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Asking

How to ask a question

没有提问者的引领,回答者其实茫然无知。
重新思考,如何提问和回答。

谁有问题谁牛逼

2016-01-17罗振宇

本文是罗胖关于凯文·凯利《必然》的第12篇读书笔记。

人类的思维模式总是向问题要答案。答案比提问更重要。

被考场折磨出来的中国人,总是向答案要正确,用正确性去刷存在感。

所以,凯文·凯利下面的这些观点,接受起来有点困难。对中国人来说,尤为困难。

那好,我们就跟着凯文·凯利一步步地去论证——

为什么“提问”比“回答”要重要。

1         

不可能的事情如今变得理所当然

过去,大家都认为,人们不可能分文不取地工作。即便真的不要报酬,没有老板,也制造不了有用的产品。然而今天,像维基百科、Youtube这样的基于互联网的经济成果,完全是由志愿者不计报酬或是在没有老板的情况下创造的。

过去,大家都曾经认为,人们天生希望保护隐私,但现在,从早到晚完全公开分享这种“不可能”的事情还是出现了。

每天都有过去不可能的事变得可能,并且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但,为什么是现在?

是什么打破了“可能”和“不可能”之间古老的界限?

2         

为什么?因为社会正在发育出新层级

在我看来,如今发生的那些“不可能”的事都体现了一种更高级的新型结构。它们是大规模合作和大量实时社会互动的结果。

相对于一堆细胞,组织是一种更高级的新型结构;相对于人类个体,新的社会结构好比组织。

新的层级结构会酝酿出新的事物,发生了低层级中不可能出现的行为,就好像组织能够做到细胞完成不了的事。维基百科、Linux、脸谱网、优步、互联网,甚至人工智能这类群体结构能够完成工业时代人类无法完成的事。

长期以来,人类都在发明新的社会组织形式——从法律、法庭、灌溉系统、学校、政府、图书馆直到文明本身这个规模最大的组织。这些社会工具让我们成为人类,使我们的行为从动物的视角看来是“不可能”的。

比如,人类发明了书写记录和法律后,在我们的近亲灵长类中不可能实现的公正,才变得“可能”。在口头文化中,这种公正也不会出现。

灌溉和农业系统中的合作,产生了原本更加“不可能”的诸如预测、事先准备这类行为,以及人类对未来的敏感。

人类社会向生物圈展示了各种先前不可能实现的行为。

3         

我们看到的才只是开始

人们改变社会交往方式的步伐才刚刚启动。

人类还处于发明真正的全球组织的初期阶段。一旦我们把自己置身于全球实时同步的社会,之前不可能的事将真正开始以爆发的方式变成现实。

社会组织形式正朝着极端巨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以及极端快速(光速)的方向发生结构性转变,卷入其中的人类将以新的方式互相联通。

大多数关于人类的事实都是基于个体的,可10亿人互相联通的方式或许有100万种,其中每种都能透露出有关我们的全新事实,创造出全新的特性。

实时、多样以及逐渐具有全球规模的联通方式将出现在大大小小的事物中,而我们会在一个新的层级上运作,由此得到的“不可能”的成就会不断让自己感到惊讶。

4         

不会再有什么“正确”了

确定性自身已经不像从前那样确定了。

对于任意一条知识,你很容易就能得到一个反对观点。任何一个事实,都有它的反事实。互联网的超链接属性将让这些反事实凸显出来。

你不能依赖专家解决问题,因为每个专家都有一个与其相对的反专家。因此,我所学到的任何东西都会遭到无处不在的反事实的侵蚀。

相比于从专家那里得到事实,我更愿意从网络上流动的事实中拼凑出自己认为确定的事。

5         

科学主要增长了无知,而不是知识

科学包含一个悖论:每个答案都会孕育至少两个新问题,因此,使用的工具越多,答案就越多,相应的问题也会更多。

望远镜、放射镜、回旋加速器、粒子加速器不仅拓展了我们的知识,还拓展了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无论是向外探索宇宙的“暗物质”和“暗能量”,还是深入研究人类的脑科学,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知。我们甚至说不出自己不知道什么。上述的这些发明能帮助我们窥探自己的无知。

我们曾经以为,如果知识呈指数增长,我们应该很快就能消除困惑。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不断发现更大的未知领域。

因此,虽然我们的知识量呈指数增长,但是问题的数量同样会以指数级的更快速率增长。两条指数曲线之间逐渐拉开的差距本身就是指数级的。这个差距就是我们的无知,它正在呈指数增长。

换句话说,科学作为一种手段,主要增长了我们的无知而不是我们的知识。

一项技术或工具的颠覆性越强,它生成的问题越具有颠覆性。我们可以预计,人工智能、基因操控、量子计算这些近在咫尺的未来技术将接二连三地释放新的重要问题,即我们从没想过要问的问题。

事实上,我们还没有问出最重要的那些问题。

6         

答案很廉价,问题很值钱

每年,人们在网上的提问多达2万亿个,而搜索引擎给出了相应数量的答案。其中大部分答案质量很高,不少答案令人拍案叫绝,而他们都是免费的!

当我们知化更多书籍、电影以及物联网时,答案将无处不在。我们正迈向每天询问几百个问题的未来生活。大多数问题和自己以及朋友相关:

“老王       “下一班公交车是几点?”
“这种零食好不好?”

每个答案的“制作成本”将微不足道。搜索答案,将不再是发达国家的奢侈品,而是全世界的必需品。

我们很快就能用交谈的口吻询问“云端”任何问题。比如,

谁赢得了1974年年度最佳新秀奖?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宇宙会一直膨胀下去吗?

答题机器会毫不犹豫地提供关于任何主题的深刻、模糊以及复杂的事实性知识。

答案将变得廉价,而问题会变得更有价值。

巴勃罗·毕加索在1964年就聪明地预测到这个结果。他说:“计算机是无用的。它们只能给你答案。”

因此,一个到处都是超级智能答案的世界鼓励人们对完美问题的追求。

什么才是完美的问题?讽刺的是,最好的问题不是能让我们得到答案的问题,因为答案随处可见,答案正变得越来越廉价。

7         

什么是好问题?

一个好问题值得拥有100万种好答案。
一个好问题就像爱因斯坦小时候问自己的:“如果和光线一起旅行,你会看到什么?”这个问题开启了相对论、质能方程E=MC2以及原子时代。
一个好问题不能被立即回答。
一个好问题挑战现存的答案。
一个好问题与能否得到正确答案无关。
一个好问题出现时,你一听见就特别想回答,但在问题提出之前不知道自己对此很关心。
一个好问题创造了新的思维领域。
一个好问题重新构造自己的答案。
一个好问题是科学、技术、艺术、政治、商业领域中创新的种子。
一个好问题是探索、设想、猜测,带来差异和分歧。
一个好问题处于已知和未知的边缘,既不愚蠢也不显而易见。
一个好问题不能被预测。
一个好问题是机器将要学会的最后一样东西。
一个好问题代表受教育的头脑。
一个好问题能生成许多其他的好问题。

我们永远需要事实、秩序以及答案。它们并没有离开,而是和微生物以及混凝土材料一样,成为文明的大块基石。

但是生活和技术中最活跃、最有价值以及最多产的那一面,将位于前沿之中,处在充斥着不确定性、混沌、流动性以及各种问题的边缘地带。

能够生成答案的技术将继续得到重视,以至于答案会变得即时、可靠、无所不在,并且几乎免费。但是能够帮助我们生成问题的技术将获得更多青睐。

提问比回答更有力量。

8         

罗胖插嘴

举个例子——
这两年,“互联网思维”这个词很热。
但是很快被黑得很厉害,几乎没有人再敢谈论,几乎谁谈谁就是骗子。
我是为数不多的,至今还在津津乐道“互联网思维”的人。

除了脸皮厚、不怕黑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这个词对我来说,是个问题,而不是一个答案。
我们用什么样的认知模式才能适应这个新时代?
答案每天都不一样。

喜欢答案的人很痛苦,因为他的世界不断崩塌。
喜欢问题的人很欢乐,因为手中的慧剑很锋利。

当答案稀缺的时候,谁有答案谁是精英。
当问题稀缺的时候,谁问题好谁就牛逼。

洞察:问出正确问题的新思路

一些创意和科技公司比如Google、Facebook和IDEO在创新过程中开始广泛使用一种问正确问题的新思路,《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就介绍了这种新思路。

它是以“我们怎样可能就会”(How Might We……)这种固定句式来开始提问,这种思维的价值在于问出正确的开放性的问题,同时使用了最恰当的措辞。在应用这个方法的公司中,这个问题套路还有了固定的简称 :HMW。比如他们会经常这样问:HMW彻底重新想象某个东西?或HMW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来完成某个事情?

过去四十多年教授HMW提问方法的商业顾问闵·巴萨多 (Min Basadur)认为,当人们尝试创新时,经常会用抑制创造力而不是鼓励创造力的语言来谈论问题。人们一开始可能会问,我们可以怎么做这件事?或是,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件事?但是,你用“可以”和“应该”这样的词,就意味着你在判断,并且可能会沿着判断就钻入牛角尖,做出最后决定了。但是把“可以”和“应该”替换成“可能”(might)来提问,就能够延缓判断,开拓更多的可能性。

具体的创意讨论过程中当然还会有更多的问题来搭配HMW使用。不过HMW方法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也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让参与讨论的人们意识到要保持开放性地提问。闵·巴萨多认为,公司有个常见问题就是: 把精力花在问错误的问题和试图解决这些错误的问题上面。

巴萨多举例说,在20世纪70年代,他曾经帮助宝洁公司对抗高露洁的一款叫爱尔兰春天的香皂。这款香皂特点是有绿色条纹以及一个“神清气爽”的宣传口号和体验。宝洁的对策起初是山寨了6款绿色条纹香皂。而巴萨多发现,他们一直以来都在问错误的问题:“我们怎么做出一款更好的绿色条纹香皂?”用HMW方法之后,他们打开了思路,把问题重新落脚到“HMW 创造一款我们自己的、更能让人神清气爽的香皂?”最终,宝洁推出了一款有着海滨蓝和白色条纹的海岸香皂,也成为了畅销品牌。

方法:如何更好地提问问题

小孩的说话内容中有70%到80%是由问题组成的,而家长说话的内容里只有15%到25%的提问。这是美国数据分析公司穆西格玛(Mu Sigma)在一项调查中发现的,汤姆•帕尔曼是这家公司价值和战略方面的主管,他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从上学到工作,能够答出正确答案的人才能获得最多的认可或奖励,而不是提出问题的人,“质疑世俗的认知甚至会被边缘化、被孤立或被视为威胁”。

帕尔曼说,人们往往急于得出结论,而不是更多地提问,缺乏充分的提问,会让人做出糟糕的决定,我们应该慢下来花些时间去问更多、更好的问题。他在《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中,建议人们多问以下四类问题,每类问题都能帮助我们得到不同的结果。

第一,澄清式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已说过的内容。“你能不能告诉我更多内容?”、“为什么你这么说?”都属于这类问题,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说话内容背后的真正意图,让我们更加了解彼此,并引导我们去解决相关的问题。帕尔曼说:“人们通常都不问这些问题,因为他们常常会自己做假设,然后自行补充缺少的部分。”

第二,相邻式问题,用于探讨谈话内容中容易被忽略的相关方面。“这个概念如何适用于不同的语境?”或者“这种技术的相关用途是什么?”等问题都算是这一类。对眼前任务的专注,通常会抑制我们对探索性问题进行深究,因此提出这类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广泛地了解一些事情。

第三,漏斗式问题,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提出这种问题是为了理解答案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理解问题的根源。比如“这个分析你是怎么做的?”和“为什么不包括这一步?”。这类问题可以根据某个组织的设计或产品提出来,大多数咨询团队在使用这些问题上都做得非常出色。

第四,拔高式问题,会引发广泛层面的思考。太过于沉浸在当前的问题上会使人难以看清问题背后的全貌。因此,你需要问,“后退一步讲,更大的问题是什么?”或者“我们讨论的方向是正确的吗?”。这些问题可以把我们带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更好地看到单个事件之间的联系。

Wrong Question, Right Answer.
GOOD QUESTIONS BEGET GOOD ANSWERS
COMBINE OPEN QUESTIONS WITH KEEPING QUIET
ASSESS YOUR QUESTIONING STYLE

Asking questions is a delicate art. Improving the way you ask question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answers you receive, but can encourage curiosity and creativity amongst those around you. Asking a good question could get you a really great answer!

提问比回答更有力量


2016-06-02 凯文·凯利 罗辑思维

“人类的思维模式总是向问题要答案。答案比提问更重要。被考场折磨出来的中国人,总是向答案要正确,用正确性去刷存在感。

所以,凯文·凯利下面的这些观点,接受起来有点困难。对中国人来说,尤为困难。

让我们跟着凯文·凯利一步步地去论证——
为什么提问比回答更重要。”
——罗振宇”

本文选编自凯文·凯利的新书 《必然》 ,罗辑思维全球独家首发。

1
——————————————
当“不可能”成为“可能”

过去,人类不可能分文不取地工作,今天,像维基百科这样的基于互联网的经济成果,完全由志愿者不计报酬地创造。

过去,我们不可能近乎免费就得到大咖的回答,现在,这种以前认为“不可能”的事也变得可能起来。

但是,为什么是现在?是什么打破了“可能”和“不可能”之间古老的界限?

在我看来,如今发生的那些“不可能”的事都体现了一种更高级的新型结构。维基百科、Linux、脸谱网、优步、互联网,甚至人工智能这类群体结构能够完成工业时代人类无法完成的事。它们是大规模合作和大量实时社会互动的结果。

其实,人类进化过程中一直都在发明新的社会结构形式。比如,有了书写记录和法律,在人的近亲——灵长类中不可能实现的公正,才变得“可能”;而灌溉和农业系统中的合作,产生了更加“不可能”的事——预测,事先准备,以及对未来的敏感。

正这些社会工具让我们成为人类,使我们的行为从动物的视角看来是“不可能”的。

2
——————————
科学增长无知

科学包含一个悖论:每个答案都会孕育至少两个新问题。

因此,使用的工具越多,答案就越多,相应的问题也会更多。望远镜、放射镜、粒子加速器拓展了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探索宇宙的“暗物质”、“暗能量”,研究人类的脑科学,都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知。

我们曾经以为,如果知识呈指数增长,我们应该很快就能消除困惑。然而实际情况是,问题的数量同样会以指数级的更快速率增长。两条指数曲线之间逐渐拉开的差距本身就是指数级的。而这个差距就是我们的无知,它正在呈指数增长。

换句话说,科学作为一种手段,主要增长了我们的无知而不是我们的知识。

可以预计,人工智能、基因操控、量子计算这些近在咫尺的未来技术将接二连三地释放新问题,即我们从没想过要问的问题。

然而到这里,我们还没有问出最重要的那些问题。

3
——————————
答案变廉价,问题很值钱

我们正迈向每天询问几百个问题的未来生活。

每年,人们在网上的提问多达 2 万亿个,而搜索引擎给出了相应数量的答案。其中大部分答案质量很高,不少答案令人拍案叫绝。

每个答案的“制作成本”将微不足道。获得答案,将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全世界每个人的必需品。

答案将变得廉价,而问题会变得更有价值。

巴勃罗·毕加索在 1964 年就聪明地预测到这个结果。他说:“计算机是无用的。它们只能给你答案。”

因此,一个到处都是超级智能答案的世界鼓励人们对好问题的追求。

4
——————————
什么是好问题?

一个好问题值得拥有 100 万种好答案。
一个好问题就像爱因斯坦小时候问自己的:“如果和光线一起旅行,你会看到什么?”这个问题开启了相对论、质能方程 E=MC^2 以及原子时代。

一个好问题不能被立即回答。
一个好问题挑战现存的答案。
一个好问题与能否得到正确答案无关。

一个好问题出现时,你一听见就特别想回答,但在问题提出之前不知道自己对此很关心。
一个好问题创造了新的思维领域。
一个好问题重新构造自己的答案。

一个好问题是科学、技术、艺术、政治、商业领域中创新的种子。
一个好问题是探索、设想、猜测,带来差异和分歧。
一个好问题处于已知和未知的边缘,既不愚蠢也不显而易见。

一个好问题不能被预测。
一个好问题是机器将要学会的最后一样东西。
一个好问题代表受教育的头脑。
一个好问题能生成许多其他的好问题。

我们永远需要事实、秩序以及答案。它们并没有离开,而是和微生物以及混凝土材料一样,成为文明的大块基石。

但是生活和技术中最活跃、最有价值以及最多产的那一面,将位于前沿之中,处在充斥着不确定性、混沌、流动性以及各种问题的边缘地带。

能够生成答案的技术将继续得到重视,以至于答案会变得即时、可靠、无所不在,并且几乎免费。但是能够帮助我们生成问题的技术将获得更多青睐。

提问比回答更有力量。

罗胖曰:
纪伯伦的《先知》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问答。
有人问:“请告诉我们一些关于学习的事。”
他说——

  1. 因为你问,所以我回答。
  2. 我一方面在回答,同时我也跟你一样在听。
    对,回答者理应谦卑。
    没有提问者的引领,回答者其实茫然无知。

Wrong Question, Right Answer.

学会提问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本书和作者
《学会提问》被誉为是批判性思维领域的一本圣经,在美国被誉为指导批判性思维“最成功的”书籍之一,在国内,受到李开复、潘石屹、俞敏洪等大力推荐。本书列举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传授人们富有理性、逻辑性和批判性地提出、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者有两个人,分别是美国的尼尔·布朗和斯图尔特·基利。
尼尔·布朗:博林格林州立大学的杰出经济学教授,是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的主要发言人,近期为美国国家安全部、俄罗斯国家秘密服务部门、IBM亚太公司、乐高公司、新加坡K2B国际公司、美国商学院联盟、美国空军研究院等众多机构及公司提供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及咨询服务。
斯图尔特·基利:是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核心观点:
1、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是不断提问题
2、学习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会对论证过程提问的过程
3、批判性思维是需要大量地训练、实践和反思探索才能掌握

[知识点: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作者)所谓批判性思维,包括提出一系列相关的批判性问题的意识,以及在适当的时机提出并回答问题的能力和意愿。
(成甲)简单来说,批判性思维是对我们思考过程的再思考。]

本书核心内容
第一,每个人都应当学习批判性思维?
第二,学习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最重要的方法是学会提问
第三,学习批判性思维的常见误区,是“眼见为实”

一、为什么每个人都应当学习批判性思维
1、掌握批判性思维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无论总统还是普通人,仍然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别人告诉你要做A,要做B,甚至A和B 是相反的意见的时候,我们需用运用批判性思维,在这些不同的意见中做出独立的明智的决策判断。

2、人的思考过程存在漏洞
人的思考分为两种,也是批判性思维应该运用的两个方面:
一种是别人的意见,别人思考的结果;另一种是自己思考出来的意见和结论。
两种思考方式都会受到大脑直觉系统的影响,存在bug和漏洞。
(关于大脑思考中不靠谱的环节,参考得到音频《思考快与慢》)

3、人会受到细节和案例的影响而判断失误
细节和案例,虽然动人,但是不能作为证据,而且对做出正确的决策毫无帮助。
在选房、选工作、决定和别人是否合作、是否签一个合同等等生活大小决策中,都应该用批判性思维去审视这些细节和案例。

二、学习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是学会提问
1、学习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其实是学会对论证过程提问的过程
所谓的论证过程,是由结论和理由两部分组成的。
所以用批判性思维提问,就是既对结论提问,也对证据进行提问。

2、掌握用批判性思维提问,重要技巧是使用清单
在执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遗漏、犯错误、忘掉的情况,就用清单来保证。
批判性思维的提问清单结构如下:
1、什么是论题?什么是结论?
2、理由是什么?
3、哪些词语有歧义?
4、什么是价值观冲突?什么是价值观假设?
5、什么是描述性假设?
6、推理中存在谬误吗?
7、这些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
8、你发现干扰性原因了吗?
9、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
10、 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
11、 什么结论可能是合理的?
(参考得到音频《清单革命》)

三、在学习批判性思维中要注意的重要误区
常见的重要误区:“眼见为实”,忽略了看不见的比看得见的更重要。
有三方面的信息最容易被忽漏和遗忘:

1、容易忽略的是论证的理由并不是唯一,还有其他可能性
一个论证过程除支持的论据之外,还可能有其他的论证理由,也就是说,理由只是解读这个论证过程的一种可能性,并不是唯一理由,一定还有其他理由。

案例:如何判断老师是否优秀
结论:体育老师很优秀。
理由:他来了以后,球队取得好成绩。
批判性思维:思考其他可能性
有可能是老师来的时机很巧呢?或者有可能是球队的预算提升,球员加大了训练呢?

案例:如何判断一种治疗方法是否有效
结论:阳光治疗法能够治愈忧郁症。
理由:冬天白天短人会抑郁,所以应该多补充光照。
案例:一周之内9个患者7个康复
批判性思维:思考其他可能的原因,同时质疑案例和样本
患者康复的原因会不会是安慰剂效应?也有可能是患者知道治疗法的目的为了取悦医生隐瞒病情?会不会是受这一周天气好转的影响?
在这个研究中,样本数量太小,验证时间太短,整个研究的过程很模糊,更需要用批判性思维去提问去质疑。

2、容易忽略的就是价值观假设
一个完整的论证,应该是结论 + 理由 + 价值观假设。
价值观假设:就是人们认为这件事是天经地义的,都不需要额外去说的事情。
当你学会除了对论证过程提问,还对其隐藏的价值观假设进行提问的话,你就开始了批判性思考。
案例:关于吸烟
结论:政府应该禁止生产和买卖香烟
理由:吸烟不仅损害吸烟者本人的健康,也损害在场者的健康
隐藏的价值观假设:当个人的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是需要集体或政府站出来负责任的。
批判性思维:除了质疑理由,还会从不同意这种价值观假设的角度去质疑,凭什么不允许生产?
案例:关于上大学
结论:没必要去上大学
理由:上大学浪费时间和金钱,
论据:在年收入超过3.5万美元人当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是没有大学文凭的
隐藏的价值观假设:获得物质成就比获得智慧更重要的
批判性思维:质疑这种价值观假设,如果认为智慧比金钱更有价值,那么整个论证过程就有问题

3、容易忽略的就是描述性假设
描述性假设是在论证的过程中,有些觉得是理所应当的理由而并不需要说出来。
案例:关于老师和学习知识之间的关系
结论:你能从王老师那儿学到很多知识
理由:他的学生认为她的演讲很棒
隐藏的描述性假设:演讲和学习好多知识有密切关系
批判性思维:是不是好的演讲就能代表能学到好多东西?
如果认同这个描述性假设,那这个论证过程就没问题。如果不认同,就会不接受这个观点。

批判性思维的真正价值在于
1、不是为了挑错、找茬甚至是去批评对方,重要的是帮助我们独立思考,并通过“问对的问题”让沟通交流更高效。
2、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评估别人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评估自己的观点和信念,让自己的意见和思考越来越成熟。
3、批判性思维,让我们有能力反驳一个观点,才能理解一个观点。

金句:
如果我不能比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还能更好地反驳我自己拥有的观点的话,我就不配拥有这个观点。——查理·芒格
撰稿/讲述:成甲(搜索:pkm100)

豆瓣:学会提问

目录

第1章 提出正确问题的益处
介绍
要拯救的批判性思维
海绵式和淘金式:备择的思维风格
淘金式思维的一个例子
淘金:提出批判性问题
“正确答案”的神话
思维和情感
提出“谁关心这个话题”的作用
微弱的和强烈的批判性思维
运用淘金式思维的满意之处
寻找新的答案
有效的交流和批判性思维
练习的重要性
正确的问题

第2章 什么是论题 什么是结论
论题的种类
寻找论题
寻找作者或演讲者的结论
寻找结论的线索:怎样找出结论
批判性思维与你自己的写作和演讲练习

第3章 理由是什么
理由+结论=论证
开始提问过程
有助于确认理由的词语
理由的类型
直接标明理由和结论
首先是理由,然后才是结论
“新鲜的”理由与你的成长
批判性思维与你自己的写作和演讲练习

第4章 哪些词句有歧义
令人困惑的多义词
寻找关键词句
检查有歧义的词句
确定歧义词句
歧义词句与上下文
歧义词句、定义与词典
歧义词句与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限制你澄清歧义词句的义务
歧义与你自己的写作和演讲
总结
练习

第5章 什么是价值观冲突 什么是价值观假设
第6章 什么是描述性假设
第7章 推理中存在谬误吗
第8章 这些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直觉、个人经验、证人的证词、专家的意见
第9章 这些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个人观察、科学研究、案例、类比
第10章 你发现干扰性原因了吗
第11章 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
第12章 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
第13章 什么结论可能是合理的
第14章 练习和复习
后记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批判性思维

这种观点值得特别强调。我们所作的没个决定都有自己的个人印记——经历、价值观、训练和文化的习惯。

信息泛滥时代的困境

近些年来,大家都喜欢谈论中西方思维的差别。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西方人的思维更具逻辑性,而中国人的思维更具系统性。当然从表面看,有着这种区别,但是从本质看,思维的方法和路径没有存在根本的差异。是人,就具有其独特的思维习惯,一旦具有思维习惯,其所想到的,所写到的,所说到的,必然是基于其信息的输入经过思维模式的加工形成的。这种选择性的获取外界信息,具有独特性的思维模式必然会造成所谓的“一家之言”。在现代这种信息泛滥的时代,谁的话可以听,谁的话需要认真听,谁的话要怎么听,便成了一个困扰我们的难题。我们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完全否定。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既可以看到别人思维中的闪光点,看到别人由于其专业背景所提出的建设性的意见,而又不至于被人牵着鼻子走呢?《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给了我们一套很好的学习方法。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所谓批判性思维包括提出一系列相关的批判性问题的意识,以及在适当的时机提出并回答问题的能力和意愿。”作者这种过于学术性的定义可能会让我们失去批判的能力。说的简单点,就是在吸取外部信息的时候,要注意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适当的问题,在不断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训练和对新领域的认知。作者提到备选的思维风格有两种,一是海绵式思维,一是淘金式思维。当然我个人并不认为海绵式思维有什么不好,在一个自己完全无所了解的领域,海绵式思维可以让我们得到更多的认知。我觉得我们使用全盘接受的方式在一个未知的领域反而是最好的学习方式,等到自己对这个领域有相当的了解之后再开始使用淘金式的思维,也就是批判性思维,才是最佳的学习路径。如果一开始就对新领域的知识和信息提出过多的质疑,那是有碍于自己基本知识的积累的。在这方面,我还不得不称赞一下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别管那么多,先背了先。”

批判性思维是如何进行的

本书提供了一个批判性思维的完整结构如下:
1、 什么是论题?什么是结论?
2、 理由是什么?
3、 哪些词语有歧义?
4、 什么是价值观冲突?什么是价值观假设?
5、 什么是描述性假设?
6、 推理中存在谬误吗?
7、 这些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
8、 你发现干扰性原因了吗?
9、 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
10、 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
11、 什么结论可能是合理的?
如此具有完整性的批判性提问结构对于那些希望在学术上进行研究的人自然是非常有价值而且必须严格的履行每个步骤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是生活,生活本身就没有那么严谨。那么我们还需要不断去磨练这些批判性思维的提问能力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但是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那么完整的对一篇文章、一场演讲、一场谈话作这种结构性色分析,否则的话人活着便不断的处于求证和验证之中。噢,那该是什么样的生活!不,我们不需要,但是我们需要时刻有这样的警觉,而且当我们经过一段时间对这种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之后,将这种批判性思维融入我们的思维框架之后,即便我们忘了这本书,忘了这个完整的结构,我们也可以由于此前的不断练习所取得的效果长久收益。
接下来我希望用日常的语言把这11个步骤做个简单的分析,这种大家可能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练习和使用这种批判性思维。
我们经常会带着点怒气和烦躁的问别人:“你到底在说什么?”或者是“你到底想说什么?”出现这种原因是因为说话的人没有很好的围绕要说的主题来开展,也就是没有明晰“什么是论题”。论题是关于一个主题的界定。另外一个更加致命的问题是,即便谈话的内容一直围绕着主题展开,我们也会烦恼“你的观点是什么?”谈论了那么久的大学生恋爱问题,到底每一个发言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都没有清晰的表达出来。我们必须确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才有助于讨论的深入。例如,“我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有助于他们的成长。”这样的讨论才是明确的。虽然本书的作者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看法,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的,因为我们经常就在那里“和稀泥”,也不知道大家在说什么,也不知道大家的意见是什么,就那么搞了两三个小时。因此,确定论题和论点对于每一次交流都是至关重要的。
提出了论题和论点,自然需要为我们的论点找一些支持的理由。我想这方面应该好好推荐另外一本书《金字塔原理》。虽然这是一本咨询公司的职员写的书,主要的读者也是咨询公司的人员,但是里面的意见对于我们分清楚什么是论点,什么是原因,怎样完整的呈现原因的是很有启发性的。在《学会提问》中提到很重要的另外一点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别人“新鲜”的理由。这不止是这个问题讨论中的一部分,也是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支持大学生恋爱的人中提出这样一个理由:大部分的大学生会由于不希望在自己喜爱的对象面前‘丢脸’而努力奋斗,而不是因为他们爱着对方。我假设你是第一次听到这样“新鲜”的理由,那么你就必须努力去分析这个理由,并且作为自己知识结构中新的“成员”,给它安排个适合的位置。当然如果你觉得有必要的话,你必须对这个理由发起新一轮的批判性思维。
基本上“论题——论点——论据”的分析就构成了我们日常思维的三段论。但是作为批判性思维来说,我们需要走得更远。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我们所作的没个决定都有自己的个人印记——经历、价值观、训练和文化的习惯。”这句话很明确的点出,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所做的其实并没有我们给自己找的理由那么简单。那些根深蒂固的、在我们的成长过程沉淀下来的价值观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任何人都一样。例如,觉得大学生恋爱有助于其成长的人可能会持有这样的价值观“跟随情感生活比克制、忍耐更重要”。价值观本身并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也没有优劣次第之分。是否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人就比不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人更好呢?不见得,但是在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社会,只是这种信仰符合“主流”的趋势,因此他会受到社会的赞赏。当然价值观假设不是那么容易被我们挖掘出来的,所以很多人写书评常常喜欢写一个主题“这个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大家都希望找到书的作者所持有的价值观,因为发现作者的价值观可能是除了从阅读书中获取知识和乐趣之外大家最感兴趣的东西。
《学会提问》的作者给出了一些确定价值观假设的线索的方法,这些方法都非常重要,值得我们不断去寻找。这些线索包括:
1、 查看作者的背景。
2、 想想“为什么从他自己的立场得出的结果对作者如此重要”这个问题。
3、 从相似的社会性观点中寻找类似的价值观假设。
4、 使用颠倒角色扮演技术。站在与作者相反的立场上并确定对这种立场来说很重要的价值观。
5、 寻找常见的价值观冲突,如个人权利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
发现描述性假设与发现价值观假设对于对问题的论证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只是描述性假设我们可能会更容易找到。例如上面讲到的支持大学生恋爱的人的一个描述性假设可能是:大学生有能力处理好学习和谈恋爱的时间分配。大家应该注意到,这不是支持大学生谈恋爱的原因,但是基本上如果作者的价值观假设是:人活着是需要不断成长的,而不是及时享乐的话,那么“大学生有能力处理好学习和谈恋爱的时间分配”这个描述性假设就非常重要。没有这个假设,作者是不可能支持大学生恋爱的。
批判性思维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证据的验证。最好的验证观点的办法是行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嘛。但并非所有的观点都能够用行动进行验证,也不是所有的观点都有必要用行动来验证。一般的论证所用到的证据包括:“事实”、研究成果、现实生活的事例、统计数据、专家或权威的支持、个人证明或推荐、比喻及类推。
如何对这些证据展开分析我推荐另外几本书。
《统计数据的真相》、《统计陷阱》——关于统计数据的验证问题
《影响力》——关于我们为什么会被人影响的问题,上面的很多证据都可能被“不怀好意”的人所利用。
上面提到的是我个人认为批判性思维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其他例如“哪些词语有歧义?”、“推理中存在谬误吗?”“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对某个问题值不值得你如此完整、系统的去分析来决定是否要开展的。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有助于我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东西如何更好、更深刻的思考。当然这是一个痛苦的思维练习过程,但是就像一开始所说的,如果你对批判性思维这个领域知之甚少,那么不要一开始就采取批判性思维。先采用海绵式的思维风格,按照《学会提问》这本书的要求认认真真的去练习。当你已经对这套方法了如指掌而且运用自如的时候,再用批判性思维来批判这本书所提出的提问结构,相信你会获益匪浅的。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完整读书笔记

@Google Docs : http://docs.google.com/View?id=dz252gs_194g4gb4vcb

0.前言

我们不希望自己的行为仅仅建立在别人的评价的基础上,不希望自己是公众的傀儡。(所以我们应当学习掌握批判性思维)

1.提出正确问题的益处

1.1 批判性思维涉及:1)意识到一些彼此相关的批判性问题;2)能够在适当的时机提出和回答批判性问题;3)愿意主动运用批判性问题。
1.2 思维的两种风格:1)海绵式思维(强调知识的获得);2)淘金式思维(强调与知识积极的互动)
1.3 我们所做的每个决定都有自己的个人印记——经历、价值观、训练和文化的习惯。
1.4 一个成功地、积极的学习者应该是一个愿意改变自己思想的人(对那些感到怪异甚至危险的观点保持开放性)。
1.5 弱批判性思维:用批判性思维维护自己已有的观点;强批判性思维:用批判性思维技能来评估所有的观点和信念,特别是评估自己的观点和信念。
1.6 旧答案和新答案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我们成长的基础。

2.什么是论题 什么是结论

2.1 描述性论题:针对有关过去、现在、未来的描述是否正确提出的问题(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提高销售税的决定是谁做出的?)
2.2 说明性论题:针对我们应当怎样做及对与错、好与坏提出的问题(死刑应该被废除吗?我们必须禁止SUV吗?)
2.3 结论就是演讲者或作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没有支持的言论仅仅是一些观点,而非结论。
2.4 这些不属于结论:例子、统计数据、定义、背景信息、证据。

3.理由是什么

3.1 理由是对我们为什么要相信某一特定结论的解释。它们是提供给人们并使之接受某个结论的基础内容。
3.2 如果我们仅仅是评价作者的结论,而不分析作者的推理,我们就会倾向于固守自己已有的观点,并迅速接受那些与自己的看法相同的结论。
3.3 论证有如下几个特征:目的性、质量不同、包括结论和理由两部分。

4.哪些词句有歧义

4.1 阅读一篇文章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你自己的合理判断。
4.2 我们常常误解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事情,因为我们认为某些词语的含义是明显的。
4.3 一个词语越抽象,就越可能有多种解释,因此也就需要作者做出更清晰的定义。(“抽象”这里指,一个词语与特定的事例联系越少,抽象程度就越高)
4.4 应当从一开始就避免与作者“心灵感应”。必须要成“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的提问习惯,而不是“我知道你是什么意思”。
4.5 如果你不要求作者澄清有歧义的词语就接受了他的论证,那么你就没有真正理解你所赞同的结论。
4.6 词语的意思通常有三种表现方式:同义词、事例、“根据特定标准的定义”(类似医学辞典的词条解释)。
4.7 我们必须对词语的情感冲突倾向敏感,必须对歧义词对这种情感的促进作用敏感。

5.什么是价值观冲突 什么是价值观假设

5.1 假设:一种没有明确表述的信念,这种信念支持外显的推理。
5.2 “假设”的特点:1)隐藏的或没有清楚表述的(在多数情况下);2)作者承认的;3)影响对结论的判断;4)具有潜在的欺骗性。
5.3 理由+[价值观假设]=结论
5.4 应当把确定价值观假设变成一种习惯。
5.5 价值观:人们认为值得为之努力、却没有明确表述的观念。这些观念为行为设立了标准,并通过这些标准来衡量行为的质量。
5.6 价值观假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价值观假设是一种内隐的偏向,它代表着某种价值观胜过另一种价值观。
5.7 寻找价值观假设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检查作者的背景。

6.什么是描述性假设

6.1 描述性假设: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或者将来是什么样子的未阐明的观念。
6.2 寻找描述性假设的线索:1)坚持思考原因和结论之间的差距;2)寻找支持原因的观点;3)把自己当成作者或演讲者;4)换一个角度;5)认识到在原因中还可能存在一些能够获得优势的其他途径;6)避免使用不完全确定的原因作为假设。7)多学一些与论题有关的知识。

7.推理中存在谬误吗

7.1 谬误是作者为了说服你接受一个结论而可能使用的一种推理“骗术”。
7.2 寻找谬误的步骤:1)确认结论和理由。2)牢记结论并考虑可能与之相关的理由,把这些理由与作者提供的理由相比较。3)判定理由是否阐明了一个确切的、具体的优势或者不足,如果不是,则要谨慎对待。4)如果理由是真实的,那么要相信什么才能在逻辑上支持结论;是否要相信理由是真实的。5)这些假设有意义吗?6)通过能够引起强烈情感的短语来检查从相关理由中分离出来的可能性。

7.3 常见谬误整理汇总:
1)人身攻击:不直接阐明原因,而是对一个人进行攻击或者侮辱。
2)滑坡谬误:做出这样一个假设:当存在一些方法能够阻止一连串不可控的、不必要的事件发生时,采取某一措施会引发这些事件。(做了A,是否意味着就必须去做B)
3)妄求完美:错误地假定,如果使用一种方法不能使该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就不采用这种方法。
4)移花接木:一个关键词在一个论据中被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一旦意义被确定转变了,这一论证就没有意义了。
5)诉诸公众:试图通过偏爱多数人一致赞成的观点使某个观点合理化,错误地认为多数人支持的就是合理的。
6)诉诸权威:通过引入一个在问题上缺少第一手专业知识的权威来支持结论。
7)稻草人:歪曲对方的观点,使之易于攻击,因而,我们攻击的是一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观点。
8)虚假的两难困境:当可能存在不止两个选择时,就假定仅存在两个选择。
9)一厢情愿:做出错误的假设,即因为我们希望X是真实的或者错误的,那么X就是真实的或错误的。
10)命名解释:错误地假定因为你已经给某个事件或行为提供了一个名称,就认为你已经充分地解释了此事。(爸爸的“中年危机”)
11)晕轮效应:使用模糊的、情绪化的美德词汇来迫使我们没有仔细考察原因就支持某种观点。
12)偷梁换柱:提出一个不相关的主题使读者的注意离开原来的论题,读者的注意离开当前的论证而转移到另一个论题上,有助于“赢得”辩论。这个谬误的过程如下:i)A是正在讨论的主题。ii)主题B被引入进讨论中,尽管它与A相关,但不是要讨论的。iii)主题A被放弃。
13)窃取论点:在论证中,结论在推理中是一个假设。
14)概括草率:仅仅根据群体中少数几个人的经历,就得出关于整个群体的结论。
15)错误类比:当进行类比的两个事物存在重要的、与论题有关的差异时,会出现此类谬误。
16)因果关系过度单纯化:根据一些不够充分的因素来解释某事件,过分强调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对事件的作用。
17)混淆原因和结果:将原因与结果混淆在一起或没有认识到两件事可能是相互影响的。
18)对共同原因的疏忽:没有认识到两件事可能因为另一个共同因素的影响而相互联系。
19)在此之后、由此引起的错误:仅仅因为事件B在时间上晚于事件A发生,就认为事件B是由事件A引起的。

相关链接:http://www.nizkor.org/features/fallacies/

8.这些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I)

8.1 支持一项声明的证据数量越多、质量越好,我们就越相信这项声明。
8.2 我们遇到的事实性声明有:1)描述性结论。2)支持描述性结论或说明性结论的理由。3)描述性假设。
8.3 在以下三种情况中,我们就倾向于认同一项声明:1)声明是众人一致认同的常识,如“举重能练出肌肉”。2)声明是某一个有充分理由支持的论证。3)传达信息的人为其声明提供了可靠证据,或我们知道的其他证据能支持该项声明。
8.4 证据的主要类型:直觉、个人的经验、他人的证词、权威的意见、个人的观察、案例、科学研究、类比
8.5 判断他人的证词需注意:1)选择性。2)个人的兴趣。3)被遗漏的信息。4)人为因素。

9.这些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II)

9.1 人们倾向于看到或听到合乎自己意愿的东西,倾向于选择并记住某一事件中与自己的经历和背景最一致的部分。
9.2 科学方法,即其他合乎条件的人能够进行相似的观察并考察是否能得出相同的结果,在这种条件下得到的数据就是能别公众证实的数据,也就是能被重复验证的数据。
9.3 研究结果存在的问题:1)研究的质量有天壤之别。2)研究结果常常是相互矛盾的。3)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结论,最多只能说研究结果支持结论。4)研究者的期望、态度、价值观和需要等,使他们的提问、操作研究的方法以及解释研究结果的方式存在偏差。5)演讲者和作者经常歪曲或简化研究结论。6)研究所得的“事实”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尤其是关于人类行为的研究。7)不同研究的人为性不同。8)研究者在经济收益、地位、安全及其他方面的需要会影响其研究结果。
9.4 评价科学研究的线索:1)该科研报告的来源质量如何?2)还有没有其他线索能证明研究做得很好?3)该研究得到其他人的验证了吗?4)传达信息的人如何选择他们需要的研究呢?5)已有的证据是否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6)某些人是否有歪曲该研究的理由呢?7)该研究的条件是不是人为的?有没有被歪曲呢?8)可以推广到多大的范围?9)测量手段是否存在偏差或失真?
9.5 取样研究的推广:1)样本必须足够大才能证明结论或研究具有普遍意义。2)抽出的样本在广度或多样性上必须与得出结论的事件一致。3)抽样越随机,样本就越理想。
9.6 不能假设口头报告准确反映了真实态度。
9.7 千万要注意把动人的案例作为证据的情况。
9.8 评价类比的好坏:1)从多个方面比较两种事物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2)相似性与差异性之间的关联。[当被比较的两种事物之间存在与论题有关的相似之处,但没有与论题有关的差异时,这样的类比才是强有力的。]

10.你发现干扰性原因了吗

10.1 干扰性原因:一个看似合理、与作者的解释不通,但能说明一个已知的结果如何发生的解释。[对于同样的证据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
10.2 大多数表述者只想你提供他们自己喜欢的解释。
10.3 许多因素的组合导致了事件的发生。
10.4 因果关系的四种可能性:1)X是引起Y的原因。2)Y是引起X的原因。3)由于第三个因素Z,X与Y相互联系。4)X与Y相互影响。
10.5 我们的倾向是简化世界,但是世界往往需要复杂的解释。
10.6 评估干扰性原因:1)逻辑合理性。2)与其他知识的一致性。3)是否曾经成功地解释或预测了某些事件。

11.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

11.1 定义一个平均数有三种不同的方法:1)算术平均数。2)中位数。3)众数。
11.2 警惕结论与证据不相符合、借助遗漏的信息撒谎。

12.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

12.1 你遇到的信息几乎都带有某种目的。这些信息是被作者有选择地组织在一起的,组织这些信息的人希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你的思维。因此,你的任务就是要决定,你是否愿意成为实现这个目的的工具。
12.2 不完整的推理是必然存在的:1)时间和空间所造成的局限性。2)多数人的注意范围是非常有限的;冗长的信息会使我们觉得厌烦。3)提出论证的人所具备的知识往往是不完整的。4)纯粹为了欺骗。5)每个人视角不同。

13.什么结论可能是合理的

13.1 警惕二元思维(对与错、非黑即白)。
13.2 产生多个解决方法会极大提高我们思维的灵活性。
13.3 通过鉴别几个合理的结论,你可以确定是否有一个你认可的结论。如果可能的话,尝试自己替换作者给出的结论。这是决定你接受还是反对作者结论的最后一步。

全书系统结构笔记

Asking The Ringht Questiongs——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第一章: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一、思维和情感
(1)情感卷入不应该成为你接收或者拒绝一个观点的主要基础。
(2)一个成功积极的学习者应该是持着严谨的、开放的、和批判的思想者
(3)若得批判性思维是用批判性思维来维护或支持自己的或他人的观点,强的批判性思维是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估和判断所有的观点和信念
(4)我们关注的不是这个观点是谁的,而是这个观点是不是对的。
二、论题与结论
(1)论题是会话或者讨论中所出现的有争议的问题。论题分为描述性论题,说明性论题。
(2)结论是演讲者或者作者想让你接受的信息。
三、陈述理由
(1)理由是对我们为什么要相信某一特定结论的解释。他是提供给人们并且使之接受某个结论的基础内容。
(2)理由+结论=论证。一项论证由一个结论和支持该结论的理由组成。
(3)理由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类型的结论需要不同类型的理由来论证,但是不是所有的理由都是足以论证这个结论的。
四、词句歧义
(1)“歧义”是指一个词语存在多种可能的含义。歧义的产生很多是由多义词造成的 。因此,定义和寻找关键词句就非常重要了。
(2)避免使用有歧义的词句来陈述,检查有歧义的词句,确定歧义词句,并联系上下文来考察其逻辑。同时应该注意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可能会带来歧义。
五、价值观冲突和价值观假设
(1)价值观是人们认为值得为之努力、却没有明确表述的观念。这些观念为行为设立了标准,并通过这些标准来衡量行为的质 量。
(2)在一个特定的情境 中,价值观假设是一种内隐的偏向, 它代表着某种价值观胜过另外一种价值观。此处,我们把价值观偏向和价值观优先权当做同义词使用。
(3)”假设“是在一个表述中作者:隐藏或者是没有表述清楚的、作者承认的、影响对结论的判断的、具有潜在的欺骗性的认同。
(4)价值观冲突是指:基于参照点不同的而形成的价值观之间具有对立的,互不相容的性质或观点。
(5)确定价值观假设的线索有:作者背景、结论、
六、描述性假设
(1)描述性假设是指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观念,或者是某种未曾阐明的观念。
(2)寻找描述性假设的线索:a坚持思考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差距,b寻找支持原因的观点,c从作者或演讲者角度出发,d换角度,e认识到在原因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能够获得优势的其他途径,f,避免使用不完全确定的原因来作为假设
(3)要避免将时间浪费在分析不重要的假设上面,当你找到隐藏的,有异议的,缺失的环节时,你对假设的搜索才是最有价值的。
(4)假设是这样的一种观点:如果这种观点正确的话,它能使我们断定某些原因能为某个结论提供支持。
(5)如果你是在寻找描述性假设,那么你就是在寻找原因和结论之间的联结。如果这一联结有缺陷,那么原因就不一定会产生那种结论,因此,识别描述性假设容许你判定作者的原因是否导致了结论。当且仅当存在充足的理由时,你才会接受结论。
七、推理谬误
(1)谬误是作者为了说服你接受一个结论而可能使用的一种推理骗术,这些骗术手段通常包括:a提供了错误的信息或者不正确假设的推理、b通过时信息看起来与结论相关而实际上不相关来转移视线、c需要使用已经被证实为真的结论来为结论提供支持。
(2)通过自我提问的方法来发现推理谬误,将评价假设作为出发点,可以通过以下的思维步骤:a确认结论和理由,b牢记结论并考虑可能与之相关的理由,并与之相比较, c判断理由是否阐明了一个确切的,具体的优势或不足,d问自己:如果理由是真,那么,要相信什么才能在逻辑上支持结论呢?是否要相信理由是真实的呢?f ,问自己:这些假设有意义吗? g 通过能够引起强烈情感的短语来检查从相关理由中分离出来的可能性。
(3)常见的推理谬误:
人身攻击:不阐明原因而对一个人进行攻击或者侮辱。
谬误滑坡:做出这样的一种假设:当存在一些方法能阻止一连串不可控的,不必要的时间发生时,采取某一措施会引发这些事件。
妄求完美:错误地假设:如果使用一种方法不能使该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就不采取这种办法。
移花接木谬误:一个关键词在一个论据中被使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意义,一旦意义被确定转变了,这一论证就没有意义了。
诉诸公众:试图通过偏爱多数人一致赞同的观点使得某个观点合理化,错误地认为多数人的支持就是合理的。
诉诸权威:通过引入在一个问题上缺少第一手专业知识的权威来支持论证。
稻草人:歪曲对方的观点,使之易于攻击,因而,我们攻击的实际上是一种不存在或不相关的观点。
虚假的两难困境:当可能存在不止两个选择的时候,就假设仅存在两个选择。
一厢情愿:作出错误的假设,即因为我们希望X是真实的或者错误的,那么,X就是真实的或者是错误的。
命题解释:错误地假定因为你已经给某个事件或行为提供了一个名称,就认为你已经充分地解释了此事。
晕轮效应:使用模糊的,情绪化的美德词汇来迫使我们没有仔细考察原因就支持某种观点。
偷梁换柱:提出一个不相关的主题使读者的注意力离开原来的论题,读者的主义离开当前的论证而转移到另一个论题上而有助于“赢得”辩论。
窃取论点:在论证中,结论在推理中是一个假设。
八、九、证据的可信度
(0)事实性声明:以结论,原因,或假设等形式出现的事实,即关于“世界现在是什么样的,以前是什么样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信念”
(1)证据是被信息交流者所共享的明确信息,传达信息的人用它来支持或者证明一项事实性声明的可信度。在说明信论证中,需要用证据来支持那些作为事实性声明的理由,而在描述性假设中,则用证据来直接支持描述性结论。
直觉、个人经验,证人的证词,专家的意见 (可信度)
概括草率谬误:仅仅根据群体中的少数几个人的经历就得出关于整个群体的结论。
(2)个人观察,科学研究,案例,类比 (质疑其可信度)
a,个人观察是一种有价值的证据,但是同时也会受到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个人偏好等因素影响。所以不能轻信单个人或几个人的观察。
b,科学研究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大需要我们不断地提出大量的问题来验证才能得到确定。但是由于科学方法强调可实验性、控制和语言精确,在操作恰当的情况之下,科学研究是最可信的证据来源之一。
c,案例:通过对一个,或者几个特殊的个体或事件以观察或访谈资料为基础,并且研究的深度,完整性,和合理性大相近庭的描述。
d,传达信息的人通常将他们熟悉的东西与相对不熟悉的东西进行类比,依靠两者之间的相似点来证明某个结论。
十、干扰性原因
(1)干扰性原因是一个看似合理,与作者的解释不同,但是能说明一个已知的结果如何发生的解释。
(2)当你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作者或者演说者对某件事情的因果解释的证据的时候你就需要需找干扰性原因。
(3)当你寻找干扰性原因的时候,你应当避开作者的解释,看看能否构建自己的理论。此时你可以尝试向自己提出以下问题:
a,我能想出其他方法来解释这个证据吗?
b,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原因会导致这个行为或这些结果?
c,如果我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会找到什么重要的原因呢?
d,如果现有的解释是错的,那么什么解释才是对的呢 ?
(4)因果关系过度单纯化:根据一些不够充分的因素来解释,偶时间,过分强调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因素对事件的作用。
(5)混淆原因和结果:将原因和结果混淆在一起或者没有认实到两件事可能是相互影响的。
(6)对共同原因的疏忽:没有认识到;两件事可能因为另一个共同因素的影响而相互联系。
(7)在此之后,由此引起的错误:仅仅因为B事件在时间上晚于A事件发生,就认为B事件是由A事件引起的。
十一、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
(1)不可知的,有偏见的统计数据
(2)(带有迷惑性的平均数)由数据的范围和分布情况的出来的平均数
(3)结论与论据不相符合
(4借助遗漏信息撒谎)
(5)危险的统计数据与遗漏的信息
十二、重要信息遗漏
(1) 被遗漏的信息是指:那些决定你是否被演讲者或者作者的论证影响的信息,也就是那些形成推理的信息。 (2)不完整的推理是确实存在的,其原因有如下几点: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有限的主义范围,人们所具备的知识有限,为了达到欺骗的目的,每个人的视角不同。
(3)对遗漏的信息提问
(4小及观点的重要性
(5)无法弥补的信息遗漏
十三、结论的合理性
(1)一组理由不可能只支持一个结论,在评价了一组理由之后,我们必须要 决定在这个争议性问题中那个结论与理由的一 致性是最高的。
(2)为了避免在寻找最合理的结论中的二元思维,我们应该使用何时,何地,为什么等这些问题来为论点提供其他的上下 文线索。
(3)关于结论的其他解释:将”我们应该Y做吗?转变成:”Y是合理的吗?
(4)认识到多种观点的释放性作用。
十四、练习
<全书完>

当古怪问题遇上牛逼答案

2016-06-10 罗振宇 罗辑思维

今天推荐给大家两本书,一本叫《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另一本书叫《万物解释者》,两本书是同一个作者,叫兰道尔·门罗。

听书名,有点古怪。的确,这个怪人,全球的科技怪咖都追捧他,比尔·盖茨也是他的死忠粉。

我为啥喜欢这两本书呢?

1.怎么简单明了地说明复杂的问题;
2.怎么一本正经地讲高智商的笑话。

门罗的书是最好的示范。

古怪问题遇到牛逼答案

●如果把电吹风放在一个密封铁盒子里一直吹,会发生什么?

●如果把海水抽干会怎样?

●如果地球上所有人挤在同一个地方,一起跳起来然后同时落地,会发生什么?

●如果有一颗小行星非常小质量却非常大,有没有可能像小王子那样住在上边?

●如果人体内的 DNA 瞬间消失了会怎样?

●如果一个女人用她自己的骨髓干细胞制造出一个精细胞,并让自己受孕,那么她和她女儿是什么关系?

●如果有人问你这种问题,你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他脑袋有毛病?

但兰道尔•门罗开了个叫“What if ”的网站,专门收集和回答这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

提问天马行空,但门罗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是严格建立在现有的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基础上的。

他一边写一边画示意图,把人读得哈哈大笑,他还是那么一本正经。

作为一个大人,如果,你的脑中从未出现过书中的任何一个怪问题,其实应该感到深深的遗憾,和反思。

作为一个大人,面对孩子层出不穷的“十万个为什么”,你要做的不是喝止他,而是学会怎么用简单、明了、幽默,但非常科学的方法解释。

高手如何解释复杂事物

门罗不仅仅是一个回答高手,更是一个解释高手,这就要说说他的《万物解释者》。

有的人总是担心别人觉得自己知道的不够多,于是喜欢甩大词儿,把简单的问题弄出一套非常复杂的说法。

我们公司的 CEO 脱不花有个签名档,叫“小一辈无产阶级人话翻译家”,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说法。

什么叫说人话?就是再复杂的问题,要解释到小白也能听得懂,这才是更有价值的本事。

门罗给自己的挑战,是从英语里挑了 1000 个基础词汇,在这些词的范围内,加上大幅炫酷蓝图,把世界上 45 种或具体或抽象,但都很复杂的事物解释清楚——其中包括了国际空间站、地壳板块、核反应堆、数据中心、微波炉、直升机、美国宪法。

这本书的中文出版方「 未读 」也很花了心思,让组成这本书的汉字,都控制在小学三年级的生字水平之内——

▼ 细胞

▼ 病床

▼ 树

▼ 计数

▼ 元素周期表

这些东西从哪儿来,如果没有他们生活会怎样?如果打开或者关上、转一圈或者按一下,它们会怎么样?

书里涵盖了航天、机械、地理、历史、生物进化、医疗、化学……没有高冷的专业词汇,普通人都能秒懂。

不仅仅是本极客科普书

我们这一辈读书人,笃信文字的魔力。可是人类文明传播方式的发展告诉我,事情正在起变化。

门罗用它的书证明了,图标、图表、清单与文字,正把单一的,用线性符号解释世界的方式,拓展为多维阅读空间。

更何况他还能一脸严肃地讲高级笑话。

做 PPT、画海报、发公众号、写求职信、做演讲,门罗方式肯定比干巴巴地长篇大论好用得多。

赶在作者门罗月底来中国之前,罗辑思维独家抢先发售新书《万物解释者》和最新修订精装版《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

他的书仅仅当科普看就可惜了。

被考场折磨出来的中国人,总是向答案要正确,用正确性去刷存在感。

这一次,让门罗的书,带我们重新思考,如何提问和回答

对了,《万物解释者》还随书送一张超大的摩天大楼蓝图,这么挂在墙上还挺酷的。

罗胖曰:

《罗辑思维》第173期: 魔鬼经济学·下播出了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