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Opportunity

In-the-middle-of-every-difficulty-lies-opportunity.png

是人才永远不缺机会,不是人才给你机会也抓不住,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聚焦自我成长才是解决问题的王道。

IPCreator:没有资本(资金、智识、时间),即使识别出了机会也抓不住,即使抓住了,也拿不住。

没有能力抓住的不是机会而是诱惑和陷阱——不是我的我不要;对真正的高手而言,从来不缺机会。

永远不要抱怨没有机会,所谓错过,只不过是因为大多数人对此视而不见而已。
如何才能使自己配得上那个机会?

IPCreator:不能识别出的机会往往是遗憾,只有能识别出才能抓得住,
类似于情绪管控的第一步是识别出情绪。

筛选条件:

  1. 符合目标;
  2. 能力匹配;

【打工的本質:你的薪水取決於你創造的價值(所謂的業績),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
為什麼是陷阱?

  1. 難以得到
  2. 得到了難以勝任
  3. 勝任了難以滿足
  4. 又是一輪惡性循環

真正的考验,在于对错误的机会说不。

“机会并不是平等的。你把握好机会,是能力;你创造出机会,也是能力。”

Deep Thinking from IPCreator

Image_20180215075114.jpg

1, Every task is a good opportunity for self-growth.—Win-Win
The greater the challenge, the greater the growth.
2, The premise of seizing a good opportunity is to have the necessary ability and experience, as well as contacts.
3, Breaking old thinking and old habits can produce new results.
4, Take care of yourself first, make yourself comfortable, then say something else.
5, Don’t waste any energy and money on useless people and things. That’s what life and struggle are all about.
6, My health, happiness, growth, life has nothing to do with others, only Myself.

Create opportunities, identify opportunities, seize opportunities
There is no shortage of opportunities, only the ability to seize them.

Dollarphotoclub_650991851.jpg

2017111215412899.jpg

460440-636274412330917926-16x9.jpg

造成机会不平等的4个因素

罗伯特·帕特南(Robert Putnam)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和社会学者之一。他的代表作包括《使民主运转起来》,研究的是意大利在二战之后如何建立起现代政府,《独自打保龄》研究美国社区的衰落。这两本书都是过去半个世纪被引用非常多的社会科学著作。他也担任过多届美国总统、英国首相、法国总统等政府首脑的顾问,在西方的学术界和政治领域都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帕特南最新的一部作品是《我们的孩子》。这本书要讨论的问题同样宏大而且切中现实:美国社会中的不平等和阶层流动机会的变化。

我们在谈论不平等时,首先要区分两个概念,收入平等和机会平等。

收入平等指的是大家最常谈论的财富分配的不平等问题,也就是贫富差距的扩大。机会平等指的是,无论你出身如何,都能在一个大致相同的起点上开始奋斗,也都能得到大致平等的机会。

所谓美国梦,指的其实就是机会平等,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可以白手起家,靠个人奋斗成功。也正是因为美国社会过去在机会平等上做得很好,所以,美国人一直对收入不平等的容忍度也很高。

帕特南在《我们的孩子》中研究的是后者,美国下一代的机会平等在遭受威胁。这本书的副标题也表明了这一点:危机中的美国梦。

帕特南和他的研究伙伴一起,从家庭结构、父母、学校条件、邻里社区四个方面,调查和访问不同阶层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来说明这一点。这是四个造成机会不平等的因素。

家庭结构上,受过大学教育、经济收入在前三分之一的上层阶级家庭,出现了一种“新传统”婚姻的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夫妻双方都外出工作,等到事业走上正轨,才开始考虑生孩子的问题。但是,仅受过高中教育,经济收入落在后三分之一的下层家庭,出现的是“一种新的、更杂乱多变的家庭模式”。有的社会学家称之为“脆弱的家庭”,在这种家庭中,性伴侣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短暂,孩子的养育也逐渐同婚姻脱钩,孩子的父母可能根本没结过婚,即使处在婚姻关系,这种婚姻也很脆弱。

帕特南说:“上一代人的贫穷造成了及家庭的解体,而家庭解体又造成了下一代人的贫穷。但无论如何,家庭都是事关全局的重要因素。单亲父母越多,也就意味着社会流动性越低,虽然不是绝无例外,但相关性也很强。”

家庭结构必然会影响到父母对孩子的学前教育。这是机会不平等的起点。帕特南引用最新的神经学研究说,婴儿的大脑天生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因此,成长环境从一开始就影响到他们的大脑组织发育。尤其是在”非认知性技艺“,比如勇敢、乐观、责任心、自控力等方面。“儿童的大脑并不是一台可孤立运转的计算机,而是一种社会性的器官和机制。”

而且,帕特南指出,绝大多数的研究都表明,在培养孩子上,不同阶层的父母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高知父母致力于培养自主、独立、有自我反思能力的下一代,要让孩子自尊自强,有能力做出积极向上的选择;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长往往把目光投向几率和服从,要求孩子严格遵守家长定下的各种规矩”。上层家庭在培养孩子上采用的是“推进式策略”,父母会鼓励孩子在舒适的环境中开发潜能;穷人家培养孩子的策略却是防备式的策略,也就是以保护孩子安全为首要考量。

两类父母在对孩子的时间投入上也表现出很大差异。最典型的就是“睡前故事时间”和“共进晚餐时间”。因此,出生在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的孩子可以享受两种成长红利,更多的金钱和投资,更多的时间投资。而下层家庭的孩子承受的是两种成长的困境。

第三个会造成机会不平等影响的因素存在于学校之中。但是,并不像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穷人学校和富人学校之间的分化,是因为公共资源分配的偏差。政府对所有公立学校的资源投入差别并不大。也就是说,差学校之所以差,不是因为穷。

帕特南的研究表明,更合理的解释是,学生群体从校外带入学校内的资源和习气。也就是说,“你的同学是谁,你和哪些人一起上学,这是大问题。”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在校外的生活。真正的差距发生在学校之外。然后,有的孩子会把家庭对学校的鼓励和资源带入学校,有的学生会把麻烦和挑战带入学校。好学校存在着同辈压力,学生们互相竞争以取得更好成绩;坏学校的氛围让学生并不在乎学习。

其实,这和跟帕特南说的第四个造成机会不平等的要素相关:邻里社区。邻里社区就是社会关系网。帕特南用了一个比喻,它就像是汽车的安全气囊。在遇到事故时,安全气囊会自动张开保护车内的人,社会关系网络会在孩子出现麻烦时保护他们。

但是,帕特南说,由于美国各地的社区,无论是富有的还是贫穷的,社会关系网络都在衰落。因此,这就让穷人和富人的下一代在机会平等上加大了差距。因为,富人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可以用私人的资源来弥补衰败的公共关系网。

这是知名学者罗伯特·帕特南指出的四个会造成机会不平等的因素。虽然他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美国社会,但我相信大多数人也能在中国社会中找到对应。

本期文章参考内容来源:《我们的孩子》,作者罗伯特·帕特南

成长的秘密

每个人都渴望成长,渴望提升自己的能力。有什么办法可以提升能力,如何提升呢?今天,我就自己最近学习的内容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欢迎各位指正。

一、个人知识内化升华,分享与应用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了之前学习达梦的一个课程——《个人知识管理》。何为个人知识管理?是指个人为了提升个人的竞争优势,建立自我的知识体系,并不断进行知识的获取与整理、存储与更新、交流与分享、应用与创新的过程。

很多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了误区,资料保存了就掌握了。而事实上,我们只是保存了,而且只是增加了硬盘的内存,并没有添加到自己的头脑,更没有内化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没有内化升华,一切就成了垃圾。学习知识,需要形成体系,除了获取和存储外,还要更新、分享、应用和创新。

知识如何转化为能力呢?能力就是将知识运用到工作生活中,使得下一次出现的时候,依然能做得很好。能力提升的通用模式一般要经过体验、试错、观察、阅读、思考、行动、肯定等环节,总的来说是自己先去做了,再去示范教会别人,这个是成长最快的途径之一。

二、行动,刻意练习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梦想,可大多数人是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猫叔说:不去做,然并卵。想法太多不如去做,知道与做到之间,差着很多个刻意练习。真正提升我们水平的不是文化,不是艺术,不是哲学,不是制度,不是自虐,而是刻意练习!

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顶尖高手,关键在于“刻意”地在这个领域上练习。而刻意练习的关键就是察觉,有意识地训练识别当下的情绪、当下的机会,让情绪带来正面的价值,创造或把握机会。因此,不要因为察觉练习简单而放弃。

三、察觉,利他,共情
梦想实践班微课第一项作业是做察觉练习,这个练习是定期记录自己的情绪状态,检查是否偏离自己的目标。这个练习早在刚接触达梦的时候,就有刻意练习过,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在紧急的状态下,通过察觉自己的情绪,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另外,在与他人沟通时,能更好地察觉对方的情绪,进而做到共情。

近期听裙子老师的课程《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HRBP》,他提出一个合格的HRBP要有利他心理,即共情。如果与员工对话的过程中,多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那么得到的效果就截然不同。

这个周二,在跟运营部门开会讨论绩效方案的时候,我想起了裙子老师的利他心,当运营部门人员提出了不同意见和过分要求时,我察觉到自己心里有那么一丝嘲讽,但是我没有去反驳,也没有恼怒,而是调整了一下情绪,作为一个聆听者认真听着他们的处境、他们的难处,以平和的心态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虽然讨论会最终的结果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更深层地了解到业务的运作,同时也发现自己在控制情绪上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坚持,养成习惯,厚积薄发
牛人之所以牛,除了有天赋之外,还离不开行动的勇气,以及坚持下去的毅力。上面提到的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顶尖高手,关键在于“刻意”地在这个领域内练习,那怎么练习呢?有2个关键点:第一就是走出舒适区,不断接受各种挑战,才能突破自身的局限,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二就是保持动力。刻意练习离不开长期的努力,但过分强调意志力的事情都很难成功,保持动力才是关键。

重复,重复,再重复!想要把一个套路,一个技能,哪怕仅仅是一个生活习惯,甚至是一个心态,长在大脑中,唯一办法就是不断重复。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行为,如果被别人或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形成你的习惯。

习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沉淀积累,那么在重要时刻,将会发挥作用。就如我现在的状态,通过察觉练习,能够及时地感知自己当下的情绪状态,进而减少与他人争吵对抗的局面。当然目前还有需要加强的地方。

五、总结
能力提升的4个环节,第一是将知识分享与应用;第二是刻意练习;第三是察觉练习;第四是厚积薄发。把察觉练习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都能很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零工经济:如何用“机会心态”获得成功

如今,零工经济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2017年,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的一份“零工经济”报告显示,在美国和欧洲,从事自由职业的人口占到了20%~30%。过去,零工可能只是体力劳动的外包,比如像快餐、零售等行业提供的兼职工作。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脑力和专业工作也可以被重组、外包,比如,我们可以下载一个财务管理软件,找一位会计师。

美国资深研究员黛安娜·马尔卡希开过一门MBA课程,叫做“创业与零工经济”,这门课被《福布斯》网站评为“全美十大创新性商学院课程”。她在《零工经济》这本书里认为,零工经济不仅让企业和劳动关系发生了变化,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革命。在零工经济中,好工作甚至不是必须的,人们只要专注于找到好的工作内容就可以了。

那如何参与到“零工经济”中呢?马尔卡希在书里提供了一些建议。

第一,你要定义属于自己的成功版本。书里说,如果你想要改变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首先要问自己三个问题:我期待的成功是什么样子的?我生活中的价值观和优先事项是什么?我如何定义一份好工作、好职业,甚至是美好人生?这些问题的答案能够帮你在财务、职业等方面更好地做决策。

第二,要从“员工心态”转变为“机会心态”。书里说,零工经济其实是一种基于技能的经济。在传统经济下,我们都是用“员工心态”问自己,“我能找什么样的工作”。而在零工经济时代,我们应该用“机会心态”问自己,“我能做什么,以及我能创造什么价值”。新的劳动力市场不再只看重学历、职称这样的传统成功标志,而是更关注你能为潜在的雇主和客户带来哪些具体的、可展示的技能和能力。拥有“机会心态”的人,会积极地跟别人建立联系,学习新技能。即使是在全职工作的情况下,他们也能从战略性的角度去思考,当前的工作能提供什么样的技能、经验、人脉和知识。

第三,要建立一个稳定的人脉圈。在零工时代,多变的工作任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一个人可能一直处在寻找新机会的过程中,所以人脉圈很重要。书里建议,在建立人脉的时候,要重点培养弱关系。关系分两种,一种是强关系,指的是那些你最熟悉、经常互动的人,比如配偶、好朋友、同事等。还有一种是弱关系,指的是那些你只见过几次的熟人,比如在一个项目中遇过几次的同事,或者是偶尔在街上遇到的邻居。

研究表明,人们新工作机会来自强关系的比例不到20%,其余80%都是弱关系贡献的。所以弱关系是带来新机会的关键。

除了利用弱关系,书里还介绍了两种展示能力和价值的方法,分别是“内导联系”和“外推联系”。内导联系是指主动创建内容,再用这些内容把人们吸引过来,比如你可以通过传统媒体、博客、个人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让人们发现你,然后跟你建立关系。外推联系是指参加一些兴趣组织来和别人建立联系,比如读书会,业余体育俱乐部等,或者是一些归属性组织,比如校友群、社区委员会等。

第四,你要重新规划自己的时间。自由意味着对负自己更多的责任,这也是很多人宁可不要自由的原因。在零工经济中,由于你不用被迫朝九晚五去上班,所以更要谨慎制定自己的日程表。

第五,你还要更新自己的财务观念。过去,稳定工作给你提供了固定的薪水,这种情况下,高固定开销、高负债的生活方式也许是可以维持的。但是在零工经济中,没有哪一种工作是稳定的,你的收入也是随时变化的。这时候,你在财务方面要更灵活,降低固定开销,提高储蓄,以及减少债务。比如,你可以把所有权变成使用权,选择以租代买、以使用某件东西代替拥有某件东西,这样可以增强你对消费方式和消费内容的控制,也可以节省开支。

以上就是马尔卡希对零工经济的看法和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期内容参考来源:《零工经济》,作者:黛安娜·马尔卡希,中信出版社出版

罗胖精选 | 中美贸易摩擦下的全球化机会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今天的“罗胖精选”,来自「得到」的付费订阅专栏王煜全老师的《全球创新260讲》。

现在很热的一个话题,是中美贸易摩擦。很多人都隐隐然感觉,不管这次摩擦的结果如何,一个不同的时代,正在拉开序幕。在我们今天免费放送的内容里,王煜全老师就从科技全球化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只要中国人能够重新理解我们和世界的关系,这次摩擦恰恰是中国进一步全球化的元年。

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王煜全老师的精彩内容。

摘自「得到」付费订阅专栏《全球创新260讲》

最近很多人问我关于中美贸易的话题,很多人关心美国突然增加关税,对我们在美国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有没有影响?

今天我就这一段时间了解到的情况,跟大家解读一下,中美贸易摩擦背后对我们的科技创新有什么影响。

  1. 特朗普难以预测

首先,我们说是特朗普的性格决定了美国政策的反复无常。

以前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虽然互相都会有一些不认同,但是总的来说都要保证美国政策的连续性。但是,特朗普这个人以前就没有搞过政治,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为所欲为,所以他的政策调整是无法预测的。

今天他告诉你说,跟中国关系很好,明天就要制裁中国。包括对其他国家其实也是一样,一边说着跟欧洲是盟友,另一边加关税,主要的目标反倒变成了欧洲。所以你很难借助过去的行为对特朗普的政策进行逻辑推理。

另外一方面,别忘了特朗普是电视明星出身,他的那个节目收视率非常高,这其实说明了他对美国老百姓的喜好特别敏感,特别懂得如何调动老百姓的情绪。

在全球化这件事上,他深知大部分的普通美国人认为,是中国人抢了美国人的工作,损坏了美国人的利益,大家反对全球化。所以他敢于不考虑外界的影响,突然增加关税,讨好民众。

但是实际上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只不过受益者是美国的那些跨国企业,而那些跨国企业受了益之后,经常因为避税把大量的资产留在海外,所以美国的普通民众既看不到也享受不到,所以增加了怨气。

但是美国的跨国企业有自己的一套说辞,而且毕竟在美国懂得做各种公关,结果把所有的问题都推到了像中国这样的其实是帮跨国企业赚钱的这些国家身上。

别忘了,中国的出口主要是美国跨国企业的代工,人家赚的是大头,我们赚的是辛苦钱。

但是在特朗普的嘴里,好像一切都是中国的错误。
当然,虽然特朗普的性格造成他当了总统以后无所顾忌,但是也不是能够让他真正为所欲为的。

  1. 中美关系的变化

所以说完特朗普的性格,我们就要说说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中美关系要放在全球化的格局下看待,尤其是要放在中、美、俄三方的关系上思考。

从全球的角度看,美国的两大对手是中国和俄罗斯,一般的原则,美国肯定是要联合一方去打击另一方,但是怎么联合怎么打,这其中是很有学问的。

我们都知道中国一直有个说法,叫做“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因为从毛主席那个年代,基辛格就好像对中国很友好。

其实基辛格骨子里是非常现实的,他当年对中国友好就是为了借中国打苏联,但是现在他发现中国的经济变得强大了,所以他认为经济的崛起才会对美国造成威胁,而俄罗斯只是政治体系和美国不同,但是经济搞不好对美国的威胁有限。

所以,是我们的老朋友基辛格一直在背后建议美国政府,尤其是建议特朗普政府联合俄罗斯打击中国,这就是为什么特朗普上台以后一直对普京频频示好的原因。

但是这个建议被美国的两党议员都给否掉了。

为什么呢?

因为即使基辛格想改变和俄罗斯的关系,特朗普想改变和俄罗斯的关系,但是美国这么多年和俄罗斯一直在斗争,互相之间的怨恨是非常深的。你突然说因为眼前的利益需求想要和他结交,那大多数的美国人是不可能认可的。

所以,现在看起来,虽然基辛格想在背后使坏,但是美国政府这个巨大的机器还是会一直沿着自己的路线行进下去。

特朗普因为整个的政坛都反对,所以现在也摆明了立场,要跟俄罗斯对立。

因为我们都知道,政府会把政治放在更优先的位置上,所以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好事情,也就是说美俄矛盾在美国政治当中依然是第一位的,中美的矛盾虽然看似好像因为经济的问题有点加剧,但是,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只是突然暴富,美国人看不惯而已。

所以,中美关系的本质是全球化以后多方利益的博弈,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赚钱多了,那既然是博弈,就有机会找到动态均衡,就有双赢的可能性,不像美俄关系几乎无可调和。

  1. 中国形象越发负面的原因

过去这些年里,美国一直有一个制裁中国的“301法案”,但是这个法案每年都有人提,但每年都会被否决。

因为美国的很多跨国企业,尤其是那些世界500强企业,他们会不断地找人去做公关游说活动,希望美国政府不要制裁中国,因为他们在中国的合资利益是越来越大的,这些跨国企业在中国以前是赚了很多钱的。

但是这几年中国在快速发展,跨国企业在中国赚钱越来越难,甚至有一些跨国企业退出了中国,于是过去替中国说话的跨国企业集团,他们的声音就越来越小了,他们就不愿意为中国说话了,结果质疑中国的声音就变成了主流。

当然,这些新兴科技企业在中国还是有很多合作的,比如说像苹果手机就是在中国造的,但是总的来说,这种合作和以前的合作比起来要弱很多,所以虽然新兴科技企业在美国依然受重视,但是新兴科技企业也没有太大的意愿替中国说话。

●一方面跨国企业不再替中国说话了;

●另一方面和中国有合作的新兴科技企业也不会为我们代言。

这个就是中国现在在美国整体形象正在越来越负面的一个原因。

  1. 中国企业需要全球化

当然,我们也有一些利好的地方,就是中国有一些出色的企业做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了,能够让美国也看到中国是市场经济的国家,中国的企业可以和美国企业做得一样好。

但是,总的来说,中国企业依然还没有掌握在美国如何去介绍自己,如何让美国不管是公众还是政坛都能够接受中国,这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当然结合这个趋势,我希望大家能够重新理解中国的全球化机会。因为虽然前面说了,整体局势中美的关系是在慢慢地恶化,但是并不是没有机会的。

而我认为,其实我们是可以化被动为主动的,因为过去中国的全球化是被动的,我们说的说法是:

中国之所以受益,是别人全球化,而中国自己不全球化的结果。

什么意思呢?

就是中国加入了 WTO,所以中国的产品可以卖到全世界,但是我们自己依然征收相对来说比较高昂的关税,而且我们还有一些非贸易壁垒,造成这种不公平竞争,这种不对等开放的情况造成中国的获益机会。

所以,我原来一直也在讲,中国之所以形成这样强大的产业集群能力,这样强大的制造能力,就是因为我们其实不完全遵守 WTO 的规则,我们要求跨国企业进中国的时候不能够直接进口,而必须要在中国本地生产,这个是违背 WTO 精神的,那结果这是中国受益最大的一条政策。

  1. 中国让美国老百姓受益

所以,我们认为特朗普其实是借助大众情绪混淆了事实。

因为特朗普现在主要讲的是美国似乎在全世界都吃了亏了,他不光说中国,他也说了日本、也说了韩国、也说了欧洲,甚至说了他的邻居墨西哥和加拿大,因为他认为这些国家很多的关税收的都比美国的关税高,美国的关税反倒是最低的。

他举个例子:

中国的车如果要出口到美国,美国人收2%的关税,但是美国的车出口到中国,中国人收25%的关税。

当然了,其实中国的车出口到美国也不太容易,还有很多其他的限制,比如说我们都知道美国人是如何限制华为的,按理说那也不是关税的问题,但是我们就想说明一点,其实美国的非贸易壁垒也是存在的。

其实在过去的中美贸易当中,美国的跨国企业是获益的。因为其实是他们把制造部分放到了其他国家,那这些国家制造完了以后再利用美国的低关税,再把产品返销回美国,其实整个布局里面都是美国跨国企业在赚钱,而不是那些帮助美国加工的企业赚了大头。

但是,这些跨国企业获益的同时并没有把这些利益带给普通的老百姓,中国反倒是使得美国的老百姓获得利益了,因为有了中国才会让美国老百姓享受到了非常低价的商品。

过去的10几年里,美国老百姓的平均工资并没有增长,但是他们购买商品的价格在降低,所以总的来说,美国老百姓的待遇改善其实是靠中国。

所以这种时候,我认为中美可能会发生摩擦,但是贸易战应该不会打得太激烈,因为一旦激烈了以后,老百姓就真正地受害了,那就不会支持了。

包括我们看前一阵,当特朗普宣布了对中国的贸易制裁以后,美国的股市大跌,那这其实也是另一个侧面的证明,我们在前两天的前哨内容里也讲过,特朗普非常在乎民意,非常希望被老百姓和分析师们认为他是最好的总统。

所以,一旦股市大跌,老百姓必然认为特朗普不是个好总统,所以股市大跌就会造成特朗普不敢有什么真正的大动作来制裁中国。

  1. 重新理解中国的全球化机会

当然,在相对中国能够给美国带来福利的低端产品上,不制裁不意味着都不制裁,所以特朗普的政策是制裁中国的科技产业。

这种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其实今天的中国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去推动全球科技创新的发展了,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也讲过,整个科技产业并不是从头到尾都只是科技创新,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

从高校是要解决科技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而创新企业是要把高校的科研成果孵化成产品,然后再需要巨大的制造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包括资本的支持使得这个产品能够被低价地卖到世界各地,从而使得企业能够真正获利,另一方面也使得这个社会能够被科技所推动。

这里面中国其实不光能贡献资本,而且中国能够贡献我们庞大的制造实力,尤其是高科技制造实力。

中国是全球高科技产品出口第一大国,虽然出国的很多产品其实是替外国人加工的,但是至少在科技领域这种制造实力是非常有必要的,甚至说中国的制造能够推动全球科技创新的发展。

所以,我认为今天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把我们的市场制造和资本能力和全球的科技企业对接。

美国现在要限制中国的科技产品出口,反倒是中国企业加速进入全球化的最好时机。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既然能够在中国帮助美国的科技企业生产,我们为什么不能去美国帮助美国的科技企业生产呢?我们生产的优势并不只是在中国,我们有一大堆懂生产的专家,而且能够和科技对接的懂生产的专家,这个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优势。

那我过去的亲身经历是切实从全球化中受益,所以我也特别愿意把自己在实战当中的洞察和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让大家和我一起做产业的连接者。借着全球,尤其是美国和中国经济上的一些动态,来推动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发展。

我认为,现在中国想像以前一样,一味地躲在家里不断地往国外卖,国外一旦制裁我们,我们就继续降价,国外增加关税我们就接着再降价,永远不出去,那这个时代将会结束了。

因为我们前面讲过,特朗普这个人他是不受各种东西约束的,他会点名告诉你,这个你必须要怎么做,那个就是不允许。所以中国还按以前的办法,就是你增加关税,我就降价继续出口,现在看起来肯定是不行了,他唯一欢迎的是你要到对方那去设厂。

所以我认为:

虽然现在看起来对中国是不利的局面,但是很有可能恰恰会变成中国企业真正大批出海全球化的元年,所以到最后我们反倒需要感谢特朗普,逼得中国人最后终于走出了全球化的这一步。

当然,我们自己也不是只是被动地去做全球化,我也希望中国的企业家们和有志于通过全球化超越以前那些成功者的创业者们,我们一起来研究如何更好地全球化,不是因为被特朗普政府逼着出去,而是因为我们知道现在全球的资源都可以为我们所用了。

如果我们能够用好全球的资源,我们就会比现有的中国企业更加成功,何况全世界的各个经济体一直不断地告诉我们同样一个经验,就是当这些经济体的经济迅速地提升起来,变成全球强国的时候,总会诞生一大批真正的跨国企业,真正地从全球去布局的这样的企业。

中国真正的跨国企业还非常少,我认为中国未来成功的企业家,在未来20年里必然是那些真正做到全球布局的企业家。

所以我也希望我们能够一起来推动这些企业家的成功,这样也是帮助中国的经济更加持续地发展下去。

来源:得到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