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nternet

internet20180801.jpg

以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改变为基点,从历史出发,以国际化视野和面对未来的前瞻思考,深入探寻互联网时代的本质,思考这场变革对经济、政治、社会、人性等各方面的深远影响。该作品旨在引导全社会更准确、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互联网,更深刻地思考互联网,有准备地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internet20180607.jpg

数据:2018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是互联网行业一份很权威的报告。8月20日,CNNIC发布了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这是中国网民规模首次过8亿大关。公众号“刺猬公社”总结了报告的一些重要内容,我们从中摘录了一些你可能会感兴趣的部分。

首先我们看一下互联网用户在学历和经济方面的数据。在人员结构方面,中国互联网用户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24.8%。从学历上来看,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比62.8%。其中,初中学历网民占比为37.7%。也就是说,有很大一部分互联网用户的学历在大专以下,本科学历的用户只占10.6%。而在经济方面,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人只占24.8%,也就是说,大部分互联网用户的经济水平并不高。

其次,报告的数据表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正趋于饱和。截至2018年6月,我国手机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了7.88亿,和2017年末相比增加了4.7%;互联网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了98.3%,比2017年末提升了0.8个百分点。而在2012年底,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规模只有4.2亿,在所有互联网用户中占比74.5%。此外,报告提到,截至2018年5月,中国市场上检测到的移动App在架数量达到了415万款,对应用来说,“想靠拉新来增长流量已经不太现实,必须要思考如何在已有的用户基础上,重新找到新的方式为自己赋能”。

第三是短视频和直播行业的变化。报告显示,短视频占据了用户的大量时间。截至2018年6月,综合各个热门短视频应用的用户规模达5.94亿,占整体用户规模的74.1%。而在直播方面,截至2018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是4.25亿,比2017年末只增长了294万,用户使用率为53%,比2017年末下降1.7%,游戏、真人秀、演唱会用户使用率均呈下降趋势。对虎牙、斗鱼这样的直播平台来说,一方面要面对短视频对网络直播用户的分流,另一方面也要面对短视频平台的入侵,快手、抖音也开始慢慢布局直播领域。

以上就是《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对互联网用户的构成,以及短视频、直播等行业的分析,希望对你有启发。

观点:互联网下半场是物理世界的数字化

陶闯是PPTV前CEO,离开PPTV之后做过投资,现在他创立了服务于自动驾驶的地图公司Wayz.ai(提供完整的位置智能服务解决方案)。在接受创业创新服务平台i黑马采访时,陶闯谈到了自己创业的原因,“互联网上半场的时候,大家都在考虑虚拟的东西,是网络信息的数字化,包括游戏、搜索、视频,以内容为主。下半场不同了,是物理世界的数字化,最直接的就是地图”。

陶闯认为,线下最核心的就是解决距离问题。比如,共享单车是人和自行车的匹配,滴滴是人和汽车的匹配,外卖是人和商户的匹配。而地图相当于真实世界的线上版本,解决的就是线下的连接问题。“因为距离决定了服务,任何一个线下商业的核心都要基于位置。” 所以,业界首先要做的就是“物理世界的数字化”,地图又是一件“趋势确定、模式不确定”的东西,陶闯认为很适合创业公司。

陶闯做地图的决定来自于他2014年的判断。当时他离开PPTV,到国外看到了自动驾驶的发展,他认为这是未来的一个趋势。陶闯说:“目前缓解交通问题只有两个方法:第一,修高速公路,直到每个人出门都有高速公路,但成本太大、性价比太低。我们把修路叫‘横向解决’;第二,‘纵向解决’,把每个开车的行为有效规范化,让车间距从20米压缩到两米,这样的车只有机器才能开,人开不了,会出问题。”而计算表明,如果自动驾驶完全普及,车间距减少到2米或者3米,全球在开车这方面的交通效率会提升20到30倍,安全系数会提高1万倍、甚至10万倍以上。

至于这样的未来是否会实现,陶闯认为,

人的适应性是很强的,当趋势确定,并且某件事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生之后,很快人们就会习以为常。

陶闯举例说,在做PPTV的时候,他们专门讨论了用户是在电脑上看视频,还是在手机上看视频,当时大家都觉得,手机屏幕这么小,人们会在上面看吗?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后,人人都习惯在手机上看视频了。

沸腾十五年——中国互联网1995-2009

internet20180723.jpg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我刻意把火焰放在前面,因为我认为热情更重要,而又特意用这个题目,是想表达:冷静也很重要。

就象把自己切成两半,一半是热情,一半是冷静,互相观照,少一个角度的话,会有失全面。从一个横面上来讲,仅有热情或仅有冷静都是不够的,从一个纵面上来讲,一直热情也是不可能的,需要冷静来中和。

想想我和互联网的缘份,是这样:
1998年触网。那是2月,我一直还记得,在办公室里,费了很大力气,突然之间,连上了网络,看着外面的文字和图片,在眼前一点一点地展现(网速很慢),终至完整,那种巨大的震动,以及,收到和回复第一封电子邮件时的激动。
1998年6月,我买了台微机,然后开始了泡网生涯。
2001年2月,我离开服务了八年半的中国银行。如果不是因为网络,我的命运,可能和大多数同事一样,在银行一直工作到退休。
2001年4月,我进入IT行业。至今。
2007年,我进入互联网行业。只有进入,没有退出。
网络对我的改变是全方位的,从生活到工作。

做为互联网的重度用户,我从1998年就开始从网络购物(最早是邮寄,记得是瀛海威的一张光盘),所购物品也五花八门,包括一台联想计算机,是帮我姑姑买的,价格比同事刚买的同型号计算机便宜3000块钱(实付款是6000多,不过其中的3000元是以麦网的代金券形式,可在麦网购买物品),我记得送货上门的联想代理商非常诧异,没有想到还会有人这样买东西。而今天,这司空见惯。

那时候,我的角色是“玩家”,主要以玩社区为主。从文化漫谈的综合社区,到纯文学社区、音乐社区,到技术社区、管理社区,对社区算是有一定的了解度。2007年,我的角色是“做家”,运营社区和内容,就成绩来说,还行,我觉得最宝贵的是我经历了一个从零开始的历程,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做与玩的差异,要做好,首先得是玩家,否则你不了解用户,但只是玩家,未必能够做好,因为角度不一样。2010年年中我离开互联网,重回知识管理领域,2011年我重回互联网,不过这次又换了一个角度。

这几本书,《沸腾十五年》、《网络江湖三十六计》、《裂变:看得见的未来》,我都在互联网从业期间读过。昨天和今天,我花一天半的时间,把这三本书复习了一遍,尤其是第一本,我看得比第一遍可认真多了。

初读时,我是一个运营者,关注细节,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书藉是《网络营销实战密码:策略、技巧、案例》、《决胜SNS》这样的书,因为可以立刻用到,至于产业格局,也关心但是不太重要,换言之,关注战术,而非战略,所以拿到《沸腾十五年》,最吸引我的是故事,尤其是一些熟悉的人的故事,比如,这书的作者林校,接触很多,而且成书前的诸多故事,也都了解,书中提到的一些人,也都认识。惭愧地说,那是个看热闹的心态,而非学习的心态。

现在,跳出运营的框架,回顾过往的历程,重新拿起本书,从另外的角度去看,并且有新的关注点,看出了很多与以前不同的收获。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真切的。

15年的历史里,其实凡与网络有接触的人,都是参与者,只是参与和参与不一样,一如前面所述的玩家与做家,而且,不同的玩的层面、不同的做的层面,都有不同的感受和结论,每一个人、每家公司、每个行业,这里面的纵深世界,其实无限,四百多页的文字,所要表述的,也只是一斑,一段纵向的历史,可以横着写成无数,每一个深度参与者的角度,都可以形成一本书。

因此,又重读《网络江湖三十六计》和《裂变》。同样的,也是读出了不同的东西。事实上,如果有时间,真想把相关的书都找来读读。

但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我并不赞成一味读书,只读书无用,要实践,而实践有多个角度,所以同一本书可以在不同的时期站在不同的角度读。和读书类似,一件事情,要进入,否则没有切身体会,但一直在内,视角也容易偏狭,所以要出来再看。此所以我在做互联网运营时,并没有关注到这些书中的另外的剖面,也是所以我在出来知识管理领域后,重又进入,并且是以产品规划和运营的角度进入,是把所有的相关经历重新揉和,在此前的积累上,不断增加进新的元素,渴望融汇贯通,实现新的跃迁。

我体会人在做运营或者类似具体事务的时候(战术层面),视野有所局限也必须局限,这就象士兵一味想着战略而忽略了眼前的战争一样,很容易陷入宏大叙事的虚假美景,但是如果满足于做具体事务而无法跳出,那同样是有所局限,《网络江湖三十六计》P85:离开雅虎后,周鸿祎去IDG做了半年VC,其实就是有意识地弥补,换个角度看问题。“打仗很兴奋,但老处在战场之中,就光看到一次战役的布局,而看不到战争的格局。有时争夺某个山头,确实有冲击力。但一个山头的得失不等于整个战争的胜败。”

类似的道理,读几本书乃至读百本书,并不能取代实做,做过,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都会有与书不同的深刻体会,但实做也必须能够跳出,不能一味埋头走路,书藉提供视野和方向。同一本书在不同的时段读,更能够起到镜子的观照作用,一方面对外,一方面对内。

有些得失,身在局中时,是发现不了的,或者换句话说,有些事情,不跳出来,是无法得出结论的。

身在局中,往往太沸腾,太热情,而发现不了问题,人要保持热情,必须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所以会持一种捍卫的心理,跳出来以后,捍卫的心理减弱,才能够冷静地看待过往,从而得出不同于前的结论。

返回到三本书,《沸腾十五年》、《网络江湖三十六计》和《裂变:看得见的未来》,分别是互联网发展的纵面、横面、个人面和社会面(这个说法可能片面,醒客见谅,原词是个人面,社会面是看了amy的回复后加进的),对照着读非常有意思,这算是小型的主题阅读,还有一本书是魏武挥推荐的,彭兰教授的《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可惜,已经无售,深圳图书馆倒是有,但不外借,先MARK了,以后有机会到图书馆读。

作为一个知识管理的研究者,也做为《沸腾十五年》成书过程的见证者,以及在2007~2011年前参加了N场线下活动的实历者,我的结论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真正有价值的、最为精彩的知识,无法总结、落在纸面,往往是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获知,而获知后,也仍不能落在纸面(唯一的例外也许可以说是用小说的形式作为载体,而小说中又必须是化名),它们,作为个人体验和经验的一部分,与身心同存、同朽。

所以,太多的历史,其实已经、将会湮灭。我们所知的,只是片断。

我乏味的IT十五年

开心网的火爆、豆瓣网的流行、饭否一类网站的沉浮、电子地图的兴起……都被遗漏了。互联网瞬息万变,加之作者在材料上的取舍,《沸腾十五年》一书毕竟还是无法展现其发展的全貌,但是豆瓣给与该书8.7分的高分,还是比较贴切的——确实是一本令人振奋的书。里面的风云人物和英雄事迹不必再一一复述,实际上我也有十五年IT的历程,尽管有些不起眼,但毕竟是自己的一种经历,回顾起来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1995年~1997年:中国互联网的混沌阶段,一切都在孕育,互联网对于绝大部分老百姓来说相当的陌生。没有记错话1997年我家才有了电脑,应该是486的配置,花费将近一万,当时是老爹用来炒股票的,那套软件叫“钱龙”,股票分析系统发展到现在,很多基本的功能和界面都没有变化,当时唯一麻烦的就是下午股市收市的当天,我们都要在电脑上做作业——把数据拷贝到电脑里,少一天的作业,K线图里就会少一天的数据。

1997年~1998年:这是我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1997年的时候我只知道电脑里面有个系统叫DOS,并且用稚嫩的双手严格按照指法规则敲击键盘。在Windosw 95装入我的电脑之前,我只知道DOS的游戏有三种:《大富翁3》、《仙剑奇侠传》和《魔法门之英雄无敌2》。后来才知道,Windosw 95里面有两种游戏很好玩,叫扫雷和纸牌。

1999年:我初二了,一个疯狂的年代。Windosw 95似乎还没有这么使用,就直接跨入了Windosw 98的时代。某种意义上要感谢盗版软件提供的便利,让我有了游戏的新体验,当然,我很不喜欢当时流行的《拳皇》。知识的增长是全面的,通过盗版光盘我知道了日本MM并不是穿着衣服才好看的;H-GAME是一种很好很强大的游戏;盗版光盘里面偶尔都会不经意的有几个小文件夹,里面有图片若干;有一种看图软件叫ACD SEE。我的电脑配置了一台打印机,但是从买的第一天起就发现它是一个鸡肋。好吧,一本杂志进入了我的视线,叫《大众软件》。DOS的命令已经很熟了,最熟悉的是复制、删除以及格式化,可惜使用的机会越来越少。这还是一个电脑硬件研究和超频尝试的年代,可惜我浅尝辄止了。

1999~2000年:从初中过渡到高中的阶段。初三的时候,同学家里的电脑已经可以上网,当我们四五个哥们挤在一个小房间里的时候,看着那个慢得要死的浏览器进度框,我们竟然很坦然——哇,原来这就是网络!于是乎,我的第一次处女上网就这样被一个外国的网站所占据了,很遗憾的,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由于那个众所周知的原因(也是绿坝软件为什么要推广的原因),那个网站被屏蔽掉了,真是怀念。高一了,天啊,QQ闯了进来——那时叫OICQ。

2001年:是QQ的年代,学校的电脑室就是我们的网吧,我们要做的就是每一次上电脑课,都临时的注册一个QQ号码,密码都是清一色的:123456。无数个六七位数的QQ号就这样被我们荒废,现在依旧使用的那个七位号,就积攒了我很多的回忆。第一个QQ好友是一个上海的男模特,下课后就连同QQ号一起删掉了。学习了PPT和Word,有了自己的邮箱,居然开始喜欢新浪。不过最火爆的还是网易的校友录。这也是一个没有宽带的年代——教室里有,于是我学会了用一款叫“变速齿轮”的软件抢占网络资源;在家里就只能拨号上网了,猫被雷击坏过2台。163和169我是免费去办的,剩下的事情就是买对应的充值卡充钱,每个月也就十几块的网费,为的是每周末跟某位MM能好好的聊一把,打字的机会增加了,键盘敲几日趋熟练。

2002年~2004年:停滞的年代。除了跟某MM坚持不懈地聊QQ,收发电子邮件、混迹校友录,几乎在互联网无所作为。石器时代作为一款经典的网络游戏虽然继续流行着,但是同学们都逐渐热衷于玩CS和星级争霸。尤其在高三结束后,QQ聊MM的希望破灭,开始了高四一年的禁欲生活,网络生涯进入低潮,开始抛弃《大众软件》——很重要的原因是486的电脑配置使得我无法继续流畅的玩2000年以后出产的游戏了。我对网吧没有丝毫的兴趣。有个网站叫榕树下,我竟然去那里发表过文章。顺带提一下,为什么被屏蔽的网站越来越多了?展现日本MM的图片网站我们已经不感兴趣了,希望的是那种带视频的,最好可以下载……2003年的时候,宽带进入我家了,结束拨号的日子。这时候,股票软件开始流行用“大智慧”。

2004年~2005年:大学生活真奇妙。我没有电脑,只能借助学校的机房,网吧几乎不去,后来就是借用舍友的笔记本电脑。Windosw XP终于成为主力军了。04年的时候依旧使用QQ,此时已经是QQ老手,因此已经没有了新鲜感,开始看看网上的新闻了!2005年下半年,第一篇博客出炉,一直坚持写到现在(换过几次博客地址)。更多的,是利用学校的资源来下电影、动画片。就在2005年,三大网站成为了我至今不可缺少的部分:校内网、抓虾、豆瓣网。

2006年:终于买了一台二手电脑,台式机,1300元。主要的IT工作就是写博客、利用抓虾RSS订阅功能海量阅读。那是一段笔耕不辍的日子,文风就是那个时候锻炼出来的。除了写博客,就是利用校园的内网下片腐败。BT是个好东西,但是有时候速度还是慢,Maze貌似也是一个很好的下载软件,可惜啊,这么多好的下载软件,很多同学都不好好利用。最著名的一个案例是一个80G的移动大硬盘竟然通过下载把它塞满了,当然,填塞它的是男孩子们都喜欢看的东西。无数次的传阅复制之后,大硬盘崩溃了……

2007年:终于学会用网银了,有了第一次网络购物的经历,但还是把重心偏向于中华英才网和智联网找工作。周边的同学已经沉迷在网游中,我很奇怪为何我都不感兴趣。很多的网站已经成为一种浏览的习惯,甚至觉得没有必要一一列出,一旦需要,我们的脑子就会立刻闪现,比如百度。那二手的电脑可以邮寄回家了——家里的那台486终于被淘汰。Gmail竟然要通过邀请才能使用,感谢好友Maple,很多互联网的新产品,他都能最先的推荐于我。另外,我喜欢电子地图。

2008年:已经来到了一家ERP实施公司工作,变成了IT从业人员。头半年忙着培训,下半年忙工作,公司发了一台属于我的笔记本电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互联网的生活成为生活必需的部分,豆瓣网成为了网络生活的主打。或许是有了经济收入,开始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资源,网络消费每个月都很大的比重,无论是买图书、衣服还是机票及其他服务,我都必须要依赖网络;“闪玩”的概念也是在这一年的11月提出的。MSN真的很好用吗?

2009年:不得不说是开心网的时代。大家都疯了。“闪玩”竟然开始火爆起来,感谢CCTV。不过我下半年也跳槽了,之前的笔记本电脑上交,好在我有了积蓄,一台新的笔记本电脑立刻补充了上来——不能想象没有电脑和网络的日子。

上面的描述相当的粗糙,我确信我遗漏了更多重要的细节,但至少从这十几年来看,各种更多的细节决定了我这个期间不会成为IT的成功者。英雄们很多都是在念书的时候赚到了他们的第一桶金,他们大多在学生时代就展现出了一种不同于旁人的IT创新意识,当然海龟也是具有这种理念的主力,这种理念上的领先是无法模仿的,总的来看我还是属于IT成果的享用者,这无疑是一种幸福,但IT产业的不断发展,要的是更多不满足于当前幸福的勇敢者们,需要他们的不断进取来推动,我现在只能是在一旁期待了,可若干年后呢?无法想象了……

《沸腾十五年》读后

这些天看了本书《沸腾十五年》,这是我看到的第一本关于互联网的八卦书,原来以为只有娱乐圈才有,这本书详细的讲了目前叱咤风云的互联网大佬们当年创业发家的历史,看了令人热血沸腾,会产生一种马上就进行互联网创业的冲动。

过去的成败已经是过眼烟云,以下是我摘录的此书中一些很有趣的细节描述:

1995年,丁磊,大学毕业后两年从电信局辞职去广州,之后两年创办网易,八年后成为中国首富。

1995年,张朝阳,张朝阳以麻省理工学院亚太地区中国联络负责人的身份出国后第二次回到中国,他发现一个在中国生活的人是多么幸福。他们生活在自己的文化里,非常充实。而在美国的华人则是不在主流文化圈子里的一群人,跟社会几乎没有太多关系,只是麻木地生活在另一种意义上的世外桃源里。

1995年,王志东,在这次会谈中,王志东开始朦朦胧胧地接受四通利方不是一家中国软件公司,而是一家全球软件公司,只是其总部设立在中国而已的概念,这让王志东从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本土创业者开始逐步蜕变成具有海外视野的本土创业者。

1998年11月11日,马化腾、张志东、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5人联合创办一家叫腾讯的公司,其最初所在地是深圳华强北商业圈后一栋名为华强北创业园的小楼里。几乎在马化腾创业的同时,这一年的10月,自称是方正最好的高级程序员的周鸿祎从新疆方正回到阔别10个月的北京,他也决定自己创业。他决定做一个中文网址的小东西,为了好推广这个小玩意儿,他给这个小玩意儿起了一个名字“3721”。

1999年4月,陈一舟从美国回来找雷军,和雷军聊了一阵互联网之后,陈一舟告诉雷军,他要办个网站超过网易。和丁磊很熟的雷军觉得他在胡说。让雷军没想到的是,6个月后,陈一舟将网站建了起来,用12个月烧1000万美元的速度将ChinaRen做得人气挺高。1999年年底,雷军问陈一舟:“ChinaRen人气的确做得不错,但你靠什么赚钱呢?”陈一舟回答:“来我这里的都是年轻人,有很强的消费能力。他们在我这里聊天、做个人主页,高兴得一塌糊涂,然后,我就可以向这些人卖手机呀……”雷军立即告诉陈一舟这种想法没戏。

2001年9月20日,Baidu.com开始竞价排名业务。第一天的竞价排名收入仅仅是1.9元,第二天也仅3元多,但第三天超过了10元,第五天超过了200元。李彦宏的冒险获得了成功。不过,百度由于过分依赖竞价排名这一多少有些投机取巧的商业模式,这在若干年后的2008年年底让百度处于众矢之的的尴尬位置。

2001年9月28日,《热血传奇》开始公测,两个月后正式收费。盛大的陈天桥充分利用他的人脉资源和他的商业智慧,创造了一个空手套白狼的运营模式:他首先拿着与韩国方面签订的合约,找到浪潮、戴尔,告诉他们他要运作韩国人的游戏,申请试用机器两个月。对方一看是国际正规合同,于是就同意了。然后陈天桥再拿着服务器的合约,以同样的方式找到中国电信谈。中国电信最终给了盛大两个月测试期免费的带宽试用。有了韩方的合同,再加上服务器厂家和中国电信的支持,陈天桥又取得了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单机游戏分销商上海育碧的信任,代销盛大游戏点卡,分成33%。陈天桥由此完成了中国互联网历史乃至中国商业历史上最经典的无中生有的商业游戏。

2002年后,中国本土的网民浏览中文版的Google时就开始出现断网现象;同一时期,被称为“中国Google”的百度推出独立搜索引擎,逐渐发力,后来居上。这最终促使Google总部在中文版推出5年后,决定实质性地进入中国市场。可惜,进入中国之后,Google神话没有继续。

2005年11月24日、28日和29日,盛大先后宣布三款主打游戏《梦幻国度》、《热血传奇》和《传奇世界》实行“永久免费”,抛弃原有的计时收费的商业模式。也就是说,盛大将不再根据玩家的上线时间来收费,而是靠销售各种虚拟“道具”与提供增值服务来获得收入。对于这个有些匪夷所思的免费,业界一片哗然,“陈天桥疯了”成为最直接的解释。

2006年的中文互联网世界,开始有了些许的江湖味道,开始割据,开始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开始有派系,开始有大哥,开始面对面,开始真刀真枪地对着干,开始抢地盘划地界,甚至有下三烂的招数和不为人道的伎俩,可能你不喜欢,但这却是事实。

关于互联网和改革开放的关系,笔者喜欢提及的一个说法是,互联网是中国改革的下半场。这不仅是因为中国互联网所走过的15年的岁月正好与改革开放30年的后15年历史进程完全重合,更重要的是,与中国的其他行业相比,互联网行业更开放,更透明,更崇尚创业文化,更鼓励大胆创新,有更多的财富倍增的对接手段,也产生过足够多的阳光富豪和社会偶像。这不就是我们努力推动我们这个国家变迁、努力改变我们自我命运所希望的吗?

中国互联网的十个瞬间

每一个行业凭栏兴起的时期,就如狄更斯所说,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成王败寇,步步惊心,故事性也最强。本书就是梳理中国互联网从蛮荒到繁荣的十五年历程的佳作,值得每个喜欢中国互联网的人读一读。

作者是同校同专业长我11届的大师兄,中国最早的一批IT记者,现在是多玩网的VP。他的笔法,逻辑未见胜于他人,但对故事性和戏剧性把握得火候纯熟,加上资料非常丰富,读来痛快淋漓。


记录书中读到的十个故事,它们都不是大事件,却在阅读时怦然触动心弦:

1.1995年,从不安分的张树新和丈夫把全部家当抵给银行,贷款创办了瀛海威。后来他们拿到兴发集团5000万的投资,意气风发,在中关村竖起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它被很多人当做路标,也让对互联网毫无概念的交警摸不着头脑。

2.1997年,尼葛洛庞帝访华,仍处于互联网蒙昧状态的中国对其顶礼膜拜,包括8位部级高官的上千名官员聆听演讲。张朝阳全程陪同尼葛洛庞帝,给他做翻译,并不断向媒体介绍自己是尼葛洛庞帝的学生。在一张照片里,人群里的张朝阳满脸迫切,拼命向张树新和尼葛洛庞帝中间挤。自此,张朝阳声名鹊起。

3.2001年,腾讯在天才产品经理马化腾、技术大牛张志东和运营奇才曾李青的带领下发展虽快,但第一批融资220万美金花光,工资几乎开不出来。为了卖掉腾讯,马化腾们找过新浪、找过搜狐、找过电讯盈科,几家公司都想不明白怎么用QQ赚钱。这时,一家南非的传媒公司MIH出头接盘,买下了腾讯46.5%的股权,直到腾讯港股上市,赚得何止盆满钵满。

4.新浪NASDAQ上市之后,王志东达到事业的巅峰,被媒体称为中国互联网之王。好景不长,在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期,新浪业绩一路走低,资本的耐心丧失殆尽,董事会的遵义会议悄悄酝酿。最终,在美国一家酒店里,姜丰年、茅道临、汪延、曹国伟等投票干掉了王志东。之后一年,sina继续付给王志东30万美金的CEO年薪。

5.2002年,盛大准备代理《传奇》,但缺少服务器设施保障。陈天桥先拿着与韩国Actoz的合同找到浪潮、戴尔,申请试用机器两个月,对方一看到正规国际合同就同意了;再拿着服务器的合同到中国电信谈,拿到了两个月的免费宽带试用;再拿着几份合同说服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单机游戏渠道上海育碧,代销盛大的点卡。就这样,上演了一出空手套白狼的好戏。

6.2003年,雅虎曾谋求以1.5亿美金收购百度,李彦宏也动摇了。更充满戏剧性的是,雅虎在百度和周鸿祎的3721之间,选择了后者,理由是3721“出价更低,盈利能力更强”。

7.2004年,3721和雅虎中国合并,周鸿祎为了快速收编雅虎团队,耗巨资把双方员工拉到三亚,并专门同雅虎中国团队一起喝酒,不醉不归。结果,周酒醉掉进游泳池,磕掉了两颗门牙。但这个办法还是很有效果的。周鸿祎敢于为投资人和员工出头,所以一批老员工从3721一直追随他到360,VC也愿意投他。

8.Google挖来李开复后,面临微软的诉讼困扰。李采取讨巧的解决方式,宣称到Google是为了回归中国,帮助中国的教育事业和大学生。于是,18个月的竞业禁止期内,他不能参与核心业务,只能组织校园招聘,以及给大学生们写写信。坚持校园招聘的策略让Google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建成本地的工程师队伍,也就谈不上本地化产品了。周韶宁和王怀南空有一身本事,难做无米之炊。Google中国赶超百度最好的时机,就这样错过了。

9.分众上市后,急于结束同聚众的缠斗,江南春同聚众创始人虞锋商谈收购后者。江南春出价3亿美元,虞锋坚持3.5亿,二人僵持不下。虞锋突然动情地说:“一个人活着,总有梦想,亲手敲响纳斯达克的钟,是我多年的梦想,但现在你劝我敲碎它。”江南春回答,“其实纳斯达克没有什么钟,只有一个按钮,我去按过,一点都不好玩。”最终,以3.25亿握手成交。

10.陈一舟的5Q同王兴的校内争夺用户最激烈的时期,发生过注册用户送鸡腿的故事,我当时在学校也经历过。陈一舟多次希望高价收购校内,都被王兴拒绝。然而峰回路转,王兴在融资上遇到问题,无奈以200万美元的白菜价贱卖校内。从此以后,校内、海内、饭否,王兴开始了略显悲情的创业历程,如今的美团前途如何,也尚未可知。

互联网创业无定法

吾友林军著书《沸腾十五年》,把中国互联网从开初至今的人和事梳理了一遍,写得很严谨,穿插的若干细节为整本书添色不少。之所以显出这样的面貌,当然和林军作为一名自始至终的业内写者有关:第一手的素材,亲历现场的优势以及小小的写作野心。也许每位互联网从业者,都有必要到书中体验一番,前辈的艰辛不易、同代人的锐意进取、后来者的汹涌之势,都可以在书中找到无数例证并作为前行的某种激励。所谓读史可以明智,就是这个道理吧。

既以史为纲,必然忠实于事实,而事实,相比传说中“段子”的趣味要平淡得多,所以,如果非要把这本书和坊间的野史、戏说或者成功学读本比较的话,还不如不读。我也由此对林军将书定位于“史”表示敬佩,毕竟耗时过长,又冒着降低畅销可能性的风险,但正是这样的举动,让我们获得一份客观的参照标准,以供比较。没有比较,哪来的高低上下之分啊。这也是我读完这本书的最大收获。

收获之二,是我发现并经林军证实了:互联网的精彩乃是参差多态的集合呈现。创业者的起点有高有低,倚重各有不同,但都为互联网行业添上或轻或重的一笔。我相信这种呈现将为很多正在进行时的创业者倍增信心。因为书中的事实告诉我们,所谓成功没有一定之规,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套路。甚至我还看到,信心也不是事业飞跃的核心法宝,比如现在如日中天的马化腾就曾打过数次退堂鼓。从这点看,事实往往有悖理论的。成功学曾经教导大家:要专注、要充满信心、要学会把握机遇、要补齐短板甚至要具备高超的演讲口才……而书中的事实从某种程度上消解了这样的观点。我喜欢这种基于事实,并对既有观点的消解。但是,消解之余,事实又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发?这显然不是“历史”本身的功能,不过,读者可以基于此去思考,我想这是本书带给自己的第三个收获。

我思考得出的结论有二:一是兴趣;二是坚持。所谓兴趣,肯定是进入某个领域的钥匙,误打误撞也好,深谋远虑也罢,没有兴趣,最终结局还是放弃;至于坚持,我想是保证兴趣良性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它不应该是捱,不应该是长久的痛苦,而是获得更大的兴趣满足的长久之计。在这两点之下,其实已经无所谓成功了。做自己充满兴趣的事业,以此获得长久持续的快感——还有比这个更牛逼的事情吗?

给林军提几个小小的意见:一是写作手法上的问题。全书以时间轴为坐标回溯的写法本来很好,但在处理不同的人和事交叉时,林校总是多些笔墨来岔到旁边做补白,让人感觉有些跳跃了,毕竟中断思路对读者来说,成本有点大啦。二是林军漏掉了若干值得一书的人物,比如高燃、李想、戴志康、茅侃侃这几位80后创业者,特别是戴志康的康盛创想,在BBS、SNS以及电子商务领域掀起了好几拨浪头,这个纰漏很是遗憾啊。

最后的建议:尽管这本书足够厚重,但15年的历史中精彩的人和事确实太多,平均下来篇幅稍显不够,不如林校以本书为提纲把个中人物逐一书写吧。这个工程浩大,但是绝对值得一做。

IT史记3——电脑英雄篇、芯片英雄篇及通讯英雄篇

目录

序言
自序 文明的探险
一 电脑英雄篇
1 史蒂夫・乔布斯 苹果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2 罗德・卡尼恩、本・罗森 康柏创始人和投资人
3 路易斯・郭士纳 IBM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4 刘易斯・普拉特 惠普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5 特德・威特 Gateway创始人、董事人、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6 彭明盛 IBM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7 埃克・菲弗尔 康柏前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8 迈克尔・戴尔 戴尔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9 卡莉・菲奥莉纳 惠普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10 杰夫・霍金斯、唐娜・杜宾斯基 Palm、Handspring公司共同创始人,掌上电脑之父
……
二 芯片英雄篇
……
三 通讯英雄篇
……
后记

网络至死——如何在喧嚣的互联网时代重获我们的创造力和思维力

内容简介

《网络至死:如何在喧嚣的互联网时代重获我们的创造力和思维力》内容简介:我们也许已经晓悟,但也许并未察觉,我们正陷入空前的“网络统治一切”的危机之中,就像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忧虑的那样,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技术,而现在这技术等同于网络。我们越来越依赖虚拟世界——网络所创造的一切,人们已经无法想象没有电脑、没有网络的生活,我们好像患上了某种强迫症,一遍遍地刷新网页,而短暂的断网也使我们心绪不宁。注意力极易分散,记忆力严重退化,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极度扼杀……我们在网络越来越强大的信息世界面前,越来越措手不及,越来越被机器所主宰。

“网络至死”,绝不是危言耸听,人类为机器、网络所异化已经不是简单的玩笑,而是深入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精神之中的世界难题了。怎么办?我们被迫在信息时代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我们该如何重新掌控我们自己的思想,并最终赢得这场人与机器的网络之战?

《网络至死:如何在喧嚣的互联网时代重获我们的创造力和思维力》以网络时代人类异化现象为依托,以悲天悯人的情怀,重新审视人与电脑、网络的关系,关注网络统治时代人的境遇,探寻人类心灵的困境和脱困之途。与此同时,作者文笔幽默而轻松,让读者得以在会心一笑之余,思考我们在数字化时代的生存现状和未来。

目录

我的大脑已经落伍了
全新的大脑
思考机器变形记
为什么医生束手无策?
数字泰勒主义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多地去适应机器?
我们是如何忘记飞翔的艺术的?
短时记忆的混乱
多任务处理是对身体的损害
电脑认识我们
电脑不会讲故事
我们想和它们一样
电脑一生中最大的失望
人在数学中的变形
”肢解”和“烹煮”人类的方法
当人类不再思考
数字达尔文主义
当电脑开启,人脑便停止转动了吗?
工具如何改变着它的发明者
属于温和而有用的统治者的时代
让人丧失意志力的香味
关于疲惫与自我耗竭的科学
对于意料之外的事物,我们是盲目的
逆时针方向实验
时尚、潮流、泡沫与狂热
什么都不是的偶然
教育的未来
玻璃球游戏
致谢

在网络时代沉思

在网络时代沉思

在办公室的时间几乎都坐在电脑前,即使隐身也会挂着QQ,如果无法登陆QQ则意味着网络连接出现故障,不能连接网络的电脑形同虚设,此时焦躁不安的询问此起彼伏,在网络连接后归于沉寂。挂着QQ并不是一项明确的工作要求,但开机挂QQ是一种固定的工作模式。上级部门在工作群里发布通知并要求回复,与同事传输文件,因此即使视线不在电脑屏幕上也会不时观察QQ是否闪烁。此外,花费很多时间浏览各种网页,在搜索引擎上查找资料,不定期关注微博信息。即使意识到大部分点击其实并不必要,只是在电脑前不看看什么就觉得无所事事,否则无所事事造成时间流逝带来的强烈的虚无意识,这样的真空状态令人难以忍受,而网络行为至少让人获取一些亲身经历无法感知的讯息,填充自己的认知,丰富谈资的内容。在微博如火如荼的当下,会议场所除了睡觉的景象,更为普遍的是一人发言,其他的人埋头玩手机刷微博,关注他人的动态,同时发出自己的信息。会议本来就是让众人聚在一起面对面交流信息的形式,可是大家却在会场上通过微博评论来交流。似乎离开网络,一个人即使在人群中,他也失去了他的社会关系,并因无法独处而心神不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天在办公室里的网络活动,在时间的长度和距离的亲近上,超过了任何一个活生生的人,工作在形式上其实是人在为连接网络的电脑打工,工作时间对网络的依赖如此之深,却并未引起足够的警惕。
每当开工做事,不时被闪烁的QQ干扰,或者被更新的QQ空间、微博分散了注意力,以至于本应连贯的工作状态变得支离破碎,效率之低如同梦游,特别明显的表现是短时记忆的衰退和工作上的杂乱无序,其结果是尽可能的拖延。我之前将这种心神不定的状态归因于来来往往的人和事,以及年龄增长造成的反应能力下降,而没有意识到网络与我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我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为其支付了多大的代价。娱乐性的交流侵入了工作时间,无止境的网络链接引发应接不暇的信息洪流而让人心绪涣散,同时感觉疲惫。熊培云在《第六种自由》这篇文章中援引索尔仁尼琴的话:“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我们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德国的弗兰克·施尔玛赫的《网络至死:如何在喧嚣的互联网时代重获我们的创造力和思维力》对网络与人的关系分析得更为深入。这本书的英文书名是“Payback”,对应的中文意思是偿还。这个词更显意味深长,我们在互联网上免费获取信息和娱乐,却经常意识不到我们付出的代价是什么。互联网高举免费的大旗,但是对于个人而言,天下永远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也许是让人丧失自制和理性的诱惑。
在人与电脑的关系上,曾经有过观点展望人工智能的前景是机器人控制人类,而现实是无论机器人或者计算机,都只是计算功能和存储功能强大的机器,具备思想的机器如同永不衰竭的永动机,只是一个幻想。人力在很多方面不及动物,更不如自己发明创造的机械,但人在改造世界的进程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正因为人类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人完全没有必要拿自己的短处跟机器的长处较量,发扬自己的创造力才是明智之举,而网络上泛滥的信息消耗了人的有限精力和专注力,最终损害了人最可宝贵的创造力。在“我的电脑”里打开多个文档,在浏览器上打开多个网页后又去点击新的链接,因此,施尔玛赫认为电脑处理器的处理方式——多任务处理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我们处理事务的方式。“同时做很多事情,这意味着不停地被干扰,又不得不无休止地去解决这种干扰。”“人类几乎失去了所有让其区别于电脑的特质:创造力、灵活性和自发性。”或许有人认为只要多任务处理并不冲突,反倒是灵活与高效的表现。美国行为经济学家森德希尔·穆莱纳森指出,雇员收入低是因为他被迫不断分心去解决别的问题,无法集中精力于工作,而收入高的雇员则有更多的钱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可以全身心得投入到工作中去。
2009年斯坦福大学克利福德·纳斯教授对日常生活中较多和较少进行多任务处理的两类人进行了对比研究,摘录研究结果如下:
◎追随跟踪的媒体越多,越难以集中注意力,工作中的选择性记忆越差。
◎习惯于多任务处理的人会系统地失去对于事务重要性的判断力。同时,对记忆的重要性的判断也会减弱,导致总结能力下降。
◎多任务处理者会越来越多地对“错误的警报”作出反应,这就是说,他们什么都想做,又什么都不做,最终的结果就是分不清事务的轻重缓急。
◎多任务处理者在多任务处理这件事情上的效率会慢慢降低。他们处理单项任务的时间会越来越长,同时在任务转换的时候缺乏调适能力。
◎在某些领域,多任务处理者会变得更容易犯错误,他们的工作能力会出现明显的下降。
也就是说,多任务处理导致注意力的涣散,对电脑程序和网络信息失去判断和抵抗力,对人的精神控制力造成损害,从而导致人的精神贫乏和经济贫困。面对网络,我们看似有很大的选择权,但这种选择权其实受制于程序员的程序设计和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以及网络商家的促销诱导,还有公共话题引发的沉默的螺旋对独立思考的压制。2006年美国《时代》杂志的一篇文章认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都拒绝让大脑屈服于各种数据洪流。”而我们大多数人,不自觉地甚至被迫在数据洪流里挣扎。
在人与网络的交流中,人自认为更聪明,其实网络更精明。我们在网上留下的痕迹越多,网站对我们的计算就越精确,它们对用户信息的搜集就是这样得来的,把用户作为数据进行解码,以至于网站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需要什么,当然它也同时推销一些我们可买可不买的东西,我们也就越来越趋向于网络设置的行为模式。
2005年左右,在博客兴起的热潮中,几乎上网的人都开了博客,当时有言论称博客给予了普通人表达言论的机会,将会出现公民意见的充分表达并推动民主进程。遗憾的是,多数人在短暂更新后,博客热潮迅速退去。即使关系到自身利益的公共事件,多数人仍然去关注韩寒说了什么,所谓的公民意见只是留言或者评论中的宣泄。即使有了博客,多数人仍然只会尖叫,不会说话。
有人认为博客文章里的网络语言和错别字,对语文能力是一种伤害。这种看法指出了博客存在的问题,但这种问题没有存在多久。博客的字数限制是5000字,大多数博客文章都接近不了这个篇幅,即使是记录每天的吃喝拉撒,许多人也难以坚持。大多数的表达都是碎片式的,于是微博的出现成为一种必然。微博的表达让人更为自由,但这种自由不会是免费的,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施尔玛赫先生是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的主编之一,他写的这本《网络至死》也不是用数据和理论论证观点的学术著作,而是他的观察和思考。他说:“数字社会正处在其内部机制重新编程的时期。在全世界范围内,电脑开始将它们的只能积聚到一起并互通有无。然而几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跟着它们在这条路上前进。只要我们允许自己被机器驱使,我们就会惨败无疑。错过信息的恐惧和消费每一条信息的压力会将我们吞噬。我们会忘记独立思考,因为我们不再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几乎在每个领域,我们都服从于机器的权威统治。我们的思想会逐渐散逸,逃离我们内在的自我,依附在键盘上。生活呗预先精确地确定,人们对改变命运的无力感,都无疑是信息泛滥的后果。”
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信息无处不在,如云在天,我们接收信息,对信息的理解越来越肤浅,失去对信息内在逻辑的把握能力,我们的行为模式可以被计算。网络知道我们喜欢什么,据此向我们推荐。
当然,作者并不意在提倡逃离信息社会,他认为在网络数字技术与人的关系中,人拥有巨大的机遇,“我们拥有电脑欠缺并羡慕的特质:创造力、宽容和沉着。”而这些特质,正被链接互联网的电脑侵蚀,我们却放松警惕。
不间断的实时信息过度消耗了我们的精力,让我们越来越难以集中注意力,而我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我们的思维和行为逐渐技术化,从而受制于电脑和网络。问题不在于技术的进步,而在于人与电脑的关系上。人与电脑,谁主谁仆?问题已经明了,各人只有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的解决之道。《网络至死》提供的建议是“我们需要一个以新的方式重获对思考的控制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学校提供沉思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在里面,可以学会思考,在里面,我们可以学习在搜索引擎的时代去认识正确的问题。”
技术再先进,工具再便捷,也不及思想之美妙。“千百年的思想,我们在这一刻只需按一个键就能将其调出。但是它们都没有我们此时此刻在自己意识中听到的思想的振翅声那样美妙,那样有价值。”

信息世界的阴暗面

其实,若不是《网络至死》这本书,并无法去想到,信息科技,其反过来对人思维甚至行动造成的影响和制约。为什么人身处在信息洪流中,思想却越来越空洞?

记得最初能够上网的时候,那个时候,用的还是电话线,速度为5k,而可以去用的网站,除了那么些个门户网站和一些刚刚起步的bbs,那时候甚至还有聊天室这种东西。网络作为一个完完全全新鲜的东西,并没有给大家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无非,就是从诸如电视这种完全被动地接受信息,到可以自己主动去搜寻去点击。而且,信息似乎可以永远在那里,随叫随到。仅此而已,就已经让人对未来的网络生活充满想往。这就是Web 1.0的时代。

后来,有了宽带。于是,下歌曲多了,下电影多了,下游戏也多了。在体验高速网络的同时,信息的传送量也变得越来越大。亏得如此,很多人从“沙发土豆”中解放出来,玩网游,看电影,做着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是自主去选择的娱乐方式。同时也亏得无法管理的版权问题,很多软件和技术,很容易得到最新的版本和技术。像日本建筑师矶崎新所说,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盗版软件的横行。谁能想到,超级短的工期,一个城市,几年的变化是如何赶上人家几十年的,一个规划,一个城市,似乎短短的2年,就可以拔地而起。如果没有免费的软件和标准图集,城市发展进度必然是慢了。

渐渐地,Blog出现了,Facebook出现了,Youtube出现了,Twitter出现了。这几个始祖网站以及其之后发展出来的偏专一类型的衍生网站,使得互联网也进入了Web 2.0时代。互联网真的成为了与现实世界相似的另一个平行世界。可以匿名,可以实名,但是有什么差别?慢慢地发现,每个人的上网习惯,无非就是那么些个网站,浏览器为了方便用户,就也出现了像safari的首页,又或者是常用网站这样的类似九宫格。而我们慢慢所忽视的每天,几小时,就在那么刷着微博,校内等等,让时间在身边溜走。百分之九十的时间,打开电脑,无非就是为乐打开浏览器,所以Google 出乐Chrome系统。毕竟,企业就是要绕着人心转嘛。

网络依赖?

多少人,在Facebook、Google上泄露了自己的行踪。过去恋人分手,可能,分开了就极大可能老死不相往来,而现在呢?哪怕你把一个人的所有联系方式删除地干干净净,但是如果有着共同的朋友,共同的交际圈,你在人家的Facebook上看到对方给别人说的话,过分点甚至可能是调情,心里也会难受一阵吧。这,又是网络带来的人际关系的新的关系方式。就是,你几乎永远兜没有办法跟另一个人彻底绝交。而如此书说举的例子,一个美国的作家在Facebook上居然看到了曾经抛弃了自己的母亲,当看到自己的母亲抛弃了自己,而现在却有着温馨的家庭,你到底是去捣乱捣乱呢,还是说,就那么默默地关注着人家给自己孩子拍的可爱照片?当自己尝试着把自己的生活分享给朋友,又或者从某种程度来说给人家装逼的时候。这一切,真的仅仅是对自己的利益么?一切,又似乎真的可靠么?

再或者,当我们说,为什么发现豆瓣上给自己的推荐靠谱了,为什么突然发现,淘宝把自己买的东西罗列了历史清单后,甚至你在Google上搜索的东西,当打开网页的Google邮箱的时候,你会发现旁边的广告,就算自己不会去点,也都成了跟自己有关的推荐。这里,就更不用去提百度的竞价排名系统了。那么,我们所获得的信息,是真正所需要的,还是隐隐中,被其他人,甚至是被机器给操控了的呢?人很难抵抗诱惑,一个认真的查询者,可能也会看到陈冠希新艳照门而去点下看个究竟。所以,这一切终究,还是归入了当年控制媒体的学说。而现在,更是以一种防不胜防的方式犹如洪水而来。

对于个人而言,网络,已经逐渐渗透到自己。我个人,如果没有Google Map,可能就不清楚该怎么走路。对于一个如我的路痴来说,这真的是好事。但与此同时,经过每一个城市,都太过于胸有成竹了点吧。然后,慢慢,就会觉得,所有城市,其实还是很相似的样子。方便是好事,同时失去的是旅行的陌生感和新鲜感。

想做饭,就先去下厨房去找些新鲜的菜谱。有个什么概念或者定义,那么就是维基百科。旅游,则是各种去哪儿的网站。人们好像发现自己可以越来越跟随着自己的意愿去完成一些事情,却殊不知已经被一只大手压在了五指山下而浑然不知。

网络改变了个人的人际关系,甚至是爱好,习惯。就像一个无名的窥视者,窥视着自己的一切,而好笑的是,这一切都是自己心甘情愿放上去的。

信息革命?

网络永远是一把双刃剑,举个例子,豆瓣上的读书笔记,相当于高中时候的好词好句摘抄本。每个人都喜欢那种自己被认可的良好感觉,希望很多人关注,很多人说好。好,一个人的摘抄可以被很多人看到,那我完全可以做到。联系很多人一起摘抄,辞海也能被干掉,但是又不违反规则。既然如此,越是吃香作家的书,就越是可能整本直接被盗版了。如果是这样,书商,作者,版权问题,又何解?这就是分享的弊端。哪怕这个世界今后真的能够到达了完全的信息免费,可是,又有什么人去甘愿承担如此的科研者,去花自己甚至十年,可能只是啃着穷苦的面包,去完成一项伟大的改变世界的发明?爱迪生靠专利过着富有的日子,盖茨,乔布斯同样也是。那是否,当信息越发变得如此无可厚非的时候,人类的技术进步也可以说就停滞了?

信息免费,必然是未来社会的一个趋势。可是,免费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此不付出代价。

除了免费信息,另外一个则是信息过量。信息过量对大脑所造成的一个伤害就是思维短路和思维片段化。我们通常不会在网络上好好去阅读一篇文章,都是匆匆而过。也就是那么一分钟的事情。特别是读图时代的来临,5秒就够了。这种阅读方式所带来的,就变成了思考问题时候的思维片段化和思维短路。脑子似乎习惯了阅读的那种方式,并而同时影响到了自己的思考方式。这一刻思考着这件事情,而很突然地,思维短路,想不下去了。其实这个时候并没有任何事情打扰自己,而是脑中另一个地方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把之前的思索打断,这就是为什么我目前写的这篇文字完全没有结构。

Dezeen等数量繁多的设计类博客,展示着世界上那么多人的想法,Idea, 这个世界从什么时候似乎变得那么的丰富多采。甚至是一段视频,一些其实很辛苦的工作,配上激情澎湃的音乐,就把那么些无聊的程序变得那么带感,搞得自己好像在做一件很潮的事情,而且世界由你把握一样。然而事实上,人们的创造力却越来越被这些过多的信息给拘束,似乎从脑子里想出的想法,越来越多地变成了别人已经曾经实现过的东西。越来越多的脑子变成了废品,慢慢地习惯了跟随。

这个世界满世界都是不靠谱和自以为是的Idea,个人的和有沉淀的想法却越来越少了。

另外一个伤害则是注意力的分散,往往本来你可以画图连续画3小时不间断。而现在,则因为网络的存在,很可能就是半个小时后就把浏览器打开,调节调节。左点点,右点点,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时间甚至过得比自己干正事的时间还多。等到自己发现的时候,天啊,完了完了。扪心自问一下,自己以前的专注和刻苦,若非可怕的Deadline,就真的无法找回。惜时专心,这些东西,变得越来越难了。

网络阅读,网络思考等随之对大脑思维方式的另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健忘。一旦人脑习惯了这种可怕的思维方式。那么健忘也是可能的,这就像《记忆碎片》中的男主角,5分钟以后的事情,就完全不记得了。于是很多时候,女朋友会问,为什么你不记得你说过什么。这些改变,真的让人好怕。渐渐地,我也开始找到了自己健忘的解决方法,回归简单,开始用记事本。确实很有用。

公共言论?

2011年的时候曾经算是参与进了一个项目。是一个建筑的国际竞赛。当时我们算是与一个国际知名的事务所合作,也就是说方案几乎都是他们的东西。 而这件事情除了参与的几个人员,没有人知道这么个事情。竞赛结果按理说到目前也没有见报就是了。结果就是同事一时手快开心,把几张效果图放到了自己的博客上面,而现在Google项目关键字,所能找到的是无穷无尽的那几张被缩小了的方案效果图。这件事情目前似乎并没有对当事人造成影响,但是,这是我真正觉得,其实每个人自己就是强大的媒体机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事情。网民检举是我们唯一可行的民主手段。如何获得一个切实不造成误伤的言语环境,却是一件难题。

上面一件事情,可以说,只要整出几个吸引人的或者热门的关键字,想制造一个谣言,该是件多么简单和容易的事情。远的来讲,当年被炒高的非典时期的板蓝根,近的来讲,日本地震后疯抢买盐的事情。若没有网络的推波助澜,还真的不会造成如此巨大的二逼影响。如果有人别有用心想搞垮一个公司,大可尽量注册一个马甲,说自己是内部人员,想赶紧走掉,然后爆出丑事。莫须有的事情也可以被快速传播起来。并且造成的影响或许是再也无法挽回了。诸如这次的韩方大战,现在似乎没有人关心这件事情到底是真是假,各执一词。但是,对双方的伤害和影响,已经再也无法挽回了。再或者可怜的舒淇,就这么躺着也中枪了。想搞垮一个人,一个利益集团,真是如此方便容易。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人再去思考事件了。人言可畏。

在信息洪流下,谁还去关心这条信息到底是真是假,一个屌丝的泰坦尼克吐槽居然被当作了真新闻让詹姆斯卡梅隆知道了。这一切是那么荒诞却那么真实。

因此,网络是否像夏娃的苹果?像潘朵拉的魔盒,一旦打开,好坏无人能知?可是作为自己,网络到底对自己影响多大,或者说,我们的成长,与网络的相关,这种主观媒体(Web 2.0)存在的价值,都很值得考虑啊。





蒂姆·伯纳斯-李 Tim Berners-Lee

蒂莫西·约翰·“蒂姆”·伯纳·李爵士(Tim Berners-Lee),OM,KBE,FRS,FREng,FRSA,(Sir Timothy John “Tim” Berners-Lee,1955年6月8日-),英国计算机科学家。他是万维网的发明者,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90年12月25日,罗伯特·卡里奥在CERN和他一起成功通过Internet实现了HTTP代理与服务器的第一次通讯。

  万维网联盟(W3C)是伯纳斯·李为关注万维网发展而创办的组织,并担任万维网联盟的主席。他也是万维网基金会的创办人。伯纳斯-李还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及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办主席及高级研究员。同时,伯纳斯-李是网页科学研究倡议会的总监。最后,他是麻省理工学院集体智能中心咨询委员会成员。

  2004年,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向伯纳斯·李颁发大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2009年4月,他获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在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典礼上,他获得了“万维网发明者”的美誉。伯纳斯·李本人也参与了开幕典礼,在一台NeXT计算机前工作。他在Twitter上发表消息说:“这是给所有人的”,体育馆内的LCD光管随即显示出文字来。







悼念逝去的数字罗宾汉

林华 2013-02-01 10:29

曾以为侠是不死的。也许真是命运,最新发布的《蜘蛛侠》卡通片第700集就成了无数次出生入死却总是向死而生的主角的真正落幕。英雄再也不能回来,蜘蛛侠死了。26岁的艾伦·施瓦茨也死了,自缢在了寓所。施瓦茨是一位14岁就参加编写全世界都知道的RSS软件的天才,大红大紫的社交新闻网站Reddit联合创始人,前途无量的帅哥。施瓦茨是个不折不扣的牛人,还是个主张信息分享的数字雷锋,或者叫,数字罗宾汉。

我同意施瓦茨家人和朋友所说的,他死不是简单的个人悲剧。不同的是,我认为施瓦茨是人类最深刻矛盾之一的牺牲品,他的死并不能简单归结为检察官和版权人暴政的结果。施瓦茨在去年用技术手段闯入麻省理工学院网络后台,下载了400万份JSTOR数据库(一个搜集已经发表一定时间的往期学术期刊论文的著名学术数据库,我也在其中找过英文,因为收费而作罢)论文。施瓦茨一直支持网络信息自由,主张学术信息应该共享。施瓦茨还没有把论文向维基解密一样传播到互联网上,不过可以推断下载这些论文是为了身体力自己的理念。事发后施瓦茨被捕,受到州检察院起诉和长期监禁的威胁。一颗年轻、勇敢、智慧但又时而忧郁的心没能顶住,天才选择了自杀。

论文是学术研究的结晶,是学术成就最重要的载体。论文的传播越广、受众越多,就越能需要实现自身价值、越有助于提高研究水平。但论文的搜集和传播是需要大量成本的,即使JSTOR这样的非商业性数据库也需要从收费服务中赚回维持独立运作的成本,矛盾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知识在这个世界以信息形态存在着。自由是信息的天性,知识越挥发就越香醇。同时,信息在商业社会中又是无形但真实的财产,财产则意味着权利人可以严实施格控制和垄断,并且受到法律保护。知识既是自由的,又是被垄断的。落入自由和垄断之间的巨大鸿沟,知识注定生而自由,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美国有最发达的资本主义,最强大的知识经济和最成熟的自由理念。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早在美利坚建国前就扎根在主流的清教徒思想中,而国父之一的帕特里克·亨利那一句“不自由毋宁死同样”是同样烙在美利坚民族灵魂深处的印记。自由和财产对美国人都像生命一样重要,以致很多哲学家把财产权也视为一种自由权,都和生命权并列。上帝赐予了美洲,神奇的西部把美国人推上其他民族甚至没有机会想象的大舞台——豪放的牛仔在广袤荒野纵情狂奔,无边的土地带来无边的机会——对美国人来说世界的规则是谁先占就归谁。美国人对财产和自由的追求在西部大开发中从对立化为一体。

历史不会给我们永远的幸运。信息技术的极大发达使版权成为新经济时代社会的最富争议的焦点之一,关于软件版权合理性的争议在这场要财产权还是自由权的大论战中首当其冲。曾在MIT(麻省理工)工作的Richard Stallman无法忍受连为了修复打印机驱动程序漏洞而请求厂商提供源代码都被拒绝,愤然化身反版权斗士为自由软件运动呐喊和布道。Stallman把矛头直接指向垄断源代码和软件使用权的商业软件,高喊出软件自由的口号。Copyleft(自由软件运动)在软件世界燃起开放和自由的烈火。自由软件和其后衍生的开源软件一起,与微软为代表的商业软件围绕自由还是垄断展开了波澜壮阔的红白战争。知识领域崛起了维基百科(Wiki)、创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和学术论文的开放存取,但好莱坞等利益集团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游说能力使其在版权保护期延长等关键问题上一再胜利,呼吁版权弱化的学术界和主张版权强化的产业界在版权问题上的对立从思想之争蔓延到行动对抗,矛盾日趋尖锐。在这场不同世界观的战争中,施瓦茨的声音和行动都站在主张知识开放的一边。

和物质财富的贫富不均一样,知识财富也存在贫富悬殊。知识产权作为法律制度使权利人有权对信息进行垄断,客观上对知识的无限传播造成制度性阻碍。信息的自由天性以及社会公众对知识不竭的需求,都和知识产权制度赋予权利人对信息的合法垄断产生矛盾并不断激化。很多社会人士和学者对知识产权制度提出了批评。但很少有人意识到,知识财富的贫富差距和物质的贫富差距一样并非根源于财产权(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自身,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换句话说,是这个世界存在的不公平使知识的分配和利用存在不公,这种不公既不是知识产权制度所造就,也不是知识产权制度自身就可以改善。我们的确应该防止知识产权保护过度,但弱化过度也会严重破坏推动知识产生的基本激励,使知识增长的动力衰竭。

谁应该为施瓦茨的死负责?依媒体所称,州检察检察官过于严苛的执法是直接原因。但施瓦茨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他身处人类社会最深刻的矛盾之一而力图以个人之力予以化解。物质财富未能均富,信息共产主义也只能是乌托邦。信息或知识的鸿沟不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产生的结果,即使废除知识产权法也不能解决问题,不能使知识创造和传播同时最大化。知识产权制度不能承受之重,同样也是施瓦茨不能承受之重。

施瓦茨追求信息均享和知识均富,这是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是无私的爱。施瓦茨无愧为忠诚的、久经考验的信息共产主义战士,是倒在追随真理道路上的殉道者。玫瑰般的相片已定格成黑白。圣施瓦茨,你为证明自己的天赋而生,为自由的理想而死。你因爱称义,因义称圣。你为爱、公正与自由而战,你已经和他们永远在一起了!你将不朽!

我迟到的悼词。

罗辑思维:庸众的迫害 138

  感谢各位来到《罗辑思维》捧场,今天我们要和大伙聊一个大神一样的人物,那就是:图灵。

  估计有一些程序员该憋嘴了,说图灵是我们这行的祖师爷和大神,关你们这些外行什么事呢?尤其你罗胖还是个文傻,你怎么能讲得清楚图灵?

  确实,图灵这一辈子所关注的那些,艰深的数学原理。什么计算机的基础理论,我确实是很难把它讲得清楚,虽然我也下了大量的功夫把它搞明白。但为什么明知艰险还要向前,在这期节目的结尾,我会给大家一个交代。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关注图灵这个大神?

  那他既然是大神,这一辈子,尤其是死了之后,会被各种人占便宜。比如说有人就指出来,说苹果公司那个图标不是咬了一口的苹果吗?怎么来的,就因为图灵自杀用的是一颗苹果。他用苹果蘸了一下氰化钾,然后咬了一口,自己死了。所以苹果公司是为了纪念图灵。当然这是一个假话了,没有这个事。但是你不觉得如果这个事是真的,我们对苹果公司真的还要高看一眼。它的企业精神和一个人物的灵魂,居然隔着时空连接起来了,多么高逼格的事情。

  再比如说,前一阵有一个电影叫《模仿游戏》,其实就改编自这本书《图灵传》。当然它把这本书也改得面目全非了,为了更加戏剧化,那个电影差点还得了奥斯卡奖。尤其是卷福的那个表演还是不错的。那我们也占他点便宜,这本《图灵传》,是我们和湖南科技出版社联手把它复活的。拍着胸脯负责任地讲,这是关于图灵这个人,全世界最好的研究型传记。

  那我们还是回到这个大神。他为啥神呢?首先他是个学霸,就是他比我们一般人聪明得多。比如说,他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一个讲师。而且据说剑桥大学当时做这个任命的时候,还全校放了半天假,来纪念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但是我们中国人见惯了学霸,所以觉得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如果我告诉你,图灵这个人,一生当中曾经两次改变人类文明的走向,而且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用完全不同的手段改变的。那你说我们这些后人是不是要对他脱帽敬礼?

  那第一次,当然就是他发明那个著名的图灵机,我们今天所有的计算机都是在那个原型上发展出来的。我们今天无论是在键盘上,啪啪啪,还是在手机上,欻欻欻,其实都是在一台图灵机上进行工作。当然你别误解,图灵机可不是一台已经造出来的机器,他仅仅是一个提出来的理论模型构想。而且他提出来的是在1936年,是他老人家那个时候(还是个小人家),只有24岁的时候,提出来的。而且还有一点,这可不是什么大规模、高成本、长时间的一个科研项目的结果。它仅仅是24岁的图灵,他的整天的胡思乱想的思绪当中,飘出来的一个片断

  何以见得?因为图灵机最早完整地提出那个构想,是在他一篇论文的一个脚注里面。所以你说这个人是不是一个大神?要不怎么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计算机学会把他们的大奖命名为图灵奖。要知道图灵可是英国人,真正发明计算机的那个冯·诺依曼是美国人,美国人居然不用冯·诺依曼来命名它,而是用图灵来命名这个奖项。这个奖现在就是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我们中国人还得过一次,2000年清华大学一个教授得了图灵奖。

  那第二点呢?就是图灵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的首席密码破译专家所做出来的贡献。当然他的这段经历直到今天仍然扑朔迷离,像迷一样的存在。因为英国人当时就觉得这是绝密,直到今天大量的档案文件仍然没有解密。所以历史学家只能透过当时一些信息的一鳞片爪去判断图灵到底干了些什么。有些历史学家就做出论断,说图灵以其一人之力,至少让第二次世界大战提前两年结束,他至少救了上千万人的命。当然这种文科教授做出来的计算结果,信不信您自己看着办。

  但是我读完了《图灵传》之后,我至少觉得图灵的功劳是怎么评价都不过分的。那密码学到底是干嘛呢?当然就是破译情报了。你想,两国对战,在现代化的战争条件下,我干什么你完全不知道,而你干什么我就像看着澡盆里的鱼一样清楚,那这个仗还怎么打呢?所以希特勒输得也真是冤。当然不是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只有图灵这一个原因,但他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那做这期节目之前,我也确实读了大量的资料,想搞清楚什么叫密码学。一钻进去发现,实在是水太深,所以今天我只能简单地给大家讲,密码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西方的文明当中,密码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东西,就是把字母顺序打乱。比如说最早发明密码的就是凯撒,我们以前讲过,他发明的就叫凯撒密码,就是我跟我前线的将领如果要传达信息,那我们约定另外一套字母系统,比如说A在我写的里面它就变成了K,对吧。J就变成了Z,我们俩互相约定好。

  那我就用约定的那一套密码,用正常的字母来写,那敌人拿到肯定就看不懂了嘛。可是这种密码它有一个问题,就是它架不住大数据。因为大家知道,任何语言,一个字母在一个单词当中,它出现的那个频率是可以统计出来的,只要资料足够多,马上就可以知道,你是用哪个字母代替了哪个字母,稍微做一点功课,这种密码就被破掉。

  但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人发明了一套密码系统,这真叫“成也萧何败萧何”。这套密码系统是落实在一架机器上的,就是所谓的恩格玛机,恩格玛这个词就是谜的意思,所以又称之为谜机。现在收藏市场上,因为德国人当年造的特别多,还有人专门收藏这种密码机。那这个机器有什么好处?大家都知道,直到今天我们人类都面对一种两难,就是如果你要更多的安全,对不起,你就必须承担和面对更多的麻烦,对吧。

  就像我们现在电脑系统里,网络上,你要想那个密码变得越长,那你用起来肯定就不方面。但是恩格玛机或者说谜机,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是又安全,同时又方便,所以你想德国人多聪明,那恩格玛机的具体原理是什么?因为太复杂,我只能简单给大家介绍,它同样是用凯撒密码的原理,但是一个字母输进去,它通过一些转盘的转化,每一个字母最后输出来的结果,你知道有多少种可能吗?150万亿种可能。德国人就通过一个机器把它做到这么牛,150万亿什么意思?就是15后面18个0,就是说白了,你可以慢慢地试啊,你可以试着去破译啊,但是可能一个很大的团队要干几千年,你才能把它破译掉,所以它是非常安全的。

  与此同时,它还特别方便,对吧。因为那个谜机的形象,就有点像一个打字机,只要你把这封密码文件,按照打字机上的键盘输进去,按一个字母,它的屏幕上就有另外一个字母灯亮,只要一个密码抄写员,把那个亮的字母给抄下来,就能够还原成,平时我们要传达的那个正常的信息,所以你想,这个操作真的是,用一分钟就可以教得会的操作。那德国人在发明这套系统之后,他就觉得特别自信,所以谜机或者说恩格玛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当中,是德国人普遍运用的一种密码机器,所以那个时代的密码破译,就是数学家对决的战场。

  像图灵这样的人就有了用武之地,当然我们顺便说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的密码系统其实有一个小小的转向,比如说这本书的序言是马慧元老师写的,她就讲到,她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就跟她讲,说现在的密码不能再靠小诡计了,就是数学诡计,就是我的算法你不知道,那万一对方知道了呢?那你这套密码系统不就变得极其脆弱吗?所以二战之后,人类倾向于用一种叫什么密码系统,就是膀大腰圆、傻大黑粗,说白了,我即使把密码告诉你,把破解程序也告诉你,你找来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你算去。你算完了,那个结果可能是一年后,因为运算量实在太大,而一年过后我这套密码已经过期了,这才是最安全的密码。当然现在我看到资料,有人说随着量子计算机的计算速度进一步提升,这种密码可能也不保险了,那是以后的话了。

  总而言之,我们回到二战的时候,德国人觉得自信心爆棚,这套谜机恩格玛机是没有人能破解的,当然也有人距离成功只差一步之遥,这就是波兰人。那波兰人为什么要破译密码呢?因为这个民族太可怜了,在历史上三次被瓜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他们心知肚明,这边一个德国,那边一个苏联,肯定是要对我下手嘛,啥时候下手?怎么下手?打又打不过,所以天天就琢磨这双方都在嘀咕点什么。所以天天就用电台去截获对方的电报,然后试图破译,波兰还真就搞出了一批密码学家,然后破译谜机已经很近了,但是没有最终成功。因为德国人也不断地在换,那大家都知道是1939年9月1日,德国人冲过了波兰和德国的边境,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那在8月份的时候,波兰已经把这套系统交给了英国人,所以英国人对波兰人竖大拇哥,说他们就好像一个骑士在倒下之前,把手里的剑交给了战友。

  于是这个球就到了英国人的脚下,你大英帝国不是人才济济?Youcanyouup,你行你上。你能不能破译这套密码呢?英国人刚开始也是一头雾水,完全找不着北。但是英国人有一个长项,就是在二战期间,他体现出一种非常难得的坚持和隐忍,愿意吃苦,投入精力,所以他们在伦敦以北一百公里,一个叫布莱切利公园的地方,就设立了一个破译大本营,最多的时候在那儿投入了上万人,坚决要破掉希特勒的密码。

  那每天当然是大量截获德国人的电报,都是天书,用密码写成的,就送进去了,什么时候能变成,哪怕是一张纸的破译出来的电报呢?没有人知道。大家都在外面等,那这里面当然就包括图灵,图灵想什么,当时很多人其实是不知道的。连图灵在那儿干什么,其实很多守卫也不知道,因为他整天破衣邋遢、很褴褛的样子。

  所以很多人觉得这家伙是间谍吧。经常在布莱切利公园里面,还有人把他给拦住盘问,包括一万多人。其实很少有人知道我们到底在干什么,只知道我们是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数学家脑子里想的东西,直到今天,我们都不能用很方便的语言把它说出来,更何况当时的人呢?

  那现在回头看,其实我们已经搞不清楚,哪些是波兰人奠定的基础,哪些是图灵自己搞的创新。但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点,就是图灵坚信两种力量:第一种呢?就是坚信及其对机器,因为你恩格玛密码机是一种机器,如果我用人力来对抗你,那我天然落了下风,所以图灵坚持要制造一项机器,这个机器现在就称之为叫炸弹机。这是这本书的翻译,当然我还看到另外一种翻译法叫小甜点,哪个翻译对?我也不知道。我们在电影《模仿游戏》里看到过那个机器,就是一面墙那么大,上面全是小圆块,咔哒咔哒在那儿转,那就是炸弹机,后来英国人就是靠这种机器对机器的方法,生生破译了德国人的密码。

  当然,图灵还坚信第二种力量,就是人性的欠缺。因为密码是个数学现象,它是个死的,机器是个物理现象,它也是个死的,如果你要想把它破译,你就得坚信使用机器和数学的这个人,是有缺陷的。因为对方德国人也是人,德国人的人格缺陷还挺大,因为德国人挺死板。比如说图灵就用到一些列的方法,他发现德国人经常会用那个秘钥,它往往是相邻的两个字母,比如说AB或者CD,德国人就不会说跳俩字母去用这秘钥,这是德国人一个习惯,这就缓解了一大部分计算量。

  再比如说,他发现德国人发出来的电报,前面经常会有一些固定的语句,比如说今天是星期几,今天天气如何,更重要的还有一句词,叫希特勒万岁,HailHitler,那这句词往往就成为他,捕捉对方密码的一个很重要的线索。

  再比如说,图灵还会诱使对方,发一些固定的信息,然后通过一套数学算法,来判断对方这个密码到底是什么,这当中的原理当然极其杂乱。

  我看这本书也是花好长时间才能理解,今天就不跟大家详述。但是总而言之,大概在1941年和1942年期间,具体日子现在还是军事机密,图灵居然就把这个迷机给破译掉了。那破译密码的结果呢?就是希特勒这边的一举一动,英国人全知道。但是英国人的麻烦在于,我虽然全知道,我还得假装不知道,因为我不能让德国人知道了我知道,这跟绕口令似的。

  因为德国人并不傻,万一他发现,怎么最近英国人揍我揍的那么准呢?是不是密码被破译了?如果德国人意识到这一点,只要在恩格玛机上改几个设置,那图灵此前所做的工作可就付之东流了。那如果重算一遍,这得花多少时间?这期间又得多死多少人?所以英国人这时候不得不装傻充愣搞表演。

  举个例子说,德国舰队来了,你明明知道它就在这儿,你还真就不能直接派轰炸机去炸,得先去派侦察机去,假装偶遇,你在这里,然后再回去叫轰炸机,这个表演也很辛苦。那其中最危险的一次,是德国的九条油轮的行踪被英国人给发现了,你想,德国到后来那个能源已经很紧张,如果炸掉九条油轮,这对德国的战斗力打击是很大的。英国人心痒,这口大肥肉真想给它吃下来,但是又不敢,所以哆嗦半天做那个计划,这样吧,九条炸它七条,留两条逃生去吧,以便让德国人不猜疑到密码被破译。

  但是德国人也是倒霉催的,也是英国人太玩险了,最后这两条油轮居然逃出生天之后,又遇到了英国的舰队,又被炸沉了。这其实是德国人非常有机会,发现密码被破译的一次,但是德国人生生就没发现,为啥呢?因为他们对的恩格玛机器太自信了,觉得这套东西根本不可能被破译。所以后来在二战期间,虽然德国人也升级了这套系统,但是没有彻底的毁掉,或者说弃之恩格玛机器不用,给英国人留下了大量的空间。

  我们都知道,英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敦刻尔克大撤退一直到诺曼底登陆期间,在欧洲大陆是没有什么作为的,它跟德国人打仗主要是在两个战场,一个是海上,还有一个就是北非。

  那你看,1941年英国海军大了一个大胜仗,就是围歼了德国海军引以为傲的,那个大战列舰“俾斯麦号”。还有就是1942年,蒙哥马利元帅带领英国的坦克部队,在北非消灭了德国号称“沙漠之狐”的那个隆美尔元帅的坦克部队。这两场胜仗的背后,都是因为英国人掌握了德国人的情报。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英国人的地理位置是一个海岛,那它的很多粮食都得靠盟国的运输,尤其是从美国来的。可是德国人当时搞出了一个U型潜艇战术,就是群狼战术,动不动就击沉它的商船。所以英国的物资供应一度紧张到什么程度,就是整个英伦三岛的粮食供应只剩下一周,非常危险,眼看就要全民饿肚子。

  但是图灵因为破译了这套密码系统,所以英国商船的损失迅速就下降了。我曾经见过这本书的译者孙天齐先生,他给我看了一张图,就是自打图灵破译之后,你可以明显看到那个英国商船的损失就下降,下降多少?75%。那后来德国人又把那个恩格玛机器,给它升级,而且是立竿见影。这边一升级,那边英国商船的损失马上就飙升。但是紧接着,图灵和他的团队,又破译了德国人的新机器,所以损失又下来了。

  在这根曲线里看得非常清楚,所以战争哪里是我们平常想象的那样,仅仅是战场上士兵和将军的事,这背后有多少数学家和密码学家的努力?他们是实质性的在影响战争的进程。所以后来丘吉尔讲过一句话,说我们打这场战争,其实是捏着敌人的脉搏在打,他们干什么我们全知道。那它这份功劳是属于谁的呢?当然就是属于伦敦以北一百公里的,那个布莱切利公园里面的那些学者们。其中就包括图灵。但是这帮人可没有享受着战争胜利带来的红利,为啥?不能说嘛。

  你想,英国人一开始打二战,二战一结束就开始跟苏联人死磕,这冷战就开始了,所以布莱切利公园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一直是国家的超级绝密,这就发生了很多悲剧。比如说图灵身边的一个工作人员,他的一个老师就给他写信,说你这么年纪轻轻,看着别的青年人都在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你小子在战争期间躲哪儿去了?把他一顿臭骂。这个人还不能说,百口莫辩。

  图灵其实也是一样。在1945年战争接近胜利的时候,他身边一个人,陪着他在布莱切利公园的树林里散步,就跟他说战争马上胜利了,你这期间的研究成果终于可以大白于天下了。图灵说,你怎么能这么幼稚呢?这怎么可能呢?对吧。果然,后来丘吉尔下令,说战争期间你们搞的那个炸弹机,那个破解德国人机器一共210多台,全部给我销毁,包括设计它的那些图文资料。全部销毁,一点渣都不能留,为什么?因为一个人一直不想让苏联人知道,我们其实捏着德国人的脉搏,所以图灵这个人到底在二战期间,做了多大的贡献,今天我们只能看一个大概,未知其究竟。

  这要是一般人,还不得冤死啊。但是图灵有后手,为什么?他对人类还做了一项贡献,那就是发明图灵机。那图灵机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现在我们公认的计算机的发明者是谁?是美国科学家冯·诺依曼,但是冯·诺依曼自己都承认,说所有的思想来源都是人家图灵的,我呢,我最多算是计算机的助产士,我是帮它生下来而已。

  那为什么图灵这么牛?首先我们简单说一下什么是图灵机。图灵机就是想象中有一根无限长的纸带子,上面有一个一个的格,有的格是黑色的,有的格是白色的,那黑色就代表1,白色就代表0。那图灵就想象,如果有一根打印头,它既能读取这个格当中的这个状态,它到底是1还是0,又能进行擦写,那我这个格不断地在我这个探头面前移动,我就可以对这个探头的走向进行编程,从而影响计算结果。

  这说得再仔细就没法说了,总而言之,我只要用这种方法,给这个探头进行编程,我就可以得出一个计算结果,就是这么一个假想中的机器,你说这很伟大吗?这当然很伟大。首先,24岁的图灵就已经想到,让人类摆脱自己熟悉的十进制,转而用机器更容易识别和读写的二进制,进行机器运算,这本身就需要想象力吧。更何况,图灵的思维境界是超越当时人一筹的。你想,在他之前人类已经有了很多机器了吧,这些机器也很强大,从最早的蒸汽机到后来的飞机、大炮、汽车。

  这些机器的本质都是一个,就是人的肢体力量的延伸和代替。只不过是利用了当时的新能源。什么煤炭,什么电能,这些机器也很强大。它能代替人腿跑的那么快,甚至能跑上天。但是这些机器,他都是人操纵下才能够运转的。可是图灵机的本质就不一样,它可是人的肢体的简单延伸和替代,它是对人的思考过程的复制和再现,你看,这才是图灵的野心。

  我们人类的思考过程,跟我们刚才介绍的图灵机的本质是不是一样?都是先输入一个信息,然后进行编程、处理、得出一个结果,我们再进行处理,载得出结果,如此循环往复,往前一步一步地进行思考。

  图灵机再现的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所以图灵的野心哪里仅仅是帮当时的人类卸下沉重的计算担子,用机器来代替人计算这么一个浅层的技术目标?他其实思考的一直是一个哲学的问题,你看这本书就会知道。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图灵的那一段生涯都在思考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比如说机器可不可能有智能?人是不是就是个机器?你看,那个蚂蚁如果作为神经元,那他们之间交流,拼接处一个巨大的蚁巢,那这个蚁巢是不是就是个大脑?那我用晶体管来替代一个单个的蚂蚁,让晶体管之间也形成神经元之间的那样的互动,我是不是就可以再造一个人累的大脑啊?那这个大脑如果出来,它会不会是个智能呢?如果它有智能,它会不会跟人一样,会犯错误?它没有情绪,会不会沮丧?会不会得意?

  图灵晚年思考的全是这个问题,你想这些问题是近些年,才在中国大陆的科学界兴盛起来,因为现在人工智能的话题很热。其实几十年前的图灵,他的思考的起点就是这些问题,所以图灵哪里仅仅是什么“计算机科学之父”,他还是“人工智能之父”。

  以前的节目我们也讲过直到今天,我们判定一个机器是不是具有了人工智能,用的还是图灵当年发明的一套测试的方法,这就叫著名的“图灵测试”。图灵哪里仅仅是一个科学家,他之所以是一个大神是因为他是一个哲学家。

  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事,为大家塑造出一个大神级的图灵的形象,人又聪明功劳又大,我们普通人是望尘莫及。可是如果把他从神坛请回到人间,从日常生活中你再看一眼这家伙,他是个啥德性呢?这本《图灵传》里面有大量细节的描写,简单给大家归纳,他就是我们今天在中国很多互联网公司里面,经常能看见的那个码农的形象,是个典型的理工男,平时是不修边幅,有时候你跟他说话,你会觉得他精神恍惚,不知道在想什么,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

  图灵在二战的时候在哪工作布莱切利公园,那是国家一级保密单位。那些警察又不是吃素的,个个都有朝阳区群众的素质,一旦看这个人精神恍惚晃来晃去,想干什么?肯定是个间谍,把他抓了好几回。而且这个人还有一点神经质,而且是数学家式的神经质,经常要在心里数数。比如说吧,他有一辆自行车,破到啥程度?就是每蹬十二下那车一定掉链子,那一般人肯定就送去修了。图灵不数学家嘛,一旦掌握这个规律,他就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在心里默数十二下,就捯一下确保不掉链子。后来捯烦了,说这么地,我亲手做一个手工的计数器安在这个自行车上,就盯着这数一旦到十二就捯一下。是这么个人。

  所以你看,虽然他在日常生活中,他的很多朋友都说他很好打交道,但是他缺乏处理自己社会事务的能力,在这方面很低能。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他那个时候非常苦恼一件事,就是花粉过敏。所以他拼命给领导打报告,说我需要个防毒面具。那领导就觉得很为难,首先战争期间物资都很紧张,而且在公共场合,你天天戴个那么吵的防毒面具,大家怎么跟你工作呢,就不给他。

  他居然为了这么一件事,给英国首相丘吉尔写信,后来丘吉尔也真是够意思,居然就给批示了,说图灵博士需要这防毒面具,是事关到我国战略成败的大事,你们赶紧办,办完之后还要亲口跟我汇报。这算是领导亲自督办的工程,他才算戴上了这防毒面具。

  你想想看你脑补一下那个场景,一个人蹬着破自行车,戴着一个防毒面具走来走去,太奇葩了吧。而且图灵这个人在二战期间,还干了一件什么事呢?其实他并不认为英国一定能够战胜,他老担心希特勒要是打过来他怎么办,我替英国政府做那么多事,那家产肯定得没收,所以他就想出一个招变卖了很多家产。买了两锭大银块,那有人就建议他,说你存到英格兰银行。不相信,英格兰银行迟早会倒闭,会归希特勒。

  那这两锭银子怎么办呢?他就找了一片树林埋下了一块银锭,又找了一座河床旁边一座桥,又把一块银锭在这河床里,而且还做了大量的地图啊标记啊,说一旦战争结束我再来挖。可是后来战争结束了,英国给炸烂了,一塌糊涂什么参照物都没有了,那图灵就傻眼了,再也找不到这银锭了。所以这家伙居然自己后来做一个金属探测器,在树林里河道里到处摸,最后也没找到非常沮丧。

  而且他二战期间还老犯愁,万一我将来没饭吃怎么办,他居然用自己收入,囤了好多箱那个刮胡刀的刀片,说一旦没饭吃就卖这个过活。你想他是这么一个人。

  当然我们今天谈图灵前面这些全是小事,我们唯一不能回避的是他的一个性取向问题,他是一个同性恋。当时人对同性恋的观感和我们今天人不一样,今天好像你反对同性恋都有一点政治不正确了。当时就觉得这就是道德败坏,所以无论是在那部电影里还是在这本书里,关于图灵这个人前半生同性恋的痕迹,其实很少说到。因为他确实做得也非常的隐蔽,但是在1951年的12月,

  他因为同性恋终于遇到了他命中的克星,这个小男孩19岁叫莫瑞,是一个无业游民,而且平时还有一点小偷小摸的坏习惯,属于典型的底层青年。但是因为人长得俊俏,所以跟图灵都相处了,处了一段时间之后图灵就发现,你怎么还偷东西呢?居然一次性从我家偷走了价值50英镑的东西。

  要说起来,这些东西也不值钱,无非是什么一件衬衫,一条裤子,一把刮胡刀之类的破玩意儿,但是图灵居然就没忍得下这口气,跑到警察局把对方给告发了,那这一天还挺有纪念意义的,因为就在头一天,是今天的英女王伊丽莎白登基的日子,第二天就发生了这么个事。

  那警察要负责任,做笔录,你们俩咋认识的,他怎么偷的你东西,一来二去,居然把图灵是同性恋这件事情,就给供出来了,而且图灵大言不惭,他不觉得自己是犯罪,国家没有权力干涉我的私生活。这种话你穿越到今天讲可以,在当时的那个岁月里,英国法律明文规定,同性恋是犯法,是要判刑坐牢的,但是图灵觉得没有事。那警察能咋办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不起,给你送到法庭去。那英国的知识界,甚至包括美国的知识界都轰动了,都去拯救图灵,宣称他对国家非常有用,不能让他去坐牢,耽误研究。

  但是法律哪管那个,尤其图灵在法庭上态度又不好,他就觉得我无罪,我就是同性恋,你能拿老爷怎么样?这就把法官和陪审团全部给激怒,而且你想想看,他的位置那么高,他的岁数那么大,对方是一个19岁的小孩,所以大家自然有那个观感,是你勾引和玩弄人家。而且图灵在法庭上还大包大揽,没有他什么事,都是我,都冲老爷我来,那大家自然要判你刑,最后就顶格给他判了两年徒刑。当然当时英国的法律有一个选项,就是如果你不想去坐牢,可以,你接受治疗。当时人的医学观念,觉得同性恋是一种病,如果给你进行治疗,说白了,啥治疗?就是大量的注射雌激素,其实就是化学阉割了。那图灵觉得我可以接受这个方案,我接受治疗,我不去坐牢。

  但是如果你问他,你为什么会接受如此屈辱的一个方案呢?图灵的回答很简单,我不能去坐两年的牢,这会让我当下的研究中断。可是你有没有想到,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你不断地往身体里注射雌激素,这会对身体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呢。除了性功能丧失,你全身的其他功能也都会紊乱,后来图灵居然发育出了一对乳房。所以你可想而知,在这两年期间,他从精神到肉体,承受了什么样的苦难。

  后来果然就发生了我们众所周知的那件事情。1954年的6月份,他的女管家有一天早上推开他的房门,发现他已经死在了床上,那床头搁了一只苹果,上面被咬了一口,而且化验出了氰化钾。所以当时人都判断,图灵是自杀身亡,时年还不到他的42岁的生日。

  当然了,关于图灵之死在科技界,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就在这本书里,也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线索,说图灵未必是自杀。比如说这本书里就讲,他的办公桌上其实还散乱地扔着一些没有完成的论文,这不像一个图灵这样性格的人该干的事情,而且办公桌上还有那样的便条,上面写着第二天要干的事情,那他第二天为什么没有来?还有,在他的信件当中发现,他还答应了一些邀请,要去参加一些聚会,那这又说明他至少在死之前前几天,还没有打算死。

  请问,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而且1954年的6月份,其实图灵这个时候的状况已经好转,首先是性功能大概是恢复了,因为大家发现,他那个时候又已经出现在什么瑞典的同性恋聚会上,而且他在巴黎还有一段艳遇,又遇到了一个小伙子,还把自己的手表解下来给别人当了信物,说明他又可以快乐地生活,快乐地玩耍了,为什么这个时候他会死呢?而且就在他死之前,曼彻斯特大学刚给他签了约,跟他续了五年的约,继续当教授,你同性恋这事不算数,我们认可。那为什么选择这个关头去死,所以也是迷雾重重。

  当然了,还有一个阴谋论的说法,说二战之后,图灵其实还继续担任英国情报部门高级专家的角色。你想想看也合理,情报部门用图灵这种级别的专家用顺了手,用别的专家怎么过瘾呢?所以继续用他,完全合理。只不过这一段经历现在完全无法查考,可是时间一长之后,图灵一脑子装着国家机密,可是他是个同性恋,经常要跨越国境到国外去寻找性伴侣,我们前面讲的什么在瑞典,在巴黎,都属于这个阶段的事情。而且后来图灵的学术研究已经发生了转向,对什么计算机、人工智能,甚至是生物学感兴趣,对密码学好像已经兴趣缺缺。

  那情报部门一方面觉得,你已经没有什么用了,一方面又觉得你太危险,万一在国外那苏联的间谍把你给搞定,派一个帅小伙来诱惑你,那该怎么办呢?为了安全起见,所以是英国情报部门把图灵给杀了。当然这个说法信不信只能由你了。那不管怎么讲,42岁的图灵就这样死了,好可惜啊。

  那从图灵的故事当中,我们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你可能会说,罗胖一定要批评体制,那个体制对这样优秀的人才,居然用同性恋这样的理由去迫害,我们一定要反对体制。你把这个事想简单了。

  好,我们刚才讲到了图灵的死因,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是为什么民间都接受他是自杀而死呢?因为这个说法的戏剧性张力最强。

  你想,一个惊才绝艳的天才,做出来那么大的贡献,因为如此荒谬的原因,最后被体制迫害至死。

  但问题是,体制是谁?难道要怪一个法官,或者立这个荒谬法条的议员吗?不对。

  英国是普通法国家,判例法的传统。说白了,最后让图灵去坐牢,或者接受化学阉割的,是那个陪审团的普通人,那些人可不是手握重权的统治阶级。

  所以今天,我其实不想讲什么体制性的迫害,什么统治阶级的残忍,我其实想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叫“庸众的迫害”。什么叫庸众?就是平庸的群众,直白的讲,就是这个意思,不用回避,毕竟有大量的人是庸众。那庸众的迫害它有两个特点:第一就是基于一种廉价而苍白的正义感和道德感;第二就是他为什么要迫害别人呢?就是因为你的活法跟我们不一样,或者是跟我想象你应该的活法不一样,所以我就谩骂一直可以升级到迫害,让你去死,这就是庸众的迫害。

  那你说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还多吗?多得是。就像我的一个观察,我曾经有一个比我年纪小很多的一个朋友,大学一毕业就想留在北京发展。但是他的母亲死活就不答应,最后闹到是寻死觅活的程度,最后他没有办法,只好回到老家,接受父母的安排,成为当地的一个公务员。这种事情我估计我们的观众和听众当中,听说的有很多很多,这就叫庸众的迫害。因为你的想法跟我不一样,你必须按我的来,而我的初衷是为你好,所以我必须强制你。

  这种庸众的迫害我们现在还可以观察到很多,比如说2015年天津港发生大爆炸之后,很多人就围在马云的微博底下,逼他捐款,你是首富,你凭啥不捐?如果马云不捐或者不回应,那你就黑了心肠,一堆人那是毒汁四溅的在那谩骂。还有,有些明星,比如说出轨,这本身就是他个人生活情感当中的私事,对吧。但是你看看微博上、微信朋友圈里面的那些人对他进行的谩骂,这就是迫害。甚至有人因此而自杀。

  再比如说,这种庸众的迫害,还能上升到国家制度层面,有的夫妻两口子躲在自己屋里看毛片,关你其他人屁事啊。居然警察就可以破门而入,直接对你进行抓捕,甚至是判刑,这不是迫害是什么?那其实人类历史上,这种庸众的迫害,比来自于什么侵略者、统治者的迫害,其实不仅在数量上多得多,造成人类的总体的苦难也要大得多。

  那请问庸众的迫害它是怎么来的?我们今天平心静气地讲,我们不仅仅是对这个现象进行抨击,而是要寻找他的人类进化学的来源。那人类我们都知道,我们这一支叫智人,我们之所以比尼安德特人、什么东亚直立人那几支显得优秀,不是因为我们膀大腰圆,力量大或者是抗寒。

  而为什么那两支后来都灭绝了,唯独我们智人生存下来了呢?有这么一个解释,信不信由你。说我们智人这一支所以最后能够胜出,是因为我们不仅仅学会了使用语言,而且学会了把语言派上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用场上,那就是背后说人坏话。八卦吗?这就是我讲的庸众的迫害。

  你可千万别以为语言的发明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信息,你想啊,在原始人那么简单的采猎生活场景下,有多少信息需要交流啊。比如说河边有一头狮子,这种简单的信息别说人类,就是其他高级哺乳动物。比如说猴吧,它就会交流这种信息,而起语言学家研究发现,越是原始的部落和文化,它的语言现象,尤其是语法系统,是越加复杂,比我们当代人使用的语言要复杂的多。那他当时为什么需要这么复杂的一个交流体系呢?解释就是,他需要背后说人坏话。哪家的婆娘不正常,哪家的小马驹没有长大,谁跟谁又闹矛盾,谁背后还偷人钱。就这些事,大家打屁来打屁去,渐渐地就起到一种什么效果,增进协作,你说这怎么联系起来的?

  你想,最早的人类的群体往往是一个小的家族,大家都是血缘近亲,对吧。十几个人生活在一起,这当然不需要说坏话,因为非常容易互相了解。可是人类这个物种他之所以有力量,就是因为他能够不断地扩大协作的圈子,这个物种可不是靠个体的单打独斗能力来生存的,是靠不断地增大协作来获取力量,那从最早的十几个人的小部落,扩展到几十个人的小部落。

  那整个人际关系就要复杂的多啊。比如说50个人的部落,你算一下啊,一对一的关系就有一千多个,如果再三五成群小团伙的关系,那就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网络系统。那我作为一个人,我怎么把这五十多个人中,不靠谱的人给识别出来嘞?

  你看,语言的这种背后说人坏话的能力就派的上用场了。说白了,人类从十几个人一直到150个人的时候,我们靠的协作的一个重要工具就是八卦,就是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就是这种庸众的迫害。你不按我的想法来,你跟我们大伙都不一样,我们用口水淹死你。所以在那个阶段,这种做法是正当的,是推动人类这个种群向前发展的。

  那我刚才为什么提到150这个数字呢?这是一个英国的社会学家提出来的,叫邓巴数字。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进化过程当中,人类智力留下来的带宽,只允许我们认识150个人,如果再多啊,比如说你现在微信的这个通讯录里面有5000个人,其实没有用,绝大部分人你根本不认识,因为你的智力水准,人类这个物种就限制在这个数里面,这是有大量调查统计最后的出来的结论。

  那如果人数超过了150人怎么办呢?我们再靠自己说别人坏话就不管用了嘛。因为人太多,我们也不认识了嘛。所以在更大的共同体里,我们就必须委托专业机构来干这件事情。所以你看,现代社会就是一个更大的人类共同的协作体,所以就必须出现专业的新闻机构。它们所谓的第四权利,无冕之王,这份儿光荣是从哪来的啊?就是我们这些庸众把说别人坏话的权利委托给他们,你们替我们来识别这个社会,谁不应该跟我们协作啊,把他们剔除出去啊。

  所以新闻机构的使命就包括,监督官员、监督企业、监督名人,它其实起到的作用,跟原始社会那个在墙根儿底下打屁聊天的老娘们儿,其实没什么区别。从社会功能上讲。所以现代社会的新闻媒体,它可不仅仅是一个产业哦,它是社会建构的一个必要的板块。但是啊,我们说完了他们的好话之后,你有没有注意到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趋势,就是我们对他人其实越来越宽容,他人的自己的私生活的边界越来越清晰,人类整个社会制度是越来越倾向于不干涉他人的私生活。

  你看啊,图灵之所以受到迫害,是因为他生活在英国的那个年代,可是如果你再往前早一百年,你知道在英国,你是一个同性恋,被抓住是什么结果吗?直接是死刑啊!直到今天,在中东的一些国家还有这样的法律。但是英国人所代表的一些国家,所代表的主流趋势是:对同性恋这个现象越来越宽容。你看,从1861年开始,英国人就废除了同性恋者要判死刑的法律,但是活罪还是难免啊,从那天起一直到1967年,还是判了100多年的刑,只不过比较轻啊,两年的监禁或者是苦役。这一共判了五万多人,这其中既包括图灵,还包括那个著名的英伦才子王尔德(作家嘛),他是1895年到1897年坐了两年的苦役牢。

  那到1967年的时候,英国人觉得,这事儿就是私事嘛,国家管什么劲儿哎,就把同性恋从刑事犯这个序列拿出来了,交给民间的道德法庭吧。到了2009年,英国首相布朗第一次在公众场合下承认啊,对图灵,对不起,当年搞错了。到了2013年的时候,英女王就正式赦免了图灵,这说明在法律上是撤销了那个时候的判决,然后对图灵进行致敬。到2015年的时候,美国的法律居然允许同性恋的婚姻。所以你看,这100多年的历史是逐步放开的历史。

  你觉得跟我们前面讲的那个总趋势好像是反的啊,原来我们是要求别人和我们想的一样,活法也和我们完全一样,可是为什么现在,我们渐渐的允许别人按自己的活法去活嘞?其实从人类的进化史上,我们也可以得到解释。你可千万别觉得的这是什么道德的进步,这恰恰是道德的退步,好不好。因为道德这玩意儿,它生下来就是干涉和限制他人,而且任何一条道德准则,你把它单拿出来,用逻辑去追问它,你会发现它都站不住脚,没有什么道理可讲。

  可为什么人类还得有道德呢?因为它符合人类这个物种生存和繁衍的总利益。我们前面讲,人类这个物种,它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物种,就因为它能结成更大的协作体,以获取力量。什么东西作为这个协作体的粘合剂啊?道德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所有的人按照大致类似的方式去生活和行动,每一个人都按照他人期待的方式去行动。那这个时候,我们就更容易结成协作体,以获取力量。可是在人类文明深处,还有另外一种力量在成长哎,那就是个体创造力的力量,而且越到现代社会,这个力量就越加醒目。你想想看,如果没有牛顿,没有达尔文,没有爱因斯坦这样的人,那力学的定理,进化论和相对论就没准儿猴年马月能出的来啊。所以在这些历史的瞬间,一颗大脑的作用,其实超过了人类所有大脑作用的总和。越到现代社会这个现象就越明显。

  我还记得前些年,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大概叫卢刚吧,把他的几个导师,都是美国或者说全球空间物理方面,最顶级的专家,全部给枪杀了!当时报纸上就有一个评论,说这几个人死了之后,整个人类的空间物理的发展水平是倒退了十年!你看,个体大脑的创造力越来越重要,而且借助像互联网这样的工具,一个人的创造力,它就更容易扩散为全人类的福祉。

  那所以人类在进化的过程当中,渐渐就衍生出了一种机制,就是我们要不要不去干涉这些人的创造力呢?我们让其自行其是好了,只要他不去祸害他人,我们就让他自由地在那儿涌现他们的创造力。所以你看,在图灵故事当中其实还有几个人物,比如说美国的那个冯·诺依曼。这个人什么人呢?是一个匈牙利人,他父亲是犹太银行家,在欧洲这也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一类族群,后来他们家整体移到了美国。那在美国,在普林斯顿大学,这个冯·诺依曼还是一副贵公子的派头,据说每年都要换一部凯迪拉克,家里是奢华得不得了,经常请同事到他们家去喝红酒。而且这个人冯·诺依曼是整个美国科学界的那个社交的核心,是一个非常张扬和嘚瑟的人。

  我们可想而知,冯·诺依曼这样的人要是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他能混得好吗?他至少在微博上得让人给骂死吧!他又是个富二代,还嘚瑟,还炫富,还不务正业搞社交,一定有人呼吁学校把他给开除了!

  我们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图灵还有一位老师,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当年在剑桥大学那是神一样的人物,完全不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什么我上课还得去教室?没有那个事!学生得上我家来,而且我家不提供座位,你们都得自带小板凳,没有小板凳坐地上,维特根斯坦这家伙上课,跟学生就是抬杠,旁边还得有人记录,其中抬得最凶的就是这位图灵。

  那你说这些教授他都有各种各样的缺陷,当时社会怎么能够容忍得了他呢?那种容忍几乎到了没有边的程度。比如说冯·诺依曼和维特根斯坦这两个人的论文答辩都很有意思,博士论文答辩,冯·诺依曼是在瑞士搞的,当时几个老师都觉得你学问太大,我们也问不出问题,后来有一个教授是哆哆嗦嗦问出一个问题,说你这身西装不错,这裁缝是谁啊,就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文答辩会就更过分。当时是罗素,那是著名哲学家在主持,说你写的东西其实我们也不太看得懂,那维特根斯坦就上去,拍拍几个导师的肩,说对呀,我写的东西你们一辈子也看不懂啊,然后论文答辩就通过了。

  这种事情在今天的中国,你能想象吗?但是如果对这样的人你没有容忍,那就没有他们的创造力的涌现。我给大家讲,这些人还真不是说你知道他的才能,你把他搁在那儿,让他去创造,我们忍了你,还真就不是这样。你看冯·诺依曼,他最主要的学术研究成果其实是在数学上,所谓搞计算机仅仅是他的一个副产品。我们再看图灵,因为我们对他不加以容忍,所以他晚年的很多成果就出不来,说来是晚年,其实图灵死的时候多大?还不满42岁,此后他能搞出什么来其实不知道。

  我们现在知道的是,图灵在后期,他的学术方向已经转到了生物学上,因为他对人工智能感兴趣!如果假以时日,你怎么知道42岁之后的图灵,不能在人工智能领域产生重要的突破呢?现在时间已经过去60年了,人类在这个领域仍然是举步维艰,也许我们就是缺的图灵在42岁之后某一个瞬间写下的片言只语,给我们今天人的启发。

  但是这个片言只语是啥呢?人类永远没有那个福分知道了,那已经被断送掉了,就断送在那些庸众的迫害的手中。

  我们再回到今天的中国,庸众的迫害真的是无处不在,因为别人的生活观念,行为方式我们看不惯,所以就要扑上去谩骂,真是戾气满天,尤其是在我熟悉的商业领域,我可以讲出一长串的名字,比如说我的朋友雕爷,我的朋友马佳佳,还有虽然我不认识,但是我们老罗家的罗永浩。这些人分头在搞创新,谁也没招惹,谁也没祸害,无非是性格上稍微跳脱了一点,但是你看他们的屁股后面有多人跟着在骂。当然,你可能会反驳,马佳佳能是图灵吗?你怎么知道马佳佳就不是图灵呢?一个出轨的艺人,一个吸毒的明星,一个现在看起来还很不靠谱的年轻人,一个曾经做过传销,现在在卖手机的中年的胖子。他今后干出什么你怎么知道?就像这本书的作者,《图灵传》的作者叫霍奇斯,他自己也是一个同性恋者,他在英女王赦免了图灵之后,他讲了一句话,说不能因为图灵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你才赦免他,那我们这些普通的同性恋者,要不要得到社会、法律和道德的赦免呢?

  如果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当然要嘛,这不是因为我宽容,而是因为我懂得一个道理,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一个人的创造力都是无可估量的,越往未来看,就越是如此。所以我们现在就应该容忍每一个他人,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去创新,只要不侵夺我的利益,我完全可以袖手旁观好吧

  我为什么要用一种庸众的情绪和道德感,来迫害别人呢?万一他的创造成功了,那受惠的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我们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马云。马云的创造力已经向全人类展示过了,他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按说我们应该把他像大熊猫一样的保护起来吧,但是居然就有一帮王八蛋,真的就是王八蛋,用他那种虚妄的道德感,用一种庸众迫害的方式,去逼捐人家马云!捐钱这个东西应该出于自愿,这个道理很简单吧。如果马云真的寒了心,说我不干了,反正我的钱也够用了,我从此不做生意了,那请问受惠的是谁?那请问受害的又是谁?这个账你总得清楚吧。

  所以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其实面对一个总的挑战,就是我们的大脑和我们的思维、行为习惯,都是几百万年前养成的。那是原始社会、采猎时代,短短的人类文明发展史,还不足以让我们的大脑发生实质性的进化。那现在,我带着这个大脑,来到了现代文明社会,我们能不能够克服自己的本能,来适应这个全新的时代?在原始社会,我们是靠背后说他人坏话,来推动这个族群的进步。但是现在,我们需要闭嘴,来推动这个族群的进步。所以我们过去老是讲,爱和奉献是推动社会建设的正向力量,今天我就想提出一个歪理邪说,就是适度的冷漠,其实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我们对他人其实有时候不需要那么多爱,不需要那么多奉献,对他人的行为,我们做到闭嘴,做到放手,就已经很好很好了。

  那在节目的最后还是卖书,《图灵传》这本书未必卖得好,因为它太厚太贵,而且太陌生,但是为了向人类的精英致敬,为了向人类的宽容精神致敬,卖不好就卖不好吧。

观点:中国互联网的“边缘革命”

梁春晓是阿里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在阿里研究院的一次讨论上,梁春晓说,其实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同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样,都是一场“边缘革命”。

“边缘革命”这个说法,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在《变革中国》这本书里提出的说法。科斯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化道路,称为“边缘革命”。因为它们都是从中国经济的边缘开始的,参与主体也都是边缘人群,是农民、个体户和沿海地区的商人。但是经过了四十年的发展,中国的这场“边缘革命”,已经让这个国家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梁春晓把“边缘革命”这个说法拿过来用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上。他回忆,中国的电信运营商曾对他说,如果当年电信运营商来做互联网,就不会有现在互联网公司什么事。梁春晓回应:“问题就在于,20年前,电信运营商根本看不起互联网。当时一个很大的电信运营商说我们要考虑一个行当,这个行当至少得有100亿规模才行,在他们思考里面,互联网是不可能产生100亿规模的。”因此,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创业和创新,也都是从边缘地带开始的。结果,这场边缘革命,产生了包括阿里巴巴和腾讯在内的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电子商务也是一样。2008年时,整个中国的网络零售也就是1000亿多一点儿,其中淘宝有900多亿,电商并不是零售的主流。但是,到了2016年,淘宝的成交额就已经超过了沃尔玛全球。这也是一个从边缘到主流的过程。

梁春晓说:“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是边缘革命的产物,它们发展起来以后,因为平台的推动,服务能力的提高,它们作为一个新经济基础设施不断的延展,又推动了更多的边缘革命。这个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整个变革都是从边缘开始产生一批增量,这是原有经济体系所没有的。增量不断的发展、不断的扩展,对原来存量部分或造成冲击,或促进它进一步转型逐渐进入主流,最终导致社会经济的整体转型。”

互联网缔造全球脑时代

第一集 《时代》 互联网改变世界
  
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其灵感来源于渔网。互联网之父们认为,这样的没有中心的分布式结构有利于保持网络稳定。如果网络存在中心,如今巨大的数据量根本无法通过。

在如渔网般的互联网中,每台电脑都是重要的,又都是不重要的。它们每一台都在贡献数据和连接。然而,即使有一台电脑失效,也不会影响网络的运作。

如同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在网络中,每台电脑也都是平等的,它们都可以连接网络。

在当初的阿帕网中,路由器就像一个大铁柜,比电冰箱还大。现在,连接4G网络的移动路由器已经变得非常小巧。另外,苹果的iPhone 5s手机,其运算速度更是阿帕网中最快电脑的7000倍。

还有,我们平时浏览的网页,其实是叫万维网。关于发明万维网的故事,推荐阅读蒂姆・伯纳斯―李所著的《编织万维网》一书。









第二集 《浪潮》 互联网带来繁荣

1、Google的名字灵感来源于googol,googol的意思是10的100次方。据说这个数字很大,比整个宇宙的原子数量还多。

2、凭借互联网,网景、Yahoo和Facebook等公司迅速崛起,以超乎想象的方式发展壮大。

3、与之前的网站相比,Facebook、Twitter和豆瓣等社交网站最大的不同是,它们自身并不创造内容,只提供平台,内容几乎都是由用户产生的。

4、Facebook和苹果,都通过开放平台来吸引程序员来开发应用软件,进而丰富平台的功能,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的力量。

第三集《能量》强有力的网络

1、通过网络,宝洁公司可以把技术难题发给专门的网络社区来解决,这就是所谓的“众包”。在这些社区中,汇聚的人员和创意远超宝洁的研发中心。

2、通过互联网,个人也可以采取全球行动。例如,我在美国的亚马逊下订单,亚马逊的加盟商就将一本图书空运到中国,转交到我的手上。

3、互联网便于全球协作。在过去,波音公司只有2%的零件外包。如今,借助全球供应链,已经有90%的部件依靠遍及全球的合作伙伴生产。

4、借助网络,小米、淘宝和京东迅速崛起;相反,一些传统企业却落了下风,例如苏宁、柯达和诺基亚。

第四集《再构》互联网推动社会快速演化

1、在突发灾害时,借助网络,人们自发组织救援,展现了极高的效率。

2、在重大社会事件中,通过微博等社交网站,人们可以同时发出自己的声音,共同做出集体决策,甚至能够左右政府的行为。

3、网络上诞生了在线教育,增加了教书育人的模式。

4、当然,网络也是双刃剑,并不总是带来了好的变化,同时也有坏的影响。例如,谣言的快速传播,好战分子的迅速聚集(横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伊斯兰国”),同样也是网络社会的重要特征。

第五集《崛起》互联网释放群体智慧的力量

1、一个名叫维基(Wiki)的小软件,催生了一个无比巨大的在线百科全书——维基百科,将曾经的“大象”——《不列颠百科全书》远远地甩在后面。

2、通过网络,很多有特殊技能或者特殊想法的人纷纷崭露头角,充分发挥了群体的智慧。

3、在豆瓣上,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有发表过文章或出版过书籍,然而他们写的日记或评论,推荐的数量却特别多,深受网友的喜爱。

4、本片介绍的很多内容大家都知道,但是制作者非常用心,将这些内容编成了很多动人的小故事,画面和特效又格外精美,让本片成了描绘互联网时代的史诗巨作。

第六集《迁徙》在互联网上我们忙着“搬家”

1、开始时,我们汇聚在一些独立论坛上,接着我们在自己的博客上自言自语,如今,我们却沉迷在微博、微信中。

2、据邓巴的理论,我们每个人平均只能和150人保持密切交往,然而我们在网络上关注了太多的人,却忽视了与身边的人打交道。

3、电脑网上支付已经够方便了,没想到现在手机也能付款了。

4、我们曾经玩过开心网,但豆瓣才是我们真正的家。

第七集《控制》互联网挺难控制的

1、随着互联网发展,黑客越来越多,病毒和木马也越来越多。令人惊讶的是,某国有银行将企业网银的帮助文件复制给我时,竟然夹带了病毒。

2、“网络羞辱”力度很大,那些在微博上说错话的人可能深有感触。常言道,言多必失,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没说过错话。如果说错话了,在生活中,可能遭致有限的批评,但是在网络上,批评之势可能犹如排山倒海。当然,公众人物一般都适应了这种情况,但是很多老百姓却深感挫折,有的人甚至会因此自杀。

虽然我还没有因说错话而遭此不幸,但在网络上,即使你说的对,也会有人羞辱你。我的原则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那些无聊的批评,可以当作电影《黑客帝国》中的子弹。这些批评仅仅是文字,是数字化的内容。你不把它当回事,它也不会对你产生什么大作用。

3、我国政府深谙控制之道,某某长城和名目繁多的网站备案,已将国内的网络牢牢控制在手。

4、当我国政府官员出现在片中开始讲话时,高大上的本片,瞬间回归到《新闻联播》的格调。

第八集《忧虑》当心你的隐私!

1、一些人因为曾经做过错事,同时这些错事被传到了网上而被永久保留,结果导致难以找到工作,因为雇主很容易找到这些内容。甚至于,这些旧帐很可能是几十年前的事。就这样,你的过错不被遗忘,当然也很难被原谅。

2、在屋顶晒裸体的人,自以为不会有人看到,没想到却被谷歌的卫星抓拍到了清晰的照片。

3、一个女孩,在谷歌街景车拍摄的一张照片上,看到了男友与其他女性逛街的亲密镜头。随后,他们之间的恋情也就不存在了。

4、在我国,每位公民都有个档案袋,保留着我们的过去。这些档案袋只能被极少数人看到,所储存的信息也非常有限。如今,互联网就像一个无比巨大的数字档案袋,把每个人的信息都记录在案。其中,大部分信息可以被任何人查阅,成了公开档案。

第九集《世界》互联网时代国家的众生相

1、埃塞俄比亚特别穷,很多地方连电都没有,更别说上网了。

2、在互联网早期,法国走了弯路,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国家网络,与国际上的互联网不兼容,最后只能废弃不用。

3、日本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最早,宽带也特别便宜。在2003年时,来自日本的网页设计同行就开始使用手机收发邮件了。当时,日本小企业宽带接入费每月只要200元人民币左右。相对而言,上海的小企业要支付高达1500元。

4、伊朗在穆斯林世界算是比较先进的,所以网络也很发达,难怪民众会通过Twitter抗议总统选举中的不公正现象。另外,很多青年人开始效仿西方的世俗化生活,去酒吧喝酒,令政府震怒,开始大量屏蔽境外网站。

5、谈到中国时,影片总是大谈“我们”,比较自我,而不是像维基百科和BBC那样完全以全球观和中立的立场讨论问题。这样的话,本片怎么出口国外啊?难道重新剪辑一部国际版的?

第十集 《眺望》 互联网缔造全球脑时代

我对这部纪录片特别期待,尤其是最后一集《眺望》,因为这一集将介绍全球脑思想。为什么我如此期待呢?大家点一下我的豆瓣主页就清楚了。
  
在互联网时代,我还是通过电视观看本片的。从第一集开始,经历十天,终于熬到了第十集。即使到了第十集,片子里也一直在介绍其他的内容,一直不提全球脑。我就等啊等啊,眼看着离结束都不到十分钟了。终于,旁白开始放慢语速,揭开了本片的高潮——全球脑思想。
  
我这个激动啊!播音员的声音是那么的柔和、有力。人脑中有10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并不聪明。但是,当它们联结在一起,形成网络,并彼此交流信息的时候,就形成了人脑的智慧。
  
同样地,借助以互联网为核心的通信网路,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他们联结在一起,彼此交流信息,终于形成了一个特别巨大的智能系统——全球脑。它所具有的智慧,更是远远超越人脑。

互联网以及它的时代

2014年是中国全面接入互联网20周年,央视在此时推出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既是献礼也是总结。虽然这部号称“继《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华尔街》之后的又一力作”并没有收获前者那样的高评价,但它的确为与互联网共生在同一平面内的普通人提供了一个从宏观角度审视之的机会。

这部耗时三年完成的纪录片,用500分钟的镜头语言将互联网的二十年浓缩为四个词:创新、扁平化、冲突与人文关怀

创新

创新,创造是手段,革新是结果。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经历过新生产力的创造与新旧生产关系之间的变革。

从终端硬件本身,到TCP\IP、http与www等协议,从网页呈现的多元化,到成功网站与应用的建立,是人类智慧的不断浇筑搭建起如今连通世界的网络,为生产与生活方式的革新提供可能。

在此基础上,以企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生产方面的革新。惠普、苹果、脸谱、谷歌这些如今为世人所熟知的互联网企业,不约而同地起家于年轻人狭窄凌乱的车库;风险投资机制的引入,使个人智慧与巨量资本站在了相同的价值天秤上。宝洁、小米集网民智慧于一体的研发模式,则最大程度地体现了买方市场下尊重多元化需求的必要性。

互联网在诸多产业制造的创富奇迹打动了许多创业者,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从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移民起初看来并不那么重要。

质变发生在移民人数累加到一定的量级后。人们渐渐发现,少了互联网的巨量低成本信息,获知渠道就被堵塞了大半;离开了社交网站,自己的声音就不再受到预期的重视;注销电子邮箱,就必须重新回归在拥挤公共交通中奔向写字楼的大军;关闭wifi,就将与同事、朋友,甚至整个世界失联……不自觉的尝试之后,是无法回头的惊觉。

扁平化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同时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

与金字塔一样,世界上许多象征至高无上权利的建筑都建造得高大宏伟,但没有任何建筑能像金字塔那样,以象形的方式对人类千年建立起的社会结构给出无声的说明。这种成员数量由下层向上层递减而掌握社会资源由下层向上层递增的“金字塔结构”,是封建社会君主统治臣民的基础。

工业革命以后,金字塔结构逐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中产阶级占有绝对数量优势的更为稳定的梭形社会结构,但顶尖少数人通过隐性掠夺占有多数社会资源的状况仍持续存在。

互联网的出现与广泛应用,使人类信息交流世界中,处于特权的中心被解构了,普通个人与强大机构之间,底层成员与顶层成员之间,在信息交流的可能性上,划时代地拥有了平等的地位。

在信息时代,掌握信息与掌握社会资源的数量是呈正相关的。信息交流特权解构的连锁反应,是话语权力、社会结构甚至全球性分配方式的重构。社会成员间壁垒的相对消除,使同一阶层的陌生人能够随意交流,更使顶层与底层成员的声音穿过重重障碍在同一平台上实现对话。或许对话之后,我们更能期待社会成员在阶层间的自由流动。

冲突

与人类所利用的很多器物一样,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带来种种超出预期的便利,也带来种种无法预料的问题。便利与问题构成的矛盾,始终是伴随互联网的共生体,只是沉湎于便利所带来的欣喜中的人类,认识问题的速度相对慢一些。

《互联网时代》用二分之一的片长梳理了已知的矛盾:创富奇迹与经济泡沫,计算机智能对人的解放与威胁,社会结构调整速度与科技创新速度的不同步,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补充与网络成瘾,网络社交让人际关系既亲近又疏离,数据价值与隐私保护,网络犯罪与国家安全,数据的永久留存与人类遗忘的必要性,国与国之间的技术壁垒,人与人之间的知识鸿沟……

对于上述矛盾,人类社会并没有拿出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有些办法甚至连高效都算不上。但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挑战与尝试遍布世界各地。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国的一位母亲。她唯一的儿子因为沉迷网络游戏患上了抑郁症,开枪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母亲在悲伤的同时,成立了帮助患者戒除网瘾的网站,网瘾患者可以匿名在网站上获取相关信息和心理咨询。

如今谈起儿子,母亲依然会失声痛哭,但她也将坚持把网站办下去,因为她觉得唯有这样才能与儿子更接近。这个故事里,不仅有为母则刚的坚强,也有推己及人的力量。

人文主义

对许多问题的思考最终都会上升到哲学层面,而人活着的意义又是哲学层面常常遇到的问题。在我看来,个体的存在是一种偶然,但只要存在,活着的意义就是追求幸福,这是生命本身为持续存在而进化出的固有基因。

对于人类这样的高智力生物来说,幸福的解释是多元的,除了基本生存需求的满足和不断提升,还有价值的实现与精神的充盈。

互联网作为当下经济增长的重要依傍对象,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类的物质财富,满足了人类的物质需求。但它的更可贵之处,是解构特权中心后彰显的普通人的价值。

因为互联网,无论是声音的发出还是信息的获取,无论是认知盈余的供给还是社会力量的动员,普通人不再是蜷局于社会底层的“沉默的大多数”,而成为许多个不可取代的“唯一”。

正如《互联网时代》的文案所写:“原本稀薄的得以聚合,曾经蜷曲的得以伸展,容易被忽略的得以显现,可能被排斥的获得接纳,孤独的不再孤独,卑微的不再卑微,每一个生命绽放的声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韵味深长。”

罗辑思维:五问互联网 番外篇

罗胖:

各位好,欢迎大家光临《罗辑思维》,今天我们为各位奉上的是一个特别节目,是在我们正常的播出节奏流程之外的一个特别节目,所以我们称之为番外篇。

很多人说罗胖子是互联网拜物教徒,拜就拜吧,这个光荣称号我就认了,但是要拜我就拜个真神啊,最近正好,国际上著名的互联网理论家凯文.凯利,简称KK,来到中国,他走了很多地方,但是举行一个相对私密的谈话会,那还是《罗辑思维》有这个面子,我们把他请到。

我们请到了著名的互联网理论家KK,然后我们又做了一个小拼盘,我们请到了国内著名的互联网实践者,来自金山网络的CEO傅盛,老中青三代,我们三个人坐在一起聊了聊当前大家感兴趣的互联网话题。那这一期时间非常有限,我就抛出了五个问题,供这两人回答。

好,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当互联网把全人类都抛入了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的浪潮的时候,请问KK,请问傅盛,你们到底是悲观呢,还是乐观呢?听KK怎么说。

问题一:互联网,让人欢喜还是忧?

KK:

我认为未来人类将与互联网更为共生共融,如果你回顾下计算机历史就会发现,最原始的第一代计算机与这间屋子一样大,到了70年代,计算机开始变得跟冰箱差不多大,80年代出现了台式机,然后是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的体积越变越小,与我们也越来越近,甚至可以把它放到口袋里,随身携带。

我们现在佩戴的谷歌眼镜,将来有一天也可能穿上附有可穿戴设备的衣服,甚至有一天这些设备会直接附着在我们的皮肤上,所以,计算机和我们人类日趋贴近,日趋紧密,我们逐渐与计算机融为一体,这也要仰赖于谷歌大脑帮助实现我们人类终极智能,人类发明了科技,逐渐把科技变成为人的一部分,而我们对科技也日益产生依赖,认识到我们是庞大体系的一部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会改变我们存在的方式,也会改变我们关于自己的理解,我们人类本身正在不断扩展,我们纳入了许多新事物和也纳入了整个世界。

现在我们认为我们自身是我们的终极,但实际上我们一直在扩展想法并拓宽我们自己本身。长远来看,互联网将如何改变人类?我认为它将使我们变得更大,人与人的关系将更加密切,我们将会更加社会化。人与机器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紧密。这是一个很长远的愿景,不可能明天或明年就发生,但那就是我们正在进化的方向,我们将使我们自己变得更大,同时我们也将改变我们自己,也会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人?有人担心终极智能和科技发展将取代人类,让人们失去工作。

我认为有很多工作是会消失的,但我仍保持乐观是因为科技也将创造许多新的工作。传统工作渐渐消亡,新工作不断涌现,一项工作人们做了一段时间后会把它交给机器人或电脑,我们需要创造新的工作给人类来做,旧的工作可以消失,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依靠科技发明新的事情来做,起初人们会去做这些工作,当我们完全掌握了相关技能,就可能交给机器人去执行,工作就这样来来去去,这种模式在未来也还会持续下去,这就是我对未来保持乐观的原因。新工作会源源不断出现在我们面前。

傅盛:

我对整个未来的这种乐观,还是非常大的,最近我也一直在思考,就是我们之所以对,很多人对互联网的未来有悲观情绪,我觉得可能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互联网整个节奏特别快,而且它额整个方式的颠覆性太强了。我可以从我身上,从细节上讲几个例子。

我刚开始到北京来的时候,是为了读书,就是因为我的这个本科特别差,在座的可能没有人听过我本科的名字,我当时简历都递不出去,所以我想到北京来读一个NBA,但是由于北京生活成本很高,所以我就开始半工半读,然后碰巧进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它当时对我冲击是非常大的。

到了这家公司以后,我发现这家公司没什么管理,每个人好像回到了我们最初开始工作的那种状态,每个人这个小组化,领导可能也不知道在做什么?或者基本上自己能决定很多东西,但是这家公司充满了活力,后来我在思考是不是真的从上到下的管理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后来到我自己做安全,其实我当时一点也不懂网络安全,但是我唯一懂的就是说,我怎么去利用巨大的互联网用户,对安全产生很多结点效应,不是用传统一个杀毒引擎解决一切问题,而是用很多用户的行为去帮助你定义一个恶意软件,结果这个软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大家也知道,现在是我的最大的竞争对手。

就是所有的这些经历都让我在想,原来这个行业,互联网的本质不是用一个更好的管理去打败原来的管理,不是用更好的,甚至可以说创新去打败原来的创新,而是用了一个我们人类本能的一些比如说兴趣、爱好,还有特别叫工作坊,我们以前叫做作坊式的工作方式,去打败了以前大工业化的时代,这个思路是和我们整个教育体系,我们整个这么多年接受的是完全相反的。

互联网不是用更好的技术打败了技术本身,而是用一个不一样的,其实就是《失控》上说的,是用了很多去中心化的结点效应,产生了集体智慧、群体智慧。所以我有很多乐观的估计。

罗胖:

刚才我们听到二位讲的都是一边倒的对互联网未来的乐观预期,那好,让罗胖子当一把乌鸦嘴吧,我来强调一下这个趋势的阴暗和悲观的侧面。

还记得不久前我去上海的郑寅达教授讲的世界史课程,他就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电气化革命。你可以试想,一个铁匠在新发明的万吨水压机面前,那完全没有竞争力,所以他之后失业,虽然社会的总财富在增长,在喷发,但是他个人的命运就会沦入一种悲惨的境地。

按照刚才KK的说法,没关系,新职位会创造出来,你可以去跑广告,跑营销嘛,当Office先生嘛。可是你替人家铁匠想一想啊,他真的是做不到啊,他让他儿子将来大学毕业可以去干那些事,他自己,他受教育改变规划的时机已经过去了,所以他能怎么办呢?

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意识到的是,这一次互联网带来的技术革命,比前两次技术革命的速度要快得多,我们可能要用一代人的生命时间,去承担几次大革命的变革。那好,我们的命运一定是悲观,还是乐观吗?想想那个铁匠,你自己会有你自己的答案。

好,接下来我们继续追问KK和傅盛,那么一家小公司想要在互联网时代完成它的崛起,它应该怎么做呢?

问题二:创业,哪里机会多?

KK:

一直以来我谈论了很多关于颠覆性科技的故事,我将我对颠覆性科技的研究中挑几个故事与大家分享。200年前,制造大型航船是当时世界上科技最先进的公司在做的事情,他们的产品售卖到全球,就像印度贸易公司一样,他们是全球化的公司,并且在当时盛极一时,想和他们竞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他们掌握着制造航船最先进的科技和全球资源,其他人难以与之竞争。拿什么和巨头竞争呢?很多人尝试,但都失败了。

但在19世纪初,人们发明了蒸汽船,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很糟糕的发明,它不能远距离航行,不可靠,经常出现故障,而且价格也十分昂贵,于是它被忽视,沦落成了摆设。但蒸汽船有一个优点,它可以逆流而行,经过50多年的改造,它击败了所有的老式造船公司,一个都没有留下。

我们还可以看看同样的故事,这次发生在汽车行业,是关于第一代汽车的,底特律当时在汽车制造业里无人可比,人们试着去竞争却从未有人成功过。在当时的日本,有个会制造摩托车的小伙子叫本田宗一郎,他开始试着改良小型汽车引擎,经过一段时间的改良研究后,他做出了几个汽车引擎,本田先生的第一辆汽车是个玩具,大家都笑话他,在他们看来,那简直就是可笑的小玩意儿。但后来GM破产了,本田成为最盈利的公司之一。他们的成功是因为边缘突破,而非正面竞争。

同理一开始,也没有人能与IBM这样的计算机巨头竞争,很多人尝试了但都以失败告终。比尔盖茨弄了台电脑开始写软件程序,后来成立了个软件公司,再后来那家公司成了跟IBM比肩的行业巨头,谁又在与微软竞争呢?和它竞争的不是一家软件公司,而是一家叫谷歌的搜索引擎公司。

所以我认为每次最具颠覆性的竞争都来自边缘,最具破坏力的竞争来源于边缘而非中心,因为边缘是不被看好的市场,赢利低、不稳定、未经验证、市场狭小、风险系数极高,万不得已没人愿意处于那样的境地。小公司却不得不进入这样的市场,这就是他们开始的地方,创业公司从边缘而非中心位置起始,但这些边缘公司却可以逐步击败那些老家伙。

如果创业公司要与行业巨头竞争,我的建议是不要选择正面较量,而应从自身具有优势的边缘市场入手,巨头们不会涉足边缘市场,因为他们需要完善现有产品,强化现有优势,创业公司所处的地方恰恰是巨头们软肋所在,因为那个市场不被看好,而很多创业公司因为别无选择,没有钱,他们不得不在那开始绝地反击,边缘市场孕育颠覆性创新,甚至终结整个行业。

傅盛:

你知道我们传统教育里面有很多非常谬论的东西,而且我们把它奉做真理。刚才KK在讲的时候我想起有一句话,叫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记得这两句话挂在我中学的教室里,我每天都看着它,所以我当时一直就认为,只要勤奋,只要努力,只要不睡觉,我就一定能打败对手。

虽然我的路径不是这么完成,但是我一直这么执着坚定,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一点我做不到,因为你不睡觉,别人可以不睡觉,别人可以用十倍不睡觉的人和你一起竞争,而且他会死死盯着你,无论你做怎样的创新,或者他能看见在他火力范围之内的创新,他都会不断的拷贝。

其实回顾我过去十年都一直在做边缘化的市场,然后我把边缘化做成中心市场以后,现在我跟这个中心市场又重新再做边缘化的竞争。KK可能不知道,今天我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我在八年前做的一个小团队做出来的,那个产品我当时最早的时候只带了不到十个人,后来我一直把他做到上亿用户,然后我离开那家公司,现在它是我最大的竞争对手。

那么在三年前,我真正接手金山安全的时候,我们的用户量只有360十几分之一,收入快速下滑,整个收入模式完全崩溃,我们在PC端,由于360安全卫士是我做起来的,我知道它很强大,所以我们反而在卫士这个市场没有全力以赴,反而是全力以赴做杀毒这个市场,看上去一个已经过去的市场。正因为它不像卫士有那么强大的功能,所以反而取得不错的成功,所以我们用户量从它的十几分之一直追到三分之一。

所以小公司对大公司的竞争,我认为必须找一个不同的定位,第二个在市场的选择上,其实也是最好能够寻找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直道超车是没有机会的,我也认为所有的这种小公司的创新,追赶型创新是没有任何机会的。微创新是大公司用来扼杀小公司的工具,一定不是小公司用来颠覆大公司的武器。

只有在定位上思考清楚,有不同的市场寻找,然后在大公司看不上的边缘市场上找到自己的定位,然后在他不愿意投入的这些区域里面,你全力以赴,你才有可能获得一个额外的这种收益和价值。

罗胖:

人类历史上始终有两个对立的趋势在博弈,第一个趋势就是大组织会想方设法地把各种资源、地盘控制在自己的手里;第二个趋势就是随着技术进展,这些被它控制的资源会流入到体制外、组织外,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小人物有机会崛起。

举个例子说,原来你要想看一百个美女跳舞,那你就得是王侯将相、位极人臣,你才能办得到啊,大富大贵之人。可是现在不必啊,一个农民买台电视一按钮,春晚,对吧?你说有多少美女,咱都有!这就是技术给小人物带来的机会。

比方说原来你要想当作家,那对不起,你得写,写完之后你得一家一家出版社去跑,那些拥有组织资源、出版资源、印刷资源出版社的编辑来决定你这个小说能不能开印。可是现在没必要啊,到天涯上写呗,只要你写几个帖子还不错,然后有人跟风,有人追捧,那好,你放心,出版社编辑自己会来找你,这就是组织内的资源越来越变成基础设施,这就是互联网这种技术工具起作用的根本原因。

好吧,我们继续来追问KK和傅盛,那请问,小组织有机会,那大组织该怎么办呢?

问题三:大公司,还能逃生吗?

KK:

我认为成功公司最大的挑战来自他们本身取得的巨大成功,那是很难逾越的挑战,他们不断优化并完善产品,但问题是,他们已经在自己的领域达到了顶峰。我曾见识过强有力的企业领导人,比如乔布斯,他明白某个新想法不成立的所有理由,但又必须去实施这个想法,去走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从某种程度上说,去破坏自身所建立的高度。

从封顶下来,再去到另一座山峰,做出这个抉择需要一种信念,因为新的旅程危机四伏,以往成功的经验都不再有借鉴意义,(对大公司来说)这确实是巨大的挑战,也是个很难攻克的难题。

其实我们并没有太多选择,事物迅速地更新换代,我们所处的行业也年年出现新的山峰、新机会、新对手,你不可能在已取得的成就上停滞不前,我认为有很多办法,比如公司可以分成很多不同小组,可以收购那些创新的公司,保证自己在新的方向上的竞争力。

我相信傅先生肯定也了解这些办法,但这件事仍然十分困难,因为我们不相信直觉,我们会本能地把一直在做的事情做得更好,但我们现在谈论的事情其实是关乎放弃的,关乎出重新选择道路的,甚至是从目前所处的封顶下来,这样做很不容易,对一个已经成功的人来说则难上加难。很少有人具有这样的品质,可以带领公司从中央转移到边缘市场,重新开始。

他们有可能会很成功,但这是一件很难做成的事儿,特别是对那些已经成功的人来说,是难之又难。他们不仅需要改变自己,而且要带领整个公司实现这种改变,这需要强大的领导力。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疯狂,但我们必须前进。或许我们会失去现在所拥有的,但我们未来会收获更多。

人们需要信念去跟随这样的领导,所以如果有人能做到的话,他必定有非同寻常的领导力。

傅盛:

这的确很难。我认为如果有一天,我们有机会成为一个领导厂商的话,有好几个点,是保证我们去做到这样很困难事情的根本。

第一个事情是叫做自我攻击。我在真正成为金山网络CEO之前,其实我就和他们的管理层,包括董事会都讨论过,让金山毒霸免费,而且不是我和他们讨论的,他们在几年前就开始讨论,让杀毒软件免费这件事,但是一直下不了决心,因为一年要收入好几个亿。

当时我之所以能让它免费,是因为我在成为CEO之前,我要求董事会四年不考核我任何收入问题,你不能给我下任何关于收入的指标,这是我来的前提,因为我获得了这样一个前提,所以我才会上来就把这个收入给免费了。所以自我攻击比想象的要困难,因为它是一个在你惯性思维和既有优势下做出的一种自我摧毁。

其实我们作出那个决定之后的确第一年非常困难,我们收入直接降了50%,这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情,但是好在我们扛住了。也许自我攻击会直接把自己挂了,但是无论如何我觉得自我攻击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今天微信的崛起,大家也知道其实微信把腾讯内部攻击的七零八落,它把以前最大的MIG事业部基本上变成只做安全的部门,它把所有以前内部的体系都重新打破一次,但是我觉得必须保证领导层有这样的决心和魄力。

但仅有这个还是不够的,因为如果你的内部的组织不做到能够适应这种变化的话,自我攻击其实往往不可能被推行和奏效。所以我们在内部有一句话就是说,如果我们要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一定不是把产品放在网上它就是互联网公司了,而是要用互联网的思路和方法去改造整个组织。

第二点就是互联网的组织化,其中有几个小的点,比如说你要具备互联网的结点能力,就是你要很多个结点组织形态,而不是层级的组织形态。我知道亚马逊有一个叫披萨饼文化,一个小组如果吃一张披萨饼吃不饱,这个小组就分成两个小组。

我们在公司内部其实做了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不断的小组化,很少看到英国庞大组织的出现,这样使得整个小组可以自我管理,它就像互联网里的一个人和结点一样,它自己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目标。

第三点很重要的一点,一定要相信人的价值。比如说我们看当时迪士尼收购皮克斯,收购以后乔布斯成了迪斯尼最大个人股东,这在我们以前的思路当中是不可能的,我收购一家公司,他不给我打工,他成我老板了,但我觉得这是尊重人的价值。包括迈克尔.杰克逊,索尼唱片为了拉住他,一个歌手成为这家公司最大的控股股东。所以我认为在未来,就是一个大型组织想要让自己变得更有张力,必须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承认人的价值,让更多的利益分享和人挂钩,这样的话就能保证他在组织内和在组织外创业所获得的权益是一样的,甚至会更大,因为组织能够给他提供更好的资源支持。

罗胖:

长期看《罗辑思维》节目的人会留下一个印象,就是罗胖子一直在黑大组织,说大组织的坏话。那好,今天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我们来说说大组织的出路,因为毕竟出路归出路,个体的命运要看你当下的选择,对吧?

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游戏公司,它的老板就讲过一句话,他说就奇了怪了,我们的那些用户,那些游戏玩家,搭着钱,搭着时间,搭着精力,在网吧里拖都拖不走,可是我们的员工虽然也搭时间,也搭精力,可是我倒找给他钱,我发他工资,还天天闹着要走,为啥呢?

那干脆这样,我也把公司改成游戏好了,你上班第一天,你的分值是零,第二天就是一分,完成一个什么任务就加多少分,破解一个什么难题就得到一个什么宝物,以后所有员工不要来跟我提什么升职啊什么加薪这些问题,自己上网上查去,那分值都在,分值到了自动加薪,自动提职,这样我的公司不就成了一个游戏吗?这样底层的活力不就被激发出来了吗?

所以你看,所有的大组织要想穿越到互联网的未来,其根本的原则就是一条,就是把你从一个铁板一块的用军队式的纪律管的大组织,变成一个自由人的自由联合体,这就是大组织的最终出路。

那好,我们继续问下一个问题,问KK。那请问,现在的那些大公司,你会看好哪一个,又不看好哪一个,哪些大公司会先死呢?

问题四:巨头们,谁先死?

KK:

我认为微软在这个变革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 苹果也会遇到很多麻烦,因为乔布斯已经不在了。苹果更像是个中心化运作的公司,这种模式获得了成功,因为当时有一位极有远见的、强有力的领导,我们不清楚库克是否也能成为乔布斯那样的领袖。管理像苹果那么大的公司的确不容易,对苹果这样的公司来说,公司的未来发展就很难判断,苹果必须要向世人证明,在库克的领导下也能创造出另一款伟大的产品,让我们拭目以待。

至于Facebook,我仍然不清楚它如何实现盈利,我对它未来十年的发展表示质疑。我们发现,年轻人已经开始不上Facebook了,这就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我认为亚马逊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大赢家,一方面是因为它有一个像杰夫.贝索斯这样强大的领袖,另一方面是因为它涉足了很多不同领域,他们现在正在向另一座山头前进。亚马逊现在已经是世界三大巨头之一,他们也在研究云技术,变得越来越像一个服务型公司。

当然还有谷歌,谷歌也在尝试很多新玩意,如果要我来预测的话未来的大赢家应该会诞生在谷歌和亚马逊之间,他们两家公司的产品满意度都不错,我可以预见到他们在未来10年都会发展得很好,对其他公司我还是持怀疑态度。

罗胖:

我们来尝试给KK这一番排序做一个理论上的分析,如果你放眼未来,你认可未来的世界是一个网络世界,那所有的公司和个人的生存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点的方式,一种是线的方式,因为点和线连成网嘛。

什么是点的方式呢?就是你做一件事,什么是线的方式呢?你就试图把所有这些事,所有的人连起来,那对于做点的事情的公司,你的要求就是你要有足够的魅力,你能够借用所有的线构成的基础设施,完成自己的崛起。而作为线的公司,你就要尽可能打通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之间的连接,你才有前途。

按这个分析的话,你就会发现KK的排序就有意思了,微软做的是一个点的事情,但是好像它越来越没有魅力,苹果公司做的也是点的事情,但是它曾经有巨大的魅力,只不过我们现在对接班的领导人是不是有魅力,我们不知道,所以它也存疑。

而剩下的Facebook、谷歌和亚马逊,他们都是做线的事情,他们正在打通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之间的联系,那就看谁先能够尽快地、更广泛地打通这个联系,谁就会拥有未来。

好,我们继续追问KK和傅盛,那如果作为一个人,在这个时代存活,他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策略呢?

问题五:你该怎么活才精彩?

KK:

我知道中国竞争很激烈,人口很多,几乎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去竞争,我很同意刚刚傅先生讲的,要想在互联网行业里取得成功,你的公司就得尊重互联网的规则,我觉得这也适用于个人,现在的年轻人有这样一种态度,世界很多地方,不仅是在中国,很多年轻人都很开放,很都市化,很有包容性,基于事实说话,还带点傻乎乎的感觉在接受这个世界的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自己必须学会了解科技,学会聆听科技到底在说什么?科技要表达的其实就是一种不同的文化,而年轻人正在创造一种新的摩登文化,互联网的一些特质要求年轻人应该具有一些品质,我认为那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品质。

我们在亚洲的其他国家也看到同样的东西,我刚去了土耳其,在那里也是这样,这将是一种全球文化,一种线上互联网文化,当我们去迎接这些新文化的时候,就会发现更多新的机会,竞争确实很激烈,但大家应该知道,我们正处于一个开端的开端,想想过去20年里发生的变化,而未来20年将发生更多的变化,未来将有更多新的事情可以做,因此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输赢问题。

我们创造出新的东西,更多的人将会取得成功,而越多人成功,有了工作,就会创造越多工作,这是一件多方共赢的事情,并不是说你有工作而我没有工作,不是这样,是你有了工作,你就能为我创造一份新工作,所以我觉得年轻人的态度应该是积极乐观的,尽管竞争很激烈,生活不容易,但我们还是有机会去改变它,你完全可以去改变现状,我们可以继续之前做的,继续获得成功,继续与他人分享成功。

在硅谷,有件特别好的事情是当一个人成功了,有了钱,他就会给他的朋友投资,这种做法有超乎想象的影响力,那些成功人士完全可以去买大游船,但是他们没有,他们选择把自己挣来的钱投资给别人,这些被投资人,可能是朋友或熟人,当我们取得成功时,他们又会投资给另外一群人,这些投资是硅谷成功的秘密。

硅谷的故事就是一个双赢的故事,一个人成功后,他会进而去帮助其他人,让更多的人取得成功,我想很多中国年轻人也会认同这样的模式,即便他们没有说出来,这是一种新的文化,一种不同于我们父辈,祖辈的新文化,这是一种积极的发展,我们应该去拥抱它,我鼓励大家来听听这种想法,去尝试一些从未尝试过的事情,去学一些新东西,去冒一些风险。

或许我们会失败但我们需要很多失败,如果没有很多失败,一件事情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需要去拥抱失败,需要明白失败是必需的,没有失败,我们不能开展科学,没有失败,我们不能进行创新,我们需要去拥抱,去接受失败,不要给失败太多严厉的责罚,我想年轻人能感受到这些,我希望大家也能去拥抱失败,去创造一种新的文化,去为科技做些思考。

傅盛:

我们这代人,或者说比我们更年轻的人,有上一代人所没有的一些特质,在中国这个问题会很明显,就是我认为我比他们喜欢玩,更有兴趣点,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突破点,因为我认为互联网带来的是一个极客时代,再也不是一个好学生时代。

我们小时候有一句话叫德智体,后来还要加上美劳,本来是三好,后来变五好,你不能有一门偏科,你的成绩有一门不好,家人和老师恨不得拿刀捅你。但是后来你发现在互联网特质比全面重要太多了,就是你在某一个点上的特质就像一个小锥子一样,会在很平的世界上一下让你凸现出来。

如果你愿意摆一个S型,摆得像芙蓉姐姐那样也可以获得成功,所以我在想,本质上应该由于互联网使得整个传播成本和信息传递成本急剧降低,它使得以前在工业化时代不可能传播出去的小众形象,和寻找小众粉丝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被急剧放大,所以即便一个牌子当主持人一样会有很多人喜欢,所以我觉得如果作为年轻人来说,爱护好你的爱好,保护好你的个性,千万不要因为有人投来怪异的目光,而变成像别人一样的人,因为也许未来你的这个爱好就是你赖以生存的基础。

我已经看到很多人他可能就是喜欢玩游戏,他都可以变成一个很好的游戏从业者,以前玩游戏,这都是要受电击疗法,所以我觉得每一个兴趣点和爱好,都是我们未来得以生存的巨大的技能,所以我觉得真的,要让我们自己学会接受一个极客时代,颠覆掉以前那种高大全的形象追求,做一个有个性的自己。

罗胖:

借着傅盛刚才说的几句话,我也想澄清一下,此前我们有一期节目讲到的一个引发争议的观点,那期节目叫做《教育难题的意外答案》,在其中我就提到了一个观点,不是我的,郑也夫先生的观点,他说,当前中国高考的惨烈,是和计划生育政策相关的,你看,一个家庭如果有几个孩子,他就不会逼着每一个孩子都参加高考,他会选出一个最有学习禀赋和兴趣的孩子参加高考。

很多数学比较好的同学就反对了,他说你这算得不对,不是这样的,不管有没有计划生育,每个家庭是不是只有一个孩子参加高考,就算是这样,那怎么高考的惨烈程度下降呢?还是那么多人竞逐那个高考名额啊。这个也怪我没说清楚,但是您确实忽略了事情的另外一个维度,那就是兴趣问题。

打个比方说,每年的北京马拉松赛,参加的人也几百上千,甚至好几千人,但是金牌只有一个,可是你能说北京马拉松赛是一个极其惨烈的竞争吗?谈不上,为什么?大家都是基于兴趣,玩嘛,重在参与嘛。搞得上当然更好,得不了金牌,参与了,也很乐呵。

全世界的物理学家每年都在竞逐一个若贝尔物理学奖的名额,可是你能说这个竞争很惨烈吗?也谈不上,有当然是荣誉,戴上桂冠更好,没有?没有我该干吗干吗。所以说竞争的惨烈和竞争参与的人数无关,而和每一个参与这场游戏和竞赛的心态有关。

所以一个好的社会是什么样,不是没有竞争,也不是没有贫富差距,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完全一样,而是每一个人对自己的现状都满意,都在干着自己最有禀赋、最有兴趣。也最能获得成就感的那一件事情,那这个机会是互联网时代给我们展现的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的可能性。

好,节目的最后,《罗辑思维》这个节目办得怎么样?我们也请KK看一看,然后给我们留下几句寄语,谢谢KK的参与。

KK:

听起来很不错,我希望我自己也能做这样的事情。在美国也有类似的成功案例,很多喜剧演员也在试图做同样的事情,他们直接到粉丝中间去,为粉丝表演,直接赚取收入,那很成功。

我想你现在是在正确的道路上,你也应该继续这样的尝试,你现在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这项事业将会产生很大影响,我们希望看到更多这样的尝试,我相信它们都可以成功。这方面你是个开拓者,现在并没有很多人在做这样的事情,祝贺你。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