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Mind

平凡人,平常心,平常事。

【17.11.20】过程与结果
人生体验在于过程,自我成长在于过程
不要本末倒置,不要因为太在乎结果而影响到了过程
对于过程,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对于结果,要知足常乐,感恩长存
对于经验和教训,要复盘要总结要吸取要提升
不要扩大化,不要永久化,不要个人化

“本来面目”这个词是有典故的。话说唐朝的和尚慧能,禅宗的六祖,有一次遇到慧明和尚。慧明要他讲讲佛法。慧能说,一念不生的境界,就是你的本来面目。

你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普遍承认,才可能真正做到心态平和。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必再主动费心去比较了。否则,你就像绝大部分人一样,不断把注意力放到证明自己上,并且常常用力过度,以致姿势走形,动不动就演砸了,还要花时间和精力躲到角落里舔伤口,或者硬着头皮死撑…

无论如何,要把一切可能的注意力都放到自己的成长上去。这是我们的财富自由之路,事实上是通往任何自由之路的根本。

经济压力的确是人在生活中能体会到的最大压力了吧;也可能是因为,如果在这方面不用跟别人比的话,那在其他方面更不用跟别人比了吧。

修一颗平常心,不只是自我安慰,更是一种定力,精进的恒心。面对人生起伏才能无宠不惊,心中没有杂念和执着,纯粹做事。从平常心里,观照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人生何处不自在。

第一部分:万物有灵——记录细微生活事物的禅意;
第二部分:初心不改——40年写作一篇真诚;
第三部分:随缘而安——淡然看待一切苦乐;
第三部分:活出自己——寻找内心真实自我人生精进;
第五部分:离苦得乐——转化思想天地渐渐宽广;
第六部分:无宠不惊——云淡风轻面对生活起起伏伏;

平常心,观自在

目录

Part 1:万物有灵
松子茶 / 003
荷花之心 / 007
海边的白蝴蝶 / 011
夏日小春 / 015
有情生 / 022
芳香百里馨 / 032
忘情花的滋味 / 039
以智慧香而自庄严 / 044

Part2:初心不改
买了半山百合 / 051
季节之韵 / 056
卡其布制服 / 061
野生兰花 / 066
秋天的心 / 071
雪的面目 / 075
梅香 / 078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 081

Part 3:随适而安
宁静海 / 087
情困与物困 / 091
家舍即在途中 / 098
花季与花祭 / 103
不下棋的时候 / 108
莲花汤匙 / 113
时到时担当 / 119
咸也好,淡也好 / 123

Part 4:活出自己
独乐与独醒 / 127
黑白笔记 / 131
落菊 / 136
墨趣 / 143
心里的水银 / 148
青铜时代 / 152
人格者 / 156

Part 5:离苦得乐
墨与金 / 161
伤心渡口 / 167
一滴水到海洋 / 177
不受人惑 / 183
四随 / 188
思想的天鹅 / 199
从最根深处站起来 / 203

Part 6:无宠不惊
十五楼观点 / 213
平凡最难 / 216
不着于水 / 219
平常心不是道 / 223
一步千金 / 227
本来面目/232
常民与常心/236
留一双眼睛看自己/242

修一颗平常心,做一个安静的人

“专心喝茶的人才能品出茶的滋味,无心于睡觉的人才不会失眠,因此,我们遇到人生的转折时,若能无心与成败,专心于每一个转折,我们就可以免除执着的捆绑了。”“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只不过是偶然。一撮泥土偶然被选取,偶然被烧成,偶然被我得到,偶然地被打破……在偶然之中,我们有时误以为是自己做主,其实是无自性的,在时空中偶然的生灭。”在他的散文中,随性、自我、境界、烹茶煮酒、明月清风、暮鼓晨钟是最常见的元素,而归根结底,林氏散文基本主题是人文的,并且具有东方神韵。

“那些写着最热烈优美的情书的,不一定是最爱我们的人;那些陪我们喝酒吃肉搭肩拍胸的,不一定是真朋友;那些嘴里说着仁义道德的,不一定有人格的馨香;那些签了约的字据呀,也有背弃与撕毁的时候。”“对于爱情,我们都太年轻了,而且我们永远太年轻,不知道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爱情有多少面目。”遣词造句风格简朴、清新、智慧、幽远,能做到虚实生辉,空灵流动,具有诗性之美。

“一个人本来自然活在世间,没有什么欲望,但当他过惯了娇贵的生活,就如同生在盆里的兰花,会失去很多自由,失去很多知己。”在当今这样一个物欲横流、众神隐退的时代,无欲无求、拥有一颗平常心,是何其难得的一件事情。捧读《平常心观自在》就像品尝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点心,可以引发人们对灵性的思考,让大众找回失落已久的精神家园。

修一颗平常心,不只是自我安慰,更是一种定力,精进的恒心。面对人生起伏才能无宠不惊,从平常心里,观照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人生何处不自在。在这个叫嚣扰攘的世界里,我们需要的不是一盆八宝饭,而是一贴清凉散。经历过不美的岁月,置一个聆听的位置,听内心的声音,让自己醒来。真正的美极为柔弱,却不可征服。

唯有平凡才是真

蝶的诞生,花的开放其实是一种最好的示现,示现了人生的美丽的确短暂,在我们生命中一切的美丽真的只是一瞥。一眨眼,黄蝶飘零、春花萎落,这是人生的无常,也是宇宙的无常。花季正是花祭,蝶生旋即是蝶灭,只是赏花看蝶的人很少做这样的深思,因此很少人是庄子。

——林清玄《花季与花祭》


昙花,图片来自网络

这几天,读了不少名家的散文,风格各不相同。及至读到林清玄的这本《平常心,观自在》,觉得通体舒畅。注定是个俗人,所以引经据典我自是喜爱,只是若是流于刻意,又不免觉得穿凿,失了些文字的本真;率性敢说也是好的,只是容易走向反面,让人觉得说教意味太浓。而林清玄的散文就恰恰落眼在一个“刚好”上。刚好引经据典,刚好率性通达……于是,这本散文对我来说“刚刚好”:“刚好”适合我这个俗人、平凡人、普通人。

书的扉页的几行字深得我心:

1
“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大风大浪,习惯大喜大悲。修一颗平常心,观照一饭一花,就有小宇宙、小风波。于平凡中见惊喜,在风波中见定力。平常人生,柔韧又自在。”

这本林清玄的《平常心、观自在》就恰恰抒写了这样的人生哲学。读这本清淡的散文集,感觉就像是聆听一位智者在娓娓道来,并不刻意,絮絮叨叨的都是家长里短、世间小事,却蕴含了一些意境悠远的大智慧。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林清玄观照“一饭一花”:他提及莲池的莲花,讲人们的喧闹打扰了莲花的美丽;他论及昙花,回味起儿时吃的三道关于昙花的“菜色“,什么昙花炒猪肉、炸昙花云云,让人口水滴滴答,然后笔锋一转,自己与夫人却是在喝昙花茶,让人觉得颇有闲趣;他讲到半山百合,提及在菜场里售卖菜的“阿莎力”,又讲到半山悬崖的另一半的开得并不盛的最后的百合,让人神往;他感叹山上花季人声鼎沸的不堪其扰,想起庄生梦蝶,谈“花季”与“花祭”,扬言要在花祭之时看“无常”……

就算是“坐而论道”讲起人生,也是那么的轻松道来,什么台湾俚语“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讲随遇而安,什么禅师关于“苦瓜”的故事言及人生,什么“小瘸腿”的小狗的故事讲述愿望与缘份的关系……

不能说篇篇都措辞精当文采斐然,但的确是用心之作。散文集很多文字直击人心,让我想起那副著名的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好吧,我承认我落了下乘,唯有将智慧融入生活,才是真正的通达。

提及平常心,倒不由的想起《士兵突击》中的那个智商情商卓然的士兵,他的口头禅恰恰是“平常心、平常心”。我想,唯有在平凡人生中能操持“平常心”的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在”,也才能体会人生的真意吧。

孤独六讲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情欲孤独
第二章 语言孤独
第三章 革命孤独
第四章 暴力孤独
第五章 思维孤独
第六章 伦理孤独

人是装在容器里的动物

人是装在容器里的动物。
怎能不孤独。

车子房子城市国家地球是容器。
正义道德善良怜悯爱情是容器。

躯体是容器。
思想也是容器。

空间的穿透是毁灭性的。
很少有人甘愿飞蛾扑火。

有的容器密不透风。
有的容器有门窗烟囱地道。

要进入另一个容器,必须出走。
每一次出走,都冒着走不回来的危险。

剥离是一个血肉模糊的过程。

更多的,是容器外壁的碰撞。
摩擦变形相互阻挡彼此吞噬。

只有在孤独中,人这种动物才是安全的。
孤独是台风眼。一旦离开,劫后余生,不在掌控。

开一扇窗,即使隔着玻璃,毕竟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
开一道门,即使幸福从来都只路过,也为注定的敲门人等待。
开一口天窗,白天黑夜,让阳光和星光照亮不会发光的事物。
开一个烟囱,哪怕圣诞只有一天,也为生命中的礼物准备着。
其余的日子,让灵魂像火葬场的一缕烟,有一个出口。
再挖一个地道,储存心里那些不为人知的秋天和落叶。

感谢这本装满孤独字眼的书,这个文字的容器。
它分成六小格盛着情欲语言革命暴力思维伦理。
这是一个被风吹乱的格子铺。
每样东西上面都覆盖着另一样东西。

对人这种孤独的动物而言,对抗孤独的唯一办法,
也许就是学会把自己的容器不断忘掉。不断放空。

但你不可能打碎它。
打碎它,你将不复存在。

孤独的美学

孤独的美学

顾文豪

刊于2009年12月17日《外滩画报》

孤独作为一种美学,是可能的吗?

这是我翻看蒋勋新著《孤独六讲》前内心最迫切的犹疑。孤独,当下好似流感,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患染过。吊诡之处在于,最害怕孤独的现代人其实最孤独。很简单,现代性的一大特点即是,个体意识的明确。随之而来的既有所谓独立人格的确立,也有此前意想不到的困境,譬如说孤独。 更有趣的是,当人们意识到陷入孤独之境时,第一反应则是回避孤独,这是群居动物的本性,却于解脱孤独无益无用。更深在的问题是,当孤独作为一种群体性症候,我们能否给予孤独多一重维度的探勘,并赋予美学上的意义,使得孤独不再只是一个现代人口中熟滥的词语,心中单一错误的观念呢?

这回,听蒋勋谈孤独,总算能将上述所言一一落实了。书分六辑,分别讲述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聆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寂寥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之名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几乎将关于“孤独”的话题论述得题无剩义。蒋勋是美的善述者,知性而动情,于是这给他关于孤独的议论添了一层难得美学观照,因为孤独难谈,谈得不好,读者越发忧悒孤独。

每天看一章,舍不得快快读完。最喜欢“革命孤独”那一章。中国好革命,但似乎至今未有对革命美学的深度透视,历来谈革命者多是嚣骚空论,催生的不是对于革命的切实了解,反倒激发出不自知的群体盲目。至于由革命而言及孤独,更是少见。在蒋勋看来,“革命跟诗有关,跟美学有关,而它最后导致的是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因为唯有孤独感会让人相信乌托邦”。革命者并非仅是不满现状,毋宁说对现状的不满只是革命者内心孤独的一种外在表现,巨大的孤独感迫使革命者通过革命来消解或完成自己的孤独。好像书中提到的托尔斯泰,抛弃爵位、土地、财产,毅然出走。若是仅从表面所谓对农奴的关切来理解,未免现实功利了点,在这里,托尔斯泰想要进行的是一场关于内心的革命,自我的革命。爵位、土地、财产不仅是他所拥有的物质,同时这些物质是与整个阶级体制紧密联系的。当他决然舍弃这些时,他是在与这背后的阶级体制作战,同时更是在与内心的不安作战。这种内心的革命其实是越出世俗藩篱的,而但凡超越世俗所能容纳之定则之人,必定要饱受讥嘲,因为世俗本身不容许这样。常识告诉我们,这些革命者注定是失败者。

有深意的是,失败者才能获致美学意义。在蒋勋眼里,《史记》就是司马迁为无数失败者所进行的美学书写,他“成功地营造了一个革命者美丽的结局和孤独感”,进而动问“文学是不是去书写一个孤独者内心的荒凉,而使成功者或夺得政权的那个人感到害怕?”,“因为他有所得也有所失,赢了政权却输了诗与美”。这是我读见的对《史记》最好最美的一种解读。

我们今天读《史记》,照样会喜欢那个失败的项羽,而不怎么喜欢那个最终成功的刘邦。理性的读者也许会猜测彼时情形是否果真如此,但“项羽的英雄化正代表了司马迁内心对孤独者的致敬”。这里有颜容憔悴跳水自沉的屈原,有易水畔的荆轲,有不为俗世所容的游侠。所以“司马迁是以《史记》对抗权力,取得权力的人,就失去美学的位置”。

因此再度思考“什么是革命孤独”的问题时,我们会把革命者视为一个怀抱梦想却最终无法实现梦想的人。因为怀抱梦想,所以有诗与美的可能;因为终其世无法实现,也就不可能为任何体制虽捆缚。这种现实意义上的失败造就出强大的美学力量,进而拷问世俗——我们到底能不能容纳他们?

一个成熟健康的社会,应该拥有足够多的面向与可能。

那么,现代人如此惧怕孤独,是不是正是因为我们太过单一,社会面向不够丰富呢?

在这个意义上,我歆服蒋勋所言“这本书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

昆德拉在评析弗朗西斯•培根时如此说道:“画家的强暴之手以‘突兀暴烈的手势’放在肖像主人的脸上,试图在某个深处,找出肖像主人逃逸的‘我’。”如果借用这个诠释,我愿说,对“孤独”的探讨与珍惜,本质上也正是基于找寻那个逃逸的“我”的企图。在与自己相处之时,我们质问自己,一个人会在何等情形下变得不可辨识自己?又会在何等情形下歪斜到仍然是自己?换言之,一个人之所以为自己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孤独的活着——《孤独六讲》阅后感

引子
  
  去了香港旅游,自认收获很多,然而收获最大的就是这本书,台湾美学大师蒋勋所写的《孤独六讲》。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就有一种感觉,好像在跟我说:就是这本书了,赶紧把它买下来。
  
  果然,读了第一页就一发不可收拾,我用了在姨妈家的时间,以及坐火车去广州的时间阅读了五分之四,剩下的在昨夜读完。真是畅快淋漓。
  
  孤独是一种宿命
  
  孤独,无处不在。
  
  也许是上帝惩罚人类的一种方式。当我们拥有智慧的时候,孤独就不可避免。
  
  每个人都感受过孤独感,然而每个人面对孤独感的感受都不一样。大部分人都是逃避,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会去面对。
  
  当人们面对孤独的时候,会感到不自在,会害怕这样的感受再次到来。也许这是因为人类天生就是一种群居动物,这种天性到了21世纪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也无法从我们身上消失——当一个群居性的动物独处的时候,是彷徨失措的,更甚至于会心哀致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习惯于群居的动物们上面看到。
  
  我们会在什么时候感受到孤独?
  
  我觉得,正是我们处于群体的时候,才能感到深刻的孤独;正是我们和亲密的人相处的时候,才能感到深刻的孤独。
  
  不知道大家有没试过,当你和你的朋友们说话,但是你的朋友们并不能理解你所表达的意思,所以当你慷慨激昂的时候换来的却是一片沉静的时候,你是不是会感到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即使是身边亲密的人,也是无法完全了解我的。”
  
  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泰戈尔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这首诗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生与死
   而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 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 用自已冷漠的心 对爱你的人
   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这是一首多么孤独的诗。面对着最想爱,最想诉说的人,却无法说出任何的话语,即使是一点点关心都无法表达,这种深入到骨髓的孤独,令人感到无比的哀伤,但也有难言的滋味,叫人一再回味,否则这首诗绝不能流传千古。
  
  想得而不能得,想说而不能说,想被人关心而没有,默默独自承受,也许这就是一种孤独感?
  
  寂寞非孤独
  
  《孤独六讲》里面,对寂寞以及孤独这两种不同的感受,做出了明确的解析以及对比。
  
  孤独不等于寂寞,寂寞不等于孤独。
  
  寂寞与孤独的表现形式虽然都一样——一种离群的感觉,然而无论从心理感受,还是从人对离群的反应来看,都截然不同。
  
  >寂寞,等于向外寻求回应而不能,就觉得这个世界再没能回应。
  >孤独,等于不向外寻求回应而反观自身,向内寻求回应而圆满。
  
  我们可以在很多画作上都会感受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着对孤独的诠释,我只挑我比较熟悉的中国水墨画来说,在中国水墨画中的人物画里面,很少是有很多人出现在同一张画布上,反而一些风景画有很多人都在同一张画布上,比如《清明上河图》。
  
  古人们画弥勒佛、画陶潜、画天仙、画得道之士,都会让他们孤独然后并显露出一种怡然自得的表情。
  
  如果是一个寂寞的人,他怎么可能觉得快乐?他总是觉得没人理解自己,没人看到自己,没人关心自己,自己因没有关注似乎不曾存在,因而内心悲凉。他们悲凉的原因是因为,他忘了当这个世界没有别的人的时候,至少还有一个自己存在。
  
  人因孤独而圆满
  
  如果人人都肯面对自己的孤独感,而不是选择逃避,也许这个世界很多问题就不会发生,至少很多人的心理问题就不会出现。
  
  也许就是因为我们习惯在群体里面的生活(东方人尤甚),我们习惯了身边有人的存在,即使他与你根本上是绝缘的,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在,都会令自己的感觉好受些;因此,我们还未能习惯面对自己。
  
  >孤独,其实是一种境界,是一个能让我们好好面对自己的机会。
  
  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们在思考中所进行的活动,我们对某件事或是某种时刻的感受,我们是否仔细的琢磨过原因呢?
  
  我们对很多事情,都有不同的感受,有的很深刻很强烈,但是如果要让我们说出原因的时候,我们大概都很难说出来,而需要去思考、探究了之后才能说得出来。
  
  其实我们都缺乏对自己的了解,我们以为知道自己的好恶就算是了解自己了,但是仅仅是知道自己的好恶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知道我们的好恶的来源。
  
  >为什么我会这么想?为什么我会这样?
  >当我们能解答这两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才能称得上了解自我,而只有在了解自我之后,才能知道自我当中存在什么问题,自我才有可能得到发展。
  
  尾声
  
  其实,蒋勋这本书所写的,要比我所感受的更加深刻。
  
  无论是情欲、语言、革命、思维、伦理还是暴力上的孤独,都是一种孤独,但是这么多的孤独存在着,也因而造成了社会上的大大小小的问题。
  
  儒家虽然说到慎独,然而却没有教会人面对自我的方法。
  
  记得之前去逝了的台湾圣严法师说过的,“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我们应当谨记。

读书笔记

第一章 情欲孤独

【愈来愈孤独的社会】
每个人都急着讲话,每个人都没把话讲完。

【害怕孤独】
我要说的是,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可是我相信,如柏拉图的寓言,每个人都是被劈开的一半,尽管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哲学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释,但孤独绝对是我们一生中无可避免的命题。

【“我从哪里来”】
感到孤独的人,在儒家文化中,表示他是不完整的。
因而我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

【不允许孤独】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这个问题,一方面我们不允许别人孤独,另一方面我们害怕孤独。我们不允许别人孤独,所以要把别人从孤独里拉出来,接受公共的检视;同时我们也害怕孤独,所以不段地被迫去宣示:我不孤独。

【破碎的孤独感】
孤独感之所以破碎,是由于儒家文化的强大。这种破碎的孤独感表现在思想上有比较鼓励个人孤独的老庄思想,也有历史上的如竹林七贤的孤独者。

【特立独行等于大逆不道】
然而,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鼓励特立独行,让每一种特立独行都能找到存在的价值,当群体对特立独行做最大的压抑时,人性便无法彰显了。我们贡献自己的劳动力给这个社会,同时也把生命价值的的多元性给牺牲了。

【生命本质的孤独】
死亡是生命本质的孤独,无法克服的宿命。

【孤独与伦理规范】
孤独感的探讨一定要回到自身,因为孤独感是一种道德意识,非得以检查自身为起点。

【对生命的怀疑】
在我们的文化中,以“爱”、“关心”或是“孝”之名所做的任何决定都是对的,不允许相对的讨论、怀疑——而没有怀疑就无法萌生孤独感,因为孤独感就是生命对生命本身采取怀疑的态度。

【生命的意义】
所以存在主义说“存在先于本质,必须先意识到存在的孤独感,才能找到生命的本质。

【抛开结局的束缚】
个体的独立性应该表现在敢于跳脱大众的语言、说出怀疑和不同的思考方式,而不是结局或结论。

【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
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

所以,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相反的,一个在外面如无头苍蝇乱闯的生命,最怕孤独。

有时候你会发现,速度与深远似乎是冲突的,当你可以和自己对话,慢慢地储蓄一种情感、酝酿一种情感时,你便不再孤独;而当你不能这么做时,永远都在孤独的状态,你跑得愈快,孤独追的愈紧,你将不断找寻柏拉图寓言中的另外一半,却总是觉得不对;即使最后终于找到了“对的”另外一半,也失去耐心,匆匆就走了。

所有你认为可以简化的东西,其实都很难简化,反而需要更多时间与空间。与自己对话,使这些外在的东西慢慢沉淀,你将会发现,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你的另外一半。因为你会从他们身上找到一部分与生命另外一半相符合的东西,那时候你将更不孤独,觉得生命更富有、更圆满。

【孤独并非寂寞】
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

所以我说孤独是一种福气,怕孤独人就会寂寞,愈是不想处于孤独的状态,愈是去碰触人然后放弃,反而会错失两千年来你寻寻觅觅的另一半。

目送

目录

[代序] 你来看此花时

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目送
雨儿
十七岁
爱情
山路
寂寞
(不)相信
1964
明白
什么
共老
如果
跌倒——寄K
牵挂
胭脂
寒色
散步
为谁
俱乐部
回家
五百里
菊花
母亲节
两本存折
幸福
最后的下午茶

Ⅱ 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
寻找
忧郁
我村
海伦
火警
薄扶林
黑帮
金黄
杜甫
舞池
手镯
江湖台北
四千三百年
阿拉伯芥
普通人
首尔
Sophistication
雪白的布
星夜
卡夫卡
常识
淇淇
狼来了
新移民
蔚蓝
花树
乱离
时间
距离
苏麦
莲花
慢看

Ⅲ 满山遍野茶树开花
幽冥
缴械
年轻过
女人
假牙
同学会
关山难越
老子
走路
眼睛
语言
注视
关机
冬,一九一八
魂归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是在去丽江时候机厅里看到的这本书。

封面并不出彩,但奇怪的是,这本书总在我面前滑落,我不得不一次一次从地上把它拾起来。候机时间尚有余,我翻开了这本书。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这是我第一眼看到的文字,当场就挪不开脚步,眼泪哗哗地流下来。

还能追什么呢?还能追回爸爸妈妈吗?甚至连他们的背影也不曾记得是什么模样。

最近总会这样,无端地就伤感起来,意识到时眼泪已流了一脸。姐姐跟我说她也是这样“也许,过了妈妈的百天就好了吧。”姐姐说。

可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够痊愈,有很深的无助感,特别是遇到让我纠结的事情的时候,这种感觉就特别强烈。最记得有一次跟妈妈讲一件我不太占理的事,本以为妈妈会有什么相左的意见的,谁知道妈妈一点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毫不犹豫地站在我的一边,根本一点原则性都没有,所想的只有一点就是我的孩子不能受委屈。这才知道,世间真的只有爸爸妈妈才会这样无条件地,无原则地爱自己的孩子。

龙应台在《目送》里写到很多对爸爸,妈妈的那种细腻的情感交流,很能共鸣。尤其是在她爸爸病后,妈妈老后,那种对父母的依念与关爱。这在龙应台的作品里是比较少见的,完全不同于她以前的写作风格。

都说老人会返老还童,上了年纪的老人逐渐变得像孩子一样偏执,简单,丧失独立性,需要依靠,害怕孤单,害怕年轻时的创伤和阴影。每看到她和妈妈打电话,妈妈说“你是我的雨儿(看完才知道这是台湾方言发音,就是女儿的意思)吗”。这边应着“是的,我是你的女儿。”“雨儿你在哪里,你怎么都不来看我,你什么时候来看我?”不停地问,不停地问。啊,我想起爸爸走后,妈妈是怎样地急切地等待着每一个周末,等待着我们回去吃饭,让她看看我们,让我们看看她。每次总要做大桌菜,囊括每个她爱的人的喜好。有时有事不能去,妈妈就好失望地在电话那端“哦,那你们忙吧。”。。。。。。妈妈活着时都不曾好好留意妈妈的等待,现在想到泪流满面,现在想到肝肠寸断,现在想到一切都已成烟。。。。。。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他们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着一心离开,从未回头张望过。

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回老家,每次走时,我昂头在前面大步流星,偶尔回首,总看见奶奶撩着围裙的一角不停地擦拭着眼睛。那时很不以为然,又不是再也不见,干嘛就像最后一次般伤感。但是,真的有一天就成了最后一次。你不管怎样离开,都不再会有人为你留恋,为你挂牵,为你等待。就算有千万次的回头,会有谁人在一直目送着我的离开,哪怕转了弯仍舍不得收回目光?

走在山路上,听到风声,看到叶飘零的样子,也会无由来地想起我再也没有可以肆意撒娇的怀抱,可以容纳我任性的海港,可以拒绝长大的空间,我就忍不住哭得很伤心。朋友看着我,“你哭得真难看。而且是相当难看!”

那又怎样?那又怎样呢,又怎样呢???

我们的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然而就算我已经七老八十,就算我已经儿孙满堂,我也依旧是个孤单的孩子,在心灵的一隅,等待着目送的眼光,这样的我,才不会惧怕回头,这样的我,才敢一直往前。

我认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因为没有飞过去的勇气,我现在发现,不是它没有勇气,而是沧海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

  许是很久没有读书的缘故。当念及此段话的时候,还是心下一软,似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这是关于光阴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当我们再不能为过往的遗憾一一买单的时候,彼时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凉。

  我仿佛还记得两年前的冬天从外地回家,还未下车便迫不及待一般给父亲打电话,让他去路口接我。当我下车的时候,看见他瑟缩着站在冷风里,风吹乱了他本来就不多的头发,远远望去竟然显得有些佝偻。他朝我笑,一年未见面,我似是成熟,而他真的老了。

  我和父亲在路上闲聊,他掏出他常抽的香烟来,递给我一支,我给他抽我随身带的香烟,他摆手,只说外边的烟挺贵,你自己抽就行,我抽不惯。我蓦然感到难过,恍恍惚惚仿如一夜长大,他从过去高高大大的身影变成现在站直了也不及我的身高,他过去走在路上的脚印可以装得下我的两只脚到现在我几乎要再慢些行走才能让他跟得上我的步伐。有时候他会和我商量一些琐事,这也是过去从未有过的,只是恍然间让你明白,孩子长大了,而他真的老了。

  我变得害怕。生命里那些莫可名状的无奈和悲凉在一瞬间将我淹没,我甚至不敢去想象将来我该如何站在我的孩子身后去正视我的苍老。在我渐渐长大的过程中,我已经有五年或者十年未曾和我的父亲分享过任何我的开心或者不开心,现如今留在我的脑海中的父子和睦相处的印象只停留在我的童年时期,那时候他是伟大的,他是可以一只手将我拎起来的,他的双脚可以把我的小脚包裹的严严实实,他的风衣也可以宽敞到将我整个人包裹进去……而这些,即使在将来我再对我的孩子做起时,也许仍然会想起我的父亲来。

  孩子将是你的生命的延续,他刚生下来时哇哇大叫,给你一个肉肉的细小的背影;他三岁时调皮得让你抓狂,给你一个满地乱爬的背影;他七岁时你担心他那乱七八糟的数学成绩,他给你一个很不甘的背影;他十三岁时你担心他从别的地方看到不该看的东西于是尝试着和他交流,而他仿佛对此不屑一顾,只给你一个很倔强的背影;他十六岁时不搭理你,永远只给你一个消瘦的背影;他二十岁时飞扬跋扈得仿佛整个天下都是他的,而你的所有劝诫全都成了废话;他三十岁时你几乎要用年来做单位用以计量和他见面的频率,他一直给你一个忙碌的背影;他四十岁时你已经老得满脸褶子走不动路了,你行动不便,偶尔还会尿床,你在这时候回过头望望,这一辈子,望到的全是他的背影。而当他终于真切地望着你的时候,你已经快不行了,你看着他哭,你笑,你知道,他是你的延续。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目送》

我还读不懂龙应台

焦建/文 参加过两次半三联二楼的活动。第半次是去年张大春和莫言的对谈,买书的时候发现有,听了半场。之后是朋友的杂志办的公民讲座,算是第一次看到了秦晖先生。然后,就是今天下午,特地赶去听的龙应台。

简短的一句话,她就消解了原本森严的等级。从一开始就是很多的人,大家没有座位的,就站在后面,密密麻麻的一群。上台之后,龙应台说,何必站在后面,来,大家都坐在讲台上吧,我们围成一圈,地方不会占得那么大了。于是,大家蜂拥上前,围坐在这个作家、母亲的旁边。距离不过几十厘米,近近的,真实的围看。

她声音真的随和。清晰,干脆,带着台湾腔,不紧不慢。她拿来一摞自己写的书,一本一本的慢慢谈,谈为什么要写,谈写了什么,谈给自己的触动和感受。写作是她为人处事的途径,与社会、国家、世界沟通和对话的平台。穿插其间,她慢慢的叙谈自己,不忘启迪年轻人——你们要做的有两件事:一,要有随时质疑自己所怀的一切既有观念的勇气并准备抛开它们。二,你是否真的准备好了以最大的程度来接受新的观念?她退出政坛,并且开始对一切的政治人物不报以希望,而是以自己的亲力亲为当做是改变社会与国家最可靠的动力。她对权力与权威的怀疑浸透到骨子里——所以她说,要敢于质疑自己的观念。

她说自己的确是既硬又软的龙应台。作为一个作家,她既写极刚极强硬碰硬的政论、批判。于此同时,她又一手写作最简朴的人生观念,家庭,孩子,父母,朋友,生老,病死,离开。它们同样的抽丝剥茧,直至核心。为什么会有这样两个龙应台?读者问,她也自问。但她认为,这毫不矛盾。到底什么是大事情,什么是小事情?假如说以国家为中心,那么写作政论当然是大事情。但是,假如以宇宙为核心呢?以宇宙为核心追问人类本身的孤独呢?那么,这种个人最真实的感受,是不是也就变成了大事情呢?所以,一切取决于你的观念。而且,正如她所说的:我可以白天当台北的文化部长,每天约谈的都是决定这个国家走向的人。但是,这并不妨碍我晚间给孩子哺乳,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了……有孩子,并且看着他们成长,这是作为一个母亲,最为美好的事情。她不确定的说自己是不是一个好的作家——这要让读者来谈,她确定自己不是个好妻子,她确定的是,自己是个好母亲……

在《目送》中,她开始描写自己的孤独感。在《野火》的政论,《亲爱的安德烈》的亲情之后,她掀开的是人生的另外一面。这或许是因为年纪变老的缘故。“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才子(沈君山)当然心里冰雪般的通透: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她说奇怪,大陆对她的书的解读,总是会出现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地方。《目送》这本书中,大陆最受人关注的是《(不)相信》,在我看来,因为我们依然还是只关注了龙应台的硬的一面,质疑的一面,不妥协的一面。而在其他地方,《目送》则真正被更多的人关注。而这,似乎才是龙应台在这本书里,真正想要表达的最真实的情感……这些情感有关私人,是一种隐私,她愿意用写文章来谈,但却不能够跟人分享,不能够朗读,因为这种最真实的触动,会让她崩溃……

之前,我已经谈过《作为母亲的龙应台》。书读完,文字写过,今天下午,当龙应台问起这本书的时候,我竟然在一刻间,对于这本书到底说了什么,一点都想不起来。我的确是带着框架性的眼光来阅读龙应台的。但在另外一个方面,龙应台说:《亲爱的安德烈》应该被当成是一本公民教育书,应该从高中时候起就让学生们去读。我觉得,它和《目送》一样,都是没法太轻易就读懂的东西。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没有经历过孩子的叛逆——下午,龙应台让大家举手,到底有多少人已经为人父母?寥寥无几,绝大多数的,都还依然为人子女——那么,在阅读这些大痛苦大快乐、人生最根本的问题的文字的时候,我们,又能够读懂多少?

作为年轻人,我依然关注她笔下的批判性色彩,并且在感慨她的通透犀利之后,开始怀疑她没有拿出清晰的解决思路来,给出那种一步一步、推理严密逻辑完整的学理性叙述。她没有,所以我开始对她不感冒;另一方面,她谈到的那些人生寂寞,我一时还无从体会。所以,可以说,我还读不懂龙应台……

大学时代,我翻阅图书馆里的图书。那个时候,我就已经读完了她的《野火》,她的《孩子,你慢慢来》。但正是因为这种导致读不懂的年少心情,让我依然没法真正体会到她的人生建议。所以,今天下午,当我上台朗读《目送》的时候,我依然使用的是和生活中类似的奇快无比的节奏,我用慌张来解释,事实上,真正的原因却是因为,我对于它里面到底有什么样的感情,依然还没体会。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够真正的体会到,“孩子,你慢慢来”。

这悲怆的人生

龙应台的《目送》是本难得的好书。在你看完前几篇,会产生一种感觉——不忍心读下去,读完了,就没得读了。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的是她个人的情感。写她与儿子一起逛街时,儿子不愿跟她牵手过街,儿子大了,有了疏离感;写她母亲得了老人痴呆症,反反复复的问她是谁,写她与母亲逛街,母亲的那个爱美样子;写她与父亲同样在过街时,要牵她的手,而她已经人在中年,写她父亲最后病重生活不能自理时,由于佣人的疏忽,眼屎黏住了眼。等等。

龙应台的文笔优美而细腻,将这些生活中的点滴娓娓道来,那些情感也如流水般涌出笔端,跃然纸上。只是让人不禁为之唏嘘的是,父母老后的情形。我甚至觉得在美丽文字的背后,龙应台是不是也想到了她老时的情景?由此,你不得不想到自己。

这个社会是需要关怀老年人的。虽都说老人像孩子,但孩子是生命力的象征,而老,那是英雄迟暮,美人易老时。那是一个成年人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时刻,那是垂垂老去等待死亡的时刻。那时,多少预示了人生的悲怆。或者,说的白一点,人,要有个好死!

我非常喜欢《(不)相信》中所写的,假如我笼统的隐晦的表达的话,那就是理想主义堕落为现实主义,而转向实用主义的过程。是理想沿着这一路线演变而归于世俗的过程。龙应台在文末引用了李叔同的话。我想他是尊重这位弘一大师的。我猜测,她应该非常佩服佛家的圆寂。因为这是将死亡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从容面对。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似乎应对那些主动舍弃生命者抱有尊敬之情。正像苏格拉底所说,“踏上死亡之途”与“继续存活”,“孰优孰劣”,“只有神明知道”。

当我们对生老病死充满疑惑时,李叔同在临终前“悲欣交集”四字绝笔及偈语或许告诉了我们他的人生体验。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以之,共勉!

读书笔记

第2页:两个人一起走时,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风景。要真正地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第6页: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第22页: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第28页:譬如国也许不可爱,但是土地和人可以爱。譬如史也许不能信,但是对于真相的追求可以无止尽。譬如文明也许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譬如正义也许极为可疑,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譬如爱情总是幻灭的多,但是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譬如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
曾經相信過愛情,後來知道,原來愛情必須轉化為親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轉化為親情的愛情,猶如化入杯水的冰塊——它還是那玲瓏剔透的冰塊嗎?
曾經相信過海枯石爛作為永恆不滅的表徵,後來知道,原來海其實很容易枯,石,原來很容易爛。雨水,很可能不再來,滄海,不會再成桑田。原來,自己腳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毀滅。海枯石爛的永恆,原來不存在。“

第32页: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

第33页: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吧。

第62页: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那个。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第156页: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碰触;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第158页:有时候,时代太残酷了,你闭上眼,不忍注视。

第164页:文明和野蛮的中隔线,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会断。

第199页:在狱中等候死亡的林戈,对人民与领袖之间的权力从属关系,说过一番话:“一般人当然都不愿有战争,不论是俄罗斯、英国、美国,或德国。那是当然。但是,做决定的总是政治领袖,把人民拖着走是个简单不过的事,不管是民主还是法西斯专政,不管是议会制度还是共产独裁。不管有没有声音,人民是很容易被领袖使唤的,实在太容易了。你只要告诉他们外面有敌人威胁,然后把反对战争的人全打为‘不爱国’或说他们使我国陷于危机,就行了。这一招,可是在哪个国家都一样啊。”

第207页: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人生就是如此,你以为已经从一个漩涡逃离,其实另外一个漩涡就在你的脚下。用力蹬一脚,就进去了。所以,不需要对生活太用力,心会带着我们去该去的地方

平常心

目录

多向内看
把心收拢起来/002
让内在的声音引导你/007
总看别人,会丢了自己/011
心定了就是禅/015
若能言下契斯旨,何必添泉月入瓶/019
内心通达,噩梦就会少一点/023
既然皆己心,何用他人说/027
心中无事一床宽
大智慧与小聪明/032
无杂虑挂心头/036
想多了,身体就不会健康/040
知道太多,会放不下/044
人的心污染了,环境才污染了/048
事多妄想多,佛也会变众生/052
不快乐是因为活得不坦荡 /056
放下身心原无我 /061
即生死而超越生死 /065
平常之道,凡心走路
念头多不要紧,不乱就好 /070
别总是想东想西,一心二用 /075
全身心去做一件事,就不会觉得累 /080
心明月满天 /084
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如如不动 /089
出去走一走,才知道有没有定力 /094
吃饭不要当饭吃,穿衣不要当衣穿 /098
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胡思乱想 /102
笑着别离,死是回家 /106
无常世间,如何心安
与无常和解 /112
超越苦的法门 /116
面对艰难岁月,如何不起烦恼 /120
了解无常,遭遇打击就不会踌躇 /124
苦是种选择 /128
面对自己的生老病死 /133
呼吸间领悟生命 /137
铁锤不惮巨石坚,斫方凿圆总随缘/141
生活再艰难也不生抱怨心/145
而今撒手归西去,霁色清秋月一轮/149
吃饭,睡觉,祥和就在掌中
这里就很好/154
饥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158
得无喜,失无忧/162
不生抵触心/166
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成/170
不挑肥拣瘦/174
对一切生命保持平等和爱恋/178
入俗化俗,而不是入俗流俗/182
拥有时珍惜,失去了就不再执著/186
飞跃心里的鸿沟/190
工作里好好修行一生
行住坐卧都是禅/196
禅是直接去体验/199
闲暇时也不费时光/203
忙碌就是调养/208
在日常生活中修行/212
别忘记春季的耕耘/215
事业的修行 /219
切莫分心散乱,空过光阴 / 223
怎样说到,做到
时刻提醒自己,荣誉已成过去 /228
放下半调子聪明 /232
一步一步,不能乱走 /237
别因懒惰浪费了天生的本钱 /240
指望结果,本身就是一种烦恼 /245
光讲不行,要靠实际功夫 /249
求快不求深,成不了大器 /254
什么造就了我们去世时的模样 /258
失之无碍,得之不喜
富者不骄,贫者无乏 /262
讲排场,摆阔气,是在糟蹋福气 /266
别花钱买烦恼 /269
心里始终要有善的念头 /273
为什么没有善报 /277
起善心,动善念,是布施自己 /281
没有福德的人,无法与财富相随 /285
福分的源头 /289
朴素安然的法门
有道就有钱/294
有,也要珍惜/297
要朴素,不然消不了灾/301
如何摆脱痛苦/305
人爱拾黄金,我爱刹那静/309
用平和的心抵御财富313 /
即使花了钱,也应该感谢社会/318
为什么物质越丰富,精神越空虚/321
细水长流的生活/325

平常心

目录

序言:为你点破尘世中的迷茫与困惑
觉光法师: 放下就是一种成功/ 001
星云大师: 真正的发奋是活在当下/ 027
惟觉法师: 让心安住在当下/ 063
圣严法师: 为芸芸众生点亮心灯/ 091
如瑞法师: 珍惜今天,你才会有明天/ 123
戒忍法师: 做好自己的本分事/ 153
学诚法师: 青山无处不道场/ 175
明海法师: 在生活中观自在/ 205
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 舍利己心,取利他心/ 229

俞敏洪:油腻心态的五个特征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腾讯出品的《星空演讲》中,谈到社交网络上讨论很热烈的中年油腻问题。他的观点是,所谓的油腻,其实是一种心态,跟年龄性别无关。不论是20岁还是40岁、50岁,有了油腻心态,不论男女,都是油腻。

俞敏洪总结了油腻心态的五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比如喜欢斤斤计较爱贪小便宜,比如为了钱去结婚等行为,“恨不得全世界的好东西都是自己的,所有的坏东西、坏运气都到别人那边去,这样的人就是典型的贪”。

第二个特征是,俞敏洪认为,真正的俗是喜欢炫耀,比如炫耀外表、地位、钱。在他看来,这样的人,除了外表和物质,不会去追求内心的丰富性。

第三个特征是放弃自己,放弃了对于未来和美好的东西的追求,认为世界上一切都已经固定好了,再努力也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俞敏洪说:“我一直认为,即使很多好的东西已经被别人占有了,这个世界上依然还有更多的好东西在等待着我们,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始终要相信未来。这个是我觉得一个不油腻的人的典型标志。”

第四个特征是,装还包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

第五个特征是。俞敏洪提醒说,有时候懒是通过勤奋的方式来体现的,比如从早到晚去社交,认识名人,借着追求别人的成功来掩盖自己的无能。

总之,在俞敏洪看来,油腻无关年龄和性别,而是一种心态,这种心态包括五个特征:贪、俗、放弃自己、装和懒。警惕这些心态,就是警惕自己陷入油腻状态。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