == 读书笔记
京东/亚马逊系列 == 经典、图书馆
笔记系列 == 总结升华

How to Choose a Book

e418ed96da7b4809b386e3bb6b039deb.jpeg

没有提问者的引领,回答者其实茫然无知。
重新思考,如何提问和回答。

心法|怎么读书,才能收获最大?

2018-03-15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读书的。”都知道读书重要,但如何挑选一本好书?怎么读才收获最大?……可能很多人都会困惑。

「得到」作者何帆老师,每年都要读数百本书。在这篇清单里,他将自己的心法和盘托出,供你参考践行。

  1. 阅读,首先要打破对书的敬畏。即使面对大师著作,也不能全盘吸收,而是要把知识拆解、重新加工。读前想一想:我为什么要读书?读这本书我要收获什么?……阅读的最高境界,不是“我注六经”,而是“六经注我”。

  2. 不管是做学问,还是日常阅读,最管用的都是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因此要多读经典、反复琢磨,体会大师解决问题的过程。

IPCreator: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1. 读经典,一时读不懂很正常。读到能理解的部分,认真品味;不懂的地方,不妨暂且放过,继续往后读。隔一段时间再看,或许能找到未发现的秘密。

IPCreator: 蛙跳战术,积量变为质变

  1. 要是想搞学问,建议多花时间“啃”经典论文。如果能吃透50篇本行业的经典论文,在所研究的领域就有发言权了。最好有一个学习小组,阅读后一起交流。

  2. 读书要有品味。挑选好书的方法一:看书评。好的书评,不仅会浓缩一本书的背景、内容,还会有书评家精当的点评。能助你快速判断、了解一本书的品质,节约时间。

  3. 挑选好书的方法二:顺藤摸瓜,多读自己喜欢的作者的书。一般情况下,一流作家的三流作品,也比三流作家的一流作品更好。

  4. 挑选好书的方法三:从一本书的参考文献和脚注中,发现“金矿”。

  5. 不要刻意追求阅读速度,也不要纠结于阅读后记住了多少细节。特别是对于文学著作,读完后你感触多大、思考多少,才更重要。

  6. 交叉阅读。我的个人习惯是,一段时期集中读一个主题的书,但会同时读好几本。一是可以换脑休息,二是可以相互参详印证,激发思想火花。

  7. 随手记录。不动笔墨不读书。每一段话,在旁边写上关键词;每一小节,在开头写上内容总结;每一章结束,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同时,总结内容最好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

  8. 建立一套自己的标注体系。比如,精彩的句子下面划道,有疑问的地方打个问号。五角星、三角形、感叹号、圆圈,都能代表不同的意思。这样,再回头看时,你就能快速懂得笔记的类型和内容。读英文书时,这种标注和笔记体系尤为重要。

  9. 有张有弛。读一本书,不要匀速去看,而要有急有缓。序言部分要吃紧,尤其作者介绍全书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时。遇到作者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观点时,也要慢下来,多看看他是怎么论证的。

  10. 自建索引。把感兴趣的内容按关键词列出来,不要太多,够用就行,随手写在书后面。对以后查找相关内容很有帮助。

  11. 为写而读。阅读完后,不管是写读书笔记,还是把书中的内容转述给别人,都是好方法。当然,更高级的方式是:将主题相同的书串联起来。是彼此印证,还是相互批驳?观点如何论证,又孰对孰错?……启发自己思考。

  12. 推荐多读以下几个领域的书:

历史,历史意识让人更准确把握世界;
心理,心理学促成更清晰的自我认识;
自然科学,启发你处理问题的角度;
严肃小说,增强对人性的体察。

  1. 最后强调一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是所有真理都在书里,人情冷暖、世间百态,都是学问。我们还要学会读这本“无字书”。

李笑来关于挑选一本好书的清单


2017-05-15 「得到」 罗辑思维

信息爆炸的时代,有的人能快速甄别出优质内容,高效进步;有的人却无所适从,陷入“垃圾信息”的泥潭。

书籍那么多,如何从中快速挑选一本好的?给你11点建议。

  1. 不要小看出版社的作用,选择在特定内容领域里,知名出版社出版的书。比如,阅读电影相关的书籍,首先考虑电影出版社出版的。

  2. 优先选择“XX著”,而不是“XX编”的书。不要以为两者区别不大,“著”表明这本书有很多原创成分,“编”的意思则是“拿来放在一起”,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3. 先花一些时间了解作者在该知识领域中的地位和能力,然后据此判断这本书的价值。如果作者在该领域内籍籍无名或名声很差,这本书就要慎选。

  4. 书评值得花一些时间阅读。亚马逊、豆瓣上的书评都很棒,这些读者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本书的品质,可以作为参考。

  5. 优先选择那些再版或重印过很多次的书。再版次数越多,说明此书的内容越经典。 第一版的书,慎买慎读,即便不得不买,也最好先看看首印数。首印数量太少,可能说明出版社对这本书销量没有信心,就更要慎重。

  6. 选择有丰富参考文献的书。参考文献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能力,也说明这本书并非由作者个人“虚构”。如果一本书没有参考文献,那选择的优先级就要低很多。同时,好书的参考文献相当于一个地图,按图索骥会找到更多好书。

  7. 拿到一本书,先浏览它的索引目录,有详细索引的优先选择。有的书,是要前后对照认真阅读的,又或者想回顾前面读到的某个细节,如果没有索引,查找起来会费时费力。

  8. 读一些“浓缩书”是有用的,比如「得到」里的《每天听本书》。它可以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然后再决定哪本书值得细读。实际上是为你增加了一套筛选机制,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9. 多阅读经典作品。经典作品能流传多年而不衰,自有其道理,这本身就是时间帮助我们筛选的结果。

  10. 多看看牛人在读什么。牛人的共同特征是喜欢分享,他们会乐于分享出自己正在看的东西。多关注这些牛人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分享的读书心得,甚至是网上很容易找到的“大佬书单”,这些都极有参考价值。

  11. 好的作者,本身就是一份优质书单。锁定一个优秀作者,及时关注他的新动态,横向阅读他写的其它书和推荐的优秀作品,既能保证阅读质量,又能提高阅读的系统性。

最后,作为一个爱读书且会读书之人,李笑来从自己读过的好书中挑出6本推荐给你。如果你还饱受不会选书的苦恼,不妨从这篇清单和这6本书开始践行。

Purpose of Reading

樊登读书会

1、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

2、今天多学一点知识,明天就少一句求人的话。

3、“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你说这样的阅读究竟有什么意义?”回答“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你读过的书其实早已融进你的骨血,只要一个触动点,就会喷薄而出。

4、有人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市,打一份平常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5、拓宽灵魂的广度和宽度,能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

6、“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

7、“读书,让我即使没有富庶的生活,仍有富庶的生命,让我清贫至今也朴素至今,平凡至今也善良至今,渺小至今也强大至今,甚至日后嫁人,此生智慧和善念就是我的嫁妆。我未入过繁华之境,未听过喧嚣之声,未见过太多生灵,未有过**心灵,但书本给了我所有智慧和情感。”

8、“如果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不是说书本本身有多么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另一种生活方式。”

9、我读书为的就是不遇到我不想遇到的人。

10、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How to Read a Book

该书强调阅读是一种主动的活动。阅读一般分做三种目的:娱乐消遣、获取资讯、增进理解力。只有最后一种目的的阅读能帮助阅读者增长心智,不断成长。

该书主要论述指导如何通过阅读增进理解力。它将阅读分做四个层次 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

YouTube Video

《如何阅读一本书》 上
《如何阅读一本书》下

Screenshot_20171107-170907.jpg

如何像亿万富翁那样读书

许多亿万富翁都把阅读视为自己成功的要素之一。沃伦·巴菲特每天读500页书,这样知识才会像利息那样累积,比尔·盖茨每周都会读一本书,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也说是阅读让他造出了火箭。泰·洛佩兹(Tai Lopez)是视频网站YouTube上人气极高的“读书达人”,经常会发布一些自我提升、如何赚钱的视频,他通过互联网创业,从破产翻身成为亿万富翁。他每天都会阅读一本书,他曾说消化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是自己成功的关键因素。洛佩兹分享了自己快速阅读的4个原则:

首先,精选书籍。洛佩兹说,要区分一般人和亿万富翁的差别,就是看他们读什么,他建议人们应花时间去阅读知名作者所创作的、有品质的书,比如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总结自己毕生所学的自传。

第二,不同的时间读不同的书。洛佩兹建议,在不同的时间段,阅读内容应有所区别,早晨阅读那些出版时间超过50年的经典作品,比如弗洛伊德、柏拉图,让经典著作激发你的大脑;白天时间则可以阅读工具书,或者是和工作相关的文章,精进工作技能;晚上可以读名人自传,激发斗志。

第三,找各种时间阅读。知道该读什么之后,就要想办法读完。亿万富翁之所以看书很快,是因为他们想要获得知识、主动寻找任何可以阅读的时间。洛佩兹认为,每个人应该把一天可以利用时间平均分成三份,三分之一用来阅读;三分之一用来消化知识;最后三分之一执行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第四,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阅读。洛佩兹说,有两种行为不会让你破产,一是从事慈善,二是投资知识,学得越多,得到的也越多。因此不妨像亿万富翁一样,花大量时间和金钱投资知识。

罗胖60秒:怎样读书才更高效

2017-09-10 罗振宇 罗辑思维

  1. 读过福尔摩斯的人,应该印象都很深:福尔摩斯经常强调“观察”和“看见”的区别。

  2. 有一次,华生问福尔摩斯,咱俩形影不离,可为啥每次都是你先弄明白案件真相?福尔摩斯说,因为我总在观察。

华生说,我也观察啊。福尔摩斯说,那好,门口那楼梯你也天天走吧?一共多少级?华生说不知道。福尔摩斯说,是17级——你只是看见,我这才叫观察。

  1. 其实读书和学习的区别也类似。读书,只是接收信息;而学习,是要把新接收的信息和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一次对接。

最好的对接方法,就是像福尔摩斯那样,进行一次输出。看见楼梯,然后输出一次对于这个楼梯的描述,比如一共有多少级。

  1. 读书也一样,读完了对人讲一次,或者哪怕只是写下几个字的读书笔记,也是更高效率的学习。

百度百科:如何阅读一本书

内容简介

该书强调阅读是一种主动的活动。阅读一般分做三种目的:娱乐消遣、获取资讯、增进理解力。只有最后一种目的的阅读能帮助阅读者增长心智,不断成长。

该书主要论述指导如何通过阅读增进理解力。它将阅读分做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在书后推荐了一系列的经典名著。

阅读的四个层次是渐进掌握的,上一层次包括下一层次阅读法。

第一层次的阅读,称之为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都指出一个人只要熟练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至少已经开始认字了。在熟练这个层次的过程中,一个人可以学习到阅读的基本艺术,接受基础的阅读训练,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中,要问读者的问题是:“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第二个层次的阅读,称之为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是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通常是很短,而且总是(就定义上说)过短,很难掌握一本书所有重点。也可以称之为略读或预读。这个层次要问的典型问题就是:“这本书在谈什么?”。

第三种层次的阅读,称之为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读者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那么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如果读者的目标只是获得资讯或消遣,就完全没有必要用到分析阅读。分析阅读就是特别在追寻理解的。

第四种,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称之为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但只是书本字里行间的比较还不够。主题阅读涉及的远不止此。借助所阅读的书籍,主题阅读者要能够架构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提过的主题分析。因此,很显然的,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

除了介绍四个层次的阅读方法外,作者也介绍了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包括实用型的书、想象文学、故事、戏剧与诗、历史书、科学与数学、哲学书、社会科学等。

在书本的最后一章,作者指出了阅读与心智成长之间的关系。“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李笑来:我这些年的读书经验

昨天李笑来老师在知乎Live分享了他这些年的读书经验,主要内容如下:
1,我的阅读历程。
2,我的阅读目的是什么?
3,如何通过阅读学会各种技能?
4,如何升级自己的阅读系统?

我一直认为阅读是一件私人的事情,并且朋友圈关于这样的分享每天都是炸开了锅,但挑选这样的讲座其实就和挑书是一样样的,作者,出版社,再版次数……所以冲着作者李笑来,出版社知乎,哪怕第一次出版也让人迫不及待了。

笑来老师未开场,就频现金句:

关于碎片化阅读:你见过捡硬币捡成百万富翁的吗?

我的阅读历程

阶段一 漫无目的读书,能读多少读多少,能读什么读什么

很多人读书一上来就目标明确,直奔主题,这样不是不好,只是就失去了获得意外惊喜的趣味性,大部分人能够长期坚持阅读,并且养成阅读的习惯,就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得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份乐趣。

我自己本人也只是读书新人,也正在这广阔的书海摸索前进,面对朋友询问书单时,我总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阅读水平不一致,专攻方向也不同,况且这世上好书是看不完的,随便拿起一本中学时听过的名著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书。挑书是一项逐步积累的能力,并且我认为我这也是阅读的目的之一,提升自己挑书的品位,而不是一味索要别人的书单。

咳,笑来老师金句又来了:

驾驶经验远比驾驶技巧重要得多。
向别人索要书单是使自己的挑书能力逐步退化直至为零的最有效方法。

阶段二 发现自己更喜欢读那些“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的转变是因为“我”的两个基本价值观:

1,我需要认清现实并思考未来
2,我更喜欢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这个阶段应该是走向社会的一个改变,所以原来漫无目的的读书也发生了变化,比如“我”开始阅读非虚构类书籍、英文原版书籍、心理学经济学、策略学、脑科学等等。

这里百科一下:非虚构类即现实类,都是有迹可循,真正存在的题材、背景、人物等。

之前笑来老师也在公主号上的文章建议过,大学生还是多看一点非虚构类书籍,少读一些悲春伤秋的文学作品。

关于这点,我有一些话想说。
想到几年以前我还捧着白落梅、刘同等的书读得津津有味,现在觉得完全就是一段黑历史。不知道他们的书迷看到这段会不会想打我。不过当我真正开始读书,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畅销书几乎都是迎合大众心理写下的,或者完全就是自己的生活合集,在豆瓣、公主号上看看也就可以了,所以至此我再也没有买过市面上的畅销书。

说回少读文学类书籍的事,我觉得很多杂文其实很不错,比如我一贯推崇的《送你一颗子弹》,还有很多老先生的生活杂文,谈的是下棋饮酒读画,其实领悟到的是生活。比如梁实秋。还有好多有趣的书籍,也许不是实用性书籍,但很多观点着实有趣。

阶段三 批量阅读学术文献
当“我”迈入读书的第三个阶段——阅读学术文献,“我”阅读的书就开始变少了。
学术文献有这样的特点:作者不关心读者是否能读懂,他们都是自圆其说且尽量说清楚。
批量阅读这样让人难以理解的文献,非常锻炼人的阅读理解能力。

我认为学术文献对于我自己来说,还是稍微难以理解了一些,且实用性并不大,如果我的专业是医学这样专业性极强的,也许这是一个很好地选择。所以没有必要为了锻炼理解能力而去这样“折磨”自己,当然,也可以换一种“折磨”自己的方式,比如读点哲学入门。

阶段四 建立电脑图书馆,进行检索阅读

这个阶段是笑来老师三十岁的时候,那个时候绝大多数原版书籍都有了电子版,所以老师就在电脑上建立了一个“图书馆”,方便进行检索阅读,所谓检索阅读,就是有目的的阅读,当你突然想要找某个领域的知识,可以一下子就找到。

这对我来说,不,应该对大多数人来说,都算是一个高级的阶段了。

所以也就不阐述了,哈哈哈膜拜就好。

阶段五 回到漫无目的阅读的状态

此时笑来老师四十岁,开诚布公年龄不太好的,不过我觉得这和阅读经验很有关系。
从全盘接受,到部分接受,到不能接受的部分也想想看。

以上便是李笑来老师这些年经历的五个阅读阶段。

我的阅读目的

读书的目的各有千秋,但最后终归回到一个主题——改变生活。

这里笑来老师赘述了两个例子,我认为和我们不够贴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其实这里涉及到一个功利心的问题,读书能不能带来直接的利益,此处应有n个答案。n个人问,就有n个回答。记得萧秋水发过一个微博,说自己为什么不能赚那么多钱?是不想还是不能,还是不愿。每个人都有赚钱的欲望,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物欲有多强就因人而异了,她选择了自由,那么就放弃一部分物欲,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知识带来的改变可只是赚钱这么简单,至于这前后关系,也不是充要条件。毕竟每个人领悟能力不一样嘛。

如何通过阅读学会各种技能?

要想学会后续的技能,先得学会怎么阅读,这里老师提供了三个注意事项。

1,不仅要只字不差地读,还要反复地读。
2,别总觉得“专业”这事儿高高在上,触不可及。
3,一本书,只要有必要,即使读不懂,也要读完。

有些书真的是这样,想要读懂第一章得依靠第二章的知识……以此类推。

你一定要相信你大脑有成长能力。
只要克服这一关,任何技能都能够靠阅读习得,当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

如何升级自己的阅读系统?

要想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最好的工具就是写作,也就是“像作者一样阅读”。
真正有效的阅读就是“精读”,需要只字不差地读,而且要反复阅读。

这些所谓的经验也都不是什么独门妙招,大家都或多或少听过,或者正在经历着。
别人的经验始终都装在别人的脑袋里,偷不到自己的口袋里。

行动清单|一小时,成为快速阅读的高手

原创 2017-10-19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都知道读书好,可实践起来却很难:好书太多,但时间有限;阅读速度慢,看了还记不住……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惑?
「得到」邀请速读高手张凯,创作了这篇清单,13条建议,助你成为快速阅读高手。

  1. 首先,破除一个误区:快速阅读,不是单位时间看更多的文字,而是提纲挈领地看关键部分,从而获取更多有用信息。如果能快速找出关键信息,跳过和忽略不重要的辅助信息,阅读速度就会大大提高。这项能力,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获得。

  2. 丢掉对书的敬畏感。不是每本书都有价值,好书也不是每句话都是金句。对待阅读,像和比你年纪大一点的朋友聊天就好,别把它当作一个神圣而艰巨的任务。

  3. 每次阅读前,给自己设一个小目标,比如“看完后我要能口述这个故事”。相较于漫无目的的浏览,带着目标的阅读会让注意力更加集中。

  4. 阅读分为评测、浏览和精读三个环节。完整的读书,要从大处往小处读三遍。虽然听起来是三遍,但其实更节省时间。

  5. 第一遍,评测,弄清楚这本书的大意,对书的质量做出预判。比如阅读书评、序言、目录,不仅可以帮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内容,还能激发好奇心。有些书,通过评测就会发现质量很低,连浏览都属于浪费时间,就可以果断放弃。

  6. 第二遍,快速浏览,弄清楚结构和脉络。对于很多书来说,做到快速浏览这个步骤就够了,不用进入第三步精读的环节。

  7. 在浏览的过程中,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死磕。带着疑问,继续往下读。大概率来说,你的疑问会在后面的阅读中获得解答。实在不行,再回翻查阅,重点攻克。

  8. 第三遍,挑书中重要的章节、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仔细看。这时候,就要注重信息的获取,真正做到把信息读懂、吃透。

  9. 阅读,其实分“阅”和“读”两个步骤。“阅”,是浏览的过程;“读”,是精读的过程。两者截然不同:不要在第一遍、第二遍浏览的时候,过分追求理解;也不要在第三遍认真读的时候,刻意追求速度。

  10. 阅读时,着重注意那些关键位置和关键词。一般而言,一段话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往往比较重要;那些表示转折的关联词,比如“但是”“然而”“不过”等,也应多注意,且关键信息往往在后半部分。把这些词抓住了,一个中心句的意思就一目了然。

  11. 树立问题意识,在脑海中勾勒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意图,比如“他为什么这么写”“想证明什么”……提问和印证反复循环,自己就不会陷入杂乱无章的细节论述之中。

  12. 觉得好的段落,要做笔记、写感想,甚至画出思维导图。不要觉得浪费时间,输出的过程会加深你对内容的理解,帮你过滤掉更多无用信息。

  13. 为你推荐一个提高阅读效率的工具——「每天听本书」。每本书都由专业高手解读,半个小时,你就能得到全书的精华。>>>戳此每天听本书

作为速读领域的高手,张凯老师在精品课《怎样成为快速阅读的高手》中,把他的实用技巧和心法和盘托出。
而你,只要花1个小时,就能学到这一切。

张瑞敏自述:我的读书方法

这条音频和你分享一下,海尔董事局主席张瑞敏的实用主义读书法。

最近,张瑞敏接受了《经济观察报》的采访,谈了自己的读书方法,以及他主要读哪方面的书。

首先,张瑞敏说,自己平均一周会看两本书以上,一年下来大概要看一百多本书。这么大量的阅读,张瑞敏有两个方法。

其中一个方法是,读书要把自己放进去。如果读书不把自己放进去,可能你读了以后什么都忘记了。比如张瑞敏一开始读的更多是管理学方面的,后来包括读哲学、古典文学,都是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摆进去。他认为,如果你读书的时候不把自己摆进去,可能你就读不进去。

另一个方法也很有实操性,那就是抓住20%的要点。张瑞敏认为,一般的书都是二八开,20%是非常核心的东西,80%是为了描述核心而产生的,只要你抓住那20%的要点,就抓住了这本书的核心意思。所以张瑞敏读书的时候,都会先快速地把书浏览一遍,找到有用的要点,再集中仔细看。在时间分配上,张瑞敏是把各种零碎的时间都用来读书,他说自己现在读书已经像吃饭睡觉一样,不看书会觉得少了什么。这么多年累积下来,读书的量自然就比较大。

随后,张瑞敏说,自己的阅读是实用主义,读书都是为了管理。在管理方面,他主要读两类书,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和道家;还有一类就是国外的管理学思想。在采访中,张瑞敏介绍了对自己很有影响的书和作家,并且做了点评。

在中国传统方面,张瑞敏提到了儒家经典和《道德经》。张瑞敏从管理的角度,把儒家的“四书五经”提炼成四个字:“内圣外王”,但在实践中,张瑞敏把顺序改成“外王内圣”。什么意思呢?张瑞敏解释说,比如“外王”就是我定了创立世界名牌的目标,再倒逼“内圣”,也就是倒逼我的学习。张瑞敏说,传统时代,可能儒家文化更合适,因为它体现了团队精神;但在互联网时代,可能《道德经》更切合实际,像“道法自然”、“无为无不为”这样的道理,对我们现在实际指导意义会更大。

在国外管理学方面,张瑞敏说自己主要读的是彼得·德鲁克系列。他认为所有的管理学方面的书,没有谁能像德鲁克写得这么高明。德鲁克从来没有直接说管理应该怎么管,而主要讲“人”,外部就是用户,内部就是员工;德鲁克认为管理者并不是拥有下属,而是拥有成果。这个思想跟一般的管理学完全不一样。

在互联网兴起之后,对张瑞敏影响最大的是凯文·凯利。凯文·凯利的《失控》、《必然》给了张瑞敏很大的指导意义。张瑞敏从凯文·凯利那里明白了什么是零距离,什么是去中心化,最重要的是明白了什么叫“自组织”。

此外,张瑞敏说:在管理模式上对他影响最大的,是牛津大学的丹娜·左哈尔。中国企业家都应该读一读左哈尔写过的《量子管理学》。这本书通过量子管理学的概念,一下子把经典管理学从理论上给推翻了,如果说原来那套管理学全是牛顿思维,现在必须是量子思维。

最后张瑞敏还推荐了两本书,一本是《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另一本是《大爆炸式创新》。张瑞敏说,他还读了很多类似的书,大体分类一下,主要聚焦在改变观念上,这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就是张瑞敏的读书方法,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经济观察报》(张瑞敏:我阅读是实用主义 平均一周读书两本以上)

罗胖精选|高手读书法:六经注我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今天的“罗胖精选”,来自「得到」App的何帆老师,跟你聊聊如何读书。何帆老师是北大汇丰商学院的教授,是一位读书又多又快,而且是真正把书读通了的大家。

来听听何帆老师的读书之道。

何帆读书法:六经注我

导读
今天,我们来谈谈如何读书。我总结了五招,帮助你更轻松、更有收获地读书。今天先讲第一招:“六经注我”。很多人读书都是“我注六经”,读什么书都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真正有效的读书是“六经注我”,读之前就大概知道想从一本书中获得哪些收获,把别人的知识拆解掉,拿到你自己的工作间重新组装。

追求读书速度是一个错误

能不能让我先得瑟一下?我读书的速度算是比较快的。两三百页的中文书,我大概三四个小时读完。英文书读得慢一些,每小时30-50页左右。出差的时候,我一般都要带三四本书。机场候机室读完一本,飞机上读完一本,宾馆里入睡前打开第三本。要是都读完了,还有kindle。我的kindle里还存着上百本书。我读书很杂,经济学、政治学、历史、文学、小说、复杂科学、脑神经科学、进化论等等,都是我喜欢的领域。一年下来,大致要读三百本书。在读书界,我是一名职业选手。这倒不是说我的水平高,而是说,和职业运动员每天都要训练一样,读书是我每日必做的功课。

很多朋友问我,怎样才能读得快?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当然,读书快也是有窍门的,比如,要用眼睛“看”书,而不是“读”书。即使你没有出声去读,只是在脑子里默读,速度也不可能提高的。听音频听习惯了,读书速度也不可能快,因为音频很难自由地跳跃,而读书是要不断地前后跳跃的。我从小就不会认真听讲,老师讲的时候我就自己往后翻课文,这可能是我最后读书很快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说追求读书速度是一个错误呢?有一种方法号称“速读法”,能教会你一目十行。就算你一目十行,又能怎么样?伍迪·艾伦曾经开玩笑,说他上了一个速读班,学完了之后,能够在十分钟内读完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他的读后感是:这是一本关于俄国的书。

读书快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读完的收获大不大。怎样才叫收获大?是不是要把书里的内容全都记住才算?王朔的小说里有个情节,几个小混混跑到一个貌似读书人的房间里,看到书架上满满的都是书,就说:“哟,这么多书,您都能背下来?”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反映出一种常见的担心,即读过的书记不住怎么办。

读书是为了记住吗?我曾经讲过,忘记了之后留下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记住的东西,反而不是你自己的。上帝是公平的。有些人就是有复印机式的记忆力,能做到过目不忘,但这些人往往缺乏创造力。因此,你读完之后记不住没有关系,读书并不是为了记住。尤其是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大部分知识都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到,博闻强识不再像过去那么有优势。

要起来造反,做书的主人

那么,如何快速拆解一本书,为我所用?最重要的是要打破一个思想误区。很多人读书,都是我注六经。我们本能地对书有一种敬畏。一本本书,都是专家、学者、教授们写的,我们不过是学生,要恭恭敬敬地学习书上教给我们的东西。你读了一本凯恩斯的书,凯恩斯的书写得很晦涩,你好不容易读完了,明白了凯恩斯的想法。那又怎么样呢?你把凯恩斯的每一个观点都能背下来,对你有什么帮助呢?除非你是要做经济思想史。这就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你还处在最低的境界。

真正有效的读书是六经注我。你要先想想,为什么要读书?知道了为什么要读书,你才能决定去读哪些书,怎么去读。书不是读书人的主人,是读书人的奴隶。大部分人却成了书的奴隶,从来没有起来造反过,所以他们成不了书的主人。

同样是读凯恩斯,如果是六经注我,该怎么去读呢?

首先,你有一种困惑,你在琢磨经济为什么会有时候繁荣,有时候衰退。思而不学则殆。你想听听几位经济大家是怎么说的。《新闻联播》里,你会看到国家领导人找来一些学者座谈,听听大家的看法。你也可以这样。你可以把凯恩斯、米瑟斯、明斯基、弗里德曼、卢卡斯等经济学家的书和文章找过来,分别看看他们的观点。

国家领导人找来一批学者发表观点的时候,不同的学者会有不同的观点。要不要刺激经济增长?有人说要,有人说不要。产业政策到底有用没有用?有人说有用,有人说没用。怎么办?国家领导人要判断他们中间谁说得有道理,谁说得没道理,到最后得拍板。当你读完了凯恩斯、米瑟斯、明斯基、弗里德曼和卢卡斯,基本上就晕了,每个经济学家说的都不一样。你怎么办?你要判断他们中间谁说得有道理,谁说得没道理,到最后你得拍板。读者是首长,作者是为首长们服务的,千万不要搞颠倒了。

读者的四层境界

读者的第一层境界是:你读到康德的一个观点,说得太好了,你用小本子记下来,写文章的时候可以引用一下,显摆一下。要是你没有注明是引用康德的,那就是抄袭。不管是引用还是抄袭,那个观点该是康德的,还是康德的。

读者的第二层境界是:你又读了黑格尔,读了休谟,读了海德格尔。你把他们关于一件事情的看法都记了下来,而且还能点评一下谁说得更有道理。那这就是一篇文献综述,你就是可以署名的作者

读者的第三层境界是:你继续读,还是这个问题,你读了上百本书,读了不同领域的书,那你就能侃侃而谈:关于这个问题,最早是什么样的,后来是怎么变化的,现在又是什么情况,未来可能如何发展。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了。六经都成了你的参考文献,为你的一家之言服务。

读者的更高一层境界是:你其实把这些人的东西都读过了,但觉得都不全对,你把他们的东西都搁置,自己另起炉灶,自树一帜。那你就是宗师了。

这个例子说的是做学问。你说,我不做学问,我是在工作中读书,我是在创业中读书,怎么读?同样,你要带着自己思考的问题去读,带着自己的困惑去读。你也许会从凯恩斯那里读出投资的思路,也许会从古代罗马的历史中读出创业企业的管理方法。别人看言情片看得泪水哗啦,你可能是在观察剧中人物的衣着搭配。

你可能会说,这样的读书方法是蜻蜓点水、不求甚解,怎么能达到高深精湛的水平呢?读书当然要力求精准,一字之差,可能就会谬以千里。但抠得太细,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时候,恰恰是在一知半解之中,会爆发出创新。

三流艺术家模仿,一流艺术家剽窃

我年少无知的时候,曾经是一个伪“文学少年”。我爱读当时的“朦胧诗”。所谓的“朦胧诗”,就是写得朦朦胧胧,你不知道他们想表达什么,但就是觉得文字很美。

多年之后,我有个老师,跟那几位朦胧诗人是中学校友。我的老师说,他们那些人上学的时候自封诗人,要学拜伦和雪莱,学国外的诗歌,但英语都不行,读不懂原文,就去读译作。诗歌这个玩意很难翻译,所以翻出来的都是磕磕绊绊的。这些校园诗人读着磕磕绊绊的译作,觉得诗歌就应该这么写,于是,创造出了独特的“朦胧诗”风格。要是他们英语很好,可能就写不出诗了。

这个故事的真伪暂不考证,但我们看看身边的例子,很多创新,不是都来自似懂非懂、半懂不懂、误读误解、歪打正着?六经注我,所有的书,都只是为你的创造提供更多的素材。你想怎么用这些素材就怎么用。主动权掌握在你的手里。

说到底,这种主动性是最关键的。大部分人之所以习惯“我注六经”,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要思考什么问题,想在哪些方面有创新。想要“六经注我”,你得有贪欲,还要有激情。记不得是比尔·盖茨还是乔布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三流的艺术家模仿,一流的艺术家剽窃。这是很有道理的。模仿止于你做出来跟人家一样的东西,剽窃是要把别人的东西变成你的东西,这就得有一种强烈的“拿来主义”的动力。

一个小小的测试:如果一本书很厚,印得很好,你读完之后说,这本书我认为就这一页写得好,你就把这一页书撕下来,把剩下的扔掉。你能做到这一点吗?做得到,对书的迷信才能被破除。我说得当然有些夸张,但你们是能听懂我的意思的:你要有胆量、有信心,以你的学习和研究为基础,去看需要看的书。

知乎:如何阅读一本书

读书的“四要”和“四不要”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天生决(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814144/

《经济学思维》有一章提到了读书的“三要”和“三不要”,深有感触,在此基础上我再加上“一要”和“一不要”,即“四要”和“四不要”,也算没白看此书。

在此之前,先提一提中美两国对于“读书”这件事的态度对比,这是一件很有趣也很值得深思的事情。

 在中国,一般有两种态度,其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推崇备至,推崇读书的行为,推崇书籍,书桌,书架。。。凡与书相关的都是兴趣所在,甚至于痴迷,以彰显逼格高雅。另一种呢,他们也读书,甚至读很多书,但故意对书不屑一顾,他们的不屑一顾,是在用一种“看破红尘”的姿态直斥“书呆子”的可笑。当然,同时显示出他自己不是书呆子,而是饱经世故的成熟老练之人。

 到这可能有人要问了,不是还有那些许多不爱读书的人么?说的没错,不过作者这里将其归为“粗人”“文盲”一类,对读书不感兴趣,自然谈不上态度。不过我觉得这里倒可以归为第三综合大类:对不读书的鄙夷。 这里开个玩笑,不过读书的人常常是会有点优越感,这也挺正常。虽然读书并不一定会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但起码会带来一种心理上的安慰,这往往也是一些喷子说的“这说明你读的书还不够多”,其实好也不好,这里不多说。

 美国人的读书态度,引用梁厚甫的话“先要把读书看得平凡,才可以读书。如何令到自己心理上对读书看得平凡,先要忘记了读书人是一种特殊人物,而读书并不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暂且不管梁先生是否真的做过调查,是大部分美国人都这样还是少数美国人能这样,这种态度确实是可取的,“读书并不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将读书平常化,才能更好的对待读书这种行为,更好的去理解书中的真意。中国人对于读书太过隆重,古人读珍藏需沐浴更衣,今人读书往往需下大决心,其实读书不过就是件平常事,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写到这里突然想到这似乎是一种很难的境界,现代人普遍存在知识焦虑,要么乱读一气,要么干脆做个假文盲─不读书,读书本身这种行为都需要极大耐心和毅力才能完成,我至今还在这条路上苦苦挣扎,看来把读书当做平常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至少有个目标了。

读书“四要”

一要:要读整本的书

一本书能“从厚读薄”,说明你对这本书的吸收已经到了一定的地步了。一本书读完其实观点、结论不过寥寥一两页纸,甚至于更少,那我们只看观点,只看结论行吗(碎片化知识的一种体现)?不行,一本完整的书用大量的篇幅去教你思考方法,去构建人物形象,完善情节设置,只看结论就没有支撑,一切都来的莫名其妙,“理论的使用条件稍有变化,他们就无所适从,只会把那几条观点反复背诵。这是培养信徒的方法,不是传授学问的方法。”所以第一要,要看完整的书,只有完整的书才能交给你思考的方法。

二要:要带着问题去读书

三要:读书要与人讨论

 古典老师在《跃迁》中提到他自己常用的读书方法─“功利性读书法”,他把读书读书分为三个过程①明确认知目的(技能性,认知性,娱乐性)②根据目的来分配读书资源③带着问题读书,不从第一页就开始读,要通览全文然后挑重点。这里的想法是基本相同的,我们需要的不是知识,我们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知识,带着问题读书,才能时时提醒我们不要偏了方向没了目标。

为什么我要把二要和三要放在一起呢?我认为问题和讨论应该是一体的,当你得到一个问题的答案,就开始沾沾自喜,却不知这仅仅只是你的个人观点,个人认知和理解的局限性往往导致答案的局限性,没有经历过和他人思想碰撞的过程,这些观点和结论是经不起推敲的。我们的知识不应该只是自己能懂的的私藏品,而应该是大家都能理解的共享资源,所以与人讨论是必不可少的。

在《跃迁》中这种做法叫做“联机学习”,当我们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后,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通过批判—反批判—再批判的清晰论证,我们可以萃取自己的知识结晶,通过“联机学习”,将我们的打磨好的知识模块分享出去,换取更多的知识模块,当积累足够多的知识模块,我们就可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搭建知识树,实现知识跃迁。

四要:要常读读过的书

 人不是电脑,人是会遗忘的。相信很多人有这样一种体验,一本书当时读的时候觉得很有感触很有启发,可是过了两三个月,突然就是想不起来了。

常读读过的书,读记过的笔记,一来是能加深记忆,二来随着时间阅历情景的变化,我们的感悟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我大学时读《围城》,只是感慨书中人物的有趣和频出的金句,工作之后再读《围城》,却能体会到一些“城里人想出去,城外人想进来”的矛盾心理,对于书中人物在各种情景下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也是关注比较多的,“温故而知新”大抵如此。

现在的社会很焦虑,每个人都无意识的加快步伐往前赶,却少有人肯慢下来,甚至于读书都是力求快速,不求甚解。“我读过这本书”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可你要问他里面有什么内容,多半得到的答案是支支吾吾,甚至干脆一句“你自己去看”,这时也只能留给对方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不然我还能怎么办呢,职责他吗?一来没必要,二来惹人怨。不管怎样读总比不读要强。

读书“四不要”

一不要:不要有哀怨心态

有人读了不少书以后,就认为自己是个人才。别人应该尊敬他,他应该被重用,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和丰厚的收入。如果这一切没有实现,那一定是社会哪里出了问题,不正常了。此种哀怨心态最是要不得。

读书只是一种个人行为,读书这种行为不会给你带来财富和地位,能给你带来财富和地位的是知识的运用。读书只是获取知识的手段,如果想要发财,想要有地位,你就得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应用知识。在市场经济中,读知识和用知识中间可不仅仅只是沟壑那么简单,“用”远比“读”重要的多,因为“用”能创造市场价值,而“读”最多只能创造个人价值。

二不要:不要玩物丧志

 文中写到“书是一种很容易让人玩物丧志的东西。读书是一种精神活动。读书多的人,精神世界往往也变得复杂和敏感。围绕着书,文人们鼓捣出一大堆附属品,把玩品鉴不已。况且,书本身就有无数可把玩之处。精装平装、软硬封面、开本大小、版式设计、版本沿革、纸张质地、油墨清香、前序后跋、名人题写、书签藏书票……书迷拿起心爱的书,还没说到内容就能滔滔不绝说个没完。”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手段,太过专注于这些外物则常常让我们分心,降低我们的效率。还谈到电子书的问 题,一些书籍爱好者是极度排斥电子书的,尽管电子书的阅读体验在某些方面不如纸质书,但就获取知识这一目的而言,电子书却有更大的优势,便于携带,易查找,共享性,这些都大大方便了知识的  获取和交流。

三不要:不要只读书不知现实

读书的态度应该是积极的,入世的,学以致用方是正道。古人语“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读书的目的在于获取知识,而读书的终极目的则是运用知识,为自己谋取财富和地位,抑或是精神世界的超脱,都是可以的,但一定要与现实结合,人是社会动物,脱离了现实的认知,只会向着畸形的方向发展。

四不要:不要读坏书

这个“不要”加的可能有点大,因为我定义不了“坏书”,也可能观点有失偏颇,因为涉及到人性,但又确实想说。古往今来许多历史上的罪人,像是秦桧,希特勒,很多都是博览群书,学富五车的人,但他们偏偏走上了卖国求荣,反社会的道路。不敢说他们的思想全是由坏书造成,但多多少少会有影响。我坚信好书具有净化心灵,导人向善的力量,坏书则将人引向歧途,就好比读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会生出一种豪迈之感,而读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人满脑子都想着那些蝇营狗苟。当然,这个论证是有缺陷的,比如同样是读“三十六计”,有人想的是求以自保,有人想的是陷害他人,因为涉及到人性,人性复杂,我这里也只能一提了事。

以上就是读书的“四要”和“四不要”,不管怎样,目的无非是把书读好,顾哪怕不予理睬,只打算随便翻翻也都可以,只要目的达到都无所谓。只是这几要几不要的可能更有利于帮助读书,仅此而已。

豆瓣读书: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简介

莫提默·J. 艾德勒(1902-2001)以学者、教育家、编辑人等多重面貌享有盛名。除了写作《如何阅读一本书》外,以主编《西方世界的经典人并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而闻名于世。

查尔斯·范多伦(1926-)先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后因故离任,和艾德勒一起工作。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一方面将本书1940年初版内容大幅度增补改写。

目录

序言

第一篇 阅读的层次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第二章 阅读的层次
第三章 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第四章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第二篇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第六章 一本书的分类
第七章 透视一本书
第八章 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词义
第九章 判断作者的主旨
第十章 公正地评断一本书
第十一章 赞同或反对作者
第十二章 辅助阅读

第三篇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第十三章 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
第十四章 如何阅读想像文学
第十五章 阅读故事、戏剧与诗的一些建议
第十六章 如何阅读历史书
第十七章 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
第十八章 如何阅读哲学书
第十九章 如何阅读社会科学

第四篇 阅读的最终目标
第二十章 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
第二十一章 阅读与心智的成长
附录一 建议阅读书目
附录二 四种层次阅读的练习与测验
索引

如何阅读——做一个伟大的读者

一、基础阅读是: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阅读准备阶段——相当于学前教育或幼稚园的学习经验。

第二阶段——认字——相当于一年级学生典型的学习经验(尽管相当多正常的孩子在某方面来说并非都很“典型,’)。这个阶段的成果是,孩子学会了我们称之为第二阶段的阅读技巧,或是一年级的阅读能力,或最初级的读写能力。

第三个阶段——字汇的增长及对课文的运用——通常是(但非全面性,就算正常孩子也一样)在四年级结束时就学会的方法,这个阶段的成果可以称作是“四年级读写能力”(fourth grade literacy)或是“功能性读写能力”(functional literacy)也就是有能力很轻易地阅读交通号志,或图片说明,填写政府的有关简单表格等等。

第四个阶段,也就是最后一个阶段,到这个时期,学生要从小学或初中毕业了。这个阶段有时候称之为八年级、九年级或十年级的读写能力。在某方面来说,这个孩子已经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者,他几乎可以阅读所有的读物了,但是却还不够老练。简单来说,他的成熟度是可以上高中的课程了。

  无论如何,他还不是 “成熟的”阅读者。但他已经精通第一层次的阅读,如此而已。他可以自己阅读,也准备好要学习更多的阅读技巧。但是他还是不清楚要如何超越基础阅读,做更进一步的阅读。

一般来说,基础阅读的四个阶段都有一位老师在旁指导,回答问题,消除在这个阶段会出现的难题。只有当一个孩子精通了基础阅读的四个阶段,才是他准备好往更高层次的阅读迈进的时候。只有当他能自己阅读时,才能够自己开始学习。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变成一个真正优秀的阅读者。

二、阅读的第二个层次称为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才算是真正进人阅读的层次。检视阅读又分为两种情况: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和粗浅的阅读。

(一)所谓“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是指:在——第一,你并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读这本书。你也不知道这本书是否值得做分析阅读。但你觉得,或只要你能挖掘出来,书中的资讯及观点就起码会对你有用处;其次,让我们假设—常会有这样的状况—你想要发掘所有的东西,但时间却很有限——的情况下,做 “略读”(skim)整本书,或是有人说成是粗读(pre-read)。略读或粗读是检视阅读的第一个子层次。你脑中的目标是要发现这本书值不值得多花时间仔细阅读。其次,就算你决定了不再多花时间仔细阅读这本书,略读也能告诉你许多跟这本书有关的事。当你浏览过后,你可能会发现这本书仅只是对你目前有用而已。这本书的价值不过如此而已。但至少你知道作者重要的主张是什么了,或是他到底写的是怎样的一本书。因此,你花在略读这本书上的时间绝没有浪费。

对于这种阅读状态,作者的建议是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要很快地看过去。特别注意副标题,或其他的相关说明或宗旨,或是作者写作本书的特殊角度。在完成这个步骤之前,你对这本书的主题已经有概念了。如果你愿意,你会暂停一下,在你脑海中将这本书归类为某个特定的类型。而在那个类型中,已经包含了哪些书。

(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这就像是在出发旅行之前,要先看一下地图一样。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大多数论说类的书籍都会有索引。快速评估一下这本书涵盖了哪些议题的范围,以及所提到的书籍种类与作者等等。如果你发现列举出来的哪一条词汇很重要,至少要看一下引用到这个词目的某几页内文。你所阅读的段落很可能就是个要点—这本书的关键点—或是关系到作者意图与态度的新方法。

(4)如果那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许多人对广告文案的印象无非是些吹牛夸张的文字。但这往往失之偏颇,尤其是一些论说性的作品更是如此,大致来说,许多书的宣传文案都是作者在出版公司企宣部门的协助下亲自写就的。这些作者尽力将书中的主旨正确地摘要出来,已经不是稀奇的事了。这些努力不应该被忽视。当然,如果宣传文案什么重点也没写到,只是在瞎吹牛,你也可以很容易看穿。不过,这也有助于你对这本书多一点了解,或许这本书根本没什么重要的东西可谈—而这也正是他们宣传文案一无可取的原因。

完成这四个步骤,你对一本书已经有足够的资讯,让你判断是想要更仔细地读这本书,还是根本不想读下去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现在你都可能会先将这本书放在一边一阵子。如果不是的话,现在你就准备好要真正地略读一本书了。

(5)从你对一本书的目录很概略,甚至有点模糊的印象当中,开始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如果这些篇章在开头或结尾有摘要说明(很多会有),就要仔细地阅读这些说明。

(6)最后一步,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就用这样的方法把全书翻过一遍,随时寻找主要论点的讯号,留意主题的基本脉动。最重要的是,不要忽略最后的两三页。就算最后有后记,一本书最后结尾的两三页也还是不可忽视的。很少有作者能拒绝这样的诱惑,而不在结尾几页将自己认为既新又重要的观点重新整理一遍的。虽然有时候作者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正确,但你不应该错过这个部分。

现在你已经很有系统地略读过一本书了。你已经完成了第一种型态的检视阅读。现在,在花了几分钟,最多不过一小时的时间里,你对这本书已经了解很多了。尤其,你应该了解这本书是否包含你还想继续挖掘下去的内容,是否值得你再继续投下时间与注意?你也应该比以前更清楚,在脑海中这本书该归类为哪一个种类,以便将来有需要时好作参考。

附带一提的是,这是一种非常主动的阅读。一个人如果不够灵活,不能够集中精神来阅读,就没法进行检视阅读。有多少次你在看一本好书的时候,翻了好几页,脑海却陷入了白日梦的状态中,等清醒过来,竟完全不明白自己刚看的那几页在说些什么?如果你跟随着我们提议的步骤来做,就绝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因为你始终有一个可以依循作者思路的系统了。

可以把自己想成是一个侦探,在找寻一本书的主题或思想的线索。随时保持敏感,就很容易让一切状况清楚。留意我们所提出的建议,会帮助你保持这样的态度。你会很惊讶地发现自己节省了更多时间,高兴自己掌握了更多重点,然后轻松地发现原来阅读是比想像中还更要简单的一件事。

我觉得这种类型的阅读就是发现一本书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利用书本提供的一切可以提供书本内容的信息来读书——目录,序,索引,书籍广告,以至于书本主体一些段落,和书本的结论,这样,书的基本轮廓,架构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在此,我觉得还可以加上一些书评,让别人帮助自己来完成阅读和其咀嚼过程。即使是略读,也坚持一个较好的阅读习惯,这样,就可以抓住整条鱼,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一鳞半爪。

(二)粗浅的阅读

只要找到对的方向,不论是多难读的书,只要原来就是想写给大众读者看的,那就不该有望之却步的理由。对的方向?答案是一个很简单、但很重要又有帮助的阅读规则: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如果你容许自己被某个顽固的段落绑住了,你就是被打败了。在大多数情况里,你一旦和它纠缠,就很难脱困而出。在读第二遍的时候,你对那个地方的了解可能会多一些,但是在那之前,你必须至少将这本书先从头到尾读一遍才行。

在这里,我发现中国、美国的教育界都是一样的:碰到不懂的地方,一定要查资料,问老师,弄明白再说。可是在这本怎样读书中却指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论述:如果时候不到就做这些事,却只会妨碍我们的阅读,而非帮助。因为,这种折磨人的程序首先会剥夺阅读的快乐(有点像中学时学习鲁迅的作品)。其次是,过多的纠缠于细节,那么就会错过一些清楚的大原则。这样你在任何层次的阅读都不可能很好。

在这个层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1、 阅读的速度:人们可以读得更快,但是对于书籍阅读来说,速度是根据需要而变化的——天龙八部里,王语嫣听到慕容复练习打狗棒法一味求快就特别着急,应该就是这个道理。

2、 逗留与倒退:影响速度,浪费脑力

3、 理解问题:

4、 做一个自我要求的阅读者:

阅读时昏昏欲睡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很多人可以秉烛夜读,不应该简单的解释为他们非常人。(估计苏秦张仪悬梁刺股式的学习并非是一个好习惯,而凿壁偷光才真正可以说是个主动的阅读者吧?)在阅读的时候想要保持清醒,或昏昏入睡,主要看你的阅读目标是什么。如果你的阅读目标是获得利益—不论是心灵或精神上的成长—你就得保持清醒。这也意味着在阅读时要尽可能地保持主动,同时还要做一番努力。读书不是娱乐性,而是从中获得利益。

只要是超越基础阅读的阅读层次,阅读的艺术就是要以适当的顺序提出适当的问题。关于一本书,你一定要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

(1)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2)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这些组合成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

(3) 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除非你能回答前两个问题,否则你没法回答这个问题。在你判断这本书是否有道理之前,你必须先了解整本书在说些什么才行。然而,等你了解了一本书,如果你又读得很认真的话,你会觉得有责任为这本书做个自己的判断。光是知道作者的想法是不够的。

(4)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资讯,你一定要问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这位作者会认为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如果这本书不只提供了资讯,还启发了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意或建议,以获得更多的启示。

我觉得这四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在理解作者的基础上,把自己和书籍之间搭建起一个桥梁,联系。

5、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

藏书章仅仅是代表在纸张上的拥有,而不是智力上的拥有。如果你有读书时提出问题的习惯,那就要比没有这种习惯更能成为一个好的阅读者。但是,就像我们所强调的,仅仅提出问题还不够。你还要试着去回答问题。而这个回答问题的过程可能在大脑中就完成了,但是如果能够用笔完成——而我现在是在用键盘——就更好了。中国古语中有“微言大义”的说法。据说半本论语可以治理天下。那么如何把字面后的东东读出来,而且能够写出来,才真正把图书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真正完成了对图书的拥有。

⑴在书上做笔记之所以不可获取,是因为:第一,那会让你保持清醒—不只是不昏睡,还是非常清醒。其次,阅读,如果是主动的,就是一种思考,而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不管是用讲的还是写的。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第三,将你的感想写下来,能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

以下是几个可以采用的方法:

(1) 画底线—在主要的重点,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画线。

(2) 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把你已经画线的部分再强调一遍,或是某一段很重要,但要画底线太长了,便在这一整段外加上一个记号。

(3) 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要慎用,只用来强调书中十来个最重要的声明或段落即可。你可能想要将做过这样记号的地方每页折一个角,或是夹一张书签,这样你随时从书架上拿起这本书,打开你做记号的地方,就能唤醒你的记忆。

(4) 在空白处编号—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时,可以做顺序编号。

(5) 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同样的论点,或相关的要点,或是与此处观点不同的地方。这样做能让散布全书的想法统一集中起来。许多读者会用Cf这样的记号,表示比较或参照的意思。

(6) 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这跟画底线是同样的功能。

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在阅读某一章节时,你可能会有些问题(或答案),在空白处记下来,这样可以帮你回想起你的问题或答案。你也可以将复杂的论点简化说明在书页的空白处。或是记下全书所有主要论点的发展顺序。书中最后一页可以用来作为个人的索引页,将作者的主要观点依序记下来。

三种做笔记的方法

在读一本书时,你可能会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因此做笔记时也会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你会用哪一种方式做笔记,完全依你阅读的层次而定。

A、在检视阅读中,要回答的问题是:第一,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第二,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第三,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你应该做一下笔记,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写下来。尤其如果你知道终有一天,或许是几天或几个月之后,你会重新拿起这本书做分析阅读时,就更该将问题与答案先写下来。要做这些笔记最好的地方是目录页,或是书名页,这些是我们前面所提的笔记方式中没有用到的页数。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些笔记主要的重点是全书的架构,而不是内容—至少不是细节。因此我们称这样的笔记为结构(structural note-making)。

B、结构笔记与概念笔记(conceptual note-making)是截然不同的。而当你同时在读好几本书,在做主题阅读—就同一个主题,阅读许多不同的书时,你要做的又是什么样的笔记呢?同样的,这样的笔记也应该是概念性的。你在书中空白处所记下的页码不只是本书的页码,也会有其他几本书的页码。

C、对一个已经熟练同时读好几本相同主题书籍的专业阅读者来说,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记笔记的方法。那就是针对一场讨论情境的笔记一这场讨论是由许多作者所共同参与的,而且他们可能根本没有常察自己的参与。我们喜欢称这样的笔记为辩证笔记(dialectical note making)。因为这是从好多本书中摘要出来的,而不只是一本,因而通常需要用单独的一张纸来记载。这时,我们会再用上概念的结构—就一个单一主题,把所有相关的陈述和疑问顺序而列。

6、 培养阅读的习惯

所谓艺术或技巧,只属于那个能养成习惯,而且能依照规则来运作的人。这也是艺术家或任何领域的工匠与众不同之处。要养成习惯,除了不断地运作练习之外,别无他法。

知道一项艺术的规则,跟养成习惯是不同的。我们谈到一个有技术的人时,并不是在说他知道该如何去做那件事,而是他已经养成去做那件事的习惯了。当然,对于规则是否了解得够清楚,是能不能拥有技巧的关键。如果你不知道规则是什么,就根本不可能照规则来行事了。而你不能照规则来做,就不可能养成一种艺术,或任何技能的习惯。艺术就跟其他有规则可循的事一样,是可以学习、运作的。就跟养成其他事情的习惯一样,只要照着规则练习,就可以培养出习惯来。

由许多规则中养成一个习惯

对于阅读,也如同其他任何复杂的运动项目一样,也要通过一个个分解动作——对一个个规则的由知道,到实践,到反复实践以至于熟练,再将一个个规则统一到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完整、流畅的阅读习惯。

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四个规则:

第一规则:对书籍进行分类,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分析阅读的第一个规则,虽然适用于所有的书籍,却特别适合用来阅读非小说,论说性的书。

举例:

从一本书的书名中你能学到什么——1859年,达尔文(Charles Darwin)出版的是《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而非《人种起源》(The Origin of the Species);《罗马帝国衰亡史》而非《罗马帝国兴亡史》

分类方法:

主要的分类法,一种是虚构的小说类,另一种是传达知识,说明性的论说类。在论说性的书籍中,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将历史从哲学中分类出来,也可以将这二者从科学与数学中区分出来。

一个基本的分类原则,这个原则适用于所有的论说性作品。这也就是用来区分理论性与实用性作品的原则。

首先,你要学习去怀疑一切。在书籍分类上,你要有怀疑心。我们强调过经济学的书基本上通常是实用性的书,但仍然有些经济学的书是纯理论的。同样的,虽然谈理解力的书基本上通常是理论性的书,仍然有些书(大部分都很恐怖)却要教你“如何思想”。你也会发现很多作者分不清理论与实用的区别,就像一个小说家搞不清楚什么是虚构故事,什么是社会学。你也会发现一本书有一部分是这一类,另一部分却是别一类,斯宾诺莎的《伦理学》(Ethics)就是这样。然而,这些都在提醒你身为一个读者的优势,透过这个优势,你可以发现作者是如何面对他要处理的问题。

理论性作品的分类

照传统的分法,理论性的作品会被分类为历史、科学和哲学等等。所有的人都约略知道其间的差异性。但是,如果你要作更仔细的划分与更精确的区隔时,困难就来了。

有一个判断依据我们认为永远有效,不过你可能要把一本书的内容读了相当多之后才能应用。如果一本理论的书所强调的内容,超乎你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那就是科学的书。否则就是一本哲学的书。(记住,这只适用于科学或哲学的书,而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书。)

分类的作用:

书本所要传达给我们的知识不同,对我们的指导方式也会不同。如果我们要跟随这些书本的指导,那就应该学习以适当的态度来阅读不同的书。

分析阅读的第二个规则是: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首先,一位作者,特别是好的作者,会经常想要帮助你整理出他书中的重点。尽管如此,当你要求读者择要说出一本书的重点时,大多数人都会一脸茫然。一个原因是今天的人们普遍不会用简明的语言表达自己,另一个原因,则是他们忽视了阅读的这一条规则。当然,这也说明太多读者根本就不注意作者的前言,也不注意书名,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其次,是要小心,书的重点摘要可能不只有一个,通常没有绝对又惟一的说明。一本书的整体精神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诠释,没有哪一种一定对。当然,某些诠释因为够精简、准确、容易理解,就是比另一些诠释好。不过,也有些南辕北辙的诠释,不是高明得不相上下,就是烂得不相上下。

但,这也不是说就可以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虽然读者不同,书的本身还是一样的,不论是谁作摘要,还是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检验其正确与真实性。

第三个规则可以说成是: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可读性最高的作品是作者达到了建筑学上最完整的整体架构。最好的书都有最睿智的架构。虽然他们通常比一些差一点的书要复杂一些,但他们的复杂也是一种单纯,因为他们的各个部分都组织得更完善,也更统一。

简单的公式:将内容大纲排列如下:(1)作者将全书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二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三部分谈的是别的事,第四部分则是另外的观点,第五部分又是另一些事。(2)第一个主要的部分又分成三个段落,第一段落为X,第二段落为Y,第三段落为Z。(3)在第一部分的第一阶段,作者有四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A,第二个重点是B,第三个重点是C,第四个重点是D等等。

就算你已经很熟练阅读技巧了,你也不一定读每本书都要用上同样的力气。你会发现在某些书上运用这些技巧是个浪费。就是最优秀的阅读者也只会选少数相关的几本书,依照这个规则的要求做出近似的大纲来。

第四个规则可以说是:发现作者的意图,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一本书的作者在开始写作时,都是有一个问题或一连串的问题,而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一个答案,或许多答案。

知道这前四个规则是有整体性,有同一个目标的。这四个规则在一起,能提供读者对一本书架构的认识。当你运用这四个规则来阅读一本书,或任何又长又难读的书时,你就完成了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

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找出一本书到底在说什么的规则(诠释一本书的内容):

第一个规则,我们简称为“找出共通的词义”。

简略来说就是:你必须抓住书中重要的单字,搞清楚作者是如何使用这个单字的。不过我们可以说得更精确又优雅一些:找出重要单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要注意到这个规则共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找出重要单字,那些举足轻重的单字。第二部分是确认这些单字在使用时的最精确的意义。

规则,目标不是列出一本书的架构纲要,而是诠释内容与讯息。

词义的模糊阻碍了沟通,作者与读者之间无法在阅读中实现思想的交互作用。排除这些障碍,就是这条规则所作的。

第二个规则: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第三个规则: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第四个规则: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分析阅读的第三个阶段:说明的是批评式阅读的条件,而在这样的阅读中,读者应该能够与作者“辩论”。

第一:要求读者先完整地了解一本书,不要急着开始批评。

第二:恳请读者不要争强好辩或盲目反对。

第三:将知识上的不同意见看作是大体上可以解决的问题。这个规则再进一步的话,就是要求读者要为自己不同的意见找到理论基础,这样这个议题才不只是被说出来,而且会解释清楚。只有这样,才有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读书笔记

1)精力分配法
70%的书,略读,翻翻目录挑重点读。(做补充)
20%的书,通读,抓中心,形成个体系架构。
7%的书,把书读薄,再读厚,做笔记。
3%的书,可以读一辈子的书。

2)系统读书法
围绕一个感兴趣的主题,
挑选1本~2本主读(7%或20%类),
再挑选3~4本副读(20%或70%类)
然后做思维图,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3)读书4步(鸟瞰法)
1.读书前准备
1.1 明确自己阅读动机(如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对这本书涉及的内容有我有哪些疑问,这本书占我总系统什么地位),选择合适的精力分配。
2.通览初翻一遍书
2.1 这本书我知道多少,不知道多少。
2.2 每一章的重点问题和概要是什么,哪些需要重点看,哪些不需要看。我要带着什么问题去看。
2.3 这本书脉络怎么样,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结构是什么样。

3.重点笔记(3块法)
3.1 笔记A(脉络思维图)
3.2 笔记B(重点和我需要的地方)
3.3 笔记C(我的体会和分析)

4.归类
把这本书的信息放在总的知识结构中。

几个启示,
1.不要被细节吓坏,90%的书知道个大概就好了。
剩下10%的书,80%的内容也是知道大概就好了。
2.知识爆炸社会,要想老鹰逮兔子,只取自己需要的知识,马上飞走,不要贪多贪杂。
3.知识不经过系统整理,就像没有编制过的稻草,一冲就散了,白读。
4.记笔记时可以记录章节、页数,避免笔记太细,影响复习。

5.阅读的几个重点
1)带问题和目的去读,不迷失。
2)做好脉络整理
3)和作者的反馈(读一章问自己,写的对不对,对在哪里,不对在哪里,对自己的问题有没有帮助,有没有值得向作者学习的地方,有没有自己以后要避免的错误)
4)带入知识结构内
6.增加阅读速度:中间指扫法。
7.对理解困难的地方,中心词逻辑法。
阅读需要:果断、勇敢、坚定。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目录

关于完全版的发行
前 言
第一章 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
第二章 用购书清单指名购书
第三章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第四章 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第五章 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19个技巧
附 录 写读书笔记的26款实用文具
后 记
出版后记

读书笔记

“当你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而且亲手写文章的好处比口头叙述要多。”

当你还不清楚自己需求的时候,就多花时间想想自己究竟读书的需求是什么?是为了消遣,是为了提升,是为了拓展视野,还是想为练习技能补充知识基础?想不清楚,那就花点时间想清楚。想不全面 ,那就能确定多少算多少。

搞清楚了自己的需求,就开始列自己的书单吧。记住了,是 “创建自己的书单”。别人的书单,永远是基于别人需求的信息,只能用做参考。满足你的需求的事情 ,只能靠你自己。嗯,这和找老婆/老公是一个道理。

列好书单,买好书了,就是读书了。当然读完了书是需要做记录的,因为这是将书的价值为己所用的第一步。都不能将价值信息提炼或者摘录出来,就更别说实践和创造了,你总不能每次都回头去翻书吧?不做笔记,那么价值还是在书里,和你以及你的生活没有一毛钱关系。读了不是白读吗?

活用,或者也可以说“创造价值”,并不表示你一定是要把书里的东西用成什么样子。这其实也是基于你自己读书需求的一个最终结果。

比如,你确定了自己读书就是为了消遣,只是想读些有意思的小说爱情故事,那么读到了读完了让你满意,让你感动,让你开心的小说,让你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作者能在自己生活中持续带来快乐,这就是读书为你创造价值的形式之一。你也不必总觉得自己不务正业。

但如果你确定了自己读书是为了为自己的技能训练做知识学习储备,那好好选书,认真理解,做导图,记细节,不断实践,就是你该做的事情。

说白了,无论是高手还是小白,读书的流程都一样。差别只是在于,高手从小白开始就在“选书、购书、读书 、记录、活用”的每一个环节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然后逐步更加熟练,逐步更加复杂,逐步更加深入。小白要么就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流程,要么就没有在每一个环节好好做,要么就没有能够持续。

如何利用灵感笔记本

通过写读书笔记,读书已经成为一次成功的体验。之所以称读书为“体验”,是因为它会让你想起关于这本书的书评、博客文章、商务书籍和生活中的对话。这些点点滴滴,都会成为深度思考的线索。那么,如何更大地实现这本灵感集的价值呢?

①积极输出,促进思想内化
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是最常见的思想输出。
哪怕是你自认为非常了解的事情,一旦需要向别人说明或写下来,还是会出现很多模糊不清的内容。

通过别人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以后,你会惊讶地发现,还有很多细枝末节需要补充,甚至察觉到在以前兴奋的思考过程中想歪了方向。

②定时定点重读笔记
漫无目的地翻开笔记本浏览,很难集中精神,因此,奥野宣之建议,选择一个固定的场景进行重读,可能是睡前或者洗澡后,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如同出于好奇而翻读旧报纸,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信息。

选择一个安静的独处环境,重读的频率可以是一周一次,也可以是三天一次。
当你翻开几周前记录的读书笔记时,也许会感慨“哎呀,我原来想过这么奇怪的事情”,这就是重读笔记带来的惊喜。

③重读中也要记录新灵感
在阅读读书笔记时,有时甚至可以达到重读一遍原书的效果。很少人愿意花费几小时去重读原书,因此,花几分钟翻阅读书笔记无疑是最高效的办法。

相隔几天再翻阅自己的点评,很容易能引起新的灵感。譬如欣欣就经常对笔记中自己的点评进行二次、三次甚至四次评点,反复审视自己的思想,有助于发现思维漏洞。

④在博客上写书评
好的读书笔记就好像洗净的食材一样,可以随时拿出来根据需要进行输出。很多人在练习写作时,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进行到一半甚至感到无话可写。

如果事先做好读书笔记,写书评时自然会有很多话可说。另一方面,写读书笔记也可以锻炼使用者对文章结构的组织能力、提高思想输出的质量,其写作技巧也会得到大幅提升。

如果不知道如何写书评,不妨试一试写简短的读书笔记。

4、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7个技巧

①多读百科全书
②不要被销量排行榜迷惑,定期到旧书店转一转
③难懂的书先读节选本/入门版
④尝试三本书同时阅读
⑤杂志要边撕边读,将撕下来的杂志页粘贴在灵感笔记本上
⑥尝试听有声读物
⑦在家里设计一个读书角,放置舒服的沙发和灯光柔和的落地灯

吴晓波:读书人怎样才能有前途?

4 月 23 日,世界读书日,罗辑思维将组织一场“史上第二大读书会”。罗胖和他的 10 位朋友,连续 5 个小时,为您读书。

其中的 5 位大咖已经揭晓: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奇葩说》主持人马东、连续创业者雕爷、《印象》系列总导演王潮歌。

今天再向大家介绍一位将出场的大咖——

吴晓波,“吴晓波频道”创始人,罗胖欣赏的财经作家。

读书会,当然要聊一聊读书人,或者说知识分子。

吴晓波说:“当今中国,知识分子是一个让人非常困惑和引起很大争议的公共身份。”

比如,越来越多的人受过高等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公开发表言论,而“知识分子”这个词为什么却不那么受欢迎?

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个时代的读书人究竟怎样才能有前途?

读书人能不能成为网红?网红中有没有可能产生“公知”?

想知道这些问题吴晓波怎么看,请听他讲一讲这三本书:

1.《知识分子与社会》

这是一本社会学名著。

它把矛头指向整个 20 世纪西方世界最耀眼的一批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什么?他们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什么样的知识分子最危险?听完吴晓波对这本书的介绍,你会得到答案。

2.《何为欧洲的知识分子》

这是一本知识图谱。

吴晓波推崇这本书,是因为它描绘出了一幅欧洲中世纪以来,科学、哲学和社会学等知识领域壮阔的思想流变图,带你进入到各个时代学术大家的精神世界。

3.《悲伤与理智》

这是一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散文集。

作者约瑟夫·布罗茨基,是吴晓波非常喜欢的俄国知识分子。他在书中探讨了诗歌、阅读、美学和历史的本质。翻开书本,你会被作者惊人的博学所打动。

王潮歌:读书就是读自己

2016-04-19 罗辑思维

4 月 23 日,世界读书日,史上第二大读书会。罗胖和他的 10 位朋友,将以线上接力的方式,连续 5 个小时,为您读书。

有 4 位大咖前几天已经陆续向大家介绍过: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奇葩说》主持人马东、连续创业者雕爷。

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但是对他们而言,书籍是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出场的这位大咖是——

王潮歌,《印象·刘三姐》等“印象”系列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总导演、总编剧。

她执导的作品有多火?

每天有近 10 场实景演出在全国各个不同的地方上演,至少 2 万人同时观看。

马云送给她一个绰号——“女马云”。她的艺术作品就是成功的商业案例。

她不仅导演,还坚持创作。

阅读是她的灵感源泉,更是她的一种生理习惯。“出差的时候,手边如果没书,拿起酒店的《入住须知》也得读一会儿,没字就慌,不读点什么就有点手足无措的感觉。”

如果只让她推荐一本书。这本书就是——

《浮士德》。

《浮士德》是一部长达 12111 行的诗剧。

它是歌德的毕生力作。从 1768 年开始创作,直到 1832 年,即歌德逝世前一年,才最后完成——前后历经了 64 年。

它同《荷马史诗》、 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样被誉为“名著中的名著”。

这本书的构思很宏伟,人物设置却很简单:

一个是浮士德,一个是魔鬼靡菲斯特。

浮士德想要知识、想要爱情、想要权力和金钱,甚至想要填海造田,他一次一次地和魔鬼交换。每一次交易,都让我们重新审视一次自己。

读书就是读自己。

《浮士德》这本书,王潮歌反反复复读了好多遍,每读一遍都能获得新的感受。她说:“这本书年轻的人、年长的人都应该读,甚至应该不止读一遍。越早读这本书,就比其他人越早地发现自己。”

人生要深刻,必读《浮士德》。

想听王潮歌导演解读《浮士德》这本名著?

为什么越是优秀的人,越喜欢读书?

本文作者:小红拖拉机
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找饭 ( ID:job_fun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知乎主页: https://www.zhihu.com/people/xhtlj/answers(点击可查看作者更多回答)

经常听人调侃,人丑就要多读书!也有人开玩笑说,读书是为了心平气和地跟傻x说话。

小时候,读书更多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表扬和赞赏,让自己看起来更努力一些。天真地以为,读书是一件有尽头的事情,到头来却发现:书是读不完的。

看到许多优秀的人都有自己推荐的书目,于是每当迷茫或是感到知识匮乏时,便会找一些书籍来读,以掩盖内心深处的焦虑。

既然读过的书都会忘,那么读书对我们来说,到底有什么意义?

先说好,我们这里讨论的读书指的是「学习」,而不是读知音、故事会对吧?

读书给我们大脑填充了许多知识,让我们摆脱恐慌和愚昧,更加了解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知道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知道了为什么和怎么办。

不仅如此,读书还训练和开启了我们的大脑,激发了许多潜在的能力。比如,让大脑拥有更丰富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学会反思与类比。

当我们读的越来越多,会发现读书成了一种习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能带来抚慰、带来快乐、带来充盈感和自信。

就像你问健身的人,健身是为了减肥吗?他们会告诉你:“健身是一种生活方式。”

当然,读书也一样。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读书是件很枯燥的事情,就像刚开始健身一样枯燥,毕竟它的奖励链条要更长一些。

那么,读书它究竟有什么用?

-01- 让自己更平和看这个世界

每当我读的书越来越多时,我就越能感觉到之前的愚昧。每当开启一扇新领域的窗户时,面对着浩瀚的知识海洋,你就能感知到自己的渺小。

不过你转身在看那些还不知道这扇子窗户存在的人,你的下行比较的优越感就来了。

是的,他们还在喝酵素对抗自由基;

是的,他们还在吃茄子绿豆来抗癌;

是的,他们还在讨论着本周的星座运势。

当你学了更多科学知识后,会觉得这很扯啊。可对于那些全然不懂的人来说,那真的就像是救命稻草。

记得某次几个同事在聊星座,我也顺便搭茬聊了起来。

我说:“小A,我说说你的性格,你看看准不准。”

她说:“好啊好啊。”

我说完,她惊讶地看着我说:“你们心理学还教星座啊?快给我算算我的运程。”

他们就愿意听我讲些有的没的,我要给他们讲什么是巴纳姆效应,他们才懒得去听!

当你真正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时,你会感到内心的平静。

因为无论是那些可怕的癌症,还是那些美好的爱情,你知道他们是怎么来的,怎么没的。你知道人们生活在一个概率中,你知道人们活在一个被物质决定的世界中。

你会看破那些带有恐吓的言论背后被利益驱使的动机,你会知道转基因其实也没什么。

无论是人自己,还是人吃的东西,无一不是在几百万年的挑选和进化中转基因得来的。要是基因没有转换,你指不定还是一条大鱼,在太平洋的某个海沟里游弋。

你会知道更多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是什么影响了什么。你也会知道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没那么简单,有哪些因素干涉了哪些影响。

所以那些把复杂的事实,压缩成简单的因为a所以b的逻辑链条,听完你会笑笑。是的,他们忽悠不了你。

-02- 一种享受的生活方式

虽然大家都是人,但彼此间却很难理解。

很多人无法体会,为什么有人吃饱了撑的去冒险攀登雪山?

很多人也不理解,为什么一个人看书也那么有意思?

但是和爬雪山、踢球、歌唱都不一样,单单读书本身,就几乎能获得别人亲历才有的体验。

我们可以通过读书,想象出在雪山什么感觉,在荒野什么感觉,航海什么感觉,打猎什么感觉。

有的人喜欢听音乐,有的人喜欢踢足球,有的人喜欢读书,这都是人们有乐趣的生活方式。

小学时我每到冬天都会感冒打针,而我又很怵针。

每次打针我都带本读者,然后翻到一篇短文默默读着,这时候医生再打针,我屁股上的肌肉就会很放松,也不会觉得很疼。

后来长大了,不用打针了,读的书越来越多了,逐渐发现自己强烈的认知需求,喜欢几乎所有我不知道的知识,哪怕有些并不实用。

是的,我又不是一辈子只读一本书,干嘛每本书都要很实用呢?

读书越多,知识储备越丰富,就越希望获得更多知识。
就像越健身,越想拥有更完美的体型;越读书,就越希望大脑储备更多知识。

相对而言,读书可能是上天补偿给内向者的一个礼物。性格内向,不读书做点啥呢?

读书是一种情绪的沉浸,外向的人才坚持不下来一个人读那么多枯燥的书,毕竟还有更有吸引力的活动 — 社交。

-03- 弥补智力的不足

很多人说读书有什么用,读完也找不到工作。尤其是对于不够聪明的人,这就是一次智商碾压和筛选。

是的,但是你应该感谢,因为读书的考试不仅是智力测验(Intelligence test) ,还是成就测验 (Achievement test)。

它不仅测试了你的智力水平,还测了你过程中get到的知识技能,所以你可以用成就来弥补智力的不足。

虽然有的人因为聪明拿高分,而不够聪明的你,还可以靠拼命刷题拿高分,反正拿到分就代表了更高的智力水平。

如果只是智力测验(看谁脑子灵活不灵活),你可能根本没有机会进入知识分子的圈子。

而且书读的越深入,你会发现它越能掩盖你自身的不足。

我有个同事,大家觉得他是个书呆子,因为不善人际。

我敢说,他要是没有学历,去做一些没有学历门槛工作,很可能会失业,在哪家公司都过不了试用期。

但因为他是量子物理学博士,他所掌握的一些数学算法和思维方式,可以让他轻易担任某个新技术研发公司的科学家。

但,读得多和读得好并不是一回事。只有在加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阅读,你才能更深入地掌握到精髓。

所以,读书不仅仅是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运用知识进行思维开发的过程。

本科教育更多是面向基础研究人员的培养,所以初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跟一个高中都没毕业的职场老手相比,并不一定有优势。

就好比还没有装系统的pc机,计算能力输给计算器。但装好系统,它的运算速度就是计算器无法比拟的。

-04- 拥有更多的人生选择权

当你读的书足够多,你会发现你的人生选项越多。

你要知道,一个人的成功和富有,并不一定在于拥有多少财富和名望,而是拥有自尊和自主的能力。

今天我可以在一家公司担任职员,如果哪天干得不爽了,我可以随时去大学做教授。正是这些选择权,让我们跟别人虽然在同样的职位上,却拥有着不同的地位。

有时我们去评判一个人,并不是他在做什么,而是他可以做什么。

一个北京某高校的博士,毕业已经28岁,单身大家觉得很正常,哪怕是女生。

但你要放在农村30岁还单身试试,多少跟你不相干的人在背后议论你:这么大不结婚,肯定是有问题。而且,在小地方30岁还没固定的工作方向,又会笑你一事无成了。

可是,为什么30岁没有固定方向,就一事无成了呢?

因为在四线城市和小县城就是这样啊。难道你还指望着通过跳槽获得晋升?你以为你活在大都市呢?

所以,读的书越多,你的准备期和成熟期就可以逐渐延长,你的职业选择方向也会更多,未来会有更多可能性。

你可以打工,还可以创业,如果能力出众还可以去企业担任高管。如果工作得不开心,你还可以回学校教书。

这是读书给你带来的可能性。

前段时间,张雪峰在「演说家」上的一席话说的很多人热血沸腾,很多人跟他争论。

其实,他说了一些实话。

对于那些本科起点低的同学,确实可以通过考研来获得职业生涯的发展。而如果你们本科毕业直接去工作,起点可能低到让你吃惊。

去年夏天我看了一档新闻节目,说一个武汉的汽车类的职业技能学校为了提升学员的就业竞争力,希望政府能够批准他们升本,以后就能直接发放本科学历,提高学员竞争力了。

如果职业技能学校都升本了,那跟我国的学历通胀比起来,M2也只能毛毛雨了。将来要读不了个985本科,连修车都特么被人嫌弃。

读书是个体对于环境的内化与顺应的过程。只有不断的学习,我们才有能力主动改变当下的自己,以更好地适应环境,达成最终的目标。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