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History

history.jpg

Hi,Story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用思辨探究歷史,磨砺人生智慧。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征

History=
Hi Story
His Story

站在历史的长河中,自己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的事都不是事,无数先人和前辈都曾经历过,未来也会有人遇到类似的问题,只是自己暂时不知和过分在意而已。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要能够活在未来、创造未来、掌握未来,一定要有这三种本事。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明确而坚定执着的、正确的价值观,因你而改变环境,因你而使别人更幸福。同时,要掌握一些非常有效的科学技术。光有这两个还不够,还必须有第三个,那就是历史洞察力,必须掌握历史演进的规律,从过去的得失和教训当中,预见未来可能发生的故事。

历史有什么用?

Image_20180406183031.png

历史就是故事

Image_20180406183129.png

故事就是过去的事件

Image_20180406183051.png

故者过去也

Image_20180406183109.png

事者事件也

Image_20180406183146.png

小故事里面有大道理

Image_20180406183204.png

以故事说人物

Image_20180406183220.png

以人物说历史

Image_20180406183246.png

以历史说人性

Image_20180406183300.png

以人性说文化

呂世浩:「用思辨探究歷史,讓歷史成為大用。」

Youtube

why.JPG
use.JPG
how.JPG
humanity.JPG
goal.JPG
endurefirst.JPG
liu.JPG

透過開放式線上課程學習,已成為新的風潮。國立台灣大學的歷史系專任助理教授—呂世浩,在知名平台Coursera開設「中國古代歷史與人物—秦始皇」課程,獲得極大的回響,授課學生廣佈全球。過去我們認為只是「背多分」的歷史,在呂老師的教學下成為另外一種新風貌。

身為今年年會的講者,一起先來聽聽呂世浩老師對於歷史學與教育的看法。

「思辨,其實是現代人急欲找尋的能力」

在社會普遍認知「歷史無用」的觀念之下,呂老師的課程帶給學生一個全新的觀點。他將中國古代帝王和精英學習歷史的方法介紹給現代人,他教學生用「思辨」對歷史進行分析與思考,從歷史中啟發智慧。

由於這樣的歷史教學,和大家從小所學「歷史就是背誦」的觀念,實在大不相同。因此在Coursera上開課之初,呂老師也曾擔心過,現代的同學願意接受這種傳統的智慧嗎?結果出乎呂世浩老師的意料之外,這門課大受歡迎、迴響熱烈,修課人數超過45000人,成為目前網路排名第一的中文課程。

「思辨」的教學形式,為何在現代教育中似乎隱身不見?其實這跟現代教育的核心觀念有關,現代教育誕生於工業革命之後,重視如何在時間內訓練大量專業人才,本質是一種培養工匠的教育。因此大學以前的教育環境,習慣強調「所有事物都有標準答案」,而考試的目的通常是寫出標準答案。但使用這套方法學習人文學,就會產生問題。

人文學的目的,是解決人生、人類的問題。這些問題絕大部分都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好與更好的答案。而歷史學是研究時和變的學問,時間不斷消逝,所有事物都隨時間改變,上個時代的作法不一定適用於現在,別人的答案也不一定適合你,因此沒有標準答案可言。所以人文學的目的,其實是幫助人們思考,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答案。呂老師開課的目的就是希望學生明白:人文學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的答案只能透過自己努力尋找。

「歷史猶如磨刀石,助我們砥礪腦中智慧」

呂世浩老師除了擁有兩個博士學位之外,更有著長達二十年的中國傳統私塾求學經驗。奉元書院的愛新覺羅毓鋆老師,以及台大歷史系的阮芝生老師,啟發了他對於思辨的學習思考,使他懂得從各類中國經典中學習前人的智慧。

我們常問「歷史應該怎麼讀?」呂老師認為歷史就是塊磨刀石,目的是幫助我們磨礪腦中的智慧之刃。就好像我們不會拿磨刀石來切割物品一樣,學歷史不是要直接照搬古時候的經驗,而是用古人的智慧來啟發自己的智慧。呂老師常跟同學說:「當你碰到人生重要難題時,相信我,你絕對不是第一個遇見類似難題的人。在你之前,有無數人遇到相同問題,他們如何解決?我們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學歷史就是要思考前人如何解決問題,又各自得到什麼結果。從這樣的角度出發,歷史就會成為無盡的智慧寶庫。

呂老師舉例,秦始皇的長子扶蘇,在始皇過世時接到了偽造的遺詔,要他自殺。那時扶蘇握有三十萬大軍,身邊還有大將軍蒙恬幫他。如果你是扶蘇,該怎麼辦?結果扶蘇聽從遺詔指示立刻自殺,他的死成為秦朝滅亡的其中一個原因。試想,如果是李世民,他又會怎麼辦?他大概會喊遺詔是假造的,並帶三十萬大軍殺回去。反觀晉文公重耳,他遇見類似問題時,卻是先逃跑觀察情勢,再決定如何行動,在外流浪十九年才成為一國之主。

呂老師又問,在上述這三個例子中,誰才是真正的孝順?他認為中國人的孝道觀念,其實是「小杖則受,大杖則走」,兒女並非一昧順從,不讓父母犯下不可彌補的錯誤才是真孝。中國人的傳統智慧,並非由上而下強迫服從大道理,是拿很多歷史事例不斷探索更好的解決方法。

對「不懂到懂」的執著,歷史成為良師益友

呂老師是一個對於別人習以為常的事,願意花費長時間去思考的人。對他來說,「思辨」已成為一種長久的習慣。大部分的人都說考上歷史系沒有用,但呂老師很努力的思考:「為什麼沒用?如何才能有用?」這也成為他研究歷史和人物的動力。

能夠記載在史書中的歷史人物,不論是好的或壞的,多半出類拔萃。這些人都深知思辨的重要性且善用它,所以許多歷史人物都是思辨智慧的箇中好手,只是其間有高下之分。有人從自我出發,有人則關注人群;有人只考慮當下,有人則思考未來。明白他們的選擇和結果,就能學習到歷史的智慧,這是後世人類文明的寶藏。

「我們希望留給下一代什麼樣的世界?」

我們最後希望呂老師提出一個大哉問,他思考了一會後,說了下面這段話:

這個時代,是人類有史以來物資最豐裕的時代,生活享受與資訊普及的程度前所未有,但道德和環境的危機也是前所未有。人莫不愛自己的下一代,但我要問:「我們究竟要留給下一代什麼樣的世界?」

今日的許多決定,往往只著眼於這一代的經濟發展與享受,而對下一代的世界百般掠奪。我們捫心自問,要留給下一代什麼樣的世界?是一個生態滿目瘡痍、社會弱肉強食的世界?還是一個能夠永續生存、和諧安寧的世界?未來是由歷史所造成,而歷史往往就在我們這一刻的決定之中。

學歷史的大用:呂世浩(Shih-Hao Lu) at TEDxTaipei 2014
整理撰稿:魏妤庭

失败的总和—-读《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12年5月13日

历史学家黄仁宇的最出名著作,大概非《万历十五年》莫属。

可是,我更喜欢他的回忆录《黄河青山》。

多年前,在学校图书馆读到的时候,就觉得这本书很特别,讲述了一个国民党军官如何变成一个历史学家,夹叙夹议,将个人命运放在历史背景上,写得非常生动。

========================================================================

最近,我重读这本书,才发觉以前读得太粗糙,完全没有领会作者的用意。通常来说,自传总是记录一些令人骄傲的个人经历,可是打开《黄河青山》,你只看到一件接着一件的失败。

全书一开始,就是黄仁宇的恋爱失败:

“1945年末,我遇见一个比自己小一岁的女孩,名字叫安,我对她一见倾心。许多天的下午及黄昏时刻,我从第三方面军总部借出吉普车,停在她家门口。佣人带我进到起居室,我就一直等,只听到走道中某处有座老式座钟发出的滴答声。安很少让我只等二十分钟。

即使我的虚荣心再强,都无法骗自己说,安曾经爱过我。……这样也好,因为如果她说,”让我们结婚吧,你最好认真一点”,我就会不知所措。我的新羊毛制服经过适当的熨烫后,勉强让我可以在上海的社交圈中走动。但除此以外,身为上尉的我,甚至负担不起一间套房。我的母亲、弟弟及妹妹仍然住在重庆的山间破屋中,甚至没有自来水可用,更不要说每一层都有浴室了。”

然后,他开始讲自己选择人生道路的失败。1937年,他是南开大学电机系的二年级学生,听到日军入侵,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决定投笔从戎。

“抗战爆发后不久,沿海各处相继失陷,我即立意去从军。”

30年代,大学生当兵是一件极其稀有的事情。这种爱国热情当然值得肯定,可是从历史角度来看,他放弃工程师生涯,选择加入军队,等于选择了失败的人生。而且,毫不意外地,他不选择加入共产党。

“1938年,我个人反对延安是因为他们教的是游击战,并不合我的胃口。我觉得如果要当职业军人,就应该领导军队进攻。我甚至想当拿破仑。躲在暗处放冷箭,然后快速逃走,听起来可不光彩,不是我要做的事。”

讽刺的是,加入国民党军以后,他也没有上战场,而是被送到成都中央军校,大部分时间都在练习踢正步,等到三年后出来,抗日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他作为军官被派到云南前线,可是日军临时放弃进攻云南,导致他连续几个月驻守在大山里,无所事事。这时,他开始体会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

“我们还停留在明朝的条件。如果我需要一头驴来驮负重物,我必须派士兵到村落里去找村长,在枪支的威胁下,他可能听从我们的差遣。至于邮政,要送一封信到邻近的省份,必须耗上一个月的时间。我必须慎选词汇,才能让村民听懂我说的话。”

“士兵穿着冬季的棉袄蜷缩身体入睡,用蚊帐、毛毯或帆布当被子,抓到什么就盖什么,甚至几个人合盖一床被。地板上则铺着稻草,这样的环境造就了虱子的天堂。”

“我们的兵士每月薪饷十二元,身为上尉的我,月薪也不过四十元。可是,山头上的土匪开出每支枪七千元的条件,而且保障携枪逃亡者的安全。……有些连队晚上把步枪锁起来,军官睡觉时把手枪放在枕头下。”

战争的最后阶段,黄仁宇的部队开赴缅甸,终于与日军正面作战了。可是,他在书中一笔带过那些”光辉经历”,比如,被日军狙击手击中大腿,差点丧命,或者给全国第一大报《大公报》当战地记者,后来出了一本《缅北之战》。详细写的,却是下面这样的事情:

“一大块生铁从炮壳剥落,飞落到身旁不远处,我才知道自己逃过一劫。我本能想捡起来当纪念品,却发现铁片滚烫难耐,手掌几乎长水泡。”

“一天晚上,自部队后方传来’卡碰’声,前方部队于是向我们还击。一片混乱中,后方部队也朝我们射击,机关枪及迫击炮此起彼落。为了避免被击中,我们尽量压低身体,浸泡在湿寒冰冷中。”

日军投降后,内战开始,他始终不受重用,最后还被怀疑可能叛变。调查表明他是清白的,但是他最终还是被强制退役。

“我不知道台北当局如何处理我的退役。我请成都中央军校的同班同学汪奉曾上校回台北时,帮我查查我在国防部的档案。他说我的退役完全合乎规定,记录上还添了备注:’该军官应永远不再委任或聘用’。”

既然成了平民,大陆和台湾都回不了,黄仁宇只好来到美国,以34岁的”高龄”重新进入大学读本科。

“时年34岁还是大学生的我,除了学费偶尔可以延后缴纳外,得不到任何单位的帮助,长期的工读生涯就成为很自然的结果。有一次,唐纳德·季林教授问我几个中国内战的问题,我那时在当电梯服务员。我对他说,我不介意回答他的问题,但我必须工作,他可能要上上下下电梯好几次。”

他有过各种各样的打工经历。

“我经历过各种工作形态:全职工作、兼职工作、一周上两天班、只在周末和学校放假日上班、完全停掉工作、重新申请等等,大部分是在餐饮业。”

“在餐厅当打杂小弟,必须穿上浆过的白制服,戴上顶端有个网子的白帽。店内有儿童时,收银员会按铃,我就冲上前去帮他们处理杯盘。我第一次做这件事时,一位年轻的妈妈对儿子说:’把盘子留着,只要给那个中国人就行了。’小孩好像听不懂,她又说:’艾瑞克,我告诉你,只要给那个中国小弟就行了!’我当时已年近四十,待在学校的时间多过其他人。不过我也找不到抱怨的原因,谁叫我做的工作就是打杂’小弟’呢。”

博士毕业后,依靠老师余英时的帮忙,他才在纽约州一所师范类大学找到了一个教职。可是,一所美国地方大学,会有多少学生对中国古代史的课程感兴趣呢?

“只有6到10名学生选我的课,一半以上消失得无影无踪,或是不定期来上课,我根本无法准备教材,不知该针对谁的水准来上课。负责任的学生向我抱怨,宿舍太过吵闹喧嚣,再也无法念书(,所以来上课)。懒惰的学生持续扰乱我上课,有一名学生已经缺席两星期,竟然在课堂上要我简述前两堂课的内容。如果不回答这种扰乱秩序的问题,只会弘扬我心胸偏狭的名声。”

“我已经养成习惯,只要学生连续缺席几次,我就设法联络他们。我的学生一开始就很少,可不能再丢掉任何一个。”

更糟糕的是,1979年,校方通知黄仁宇,他被解聘了。那时,他已经61岁了。

“当天晚上,妻子将消息告知我们的儿子。当时他只有11岁,还在念中学。在这个很小的大学城,人人都知道别人的举动及遭遇。直到今天,只要想到1979年3月27日那一天,我的儿子如何接受这个令人不快的消息,我就觉得很难过。儿子知道他的父亲已被解聘,而许多同学的父母却在大学里有杰出表现。有人的妈妈最近被选为系主任,有人的父亲筹组野外探险队,带学生去特殊景点,但他的父亲却被解聘了。他仍然坚持要我去参观他的赛跑大会和学校音乐会,但在心里一定也和父母一样难过。有些同学好奇地问他,你爸爸下一步要怎么办?我接到通知的数天后,邻家十岁男童丹尼走近在后院的我:’你要卖房子吗?’”

解聘以后,找不到工作。

“我没有办法再找到另一个职位,即使朋友们试着帮我忙,但没有人会雇用一个刚被解聘的六十多岁的人。”

生活水准急剧下降。

“我被解聘后,就没有找到工作,也没有申请到研究经费。目前,我的家庭支出大半依靠社会福利津贴,每个月500美元,我的妻子和儿子也可以各领450美元。此外,我每个月的教师年金300美元。这些钱让我们勉强维生,略微超过最低生活水平。我的版税收入可以用来缴税,有时还要动用我妻子的储蓄。我只要一听到热水器要更新,或是屋顶有破洞,心都会一阵抽痛。我们可以设法偶尔附近玩玩,但如果要去一次纽约,家庭预算就必须重新大幅更动。我每次定大笔出版品或买几本书时,就必须考虑财源。”

直到《万历十五年》出版,在中国引起轰动,黄仁宇的经济状况才开始逐步改善。自传也就写到这个地方。

==================================================================

看了上面摘录,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黄仁宇只强调自己的人生失败,他想证明什么?大多数自传都在自我美化,你何时见过,有人执意要把自己塑造为”失败者”(Loser),还写成500页的传记,一定要让后人记住这一点?

我联想到了《万历十五年》,里面一共写了六个人物—-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他们也全部失败了。事实上,《万历十五年》的主题就是,中国作为一个整体的失败。它的结尾是这样的: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仔细阅读这段话,”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这就是说,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万历十五年》的主题是,中国的失败不可避免;那么《黄河青山》的意思是不是说,黄仁宇个人的失败不可避免?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我写回忆录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说明我的背景,为了特定的历史史观。”

显然,黄仁宇在用自传,解释他的历史观。

“在美国读书和打工时,我常被在中国的痛苦回忆所折磨,不时陷入沉思。后来当教师,拿着麦克风站在五百名大学生面前,无法立即解释:为何康有为失败了,孙中山失败了,袁世凯失败了,张作霖失败了,陈独秀失败了,蒋介石失败了,而毛泽东也失败了。为使我的讲课内容前后一致又有说服力,唯一的方法就是说,中国的问题大于上述人士努力的总和。中国文明将和西方文明融合的说法,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事件。上述不同阶段的失败必须被视为阶段的调试,以达成一致的终点。对我们这些有后见之识的人来说,这点很明显,但舞台上的演员看不到。”

这是黄仁宇在解释为什么他要写《万历十五年》,”中国的问题大于上述人士努力的总和。上述不同阶段的失败必须被视为阶段的调试,以达成一致的终点。“那么,推广到黄仁宇自己身上,是不是他在暗示,自己的各种失败大于努力的总和,而这些失败必须被视为对历史的阶段性调试,最终将到达一个更深远的终点?

“我开始领悟,为何我必须在生命中见识如此多的奇人异事,面临如此多的暴力。我恰巧出生在中国政治的最低点,以及人心惶惶的最高点。

我阅读的东西,听过的对话,在中国见证的事件,都只有在我迁居美国多年后才产生意义。由于离主体很远,又有够长的时间来发展后见之明,终于可以轮到我说,我懂了。”

黄仁宇是在说,他的个人失败,是20世纪中国遭受挫折的一种个体反映。

“以长期观点阅读中国现代历史时,就不会连连沮丧,反而会看到全本的戏剧在眼前开展。中国历史很可能即将融入世界历史,不但是空前的进展,而且是实质上的融和,不再缺乏希望与期许,纵使还会有挫败及暂时的逆转。”

如果你看到了历史的长期合理性,那么当你经历了种种失败,年老时回望自己人生,才能平静地接受命运,体会其中的必然,然后静静地等待隧道的尽头开始展现一丝曙光,证明那些企图逆转命运的举动,并非无谓和徒劳,一切自有内在的因果。这大概就是《黄河青山》的写作目的吧。

(完)

贪官上任记


作者:当年明月

隆庆四年(1570),永不落幕的两广叛乱再次开演了,在当年,这个地方算是蛮荒之地,文盲普及率较高,不读书自然不服管,不服管自然不纳税,不纳税自然是不行的。于是来来往往,双方都喜欢用拳头刀枪讲话,每到逢年过节,不闹腾一下,那就不正常了。

但这次闹腾的动静很大,两广全境都有叛乱,且叛军有一定的战斗经验,派了几个人去都被打了回来,于是内阁首辅高拱一拍脑门:“没办法了,派殷正茂去吧!”

殷正茂,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是当年传奇科举班的一员,和诸位名人同学相比,他没有张居正的政务能力,王世贞的文采,更没有杨继盛的胆量,但他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专长——军事。

他虽是文官出身,却极具军事才能,多次领兵出战,从无败绩,被认为是一代名将,按说他应该是最理想的人选,可为什么直到没办法才找他呢?

原因很简单,他太贪。

这位兄弟虽说很有才能,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贪污犯,原先当地方官就吃农民赋税,到军队后就吃士兵的军饷,明代贪污不算什么大事,但殷先生却贪得天下皆知,贪得名闻全国,着实不易。

果然,任用殷正茂的消息一传出,就如同往厕所里丢了颗炸弹,分量十足,在大贪污犯殷正茂的面前,大臣们第一次消除了分歧和派系,异口同声地表示绝对不行。

高拱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表示一定要用,每天朝廷里都吵得天翻地覆,最后还是高学士水平高,只用一句话,就让所有的人都闭上了嘴:“谁再反对殷正茂去两广,我就派谁去!

这就不好玩了,殷正茂即刻光荣上任。

但他的亲信,给事中陆树德站了出来,劝告高拱,人你可以派去,但军饷你要看紧,最好在户部找个人随从前去,搞好财务审核制度,要内防家贼。

然而高拱说:“不用派人,所有军饷直接拨给殷正茂就是了。”

陆树德急了:“殷正茂必定贪污军饷!”

“我知道。”高拱却笑了笑,“那又如何?我拨一百万两军饷给殷正茂,他至少贪污一半,但以他的才能,足以平定叛乱,如果我派一个清廉的人去,或许他一两也不贪,但是办不成事,朝廷就要多加军饷,这么拖下去,几百万两也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殷正茂不去,谁去?”

事实确实如此,殷正茂去后,仅仅几个月就平息了叛乱,班师凯旋,当然了,军饷他也没少拿,如果不贪,那就不是殷正茂了。

但高拱还是赚了,说到底,这是个成本核算问题。

知识拆迁队 刘飞 分享自《明朝那些事儿》,浙江人民出版社。

罗胖曰:
用贪官来干好事,因小人而成大功,该还是不该?
这是人类社会最纠结的事情之一。

马克斯·韦伯把人类世界的合理性分为两种——
一种叫“价值理性”,强调动机纯正,而不管其结果如何。
一种叫“工具理性”,强调欲达目的,不择手段。
这两种理性,无论哪一种,完全获胜并得意洋洋的时刻,就是人类社会最黑暗的时刻。

罗辑思维:假如再给光绪一次机会 32

欢迎各位来到罗辑思维!

古语有一句话叫:“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什么叫“非法法也”?也就是说用没谱的手段,没准儿恰恰可以达成靠谱的结果。

前一阵很多人在讨论“罗辑思维”的选题。有人说我爱听历史;有人说我就不爱听历史,你多讲点现实。

那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玩一个“非法法也”,来一个混搭,表面上讲的是历史,其实说的又不是历史,你看有没有点意思?

光绪皇帝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假如再给光绪皇帝一次机会”。就是你我这样的人穿越回一百多年前,坐到光绪皇帝的宝座上,看看我们有没有办法替他想出一个破局的招,来破掉当时戊戌变法失败的那个局面。

那光绪皇帝遇到的第一大难题是什么?就是大家不搭理他的圣旨嘛,一百多天他发了那么多份圣旨要变法,而封疆大吏面对圣旨都跟耳旁风似的,觉得这是小屁孩在胡闹。所以光绪皇帝痛感自己没有权威。这时康有为就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叫大誓群臣,这个词在1898年的早期特别重要。

康有为就说,想变法,行!得把所有的臣子聚起来。问大家国家还要不要好,要不要奋发图强?如果要,来跟我喊口号:变法!变法!这叫大誓群臣。

其实今天在很多城市的餐馆我们也能看到这样的景象:趁客人少的时候,把服务员、厨师集中起来,大家升旗、喊口号、唱歌、洗脑等。对于传统组织的控制者来说,这几乎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一旦当他感觉到权威不够,底下人有各种各样的想法的时候,他就要试图通过权威把这种想法统一起来,要不洗脑,要不咱们发誓,要不咱们喊口号,要不我用各种方法、言词,甚至是峻法来激发你。

光绪帝笔迹

为什么呢?因为传统组织的权威是天然的,是上面授来的。要不我有钱,所以我开个工厂,你们都得听我的;要不就是我是皇帝,授命于天。所以你看在公元23年左右,当时的皇帝王莽已经不行了,整个绿林军把京城包围了。王莽朝廷最后的反应不是指挥部队去防守京城,而是搞了一个叫威斗的天文仪器,希望通过这个玩意可以跟上天达成某种心意相通。为什么?因为这是他权威的来源。

光绪皇帝也一直这样。在1894年甲午战争时,他老人家就是这样坐在皇宫内。因为他受的一直是传统的帝王教育,所谓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这样的一个皇帝,他能拿前线的将领怎么办?就是一道一道下谕旨:李鸿章你给我激发天良;那些勇士们给我迎头痛击;那些武将们必须给我防守,一步都不能退,如果退了,一定军法从事。他能干的事就是这样。

当一个组织的权威开始衰退的时候,它就试图要当一个放大器,把权威进一步放大,影响到基层。你看其实二战后期希特勒也是这样,一步不许给我退,就是不投降,其他都不管。光绪作为传统组织的领导者,他已经没有其他的回旋余地了。

激励大家的超级方法

我们在现代社会感受到的组织类型,其实和传统社会组织类型不一样,权威的来源也不一样,面对的环境也不一样。可以说权威并不是组织存在的唯一要素。我们在现代社会当中要做成一件事情,你就不是一定要发狠,一定要试图把自己的力量达于所有的细枝末节。最重要的方法恰恰是反过来的,不是通过我要干什么,而是试图激发对方干什么。

现代营销学里就有这么一个经典的案例。美国一个推销吸尘器的全美销售冠军在他退休那一天他就跟他的同事们讲,说知道为什么你们干不过我吗?今天我退休了,我把秘密告诉你们。你看你们这些人啊,敲开门之后都会说,太太,能不能给我三分钟,我给你介绍我们公司最新的产品。你还没开说人家“啪”就把门关上了。我从来不说这句话,那我说什么呢?我敲开门之后,我会说:“太太,我是一个路过的推销员,我口渴了,但是没带水,能不能给我一杯水?”

在美国那种国家,一般人在判断你是安全的人后是不会拒绝这个要求的。当她从厨房里给你一杯水时,你不就拥有了三分钟跟她交流的时间吗?因为你已经亮明了自己的身份是销售员,这时候就可以开口了。这样成单率就不一样。

但是这个推销员说,我觉得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个,那是什么呢?我发现他们在给我一个小帮助之后,倾向于马上再给我一个大帮助。比方说原来吸尘器可买可不买,他就倾向于买。

这是什么道理?各位请想,当我找你要一杯水的时候,请问我有没有给你东西?给了。这个东西叫作证明你是好人的一次机会,对吧?所以很多人给人以小帮助,马上就倾向于我还能再怎么帮助你?这个效应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效应,不是管理学当中的阶层之间的效应。

你比如说一个老师,他更倾向于去辅助那些学习成绩已经很好的孩子。按说这不符合老师的利益,一个孩子现在如果只考40分,把他辅导到及格,这相对容易。可是你要把一个已经考98分的孩子辅导到考100分,这就很困难,那两分不如那20分来得值钱。

但是你发现老师经常愿意辅导好孩子,为啥呢?因为他在好孩子身上能够得到好的反馈,我一教你就懂,笨孩子怎么教都听不懂,所以他天然地就会去回避笨孩子。所以,人不见得一定是理性的,他觉得我帮了你,然后他能得到好的回应,他就愿意更多地帮你。

我当年当记者采访的时候,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对方实在嘴太笨,说半天说不清楚一件事,其实我要用的就是他的一小段话而已,但他坐在那儿说好几个小时也说不明白。

有的电视台记者就会这样说,我给你写张纸,然后你跟着念。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这样的图片,电视台记者拿一张纸让采访对象念。但是我用的就是另外一个方法。我一看这个人口才不行,就跟摄像师说你先别开机,我先听他怎么说。说一段之后我就会帮他总结您是不是这么个意思?他说我就是这个意思。我给他总结的这一段话正好是我要用的。我就会说好,您把您这个意思再说一遍。他就按我给他组织的语言顺畅地说出来了,双方合作就会很舒服。要不然他会觉得这显得他挺没智力的。所以激发对方心里的那个东西是很重要的。

包括现在谈恋爱也是这样。网上有人就总结出一套经验:如果你觉得自己条件不够好,比方说很丑,很胖,一旦跟对方见面肯定见面死。那怎么办呢?千万别见面,先聊,因为网络给你提供很多聊天的环境,QQ、微信上先聊着,拖着别见面。你让那个爱的种子自己在他(她)心里生根发芽,等他(她)觉得你已经跟他是很亲近的人了,他(她)对你在观念层面、意识形态层面已经有很多切合的地方了,他(她)已经非常渴求跟你见面了。这时再见面,他(她)看见你是恐龙或者青蛙,会更容易接受你。我们推销自己,需要的往往是对方在心中正真已经滋长出需要的种子。

回到管理学也是一样的。现代管理学已经不是在组织内部去解决问题了。即使在组织内部,也不是仅仅靠杀伐决断,靠放大权威能够解决问题的。即使是在传统组织当中,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就拿慈禧太后来说,她老人家就懂这一套。

重要的是有多少打心眼里愿意帮你

在三十多年前她在和恭亲王奕訢共同主持那一轮的洋务变法的时候,遇到阻力跟戊戌变法的时候是一样的。很多老臣那个时候的观念比1898年的时候还要腐朽、陈旧和保守。当时反对派的代表人物是理学大师倭仁,他是读孔孟之道研究程朱理学的,他怎么能接受洋鬼子的这套东西?

慈禧和奕訢商量要开同文馆,就是请洋人来教中国的士大夫一些西方的学问。倭仁当时就炸了,那怎么行?怎么能学洋人的东西呢?我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地大物博,什么人才没有?如果一定要学天文和算学,我们干吗跟洋人学?中国一定有藏在山林中的这样的奇技异能之士,把他们访求出来不就可以了吗?干吗要去学鬼子呢?我是中华,他是夷狄啊。

慈禧太后怎么办呢?按照后来光绪皇帝的办法就是叫过来训话,骂一通,要求你一定要跟我上下同心。慈禧没有这么办,她跟奕訢商量了一个办法。奕訢上了一道奏折说:这倭仁他能提出这个方法很好,我们不必请外国人,我们中国人也行。首先我们请你倭仁老人家来管理同文馆;第二,你不是说中国一定有这样的人吗?你来保举,来推荐,来搜求和查访。倭仁一接到这个圣旨之后就傻眼了。他哪知道中国有什么人懂天文、算学、西方学术。然后就说我不行,你还是想别的办法吧,就写了一封辞职信。慈禧说,那哪儿行啊,话是你说的,你不是说中国有吗?你德高望重,那就得拜托你给找出来。

这就把倭仁给愁坏了,每天一封辞职信,慈禧就是不批。因为他是同治皇帝的老师,在给同治皇帝上课的时候就哭,眼泪“吧嗒吧嗒”掉。根据翁同龢后来的日记来看,这老头到最后为这事愁得已经不能进食了。

那好,不能进食一定要辞职是吧?慈禧最后就像猫耍老鼠一样玩够了说:“那你走吧,你身体不好你就歇着吧。”你看她对这么顽固的保守派就用这一招,我让你自己知难而退,几乎是三下两下就打退了这保守、反对改革的势力。

但是很可惜啊,三十多年后的光绪皇帝不会这一招。这也不能赖他。如果在互联网时代,他就会知道,你想做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大能量,而是有多少人在心底里打心眼里就愿意去帮助你,不管你的地位有多高,都是这个规律。

方法一:利用周边的力量

站在光绪皇帝的角度,如果我们不赞成他动用自己的政治权威,同时他又没有办法激发底层人的自我意愿,那他怎么办?当时反对派争执激烈得很,越跳越高,越来越来劲。而光绪皇帝支持的维新变法派跟这些顽固派、保守派相互之间又搞得水火不容。那这个时候怎么办呢?现代管理学其实也给他指出了一条路,那就是利用周边力量。

比方说光绪皇帝就是灯下黑,他最没有看到他最应该利用的力量,就是上面这个力量——慈禧。你想慈禧当权那么多年,全中国几乎所有的官吏都是她一手提拔的,那种政治权威如日中天。而且她是撤帘的太后,此时也不当政,她的位置相对来说比较中立和客观。光绪皇帝第一个应该争取的就是慈禧的支持,而不是让慈禧最后被反对派和保守派给争取走了,所以这是戊戌年间光绪皇帝最大的战略失误。

比如说当时礼部的一个品级很低的官僚叫王照。王照就上书给光绪皇帝讲了这个观点,但是这个上书后来惹出很多事,包括后来的戊戌政变都跟这个上书有关系。这是后话咱们不提,就说这个奏折本身的内容。王照就说两宫要和,你们得达成共同的政治意愿。甚至有这么一层意思:皇帝你得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你应该挟太后以令天下,这样你变法的政令就容易推行。王照甚至说,皇帝应该带着太后到东西洋去考察,把全世界跑一遍,然后你们娘俩在路上达成的那些共识,回来后再借用太后的权威把它推行下去,这样变法就容易得多。

但是光绪皇帝怎么做的呢?他像是一个等待老师批改作业的小学生。我在宫中独立办事,您看这事我能不能办得好。他这种等着太后打分的这种心态就不对了,当然太后没有抓到手。所以在戊戌年间,光绪就应该天天就自己的变法主张一条一条跟太后讲,太后不想听也不行,拽着她的裙角说我们是娘俩,你就得听,你还得给我们出主意,老人家你得给我们把把脉,给我们助助阵等等。但是光绪皇帝好像就没有这根神经。

方法二:借助底层的力量

那么第二种可以借助的力量就是底层的力量啊。我跟大家说一件在我身上发生过的事。有一次我在一个单位被新调到一个部门。那个部门特别乱,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矛盾。大家愿不愿意跟着我一起来干这个活呢?我当时心里没谱。我就找到了更大的领导。我说你给我出出主意——你看我就用到了调动慈禧力量这一招。大领导就给我出了特别高明的一招。他说你去就干活,你不要管那些人事纠纷,强行军把业务的分量加到最重。强行军的过程当中,一定会有人掉队,因为他跟不下来。但不管是能力原因还是意愿的原因,当他掉队之后一定要原谅他。当所有人都觉得我们在干一件正经事,怎么你老掉队啊。你开会迟到,该完成任务不能完成,对吧?大家都会对这个人有意见。当你捕捉到这种民意——就是所有人都觉得这个人是害群之马的时候,你就手起刀落,该怎么处罚你就把他处罚掉,从此你的权威就树立起来了。

大家听听这套章法,很有道理。就是任何改革,你想要做一件事情,重要的是所有人的意愿跟你一样。那怎么达成一致?就是要造就一个跟所有人意愿不一样的落后分子,你用各种方法让这个落后分子自己去显形,最后让所有人都觉得对这个人反感的时候,你把他剔出我们的队伍,你就可以达成你要的那个方向,并激发大家的热情了。这就是利用底层的力量。

光绪皇帝当时也应该这么干。我们变法,然后在各个省每个月都排名次,看大家变法的成效怎么样。然后有一些人老是不行,你就给他机会,再给他机会。皇帝天天干活,累得满头大汗。这个时候有一些忠君爱国的分子就会出来说,你看看你们这些人,没有天良啊,皇帝天天为变法这样,你们还落后。这个时候你再给他处罚,大家觉得,原来这个事儿是真的,落后是要挨打的,大家就会跟上这支队伍。所以这也是光绪可以利用的力量。

方法三:利用中层之间的协作力量

还有一种力量是中层和中层之间的协作力量。说到这个话题我就要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就是台湾的曾仕强先生写的《中国式管理》。他老人家一生著述等身,他提出这个“中国式管理”你乍一看有点像权谋,好像有点鬼鬼祟祟,不太光明正大。但是如果不是放在传统的工业组织内,而是放在一个现代化的互联网的环境当中,就是组织内外的协调也变得很重要的条件下,你就会觉得他的很多讲法和策略,其实是有道理的。

对比针对光绪皇帝当年面对的情况,他就举了个例子。一个公司有两个职业经理人,王经理和李经理,都很强势很能干,都是你的爱将。但是有一件事情,他俩总是谈不拢,意见总反着的。比方说王经理提了一个方案,李经理不同意,身为总经理的你怎么办?你明明是支持这个方案的。开会的时候,你能把态度亮出来吗?你亮出来,对不起,你只是一个打分者,你是一个是非的评断者,这个目标你还是达成不了。因为就算这个方案对又如何?李经理不支持,他就会捣乱。有的人成事不行,但是给你捣捣乱让你这个目标达不成还是可以的。

所以即使你支持他都不能说,因为这和你的根本利益冲突,你要的是目标而不是是非。那作为总经理怎么办?开会时你就说:你看你们俩意见不统一,这个事怎么办?那就再商量吧。会议停止。

所以很多人说中国人开会太拖拉,老是议而不决,这跟中国人的人际交流的特色——大家都不愿意当面伤面子有关系。那接着怎么处理呢?把王经理叫到办公室说:“小王啊,你这个方案呢,我是同意的,我甚至很偏向。但是呢,我要批评你。你看人家李经理为什么不同意呢?你要争取他的同意,你什么时候争取到李经理的同意,我什么时候就公开支持你。”你看这也光明正大吧。

你就等着王经理跟李经理去沟通。等他俩沟通完,你再把他俩叫到一块儿坐着。哎呀,上次我没睡好觉,我也没听懂你们俩的矛盾是什么呢?你们俩再说说。你放心,这个时候王经理和李经理会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俩没什么矛盾,我们俩只不过强调了事物的不同侧面,实际上我们俩是为了把这个事想得更周到而已。

你看当他们同心合力的时候,也许一个不太完美的方案,往往因为这种更强力的协作,可以得以推行得更加顺利。这才是管理者、当政者、对目标负责的人应该有的策略;而不是公开地打一方拉一方。光绪皇帝当时也没有这样的智慧。

方法四:为人处事的策略

我们回到每一个人的处境,因为我们也不见得每个人都是管理者,我们就是普通人,我们做事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做?有的时候我们在社会上跟他人相处,你非要用自己的力量去跟他们博弈吗?这种博弈,因为你可能是弱势,可能环境的偶然因素,会让你的博弈失败的。

最好的博弈方法是什么?调动周边因素、周边的人、各种民意,各种有权威的人,甚至是未来的力量,能用的力量你都可以调动起来。

曾仕强老先生在《中国式管理》当中就举了一个例子,你拿一张电影票到电影院看电影,一看位子被人坐了,这个人还是五大三粗的彪形大汉,看着还不是个讲理的人。请问你这个时候怎么办?如果你是个愣头青,拿出电影票说:看好没有?这是我的座位,让开。一般人可能也就算了,但如果这个彪形大汉本来就是横行街里的人,如果他旁边再有一个漂亮姑娘,他要给自己拔拔分,那他会怎么办?老子就坐了怎么着?就不让。你们会吵起来,你又不见得打得过人家,最后你憋一肚子气,对吧?何必呢?

所以曾仕强老先生说:“你别这么处理。很简单,你拿着票去,举着这票跟这个彪形大汉说,兄弟,你先坐了啊?没关系,你坐你坐,我坐旁边,别人不赶我,我绝对不赶你。”

你看这个本来是认怂吧,但是本质上不是怂,因为你调动了一支未来的力量来对他施压。他就算是彪形大汉,他坐在那儿,毕竟是坐着别人的位置,理亏啊。他看电影始终提心吊胆,旁边来人赶你,然后他要跟你发生一场冲突,这对他来说未来的压力是很大的。这个时候他就让开了。这是最聪明的方法,双方都能够保全面子。

最近我听一个企业家讲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成语解说。他说“唾面自干”这个词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我们过去说唾面自干,就是别人唾你一口唾沫,你擦都不擦,让这唾沫在脸上干掉,说这个人实在是太委曲求全,太怂。当别人唾到你脸上一口唾沫,我们最正常认怂的举动是什么?擦掉就算了。什么叫唾面自干?我要让所有周边的人都看到,你把唾沫唾我脸上了,我等着它风干,我不动。虽然我的姿态非常低,但是要知道,周边的情绪正在酝酿。当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没理,他在欺负你的时候,你其实已经获得了反击的力量,只不过反击的时机由你控制而已。所以唾面自干,比唾到脸上擦掉是一种更为强硬的姿态。

不管是管理,还是平时为人处事,跟他人博弈,只要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达到,我们最核心的不是加大自己的力量,而是怎么调动周边的力量。

今天我们是从光绪皇帝的戊戌变法讲起的,但你也听得出来,这只是个标题党嘛。我们真正要讲的是传统组织内部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互联网时代的跨组织的这种管理方式之间的根本区别。

传统组织不管它再大,它都有一个边界,哪怕你牛到了像洛克菲勒和今天的苹果这样的公司地位,你都有自己的边界,你的大是有限的,而且你不能犯错误。你一旦一个接着一个地犯错误,再大的企业都会轰然倒地。原来那么大的诺基亚,而今安在哉?现在的苹果iPhone5已经被很多人骂,如果iPhone6、iPhone7胆敢再出重大失误的话,你那个世界第一的市值有可能有一天就没了。这就是传统企业的弱点。

传统企业组织还有一个弱点就是它没有办法能够真正控制好组织内的力量。比方说,来自顶端的一个意志往往在组织内部经过放大之后,在末端呈现出来的那个状态已经是面目全非。

我给你举个例子,有一个单位失火了。对于这个单位的领导者来说就是要背责任了,那就做一些亡羊补牢的事吧。全单位组织防火大检查,各层领导都觉得这是个大事,因为领导担着责任呢,就层层往下压,压到最后你知道什么结果?就是所有的办公室以防火安全为名义,饮水机都不准用了。

这是我亲眼看到的一个例子,到末端的时候顶层的意志已经被放大扭曲到完全荒唐的地步。但是对不起,这就是传统组织,因为你是层级机构,所有人都要把意志再放大一层去执行。所以很多传统社会的荒唐现象往往都是这种组织意志放大的结果。

无边界的现代组织

而现代化的组织呢?它是网络社会的产物,虽然也可能很大,但是它的大和传统的大的最重要的区别是它是无边界的大。

比方说像谷歌这家公司就是这样,他2013一季度的营业收入达到137亿美金,听着很大吧?但是更牛的是它的财务结构,它有90%的收入都来自于它的搜索业务。可是你知道它公司内部有多少人干搜索吗?只有7%。换句话讲,谷歌公司内部93%的人干着不挣钱的活。无所谓,因为我利用的是全网络的力量。这就像是给我在房间里搁了一头现金奶牛,什么时候想喝奶,上去接一杯就可以。剩下这将近93%的人都可以干不挣钱的活。比如谷歌眼镜、手机的安卓系统等。你可以说它将来有前途,但毕竟它眼下没有任何盈利模式,但这没关系。

所以你说你怎么跟这样的企业竞争?比方说它可以跟微软说,你有Office软件?好,我来一个免费的;微软收费,我这个免费。它到处搅局,你所有干的活它都给你干一个免费的,你怎么跟它竞争?因为你面对的根本不是一个同领域的竞争对手,你面对的是谷歌背后那种来自整个互联网的根本没有边界的一种排山倒海般的力量,你怎么跟它竞争?它即使这一局竞争输了,没关系,再玩一局。当一个赌徒坐在你的牌桌对面,你不管赢还是输,他都有底气跟你说,没关系,再来一局。你觉得你还有可能赢吗?

这就是互联网时代和传统时代最本质的区别。一个组织内不管它的力量调动得多么合理,多么淋漓尽致,它都有一些缺陷,它都有具体的边界,它都有随时崩塌的危险。而互联网时代,虽然它只是一个点,也许它的版图并不大,但是因为这个点可以通过网络的力量,和这个世界上所有可能连到的点相联系,只要它的姿态对,它的愿景对,它都可以调动所有点的力量来跟你进行博弈。请问,这个仗你还怎么打?

什么才是真正的管理智慧

传统管理学仅仅是压榨组织内部的力量,而现代管理学讲究的是跨组织边界,调动一切可能调动的外部力量,这就是区别。我上大学的时候,我觉得教我管理学的那个老师就非常聪明。他跟我讲管理的概念时说:现在把管理都定义为组织内部的事,其实在我看来不是。只要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影响他人的行为或意愿,这都叫管理。你可以在本校的食堂贴一个舞会的告示,调动本校的女生到你的舞会地点来跳舞。你也可以把这个告示贴到隔壁学校,把隔壁学校的女生调到本校来跳舞。虽然你们之间并不存在组织内部的上下管理关系,但是这种智慧也叫管理。

管理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我曾经在前面的节目里讲过,我说我现在不太好读管理的书了,为什么?因为那是传统的工业社会组织内的管理。但是今天还是要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这本书叫作《管理思想史》。它就讲到了著名的泰勒制的创始人泰勒。这个人在20世纪的早期是整个工业社会管理思想科学的鼻祖,他创始的这种制度叫泰勒制,他把工人的每一个动作都给计算出来,你做这个动作需要多少秒,然后把所有的浪费时间的动作全部剔除,看一个工人一天到底能干多少活,最后根据这个数目给他定指标。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所以很多人都在骂泰勒,说你这是帮助资本家来压榨工人阶级,是资本家的狗。在1911年到1912年的四个月当中,因为跟工会有矛盾,泰勒天天被弄到国会去听政。泰勒在证人席上待了十二个钟头,就接受各种各样的非难。

就在这一年,泰勒写了一篇文章,其中讲了这么一段话,他说:泰勒制不是你们想的那个样子,它既不是什么计时工作法,也不是什么欺负工人,也不是一种薪酬制度,也不是一种规章,它不是你们认为的任何一种东西。泰勒制是什么?泰勒制是心理革命,是让所有没有进入工业社会的人进入到工业社会,按照这个社会的全新的标准来确立自己的心理状态,让这种人和雇主、市场、自己、环境,确立一种全新的心理约定。所以泰勒制不是制造一种制度,是在制造一种全新的人。

泰勒是在1912年说的这句话,时光过去了一百年,互联网来了,全新地构建了我们这个世界,颠覆了原来的组织和管理的思维。那我们今天要说,什么时候现代管理才成型呢?不是我们刚才讲的这些技法,也不是我们理论上认知到要跨组织边界去协同资源。而是我们真的呼唤出了、锻造出了一整代这样的人,完成他在互联网时代的心理革命。只有出现了这样的人,我们才称之为现代管理成型了。

你是这样的人吗?

罗辑思维:康有为:光绪皇帝的野蛮网友 28

从这一期开始,我们一共用两集时间 跟大家聊戊戌变法。先说点题外话,就是这个近代史是特别有意思的,好像历历在目近在眼前,而且事实都是那么的确凿,当其实研究近代史史学家的困惑恰恰在于史实是不清楚的,就拿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戊戌变法来说,1895年就那么100多天,从6月份到9月份下旬,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1995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内史学界的关于戊戌变法的史学会议上 前两年刚去世的 朱维铮 教授就讲到:其实这100多天发生了什么我们是不知道的 眉目非常模糊 那原因是什么呢?原因不是因为资料少 而是因为资料太多了,假设是中国古代史,留下的史料可能越往前就越稀少,那怎么办呢?我们只能信当时我们认为应该可信的人,比如说司马光,我们只能相信老人家应该不会说谎,应该用自己的学术功底对很多资料进行了判断和甄别,所以我们就信他了 没办法因为资料少嘛,可是近代史可不一样,近代史很多史料的说法 都是因为当事人出于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意识形态这样的争论原因,所以他们都在扭曲史实,造成各种各样的罗生门。所以我们虽然不是什么讲历史的节目,但是好歹尽可能的让大家逼近真相,那我读书,替各位读书的办法是什么呢?就尽可能去找那些接近第一手史料的那些作者写出来的书,所以关于戊戌变法我也看了几百万字的内容,我自己都看糊涂了,几乎每一个史实都有两套说法,甚至是很多种说法,也不知道该信谁,所以我们可以回到一个场景,就是北京故宫西华门内,有一个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那里面就储存了大量的清代的大内档案,要说到这个大内档案,其实也有一个很神奇的事件,清代将近300年,他们把大量的这种各种各样皇帝的谕旨,大臣的奏折,这些都是大内档案,这些档案原来在清代的时候那是皇家的秘密,是不给外界看的,可是清政府一倒台,这批档案就立刻变成了废纸。

在1921年的时候北洋政府的教育部因为经费紧缺,一看 还有这些档案,就卖废纸吧…就把它卖了,8千麻袋,1921年的时候,卖给了前门外的大概一个收废纸的那么一个商铺,卖了4000大洋,后来有一个人 这个人叫罗振玉,他一看说:哎呀 这个不好 这些东西太宝贵了。所以花了3倍价格 花了12000大洋 又把这批大内档案给抱了回去,后来因为他自己财政状况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最后又辗转卖,又卖回给了国家手里,但是国家也没办法拿这个,因为它是用麻袋装的 没有经过任何整理,而且在几十年的历史过程中 被销毁啊 被偷窃啊 这种情况也在发生,所以到1949年建国的时候 这8千个麻袋基本就堆在午门的那个城楼上,后来建国之后又派了大量史学家进行整理 这批档案现在就放在第一历史档案馆,供后人去查阅。这批档案就是因为这个‘罗振玉’的发现,被称之为近代中国文化史上的三大发现之一:甲骨文 敦煌经卷,大内档案。可是现在的学者,尤其是我很敬佩的一位近代史研究学者叫 茅海建,他写了一本叫“戊戌变法史事考”,他就感慨:这个档案馆现在条件越来越好,阅档案也不收费了,开水免费提供了,你去阅档还免费给你订午餐了,但是真正查阅档案的人却越来越少。这8千麻袋现在编成这么多万卷的档案,其实被利用的特别少。现在研究生,博士生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光每年生产的有关近代史论文好几千篇,著作几十部上百部,但是他说我在档案馆的阅档室里,我看到的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是越来越少,门前冷落鞍马稀,只有到什么时候人多呢,寒暑假的时候,而来阅读档案的人是什么人呢,是日本人。

所以近代史的难题恰恰不是史料的缺少,而是史料太多,以至于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到底我们该信谁?可是我们“伟大”的中国中学历史教育 几乎所有的事实都给了一个描述,而这些描述是来自于谁呢?来自于在后世握有话语权的那些人。我们知道中国近代史是一个意识形态斗争很激烈的一个战场,那谁站在后世认识是正确的 进步的 革命的一方,他基本上就拥有了对事实的描述权利,所以今天我们对于戊戌变法的一整套看法,几乎都来自于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师徒二人的这套说法,但是历史就是历史,当你细细去辨白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细节都有问题,比如公车上书,这件事到底有没有?袁世凯到底有没有告密?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间 到底有没有一个所谓的后党和帝党的争权夺利?所有这些你真的细细考察 你发现都有问题,但是很多细节我们留到下一集去讲,这一集我们主要去琢磨一下 康有为 这个人。

康这个人很有意思,这个人心怀报国之志,然后有一套匡济天下的方案,这个没问题 肯定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但是这个人如果你从翻案史学的角度来看,他私德是有问题的,当然你回头一看也挺可爱的这老头,比如说一生纳妾无数,嫖娼无数,走一路搞一路二奶,这个人一生有这个爱好,虽然他天天讲平权等等,但是实际上他个人在私德上有问题,但这也不奇怪,你说娶老婆多,孙中山娶老婆也不少啊,郭沫若娶老婆也不少啊 这个不能说他什么,这个人关键 他有点控制欲,比如说他说他拿了所谓的衣带诏,后来证明是假的,没有什么光绪皇帝给他说要搬兵到海外去筹款,然后救驾这种衣带诏,事实证明是没有的,但他就说他有 然后天天在海外 在华侨中间募款,说我们要回去救皇上,但是他拿着这钱去干嘛呢,他用这些钱自己去炒房地产,自己去盖小洋楼等等,天天干这事儿,而且后来 他在海外组织的这个保皇党,基本上已经成了一个利益集团,然后这些钱就供他去 可以说是一种并不节俭 甚至是奢侈的一种生活,发展到后期 尤其是民国快要创建的时候,康有为这个小集团已经不象话了,那个时候华侨如果回国内投资,那就得经过他的同意,他同意通常都要附着一些代价,比如说康要入股,如果他不同意你跑内地投资,康甚至发展到能够派暗杀者回来把你干掉等等,但是你说这个有什么问题呢?我觉得历史过去100多年了,我们再去苛责古人意义不大,但是至少可以看出,康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一个人,当然历史就是这样,很多在历史上留下丰功伟绩的人,他往往都不是正常人,他多少上性格上有点儿问题,康有为最大的性格特征就是轴。不是一个轴人他也干不出那些事情,一个举人天天就是上书变法,最后掀起这么大的一个波澜,但是他的轴也救了他,比如 他从北京逃亡之后,他先是跑到天津,然后跑到大沽口准备上船,然后那个船呢 他本来准备坐一条中国船就走,可是中国船不巧 要拖延十几个小时,然后他就命令他的仆人,我们回去了 坐明天英国的船。这件事本来就是特别轴,因为他的仆人老劝他说 你就坐这个中国船吧,你看这么多行李都扛来了,再扛回天津…….越说越来劲,不行 康就是这样,他一个主意定了之后非得照着干,又逼着他的仆人把行李扛回了天津,住了一天 第二天坐了英国船走了。

可是恰恰这一点救了他,如果他当时坐了中国船,他一条老命就没了,所以轴人有后福啊。这就是康的性格,当然 今天我们不去做翻案的文章,说他到底在私德上是不是有亏,是不是一个坏人就一定在历史当中作用小,我觉得历史不能这么简单看待,但是可以确定的是 戊戌变法的很多说法都来自于康有为,但是不见得是真的。那好,那他的对立面,也就是当时慈禧太后和清政府,那清政府为什么不出来澄清呢?这你要理解历史的一个关节,有趣的地方。就是当政者在他有权力的这片疆土上,他可以控制舆论,好像他是强者,但是恰恰相反,从一个相对中长期的历史看,当政者恰恰在舆论制高点的争夺战上,他是弱者的,你说朝廷能怎么说,康天天在外面胡说,他们能做的无非就是明发谕旨布告天下,可是他说的又没人信。本来你在政权上就已经是个非常….就是说合法性已经非常受到质疑了,你的言论的公信力已经开始动摇的这样一个政权,你说的谁信呢?所以搞得清廷 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清。但是后来 应该这么说,康在海外爆得大名,跟清政府 尤其是慈禧太后,对他的那种痛恨是有关的。因为康的策略很高明,他给外国人讲的是这么一个故事,说中国分成两种势力,第一种势力叫慈禧,这是恶魔,第二种势力就是光绪,这个是神仙,是光明伟大正确的力量,所以他给自己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空间,第一解释了为什么我的祖国恨我,第二他为今后东山再起预留了空间,然后给自己所有在海外的筹款,以及其它政治活动又获得了一种正当性。所以康反而是得利者。也就是说清政府越骂他 他越得利。

因为他把这个故事说圆了,而清政府是缺乏这个能力的,能把这个故事表达的特别好。当然康最后他的政治身价开始没落,什么时候呢,就是到慈禧死了之后,尤其到1919年,清政府自己已经搞立宪改革了,你知道一个政治上的反对派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就是他反对的那个人成了他的同志,他就完蛋了,在股市上你的身价一下子就暴跌,而这时候的清政府的摄政王载沣,又采取了一个特别聪明的策略,康这时候已经对清政府抛媚眼了,甚至成立了这个会,那个会,要预留总裁之位让载沣去当,载沣哪会睬他呢,载沣就是吸取了慈禧太后的经验,他对康的政策就俩条,第一条 不骂你,第二条 不理你,这个时候康有为就没招儿了,所以这就是历史有趣的地方,双方在争夺话语权控制的时候,你会发现在很短的时间内 是谁有权力谁赢,但是在一个中长期的时间内 你会发现是谁有权威 谁站在时代进步的一方谁赢,而站在更长的时间内 你会发现,时间迟早会把真相给到我们的公众。所以这就让我想起了德国哲学家 布莱希特 的一句话,他说:真理是谁的孩子?真理是时间的孩子,真理从来就不是权威的孩子。

——推荐书目《国运1909》——追寻历史真相如盲人摸象,许多人摸到了象的屁股,他却拽住了象的尾巴。

不知道各位注意到没有,1895年从6月11号光绪皇帝下明定国是诏,一直到9月21号慈禧太后突然还宫,发动戊戌政变,一共103天。请问这个戊戌变法到底变了什么?有什么雷厉风行不得了的变法的成就吗?其实你细想一下,好像没有,其实他做了这么几件事:第一个,建立京师大学堂进行教育改革,那慈禧太后给保留下来了,是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第二个,裁汰冗官 这件事我们搁下一集去讲,这也是闹了一个大乱子;第三件事,比如各地的经济改革这些事儿 但是大家要搞清楚,这可不是康有为或者光绪皇帝此时此刻发动的改革,当时上上下下各地督抚,什么荣禄啊 包括张之洞啊都在干,你只不过是把别人正在干的事儿写到纸上而已啊;而最重要的,在戊戌维新期间,受到巨大争论的是康有为力主的,叫废八股 或是 废科举 这样一个改革。100多年后我们再回去看,确实觉得这个改革当时有些过于草率,大家说那你罗胖子要替八股文翻案了?这个没有,八股文肯定是个坏东西,这个东西不用说的,摧残一代中国有才之人士的这种智力,去用一个缰绳把他们捆住,要知道很多当时的秀才是不读儒家经典的,你别觉得他读四书五经,不看的!直接到书店里买几本高考习题集,背熟了就可以上考场了 可以写出一样的文章。这就是中国人牛的地方,美国人考我们英语,我们就搞个新东方,直接背题 直接背单词,考出来的成绩在全世界让美国人目瞪口呆,说这是作弊了吧,没有作弊,我们中国人一千多年 就练出这个考试的本事。你是想用一个温度计来测量室温,我们中国人发气功,就把温度计水银那一小块地方给你烤热,室温可能冰凉,那边测出来100多度。这就是中国人考科举的本事。所以八股科举肯定是一件坏事,这不用说,但是它对中国社会结构 它是一个用一千多年时间,嵌入到整个社会结构当中的一种制度,你突然一下把它整个拿掉 它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八股科举有没有好处?有好处。废八股 废科举在历史上有没有?有过。什么时候,康熙早年的时候。

我们知道康熙八岁登基,当时四个顾命大臣 就是鳌拜那群人,他们当时一介武夫说搞什么八股 废掉,直接来策论,这个说法是好的呀,当时康熙亲政之后,自己就把八股文给改回来了。为什么?因为八股科举有好处,一个显在的好处,大家现在学者讲的很多了,造成中国社会上下游的流动,任何一个人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可以靠勤奋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让每个人都觉得有前途 这是它的一个好处。剩下一个好处很多人没讲,但是武汉大学一个叫 陈文新 的教授,有一次我看他的文章 我觉得他说的特别有道理,他说科举制度实际上是让国家的公务员选拔进行了一种虚拟人格,什么叫虚拟人格呢?就是 你考的取也好 考不取也好,你既感谢不着谁 你也赖不着谁,要知道整个社会人才是越来越多的,而朝廷能提供的官位也就是公务员岗位是有限的,那些没有得到岗位的人他就恨啊 他就怨啊,可如果你把它变成科举制度之后 你怨老鬼去啊?没有一个具体的人不要你。我们现在都知道,宋代的皇帝说看不上柳永 叫他且去填词!你说柳永这一辈子在妓院里混的时候心里都恨恨的啊,对,如果是一个具体的人不让他当官,就容易造成社会的一种对立情绪,可是如果是一个虚拟的制度呢,那就不一样了,所以这是科举的一个重要作用。所以你看皇帝他在科举里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他永远是栽花不栽刺的,他干的事儿就是你考取进士了,我主持一个殿试,然后你们考取进士之后,我给你排排名次,他干这个事儿,他从来不黜落谁。所以在中国古代的科举文化里有一些很好玩的事儿,比如说参加过殿试的进士,理论上都是天子门生,因为是皇帝主持的考试下你考取的嘛。比如说 晚清的张之洞和慈禧太后之间,他们之间互相关系就特别好,为什么,因为他们之间有这么一层薄薄的情分,就是张之洞考取进士那一年,就是慈禧太后第一次主持殿试,所以张之洞一辈子都是跟老太后说,我可是你取中的进士,我是你的门生。老太后看着这小伙子 后来变成老头了,老太后越看越高兴,跟这个有关系。所以其实这种制度和中国社会结构的严密的这种结合,导致如果你冒然把它拿掉是一件很可拍的事情。

你看中国在唐朝之后的,历次大的农民革命 农民战争,跟这个都有关系,黄巢,李自成 洪秀全 这三个人都是什么人,要么就是考不取的秀才 要不就是被革职的底层公务员,如果一个社会不让这种底层公务员有出路的话,这个社会是很危险的。所以你不要看今年大学生说签约率不到30%,好像只是一代人找不着工作 慢慢会好的,这个事情如果不解决 长久积淀,一帮有文化的人他看不到出路,这对社会是个炸药包啊,这个现象在今天也是值得重视的。康有为当然他这个戊戌变法,推翻科举 八股这个努力没有成功。可是1905年慈禧老太后自己开始把这事儿干了,废八股 废科举。出现两个结果:第一个结果是所有那些举子,原来都是背四书五经的 考八股文的 没出路了,清政府说那这么着 我给你一条出路,你们去留学 留学回来之后拿文凭来,我来提供各种各样原来的官位给你,留学去哪啊 去日本,多简单 菜又好吃 路又近,文字基本上还能看得通一点 好像又比较好学,所以大量的根本没有出路的那帮原来走科举之路的人,就一窝蜂去了日本。后来很多历史学家分析,说你看近代所谓的留学生 其实分了两派,一派是留欧美的,他们回来之后基本上都成了各科门的专才,当教授的 当科学家的,这帮人基本的政治态度是反革命的,相对保守 不愿意暴力革命,可是另外一帮就是留日的,日本人当时也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啊,就跟今天的英国似的,给中国学生开办了大量的速成班,比如什么鲁迅啊 在仙台医学院学了医学,你想现在学医学还了得,你要花多少年工夫去学医学,所以鲁迅后来没当医生大家都说,他是因为感于中国的政治局势,要操起笔来干革命,其实他干医生干得了么?你想想看 他在日本速成专科学校,他能学多少医术,所以当时日本回来的这帮留学生,基本都成为了革命家。

所以等于是慈禧太后亲手废掉八股,本来是帮助中国进步的一个方法,本来是寄望于用这一招保住清政府政权的一个方法,结果却培养了自己一帮掘墓人和革命家,这是一个后果;再一个后果是海外一个叫 金观涛 的学者讲的,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他说中国近代社会 底层社会,出现了一种动荡 甚至一种腐坏,就是因为各个村里的这种士绅,原来一个村里如果他有钱,几代人培养一秀才 然后考举人 考进士,他是有登天之梯的,现在科举一撤,他们又不敢说去留洋 也没有那么开化,那怎么办 最后就变成了什么 土豪劣绅,所以为什么军阀混战时期 包括民国期间,中国底层社会的败坏跟科举制度那么鲁莽的结束,但是没有在社会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和制度性调整的时候,就把八股废掉 跟这个是有关系的。所以你看康有为他这一辈子其实见光绪皇帝就一次,他弄的跟光绪皇帝多么惺惺相惜,其实就见了一次 时间还很短,他见了光绪皇帝之后,光绪就跟他聊当时的一些变革的事儿,他就提到了这个废八股,康就问光绪皇帝,说你说八股 科举要不要废?皇帝说应该废啊,他说如果你要废我就主张,你不要把这个改革方案下到什么礼部 让他们去做决定,你就自己下朱谕 就直接皇帝下诏 一定要强行推行,这说明什么 康是知道的,他这一套搞出来 别说顽固派,所有的改革派也都受不了,所有的改革派都是体制内的人,都是历史情境当中实用派的这些官僚,他怎么能容忍你直接撼动这个王朝的根基呢?所以说维新变法 我们即使在历史上,不吝于给它非常正确的 高大的评价,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它从出发的那一天,就是一次鲁莽的 一次草率的 一次不负责任的 所谓的改革。

《戊戌变法史事考》——就说的认知,补证与修正,新说的展开,论证与建立,作者集五年半的全部精力于此。

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个历史场景 1895年6月15号,也就是明定国是诏11号发布的,4天之后光绪皇帝召见了康有为,这件事儿可不得了,康有为后半辈子就指着这一天活着了,拼命跟外面说光绪皇帝多伟大,他对我多么好多么信任,当时慈禧太后多么混蛋 来阻止改革,他都在描述这个事儿。但是说白了 他后面所有这些想象其实是有水分的,比如时间上就有水分,他自己说光绪皇帝跟他谈了4个小时,而后来历史学家一考证说怎么可能?你一个皇帝接见大臣不可能用这么长的时间,而且康有为倒霉就倒霉在哪呢?那天其实接见了好几个人,要知道大内档案里面都有记录的,后面那个人是谁呢?也是当时一个著名的维新派叫 张元济,康有为更倒霉在哪呢?张元济有习惯 记日记,所以他把每天的事儿就给记录下来,他说其实不过接见了一刻钟左右,当然我觉得这俩人的时间概念可能不太一样,可能在外面等皇上接见很着急,所以一个小时过去了他觉得就一刻钟,后来历史学家基本说大概也就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他俩的见面应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有意义的一个小时 一个瞬间,好有一比什么呢 相当于见网友,刚开始在外面 隔空靠QQ聊着,非常来电,康有为不断的上清帝第一书 上清帝第二书,光绪皇帝都非常欣赏他 觉得这个人有想法,见见吧 就约网友见面,可是网友见面通常都是什么?见光死嘛,对方不是恐龙就是青蛙,对不对。

说白了 那天光绪皇帝就见着了一个青蛙,这个青蛙有很多道理,第一呢 你说康有为即使他再能说会道,见了皇上 多少有点紧张,你说我罗胖子能说吧,你真给我弄个政治局常委 让我给他们讲课,也哆嗦 是人都有点儿人格的这个缺陷,再加上康有为你知道 广东南海人 一口广东话,那个时候可没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小给我们做普通话训练,讲的是一口广东话,光绪皇帝是北京人啊,讲话之间 要听懂是很困难的,所以你要想造成一种非常顺畅的交流是很困难的,更何况在当时的记录当中你会看到,康有为见光绪皇帝这一个小时他讲的内容,根本就没有跑出此前他上的那些奏折的那些内容,而且光绪皇帝最关心的一些事儿,比如说怎么兴利 怎么挣钱,怎么为朝廷的财政开源,这些问题 康有为基本上拿不出靠谱的方案,他怎么可能拿的出来,你想想看他又没有实际的行政经验。这方面的本事他能比张之洞这些人大吗?所以自然他就说 那个不重要 关键在于维新,所以光绪皇帝实际上是不“解渴”的,结果光绪皇帝给了他什么官呢?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仍然是一个芝麻小官。康有为和他弟子觉得怎么不得来个军机大臣 至少把 翁同龢 赶走,要不我替换翁同龢那位置,然后我来主持变法。哪有那么容易,中国古代的政治格局是一套进化非常完善的格局,你想直接绕过那个官僚阶层直达天听,直达皇帝身边,那是太困难的一件事情了,要知道光绪皇帝想见康有为可不是第一次,早就想见 看着奏折写的好啊 小伙子 但是当时的恭亲王 奕䜣还没有死,他就挡住了 说不符合朝廷体制,你怎么能见这么小的官呢?要见让大臣们去见 然后向你汇报。所以一直憋到了奕䜣死了 然后明定国是诏发布 戊戌变法开始之后 他俩这“网友”会面才能够开始。对于康有为来说 他可能指望皇帝直接把他提拔,可是在中国历史上这件事情是很难的,即使做到了 他这个江山也坐不稳。

举个例子说 在唐朝武则天死了之后就有一个皇帝叫 唐中宗,这个人是一糊涂蛋 天天被一帮小人包围,经常那些小人就给他递条子:你提拔一这谁 你提拔一那谁…皇帝也糊涂 就提拔啊 就批条子啊,直接给中书门下省就发条子,可是即使皇帝是个糊涂蛋 他都知道廉耻啊,他在批这种条子的时候,他都不敢把这种信封正着封,要斜封,然后不敢用朱墨 要用墨笔 黑墨,所以当时称这种官叫什么 叫 斜封黑墨官,那等于唐中宗一死,唐睿宗上台就有人提议说:这一千多个人 这都叫斜封官 把他们罢官。于是一千多顶乌纱帽就落地。所以即使你在皇帝的权威下 你达到了那种绝顶高层,实际上你的政治权威 仍然是不稳固的。这就是康当时面对的局面,那他怎么办呢?有没有办法突破这个局面呢?有,康有为不是一般人 也是熟读经书的,他知道有个什么机会呢,就是在中国漫长的政治制度演化史当中有这样一个机会:就是皇帝不断的会用自己的身边秘书班子,来替代外朝的宰相的权力。因为皇帝他孤家寡人 他一个人处于深宫之中,他对外朝的臣子是不放心的,江山是我的又不是你的,你上了太你没准贪污受贿,没准要挖空我的江山 没准还想替换我,所以皇帝对外朝的宰相 对那些高官,一直是怀有警惧之心的,所以他就有一个冲动,就用自己身边的人去替代外朝的人。所以你看后来说几部的尚书,尚书什么意思 其实原来就是皇帝身边有一些服务人员嘛,尚衣 尚食 伺候着穿衣服吃饭,尚书 还有伺候他看书的,就这几个人 就是皇帝秘书,所以后来渐渐就用尚书来代替外朝官,所以你从中国古代政治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一直有这样一个趋势,比如说原来的中书门下 但凡带中这个字的,基本上原来都是皇帝身边的人。

什么侍中啊等等 都是皇帝身边的人,后来就替代了外朝,到明代的时候就更明显了,朱元璋说 什么宰相 拿掉 以后不设宰相,谁敢奏请复设宰相的人直接杀掉,他设置了一个内阁 就是皇帝自己的秘书班子,找几个品级很低的 五六品的官到内阁来办事,给皇帝帮帮忙,剩下的外朝是没有宰相的 直接听命于皇帝,朱元璋就干了这么个事儿,所以一直到明朝灭亡的时候,内阁大学士 五品官,虽然后来也变质了 都是用各部的尚书来兼大学士,当时大学士的本官仍然是五品 品级很低的,到清代呢又来了一轮,雍正皇帝仍然觉得内阁好像也不好用,渐渐的也是外朝官了,所以他又组建了军机处,直接在三大殿的后头搞了一个小房子,你们搞几个亲近人到我身边 咱几个商量办事。然后咱们商量妥了让外朝官去办,这就是军机处的来源。所以你看中国的古代政治史这是一个发展的轨迹,所以康有为其实是知道的。他一直就是想干这么一件事,我能不能在皇帝的身边搞这么一个小班子呢?你不是要改革么?改革要搞个发改委啊 我去当发改委主任,然后这是新开辟的在皇帝身边 我因为接近皇帝的权力我就会拥有权力啊,所以戊戌变法100多天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主题,一个叫开制度局 一个叫开懋勤殿,本质上都是这个 要绕过当时的军机处体制。绕过当时的官僚阶层,在光绪皇帝身边搞一个顾问班子,然后康有为 你想他做制度建议,但是实际上就是把这个空位搁在那,说这我来吧 我也得一个 对吧。他当不了正根的宰相,当不了正根的军机大臣,他就想当这个秘书班子的头,可是康有为把帐又算错了,历史上能干这种事儿的皇帝 那是一般的皇帝吗?能是光绪皇帝这种弱势的皇帝吗?你看都是什么人 朱元璋啊 雍正啊….都是这种大权在握 君权能够乾纲独断的皇帝,才能做到这种事情啊。

光绪是万万做不到的,所以对于康有为来说,他这样的一个念头虽然在理论上成立,但实际上办不到。办不到他只剩下最后一条路,就是不断的给皇帝画大饼 描述伟大的前程。再说到6月15号那一天,光绪皇帝见他的那一个小时里,他就跟光绪皇帝说 说你看,泰西变法 就欧洲那帮人变法,花300年 国家富强,日本人变法 30年 而天下富强,咱们俩变法 3年足够,大清就富强了 从此国事蒸蒸日上 富可凌驾于万国。你说康自个儿信么?我觉得他可能自个儿都不信 但是怎么办呢?他没有办法去绕过那么庞大的官僚体制,他又是一个小臣 他又有那么强大的权力欲望,他只好给皇帝上这种眼药 让他去相信,只要用了自己 你就会兴旺发达 一切顺利。这就是戊戌变法悲剧的真正根源。一个虽然提出了维新变法的主张,但他的注意力却不再维新变法之上,而是怎么样获得改革维新的主动权和控制权的这么一个人 你说权力落到这种人手上,舆论的控制权落到这种人手上,这样的变法还能够成功么?其实中国文化当中有一个小小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经常会相信 一针顶破天,因为我们是一个拥有漫长悠久的历史的民族,而这种历史故事,在民间酝酿之后 往往会变成一种简单的故事。孔明借东风 曹操83万兵马就没了,都会归咎于一些非常简单的这种原因。就像算命瞎子一样,算命瞎子为什么能给你信心呢?他来破解一些事情 非常简单,现在网上不是流行一个词儿么,什么什么事儿怎么破?觉得任何一个时期都有一个破法,那瞎子也会告诉你:孩子生病了 没事儿,认一棵树当干爹 孩子病就没了;找个簸箕压三颗鸡蛋在底下搁10个时辰 孩子病就好了 等等 全是这种破法,包括到晚清的时候,国家已经被欧洲列强打成那个样子了,有些儒学大家,比如像倭仁他还提出个方案,以忠信为甲胄 以礼义为干橹,只要我们有忠信 有仁义礼智信那一套,国事蒸蒸日上是没有问题的,这种儒家式的简单思维,和康有为这种简单的改革方略 其实在文化上是一脉相承的,都是试图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 药到病就除 一针顶破天,就能够把这个国家给救了,但是真正有脑子的人会信么?我记得小说家冯唐 外号 冯金线那个,他就讲过一段话,他说我发明了一种识别骗子的方法,就是如果一个人他告诉你 不用努力,直接我告诉你一套方法 你马上就能发财,说这肯定就是骗子 要不就是搞传销的,如果有一个人说 你想知道前生后世吗?你想知道世界的真理吗?这个人就要骗你的思想 骗你的灵魂。对我想这个道理可能千秋万代之后都适用。如果有一个人告诉我们,他有一套方法可以立即让我们众生得救,这个国家马上用他的方法,什么问题都会解决,一切都风平浪静 风和日丽 这个人不是糊涂蛋就一定是骗子。

罗辑思维:慈禧:这个婆娘咋疯的 29

有趣、有种、有料,这就是我的罗辑思维。欢迎来到罗辑思维听我聊天。今天咱们继续说说戊戌变法,在说戊戌变法之前,我们先聊聊舆论这件事,就我这么多年对于舆论的观察有一个心得,同一个事实,可以讲出无穷多版本的故事。比方说,我要是告诉你有一个女性勇于打破各种封建伦理的枷锁,然后追逐自己的爱情,最后被封建礼教残酷地杀害,这是一个故事吧。可另外一个故事我会告诉你有一个淫妇勾结奸夫,然后残害自己的亲夫,最后被她得小叔子给弄死了。这两个故事说的其实都是潘金莲这一个事,但是它却有两套不同的表述系统。所以很多社会事件都是这样,基于同一个事实可以讲出多个版本的故事。所以有的时候我,我们中国人相信“真理越辨越明”。对,短时间内这个效应是有的。但是很多历史事件和舆论战,它的真正战场不是在事实,不是理越辨越明,而是各自讲述各自的故事,看谁的故事有吸引力,有传播力,有感召力。最后是故事战使得他的表述方式赢了,所以他被记入历史。而原来真正的历史和真相,那么复杂的真相,也许永远地被湮没了。

这就要说到我们要说的“戊戌变法”这个话题了。我们今天知道的所有关于戊戌变法的故事,几乎都是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在流亡海外的时候,在海外的报纸啊,接受记者采访啊,写各种文章啊,他们来讲述的一个故事的脉络。我们简单把故事脉络勾勒一下是这样的:说当时朝廷上上下下分成两种势力,第一种势力是维新派的志士们,他们围绕在光绪皇帝身边,要把大清国向世界主流国家里去带,坚持各种锐意的改革和革新,这叫帝党。而另外一帮呢,顽固派,保守派,他们围绕在慈禧老妖婆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叫后党。这个后党有着非常阴暗的心理,看着这场改革心里就不爽。然后他们就发动了各种阴谋,比如说要在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在天津检阅新军的时候把光绪皇帝废掉。然后这帮志士们就非常的担心啊,皇帝啊,改革啊,大清的命运呐,所以他们就制定了一个政变计划,说要围园杀后,把慈禧太后围在颐和园里,把慈禧太后抓起来,甚至是杀掉,然后确保光绪皇帝的权威。但是呢他们很可惜,他们信任错了一个人,这个人叫袁世凯。袁世凯当时假模假样地答应了,随和又告密。结果慈禧太后从颐和园饿虎扑食回到宫里,把光绪皇帝软禁在瀛台,与此同时抓捕维新志士,几天后把他们在菜市口处斩,这就是戊戌六君子。导致整个戊戌变法失败,康梁流亡海外,然后在清庭的政治上又大面积回潮,把所有的改革措施全部废掉。

这就是我们至今为止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上一直流传的关于戊戌变法的这样一个故事的原型。而在这个故事里,恰恰是这个故事的根部出了问题,也就是当时的政局是不是清清楚楚的分成两拨尖锐对立的政治势力帝党和后党。对康有为来说当然有啦,满北京城的出租车司机都这么说,都这么分析宫里的政治,我只不过是夸大了而已。但是如果你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你会发现恰恰是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出了疑问。

这就要回到慈禧的立场来分析这件事情。要知道大家都说慈禧恋权位,可是慈禧把权力交出来的这个决定是她自己做的。按说皇帝十八岁大婚,然后才能成人嘛,这是要等到1889年,可是1887年慈禧就提出来了,说老娘不干了,你们赶紧准备,我得撤帘,我得归政,我得歇着了。当时光绪皇帝周边的所有人都很紧张,他们紧张也有道理,大清国风雨飘摇,千疮百孔,没有一个老练的成熟的政治家在这儿掌舵,怎么往前走,把整个国家就交给这么一个十几岁孩子?而且当时光绪皇帝体现出来的那种政治禀赋也不像是一个有雄武之气的明主的样子。所以你看当时两个朝廷的重臣,一个是光绪的老师翁同龢,一个是光绪皇帝的身生父亲,亲爸爸醇亲王奕譞,这两个人都哭天抢地要挽留慈禧,说你不能撤帘,你就算撤帘你也得在训政几年,要保证这艘航船继续往前走。可是这个时候,恰恰态度最坚决的是慈禧本人,所有人劝都不听了,这件事就是老娘铁了心了,就一定要干,我肯定是要归政,我就撤帘,我就要回颐和园养老。那你说慈禧太后是虚伪吗,当然后面很多历史学家也这么说,但是你真的回到慈禧的生命历程当中,抱着一种理解之同情你去理解她,其实能够理解。有这么几点

第一,如果她不是皇太后,而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女人,你会发现这真是一个很苦命的女人。人生三大不幸同时应在她的身上。你看少年丧父,她父亲叫慧征,死了,她作为家里的长女,把父亲的尸首运回北京,一家人哭哭啼啼。少年丧父,中年丧夫,26岁就当了皇太后。为啥呢,丈夫死了呀,咸丰皇帝一蹬腿,26岁青春期守寡。等她到了40岁,好不容易把自己的皇儿同治皇帝培养出来,这小孩学李天一,不学好,据说得了花柳病死了,四十岁突然断了后。你说一个女人人生当中遭到这么三次大的打击,但是她用她那种强悍的,像钢丝一般强悍的这种神经又挺过来了,把一个小皇帝从四岁,抱进宫,重新培养起,终于又培养到18岁,老太太说,我他妈要歇会了,我51了,我得养老,能理解吧。这其实就是一个中国典型的农村老太太的心里嘛,你爹死的早,我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拉扯大,现在你终于取上儿媳妇了,对不起,老太太不操心了,把家里钥匙交出来,我得养老,我得舒服着。当时国家几十年也没有太大的战争,内忧外患也都没有,慈禧有这样一个心态,你能说一定是虚伪吗?恐怕也有几分真诚的含义在里头吧,这是一。

第二,你要知道慈禧当时面对的也有政治压力,虽然她很有权威,她那个权术也很高超,各种封疆大吏被她摆弄得也非常的顺,但是要知道,太后垂帘,毕竟是权宜之计。至少我在在野史里看过,像左宗棠这种封疆大吏有时候嘴里就不干不净,他经常说的一句叫牝鸡司晨,什么意思,老母鸡报晓,你咯咯哒你是下蛋的,你哦哦哦你干什么呀?那是公鸡干的事,轮得到你干吗?当时有这样的心态,你是女的嘛,这是大清皇朝的权力运行系统,是偏离正轨的一次权宜之计。所以对于慈禧太后,当她到了51岁的时候,有点像美国总统第二任了,她就是考虑自己在青史留名的问题,考虑到自己历史地位的问题,一闭眼之后怎么跟列祖列宗交代的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她希望皇朝的政治运行回到正轨,回到皇帝手中,我想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康梁所讲的后党和帝党的激烈的政治斗争我觉得还忽视了一个特别重大的因素,那就是人家是母子好不好?你说什么母子,又不是亲生的,是不是亲生的,可是你看他们俩的关系,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其实是亲到不能再亲的两个人。就只有同治帝一死,这个孩子就是她最亲近的人。亲到什么程度?你想,从夫家论,这是她的亲侄儿,对吧?又是从娘家论,光绪是她亲妹妹的孩子,她是两重亲属关系。而且慈禧太后对她这个亲妹妹的感情是非常深的,这个你要是了解一点旗人家里这个长女,她跟汉人家不同,汉人家女儿是要嫁出去的货,在家里没什么地位。旗人是大脚,姑娘都不裹脚的,不是小脚老太太,在家里说话是算数的,更何况慈禧是长女,所以她对她妹妹实际上非常疼爱。我至少看到过一则史料,据说她妹妹死的时候慈禧太后去她家,然后就暴怒,怒什么呢?说你们家居然都不舍得把家里所有的金银珠宝给老太太陪葬!当时老太后就自己亲自带着太监就在他们家搜啊,说把所有好东西都得给我埋了,陪我妹妹走。可见当时她情绪的那种失控,对她死去妹妹的这种怜惜。所以对这个妹妹的孩子,你想,就中国现在这个家庭,亲姨那是什么关系?更何况,光绪皇帝是四岁进宫,小孩儿什么都不懂。所以慈禧后来多次跟臣子讲,她说我跟皇帝怎么能不好?你想他四岁进宫,身子骨又不好,皇帝的那个肚脐眼经常不干,她说我天天拿着纱布给他擦,然后皇帝怕打雷,我就天天抱着他睡觉,一旦打雷我就要紧紧抱住他,皇帝惊叫不堪,然后我从小就关注他每一顿吃什么,每一天穿什么,然后为了把他培养成皇帝,我关心他每一个学业,我亲自教他认字,亲自教他练书法等等。慈禧太后后来反复讲这些话,我不管你信不信,你养条狗养一个月恐怕都有感情吧,更何况一个亲姨娘,把自己的一个4岁的侄儿带到身边,像亲儿子一样管教,那样照顾,你能说没感情?而且这种感情和母子感情能差到哪里去?说白了,这是比一般的养母和养子之间的关系可能要亲密的多的关系。更何况,他们之间还有一种为大清国的未来培养接班人这样一个列祖列宗传下来的一种政治使命在,所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这样的一种紧密的关系和亲善的关系,是外人很难想象的。所以康有为站在外廷老说,他们俩是两派,那个是蜈蚣见不得鸡,见面就得斗,天天斗心眼儿,这是外臣的想象。你在宫廷内部,这怎么可以想象得了。后来后来康有为突然不知道从哪听说的,总而言之北京的坊间突然传出一个传闻,说慈禧太后要趁他们俩在天津检阅新军的时候对光绪皇帝下手,要废掉光绪皇帝。这样一件事情,我想,这只可能是康有为这种外臣的小臣他才能够相信的神话。

好莱坞有一个动画片叫猫狗大战,如果你在家里养过猫和狗,你就会发现它们确实经常打架,为什么呢?其实是因为这两个动物它的语言系统不一样,对猫科动物来讲,竖起尾巴这就是攻击的前兆,可对犬科动物来说,好冤枉哦,我竖尾巴摇尾巴这是讨好你的意思,你怎么能认为我要打架呢?对猫科动物来说,反过来,它觉得抬起前爪挠你,这是示好的表现,是我们俩交朋友的意思,可犬科动物就会很紧张,你要干什么,抬起爪子来,所以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语言系统,它会导致大量的误解,这也适用于我们今天这个话题,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这些小臣,他对于高层政治的那种理解和高层政治的真实状况之间有着巨大的话语系统上的这种反差,所以后来我看有的历史学家就嘲笑康有为这一派,说康有为那种对政治观点的认知基本上就是一个农村土老帽的一个乡村绅士,看了几本小说戏曲之后,对于宫里政治的理解。比方说慈禧和光绪之间的这种两宫他们之间这种利益的统一性远远大过分歧,即使有分歧,那也是家人之间,母子之间的那种分歧,而不是敌对的,两派政治势力之间的,那种你死我活之间的决斗。比方说,慈禧太后要到天津,借荣禄之手,借检阅新军的时机来废掉光绪皇帝。拜托,有那么费劲吗?后来在戊戌政变时期那不就是慈禧太后一还宫,直接把光绪皇帝叫来,把几个亲近大臣叫来,然后把这个儿子数落一顿,说打明儿起,老娘开始上朝,你就边儿歇着了。就是几句话的事情啊,还要借什么军队,什么荣禄之手,有没有搞错。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慈禧要轻易地把光绪皇帝废掉,有那么容易吗?也不容易。因为虽然慈禧你是皇太后,你回宫光绪皇帝见着要跪接,有一堆的当时的孝道来限制光绪皇帝的行动,没错。可是要知道你的权力从哪来啊?就因为你是他妈,你是他妈你才有权力,对吧,你是因为靠着掌握了皇帝你才有太后的权威,所以你要废掉皇帝,实际上就是废掉你的权力基础。太后的所有权力行使都要通过皇帝,什么叫垂帘听政啊,你在帘子后头,前面得坐着皇帝。所以后来你看在戊戌变法之后其实慈禧就动了废光绪皇帝这种心思,但是结果呢,遭致了几乎所有的朝廷重臣的反对。最著名的就是当时的两江总督刘坤一写的那个奏折,其中有一句话叫君臣之分已定,中外之口难防。这句话当时流传的很广,什么意思,就是我跟皇帝君臣之分那是天注定的,你不能再干这个事情了,更何况中外之口,我们民间的舆论,国际各种列强的舆论,也决定了你不能废掉这个皇帝。所以慈禧太后后来想废皇帝,她发现她也做不到。

更可笑的是,康有为这些红小兵们,他想干的一些事情就是匪夷所思。比如说,他们说要把颐和园围起来,要把太后给弄住,他们就给皇帝讲,说我们发现颐和园里有一笔宝藏,有很多很多钱,现在我们要派人把它挖出来,这样我们大清国的财政就有救了,说你能不能给我们几百人,我带着去到颐和园去挖宝藏,他们想着就用这几百人然后把慈禧太后给抓起来。太小儿科了吧。但是如果你围园,不要说杀后,就是锢后,也绝无可能。这是中国的几千年的政治运行,到清代后期已经定型的一种方式,那就是皇帝一定是以孝治天下。你看,皇帝和自己父母之间关系不好的例子在元代以后的历史上我们几乎没看到过。比如说父母健在,即使你是皇帝,父母也不是什么太上皇,你也要每天去请安,去陪着吃早饭,然后他看戏的时候你要陪着,这几乎都是皇帝的法定义务。那你光绪皇帝你能说靠着一些小臣,然后通过一场军事政变把老太后给抓起来关起来?这件事在当时的舆论界是根本接受不了的。所以说两宫之间的政治立场的协同,其实远远超过了外廷的想象。但是,你不能拦着康有为这些人继续想象啊,他们有一堆的想象。

所以其实到了戊戌变法的后期,其实最关键的就是从1898年的9月17号一直到9月28号这11天的期间。9月17号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光绪皇帝突然下了一道明谕,正式的圣旨,大概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有一个叫康有为的人,我前一阵子不是下旨让你到上海去办报纸吗?怎么你还没走呢?第二层意思是说康有为这个人还算挺能干的,有一些想法,所以我还召见了他一回。第三层意思是说你就不要再耽误了,赶紧出京到上海去办报纸。你看9月17号这道谕旨发出来之后,双方的解读就有点猫狗大战的意思了,双方是听不懂的。康有为这一派的解释也有道理,他说不对,出事了,慈禧动手了。第一,因为我一个小小的工部主事,六品官,皇帝怎么会对我的行动明发谕旨呢?皇帝从来不会为这种小事下正式的圣旨的。第二,皇帝仍然在暗示我,说他信任我,要不然怎么会说我这个人能干,他还召见过我一次呢?然后第三,他让我迅速地赶往上海,说明皇帝已经被控制了,他在被控制的最后一刻,为了保护我们君臣的知遇之恩,最后要解救我,是暗示我赶紧逃跑。这就是康有为对这份谕旨的解读。当然他一拍大腿说,我怎么能跑呢,慈禧太后分明已经把光绪皇帝控制起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做臣子的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是发动各种力量去解救光绪皇帝。于是这后来就出现了什么谭嗣同夜访袁世凯,让他围园杀后,包括动用大刀王五,包括一些江湖人士去解救光绪皇帝等等这些阴谋。可是,你如果回到慈禧和光绪这一头,这封谕旨简单到不能再简单,说白了康有为当时各种激进的政治主张,包括他在光绪皇帝那儿起到的作用,让慈禧和光绪觉得害怕。所以慈禧太后肯定是干涉了,说你不能再用康有为这样的人了。你看,从你的叔叔恭亲王奕忻临死的时候就交代,康有为这个广东小人,不能用。然后所有的朝廷重臣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如果用他,不要说主持变法,即使老在北京这个圈子里和和,这都没有好事。所以他们大概构成了一种共识,就是让康有为出局。但是因为你也是著名的变法人士啊,我们还在变法期间,所以我们也不能把你拿问治罪,那你就出局好了,去上海吧。

其实就是这么一份简单的谕旨。但是这份谕旨对于康有为那个被小说和戏曲培养出来的各种想象力就变成了一场比甄嬛传还要精彩的宫廷的阴谋大戏。所以他这边就开始策动各种各样的阴谋,包括要把慈禧太后给抓起来。这是9月17号光绪皇帝从颐和园下的旨,所以他很可能是跟慈禧协同了立场之后做了这样一件事情。9月18号光绪皇帝从颐和园回宫,18号下午发生了一件事,当时有一个叫杨崇伊的人,这个人跟李鸿章关系非常好。这个人就跑到颐和园,然后上了一道奏章给慈禧太后,说恳请皇太后再来训政。道理也很简单,他说皇帝用康有为这些人不行,然后告了一堆小状。慈禧太后就看了这个情况呢,然后就做出了一个决定,她说我要回宫。

这就是后来研究戊戌变法的时候就觉得这已经是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但是现在大量的历史学的考证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慈禧太后这次回宫,可能是为了好几件事。第一件事是当时在上海关一带英国和俄国当时有不正常的军事调动。所以很可能当时会引发一些边患,一触即发的军事形势,所以荣禄当时也在把袁世凯往回调,这是一件事。第二件事是光绪皇帝第二天要接见日本原来的首相伊藤博文,当时民间也有很多说法,包括杨崇伊的奏折里也在说,伊藤博文很可能要被聘请成为当时叫客卿,来主持大清国的变法。这对慈禧来说也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慈禧决定,既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我要回宫去看一看,看看能够帮上什么忙。一边说她回宫是要发生政变,另一边说她回宫是给皇帝帮帮忙,那到底哪个是真的呢?

不信别人,我们信史料。这个时候就要感谢茅海建先生,他在《戊戌变法史事考》里就是把当时的档案给拿出来了,他说你看看当天皇太后是怎么还宫的?9月19号早上,老佛爷在颐和园吃完早饭,然后坐船,坐船到了哪呢?到了万寿寺码头上岸,然后到万寿寺拈香,给佛祖磕个头,然后到一个御座坊少坐,然后从广源闸码头接着上船,在船上顺水路又走了一会,又到西直门,到倚虹堂码头,再找了一个行宫,再少坐,少坐之后呢再换轿,从西直门到西安门,然后缓缓地进宫。就这个节奏,你觉得这是政变吗?完全是好整以暇,是慈禧太后屡次还宫走的正常的这样一种程序,而且是浩浩荡荡大队人马,提前准备好的这样的一次还宫。这次还宫之后发生了什么?可以看到当天晚上慈禧和光绪之间确实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因为第二天他在接见一些人的时候,比如接见伊藤博文,接见袁世凯的时候,光绪皇帝是打不起精神来的,经常有点敷衍了事的意思,说明头一天晚上确实精神上很受打击。插一句啊,光绪皇帝就是这么一个人,情绪大起大落。后来有人在研究光绪皇帝书法的时候发现,他在有的时候那个情绪特别亢奋的时候,比如甲午战争前夕写的那个朱批的谕旨,那个字都特别大,特别饱满;但是有的时候情绪一低落那个字写得就是蝇头小楷,非常小。这对一个人来说这是非常罕见的情况,就说明他是一个情绪跌宕幅度特别大的一个人。但是可以肯定,那天晚上他们之间肯定不是发生了政变。因为第二天光绪皇帝还出来见外国客人呢,而且是独自出来接见的。但是当天晚上发生了什么,慈禧太后很明显是要求光绪皇帝,说康有为这个人你不仅不能用,而且你要把他抓起来。从19号慈禧太后还宫,然后到21号明发谕旨抓康有为,这套谕旨上给康有为定的罪是八个字:结党营私,莠言乱政。但是因为17号接到的光绪皇帝的谕旨,康有为已经觉得不对了,要政变了,所以他20号早上就跑掉了,21号才开始抓他。抓他没抓着,抓着了谁呢?抓着了他弟弟叫康广仁,后来也是戊戌六君子之一。

这几天里面的政局变幻,就变得特别复杂。分两头说,在这头儿其实慈禧太后就觉得这个事已经搞定了,康有为不仅出局,而且抓起来了马上要知罪了,这个事就搞定了。所以21号早晨的时候老太后干什么了呢?回颐和园去了。早上,接着按我们刚才讲的那套程序,从西直门码头上船,一路停停歇歇,烧烧香,然后回到了颐和园。可是,21号抓到了康广仁之后就发生了事情,什么事情?就是康广仁的口供里面供出了一个惊天大案。康广仁这个人的历史评价不高,有的人说他当时就衰了,什么都秃噜了,然后到处攀诬,你饶我一命我招谁都行,把康有为此前的什么围园杀后所有的计划全都给秃噜了。但是也有一种说法,说康广仁是一个革命志士,抓到之后面不改色心不跳,然后当时就指斥这些人,你们要干什么!你们要对皇帝下手还要对我们下手,你们要再迟来几天,我们的计划就要得逞了。然后把自己计划说了。总而言之,后来历史学家考证,这个事还真不是袁世凯告的密,而是这个康广仁的口供给秃噜掉了。这一秃噜就不要紧啦,慈禧太后早上刚回到颐和园,晚上深夜兼程就赶回了宫里。应该是在21号到22号的凌晨才赶回宫里,然后就决定发动政变,这个时候才能称之为叫戊戌政变。当然这个政变没有那么血雨腥风,无非就是加强警戒,宫门要加强人防守等等,然后开始大肆搜捕维新志士。因为对于慈禧来说,这还了得!原来我们只是政见不同,对于具体变法的政见不同。现在要干什么?要把我老太太抓起来。你开玩笑,你犯上啊,你篡逆啊!这个老太太就怒了,然后就开始捕杀,一直到28号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

这就是戊戌政变的过程。

整个十几天的过程里面,康有为这边讲的是这个故事,而对于慈禧太后来说,她感受到的就是:我在培养我的儿子,我的儿子要变法,虽然也做出了一些出格的事情但是没关系,老娘用我的政治权威在背后帮他把着,也出不了大格。关键是我就判断这康有为不是个东西,所以我要把他撵走,先是把他撵出局,然后把他抓起来,这个事也就是这么简单。你们要干什么呀!要把我老太太宰了,你让光绪皇帝来主导天下!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慈禧太后一生历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就是她跟光绪皇帝之间的亲情发生了崩裂。而这一崩裂就是十几年,而且这个崩裂的结果彻底把中华民族拖入了一场巨大的浩劫。

可是,历史往往怕的就是可是二字。为什么从戊戌政变一直到庚子事变,短短的两三年里,慈禧太后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突然变得非常仇外和排外。原因在于,这个时候她已经不是什么政治家了,她是一个愤怒的,伤心的,要向世界施尽所有权力去报复的老妇人。

外廷的那些臣子他是没法追究的,因为满朝都是维新派,你说谁不是?张之洞不是维新派?荣禄不是维新派?当时稍微明白人都知道这个国家得变了,得赶上世界大势。慈禧太后知道这些人是动不了的。但是她在后廷,在内宫那种淫威的发射,你就可以看得出来,那是多么充满戾气的几天。9月28号,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10月4号慈禧太后从宫里扔出来十四个太监,说你们都是皇帝和珍妃身边的人,串通宫内外扰乱大内,就是这么一个罪名。其中四个当场乱棍打死,剩下十个,一半永远枷号,另外一半枷号两年。什么叫枷号,就是带上那个我们在电视剧里经常看到的大方的那个枷子,25斤重,戴到死为止,那真叫生不如死,更可怕的是,10月4号打死的四个太监,10月5号宫里传出懿旨,说昨天打死的那四个人不准盛殓,直接抛入万人坑,钦此。所以你看老太后她那种发泄,说白了就是变成了一个泼妇。在此后的几年间,你会发现整个的政治发展的脉络,就是按照这个脉络在走。老太后疯了,她就觉得我冤啊,我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你串通外廷,然后要杀我,你不孝啊,你忘恩负义啊,虽然光绪皇帝说我没有啊,这事我都不知道,这是康有为自己想的事我都不知道,老太太说,我怎么知道你不知道?就是亲人之间,因为外人的这一点离间的作用,老太后是彻底不相信光绪皇帝了。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很多人都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之后立即就把光绪皇帝软禁在瀛台,实际上这是不确切的。慈禧第一次还宫的时候,因为她在宫里的办公场所是仪銮殿,仪鸾殿在西苑。皇帝嘛,老太后回来他天天早晨得请安,陪着吃早饭,陪着看戏,所以他就得就近居住。所以只要老太后回到西苑仪鸾殿,皇帝就会搬到瀛台的含元殿去居住。

所以这个时候,光绪皇帝其实没有被软禁的。但是随着慈禧太后在后宫去清理这个太监,然后越看这个光绪皇帝就越觉得窝心,越觉得憋不住火,然后渐渐地对他的各种管束就开始了。包括把瀛台给封起来,包括皇帝要什么东西,都得老太太我自己批准等等,这个都见于当时的清宫档案。这个老妇人当时已经就觉得不知道怎么报仇,不知道怎么出这口恶气才好。

当然,你说这个时候她把气撒在变法上,那倒不是,她主要恨得就是康有为和光绪皇帝。她恨康有为恨到什么程度?满世界追杀那就不用说了,后来有一任民国时候的总理叫梁士诒,也是交通系的大佬,他也是广东人,他在前清的时候考进士,慈禧太后一看。这个人姓梁,又是广东人,说这人查查,是不是跟梁启超有什么关系啊?旁边就有人说,这个人肯定不是好人,你看他不光跟梁启超一个姓,叫梁士诒,康有为有一个号叫康祖诒,所以这个人姓梁,名字又有康有为的一个字,这叫梁头康尾,这肯定不是好人。老太后说对,不是好人,不让他当官。她就恨到了这个程度,已经丧失了起码的理智了。你看后来的历史脉络演变,你真的是一声长叹。她就觉得光绪皇帝不孝,她就想弄他。可是她又知道,她又没有那么方便地去弄他。然后她就用各种手段,比如说你不是身体不好吗,直接就宣布说你身体不好,明发上谕,广招天下的名医来给皇帝看病。可要知道,在专制时代皇帝身体不好这是国家的天字号机密,因为皇帝嘛,你身体不好,招致中外的这种政治的动荡和大家的猜疑,这是一个很严重的政治事件。所以当时很多外面的舆论就发现,可能慈禧真的是要废光绪。这个时候,外国的使节们就不干了,说好好的你怎么要把一个维新变法的皇帝给废掉呢?所以很多外国使团说你不是说他有病吗?我们派西医去看一下,所以后来法国大使馆还真派了一个西医去看,发现光绪皇帝真的是有病,而且是很严重的肾炎。

但是仅此为止吗?老太后不干。老太后就想各种办法,比如说给他立个大阿哥。也不叫太子,就是立一个大阿哥,给光绪皇帝立一个后人,这就是端王爷的儿子接进宫去,这个意思就是我随时可以把你光绪废掉,然后你看那个备胎已经在那儿搁好了。后来又发生了很多事情,包括来册封大阿哥的时候各国的使团就不给面子,不去参加这个典礼。老太后又觉得憋住一口气。再后来,又有一个误传,这个很多人说是误传,就说外国的那些列强,现在要给中国下最后通牒。说必须老太后退位,把权力让出来,交给光绪皇帝。哇,老太后这就彻底疯了,都是这帮洋鬼子,老娘受了你们一辈子气,现在你们还要帮这个逆子来夺我的权,那还了得。于是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荒唐的一幕,可能也是世界历史上最荒唐的一幕,就是一个国家和自己所有的邦交国宣战,向当时有邦交的所有十几个国家宣战。那个宣战诏书写得,你今天读起来觉得写得真好,是当时军机处的一个小章京写的,其中有一句话叫,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不如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这跟今天的爱国愤青口气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老太后这个时候还不是一个政治家,她就是一个被激怒的母亲。谁让我不痛快一会儿,老娘就让他不痛快一辈子,老娘跟你拼了。你们外国人既然你们要护着这个逆子,那对不起老娘就最后跟你们决一雌雄。最后,义和团运动,庚子事变,中国人每个人,四万万同胞,一人赔八国联军一两银子,给国家拉下了四万万的亏空。整个历史车轮,这一套逻辑,这一个摆起来的多米诺骨牌,就这样一张一张一张地倒下去,把中国拖入了一道沉沉的黑暗。

一百多年后,我们再去判断这桩公案,到底赖谁呢?我们不能各打五十大板做一个骑墙的姿态。康有为就算有错,他糊涂,他把宫廷内部完全可以调和的一些小矛盾变成了外朝的激烈的政治斗争,用自己一种乡村绅士的想象把它扩大化。但是又如何,真正对这个民族和国家造成根本性伤害的是慈禧。慈禧的方向和康有为正好相反,她是把外朝严肃的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政治事件变成了一个农村老妇人一般的、撒泼打滚一般的、为自己胸中出一口恶气,自己扮演一个上新的,愤怒的母亲,然后无休无止地闹家务。所以,我看有一个历史学家讲了一句话,说为什么民国建立之后所有的实验都失败了,不管是孙中山的实验还是袁世凯的实验,还是北洋政府的实验,实际上刚开始也许都是很好的初衷,为什么都失败了?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时间了。任何实验,当时的历史大潮推着中国往前走,大家没有时间等你去慢慢地见效。那时间哪去了呢?就是被清朝政府的后期,这一次又一次地耽搁耗尽了,所以给后来的整个20世纪的中国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所以这一期节目不管我们做了多少翻案文章,我们多少程度能够同情和理解慈禧当时的心态和她的委屈,我们今天仍然要说,整个清代的悲剧命运,20世纪中国的悲剧命运,第一个罪人要怪怪谁?怪你慈禧这个撒泼打滚的老太婆。

历史:人和其他物种的真正区别

大卫·克里斯蒂安是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也是“大历史”学科的创始人,他认为,历史应该跳出政治史的范畴,不能光去讲军事和政治,而是要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起来,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从整体上来解释历史。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了解到这种研究历史的方法之后,个人出资给克里斯蒂安,让他建立了“大历史项目”,一方面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在美国,还有澳大利亚的大学和高中里进行推广。

得到“每天听本书”栏目解读了克里斯蒂安的作品《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通过这本书对人类历史的描绘,我们能看见一个非常清晰的推动人类发展的动力,那就是知识和创新。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问题,看看知识和创新是如何推动人类进步的。这个问题就是,地球上那么多动物,为什么人类能成为地球的主宰?

有人说是答案是基因,但如果把人和大猩猩的基因进行对比,有98.4%都是完全一样的,只有1.6%有区别,所以基因差别并没有那么大。还有人说是人脑容量比较大,比较聪明,但光靠这个也不够,历史上的“尼安德特人”和我们的祖先脑容量是一样的。但后来尼安德特人就没留下来,只有我们这一支留下来了。

书里说,如果只是单独地那一个人的大脑,和一个大猩猩或者尼安德特人的大脑,来进行对比的话,我们其实没有太大的优势。但如果从整个物种的角度看,人类的优势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因为人类的大脑可以相互共享信息,交换知识,人类的这个财富叫做“集体知识”。

什么是集体知识呢?比如,动物学家发现,有些动物也能掌握一些比较高级的知识,不过,动物没办法把这类知识保存下来,一旦掌握高级知识的动物死了,这些知识就失传了。但人类就不一样了,我们幸运地掌握了一个工具,叫做“符号语言”,简单理解的话,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我们通过符号语言来传递和保存知识,不仅可以再一代人内部共享,也可以在几代人之间共享。而且,集体知识还有累加效应,就好像在银行里存钱,可以一直利滚利,时间越长,掌握的知识越多,知识增长的速度就越快。

所以克里斯蒂安就说,自然界里每次出现一个新的复杂事物,都是因为产生了一种新的结构。人类真正的特别之处,不在于我们个体比其他动物有多大优势,而是我们很幸运地掌握了符号语言,人类社会的结构一下子发生了突变,有了一个连接在一起的集体大脑。这种物种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方式,才是我们和其他物种的真正区别。

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辞典

目录

《历史的观念译丛》总序
前言
1、日常生活史 2、编年史 3、年鉴学派
4、生动性 5、启蒙史学 6、自传
7、概念史 8、传记 9、年代记
10、年代学 11、衰退 12、话语
13、学科矩阵 14、固执 15、发展
16、时代 17、事件 18、体验
19、回忆/遗忘 20、说明 21、描述
22、进化 23、虚构 24、进步
25、记忆 26、精神史 27、历史意识
28、历史教学 29、历史文化 30、历史哲学
31、历史理论 32、历史科学 33、性别史
34、不同时代的同时代性 35、救赎史 36、启发学
37、总体史 38、历史是生活的导师 39、历史知识理论
40、历史编纂学 41、历史编纂史 42、历史人类学
43、历史辅助学科 44、历史社会科学 45、历史唯物主义
46、历史主义 47、观念史 48、个性
49、因果性 50、建构主义 51、延续性/变迁
52、反事实性的历史 53、危机 54、文化史
55、长时段 56、心态 57、隐喻
58、历史方法 59、微观史学 60、现代化理论
61、神话 62、规律设定性/个体描述性 63、客观性/偏见
64、口述史 65、分期 66、可信性
67、政治史 68、实证主义 69、实证主义
70、后史学 71、史料 72、史料考证
73、历史本身/历史认识 74、历史小说 75、历史意义
76、社会史 77、结构史 78、历史主体
79、主观性/交互主观性 80、系统论 81、事实
82、体裁论 83、传统 84、转喻
85、类型 86、同时代的不同时代性 87、乌托邦
88、过去 89、历史比较 90、历史理性
91、理解 92、预言 93、历史真实性
94、世界史 95、价值 96、现实性
97、时间 98、当代史 99、偶然事件
100、未来 101、周期理论
参考文献
进一步阅读文献
人名索引
术语索引
作者简介
译后记

广岛和长崎为什么那么倒霉

阎京生

1945年4月,为了确定原子弹轰炸的城市,美国“曼哈顿工程”的负责人与陆军航空兵的专家组成目标选定委员会,要挑出4座日本城市,2座为首要轰炸目标,2座作为备选。

最初的候选名单是由美国陆军航空兵战略航空参谋长诺斯塔德列出的17个日本城市,依次为:东京、川崎、横滨、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户、广岛、吴、下关、山口、八幡、小仓、熊本、福冈、长崎、佐世保。

从军队的角度来说,目标重要性越高,震慑效果越好。因此,城市当时被破坏的程度至关重要,已经被破坏的程度越小,越可以准确评估原子弹的威力。其次,投放城市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最好将破坏控制在一定范围,更方便美军专家事后评判其威力。这样,东京、大阪、名古屋这几座面积大、同时已破坏严重的城市就剔除了,佐世保、吴等小城市也随后被删除。

多方考虑后,5月10日至11日,委员会选定了第一批城市:

1.京都,AA级目标

2.广岛,AA级目标

3.横滨,A级目标

4.小仓,A级目标

这些目标都有共同的特征:

1.军事、工业潜力高,要么是军备供应和生产中心,要么是重要的指挥部或军队集结地。

2.城市直径在4.8km以上。

3.地形平坦,爆炸冲击波的效果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战局时刻变化,讨论也更加细致,委员会在5月28日选定了新的目标城市,并与军队协调——投放原子弹之前,禁止对这些城市常规轰炸。

这4座城市,按轰炸的优先级排列是:

1.京都,日本的故都,100万人口的巨大工业城市,战争后期最重要的军事生产中心。

2.广岛,日军指挥中枢之一,第二军总区司令部所在地,同时是日本陆军最大的集结地,这里有规模巨大的军需品、军火仓库、码头设施,此外城东还有铁路中转枢纽、军火制造、船舶维修等重工业设施。

3.小仓,小仓兵工厂所在地,厂区长达1.3公里,宽0.8公里,附近还有铁路车辆厂、机械工厂和发电厂。

4.新潟,濒临日本海的重要工业城市,拥有一座炼铝厂、一座巨大的钢铁工厂、一个重要的炼油厂和一个油港码头。

但是“曼哈顿工程”负责人格罗夫斯把这份名单提交给马歇尔时,遭到了陆军部长亨利•史汀生的反对。史汀生在20世纪初担任菲律宾总督,其间多次造访京都,对这座优雅而美丽的千年古城感情很深。史汀生称,京都对日本人有巨大的感情价值和宗教意义,如果将其毁灭,将给战后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格罗夫斯显然不接受这个理由。他反驳道:京都市区里有264公顷已查明的和195公顷待查明的工业区,正在生产机床、精密机械、飞机零件以及无线电和火控仪器,是最有价值、最重大的军事目标。但史汀生坚持己见,并向马歇尔力陈不可轰炸京都的文化、政治理由。

无奈的史汀生找到了杜鲁门总统,劝说他将京都从名单中划掉,并继续禁止对其常规轰炸。杜鲁门同意了。

但是,美国军方和科学家仍然坚持京都为首要目标,他们列举了一条十分实际的理由:京都坐落在盆地中,街道都是方形网格状,最适合评估原子弹轰炸效果。7月21日,陆军部向在波茨坦开会的杜鲁门总统发去电报,请求把京都重新加入轰炸名单,结果仍被拒绝。

7月24日,作为京都的替代品,长崎被列入原子弹轰炸名单。但是这里地形多山,并不能很好地测试原子弹的效果,所以,1945年7月25日,杜鲁门最终下达对日进行原子弹轰炸的指令时,目标城市的优先级为:广岛、小仓、新潟、长崎。

8月6日,美军对广岛进行了第一次原子弹轰炸。8时15分17秒,“恩诺拉•盖伊”号炸弹舱门打开,原子弹“小男孩”从9600米的高空中笔直地落了下去。8时16分整,“小男孩”爆炸了。按照日本政府的估计,8月6日当天广岛市内的市民人口约为28万到29万人。

8月9日,美军准备对第二目标小仓投弹,并将长崎作为备选。但小仓的天气十分不利,装有原子弹的轰炸机“博克之车”在云层上空穿梭了3次仍未找到缺口,最后只好向第二目标长崎飞去。

此时长崎上空的云层也很厚,云量达8/10,“博克之车”第一次通过时未能找到目视投弹目标。按照规定,机长斯韦尼在这种情况下应带弹返回。投弹手比汉突然发现两块云团之间有个大缝隙,第二投弹点三菱重工长崎兵工厂清晰可见。

于是,10时58分,比汉扔下了原子弹“胖子”。爆炸中心浦上地区是天主教徒集中地,2万名天主教徒中1.5万被炸死。长崎市民总计有19748人在爆炸一周内死亡。

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人类历史上唯一一次原子弹实战也就宣告结束,满目疮痍的广岛、不幸被轰炸的长崎成为日本永恒的伤痛。

本文由罗友稻草推荐整理。作者阎京生,选自《北京晚报》。

比大片更悬疑丛生的核战倒计时,尽在罗辑思维独家发售的《午夜将至》。

罗胖曰

关于伤害,上面这个过程告诉我们——
1.谁被伤害,是个运气问题。
比如长崎的遭遇。
2.最不在意伤害你的,是你的自己人。
比如日本人自己把“京都”变成了工业中心,成为轰炸目标。
3.最能保护我们免于伤害的,是人类中那些有超迈眼光的精英。
不分种族和阵营。比如上文中的亨利•史汀生。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